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调研报告

2020-04-18 来源:调研报告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农村媒介信息调研分析报告

农村媒介信息调研分析报告

调查人员:何海霞、彭伟都

调查时间:2014年5月10日至2014年5月13日

调查对象:茂名羊角镇禄段村委会,禄段村村民;茂名公馆镇荔枝塘村委会,竹园村、麦村和红七岭村村民。

调查目标:农村受众对各类媒体的接触情况,出现的问题,根据实地调研情况提出建议。

调查方式:走访、问卷调查

大众传媒作为农村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对其在农村中的使用现状和产生影响的调查,对我司粤西农批项目制定广告策略、制定广告宣传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我司项目调查人员通过走访调查农村受众对各类媒体的接触情况,来反映大众传媒对农村村民产生的影响,了解农村村民对媒体信息的接收方式和大众媒体在思想意识及行为习惯上对农村村民产生的影响。

一、农民在信息传播中的媒介接触情况:

1、电视

调查结果表明,电视、广播、报纸、杂志这些传统媒体中,电视以100%的媒介接触率,当之无愧地排在第一的宝座之上。从媒介设施的普及来看,被调查的农民拥有电视机的比例为100%,并已全接通有线电视,可收到约30—40 个频道。在农村,由于农民的农业生产需要和满足日常生活娱乐的需要,他们对媒介提供的产品有了与城市受众相对不同的需求。

首先,新闻在受访村民所接触的媒体内容中占据了第一位的位臵,绝大部分农村村民对于媒体提供的新闻报道还是非常在意的。他们对各类新闻的关注度,从民生新闻到国内新闻到国际新闻呈现依次递减的特征;农民对新闻报道的层次喜好,也是随着新闻报道的深入而逐渐递增的。例如:在新闻类节目中,广东台珠江频道每天21:00粤语播出的的《今日关注》,以“民生无小事,今日多关注”的亲民定位赢来大批的观众,成为广东省收视最高的民生新闻栏目;而排名第二的是广东台珠江频道的“630新闻”同样以粤语播出, 权威快捷,一直是广东省新闻资讯节目中收视率最高的电视栏目,也是广东省最具影响力的新闻栏目之一;其次,广东地区另一家南方电视台六大频道之一的南方TVS-2《城市特搜》、《今日最新闻》《南方报道》等新闻节目也极受欢迎;再次,再到中央电视台的国际新闻《新闻30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晚间新闻》;凤凰电视中文台的《凤凰早班车》、《时事直通车》、《凤凰大视野》、《今日看世界》等。总而言之,广东农村观众爱看粤语节目,不论是新闻资讯还是影视娱乐,最受欢迎的全都是粤语节目,广东本土电视台其黄金时间新闻资讯、电视剧也基本上是译配成粤语播出的。在每晚18:00~22:00的黄金时间段里,以粤语播出为主的广东台占有的市场份额,在广东地区能看到的所有内地频道中高居榜首,除了香港无线翡翠台一家之外,其余境外频道也都不是其对手。 其次,在对农村村民的走访中发现,大部分的农民对农业知识栏目是非常渴望的,他们希望了解一些最新的种植养殖技术和发财致富的信息,以便从中学到很多实用的东西。在“你期望看到的节目”这一问题中,在回收的35份有效问卷中,选择最多的是“发家致富类”的最多,占到总数的25%;选择“农业科技类”的其次,占到总数的23%;选择“有关城市生活”的占总数的19%,三者之和为67%。“发家致富类”、“农业科技类”、“有关城市生活”节目都是与农村受众密切相关的内容,由此可见,农村村民在对农电视节目的内容选择方面,更为关注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服务性节目。走访调查中发现,电视台的品牌,越是权威、知名度越高就越受农民的青睐。相反,地方电视台的广告宣传特别多,节目内容单一乏味,大家只是偶尔看看当地新闻,在当地并没有大受欢迎。

在广东,农村村民观看的农业节目是广东电视台的《摇钱树》栏目,这是是广东电视台一个开办了二十年的农村节目,它以服务“农村、农业、农民”为栏目宗旨,节目对象是广东省5000万农村观众,兼顾部分城市观众。《摇钱树》目前每周周一下午17:45在珠江频道首播,每期节目长度为20分钟,节目内容有:1.系列节目,选择重大题材,重点经营,是整个栏目的支柱。2 .专题节目,突出时效性,贴近农民生产、生活、介绍农村奇人新事3.信息类节目,介绍农村动态性新闻,优质种苗,农村技术,节奏快信息量大。

就全省范围来说,《摇钱树》是广东省影响最大的对农电视节目之一。在问卷调查中,我们设计了“你知道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的《摇钱树》节目吗?”这一问题,以了解我市农村村民对于对农电视节目的熟悉程度:“不知道”《摇钱树》节目的占总数的42.3%;“知道,但没看过”的占总数的36.5%;“看过”的仅占总数的21%。作为广东省最具影响力的《摇钱树》节目,农村村民不知道或者没看过的人数竟占到总数的78.8%。由此可见,广东省对农电视节目在农村受众中的影响力大不如前。

《摇钱树》曾经辉煌过,早在1993—1994年,据广东省网的收视调查,《摇钱树》的收视达17点,收视率稳居珠江频道前列,当时是栏目收视最高的鼎盛期。当时,作为全国最早开办的省级电视台农村栏目,《摇钱树》为农村观众提供致富门路而受到热捧。但节目自2000年开始逐步走下坡,据央视—索福瑞的收视调查,目前《摇钱树》的广东城域地区收视率不到1点,收视在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的节目中,排在第十位以后。

再次,电视台、频道拥有的时段资源可以根据观众收视分布和聚集的情况划分为三个类别:大众化时段、分众化时段和小众化时段。大众化时段主要是指晚间19:00~21:00,中午12:00~13:00,这是观众收视最方便、最集中、最广泛的时段;分众化时段主要是指早间7:00~8:00、上午9:00~12:00、下午14:00~16:00,晚间21:00~22:00,这是观众收视群体相对集中、且收视人群特征较为明显的时段;小众化时段主要是指晚间22:00之后和早间7:00之前,这一时段的收视人群规模范围较小,但观众特性比较突出且忠诚度、信赖度较高。农村观众一般都在早晨6点多起床,晚上10点多睡觉,中午也很少休息。所以,晚上8~10点是农民看电视比较集中的时间。

而且,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在收看电视的集中时间段上表现出不同的特征。7-18岁的少年村民由于多数为学生,受学校教学时间安排的影响,该年龄段收视时间主要集中在18:00-21:00,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是动漫类、综艺搞笑类节目;19-29岁青年村民的收视时间主要集中在20:00-23:00,他们热衷于观看综艺娱乐类节目,例如《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非诚勿扰》等;30-49岁的中年村民集中在19:00-22:00,他们观看电视的结束时间比青年村民早一个小时,偏向于观看电视剧和情感类节目,比如珠江台的电视剧连播、《夜倾情》或者是电影台播放的电影等。电视剧作为一类特殊的媒体内容,占据着受众很长的收视时间,尤其在农村,很多农民在农闲的时候有收看电视剧的习惯,尤其以女性为主,每天电视剧的收看时间平均在3小时左右;而50岁以上的女性主要集中在19:00-21:00,她们偏向于新闻类和粤剧类节目。

2、广播

广播因其便携性和随意性的特征,也具有一定的受众群。在农村,中老年群体、初中以下教育程度的群体和中低收入群体是广播的重度收听群体。中老年人一般都是早睡早起,他们其中部分人接触广播媒介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晚上睡觉前、早上起床前及中午时分,主要以《珠江经济广播电台》为主,收听广播的内容则以新闻、讲古(小说连播)戏剧、歌曲为主。而大多青少年多半喜欢在晚上21:00—24:00收听夜间节目,节目内容多为娱乐类、情感倾诉类为主。由于文化程度、生活环境和年龄层次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农民听众大多喜欢通俗易懂、贴近生活,有实用价值的广播节目,相应地,对主持人提出了要求:语言要直白、质朴、生动形象,接近口语,要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3、纸质媒介(报纸、杂志)

农村村民接触报纸、杂志等媒介,在时间上随意性较大。同时,纸质媒介对受众的文化程度要求相对较高,由于多数农民的文化水平不高,对于纸质媒介相对复杂的说辞感到困惑、不解。例如,报纸对受众的文化程度有相对较高的要求,在农村的推广和传阅受到极大的限制。另外,杂志的内容一般来说会比较有内涵,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村人阅读起来会比较吃力,而且,高昂的定价难以在农村得到广泛传阅。其次,在媒介接触方面,报纸在农村几乎没有个人订阅的记录和习惯,一般由村委会订阅并保存,农民很少有主动接触报纸的意愿。目前在村委会存在订阅的报纸有《茂名日报》、《南方都市报》、《人民日报》、《参考消息》。

4、电脑网络

网络新媒体开始进入农村受众的生活,但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农村人电脑的拥有量不高,网络在农村的普及还尚待时日。在走访调查中对使用过互联网的家庭深度了解发现,受访者本人表示会经常使用互联网的用户占25%,偶尔使用的占33%,从年龄看18—35岁的占会上网人数的82%;从文化程度看,学历越高,会上网人数的比例越高,是农村上网的主力军。 在走访调查中发现,农村村民利用互联网的主要目的是;有48%的农村网民表示“获取新闻信息”,10%村民表示“获取致富信息”,大约2%的村民表示用来“网上购物”,46%的农村网国民表示“娱乐”,43%表示“与亲朋好友交流”。选择的站点类型主要有:新闻类站点、娱乐类网站、社交类网站。有2%的农村网民表示非常相信网上的信息,52%的网民表示大多相信,40%表示不太相信,6%表示说不清楚。虽然也有少部分村民经常上网,但都是在村外面的网吧,而且去上网的都是青少年学生,他们使用网络没有目的性,只是使用网络玩玩游戏或者使用通讯工具跟外界联络,绝大部分的村民对网络还非常陌生。农民虽然认为网络有大量的信息,但是农民上网浏览信息和学习新技术都属于自发性的,真正依靠网络媒体学习新技术、获取市场信息的人为零。其实,如果网络能在村里能全面联通的话,对于很多年轻家庭来说,电脑与手机都将会是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必需物品。

5、手机

访谈中发现,随着互联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出现和普及,农村人获取信息的渠道得到了拓宽。农村村民手机的拥有量都比较高,甚至许多低年级在校学生都拥有一部自己的手机。

使用手机的主体人群是20岁到50岁之间的青壮年人群,男性稍多于女性,移动用户占绝大多数。打、接电话和发短信是被访者最常使用的功能,很少用来获取传媒信息,他们还是把手机作为通讯工具来使用,联系亲朋好友、联系工作是他们使用手机最主要目的;而使用手机互联网的娱乐功能和资讯功能大多都是青少年,娱乐和获取资讯是他们最主要目的,手机网络已经成为他们沟通交流与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新媒体中的微信、微博,它以强大的即时性与互动性赢得了农村青年的喜爱,但是年纪稍大农民朋友却只有极少数人在使用。原因在于,许多年纪稍大的村民文化水平比较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有限,甚至于什么是微信、微博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是什么,手机在他们看来只是一个打电话、发信息,与人沟通联系的工具。而只有极少数在使用微信的村民,是由于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务工且特少回家,自己的孩子教会他们简单的使用微信便于联系和分享生活。

6、人际沟通

由于农村人不像城市人一样有固定的工作时间,他们的时间安排较为自由和闲散,加上农村房屋布局基本上呈分散状态,因而农村人之间的人际传播主要是亲戚、邻居之间的相互影响。访谈中发现,在走访中看到老人、妇女三五一群聚集在门前巷口,或乘凉或做些小手工,绝大部分的农村人喜欢走亲戚、串门子。而中年以上的女性特别喜欢跟亲戚、邻居谈天说地聊八卦,村里面有什么风吹草动或者是有什么最新消息,她们对消息传播的速度是最快的,一传十,十传百,不用多久就能传到每个人耳中。

在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村民对街坊邻居的信息的信任度较高,但是,我们也发现,街坊邻居所给的信息有时往往并不是最好的信息,甚至有时是一些错误信息。对于这种比较反常的现象,我们通过调查总结,得到以下两方面原因:①“人情关系”的存在。由于存在“人情关系”,农民往往比较信任自己的街坊邻居,正是这种“人情关系”的信任在一定程度上拉高了农民对人际沟通信息渠道的信任度。②“耳传身教”的沟通方式。众所周知,街坊邻居之间信息沟通都是“耳传身教”的这种模式,对于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的农民来说,这种方式的沟通更有利于他们的理解与判断,从而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被欺骗。

在农村,娱乐生活和娱乐方式比较单一乏味,村民在忙碌了一天后最喜欢晚上聚在一起打打麻将,晚上的麻将馆永远都是最热闹的,村民在打麻将的同时也乐于把自己从各方面得到的消息跟大家分享。农村村民对于人际传播的信任程度也比较高,偏向于较信任。其中,对于技术人员或专家与村干部的推荐,农村村民是比较信任的,在“很信任”与“较信任”两项中排名第一的是对技术人员或专家的信任,占据了41%的比例,其次是对村干部的信任,占31%。

另外,我们发现农村村民在群体传播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就是赶集现象。访谈调查中表明,绝大部分的村民在赶集的时候收到过广告传单,并且会细看传单中的广告内容,但对广告内容的态度是半信半疑,对于集体或者村里面的活动,有超过一半的村民表示喜欢参与。

7、农村户外广告媒介(墙体广告、车身广告)

在走访调查中,在农村,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繁荣,随着民营企业的大量涌现,随着人们对各种信息的需求渴望,户外广告尤其是墙体广告,已成为农技、电器、服务等信息传播的主渠道,最适宜发布农村消费产品一类的广告,尤其对于农资产品十分有效,如饲料、农药、化肥、农机产品及农村日用品等。虽然,给人的感觉还是比较“土”和低档,但随着农村市场的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产品开始涉足这一媒介,一些保健产品、饮料、酒类产品的广告正成为常客,通讯、摩托车、家电等也乘势而上,知名品牌逐步意识到这一媒体在特定市场中的价值。

农民接触最多的户外广告媒介除了墙体广告外,就是近年来兴起的车身广告。在“常见的广告媒介”一栏中,有90%的人选择了“墙体广告”,可见墙体广告在农村受众中的影响。由于农村受所处地域环境、经济发展状况的限制,广告媒介基础设施、传播形式依然非常有限,而汽车可以深入到乡村的各个地方;农村村民去赶集的时候,集市也穿梭着各种各样广告宣传车,车身张贴广告车顶还有喇叭广播。于是,这些穿梭于乡间的汽车车身广告,已开始成为农村广告媒介的又一主要形式。

二、农村接收大众媒介信息传播出现的问题

尽管农民接触媒体的渠道不少,但是普遍存在信息不灵等问题,从信息传播的信息源和传播渠道来讲,存在着以下问题:

1、农村受众文化水平情况

走访调研中发现,农村村民家庭中劳动力为初中文化的占了一半还要多,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家庭主要劳动力所占的比重比较低,家庭中学历相对较高的成员都在外务工。农村村民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而许多大众媒介传播的渠道比较新潮、高深、有内涵,对于他们来说不实用。例如电脑,虽然走进了部分村民的家庭,但是上网的主力军还是孩子,受到个人文化水平的限制,大多村民对计算机不了解,不知道具体的使用方法。

2、电子媒介自身的特点限制了信息的传播

广播是通过有声语言、音乐、音效等符号信息传播,信息容量大,发布速度快,时效性强,电视是以声、像、文字等传递信息的视听电子媒体,解读成本很低,影响力较之其他媒体更为强大,但是两者都存在一个相同的问题,即属于时间性媒体,信息不易保留和进行再传播。

3、农业节目制作缺乏现实需求

根据我们对农村村民的了解发现,他们对现在电视的农业栏目还不是特别满意,除了对广东电视台的《摇钱树》兴趣比较大,其他的农业栏目基本不看。其实,央视农业频道(CCTV 7)农业节目的地域性特点没有得到充分展现,对当地的实际切合度比较低;就栏目内容和栏目设臵上看,节目内容呆板乏味、节目缺乏互动、后期开发不足等问题。另外,广东人还是喜欢自己本土的粤语频道,直白、通俗易懂。

4、对纸质媒介缺少兴趣

走访调研中表明,绝大部分的农村村民不看书、不看报、不看杂志。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农村居民由于文化程度和生活习惯的限制,几乎无读书看报的习惯。其次,针对农村生产建设、生活状态的纸质广告媒介的缺乏,无法引起农村居民的兴趣。农民主要关注的是与他们生活紧密相关的广告内容,而现在的纸质媒介刊登的广告针对农村居民的内容很少。

三、农村村民的媒介传播渠道建议

根据上述走访调查情况,媒介在信息传播中出现的问题,主观原因归结为大众媒体是“自上而下”的信息传播体系,农村村民长期处在被动接受信息的地位。在农村,村委会会有专人与乡镇政府保持联络,每个月乡镇政府都会召集村委会负责人召开会议,村委会定期汇报村委工作及所管辖的农村情况。然后,村委会召集所有村长开会,传达乡镇政府的政策信息或者任务,各村长回到本村再把信息传达给村民。

为进一步帮助企业制定出更适合广大村民受众的广告媒介策略,特提出如下建议:

1、目前农村村民差不多人手一部手机,虽然手机只是作为通讯工具用来打打电话发发信息,但我们仍然可以通过群发信息对粤西农批项目进行宣传,因为信息他们是必定会查看的。

2、针对农村村民在人际传播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活跃性与特殊性,企业若要进行品牌形象与企业形象的塑造,可以通过口口相传、口碑宣传的影响力努力提高企业与产品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使农村村民对粤西农批项目这一民生工程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口碑宣传针对性强、说服力大、方法多样、限制少,是农村消费者当中最有效最重要的传播方式。 在农村,村级四大班子(村长、村委主任、会计、妇联主任)、乡村教师等都是传统意义上的“意见领袖”,他们是农民大众的信息传播中心。针对农村村民对村委会干部的信任,我们要维护好与村委会之间的良好关系,以能积极不断地影响农村普通受众。我可以为其免费发放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杂志或报纸,将农产品知识介绍、科技推广与粤西农批项目信息接合起来,也在村委会公布栏张贴粤西农批项目广告、信息。

农村村民购买产品或者获得信息大都受左邻右舍的口碑影响,如果这个传播信息的熟人是当地一位有一定声望、较有影响力的人,由这个人进行口碑信息传播,将会对购买产生极大的影响。在网络媒体时代,农村中率先接触互联网的一部分人就成为了新时期的意见领袖,如信息员、种养大户、农民工、重视孩子教育的家长都是农村电脑的主力军。他们是农民中经济水平较好,学历相对较高的群体,在以口口相传为主要传播途径的农村,抓住了他们就抓住了口碑宣传中的意见领袖,就能激发一大片需求者。

4、目前电视已是农村最普及和最具影响力的广告媒介形式,农民的很多信息都是通过电视获得。地方电视台的优势在于区域性强,针对农村村民对电视媒介的偏好与高接触度,可以适当增加电视广告的投放量,特别是在茂名本土特色电视频道或者翡翠台上投放广告,我们要利用频道资源,对项目进行宣传,形成品牌优势。但电视广告或节目内容的制作务必要遵循通俗易懂和具有一定程度的文化内涵的要求,应当力求通俗化、科普化,将深奥的专业术语转化为易懂易记的口语化文字。

5、针对农村里的地下六合彩下注集聚地、喝茶、打麻将等特殊场所,我们可以走到农民群众里面去,与农民朋友打成一片,了解他们当中发生的真实生活、真实故事,获得构造话题、事件的题材,然后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推动事件营销,达到项目宣传的目的。

6、墙体广告的表现形式单一,大多为功能性诉求,许诺给受众一定的利益。但是,请不要鄙视这种广告表现形式,正是这种表现方式切合了农民的心理。墙体广告其特点和宣传优势首先是区域针对性强,区域传播面广,制作成本低、工艺流程简易,且墙体广告直观夺目、简洁鲜明、通俗易懂。我们可以利用农村大道边的墙壁刷写巨型标语,或者是图文结合,宣传效果好。农民们接受的信息量相对较少,将宣传产品的广告语以标语的形式刷在农户墙上,使他们时时处处可见,这样持久地、反复地将产品功效的信息向农村消费者传递,他们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要接受宣传的信息。墙体广告还可以选择在国道、省道两侧的醒目位臵臵、主要公路干道旁的饭店、旅馆、加油站、各县与乡镇路口醒目处、自然村与农田交接处。

目前,农村硬化路已基本建成,村村通路已基本实现。在乡村的主干道上已经出现乡村公交车的身影。由于乡村道路蜿蜒不一,而汽车可以深入到乡村的各个地方,对此我们可以选择广告宣传车深入农村角落,车身广告语必须口语化、通俗易懂(入乡随俗、走进农村)、再加上大喇叭广播宣传,利用农村村民的好奇心吸引其前来观看。 另外,每到村民去赶集的日子,我们也可以在集市上安排广告宣传车,再加以传单派放,让铺天盖地的广告吸引农民的眼球。

推荐第2篇:第二媒介时代读书报告

浅议波斯特的媒介思想及现实意义

——读《第二媒介时代》

“第二媒介时代”的概念是美国学者马克·波斯特在其同名著作中提出来的,他把大众媒介时代区分成两个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出现之前的大众媒介时代为“第一媒介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时代为“第二媒介时代”。波斯特认为,第一媒介时代是播放型传播模式盛行的时期,是由少数文化精英和知识分子主导的自上而下、由一对多的单向传播,但是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先期介人和卫星技术与电视、电脑和电话的结合,大众媒介的第二个时代正跃人眼帘。没有了传播中心,几乎人人都可以参与散点的双向交流。同时,一种集制作者、销售者、消费者于一体的系统得以产生,该系统将对交往传播关系进行全新的构型。

一、波斯特眼中一些经典的媒介批判

(一)人物观点

1、杜亚美:未加深入研究便先入为主地否定媒介,是深层的心理需求,媒介的某个方面威胁了他们作为知识分子的身份。对媒介的判断毫无锐气,沦落为攻击和谩骂。

2、阿多诺:这些人类彻底解放的鼓吹者竟然以技术决定论者的面目出现,工人阶级或民众群体被构型为消极被动且毫无生机,其批判逻辑:(1)、自一战以来工人阶级就一直未能成为一种政治上有效对资本主义的否定力量;(2)、“文化工业”介于生产关系与政治之间,使辩证法丧失了理论锐气;(3)、资本主义文化之所以成功,一个主要原因是电子媒介,它们将权威声音引入了日常生活。他深陷自律/他律的二元律中,发现现代型主体:要么主体存在;要么主体被“消解”,只剩下一件物体,一群毫无生气的大众。“零度主体”是20世纪文化工业和法西斯主义双重灾难的产物。

3、哈贝马斯:早期认为,18世纪以来逐渐出现的公共领域最终还是受到电子媒介威胁,其民主化潜能因之失去效力。后来发展了符号互动论(symbolic interaction),认为媒介将施加于可能交流的视域上的种种限制等级化,同时也消除了这些限制,存在“令人矛盾的潜力”;大众媒介只要单方面规定交流的流向,就会很大程度上增强社会控制的校验,但交往结构本身就内置了解放潜能的抗衡力量。他有限度地承认媒介的“解放潜能”。

4、本雅明:媒介的平等主义推动力,如把艺术品带给人民。但媒介潜在的民主化进展,按其实现方式完全可以逆转。并不存在任何能确保媒介特定政治方向的自动保证。

5、鲍德里亚:媒介从根本上瓦解了现代社会和现代主体,贬斥着表征的逻辑和自由主义/决定主义二元律,贬斥自由主体的型像。媒介的关键特征是引入一种不符合现代的任何形体的文化原则,还给现代政治的实践和观念造成极大破坏。人们渴望作秀表演和拟仿(simulation)。他认为“沉默的大多数”以客体政治中的极度服从和恭顺作为抵抗策略,但仍然是囿于客体/主体二元律的。

(二)哈贝马斯与法国后结构主义者(福柯、德里达、利奥塔等)的论争

1、共同点:同意社会理论必须优先讨论语言。对社会的早期取向是将之作为一个行动领域和一种制度结构,现在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对符号层面的集中关注。

2、主要分歧:法国后结构主义者们认为西方思想传统是一种主导性的话语结构,是批判的对象;哈贝马斯则认为这是新批判的立足点,力图重建历史唯物主义和完成启蒙主义的解放规划。前者呼吁西方哲学传统的结构、人本主义崩溃,不信任元叙事;后者则力求修正与维护。

3、哈贝马斯:接受韦伯、卢卡契的观点,批判工具理性,认为交往行动所在的日常生活领域独立于体制之外,符号的交换无需满足体制对利润、控制、效益的强制要求,因此有可能在交流中批判性使用理性。假定了“真、正义、美”三种有效性宣称(validity claims),认为交往行动包含的理性表现为言说者表述指向上述三者,这是“理想化的言语情境”,而交往理性的根本法则是各方试图达到“共识”。此观点的优点是对启蒙主义的自由主义传统延续性做了辩护,只要求对民主加以延伸,以便为制定交往理性、为批判社会体制侵入生活世界构建一个公共领域。缺点:感到电子媒介交流中缺少它所说的“理性”,却不能阐发其中语言差异,发现新的可能。

4、后结构主义者们:应当寻求对自律理性个体的特权加以质疑的构型。而德里达的书写、拉康的想象界、福柯的话语/实践、利奥塔的歧见、鲍德里亚的超现实,这些理论都旨在颠覆主体的旧范式及主体和语言的传统关系。

哈贝马斯仍是理性主义者立场,没能阐发语言以不同模式构建主体的方式;哈贝马斯的主体观仍是先于语言的,所呼唤的“共识”的目的本身就是主导性的一种形式:所有参与者都必须服从更佳论点的权威,该权威必然抹除主体立场差异性,并使某种主体立场稳定化或本质化——因此它就是一种高压统治形式。后结构主义者对主体的批判并未导致一种新政治的产生,被哈贝马斯批为“后现代非理性主义者”,认为他们没有政治议题,没有坚持用以指导实践的明确规范,没有考察社会的通用视角。

(三)福柯的话语观

话语观点是从福柯《物的秩序》、《知识考古学》开始被提出,首先是作为一种反论断被提出,针对那些把书写理解为某一主体的表述,在寻求阅读与倾听行为中的意义时又从词语回到意识的人。“当主体制造某一种话语时,这些各不相同的形态则归结为不同的身份、地点、主体能被占据或被给予的立场,归结为主体言说所在领域的不连续性”„„“它并不是一个思考、认识并言说的主体庄严地进行的展示;相反,它是该主体的消散以及该主体与自身的不连续性可能得以确定的总体性”。福柯并未给予足够详细明晰的定义,而是多重化了它:“有时用它意指所有陈述的一般领域,有时意指可个体化的一组陈述,有时则意指一种考虑到一定数量陈述的有序实践”。“话语/实践”这个双词组合常被福柯共同使用,也表明他拒绝将话语从“非话语”中分离。话语作为语言被构型为一种权力形式,而权力的运作有一部分是通过语言实现的。话语的权力作用就是对主体与支配结构的关系作如此定位,使那些结构因此能够对他或她发生作用;其主要特点是隐藏了它对主体的构建功能,只在主体已经成为权力受话人(被“质询”)时才显露出来。

二、我所理解的波斯特理论

与第一或第二媒介时代相对的,在波斯特看来是从现代生活向后现代社会的转化。如果说现代社会所强化的主体是“理性的、自律的、中心化的和稳定的(法律上的‘理智的人’、代议制民主社会中受过教育的市民、资本主义制度下善于算计的‘经济人’、公共教育制度中按分数评定等级的学生)”,那么后现代社会所培育的身份形式与上述身份形式将存在差异甚至对立。波斯特不是简单赞成或否定新的身份形式,而是将之作为客观存在去揭示。

他认为,以后结构主义形式出现的语言学专向,使得理论家可以假定“主体可能在不被‘消解’的前提下呈现为去中心状态、多重化状态、或者呈现为其他状态”,“这一阐释姿态运用到电子传播技术上便能探究现今阶段主体组构的具体模式”,所抱有的态度应该是“对机器、对媒介所呈示的材料的质量以及个体参与者的一般文化水准不抱任何成见”(很明显,这针对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精英视角)。这种分析的目的是“揭示主导性的固有机制”,并应该把这些机制“理解为对主体赖以认知的那个过程的干扰”。

同时,波斯特对比评论了和“第二媒介时代”的后现代视角有类似之处的多元文化主义。后者经常与后殖民主义联系在一起,力图将西方的种种价值观相对化,当然也就不承认笛卡儿、洛克们所宣称的先于社会而存在的理性自律个体——多元文化主义认为这无非是西方的“文化型像”,绝非什么普遍的不容置疑的东西,西方白人男性的理论思考方式绝非普遍标准的里程碑。它因为对现代性的批判而与“第二媒介时代”观点存在一致性,共同批判产生压迫的主导形式。但是,如我们常在其他相关著作中读到的那样,多元文化主义、后殖民主义或者女性主义等关心“我们、他者”二元对立,关心群体身份认同的建构,因此和“第二媒介时代”观点所认为的“主体将去中心化、多重化”存在分歧。波斯特自己也承认后殖民话语“可能有助于纠正”后结构主义的局限性。

如何评价媒介(尤其是电子媒介、数字媒介)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对个人和群体的影响?从政治影响上看,如本雅明、麦克卢汉等鼓吹的是其潜在的民主化倾向,而如阿多诺、哈贝马斯、詹明信等则认为它们危及自由。波斯特的态度则有些暧昧不明,但肯定是摒弃“媒介决定论”的。大致上他认为主体化的新形式并不具有自在的解放性,而是它们就是新的对抗领域;个体外表的内部不再是完全私人化的,身体也不再是自由的边界,通往更彻底的解放的道路必须通过“信息方式” 的主体形成,“我们需要理解哪些能动性形式适于分散的多重化主体,我们需要生成适于这种身份形成的抵抗策略”。

在媒介研究中,我们更关心支配的结构,还是行动者改变其状况的能力?波斯特认为,针对前者的研究更适用“话语、实践”方法,它“标示出身份的轮廓,具有后结构主义策略的典型特点”;对于后者的研究则适用“占有、抵抗”方法,它“强调接受的能动性,具有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的典型特点”。两者互为补充,而都不是技术决定论的。

波斯特值得借鉴之处还包括,合理引进了福柯的话语理论和“全景监狱”概念,来分析一个数据库普遍存在的社会中的话语及权力结构。直到今天,这种分析仍然是具有意义的,而且随着无所不在的媒介环境、互联网的发展及搜索引擎等新话语出现,更具显著性。

三、波斯特理论的现实思考

1、波氏理论的现实适用性

对我而言,在运用本书中提到的一些范式、理论或观点时应当注意两方面问题:一是这些出现在欧美的范式、理论和观点均自有其语境,基本是针对不同阶段的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和文化逻辑所提出的,那么在当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环境中,应当如何改造和借用?我国与欧美相异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和日渐与之相类似的全球化文化逻辑,会带来什么相同与不同?二是这些出现于十几年或几十年前的思想,当时之媒介和今日之媒介,本身便已有很大差异,这些差异哪些只是表象,哪些却是本质上的?

例如我认为今日之受众研究应采用某种新的范式;又认为波斯特所阐述的电子媒介建构了多重的、去中心化的主体,但当今互联网的某种趋势,似乎在通过广泛的社会联系、网上网下生活的融合,互联网本身对大众而言的“去魅”化,而逐渐回归旧日书写媒介社会中“理性、自律”的单一主体——至少那些选择实名撰写网志并广泛使用各种社会化软件建立或进入各种“圈子”的人,其主体建构便有这样的特征。为什么?是不是社会的主导性机制和意识形态霸权已然渗透到赛博空间?还是这仅仅体现了变化的时代中旧有话语迟迟滞留不去的恋栈之情?

2、“真相”的出路

从少数人说、多数人听的“第一媒介时代”转入所有人说、所有人听的“第二媒介时代”之后,主体获得了解放。但问题是,在这个去中心化的传播时代,我们置“客观真相”于何地呢?这个忧虑产生于以下预判:每个个体都有强烈的倾向性,因而无法达到“客观公正”。

这就要先回溯这样一个问题:在第一媒介时代,由当权者和媒体专业人士组成的少数人,在信息与大众之间形成了一道闸门,由他们决定告诉大众什么、向大众隐匿什么。显然,在这个模式下,大众绝不可能得到真相。媒介不过是一种工具,正如波德里亚所说:“它使现实(the real)和真实(the true)以及所有的历史或政治之真(truth)全都失去了稳定性。它只生产拟形,并停留于这一语域:它们既创造现实的强化形式又创造现实的替代品,却不能达及现实。”

由此我们必然得出以下推论:一是让所有人的所有观点都有同等的表达权利,是到达“真相”的唯一途径。二是任何个人、任何专业媒体,一开口即是在“造谣”,事实上除了造谣他们也不会干别的,正如一个人无法假装他只有嘴巴没有屁股。但让我们听到谣言的同时也有同等权利看到对谣言的批驳,就够了。所谓真相,就像对一种颜色进行赋值。比如“棕色”,只有与红黄蓝绿等其他所有颜色进行比较的时候,“棕色”这个词才有意义。也就是说,棕色的意义是由所有其他颜色“挤压”而成。同理,“真相”也只能由所有彼此矛盾的谣言互相挤压而生。 三是在第二媒介时代,一个人如果总是忙于用一只手捂着别人的嘴巴、用另一只手捂着别人的眼睛,就必然会被“谣言”所伤。指责别人造谣的噪门越高,事情就会越糟糕。

3、网络传播方式对主体自我构成的影响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任何事物都是“自我构成”、“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人类也不例外。现代哲学中关于主体论的一个主题就是:主体是在交往行动以及交往结构中被构成的。马克・波斯特把这个主体置于交流模式即信息方式中进行考察,探讨了信息方式的变化如何引起了主体的变化,他认为,信息方式的改变影响着接受者群体的文化心理塑造,不同的信息方式使主体随着语境的不确定性而被相应地一再重新建构。也就是说,主体的自我构成是一个历史的不断建构的过程,不同的传播方式对应着不同的自我构成。比如: 口语传播方式对应的是同一的自我。口语传播是面对面的同时空交流,说话人的话语与其神情、语气、声调、手势及身体语言等共同构成信息。听与说的身份不是完全固定的,而是双向互动且可以随时逆转的。这种同时在场和语境化的口头交流形式,说话人与听者的身份、性格、情绪和其他个人因素都会融入到交流中去,并且影响着交流的形成和效果,话语的主体性十分明确。口头交流形式要求双方把言行统一起来考察,理解,它塑造的是认知主体、话语主体和行为主体同一的自我。也是没有中心、没有权威的。 文字、印刷传播方式对应的是理性自我。在书写与印刷传播中,信息传递是不同步的,时空也是分离的。在这里,产生了身体同话语行为的分离。书写者可以完全依赖语言建构一个与直接行为相分离的自我主体。书写产生的纯粹的语言形象,使得自我有了一个独立的反思和想象的空间,可以凭借语言塑造一个与自我不完全同一的理性的反思的自我。书写使得主体可以通过立言而使自我不朽。理性自我居于中心,也出现了作者权威。

而网络传播方式对应的则是想象的自我或虚构的自我。在网络传播中,时空进一步分离,语言的使用基本上与电子书写者的实体身份相脱离,脱离了阶级、地域、性别、种族、社会地位等实体特征。人们在虚拟现实中进行的是虚拟的交往,具有匿名性。身份以及主体都在电子交流网络中消散了。人们可以玩面具游戏,玩不同身份的游戏。可以用想象的身份、虚构的角色来进行交流、交往,可以扮演任何角色,只要你可以用语言符号去塑造它。这似乎正是电子交流网络的狂欢节般的景象。电子书写被抽离了社会交往的现场,以至身份变成了想象性的。自我变成了虚构的、多重的。

由此,也引出了对另一个问题的争议性探讨,那就是网络传播方式所塑造的这种虚构的自我会不会造成自我的分裂?对此有人认为,这种情况会使主体自我异化为分裂的人,想象的虚构的自我会与主体现实生活中的自我发生冲突和混淆,以至损害人的心理和应对现实生活的能力,同时虚拟交流也会影响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真实互动关系。也有人对此持乐观态度,他们认为,现代主体的理性自我是工业社会、印刷书写的产物,它束缚了主体的自由和生动性。而网络传播方式所塑造的想象的自我恰恰解放了现代社会对自我的束缚,使它可以以多重面目展现自身,对于现代生活中身心疲惫的人们起到了一种抒解、释放和抚慰的作用,在现实世界之外建构了一个桃花源,在网络传播中建构的虚拟自我,也可以反作用于现实生活,丰富现实生活中的自我构成,并使其相互平衡、和谐。波斯特的观点比较倾向于后者,他对网络传播方式对自我构成的整塑作用是持乐观态度的。甚至赋予它一种解放的力量。

尽管马克・波斯特的媒介研究针对的是西方后工业社会语境,与我国现阶段有一定的差别。但是,凡是反映了人类社会普遍规律的理论概括,对于当今中国的传媒研究都可以适用。近年来,中国的互联网飞速发展,,中国的网民数量突飞猛进,网络传播已经并还在继续广泛深入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心理。因而,引介马克・波斯特的媒介思想,其重要意义也在于从中得到启发与借鉴,他揭示的媒介构建主体自我构成的作用和影响,对我们如何认识媒介有一定的警示作用。

推荐第3篇:媒介对农民工形象构建调研思考

1984年以后,大量农民涌入城市,成为城市的产业工人,也就是媒体所称的“农民工”。“农民工”这个概念的出现是国家将公民划分为城乡两种身份的的结果,具有时代的局限性。但在许多城市中,农民工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他们却不被他们所服务的社区所接纳,甚至被排斥。他们在城市里找不到自己的社会位置,他们的社会身份决定了他

们无法享有与城市居民同样的权利。①传承人类文化、向社会提供消息和娱乐为己任的都市媒体对农民工的报道,存在着失衡的状态。

媒介对农民工的污名化

社会学家孙立平指出,在我国城市中,对农民工的污名化现象普遍存在。肮脏、随地吐痰、偷盗、不礼貌、不文明等,在某些报道中似乎这些就是农民工的特征,一个地方一旦发生了刑事犯罪,人们也总是首先将怀疑的目光投向进入城市的农村人。②中国传播学会会员、香港城市大学传播学博士生李红涛曾对《工人日报》、《北京晚报》、《成都商报》三份报纸一年间的112则报道样本做了内容分析,结合“以农民工为主角的个体事件报道中的事件类型”,考察了“农民工在事件中的形象定位”。结果发现,农民工在媒体报道中完全纯负面形象的比例为9.8%,若将负面形象与“被侮辱与被损害”形象中偏向消极的形象建构累加起来,应该在20%~25%之间。在个别事件的报道和一般化的对农民工形象塑造中,都存在着对农民工污名化的倾向。

在媒介视野中,农民工被塑造成为主流群体的“他者”而存在,他们被认为是弱势的、病态的群体,所有媒体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农民工的讨薪欠薪难题、农民工权益保障、政府部门有关农民工问题的会议和政策、社会治安和刑事案件等相关议题,不难看出,报道中农民工被打上无力、无能、需要扶助等弱势形象的烙印,被定位在“需要拯救”的刻板印象中。

媒介中的农民工失语现象

面向城市人群的都市报近10年来发展迅猛,几乎每个省会城市都有至少1~2家都市生活娱乐类报纸,而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受众只拥有一家全国性的日报。而流行杂志所面向的读者群是城市中产阶级;广播电视节目的策划追求中产阶级的格调和口味;号称新媒体的网络不仅在入口处就已经设置了经济文化的多重障碍,而且各网站的定位有着更明显的城市化、年轻化、小资化的取向。③根据一项外来劳工社会研究项目的调查显示,农民工中有40%的人平时参加打牌、逛街、喝酒一类的娱乐活动,35%的人平时没有娱乐活动,只有25%的人平时有看电视、上网、读书报等媒介接触行为。这样的情况表明,愿意接触媒介的农民工并不多。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媒介针对弱势群体的节目太少造成的,媒介有无法推卸的责任。

农民工形象被曲解的深层原因及后果

传媒对农民工的歧视,最本质的原因是传媒产业化促使传媒极力追求利益的最大化。④在此过程中,他们常常或主动或被动地将信息资源交由市场规则来进行分配。出于信息成本的考虑,他们到农村去获取新闻信息的成本远远大于在市区内,而收益却非常小。所以,农民工的信息表达权就在这样的经济利益权衡下丧失了。

其次,城市市民的观念向媒体流动,导致了媒体对这一城市外来群体的歧视。很多城市人自视甚高,认为农民工的素质低,为了迎合这些市民的论调,媒体的宣传也逐渐趋向与市民一致,在报道上歧视农民工。

第三,媒介产品的消费者是双重的,第一重是被受众消费,他们消费的是媒体的实体产品,即报纸上的新闻或者电视上的节目等;第二重是被广告客户消费,广告客户借助媒体在受众中形成的注意力和知名度,付出一定的金钱来获得一定的时间或空间用以宣传自己的产品。媒体的第二重消费尤其重要,因为媒体需要这些收入来获利。而广告商在选择媒体的时候,除了媒体的知名度以外,更会在意媒体的受众是否和自己产品的目标消费者相契合;而从购买力和影响力上来说,农民工不是合适的对象,相反大众媒体更在意的是主流人群,也就是有消费能力的中产阶级。所以农民工的话语表达空间就牺牲在媒介的市场逻辑之下了。⑤

谭诚训认为,农民工的社会形象错位,是由媒介无形中产生的城市视角造成的。媒体只报道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弱势形象,而他们的强势形象却一直被忽略。在这个问题上,可以说集中反映出我们媒体中存在的那种偏狭的城市视角。通过这样一种偏狭的视角,农民工在媒体上呈现的只能是弱势和边缘的一面。⑥

作为现实状况,传媒歧视的产生有其必然性,但是传媒歧视的长远影响不但会日益加剧社会的知识信息鸿沟,破坏平等公正原则,带来诸多社会问题,同时也会影响和扭曲大众传媒自身的发展,导致传媒最终丧失作为公共领域的价值。

都市媒体如何平衡农民工群体的报道

农民工问题是一个长期的社会问题。媒介作为社会整合的纽带,加强社会各阶层的交流、理解和融合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今后的农民工报道中,媒介应该多给予他们关注,全面描绘他们,一方面加强主流人群对他们的理解,另一方面帮助他们寻找社会认同感。⑦

首先,不要把农民工仅仅看作是农民,而要把农民工看作是城市人群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农民工群体提供一个强大的利益诉求的表达阵地,让大众传媒发挥社会利益平衡器的作用。其次,都市媒体在确立受众定位时

,应该扭转城乡二元体制下养成的思维方式。再次,媒体的报道要多联系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劳动法和合同法等,帮助民工维护他们的权益,而不应该只沉迷于事件的冲突性,追求报道的刺激性。现在已经出台和即将出台的一些相关法规,将会更多地出现在民工权益报道中,成为新闻点,这样的民工报道将更有指导性和实用性价值。

推荐第4篇:媒介计划书

媒介计划书

目录

一、行业背景与公司分析

二、媒体目标

三、媒体策略

四、计划细节和说明

五、项目评估

一、行业背景与公司分析

房地产,是一种稀缺的资源、重要的生产要素和基本的生活资料,是人们十分重视、珍惜的财产。在市场经济中,房地产还是一种商品,成为良好的投资对象。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口的增长,人们对房地产的需求会日益增加。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在像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二手房占了很大一部分份额。

链家地产是以地产中介业务为核心全国化发展的房地产综合服务体,体系内囊括地产、金融和商业三个部分,业务范围涉及房屋全程代理、房屋租赁、房屋买卖、豪宅租售、\" 央产房 \" 上市交易、权证办理、按揭贷款、房地产投资咨询、商铺租售、写字楼租售及商品房、空置房、企业债权房销售代理等。公司立志成为国内在住宅地产经纪、金融按揭服务和商业地产服务方面的领跑者。

二、媒体目标

由于链家地产已经是北京二手房中介行业的领跑者,为了进一步巩固公司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提高公司业绩在市场中的份额,并且巩固已占的市场份额,所以我们的媒介目标是:使“诚信,放心”的企业文化理念深入人心,打造链家地产是放心中介,诚信中介的企业形象。

三、媒体策略

1.媒体的选择

当今广告媒体种类十分繁多,而且还在不断的涌现,现对媒体作以下分类: 读物、印刷类:报纸、杂志、单张、车身、路牌、直邮

视听类:电视、电台、电话

电信类: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网络

活动类:公益活动、体育赛事、房展会

选择媒体,我们遵循三个原则:覆盖面广,适合本公司特点,易接触。 针对公司的现状,依据高性价比和巩固品牌形象的因素,应选择电视、网络和户外广告三种为主,报纸宣传为辅。

2、媒体的组合

宣传工作在北京分阶段性展开。阶段性布置以立体组合、全方位媒体介入、多点进攻,在网络、电视、户外广告等宣传上刻考虑齐头并进,在此其后可用中等频率的报道和版面进行推广。以软性宣传为主,硬广告减少密度,同时补充前段广告诉求点上的不足。在最后阶段再次做全面的广告宣传。具体组合如下:

前期宣传以电视和网络为主

后期则需要加入户外广告和报纸媒体的强大辅助作用。

四、计划细节和说明

1、实施策略:

注意推广中心主题——放心住宅,放心中介

A、放心住宅 :主要强调房屋产品的优质。所以在对放心住宅的推广是上设计的推广步骤为:认可——购买——拥护产品

B、放心中介 :主要是对公司的认可,突出的是公司的高诚信,值得放心。 所以在对放心中介的推广是上设计的推广步骤为:信任——企业形象巩固——社会导向认可——购买——拥护品牌

2、媒体行程设定:由于公司已经是北京业内的龙头企业,所以此次媒介的最主

要目的是巩固企业形象。所以媒介行程总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企业形象重新定位,更专业,更诚信。给公司重新定位,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中介公司,而是一个充满灵魂的企业,是一个专业的团队,是一群不断进取的人们。我们更加专业,更讲诚信。该阶段主要以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为主,电视媒体的冲击性更强,网络媒体的覆盖面最广。

第二阶段,企业形象的巩固。到了第二阶段,企业的新形象已经基本确立,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将刚刚树立起来的企业形象进行巩固。这一阶段要加上户外广告的帮助,将企业的形象深入人心。

第三阶段,企业形象的加强,带动整个行业的形象优化。到了第三阶段,企业的基本形象已经深入人心,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运用电视,网络,户外媒体的前提下,加上报纸媒体,不仅仅使企业形象深入人心,而且提升整个行业的形象,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3、费用预算

报纸:(13个月每期所需版面不同,但连续刊登,均价6000/月)——8万元 户外广告:(13个月繁华地段,但是属于一次性投入)——20万元

电视:(包括黄金时段和非黄金时段,新闻专题片和采访等等)——500万元 网络:(各大知名网站的投入):100万元

共计:628万元

五、“城市碧园”广告整合推广效果监控及评估修正

1、广告整合推广效果

广告整合推广效果从两个方面来反映:

A、广告的创意、设计、表达内容和点等总体表现出的效果。

B、广告在各媒体投放效果。监控广告整合推广效果需要通过市场及客户分别从这两个方面来察。广告整合推广的监控就是市场及客户对这两个方面的动态反

映。在对大量的客户的动态反映进行汇总分析,然后依据分析的结果对广告策略进行调整。

2、监控与评估

首先广告表达的买点,客户喜欢听的,或最想接受的是什么。广告就要把这放在首要位置传达给客户。调查客户对我们的广告印象如何,并且根据广告的整体形式,来做针对性的调查,看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

广告效果的监控是在售楼部登记统计客户信息来取得而实现的。在积累大量信息后,做阶段性的总结,然后依据分析的结果,调整广告策略。

推荐第5篇:媒介策划

媒介策划——选择广告形式的原因

电视广告:电视广告是最不容易被排斥即最容易被接受的广告形式,不论精品广告或者垃圾广告都坦然存在在电视广告中,鱼龙混杂,但被批判的风险最小。电视广告仍然是目前最常见最普遍的广告形式,它以其功能的强大、发展历史的悠久及强制性的灌输方式而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在我国的广告市场中,电视广告具有不可撼动的强势地位,各类商品在进军市场前和抢占市场份额时都不可以将其忽视,就连高端化妆品也不例外。珠宝饰品在电视上的广告挺少的,但也不缺乏,有“金伯利钻石”等一些很经典的品牌。基于此,我们寻求在电视广告中突破,以精品电视广告吸引消费者,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橱窗广告:橱窗广告是现代商店店外POP广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借助玻璃橱窗等媒介物,把商店经营的重要商品,按照巧妙的构思,运用艺术手法和现代科学技术,设计陈列成富有装饰美的货样群,以达到刺激消费的目的。橱窗广告以其制作的精致、风格的自由和持久耐用给人以高贵典雅的感觉,具有真实性、可利用的空间、适应性强等特点,是最容易使人信服的广告形式。橱窗广告涉及到的产品一般也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很高端,极具审美效果。“石头记”以玉石打造珠宝饰品,打意蕴牌。因此极适合用特写橱窗广告的形式展示其内涵和魅力,提高品牌形象,增大它的迷人度和受欢迎程度。橱窗广告需要的资金相对较多,可以有选择地安排在几大繁华地段。

微博广告:网络广告的病毒式营销是目前广告界的一大潮流。这种营销的策略就是在互联网上通过用户的社交网络,象病毒一样传播广告,从而达到宣传品牌的目的。最近法国某矿泉水厂商就采用了这种营销方式,并大获成功。网络微博在极短的时间内爆发式兴起,微博广告也不例外。在微博上不停地发不停地发广告也算是病毒式广告的一种。结合“凡客1984”等案例,经过分析研究决定,开微博,编写精悍的广告投放进去,利用各种形式吸引网友们的点击,从而利用新媒体达到最大范围进行宣传的目的。同时注意及时更新,尽量达到每天或者每星期都能发一则相同风格的新的广告,来介绍一款产品。这种方式投资小,见效范围广,而且紧随时代潮流,易抓住年轻人的心,不容忽视。

推荐第6篇:媒介部

媒介部工作流程

媒介推广工作是集团与各项目、合作公司对外形象的展示,对集团产品、项目的营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公司的媒介推广应具备一套属于自己的,并且已规范化的标准流程。

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一、工作计划制定流程:

1.根据集团整体工作进度,于每月25日前后与企划部、设计部、销售部等就下月主要工作内容开展征询研讨,制定媒介部月度工作计划。

2.根据项目工作情况、媒介部工作执行情况,以7天为一个阶段,每周对当周工作进行阶段性分析总结,到月底根据各个项目的来电来人统计表对广告媒体进行分析汇总。

二、媒介预算审批流程:

1.媒介部按照各项目推广进度及各个项目整体推广需要,对所有项目进行资源整合,编制项目年度、月度推广预算;

2.与项目经理协调,根据各项目反馈意见修改预算,报集团主管副总审批;

3.集团主管副总批准后上报董事会主席批复;

4.媒介部按预算制定相应发布计划。

三、媒介部立项审批流程:

1.媒介部根据已批复的年度预算,结合项目实际拟定各个项目广告媒体发布工作的具体执行方案;

2.与各个项目研讨征询后,报集团主管副总批复;

3.集团主管副总批准后上报董事会主席批复

4.企划部根据批复后的方案、预算、流程具体执行。

四、文字发布流程:

1.各项目需要对外发布的文字。

包括报纸广告、电视广告、DM宣传单页、宣传软文、新闻稿、项目采访报道、发言稿、展板、印刷品等,经企划部进行文案撰写;

2.设计部对文案进行最终设计完成后,交由企划部该项目的直接负责人进行校对、审核。

3.文案校对后,报企划部经理进行审核;

4.企划部经理审核完毕,上报集团分管领导批准后,印刷、发布。

五、文案撰写、校对流程:

由企划部撰写文案、由设计部进行设计制作的各种广告或文件:

1.由企划部提供的文案、设计部最终完成的设计,向广告公司、报社、电视台、印刷公司传递之前,应预留底稿,所设计出的小样一式两份。

2.文案校对文字,有修改意见的退回设计部进行修改;文字校对无误的由文案签字确认并做校对登记。(对文案中出现的错误登记出来并作详细记录)

3.文案校对程序:文案撰稿人(1校)→企划部经理(2校)→平面设计部经理接收签字→设计部门成稿转媒介部门→平面设计师签字→文案撰稿人终校签字→媒介部签字接收。

4.文案校对程序必须按照企划部设计的 “企划部门广告校对流程表”严格执行,责任到人。环环相扣、每一个校对的人都须签字确认并对校对后的情况作详细记录,时间确切到几点几分。每一个项目文案的撰写之至最后的设计制作完成,其间文案校对的每一个程序都必须遵照“企划部门广告校对流程表”进行完成后的抽查、检测、审核工作。

5.文案校对过程中某一个环节出现任何差错,责任到人,某一个环节的负责人需自己承担责任。

6.文案所要校对的内容:属于企划部文案本身职责的。如:语句的通顺、文案中的错字、别字,标点符号的运用、断句合适与否。

7.经文案确认签字后的打样稿交媒介部负责人接收签字,报企划部撰稿人签字确认,报企划部经理签字确认,报企划部企划总监签字确认。完成签字流程后将电子文件及打样稿交广告公司进行发布或设计部进行制作发布。

8.经媒介部校对签字的打样稿一式二份完成签字呈批流程后由媒介部文案和设计部各自存档复印件一份,随时备查。(存在一个特定的文件夹或者存打印的样稿)

9.文案校对原则上一次到位,最多不应超过三次。对文案提出的修改项设计制作部应一次修正到位,提供的打样稿及修改后的打样稿均须先行校对,由设计制作部确认无误后再返回媒介部,以避免重复做业。

10.经文案校对过的设计项在发布后应由设计部负责第一时间通知媒介部,确认发布的文案是否与签字的打样稿相一致。

11.校对工作原则上以彩色打样稿为准,遇特殊情况且修改项在3处以内时,可以用电子邮件形式进行核对,但最终的定稿必须为打样稿形式,经广告公司、设计部、媒介部、企划部负责人签字确认并完成存档。

12.确认后的文案企划部自留底稿。设计部应预留底稿,以备不时之需,设计部对已制作设计完成的作品打样稿给项目并备份给企划部。

13.项目名称、标志需要汉译英的,在没有专业翻译公司翻译的情况下,应该在网上查出汉译英的读法、写法、确保无误的情况下确认使用,否则一概不允许。

六、由其它部门或外单位提供的文字资料

1.文案进行文字校对后,交相关专业部门企划部进行修改,确认后进行校对登记。

2.媒介部负责人签字,报企划部负责人签字确认后交文案进行存档,成为标准文案。

3.发布后由媒介部负责跟踪,确认发布与打样稿是否一致。

推荐第7篇:媒介工作总结

媒介工作总结

我于2011年6月份任职于**传媒公司,任职期间,在公司的领导和各位同事的支持和帮助下很快融入了这个集体,成为大家庭的一员。在工作模式和工作方式上有重大的突破和改变。现将我的工作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媒介日常工作:

媒介工作包括与电视台沟通接洽、下媒体订单等。作为公司内勤部媒介下单员,我深知岗位的重要性。胜任此岗位的首要条件是谨慎、认真,其次是不仅要求具备广告代理业务的专业知识,也要求具备一定的交际能力及协调工作的能力。媒介下单是一个承上启下、沟通内外、协调左右、联系八方的重要枢纽,必须及时收集和整理电视台最新数据,为公司及业务人员开展业务工作提供准确实时有效的资讯。

主要工作:

1、负责公司电话接转、公司代理业务的推广介绍及客户信息登记、转介客服部跟进等工作;

2、审核广告播出合同的工作;

3、审核广告素材;

4、下媒体订单的工作;

5、监督查看广告实际播出情况拍照留底存档的工作;

6、在电视台和客户服务部之间做好沟通和协调工作,并及时传达准确信息;

7、表格-数据录入统计工作;

8、执行保密制度;

9、把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向上级反映,及时解决问题;

10、完成公司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二、总结与审视:

1、媒介岗位要求我要敬业。套用米卢的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后勤部办公室是公司的喉舌,而媒介下单是整个工作运转的枢纽,这要求我要用积极的态度全身心投入工作,要以严谨细致的态度对待工作。

2、责任高于一切。员工的责任感直接影响公司的经营发展及经济利益。工作和责任是与生俱来的,我们不能逃避并且有义务尽心尽责的去完成。

3、工作的高效率。对我来说提高工作的效率就是要多学习业务知识,多和同事及领导沟通以配合工作,对任何事情都要当机立断,设定具体时间安排工作,给自已制定严格的最

后期限。

4、准确性。准确可靠的统计数字,是进行决策和管理的重要依据,是领导制定正确的方针、

政策不可缺少的工具。每周必须与财会出纳核对数据,不能出现半点纰漏。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这一年来,本人爱岗敬业,对工作保持高度热诚,虽然媒介下单的工作不需要我具备创造性的营销策划以及洞悉市场走向的能力,但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发展,对员工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自身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必须正视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并且针对本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改进,注重实效,不断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业务知识水平,力争取得更大的工作成效。

推荐第8篇:媒介经营管理

问题:

① 中国数字音乐市场进入缓慢发展的成熟期? 推荐算法能否长期改善长尾效应?

因为本人参加的大学生广告大赛所选的选题是“网易云音乐”,所以在一些资料的基础上提出这个问题。根据中国IT研究中心监测的数据表明,2013年中国数字音乐是藏规模达到31.2亿元,同比增长6.16%。预计2014年中国数字音乐规模达到33.2亿元。但看其同比数据,发现中国数字音乐市场规模增长比较缓慢。但是在2012年的时候,美国数字音乐市场规模就达到了34亿美元。与美国数字音乐市场规模的比较,发现中国数字音乐行业还是哟很大潜力值得挖掘!那中国数字音乐行业是否进入到成熟期了呢?这个很值得商榷。行业成熟期意味着需求接近饱和状态。但是显然,以中国如此庞大的音乐消费者群体为基数,市场还留有蛋糕未发现。

因为音乐市场中用户和歌曲需求都存在长尾效应,每个音乐播放软件中曲库非常大,现在更有云音乐的概念,但是下载的歌曲其实很少的部分,很多的歌曲都处于闲置的状态。目前来看,推荐算法在短期内对增加歌曲下载量有效果,但是,长期而言,是否能改变音乐市场长尾效应呢?

② 音乐付费能否冲破中国音乐市场尴尬局面?

我们都知道音乐付费在2011年开始就有风声。在去年的时候有段时间,我也曾信以为真,网上谣言某年3月开始实行网络上的音乐全部需要付费下载,于是,我在那之前疯狂的下载歌曲。结果3月已过,到现在,网络上音乐还是免费下载。付费的只是些门槛项目,比如手机app上成为会员或者X钻就能免费无流量限制下载。现在在付费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便是虾米了。但是,虾米利用定价优势细分了目标受众群体。愿意为自己喜欢的音乐付费的还是少数。后起之秀网易云音乐更是舍得大手笔,不仅购买了许多小众独立音乐人的版权(如李志),而且音质大变革——320K免费下载。许多在虾米上需要付费的歌曲,在网易云音乐上可以免费下载!这到底对音乐付费是好是坏呢?纵观中国音乐市场发展,付费好像一定会出现,但是什么时候出现呢?

③ 网易云音乐会是冲破行业瓶颈的终结者?还是只是利用噱头抢夺市场?

网易云音乐是这次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的选题之一,它在音乐市场是真正的迟到者,但是它想要打造移动音乐社区,主打发现与分享,它的创造者更是想要给中国音乐一场变革!

新传广告班2011040406李玉娟

推荐第9篇:媒介工作总结

本周工作总结

本周的工作正式开始与媒体接轨,也让我对本职工作有了初步的认识,虽然只是表面的接触,还是感觉到了这份工作蕴含的“技术含量”不低于其他任何一项工作,它需要长时间的深入挖掘,不断整合。也正是因为这样,我对它也真正开始产生浓厚的兴趣。以下是本周工作事件的总结:

1、本周的微博工作开展延续上周的内容:在固定的版块内容,坚持原创的内容,坚持转发最有热度的新闻,新鲜、有趣、价值。微博模板已经更换成功。并在妇女节时发布了节日的图片是企业生活化的信息,以后会多一点这样的博文。但还是忽略了水军号的作用,下周一定不能忘记。

投票活动在周四上午结束,本次活动共有164人参与。周三开始投票人气陆续上涨,尤其在超过100人次以后,人气提高速度逐渐攀升,由此可以看出,投票活动在人气积累到一定阶段:≥100人时,可以增加活动人气;与节日相关的活动越临近活动日被关注的数量也会攀升。所以以后在做类似的活动时在最开始时就先自己大力添加人气,把活动直推活跃阶段,这样才能保证活动的活跃期能更长,看到活动和参与活动的人更多。

2、微博样本调查:针对新项目的需求,搜集微博上与项目主题相匹配的人的言论,作为项目调查的样本。通过此次搜索,更显明了微博的一个“聚集”作用,一个“发现目标客户”的作用,所以现在在选择关注的粉丝时更注重粉丝的特点,有目的地进行关注,这样以后就可以用微博很容易地找到我们的目标客户或可以合作的对象,本周加大了了对各类媒体、编辑,行业知名人物等的关注。

3、针对新项目开始搜集七大省的各类媒体和知名媒体:通过这次搜集工作,首先对媒体的类型有了清晰的思路,对各地方的网络媒体、报纸媒体也有了初步认识。例如对各地区的地方性门户网站,主流财经类、旅游类网站。通过对其网站PV的查询让我自己以后在选择网站时有了一定的依据。

和杂志的广告部负责人建立了很好的联系关系,这是第一次尝试与媒体沟通,还是有些生疏,以后要经常尝试,先利用微博或是别的方式,多谈判,尽快掌握与各类媒体的沟通技巧。

推荐第10篇:媒介策划案

XX产品

XX年/月度媒介策划案模版

一、媒体投放竞争性分析

1、本类产品在过往年度的走势与媒体分配

2、本类产品在过往年度的品牌投放排名

3、本类产品在过往年度的品牌区域市场分布

4、小结与建议

a、对本类产品在过往年度的媒体投放进行总结并分析本年度走势

b、对该产品所选择媒体类型、时间段、宣传量、发行范围作出总体建议

二、目标消费者媒介接触分析

1、目标消费者描述

2、媒介接触习惯(包括媒体类型、内容、排名等)

3、收视率/成本分析(根据重要性划分一类地区、二类地区、三类地区等)

三、媒介目标

1、客户需求

2、总体传播目标

3、品牌形象方面

4、产品销售方面

四、媒介策略

1、总体策略导向

2、地理性策略

3、媒体选择依据

4、媒体选择与组合

5、分类媒体投放策略(版面选择、投放类型、频率、版式等)

6、媒体类别比重

7、媒体费用比重

五、总结

总结

第11篇:媒介策划

首先是对产品的分析,分析产品受众都经常接触哪一类媒体,然后再进行一下项目:

一、媒体分析

1、媒体性质分析

2、媒体受众分析

3、媒体传播效果分析(收视率)

4、媒体到达效果分析(到达率)

5、媒体成本分析(千人成本)

二、媒体组合方案

1、不同媒体广告形式

2、不同媒体的配合:投放时间、规格、频率、持续时间等

三、媒体投放预算

广告制作费用

各种媒体投放的成本(广告价格)

基本就是这些内容了。

媒体策划是一种独特的管理职能,与公关策划相似,是当代营销整合的重要核心,所不同的是,媒体策划是帮助一个组织建立并维持它与媒体之间、与公众之间的相互沟通,是企业品牌传播和市场推广的重要关键之一,凭借广泛的媒介覆盖网络和对媒介的深刻了解,整合报纸、网络、电台、电视台、移动电视、手机短信等各种传媒资源,用社会文化运作的手法,引导公众关注,从而达到导航舆论,诠释职能,树立良好的产品消费文化的目的。[1] 工作内容

1、进行沟通:与广告主进行沟通,了解终端产品的特性、特征并确立目标人群。

2、锁定区域:分析目标人群的消费心理及终端产品的特性确认媒体投放区域,锁定目标

3、媒体评估:对媒体形式、周边环境、媒体历年价格走势以及媒体受众等情况对媒体进行客观全面评估。

4、媒体整合:广告要通过一定的媒体来传播广告信息。广告媒体不同,其广告费用、广告设计、广告策略和广告效果也不同。另外,不同 的广告媒体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使用或进行不同的组合运用,广告效果也不同。根据媒体客观情况、媒体评估,撰写媒体整 合方案。

5、策划报告:撰写媒体策划报告,内容大致分为五部分:(1) 前言:对媒体计划的基本策略和要素进行评述。(2) 背景评论与情况分析:简明扼要地描述产品的市场情况,概括行销目标与广告目标, 说明创意的方向。(3) 媒体目标:对媒体策划所将达成的目的或目标作明确与可行动的宣告。(4) 体策略:概述怎样从媒体的选择、媒体的配合、广告的日程频次安排、费用分配等方面达成媒体目标。(5) 策划说明:阐述媒体计划的执行要素,所考虑选择各种策略及媒体的理由。

6、确认媒体:根据广告主的要求并为其提出客观建议,确认媒体形式并与广告主达成一致。

广告公司最重要的职责是评估媒体,向客户推荐媒体,而不是帮助媒体向客户做推销

媒介购买

简单地说,就是帮助那些想做广告的商家或企业,分析、寻找他们想要找到的消费群体,然后在媒体上买到某些时段、版位版面,并利用这些时段、版位版面把他们的信息最为有效地传播给广大的消费群体。

媒介购买,也就是媒介代理机构。广告代理的本质是面向广告主和广告媒介之间,向二者提供双向专业化服务,这是广告代理公司不同于双方交易中间人或代理人的主要特点——一般中间人或代理人只要促成甲方、乙方交易就可以收取一定数额的佣金或者代理费;而广告代理公司不仅要促成甲乙双方交易,还要为其提供让双方满意的专业化服务。

一般都是看哪个客户在哪个公司,投过哪些媒体。偶尔会总结一下为什么这个客户会这么投,和他的竞争对手对比一下。

第12篇:媒介经营

1媒介全球化:媒介全球化是指一种对媒介经营活动应该是全球性的而非只局限于本地范围内的认识及其活动过程,具体表现为媒介生产、销售和传播的全球化,报纸由国家新闻出版署管理,广播电视属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管理,网络宣传归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办公室管理。

业结构的一种工具。所以,中国媒介集团化基本上都是政府行政权力主导的结果,典型表现是按行政级别组建媒介集团。以及媒介管理、法规和影响的全球化。其一方面是指国际媒介集团主导下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资本资源的大规模跨国性聚集和流动;另一方面是指各种文化和新闻、信息、娱乐等媒介产品跨国性的大规模聚集和流动,供应链日益全球化,跨国贸易迅速扩大。2SWOT 锡咨询公司,包括分析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全球分析模型:SWOT分析模型来自于麦肯胁。因此,行综合和概括,帮助企业寻求持续的发展。SWOT分析实际上是将企业内外部条件进机会与威胁分析;(OT表示3广告主和媒介的中间代理机构,广告公司为广告主策广告代理制:广告代理制,SW表示优势与劣势分析)即是以专业广告公司作为。 划制作广告,制订媒介计划,然后选择合适的媒介进行投放。所拥有的可经营性资产,包括和新闻业有关的广告、4媒介资本运作:媒介资本运作,就是将媒体发行、印刷、信息、出版等产业,也包括媒体所经营的其他产业部分,视为可以经营的价值资本,通过价值成本的流动、兼并、重组、参股、控股、交易、转让、租赁等途径进行运作,优化媒介资源配置,扩张媒介资本规模,进行有效经营,以实现最大程度增值目标的一种经营管理方式。5管制型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市场化的过程就媒介市场化:所谓市场化, 通常是指经济制度由政府是市场机制在一个经济中对资源配置发挥作用持续增大,经济对市场机制的依赖不断加深和增强。媒介制度化给人们带来额外的收益,:制度变迁是效率选择的结果。新制度能

6体制:政府将传媒作为政府一个行政部门,采取行政中国传媒体制改革的目标和路径:从而推动人们进行制度创新。完完全行政管理 命令方式进行管理,简单自由化:政府完全退出传媒产业,采用只有放任传媒主要通过行政经费进行管理。 的的政策完全市场化体制:

市场机制是配置传媒产业资源的主导机制,政府完全传媒产业拥有高度健全的法律体系,退出传媒产业,美国适度市场化体制:传媒产业拥有高度健全的法律体系

和行业自律体系,市场机制是配置资源的主导机制,政府通过产业政策、资本准入、股权参与到呢个多种渠道和方式对传媒产业实施管理。完全政府管制体制:传媒产业拥有高度健全的法律体欧洲国家媒体为例。 系和行业自律体系,整个传媒产业的所有权为单一的国有性质,计划是传媒产业资源配置的主导机制。路径:从完全行政管理体制到适度市场化体制的变迁 可以经由三条不同的路径到达。三条路径的差别在于市场化和制度化是同步推进,还是有主有次,有前有后。路径

路径1路径

2、以市场化为先导、以制度化为先导——比较适合中国

7合有三种模式:横向整合、纵向整合和多元化整合。媒介价值链的三种整合模式及其特点:

3、同步均衡的模式

价值链的整1 横向整合是指传媒在同种类型的媒体层次上的整合。、横向整合

横向整合是媒介集团化的初级形态,这种整合模式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差异化的多品牌化的策略能更好地满足差异化的受众需求,有效扩大媒介影响力和市场份额。纵向整合是指媒介对上游节点或下游节点进行整合。

2、纵向整合 例如报社将发行业务从邮局发行改为自办发行,实际上就是对下游渠道的整合,称为后向一体化,相反,报业向上游供应商如通讯社的整合则属于前向一体化。如《北京青年报》形成了报刊出版、发行、印刷、物

流、网络、数据库、资本运营一体化的报业集团。多元化整合,多元化整合有三个层次:第一种是跨媒

3、介多元化,如报纸与电视的整合,与网络的整合;第二种是相关多元化,如电影投资主题公园、文化产业、娱乐产业等;第三种是完全无关的多元化。8体性、开放性资本的特征:增值性、运动性、竞争性、独立性和主

9

1中国媒介资本运营的三个阶段: 20、多种经营阶段市场经济的影响,一些媒介开始迈出主业涉足其他产世纪80年代中国的媒介产业才刚刚开始起步,

但受业,原始的出发点大多属,行业涉及房地产、运输、旅游、饮食服务等。这是为了安排限制人员和员工家种多种经营行为与后来的媒介集团化之后的多样化经营截然不同。由于缺乏竞争优势,这些经营大多以失败告终。 2

20、集团经营阶段央、省、市三级媒介在各自同级别的媒介内部开始横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媒介开始兴起集团化浪潮,

中向整合,成立了一批报业集团、出版集团、发行集团。在经济和新闻业发达的地区,已有新闻媒体提出要发展成为跨媒介、跨地区、跨行业传媒集团的构想。3上市融资是资本经营的标志性行为。新闻媒体发挥自、资本经营阶段

身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市场筹资融资,吸纳社会资本。 优势,由子公司直接进入资本10处于一个急剧集中的趋势,而集中的主要手段就是集传媒集团化的内在动力:全球范围内,传媒产业正

团化(或者说整合)传媒产业的这种整合趋势与传媒产业的产业属性具有。

内在关联性,分别可以从规模经济、核心能力和交易费用等三个方面来解释。首先是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为它的边际成本总是低于它的平均成本。媒介产业也 媒介产业是规模经济效应是非常显著的产业,因是范围经济,因为媒介的产品具有可多重利用的特点。其核心能力也就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最后是交易成 其次是核心能力。 当企业聚集的资源越多的时候,本。产品既有经济属性,又有文化属性,作为文化产品, 媒介产业显然是一个交易成本较高的产业。媒介它的成本难以核算,价值难以估量,作为经济产品,其市场收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111中国媒介产业结构特征,优化的目标和策略:

条——依照媒介形态形成的纵向管理格局。、条块分割

向全国市场,省级媒介面向全省市场,而市级媒介只块——行政级别形成的横向管理格局。 中央级媒介面能在本市发行运营。2次、多方面的,因此,各个行政级别的各个部门都纷、重复建设。

媒介是党的喉舌。喉舌的功能是多层纷兴办各种媒介。

3、区域失衡

介发展不平衡。一是城市与农村的失衡。二是东、中、西部区域媒异,北京、上海和广东三地的媒介发展水平明显高于 三是城市与城市之间亦存在明显的差其他城市。1中国媒介产业存在三个层次的垄断、中国媒介产业结构

优化策略首先要消除垄断 域运行区域垄断:人为分割市场,限制跨区域发行,跨区:

行业垄断:报纸不准搞电视、电视不能办报纸

准进入媒介产业产业垄断:同是国有资本,其他产业的国有资本不2

运营效率、提高产业集中度,通过规模效应提高中国媒介产业3

通过各种手段提高竞争程度,、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在产业集中的条件下,12从而提高产业运行效率。 和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四种类型: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13从媒介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小而多的自由竞争显然竞争与效率的关系对中国媒介产业发展的意义:

不是媒介产业理想的目标结构,而目前世界媒介产业的寡头垄断格局,既是效率的选择,也是长期自由竞争之后适者生存的结果。竞争与规模存在一定的内在反向关系,企业的数量就会相对减少,竞争程度相对下降,竞争任何一个产业中企业的规模都比较大的话,与规模似乎是一个两难的问题。但从全球产业集中趋势来看规模效率的正效应大于企业数量减少所导致的竞争程度对效率的反效应,垄断竞争和寡头竞争的模式也说明,随着产业的集中度提高,企业间的的竞争并没有成比例的降低。另外从原子式无序竞争向巨头间的有序竞争过渡企业更多的重视创新,通过提高核心竞争力来提高竞争的能力。媒介产业结构优化战略中规模策略应该优于竞争策略,即首先应该提高媒介产业的规模,效率最差的产业结构是小规模、高垄断的结构。中国 然后再鼓励竞争,提高效率。

媒介的管理体制恰好造成了小规模政策性垄断的结构特征14广告经营、发行经营、印务经营、拓展业务经营和增报业价值链的特征:——条块分割、地方保护主义行政等级等。报业的价值链主要由内容经营、值业务经营所组成15

异化战略、集中化战略波特提出的三种基本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差16析、确定战略内容、战略规划、战略的执行与控制。完整的战略管理的基本步骤:

确定目标、SWOT分171媒介、、版面(或栏目)承包模式、媒介资本经营发展战略的几种选择:

2、业外国有资本投资

资媒介、

3、媒介直接或间接上市融资、资中国传媒

5、民间资本投资媒介、

4、上市公司投第二种模式是以合资的形式创办非主流的消费与时尚

6、境外资本间接投类传媒18

一、完全商业化运行体制世界三大媒体管理体制与特征及其利弊: 特点:作、播出的直接目标。

1、盈利作为最终手段。

3是美国整个广播电视业运作的基本模式。、以迎合受众为节目策划的基本原则。

2、收视率作为节目制

4、垄断竞争利弊:介的内容、节目形式更利——A 广播电视的频率、频道大大增加。

B 媒为多样。为媒体新技术开发、推广创造了条件。C 媒体的收益大大提高。

D 媒体实力的提升弊——

荣的民主原则。A 私营台的商业化运作动摇了西方媒介引以为向广告商。B 体。

二、公私并举的双轨制运作体制D 娱乐节目美国化。C 娱乐化以其不可阻挡的潮流席卷西方媒媒体真正服务对象的重点从受众转

特点:要收入。

1、相对独立的管理机构。

2、以视听费作为主方的。

3、公营台是半官

54、公营台把观众当作“公民”而非“消费者”。利弊:利——国家可以实施统一管理,有计划地调配、缺乏活力。

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广电事业的建设,合理安排各台的设置,使得各台互有分

工、互相补充;政府对广电机构实行直接指导,可以是机构的业务活动更加符合国家的政策和需要,广播电视的社会效益能够得到重视和保证。弊——政治干预多,业务活动侧重于对政府负责、对

领导负责,容易忽视满足受众需求、反映受众呼声、适应多样化的观赏兴

趣,内容难免单调、贫乏;管理上重视集中统一,管理方式行政化,缺乏激励机制,缺乏经营活力。

三、完全国有的有限商业运作体制特点:媒介是党和政府的宣传机构,

1、大众媒介的所有权完全属于国有。

2、大众即党和政府的喉舌。

和政府的重大理论、方针、政策的职责。

3、大众媒介义不容辞地承担着党的经费在4目前有所改变。20世纪80年代之前,都由政府直接拨款,、大众媒介利弊:利——在这种体制下,广播电视一方面不受政

5、事业性质,企业管理。

府或政党的直接干预,能较好的体现创办者(社会各界或某个公众团体)的独立

意愿,较好的适应服务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不受商业集团的控制,不追求商业利益,能够注重社会效益,节目内容比较健康。弊——节目吸引力较差,财务资源不足,政治上难免

受执政党或利益集团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总体上欠缺发展活力。

19问题中国传媒集团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式的媒介集团化是政府通过行政手段调整媒介产

1、行政权力主导

(有学者提出媒介集团化首先遇到的问题还不是产权,2)规模不经济

而是控制力和管理水平。(有关政策规定组建报业集团必须以“党报为龙头”或3)逆向淘汰

“以党报为主”是都市报和晚报,而不是权力和地位更高的党报。但,而在当今报业中,经营效益好的大多是成立集团后,确实由党报兼并晚报、都市报。(目前中国媒介的管理体制给媒介发展带来很多问题,4)名义产权所有者与行政管理者分离

最为关键的是,主体性是资本的基本属性,没有主体性的资本就失去了活力,失去了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动力。产权主体缺失的媒介只能沦为利益相关者寻利的工具,由此进一步导致内部人控制、机会主义等一系列的问题。(媒介产权主体的缺失,缺位导致代理人成为媒介的实5)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

际拥有着,他们不仅拥有经营管理权,而且还代理了产权的其他全部权利索取权产流失成为必然。)。内部人个人利益最大化,长远来看,国有资(支配权、使用权、处置权、剩余(行政主导的媒介集团化的一纸行政命令,便将地方财6)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冲突

政投资创办的地区性媒介纳入更高行政级别的媒介集团,多年的地方财政投资打了水漂,本地广告市场拱手交出,这种媒介集团化多少有点“圈地运动”的感觉,其结果必然导致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冲突。对策的产业,媒介产业的文化属性又是媒介产业的高交易

1、媒介产业是一个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效应显著 成本特征,因此,媒介产业的本质属性具有内在的集中化趋势。2

有取得目标中的规模效用,相反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目前,很多媒介集团名不符实,大多数媒介集团没和约束监管机制,效率目标并没有成为首要的经营目标。因此,必须调整媒介集团的产权体制。3共识,因此新闻媒介作为党的喉舌的社会功能定位不、媒介权力作为国家权力的必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

应该成为媒介体制改革的拦路虎。4

政权力在集团化初期有效地促进了集团化,但在一定、第一阶段的媒介集团化是以行政权力为主导的,行程度之后,区域性的行政权力反而会成为媒介进一步集团化的阻力。5这两个外生变量外,决定企业边界最重要的内生变量、媒介集团化的内在推动力除了规模经济和交易成本 是媒介企业的核心能力。弱反而导致”的原则,媒介集团化必须遵循“以强统6“逆向淘汰否则,媒介集团化不仅不能获得规模经济,”。

的必争之地。中国应该从国家战略力量的高度发展媒、媒介产业作为文化竞争最重要的平台,是世界各国介产业,而不仅仅是传统的意识形态工具。鉴于此,未来三到五年,中国媒介集团化第二阶段的

目标超越行政界限,首先,下一阶段的媒介集团化应该跳出行政权力主导跨区域组建大型股份制媒介集团。 的原有模式。其次,的产权性质和治理结构。“大型股份制企业

”界定了第二阶段阶段集团化最后一个问题是如何跨区域组建大型媒介集团。

第一、根据产权关系,将媒介企业分为全国性和地方

性两种,地方性媒介企业只能继续按目前方式在各自区域经营,其行政管理权仍然归地方政府,全国性媒介集团采用大型股份制企业规模,产权实行混合多元化,允许各种性质的资本进入。第

二、党和政府对媒介的管理模式要从目前的直接行

政管理转变为制度管理模式。第

三、建立和完善政府部门的新闻公关管理制度。

第13篇:媒介词典

媒介词典

一、电视广告篇 电视广告的形式

1、电视广告片

电视广告片时间长的一般有30秒或一分钟,现在最为常见的还是15秒。更多的广告从业者希望用15秒时长的广告片来负载更多的广告信息,并认为15秒广告片有着30秒广告片一半的价格优势,因而都乐于采用。然而,现在15秒广告的价格己今非昔比,约为30秒广告的85%。

2、标版

标版时间较短,一般为5秒,甚至更短,通常只有一两个体现企业形象的画面和一句广告语。电视黄金时段的标版为企业所看好。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后的5秒标版,连续多年成为企业争夺“标王”的标的物。

3、赞助形式

赞助电视晚会、赞助体育比赛直播、赞助卫星实况转播某些大事件、赞助有奖智力竞赛、赞助电视片和电视剧的拍摄、赞助进口大片的放映等,一般在片头、片尾注上某企业赞助字样。在电视乾和电视剧的拍摄中,赞助形式甚至“渗透”到电视片和电视剧的道具和场景中去。电视媒体是塑造企业形象的有力手段,企业可以通过电视赞助的形式来塑造形象。

4、栏目冠名

将电视台的某些热门栏目以企业的名称或产品品牌命名,这也是一种常用的企业赞助形式。如中央电视台的“正大综艺”、“万宝路体育大世界”等。挂名“特约播出”,也属于栏目冠名广告。

5、电视信息(专题)片

这是一种传播产品信息的“二级”广告片,内容大多是对产品功能进行介绍和演示,电视直销广告片就属于这一类;另有一类侧重展示产品形象。一般时长在两分钟以上。电视直销广告片与其他电视广告片不同,往往会出现产品价格,并供消费者电话订购。

6、贴片广告

即跟片广告。广告片本身并无什么特殊之处,但贴片广告是固定地“贴”在某一部电视连续剧的片头、片尾或片中插播的。

基本要素

常规硬广插播示意图:

电视剧广告插播示意图:

电视剧挂版示意图:

角标示意图:

标板示意图:

二、电视广告收视效果评价篇 常用术语分类

收视指标:收视率、总收视率、集中度、市场占有率

成本指标:千人成本、收视点成本、

累计指标:观众构成、到达率、接触频次

具体说明:

1、收视率(Rating)

概念:在一段时间内收看了某节目或某一频道的目标观众人数占目标总人数的百分比来表示。

公式:收视率=收看某一节目的目标观众人数/目标总人数*100%在同一平台下(调查总体),收视率是评估节目或者频道最基本的指标,收视率越高表明收看该节目或者频道的人群越多。当观众被锁定为总体推及人口的一部分时(如4-14岁的儿童),收视率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目标观众收视率。

2、总收视点(GRP-Gro Rating Point)

概念:指一定时段内所有单位时段的收视率总和,又称毛收视率、总收视点、毛评点(总收视点不考虑重复,因此有可能大于100%),总收视点是计算媒体投放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3、观众集中度

概念:对于特定时段(或节目),目标观众(如15-34岁人群)收视率(百分比)与参照观众(如4岁以上所有人)收视率(百分比)的比值。

公式:集中度=目标人群收视率/参考人群收视率

注意:观众集中度表示的是目标观众相对于参照观众的收视集中程度,以此来反映目标观众对特定频道(节目)的收视倾向;目标观众收视率和参照观众收视率对应同一时段和同一频道。

4、市场占有率

概念:也叫市场份额,指特定时段内收看某一频道(或节目)的人数(或家户数)占打开电视机收看总人数的百分比。

公式:占有率=收看某一频道(节目)的人数或(家数)/打开电视机人数*100%

5、收视点成本(CPRP-Cost Per Rating Point)

概念:指每得到一个收视百分点所需花费的成本,也称为毛评点或点成本。

公式:每收视点成本=广告成本/所得的总收视点在投放评估中,收视点成本是衡量一个栏目投放效益的重要指标

6、千人成本(CPM-Cost Per Thousand)

概念:指一次投放每接触到1000个人所花费的成本

公式:每千人成本=广告成本/总接触人次*100%千人成本与收视点成本区别每千人成本和每收视点成本都是关于广告成本效益的指标;当评估不同平台,不同媒体形式广告成本效益时,使用每收视点成本指标并不合适,最好使用千人成本,因为千人成本指标将收视点转换为实际收视人数,无论市场大小,评估具有可比性。收视点成本适用于同一市场,同一媒体平台的广告成本效益。

7、到达率 (Reach)

概念:指收看过某一频道(节目)的不重复的观众人数占观众总数的百分比。

公式:到达率=总收视率-重复收视人数百分比

8、总接触人次

概念:某次投放,或者特定时间内收看某一频道或节目至少一次的不重复的观众人数。

9、平均暴露频次

概念:为一定时间内,在有机会接触广告的人口中,每人接触广告的平均次数。

公式:暴露频次=总收视点/到达率

10、电视广告价格核算方法(以15秒为核算基准) 30秒=15秒*1.8 5秒=15秒/3*1.6 10秒=15秒*0.8 20秒=15秒*1.36 25秒=15秒*1.6

三、媒体熟悉篇

1、中视行动主要承包资源为CCTV-3《经典综艺套》,平均每周21次,可以根据客户预算多少进行拆分(一周拆两周,一周拆四周),对外统一报价为15万/5秒/周,10秒价格=5秒*2;15秒价格=5秒*3。与公司结算为12.5万/5秒/周。10秒、15秒倍乘关系。

《经典综艺套》黄金时间(19:00-21:00)的频次为6次(详见节目表,同时所对应的栏目要记熟),白天频次为15次。务必熟悉拆分方法,这在给客户做方案排期时是至关重要的。同时,现在对我们销售3套非常有利的是,CCTV-3正在进行改版,从周一至周日我们对应的时间点都是播的诸如《星光大道》《我要上春晚》《非常6+1》《欢乐中国行》等栏目,我们客户的广告可以随播,打打提升了媒体价值和传播效果。

2、熟悉并掌握我司代理的CCTV-1《全天套》《精品套A》《精品套B》的价格、折扣、播出时间、对应栏目,播出方式;

3、熟悉并掌握我司代理的CCTV-7每天8个时间点的播出时间、价格、对应前后栏目、折扣、播出方式;

4、熟悉并掌握我司代理的CCTV-8每天7个时间点的播出时间、价格、对应前后栏目、折扣、播出方式;

5、熟悉并掌握我司代理的CCTV-2《交换空间》的播出时间、价格、对应前后栏目、折扣、播出方式;

6、熟悉并掌握我司代理的CCTV-13新闻频道晚间21:30档《新闻1+1》《新闻周刊》《面对面》的播出时间、价格、对应前后栏目、折扣、播出方式。

二、央视频道定位描述(必记)

CCTV-1综合频道

CCTV-2财经频道

CCTV-3综艺频道 中青年女性偏多

以音乐及歌舞综艺节目为主 受众广泛,25岁以上居偏男性 多

中年群体集中度高

集中了央视最优秀栏以财经、资讯、生活服目,将新闻、电视剧和务节目为主 综艺节目优化整合播出 CCTV-4国际频道 CCTV-5体育频道 CCTV-6电影频道

男性偏多,中青年居多 偏男性,年龄在40岁上偏男性,中青年居多 以居多

唯一国际级体育频道,

每天播出8部不同风格电影纪录片等

以新闻类节目为主导,拥有多项国际顶级赛事以文化类为支撑,以对独家转播权 台湾报道为重点

CCTV-7军事农业频道 CCTV-8 电视剧频道 中高年龄群居多、中等偏女性,中年居多 文化程度

CCTV-10科教频道 偏男性,年龄偏大

以优秀电视剧为主要播开办有二十余个科教栏目

唯一专业传播农业科技出内容 信息的频道 CCTV-11戏曲频道 中老年居多

CCTV-12社会与法频道 CCTV-新闻频道 受众广泛、

偏男性

汇集各地戏曲种类200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法制以时效性为核心宗旨 多个,

播出新戏和传统戏

专业频道,

以普法、讲法为主要宗旨

三、CCTV各频道观众结构(必记)

CCTV-

1、3套、12套和音乐频道受众结构相对大众化——男女比例相当、偏中老年化群体;

CCTV-

2、

4、

5、

9、

10、新闻频道偏男性高端化群体,学历、收入偏高,

第一时间报道重大新闻事件 偏干部管理群体;

CCTV-6套受众偏男性大众化群体;

CCTV-7套受众偏男性,收入偏低的群体,城郊结合处和农村受众比重较大;

CCTV-8套受众偏女性大众化群体;

CCTV-少儿频道受众偏儿童和妈妈群体。

四、各频道受众特征综述(必记)

一套(综合频道):央视主频道,影响力强,覆盖人群广泛; •

二套(财经频道):频道定位经济,受众收入高,农村收看较少; •

三套(综艺频道):大众化综艺,受女性偏爱,收视人口广泛; •

四套(国际频道):主要覆盖海外,高龄男性观众居多,收入一般; •

五套(体育频道):体育直播赛事,偏向男性观众;

六套(电影频道):主要播放电影,观众细分不明显,男性偏多,收入水平中下;

七套(军事·农业频道):面向农村,整体观众学历、职位、收入等较低;

八套(电视剧频道):热播电视剧,以中年以上家庭女性收看为主; •

九套(英语频道) :节目全部以英语播出,面向外籍人士; •

十套(科教频道) :面向文化传播领域,男性偏多,其他观众群分布相对平均;

十一套(戏曲频道):以老年观众为主,主要播出各类戏曲节目; •

十二套(社会与法频道):各类法制节目、影视剧,受众学历、收入偏低;

新闻频道:专业化新闻定位,高端男性偏好强;

少儿频道:观众以青少年为主,播放各类卡通,少儿节目;

五、客户销售明晰

无论投放什么广告,我们都要知道这些问题:1.投放目的: 2.目标受众3.覆盖面4.投放频次5.投放区域及媒体6.投放时间7.投放预算 。

知道以上这些,就方便我们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同时也基本上会比较吻合客户的投放需求。

第14篇:广告媒介

一、名词解释

1.普及率(penetration):在行销上指的是消费者使用商品的比率,而在媒体上则指消费者对各媒体类别的接触的比率。2.覆盖率(coverage):在定义的目标消费群中,暴露于一个媒体类别,或载具,或媒体排期计划的人数占总目标人口的比率。 3.媒体投资占有率(share of spending):指品牌在媒体投资量上占整体品类的比率,计量单位通常为金额。 4.媒体音量占有率(share of voice):指品牌在媒体传送量上占整体品类的比率,计量单位通常为GDP或impreion.5.媒体载具(media vehicle):指媒体类别下再细分的个别承载讯息的媒体载具,如电视媒体类别下的某个节目、报纸媒体类别下的某份报纸等。 6.媒体行程(media scheduling):在媒体策略中,根据品类与品牌消费,以及传播活动类型等,制订媒体露出模式与时机。 7.连续式(continuous pattern):在媒体行程策略中,以未出现长时间空挡的露出模式。

8.栏栅式(flighting pattern):在媒体行程策略中,以露出一段时间,间隔一段时间的露出模式,称为栏栅式,也称跳跃式。 9.脉动式(pulsing pattern):在媒体行程策略中,基本上维持未间断的露出,但露出的讯息量出现高低起伏。 10.品牌发展指数(brand development index,BDI):品牌在一个地区(或区隔)的销售比率除以该地区(区隔)的人口比率,即为品牌在该地区的发展指数,用以评估品牌在该地区(区隔)的相对发展情况。 11.品类发展指数(category development index,CDI):品类在一个地区(或区隔)的销售比率除以该地区(区隔)的人口比率,即为品类在该地区的发展指数,用以评估品类在该地区(区隔)的相对发展情况。 12.接触人口(advertising impreion):指暴露于一个媒体载具或媒体排期计划重复计算的接触人次。 13.总接触人次(gro impreion):一个媒体排期所接触的人次总和,包括排期中所有运用的媒体载具。接触人次属重复计量方式,即一个消费者接触3次或3个消费者各接触1次,皆记录为3人次。又称广告总印象。 14.看到机会(opportunity to see):媒体接触数据,包括收视率、阅读人口等皆为媒体暴露,由于受众对广告的主动回避与刻意忽略等,造成暴露与看到之间的落差,事实上,收视率与阅读人口等媒体接触数据真正的意义是都有看到机会,是看到的极大值,并非就是真正看到。 15.收视率、收视点(rating point):受众或家庭在固定时段接触某电视节目的比率,计算方式为接触该电视节目的人数或家庭除以总人口数或总家庭数。 16.总收视点(GRP — Gro Rating Point )。媒体传送量的计量单位,为媒体排期或在一定期间内所有投放档次收视率的总和,或等于到达率乘以平均接触频率。

17.到达率(Reach):人口或家庭暴露于一个媒体排期的百分比,为非重复性计算数值,即在特定期间内暴露一次或以上的人口或家庭占总数的比率,在期间的定义上一般指的为四周期间,也称“非重复到达率”或“净到达率”。18.平均接触频次(average frequency):简称频次,即暴露于一个媒体排期计划的家庭或个人当中,每家庭或个人的平均接触次数,其计算方式为GRP除以reach,因此GRP=reach*frequency.19.有效接触频次(effective frequency):消费者对广告讯息接触次数累积到可以充分记忆广告讯息的接触频次,即为有效频次,一般以3+或5+等表示有效频次。

20.有效到达率(effctive reach):在有效频次以上的到达率,例如有效频次定义为3次时,则3次以上(含3次)的到达率即为有效到达率,一般以3+R表示。

21.收视点成本(CPRP— Cost Per Rating point):在电波媒体中,每购买百分点收视(听)点所需支付费用,在计算上是以媒体单价除以收视(听)率,收视点成本将随不同的市场、目标消费群,甚至不同广告公司或客户而有所差异。

22.千人成本(CPM—Cost Per Millenary):媒体载具每接触1000人所需支付费用。在计算上是以媒体单价除以接触人口,再乘以1000.23.视听众占有率(share of audience):电波媒体中,节目中止而出现广告的时段,在印刷媒体中则称为广告页。 24.发行量(circulation):在印刷媒体印制量中,每期实际发行到读者手中的份数。

25.传阅率(pa along rate):印刷媒体中,平均每份刊物被传阅的次数,计算方式为传阅人口除以发行量。

26.编辑环境(editorial environment):指品牌广告所出现媒体载具的内容、风格与调性,品牌应尽量寻求与其相匹配的编辑环境,以利于吸引兴趣相投的消费者。

27.广告环境(advertising environment):指品牌广告出现时,其前后所出现的广告品牌,品牌应尽量寻求与其相匹配的广告品牌,以利于消费者对品牌的等量齐观。

28.促成行动成本(CPA):网站或网页广告中,促成受众采取行动所需成本,所谓行动可以定义为点击广告、索取目录或达成销售等。

29.点击成本(CPC):网站或网页广告中,促成受众采取点击行动所需成本。30.广告干扰(ad clutter):媒体载具中,广告互相干扰的程度,计算基础可以是广告版面或时段长度占载具本身内容的比率,或以竞争品牌为基础,计算品牌露出的比率。

二、填空题

1.媒介的发行量有哪些:稽核发行量和宣称发行量。在刊物整体发行量下,可以再细分为赠阅发行量,订阅发行量与零售发行量。

2.购买风险的类型:产品功能风险,社会形象风险和自我形象风险。4.媒体行程模式有哪些:连续式,栏栅式和脉动式。

5.广告媒介指的是为广告主传播商品、劳务和观念等广告信息的载体。

6.广告媒介策划:指在特定的营销环境中,从媒介投资的角度去思考,形成投资策略及执行方案,提供最有效的途径去接触消费者,以解决营销所要求的目标。

7、媒体分类:按媒体的受众面可分为:大众媒体、中众媒体、小众媒体。按媒体的涵盖面分类:国际媒体、全国媒体、区域媒体。从受众对媒体的感知来分类:视觉媒体、听觉媒体

视听媒体。按媒体的表现形式分类:印刷媒体、电波媒体、户外媒体。按媒体的传播内容分类:综合性媒体、单一性媒体。

8、电视媒体的评估方法:日记法、个人收视记录器法、被动式记录器法

9、印刷媒体评估:印刷量、发行量、阅读人口、传阅率

10、户外媒体为地区性的媒体,评估主要在:高度、尺寸、能见角度、材质

12、营销环境,包括市场规模、品牌占有率、产品生命周期、CDI/BDI等

14、品牌的传播资产包括:

1、品牌知名度;

2、品牌形象。

15、媒体组合的五大考虑点:

1、策略层面(是否与品牌定位相吻合)2.受众习惯(所揭露的媒体是否受众迎合)

3、商品特点(媒体是否可以发挥产品的特点)

4、信息内容(媒体能否有效传播广告信息)

5、媒体特性(本媒体的独有特征是怎么样的)

16、营销因素:产品生命周期;品类关心度;新商品与既有商品;市场企图;市场占有率;品牌形象;品牌忠诚度;竞争压力;商品使用和购买的频率;商品对象阶层。

17、创意因素:新广告活动或是持续性广告活动;创意冲击力;讯息的复杂程度;创意单位的大小;创意版本的数量;广告目的。

18、媒体因素:媒体干扰度;媒体环境与品牌的相关性;媒体行程;媒体类别。

三、简答题

1.媒介的特点:【杂志特点】 优势

1、阅读时间长,可长期保存,广告传播效果持久。

2、印刷质量好,能表现商品的绝好质感。形势较灵活。如插页的大量应用。

3、读者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广告目标受众明确.不足

1、时效性差,无法及时传播信息。出版周期相对来说较长。

2、受阅读能力的限制。

3、覆盖面较差,无法以较低的成本达到大批的目标受众。

4、售价较贵。

【报纸特点】 优势

1、具有评说,论述性能,长于传达深度信息。

2、阅读的自主性相当大,基本上不受时空限制。

3、信息量大

4、可重复阅读,保存性强

5、确切的到达性:对于那些订报纸的来说,到达性比较确切。能满足特定读者群体的特殊兴趣和需要:专业报纸 不足1.时效性不是很强:报纸的截稿和印刷时间固定,不能及时补充。2.阅读者受文化水平的限制:盲人、文盲和阅读能力低的人,很难利用这一媒体。3.感染力相对较弱,较缺乏动感,立体感。

【广播】 优势

1、传递速度快,时效性强

2、受众众多,覆盖面广。

3、声情并茂,想象空间丰富,参与性强。

4、收听方式十分灵活。

5、技术简便,价格低廉。不足1.转瞬即逝,不易保存;2.容易产生理解偏差:人传递信息是7%用语言,38%用声调,55%靠手势、表情等3.线性传播,可逆性差。

【电视】优势

1、视听兼备的信息符号

2、长于再现的媒介,可信度高

3、时效性强

4、娱乐性强 不足1.转瞬即逝,不易保存2.线性传播,选择性差3.电视画面传播的局限性:不能表现观念性的内容,不能表现消失了的事物。

【网络】 优势:速度快;海量信息;传播范围广,几乎不受时空限制;双向互动,反馈便利;多媒体形式;广告效果测评较易。不足:信息冗杂;受众受知识技术、设备限制较大;信息可信度不高;花费较高。

2.媒介选择的作业过程:目标受众的媒介消费习惯分析、目标受众的媒介消费习惯分析、媒体评估:频道选择、时段选择、节目选择、选择媒体时媒体的性质和数量是主要的考虑因素

3.如何评价一个新媒介的广告传播价值?评价新媒体的四大要素

第一是覆盖率和到达率。覆盖率主要测量的是新媒体的覆盖范围和总体人群规模,到达率则是从受众的角度来测量的指标,但是,对于广告投放而言却是媒介选择的入门指标。

第二是媒体的环境特性。媒介环境是保证一个新媒体是否能够深刻影响受众的关键,媒介的环境特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评价,一方面,新媒体是不是处于媒介相对稀缺的环境,即受众在特定的时间空间中有着本能的资讯或者注意力的需求。另一方面,新媒体的介质和表现形式是否足够吸引受众主动去观看。

第三是媒体的关注度。媒体的环境特性是去看新媒体所处的空间的优势和价值,而新媒体是否被受众关注,受众关注媒体的时间长度,受众与媒体的黏性或者依赖度等却是新媒体是否可以有效的切中目标受众的关键指标。

第四是媒体的广告效果。这属于事后评估的内容,可以通过后期对于受众的测试得出,即广告主在新媒体投放的广告是否有效果,测量其广告传递的信息多大范围被受众认知。

四、应用题

1.【指数】:把一个数字和另一个基本数字联系起来的百分数。指数可用于快速而清楚的比较数值之间的差异,或整合数值的单位以利于相互比较。 【运算】:可以任意的在比较项中选择一个作为基数,把它的指数设为100%(注易,指数的百分号习惯上省掉,但指数的实质还是一个百分数),然后把比较项与基项的数值相除,再乘以100%,结果就是该项得指数值。

2.【加权指数】指的是在整个评估中,根据每个评估项的重要性而赋予指数一定的权值。对加权以后的值进行衡量和比较,就比较科学了。各项指数加重要性的总和必须是100%。在用于评估多个项目的时候,每一个评估项目对于整个评估来说其意义不一样,重要性也不相同。

【运算】每一个评估项的指数乘以该项的权值,然后把每一项的结果相加。 3.【CDI与BDI】

概念:CDI:(Category Development Index)品类发展指数。 BDI: (Brand Development Index)品牌发展指数。

CDI与BDI为评估品类及品牌在一个地区发展状况的工具。

运算:CDI:品类在该区的销售占全部销售的比率/该区的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率×100 BDI: 品牌在该区的销售占全部销售的比率/该区的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率×100 CDI 与BDI的交叉检验:

组合状况:高CDI、BDI:品牌发展状况良好,且处于相对成熟的市场,显示较高的市场回报。

高CDI、低BDI:品牌发展不够,但处于成熟的市场;市场前景比较好,品牌还具有发展空间。

低CDI、高BDI:品牌发展比较好,品类发展不够,要对市场进行评估。 低CDI、BDI:品牌发展状况不好,同时处于相对低的发展前景。 4.【成本与效率评估】

媒体引起对大众的影响力而产生商业广告价值,所以媒体价格的高低也依其对大众的影响力来确定。媒体投资效率是从单纯的量化的角度来评估媒体载具的投资效率。

主要的评估工具:

5.千人成本(CPM—Cost Per Thousand,M是罗马计数单位的千,写CPT也可):对不同的节目,广告每接触1000人所花费的金额。(可以跨媒体类型比较) 计算方式:A节目CPM=A节目广告单价×1000/总人口×电视普及率× A节目收视率=全部媒体费用/受众总数)×1000 6.(收视)点成本:对不同的节目,每购买一个收视点所需花费的金额。计算方法:A节目CPR=A节目广告单价/A节目收视率。

浪费度:非品牌设定的对象阶层收看某一电视节目人口/所有收看该电视节目的人口。购买一个观众组合上绝大部分的观众为非品牌设定对象阶层的电视节目,表示购买该媒体的费用是花在非品牌设定阶层上,就被视为一种浪费。

媒体质与量的评估

媒体质与量的综合评估:

1、为整合所有评估项目并进行运算,必须把所有项的数值转换成指数,整合成综合指数。

2、在数值转换为指数时,有些项目为正相关,即数值越大越好,如收视率、关注度、相关性等,有些则为负相关,数值越小越好,如CPR、干扰度等,注意运算的方式的差异。

3、正相关项目的运算与前述指数的运算相似。

4、负相关项目的运算与之相反,以最低数值为固定的基项,再除以各载具在该项目上的数值。

5、权重根据品牌的实际情况设定,但总值要为1(100%)。

6、加权指数,计算方法为载具在各评估项目中得到的指数乘以该指数权值的总和。

7、综合指数的评估不能用在跨媒体类别的评估。

1、为什么要进行媒体质的评估及必要性、意义?

媒体评估在很大程度上偏向于数量的评估,如涵盖、人数、千人成本等。但是,广告主投资是要达成广告效果,如知名度的建立、偏好度的提高等。那么,媒体的评估还要涉及接触的效果。如果单纯只是追求量的绝对数,而不注意传播的质量,媒体的投资就被浪费了。

量化评估的一个基本假设:设定同一媒体类别下的媒体载具对于各广告活动是等值的。即不同的电视节目所产出的每个百分点的收视率对于任何品牌及广告活动都是同样的价值。实际上,各载具因时段、形态等的不同,对个别品牌所提供的价值也是不同的。刊物也同样如此。

媒体的质,指的就是不能跟据统计加以量化,但实际影响媒体投资效果的因素,其与量化评估的差异在于,量化评估重视广度及成本效率,而质化评估指的是说服的深度及效果。

2、质的评估要素:关注度、干扰度、编辑环境、广告环境、相关性(补充:2008电视媒体广告效应系数研究)

接触关注度指的是当消费者接触媒体时的质量,即对媒体节目的关注程度。 干扰度指消费者在接触媒体时受广告干扰的程度。

编辑环境指媒体载具所提供的编辑内容对品牌及广告创意的适切性。主要有两个方面:载具形象、载具地位。

广告环境:指载具承载其他广告所呈现的媒体环境。

相关性:指产品类别或创意的内容与载具本身在主题上的相关性。

补充:

营销策略:从常规的4PS角度所制定的营销策略。

1、产品策略:产品改良计划;产品线延伸;新产品上市;产品的优先顺序(多个产品)

2、价格策略:零售价、批发价、利润

2、、渠道策略:各地区渠道的提升计划;新产品的渠道策略;经销商策略。

4、促销策略:促销活动的计划;行程;促销效果的预估;广告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3.世界上最早的杂志也诞生在德国。1588-1598年,德国法兰克福印刷商米夏埃尔·冯·艾青格尔每年印刷出版两次刊载半年重大事件的文集《书市大事记》,这份半年出版一次的出版物是世界上第一份固定刊期的杂志。

4.行程影响要素:销售季节、市场目标、预算、竞争品牌的广告模式、广告活动、媒体的考虑、特别的需要、实际性、购买周期

11、媒体目标制定的原则:1.销售目标2.竞争目标3.传播上知名度、理解度的建立4.建立品牌形象、支援铺货、支援促销

12、消费者在广义上可以分为决定者、购买者、使用者及影响者

二、广告效应系数(CMEA):2008电视媒体广告效应系数研究黄合水、曹晓东、丘永梅等调查了6000名消费者、200名经销商对87家电视台的相关资料。分析指出:媒体广告效应系数的因子模型是稳定的,媒体附加在广告上的作用是明显而可靠的。这一研究指出,收视率指标只在认知层面衡量广告投放的效益,只考虑是否接收到信息,而不考虑是否接受。没有考虑到受众对于信源(媒介)的认知状态会影响到他对于信息的解读。但实际上,传播学研究表明,受众从不同的媒介接收统一信息所受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不同的媒介,在广告说服方面的效果是不同的。黄合水等人的研究试图对不同媒介的说服能力作出评估。

研究发现,不同媒体附加在广告上的作用的差异主要是由“广告印象”、“公信力”、“影响力”、“吸引力”四个要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其中 “公信力” 要素包括“权威性”“责任心”两个影响因子,“吸引力”包括“知识性”和“娱乐性”两个因子。最终黄等人把这些要素用数学方法合成一个综合指标——媒体广告效应系数(CMEA)。再把这一效应系数与千人成本、点成本、毛评点等联系起来,最终来评估媒体。

二、地理市场的评估要素:

1、CDI与BDI

2、品牌铺货状况及进展

3、对象阶层的人口数量

4、经济发展状况

5、销售成长趋势

6、品牌市场占有率

7、品牌过去所累积的资产

8、市场对传播的反应

9、媒体投资的效率

10、竞争状况。总收视点(GRP — Gro Rating Point )。为所有播出档次收视率的总和(专指电波媒体)。总收视点的另一种计算方式为到达率乘以平均接触频率(GRP=R×F),在总收视点固定的前提下,到达频率与接触频率即形成取舍:高到达率代表低的接触频率,反之亦然。

GI: Gro Impreion指一个媒体排期计划所接触的总人次。可以跨媒体类别计算,且为重叠的计算,如一消费者接触任何媒体露出3次,或3个消费者各接触1次,都记为3人次 。

接触频次(Frequency,简写为F)。指在一定时间内(通常指4周)接触广告的消费者的接触次数。在分析时,接触频次通常被分成平均接触频次、接触频次分布、有效接触频次,以更有效的了解消费者对媒体的接触状况及更精确的掌握传播效果。

1)平均接触频率:指接触广告的消费者中,平均每个人的接触次数。习惯上,接触频率指的就是平均接触频率。

2)接触频率分布:指的是在每个接触频次上的消费者比率,即接触1次的消费者占总消费者的比率,及接触2次、3次、4次等的消费者的比率。

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暴露于个频次的消费者的比率,消费者的接触频次不同所产生的广告效果与大不相同。

消费者接触不同频次的广告,将引起不同的反应。传统认为四周内有效频次3次为最低限。总的来说,影响有效频次高低的因素有以下三个大的方面: 营销因素、创意因素、媒体因素。

第15篇:媒介工作总结

媒介工作总结

好习惯能提高效率、增加准确性,在数据统计中尤为重要。为防止数据出错,现准备在如下方面改进:围绕数据储存、数据转移、数据更新、数据检查、工作态度5个方面。

一、数据储存:

把相关数据归档到特定分类中,方便查找。包括原始数据、制作数据、统计结果数据,版本最终确认数据。分类应该详细、系统、查找方便。

二、数据转移

在两个表格中更替数据和公式,避免打开其他表格,转移数据时要检查一遍,粘贴公式时要对应格式和列数,并对公式进行对应数据检查。

三、数据更新:

在获得更新版本的数据后,可建立新的文件夹,同时更替原有数据,不可同时共存多个数据结果,造成查阅障碍。在数据结果中,始终加入最终数据。

四、数据检查:所有制作后的数据,都需要检查三次。包括字体、字号、版本名称、格式统

一、日期、人群、年龄段、详细数据。每次转移数据都要全部检查一遍,每次做完一个项目也要头三行,尾三行数据检查一次,最后整体数据综合对比检查一次。

五、统计数据时

1、对工作任务建立工作笔记,新的任务随时记录(时间、内容、完成结果等)。

2、规定完成时间,不能聊天和做其他事情,全神贯注

第16篇: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实践报告

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

调查报告

调查题目: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调查 学

院:测 绘 工 程 专

业:测 绘 工 程

级:1420501-Z 组成成员:

姓名: 李阳靖

学号: 201420050138 姓名: 王 敏

学号: 201420050108 姓名: 王 赟

学号: 201420050128

2016年6月 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实践报告

一、调查实践背景

依据1992年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对媒介素养下的定义,媒介素养是指在人们面对不同媒体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从这几个能力出发,媒介素养的主要内容有,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了解如何使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媒介素养还涉及到三个层面,分别是能力模式、知识模式、理解模式。三个层面侧重点各不相同,能力模式侧重对信息的认知过程,知识模式侧重信息如何传输,理解模式侧重于对信息的判断和理解能力。

那么,新媒介素养又应该怎样来阐释?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了解什么是新媒体技术。 然而对于什么是新媒体,学术界与业界各有看法。在本次调查问卷中,有64.29%的受访者认为新媒介是在于与时俱进,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新媒介,另外有7.14%的受访者认为跟互联网有关的就是新媒介。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对这一概念的认知还十分的模糊,况且在学术界和业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具有公信力的定义。

根据麦克卢汉的媒介定律,每一种媒介技术都提升人的某种功能,使之前的某种媒介技术过时,再现以前的某种旧媒介并推进到足够的程度,逆转为一种补足的形式。对比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互联网打破了时空的隔阂,使部分媒介技术过时,把电视、报纸、广播等媒介推进到足够的程度,并相互补足,依托互联网技术出现的P2P,B2C、网上大学等形式创造了新的社会模式,其影响或者冲击本身就胜过了其承载的内容。最重要的是,互联网强化了非集中化的趋势。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定义,新媒体是依托技术发展,实现多媒体融合,将信息传播给受众并与之互动的传播载体。很显然,新媒体技术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电视较于报纸来说是新媒体,当相对互联网技术却算不上新媒体,而互联网技术却吸收了之前媒体的形式,互为补充,这样的情况随着历史的进程一直改变着。况且新媒体技术的定义不能仅仅成媒介的发展历程来看,还涉及到传播模式,受众的互动模式等,新媒体技术带来的是一场产业性的变革,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题以及机遇,要想有一个使之有效的定义必定是一件难题。所以本调查报道只是谈及目前新媒体技术的形式以及外在的传播载体。

所以,本调查组认为新媒介素养相对于媒介素养来说,同样可以互为补充。新媒介素养依然离不开媒介素养所拥有的三个层面和主要内容。但是新媒体素养的侧重点在新媒体技术方面。主要涉及到人们面对互联网技术、智能手机以及云技术等新形式的信息辨别、发展、创造的过程,主要研究人们在这个过程中的“刺激-反应”模式,整个过程都基于人们的新媒体素养水平。

二、调查实践目的

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曾经提出过的世界,众多国家、地区的人民正在组成一个互联网时代的“地球村”。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似乎一切都欣欣向荣,各个国家、地区的产业格局、生活方式因为互联网、智能机的发展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美国的好莱坞电影、伦敦的新时尚、日本的动漫产业等以飞快的速度在瞬间可以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让人们享受着互联网时代所带来的种种新便利。然而与传统媒介相似的是,在技术的背后总是有着一些不和谐事件的发生。技术本身无利害,但是技术的操作者、市场经济的特性、媒介自身所带有的特性让这一“新”技术并不是百分百的完美,如何在技术面前保持应有的理性,发挥新媒介积极健康的一面,在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时刻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和强大的生产力,我们必须认识到大学生新媒介素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必须改变原先陈旧老套的媒介素养教育观念,必须把当代大学生的新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到正规的课程教育当中,必须通过新媒体技术积极的引导大学生们的思想品德教育。 同时加强新媒体素养教育改变之前单一的道德思想教育体系,积极的引导当今大学生的三观养成,真正帮助和引导大学生走向新媒体时代健康的数字化生存。

三、调查实践主题

关于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调查研究

四、新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

第一,大众媒介本身的特性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无论是把关人理论还是议程设置、又或者新闻框架理论,都指向大众媒介在报道社会事实时那双背后无形的手,都指向有关控制的存在。大众媒介由于其对舆论的走向的影响以及对事实选择性的报道,直接影响到受众对于周边世界的看法,严重的还可能带偏某些人的三观,对于那些依靠大众媒介来了解世界的人更是影响巨大。大众媒介的公信力以及权威力都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而如果人们缺乏必要的媒介素养教育,一味的相信大众媒介,没有批判、理解的能力,对于民主社会必定会是一个大的灾难,无法想象。媒介素养教育有望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加强媒介素养教育能够改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接收,能够正确的利用媒介,获取正确的媒介信息,并延伸为发展信息的能力。

第二,新媒介技术带来新模式的变革的现状需要。相对于传统媒介而言,互联网技术打破了之前单一的传播模式,受众既可以接收信息也可以发送信息,每个人成为一个潜在的传播力量,从而使公共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一张图片通过互联网的传播可以抵达任意角落,如果这张图片涉及种族歧视或者政府权力的滥用,又或者图片本身携带的是植入性病毒,前者会使人们在没有了解相关背景的非理性状态下开启暴民状态,人们会群起攻之,而这张图片仅有可能是一张合成图片或者根本不存在这样的事情,那么我们是否处于一种被愚弄的状态。加强新媒体素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人们能够正确的处理相关的信息、做出正确的选择。

第三,当今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养成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大学生主要基于并不完全成熟的心理认知,思维方式偏向感性,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延伸了大学生的认知感官,其边界消解改变了大学生的认知取向,传播角色导致了大学生心里情感的“虚拟异化”。

五、调查对象

东华理工大学大学全体学生

六、调查实践形式

形式:网络问卷调查(100份—问卷网)

七、调查实践目标

(一)初期目标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各种媒介与日俱增,所以媒介素养也成了当代的热点话题,而大学生是即将踏入社会的新鲜力量也是主要力量,培养良好的媒介素养应从主要人员入手。

(二)中期目标

开展好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最佳途径就是让他们广泛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了解坏的媒介素养对当代社会的危害,从而从深处了解到当代大学生有一个好的媒介素养是多么的重要,同时使他们在实践中找到理论与实际的契合点,用理论指导实践。

(三)终期目标

使得良好的媒介素养深入大学生的心中,不随外面的坏境而改变,从而达到无论何时,无论何事,无论何地,我们都能理智的,冷静的分清事物的好坏,在自己远离其害的同时,做好一个好的传播者,践行者。

八、调查流程及人员安排

(一)前期准备阶段

1、团队成员集体讨论,具体包括调查问卷题目的确定,活动计划及活动安排。

具体人员安排:

C同学做好相关的会议记录

2 制定走访调查问卷表 具体人员安排:

A同学就会议记录的提纲,题目,进行整理,做成word文档(包括排版等工作)

B同学在问卷网上生成网上问卷

C同学进行相关资料的查找,同时帮助A,B同学共同完成任务,后续工作是拍摄照片

3、确定走访对象,包括年级,性别,专业等的合理均匀分配

具体人员安排:

确认走访对象后,就每个层次的人员进行走访,这部分工作由三个人就个人社会资源进行平均分配

4、对调查结果进行整合,完成调查报告。

具体人员安排:

A同学就网上问卷的结果进行相关统计,做成word文档; B同学完成调查报告;

C同学查找资料,对A和B同学的成果进行检验考核,并改正。

5、资料整理,装订,打印工作。

(二)活动实施阶段

1、按原定计划各小组领取调查问卷分头行动,走访寝室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2、回收调查问卷,统计结果

3、召开总结会议

(三)活动总结阶段

整理汇总各寻访小组统计数据,召开总结大会,进行分析讨论。

【实践内容】

本次问卷调查面向的是东华理工大学学生群体。问卷主要问及学生对于媒体的认知程度、学生对于媒体的接触程度、学生对于媒体作出的反映、互动程度。

【调查结果】 1,认知程度。

在本次问卷中,我们主要问及的是对于媒体信息真实度的认知。在问及媒介类型时,互联网的选项达91.94%,依次是电视、广播、报纸、书刊、影像带。在问及是否辨别过媒体信息真实性时,[会,但也只是想一想不会深究 ]项达75.81%,[很少会,认为基本上是真实客观的]项达46.77%,[全部信息都会主观过滤 项达45.16%,[完全不会,觉得都是真实的]项达22.58%,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当代大学生虽然对媒体的真实性有的认知,但是新媒体技术的载体或者外在形式却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即能够基本的辨别媒体信息真实性,但还不能完全辨别媒体信息的真实性。

2,接触程度

(1)信息来源的主要渠道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以及大学生追求新事物的心理作用,在大学生阶段,接触新媒介技术的学生越来越多,有95.16%的学生使用手机,80.65%的学生使用电脑,58.06%的学生接触电视,12.9%的学生接触广播。在问及最喜欢的媒介时,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比例最高,达79.03%,手机等移动设备每天使用的比例达到87.1%,传统媒体报刊、广播每天使用的比例仅有1.61%,几乎不使用达41.94%和46.77%,完全不使用达6.45%,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虽然大学生有接触传统媒介,但比例不高,当今大学生更倾向于新媒介。

(2)对媒体信息价值的判断

调查发现,互联网以快捷居所有选项的榜首,在互联网选项中,感兴趣的内容居高的是新闻板块,第二是影视娱乐板块,分别达72.56%和67.74%。在问及您认为新媒体最重要的功能有哪些中,传播信息得分最高,平均综合得分达6.76,居第二的是倡导思想理念,平均综合得分为5.08,最低的是缓和社会矛盾,只有2.68分。在大学生眼中,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同,传播信息还是首要功能,折射出我们对于大学生新媒介素养教育的力度不够,大学生对于新媒体的功能、对于媒体信息价值的判断还没有全面的认知。

(3)接触的目的和动机

在被调查者中,平均每天接触各类媒体的时间总和为3小时的比例达56.45%,对媒介的依赖度为依赖的比例达58.06%,非常依赖的比例达到17.14%,大部分的大学生对于新媒介存在着普遍的依赖现象,且接触时间较长。我们看到,在目的和动机中排第一和第二的是与人交流和获取新闻,比例高达77.42%和75.81%,休闲娱乐达74.19%,消磨时间达59.68%,大学生接触新媒介的动机和目的趋向于多元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满足与他人交流的同时也兼顾休闲娱乐,目的不再单一。

3,反映、互动程度

(1)媒介内容的选择

调查显示,66.13%的被调查者会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有时会选择的比例是29.03%,较少和一般不会的只有1.61%、3.23%、,半数以上的大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表明大学生对媒体信息有一定的判断能力,说明青少年在对待自己的问题上是充满自信的,当然问题是,他们的正确判断是否真的\"正确\"。在问及新媒介所传达的信息是否可信时,选择完全可信的比例低至0.00%,72.58%的大学生选择部分可信,1.61%的大学生选择完全不可信。同样在对于新媒介给予的信息,您是否会全部采用项,87.1%的大学生选择部分采用,这表明当今大学生对于媒介的可信度略有偏高,但还没有盲目到完全可信的状态。

(2)生活方式的影响

调查中,新媒介对于您平时生活的影响如何项,8.06%选择了影响重大,50%选择了影响较大,40.32%选择一般,调查显示互联网不仅仅是人们获取信息的方法,更重要的他是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新媒体技术对大学生影响最大的是人际交往方式,与此相关的是认为互联网将影响和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知识的来源问题,虽然新媒体技术发展历程不长,但是在如今已经成为影响当今大学生的重要因素。它改变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改变着高校的管理体制,改变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加拿大多伦多学派的鼻祖哈罗德·亚当斯·英尼斯曾指出传播技术的发展无一例外的产生了三种结果,他改变了人们的兴趣结构(人们所考虑的事情),符号的类型(人用以思考的工具),以及社区的本质(思想起源的地方)。新媒介技术的发展改变了当今大学生的兴趣结构,与之前的学生群体相比,大学生们利用新媒体技术实行人际交流和休闲娱乐、专业学习,且他们更愿意利用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技术来实现生活的便利,同时,众多的网上社区成为思想起源的地方,线上线下的互动成为思想交流的新形势。

种种迹象表明,大学生们对于新媒体技术的热爱程度是前所未有的。在这样的时代潮流中,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很多高校并没有重视学生的新媒介素养教育,当今大学生的新媒介素养水平参差不一,这一阶段的学生群体的新媒介素养水平的高低完全取于个人的人生经历和道德素质,并未系统化和理论化,这给当今高校的德育工作和舆论建设带来相当大的难题和挑战。

【调查结果分析及建议】

网络技术的普及,宣告传统全知型、全能型“把关人”时代的终结和“全民把关”新世纪的到来。在这场颠覆和超越进程中,需要更多的“把关人”来维护网络安全、网络公德以及网络秩序。除了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网络服务商要加强行业自律之外,职业“把关人”要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和专业水平,变监督为主向引导和监督并重转变,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把关服务。更关键的是,普通网民要树立“自我把关”的意识,不断提高媒介素养,真正体现网络传播者的把关作用,净化网络生态环境。这既是网络时代赋予普通公众的一项权利,亦是一项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价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则是指导网民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具有正确选择、准确理解、合理评价的能力并能成为有创新性的传播者的教育。具体内容分为以下三方面:

(一)培养网民对媒介的认知能力

媒介素养是一种对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的能力。在现代社会中,媒介几乎可以说是人们社会生活中的第一信息来源,获取信息成为人们行动的基础,几乎没有人在生活中不依赖于媒介所提供的信息,作为信息主要来源的媒介也因此体现出其重要性。

不过,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方式去解读这些信息,那么,这些信息对人们不但没有帮助,有时甚至会有害,2006年的“网络暴民”现象便是生动的例子。因而对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价,事实上构成了媒介认知能力的核心。

(二)培养网民对媒介及信息的理性批判能力

对媒介及信息的批判性意味着我们要分清正确的和错误的或有用和无用的媒介行为和信息。网民对媒介及信息的批判意识,主要体现在网民对媒介的意识形态及传播内容的批评,这种批评是公众从媒介的基本知识和认识其意识形态功能入手,从而建构公众的批判意识和觉悟。 因此,培养网民对媒介及信息的理性批判不仅是网络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民主社会的重要特征。尤其是伴随着电子传播时代的技术升级,媒介文化也在不断变革,这两者的平行发展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三)培养网民运用媒介以实现自身发展的能力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人的发展。信息时代,网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包括网民的个性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其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的协调发展,乃至人格与创造力的全面发展

当今社会,媒介素养教育正是为达到这一目标的最好实践方式之一。在了解的基础上正确使用媒介,把媒介素养落实到个体观看行为和使用行为上,不断提高自己对信息的认知水平、语言能力和社会经验,把媒介素养与其他素养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国内较早关注媒介素养教育的学者卜卫教授把媒介素养教育归纳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媒体宣传三种基本的途径。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国内外学者和媒介素养教育实践者的相关论述,笔者认为,我国的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应就不同的人群采取多种方法、多种途径,简述为以下两点:

(1)媒介素养教育成为学生的基本课程

网民媒介素养教育是~个社会化的全过程。对于在校学生,要指导和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媒介的性质、学会利用和使用媒介获取信息并正确看待所接触到的各种各样的媒介内容。这种思想是与当今世界上所提倡的通识教育与全人教育的理念相一致的。通过学校教育系统地普及、提高学生对媒介的知识和认识,是对这一群体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

对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关键是要注意方式和方法,我国台湾地区在这方面已经走在大陆的前面。不同层次的学生特点不同,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重点和方式也应有所区别。比如小学生,关键要让他们知道,媒介所呈现的世界和真实的世界是有差别的,从媒介中所接触到的现象和看法只不过是很多现象和可能的观点中的一部分而已,学会用自己的生活感受来欣赏、理解所看到的内容。对于大学生已经具有较强的比较、批判能力,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帮助他们如何解读媒介内容,培养批判意识和审美能力,并懂得如何利用媒介满足自己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多方面需要。

理论上,每一位网民都需要接受学校教育,所以,通过这样的媒介素养教育应该能让他们对媒介有基本的认识。所以,通过学校教育体系来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从长远看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

(2)采用多种教育形式提升网民素养水平

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主动式媒介消费将变得越来越重要。网民离开学校终身学习的主要方式将是利用公共信息平台进行自学和相互学习,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学习社区、特别是虚拟学习社区将成为人们学习的主要场所。

因此,通过包括媒体在内的各种公共信息平台向公众普及和推广媒介知识、提供相互交流的平台将是公众提高媒体素养的主要途径。随着社会化、民主化程度的提高,一些独立于政府和商,“业利益的第三方力量将组织和推动媒介素养教育并提供相关的资源和指导,而政府和部分媒体也将可能以其独特的方式参与到社会整体的媒介素养培养体系中来。

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今天,面对全球化和商业化,浪潮席卷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特别是面对蕴含着各种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的信息和媒介内容的大量涌入,由“网络暴民”现象生发的网民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已经变得紧迫而严峻。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要维护网民与媒介、社会的和谐发展,媒介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调查总结】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媒介以前所未有的状态参与到人类的方方面面,给人类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带来了变革式的跨越。在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舆论场所,人们缺乏实际空间的种种考虑,可以较自由的发表自己的意见,行成虚拟网络中的意见领袖,从而主导网络中的议题走向,又由于当今大学生对于新事物接受的能力较强,更倾向于新媒体带来的种种便利,况且对于网络中的意见处于难以判定的状态,这都给高校如何建立社会良性互动的共同体,在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的前提下,动员和组织当今大学生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的政治参与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如何在变化发展的形势下面,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学生德育工作和舆论建设,全面提高高校管理部门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提高高校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并对高校如何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着力培养具有判断能力、选择能力和自行负责能力的当代大学生,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开展新媒介素养教育通识课程,并将其纳入到正常的课程规划中

2000年,上海团市委在《2000上海青年发展报告——传媒力量与当代青年》的报告中专门研究了青年的媒介素养问题,并且采用了定量方法得出结论:青年“对媒体的理性认识有所欠缺;对媒介道德的认识不足”。调查结果与此相同的是,当今大学生媒介素养参差不一,对特定的信息难以有正确的选择和认知,这就要求高校设置相关通识课程,重视学生新媒体素养的培养,把思想道德教育和意识形态导向、心理教育贯穿到整个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之中。高校在制定相关课程的同时要考虑到,抬升受众的媒介道德水平,提高其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尊重每位受众,使其有效地利用大众传媒帮助自己成长与进步。这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根本目的所在。注重新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正如“在每一次媒介教师的国际集会上,每一个人重新学习的第一课就是,必须树立观念,不是单数的媒介教育,而是复数形式的、多种多样的媒介教育。

(二)正确认识新媒体技术的作用,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克服三种不良心态

新媒体技术之所以能够被广大大学生接受,就在于新媒体技术具有方便、快捷、隐密性强等传统媒体所缺乏的优势,这是时代的潮流所在。当传统媒体无法满足学生需求时,新媒体技术以其特有的优势赢得了大学生的青睐。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学生能够从新媒体技术中获取自己想要的“任何”信息,这给高校舆论引导部门带来了新的难题,怎么样积极的引导正确的价值观?怎样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管理部门要改变之前用传统媒介管理学生的做法,要克服盲目排斥、畏惧、漠视的心态,要重视并主动参与到网络舆论建设,积极主动的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利用学生对新媒介的接受程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科学应对学生舆论工作,做到及早发现、正确引导、果断处置

新媒体技术给高校管理带来的另外一个难题就是每个学生都可以是一个潜在的传播力量,并且有关事情通过新媒体技术的传播会发生几何效应。如果高校不能科学的应对学生的舆论工作,一味的堵学生言论,将丧失工作的主动权,事态的发展极有可能超出管控的范围。所以,高校要科学的应对学生舆论工作,在源头上开展舆论建设,做到及早发现、正确引导、果断处置。

(四)利用新媒介的独有特性开展和普及新媒介素养教育

新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在我们国家,这一问题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人在认知上明显不足,当然这与我们国家的制度有一定的关联。林爱兵曾深入分析了导致这种状况的多种原因:“我国的媒体在经营和管理上受到政府一定的控制,但拥有向大众发布信息的特权,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对信息形成了垄断,造成受众可用于判断的基础信息的匮乏;长期以来传媒稍带呆板的、强制色彩的教化模式,使得受众对传媒传递的信息丧失了基本的警觉性,我国的受众是很好的接受者,却不是很好的分析者、判断者和批判者;我国受众具备的传媒素养层次存在巨大差距。

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时说道“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我国正处在这个大潮之中,受到的影响越来越深。我国互联网和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著发展成就,网络走入千家万户,网民数量世界第一,我国已成为网络大国。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媒体给社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人类的生产方式实现了革命性的跨越。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新媒介素养教育将是我们在未来面临的难题。而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是祖国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后备力量,是新媒体最具代表性的用户,在这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们如何使用新媒介技术,如何选择、理解、运用、发展和创造新媒介,都将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到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新媒介素养教育不容忽视且刻不容缓。

我们应该认识到,新媒介素养教育是全民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如今的教育认知当中,要认识到新媒介素养教育不仅仅是小学生应该了解、学习的课程,大学生、成年人也应该了解、学习并会运用。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校更应该转变观念,要利用新媒介独有的特性开展和普及新媒介素养教育。要有意识的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新兴的传播载体向大学生们传播和普及大众传播相关知识,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话题中来,让他们讨论新闻、了解媒介。

第17篇:产品媒介策划书

产品媒介策划书

广告投放者,可对其所投放的信息做综合的考量,选择适合自己宣传的媒介形式。以下是产品媒介策划书,欢迎阅读。

前言:雪糕冰品作为一种零食,他的消费群体一般都是以小孩和年轻人为主,这是产品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但小孩的消费一般都是由大人决定的,所以这次广告我们选择年轻人作为广告受众主体,一是因为年轻人比较追求时尚,喜欢个性的东西,再就是年轻人一般都会追求品牌,追求新奇的事物。因此在策划中我们采取市场集中化的营销战略,抓住年亲人这一主要消费市场,挖掘年亲人的购买潜力。

一、“随变”冰品市场分析

1、竞争对手分析

从全国范围看,蒙牛的主要竞争对手为伊利和光明企业的的冷饮事业,而伊利和蒙牛的二者对比,伊利的主要优劣势为:

重产品利润,轻产品份额,轻装前进,以产品调控为手段,追求最大的效益比,人力雄厚, 主推产品,销售理想,市场整体稳步前行。

劣势:产能有限,品种不全,边缘区域开发明显不足,但没有形成一条连续的,贴近市场的销售战略。

而蒙牛的优势集中表现为:

重市场份额,让利于市场。推行本土化经营,讲究大手笔,大流通,大市场的运作,主导市场乡镇开发市场份额,社会占有优势明显,并形成了一套经验和运作方法,注重企业文化。

劣势:限制于产品技术开发,市场销售掌控能力不足

2、销售渠道分析

配送平台制:即与区域市场内规模较大、络较为密集的二批商(也称之为邮差)结成联盟,厂家提供微型冷库和送货车辆(以人力三轮车为主),并承担一部分冷库的费用和配送人员的工资,条件是加盟配送客户专营厂家产品。同时厂家为每个平台提供一个跑单员,并根据平台的冰柜等营销的数量和季节的不同提供1~4名冰柜管理员。

传统的状二级邮差分销模式:即厂家直接对区域内的上百家批发点送货,由其分销到终端的运作模式。这种模式成本低廉,风险较小,但缺点是管理间接,价格难于控制,对产品的研发要求较高,新品铺市依赖性较强,难以控制批发商的经营重心,无形中给蒙牛的管理提出许多艰难的课题。

3:消费者分析:

冰品的消费群体一般都是以小孩和年轻人为主,这是产品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但小孩的消费一般都是由大人决定的,所以这次广告我们选择年轻人作为广告受众主体

4购买潜力分析

雪糕是人们夏日里喜爱的冷冻品,无论是女孩子们还是男孩们都逃不出其诱惑性,但是买哪个品牌,就是商家竞争的焦点,对于雪糕这类的冷冻品,有些人害怕吃了伤胃或者长胖,但是年轻人有朝气,很多消费都是帅性而为,很多都是感性的消费,所以相比较而言消费动机更强,更有购买潜力。

5.产品特征分析

雪糕是夏季生活中人们非常喜爱的食品,最基本的特征是解渴,

在炎热的夏天带给人一丝清凉。同时蒙牛“随变”雪糕是牛奶和巧克力混合制成的,口感好,味道香浓。是蒙牛集团的产品,质量有保证。

6.广告效果分析:除了本身的口感好,好吃外,还有就是借助雪糕名称“随变”,可以传达出时尚,个性,青春有活力的讯息。

二、“随变”雪糕广告战略以及广告重点

1、产品差异化战略:蒙牛在产品设计上,高屋建瓴,创造性地采取了两项举措:“一净”着眼于卫生,用的是“加法”,采取了一项足以载入乳业发展史的创举:建起了第一个奶车桑拿浴车间。“一净一稠”。 “一稠”着眼于价值,用的是“减法”:添加了“闪蒸”工艺,在百分之百原奶的基础上又剔除掉一定比例的水分,从而使牛奶闻更香饮更浓。

质量优质化战略:在牛奶冰品安全管理方面,蒙牛更是强调“产品等于人品”、“产品质量的好坏就是人格品行的好坏”。

2、产品本土化战略:注重产品乡镇市场本土化开发

3、产品品牌化战略:除了产品本身的改造,还要给相应的心情披上一个相应的包装,不同的样式,只是一点小细节,或许就能给买随变冰激凌的人们带去一分关怀,把产品理念注入在产品品牌的过程中,让受众在接受产品理念的同时接受

了这个品牌。

三、广告诉求

广告诉求

“随变”雪糕作为蒙牛的一个品牌,其质量品质是不用怀疑的,他的美味是吸引人的主要原因;

借助“随变”这个特殊的名字,在广告中增加其的使用率,一味的强调可以让更多的人记住他。同时,“随变”还具有一定的时尚气息,诉求着其独特的个性,抓住了受众求新的特点。

随着全球温室效应的逐渐炎热,雪糕必定会大面积的上市,要想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必定需要广告的宣传。作为推出的第一个广告,主要的吸引受众的注意,让他们记住他,因此,在广告中我们利用简单的情景故事诉求其名称的特色,比较容易拍摄,同时广告应诉求一定的故事情节,更能吸引受众观看。

四、“随变”冰品广告定位

1、广告对象定位:蒙牛“随变”雪糕冰品的目标是定位在年轻而有活力的人群,尤其年轻女性,因而在蒙牛冰品品牌内涵中加入一些年轻、活力的元素。而新的宣传定位需要一个独特的沟通载体。如超级女声是一档大众娱乐节目,在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中收视率和参与度都非常高。大量的市场调查证实了超级女声的栏目定位非常符合蒙牛酸酸乳的品牌需要。

2、与竞争对手的广告对比,伊利的品牌名称及它现在的广告更注重的是感性,一种心理上的感觉,蒙牛则是实实在在的,触手可及的,让你感觉到它的存在,是理性的感觉。伊利让你感受心灵的天然牧场,对时尚的追求,在纷繁混乱的都市中寻求一块净土,安逸、平和、细细的去品味,洋溢着青年男女的都市情怀;蒙牛给人的感觉是真实的存在,来自无污染的大草原,追求天然绿色食品,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为人们奉献更好的牛奶。

3、广告目的: 吸引受众的注意,, 引导生活,让产品品牌在无形中贴近受众,从而树立产品品牌形象,挖掘产品潜在购买力,带动产品销售,从而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五、广告策略

1、广告生活化策略:根据随心所变创作广告,把生活容入广告,用广告改变生活。广告的创作首先要贴近目标受众的生活,只有贴近生活的东西他们才有兴趣去看,广告才能起到所要实现的作用。在贴近生活的同时,还要注意引领生活。

2、整合营销策略:与湖南卫视超级女声的合作中,蒙牛酸酸乳改变单纯冠名的传统合作方式,而是更深入地形成栏目品牌产品的联动,全方位的整合营销,使超级女声和蒙牛酸酸乳紧密连接在一起;

3、系列报纸广告。选择都市报连续刊播,直接宣传产品。

4、促销活动。

5、采用电视广告、公车广告、络广告、广播的方式,同时赠送赠品。

6、策略建议:

企业品牌和产品共同作用互相扶持。采取企业力带动产品的方式运做。

在大中城市展开随变旗舰店活动,以推广随变冰激凌及蒙牛旗下其它产品为主要目的,并且打造一个人们休闲的场所。利用随便的常用性拉近与消费者的亲密度,

给蒙牛旗下再填一类产业!想休息了,来随变坐坐!让最喜欢光顾冷饮店的孩子和年轻人增加对产品的熟悉度,、相信随变旗舰店打造成功,对随变冰激凌的打

造会发挥出双重甚至多重效应的影响力

六、广告预算及分配

1、投放的成本按照千人成本计算

2、媒体广告费用预测

(1)、报纸广告:都市报,晚报,晨报等都是每天发行最多的报纸。选择一个报纸连续刊登一个星期增加15%的知名度。费用控制在10万之内。

(2)、电视广告:先由一个地区的区域广告打红以后再推向全国市场。间段性晚上7:30到8:30之间达一分钟至一分半钟的广告。前期费用控制在30万之内。

(3)、公车广告:费用控制在3万之内。

(4)、络广告:间段性在黄金时段放置3个小时的广告就可以。费用控制在50万之内。

(5)、广播:这种听觉广告费用是最少的,费用控制在3万之内。

3、促销费用预测

(1)、赠品费用:在服务节当日,组织活动,让品牌给大众良好的企业形象,赠送印有“蒙牛,好品质,绿生活”字样的手帕,预计需要1000万个赠品,每6毛钱一个预算控制在100万之内。每位当场购买本公司保险服务的客户将获得一把印有“蒙牛,好品质,绿生活”字样的天堂伞,每6元钱一把预算控制在400万之内。

(2)、促销人员费用:现在临时促销员的工资是40元一天加提成。只用双休和大型节假日做。费用控制在5万之内。前期费用在110万之内。

第18篇:媒介个人工作总结

2009年半年工作总结

前言 年初润华广告转换公司定位,公司性质由经营部门转为职能部门,归属于品牌建设中心,公司各项业务也随之有所改变,工作内容不只是服务于集团及汽车板块,工作重点已成为润华集团的品牌建设工作。参加工作以来,我的岗位是媒介管理,主要负责集团及各品牌的广告宣传方面,针对各品牌的特点及广宣要求进行媒体投放建议及执行广告发布,参与各类活动的媒体服务工作。这半年的工作,除了媒介岗位的日常工作,还有协助品牌打造的许多工作,不仅实际工作需要转变工作角色,而且各项工作的出发点要以集团层面为主。

第一部分 上半年工作概述

第二部分:自我工作总结及要求

1、参与了许多配合领导打造品牌建设的工作,有利于更快得进行角色的转换,从而使以后的工作中严格的执行公司的vi 集团形象标准,并一切从集团形象考虑各类的广宣工作。例如,平面宣传、电台等各类广宣中,虽增加了很多流程,但在消费者、媒体的角度看来,润华集团的形象有了一定的改变,一开始很多媒体排版都是我行我素,但现在媒体在排版时都会先征求我们的要求。电台广告中也统一集团形象,增加了品牌的归属感。

2、在正常的日常工作中,严格的贯彻执行集团形象,引导各品牌熟悉新制定的广告管理办法,及各项流程,保证广宣工作的顺畅。由于对于新的流程,我也是个初学者,做的还有很多不足,在执行过程中也有很多遗漏的问题,下步工作更应该增加自身的专业能力,满足集团品牌建设的工作要求。

3、作为媒介管理,最多的工作就是与媒体打交道,注重与媒体的沟通中,都要以集团品牌为出发点,集团是第一位的,任何宣传都不得脱离集团形象的宣传。

4、时刻保持对各品牌执行集团vi的敏感度,遇到问题要以第一责任人的角色及时处理。对此,作为润华品牌建设中心的员工,首先要扎实自身的业务能力,对各类vi标准熟记于心的。

5、在半年内,以往的广宣工作只执行到发稿这个结点以及收集样报,只要看到有润华标示就可以,可是现在集团制订了vi标示,每一次广宣都会第一意识考虑集团的形象,无论是集团标示,以及规范了汽车品牌的名称。

1、目前集团vi在执行中,有极个别的汽车经销商没有第一执行意识,或许还有些不配合的,在天泽企划部下发vi标准后,即使出现违反标准的,也没有任 何警告措施,我认为,一是要对各个市场部专员进行集团形象的培训,有品牌建设中的人员,对vi的执行进行详细讲解,并对违法标准的有一定的措施。

2、目前,品牌建设中心的岗位改革还在继续中,岗位工作一直延续着没改革之前的,部门管理岗位重多,我个人认为管理级别较为错综,有时会有不同的领导交待给不同工作人员,工作权责这样就有可能界限不明,这样有时会延误工作的进展。篇二:媒介工作总结 媒介工作总结

我于2011年6月份任职于**传媒公司,任职期间,在公司的领导和各位同事的支持和帮助下很快融入了这个集体,成为大家庭的一员。在工作模式和工作方式上有重大的突破和改变。现将我的工作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媒介日常工作:

媒介工作包括与电视台沟通接洽、下媒体订单等。作为公司内勤部媒介下单员,我深知岗位的重要性。胜任此岗位的首要条件是谨慎、认真,其次是不仅要求具备广告代理业务的专业知识,也要求具备一定的交际能力及协调工作的能力。媒介下单是一个承上启下、沟通内外、协调左右、联系八方的重要枢纽,必须及时收集和整理电视台最新数据,为公司及业务人员开展业务工作提供准确实时有效的资讯。 主要工作:

1、负责公司电话接转、公司代理业务的推广介绍及客户信息登记、转介客服部跟进等工作;

2、审核广告播出合同的工作;

3、审核广告素材;

4、下媒体订单的工作;

5、监督查看广告实际播出情况拍照留底存档的工作;

6、在电视台和客户服务部之间做好沟通和协调工作,并及时传达准确信息;

7、表格-数据录入统计工作;

8、执行保密制度;

9、把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向上级反映,及时解决问题;

10、完成公司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二、总结与审视:

1、媒介岗位要求我要敬业。套用米卢的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后勤部办公室是公司的喉舌,而媒介下单是整个工作运转的枢纽,这要求我要用积极的态度全身心投入工作,要以严谨细致的态度对待工作。

2、责任高于一切。员工的责任感直接影响公司的经营发展及经济利益。工作和责任是与生俱来的,我们不能逃避并且有义务尽心尽责的去完成。

3、工作的高效率。对我来说提高工作的效率就是要多学习业务知识,多和同事及领导沟通以配合工作,对任何事情都要当机立断,设定具体时间安排工作,给自已制定严格的最

后期限。

4、准确性。准确可靠的统计数字,是进行决策和管理的重要依据,是领导制定正确的方针、

政策不可缺少的工具。每周必须与财会出纳核对数据,不能出现半点纰漏。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这一年来,本人爱岗敬业,对工作保持高度热诚,虽然媒介下单的工作不需要我具备创造性的营销策划以及洞悉市场走向的能力,但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发展,对员工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自身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我必须正视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并且针对本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改进,注重实效,不断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和业务知识水平,力争取得更大的工作成效。篇三:2015媒介专员个人年度工作总结 2015媒介专员个人年度工作总结

本周的工作正式开始与媒体接轨,也让我对本职工作有了初步的认识,虽然只是表面的接触,文章对一年的工作进行了两方面总结,详细内容请看下文媒介专员个人年度工作总结。

我感觉到了这份工作蕴含的“技术含量”不低于其他任何一项工作,它需要长时间的深入挖掘,不断整合。也正是因为这样,我对它也真正开始产生浓厚的兴趣。以下是本周工作事件的总结:

投票活动在周四上午结束,本次活动共有164人参与。周三开始投票人气陆续上涨,尤其在超过100人次以后,人气提高速度逐渐攀升,由此可以看出,投票活动在人气积累到一定阶段:≥100人时,可以增加活动人气;与节日相关的活动越临近活动日被关注的数量也会攀升。

媒介专员年度个人总结范文

本土媒体均受到大小冲击,广告投放额度有较大萎缩,虽然我们超额完成任务,但总量相比去年略有下降。人员流动及储备不足,导致工作脱节,部分阶段跟进不及时。

1、招兵买马。建立一支熟悉业务而相对稳定的团队。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一切好的业绩都起源一个好的团队,建立一支有凝聚力,有合作精神、有拼搏精神的团队是2015年中最重要的工作,这项工作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完成,但是一直得努力做。

2、完善东莞时报地产部绩校管理制度。xx年,我们和地产部磨合了一年,一年中有和-谐也有磨擦,完善的绩校制度能让业务人员在工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销售业绩。

建立良好的客户档案,从合同签定到收款,广告投放到样报收集,及时支付客户的业务公关费用。(要求地产部提供地产客户资料) 东莞时报地产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双方沟通不到位,导致一些工作进展缓慢,如合同及回款等问题。篇五:媒介专员个人年度总结范文

媒介专员个人年度总结范文

在繁忙的工作中,xx年不知不觉已成过去。回顾这一年是过得有意义的、有价值的、有收获的。 文章对一年的工作进行了两方面总结,详细内容请看下文媒介专员个人年度总结。 一年来,在各位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了诸多不足。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在思想、学习方面有了较大提高。为了尽快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我从电视、报纸中了解当今的国际政治形势、社会动态及党中央的政策方针等,用党的理论体系来指导自己的日常工作。我深知,平时的勤勉积累对于新闻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为做好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组织纪律方面坚持无条件遵守。一年中,我在单位严格遵守单位的各项规定,严于律己,遵章守纪。在报纸编采中,坚持讲政治、听招呼。在为人处事方面,坚持以诚待人、以信处事。

在业务方面能力不断提高。去年我主要从事编辑工作,在不同时段负责头版、时事版、时评版等版面的编辑工作。工作中,我时刻恪守作为一个新闻编辑审慎、严谨、冷静、敏感的要求,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同时,因为工作需要,我在去年一年中,除了偶尔请假外,基本上每周7天都要上6天夜班,但依然以高度的责任心与使命感,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将编辑工作保质保量做好做到位。另外,我在编辑工作之余,还自找选题,采写了一系列稿件,比如以基层教育改革为内容的《拓展教育均衡破解择校问题教育公平的芮城实

践》,以黄河晨报上飞机发行为内容的评论员文章《晨报到哪里,运城就到哪里,黄河金三角就到哪里》,以运城市文化、瓜果、蔬菜进小区为内容的《指向民心的温情革命 ——社会管理哲学关照下的运城城建进小区系列工程》等等,这些稿件的采写,在让自己了解社会、体察民意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调查研究和思考分析的能力。

第19篇:媒介年终工作总结

篇1:媒介专员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媒介专员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拓展事业部作为真心公司新成立的一个部门,主要从事调味品的生产与推广工作。而我作为本部门的企划推广专员,也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媒介专员年度工作总结。

1、前期酱油产品上市合作广告策划公司的寻找,竞争对手市场情况的一个初步信息的掌握;

2、酱油产品上市前期市场调查,主要走访了六安、安庆、淮北、阜阳等市场,了解安徽市场酱油的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掌握了酱油市场消费的基本情况,为以后真心酱油的市场开拓做好准备;

3、酱油前期广告策划宣传公司的选择及媒介推广方案的初步制定,包括导购员手册、前期推广活动方案、产品手册、活动物料清单、渠道推广方案、上市中奖方案等各种初步方案的制定;

4、协助五行广告公司开展市场调查及各阶段工作的对接与协调工作,包括产品定位、广告语、宣传策略、包装文案、品牌手册、黑豆功效手册、包装箱等一些列设计调整工作;

5、产品上市所需各种原辅料的制作采购并物流发送工作,包括了包装箱、瓶贴、品牌手册、宣传海报、促销物料等;

6、协助进行产品上市征订会的相关组织、布置、招待工作,并进行相关开盖有奖促销政策的讲解;

7、与合肥分公司及区域经理随时进行市场反馈情况的对接,了解市场一线业务人员对我公司产品及销售政策的真实信息,以供总监参考;

8、配合市场、技术人员开展其他需要配合的工作。篇2:2015媒介专员个人年度工作总结 2015媒介专员个人年度工作总结 本周的工作正式开始与媒体接轨,也让我对本职工作有了初步的认识,虽然只是表面的接触,文章对一年的工作进行了两方面总结,详细内容请看下文媒介专员个人年度工作总结。 我感觉到了这份工作蕴含的“技术含量”不低于其他任何一项工作,它需要长时间的深入挖掘,不断整合。也正是因为这样,我对它也真正开始产生浓厚的兴趣。以下是本周工作事件的总结:

在固定的版块内容,坚持原创的内容,坚持转发最有热度的新闻,新鲜、有趣、价值。微博模板已经更换成功。并在妇女节时发布了节日的图片是企业生活化的信息,以后会多一点这样的博文。但还是忽略了水军号的作用,下周一定不能忘记。

投票活动在周四上午结束,本次活动共有164人参与。周三开始投票人气陆续上涨,尤其在超过100人次以后,人气提高速度逐渐攀升,由此可以看出,投票活动在人气积累到一定阶段:≥100人时,可以增加活动人气;与节日相关的活动越临近活动日被关注的数量也会攀升。

2、微博样本调查:

针对新项目的需求,搜集微博上与项目主题相匹配的人的言论,作为项目调查的样本。通过此次搜索,更显明了微博的一个“聚集”作用,一个“发现目标客户”的作用,所以现在在选择关注的粉丝时更注重粉丝的特点,有目的地进行关注,这样以后就可以用微博很容易地找到我们的目标客户或可以合作的对象,本周加大了了对各类媒体、编辑,行业知名人物等的关注。篇3:年度新媒体工作总结 队伍培养

新媒体平台是学院紧跟时代步伐、学生兴趣特点开展思想教育、舆论引导的新阵线。在过去的一学年我们不断摸索总结,逐渐形成出了一支由学院团委书记领导,八位院学生会成员带头的新媒体精英工作团队。我学院形成了每学期开学第一个月内更新学院新媒体平台密码,由院教师牵头对院网络宣传员进行培训,再由院网络宣传员对班级网络宣传员进行培训,网络宣传员每周三定期召开例会讨论周工作计划的一系列工作培训机制。

(下图一为3月12日我院郑老师对宣传员进行培训,图二为3月23日院网络宣传与班网络宣传员进行探讨研究)

经过一系列的培养和建设,我院的这支网络宣传队伍虽然仅占学员人数的0.9%,但是有着很高的运转效率、执行力和保密能力,他们肩负起了学院pu等四大平台管理,联络各班新媒体平台控制人,组织新媒体平台培训等工作。(下图为我院学生会微博响应习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

pu平台建设和使用

在使用方面,我院充分发挥pu平台便于统计课外实践学分、统计活动报名参加人数等优势,让青马工程培训、学生会及社团活动、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在pu平台上发起并共享活动照片与新闻稿。pu平台的推广与使用有效扩大了学院活动的影响力,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新媒体工作

腾讯微博2013年9月份的关注人数为132,到2014年9月1日为止上升到170人,增幅29%,收听120个省、校、学院组织官方微博,2013-2014年原创及转发信息387条,做到了让学生每天有东西可读,其中转发省、校团组织信息67次,有效扩大了省校团组织在学生中的影响。

(图为我院学生会微博9月2日为潘飞同学发起慈善募捐活动)

第20篇:媒介经营管理论文

《媒介经营管理》期末论文

浅谈十八大媒体报道

策划

——以《楚天都市报》为例

班级:新闻学1班

姓名:舒仁

学号:1157210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1月8日在北京隆重召开,国内外媒体高度聚焦。随着党的十八大的召开,在人们密切关注各种新政策颁布的同时,各个媒体竞相报道,推出一系列重头专题专栏,各尽其能地为十八大添上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亦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从报纸到电视再到网络和手机,每一种媒体形式都在利用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实时更新十八大最新动态,让老百姓能够准确领会十八大报告的新思想、新角度、新观点、新论断,有利于全面把握十八大提出的新战略、新要求、新举措、新部署。笔者在此以家乡报纸《楚天都市报》为例,就内容角度,对十八大专题报道就行分析。

据悉,11月3日晚,《楚天都市报》十八大特别报道组就启程赴京。在随后的十多天内,报纸在第一时间传递十八大的大会动态,展现党代表风采,其中结合湖北群众关心的话题进行采访,发出了许多温暖人心的报道。

一.策划方面:亮点繁多 丰富多彩

亮点之一:《我们这十年》大型特刊

11月8日,党的十八大开幕第一天。当天,楚天都市报推出16个版的《我们这十年》大型特刊,让人眼前一亮。特刊从就业、教育、收入、社保、医保等多个角度,全方位展现荆楚大地十年来的发展变化,基本采用了整齐划一的十二字标题,采用了冲击力十足的照片,报道点面结合,是中部大省十年激情跨越的见证,值得每一位湖北人永久珍藏。

亮点之二:两组“中国梦”大型报道“我心中的小康”和“我心中的现代化”

国家的伟大复兴梦想,与每个国人的梦想紧密相连。随着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中国复兴之路迈开新的征程,也点燃了人们内心深处关于“中国梦”的畅想。12月3日,《楚天都市报》相继推出两组关于“中国梦”的大型专题策划报道——“我心中的小康”和“我心中的现代化”。

十八大报告提出,“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民众追求数千年的“小康”理想,八年后究竟是何种模样?荆楚儿女对这两个字又有怎样的期待?

《楚天都市报》记者兵分多路,深入社区,走访百姓,生动采集普通群众对

于“小康社会”的期待,推出大型报道“我心中的小康”。各行各业的民众,心中所盼各有侧重,有的憧憬“学有所教,住有所居”,有的寄望“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但万千期待都指向相同的两个字——幸福。

如果说,“小康社会”展现的是民生情怀,那么,“现代化”则是中国复兴之梦的现实支撑。《楚天都市报》推出的另一组大型报道——“我心中的现代化”,全力展现了民众对建设现代化中国的愿景与建言,反映民众参与现代化、投身现代化建设的积极作为与创造。

亮点之三:摇身一变“魔法报纸”,开启报网互动新模式

自11月6日起,楚天都市报变身“魔法报纸”,甚是新鲜有趣。只要用户下载“魔码”软件,拿手机用“魔码”扫一下二维码,静态图片立马变成视频,非常神奇,这是楚天都市报给读者们带来的一大惊喜。抓住报网互动,广泛吸引阅读群体、实现报网双赢,楚天都市报走在了前列。

二.文体方面:各种文体相结合 贴近老百姓生活 在纸媒的十八大报道中,“主力军”虽然还是新闻消息、人物通讯等形式,但在报道内容上更加丰富多样,也更加贴近百姓生活。《楚天都市报》就以“前进,向着民族复兴的美好未来——党的十八大巡礼”为主题进行宣传报道,内容重点就是从百姓的生活出发来看十八大的相关内容。同时,各报评论文章在这次报道中也起到了“奇兵”作用。《楚天都市报》除了保持其一贯的深度优势外,在内容上也与读者的现实生活有了更多的联系,不仅包括了传统的时事评论和政治评论,还增加了从经济、民生等角度切入的文章,成功地吸引了读者对于十八大的兴趣,很好地满足了读者的信息需求。

1.消息

如:11月9号二版一整版报道十八大开幕式:

高举旗帜铸就辉煌业绩 领航中国共创美好未来

党的十八大昨在京隆重开幕

胡锦涛作报告 吴邦国主持大会 2309名代表和特邀代表出席

据新华社8日电高举旗帜奋力开拓铸就辉煌业绩,领航中国信心满怀共创美好未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

幕。(略)

11月15日二版一整版报道十八大闭幕式: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

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据新华社电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通过关于十七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关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后,1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胜利闭幕。(略)

在报道十八大开幕式和闭幕式采用消息报道文体。简短精炼的消息使受众能够准确、快速、全面的了解十八大开幕式与闭幕式的主要内容,同时也能体现出媒体所关注、所报道的重点,也是人民群众所关注的重点。用消息体裁,能够快速及时的严谨的反映给受众,满足受众的需求。

2.通讯

如:11月11日第四版报道的:

湖北团代表热议“人民满意的教育”——

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十八大报告关于教育事业发展的论述,温暖人心,也引发湖北团党代表的热议。什么才是“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绕不开几大关键词:教育优先,教育公平,素质教育,立德树人„„(略)

采用通讯的文体,能够全面、完整的对十八大期间的内容进行报道,通讯能够展开情节,情景交融,对事实的表达多样化,富有感情色彩和理论色彩,使受众能够深入其中。也能很好地阅读并理解,能够很好的吸引读者。

3.评论

《楚天都市报》开设的《十八大精神大家谈》专栏,邀请本地的专家学者将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地”武汉。《未来十年,真正实现“美丽武汉”》是武汉市

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袁云光在《楚天都市报》上发表的署名文章。由于长期从事经济方面的研究,袁云光对于十八大报告中的“新目标”很感兴趣,也寄予厚望。他说,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目标,“北京、上海的基数虽大,但现在大家都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武汉的潜力大,或许在这一轮中,我们‘翻’得会比他们好”。

又如:11月8号的《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热烈祝贺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人民日报社论)》;

9号的《伟大旗帜引领中国奋进(新华时评)》;

10号的《更高地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从十八大报告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5号的《共同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热烈祝贺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人民日报社论)》等。

这些评论的报道体现了党的指导思想、指导路线、指导方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坚定不移地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些都为读者提供巨

大的指导意义。

结语

随着党的十八大的胜利闭幕,媒体的十

八大报道也进入尾声,但这次盛会对于传媒

业的影响却没有消失。现今通观《楚天都市

报》在十八大期间的报道,很多都是站在全

国高度报道湖北成就、宣传湖北形象,充分

展示过去10年湖北的发展巨变,和未来几年

湖北的跨越式发展蓝图。第一时间传递十八

大的大会动态,展现党代表风采,让每一位

受众能零距离接触十八大,为受众呈上了一

场全面、立体、深度的报道盛宴。

《媒介调研报告.doc》
媒介调研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