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读后感

2020-12-17 来源:读后感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定**读后感

《定**》读后感

姓名:范魏嵩 学号:F14092232 无丰五年(1082年),此时已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第三年。苏轼在黄州身处八百孤寒的处境之中,生活十分拮据,但他却仍然能保持自己乐观的人生态度。就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春日,苏轼和友人一起出去郊游采风,谁知天气骤变,自己身边的人个个忙着躲雨,惟独诗人自己仍然能乐观的在雨中吟咏,“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一曲《定**》就这样自然而然的从诗人口中脱颖而出。

词的上片写了诗人冒雨徐行时的心境。首句写雨点打在树叶上,发出声响,这是客观存在;而冠以“莫听”二字,便有了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作者的性格就显现出来了。“何妨”句是上一句的延伸。吟啸,表示意态安闲,在这里也就是吟诗的意思。词人不在意风雨,具体的反应又怎样呢?他在雨中吟哦着诗句,甚至脚步比从前还慢了些哩!潇洒镇静之中多少又带些倔强。“竹杖芒鞋”三句并非实景,而是作者当时的心中事,或者也可看作是他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宣言。芒鞋,即草鞋。谁怕,有什么可怕的。平生,指平日、平素。作者当时是否真的是“竹杖芒鞋”,并不重要;而小序中已言“雨具先去”,则此际必无披蓑衣的可能。所应玩味的是,拄着竹杖,穿着草鞋,本是闲人或隐者的装束,而马则是官员和忙人用的,所谓的“行人路上马蹄忙”。都是行具,故可拿来作比。但竹杖芒鞋虽然轻便,在雨中行路用它,难免不拖泥带水,焉能与骑马之快捷相比?玩味词意,这个“轻”字并非指行走之轻快,分明指心情的轻松。词人想,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自然界的风雨也好,政治上的风雨(指贬谪生活)也好,又都算得了什么,有什么可怕的呢?词的下片写雨晴后的景色和感受。“料峭春风”三句,由心中事折回到眼前景。刚才是带酒冒雨而行,虽衣裳尽湿而并不觉冷。现在雨停风起,始感微凉,而山头夕阳又给词人送来些许暖意,好象特意迎接他似的。“相迎”二字见性情。作者常常能在逆境中看到曙光,不让这暂时的逆境左右自己的心情,这也就是他的旷达之处了。“回首”三句复道心中事,含蕴深邃。向来,即方才的意思。“回首向来萧瑟处”,即是指回望方才的遇雨之处,也是对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的感悟和反思。词人反思的结果是:“归去”。结句透过一层来写,是篇中的主旨,也是苏轼诗歌的典型风格——“坡仙化境”的很好体现。所谓的“坡仙化境”,就是在深挚、迫切、执著之后,忽然能够回转、放开。在此词中,“一蓑烟雨任平生”,潇洒镇静中不免带些抗争之心,也仍是另一种形式的“执”;“也无风雨也无晴”,则是对之的升华。

读了苏轼的这首词,让我突然之间感受到:人生就算再大的风雨,只要我们能坦然面对,这些又能算什么呢。这无时不刻的给了我们后人很多的启发和感想。我感觉我在读的不是一首诗,而是在读一个人,一个拥有旷达的胸怀、开朗的性格以及超脱的人生观的勇者。

苏轼这一生命途多舛,他屡遇艰危却不悔,身处逆境而泰然,但内心深处的感伤却总是难以排遣。这种感伤有时很浓,有时又很淡,并常常隐藏在他爽朗或自嘲的笑声的背后。这首定**便是他最好的生活写照,也是我们后人最好的精神教材。

他面对生活是那样的坦荡不拘,那样的镇定自若。我想这样使我们平常人很难做到的,很多人在生活中往往遇到一点小困难,或者小的挫折,就干脆认命了,就这样跪倒在命运的裙摆低下。这又使我想起了一首周杰伦自导自演的歌曲《稻香》中的歌词:“不要那么容易就放弃就像我说的,追不到的梦想换个梦不就得了,为自己的人生鲜艳上色„„”这首歌主题和定**十分相似,都是要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他还或者,就应该活出自己的态度,活出自己的精彩,哪怕生命中充满了狂风暴雨,哪怕命运女神对你的种种不公,只要你能坚强的活下去,那你这一生来到这个世界上,也是值了!

推荐第2篇:《淡定》读后感

《淡定》读后感

通过对《淡定》一书的阅读,使我自身受益颇丰,不仅从书里吸取了做人处事的道理,也对我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起到了引导作用,用一颗淡定之心去处理各种事物,能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修养,不断地完善自我。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见很多不断抱怨的人,对人生中的不公平,总是喋喋不休。不断地抱怨只会使内心变得更加浮躁,心情变得更加的槽糕,身体变得更加病态,经常的抱怨会逐渐使人们养成一种爱抱怨的习惯,进而形成一种性格。坦然接受你不能改变的,努力去改变你可以改变的,人生在世,很多事物都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与其不断地抱怨,不如尝试着去欣然的接受,去坦然的包容,以淡然心态去面对人生百态。在工作中,对领导的指示,对下属的工作,甚至与同事之间沟通交流,要一颗淡然之心去对待,与同事和谐共荣的相处,不要让抱怨出现在我们平时的工作中,这对我们团队是一种损伤。放下心中的抱怨,你会拥有一个豁达的胸襟;放下心中的抱怨,你会拥有一颗平静的心灵;放下心中的抱怨,你会拥有一个淡定的人生。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每天都在不停地学习经验和知识,只有不断地积累我们的价值才能不断地被增加,摆正自己的位置,放低自己心态,才能吸取更多,得到的更多。曲高者必然和寡,心高气傲的人是不会得到人们的认可的,正所谓“一瓶不满,半瓶晃”,做人要谦虚低调,不要浅薄浮躁,茶杯要想装满茶液,必须要把位置放得比壶口底,把心放底,把心放淡。工作中也是一样,不要因获得荣誉,得到称赞,拥有学历和知识而傲慢或者轻浮,目光应放得长远些,不要让眼前的美好消沉我们的斗志,现在拥有的只能代表曾经的你,而未来需要你用行动去开拓。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我们只是沧海一粟,皓月一点,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放低自己,积淀自己。

社会的发展,竞争的激烈,人生的欲望等等原因,已经是人们的内心变得烦躁、抱怨、冲动、轻浮……,读此书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处事道理,让我明白了拥有一颗淡定的心,对人生是一种升华,对心胸是一种豁然,对自身是一种超越。

推荐第3篇:苏轼《定**》读后感

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下面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苏轼《定**》读后感,欢迎阅读。苏轼《定**》读后感一

这首词写的是一件关于春天遇到阵雨的事,当时苏轼在黄州要买地种田,几个人一同前去做交易的时候,遇到了春天的雷阵雨。这首词前面有一篇小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这篇小序交代了,当时半路下雨,拿雨具的人先走了,苏轼和其他几个人,就淋成了落汤鸡,其他人心中甚是不悦,而苏轼却说:“余独不觉。”他不这么看,雨过之后天又放晴了,诗人领悟此情此景,于是心里就有了感想,这首词便由此而生。

词作于苏轼被贬黄州时,初期虽有些郁闷,然而可敬的苏学士选择了笑对世界,这也是好多人喜欢苏轼的原因,这也是我觉得东坡居士的可敬、可爱之处。词中以穿林打叶声形容雨势之大,用吟啸且徐行印证他的从容淡定。我想这虽然是苏轼外出途中的一次遇雨,但更是他人生路上无数次风风雨雨中的一次,“且让我吟啸着慢慢走过”。他的这种从容,淡定豁达,无声无息地感染了他身边的人,也感染了我。“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竹杖芒鞋,一身农夫形象,却身轻胜马。“谁怕”两个字,一句反问,让人看到苏轼脸上带着几分调侃的笑意,更觉可爱。“一蓑烟雨”又何妨呢?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在当时那个清冷的世界里,确实常会让人萌生寒意,但不管怎样,也会有山头斜照的温馨。“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回看我们走过的路,尽管萧瑟冷落,但风雨过去了,一切终将归于平静。如果一味抱怨际遇的不幸,萎靡不振,无异于雪上加霜。路途漫漫,倘若有“竹杖芒鞋轻胜马”的豁达心境,纵然遭遇风霜雨雪,何惧?

人生在世,难免会经历曲折坎坷,不管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会有过去的时候。经历过,再回头看看,其实也没什么。谁的人生不曾风里来雨里去?既然无法避免,尽力不虚此行。挫折不可怕,可怕的让挫折打败、一蹶不振;遇事尽力,即使有所意外,也一定不要介怀,应该总结经验,继续努力前行!每一次勇敢的超越,都会为你积累生命的厚度。也许,这就是生活给你最好的馈赠。

作为一名教育战线上的老兵,几十年如一日,点点滴滴的岁月里,写满了自己与学生的故事。工作中,我努力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老师;我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我努力做好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尽管我用尽浑身解数,也难免会有不尽人意的地方。面对繁琐的工作,我抱怨过;面对不懂事的学生,我发怒过;面对教育中的挫折和失败,我无助过。可是每当我读到苏大学士的这首词,心灵都会得到触动,灵魂都会得到洗礼。我劝慰自己应该时刻保持一种淡然、清雅、平和、从容的心态,顺境或逆境,都淡然从容地去面对。努力做到成功之后不骄傲自满,失败之时不灰心丧气,收获的时候不自夸,遇到坎坷的时候不抱怨。学习苏学士淡定自若,宠辱不惊的胸怀与魄力。不断调整自己,超越自我,孜孜不倦,用最佳的心态潜心育人。

作为教师,我希望,我的育人过程如夏花绽放,我内心的淡定从容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更加优雅美丽,由内而外散发着淡然平静。当尝过工作中的五味杂陈、历尽育人世事后,让自己更从容淡定地面对教育过程,工作中,努力耕耘,不问收获,让岁月赐予我更多的阅历和经验。未来的日子或许是一路风景一路歌;或许是含着眼泪在奔跑。无论为人师的过程中波澜如何折腾翻滚,始终保持着一种平常心态,只有这样,教育的过程中才会永远是春天。

苏轼《定**》读后感二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每当吟完这首脍炙人口的经典佳作,心中仿佛有千言万语喷涌而出。这是我最喜欢的词之一。

此词写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仕途不济,官场失意,苏轼用一首《定**》来表达了他豁达的胸襟。《定**》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了其遇雨阻却无悲无喜,醉醒全无的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哲理。

“莫听穿林打叶声”狂风骤雨,黄州之贬又如何?作者不以外物萦怀,依然我行我素,不畏坎坷。而对生活的磨难,他淡然处之“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艰难险阻在他心理如无物,他搏击风雨,笑傲人生,抒写大气磅礴的人生态度:“也无风雨也无晴”、这种忘我的境界大有“何怕浊烟迷人眼,我有正气存人间”之势。

是啊,自然界的风雨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从苏轼的态度中我体会到良多啊。还记得在最黑暗的日子里,感觉天一直在下雨,我就如同蛰伏的茧一样,处于高考无边黑暗中。身边的种种约束与不自由都成为了一把强有力的锁,约束着我的心。废寝忘食地拖着废倦的身体如行尸走肉般地为明天担忧,也许高考路上本来就是**不断吧!心累了,心就下雨了,无法把自己的心整理得更好。这时读了《定**》,心中所有不解和不安都平定下来了。《定**》教我要不怕风雨,顶风冲雨地从容前进,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地前进,要看开一切坦然面对一切地前进……我仿佛看到了苏轼在仕途中遇雨但是仍然从容前进的身影……苏轼的处世态度平定了风雨,也平定了我的焦躁不安。

也许人生就是要从容不迫的吧,每个人在行路中难免遇上这样或那样的**,当困难来时我们何不学学苏子“何妨吟啸且徐行”的从容淡定。人生的风雨劈头盖脑又怎样,迟早会有晴天的一天,唯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生命本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旅程,荣辱得失犹如过眼云烟,超越困难,解决困难就要有勇气面对。超然洒脱地活着,只要内心平静,内心从容又充实,又有什么可以阻挡呢?

我们恐怕没有圣人的意境,也没有足够的阅历,但都不防闲时读读《定**》,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在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新的体悟。也许不经年我们也能理解苏轼的超然洒脱。

推荐第4篇:定位定天下读后感

《定位定天下》是一部颠覆竞争对手的营销组合的战略性教材,是全球反定位理论第一人刘军先生的大作,定位定天下读后感。

品牌建设在一个企业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品牌定位是品牌建设的核心工作,是品牌的生存价值所在。

作者通过精心的调研和收集,整理并分析了四十多个经典并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说明了一系列的理论,为什么要定位,定位的精义:三点一线一面,并列举了十大定位法,定位辨证法,反定位之道。

专门阐述了反定位的精义,反定位常用的四大方法。

并指明了反定位的策略及支撑的关键:

1、大量深入市场调研。

2、做到谋定而后动。

3、找准反定位的切入点。

4、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5、反定位的四点一线一面

6、是敌是友量力而行。

书中引用的王老吉找到很有市场价值的特殊定位促成其品牌走向成功,史玉柱“征途”游戏运作成功,康佳、波导手机运作的失败,鲁花花生油的成功运作,七喜的反定位案例,吉列的改变自己的案例,华硕上网本推出的升级换代法,国内劲酒通过反常规的“弥补缺陷法”成功,阿根廷ECO饮用水的成功,奥克斯空调的自曝内幕法得到了消费者的好评,东鹏陶瓷的《产品质量白皮书》自曝产品内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五谷道场的颠覆行业规则的“非油炸”反定位成功案例引起了轰动。等等案例,作者通过细致和调查和严谨的分析,对中外品牌的不同成功个案,结合其形成的有利条件进行了独到的分析和说明,并指出了其可取之处,我觉得此书对企业高层管理者来说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品牌运作的指导书,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

每一位管理者都相信“定位”是当今世界最好的竞争理论,当我第一次读到里斯和特劳特的《定位》时,曾被这个概念深深地吸引,读后感《定位定天下读后感》。 深入研究,发现有很多不能明白的地方。许是文化上的差异,加上著作是翻译的缘故,《定位》这本书也一定走失了一部分营养。当然我并不是说翻译者翻译的不好,这是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不可避免的。书中的内容是在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环境下建立起来,与中国独特的二元经济环境有很多不同,如果完全接受西方“定位”,难免会有水土不服的现象。因此我想特劳特的《定位》直接用在中国似乎是不适合的。

身边一个很好的例子,也刚好证实了我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我有一个朋友。曾经深受特劳特《定位》的启发,于是将学到的“定位”运用到他的企业的营销中去,可是结果并没有像预期想象中那样好,朋友也因此而感到失望。

因此,什么是定位,到底如何在中国当下的营销环境下进行定位,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一天我无意间看到了《定位定天下》这本书,很快就产生了相见恨晚的感觉。

中国的企业太需要本土化的定位理论进行指导了。“中国是最古老、最大的产茶国,然而至今没有一家全球性的茶叶品牌,德国不产茶叶,却占据了全球茶叶市场的绝大多数品牌。”从自序开始,我就知道这本书一定是我需要的。翻开了第一章,从为什么要定位起,我就爱不释手的读起来。“一流企业卖品牌,二流企业卖技术,三流企业卖产品,我们大部分的企业还停留在三流的阶段。”“世界工厂”绝不是什么褒义词,打造世界品牌才是王道。耐克公司委托中国东莞的工厂加工一双鞋子,只需要几十块钱;然后再把这些中国生产的鞋子贴上NIKE的标签,这鞋就成了一夜蹿红的明星,身价暴涨!但同样是这双鞋,如果没有耐克的那一勾,你几十块钱都不好卖!这就是品牌的力量。

要打造品牌,绝对不是只靠广告就可以奏效的,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完成这个工程的关键就是正确的定位。

在《定位定天下》这本书中,我清晰地找到了适合中国企业的定位。定位就是通过差异化策略,让自己的产品独立无二,要完成这个目标,作者讲述了四个步骤,十种方法,可谓用心良苦。

市场细分化的激烈竞争,让作者将定位理论更加向前推进,提出了反定位理论,通过这一新的理论来弥补定位在应用中的不足。作者尤其为中小企业着想,帮助中小企业出谋划策,让中小企业在白热化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我相信这本书能够给许多处在混沌状态的中国企业指出一条生路,我们必须要坚定的应用适合自己的定位法则,实践真正为中国市场打造的定位理论。

推荐第5篇:淡定卡耐基读后感

淡定卡耐基读后感

(一)

文/王明雪

最近一直被一些事情困扰,感情方面的、生活方面的,导致工作状态不佳,生活状态也不好,心理起伏比较大。本想看一本业务方面的书,结果没看下去,最后选择了卡耐基的。这本书其实以前就看过,再次翻看倒也让起伏的心理状态平静了不少。

《淡定》这本书其实比较浅显,都是生活中看得见摸得到的东西。如果说大道理,所有人都明白,但是总是在某一时间段偶尔有迷失和怀疑。再看书中的一些内容也确实给了我些许感触。

生活在这个世界中,总有太多的不顺利、太多的抱怨、太多的不平衡、太多的不满足。人总是喜欢去索取,拥有了却又担心失去。人的需要其实是很低的,人的无限欲望是不理智的,放下过分、过强的欲望,里的沙,握得越紧,失去得越快。才能让自己被重重压迫的心灵得到舒缓和解放。幸福就像手心

面对其他事情也一样。满足现状看似不思进取,却也可能是比较理性的处世智慧,对待所有事情始终一份从容,要是为了虚荣苦了自己和自己在乎的人,那也就得不偿失了。

要做到内心强大,前提是看轻得与失,做淡定的自己。患得患失的人,不会有开阔的心胸,不会有坦然的心境,也不会有真正的勇敢。

累了就歇会儿,倦了就眯会儿,控制情绪,给自己减减压,淡定的面对所有问题。读完这本书,让自己平静了不少。明天开始不再因为烦恼的事影响我自己的节奏。活在当下,开心工作。

淡定卡耐基读后感

(二)

通过对一书的阅读,使我自身受益颇丰,不仅从书里吸取了做人处事的道理,也对我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起到了引导作用,用一颗淡定之心去处理各种事物,能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修养,不断地完善自我。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见很多不断抱怨的人,对人生中的不公平,总是喋喋不休。不断地抱怨只会使内心变得更加浮躁,心情变得更加的槽糕,身体变得更加病态,经常的抱怨会逐渐使人们养成一种爱抱怨的习惯,进而形成一种性格。坦然接受你不能改变的,努力去改变你可以改变的,人生在世,很多事物都不是我们所能左右的,与其不断地抱怨,不如尝试着去欣然的接受,去坦然的包容,以淡然心态去面对人生百态。

在工作中,对领导的指示,对下属的工作,甚至与同事之间沟通交流,要一颗淡然之心去对待,与同事和谐共荣的相处,不要让抱怨出现在我们平时的工作中,这对我们团队是一种损伤。放下心中的抱怨,你会拥有一个豁达的胸襟;放下心中的抱怨,你会拥有一颗平静的心灵;()放下心中的抱怨,你会拥有一个淡定的人生。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每天都在不停地学习经验和知识,只有不断地积累我们的价值才能不断地被增加,摆正自己的位置,放低自己心态,才能吸取更多,得到的更多。曲高者必然和寡,心高气傲的人是不会得到人们的认可的,正所谓“一瓶不满,半瓶晃”,做人要谦虚低调,不要浅薄浮躁,茶杯要想装满茶液,必须要把位置放得比壶口底,把心放底,把心放淡。

工作中也是一样,不要因获得荣誉,得到称赞,拥有学历和知识而傲慢或者轻浮,目光应放得长远些,不要让眼前的美好消沉我们的斗志,现在拥有的只能代表曾经的你,而未来需要你用行动去开拓。强中自有强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我们只是沧海一粟,皓月一点,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放低自己,积淀自己。

社会的发展,竞争的激烈,人生的欲望等等原因,已经是人们的内心变得烦躁、抱怨、冲动、轻浮……,读此书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处事道理,让我明白了拥有一颗淡定的心,对人生是一种升华,对心胸是一种豁然,对自身是一种超越。

淡定卡耐基读后感

(三)

我收获了一本卡耐基的《淡定——做内心强大的自己》。一部洗涤内心污秽,解除心灵束缚,自我救助,还原幸福的心灵修行宝典。

什么是淡定?淡定就是对名利荣辱的淡然,就是对爱恨情仇的超脱,是对世态炎凉的勘破。它能让浮躁的人们学会放下,告诉人们一切顺其自然便能宁静致远;它让人们在淡定中滋养心灵,在智慧中升华人生。心怀淡定之心的人,必将是最坦然、最和平,最洒脱的人。

生活、工作、人生,是苦还是乐,只在一念间。而我们要做到的就是以一颗清醒淡雅的心面对诱惑,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清贫。所谓的淡泊之心即淡定之智,它表明一个人在生活中将名利看作是过眼浮云,不刻意去追求过分的享乐与利益,得亦不喜,失亦不忧的处世态度。

现代社会,每个人都面对强大的社会压力,这其中,有来自事业的压力,身体健康的压力,亲人朋友给的压力。很多人无法承受一点委屈,当被人误解和冤枉时,往往感觉心理很受伤。而其实一个真正内心强大的人,他不活在别人的眼光里,没有人能伤害他。即使众人以他为敌,即使全世界的人误解了他,孤立了他,他也能够淡然而坚定地生活。心淡定,获取人生的安宁。有智慧的人,一直都在了解自己。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淡定,更好地保护自己。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幸福,幸福来源于你内心的淡定和强大。面对这个世界,内心强悍,人生才能敞亮。

淡定,是内心最强大的力量。卡耐基,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著名的心理学家和人际关系学家。同时他还是美国著名的企业家、演讲口才艺术家,被誉为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心灵导师”。这本书让我学习到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生活、控制起伏不定的情绪,使生活走向平坦,使与周围的亲朋好友关系顺畅、疏通,于纷扰之世如沐霖露,在繁杂的社会环境中历练一股强大的内心力量,做一个淡定的强者。正是因为内心的安定与平静,我们才明白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才明白如何才能得到快乐。

这本书用简短的故事,告诉我们做淡定的自己其实是从小做起,从细做起,心灵平静了,人生也就快乐了。其实,我一直以为,与其说每个人有自己的命运,人生各不相同,倒不如说我们自己打造了自己别样的人生。 内心的强大,是人生目标的清晰。因为清晰,所以我们可以坚定地走下去;因为清晰,我们才不会跌跌撞撞却不知身在何方;因为清晰,我们才可以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其实,在人生的任何时候都不要怕重头再来,每一个看似低的起点,都是通往更高峰的必经之路。内心强大的人随时随地做好了人生中最坏的打算,往最高处追求。一切灾难与痛苦,都早在生命中思量过了,甚至丰富真切地体验过了。

淡定,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让自己的内心强大起来。让自己更平和一点,更豁达一点,对于身边的过错,让自己更宽容一点。因为,我始终知道,幸福和快乐,是自己给予自己的。

看完这本书,它教会了我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生活、控制起伏不定的情绪。守住属于自己的一份

推荐第6篇:《淡定的力量》读后感

读《淡定的力量》后感

在节奏越来越快,新鲜事物目不暇接的时代里,在多元价值观念冲击的大背景下,追“快”的刺激和求“新”的立异让不少人乐此不疲。我们不可否认新的优势,不可改变快的潮流,但也不能不看到淡定的心态同样重要。

何为淡定?在我看来,淡定其实就是一种淡然与镇定的心态。淡定的心态不会与生俱来,而是通过点滴的积累和一步一个脚印的磨炼,在经受住种种考验和诸多锤炼后所达到的高深境界。

首先,我们必须淡然处事。工作中面对成败,成功必须得之坦然,光明磊落;失败必须失之淡然,自省不足。生活中面对种种,必须以一个“和”字作为准则,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相敬如宾;朋友之间君子之交淡如水。淡然可以让我们面对浮华喧嚣坚守信念,可以让人面对功名利禄保持豁达,可以让人面对种种诱惑始终保持理性。古语有云:吾日三省吾身,时刻审视自己的一思一念、一言一行,做到有所争有所不争、有所为有所不为。

同时,我们也必须镇定做事。面对困难,面对突发状况时不能慌张、盲目,自乱阵脚,要时刻保持冷静与克己,一切从实际出发进行问题分析,从而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计划,再通过自身的科学知识、文化积累、精湛技艺,胸有成竹、按部就班的解决问题。我们要锻炼出“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水决于后而神不惊”的心理素质,只有拥有一颗镇定自若的心,才能真正的做成事。

因此,作为一名基层的青年干部,我们必须要学会淡定,端正人生价值取向,做到方向坚定、思想先进、品行纯正。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始终与党同心同德,始终把履行历史使命作为奋斗目标,在错综复杂的社会思潮中坚守信仰;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以是否有利于国家建设长远发展衡量,让淡定的心态充满理性,使我们的灵魂不浮躁、步子不乱套;在思考中增强淡定的底蕴,在生活之中、岗位之上,需要我们积极实践、用心体验,努力把对淡定的认识转化为淡定的能力,为创造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政绩积蓄力量。

推荐第7篇:管理的实践读后感定

厚德博学

求是创新

《管理的实践》读后感

一 、背景、条件和机缘 .............................................................................................................................2

1、背景 .................................................................................................................................................2

2、条件 .................................................................................................................................................2

3、机缘 .................................................................................................................................................2

二、关于读本的介绍和选择 .......................................................................................................................3 1.读本介绍 ...........................................................................................................................................3

2、读本与教学的联系..........................................................................................................................3

3、重要理论阐述 ...............................................................................................................................4

三、课本解析 ...............................................................................................................................................5

1、印象语段及解读 .............................................................................................................................5

2、语段启示 .......................................................................................................................................6

四、课本的指导意义 ...................................................................................................................................6

1、对未来个人行为的指导意义 ..........................................................................................................6

2、企业指导与重视因素....................................................................................................................8

五、关于课本的总体感悟 ...........................................................................................................................8 附:著作信息 ...............................................................................................................................................9

厚德博学

求是创新

一 、背景、条件和机缘

1、背景

课外读物是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渠道。特别是对在历史上产生重大影响力的文学著作,在专业指导与社会关系的探讨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对读物的深度理解不仅着眼于当时社会背景,同时也使学生对未来远景有良好的预期,不会读书的大学生往往在社会中比别人有更少的能力发展平台,因此,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的习惯是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

2、条件

为拓展学生学习知识的平台,学院特别强调,我院学生在寒、暑假期间必须完成相应量的名著阅读,并撰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以此来增强我院学生的知识内涵与文学修养,把教师引导与自主学习有效结合起来。校园平台是我们学习的最佳资源,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教学条件的支持,同时,文字为我们提供了今后就业的良好条件和基础。

为响应学院的要求,做到按时按量、按要求地完成素质拓展的要求,特在此次学习期间写下了读书笔记和此篇读后感,借此以充分提升作为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水平与理解能力,将学院文件精神与学习作风发扬光大,同时借此机会充分认识到自己能力的不足与对专业知识以外众多知识的深度理解。

3、机缘

上次我读了《新国际经济学》,而《管理的实践》已经是我在管理一类中读的

厚德博学

求是创新

二、关于读本的介绍和选择 1.读本介绍

继名著阅读课本推荐中的《战略性贸易政策与新国际经济学》之后,我选择了《管理的实践》一书(一下简称该书)作为阅读课本,《管理的实践》提供了观念、原则和工具,是一套极具系统化的管理知识。本书问市后,不仅在美国一炮而红,而且在全球各地也都非常成功,包括在欧洲,拉丁美洲,尤其在日本更是备受重视。的确,日本人认为本书的观念奠定了他们经济成功与工业发展的基石。

彼得·德鲁克于1909年生于奥匈帝国的维也纳,祖籍为荷兰人,彼得·德鲁克其家族在十七世纪时从事书籍出版工作(Drucker原意为“印刷者”)。1937年移居美国,终身以圪人、著书和咨询为业,是当代国际上最著名的管理学家,被称为“大师中的大师”、“现代管理之父”,对世人贡献卓越,影响深远。

德鲁克以其深厚的人文素养,强调人的理想性、价值观及判断力,成了组织绩效表现的关键资源。因此,惟有找对人,摆对位置,从旁协助,才可能有“对”的成果。德鲁克对人总是以正面(用人之长)评价,对事则是以负面(高标要求)评估,是各类组织惟一最高的指导原则。

《管理的实践》一书即以管理的本质切入——就管理者的角色、职务、功能的认知及其未来面临的挑战,有着精辟独到的见解,掀开了管理的奥秘与实务。

他在过去几十年中提出许多观点,把管理学变成一门科学,更重要的是他把管理学这个范畴,灌输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让社会的每一个组织、不管是盈利性组织、非营利性组织,还是政府组织,都能更有效的提高他们的功能、潜能和责任意识,让整个社会在一个更整合的范畴中可以共融发展。

2、读本与教学的联系

在现代管理学中,经常谈论到管理中的问题以及相关企业的管理的相关政策,本书主要是针对当今学术界所提出的管理知识的“知”与“行”的相关理论的研究,课本中主要是讲“管理企业”“管理管理者”和“管理员工和工作”的内容,同时也谈到了“管理的结构”等内容。

厚德博学

求是创新

在我们所学的管理学中,对管理概念和如何管理做了详细的介绍,我们一直在强调管理者理论知识的丰富,但是一直不怎么强调对管理知识的践行,这对于我们来说有很大的启发作用,尽管我们掌握的管理知识很丰富,但是在真实情况里面的践行是远远不够的。

教学在管理学中提到了现在国际上的管理思想观点,在经济学中也有关于如何管理才能创造员工和企业的最大绩效的相关理论,可能是利用底层刺激和鼓励,也可能是采取中层实践等其他手段,本书便是在不断变化的行业环境下针对不同的情况来进行不同的分析,这有利于我们在学习相关的课程中,带着目前的一些相关思想和目的去思考问题,将有利于我们对问题的理解,并将管理理论在实践中很好地运用!

3、重要理论阐述

事实上,商业早就进入了自我探索、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领域,德鲁克先生提出创新和企业家精神是为了探讨他们的行为和行动。在与人们一样坚信创新与企业家精神重要的前提下,德鲁克先生更注重于创新和企业家精神的实践。“事实上,它将创新和企业家精神视为企业高层管理者的工作的一部分”,这是德鲁克先生的着眼点。企业家精神就是创新实践的精神。创新既是一种精神,同时也是一种行动,这也许就是德鲁克管理实践思想最精华的地方。

此外,德鲁克先生对于社会责任特别关注,可以说这种关注是西方传统社会责任思想的一种体现。在德鲁克先生的著作与文章中,“社会责任”一词与“绩效”一词同样显著。我们通过反向思维可以发现,社会责任是绩效的基础。管理之所以必须追求绩效,不仅是因为绩效是组织生存的基础,还因为企业要承担责任。正如德鲁克先生所说:“管理是一项以绩效责任为基础的专业职能。”

德鲁克先生具有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天赋,反复体会德鲁克先生的思想,每一次都会有更深的理解。这些并不复杂的思想精髓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很大的解放,指导企业的实践更加有效,这也是德鲁克先生管理实践思想的价值所在。

德鲁克先生的思想有很强的生命力,后人的优秀作品中重要观点几乎都可以在他的思想中找到根源。核心竞争力的创始人之一迈克尔·哈默更是说:“我双手颤抖的打开德鲁克先生的早期作品,因为我害怕他在几十年前就预见了我的最新思想。”德鲁克先生总是宣称他不是一个未来学家,不会语言未来,他有这样一句名言:“如果你想了解未来,就必须创造未来。”

厚德博学

求是创新

三、课本解析

1、印象语段及解读

判断一个优秀组织的唯一标准就是它的整体绩效。比如说一家传媒,如果在一年中都不能产出高水平的作品来,那么一定是它的采编系统出了问题;如果有了高水平的作品,却不能产生相应的影响力,那么一定是它的传播平台出了问题。但是,从更加真实的角度来看,所有这些问题的产生并不仅仅来源于其所表现出来的这个层次上。任何一个问题的产生,都必然来源于并且影响到组织的整体绩效。一言以蔽之,任何组织绩效的低下,完全可以从管理不善上找到根源。那么如果面临管理的问题,我们又如何评判、如何裁决呢?对此,作者在文章中提到了一下的一些观点:

首先是自上而下的愿景。如果一个组织,没有一致、强大而美好的愿景,那么,一切都无从谈起。缺乏一致、强大而美好的愿景,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最高管理集团缺乏一致、强大而美好的愿景;二是组织的信息传导机制存在问题,这个问题的产生,很可能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信息传递的规则有问题,二是承担信息传递任务的中层管理者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

其次组织的目标。仅有愿景,只是万里长征走出了

厚德博学

求是创新

厚德博学

求是创新

客。”才能把经济资源转化为财富,把物品转化为商品,才会有企业存在的价值。

要了解企业就要了解企业的外部,要了解企业的外部就要从企业的顾客开始,这是德鲁克管理实践的基本逻辑。在企业实践的时间坐标上不管是今天还是明天,企业都必须面对和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事业是什么”。这是决定企业成败最重要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只能从顾客那里寻找。企业的产品并不会最终影响企业的前途或成功,而是顾客最后决定的。德鲁克先生说:“顾客是企业的基石,是企业存活的命脉,只有顾客才能创造就业机会。社会将能够创造财富的资源托付给企业,也是为了满足顾客的需求。”沿这个思路下去,我们发现,德鲁克先生给出常胜公司的秘籍就是不断地为顾客创造价值。

二、学会卓有成效的管理。对于传统的管理者,他们的首要特征是专注于琐碎的事务中,他们只关心发生的事务,所以他们将所有时间都用在处理别人的事情上,也就是说传统管理者时间属于别人。他们的另一个特征就是身在什么岗位就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所以导致部门之间不合作,不知道整个系统所需要的条件是什么。同时,传统管理者专注于事务,忽略了人的培养。了解了这些特征,我们也就知道了传统管理效率不高的原因,所以必须学会有效的管理。

德鲁克先生告诉我们:管理者的工作绩效依赖于许多人,而他必须对这些人的工作绩效负责。管理的主要工作是帮助同事(包括上司与下属)发挥长处并避免用到他们的短处。这就是管理者的价值所在。德鲁克先生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让管理进入真实的境界:解决问题,贡献价值。

管理必须有效,如果管理实践不能有所作为,将是对实践所调用资源的极大浪费,绩效不存在,管理也就无从谈起。管理本身的过程并不程序化,也没有明确的对错之分,只要能达到期望的成果,就是有效的管理。德鲁克先生常说,效率是做好事情,效果则是做对事情,务必要把对的事情做好,这就是管理必须有效。

三、要有创新精神。优秀的企业家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必须将资源进行创造性的使用。企业的创新精神就是创造顾客的能力,不断地推出新产品和新服务以满足顾客的需求,是企业具有旺盛、持久发展生命力的根本源泉。

不管未来的我们在哪里,都要学会以上的工作准则,指导意义不仅在过去有存在的价值,在今天更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价值!

厚德博学

求是创新

2、企业指导与重视因素

课本对企业最大的指导就是绩效创造的指导,在个人、集体、近期及长远等方面的权衡考虑,权利分配和绩效管理都是关乎企业命运的重要因素,在著作中,作者多次强调了公司的战略目标,事实也证明,人们的工作都是围绕企业目标而开展的,只有制定了正确的战略路线,企业才会在更多的市场和范围获得最好的绩效,在德鲁克先生的著作与文章中,“社会责任”一词与“绩效”一词同样显著。我们通过反向思维可以发现,社会责任是绩效的基础。管理之所以必须追求绩效,不仅是因为绩效是组织生存的基础,还因为企业要承担责任。正如德鲁克先生所说:“管理是一项以绩效责任为基础的专业职能。”总体来说,企业是命脉,管理是关键!

五、关于课本的总体感悟

德鲁克先生具有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天赋,反复体会德鲁克先生的思想,每一次都会有更深的理解。这些并不复杂的思想精髓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很大的解放,指导企业的实践更加有效,这也是德鲁克先生管理实践思想的价值所在。

德鲁克先生的思想有很强的生命力,后人的优秀作品中重要观点几乎都可以在他的思想中找到根源。核心竞争力的创始人之一迈克尔·哈默更是说:“我双手颤抖的打开德鲁克先生的早期作品,因为我害怕他在几十年前就预见了我的最新思想。”德鲁克先生总是宣称他不是一个未来学家,不会语言未来,他有这样一句名言:“如果你想了解未来,就必须创造未来。”

通过一些最初步的了解,我认同和敬重德鲁克先生,特别是其面对现实、关注实践、理性思维、高度总结、系统前瞻的思考方式。实际上这些都体现了管理的基本特征和真谛。德鲁克先生的一生就是管理思想的一生,其思想的动力之源就是实践,其伟大成就来自与其面对实践和现实的不断观察,深入企业实际的广泛操练和深刻感悟,以及奠基与其上的科学思考和智慧提升。

在世界管理史思想中,德鲁克已经变成一个历史名词,我相信德鲁克先生的思想和传统还将继续为管理学进一步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正如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管理学也将在德鲁克之后出现德鲁克主义,将有更多的管理学家成为德鲁克主义者。

德鲁克先生的思想有三大特点:实用性、系统性、前瞻性。这三大特点映射出了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精髓以及应追求的方向,需要我们用心品味,只有在研究和实践中不断学习,才

厚德博学

求是创新

能真正了解大师思想的真正内涵。

我们在学习大师思想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和学习大师的品德和思想境界、处世态度,特别是他们观察世界的视角和思维方式。我们要记得德鲁克先生的深邃智慧、学术勇气和正直人格,他是我们的榜样,号召着我们像他那样思考。不仅学习做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同时还应该学着做社会生态学家去关注社会健康,学会如何利用伦理领导力、有效管理和社会责任感得力量让世界成为一个更美好、更宜人、更能持续发展的地方,让世界拥有更多的公正、美丽和机会。这就是我们学习管理学的重要原因,因为管理学,我们学会了自我管理和经济管理,因为德鲁克,我们知道了管理学的艺术魅力和社会精髓。

最后,我想用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敬告所有的读者和学者:世上最徒劳无功的做法,莫过于为错误的问题寻找正确的答案。这是作者的想法,也是做事的方法,或许有些东西,我们的定位决定了我们的全部。

附:著作信息

名称:管理的实践

作者:【美】 彼得·德鲁克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9月

推荐第8篇:以学定教读后感

以学定教,合作生成

—读《崔其升杜郎口经验》的一点感悟和初步尝试 毕玉洁

在读名著做智慧型教师活动中,我精心研读了《崔其升杜郎口经验》, 这次学习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很多感想,也对原来的一些理念重新进行梳理和反思。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一些感悟和尝试

一、我们应该把学生培养成怎样的人

先看杜郎口中学教学改革的理念追求:“以人为本,关注生命” 办学宗旨:快乐学习,幸福成长

学校任务三方面要求:

(1)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与人共事,学会生存等诸多能力;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培养目标的三个内容:

(1)自主,自信,自强不息的性格

(2)勇敢有为,探索创新的精神;

(3)团结合作,服务奉献的品质

在这其中,我对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与人共事,学会生存四项技能深有感触,因为这正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现在学生存在什么问题

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独生子女所具有的自以为是,以自我为中心,自负高傲,缺乏合作意识与分享意识的特点使他们不通世故,导致了他们在学习生活中产生了种种困惑,阻碍了他们的发展,“厌倦学习,不敢质疑”,这两大问题成为当代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大障碍,并有可能对民族性格的形成产生消极影响

杜郎口中学自主创新的“三三六”模式,即课堂自主学习的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大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的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

评。给我很大的启发,我针对自己所教的工科数学 特点及学情初步尝试了《以学定教,合作生成》教学方法的探究

先谈第一点认识:先学后教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而以学定教是为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建高效课堂而创设的。 教育家沃得说过:“平庸的教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教师解释知识;好的教师演示知识;伟大的教师鼓励学生去学习知识”。为此每次高一接班第一节课,我都会发给学生一张我精心打印的一份“以学定教------自主预习的步骤与要求》引领学生贴在书皮的内页上指导自己每节课数学学习,上课时,进行小组交流互助式解答,然后问题呈现,师生有的放矢的共同明确本节课教学目标,生成新课。

我们知道合作生成需要生生互动,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小课堂大舞台,在学生自主学习问题呈现以后,我引领学生新课旧上。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完善认知建构。下面我通过具体例子说明一下:

(1)在交流中影响了学生价值观、态度、能力和认识世界方法的社会化。

(2)在交流中让学生学会了用他人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和社交能力的获得。

(3)在交流中提供了更多的主动参与机会,有利于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4)在交流中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信息流通,在交流中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的启发

我们知道推广杜郎口教学改革经验基础是学习,目的是发展,关键是改革,核心是创新,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改革试验中对于“教师怎样放 ” 学生怎样“活” , 效果怎样“好” 等方面有待于我继续去探究尝试,争取高效课堂,魅力课堂,愿我们的教学行为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适应学生的发展,一切促进学生的发展”。

推荐第9篇:《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定

做最好的自己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读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有感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很高兴能有机会和大家交流我的读书体会。谈到读书,古人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我也是个爱读书的人,作为一名教师,按说应该多读一些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但是,恰恰相反,我爱读,且读得较多的书则是一些文学类的书籍。因为,这类书籍会给我以心灵的滋养,情感的释放,会让我的思想天马行空,自由飞翔。而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书籍往往让我感觉枯燥、乏味,缺少情趣。可是,当我翻开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时,我却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我惊诧于他纯真的童心,我感动于他赤诚的情怀,我敬佩于他不懈的追求,我沉醉于他那如小溪般叮咚作响的诗意的文字。

纯真的童心是儿童快乐的源泉。

拥有永远纯真的的童心是李镇西在教育之路上走得稳健的一个关键因素。童心,表现为纯朴、真诚、自然、率直。教师拥有童心意味着怀有儿童般的情感,拥有儿童般的兴趣,具有儿童般的思维,保持儿童般的纯真。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生活在社会中的,社会经验赋予我们练达,文化知识赋予我们修养,生活阅历赋予我们成熟。作为一个社会人,教师也许会有几副面孔,但面对学生,教育者只能有唯一的面孔:纯真!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低年级小学生家住三楼,家里水管坏了,她看到爸爸妈妈常到一楼提水,并很注意节约用水。有一天,她学习涮锅洗碗后,又坐在小板凳上,在锅里洗起脚来。爸爸妈妈一见,全都惊叫起来:“你怎么能在锅里洗脚呢?”那小女孩却回答说:“我洗完了碗,见锅里的水还很清,倒掉多可惜啊,就洗了脚嘛。”孩子们总是怀着善良的美好的动机去做事,但是因为他们的生理心理发育还不成熟,常常把好事做成了坏事,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这时,只有用儿童的思维才能发现孩子缺点中的可爱之处,甚至智慧之处。只有用儿童般的情感才能理解儿童的心灵世界。所以,李镇西告诉我们,应努力使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保持和谐一致,学会用儿童的眼睛去观察,用儿童的耳朵去倾听,用儿童的兴趣去探寻,用儿童的情感去热爱!

正是因为李镇西拥有一颗纯真的童心,才有了他与学生在田野、在江边、在雪地里、在草坪上追逐奔跑;有了他和学生躺在峨眉山雪地上摆成“一班”两个大字;才有了他和学生一起“斗鸡”;才有了他和学生一起度过的一个个被青春染绿的日子„„他的学生在《回忆20年前的李镇西》一文中说“做李镇西的学生是幸福的,是幸运的!”

赤诚的情怀使心灵相通

童心使李镇西走进了学生的心灵,爱心使他“把整个心灵献给了孩子”。他说:“师爱的最高境界不是母爱,也不是父爱,而是朋友之爱,同志之爱,因为这种爱的基础是平等的: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是啊,我们当今的素质教育决不仅仅是教育技术层面

的事。它首先是一种充满情感的教育,是充分体现教育者爱心与童心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对于一位有事业心的教育者来说,真诚地与学生交朋友,无疑能使他的教育充满更多的人情、人性和人道。教育者只有用“人格的长城”,“心心相印”的情感魅力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心灵!

任何一个人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是不可能不犯错误的,李镇西也不例外。他在工作之初也曾冷嘲热讽过调皮的学生刘江,他也曾不问青红皂白就罚站迟到的安妮,他也曾在学校大型集会的时候声嘶力竭地呵斥学生,甚至让学生程桦站到过道边“亮相示众”,他也曾对“屡教不改”的陶奇吼道:“你休想再让我相信你” „„

犯错误是容易的,但犯错误之后能深刻反省自己,并真诚地向学生道歉,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但是,李镇西却做到了。当他因陶奇和曹辛的出走而通宵未眠的时候,当他在因患白血病而去世的学生遗体前嚎啕大哭的时候,当他为学生读《凤凰琴》时声音哽咽,转过身去,背着学生擦拭眼泪的时候,没有一个学生会认为李镇西不是一个男人。“无情未必真豪杰”,赤诚的情怀让他与学生的心灵相通,心心相印。

他的学生黄金涛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在与我谈心的过程中,李老师没有一句严厉的话,而是亲切地和我聊天。他兄长般的真诚,使我很感动,觉得李老师够‘哥儿们’。将心比心,我也反省了自己过去的表现,尤其是李老师多次批评过的课堂纪律。我是理解李老师的!”后来,黄金涛以优异成绩考上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临行前,他

送给李镇西一张签有学生姓名的尊师卡,上面书写着黄金涛代表全班学生写的一句话:“镇西兄——血脉虽不相连,心灵永远相通!”像这样学生与老师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心灵相通,甚至有着兄弟般的情谊,还有什么样的教育能不成功呢?

不懈的追求让教育花开朵朵

“做最好的老师!”这是李镇西一生不懈的追求。 “做最好的自己”表明了他人生和事业的标杆。他强调“昨天的自己要和今天的自己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我今天处理突发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机智?今天我组织班集体活动是不是比昨天更深刻?今天我面对学生的教育教学建议或意见是不是比昨天更虚心?我今天所听到各种‘不理解’后是不是比昨天更冷静„„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便不断地向‘最好的老师’靠近。”

是的,不断地超越自己,一个比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于是便有了李镇西教育事业上的花开朵朵,硕果累累!

诗意的文字书写教育的辉煌

喜欢读这本书,不仅是因为喜欢李镇西的教育思想,敬佩他的纯真的童心和不懈的追求精神,更因为他字里行间洋溢着他对教育的激情和热爱。在书中,他擅长把理性的思考倾注于可读性极强的教育故事之中。在一个个跌宕起伏、曲折动人的故事里,作者的教育思想、

教育机智、教育情感„„全都融会其中,发人深省,撼人心魄,催人泪下。

最后我想用书中的一段话来与大家共勉:“我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我可以很可爱;我也许不是最聪明,但我可以足够勤奋;我也许不够最富有,但我可以努力充实每天的生活;我也许不会最顺利,但我可以很乐观......只要快乐充实地做自己,就是最好。”

各位同事,让我们一起努力,做最好的自己,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谢谢大家!

推荐第10篇:杨定明《大外交》读后感

《大外交》读后感

杨定明

当阅读完最后一页《大外交》时,我不禁为书中呈现出的大国间纵横睥睨,外交世界里的变幻风云所折服。全书的共三十一章,每一章都环环相扣,相得益彰,让人忍不住像走迷宫一般,对前路一无所知却又充满向往。从第一章开始,就如同一副宏大的画卷缓缓的展开,轻描淡写了诸国的外交历史,欲说还休的点画了他们的外交走向,让人忍不住往下阅读,一问究竟。细数《大外交》中提到的那些历史人物,现实主义如罗斯福,理想主义如威尔逊,战争狂人如希特勒,铁血睿智如俾斯麦等等,每一笔都宛如行云流水般传神的时那些原本写在平面上的人物立体化了,一个个仿佛呼之欲出。连斯大林一个狐疑的眼神,丘吉尔一个微妙的表情这样细节之处都被基辛格这样大师级的人物细腻刻画出。当然这幅画卷的背景也很广阔:如果以时间为主轴的话,从一战到二战到冷战,再到朝鲜战争和越战,以及后来的冷战。在这时空交错的画卷上,我们看到了外交场上风雨变幻,国家间关系微妙复杂。而国家命运的航船往往掌握在舵手——掌权者手中,有人优柔寡断就有人蛮横霸气,有人微笑就有人哭泣,有人抓住历史的机遇就有人被历史所淘汰。《大外交》的执笔者基辛格沉着大气的勾勒出了整个如史诗般的一部二十世纪外交史。

我们从大外交里的来看一战:当史学家们还在为谁该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负责而持不同意见争论时,基辛格却点出了“举不出是任何单一国家导致如此疯狂的迈向毁灭”。他从各国外交风格出发,把一战前欧洲诸国的心态都有条有理的剖析清楚来看,最后得出结论:“欧洲国家把均势扭转为武器竞赛,却未能意识到现代科技与大规模征兵,已使爆发全面性战争成为国家安全及整个欧洲文明最大的威胁①”诚然,德国和俄国完全失去了节制。从一战到二战,历史的车轮碾过一圈。其中发生的外交事件错综复杂令人眼花缭乱,更加扑朔迷离的是隐藏在背后的国与国之间的勾心斗角,博弈角逐。不得不说《大外交》作者基辛格独具慧眼,将这其中纷纷扰扰尔虞我诈看了个清楚明白:一战后法国饥不择食的外交政策,英国缘木求鱼式的均势外交,法德的苦大深仇,英法的历史恩怨,苏联的半路杀出,美国“理想主义”的游说,诸国对刚提出来的“集体安全”概念的摸不着头脑,最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德国作为一个战败国的复兴。究其原因,一小部分在于于德国政府富有技巧的谈判,且善于拖延,“甚至大量印制马克纸钞,拿到公开市场上去购买外币来偿付,也就是大肆膨胀其币值,钱虽付的很多,实际上却没有太多资源流出。②”更大一部分的原因在于德国钻了战胜国诸国间的矛盾,借了美国与苏联的东风。其中不得不提到的一个人是史瑞特斯曼,“他明白即使在凡尔赛的重重束缚之下,德国仍有实力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他并不像民族主义者所批评的,而且与纳粹的作风正好相反(后来纳粹的作风打断了以渐进且几乎必然是和平的方式),他靠着耐心,妥协及欧洲各国去的共识的有利环境,达到他的目标。心思敏捷使他能够以文字上的让步,尤其是在敏感而具有象征意义上的赔偿问题上,以此换取终止对德国的军事占领及促成长远的变革,这些变革必然能使德国居于日益重要的枢纽地位③”。除此之外,基辛格还提到了史瑞特斯曼政策的成功推行和德国的复兴不能忽略德国资源丰富实力十足,凡尔赛合约反而增强了其地缘政治地位。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忍不住在心中赞叹到基辛格不仅是眼光敏锐的政治家和外交家,还是视角新颖的史学家,当然由于《大外交》这本书,他出现在我们面前的角色又是一位文笔矫健具有感染力的作家。

相比于一战,基辛格在《大外交》中写到的二战更为详细一些。可能是由于作为美国的前国务卿和一位出色的外交官,他有机会接触更多第一手的资料,了解到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所以在他笔下评写二战前的背景和二战爆发后英法美苏与德国意大利从交涉到交锋,都有其独特而吸引人的观点。那些领导人的个人性格,决策能力,心里有着什么样的主意,在基辛格看来都仿佛了如指掌似的。比如说对于苏德协定的签约,基辛格就一针见血的

指出了:这是斯大林的待价而沽。对于二战中出现的那个全人类战争史上都罕见的战争狂人希特勒,基辛格的对其性格才艺的剖析可谓是入木三分:“有着草莽英雄的本能,以及对对手心理弱点其准无比的掌握,排除异己④”。这一点可以在后边他利用英国传统的均势外交思想,法国求自保的心态,一步步的跨出了凡尔赛所划定的国界。可以说基辛格是用着刻画希特勒的笔,同时一笔一笔勾勒出英国法国所走的绥靖政策之路。当然,推行绥靖政策的国家不止英法两个,但历史赤裸裸的告诉了我们:这条绥靖主义之路走得并不会平坦,反而到后面极有可能引火上身,悔不当初。当然最为心酸和悲哀的,大概是那些诸如捷克波兰这样的小国家吧,他们成为了大国间政治的牺牲品,绥靖政策的祭奠品。像是可怜的战争屠宰场上待宰的羔羊,作为一个国家的尊严被践踏到最底层,这就是绥靖政策的另一个层面的表现。事实证明:短暂的苟且偷“安”不可能换来长久的和平。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通读《大外交》后我们会发现书中的一个小细节就会印证这句玄妙的话。一战前俄国在亚洲所向披靡的完成了扩张,它将远东划归为自己的地盘,认为其他国家无权插手,所以一旦欧洲望向东方它便有所不满。“这同样的问题又在二战结束后重演:西方盟国主张东欧的命运关系到欧洲的整体,斯大林却坚持东欧,尤其是波兰,属苏联的范围,其未来应与西欧民主国家无关⑤”。斯大林也像过往的沙皇一般独断独行,以致西方势必形成某种军事联盟(北约)以对抗苏军的推进,解除苏联对一些国家的压制(表现为共产主义渗透的等)。从俄罗斯到苏联,一样的对领土贪婪渴求不容别人分一杯羹;从沙皇到斯大林,一样的对权力狂热追求唯我独尊的去统治国家。这两次大战的前前后后,经过一代的时间这个历史模式又重新现身。

合上这八百多页的书时,像是欣赏完了那幅宏大的画卷,每一笔都仿佛出自神手,飘若惊鸿,婉若游龙。作者在书中写出的那些发生在国家间的恩怨纷争,外交家们之间的纵横睥睨,领导人之间的明暗交锋,仿佛信手拈来的一个个深藏在脑海中的大大小小的故事,用一根或明或暗的线,穿成了精彩迭出,让人读起来欲罢不能的《大外交》,我想这跟线,就是基辛格所奉行的现实主义外交吧。作为一个现实主义外交家,他对理想主义提出了含蓄的批评,这点我们也可以在书中看出来。

博尔赫斯曾说:“我在心中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那么一幅如图书馆模样一般的天堂愿景图,大概是又一本一本好书拼凑而成的吧。《大外交》这本书从创作到完成的时间不长,但她在我眼里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经典好书。可以说《大外交》是我的一角天堂,但愿我能够在以后的读书生涯中邂逅更多的好书,让我的脑海中的天堂愈加丰盈,充实,美丽。

第11篇:定**

《定**》教学设计

定**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速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寒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重点词语,把握诗意。

2.有感情地诵读诗文,体味作者思想感情。3.培养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语言、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体会作者感情。

2.通过教师讲授,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苏轼的经历,激发学生兴趣,丰富学生视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苏轼洒脱不羁的个性和面对人生起起落落的淡然态度,培养学生勇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勇气,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反复诵读词的内容,理解词的内容,把握词人的情感变化,体会词人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分析文本,鉴赏诗词的能力,以及此词所表达的释家思想。

三、教学过程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结合常规教学

(一)导入: 提到宋词,有这样一个词人,跳不过也绕不开,他潇洒旷达,豪放不羁:他经历过大起大落,却依旧能够笑对人生,他是谁呢?对,他就是苏轼。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苏轼的《定**》,一起体会词人经历人生风雨之后的智慧与洒脱。

(二)解题:

定**,是词牌名。定**引,一作《定**令》,又名《卷春空》、《醉琼枝》。唐教坊曲,,《张子野词》入“双调”。六十二字,上片三平韵,错叶二仄韵,下片二平韵,错叶四仄韵。《乐章集》演为慢词,一入“双调”,一入“林钟商”,并全用仄韵,有九十九字至一百零五字各体。

(三)诵读:

1.学生自由朗读,结合书下注释,理解文意。2.分别指名学生朗读,教师指导。(找二至三名学生朗读) (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感)

(四)课文分析:

在词之前,有一小段序,这段序写了词人与友人一起同去沙湖遇雨的事,同 时也是写作的原因。值得注意的是,突然遇雨,词人和众人反应各不相同,别人都很惊慌,狼狈不堪,而苏轼却好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仍然从容不迫向前走,两者对比,便突出了苏轼的泰然自若。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吟啸、吟诗、长啸”这是古人表示悠然自得、心情舒展的动作,徐行是慢慢的轻松的走,词人没有正面写雨,而是写雨打在树叶上的声音,反映雨下得很大,首句刻画出一个突然到来的无不利环境,词人的反应是什么呢?“莫听”“何妨”表现了他无所谓的态度,他不惊慌,不躲避,悠然地慢慢向前走,从这我们可以看出词人的泰然自若和洒脱的情怀。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一生只要一根竹杖,一双草鞋,一件蓑衣就能应付各种风雨,还有什么可怕的呢?这三句是对前两句话的展开描写。第二句说“徐行”,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行呢?第三句就说是拄着杖,穿着草鞋轻快地“行”,进一步写出苏轼的洒脱。而“轻胜马” 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马一般是达官贵人骑的,所以这句话包含着两种生活方式的对比,即竹杖芒鞋的平常生活与高官厚禄的华贵生活。苏轼认为,平凡人的生活更加悠闲、自在,可能更适合他,这也是他经历过官场险恶**后深刻的人生体验,而后面一句,进一步写出他面对人生风风雨雨的态度,词中所描写的风雨既是自然界的风雨,同时象征政治上的风雨,人生的风雨,词人有坦荡的胸怀,所以他临危不惧,泰然自若。

“料峭寒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春天带着些许寒冷的风,把酒都吹醒了,这句话表明,词的上片所发生的一切,词人都处于一种醉酒的状态之中,因此,他才在雨中吟啸,在雨中欣然前行,这些可能都是无意识的行为,可能酒醒之后就全部忘记,但也正因为这种无意识,最能体现真性情,体现出苏轼的洒脱,潇洒。“吹酒醒”把词人拉回到清醒的状态之中,同时看到西下的太阳放射温暖的阳光,这既是写景,也寄寓了作者的人生体验,人生不也是这样吗?在逆境中会有希望,在寒冷中会有温暖,那么逆境有什么可怕,人生的寒冷又有什么可怕呢?

于是词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回顾来时路所经历的风雨,如今是一片宁静,这是词人想到了什么呢?归去。那归于何处呢?他不同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他追求的不是“身”的归隐,而是心灵的宁静,因而这里的归去,指的是“风雨”“斜照”,对他来说 风雨、微冷不会让他愁眉不展,阳光温暖也不会让他欣喜若狂,这些在词人看来没有任何差别。苏轼的人生经历过大起大落之后,他的思想已经达到一种佛教的“无差别境界”,只要自己对待一切都处之泰然,那么世间一切对于自己来说都

是一样的,外界的任何变化再也不能引起苏轼内心的任何波澜,那么,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忧患、喜悦,官场上的得意与失意,生死祸福又有什么不同呢?词人归到一种万物皆空的状态,什么都不去在乎,自然就“也无风雨也无晴”了,这几句话是苏轼对自己前半生经受的政治风雨的内心体验和反省,是借助自然风雨而得到精神洗礼的人生彻悟。

(五)课堂小结:

《定**》这首词表现了一定的佛家思想,苏轼的词都深受到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影响,因而他的词都表现一定的深度,在思想上,给人一定的启示和感悟,从而影响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的树立。

(六)结束语:

今天,我们在苏轼的人生境界里走了一遭,对于苏轼对人生的感悟和理解, 相信同学们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感受,每个人的人生都会遇到一些风雨,一些不如意,重要的是在面对这些的时候,有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希望大家学完这节课后会对人生重新进行审视和思考,那么这节课的价值也就得以实现了。

(七)作业:

1、默写并背诵《定**》。

2、了解苏轼的其他作品并进行比较,分析其差异。

(八)板书设计:

定**

苏轼

醉:(梦)———泰然处之

醒:(现实)

归:心境 无雨无情

1001113 王新蕊

(周一

3、4节)

第12篇:定**

一、导语

《定**》教案

老师想请一位同学给大家朗诵一首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请学生朗诵)这首词的作者是谁?(苏轼)

二、背景介绍

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也是豪放词的代表人物,关于他的生平上节课已给大家做过详细的介绍,我们知道了他的一生非常地坎坷,屡次当官,屡次遭贬,就像他自己在晚年时期从被贬之地儋州北归时,路过镇江的金山寺,看到李公麟所画的东坡像时,感慨万千,写下的这首诗(幻灯片)“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事业,黄州惠州儋州。”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他的词,这首词就写于他被贬黄州期间,被贬黄州是苏轼人生一次非常大的转折点,由原来朝廷的重臣,一下被贬为偏远地方的团练副使,就相当于现在的民兵自卫队的副队长的职务,可见差别之大。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词的小序,(幻灯片)序中说:“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序中给我们交待了苏轼写这首词的原因,是因为他在相田的路中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雨具先去”,没有遮雨的东西,(提问:就算有雨具苏轼会用吗?)“同行皆狼狈”,(提问:“同行”是谁?假如和苏轼同行的人还有我,可不可以?)“余独不觉”,只有我一人没有觉得大雨会对我有什么影响?不久,雨过天晴,所以写下了这首词。(提问:假如不交待已而遂晴,行吗?)

三、范读词作,整体感知全文结构

我来为大家范读一遍,在听的时候注意体会这首词的感情基调。 提问:大家认为这首词的感情基调应该是怎样的?(潇洒 豪迈)

刚才看了这首词的小序,我们知道了苏轼写这首词的原因是跟什么有关系?(雨) 这首词的上阕写雨中的情形和作者的感受,下阕写的是雨后的情形和作者的感受。

四、分析内容

1 我们先来看上阙“莫听穿林打雨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幻灯片)

提问:在这一句里,有两个描写下雨的动词,它们是什么?(“穿”和“打”。) “穿”是穿透,“打”是打击。这两个字极言雨势之大。 提问:这首词写于三月七日,是春季,在春天这么大的雨吗? (没有,春雨是很温和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提问:可是在这里苏轼为什么这么夸张地写这场大雨呢?

(这场大雨来势是很猛烈的,它那打击着树叶的气势非常地象苏轼刚刚经过的一场一场风雨,人生的风雨) 引出乌台诗案(幻灯片)

苏轼被关了4 个多月,还差一点被砍了脑袋,幸好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苏轼才幸免于难。余秋雨在形容苏轼经过这场生死劫难后的心情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首词写于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年,三年的时间让苏轼已经慢慢走出了原来那个可怕的阴影,当他再次面对人生风雨和挫折时,不再惊慌失措了,当大家都抱头鼠窜,东

1 奔西跑地慌忙躲雨时,序中说“余独不觉”,不但不跑,我还要一边吟唱着,一边长啸着,在这雨中慢慢的散步呢!这里我们体会到了苏轼的一种怎样的心境?(幻灯片显示:潇洒、闲适、自在、洒脱)

(幻灯片)“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提问:苏轼在雨中手拄竹杖,脚穿草鞋,走起路来很是轻快,老师说的对吗? (明确)不对,草鞋的确很轻便,可是在下雨天,草鞋会又重又沉,并不适合行走,所以,这里的“轻”不是外在感受,而是自己内心的感受。“轻胜马”,什么人会骑马呢?当然是达官贵人了,所以这里的“马”就指代的是奔波官场的忙碌生活。由此可见,这里的“轻”实际是指“无官一身轻”。他曾在给好友李之仪的书信中说:(显示幻灯片)“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屦,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现在不做官了,很多人也不认识他了,他内心中其实是沾沾自喜的。现在的苏轼放浪山水间,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必再为了五斗米而折腰,那他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一身蓑衣,足够在风雨中过上它一生了。”

提问:这里不是自相矛盾吗?前面不是说,“雨具先去”了吗?这时哪里又来的蓑衣? (明确)并没有蓑衣,这里是虚指。实际上表达了苏轼想退隐江湖,自在度过一生的心愿。“任”有放任,自由的意思。在写这首《定**》前不久,诗人曾经还写过一首词,《临江仙》,深夜,醉酒而归的诗人大声地敲门,然而看门的家童鼻息已重,苏轼只好来到江边,望着滚滚而逝的江水,诗人感叹着岁月流年,感叹着人生沉浮,想到自己的不幸遭遇,不由得黯然神伤,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从此后我便放任自己的一生自由自在地度过了吧!苏轼在这里表达了自己想要归隐的心愿,从此后不再有那么多凡俗的事情来打扰他,就像《陋室铭》里说的:“无丝竹之扰耳,无案牍之劳形”。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苏轼(超然豪迈)的一面。(幻灯片显示)

2 再来看下阙:(幻灯片)“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很快,雨晴了,太阳出来了,三月的春风是料峭微寒的,特别是吹在刚刚淋透了雨的衣服上,苏轼不禁打了一个寒战,酒似乎也清醒了许多,转身望去,山那头初晴的斜阳却是在迎接我吗?这一句,饱含着一个历经磨难和痛苦的诗人美好的期望以及复杂的心情,对于一个刚刚经历过牢狱之苦,甚至是杀身之祸的人来说,过去悲惨的经历会给他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然而劫后余生更让苏轼体验到一种人生的哲理:就像天晴天阴一样,人一生的浮浮沉沉是很正常的事。现在的落难,并不能代表一切,那么大的灾难我都挺过来了,现在的我更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会迎来我人生中的“晴天”呢?就像我现在回转身看到斜阳晚照一样。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苏轼的想法的正确性,他后来在宋神宗去世后,又被朝廷召回,以后的再次遭贬我们暂且不论,至少在黄州,苏轼还是等到了他人生中的“晴天”。我们经常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而苏轼的“世事洞明”来自哪里呢?就来自他旷达的胸怀,假如苏轼真的“江海寄余生”了,那他会等来自己人生中的“斜阳晚照“吗?

2 然而,现实中的苏轼还是要在黄州当他的团练副使,他该以一种怎样的心态去面对以后的人生呢?

(幻灯片)“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提问:“萧瑟处”,在这里表面上写刚才下过雨的路,实际上指哪里的风雨呢? (明确)指宦途的风雨。我刚才在大雨中信步时,是那么的悠然、自信,暴风雨并不会影响我的任何东西,而面对人生中的风雨,苏轼又该如何呢?“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说,从此以后我在面对生活时,无论是“风雨”也好,还是“晴天”也好,它们都不会影响到我的心情。我们往往在面对“风雨”(即困难和挫折)时都能够勇敢去面对,而苏轼在这里说的还有面对“晴天”(即顺境和坦途)时的态度。这就值得我们去深思了。

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一些人,当他们遇到人生中的“晴天”时,无法坦然去面对呢?

(比如范进中举,比如有些人的“喜极而泣”)

这些极端的事例就是在告诉我们,对待人生中的事情时要抱着一颗平常心去看待,就是范仲淹告诉我们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界事物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心情。因为所有的事情都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而苏轼此时此刻也是这样一种心情。正因为苏轼有着一颗豁达开阔的胸怀,即使是在他被贬期间,有过失意,有过消沉,甚至产生过要归隐的想法,然而,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坦然去面对,放松心情,宠辱不惊。此时此刻的苏轼不仅仅是潇洒闲适了,他的心态转为一种旷达,一种通脱。(幻灯片显示) 五 艺术特色

这首词除了饱含人生哲理之外,在艺术手法上,也有值得称道的地方,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幻灯片)

1、一语双关,言在此而意在彼。

这首词一方面写的是自然界的风雨,另一方面写的是人生的风风雨雨。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看序中的问题,(回幻灯片)就算真的有雨具苏轼会用吗?不会,因为有没有雨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苏轼心中的感受,因为他的心中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无所谓怎样的天气,都不会影响他的心情。据记载,苏轼淋了这场大雨之后,回到家就大病了一场,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苏轼表面上说的是自然界的风雨,实际更是在说人生中的风雨。所以我们可以说,“同行”的人在这里也是泛指,可以是苏轼的好友,家人,也可以是我,也可以是我们大家。

再来看第三个问题,假如不交待“已而遂晴”,可以吗?当然不可以,没有了这一句,我们就无法理解苏轼在雨过天晴之后的“山头斜照却相迎”的那种心境,正是有了自然界的风雨的变化,苏轼才会产生对人生风雨变化的理解,从而感受到在面对人生风雨时应该抱有的一种心态,即“也无风雨也无晴”。

2、以小见大,寄无限道理于有限事物之中。

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来表现人生中的大道理的方法,我们把它叫“以小见大”。苏轼以遇雨、吟啸,竹杖、芒鞋、寒风、斜阳这些眼前的有限的事物,想到了无限的 3 人生哲理:人生的浮浮沉沉就像这大自然的天阴天晴一样,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我们不应该把它看得太重,以致影响自己的心情,就像我们在学习纳兰性德的词时,他所说的“寻思起,从头翻悔”,已经过去的事把它再放到心上细细地想,那么人生就要从头来过了,所以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不如付之一笑,把它放在一边。也像苏轼一样,放开自己的眼界,敞开自己的胸怀,去笑面人生,这样我们的人生才会无怨无悔。 六 讨论:我们虽然没有经历过苏轼那样的宦海沉浮,但困难和挫折肯定每位同学都有过,今天学了这首词之后,大家对自己以后的人生观有哪些想法呢? 七 作业(幻灯片)

找出《定**》中最能打动你的词句,结合自己的实际写一些自己的感想。

第13篇:定**

《定**》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旷达渺远的意境和作者豁达的胸怀。2.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3.感知豪放词的抒情特点。 教学重点:

1.词所抒发的感情及抒情特点。

2.与词人的身世联系起来体会诗歌的表情达意。教学难点:

1.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旷达渺远的意境和作者豁达的胸怀。2.感知豪放词的抒情特点;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站在这儿,我突然就想到一句话:

人生就是一堂课的工夫;加一个字,人生就是上一堂课的工夫。

类推一下:

人生就是一场雨的工夫,人生就是躲(淋)一场雨的工夫。

一场雨,躲一场雨。 你更喜欢哪一种说法?为什么?

板书:雨

前者寓意:偶然;短暂;不幸;客观存在;„„

后者多了层如何面对的意思,有了动词,主观意愿,行动过程,生命痕迹,„„

苏轼会怎么看?我们一起来看《定**》。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思考:东坡会怎么回答。

——他没躲雨。(小序中,词中。小序作用?“故”:写作缘由,一件小事寄予深刻哲理。)

——他说风雨皆无。

——他淡化弱化了甚至无视了所有的风雨。

2、听这首词,苏轼给你的最大印象是什么?齐读一遍,然后从词中找一下答案。

——沉着。再大的穿林打叶声,都打不乱一个人既有的步伐,只要你视风雨为无物,照样吟啸徐行。

——豪迈。竹杖芒鞋不可惧怕,只要你以之为乐,一样可以轻胜过马。

——随意而安。料峭春风冷,山头斜照暖。气候不定,人生不定,祸福难晓,不如听其自然。

——通达。也无风雨也无晴。阴晴可以等同,盛衰荣辱,又何足挂齿?利害得失可以一并泯灭(有几分禅意了)„„

三、背景穿插。

1、苏轼出世了吗?

——没。

2、你怎么知道?

——苏轼的生平经历证明了,他一生都在仕途上。被贬到黄州还挂着个团练副使,被贬到惠州儋州也还有个节度副使、别驾什么的。预习很扎实,看得很细。( 22岁中进士,先是当判官,然后出任,先后知杭州、密州、徐州、湖州,被贬黄州,职位团练副使(自卫队副队长),出来之后,又先后知登州,一度高升翰林学士,后又出知杭州、颖州、扬州、定州,最后被逐惠州、儋州,节度使副使,别驾。)

3、那大家知道他这首词写在什么时候吗?被贬黄州的第三个春天。好多人都记得余秋雨的这句话:苏东坡成就了黄州,黄州成就了苏东坡。哪位同学来谈谈苏轼去黄州的背景。

——苏轼去黄州和历史还有关,和政治有关。苏轼是在朝廷新旧党之争中倒的霉。(有意思的是新法当政,他发现新法弊端,故反对;旧法当政时,他又觉新法仍有可取之处,所以他不见容于两端。在新法倒霉后者苏目睹新法一些弊端,故很不同意王安石的新法。神宗即位支持变法,旧雨凋零。苏轼自求外放。就是前面说的出知杭扬等。这样持续了大概有十年,当时有人故意把他的诗句扭曲,大做文章。说他作诗讽刺新法,“文字毁谤君相”的罪名,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 坐牢 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大臣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

——东坡获罪?独以名太高。是他弟弟苏辙说的。课外同学们可阅读余秋雨《苏东坡突围》,他从社会的文化心理角度来阐述东坡怎么倒的霉。

四、朗读指导

1、“何妨„„平生”,应该读得从容,潇洒,豁达。豁达怎么读?不温不火,不急不躁,这是节拍。调子呢?不扬不抑。

“竹杖芒鞋轻胜马”有点喜悦和豪迈在里面,可以调子略高点。能不能读成“大江东去”那种?语言风格还不一样,这首词更随意、更朴拙点,豪放在骨子里,在不经意间。

“料峭„„微冷,相迎”还有对人生阴晴不定、捉摸不定的复杂情绪。

五、重点探究、拓展

1、看看这首短短的词,作者的情感有没有变化?如果抓重点,你会抓哪两句来看?大家互相讨论一下。

——上片重点:“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哪个字最关键?任。有风雨,但任风雨漫天,任乱云飞渡,我自岿然不动。潇洒镇静中,有几分倔强、几分抗争的心。有点啸傲江湖的味道。

——下片关键:“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还有没有雨了?一切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本无风雨,何来晴明。

五祖的两个弟子曾说:“身是菩提树 ,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还有一位说:“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无一物、无风雨,颇相似,有点空蒙之感,禅意很浓。

2、如果我们想把全词浓缩到一个字上,你会想到哪个字?为什么?

归。

——前二者合在一起便是全词思想情感的核心所在,那就是 : 作者不怕任何风雨 , 也不在乎风雨阴晴多变 , 一心渴望退隐 ,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情。”颇有点超凡拔俗的味道。这也是归。

——回首。实指刚刚遇雨之处,虚指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的感悟和反思,反思的结果是归去。

·苏轼让你想到谁?

——庄子《逍遥游》御风而行,泠然善者。一死生,齐彭殇,

——陶潜《归去来兮》“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

·他和庄子、陶潜能划等号吗?

——不能,苏轼人生态度是入世而非出世。他宦海沉浮一辈子,他从来没抛弃过世俗生活和仕途生活,他是大儒,但又通佛通道,儒释道在他身上矛盾又统一。

·苏 360首词中,归字出现 100多次。他要往哪归?

我们来看他另外几首词。

——《定**》:“„„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吾乡何在?在心安处)

——《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人生像什么?飞鸿踏雪。一切皆为偶然、虚幻,无论功名利禄,还是痛苦灾难,所以还有什么可以悲喜的呢。(故欢乐不必过于欣喜,痛苦可以在内心化解,世事沧桑实属过眼烟云,求得本心清静便是解脱。和悲喜不形于色还不同,不形于色,心里有,他是化了悲与喜。(这就直接导向了对社会共认的价值系统的否定,和对苦难现实漠然处之的态度。)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 hu2声)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一个笑话,以为他逃跑,派人去追,回头却发现他在呼呼大睡。)他的江海是什么?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1100年):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参: shēn)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九死而不恨,心里装着什么,才有这样的胸襟?这是何等的跨越或超越!)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东栏梨花〉: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这是他和李白的不同。李白一辈子也不明白这个社会是怎么回事,他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所以他是谪仙人。苏轼呢,春来春去,盛与衰,他将人生看得几清明,因为看透,所以通透。

他想归哪儿?归于心。(不同于曹操的天下归心,而是自归于心)

东坡为何不躲雨,因为他知道“前方亦雨”,人生就是一场雨,无边无际,无可躲藏。最好的避风港就是自己的心灵了。心灵驿站,心灵家园,心灵归所,这是一种宁静和通达。

他从来就没有像陶渊明那样“归隐”,是因为没有必要。他不需要躲避官场,逃离尘嚣,而是要逃离人生。可是,已经活在世上,谁又能脱身人生这个大罗网呢?所以无论是人间天上,还是廊庙江湖,对于苏轼来说均是“外部世界”,本无区别。他最后的归宿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所谓的“也无风雨也无晴”和“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就是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征。所以苏轼的潇洒里面有人生的空漠和心灵的超脱!

六、温故知新

我们以前读苏轼的东西是不是都是这个感觉?不是。举点例子。

——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春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人生可以再少,青春可以永驻,大可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表现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壮志难酬)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但愿,千里〉(美好祝愿,人间情怀)

《赤壁赋》呢?还是有点归的味道。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任”也好,“无”也好,有风雨才有归意。我突然又想到了苏轼另一首词: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天涯处处芳草处处可归。心里有就有。墙里墙外,多情无情,面对一切悲剧,都能笑而归了。范仲淹: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芳草是故乡。

七、个性阅读

1、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苏轼?不是。那请联系本词来说说。

——风雨本客观存在,他却视而不见,说“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一种自我欺骗、自我慰藉。

你觉得这种慰藉不好吗?

——如果命运强加给他的这种风雨是不合理、不公正的,他就应该愤怒,应该抗争,这才是真性情。

——高兴了你就喊,痛苦了你就哭。这才是人的本性,正常人,俗人。

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推荐给大家:

像苏轼这样的好官却最终落了个“贬谪琼崖”的下场,是不正常的,而苏轼最终能够对这一结果接受并心平气和那就更不正常了。

在这种不正常的背景下,完美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理念其实只是“随遇而安”的另一种富于欺骗性的表达。在这种不正常的情况下,“旷达”实则是一种无奈,“突围”其实是一种逃跑。

在人格的坚硬性上,苏轼不足以和中国历史上那些坚持真理而不怕杀头的人比肩而立!把这种“纯正的窝囊”演变成了一种“虚假的完美”,因而,他就“罪莫大焉”。

2、那你们认为人生之雨来临时,到底是假装没看见,就当不存在,还是主动去躲避或抗争呢?

人生的是复杂和多元的。在人生的穿林打叶声中,你到底选择一种什么样的姿态,是你自己的事,只要对得起人生这一场雨的工分,对得起容纳我们的这个世界就行了。

八、学习评价

鉴赏中很重要一条就是评价,用一句话说说他的人或他的词。

——“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憎恨者,一位瑜珈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林语堂《苏东坡传》)

——“中国古代最高贵,最亲切,最有魅力的文人”(余秋雨《文明的碎片•苏东坡突围》)

——“他的全部作品展现了一个可供人们感知、思索和效仿的活生生的真实人生,影响了无数后继者的人生模式的选择和文化性格的自我设计,从而使他与后世的读者,建立了一种异乎寻常的亲切动人的关系。”(王水照复旦教授,唐宋文学权威)

—— “东坡先生非醉心于音律者,偶而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 王灼云(《碧鸡漫志》)(课本单元标题语)

带着我们对风雨的理解、对东坡的理解我们再读一遍。

九、拓展

我们围绕“雨”说了这么多,原文的“雨”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既是自然风雨,又是政治风雨、人生风雨,这么说诗中的“风雨”用了什么手法?

——隐喻义,双关。很好,如果考试,这儿很可能成为考点。最后我们来做一件入世之事:给这首词拟几道赏析题。

——“一蓑„„”刻画了苏轼什么样的形象?(抓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常常是重点)

——“归去„„”苏轼要往哪归?结合苏轼生平谈谈苏轼的人生态度。

——“轻”怎么理解?竹杖芒鞋行于泥地真比马轻?

——“迎”在词中的作用是什么?(抓字词来解读,很符合出题常规)

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 人生再多的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如果做不到,再多读读他的文字吧。

第14篇:定**

《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词人的形象,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作品旷达的意境。

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3、学习本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感受词人淡定从容、豁达洒脱的形象,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作品旷达的意境;学习本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2、教学难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讲解法

【教具准备】

录音机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苏轼是我们都非常熟悉的一位词人,他的很多作品都为我们所熟知,比如说:《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江城子》等等。其中有很多的千古传颂的名句。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苏轼的另一名篇——《定**》,看看词人这次又为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惊喜。

二 初读课文,检查阅读

1、请几位同学朗读课文;

2、再请几位同学对以上同学的朗读进行点评,如有错误,需要指出;

3、教师总结

三 解读小序,了解背景

1、学生一起大声朗读小序;

2、朗读后,学生思考小序交代了哪些内容;

3、请学生回答小序包含的信息;

4、对学生的答案及时进行反馈,如有不足,进行补充

5、结合小序,介绍这首词的写作背景

四 鉴赏正文,理解思想

1、学生听录音,整体感知这首词;

2、学生齐读这首词并思考哪些词句让自己印象深刻,为什么;

3、请学生回答让自己印象深刻的词句及原因,给予一定的赞扬

4、细致分析词的上片

① 请学生翻译上片的内容,并作出反馈; ② 指出词中需要注意的几个词:吟啸、芒鞋、蓑;

③在风雨中,“同行皆狼狈”,而词人却能“吟啸且徐行”“竹杖轻胜马”,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

④请学生再次默读上片,思考“一蓑烟雨任平生”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境;

⑤学生思考后,如果还不能够体会,让学生再次听录音,稍后适当引导,以求深刻体会

5、细致分析词的下片 ① 全班齐读下片;

② 逐句翻译,重点解释几个词:料峭、萧瑟;

③ 逐句讲解,文中“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描写的是什么内容,这三句在文中有着什么样的作用;结尾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④ 请学生思考两个问题:文中“回首”指什么以及这里运用了什么表达手法?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

⑤思考结束后,请同学作答,并作补充。

五 重点探究,拓展思维

结合文章的背景知识,在疏通全文大意的基础之上,和学生一起,探究词人当时的心境和对人生的态度,体会作者宽大的胸襟和超然的心境。最后,概括出词的中心思想。

六 课堂小结

苏轼人生态度是入世而非出世。他宦海沉浮一辈子, 他知道“前方亦雨”,人生就是一场雨,无边无际,无可躲藏。最好的避风港就是自己的心灵。心灵驿站,心灵家园,心灵归所, 这是词人希望获得精神解脱的一种象征,这是一种宁静和通达。所以苏轼的潇洒里面有人生的淡然和心灵的超脱!这节课使我们对大词人苏轼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是否他那种坦然面对风雨、困难的精神也感染了你们呢?下课后自己可以思考一下。

七 作业布置

1、背诵这首词

2、就这首词写一点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字数不限,但一定是自己的感受。

八 板书设计

定** 苏轼

上片 风雨中,踏雨吟啸,怡然自乐 下片 风雨后,蓦然回首,云淡风清

第15篇:定**

《定**》教学设计提纲

学习目标:

1.鉴赏诗词的人物形象。

2.归纳:鉴赏诗词人物形象的方法。

一、我学,我积累

1.朗读三遍,对照注释和资料,疏通词意。(用散文的笔法表达出来)

2.初读感知,诗中主人公给你留下的最大印象是什么?(简要说说)

二、我读,我提问

1.播放录音,,体悟情感。

2.一名学生朗读诗歌。学生将不理解的问题写在自己本子上,组内交流解决,将依然不能解决的问题提交到教师处。

三、我讲,我探究

学生齐读诗歌,带着初读的理解,领会诗歌表达的主要内容。教师结合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布置小组合作探究任务。(先自己思考,然后再小组合作): 请从词的思想感情和人物形象方面,写出你的疑问,并尝试着解决。 (1)

(2)

四、我疑,我批判

教师对文本中有争议的一处找出来,引导学生结合对文本的理解,发表自己的看法。

联系你所读过的苏轼的作品,说一说,概括苏轼的形象是否仅一个“旷达”了得?

五、我写,我比较

1.将本词改写成一首现代诗,题目可另拟。比较不同的表达效果。

2.结合本词,写一段话评价苏东坡。(可采用多种文学样式:如对联、诗词、颁奖词、评论性文字、抒情性文字等)

六、我读,我感悟

1.归纳:鉴赏诗词人物形象的方法。

2.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3. 带着对文本的深刻理解,齐读课文,读出作者感情,自由朗读课文结束。

第16篇:定**

《定**》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本词主要内容,了解苏轼生平经历及思想。

2.体会苏轼在词中所表现出来的乐观旷达旷达的襟怀,提升学生的人生观。 3.领会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及双关等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

体会苏轼在词中所表现出来的乐观旷达的襟怀。

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以小见大及双关等手法来表现主旨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下雨了,没带伞的人拼命地往前跑,街上只有一个人,笃定缓步而走,经过的人问他:“你为什么不跑啊?”那人却说:“跑什么呀,前面不也在下雨么。”这个人的回答看似好笑,不过,的确有这样的人做出了这样的事。他,就是大家熟知的宋代豪放词派的苏轼。他为什么能够在雨中吟啸徐行?为什么不觉得狼狈?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心态与情怀呢?今天就让我们通过苏轼的《定**》来共同领略他的内心世界。

二.教师范读这首词

提示:

1、读出节奏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学生朗读(读准字音)

同行(xíng) 吟(yín) 啸(xiào) 一蓑(suō)

三.自由朗读,赏析小序

1.这首词写了一件什么事? 2.小序的作用。

四.写作背景

“乌台诗案” 因李定等人诬告苏轼诗文“毁谤君相”,苏轼被囚于乌台。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后来苏轼被贬往黄州,充团练副使(此职位为虚职),但不准擅离该地区,并无权签署公文。历经生死考验被贬黄州三年后苏轼写下了这首《定**》。 五. 师生合作探究解读文本

赏析上片

1.雨是什么样的雨?何以见得?

风很大,雨点很猛,雨势很急。 穿(林)打(叶)

追问:面对眼前风雨,作者态度如何?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莫听”“何妨”“谁怕”

分析:风大雨急,面对如此情势,一般人都会惊慌失措(同行皆狼狈),可是作者用“莫听”二字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从容处之,悠闲自若。从“何妨” “谁怕”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作者在风雨面前坦然处之,泰然自若的心理状态(旷达情怀)。 2.上片塑造了苏轼雨中怎样的形象呢?

提示: 穿着草鞋,拄着拐杖,在风雨中缓缓从容而行,时而吟诗时而长啸的潇洒乐观的人物形象。一个“缓缓”,也让我们再次看到了苏轼的镇定自若。 3.为什么作者会说“竹杖芒鞋轻胜马”?

明确: “竹杖芒鞋”本是草野百姓的装束,也表明了苏轼此时身遭贬谪。而“骑马”是官者的体现。那么,在这里“轻”字必然另有含义———“无官一身轻”。 轻”并不是他“身轻”,而是他的“心轻”,“胜”就胜在了他的乐观精神。 4.过渡:与“官”相对的就是“隐”,由此也引出了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是这条思路发展的自然结果。

5.“一蓑烟雨任平生”中的“烟雨”单指自然界的风雨吗?“一蓑烟雨任平生”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也指人生风雨(政治风雨)。要坦然接受和从容面对人生中的“风雨”的人生态度.

过渡:面对人生风雨,苏轼为何能做到如此从容?带着个问题,大家齐读下片。

赏析下片

1.赏析: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提示:“料峭春风”也指人生的逆境、政治风雨。与之相对,“山头斜照”也指人生的希望。此三句具体落实小序中“已而遂晴”一句,这是眼前实景实写,也暗示着对未来际遇的一种自信的预测。

2.赏析: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1)“风雨”和“晴”有何深层含义?“也无风雨也无晴”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感悟?

明确:作者认为无论是晴是雨都无所谓。人生也是如此,顺境也好,逆境也好;困窘也好,通达也好,都无所谓。这是诗人面对仕途失意的旷达超脱的胸襟。也正是因为有如此的感悟,如此的襟怀,在苏轼才能做到从容面对人生中的风雨。 (2)怎样达到“无风无雨的境界”呢? 明确:归去。对苏轼来说,“归去”实质上就是摆脱官场,淡出江湖,达到真正超脱的境界,这就是在苏轼身上一直贯穿着的佛道思想。

六.主题归纳:

本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述了他对人生的独特体验和感悟,表现了他洒脱的性格,乐观旷达的胸襟。

七.课堂总结。

生命因脆弱而宝贵,上苍在又一个早晨让我们又一次睁开了眼睛,我们就应该像苏轼一样用一种乐观旷达的心态去坦然面对和接受睁眼后看到的一切,无论是晴天,还是风雨天。有人说,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事,人生再多的风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了晴空。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起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

八.再次朗读全词。 九.作业布置。

1.背诵全词

2.以《我眼中的风雨人生》为题,写一篇小随笔,表达你对人生风雨的看法。

板书设计:

第17篇:定**

定**》 苏

朱后树 教学目标 : 知识和能力

1、了解苏轼生平及其词风。

2、学习和掌握词的鉴赏方法。过程和方法

1、朗读背诵,整体感知本词。

2、自主、合作、探究出本词人物形象及写作手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品味作者超然洒脱、坦荡豁达的心胸,养成高雅脱俗的高尚情趣。

2、正确对待逆境与叵运,保持本色,展现真我。教学重点:

领悟词人旷达乐观的人生境界,学习即景抒情、即小见大、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

结合作者当时的政治处境,品味词语,分析形象。 教学方法:诵读、提问、讨论、探究 教学课时:1节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激情导入:

播放配乐图画,教师充满激情地诵读介绍:

有这样一个人,他将至情流动成笔下四溢的华彩;他将真我交织成理念奔腾的旋律;他将诚挚挥洒成行云流水的文字,他用生命演绎着本色的张扬。

无需夸耀,不容粉饰,他的名字本身就闪着熠熠的光彩。苏轼(板书),这是个在沉醉了几百年的中华大地上响亮的名字。

苏轼是一杯水,温柔多情,爱悬于胸。“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他不掩饰内心的思念,甚至有时还会有“夜来幽梦忽还乡,唯有泪千行”的经历。天人永隔的分离,肝肠寸断的痛苦,刻骨铭心的思念,在如水般流淌,把本色细细说讲。一位至情的文人,不在乎“好男儿志在远方”的劝谏;不理会“男儿有泪不轻弹”的名言。他将灵魂深处那浅浅的相思,淡淡的哀愁诉说着,不理会世俗的眼光,至情的本色由我张扬。 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苏轼的《定**》。(板书课题)

二、知人论世

学习诗词需要知人论世。(展示课件)看大屏幕了解“苏轼其人”。(学生看)苏轼其人 苏轼(1037-1101):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

1071年,请调杭州,作《饮湖上初晴后雨》;

1074年,调任密州,作《水调歌头 中秋怀子由》《江城子 密州出猎》;

1079年,移任湖州;

1080年,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自此别号东坡居士),作《前赤壁赋》、《念奴娇 赤壁怀古》《后赤壁赋》;

1084年,49岁恢复名誉,连升三级,官至翰林学士侍读。后与司马光政见不合,请调外任,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后任兵部尚书兼侍郎,至礼部尚书;

1093年,“新光执政”,以“讽刺先朝”贬为惠州安置,并再贬儋州;

1101年,大赦,归任朝奉郎,归途中卒于常州。

坎坷的命运,非凡的经历,历练旷达的性格,成就一代旷世奇才。

(展示课件)快速介绍“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已近三年。在这遭受严重政治迫害后的几年里,苏轼内心当然有忿懑和痛苦的一面,但他却始终能以超人的旷达心态泰然处之。这首《定**》就表现了苏轼当时“泰然处之”的心境。

三、朗读背诵

1、展示“竹林听雨”优美动画课件,教师示范激情背诵。

2、要求学生大声自由朗读,争取能背。

3、检查诵读。学生集体诵读后,教师鼓励说:背诵是鉴赏的前提,积累是智慧的灵光,学诗词必须多背诵多积累。暂时背不熟的同学上完这节课后也一定会背!

四、鉴赏品评

(一)梳理内容,描述形象

1、词语理解:(展示课件)这首词有些词语的意思需要大家弄明白,请看大屏幕,理解词语,学生回答(略)。

狼狈

料峭春风

向来

2、脉络梳理:下面谁来概括一下这首词的上、下阕内容。学生回答(略),教师展示“脉络梳理”课件。

3、描述形象:联系背景,结合具体词语,展开想像,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苏轼形象。学生思考发言,教师抓住发言要点板书: 谁怕—从容不迫

归去—旷达乐观 形

概括学生答语中苏轼的形象:苏轼是一个吟啸徐行,拄着拐杖,穿着草精,顶风昌雨,不畏艰难,是从容不迫,旷达乐观的诗人。

4、学生集体背诵本词,做到口中念文词,心中有东坡。

(二)鉴赏艺术特色

诗歌欣赏除了要分析形象,还要分析技巧和语言。请大家讨论一下,说说本词写法上的特点。学生思考发言,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概括并板书:

一语双关—自然与政治 一如家常—无语不可入 即景生情—无事不可入 即小见大—借题发挥 手语 言

(三)走近苏轼,感悟生活

同学们,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得与失、成与败、荣与辱,总是相伴相生,苏轼对人生的态度和境界,对我们大家又有哪些启迪呢?请大家谈谈感悟。 学生自由探讨,踊跃发言。具体内容略。

五、迁移拓展

展示课件《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答案由课件展出。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1、这首词下阕主要运用了一种什么表现手法?试简要分析。

答:托物寓人或移情于物。下阕描写缥渺孤鸿的具体形象来表现“幽人”(作者自己)把自己的主观感情物象化。

2、这首词主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试简要分析。

答: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情怀。

3、比较《定**》与这首词,思考两首词的风格和情感。答:《定**》词风偏于豪放,这首词词风婉约;《定**》感情上旷达乐观,这首词则自伤自许。两首词相互补充,体现出苏轼本色真我的风采。

六、教师小结

(展示图画课件)教师小结:苏轼用至情、用真我、用生命张扬了本色,给我们以无尽的遐思和启迪,课下请多读点、多学点苏轼,让我们的青春本色更加亮丽!最后请全班同学站起来,将这首词大声齐背一遍。

(学生充满激情地背完时)教师语:下课,同学们再见!

七、教学后记

激情导入部分通过诗意的语言激发兴趣,促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导语宜熟练背出。知人论世部分需直接简单,时间不宜过多。重点是让学生意识到苏轼人生坎坷,被贬黄州的经历对其思想的潜在影响。朗读背诵部分教师激情配乐背诵很关键,它对学生的朗诵、理解文本作者形象具极好的帮助作用,对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也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教师务必处理好这个环节,一举手一投足都尽量做到“我即苏轼”的程度。学生自由朗读和集体背诵意在让他们提高诵读水平,熟悉文本,为下面进一步深入学习服务。鉴赏品评词语解释部分根据学生实际水平来定,素质好、预习充分的简单提示即可。脉络梳理较容易,请一学生回答即可。作者形象描述是本节课教学重点,用时约12分钟。因为学生预习较充分,我主要采取让学生结合词语、联系背景展开课堂讨论的办法,全面概括作者形象。抓住学生回答的关键词,比如“爱好自然”“无畏风雨”“泰然处之”“旷达乐观”等来概括形象。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分析,可由表及里概括,可知人论世陈述,可结合词语论证等等。这个环节在设计上体现了敢于放手、依靠学生自主学习的思路,具有一定的难度,存在着启而不发、放后难收的风险,教师要灵活处理。概述形象了解作者后,全班集体背诵一遍课文。接着鉴赏本词写作手法和语言,这是本课又一重点。可让学生自由思考回答,教师注意总结并板书,用时约6分钟。走近苏轼、感悟生活部分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鼓励有不同见解与认识。事实上,学生所答感悟深刻,观点新颖。迁移阅读部分意在补充文本,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苏轼其人以及其词风,同时检验学生对词的鉴赏情况,此过程用时约6分钟。最后小结时语言要简洁富有诗意并充满激情。学生背诵的安排一是强化诗词诵读;二是前后呼应,以教师的背诵开始,以学生的背诵收束,实现了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情感的启迪的教学转变;三是活跃了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今后对诗词的愉快学习。

第18篇:定**

《定**》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品味诗人的情感

2、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表现手法。

3、感受苏轼的旷达洒脱、豁达坚韧、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的情怀。

教学重点: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诗眼“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鉴赏、品味

教具:多媒体课件

一、新课导入。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这就是我读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对苏轼最大的印象。大家读了有什么感受呢?我们今天学习苏轼的《定**》一起,感受一下苏轼的成熟(板书文章题目),请同学们打开课本-------------

二、朗读指导与整体感知

诵读三个基本要求:(1)、读准字音。(2)、读出节奏。(3)、读出情感。结合此处分析诗歌的意象,情趣和理趣,及感情)请同学们自由诵读课文,用笔把不懂的字音或词语打上标记,”指名一名学生诵读。(3分钟)

1、教师指导:“何妨„„平生”,还应该读得怎么点?从容点,潇洒点,豁达点。豁达怎么读?不温不火,不急不躁,这是节拍。调子呢?不扬不抑。

——不对,有同学说“竹杖芒鞋轻胜马”有点喜悦和豪迈在里面,可以调子略高点。能不能读成“大江东去”那种?语言风格还不一样,这首词更随意、更朴拙点,豪放在骨子里,在不经意间。

——有人说“料峭„„微冷,相迎”还有对人生阴晴不定、捉摸不定的复杂情绪。

2、教师放背景音乐并朗读,学生听朗读,一边听一边展开想象:一个吟啸徐行、拄着拐杖的老者,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险,镇定从容,与风雨搏击,何等的乐观、潇洒。初步感受苏轼的形象。

链接

http://mp3.baidu.com/m?f=ms&rn=&tn=baidump3&ct=134217728&word=%C5%FD%C5%C3%D3%EF&lm=-1

三、鉴赏、品味

1、品形象

读完诗后,你觉得本文是简单的写了一个半道中突遇狂风暴雨而不避的老者吗?他是有意这样做的吗?请联系时代背景谈谈个人的看法。(分组讨论)

(1)教师穿插介绍时代背景。这首诗作于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三个春天。好多人都记得余秋雨的这句话:苏东坡成就了黄州,黄州成就了苏东坡。哪位同学来谈谈苏轼去黄州的背景。(苏轼只因反对新法,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被人以其诗有“谤讪朝政及中外臣僚”之意弹劾,于知湖州任上逮捕送御史台狱;羁押四月余后,谪任黄州团练副使。(民间自卫队副队长)苏轼的坦荡仕途突遭狂风暴 1

雨,他几欲投江自尽。但谪贬路上,壮美山川洗涤了他那蒙垢的心灵,村野生活又让他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传说他被贬黄州除了党派之争还和他评判王安石的诗有关,即“乌台诗案”。)

(2)结合诗句分析形象(讨论作答)

“莫听穿林打叶声”,写雨,抓住雨怎样的特点来写?对诗人形象的塑造有何作用?

“徐行”且“吟啸”。描写了诗人怎样的心态?“一蓑烟雨任平生”表现了怎样的品质?

2、品语言(抓诗眼,体会语言风格)

(1)、看看这首短短的词,如果抓重点,你会抓哪两句来看?大家互相讨论一下。——上片重点:“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哪个字最关键?任。有风雨,但任风雨漫天,任乱云飞渡,我自岿然不动。潇洒镇静中,有几分倔强、几分抗争的心。有点啸傲江湖的味道。

——下片关键:“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还有没有雨了?一切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似的。本无风雨,何来晴明。

苏轼名句:“夜雨何时听萧瑟”。天晴后,回顾来程中所经风雨,自有一番感触。日月的阴晴圆缺,是惯见的循环。而宦途中风雨来袭,却不知伊于胡底!如黄庭坚《谪居黔南十首》云:“病人多梦医,囚人多梦赦”,遭受风吹雨打的人,总要盼望天晴,但天晴何其难料又难盼!

因此,苏轼于此想得更深,他说无风雨最好。无风雨,则盼晴、喜晴的心事也不需有了,这便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真谛。

如何到得政治上“也无风雨也无情”的境界?是“归去”!这个词汇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取来,照应上文“一蓑烟雨任平生”。在江湖上,即使是烟雨迷蒙,也比宦途的风雨好多了。

(2)、如果让你找出最能体会作者心愿的词,你会想到哪个字?为什么?归(搏击风雨)

—— 作者不怕任何风雨 , 也不在乎风雨阴晴多变 , 一心渴望退隐 , 归去。那么词人因何而归?“风雨”仅仅是自然界的风雨吗?那么词人在写作此词这段时间经历了怎样的“风雨”?由此可见苏轼之归不仅仅是表面上所指途中自然界之风雨,还有政治上的风雨人生仕途的风雨。——回首。实指刚刚遇雨之处,虚指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的感悟和反思,反思的结果是归去。

3、品表现手法

(1)“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试作分析。 -------以小见大。词人凭竹杖芒鞋,顶风冒雨,以“轻胜马”的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诗人面对人生的风雨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2)“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你是如何理解句中的“风雨”和“晴”的?谈谈诗人的顿悟和感受。

--------运用了象征,一语双关的手法。伟大的灵魂在艰苦的跋涉,无声的探索,无歌无喜,无风无雨。

词人用象征手法,写出在突如其来的政治风雨面前,自己内心的坦荡与气度的从容。从历史和磨难中走来,在穿林竹叶声中吟啸徐行,不避崎岖,走入安宁,走入心灵的坦途,在纷扰的世界中寻找自己崭新的位置。

四、比较阅读。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请找出词中含有典故的句子,简述这两个典故的用意?

(2)这首词在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上与《定**》有哪些相似之处?

五、学习评价

鉴赏中很重要一条就是评价,请各小组用一句话说说他的人或他的词。

他人评价:——“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憎恨者,一位瑜珈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林语堂《苏东坡传》)

——“中国古代最高贵,最亲切,最有魅力的文人”(余秋雨《文明的碎片•苏东坡突围》)

那么你对苏轼如何评价呢?(各抒己见,言之有理)

小结本课:

苏轼在被贬黄州的四年里,生活艰苦,身心历经考验,但黄州成就了苏轼,使他突破小人的包围,真正审视人生的真谛,展现了一个真实的苏轼。正是这个真实的苏轼让后人对他投之以敬重的目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让我们带着对苏轼的仰慕重读《定**》。

附板书:定**

苏轼

1、即景生情,情真意切。

2、以小见大,平中见奇。

3、质朴中见深刻。

参考资料链接:http://space.tv.cctv.com/page/PAGE12360497017422913

第19篇:定**

《定**》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苏轼,理解作品思想内容,把握词中抒发作者的豁达胸襟。

2、体会词中包含的人性哲理。【教学重点】:理解作品思想内容及词中所抒发的旷达胸襟。 【教学难点】:领会词中抒情特点及从生活小事去领悟人生哲理及隐喻手法运用。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苏轼生平简历——“三起三落”

苏轼坎坷的一生有这样两句诗形容“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嘉祐元年(1056),苏轼首次赴京应举,次年与弟苏辙同榜进士。嘉祐六年应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其间因与王安石变法主张有许多不同,请求外调,自熙宁四年至元丰初期,他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革新除弊,颇有政绩。元丰二年(1079)因所谓以诗文诽谤朝廷罪,即“乌台诗案”下狱,被释后,谪贬黄州。(一起一落)元祐元年(1086)旧党执政,苏轼调回京都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但在罢废免役法问题上与旧党发生分歧,元祐四年,出知杭州。(二起二落),六年召回,贾易等人寻隙诬告,苏轼请求外任,先后被派颖州、扬州、定州。这期间,他仍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不断革新。绍圣元年、哲宗亲政,新党得势,苏轼这次一贬再贬,由英州、惠州,一直远放到儋州(三起三落)。直到宋徽宗继位,他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死于常州。

不过,苏轼的人生经历了许多波折,但并没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如《定**》

二、教师范读这首词

提醒:

1、读出节奏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学生朗读(读准字音)

同行(xíng) 吟(yín) 啸(xiào) 一蓑(suō)

三、整体讲解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此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在遭受严重政治迫害后的这几年,他内心当然有痛苦的一面,但他能以超人的旷达心态泰然处之。据《东坡志林》卷一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这首词及小序虽然着力表现了吟啸徐行、任凭雨打的超然自得的人生境界。但实际上潇潇春雨和料峭春风还是使苏轼得了一场病,但苏轼不提病事,而直抒胸襟。

1、这是一首记事抒怀之作,请认真阅读词前短序,说说词中所写的是什么事?

明确:途中遇雨。

2、概括词的上、下阙的主要内容 上阙:冒雨徐行的心境 下阙:雨过天晴的感受

3、概括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抒情主人公是一个竹杖芒鞋、顶风冒雨、吟啸徐行、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形象。

4、反复诵读体味并背诵全词。

四、品读探讨

(一)重点字词

1、词中“莫听”、“何妨”两个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首句,写雨点打在树叶上,发出声响,这是客观存在,渲染出雨骤风狂,而冠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作者的性格就显现出来了。“何妨吟啸且徐行”是上一句的延伸。“何妨”是“不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吟啸,吟诗长啸,表示意态安闲。词人不在乎风雨,他在雨中吟诗,甚至脚步比以前还慢,潇洒中带些倔强。表现了作者从容不迫、悠然自在的神态。

2、“竹杖芒鞋轻胜马”中的“轻”字有何含义?

这个“轻”字分明指心情轻松,大有“无官一身轻”之意。在苏轼看来这种“竹杖芒鞋”的村野打扮比起皂靴宝马的官场气派更轻便、更自在,这里从一个侧面,透露了作者一贯喜好自然、无拘无束的性格。

3、“也无风雨也无晴”中的“风雨”和“晴”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风雨”比喻人生中的逆境,如各种政治打击和人生险途。“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

(二)名句赏析

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竹杖芒鞋”三句并非实景,是一种写意手法,也可看作是他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宣言。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任平生”是指平生饱经风雨,早已听其自然的意思。此句意为:怕什么呢?自己的一生就是披着蓑衣在风雨中过来的,对此我早就习以为常、处之泰然了。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形象地表现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气度、胸襟以及对人生的态度。

2、“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给我们以怎样的人生启示?

“料峭”三句,由心中事折回到眼前景,写自然界天气变化之快。刚才是冒雨而行,虽衣裳尽湿却不觉冷;现在雨停风起,反而感觉微凉;山头夕阳又送来些许暖意。作者在逆境中看到曙光,这就是他的旷达了。 A阳光总在风雨后。

B也许正当我们感到绝望的时候,希望和转机已经在前面等着我们了。 C失败和成功是一对孪生兄弟,失败来了,成功还会远吗。 D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E阴雨之后必有阳光,生活中要充满乐观和希望。

3、回首向来萧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回首”三句复道心中事,含蕴深邃。“回首向来萧瑟处”,即是指回望方才的遇雨之处,也是对自己平生经历过的宦海**的感悟和反思。词人反思的结果是:“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是众口流传的佳句,词人巧用双关,以“晴”谐音“情”,巧妙地将自然之景和心中之情结合起来,了无痕迹。而“无”字在一句之内地重复使用,不仅音韵铿锵,更是将词人那种无牵无挂,无欲无求,冲淡平和之情充分地表露出来。“也无风雨也无晴”中蕴含作者心静如湖水,不在乎外在事物得失的心理状态。他追求的是内心的退隐;所归之处是能使他灵魂得以安宁的精神家园。自然和仕途有晴有雨,有顺境有逆境。词人始终泰然自若。“一蓑烟雨任平生”,潇洒镇静中带些抗争,也是一种执著;“也无风雨也无晴”,是对此的升华。

A“风雨”比喻人生中的逆境,如各种政治打击和人生险途。“晴”比喻春风得意的顺境。

B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要以坦然而超脱的心态去对待,胜不骄,败不馁,福不喜,祸不悲,这样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修养。风雨改变不了苏东坡,也改变不了我们。

综上所述:这首词记叙的是主人公出游时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表述了他对人生的独特体验和感悟,表达了作者洒脱,旷达的性格和胸襟。

需要提醒的是:全词从表面上好像是写自然风雨,但仔细体味,这里写的己经不是自然界的风雨,而是人生旅途中的风雨,怎样对待这旅途中的风雨人生,应该说我们从这首词里找到了答案。当然,苏轼的旷达胸怀,隐含着诗人历经政治磨难而终于醒悟的意味,他在《临江仙》中写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这一名句,在这首《定**》之前,可见在被贬黄州这段时期内,归隐的思想在他思想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

五、重读这首词

六、这首词在写作上的特点是:

1、写眼前景,想心中事,情景交融,隐喻寄托。眼前的遇雨:可在雨中“吟啸”,竹杖、芒鞋、寒风、酒醒、斜阳„„这是眼前景,但都隐喻着苏轼的经历:眼前的雨,喻人生的政治风雨;竹杖、芒鞋、喻苏轼被贬渔樵杂处,放荡出水;“酒醒”隐喻作者经历坎坷后对世事更加清醒。

2、以小寓大,言外无穷。

道中遇雨本是生活中常事,但道出人生哲理:人世哪个不遇风雨,遇风雨怎样面对,应该是在自然风雨中镇定自若,在仕途风雨中泰然处之,在痛苦中旷达自解,在醒悟中超脱旷达。这些都渗透出他放开眼量,洞达事理,自我调节、旷达通脱一系列的人生哲理。

七、作业

背诵这首词 附:板书

冒雨徐行的心境——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定**

乐观 旷达 洒脱

雨过天晴的感受——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第20篇:定**

《定**》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定**》的作者苏轼,是中国文坛上的一颗巨星,他在屡遭贬谪的挫折之后,仍然达观处世的人格精神,曾给一代代人以精神的给养。所以我选择学习苏轼贬谪黄州时的两篇诗词来探究苏轼情感的变化,让学生感悟作者超然人生风雨的旷达胸襟。在读懂苏轼的同时,指导自己的人生。 三维目标:

1、训练学生运用知人论世的理论知识分析诗词

2、合作学习,用文学视角解读词中景物,品味意境,感受词人的情感变化历程。

3、探究苏轼心境的大变化,感悟作者超然人生风雨的旷达胸襟,在读懂苏轼的同时,塑造自己的人生。

教学方法:诵读与探究相结合的方式。

教学准备: 课前印发苏轼《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及相关写作背景资料。多媒体课件。

【导课

知人论世】

“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大家应该比较熟悉,希望同学们畅所欲言,说说你眼中的苏轼。

我对苏轼的评价“旷达的苏轼”,“旷达”应该怎么理解?不是悲观,也不是乐观,而是看得开。

(教师补充)苏轼一生仕途坎坷,一生被贬三次,第一次是45岁那年因“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一住四年。第二次是在59岁时被贬惠州,第三次是在62岁时贬至儋州,到65岁才遇赦北归,前后在贬所六年。一个人一生被贬三次,这是多么巨大的打击,但苏轼并没有陷入泥淖不能自拔,反而养成了豁达乐观的性格,成就了一个巨人。

今天让我们走近苏轼,品味东坡之诗文,感悟东坡之为人,塑造自己之人生。

【品味东坡之诗文】

文学作品是作家内心情感的外化。

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他作于黄州时期的两首词,来体会苏轼心境的大转折,体味他超然人生风雨的旷达胸襟。

苏轼是元丰三年(1080年)2月到达黄州,

元丰七年(1084年)4月离开黄州,贬居黄州4年零2个月。

作品一:

凄惶的孤鸿

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写作背景: 苏轼,元丰三年(1080年)2月到达黄州,就暂时寓居在定惠院。这首诗作于元丰三年2月至5月间,也就是苏轼刚刚贬谪黄州之时。被贬黄州是苏轼第一次遭遇到的大的政治挫折,名义上是团练副使,实际上“罪人”,宋神宗规定他“不得擅去安置处”“不得签署公事”,应“思故而自新”,可以说他当时几乎丧失了人生自由。那此时他的心境如何呢?

鉴赏诗歌:

上阕写了时间和景物,营造了清旷孤寂的氛围,如“孤鸿”般的“幽人”,在这样的背景下独来独往,飘忽不定。

下阕写孤鸿,实则写人。作者以鸿自喻,表达的是惊惶、幽怨而孤傲的情感。

小结:这首词应该是苏轼初到黄州时心情的写照。一个遭到大难贬至黄州、剥夺了权利、失去了自由、曾经有政治抱负的人,它的那种悲伤难过、惊慌害怕、郁结在内心的怨恨、孤傲、不肯同流合污、低头屈服的情感,都在这首词中委婉的表达出来了。

“乌台诗案”给作者的打击是沉重的,他就像一只凄惶的孤鸿飘零到黄州。这只凄惶的飘零的孤鸿命运如何呢?

作品二 一蓑烟雨任平生

定**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学习序文:

序文交代了写作的缘由: 这首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年),这是苏轼到黄州的第三个春天。沙湖,地名,在黄州城东南30里,苏轼被贬黄州后,准备在沙湖买田终老。三月七日,苏轼和友人一道前往沙湖看田,道中遇雨,持雨具者已走在前,他们都被淋雨。苏轼说,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故作此。

2.鉴赏诗歌

上阕: 学生诵读,思考问题。

(1)、“穿林打叶声”是什么声音?狂风骤雨来临时,一般人会怎么做 ?苏轼是怎样的表现? (风雨声,而且是风狂雨骤。)风雨来临时,一般人一定很狼狈,会慌慌张张地找个避雨的场所,“同行借狼狈”。作者是怎样的表现?“何妨吟啸且徐行”。苏轼在风雨中独自漫步吟诗长啸。他表现的是何等的从容不迫、悠然自在,没有一点惊慌狼狈之意。这一句,就把苏轼鲜明独特的性格表现出来。

(2)、“竹杖芒鞋轻胜马”该怎样理解?

“ 竹杖芒鞋轻胜马”,竹杖芒鞋,作者此次出行是一身布衣装束,“马”,让我们想起身穿官服骑着大马。在作者看来,他手持竹杖、脚穿草鞋要比穿了官服骑着大马要轻快许多。“轻”,怎样理解?轻巧、轻快。在雨天行走,竹杖草鞋是轻的;还有无官一身轻之意,无公务缠身,心境也是轻松的 。

(3)、结合苏轼的经历谈谈你对“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句话的理解? “一蓑烟雨任平生”表达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谁怕?即怕什么。

反映作者不避风雨、听任自然的生活态度.

(4)小结: 上片写途中遇雨,作者的态度是不怕。边吟边笑边徐行,一蓑烟雨任平生。人们经常把人生称为风雨人生,如何面对人生中的风风雨雨?苏轼告诉我们:任凭风雨人生,泰然处之,旷达面对。

下阕:学生诵读,思考问题。 (1)上片写 途中遇雨,

下片写 雨过天晴。

自然界就是这样的瞬息万变,刚才还狂风骤雨,现在已是夕阳迎照。 (2)由这一自然现象,你想到了些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补充)

自然界忽晴忽雨,变化不定。

政治舞台上的晴雨表,也是变化莫测 。

阳光总在风雨后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词人在大自然瞬息万变的这一瞬间心理感受如何?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字面意思如何理解?

看看原来下雨的地方,回去,对我来说,既没有晴天也没有雨天。 晴天也好,雨天也好,对我来说无所谓。

2、“风雨”、“晴”还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风雨”既指自然界中的风雨,也人生中的风风雨雨,比喻人生之逆境。“晴”比喻人生之顺境。

3、这几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胸襟?

这几句表达了作者超然人生风雨的旷达胸襟。

【感悟东坡之为人】

通过学习这两首词,你对苏轼又有了怎样的认识?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补充。) 回顾前面学过的两首词,我们知道了苏轼初到黄州时也是失意伤感,惊惶幽怨的,但经过两年的自我调试,他能超然的面对人生中的风风雨雨。他的心境旷达了:什么风啊、雨啊、阳光啊对他来说都一样。他可以安然的面对自己的处境,不惊不怕,平和应对。

初到黄州时的苏轼,像一只凄惶的飘零的孤鸿,两年后,他准备在沙湖买田,想定居于此,他就像一颗顽强的种子,撒到哪里都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雨果说:“世界上最宽广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襟。”这句话说的就是苏东坡。

【塑造自己之人生】

同学们: 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人要走出坎坷,超越环境,需要思想和智慧。在我们面对挫折和磨难时,我们就学学苏轼,主动调整心态,凡事想得开、看得开,坚信风雨过后总会有彩虹,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风雨人生。

让苏轼这位达观的北斗,指引我们生命的征程。

“在人生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祸福之上的豁达胸怀!” (周国平语)

课后大家上网查阅苏轼的有关资料,更加全面的深刻的了解苏轼,请以“我想握住你(苏轼)的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定**读后感.doc》
定**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工作心得体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读后感观后感学习培训心得体会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党员心得体会其他心得体会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