合欢树史铁生读后感

2020-09-13 来源:读后感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史铁生合欢树读后感

史铁生合欢树读后感

1.《合欢树》是史铁生早年的作品,距今已有二十多年。史铁生的作品一向以清淡悠远见长,而《合欢树》同样秉承了这种平淡之中见真情的特点。

文章可以母亲生前和死后分为两个段落。在回忆母亲生前场景时,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写母-子的生活细节:10岁那年“我”作文得了第一,母亲居然不服,盎然童趣跃然纸上;20岁那年“我”双腿残疾,母亲因此劳累奔波,但终究无济于事,绝望与希望的交替出现将这一切渲染得更加哀凉;30岁了,“我”在写作上小有成就,可是母亲已经乘鹤西去,这里作者将“我”对母亲的怀念与感激描绘得不动声色。母爱的博大与厚重在前部分篇幅里处处可见。

“合欢树”由母亲的逝世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合欢树是母亲生前种下的树,在母-子全心全意与病魔抗争时,合欢树是无暇被关注的;只有当母亲的离去使这个世界突兀地呈现出作者难以承受的空白,合欢树被恰到好处地引入作者悲伤而寻觅的视线。无疑,在作者眼里,合欢树是上天对他思念母亲的安慰,是母爱的一种象征。也因为这样,作者不断地流露出“欲罢不能”的情绪。他既渴望重温昔日与母亲相亲相爱的一幕,也清醒地认识到母亲毕竟早已离去。这样的矛盾,也使作者对母亲的怀念被渲染到极致。 文末的升华无疑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作者将自己对人生

希望寄寓在新生的孩子上。“有那么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在这个孩子的设计上,我们明显地感到作者流露的物是人非的苍凉,但所幸作者只是一笔带过,所以这里表现出的消极和颓废反而能为全文增添一种沧桑感;倘若作者此处笔墨过多,我想一定颠覆了母亲对儿子的希望。从史铁生的一生看我更希望给“合欢树”赋予积极的意义。它不仅是死后母亲的象征,而且是作者趋于成熟的人生感悟的见证。 《合欢树》上一篇赞扬母爱的文章,尽管全文开篇就确定下了忧伤与怀念的基调,但是其对独特人生的独特感悟,依旧耐人寻味……

2.这是一个讲母爱的故事:史铁生双腿残疾,头上开始有了白发,母亲总找来稀奇古怪的偏方给他吃,但始终不见疗效。为了让儿子开心一些,母亲挖来一株“含羞草”,种在花盆里,后来才知道这是一棵合欢树,是个好兆头,母亲很高兴。多年以后,合欢树长到很高了。可悲,他的母亲早已不再人世了。

多么感人,多么善良的母亲。每次找来偏方,洗、敷、熏、灸,忙得不可开交。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但是上帝是多么的不公平,最后一次,儿子的胯上被熏成烫伤,母亲 几乎疯了。为了儿子,她能吃的苦都吃了。正是由于母亲的照顾,史铁生没有因此颓废下去,而是勇敢地面对生活,成了有名的作家。读到这里,我怎能不感动?怎能不为之落泪呢? 我的母亲也是这样,为我辛苦,日夜操劳。母亲还健在,但岁月的痕迹,无情地在她的前额刻上了皱纹。有一天,天阴沉沉的。放学了,我抄写好家庭作业,磨磨蹭蹭地整理书包。等我慢吞吞地走出教学楼,才知道天气是那么寒冷。母亲在寒风中等我,探着身子张望着,我很不好意思。母亲怕我冷,就让我穿上她带来的外套,还不停地问:“冷吗?没冻着吧?”没有怨言,眼神里只有温柔。一路上,我和母亲说说笑笑,再也感觉不到任何寒意。

母亲曾说:“父母给了我十分的爱,如果我只能够还一分恩的话,她也感到很欣慰。”但我想对母亲说的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为我操劳一生的父母,我一定要成才,报答你们的恩情。

推荐第2篇:合欢树,史铁生,赏析

合欢树,史铁生,赏析

篇1:史铁生_《合欢树》

合欢树

史铁生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10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10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做根本不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那时,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底白花的裙子。我20岁时,我的两条腿残废了。除去给人家画彩蛋,我想我还应该再干点别的事,先后改变了几次主意,最后想学写作。母亲那时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医院已明确表示,我的病目前没法治。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了很多钱。她倒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是洗、敷、熏、灸。“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疾人救出困境。“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她每说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然而对我的腿,有多少回希望就有多少回失望。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医院的大夫说,这实在太悬了,对于瘫痪病人,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我倒没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总是在留神呀!”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后来她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我年轻的时候也喜欢文学,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吗?那就写着试试看。”她提醒我说。我们俩都尽力把我的腿忘掉。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着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30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也获了奖,母亲已离开我整整7年了。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了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我摇车离开那儿,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我很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子去。小院在一个大院的尽里头,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个小院子,推说手摇车进去不方便。院子里的老太太们还都把我当儿孙看,尤其想到我又没了母亲,但都不说,光扯些闲话,怪我不常去。我坐在院子当中,喝东家的茶,吃西家的瓜。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子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大伙就不再说,忙扯到别的,说起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绿苗,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留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欢树不但长出了叶子,而且还比较茂盛。母亲高兴了好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太大意。又过了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再过一年,我们搬了家,悲哀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去看看那棵树吧。我也想再看看母亲住过的那间房。我老记着,那儿还有个刚来世上的孩子,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儿。是那棵合欢树的影子吗?院子里的老太太们还是那么喜欢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跟前。大伙都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这回,想摇车进小院儿真是不能了。家

家门前的小厨房都扩大了,过道窄得一个人推自行车进去也要侧身。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得跟房子一样高了。这么说,我再看不见它了。我要是求人背我去看,倒也不是不行。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我摇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想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悲伤也成享受。有那么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赏析

《合欢树》是史铁生用朴实的语言谱写的一支感人至深的真情之曲,震动了每一位读者的心灵。款款文字渗透着对母亲去世的悲伤之情;它又是儿子对母爱的一首热烈深挚的颂歌。文章大致以时间为序,信笔而书,如水如云,质朴中显风采,真情潜藏于字里行间,让人玩味不尽。下文将用列举条目的方式,逐一阐明我对具体教学问题的个人见解。关于母亲的形象。这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叙事写人,着力表现母亲。文章前一半,作者成功地描写出了年轻和中年两个阶段的母亲。在母亲的前后变化中,两个阶段的母亲形成鲜明对照,这样就写活了母亲,丰富了母亲。“我\"10岁时的母亲,自信,争强好胜,急着表现自己,此时的她,是那样的率真可爱。她自己动手做蓝地白花的裙子,在“我”眼中她是世上最好看的女的,表现了她年轻漂亮有活力,是她热爱美、热爱生活的鲜明写照。而当时的“我”,少不更事,为自己获得第一名而兴奋得意,对母亲未能及时表扬夸赞“我”非常不满,特别扫兴,于是故意把母亲气得够呛。两人的冲突,写得有波折、有情味、有戏剧色彩。“我”20岁以后的母亲有了巨大变化:为治儿子的病尽心竭力,到处奔走,坚持执著,同时内心在希望—失望(绝望)—希望的交替中挣扎。忧愁焦虑带来了星星白发,对儿子的安慰、挚爱以及鼓励几乎成了她生活的唯一。希望之火一再点燃,表现了母亲对“我”的感情之深之执著,不甘失败挫折,不愿轻易放弃;儿子是她生活的唯一,不懈探寻拯救儿子的方药。文章下半部分的追忆(插叙),记述了母亲移栽合欢树的故事,表现为儿子操心劳力的母亲背着沉重的精神重负、人生责任,在焦心、奔走、忙碌的同时,还珍贵地保留了一丝爱美爱生活的天性。这一情节从另一方面揭示了中年以后的母亲的精神世界和性情为人,补充、丰满了母亲的形象。通过描写母亲表现出的文章主题,不仅是赞美母爱的伟大,表达对母亲的怀念之情,也表现了母亲对人生的态度。文章在描写母亲的伤感悲抑中透露出一种积极的明朗的希望,这是本文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一开头就写了儿子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有人认为,一是设置一种悬念,吸引人们阅读;二是作铺垫,引出后文对母亲强烈的思念之情;三是对比反衬,以自己小时候的无知与后来的反思作对比,烘托自己的情感。第

二、三两种回答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都未能切中肯綮。我的理解是:第一自然段写“我”和母亲的冲突,既与第

二、

三、四段密切相关,又与第八自然段(即母亲种合欢树的段落)不可分离。首段写了“我”与母亲的冲突,写母亲向“我”显摆她当年的优秀等等,写“我”与母亲顶嘴 把母亲气得够呛。由此我们看到,她虽然已经是10岁孩子的母亲了,但仍然具有年轻人的性情。首段最后还用“我”承认正在做蓝地白花裙子的母亲聪明并且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性这一细节,从侧面表现了母亲年轻时的风采。在那样困难而单调的年代,她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改善、美化自己的生活。她是那样富于青春气息和女性美,她又是那样爱美,爱生活。首段篇幅虽然不长,但是写对话,写冲突,一波三折;描写细节,具有戏剧色彩,并且很有情味。它与第

二、三段中母亲的沉重、焦心、坚忍与苍老、憔悴形成呼应,构成对比,突现了母亲的巨变,突出了中年母亲的性情、形象和对残疾的儿子尽心尽力的关爱、付出。母亲喜欢花草树木的细节具有很强的表现力,表现出母亲虽处困境但心存美好、光明和希望。关于合欢树。合欢树,花美,半红半白,形似绒球,清香袭人;日落而合,日出而开。花叶清奇,绿阴如伞,植于堂前供观赏。合欢树是这篇文章的线索。有人说:合欢树是一种爱的见证,它见证了母亲对“我”无私的付出。这个说法有些牵强。我以为,文 章着力写合欢树并且以合欢树为标题,用意大致在于:第一,合欢树是母亲在为“我”多方奔走寻找工作,自己精神上非常痛苦、压力极大的情况下栽种并艰难成活下来的。母亲去世后,它俨然成了“我”对母亲的记忆与思念之情的象征,这与本文的题旨是相一致的。第二,结合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来看,它还应该是母亲爱美、爱生活的态度的表现,而表现母亲爱美、爱生活也是《合欢树》的重要题旨。也有人说,合欢树是“我”的象征,因为“我”和合欢树一样都得到了母亲的爱。说合欢树象征作者自己,太过于勉强。母亲对合欢树的感情与对“我”的感情的深度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至于为什么要以“合欢树”为标题呢?我的理解是:一是因为栽种合欢树以及合欢树后来的茁壮成长是母亲人生最后几年较用心的事儿,另外合欢树的栽种也表现了母亲对生命的态度和生活情趣,同时合欢树又是作者关于母亲的记忆的象征物,是对母亲的回忆的寄托物,是作者写此文表达对母亲的思念的凭借物。如此说来,文章以“合欢树”为题应该是合情合理的。关于大杂院中邻居对我的态度。这应该被看作是有用的“闲笔”。它拓展了本文的社会生活空间,自然而又巧妙地描画出作者所处的亲和温馨的社会环境。虽然直到后半篇才写到这一内容,但它所表现的人与人之间亲热的关系、老北京所固有的人文风情,让人感到温暖亲切,心里变得明朗而宽慰,这也许就是母亲、“我’能坚韧地、执著地生活下去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吧。这样说来,本文的题旨因此又变得丰富深刻了一些。“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个小院儿,推说手摇车进去不方便。”“我心里一阵 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文中两次写推脱,一次写心里抖,说明了什么?我想,应该是作者害怕触景生情、睹物伤怀,它是作者对脆弱细敏的感情的重压持一种逃避态度的表现。这样写,还显出作者对母亲的思念和爱的深切与内隐。作者在倒数第二段里说悲伤也成了享受,为什么?因为作者此时特别爱静,想一个人独自静静地呆一会儿,不受他人的影响干扰,让自己感情的闸门完全打开,尽情宣泄,独自一人去品味咀嚼这种感情。这样做对于此时的他来说,可以看作是一种享受,因为他此时虽然沉浸于悲伤,却真正拥有了自我,拥有了独立的空间,拥有了思想的自由与流泻感情的自由,独享了难得的清静自在。关于文章托物言情的写法。文章写母亲去世七年后,作者获奖,因躲避繁杂回到旧居,引出母亲种合欢树的一段往事以及回大院与邻居谈到合欢树的旧事。虽未直写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只写了当人们提及合欢树时我“心里一阵抖”,但这些已足以令人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对母亲的思念。他实际上情系“合欢”,情系母亲,只是因为害怕触物伤怀,才不愿直面合欢树而已。合欢树今天已高与房齐,而种树人已离世七年,因而作者在合欢树身上还寄托了“人何以堪”的悲伤与真挚深切的思念。另外,还可以这么说,合欢树身上寓含了作者对母亲爱美爱生活的情怀态度的肯定和赞美。托物言情,使得文章的表达委婉含蓄,让人咀嚼回味。

篇2:1史铁生《合欢树》

山西省阳泉市工业学校 语文

课时授课计划

机电、计算机专业2015年3月9日

授课班级:(高职)计算机141;

篇3:史铁生《合欢树》优秀教案

《合欢树》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2、

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

3、

感受母子情深,珍惜亲情,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

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感受作者母子情深。

教学难点:

“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设备:多媒体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

2、

感受文中母亲对儿子真切的关爱和用心良苦。

教学重、难点:

感受文中母亲对儿子真切的关爱和用心良苦。

教学设备:多媒体

一、

导入语

展示题目:合欢树(附图)

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颁奖典礼上,人们惊讶地发现有一位获奖者是坐着轮椅来领奖的。第二年,这个残疾人又以另外一篇小说获得该项殊荣。他,就是史铁生,他自双腿瘫痪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二十多年来,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并多次获得各类文学创作奖。

生平介绍:1969年史铁生到陕西延川清平湾插队放牛,一次遭遇到暴雨和冰雹,高烧后发现腰腿疼痛,当时没在意,后来发展成双腿残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想以死来解脱自己,最后终于在母亲的帮助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代表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小说)、《我与地坛》(散文)、《命若琴弦》(散文)、《病隙碎笔》(散文)、《务虚笔记》(长篇小说)等等。

今天我们要学习这位轮椅上的作家史铁生的作品《合欢树》。

二、听朗诵《秋天的怀念》

推荐第3篇:合欢树读后感

导语: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合欢树读后感4篇,欢迎借鉴!

合欢树读后感

(一):

《合欢树》是史铁生早年的作品他的作品一向以清淡悠远见长,而《合欢树》同样秉承了这种平淡之中见真情的特点。

文章以母亲生前和死后分为两个段落。在回忆母亲生前场景时,作者用了超多的笔墨写母子的生活细节:10岁那年“我”作文得了第一,母亲居然不服,盎然童趣跃然纸上;20岁那年“我”双腿残疾,母亲因此劳累奔波,但终究无济于事,绝望与期望的交替出现将这一切渲染得更加哀凉;30岁了,“我”在写作上小有成就,但是母亲已经乘鹤西去,那里作者将“我”对母亲的怀念与感激描绘得不动声色。母爱的博大与厚重在前部分篇幅里处处可见。

“合欢树”由母亲的逝世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合欢树是母亲生前种下的树,在母子全心全意与病魔抗争时,合欢树是无暇被关注的;只有当母亲的离去使这个世界突兀地呈现出作者难以承受的空白,合欢树被恰到好处地引入作者悲伤而寻觅的视线。无疑,在作者眼里,合欢树是上天对他思念母亲的安慰,是母爱的一种象征。也因为这样,作者不断地流露出“欲罢不能”的情绪。他既渴望重温昔日与母亲相亲相爱的一幕,也清醒地认识到母亲毕竟早已离去。这样的矛盾,也使作者对母亲的怀念被渲染到极致。

文末的升华无疑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作者将自己对人生的期望寄寓在新生的孩子上。“有那么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會想起童年的事,會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會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會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會明白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样种的”。在这个孩子的设计上,我们明显地感到作者流露的物是人非的苍凉,但所幸作者只是一笔带过,所以那里表现出的消极和颓废反而能为全文增添一种沧桑感;倘若作者此处笔墨过多,我想必须颠覆了母亲对儿子的期望。从史铁生的一生看我更期望给“合欢树”赋予用心的好处。它不仅仅是死后母亲的象征,而且是作者趋于成熟的人生感悟的见证。

《合欢树》是赞扬母爱的文章,尽管全文开篇就确定下了忧伤与怀念的基调,但是其对独特人生的独特感悟,依旧耐人寻味……

我的感受最深的莫过于这句话: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合欢树读后感

(二):

史铁生的文章让我明白,世上是的确有那样的母亲的。看见孩子受苦,心里就很难受;看见孩子不高兴,自己會偷偷流泪。但是只要应对孩子,就會强整笑容,装作自己很快乐,虽然那种伪装一看就破。这不是她们故意让孩子看破,好让孩子明白母亲有多么爱他,而是因为,全天下的母亲,演技都是那么拙劣,她们是永远无法成功像孩子撒谎的。

然而她们可能不明白,孩子亦能看透母亲的痛苦。然而他们要等到看破世事之后,才會真正理解自己的母亲。但是到了那时候,母亲往往已经走了,带着对孩子的不舍与担忧,走了。而在世的孩子,也带着无可弥补的遗憾,终日痛苦着。

也许我该开始好好理解我的母亲了。

合欢树读后感

(三):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10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會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10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做根本不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但是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底白花的裙子。

我20岁时,我的两条腿残废了。除去给人家画彩蛋,我想我还就应再干点别的事,先后改变了几次主意,最后想学写作。母亲那时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医院已明确表示,我的病目前没法治。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了很多钱。她倒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是洗、敷、熏、灸。“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疾人救出困境。“再试一回,不试你怎样明白會没用?”她每说一回都虔诚地抱着期望。然而对我的腿,有多少回期望就有多少回失望。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医院的大夫说,这实在太悬了,对于瘫痪病人,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我倒没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样會烫了呢?我还总是在留神呀!”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

之后她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最后绝望。“我年轻的时候也喜欢文学,跟你此刻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吗?那就写着试试看。”她提醒我说。我们俩都尽力把我的腿忘掉。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着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期望。

30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也获了奖,母亲已离开我整整7年了。

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了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我摇车离开那儿,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

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我很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子去。小院在一个大院的尽里头,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个小院子,推说手摇车进去不方便。院子里的老太太们还都把我当儿孙看,尤其想到我又没了母亲,但都不说,光扯些闲话,怪我不常去。我坐在院子当中,喝东家的茶,吃西家的瓜。有一年,人们最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子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大伙就不再说,忙扯到别的,说起我们原先住的房子里此刻住了小两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绿苗,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留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欢树不但长出了叶子,而且还比较茂盛。母亲高兴了好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太大意。又过了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明白这种树几年才开花。再过一年,我们搬了家,悲哀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去看看那棵树吧。我也想再看看母亲住过的那间房。我老记着,那儿还有个刚来世上的孩子,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儿。是那棵合欢树的影子吗?

院子里的老太太们还是那么喜欢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跟前。大伙都明白我获奖的事,也许明白,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这回,想摇车进小院儿真是不能了。家家门前的小厨房都扩大了,过道窄得一个人推自行车进去也要侧身。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得跟房子一样高了。这么说,我再看不见它了。我要是求人背我去看,倒也不是不行。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

我摇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想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會。悲伤也成享受。

有那么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會想起童年的事,會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會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會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會明白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样种的。

合欢树读后感

(四):

《合欢树》是史铁生的作品之一,文章短小精悍,却十分地感人肺腑。

这是一个讲母爱的故事:史铁生双腿残疾,头上开始有了白发,母亲总找来稀奇古怪的偏方给他吃,但始终不见疗效。为了让儿子开心一些,母亲挖来一株“含羞草”,种在花盆里,之后才明白这是一棵合欢树,是个好兆头,母亲很高兴。多年以后,合欢树长到很高了。可悲,他的母亲早已不再人世了。

多么感人,多么善良的母亲。每次找来偏方,洗、敷、熏、灸,忙得不可开交。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期望,但是上帝是多么的不公平,最后一次,儿子的胯上被熏成烫伤,母亲几乎疯了。为了儿子,她能吃的苦都吃了。正是由于母亲的照顾,史铁生没有因此颓废下去,而是勇敢地应对生活,成了有名的作家。读到那里,我怎能不感动?怎能不为之落泪呢?

我的母亲也是这样,为我辛苦,日夜操劳。母亲还健在,但岁月的痕迹,无情地在她的前额刻上了皱纹。有一天,天阴沉沉的。放学了,我抄写好家庭作业,磨磨蹭蹭地整理书包。等我慢吞吞地走出教学楼,才明白天气是那么寒冷。母亲在寒风中等我,探着身子张望着,我很不好意思。母亲怕我冷,就让我穿上她带来的外套,还不停地问:“冷吗?没冻着吧?”没有怨言,眼神里只有温柔。一路上,我和母亲说说笑笑,再也感觉不到任何寒意。

母亲曾说:“父母给了我十分的爱,如果我只能够还一分恩的话,她也感到很欣慰。”但我想对母亲说的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为我操劳一生的父母,我必须要成才,报答你们的恩情。

推荐第4篇:合欢树读后感

合欢树写出了母亲无私的爱,以及展现了史铁生面对困境顽强的精神。读者读了之后,都有什么感想?下面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合欢树读后感,希望你喜欢。合欢树读后感篇一

《合欢树》是史铁生的作品之一,文章短小精悍,却十分地感人肺腑。

这是一个讲母爱的故事:史铁生双腿残疾,头上开始有了白发,母亲总找来稀奇古怪的偏方给他吃,但始终不见疗效。为了让儿子开心一些,母亲挖来一株“含羞草”,种在花盆里,后来才知道这是一棵合欢树,是个好兆头,母亲很高兴。多年以后,合欢树长到很高了。可悲,他的母亲早已不再人世了。

多么感人,多么善良的母亲。每次找来偏方,洗、敷、熏、灸,忙得不可开交。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但是上帝是多么的不公平,最后一次,儿子的胯上被熏成烫伤,母亲几乎疯了。为了儿子,她能吃的苦都吃了。

正是由于母亲的照顾,史铁生没有因此颓废下去,而是勇敢地面对生活,成了有名的作家。读到这里,我怎能不感动?怎能不为之落泪呢?

我的母亲也是这样,为我辛苦,日夜操劳。母亲还健在,但岁月的痕迹,无情地在她的前额刻上了皱纹。

有一天,天阴沉沉的。放学了,我抄写好家庭作业,磨磨蹭蹭地整理书包。等我慢吞吞地走出教学楼,才知道天气是那么寒冷。

母亲在寒风中等我,探着身子张望着,我很不好意思。母亲怕我冷,就让我穿上她带来的外套,还不停地问:“冷吗?没冻着吧?”没有怨言,眼神里只有温柔。

一路上,我和母亲说说笑笑,再也感觉不到任何寒意。

母亲曾说:“父母给了我十分的爱,如果我只能够还一分恩的话,她也感到很欣慰。”但我想对母亲说的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为我操劳一生的父母,我一定要成才,报答你们的恩情。

合欢树读后感篇二

《合欢树》是史铁生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追忆母爱之曲。曲中音符如行云流水般演绎着,敲击着每一位读者的心灵。款款文字渗透着对母亲去世的悲伤之情,跳动着对母亲的真切怀念之心。

乍一看去,觉得文章应是状物类散文,因为题为《合欢树》;然而,初读文章,又心生奇异:怎么是写人叙事文章?通读全篇,才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构思巧妙。

文章以第六段“我摇车离开那儿,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作为过渡段,乘转结合,非常自然。前部分是追忆母亲,后部分是思索合欢树。对母亲的回忆为合欢树的意义作好了铺垫,打下了感情基调。两部分衔接流畅,浑然一体。

作者在前部分沿着回忆的路径重现定格了母亲身影的两个镜头,以时间为序,信笔而书,笔触所至。无不渗透深情,行文如水流成溪,质朴中显风采,平淡中藏深味。

第一个镜头是:10岁时,“我”作文获奖,母亲很高兴,说自己当年的作文写得还要好。“我”不服气,故意气她。年幼的“我”想来是还没读懂一位母亲对自己的良好禀赋能传给儿子的那份喜悦与自豪的。最后两句话“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底白花的裙子。”体现出“我”重新回首这件事时,内心充满对母亲的敬意与眷恋。

第二个镜头是:20岁时,“我”两腿残废后,母亲为了让“我”重新站起来,不辞劳苦,“全副心思放在给我治病上”。当时,医院放弃了“我”,“我”也“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而母亲从不肯放弃。这是一位母亲对儿子最深沉的爱。生命是可贵的,母亲把儿子带到了这个世界,儿子成了她另一个生命,她又怎能眼睁睁地看着一个鲜活的生命走向失望?文中说到“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医院的大夫说“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总是在留神呀!’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人生在世,能为自己疯,为自己痛的人有几个?

无论何时何地,母亲都是儿子忠实而坚定的支持者。当母亲发现“我”想写小说时,鼓励帮助“我”。“她到处给忘我借书,顶着雨或冒着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当一个人受到如此厚重的坚持时,怎能不燃起希望之火?

终于,30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如此的母亲是伟大的,她们总是默默地为儿女无私的付出。却从不记回报,甚至连分享儿女成功的喜悦也常常被无情的生命剥夺。“我”怀念母亲,遥想母亲,静静地在树林里遥问上帝,“风正在树林里吹过”,母亲似乎曾回来过。也许母亲从未离开过,她活在儿子的心灵里,陪伴他一生。

细心读来,可以发现作者选择的三个时间段分别是10岁,20岁,30岁,这都是“我”人生的重要转折点,母亲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虽然30岁时,母亲已逝世了,但30岁的成就是母亲用一生的付出为“我”收获的。母亲在儿子心目中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了。这也体现了作者在选材组织上的独具匠心。

在前部分里,我们始终不见合欢树的半点踪迹,从文中看来,第八段有一句话“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合欢树似乎已在作者记忆中遗失了。记忆的闸门在曾经的邻居的一句话中打开了“到小院子去看看吗,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当时“我心里一阵抖”,“推说手摇车进出不易“,拒绝与合欢树见面。为什么会“抖”?怕忆起母亲?怕难以乘受悲伤?史铁生内心的疼痛在一个“抖”字倾泻而出。

接着,作者追忆合欢树的由来,从追忆可见,母亲无意栽种合欢树的时候是“我”已两腿残废。想来那时母亲内心的伤痛是难以言表的。她挖回这棵“刚出土的绿苗”,很大程度是寄予了一种生命常青的愿望。因为绿是生命的象征。

我们可以细细品味这段话“母亲从来喜欢这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留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欢树不但长出了叶子,而且还比较茂盛。母亲高兴了好多天,以为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甘太大意。又过了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叼,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这似乎是母亲全心为“我”找药方到支持“我”写作的过程的写照。我想这位母亲在料理合欢树时定是充满了对儿子的痊愈的希望的。

合欢树被弃置在路边,在被无意栽种的一年里,无人打理。然而第三年却“长出了叶子”,还比较茂盛。这是一个顽强的生命,在逆境中生存了下来。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勇于面对才能拥有充满阳光的将来。

合欢树是母亲亲手栽下的,是母亲亲自料理过的,它的身上有着母亲的影子,凝聚着深沉的母爱。母亲虽已逝去,而合欢树仍在健康生长,“年年都开花,长得跟房子一样高了”,暗喻着母爱长青,母爱永恒。

文中三次提到那个“刚来世上的孩子”,前两次说他“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儿”,这里的“树影儿”,这里的“树影儿”就是合欢树的影子,最后说到“有那么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他自己的妈妈”,一言道出,合欢树上处处是母爱的影子,是一生都不能磨灭的。

作者始终对合欢树怀着一种复杂的感情,一方面找借口不肯去看,另一方面“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也许是他不知如何去面对失去这一份厚重的母亲吧。也许他只想把这一切深深地藏在心底,独自咀嚼,“悲伤也成享受”吧。

文章自始至终都没有正面描写过“合欢树”,只是借回忆之手,托他人之语,一一交代“合欢树”的情况,不着一笔,却尽显风采,果然不悦是大师手笔。

合欢树史铁生给我们展现了作者的顽强,是一篇借物抒情的课文,希望我们能够好好阅读这篇课文,这样才能够体会到作者的感情流露。

合欢树读后感篇三

《合欢树》是史铁生早年的作品,他的作品一向以清淡悠远见长,而《合欢树》同样秉承了这种平淡之中见真情的特点。

文章以母亲生前和死后分为两个段落。在回忆母亲生前场景时,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写母子的生活细节:10岁那年\"我\"作文得了第一,母亲居然不服,盎然童趣跃然纸上;20岁那年\"我\"双腿残疾,母亲因此劳累奔波,但终究无济于事,绝望与希望的交替出现将这一切渲染得更加哀凉;30岁了,\"我\"在写作上小有成就,可是母亲已经乘鹤西去,这里作者将\"我\"对母亲的怀念与感激描绘得不动声色。母爱的博大与厚重在前部分篇幅里处处可见。

\"合欢树\"由母亲的逝世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合欢树是母亲生前种下的树,在母子全心全意与病魔抗争时,合欢树是无暇被关注的;只有当母亲的离去使这个世界突兀地呈现出作者难以承受的空白,合欢树被恰到好处地引入作者悲伤而寻觅的视线。无疑,在作者眼里,合欢树是上天对他思念母亲的安慰,是母爱的一种象征。也因为这样,作者不断地流露出\"欲罢不能\"的情绪。既渴望重温昔日与母亲相亲相爱的一幕,也清醒地认识到母亲毕竟早已离去。这样的矛盾,也使作者对母亲的怀念被渲染到极致。

文末的升华无疑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作者将自己对人生的希望寄寓在新生的孩子上。\"有那么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在这个孩子的设计上,我们明显地感到作者流露的物是人非的苍凉,但所幸作者只是一笔带过,所以这里表现出的消极和颓废反而能为全文增添一种沧桑感;倘若作者此处笔墨过多,我想一定颠覆了母亲对儿子的希望。从史铁生的一生看我更希望给\"合欢树\"赋予积极的意义。它不仅是死后母亲的象征,而且是作者趋于成熟的人生感悟的见证。

《合欢树》是赞扬母爱的文章,尽管全文开篇就确定下了忧伤与怀念的基调,但是其对独特人生的独特感悟,依旧耐人寻味……

我的感受最深的莫过于这句话: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推荐第5篇:合欢树读后感

合欢树读后感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今天读了史铁生的《合欢树》。文章以平淡的语气陈述了昔日往事,字里行间透露出对母亲的怀念,内心难以掩饰的愧疚。

经历了生活的洗礼,有笑但对母亲来说更多的是泪,有欢乐但对母亲来说更多的是痛苦。但她为了儿子的志向,无怨无悔的耗尽了余生。

儿子终于踏上了成功的正途,但那时母亲已经不在了,余下的除了儿子对母亲浓浓的眷恋——还有那棵顽强的合欢树。

母亲的爱,母亲的自责,母亲的愧疚,多年以后儿子才想明白,可惜已经太迟了——“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回首往昔,固然母亲没有好好的倾听儿子的心声,但儿子不也一直跟母亲怄气吗?小时候装不在意气母亲,残废后对自己毫不在乎,以致母亲加倍的担忧。母亲去世后搬家,那是因为悲伤。不敢再踏入小院子,那是儿子的歉疚。因为歉疚,儿子甚至没有勇气独自面对那棵曾经寄托了母亲希望的合欢树。更加遗憾的是,一直以来的没勇气,最终变成了不可能——“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因为遗憾,所以悲伤。有一种悲伤只属于当事人——“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有一种故事无须他人知晓——“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它在成长,他在成长。因为她的爱,不断的成长。

那棵不断成长的合欢树到底意味着什么呢?我到现在也不是很明白。还有那个不哭不闹的小孩,只是目不转睛的盯着树影,他能明白那影子的主人么?只是,我不明白。

也许我所写的东西有些语无伦次,我无法深切的感受到他所想传达的东西。等到他回去的时候,那些可爱的邻居,依旧喜欢他,依旧像原来一样照顾他,却无人提及她,怕他伤心。后来有人说那棵合欢树开花了,心中也随之泛起涟漪。她为自己付出的太多,背负的太多,还没来得及补偿,还没来得及让她为自己骄傲,还没来得及看到合欢树的花。但其实,她什么也不求,什么也不求,因为一切都是自己的心意,不论是苦还是甜,是哭还是笑,不求回报,因为她是母亲。

早早离开的母亲,你,还好吗?院子里的合欢树开着花,今年,也开着花。你看到了吗?

推荐第6篇:合欢树读后感

合欢树读后感

合欢树>读后感

(一):母爱如水

高一(5)班 李雨潇

如果父爱如山般坚强,那么母爱就似水般温柔。

——题记

合欢树在传说中一直是不离不弃的象征,它不像牡丹、玫瑰那样有娇艳的花朵,也不像白杨、松树那样有挺拔的身姿;它没有骄人的外表,更没有传世的盛名。但它坚韧、朴素、纯洁,最重要的,还有它的名字——合欢,合在一起才有最欢乐的时光。

史铁生的母亲就像他母亲亲手栽培的那株合欢树一样,或者说,她本身就是一株合欢树。她不像那些所谓的天皇巨星、全民女神那么娇贵、耀眼,也不像网上疯传的各种\'女汉子\'那样霸气、强势,但她却能让自己的儿子给他一个\'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人\'的评价;她还能让自己的儿子在两腿瘫痪的时候将她作为最坚实的靠山。女人,一旦做了母亲,就会将自己的爱毫无保留地献给她的子女,无怨无悔,毕生不怠。这就是母爱最伟大的地方。没有过份的修饰,没有过多的言语,一切都只需要一颗心——一颗永不磨灭的饱含深情的似水的母亲的心。

是的,母爱如水——如水般温柔,也如水般多变。

当孩子不小心做错了什么事的时候,母爱就变成了大海——包容你,体谅你,她知道你不是故意的,需要宽容;当孩子伤心难过的时候,母爱就变成了小溪——爱抚你,理解你,她知道你遇到了麻烦,需要引导;当孩子生病闹灾的时候,母爱就变成了眼泪——心疼你,呵护你,生怕你因为她的什么过错酿成无法挽回的过错;当孩子失败的时候,母爱变成了激流——鼓励你,推动你,让你跨过一切困难,忘记一切失败;当孩子远行的时候,母爱就变成了蒸气——你看不见她,但她时时刻刻在你的身旁,你永远都能感受得到。

珍爱自己的母亲吧!寻遍天下,再也找不到第二个如此爱你的人了!无论走到哪里,母爱是你最坚强的后盾,是你前进的保障。别让她受伤,别让她担心,别让她失望——唯有努力奋斗,才能用光明的未来回报这似水的母爱!

合欢树读后感

(二)

大岙小学 吕志仁

《合欢树》是史铁生早年的作品 他 的作品一向以清淡悠远见长,而《合欢树》同样秉承了这种平淡之中见真情的特点。

文章以母亲生前和死后分为两个段落。在回忆母亲生前场景时,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写母子的生活细节:10岁那年\'我\'作文得了第一,母亲居然不服,盎然>童趣跃然纸上;20岁那年\'我\'双腿残疾,母亲因此劳累奔波,但终究无济于事,绝望与希望的交替出现将这一切渲染得更加哀凉;30岁了,\'我\'在写作上小有成就,可是母亲已经乘鹤西去,这里作者将\'我\'对母亲的怀念与感激描绘得不动声色。母爱的博大与厚重在前部分篇幅里处处可见。

\'合欢树\'由母亲的逝世开始进入我们的视野。合欢树是母亲生前种下的树,在母子全心全意与病魔抗争时,合欢树是无暇被关注的;只有当母亲的离去使这个世界突兀地呈现出作者难以承受的空白,合欢树被恰到好处地引入作者悲伤而寻觅的视线。无疑,在作者眼里,合欢树是上天对他思念母亲的安慰,是母爱的一种象征。也因为这样,作者不断地流露出\'欲罢不能\'的情绪。他既渴望重温昔日与母亲相亲相爱的一幕,也清醒地认识到母亲毕竟早已离去。这样的矛盾,也使作者对母亲的怀念被渲染到极致。

文末的升华无疑是全文的点睛之笔。作者将自己对人生的希望寄寓在新生的孩子上。\'有那么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在这个孩子的设计上,我们明显地感到作者流露的物是人非的苍凉,但所幸作者只是一笔带过,所以这里表现出的消极和颓废反而能为全文增添一种沧桑感;倘若作者此处笔墨过多,我想一定颠覆了母亲对儿子的希望。从史铁生的一生看我更希望给\'合欢树\'赋予积极的意义。它不仅是死后母亲的象征,而且是作者趋于成熟的人生感悟的见证。

《合欢树》 是 赞扬母爱的文章,尽管全文开篇就确定下了忧伤与怀念的基调,但是其对独特人生的独特感悟,依旧耐人寻味……

我的感受最深的莫过于这句话: 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

合欢树读后感

(三)

《合欢树》是史铁生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追忆母爱之曲。曲中音符如行云流水般演绎着,敲击着每一位读者的心灵。款款文字渗透着对母亲去世的悲伤之情,跳动着对母亲的真切怀念之心。

乍一看去,觉得文章应是状物类散文,因为题为《合欢树》;然而,初读文章,有心生奇异:怎么是>写人叙事文章?通读全篇,才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构思巧妙。

文章以第六段\'我摇车离开那儿,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作为过渡段,乘转结合,非常自然。前部分是追忆母亲,后部分是思索合欢树。对母亲的回忆为合欢树的意义作好了铺垫,打下了感情基调。两部分衔接流畅,浑然一体。

作者在前部分沿着回忆的路径重现定格了母亲身影的两个镜头,以时间为序,信笔而书,笔触所至。无不渗透深情,行文如水流成溪,质朴中显风采,平淡中藏深味。

第一个镜头是:10岁时,\'我\'作文获奖,母亲很高兴,说自己当年的作文写得还要好。\'我\'不服气,故意气她。年幼的\'我\'想来是还没读懂一位母亲对自己的良好禀赋能传给儿子的那份喜悦与自豪的。最后两句话\'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底白花的裙子。\'体现出\'我\'重新回首这件事时,内心充满对母亲的敬意与眷恋。

第二个镜头是:20岁时,\'我\'两腿残废后,母亲为了让\'我\'重新站起来,不辞劳苦,\'全副心思放在给我治病上\'.

当时,医院放弃了\'我\',\'我\'也\'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而母亲从不肯放弃。这是一位母亲对儿子最深沉的爱。生命是可贵的,母亲把儿子带到了这个世界,儿子成了她另一个生命,她又怎能眼睁睁地看着一个鲜活的生命走向失望?文中说到\'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医院的大夫说\'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总是在留神呀!’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人生在世,能为自己疯,为自己痛的人有几个?

无论何时何地,母亲都是儿子忠实而坚定的支持者。当母亲发现\'我\'想写小说时,鼓励帮助\'我\'.\'她到处给忘我借书,顶着雨或冒着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当一个人受到如此厚重的坚持时,怎能不燃起希望之火?

终于,30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如此的母亲是伟大的,她们总是默默地为儿女无私的付出。却从不记回报,甚至连分享儿女成功的喜悦也常常被无情的生命剥夺。\'我\'怀念母亲,遥想母亲,静静地在树林里遥问上帝,\'风正在树林里吹过\',母亲似乎曾回来过。也许母亲从未离开过,她活在儿子的心灵里,陪伴他一生。

细心读来,可以发现作者选择的三个时间段分别是10岁,20岁,30岁,这都是\'我\'人生的重要转折点,母亲都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虽然30岁时,母亲已逝世了,但30岁的成就是母亲用一生的付出为\'我\'>收获的。母亲在儿子心目中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了。这也体现了作者在选材组织上的独具匠心。

在前部分里,我们始终不见合欢树的半点踪迹,从文中看来,第八段有一句话\'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合欢树似乎已在作者记忆中遗失了。记忆的闸门在曾经的邻居的一句话中打开了\'到小院子去看看吗,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当时\'我心里一阵抖\',\'推说手摇车进出不易\',拒绝与合欢树见面。为什么会\'抖\'?怕忆起母亲?怕难以乘受悲伤?史铁生内心的疼痛在一个\'抖\'字倾泻而出。

接着,作者追忆合欢树的由来,从追忆可见,母亲无意栽种合欢树的时候是\'我\'已两腿残废。想来那时母亲内心的伤痛是难以言表的。她挖回这棵\'刚出土的绿苗\',很大程度是寄予了一种生命常青的愿望。因为绿是生命的象征。

我们可以细细品味这段话\'母亲从来喜欢这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留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欢树不但长出了叶子,而且还比较茂盛。母亲高兴了好多天,以为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甘太大意。又过了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叼,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这似乎是母亲全心为\'我\'找药方到支持\'我\'写作的过程的写照。我想这位母亲在料理合欢树时定是充满了对儿子的痊愈的希望的。

合欢树被弃置在路边,在被无意栽种的一年里,无人打理。然而第三年却\'长出了叶子\',还比较茂盛。这是一个顽强的生命,在逆境中生存了下来。苦难是人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勇于面对才能拥有充满阳光的将来。

合欢树是母亲亲手栽下的,是母亲亲自料理过的,它的身上有着母亲的影子,凝聚着深沉的母爱。母亲虽已逝去,而合欢树仍在健康生长,\'年年都开花,长得跟房子一样高了\',暗喻着母爱长青,母爱永恒。

文中三次提到那个\'刚来世上的孩子\',前两次说他\'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儿\',这里的\'树影儿\',这里的\'树影儿\'就是合欢树的影子,最后说到\'有那么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他自己的妈妈\',一言道出,合欢树上处处是母爱的影子,是一生都不能磨灭的。

作者始终对合欢树怀着一种复杂的感情,一方面找借口不肯去看,另一方面\'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也许是他不知如何去面对失去这一份厚重的母亲吧。也许他只想把这一切深深地藏在心底,独自咀嚼,\'悲伤也成享受\'吧。

文章自始至终都没有正面描写过\'合欢树\',只是借回忆之手,托他人之语,一一交代\'合欢树\'的情况,不着一笔,却尽显风采,果然不悦是大师手笔。

文章的语言淡雅、朴素,娓娓道来深切母爱,就仿佛和读者在聊天是不经意谈起母亲,说起合欢树一般,内心的深情没有像蓄势待发的洪水喷涌而出,仍是如涓涓细流,闲话家常一一道来,怀念、悲痛之情潜藏于字里行间,除却华丽辞藻与刻意雕饰,思绪所至,笔触所到,深切隽永的真情蕴涵其中,等待有心人细嚼。

推荐第7篇:史铁生散文读后感

史铁生散文意蕴深厚,谈吐亲切而又凝重,语言严谨不失幽默。那么,来看看小编精心为你整理史铁生散文读后感,希望你喜欢。史铁生散文读后感篇一

第一次都史铁生的散文是他的《我的梦想》。在此之前,我一直觉得散文总是十分晦涩,好似雾里看花,叫人读不懂,对散文实在是没有好感。但是《我的梦想》却带给我另一种感受,没有虚情假意,没有矫情做作,朴实的语言直达心灵。从此,我记住了史铁生。

开学伊始,作业不算多,闲来无聊,便在此捧起了这本《史铁生散文》。可能是在青年时突如其来的下肢瘫痪让他对人生产生了更多的疑惑,更多的思考,在他的文章里,常常是一个问题连着下一个问题。这些问题串起了文章,虽然这些问题并不都能够得到解答,有时甚至会发现自己又回到了原点,但这并不妨碍你在跟随文章一起思考的过程中得到自己的收获。

不可否认的是,他的许多文章我还是读不懂(王文洁同学说《我与地坛》很感人,我还真没这种感觉……差距啊差距),但在阅读的过程中,我难得地感觉到了放松与平静。一味地读小说,那些或惊险、或离奇、或喜或悲的故事已经让我们的心灵过于冲动,过于敏感。不如暂时放缓脚步,静下心来读一篇这样的文章,放松一下,也为下一次启程做好准备。

关于史铁生的散文,最喜欢的应该是《好运设计》了。如果我拥有一个完美的人生该多好啊。这样的梦想想必每个人都做过,但像作者这样规划得如此详细的却是不多见。然而,当你顺利地拥有一切时,生命似乎就失去了它的意义。于是,之前的“好运设计”一项项地被推翻,“设计”了半天,到头来却发现:享受现在、热爱生命、注重过程,这才是完美的人生。这个结尾可以算是俗了,但之前的铺垫却让这一切显得顺理成章,而且富有内涵。

这本书我读的很慢,也不需要读得快,慢慢地读,细细地思考,才会有所收获。

后记:其实这本来是一篇作业,当时周记没什么可写的,就打算写篇读后感交上,没想到越写越有感。虽然写完以后才发现,写得实在很传统……不过,谁让我就是这么想的呢。各位板砖啥的随便扔。

史铁生散文读后感篇二

史铁生有一篇文章叫《记忆迷宫》,题目真是形象!确实,记忆就是人心灵里的迷宫啊,还和潜意识混杂在一起。所以他在此文里说:“记忆,在创作者那儿已经面目全非,已经走进另一种存在。”虽然他说的是以记忆的经历为基础的创作者、写作者;但其实在我们每一个记忆者这里,你的记忆都可能出现错误、混乱,毫无真实可言。可是啊!你记住的和你在记住时经由你的认知、情感改造过的记忆才是你生命的全部真实。史铁生还是在《记忆迷宫》里说:“我没有用‘记忆’,而是用了‘印象’。因为往日并不都停留在我的记忆里,但往日的喧嚣与骚动永远都在我的印象中。因为记忆,只是阶段性的僵死记录,而印象是对全部生命变动不居的理解和感悟。

记忆只是大脑被动的存储,印象则是心灵仰望神秘时,对记忆的激活、重组和创造。”所以《关于真实》里说“这些印象的累积和编织,那便是我了“。也就是说史铁生认为:基于记忆的心灵的真实才是最真实的生命的全部,在这种真实里,心灵是关键。其实回到读书笔记开头提到的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和刘亮程的“内心生存”,也是关乎心灵的,原来,生命的真实就在你的心灵里!文字、文学更能保存这种心灵真实,生命的时光不老。

我今年初春写过一篇回忆初中的文章,以接续中断了二十五六年的记忆。其中有一段:“记忆真是很奇妙的东西,记住了某件事,就是保存了某段时空给今日的丰富心灵增量。有时候已经忘记了某件事,有人提起,你又真切地全记起来了,因为它并不是消失了,而是潜伏在不知道哪个隐秘的角落里,早已融为你敏感心灵的一部分。”我是觉得自己好幸运,我记住了某些东西,并感动过留恋过,那段生命的美好时光就不会消散。

我的同学们读后也都有这样的感受,还有一位并不搞文字工作的同学说的一句话也一样的深刻。“她记录的是她的回忆和故事,每个人都有精彩的故事,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她这样细腻的感情。”是啊,这些都只是我记忆里细腻的真实,并不一定都是他们当年的真实;而在我记忆着他的时候,我在他的记忆里又是怎样的呢?我好想知道啊,那关于我的生命的真实。

史铁生有一篇《墙下短记》,也是写生命要接受墙的局限,就是上一篇读书笔记里说到的“生命的平等的残缺”。但里面也提到了有关墙的记忆与生命意义的关系。以其中一段作为本篇的结束:“一段生命轻得飘散了,没有了,以为是什么原来什么也不是,轻易、简单,灰飞烟灭。一段生命之轻,威胁了生命全面之重,惶茫往灵魂里渗透:是不是生命的所有段落都会落此下场呵?……要求意义就是要求生命的重量。死亡光临时有一个仪式,灰和土都好,看往日轻轻地蒸发,但能听见,有什么东西沉沉地还在。……可否还在美丽的位置上沉沉地有着重量。”他是说,生命的重量来自意义,只要你爱过恨过,歌过哭过,记住过感动过,心灵丰富过情感美丽过,生命就沉甸甸地在美丽的位置上真实存在着,不会轻得飘散了,没有了。家人们在我们的群里就是以心灵真实存在着,我们在一起的生命。心灵的真实才是最真实的生命的全部,心灵记住了生命的全部真实!

史铁生散文读后感篇三

史铁生是位特殊的作家。毕业于清华附中,*初期,18岁的他响应号召赴延安一带插队,过重的农活,恶劣的生活条件,伤害了他年轻的身体,有一次还淋了大雨,高烧不退。回北京后,生日那天住进了友谊医院,从此再没能站起来。瘫痪那年他才21岁,他写有一篇《我21岁那年》。正值青春年少啊!用他的代表作《我与地坛》里的话来说,是“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每周3次血液透析维持生命。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残疾到底给史铁生带来了些什么?有人说,他因为身体的残缺而对生命有了更深的思索;我想说,他发现了生命普遍的残缺,并用生命的眺望弥补了身体的残缺。

他在《给盲童朋友》一文里给盲童们解释“残疾是什么呢?残疾无非是一种局限。你们想看而不能看。我呢,想走却不能走。那么健全人呢,他们想飞但不能飞——这是一个比喻,就是说健全人也有局限,这些局限也送给他们困苦和磨难。……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这就是命运,任何人都一样,在这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

“健全人也有局限,他们想飞但不能飞”,是呀,如果能飞,谁不想飞呀?还有诸如健步如飞、事业腾飞、飞到心爱的人身边等等翱翔的人生愿望,可是身体再强壮、头脑再聪明的人也不可能平地起飞。人生而有缺陷,谁敢说自己的人生不会经历挫折和磨难,不会有痛苦和无法拥有?既然如此,那么健全人和残疾人一样都处在超越生命残缺的路上;其实生命是普遍的残缺,即使你是健全人。

他在《有关庙的回忆》写道:“无论再往哪儿去吧,都说明此地并非圆满。丑弱的人和圆满的神,之间,是信者永远的路。……此岸永远是残缺的,否则彼岸就要坍塌。”如果此岸的生命都圆满了,就没有信者去往彼岸,那人们心目中极乐的彼岸自然就因为毫无意义而坍塌了。这里无非铁证如山地告诉我们:一切生命都是残缺的,谁也不会比谁更幸运,谁也不会比谁更不幸。幸运和不幸在不同的人那里只不过表现在不同的方面、不同的时段罢了!当我从史铁生那里明白了生命平等的永远的残缺,我便减轻了对生命春荣秋杀的忧伤。

比起普通人,史铁生当然更懂得生命的残缺,而他从当年同样荒芜了的地坛走出来后,宁静平和地接受了这种残缺。《病隙碎笔》里的这段话一直是我的座右铭:“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但他最让我感动的是他以残缺的生命却比任何健全人都热烈地进行着生命的眺望,从而弥补了生命的残缺。这里先解释一下他说的“眺望”是什么。首先当然关乎史铁生作品里的核心概念“灵魂、心魂、心流”,总之,都有一颗心在。他在《想念地坛》里说:“写作的零度即生命的起点,写作由之出发的地方即生命之固有的疑难,写作之终于的寻求,即灵魂的最初的眺望。”史铁生的眺望是“灵魂的眺望”。《有关庙的回忆》里写到了奶奶在庙里听做法事的音乐和诵经声时的眺望:“奶奶听得入神,摇撼她她也不觉,她正从那音乐和诵唱中回想生命,眺望那另一种地方吧。”这不正是你我他,芸芸众生为了解除生命的苦难残缺而向彼岸极乐净土的眺望吗?

史铁生散文读后感篇四

上帝夺去了他的双腿,却从未击碎他坚强而善感的心;岁月悠久了昔日的青涩,却从未消散那份柔软与纯净——题记

读了史铁生的文字,你会觉得是品过了一杯珍藏的清醴,回味清香悠长,在某个时刻,也许会应景地涌上心头,不急不缓,恰到好处地催人泪下。因为文字充斥着感性,更因为理性的叙述,更让人的心颤然一抖。

多舛的命运让本就心细的他更加感性。翻开书,你会发现那字里行间,全都是感情——就像是一碗炸酱面,酱汁沾染了每一根面条……原谅我的俗气,对于清贫的我来说,炸酱面确实很美味。不,也许这文字真的就如炸酱面,平白,却深入人心。

静夜时,阅读着《插队的故事》,我是九零后,没插过队。但读着读着,我似乎觉得那个年代同我并不遥远,我甚至能感受到清平湾,仲伟,小彬……这些景和人是我见过且亲身经历过的。那种啃着掺麸的窝头想着烧鸡味儿的日子,那种见了心爱的男孩女孩却不得不遮遮掩掩的羞涩,那种忍受着十足的青春干劲被不平和心酸磨得一干二净的痛苦……我不知如何评论那个时代,因为毕竟我没真正经历,更多的苦痛细节我无法理解。也许,即使我经历了那个时代,我也无资格评论,因为我于那段时光,只是一个平凡的经历者,一个普通的记叙者。

更疼的是回忆。《插队的故事》里,多年后,当年的少年少女再聚时,那种物是人非的苍凉,冰了心。面对瘫痪,文字已经有些锐利。而在《原罪·宿命》里,直接赤裸裸将无望表达了出来。这是小说,文中的“我”、那个“莫非”并不是作者本人,我告诉自己。但是,每个主人公都有作者本人的影子,更何况,他们的经历如此相似。事故发生后的冥想,不是痛极后的麻木么?

我认为史铁生感性,是因为还有他对母亲的一份心。经典之作《我与地坛》中,他觉得自己没能早些理解母亲,没能尽孝,愧疚之情溢于言表。可是,他能在母亲有生之年重新振作起来,想必也是一种安慰吧。母亲的爱永远是博大无私的,她甚至可以为孩子心细地着想一切而忘记自己的存在。

而感性是与理性并存的,这才构造成一个完整的人。能将二者处理得十分得当的,便是一个识大体、有大爱的人。史铁生便是如此。

感性的文字是用理性来表达的。《兄弟》《午餐半小时》里,便是对现实的辛利理智地揭露。如一根长矛,直指社会最阴暗亦最易被人忽视的一面。《兄弟》里,以一个善良女孩子的视角,表达了对贫苦家庭的一对兄弟的同情,更有对世事的无可奈何和对条条框框的思索。《午餐半小时》的文字则充分展现了史铁生先生对光影和声音掌握得敏感、到位,十分精彩。一群工人一起谈话的场面映入眼帘。描写了底层劳动人民的辛劳与期冀,以及社会的不公与欺压。

……

其实史铁生先生的文字基本都是感性理性交融的,但我觉得还是感性在前。因为里面有打破常规的想法,譬如说:爱情是两个人相互理解,在理解之上而获的自由;婚姻也许会让有些人害怕,害怕失去现在所拥有的的美好;人活着,就是因为有个信念在支撑,不得不承认,只是每个人的信念不同罢了。信念消亡了,人亦不复存在,这和肉体无关,说的是精神世界……

很多人喜欢史铁生先生的文笔,觉得纯净柔软,像是一大朵一大朵的棉花,在棉花下,又是一片贫瘠锋利的土——这是现实。再怎么美好的文字,都是建立在现实之上的,否则就是无病呻吟。这说的也是理性。

当今,很多年轻的写手爱堆砌华丽的辞藻、卖弄文采,浮得像一片油,没有质量。对此,我想说:去阅读史铁生先生的文字吧,深厚而纯净、柔软而现实,那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沉稳。相较而言,那便是一股清泉,干净而有质量。

因为那其中,有感性,亦有理性。感性在前,理性跟上。

推荐第8篇:史铁生文集读后感

《品读史铁生——行走的灵魂》

“灵魂先于身体早衰是让人羞愧之事” ----马可•奥勒留

史铁生,生于1951年,2010年12月31日去世。有人说,这是一种圆满,我想,这次也许真的是上帝的一次怜悯,一生苦难终于换来一次完整。

他说:”我的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第一次接触他的文字是在高一,当我第一次知道他的时候,正是他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有人说,如果你被某些文字感动,必定是和作者产生了共鸣,因此偶而想起,会有种“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的感觉。

他的故事以悲剧出发,却又暗含力量;他的散文源于生活,情真意切,富有哲理。在他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中,《我与地坛》、《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是作者自己在北京地坛和在延安插队时的真实生活的写照。其中涉及母爱,理想,以及对生命的多重思考,其中《我与地坛》我看过三四遍,也是非常喜欢。虽然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你连世界都没有观过,何谈世界观“,但是史铁生在轮椅上思考了15年,从生活的细节出发,感悟到许多人生哲理并用文字清晰的记述下来,鼓励了无数人,尽管没有说走就走的旅行,但他的灵魂从未停止脚步,并且帮助许多人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昼信基督夜信佛》、《病隙碎笔》、《务虚笔记》《好运设计》这几篇是我比较喜欢的,最初看的时候也是因为这几篇而深有感触。其中记忆最深的就是那句“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是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那时在各种压力下看到这种触动人心的文字便想“既然连死都不怕,何必害怕活着,而且一切将归于虚无,又何苦害怕犯错。”《好运设计》中以一种假想的方式让人看清抱怨的弊端,抱怨的无用,从而鼓励人们正视生活的种种磨难,感恩生命。

当初最开始看他的文章我总是在找关于生和死的问题,因为自己很迷茫,生活被绝望与孤独包围,而一句劝慰的文字便是光。记得在史铁生作品《重病之时》有这样一段话“ 偶尔醒来,窗外是无边的暗夜,是恍惚的晴空,是心里的怀疑 ,我在梦中学会了一支歌。梦中,一群男孩和女孩齐声地唱:生生露生雪,生生雪生水,我们友谊,幸福长存。那些孩子,有我认识的,也有的我从未见过。 我把梦里的情景告诉妻子,她反倒脆弱起来,待我把那支歌唱给她听,她已是泪水涟涟。” 还有喜欢他的一首诗歌《最后的练习》“最后的练习是沿悬崖行走/梦里我听见灵魂 /像一只飞虻 /在窗户那儿嗡嗡作响 /在颤动的阳光里/边舞边唱/ 眺望就是回想/ 谁说我没有死过/ 出生以前/太阳已无数次起落/ 悠久的时光被悠久的虚无吞并/ 又以我生日的名义/ 卷土重来/ 午后,如果阳光静寂/ 你是否能听出/往日已归去哪里/ 在光的前端/或思之极处/ 在时间被忽略的存在之中/ 生死同一.”这些文字虽然关于死亡,却又那么美丽,时光将一切吞噬,一切都只是虚无,往事不被记忆,死亡从来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从上初中以来,我忽然发现严重内向,羞怯与孤单,与13岁以前的自己完全对不上号,那时候,可以满村乱跑,可以在早读的时候不顾一切与同学嬉笑玩闹,可以夜晚在小巷的墙上涂上自己不喜欢的人的姓名然后逃跑。但是不管怎样怀念,时间已经抹去了一切,我必须单枪匹马继续往前走。孤单,绝望,却无法逃离,我庆幸自己遇见了他的文字,像一株食人花,遇见了血液,拼命吸收,而后疯狂生长。

之后寻找他的文字,发现自己的认识原来过于浅显。他的作品中涉及关于对爱情,欲望,信仰等大的人生问题的思考,从中也让我成长颇多。

一直以来,我喜欢他的文字,但我没去想过他的作品应该得什么样的大奖,因为我想他的文字应该属于比较小众的,关于死亡,关于残缺,而在现实中大多数人都是比较乐观的。 诗经中有首诗《小星》“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实命不同!嘒彼小星,维参与昴。肃肃宵征,抱衾与裯。实命不犹!”说的是社会边缘人,社会底层人的卑微与渺小,他们的消失不会引起任何的影响。而作为最渺小的人,只要有自觉意识,不向命运屈服,那么他在内心上也就不再卑微了。而我觉得史铁生的文章是具有唤醒这种自觉意识的力量的,因为渺小,不能接受自己,所以我们总会想着要放弃,而像《好运设计》这样的文章却能让人认识苦难,感恩生活的坎坷给人带来的精彩。

他的文字陪伴我度过了3年的孤单,还将继续融入我以后的生活。我知道自己的理解比较浅,对于一个人一生的思考,我不可能完全说自己已经掌握,我只是觉得他的灵魂以文字的形式被记载从而拯救了许多相同孤单无助的灵魂,想要郑重地说声“感谢”。

姓名:于萍

年级:2013级10班

学院:民商法学院

联系方式:18829241815

推荐第9篇:《史铁生作品》读后感

《史铁生作品精选》读后感

近来读了《史铁生作品精选》后,感触颇深,这本书可谓是史铁生老先生毕生所作中的精选。全书有五个部分组成:散文卷,小说卷,诗歌卷,剧本卷,书信卷;更是精彩纷呈,不过最令我有所感触的便是散文卷了。

“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这是散文卷的小前言,更是作者对着从小生长的地方的眷恋的表达啊!其中的《秋天的怀念》和《合欢树》更是让我有所伤感。这是作者对母亲深深怀念的表达,《合欢树》篇符更是短小,却又强有力地表达出了母亲对作者的深切母爱。二十岁时,史铁生的双腿残废,他不知还能干些什么,最后确定了写作这一条道路,那时的母亲已不再年轻,头上也开始有了白头发可母亲却从未放弃过,更是将所有心思放于此。总找来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又或者是洗,敷,熏,灸;即便“我”已不再抱有希望。可结果还是那么残忍,上帝还是没有眷恋“我”更是再一次治疗中差点失去性命,母亲放弃了,当她发现了“我”在写小说时,就如要治疗“我”一样的充满希望……母亲在为“我”寻找工作时,种了一颗刚出土的“含羞草”,直到多年以后母亲才知道这是一颗合欢树,很是高兴更觉得是个好兆头,现在的合欢树已经长得很高了,母亲却不在了……

而合欢树不仅是一棵树,它是母亲对孩子能够幸福的寄托,是对孩子爱的表现!更透过这篇短小的让我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作者也更因为母亲这般细心的倾心的照顾,使他没有被这残忍的生活所打败,他勇敢的面对生活,并取得了今天的成就生活中的坎坷有时能摧毁人的心智,但有时也能给人华丽的转身。史铁生的破茧成蝶,他最感谢的人是给予合欢树生命的人—母亲,可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心中的遗憾故意掩饰成平静。但树欲静而风不止。他的思念化作无形的脚步,“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作者更从这告诉了我即便生活在困苦,在迷茫,我们也一定要坚强的站起,因为你的身后不只有你一个!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可这并不是打倒你的理由,因而我们要不断的加油,让为我们不断付出的父母能够休息一下吧,天下父母心,却又是最辛苦的……

所以同学们,让我们能在有限的时间中做出最大的回报,让那些爱我们的人能够看见你也是知道的。不要像作者,背负的太多,还没来得及补偿,还没来得及让母亲为自己骄傲,还没来得及看到合欢树的花。即便我们做不了太大的回报,但理解会是对他们爱的最好回应!

推荐第10篇:史铁生文集读后感

生之无息,心尚足矣 ——读《史铁生文集》有感

“夜晚,我们仰望满天繁星,当流星在天空划过一道美丽的弧线,我们不会想到,有一个只能用头脑工作的人,正在为揭开宇宙的奥秘而沉思。阳光明媚的日子,当我们泛舟湖上,在碧波清风中流连的时候,我们也不会想到,在幽深的湖底探寻的是一个身体截瘫的人„„残疾人甘愿忍受痛苦,展示自己生命力量的欲望,或许是健全人所难以想象的。活着就要创造,就要探索,即使肢体已经残疾,思想的火花也决不停止迸发。”

——题记

一零年的钟声敲响最后一个尾音时,所有的生命都雀跃着迎接新的开始,但中国文坛上却有一颗流星悄然陨落,在最壮丽的年华里。

他是史铁生。

曾几何时,他像一只受惊的狮子仇视着周遭一切;曾几何时,他爱独坐在玉砌雕阑已坍圮褪色的地坛里,听雨燕寂寞高歌,思考死亡;曾几何时,他会因病痛的一连串打击泪丧绝望,感叹人生悲哀。

繁华褪尽的地坛里花草虫鸟顽强的生命力振颤了他的内心,他不再把病痛当作光明前途中的桎梏,而把它放在同台竞技的对手位置上,看病痛阴影更大,还是自己毅志更强。他无法像刘翔那样跃过鲜红的终点线,甚至连个孩子也赛不过,但他的思想不停,像雄鹰一样轻盈坚定,想夸父一样执着前行。他用细腻的笔展触坚毅的心,在文坛里打造出一片落在玉壶里的冰心。

从《务虚笔记》、《我与地坛》到《病隙碎笔》。他到古园里去了,我们也随他到那古园里去,去他的老树下或荒草边或颓墙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开耳边的嘈杂理一理纷乱的思绪,去窥看自己的心魂。

他的苦难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因为他有一具残疾的身体,更因为他有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一个原本健全的人,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那种痛苦和煎熬,那种绝望和惊恐,足以让人崩溃。

在活蹦乱跳生机正蓬勃的20岁上遭遇截瘫,经历过求死而不得的炼狱之后才动笔写作。他,有着比目前任何一个名熟脸熟的作家更多的冥思。

他几乎无时不在思索,而思索的内容就是上帝是神灵是命运,因而也就是关于死关于天堂关于地狱关于生命关于人生的伟大话题。“我向往这样的写作——当白昼的一切明智与迷障都消散了以后,黑夜要我用另一种眼睛看这世界。”他的文字于是苍凉悲怆,在这种苦苦的思索中孕育出他那些震慑人心魂的句子。

庄子说:“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铁生算得上经历过绝境的人了,绝境从来是这样:要么把人彻底击垮,要么使人归于宁静。“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宁静中,淡泊间,他依旧在地坛思考。

“十年前我搬了家,离地坛远了,加之行动不便,现在很少去了。偶尔请朋友开车特意送我去看它,发现它已面目全非;这正是日新月异的布景和道具之所为吧。惟园中那些老柏树依然令我感动——历无数春秋寒暑依然镇定自若,散发着浓厚而悠远的气息,不被流光掠影所迷。”

读史铁生那些苍凉的文字,那些文字来自他的内心深处。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是写不出那样凝重悲壮的文字来的,也永远感受不到在那苍茫的底色下而汩汩滚落的热流。

我多想,多想守候在他生命的端口,多想在那儿望着远去的他,在心底默默的祝福:一路走好。

史铁生,当我写下这个名字的时候,心里真的会泛起隐隐的痛。心疼他残缺的身体,心疼他那么年轻就没有了母亲。可是,可是他却用残缺的身体诉说了最丰满的思想,他却依然会守望在合欢树下,寻找着那点点的关于母亲的记忆。他并不孤单,因为心存希望。

北海的菊花正绚丽的开着,像是小时候他的笑脸。是啊,他总爱笑,总是那么的乐观。“死是一件无论怎么耽搁都不会错过的事,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我不敢想是要有多大的勇气才说出这样参透生死的话,但我却一直知道,那希望的火光,就是他生命的光亮。史铁生啊,命运总是为他设下重重阻碍。可是他却一直在行走。用一个残缺的身体和一直秃笔完成者最坚定的行走。于是我看见,看见地坛上他对生命的思考,走不出也不必走出。我看见那清明的淡水河畔被抚摸过的老黑牛和红犍牛。看见衣衫褴褛的穷吹手。我不知道要需要有多大的毅力才会赴得这场文学的盛宴,但我是那么清楚的听见,他那命若琴弦的探索的脚步是那样的坚定,没有一丝犹豫。是啊,他用他的坚定和毅力告诉了活着的人应该更坚定的活下去。

史铁生,像他的名字一样,一个铁一般的生命,是这样的值得我们敬畏与沉思。若莫言所说:“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作家,他更是一个伟大的人.\"

车辙,文字,秋天的公园,还有那母亲的脚印,他那对梦想的追求和那秋天的怀念,是那么的让我心疼。

2010年最后一个深冬日。那天,是他的节日。他带着一个人的落寞,急急地奔赴了一场远方的约会。那里,他可找到了他的梦想,他可见到了他朝思暮想的母亲。

生命一行,他匆匆来过,却留下了超出生命的消息——精神生命终有一天会离开这个世界,拥有灵魂的文字却是永生的。

先生永不孤独!

第11篇:合欢树优秀读后感

第一个镜头是:10岁时,我作文获奖,母亲很高兴,说自己当年的作文写得还要好。我不服气,故意气她。年幼的我想来是还没读懂一位母亲对自己的良好禀赋能传给儿子的那份喜悦与自豪的。最后两句话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底白花的裙子。体现出我重新回首这件事时,内心充满对母亲的敬意与眷恋。

第二个镜头是:20岁时,我两腿残废后,母亲为了让我重新站起来,不辞劳苦,全副心思放在给我治病上。当时,医院放弃了我,我也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而母亲从不肯放弃。这是一位母亲对儿子最深沉的爱。文中说到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医院的大夫说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总是在留神呀!’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人生在世,能为自己疯,为自己痛的人有几个?

终于,30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如此的母亲是伟大的,她们总是默默地为儿女无私的付出。我怀念母亲,遥想母亲,静静地在树林里遥问上帝,风正在树林里吹过,母亲似乎曾回来过。也许母亲从未离开过,她活在儿子的心灵里,陪伴他一生。

合欢树是母亲亲手栽下的,是母亲亲自料理过的,它的身上有着母亲的影子,凝聚着深沉的母爱。母亲虽已逝去,而合欢树仍在健康生长。

看完这篇文章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母亲那种无私的爱,史铁生面对困境顽强的精神鼓励着我,遇到困难不退缩,勇往直上。

第12篇:史铁生

史铁生

先别去死,再试着活一活看。——史铁生 《我与地坛》

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 ——史铁生 《我与地坛》

1、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这就是命运,任何人都是一样,在这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所以一切人都是平等的,我们毫不特殊。 ——史铁生 《病隙碎笔》

2、这世界有着无限的可能性,无论局限于哪一种都会损害生命的自由。——史铁生

4、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潭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 ——史铁生

5、我永远留住了一个偏见:女人是最适合当大夫的,白大褂是她们最优雅的服装。——史铁生 《我与地坛》

6、人与上帝间有着永恒的距离,这很要紧。否则信仰之神一旦变成尘世的权杖,希望的解释权一旦落到哪位强徒手中,就怕要惹祸了。 ——史铁生 《灵魂的事》

7、人有时只需静静的呆着,悲伤也成享受。——史铁生 《合欢树》

8、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我不能说,也不能想,也没有忘。 ——史铁生

9、我曾赴白天,伤在集市。在那儿,价值埋没于价格,连人也是一样。 ——史铁生

10、永存梦想的人间,比全是现实的世界,更能让我坦然面对死——这就像你在告别故乡的时候,是仍然怀念她,还是已经不想再来。——史铁生 《灵魂的事》

11、上帝不许诺光荣和福乐,但上帝保佑你的希望。人不可以逃避困难,亦不可以放弃希望。恰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上帝存在。命运并不受贿,但希望与你同在,这才是信仰的真意,是信者的路。 ——史铁生 《病隙碎笔》

12、人真正的名字叫作:欲望。——史铁生 《我与地坛》

13、历史的每一瞬间,都有无数的历史蔓延,都有无限的时间延伸。我们生来孤单,无数的历史和无限的时间因破碎而成片段。互相淹没的心流,在孤单中祈祷,在破碎处眺望,或可指望在梦中团圆。记忆,所以是一个牢笼。印象是牢笼以外的天空。 ——史铁生 《记忆与印象2》

14、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史铁生 《命若琴弦》

15、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它们不能变成语言,它们无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再是它们了。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它们的领地只有两处:心与坟墓。比如邮票,有些是用于寄信的,有些仅是为了收藏。 ——史铁生 《我与地坛》

16、人以一个孤独的音符处于一部浩瀚的音乐中,难免恐惧.这恐惧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心愿,却不知道别人的心愿;他知道自己复杂的处境与别人相关,却不知道别人对这复杂的相关取何种态度;他知道自己期待别人,却没有把握别人是否对他也有着同样的期待;总之,他即听到了音乐的呼唤,又看见了社会美德的阴沉脸色。这恐惧迫使他先把自己藏起来,藏到甚至连自己也看不到的地方去。其实这也不可能,他既藏了就必然知道藏了什么和藏在哪儿...——史铁生 《病隙碎笔》

17、时间限制了我们,习惯限制了我们,谣言般的舆论让我们陷于实际,让我们在白昼的魔法中闭目塞听不敢妄为。白昼是一种魔法,一种符咒,让僵死的规则畅行无阻,让实际消磨掉神奇。所有的人都在白昼的魔法之下扮演着紧张、呆板的角色,一切言谈举止一切思绪与梦想,都仿佛被预设的程序所圈定。 ——史铁生 《灵魂的事》

18、所以,虚无的悲叹,寻根问底仍是由于肉身的圈定。肉身蒙蔽了灵魂的眼睛,单是看见要回那无中去,却忘了你原是从那无中来。 ——史铁生 《病隙碎笔》

19、会做恶梦的人是世上最幸福的人,因为可以醒来 在那些岁月,我每每醒来却发现,我做了一个想从恶梦中醒来的美梦。 ——史铁生 《原罪·宿命》

20、死不足惜,关键是活着。一个正常人的死,并不比一个残疾人挣扎着活下去更难思议。不幸的人挣扎地活着是生与死的较量证明着生。生命之美不在于一副完好的身躯。也不在乎生与死。死是容易的,活着却是难的。 ——史铁生 《史铁生文集》

21、人有时候只是静静地待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 ——史铁生 《合欢树》

22、残缺就是孤独,寻求弥补就是要摆脱孤独。当一个孤独寻找另一个孤独时,便有了爱的欲望。 ——史铁生 《务虚笔记》

23、任何思想都是有限的,既是对着有限的事物而言,又是在有限的范围中有效。灵魂则指向无限的存在,既是无限的追寻,又终归于无限的神秘,还有无限的相互干涉以及无限构成的可能。 思想可以依赖理性; 灵魂要超越理性,而至感悟、祈祷和信心。 思想说到底只是工具,它使我们“知”和“知不知”。 灵魂则是归宿,它要求着爱和信任爱。 思想与灵魂有其相似之处,比如无形的干涉。 ——史铁生 《病隙碎笔》

25、就像输惯了的赌徒把屡屡的败绩置于脑后,输光了裤子也还是对下一局存着饱满的好奇和必赢的冲动。这有什么不好。这有什么不好? ——史铁生 《灵魂的事》

26、孤独的心必是充盈的心,充盈得要流溢出来要冲涌出去,便渴望有人呼应他、收留他、理解他。心灵间的呼唤与呼应、投奔与收留、坦露与理解,那便是心灵解放的号音,是和平的盛典是爱的狂欢。那才是孤独的摆脱,是心灵享有自由的时刻。 ——史铁生 《爱情问题》

27、我什么也没忘,只是有些事适合收藏。不能说,不能想,却又不能忘。 ——史铁生

28、我甚至现在就能清楚的看见,一旦有一天我不得不长久地离开它,我会怎样的想念它,我会怎样想念它并且梦见它,我会怎样因为不敢想念它而梦也梦不到它。——史铁生 《我与地坛》

29 人若无梦,夜的眼睛就要瞎了。 ——史铁生

30、我一直要活到我能够 坦然赴死,你能够 坦然送我离开,此前 死与你我毫不相干。 此前,死不过是一个谣言 北风呼号,老树被 拦腰折断,是童话中的 情节,或永生的一个瞬间。 我一直要活到我能够 入死而观,你能够 听我在死之言,此后 死与你我毫不相干。 此后,死不过是一次迁徙 永恒复返,现在被 未来替换,是度过中的 音符,或永在的一个回旋。 我一直要活到我能够 历数前生,你能够 与我一同笑看,所以 死与你我从不相干。 ——史铁生 《永在》

32、天人合一,科学也渐渐醒悟到人是宇宙的一部分,这样,问题似乎并不难解:任何部分之于整体,或整体之于部分,都必定密切吻合。譬如一只花瓶,不小心摔下几块碎片,碎片的边缘尽管诡异,拿来补在花瓶上也肯定严丝合缝。而要想复制同样的碎片或同样的缺口,比登天还难。 ——史铁生 《病隙碎笔》

33、要是有些事我没说,你别以为是忘了,我什么也没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它们不能变成语言,它们无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再是它们了。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 ——史铁生 《记忆与印象》

34、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 ——史铁生 《我与地坛》

36、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史铁生 《我与地坛》

37、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到自己的身影。——史铁生 《我与地坛》

38、我什么都没有忘,但是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放。——史铁生 《我与地坛》

39、空冥的猜想可以负载任意的梦景,而实在的答案便会限定出真确的痛苦。——史铁生

40、爱却艰难,心魂的敞开甚至危险。他人也许正是你的地狱,那儿有心灵的伤疤结成的铠甲,有防御的目光铸成的刀剑,有语言排布的迷宫,有笑靥掩蔽的陷阱。在那后面,当然,仍有孤独的心在战栗,仍有未熄的对沟通的渴盼。你还是要去吗?不甘就范?那你可要谨慎,以孤胆去赌——他人即天堂,甚至以痛苦去偿你平生的夙愿。 ——史铁生 《病隙碎笔》

41、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它们不能变成语言,它们无法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再是它们了。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它们的领地只有两处:心与坟墓。比如说邮票,有些是用于寄信的,有些仅仅是为了收藏。 ——史铁生 《我与地坛》

42、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故乡。——史铁生 《消逝的钟声》

43、在很长很长的日子里,不断地想起,未必一定是思念,那更像是多年如一日的生活所养成的习惯,是平静河流上的一个摆渡——就像是集邮,把往日的收藏拿出来看一看,无论是引出快乐还是引出痛苦,都益于时光的流逝,然后依旧把它们收藏起来,不让它们为非作歹,打破一条河流的通畅,包括不让往事把今天弄得脸色惨白。——史铁生 《务虚笔记》

第13篇:史铁生

概述史铁生(1951- 2010),北京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思想家。

1958年入北京市东城区王大人小学读书,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部。而后,于1969年到陕北延安地区“插队”。三年后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北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他的《病隙碎笔》作为二OO二年度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遍性的精神难题。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史铁生初期有的小说,如《午餐半小时》等,带有暴露“阴暗面”文学的特征。发表于1983年的《》,既是史铁生,也是当时小说创作的重要作品。它在多个层面上被阐释:或说它拓展了“知青文学”的视野,或称它在文学“寻根”上的意义。在“寻根”问题上,作者表达了这样的见解,“„根‟和„寻根‟又是绝不相同的两回事。一个仅仅是,我们从何处来以及为什么要来。另一个还为了:我们往何处去,并且怎么去”。关于后者,他认为“这是看出了生活的荒诞,去为精神找一个可靠的根据”(《礼拜日·代后记》,华夏出版社1983年版)。

史铁生肉体残疾的切身体验,使他的部分小说写到伤残者的生活困境和精神困境。但他超越了伤残者对命运的哀怜和自叹,由此上升为对普遍性生存,特别是精神“伤残”现象的关切。和另外的小说家不同,他并无对民族、地域的感性生活特征的执著,他把写作当作个人精神历程的叙述和探索。“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史铁生《我与地坛》)。这种对于“残疾人”(在史铁生看来,所有的人都是残疾的,有缺陷的)的生存的持续关注,使他的散文有着浓重的哲理意味。他的叙述由于有着亲历的体验而贯穿一种温情、然而宿命的感伤;但又有对于荒诞和宿命的抗争。《命若琴弦》就是一个抗争荒诞以获取生存意义的寓言故事。

著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短篇小说《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等。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别获1983年、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老屋小记》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第14篇:史铁生

作家史铁生走了,也可以说是那个坐在轮椅上残疾的作家走了,走的就像当初他悄悄的来,没捎走一片云彩。再有几天,一月四号就是他六十岁的生日,他还是走了。人总是要走的,来是偶然和巧遇,走是必须和结局。

认识史铁生是因为读了他的长篇散文《我与地坛》。当时就被文章的庄重和肃穆的气质震撼了。文如其人,这也是作者的气质。这是我有生以来看到的最动人的散文。我被那富有哲理的文字吸引了,我跟在他的轮椅后边,在秋天静园的甬道和古柏中穿行,阳光覆盖着我们的身体,鸟鸣牵引着孤独的灵魂……他对命运的思索和抗争是看不见的,还有他早逝的严历的父亲和美丽的母爱是看不见的。用他的话说:人生如梦。生命从无到有,又从有走向无,生生死死,构成社会和世界。从人生无常这一点来说,人生有如梦幻。因此,一个人只有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才不枉到这世界上走一回。史铁生活的有滋有味,尽管他饱受磨难,心理的,肉体的。有人说他的作品具有宿命的观念,蕴涵了他一生的思考,人为什么要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们为什么活着?他的文字简洁而又质朴,平淡却又深刻,这也许就是他独到的风格和特色。

我没有细品过他的小说,最多也只是粗略的急读。他的散文像小说,他的小说又像散文。因为都是亲身经历,也就凝聚着他思想的重量和对生活的真诚。人的命运是不可预知的。特别是在一个容易躁动和上火的时代。你无法知道中学毕业后,会舟车劳顿,来到一个叫“清平湾”的黄土高坡的山凹凹里插队。也不知道刚刚有了返城的曙光你就病了,而且是一点点的失去了站立的知觉,但是你并没有倒下,你在和命运抗争。直到死亡一寸一寸的吞噬了你的身心。

命运对你来说是不公平的,命运对一个读者爱戴的作家又是公平的。因此才有了《我与地坛》、《我那遥远的清平湾》、《病隙碎笔》等等。史铁生是一个人,又代表了一种特殊的文学现象。

在读《我与地坛》之前,我曾读过山东作家张炜的长散文《走进野地》。史铁生、张炜、张承志是我特别喜欢的三位散文家(他们又都写小说)。他们三个人的散文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诗一般的语言,歌一般的韵味,对曾经生活过的地

方充满了眷故和怀恋,以及他们娓娓道来朴实无华的亲切感。我虽然没有见过他们,但好像早就认识,他们就坐在你的身边,像哥哥一样,让你感到安全和温暖。后来有文学评论家在报纸上撰文,专门探讨这三位作家的作品。看来我阅读的感觉和偏爱是准确的。

史铁生走了。离开那个承载他一生宿愿的静园,他留下的精神产品还在,他的清平湾还在,他的地坛还在。据说有人要募捐在地坛公园给他建一座碑,但是地坛的管理者还没有研究作最后的定论。地坛还在地上,铁生却已到天上去了。史铁生的气质是厚重的,他的作品在读者心中也拥有足够的分量。

再见吧,史铁生,也许不久后的某一天,我们还会重逢,我们必定会在另一个世界相见,我会推起你的轮椅,谈笑风生,听你继续讲另一个《地坛》的故事。

《我与地坛》读后感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散文代表作,是他十五年来摇着轮椅在地坛思索的结果,文章中饱含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对亲情的讴歌,朴实的文字间洋溢着作者心灵深处的情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

史铁生在二十一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院,从此他再没有站起来,在人生最狂妄的年龄忽地失去了双腿。这惨痛的灾难降临到了他头上,对一个年轻的生命来说如雷轰顶。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曾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情”,在经历了一次次心灵与死神的斗争之后,他最终拒绝了死亡。是母亲的爱唤起了他的意志,他决定把自己的心变成一片沃土,母亲已在这片沃土上洒下了第一把种子。然后,是一对老夫妇、一个唱歌的青年、女教师、长跑运动员、弱智的女孩……无数次给作者鼓励和感动的人无心地创造了一片生命的森林,作者在这里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坚强地走了过来。

然而,面对挫折和苦难,有些人却选择了亲手扼杀自己的生命: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用裁纸刀割开了自己的喉咙;西班牙作家马利亚诺?拉腊的住宅里响起了沉闷的枪声;德国剧作家克莱斯特和陪伴着他的妻子一起自杀;中国当代诗人海

子在留下一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后,卧轨自杀……这些事实让人触目惊心,追其根源是对生命的不负责,对生命的不重视,其留给世人的只有感叹和惋惜。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对于这仅有的一次,我想我们应该好好把握。诚然,人生难免有许多坎坷,但这不应成为逃避生活的理由,又有哪个人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呢?与其悲伤痛苦,草率结束自己的生命,何不将它看作是生活赐予我们磨练自己的机会呢?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正是有了这些磨练,才使我们体味到人生的乐趣。我们应该懂得热爱生命,重视生活的磨练,体验友爱、负责、学会珍惜自己,省悟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古人尚知“留须蓄发”,谓之“父母所赐”,我们当代青年又岂能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尊重生命,是一个生命最起码的责任;尊重生命,是一个生命对他的母亲的敬重。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他的《病隙碎笔》作为二OO二年度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遍性的精神难题。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史铁生多年来与疾病顽强抗争,在病榻上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广为人知的文学作品。他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重要文学奖项,多部作品被译为日、英、法、德等文字在海外出版。他为人低调,严于律己,品德高尚,是作家中的楷模。

第15篇:史铁生

史铁生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史铁生,中国电影编剧,著名小说家,文学家。生前曾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驻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

五、

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残疾人作家协会副主席。1958年入北京东城区王大人胡同小学读书,1967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到陕西延川插队落户。1972年回北京,1974—1981年在北京新桥街道工厂做工,后因病停薪留职,回家养病。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中、短篇小说多篇,1983年他参加中国作家协会。从1986年起,即为北京作家协会合同制作家,后为北京作家协会驻会作家,一级作家职称。1996年11月,短篇小说《老屋小记》获得《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198

3、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作品风格清新,温馨,富有哲理和幽默感,在表现方法上追求现实主义和象征手法的结合,在真实反映生活的基础上注意吸收现代小说的表现技巧,从成名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到《插队的故事》,作品从内容到形式技巧都显出异乎寻常平淡而拙朴,属意蕴深沉的“散文化”作品。

另外,他还创作了电影剧本《多梦时节》(与人合作)、《死神与少女》等,《死神与少女》属于一种新的史铁生相册集(10张)电影类型——诗电影,这为电影类型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这两部影片都由林洪洞执导,《多梦时节》以其新颖的视角获第九届金鸡奖最佳儿童片奖,广电部1988年优秀影片奖,第三届儿童电影童牛奖艺术追求特别奖,《死神与少女》以其对人生价值的探索于1989年获保加利亚第十三届瓦尔纳国际红十字会与健康电影节荣誉奖。

史铁生多年来与疾病顽强抗争,在病榻上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广为人知的文学作品。他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重要文学奖项,多部作品被译为日、英、法、德等文字在海外出版。他为人低调,严于律己,品德高尚,是作家中的楷模。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在北京宣武医院抢救无效去世。根据其生前遗愿,他的脊椎、大脑将捐给医学研究;他的肝脏将捐给有需要的患者。

初期有

史铁生作品:我与地坛 的小说,如《午餐半小时》等,带有暴露“阴暗面”文学的特征。发表于1983年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既是史铁生,也是当时小说创作的重要作品。它在多个层面上被阐释:或说它拓展了“知青文学”的视野,或称它在文学“寻根”上的意义。在“寻根”问题上,作者表达了这样的见解,“‘根’和‘寻根’又是绝不相同的两回事。一个仅仅是,我们从何处来以及为什么要来。另一个还为了:我们往何处去,并且怎么去”。关于后者,他认为“这是看出了生活的荒诞,去为精神找一个可靠的根据”(《礼拜日·代后记》,华夏出版社1983年版)。

史铁生肉体残疾的切身体验,使他的部分小说写到伤残者的生活困境和精神困境。但他超越了伤残者对命运的哀怜和自叹,由此上升为对普遍性生存,特别是精神“伤残”现象的关切。和另外的小说家不同,他并无对民族、地域的感性生活特征的执著,他把写作当作个人精神历程的叙述和探索。“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史铁生《我与地坛》)。这种对于“残疾人”(在史铁生看来,所有的人都是残疾的,有缺陷的)的生存的持续关注,使他的小说有着浓重的哲理意味。他的叙述由于有着亲历的体验而贯穿一种温情、然而宿命的感伤;但又有对于荒诞和宿命的抗争。《命若琴弦》就是一个抗争荒诞以获取生存意义的寓言故事。

用自己的心灵去写作! 1.心灵的房间,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蒙尘的心,会变得灰色和迷茫。我们每天都要经历很多事情,开心的,不开心的,都在心里安家落户。心里的事情一多,就会变得杂乱无序,然后心也跟着乱起来。有些痛苦的情绪和不愉快的记忆,如果充斥在心里,就会使人萎靡不振。所以,扫地除尘,能够使黯然的心变得亮堂;把事情理清楚,才能告别烦乱;把一些无谓的痛苦扔掉,快乐就有了更多更大的空间。

赏析:人,只有量力而行,该放就放,当止则止,才能在轻松快乐的节奏中,收获真正应该属于自己的那份成功。

2.苦乐全凭自已判断,这和客观环境并不一定有直接关系,正如一个不爱珠宝的女人,即使置身在极其重视虚荣的环境,也无伤她的自尊。拥有万卷书的穷书生,并不想去和百万富翁交换钻石或股票。满足于田园生活的人也并不艳羡任何学者的荣誉头衔,或高官厚禄。

赏析:你的爱好就是你的方向,你的兴趣就是你的资本,你的性情就是你的命运。各人有各人理想的乐园,有自已所乐于安享的花花世界。

3.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不要抱怨生活给予了太多的磨难,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折。大海如果失去了巨浪的翻滚,就会失去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就会失去壮观,人生如果仅去求得两点一线的一帆风顺,生命也就失去了存在的魅力。

赏析:微笑着弹奏从容的弦乐,去面对挫折,去接受幸福,去品味孤独,去战胜忧伤。

4.承受幸福。幸福需要享受,但有时候,幸福也会轻而易举的击败一个人。当幸福突然来临的时候,人们往往会被幸福的旋涡淹没,从幸福的巅峰上跌落下来。承受幸福,就是要珍视幸福而不是一味的沉淀其中,如同面对一坛陈年老酒,一饮而尽往往会烂醉如泥不省人事,只有细品慢咂,才会品出真正的香醇甜美。

赏析:人生是一种承受,需要学会支撑。支撑事业,支撑家庭,甚至支撑起整个社会,有支撑就一定会有承受,支撑起多少重量,就要承受多大压力。

5.不要在人我是非中彼此摩擦。有些话语称起来不重,但稍有不慎,便会重重地压到别人心上;当然,也要训练自己,不要轻易被别人的话扎伤。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不能改变天生的容貌,但你可以时时展现笑容;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你可以好好把握自己;不能全然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充分利用今天;不能要求事事顺利,但你可以做到事事尽心。 赏析: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多是负担,是另一种失去;少非不足,是另一种有余;舍弃也不一定是失去,而是另一种更宽阔的拥有。

6.人生如梦。生命从无到有,又从有走向无,生生死死,构成社会和世界。从人生无常这一点来说,人生有如梦幻。因此,一个 人只有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才不枉到这世界上走一回。 “浮生若梦”, “人生几何”,从生命的短暂性来说,人生的确是一场梦。因此如何提高生活的质量,怎样活得有意义,便成了人们的一个永久的话题;“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与永恒的自然相比,人生不过是一场梦。

赏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这大自然的包容中,在这历史的长河中, “人过留迹,雁过留声”,人来到这世界上走一遭,应当留下一点足迹,一点与山河同在的精神。

7.对于心灵来说,人奋斗一辈子,如果最终能挣得个终日快乐,就已经实现了生命最大的价值。有的人本来很幸福,看起来却很烦恼;有的人本来该烦恼,看起来却很幸福。 活得糊涂的人,容易幸福;活得清醒的人,容易烦恼。这是因为,清醒的人看得太真切,一较真儿,生活中便烦恼遍地;而糊涂的人,计较得少,虽然活得简单粗糙,却因此觅得了人生的大境界。

赏析:人生的烦恼是自找的。不是烦恼离不开你,而是你撇不下它。 每个人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常常在别人眼里。

8.我可以把我的友谊在水彩画幅创作的光彩熠熠,衷情中义。也许有一天,当时间流逝,早已不小心掉进了遗忘的心湖。记忆的湖水冲淡了美丽的色彩,淡却了当年的铁胆铮铮之情,笑傲江湖,乘风破浪。那幅画早已变的却是龌龊不堪,不得不令人深深惋惜。也许是女娲给人类创造了甜美彩画,怕人类不珍惜,加点神水的斑迹,希望给人类带来多姿多彩的画面,在坎坷中锻造人类的灵性吧。

赏析: 真不知是人心暂时停留了人生水彩的保值期,还是岁月冲淡了人生水彩的夺目光环。

9.幸福是要自己去寻找的,无论你在空间的哪一个角落,在时间的哪一个时刻,你都可以享受幸福,哪怕是你现在正在经历着一场大的浩劫,你也应该幸福,因为你可以在浩劫中看到曙光,能从浩劫中学到很多别人可能一辈子都学不到的东西,当你拥有了别人所不曾拥有的东西那你就是唯一。

赏析:静下心来好好想想你所走过的路,体验过的生活,你就会觉得其实你一直活在幸福的包围圈中。

10.人生如画,生活本身是一幅画,但在涉世未深时,我们都是阅读观画的读者,而经过了风雨,辩别了事物,我们又变成书中的主角,在各自演译着精彩。幸福更是一种感觉,幸福是一缕花香,当花开放在心灵深处,只需微风轻轻吹动,便能散发出悠悠的,让人陶醉的芳香。我们!都有责任!

他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非常有影响的一个作家,同时也是一位十分令人敬佩的作家。他生于1 951年,是北京人,汉族。1967年从清华附中初中毕业,两年后,也就是1969年响应号召下乡插队务农,他插队的地方就是延安地区的清平湾。1972年一场大病导致史铁生的双腿瘫痪,回到北京也治疗无效。在21岁生日这一天,他住进医院,从此再也没有站起来。1974年他被安排进了北京北新桥街道工厂工作,一直到1981年因为急性肾损伤而停止工作回家疗养。在街道工厂的七年间,史铁生就开始了文学创作。1979年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1983年发表了回忆知青生活的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获得了当年的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从这篇小说开始,史铁生成为了中国当代文坛上一位重要的作家。1984年,小说《奶奶的星星》再次为他带回了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殊荣。他的短篇小说《老屋小记》和《务虚笔记》也获得了《作家报》评选的1996年十佳小说奖。同时《老屋小记》也获得了首届鲁迅文学奖。1998年他的病情恶化,不得不进行透析。他的243则写于重病中的人生笔记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结集为《病隙碎笔》出版发行。一些作品被译成英、法、日等文字,单篇或结集在海外出版。2002年,荣获华语文学传播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同年,《病隙碎笔》(之六)获首届“老舍散文奖”一等奖。2005年,完成长篇小说《我的丁一笔记》,再次成为文坛关注的焦点。代表作品有:小说《我遥远的清平湾》、小说《命若琴弦》、小说《务虚笔记》、小说《插队的故事》、小说《夏日的玫瑰》、散文《我与地坛》、

史铁生

散文《合欢树》、散文集《记忆与印象》、散文集《病隙随笔》、散文集《灵魂的事》、最新散文集《我的丁一之旅》。他的作品比较突出地表现出对于残疾人命运的关注,同时还兼有对知青生活的回忆。有的作品反映了他对于社会与人生的某些带有哲理性的思考,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在小说创作上,他的作品大多都呈现出以小说合并哲学的倾向,表现了对于生活哲学化的思索。

“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心„„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得主史铁生授奖词。

“宁静是一种规格很高的品质。真正获得了宁静的人非但不是麻木的生硬的,反而是极其敏感极其温厚也是极其丰富极其坚韧的。他可能为草的凋零或者树叶的飘落而伤感,也可能替一位素不相识的弱智小女孩而担忧,他思考过怎样生也思考过怎样死,说到生的时候,他有那么多山重水复的烦恼和柳暗花明的喜悦,讲到死的时候他事无巨细从心态、方式到装裹和墓地,全都娓娓道来更谈笑风生„„

第16篇:史铁生

站在人的疑难之处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后因急性肾损伤,回家疗养。1979年后相继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等小说与散文发表。1998年罹患尿毒症,终至透析。病情稳定后,有随笔集《病隙碎笔》和散文集《记忆与印象》等出版。作品多次获奖。现为北京市合同制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我的丁一之旅》是史铁生用三年时间的所有上午写出来的

\"在我们几十年的生命里,最不可能枯竭的就是疑难,而不是幸福。如果你老是写幸福,可能会枯竭。\"———史铁生

《我的丁一之旅》是史铁生对自己的又一次眺望。这部长篇被他称为\"心魂自传\",他把自己的内心、精神以至肉体再次放到浩瀚的时间之流,生死轮转,灵肉纠缠,性与爱排演,理性与激情的上升与坠落,孤独与慰藉的给予和失去,它和史铁生在几年之前完成的长篇小说《务虚笔记》、长篇思想随笔《病隙碎笔》一起,构成史铁生重要的精神性的书写。

从死中看生

南方周末:在你的散文集《记忆与印象》里你说,现在我常有这样的感觉,死神就坐在门外的过道里,坐在幽暗处,凡人看不到的地方,一夜一夜地等我。

史铁生:这是我在肾坏了、刚刚透析之后写的。确实,那时你觉得离死亡很近,尤其你天天透析。在透析室里跟你在一起的那些人,可能哪天哪一个人就没能再来,常有的事情。医院里边的困苦,外边的人很难想象,所以我建议人们旅游不要光去风景区看,也可以去医院看看,去墓地看看。

南方周末:你写\"史铁生的墓\",给自己设计墓志铭,你说死,说活。但是对很多人来说,死是一个禁忌。疾患使你看透生死了吗?

史铁生:透吗?不敢说是透。死意味着什么,死之后是什么样的状态,我们无法在活着的时候去证实它,也很难证伪。哲学的问题,据说是从死开始的。佛家讲人生老病死。实际上最触动人的还是死这件事情。对很多人来说,死是不能谈的。人们不说死,一说到死就很害怕。好像死是不在的,永远都不在。忌讳谈死的,如果他是病人,我就觉得他的病白得了;如果他是一个写作的人,他的损失就更大。我觉得人对死的想法很苍白时,对生的想法也会很不清晰。古人说:\"不知生,焉知死\"。但还有一种看法,是\"不知死,焉知生\"。死是生的一部分,在你生的时候,死一直在温柔地看着你,或者虎视眈眈地看着你。不说的人,也分明意识到它在那里,而且深怀恐惧。

南方周末:残疾和磨难使你比常人更容易体察到人的根本处境吗?

史铁生:未必,未必。佛祖也并没有残疾呀。而磨难又差不多是人人都逃不开的,也很难比较磨难的轻重、大小。苦难既可以使人把生命看得更深入、更宽广,也可能让人变得狭隘。我说过,关键的不是深入生活,而是深入思考生活。比如说陀斯妥耶夫斯基,我看他最不寻常的品质是诚实和善问,问人生的一切善恶原由与疑难。我觉得这才是写作者应该有的立场。

有人说我的写作太过思辨。没办法,这可能就是我的命。大概我总是坐在四壁之间的缘故,惟一的窗口执意把我推向\"形而上\"。想,或者说思考,占据了我的大部分时间。我不想纠正,因为并没有什么纠正的标准。总去想应该怎样,倒不如干脆去由它怎样。

南方周末:看到你描述透析室的情景,你写过病人和家属因为拿不出治病的钱悲伤痛苦,在医院你更真切地看到生命的困苦和患难吗?

史铁生:透析费用一年数万元,且年年如此,这个负担靠一般人自己的力量是无法承受的。不光是透析,很多病都有这样的问题—— —决定你活命的是钱,不是医疗技术,这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不只是医学问题,还是伦理问题。人的生命,人的生存在你走进医院看病的时候出现问题———不平等。我见过一个靠借钱给儿子透析的母亲,她站在透析室门外,空望着对面墙壁,大夫跟她说什么她都好像听不懂,那种绝望让人难过。我还听说过一对曾经有点钱的父母,一天一天卖尽了家产,还是没能救活他们未成年的孩子。我听护士说过:看着那些没钱透析的人,觉得真不如压根就没发明这透析呢,干脆要死都死,反正人早晚得死。这话不让我害怕,反让我感动,是啊,走进透析室你才发现,最可怕的是:人类走到今天,连生的平等权利都有了疑问。有钱和没钱,怎么竟成了生与死的界限?说实在的,我不知道应该怎么办,要死都死大概也不是个办法。

残疾与爱情

南方周末:在你的写作中,残缺和爱情是两个重要的主题。对你来说,残缺和爱情是人的宿命和寓言吗?

史铁生:我没想写残疾人的爱情遭遇,那些东西被写滥了。我写的是人残缺的背景,使爱情成为可能和必要。每个人生来都是孤独的,这是人之个体化的残缺,所以我们需要与他者的沟通、亲和。而他者,对我们来说意味着差别、隔离、恐惧甚至伤害,这是社会化的残缺。我们因残缺走向他者,因残缺走向爱情,但是我们通常会从他者那里发现自己是如此的残缺,残缺和爱情互为因果,我甚至认为它是人类的寓言。残疾或者说残缺与爱情,我觉得,在所有人的心理或处境中都有它们的影子。

南方周末:在你的书里你抒写了对情爱的渴望和幻想。《我的丁一之旅》、《务虚笔记》、《灵魂的事》都能看到同样的爱情事件,你对爱情的渴望和幻想没有因为疾病和磨难止息吗?

史铁生:是这样。人在把死给安置了以后就开始想生,生的问题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爱:爱情问题、性爱问题。

其实在《我的丁一之旅》中主要探讨的就是爱的问题。我说,丁一生来就是一个情种,为什么生来是一个情种?情种实际上就是渴望他人的,说到爱,爱的最根本是他者的问题。有人说母爱是最伟大的,我不这么看,母爱当然是很好的,但是它针对的是自己的一部分,它是针对自己的孩子。爱的意思是针对他者,爱是对他者的敞开,爱渴望寻找联接,而不是封闭。生而为情种的人有几个特点,比如他好色,好色这件事情不见得是坏事吧,他喜欢美好的东西。但这是不够的,更多是他肉身的性质,是一种自然的本能。那么爱,我说的敞开,可能是对他人的,也可能是对他物的,还可能是对整个世界的。他都取一个沟通和敞开的状态,而不是封闭的状态。

南方周末:你的爱情生活是怎样的?你的爱情有过曲折吗?

史铁生:我们俩,已经互为部分了吧。要没她,别说写作了,我什么也干不成,就那么点力气,生活的碎事就快把你磨没了。爱情,世界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种机缘,这种机缘你无法说清楚,缘分真是因因果果,你不知道从哪儿就排布下来了,这个时候除了感恩也没有别的。包括也得感谢她的父母。包括还得感谢她父母的父母,她父母的父母的父母。爱情它有历险的一面,我也就是历险成功。怎么历险你也说不清楚。刚开始谈恋爱,刚开始结婚的时候,你也不能具体想象,除了抱着一个诚心之外,你还真的要靠机缘。你知道上天怎么排定你的命运?你知道你的人生的剧怎么演吗?不知道。如果你知道怎么演的话,那就是戏剧,不是生活。

南方周末:你怎么看恨?事实上,因为残缺和由残缺带来的他人的漠视甚至轻蔑,导致了残疾者的恨。

史铁生:恨是不好的,恨是一种自行封闭的心态,它既不期盼向外界的敞开,也不期盼与他人联结,就像一个孤立的音符,割断了一切意义自己也就毫无意义,所以我说过它是一个噪音。残疾情结不单是残疾人可以有,别的地方,人间的其他领域,也有。马丁.路德.金说:\"切莫用仇恨的苦酒来缓解热望自由的干渴。\"我想他也是指的这类情结。以往的压迫、歧视、屈辱所造成的最大危害,就是怨恨的蔓延,就是这残疾情结的蓄积,蓄积到湮灭理性,看异己者全是敌人。被压迫者、被歧视或被忽视的人,以及一切领域弱势的一方,都不妨警惕一下这\"残疾情结\"。

南方周末:你经历了这么多的磨难,这么多疾病的困苦,内心会有幸福感吗?

史铁生:我现在很有幸福感。大概是40多岁时,我忽然有了一种感恩 的心情,心里自然而然地冒出了一句我以前想也不敢想的话:感谢命运,感谢它让我明白了很多事。但这个幸福也不是说我每天都是特别满意的。幸福是什么?幸福不见得是某个具体的满足。古人说:朝闻道,夕死可也。但是我觉得对于写作者来说,对一种现实满意到非常流畅的状态并不是特别好的情况。对写作而言,有两个品质特别重要,一个是想象力,一个是荒诞感。想象力不用说,荒诞感实际上就是你在任何时候都能看到并不好的东西,看到并不能使我们的人性变得更好的东西,看到并不能使我们的梦想都能够符合心愿的东西。也就是说,我们对一个现实的世界永远存疑。对人而言,幸福总是有限的,而人的疑难是无限的。

在疑难中写作

南方周末:终年的疾病缠绕中,你怎么能使写作成为可能?

史铁生:我的日常状态就是一个星期3天透析,只有4天可以工作,而且在这4天里也只有4个上午是可以工作的。或者读书,或者写作。总之工作时间比我肾坏之前缩了一半。因为你去掉3天,这4天还要被打折,所以我其他的事情全都不做了。所以我现在不参加活动,不接受媒体访问,有人说我吝啬,其实是因为我的有效时间太少了。写《我的丁一之旅》是我在3年的时间里利用了所有的上午,什么都不做,实际上是写了3年,3年先要去掉一半,透析的时间。再要去掉一半,3年的下午。所以3年的一半的上午就是用来工作。其他的事情我就都不管。

南方周末:在开始一次新的漫长的写作之旅前,你有信心走完它的全程吗?

史铁生:在我试图写一篇我感觉比较重要的作品前,我总要下决心,下什么样的决心呢?下一个失败的决心,而不是下一个成功的决心。因为既然是写疑难,那就一定是相当疑难的,我不能保证准能写好。成功又给你的压力太大了。所以这是一个私人的问题,写作是一个私人的事情,你只对你自己负责,只能对失败负责,不能老去想成功的事,否则那么大压力还怎么写?对我来说,我的每一次写作都是对自己的提问,你给自己回答了一个问题,你要在意别人承认你吗?我说写作更多的是私人的事件。有两个事件是特别私人化的。一个是写作,一个是爱情。你去爱一个人,你在乎别人怎么说你吗?别人怎么说你就放弃,别人怎么说你就会追求?这是一个没有主见的恋爱者。我觉得写作和恋爱特别相近。它们都是个人的疑难,你别跟人商量,它没有商量。

南方周末:你是在常人无法忍受的疾病困扰中写作的,我看过你说\"写作的宿命\",写作是你不能离弃的吗?

史铁生:先插一句:大家都是常人。常言道:没有受不了的罪,只有享不了的福。谁是神仙吗?没有的事。你刚才说写作的宿命,我的意思并不是说注定了我要去靠写作为生,这可能也是一个方面。我说写作之所以宿命,是说我心里有很多疑问,它揪住我不放,我躲不开它。其实我觉得是在为自己写作,因为我内心有这么多的疑问,其他的也有,比如情感,我觉得更多的是疑问,我有这么多疑问,我要想它,这就是我的宿命。我不管写不写我都是在写作。不能说我动了纸、动了笔,就叫写作,是因为心里有了这么多疑问,一直在询问这些难点,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在写作,这就成了我的宿命。有人说枯竭的问题,我说如果写作是由于疑问的话,怎么会枯竭呢?难道人生的疑问还会没有了吗?你自身的疑问难道还会没有了吗?除非你没有了疑问,那你就会枯竭,如果这疑问永远有,枯竭就不会来。因为在这个世界,在我们几十年的生命里,最不可能枯竭的就是疑难,而不是幸福。如果你老是写幸福,可能会枯竭。

南方周末:\"丁一之旅\"在表达什么?你能说出它的关键词吗?

史铁生:疑难。我觉得我是写人的疑难。\"丁一之旅\"包含不止一个方面的疑难。我写了爱情的疑难。你别把爱情看成是生活的一部分,我觉得爱情是生活的全部。如果仅仅是结婚生孩子,那它只是爱情的一部分。人始于它终于它。爱情包含着一切,我就写这种爱情的疑难,它几乎在人生中处处弥漫着。

南方周末:现在作家在强调写作的立场,你的写作立场在哪里?

史铁生:我其实并不太喜欢\"立场\"这个词,可能是因为历史的原因吧,它有一种被捆绑的感觉。我们就说作家站在哪儿吧,那我说我就站在人的疑难处,人的一切疑难都应被关注和思考,那可比\"理论\"和\"主义\"要复杂多了。比如说贫困与弱势群体等等吧,那当然必须给予更多关心,但那也只是人的全部疑难的一部分。

史铁生的日子

摸到史铁生手臂间隆起的动脉和静脉时,有一种震动的酥麻。

血液净化中心主任医生张凌把史铁生手臂间隆起的动脉和静脉形容为3条大蚯蚓。

透析的病人需要做手术,把肾部的动脉和静脉引到表层。透析时需要在三个点轮流针刺。长达9年,1000多次的针刺,就使史铁生的动脉和静脉点隆起成蚯蚓状。

透析室内史铁生拥被而卧,他的面色沉暗,目光却发亮。身旁的透析机在工作,轻微的鸣响中来回清洗史铁生体内的血液。两根充满流动的血液的塑胶管连接着他的手臂和透析机,体内渗毒的血液从隆起的动脉出来,经过透析器过滤掉毒素,再由隆起的静脉回到体内。一个星期3次,在每次4个半小时的透析过程中,把全身的血液过滤几十遍———这就是史铁生日常的生活。

史铁生把自己的身体比喻成一架飞机。\"要是两条腿(起落架)和两个肾(发动机)一起失灵,这故障不能算不小,料必机长会走出来,请大家留些遗言。躺在透析室的病床上,看鲜红的血在透析器里汨汨地走,从我的身体里出来,再回到我的身体里去。那时,我仿佛听见飞机在天上挣扎的声音。\"

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史铁生说:\"生病通常猝不及防,生病是被迫的抵抗。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其实端坐的日子是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的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以再加一个\'更\'字。\"

医生张凌说:\"史铁生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也是一个智慧和心质优异的人。\"

在医院的血液净化中心,不光是医生护士们知道史铁生,很多病友也知道史铁生。医生护士们知道史铁生的名字,也看过他的书,女孩子们说起史铁生来一脸的自豪,笑称他为\"透析模范\"。就坚强和乐观而言,史铁生是病友的一个出色的榜样。\"透析是救命的,不透不行。\"史铁生说,\"过去的尿毒症就是绝症,有了透析之后这种病才可以缓解。可以让我有一点精力做事情,没有这些,就完了。\"

透析病人最大的苦恼就是渴,因为不能敞开喝水。每次去透析的时候史铁生要脱去3公斤水,透析完了会非常疲劳,因为在透走毒素的同时,体内的营养也被透走了。人在透析的时候会感觉饥饿,有时候会虚脱,抽筋。

他仍然在坚持写作,今年1月,32.5万字的长篇小说《我的丁一之旅》出版了。

长篇随笔《病隙碎笔》中的一句话,可以让人窥见史铁生的精神动力何在,那本书是他在初患尿毒症后写的。在《病隙碎笔》中,史铁生记录了自己在困厄之中精神的陷落和获救———那是不折不扣的自救:\"有一天,我认识了神,他有一个更为具体的名字——精神。在科学的迷茫之处,在命运的混沌之点,人惟有乞灵于自己的精神。不管我们信仰什么,都是我们自己的精神的描述和引导。\"

第17篇:《合欢树》

《合欢树》课堂实录

执教:陈钟樑

地点:深圳市华侨城中学

时间:2010年5月6日下午2:30-3:15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学习史铁生的《合欢树》。史铁生这个名字大家熟悉吗?读过他的文章吗?

生:读过。

师:哦,读过的。我们看一下史铁生的介绍。(屏幕显示史铁生简介)史铁生,是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现任北京作协副主席。大家看一看史铁生的简单介绍。(生默读)他多次获得大奖,特别是华语文化传媒的大奖。

师:这篇课文《合欢树》,大家看过吗?

生:看过。

师:都看过了,很好。那么我们先看一下,《合欢树》这篇文章,它要赞颂的主题是什么?那是人类最伟大最永恒的一种精神,什么精神呢?

生:母爱。

师:下面我们看一看,史铁生对于母爱,是怎么认识的。下面这段文字,取于史铁生的另一篇文章,也就是大家所说的读过的——

生:《我与地坛》。

师:对,《我与地坛》。我们先仔细看一遍,再齐声读一遍。

生:‚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什么隽永的格言和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韧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虽时光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师:好,从这段话里我们可以知道这篇文章《合欢树》,哪一类词语用得最多?

生:(默默翻书)

师:哪些同学看出来了?你看,对母爱的认识,是一天就能完成的吗?这里特别讲到‚虽时光流转‛,——随着时光的流转,认识越来越深刻。因此这篇文章,哪一类词语用得最多?

生:时间。

师:我们把有关的时间词语圈点一下。比如第一自然段的‚十岁那年‛‚二十岁‛,到下面的‚三十岁‛‚母亲离开我整整七年了‛。写到合欢树的时候又出现了哪些时间词?‚有一年‛,接下来呢?

生:‚第二年‚。

师:嗯,‚第二年‚,‛又过一年‚,下面还有呢?

生:‚再过一年‛。

师:对。这篇文章,表示时间的词语特别多。因为随着

2 时间的流逝,‚我‛的认识会越来越深刻。来,我们先看看整篇文章有多少个自然段?

生:12个。

师:现在我们先看第一个自然段,看看这个自然段,作者起笔到底写了些什么。我想这样,我读一句,同学们读一句,好不好?

(师生共读《合欢树》第一自然段)

师:好,我们看史铁生的起笔第一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生:就是写他十岁那年,一次作文比赛得了第一,他和他母亲之间的一个生活片段。

师:生活片段这是一方面,还有吗?

生:描写他母亲的性格和品质。

师:是什么样的性格呢?

生:活泼。

师:还有呢?

生:开明。

师:活泼、开明,还有呢?你看啊,和儿子争论起来了,她的性格是怎么样的呢?

生:好强。

师:对,很好强。还不够,还遗漏了很重要的一点,没有注意到最后一句。大家一起讲,是什么?

生:爱美。

师:哎,是个很爱美的女性。你看,第一个自然段写了母亲当年的阳光,她好强的脾气,而且在那个时候,她还是一个很追求美的女人。同学们,我们想想看,第一个自然段的内容丰富吗?

生:丰富。

师:这样丰富的内容,全在史铁生笔下的叙述表现出来。第二个自然段‚二十岁,我的两腿残废了‛,在这个自然段里母亲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是什么?

生:变老了。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母亲变老了呢?

生:头上开始有了白发。

师:对,可是一个女人的变老,不在头上增添了几丝白发,或是脸上增添了几分皱纹,而在于什么?史铁生在这里的细节是抓得很准的,表现在哪里?

生:(思考)

师:这个同学们可能太小了,感觉不到。一个女人的变老,最主要的表现在哪里呢?——不断地重复同一句话。

生:(笑)

师:‚怎么会烫伤了呢,怎么会烫伤了呢?‛——这方面我是深有体会的。

生:(大笑)

师:史铁生在这里抓得很准。到了‚我‛三十岁,我的小说发表了,我得奖了,可是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文章的一开始,看来很平淡,但是在叙述中流露出来的情感是非常真挚的。我们看作家王安忆是怎么评论史铁生的散文的。我们齐声把第一句话朗读一遍。

生:‚在叙述中流露出原初面目的情感,‛

师:对,‚原初面目的的情感‛,写母爱。那么怎么在后面,用了很多的笔墨,写的却是什么呢?

生:合欢树。

师:而在写合欢树之前,又写了一群什么?

生:老人。

师:对,一群院子里的老人。有人问,这算不算是闲笔呢?写母亲是文章的主题需要,怎么用这么多笔墨来写一群老人呢?

生:(思索)

师:同学们,鲁迅先生的《故乡》读过吗?《故乡》写农村的破产,主要是通过谁来表现的?

生:闰土。

师:但是文章还写了谁呀?杨二嫂,对吧?如果说写闰土,是确保了这篇文章主题的深刻,它的深度;那么写杨二嫂呢,就是文章的厚度。这里写母亲,是确保文章的深度;那么写院子里的一群老人,就是文章主题的厚度,也是母爱

5 的一种折射。大家看,写这群老太太,主要写了她们的什么?

生:(默读)

师:同学们,课文内容反映出来的,写了老太太的什么呢?第一,‚大伙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看到吧?‚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说明这一群老太太,这一群善良、忠厚、慈爱的老太太,她们是非功利的。没有什么功利心,讲究的是实在。‚我‛是不是得奖了,得了什么奖啦,她们毫不在意,她们最关心的是什么呢?

生:腿。

师:对了,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工作。好像更重要的有个内容——她们和史铁生在一起聊聊天、喝喝茶,从来不提起母亲。为什么?

生:怕他伤心。

师:对了,怕史铁生伤心,这是二。但是,她们最怕的是什么呢?既不提起,又怕什么?

生:我觉得最怕的是史铁生忘了他的母亲。

师:对,所以‚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请大家圈下一个词——‚终于‛。下面要请同学们想想看,你认为‚终于‛这个词包含着哪几层意思?两两讨论一下,然后起来回答。

生:我觉得‚终于‛包含了两个角度,一个是作者本身,就是他和老太太聊天的时候一直都没有讲到他的母亲,他可

6 能心里也会觉得她们为什么不讲呢,终于等到这一年,她们终于讲了,其实作者心里可能一直很希望老太太她们讲到他的母亲。这是一个角度,就是作者的角度。另一个角度是老太太,她们之前一直没有提起是因为怕史铁生伤心,但是她们又真的很害怕他会忘了他的母亲,所以她们忍了一年又一年,还是讲了。

师:还有补充的吗?……如果今天大家回去,翻一翻《汉语大词典》,我们对刚才女同学的发言,既有热情的肯定,也可以作一点补充。‚终于‛,包含了三层意思:第一,时间的等待。‚终于‛总是有一段时间的,不能由刚才马上到现在,这个不能用‚终于‛。第二,刚才女同学讲到,头脑的酝酿。想了好多次,但一直没有实行。第三,行动的努力。时间的等待、头脑的酝酿、行动的努力,所以‚终于‛这个词和另外一个词语‚最终‛截然不同,这两个词语不能随意调换。请一位同学把‚终于‛包含的三层意思再复述一遍好不好?

生:‚终于‛包含着三层意思,一层是时间的等待,一层是头脑的酝酿,以及行动的努力。

师:对,所以‚终于‛又提到了母亲。提到母亲以后,就带出了合欢树。所以刚才我说的,写这几个老人,不仅使整个主题更有厚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

生:引出合欢树

师:对,几位老太太在文中还起到了过渡的作用,使文章合欢树的出现显得非常自然。听了老太太的话——‚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的感觉怎么样?

生:‚一阵抖‛。

师:‚我心里一阵抖‛,发生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在王安忆的这段话里,‚流露出原初面目的情感‛,从心里的震动开始,逐步‚趋向理性‛。(引导学生看屏幕显示的第二句王安忆语‚情感经过历练逐步趋向理性‛。)所以老太太的出现还起了一个很重要的过渡作用。

师:现在我们大家一起来看合欢树。母亲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含羞草,后来竟变成了一棵合欢树。第一个问题,母亲为什么要把路边的合欢树搬回家?她没有搬其他的草其他的花,搬的是合欢树,搬的是含羞草。同学们,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首先我们从第一自然段知道母亲是个爱美的女性,所以她搬了合欢树是情理之中的——她本身喜欢花。另外,母亲把含羞草搬回家,可能是想让‚我‛,也就是她的儿子看到花,心情会好一点。

师:你有一点讲得非常好。母亲是一个很爱美的女人,和第一个自然段相照应。另外,她也想让家里增添一些欢乐的气氛。那为什么要她不找其他的花,而找含羞草呢?这是

8 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

生:我觉得呢,就是母亲那时候去帮他找工作,而且作者的脚已经残废了,遇到很多困难。就像含羞草一样,每次去碰它它就合拢然后战胜自己的困难,再重新开放。母亲就想通过这盆草告诉他的儿子,让他看到它会有另外的想法,让他坚强地活下去。

师:在你讲话的里面,其实已经有一个闪光点——‚和含羞草一样‛——什么和含羞草一样?你从母亲这个人的一生,她从文章里的出现,她和含羞草一样的是什么?含羞草是怎样的一种草?

生:含羞草是你一碰到它它虽然会叶子合拢低下去,但是你一走开它又会和以前一样。

师:生命力很顽强。还有别的同学发言吗?你看,含‚羞‛草,和母亲有相似的吗?

生:朴素。

师:母亲这么爱含羞草,因为含羞草和她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你们说对不对呀?是那样的温柔而不张扬,美丽而不耀眼。这就是史铁生他注意到了母亲的性格——一个温柔而又坚强的女人。同学们,在这个地方我们看书一定要把它挑出来。你挑过以后,就会越来越觉得史铁生的文章是那么有味道。

师:但是最后这个含羞草呢,却是一棵合欢树。这里有

9 两个副词应该引起我们注意,是想不到的。第一个副词——

生:‚竟‛。

师:‚竟是一棵合欢树‛。第二个副词是哪一个?

生:‚但‛。

师:哦,不是,比‚但‛重得多了。

生:‚却‛。

师:对。第一个,‚竟‛是一棵合欢树;第二个,‚却‛长出了叶子。一个‚竟‛一个‚却‛,这个给史铁生一种深深的震撼。所以我们看到的是,情感经过历练,逐步地趋向了理性。

师:同学们,接下来文章写到:‚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悲伤也成享受。‛短短这个自然段,有几个句子啊?

生:三个句子。

师:我们是否应该注意这两个叠词——一个人进入沉思的时候,前边一个‚慢慢‛,后面一个‚静静‛,于是进入了一种静寂。啪!一个句号,造成了一个断裂,引起了下面最有哲理的一句话。我们齐声读一遍。

生:悲伤也成享受。

师:这个‚也‛字不能少。现在值得我们思考而不是讨论:悲伤,怎么会也成了一种享受呢?在这里,我想给大家讲述的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一句话。大家熟悉这个名字吗?

生:熟悉。

师:有篇文章大家学过吗?《世间最美的坟墓》,茨威格写的,读过吗?

生:(摇头)

师:高三肯定会读的。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的作家。他说,有一个小孩他一不留神走进了森林,结果在森林深处遇到了他心里十分害怕,就奔啊跑啊逃啊,一股劲的终于走出了困境。第二天,他给朋友给老人讲述他昨天的经历,这个时候他的脸上充满了一种喜悦、骄傲的神情,再也不是森林里的恐惧,死亡前感到的威胁。什么道理呢?因为中间已经有了一个时间的距离。按照美学最基本的原理,美,必须有什么?

生:距离。

师:对,距离产生美。史铁生因为有了这样的一段不平凡的经历。所以他才会体验到:悲伤也成享受。我们一起把这个自然段读一遍。要注意三句话,每一个句号要有相当的停顿。第二,要把‚慢慢‛‚静静‛读好。最后,‚悲伤也成享受‛,这种体验性的句子要读好。

生:(朗读文章11自然段)。

师:最后一句重复再读一遍——‚悲伤也成享受‛。

生:悲伤也成享受。

师:好。那么这篇短短的散文最难懂的,在这里:为什

11 么文章要多次提到那棵合欢树的影子,要多次提到那个小孩儿——他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儿。而结尾又落在那个小孩儿上——‚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为什么多次的提到那个小孩儿,为什么多次的提到那个树影儿?大家可以两两的议一下,到底为什么。

生:(讨论)

师:同学们非常好,说‚知道一点,但也不算太懂。‛对吧,那么你来讲,好不好?

生:我觉得他是从那个小孩身上,折射出了他自己,想到了那一些童年的事。那个树影,应该是他和他母亲当初一起经历过的那些事情,也是母亲和他一起走过的那一段回忆。

师:我非常欣赏你用的一个词:折射。还有同学希望发言吗?

生:我的观点跟她不太一样。我把合欢树看作天下所有母亲的母爱,那个影子就是他的母亲对他的爱,只是那合欢树其中之一,把小孩子比作他自己和母亲所经历的一些回忆。

师:好的。在这里只要发表意见就是很好的。

生:我觉得这是一种生命的循环,母爱的延续。

师:‚生命的循环‛,好。刚才有位同学讲的‚折射‛,我很欣赏。你说的‚生命的循环‛,我也有同感。

师:刚才我们已经出示了两个句子:‚在叙述中流露原初面目的情感,情感经过历练逐步趋向理性,‛看第三句:‚理性最终孕育着哲学的果实。‛(屏幕显示王安忆评价的第三句)在这里,史铁生的散文总给我们多一点感受。什么感受呢?一种神秘感。是不是因为母爱,搬来的原本是含羞草,却成了合欢树;因为母爱的感召,终于让一个双腿残废的儿子,成为著名的作家。是不是因为合欢树的感召,那个不懂事的小孩儿,整天望着树影儿,不吵也不闹?史铁生的散文,他成功的地方很大程度就在于总给我们多一点的思考,多一点的感受。不管他的《合欢树》还是《我与地坛》都给人以神秘感。史铁生在《我与地坛》结尾,特别出现了一个词语,叫‚意蕴‛(板书:意蕴)。将来你们会读到戈尔的文章和论断。他说什么叫‚意蕴‛呢?用言语很难表达出来的,比言语所能够表达出的更深刻更令人回味的东西。这大概就是属于史铁生的。史铁生在《我与地坛》的结尾出现了‚意蕴‛两个字,我觉得,用在《合欢树》的结尾,也是再妥当不过的。

师:现在离下课还有几分钟时间。我们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把文章好好地默读一遍。

生:(默读)

师:然后,把作家王安忆的三句话抄写到自己的本子上。

生:(抄写)

师:好,我们把这三句话齐声朗读一遍下课。

生:(齐读)

师:好,同学们,这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整理:深圳市学府中学 屠谖)

深圳市南山区学府中学 屠 谖

看过太多好看的语文课,声光电影俱全,教学环节形式繁复,学生学习过程也显得很是繁忙,细细想来,心里却是一片空洞。近日观陈钟樑先生作《合欢树》一课,一如之前所作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与《卖油翁》般,先生贴着课文教,疾徐有致,一派平和淡雅风度;学生静静读、品,向文中深处钻探,与文本相共鸣又相震荡,让人的心沉静而又饱满,进而有所思悟。

先生说过,语文课的最高境界是上成语文课。而所谓语文,就是要在文字—文章—文学—文化四个层面下功夫。先生的课本身,就是在诠释这一理念,并堪为示范——

文字层面——

‚竟是一棵合欢树‛‚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

14 了‛——‚竟‛与‚却‛字里藏着什么心情?在对文章大意有了初步了解之后,先生提出这样的问题。

‚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终于‛二字包蕴着什么意味?(《合欢树》)先生要求孩子们将字典常备案头,带着学生品析字眼儿,将自己的体会推心臵腹地与学生分享:‚终于‛二字,包含着时间的等待、大脑的酝酿、行动的努力。——这样玩味一个词,不仅对于学生而言是种意外,也令讲堂里的老师们耳目一新,深深受教。

文章层面——

‚用这么多笔墨写院子里的老人,是闲笔吗?‛(《合欢树》)先生这一问,引出鲁迅的名篇《故乡》,表达农村凋敝的主题主要通过闰土的形象实现,兼写杨二嫂等人,前者是为确保文章主题的深度,后者则为了保证厚度。此文亦同。如此举一反三,既使学生触类旁通,又在行文笔法方面加以点拨,让学生体会文章丰满醇厚、摇曳生姿的风采。

文学层面——

先生引用了王安忆评史铁生散文的一句话,呈现在幻灯片上,拎动各教学环节——‚在叙述中流露出原初面目的情感,情感经过历练逐步趋向理性,理性最终孕育着哲学的果实‛。著名作家评著名作家的话语,凝练而含义丰富,三个分句层层推进,用于《合欢树》一课,不仅总领教学环节,更是带领学生攀上一个又一个新的思维高度。使学生的情感

15 站在健康审美的角度得以强化,又引领朴素的情感向理性乃至哲学的角度延伸。

文化层面——

先生用‚为什么会把路边的含羞草搬回家?‛导出含羞草与合欢树共同的文化内涵:温柔而不张扬,美丽却不耀眼;通过对‚悲伤也成享受‛的体会让学生初步体悟另一种人生况味;通过对‚树影儿‛‚小孩儿‛的分析,引导学生自己领悟到‚母爱的折射‛与‚生命的循环‛。

先生作结道:‚史铁生的文中常有一种神秘感,是不是由于母爱的感召,含羞草终成合欢树,腿残的儿子也成了著名的作家;是不是由于合欢树的感召,小男孩儿终日望着树影,不哭也不闹?他的文章带给我们的是多一点的感受,多一点的思考,这就是——意蕴——语言无法尽述的东西。‛

更有一张幻灯片,出于对学生状况的考量并未出示,却独具匠心。先生选择的是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得主史铁生的授奖词——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这样的结语,留给学生的是无法作结的思绪和情愫,促使学生直面自己的思考和感悟,并诱惑着孩子们去潜入作家的其他作品。

先生反复强调,‚第一要识字‛‚积累,是语文教学的本质。‛正是在这样一篇篇文章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获得

16 由文字而文章,进而文学,乃至文化的训练与熏染,还原了语文的原汁原味。

在陈钟樑先生的教学示范当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文中提到‘射箭能手’,‘手’是什么意思?还有哪些以‘手’代人的词?为什么‘手’可可代人,‘足’不能(除了‘国足’)?‛(《惊弓之鸟》)

这一连串的问题,不仅点出了‚手‛的一个义项,还和孩子们一起兴味盎然地积累了‚歌手‛‚棋手‛‚扒手‛‚打手‛‚行家里手‛‚一把手‛‚灌篮高手‛等生活中常用的和孩子们口头的词汇,更涉及到了社会学问题——直立行走,解放双手使人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人类也正是在运用手的过程中,创造了世界。因此,汉字中出现了很多 ‚手‛类部首和汉字。‚手‛字几乎是每个人最初学会的汉字之一,却很少有人想到其中的深意。陈钟樑老师在此处的着力,由文字而文化,给学生传递了深刻的文化信息。

‚老鸨是另一个重要人物,这个‘鸨’字是鸟字旁,这种鸟在民间被视为下贱之鸟,所以‘鸨母’用这个‘鸨’字。‛(《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轻轻荡开一笔,片言只语,却给了学生字形上的强化和文化上的体悟:正是民间文化意识促使了语言隐喻功能的高度发散。

确实,文字本身就是有形、有色、有声、有味的,它们

17 组合在一起,更是有场面、有节奏、有动感、有至情……而语文老师,就是要打心眼儿里相信文字本身的魅力;我们的语文课,就是应该通过咂摸字眼儿、揣摩意思、体验情感,把根扎进文字中去,让学生充分感受文字的魅力。那些音乐、视频,那些教学辅助手段,怎能凌驾于学生对文字的品味之上甚至取而代之?不用繁复的环节充塞课堂,不催逼学生,不追求繁华满眼、声浪起伏的教学效果——这样的老师,一定对文字、对自己、对学生都深具信心。

先生也曾说过,语文教学的一个层面是研究‚写什么‛,而第二个层面可能比第一个层面更重要,即研究‚怎么写‛。他引用法国著名画家塞尚的名言:‚画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画。‛诚然如是,艺术家所表现的,还不是和普通人一同享用并处身其中的自然与社会,还不是普通人也一样在体验的情感与人生,而评价艺术的高低,正是在于怎么画,怎么写之间!

在上《卖油翁》一课时,陈钟樑先生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此文结尾没有对话,我们能否用文言补上一句——康肃笑而遣之曰: ‛?(《卖油翁》)

学生颇有妙语:‚汝酌亦精,去!‛‚吾终日以为艺精,今日方知乃雕虫小技也!‛然而一番讨论之后,大家发现,怎么补都不合适。所补之言固然于文意于情理是通顺的,但

18 是却没有考虑到二人的年龄、功绩、地位和当时的社会风俗。二人是不可能有此对话的,最恰当的只能是如原文那样‚笑而遣之‛。

这一番看似无用的‚续貂‛工程,妙在前半段工作令学生综观了文意、把握了人物性格身份、尝试运用了文言表达,而最后的发现则使学生深深领悟到文章都植根于具体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不可臆测不可生造的道理。孙绍振先生说:‚与文本对话,深读文本,不仅要了解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还要去揣摩作者为什么不那样写,不选择那些内容写。‛王荣生先生说:‚语文教师,要教学生看不到的地方。‛正是这些不为人留意之处,使语文教师无法被替代。

先生提到:‚我们在上课之前,一定要做足够的文化准备。‛

在《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课堂上,因先生丰厚的文化底蕴而生的精妙点拨尤其令人难忘:

分析‚李甲‛这个形象时,先生提到一桩往事:‚当年上海越剧院小生为演好李甲,专诚敲开剧作家田汉的门,向他请教。田汉说,要演好李甲,一半在社会,一半在自身。‛分析‚老鸨‛形象时,先生又提醒学生注意她是一个‚信佛之人‛——‚曾有西方人说中国信佛情况怎样,鲁迅说,国人有的信,有的不信,有需要时信,不需要时不信。这话太尖锐太深刻了,但老鸨的信佛,多少于自己是种约束,可见

19 她也并不太坏。‛

这样的点拨,是教师多年积蓄所得,超越了学生,又令学生深感信服,生发兴味。看似旁逸斜出,却含有丰富的意味——提醒学生关注文本的细微处,暗示学生将人物放在大的社会背景下去理解,揭示人性本身的复杂多变,告诉学生千万莫要犯‚脸谱化‛的毛病。这样的言语,是拨动学生心思之弦的妙手,是引学生深思了或是亢奋了,乃至跃跃欲试、不吐不快的催化剂。即使学生一时并未形诸言语,思维也在潜流狂奔。

在我看来,语文至味正是在于牵一发动全身的问题设臵和情趣激发,在于对语言文字本身的重视珍视与玩味涵泳,在于以深厚学养为背景的信手点拨,令学生实现顿时通畅痛快、如醍醐灌顶般的妙悟。

而这一切,必然源自对文章的深度解读。文字—文章—文学—文化四个层面不是泾渭分明,而是水乳交融,浑然形成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它们共同营造出了语文课堂的理想境界,高扬起‚语文‛本身的大旗。年逾古稀的陈钟樑先生为在语文教学之路上跋涉的教师们展示的,是对语文的深爱与领悟,是一位半个世纪孜孜以求钻研语文教学的特级教师满腔的热血和赤忱!

贴着课文教语文,就是让课堂扎根在文本的沃土。用深情的目光抚摸一个个汉字,捕捉词句中传递的文化脉搏、历

20 史幽香,体察情感、思绪,琢磨人物、事件,不须凭空点染,任意生发,每一个标点都在说话。静下心来,贴近课文,把思想的铧犁深深插入文本的字里行间,向少年的心智掘进、开垦,与先贤交流、碰撞。而我们自己,和谐地存在于学生与文本之间,存在于学生思索、体验的逻辑顺序之中,成为恰到好处、不可或缺的一环。

合欢树的传说

关于合欢树,还有一个凄美的传说。 这合欢树最早叫苦情树,也不开花。相传,有个秀才寒窗苦读十年,准备进京赶考。临行时,妻子粉扇指着窗前的那棵苦情树对他说:‚夫君此去,必能高中。只是京城乱花迷眼,切莫忘了回家的路!‛秀才应诺而去,却从此杳无音信。粉扇在家里盼了又盼,等了又等,青丝变白发,也没等回丈夫的身影。在生命尽头即将到来的时候,粉扇拖着病弱的身体,挣扎着来到那株印证她和丈夫誓言的苦情树前,用生命发下重誓:‚如果丈夫变心,从今往后,让这苦情开花,夫为叶,我为花,花不老,叶不落,一生不同心,世世夜欢合!‛说罢,气绝身亡。第二年,所有的苦情树果真都开了花,粉柔柔的,像一把把小小的扇子挂满了枝头,还带着一股淡淡地香气,只是花期很短,只有一天。而且,从那时开始,所有的叶子居

21 然也是随着花开花谢来晨展暮合。人们为了纪念粉扇的痴情,也就把苦情树改名为合欢树了。这个故事让人觉着,这合欢树在欢乐的名誉之下所承受的苦难过于沉重,让人不由得觉着分外伤感,觉着这世间的一切美好,其实大都是人们的美好愿景,由凄美的灵魂支撑的希望的形象。

22

第18篇:合欢树

《合欢树》

教学目标:

立足文本,阅读品味语言,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寓意以及作者对母亲浓浓的思念和沉重的内疚交织的感情。超越文本,体会现实生活中展现出来的母爱 教学重点: 学会从阅读中感受文字的力量及字里行间浓浓的情意;超越文本,体会生活中展现出来的母爱 教学难点:\"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教学方法:讨论阅读法 教学过程:

一、作者介绍

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史铁生创作的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2002年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协会评议委员会委员。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因突发脑溢血逝世。

2002年,史铁生获得了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那段授奖词也许是对他最精当的概括:“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他的爱情

史铁生在随笔《重病之时》中写道:

1 妻子没日没夜地守护着我,任何时候睁开眼,都见她在我身旁,我看她,也像那群孩子中的一个。 我说:“这一回,恐怕真是要结束了。” 她说:“不会。”

我真的活过来。太阳重又真实。昼夜更迭,重又确凿。我把梦里的情景告诉妻子,她反倒脆弱起来,待我把那支歌唱给她听,她已是泪眼涟涟。

这段文字曾经让我感动了很久,但在采访过程中,我发现陈希米对史铁生的爱比我们眼前的文字要深厚得多。

作为一名翻译家,陈希米女士牺牲了很多自己的事业,全力保护爱人。

为了和史铁生通上电话,我和陈希米女士接触了很多次。第一次,陈希米耐心地“盘查”了我的“出处”;第二次,陈希米爽快地告诉我,关于史铁生作品的事情,最好还是亲自问他;第三次,当我提出想对史铁生进行采访时,陈希米怒了,她告诉我,史铁生不接受任何采访。

后来我才知道,一个同行两年前采访他的时候,谈话持续了不到一个小时就无法再进行下去了,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对话,对史铁生的身体而言,却是太过沉重的负荷。

他的文字

“您现在的写作状态是怎样的呢?”我问史铁生。

“每周三次透析,

一、

三、五下午,剩下的时间就不多了,只在上午时精力好一些,写作也是在上午完成的。”他说。

这个答案并没有令我吃惊,因为我知道在写《病隙笔记》的时候,由于身体原因史铁生甚至每天只能写几行字。

想象他写作的艰难,我短暂沉默了,但电话那头的史铁生却笑了起来,“作透析就像是去上班,有时候也会烦,但我想医生护士天天都要上班,我一周只上三天比他们好多了,就当我是和医生们一起上班啦。”

这就是豁达的史铁生,面对我的感叹,他说:“幽默包含着对人生的理解。”

2 21岁在清平湾插队时,史铁生一次在山里放牛,遭遇暴雨和冰雹,高烧之后出现腰腿疼痛的症状,于是他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疾了双腿”,一个本是活蹦乱跳的男孩子只有靠两手摇着轮椅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年轻的史铁生曾经长达10年都无法理解命运的安排,觉得自己的生命就是一场冤案。很自然地,他质疑自己活着的必要性,也曾想到过用自杀的方式抗议,但他最终找到了文学这条路来解放自己。

史铁生说:“我从双腿残疾的那天,开始想到写作。孰料这残疾死心塌地一辈子都不想离开我,这样,它便每时每刻都向我提出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活着?——这可能就是我的写作动机。就是说,要为活着找到充分的理由。”

他谈不幸

作家莫言说:“我对史铁生满怀敬仰之情,因为他不但是一个杰出的作家,更是一个伟大的人。” 很多人知道史铁生,都是因为陈凯歌早年改编自史铁生的小说《命若琴弦》的电影《边走边唱》,电影中有一句经典的台词贯穿始终:“千弦断,天眼开。”这句话的背景是盲人琴师的师傅说过,弹断的第1000根琴弦能带来光明。

盲人对于光明的渴望,残疾了双腿的人对于行走的渴望,从来不会停止,在史铁生的作品里,我们始终能够读到这样的渴望,他从来没有掩饰过。

我们的话题谈到了《命若琴弦》,“这算不算是您转折性的一部作品?”我问道。

“算是吧。在《命若琴弦》之前我写的是残疾人,这是一个个体的问题,是我个人的问题;《命若琴弦》之后,我发现所有人都是残疾的,我开始写人的残疾,这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是整个人类面临的困境。”史铁生说。

史铁生的作品

我曾经问过我身边的人,史铁生的作品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什么? 有人说是一种达观和情怀;有人说是一种悲天悯人的力量。但更多人喜欢史铁生是因为那些软化人心、温暖人心的亲情故事。比如在《合欢树》、《我与地坛》等作品中,那个一直默默陪伴在他身边的母亲. 3 一位残联的朋友曾说过:“因为自己是残疾人,生活上处处需要别人的帮助,于是对亲情和爱有更深的体会。”

史铁生也是这样,对于一个健全人来说,那些细心、琐碎的关心会被我们忽视,而只有在一个常年累月需要人照顾的人那里,才会记得更深,感激更深。所以史铁生说:“爱是人类惟一的救赎。”

二、整体把握

1、《合欢树》赞颂的主题是什么?明确:母爱

2、我们来看一段《我与地坛》的文字,看看史铁生是怎么认识母爱的?

明确:„ „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

过渡:从这段话里,我们可以知道《合欢树》这篇文章中哪一类词语用的最多?(时间)找出有关时间的词语。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对母爱的认识会越来越深刻。

三、细致研读

1、作者起笔写了什么?表达作用和效果?

明确:通过细节的回忆,写了儿子对母亲的最初的记忆,写了母亲的好强,爱美的性格。作用:回忆的序幕,凸显了下文母亲巨大的变化。(与下文母亲全身心照顾“我”和衰老早逝形成鲜明对比,衬托出“我”的生病给母亲的命运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母亲在为治“我”的病奔波劳累并支撑“我”生活下去的岁月中,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不懈努力。

2、①作者二十岁后,母亲有了怎样的变化?(变老了)

明确:好看—华发;爱美、能干—只有儿子;争强好胜—隐忍退让; 补充:《我与地坛》:“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 ②提问:这部分作者写了几件事?什么手法?

明确:为“我“治病;(细节描写:“怎么会烫了呢?”)

4 (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为“我”借书; 推“我”去看电影; 鼓励我好好写作;

③提问:这部分母亲的形象?

明确:母亲是一位对生命有崇高理解的母亲,懂得为儿子寻找一根精神支柱,比什么都重要。 点评:正是母亲始终如一的“抱着希望”,再造了“我”。诚如高尔基所说,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

3、到了三十岁时,母亲过世;我得奖了,母亲已经离开7年了。

点评:当母亲只活到49岁,因过度操劳早早离去后,作者的悲伤越积越深。文章用了一半的篇幅,静静流淌这份怀念之情。“我”的每一步成功,都与母亲紧紧相连,饮水思源,不禁唏嘘。

4、第四段,当“我”为避开记者来到地坛的小树林,“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吹过”,一种缅怀的氛围自然升起。

戴叔伦曾在沅水边凭吊屈原,“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被后人评为“此格最高”,史铁生何尝不是!

《我与地坛》:“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物是人非,触景生情,作者更多了一份“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沉重和愧疚。

王安忆评价:在叙述中流露出原初面目的情感

四、合欢树的解读

(一)引出合欢树

1、提问:后文用了很多笔墨,写的是什么? 明确:合欢树

2、①写合欢树之前,又写了什么?

5 明确:院子里的一群老太太。 ②提问:这算不算是闲笔?

明确:写老人是为了主题的厚度,也是母爱的一种折射。 ③提问:大家看,写这群老太太,主要写了她们的什么?

明确:“大伙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说明一群老太太是善良、忠厚、慈爱的老太太,非功利的。

④提问:她们最关心什么?(腿、工作) 提问:她们一起聊天,为何从来不提母亲?

明确:怕他伤心,更怕他忘了母亲,从“终于”可以看出。 ⑤提问:体会“终于”包含几层意思?

明确:时间的等待;头脑的酝酿、以及行动的努力。

点评:终于提到母亲,提到母亲之后就带出了“合欢树”。 小结:文中写老太太,除了使主题更有厚度,还有过渡的作用。

3、①提问:听了老太太的话,“我”的感觉怎么样?

明确:“一阵抖”。

②提问:为何有这样的情感?

明确:因为触及了内心最深的那段感情。

③提问:作者为何不进去看合欢树?

明确:一方面想要忘记那种丧母的悲痛,另一方面,对母亲的那份愧疚使得作者难以面对象征母爱的合欢树。

引述王安忆的评价:情感经过历练逐步趋向理性。(从心里的震动开始,逐步“趋向理性”)

(二)写合欢树的由来(象征合家欢乐的吉祥树)

1、品味第八段:合欢树的由来。

6 提问:母亲为何把路边的“含羞草”搬回来?

明确:母亲是爱美的;“含羞草”生命力顽强;和母亲一样朴素,美丽不张扬;母亲在史铁生眼里就是一个温柔而又坚强的女人。

2、文中有两个副词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明确:“竟”、“却”,给史铁生一种深深的震撼。

3、作者详细记叙了母亲培育合欢树的过程,,为什么?

明确:母亲对合欢树精心摆弄的过程就是对“我”的精心呵护的过程,写树就是写人。母亲对合欢树从忽视到精心侍弄到后来的再次遗忘,都是因为对儿子的深切关爱。

4、思考:作者对合欢树态度的变化?

明确:忘记(治愈伤痛,让记忆淡去。)—找借口不去(愧疚悲痛,无法承受之重)—老记着(对母亲无尽的思念)

提问:合欢树的象征意义?(4处写合欢树)

明确:①合欢树是作者个人命运的写照;(树是母亲种的,母亲死了以后没有人照料,然而现在还活着,就像她的爱子没有母亲照料仍顽强地活着。)

②合欢树是触动作者思念母亲的实物,也是母亲的具体的体现物,它是母亲曾活在人世的见证。它好像是母亲的化身。

③合欢树和它晃动的树影,象征着作者对母亲的不尽思念。 ④合欢树也是这一段生命历程的见证。

5、“树”最终也没有看,我只有“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让“悲伤也成享受”。

赏析:注意两个叠词——一个人进入沉思的时候,前边一个“慢慢”,后面一个“静静”,于是进入了一种静寂。一个句号构成了一个断裂,引起了下面最有哲理的一句话。 思考:悲伤怎么会成为一种享受呢?

明确:(插叙故事)美学的基本原理:美,必须有距离。

7 为母亲去世,自己命运坎坷而悲伤,对人事的代谢感到无奈,母爱鼓舞着作者,悲伤之后是对生活的信心。

6、本文难点:为什么文章要多次(3次)提到那棵合欢树的影子,提到那个小孩儿,有何用意?

明确:意蕴无穷。想想屋内幸福的三口之家与窗外的树影相映成趣的画面,可以让“我”有多少愧疚,更有多少安慰!仿佛过去对母亲的狂躁与伤害,可以借此补偿。耐人寻味的是,文中所有的“母亲”,在结尾处化为“妈妈”。(泰戈尔说,妈妈是母亲、知己和朋友的完美结合。这份母子深情,再一次得到了升华。)

王安忆:理性最终孕育着哲学的果实。(结尾充满了意蕴) ① 作者从孩子身上折射出了自己,想到了童年的事。

② 他的散文给读者一种神秘感。是不是母爱的感召,终于让一个残疾的儿子成为著名的作家?是不是因为母爱的感召,让那个不懂事的孩子,整天望着树影,不吵不闹。 ③结尾作者想表现:母爱是普遍的、永恒的,又是独特的。 效果:以一种间接的、含蓄的方式抒情;含而不露,韵味悠长。

小结:史铁生是真正获得了宁静的人,非但不是麻木、生硬的,反而是极其敏感、极其温柔、极其丰富、极其坚韧的。庄子曰: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第19篇:合欢树

合欢树

高一语文备课组 备注

 教学目标

1.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2.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 教学重点

品味平淡朴实的文字,感受文中的母子深情。  教学难点

理解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

 教学方法

导读法、讨论法

 教学课时

三课时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导语:39岁时因患脊髓灰质炎而下肢瘫痪的罗斯福,4次当选美国总统,为美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坐在轮椅上生活和思考的科学家霍金向人类贡献了伟大的黑洞理论;在中国,也有一位作家,正值青春年华的时候不幸瘫痪,但他如“凤凰涅槃”一般坚强地生活和工作,用他的笔书写他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2002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授奖词评价他“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他就是史铁生。

那么,史铁生是怎样克服了身体上的残疾而获得写作上的巨大成功的?他的背后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在支撑着他、激励着他?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合欢树》走进史铁生的世界,走进史铁生对母亲的沉甸甸的回忆中。

二、检查预习

1.关于作者(主要由学生阐述,教师做补充和点评) 生平介绍:1969年史铁生到陕西延川清平湾插队放牛,一次遭遇暴雨和冰雹后发高烧,其后发现腰腿疼痛,当时没在意,后来发展成双腿残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想以死来解脱自己,最后终于在母亲的帮助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代表作品:《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小说)、《我与地坛》 1

(散文)、《命若琴弦》(散文)、《病隙碎笔》(散文)、《务虚笔记》(长篇小说)等。

参考资料:

史铁生(1951-)北京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1958年入北京市东城区王大人小学读书,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部。1969年到陕北延安地区“插队”。1972年因病致双腿瘫痪回到北京。1974年到1981年在北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1983年加入中国作协。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舞台效果》、《命若琴弦》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等。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198

3、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另外散文《我与地坛》等作品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他的作品一类是对知青生活的回忆和反思,另一类是对残疾人命运的描摹,作品呈现平淡质朴而意蕴深沉的“散文化”倾向。自1985年以来,开始思考人的命运,略带哲理玄思,揭示人与生俱来的局限是能力与愿望之间的永恒距离,生命的目的就是不断跨越困境的过程。写作形式上也有所变化,吸取了现代主义的因素。

华语传媒大奖授奖词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他的《病隙碎笔》作为2002年度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遍性的精神难题。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定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

中国当代散文史上的史铁生

刘锡庆

他(史铁生)中学时即去延安地区插队,后患病回到北京,因残疾而坐上轮椅,失去了一个健康人所有的物欲,却获得了精神空间自由自在的驰骋和天上地下的思考求索。“坏事”变成了“好事”——使他成了一个难得的优秀作家。他曾说:“敢于背地里毫不规避地看看自己,差不多就能算得圣人。”他审视自己,审视人性,都是相当严苛的。

他自登上文坛就被认为是个“小说家”。但我个人认为:他更多地是一个散文家。他的成名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虽然当“小说”发表了,叫“第一人称散文化小说”,其实那篇东西就是地地道道的散文。《我与地坛》也一样,但杂志编辑却按“散文”将它发表了。这一发,了不得了,立即轰动文坛。《我与地坛》的确很好,它写出了作者真切的生命体验, 2 备注

表现了灵魂的自我拷问和人性反省的空前深度!这是过去散文里前所未有的。文学一向以“质”而不以“量”取胜——你不要看《我与地坛》只是一篇作品,那可代表了当代散文的一个新高度,比成百上千篇1般化的东西要高得多!

除了《我与地坛》外,他还有一些作品也是别开生面的,如《合欢树》、《黄土情歌》、《好运设计》等,都值得一读。

(节选自《当代散文漫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备注

2.关于母子情

请学生阅读(《秋天的怀念》)谈谈作者对母亲的情感。

归纳总结:从不理解到理解,怀着爱与愧疚。

三、感知课文1

(一)在预习的基础上迅速再读课文,与《秋天的怀念》、《我与地坛》比较,找出三篇文章的共同点。(提示:从情感基调、情感内容上去归纳)

情感基调——忧伤。

情感内容——对母亲从不理解到理解,深深怀念又深深愧疚。

(二)是什么样的母亲让作者如此深深怀念又深深愧疚?文章前半部分以时间为序,追忆了哪些事情?

10岁时“我”作文竞赛获奖;20岁时“我”双腿残废;30岁时“我”的小说发表。

(三)这些事情刻画了怎样的母亲形象?作者对母亲又是什么样的情感?

1.10岁时作文竞赛获奖

⑴诵读第1自然段。

⑵归纳母亲的形象特点。

母亲:“年轻”、“聪明”、“最好看”、爱美、爱生活 ⑶母亲对“我”获奖持什么态度?

故作轻慢、警戒勉励

⑷说说此时的“我”对母亲的态度怎样。

“我”:对母亲不理解,“扫兴”、“故意笑”、“装作”——倔强、好强、怄气。

2.20岁时“我”双腿残废后

⑴诵读第

2、3自然段。

⑵说说母亲为我做了哪些事情?

①一心给“我”治病。

“不年轻”“有了白发”(肖像描写)

“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

“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动作描写)

“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心理描写)

“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语言描写) ②鼓励“我”好好写作:

为儿子寻求精神的支柱,希望重新燃起儿子生活的信心——“那就好好写吧”、“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你小时侯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语言描写)

③为“我”借书、推“我”去看电影

“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动作描写)

⑶通过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怎样的一种母爱?

无私无怨、坚强执着、宽厚仁慈、牺牲自我的爱。

⑷这时候,你会想起哪些颂扬母亲的故事和诗文?(学生交流)

故事:孟母三迁、欧母教读、岳母刺字„„

诗歌:冰心《纸船》、孟郊《游子吟》、泰戈尔《仿佛》„„ 名言: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法国】

母亲的爱是永远不会枯竭的。——冈察洛夫【俄罗斯】 妈妈,你是母亲、知己和朋友的完美结合。——泰戈尔【印度】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意大利】

母爱在女人心中是一件简单、自然、丰硕、永不衰竭的东西,就像是生命的一大要素。——巴尔扎克【法国】

作业

1.阅读史铁生作品《我与地坛》全文。

第二课时

感知课文2

⑸“我”对母亲又是什么态度?

不理解母亲的苦心,对于治病丧失信心、绝望:

“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语言描写)

“我倒没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心理描写)

3.30岁时小说发表

⑴“我”小说发表,获奖成名,母亲却因操劳而早逝,我对母亲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我理解了母亲的苦心,理解了母爱的伟大,深深思念母亲的同时又满怀深深的愧疚(子欲养而亲不待)。

⑵读读下列诗文,进一步体会“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悔之情。

余光中《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

4 备注

老舍《我的母亲》:

“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今天,泪又遮住了我的眼,又想起当日孤独的过那凄惨的除夕的慈母。可是慈母不会再候盼着我了,她已入了土!”

“母亲怎样想念我,我可以想象得到,可是我不能回去。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失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我怕,怕,怕家信中带来不好的消息,告诉我已是失了根的花草。”

四、理解“合欢树”所寄寓的丰富的情感内涵。

(一)阅读第4-12自然段,找一找描写合欢树的句子并体会其象征意义。

1.请同学根据下列提示,简要叙述合欢树的由来。

合欢树是_______在___________时,在_______挖来的,种在________里。第二年,合欢树______,母亲______。第三年,合欢树_______母亲__________。第四年,合欢树长在_____________。第五年,我们搬家,合欢树__________。

2.作者为什么在这里用了大量的笔墨写合欢树的来历以及母亲悉心培育它的过程?

合欢树是作者个人命运的写照,也是母爱的具体的体现物。母亲把对儿女的疼爱融入在对合欢树的精心呵护和培育中。合欢树从弱小到长大长强长壮与史铁生由残疾到对生命有所感悟,坚定地活下来有相似之处。

所以,合欢树=作者自己,母亲悉心照顾的合欢树就是病中的自己的象征。

3.母亲逝世后,作者对于母亲亲手栽下的合欢树的态度有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

⑴“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颗小树忘记了”、“没料到那颗树还活着”——搬了家,忘记了合欢树,遗忘在记忆的深处,不愿提起。

⑵很少再去小院,“不愿意去那个小院,推说手摇车不方便”。在大院中听邻居说合欢树开花了,劝他去看看,但是“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想起了合欢树,但是不敢去看合欢树,怕睹物思人,怕看到合欢树又想起母亲来,勾起自己无尽的悲伤。

⑶时间久了,自己的心情平静了,“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我问起那棵合欢树”,“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自己很想看看合欢树,看看母亲住过的小屋,看到母亲生前的事物让我感觉母亲好像并没有离我远去,母亲似乎就在身边。所以“悲伤也成了享受”。

所以,合欢树=母亲,合欢树是触动作者思念母亲的物,它是母亲活在人世的见证,是母亲生命的另一种呈现方式。

(二)启发学生自主体会,自由发言,说说合欢树在自己心 5 备注

中还有什么丰富的情感内涵。(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合欢树=亲情的象征,是合家欢乐(树的名字的意义)的象征。

合欢树=当年母子“合欢”的人间见证,是母亲恩泽的一个生命。

合欢树=母亲对儿子的希望。

五、结束语

有些事只适合收藏。不能说,也不能想,却又不能忘。它们不能变成语言,一旦变成语言就不再是它们了。它们是一片朦胧的温馨与寂寥,是一片成熟的希望与绝望,它们的领地只有两处:心与坟墓。——史铁生

六、作业

2.背诵一首歌颂母亲的诗歌。

3.用一段短文,抒写自己对母亲的爱与感激。

第三课时 备注

一、佳作欣赏

1、《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张洁

2、《遇难者的第三个电话》

名人名言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游子吟》

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法国】

母亲的爱是永远不会枯竭的。——冈察洛夫【俄罗斯】 妈妈,你是母亲、知己和朋友的完美合。——泰戈尔【印度】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意大利】

二、作业

完成本课练习册

6

第20篇:合欢树

《合欢树》教案1

教学目标:体验并感悟参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人世间赐予自己的一切平凡普通的恩泽,并能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将美德芳泽造福于他人。

2、悼念亡母,是威信中外文学作品中永恒而普遍的主题之一。引导学生对作品朴实的文风、精美的构思,以及巧妙的象征手法等进行有选择的主体性研讨和品味。 教学重点:合欢树的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作者并示沉默地描写合欢树,只是轻描淡写地通过邻 人的话语和初生小孩的目光引出合欢树,此为其构思立意所在。 教学方法:研讨、争论。

导入新课:我们享受母爱的滋润,却很少有人有刻骨铭心的体验,我们的母爱真的不如文学作品中描写的那样崇高,那样伟大吗?请用心感受,用心体验。残疾作家史铁生以平实的语言,向我们娓娓道出了一段刻骨铭心的母爱,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了《午餐半小时》、《我们的角落》、《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山顶上的传说》等多篇小说。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教读新课:

(1)、你觉得本文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 讨论明确:

浓浓的母子情感人至深。如果我不残疾的话,而像我十岁时的光景,母亲完全可以像绝大多数的母亲一样,爱美,爱生活,可以和子女弄点小别扭,增加一些生活的情趣。可是,二十岁时,我残疾了,对于母亲来说,这简直是要命的事情。母亲一下子改变了她原有的生活。她已经不在年轻,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她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倒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医院的大夫说,这实在太悬了,对于瘫痪病人,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我倒没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直留神呀?”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于绝望。“我年轻的时候也最喜欢文学,”她说。“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她说。“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我们俩都尽力把我的腿忘掉。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母亲不愧是一位无私无怨、坚强执着、宽厚仁慈、牺牲自我的伟大母亲。母爱如一条涓涓小溪,流进了作者的心田,抚慰着作者那颗受伤的心灵,也滋润着读者的心田。

文中也流露着儿子对母亲的情感。当邻居无意间提到合欢树时,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这表明儿子对母亲有一种深深的愧疚之情,儿子拖累了母亲,母亲过早地衰老与死亡,子欲养而亲不在,还有一种无限痛惜之情。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是母爱的召唤吧,作者鼓起勇气,再度回去要看看那棵合欢树,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

(2)、你觉得合欢树象征着谁,有什么象征意义,你们觉得有争议吗? 讨论明确: 第一种意见:

合欢树象征着作者自己。理由是合欢树的经历与我的经历极其相似,第一年母亲带我去劳动局找工作,显然是在我残疾以后,在路边挖了出来,它是那样弱小,母亲还以为它是一颗含羞草,把它种在花盆里,合欢树就像我残疾,不健壮。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但舍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我和合欢树一样,母亲是不会绝望的,是扔不得放弃的。第三年,合欢树又长出叶子了,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合欢树就像我一样,又显示了生命的活力,我想从事写作,找准了自己的人生位置,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母亲鼓励我,说我小时候作文得过第一,到处去给我借书,顶头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又过一年,合欢树被移栽在地上。说明合欢树已经充满生机,能自我生存。像我一样,生活的信念坚定了,生活的处理能力也有了,可以坚强地活下去了。若干年后,母亲去世了,合欢树却长成了参天大树,我的作品发表了,也获奖了,我已步入中年,身体虽残疾,可思想经历磨炼,意志更加坚定,性格更加成熟,对生命感悟更加透彻,事业也有所成就。所以,合欢树象征着我,象征着生命的顽强,意志的坚定,象征着事业的成就。 第二种意见:

合欢树象征着母亲。理由是合欢树是母亲亲手栽种的,在合欢树中融入了母亲的辛勤、母亲的慈爱、母亲的希望。前者,说象征是注意到了象征体和本体之间的相似性,而象征体和本体之间除了相似性之外,还有相关性。像一碗阳春面,面和人根本没有什么相似性,只有相关性,是因为母子三人在除夕夜合吃了一碗阳春面,第二年,母子三人又在除夕夜吃了合二碗阳春面,且在这一年,母子三人终于把实情全盘托出,老板第一年在给面的时候,为了不让母子三人当场因付不起二碗阳春面钱的尴尬,暗中把二碗的面放进了一只碗里,第二年,仍然用同样的办法,第三年,老板已经在二号桌摆了预约席的牌子,并且把母子三人的故事向所有来食面的人诉说了这件事,且把这二号桌定为幸福之桌,食客们深受感染,平时,都争先恐后地抢着坐在二号桌食面,所以,这一碗阳春面已经关连了这么多的故事,融入了相关人物的品质,一碗阳春面,象征着母子三人的团结、拼搏、奋进、刚强、向上,也象征着大各民族的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帮助、乐善好施、润物无声。文中母亲虽然去世了,但合欢树在,所以,合欢树是母亲的物化,是母亲活在人世的见证,是无私母爱的象征。 (3)、你觉得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读起来不大好懂?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

本文一开头就写了儿子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特别的作用? 提示: ①突出母亲年轻时争强好胜、不免孩子气的性格,使母亲的形象一开始就显得率真可爱,这与后文中母亲因操劳而早逝的可敬形象构成对比。②展现母子俩曾经有过一段轻松快乐、无忧无虑的生活;——种快乐的生活气氛和轻松笔调,与后来的生活困境及后文夺魁的气氛形成对照。③这样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如此开头,非常别致,增强了文章的生活情趣和艺术吸引力。

文章在对那个看树影儿的孩子的拟想中结束。作者这样写想要表现什么?这种写法的特点和效果是什么?

提示:想表现的是:①母爱是普遍的

②母爱又是独特的

写法的特点和效果是:①以一种间接的、含蓄的方式抒情

②含而不露,韵味悠长

怎样理解“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悲伤也成享受。”的含义。

提示:因母亲的去世而悲伤,又因独自一人回忆往事,想起和母亲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而感到幸福和温馨,从而产生一种享受感,所以,悲伤也成享受。 小结:合欢树,既象征着母亲,又象征着儿子,它既是无私母爱的象征,又是着生命的顽强、意志的坚定、事业成就的象征,它还是母子合欢的象征。亦子亦母合欢树,一枝一叶总关情。 教后感:

老师可千万试图去如何深挖这篇课文,学生完全可以解读此文,不要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回答,倒不如,就让学生读课文,谈感受,谈感悟,谈疑惑,上课的思路,体现以学生为本就可以落实到了实处,这才不是一句空话。

《合欢树》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体会作者母亲的母爱以及作者对母亲浓浓的思念和沉重的内疚交织的感情。 2.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寓意。 3.体会现实生活中展现出来的母爱。

二、教学重点: 1.作者母亲母爱的特殊性 2.合欢树的象征意义

三、教学难点: “合欢树”丰富的情感内涵和象征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初步体会作者母亲对他的爱、母子情深。听朗读录音《秋天的回忆》

请学生朗读《我与地坛》节选

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颁奖典礼上,人们惊讶地发现有一位获奖者是坐着轮椅来领奖的。第二年,这个残疾人又以另外一篇小说获得该项殊荣。他,就是史铁生,他自双腿瘫痪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二十多年来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并多次获得各项文学创作奖。那么他是怎样克服了身体上的残疾而获得写作上的成功的?他的背后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在支撑着他、激励着他?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合欢树》走进史铁生的世界,走进史铁生对于他母亲的沉甸甸的回忆中。 学生默读《合欢树》

(第一课时结束时,布置思考题:见第二课时的三个环节)

(二)、作者母亲是普通的母亲,母爱的利他性与无私性是毋庸置疑的,这是母爱的共性所在。作者的母亲她具有所有母亲所拥有的母爱。同时,由于儿子的伤残、儿子的倔强,这种母爱与一般母爱是有她的特殊性的,应当去解读去体验(体会文章中相关的语句包含的母爱)。

共性

(1)给“我”治病:

▲“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肖像描写)

▲ “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动作描写)

▲ “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语言描写)

作者的母亲为什么要用偏方为儿子治病?是希冀万一的可能的出现,是持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心态;自将儿子的胯部熏成烫伤后,母亲一味自责,如果伤口不好的话“她非疯了不可”。我想这就是母爱,无私、执着、坚定、宽厚、仁慈。如果医术上有可能,任何母亲都会说,把我的腿换给儿子。

(共性的爱的表现可略去,请一位学生朗读有关段落即可,即第三段) 特殊性

(请学生找出相关段落,然后全体朗读,体会母亲语言的深层含义) (2)为“我”借书:“她到处去给我借书” (3)推“我”去看电影:“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 (4)鼓励“我”好好写作:“你小时侯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

母亲鼓励儿子写小说则是这个母亲更深层次的爱心。《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中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早年看过一部日本故事片《狐狸的故事》,当小狐狸成年之后,母狐狸撕着咬着将小狐狸赶出家门,在《早安,大地》的背景音乐中小狐狸孤独的走向远方,开始自己新的生活。其实人类亦如是。作为新陈代谢的规律,父母要早一步离开尘世,所以让自己的孩子成材,自立于社会是千千万万母亲的心愿,所以狐狸的“放弃”养育是母爱更高的境界。

作品中母亲的几句话意蕴很深。

“那就好好写吧。”——作者的解读是母亲对他治好腿终于绝望了,因为母亲别有考虑了。

“我年轻的时候也最喜欢文学,”她说,“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也想过搞写作,”她说,“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首先照应了文首作文得奖和母亲自小喜欢文学的事,而深层的意思是二十来岁,无论你我,都有创作的冲动,写小说,搞创作是一个普通人“应有之义”,不是一个残疾人所专有,更不是仅仅为将来谋生的手段去写小说,她用自己平静的言语掩饰内心的不安,以这种方式去维护一个残疾儿子做人的尊严。任何一个伟大的母亲对自己残疾的孩子总希望当一个普通孩子养着,但她们又总是“为之计深远”,所以作者说“她心里太苦了”。唉,何等伟大的母爱!

(三)、可以表现母爱的东西很多,作者为何独选“合欢树”?文中几次出现“合欢树”?分别有什么作用?

合欢树是作者情感的一种寄寓,并折射作者对母爱对命运对生命的感悟。 合欢树,落叶乔木,夏天开红色的花。得名由来:对称的叶子,入夜就两两相合的缘故。而作品中的合欢树是这篇抒情作品中的外界景物。

文章共有四处写到合欢树:(1)通过邻人和初生小孩的注目引出合欢树;(2)写合欢树的由来,似乎是当初误以为的“含羞草”,历经变迁,长成一棵树影婆娑的参天大树;(3)通过刚来到世上的孩子眼中写合欢树的影子;(4)文末,再次通过那个孩子长大后忆起童年往事时会跑去看那棵合欢树,却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怎么种的。(可略讲) 深层形象,可能没有标准答案,见仁见智罢了。大体可以作如下的解读: 合欢树这个象征体体现了生命现象,

——合欢树的成长经历与作者的成长经历有类似之处。合欢树是作者个人命运的写照,通过对合欢树的描写表现作者的命运的一种感悟。

——母亲是合欢树的栽种着、呵护着,母亲虽然已经去世了,但母亲还活在人间,就活在那棵合欢树里,因为那棵树是因母亲的双手、母亲的心灵而存活下来、并枝繁叶茂的。合欢树是母亲曾经活在世上的见证,象征着母亲的芳泽和恩德造福于儿女与他人。小孩看到的树影,不仅仅是树影,更是一位伟大母亲的身影,母爱的恩泽已经渗透生命的深处。。他对树影儿的注视是母亲的芳泽对他的吸引,是心灵的感应。

——合欢树是触动作者思念母亲的载体,母亲为他牺牲太多,如果他自己不残废,母亲可能有另一种活法。合欢树融入作者对母亲无以回报的愧赧之情,作者的绵绵情思与合欢树共存。合欢树是母子合欢的感情附丽。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个小孩子?小孩暗合作者看到树想到母亲的心情 这个小孩子可以理解为一种生命现象,对合欢树庇荫的感恩是不需要理由的,毋需知道合欢树是谁种的,怎么种的。生命对母体有与生俱来的依恋,合欢树既是母子合欢的感情附丽,作者将自己对母亲,对合欢树,对自己命运的感怀,迁升到整个生命现象的叹喟与感悟。人处于逆境不必惊慌,人生或许不可避免的会遭受痛苦,完美的人生或许并不存在。新陈代谢不可抗拒,而生命总那样因因相陈,敬重生命,母爱永存!!

(四)、同学介绍自己的文章《啊,母爱》 教师介绍冰心的《纸船》(朗读录音)和泰戈尔的《仿佛》

《合欢树史铁生读后感.doc》
合欢树史铁生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工作心得体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读后感观后感学习培训心得体会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党员心得体会其他心得体会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