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进三帮调研报告

2020-04-18 来源:调研报告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三进三帮调研报告

三进三帮调研报告

——XX村走访情况调研报告

XXX (XXX年X月)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省委“三解三促”要求深入推进领导干部“三进三帮”活动意见》和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做好2012年度市级机关领导干部下基层“三进三帮”活动的通知》,根据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相关工作部署,我从今年4月份开始,深入所挂钩的XX县XX镇XX村走访座谈,走访了村组干部、村民和大户能人,对特困户进行走访慰问。在走访的过程中,很多群众都用热情洋溢的心情表示了对党和政府的赞扬,现在种地不但不要交钱还给钱,农村住院有合作医疗,小孩上学又免学费,养老有保险,党的政策是没的说。当问及对该村在加快发展、改善民生、服务、群众方面和当前本村急需解决的问题有何意见和建议时,主要反映道路硬化率比较低,路不好走、电灌站老化、水利不完善等农业基础设施问题。通过走访座谈我对该村的现实情况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理清了该村今后发展的思路,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XX村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县XX镇西部,西与XX区及XX县交界,全村共有耕地面积XXX亩,现任“两委”班子成员XX人,全村共有X个村民小组,总户数为XX户,人口XXX人,XX名党员,预备党员X名。

XX村农民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种植业、外出务工。在种植方面,主要以小麦、水稻、玉米、蔬菜等常规作物为主,养殖业及

其他非农产业较少。在农村组织形式上还是单户自行种植,少部分土地流转,没有更多的集中在种植等组织合作化形式的高效农业上。种植业、养植业由于规模小,品种比较单一,市场始终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农民主要收入靠外出劳务,在村经济无基础,无工业的情况下,严重制约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村组集体经济一直没有收入来源,土地包括公共沟、塘、路、渠全部分组到户,村里贫困户主要是因病、年龄偏高和偏小,无劳动能力,但已基本解决了吃饭问题。支部组织活动比较正常,两委班子团结、民主管理,财务公开正常开展,村民满意度较高,社会较为稳定。

目前,全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实现了“路通、水通、电通”三通建设,总体上,基础设施量的架构还好,但硬化路面比例较少,特别是村里主次干道都以土路为主,雨雪天孩子上学、村民出行都极不方便;水利设施也比较薄弱,全村X座电灌站都是XX年代建设的,设备比较老化,百姓农业生产用水灌溉成本较高。

二、XX村存在主要问题

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XX村位于XX镇西部,与XX区及XX县交界,交通较为闭塞,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道路交通、供水供电、农田水利等各方面条件还比较差。一是水利设施抗灾能力弱,沟渠年久失修,抗旱、排涝设施老化, 渠道淤塞,农业抗灾能力弱。

(1)村组之间道路硬化率比较低,村与组、组与组之间道路还为土路,XX镇至XX村之间XXX路,全长约XX公里,还有XX公里为土路,其中在XX村境内约XX公里土路,如遇阴雨天,道路泥泞,老百姓进出需要绕行,给当地百姓开展农业生产带来较大不便,广大群众要求将该路全线硬化的愿望十分迫切。

(2)水利基础设施比较薄弱XX村共有耕地面积XXX亩,主要以小麦、水稻、玉米、蔬菜等常规作物为主。该村水田较多,

灌溉沟渠虽然到田,但由于不是水泥混凝土护坡,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日常维护不善,部分沟、渠淤积和堵塞需要开挖整治,全村X座电灌站都是XX年代建设的,设备比较老化,其中XX电灌站设备老化严重,急需进行维修,百姓农业生产灌溉用水成本较高。

2、村集体经济薄弱,发展后劲不强,缺乏致富带头人 XX村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几乎没有集体收入,不要说搞公益性事业,就是基本的办公经费也无法维持, 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村里无主导产业和

二、三产业,全村集体资产如堆堤、树木、渔塘全部分到农户,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来源。

由于XX村没有集体经济,没有资金投入,一些急办、必办的公益项目,如道路配套资金、电灌站维修,水利设施建设等,每用一分钱都要从群众中筹集,难度较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高。良好的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首要条件。但目前XX村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道路交通、供水供电、农田水利等各方面条件还比较差。一是水利设施抗灾能力弱,沟渠年久失修,抗旱、排涝设施老化, 渠道淤塞,农业抗灾能力弱。二是标准化农田比例不高,综合生产效益低, 难以形成农业规模经营。XX村现有耕地比较分散,不能规模使用,难以形成规模经营。

少数村干部对上级政策性补助的依赖性较为突出,同时,存在 “等、靠、要”等惰性思想,传统的小农思想严重,创新意识不强,缺乏致富带头人,思想不够解放,发展意识不强,制约经济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关键在于人,特别是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XX村境内目前只有XXX开办的饲料加工厂在运行,规模也较小,开办的鞋厂因桥没有架好,道路不通,无法投产。年轻人基本以外出打工为主,在家创业的较少。种、养殖业还是个体单户为主,没有种植、养殖大户,许多农民不愿向畜产品、水产品、

蔬菜、水果、花卉等具有价格竞争优势的高效农产品转型,由于种植业产品价格较低, 附加值不高,效益低下,难以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3、农村劳动力有闲臵,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高。

由于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由于农业的经济效益较低, 造成大批村民流向城市,特别是年轻有一定文化素质的农民。而留在农村的大多数是老弱妇幼或是在城市中缺乏竞争能力的人。留守农村的村民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市场意识不强,同时他们接收外界信息能力较弱,不善于利用农业科技。农民科学知识的缺乏,束缚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和农作物增产、增收的步伐。

4、农村环境卫生需要加强,群众娱乐活动单一。村民在闲暇之时,只打打麻将,看看电视,没什么可供娱乐的活动,一些日常生活垃圾没倒进规定的处理点,抛进沟河或焚烧,给农村环境带来一定的污染,达不到新农村建设“村容整洁”的要求。

三、对策及建议

1、加强村干部的队伍素质。加强村干部的理论指导,积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提高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村干部一方面学习政策法规和管理知识,增强村干部的依法施政水平,增加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另一方面学习市场经济、现代科技、农业实用技术等知识,提高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共同致富的能力。要进一步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规范党支部生活,发展吸收年轻党员,不断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发挥党员在致富带富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2、改善基础设施,丰富文化生活。对村内的生产路使用情况及水利基础设施情况进行一次彻底的排查,积极向有关部门协调,争资金,争项目,加强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先对主要生的产用路和老化严重的电灌站进行改造,通过争取上级规划立项,争取

在外成功人士支持,发动群众集资筹资等途径,使道路建设和老化严重的电灌站改造问题得到解决。对已经立项的项目协调相关部门加快组织实施进度,早日投入使用,如河滩友谊河桥建设问题等项目。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利用上级加大农村道路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整修该村道路,既方便了村民生产生活,又能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条件。建立标准垃圾倾倒点,提高农民环境保护意识;同时,还要大力建设农家书屋、文体场所、组织村民观看电影,丰富村民的文化娱乐生活。

3、积极引资和农业产业化发展。XX村共有耕地面积XXX亩,将根据该村耕地较为集中的优势,利用市场机制,促进耕地向大户、能人集中,促进农作物种植的机械化水平和单位面积的产出,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高产优质效益农业,重点培育该村高效经济作物和特色作物,实现科学化、规模化、产业化的种植、达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合理制定村级规划目标,合理的建立标准化厂房,积极招商引资,提高农民的收入和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达到富民兴村新面貌。

4、提高闲臵劳动力技能。对留村尚未外出的劳动力进行调查,基本掌握了他们的特长和能力。根据特长和想学习技术的知识,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班,使他们有一技之长,帮助他们外出务工,不仅视野开阔,经验丰富,收入增长,还可以优化劳动力资源配臵,回村带动村经济的发展。

5、搭建信息平台,服务农村发展。镇政府可以作为中转站,经常收集和整理一些就业信息和农业相关政策,传达给村委会,再由村委会向广大村民宣传,指导他们有目的地就业和生产,农技站可以在农忙时,送科技到田间地头,闲暇之时,积极以集会、庙会等为契机,宣传和普及科普知识,做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指导农民科学种植作物,提高收入。

6、指导建设平安村居。帮助该村做好治安防范、社会矛盾调处化解工作,协调处理解决一批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或信访案件。并帮助该村建立健全村规民约,抵制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等不良习俗,培养健康向上的社会风尚。

推荐第2篇:县政务服务中心三进三帮调研报告

大星县政务服务中心

李庄镇王唐居委会“三进三帮”调研报告

根据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我办牵头负责李庄镇王唐居委会的“三进三帮”工作。通过对村情概况、组织建设情况、经济发展情况、社会事业情况等实地调查研究。与居“两委”班子座谈、实地察看村情、广泛走访群众收集意见等形式,基本掌握了居经济社会发展整体现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王唐居委会现状

(一)村情概况

王唐居委会位于李庄镇政府东2公里,东邻滨河街道,南靠古黄河,西毗刘家居委会,北接清庭湖。全村户籍人口5351人,常住人口2368户9106人,其中少数民族6人,10个居民小区,1个王唐小区(其中10个居民小组为:王唐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八龙二组、三组、四组、五组,组内常住人口660户3706人;小区内住户1708户5400人)。耕地面积1560亩,农业从业人员1200人,实际粮食面积1050亩,2016年蔬菜种植面积44亩。2016年底各类企业12个,个体工商户240个,2014年底前无集体经济收入,2015年新建王唐菜场后,年集体经济收入近50万元。

居委会现有办公面积400平米,有专门的群众服务大厅、民调治安、综合室和文化室等。王唐党支部现有中共党员92人,其中女党员5人,居委会在职党员8人。2016年初享受优抚的退役士兵24人。低保户33户73人,五保户集中供养10人,已参加城镇医保2762人,参加城镇居民养老保险 796人,持有残疾证人数110人(其中儿童福利院21人)。

(二)经济发展情况

村居集体经济收入主要依靠王唐菜场经营收入和部分集体土地租赁收入。王唐居委会地处城乡结合部,群众的经济意识不断提高,从原来的单纯依赖土地获得经济收入,转变为土地流转获得租金、家庭劳动力人口个体经营或进企业务工等多元化的收入结构,群众自留土地仅余口粮田,种植蔬菜、油菜等作物自用,无经济效益。大部分群众摆脱了土地的束缚,自谋出路,使得其他行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如在菜场租赁摊位经营蔬菜、肉类等,客运出租,粮油加工等。土地流转给种植大户,主要种植草莓、西瓜以及其他反季节蔬菜等经济作物。从经济结构看,王唐居委会大部分经营项目与主城区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仅王唐六组就有八辆洒水掏粪车,这是一项很多人都不愿意干但是又是必须存在的一项服务,特殊的地理位置浓郁的乡村气息,创造了诸如此类的大量的机会,让很多人走出了一条投入少风险小收益高的致富之路。

(三)社会事业发展情况

村庄建设有了很大的变化,宿支路穿过整个村庄,宽阔整洁,通往各组的乡间道路大多经过硬化,村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但是组内道路仍然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一路烂泥的状况。

二、王唐居委会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

(一)发展优势

王唐居委会发展的优势来自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给发展带来了三个方面的优势:

1.民情优势

一是这里民风淳朴,村民民主意识较强,法制观念较好,政治意识较浓。二是群众求富心切,各自都在积极寻找门路,力求尽快走出贫困,因而易于引导。三是经过近几年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流转等措施,群众的生产、生活观念有了很大转变,已从种田的束缚中走了出来,解放了生产力,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创新意识明显提高。

2.区位交通优势

王唐居委会位于宿支路与通湖大道的交叉地带,距镇政府驻地2公里,与主城区的河滨街道一步之遥,区位优势较为明显,具有良好的

二、三产业流通基础。

3.资源优势

王唐居委会南紧依古黄河,北靠骆马湖,生态环境优美,自然生态优越,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和水产经营基础。

(二)发展的制约因素

1.空间布局无统一规划,户均占地面积大。王唐居委会除规划建设王唐小区外,无其他统一规划建设项目,受城区拆迁思潮的影响,群众将宅基地上空间全部加以利用,修建或改造成封闭的空间,等待拆迁给家庭带来额外的收入。整个村庄的户型都是地尽其用,几乎清一色几进几出的院落,简易的搭建不仅影响美观,也存在安全隐患。村庄的配套设施严重滞后,排水设施、道路修建、文化娱乐场所等建设与居民的需求存在很大差距,群众的生活环境亟需改善。

2.人才资源较为匮乏。王唐居委会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在走访中发现85%的群众受教育程度在初中以下,接受学校教育时间短,缺乏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劳动力人口普遍没有经过相应技能培训,层次低,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较少,无论种地还是打工,都是处于低端粗放模式下。即便是本地人才,尤其是具备一定文化水平的群众,大多离开家乡,外出闯荡,很难留在本地就近创业。

3.基层组织建设有待加强。根据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和新形势,村支两委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都与时俱进,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还存在一些差距,主要体现在:一是创新意识不强,大部份从事农业生产或农产品零售经营,服务能力不能满足村民需求;二是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党员平均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多数农村党员、干部沿袭于传统工作思路,思想僵化、工作被动、疲于应付,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明显;三是工作作风不扎实,服务意识不强。个别党员干部大局观念、奉献意识不强,遇事不够积极主动,缺乏对农村工作的热情和对农民群众的感情。

三、下一步发展思路

王唐居委会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分步实施的原则,以构建富裕和谐农村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以加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为重点,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经济发展模式为手段,全力促进全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一)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改善群众居住环境。针对村庄基础设施建设较差的问题,最大能力争取各级和社会各界的帮助解决村庄实际问题。一是对村内道路进行整修建设;二是在邻里中心和乡间空地建设群众休闲娱乐场所,包括安装健身器材、绿化场地、整修池塘、修建道路等;三是加强给排水系统建设,改善阴雨天积水问题。

(二)加强信息和资源共享,促进农民增收和改善生活问题。一是积极联系推荐群众到效益较好企业务工,积极提供就业信息,拓宽就业渠道;二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使更多人员成为技术型人才;三是力所能及帮助困难家庭,争取孤困儿童的补贴政策;四是主动联系相关职能部门,为辖区内创业就业人员申报项目资金。

(三)加强项目建设,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利用荒滩、沟渠等集体土地,推进“生态大公园”建设,发展农家乐和乡村旅游采摘等,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为群众提供发家致富之路。

大兴县政务服务中心

2017年4月5日

推荐第3篇:“三进三同”调研报告

“三进三同”调研报告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开展“三项活动”的要求,我委精心组织开展了“三进三同”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到XX镇XX村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月时间,但是通过与村民座谈交流、走访慰问贫困群众、体验农活等形式,加深了对基层农村的了解,深刻地体会到农民的生活和需求。时间虽短,但感受颇多,受益匪浅。

一、XX镇XX村的基本情况

2010年全村共有891户,3335人。辖9个村名小组,86名党员,幅员面积5.68平方公里,现有耕地2822亩,林地1540亩,荒地580亩,山坪塘17口,石河堰3段,琼江河流沿

1、

2、

3、4社,王兴公路穿境而出,2010年外出务工人数848人。农民主要依靠外出务工和种养殖业作为经济收入,没有特色产业和实体经济。

全村所有的村级公路、社道路共14公里,完全是土坯公路,所有的17口山坪塘,石河堰3节都由于年久失修垮塌,蓄水能力很弱,完全不能保持灌溉。水源主要以浅水井为主,污染极大,缺水户近108户,占总数的12%。由于全村没有一个主导产业,30%以上的农户没有稳定的增收来源,全村医疗保险总体率只有75%,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人口达350人之多,绝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没有接受使用技术、经营管理和职

- 1 -

业技能培训,有几户没有稳定的住房,更没有公共服务中心,大学生村官,各项民主管理机制不建全,村规民约不完善。

二、XX镇XX村取得的成效

1、基础设施得到完善

全村村级、社道公路16公里全部达到了泥结碎石路,并硬化了3.1公里的村级公路,修建了人行便道35千米,整治了山坪塘3口,邱家堰得到了整治,新修灌溉渠、排水渠5400米,平整土地62000立方米,整治囤水田150亩。

2、产业不断壮大

引进一个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入住2社,引进种植柠檬技术在

4、

7、9社发展柠檬产业700亩,在一社发展园林200亩,在

3、

4、9社发展规模养鸭4户,存栏5万只,产值500万元,有效地带动了农户的增收整村脱贫。

3、公共事业快速发展

阵地建设得到明显的改善,我村建成了集文化馆、农家书屋、医疗保健室、体育健身活动场为一体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配备了一个大学生村官。

4、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全村共有11户农民从危房中搬迁出来,实现了稳定的住房。全部消除了危房,解决了全村所有的贫困人口饮水困难问题,

3、4社的群众安上了自来水,全村96%以上的农户有较稳定的增收来源,没有一名失学儿童,城乡医疗保险达到98%,

落实了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225人得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而两后生职业教育达到95%以上,共有600人次参加了技术、技能培训。

5、项目建设和管理

我村实施整村脱贫项目建设,按照四议三公开的程序,首先召开村支部委员、村名代表会议,并实施规划提出项目申请,报镇、县审批,并负责专人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

三、思考与建议

(一)“强镇精村”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选择。实施“强镇优村”战略,把村镇建设纳入“十二五”规划,把精力、人力、物力向中心镇、向大村倾斜,加快中心小城镇建设步伐,用足用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把钱用在刀口上”,克服以往基础设施投入“撒胡椒面”和重复建设的现象,逐渐实现村民的聚居,有利于劳动力就地转移,提高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辐射面,也有利用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土地浪费。

(二)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和加强村社干部队伍建设是农村党建的迫切需要。

针对在家老党员多的实际,认真实行老党员公开承诺制,做好政策的宣传、群众意见的收集和疏导、邻里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发挥老党员觉悟高的“余热”。出台优惠政策,既要有序组织劳务输出,更要千方百计引导外出创业成功的村民,回村投资创业。切实解决村社干部选人用人问题,尽快解决村社

干部待遇低的问题,在培养、激励和考核上狠下功夫,让党的组织有人干事。

(三)加大教育投入是实现农民从“村民”向公民转变的切入点。

一是抓好基础教育。对农村小学进行合理布局,合理配置师资力量,千方百计解决农村孩子“就学远”、“教学差”的问题。加强引导,防止新一轮的“读书无用论”。二是重点抓好职业技术教育,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农村贫困学生提供免费食宿。同时,全面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三是组织有中国特色学习型农村社会的活动。通过广播、发放宣传资料、办黑板报、定期召开群众会等形式,惠农政策宣传多样化、农技讲坛常态化。

(四)要更加注重“三进三同”活动的过程体验,杜绝形式主义。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我通过参与此次“三进三同”活动,查找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明确了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一是要转变工作方法。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创新工作理念,改进工作方法。二是要转变工作作风。认真抓好学习,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加强政治理论、专业知识、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层面,为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要加强自

身的党性锻炼,提高品德修养,充分发挥一个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三是要敢于开拓创新。通过深入地实践和探索,总结和完善已有的经验,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推荐第4篇:三进三同调研报告

三进三同调研报告

——福禄镇副调研员谭作斌

根据全镇统一安排,我于5月16日在xx村xx家用一周的时间开展“三进三同”活动。期间,对xx村村情现状进行了走访调研,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村现有401户、1370人,幅员面积7931亩,耕地面积1278亩,其中田587亩、土691亩。该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有∶一是318国道横穿村中心地带,组组通公路,交通较为方便;二是产业优势较为明显。该村主要产业有榨菜、柑桔、辣椒、优质稻、养蜂、竹木产业等等。目前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558元。三是人才优势突出。该村基本每户都掌握了1—2门农村实用技术,特别是通过培训,人人都掌握了榨菜生产技术,2010年在家务农的农户,多数农户都种上了榨菜。

二、产业分析

该村目前主导产业为榨菜种植,其次为柑橘等产业。该村榨菜和其他蔬菜产业主要有几大特点:一是规模大,基本做到了户户种植,达到了全覆盖,已成为全村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二是历史长,该村种植榨菜的习惯可追溯到20年前,那时候xx村还专门建有一个较大规模的榨菜厂。三是村民种植榨菜的积极性高。分析该村种植榨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布局散乱,农户基本上是按照承包田土的自然条块进行种植,在栽植前未进行布局规划,未完全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种植。二是相当一部分留守老人由于年龄较大,身体较差对榨菜栽植后的管理没有到位,长势不够很好。三是榨菜收割销售季节性强,给缺劳户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四是有相当部分种植榨菜农户开初担心榨菜销售时压级压价。

三、对策措施

要按照现代生态农业标准打造xx村产业发展,必须切实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对现有产业发展进行总体规划布局,必要时进行土地规模流转,为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榨菜创造条件

二是扶持现有榨菜企业做大做强。整合现有分散种植农户,形成公司+农户,前门店后基地的生产模式,大力建设榨菜生产基地;

三是大力宣传订单农业生产模式的办法,稳定群众的情绪,消除砍价、压价销售的心态;

四是在榨菜收割销售时,要组织党员、干部及时帮助缺劳户收割榨莱,以避免损失。

推荐第5篇:三进三同调研报告

“三进三同”调研报告

2012年1月15日,一早我就出发去村里王奶奶家,此行的目的是去完成三进三同的实践活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我切身体会到了来自基层的声音和温暖。

走在乡间小道上,吸允这新鲜的空气,我突然变得贪婪了,很想一口气吸个够。这清新的空气就犹如别在乡村的一枚徽章。尽管是在严寒的冬天,那一抹乡村之绿也不曾消失,地里有墨绿的麦苗,青青的小草和各种绿色的蔬菜。

前行半个小时之后,我来到了王奶奶家,他们家房前房后都是耕地,房屋的正前方种满了果树,再往外走便是呈阶梯状的水田。房子的左边是一大片竹林,这正应了苏东坡的那句话“宁可是无肉,不可居无竹。”王奶奶家的环境也算优美。

王奶奶家可是一个典型的农作户,王奶奶和王爷爷两人都出生于新中国成立之际,一路走来经历了人民公社运动,无数次的土地运动。一路走来,和这片土地结下了深厚情缘。

我一到王奶奶家,正好逢上王奶奶的早饭时间,一见我到来立马放下手中的碗筷,站起身来,一把抓住我的胳膊热情的邀请我一起吃早餐。在王奶奶接待我的同时,王爷爷已经为我准备好了碗筷。在学校大多数同学都没有吃早餐的习惯,在农村就不同了,不管多忙早餐都是一定得吃的。盛情难却,我们边吃边聊,并说明了此次拜访的目的,王奶奶兴奋地表示欢迎。

吃完早餐我们便开始了今天的计划,首先必须把家里的事料理完。第一件事就是把家里的牲畜喂饱,然后再去外面地里刨红薯。王奶奶说如果红薯不尽快从地里刨出来,肯定会烂在地里。于是我们端了满满的一篓谷子来到鸡棚,定睛一看,王奶奶家养的家禽可多了,有鸡有鸭,大的小的满满一棚,这些可爱的鸡鸭一见端来了食物,便唧唧咋咋叫个不停,并且都争先恐后的向门口靠拢,生怕自己没食吃,见着这壮观的场面我接过王奶奶手中的谷子,决定亲自将这些食物送到这些小家伙的面前。当我把谷子倒在它们的食里时,更是你争我夺,即使是大粒大粒的谷子也堵不住它们的嘴,一边吃还一边叽叽咕咕的吵闹。要喂饱它们也确实挺费神的!但是王奶奶家的家禽还不光是这些,除了这些吵人的鸡鸭,还有几头大肥猪,把猪喂完才算完成了今天第一个任务,真是不容易啊!

喂猪比喂鸡更复杂,要先准备剁好的青草和一些杂粮磨成的粉。不同的人家有不同的喂法,有的喂生粉,有的会把粉煮成糊状再喂,就像熬粥一样,只是时间上略有不同。所有东西准备好了之后,再用水按比例兑好,这样就可以喂了。一头猪要吃一大桶,并且还必须一桶一桶的手提过去。我试了一下一桶猪食有好几十斤,如果长年在农村生活没有体力是不行的。

接下来,我们准备好了刨红薯的必备工具,来到了红薯地,开始我们的第二项任务。在红薯地里表面上看去是什么也没有,光秃秃的。从王奶奶那里了解到,那是因为在农村人们习惯提前半个月就把红薯藤割走,带回家切成段做成猪食,然后用不完的再用塑料袋封装起来,在冬天找不到青草时拿出来用。有了这些存货整个冬天就都不用发愁了,我们所在的这片红薯地面积不大,初步估计,靠我们两个人的力量可能需要一天的时间才能把所有的红薯带回家。

万奶奶以熟练的动作卷起衣袖,拿起工具一锄就是一株红薯,并且完好无损。我就不行了,锄头一下去要碎掉好几个红薯,不过还好劳作了大半天,收获也不小。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就到午饭时间。王奶奶一边用背篓装着红薯一边

示意着让我也收拾收拾,该回家做饭了。不说还真不觉得,可肚子已经在唱“空城计”了。农村人最大的特点就是热情好客,王奶奶做两个人的饭菜就做了一大桌,吃到最后,怎么都吃不完。王奶奶家的活儿可真多,饭后休息了一会儿,我便和王奶奶一起去了菜地摘菜。在农村,每家每户的蔬菜都是自给自足的,几乎不会买菜,除非家里要待客。

我们带上菜篮,一起去了菜地。俗话说,“麻雀虽小,可五脏俱全。”在此之前我还真没合适的地儿用,此时此刻用来形容眼前之景再合适不过了。这菜地虽小,里面却种满各种蔬菜,在王奶奶家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新鲜的蔬菜。“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吃法,多汗菜吃叶子,大头菜吃根,花菜吃花„”王奶奶一一介绍道。我们摘了些莴苣、小白菜,拔了几个萝卜。我本以为摘完菜就可以回家,没想到王奶奶见菜地里的野草太多,弯下身子便开始锄草,我放下菜篮,也帮着锄草。不一会儿我便觉得腰有些酸痛,直起身来回眸看了看身后的王奶奶,此时的王奶奶正忙得起劲,右手一个劲儿的抓草,左手便充当中转工具,右手满了给左手,左手满了在扔土沟里。虽然我动作迟钝,但是我也发挥“愚公移山”精神,没有偷懒。在我和王奶奶的合作下,菜地的杂草已被我们统统消灭,这下终于可以回家了。

总算又完成了一个任务,此时离晚饭时间还早,于是我和王奶奶又带上刨红薯的工具,继续去上午没刨完的红薯地刨红薯。经过上午的练习,这下我的技术大有进步,被我弄碎的红薯也少了 。听王奶奶说,这红薯一旦碎了,储存的时间就会缩短。碎得太多,一下子用不完,烂掉就可惜了。粮食都是自己一滴滴汗水换来的,如果被浪费了就可惜了。

在农村劳作,特别耗费体力。晚上王奶奶又做了一大桌好吃的饭菜,看着这来之不易的粮食,我懂得了爱惜。通过今天的劳作“三同三进”任务顺利完成,与此同时我我受益匪浅!

推荐第6篇:三进三同调研报告

龙潭致公小学“三进三同”调研报告

为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向深入,根据酉阳教工委【2011】38号文件《关于在全县教育系统广泛开展“三进三同”活动的通知》要求,全县教育系统正在广泛开展“三进三同”和“结穷亲”活动。我校积极响应县教委与教管中心号召,在对口扶贫的柏乡村开展了“三进三同”和“结穷亲”活动。全校教师作为此次活动的主体,率先垂范,认真实践,面向基层,住进农户,与广大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此次活动提高了教师的思想认识、增强党性锻炼、密切联系群众、扶贫济困、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预期目的。

一、柏乡村基本概况

柏乡村位于龙潭西北部,是酉阳新农村建设推进村,也是酉阳新城开发村。现辖区面积5.2平方公里,现有1021户共2863人,耕地面积2410亩,社区居委会下设6个居民小组,社区党委共有党员374人,下设4个党支部。社区交通便利,,与319国道毗邻,主要收入来源为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

二、柏乡村情况分析 (一)经济发展状况

柏乡村虽有2000多人口,仍以农业为主。从农业角度来说,一是经济结构总体比较单一,以水稻、玉米种植为主。二是生猪、畜禽仍以家庭养殖为主。该村农民青壮年基本在外打工,劳务输出人员主要分布在福建、广州等地,主要从事建筑、玩具、制衣等行业,外出方式主要是自发的、松散的。除劳务收入外,粮食

和经济作物销售、生猪和畜禽是另外主要收入。 (二)组织运转情况

村“两委会”运转基本正常,“两委会”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村干部的待遇较低,但他们对工作兢兢业业,冲锋在前,没有真正的休息日、节假日。群众对社区干部作风满意率85%以上。党组织活动基本正常,党员能按时交纳党费,党的方针政策能够得到较好的贯彻落实,对落实农村政策满意占90%。村上情况基本稳定。 (三)事业发展情况

村设有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均达99%。党员远程教育系统由计生助理员专人负责,对社区进行党员培训、群众培训、向群众发布党和国家信息、致富信息起了很好的作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模糊认识是制约社区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

“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但农民在迈向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仍面临着许多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一是全面小康,心中无谱。据初步调查,至少有一半以上农民还没有找到一条真正自己力所能及的致富之路。他们对全面小康一没恰当规划,二没自己主见,三没足够信心。二是发家致富,力不从心。当然,绝大多数农民总是希望自己早富、快富,过上更加幸福、

美满的生活,但由于缺乏资金和没有任何技术特长,只能是望富兴叹。

(二)小农经济意识是制约经济发展的拦路虎

在与多数农户谈话中了解到,他们都对目前所处的现状感到比较满意,认为现在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就很满足了,至于在此基础上有什么更高更好的追求,对早一点过上小康生活则是茫然的和无所作为的。由于他们在思想观念上把自己首先定位在一个较低层次的需求水平上,因此,生产上就永远停留在满足于小农经济模式上,年复一年地在这个模式中循环运行。这就从根本上不能挣脱小农经济对他们的约束,不能使他们大胆地勇敢地冲破这个制约去搏击市场经济的大潮。由于小农经济意识,导致农民的思想局部性和狭隘的地方主义、家族主义往往引发农民个人之间和农村群体之间的矛盾。

(三)信息闭塞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虽然,外出打工的家庭很多都配备了手机,很多家庭有电视,但由于一是手机使用愈多话费就越多,二是电视台数不多、信号不好,三是农村家庭基本没报纸,四是基本没电脑等,导致农村信息闭塞,很多农民不了解党和国家政策,不知致富信息,成为新时期的文盲。因此,从这些点来讲,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缺乏农村实用技术,是制约经济发展的延缓器

通过调查了解到,青年农民绝大多数都外出打工,在家从事农业劳作的多是老年人、妇女,他们大多采取“老把式”的生产方式,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锄头、爬梳、镰刀、扁担、箩筐是主要生产工具,按照传统经验,缺乏农村实用技术和农业科学知识。即使有很少部分青壮年从事农业生产,但更缺乏农村新的知识和技术。在走访调查中,农民们普遍反映出一个现象就是:“想致富、无门路”、“想致富、无技术”。农民自身的素质问题,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内因。

(五)流动党员较多,是制约基层党的阵地建设的重要因素 青壮年党员基本外出打工,流动性很大,这些党员基本上不向党组织汇报去向,不参加组织生活,导致党费收缴困难。社区党组织活动基本上是老党员参加。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系统已投入使用,按上级的有关要求必须组织党员观看,但每次来的人基本上都是老党员,有些居民小组的党员来观看一次来回车费要花费20元左右,因而边远地区的党员参加积极性不高,因此实际上来参加的是社区干部而已。这些严重制约社区党的阵地建设,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没得到明显发挥。

四、发展的思路及措施

(一)要积极发展集体经济增加集体收入。社区应着力规划好社区已有的公共资源,变公共资源为项目建设,积极引入资金投资项目发展,社区可以资源入股获得集体收入。

(二)搞好信息闭塞的问题,打破制约人民致富道路的“瓶颈”。积极主动争取上级有关部门在资金方面的大力支持。要依托上级有关部门和营运商,积极加强有线电视、卫星接收装置、移动基

站建设和廉价移动终端使用,畅通信息渠道。

(三)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让农民树立市场经济的观念,挣脱小农经济意识的束缚。

社区应该通过各种培训会、座谈会、典型事例说明会等多种方式逐步引导和转变农民改变原有的小农经济意识观念,尽快地树立起市场经济的观念,用市场经济的观念指导生产和经营,摆脱横卧在##社区人民经济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

(四)增强群众科学发展意识,积极引导农民科技致富。社区要通过大力宣传,把科学发展观理念深入社区居民心里,洗涤群众心理,要与有关部门联系,通过各种培训会、示范会、发挥党员远程教育功能、散发资料、发布信息、现场指导、发挥农村经纪人和种植经营大户的示范作用、发挥土专家的作用等种形式,让农民能从中尽快吸收和掌握农村致富技术,把掌握的实用技术有效地运用在生产和经营方面,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利润率,使农民能更多地得到实惠,尽快在经济收入上有一个较大提高。

(五)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吸引外来投资。

社区应调查好社区资源,积极进行项目包装,加强与上级各部门联系,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促进产业发展。同时,积极吸引外来投资,发展特色产业,发展城镇经济。围绕特色产业积极发展专业合作社,改变生产经营模式。

(六)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外出务工人员融入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一般思想解放,

积累了一定技术,有些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社区应加大服务力度,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带动社区群众致富。

五、调研中的几点体会

(一)柏乡村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是其独有的,对于我县其他农村及至全国仍处于偏僻贫穷落后的农村来说,这些问题同样存在,只不过轻重程度不同而已。

(二)尽快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农民的增收问题,是当前农村问题的矛盾焦点,是我们一切工作的重点和出发点。

(三)解决好农村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彻底解决好的事,需要一个较长期的时间过程。因此,在着力解决的过程中,需要制定一个完善的解决方案和制定实施各项配套的政策措施。

(四)农民增收的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各级组织和部门。解决好这一问题,需要各级各部门的思想认识的统一,齐心协力;工作上的相应支持配合,共同努力;措施上的坚强有力;政策上落到实处;这样才能做到各项系统配套到位,相互促进,发挥出应有的综合效能,有效地解决好农民增收难的突出问题。

推荐第7篇:三进三同调研报告

“三进三同”调研报告

09级软件工程1班 冯骥

白羊镇基本镇情:

万州区白羊镇因清代在上场一岩石上刻有“白羊坪”三字而得名,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民国十六年(即1927年)建为急公镇,建国后建立白羊区公所,1986年将所在的白羊公社改为白羊镇。1992年建制调整时撤区公所,将原白羊镇、双石乡、石龙乡合并为白羊镇。1998年建制调整后,白羊镇、双石乡、石龙乡又分设。2004年9月行政区划调整后将双石乡、石龙乡并入。全镇辖12个村、5个社区,151个村(居)民小组。

白羊镇镇政府驻地白羊坪。位于长江南岸,万州区东部,东接太安镇和云阳县盘石镇,南倚长滩镇,西邻长岭镇,北连太龙镇黄柏乡,距万州主城区23公里,幅员面积97.3平方公里,人口56767人。城镇常住人口2万人。

白羊镇地处丘陵,属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川东褶带、川鄂湘黔褶带的组合部,地质复杂,地形多样,海拔230~780米。镇域处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有优质的矿泉水、石材和天然气等资源。辖区林地面积30166.5亩,耕地面积31029亩。白羊镇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是全国三大柠檬主产地之一,是重庆市万亩优质稻“科技兴粮”示范镇和万州区蚕桑大镇,已通过QS认证的雄鹰矿泉水产销两旺。

白羊镇以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为主线,突出抓好发展平台打造。首先,是重点推进城镇新区建设和农民新村建设。第二,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城镇垃圾、污水处理;天然气、自来水、路灯工程改造;实施城镇“绿化、美化、亮化、通畅”工程。2009年城镇建设区面积达到1.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38%。建成4个农民新村、12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

柠檬是白羊的特色支柱产业,为全面加快建成“中国柠檬第一镇”,白羊镇主要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下功夫,完善柠檬标准化示范基地的基础设施。二是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建成通畅工程道路5条,共39公里。

白羊镇2006年获得“重庆市柠檬之乡”称号,2008年获得第四批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称号。 2009年社会总产值为3.795亿元,财政总收入601.5万元。文教卫生事业同步发展,现有高完中1所,中心小学1所,完小2所、幼儿园4所,在职教职工363人,在校学生7112人。有中心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所17个,医务人员141人。文化广播站3个,各种文化娱乐场所20余处。

摘要:

我国13亿人口,9亿多在农村。农村经济的发展极大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十分萧条,农村市场发育严重滞后,农产品商品率十分低下,产供销体系没有建立,资源配置无法优化;农村人口众多,农村教育水平极其低下,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中指出:“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农民和农村经济始终是中国革命

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可见,农村经济的发展已经严重束缚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寒假我结合我们万州区友谊村农村经济的现状了解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状况以及发展过程中的阻碍因素。 正文:

现在种田的农民越来越少,因为种田夏天要起早摸黑,又脏又累,所以相对而言,农民更倾向于种地。有的地方农民还积极试种大棚。农民按人口分得土地,一个四口之家种地一年的收入大约是4000-5000元。迫于生活的压力,农村好多父母外出打工,供孩子上学。农村还有不少家庭做不起房子,住在土砖危房里。大多数农民父母都希望孩子通过读书跨越“农”门,走出农村,走进城市,但是农村要供孩子上大学时相当困难的。所以绝大多数出身农村的学生都是贷款上大学。

农村这几年经济在国家扶农助农的良好政策下得到了较好的发展。绝大部分家庭都有电话,电视,当然有的家庭不用电话用手机。但是99%的农民都没有电脑也不懂电脑。有的您村妇女还不会用手机,有的农民来呢电话上的来电显示都不知道是什么。村里多年前就提出了修路口号,但是迄今为止,还有一部分村的路没钱修,下雨时满路泥泞,夏天干热的时候走过去灰尘飘扬。我家住万州区白羊镇友谊村,每年寒暑假都要回家,每次刮风下雨,我们村就停电,有线,电线常

常因风吹雨打而断裂,农民生活用电得不到保障。以上事实反映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落后局面。尽管中央和省委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措施,有力的促进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开始复苏。中央和省委还早在几年前就取消了农业税收并按土地面积对农民给予土地补贴,大大刺激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但是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因素仍然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高。很多地方没有抗旱排涝的设施,只能靠挖渠沟。而且“田成块,路成网,渠相通,沟相连”的标准化农业比率低,综合生产效益低,难以形成农业规模经济。另外,行路难、用水难、看病难和信息交流难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大多数乡村没有像样的公路,只有残缺不全的“断头路,泥巴路”,农村的资源优势很难转变为经济优势:农村供水网络、医疗网络和信息网络的建设才刚刚起步,农民生产生活仍然十分困难,农业基础薄弱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

二、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就我市而言,农业科技投入增长严重滞后于经济增长速度,在科技队伍建设、科技机构的健全、科技宣传和新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投入不足。由于资金投入、人事偏制等问题的制约,造成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再加之服务机构机制不活、体制不新等问题,使服务体系很难发挥自身作用。农村普遍存在新技术、新品种推广不开,农业信息获取缺乏有效渠道等问题。

三、春耕备耕中存在的问题。一是高产高效种苗推广使用效果不好,对不熟悉的良种农民不是很接受;种子市场管理不到位,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在购种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不少农户购种时上当受骗。二是农资管理有待加强,一方面农资市场价格不稳定,农民担心农资涨价;另一方面农资品质不高,以次充优、以假乱真的现象依然存在,农民防不胜防。三是农金相对短缺,由信用社按农户的信用等级予以放贷,而我市农民的信用意识不强,评上信用等级的农户不多,所以造成一方面农民贷不到款,另一方面信用社的钱放不出去。

四、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全市农业生产主要还是以分散的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体,仍停留在小而全的小农经济状态,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农民的市场组织化程度不高,应对和抗御市场能力弱,这些都制约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五、教育水平低下,整体水平低,经济发展滞后。老师们上课都用方言讲课,课堂随意轻松,没有几个孩子能学到多少东西。孩子们上课时间上课,下课时间就回家帮着家里干活,根本就没有利用一点课余的时间来学习。家长们对孩子的学习也不怎么关心,他们不会给孩子们买课外书,所以孩子们除了学校发的那几本书外,根本就不会接触到其它丰富多彩的书籍。孩子们上完小学后,有的就不上学了,有的上了镇里的中学,但也就上到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由于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不重视,

所以在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中,这些孩子就形成了不爱学习的习惯。在早早退学的孩子当中,有一部分是家里支付不起,也有一部分是因为学习成绩太差而自己不想上了。继续延续下去,导致经济水平提不高,甚至落后。

因此对于怎样促使农民增收,农村经济怎样才能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的问题,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实施和落实好国家扶农政策,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政策性收入。国家每年为“三农”问题出台许多政策,因此加强落实国家惠农政策,更好地保护农民利益是我们政府当前面临的重要工作和任务。而我国农业的质弱、弱势性,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决定了它在国家宏观调控中是需要加以保护的产业。如国家实行的种粮补贴、退耕还林直补、家电下乡等补贴,国家每年都在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政府要在WTO规则下,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减轻农民负担需要认真落实涉农价格和收费公示制度,开展农业用水、用电、农机服务等农业生产性项目价格和收费专项治理,对农民建房收费进行专项检查,实行涉及农民负担案件责任追究制度,坚决查处因加重农民负担引发的恶性案件和群体性事件。

二、以市场为导向,积极有效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生产性收入。在全面发展农、林、牧、副业的基础上,一是把粮食作为主导产业种好,提高粮食作物品质和产量意义十分

重大,它是第

二、三产业得以发展的基础保证;二是注重农产品的精加工和深加工,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条,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既调动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又吸纳了富余劳动力就业;三是注重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具有市场优势的产品。

三、积极引进业主、大型企业、搞好农产品储藏及深加工、发挥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增加农民工业化收入、加工企业外联市场、内联市场,是农产品生产的终端,也是产业化的重要载体。发展深加工产业,一是可以开辟市场,促进农产品流通,解决农民“卖难”,实现农民的生产目的;二是可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三是可以吸纳剩余、闲余农村劳动力解决农民就业,增加农民的劳务收入。

四、强化科技兴农,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民科技收入。为适应农业发展新形势的要求,必须充分发挥农科教结合示范区的作用,从强化科教兴农、知识兴农入手,继续推广和创新科教兴农,走企业带动农民的模式,使农业发展农民增收逐步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一是积极推进农科教结合,建立健全良种引进、繁育、推广体系,加强农业各类优新品种的引进、繁育、开发,提高农产品质量。二是加强农业标准化体系和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围绕大宗农产品及各优农产品、制订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农业生产技术标准和检验检测标准。大力发展无

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加大实施农产品名牌战略力度,积极参加国家、省级优质农产品品牌和绿色食品标志的申报,积极推行优质农产品注册商标,通过品牌战略,促进名牌产品产业化,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三是搞好农业现代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四是以优惠的价格向农民出售先进农具,如新型喷雾器、收割机、播种机等。

五、由于人们长期形成了种地没出息,当农民就是受苦受累的观念,很多人都不愿带着热情去干活,特别是年青人,他们宁愿待业在家也不愿意去学一点有用的知识。而且村民们相信经验,服从老天爷的安排,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世世代代用着一种一成不变的方式去耕种祖辈留下来的土地。他们的耕种方式就像他们的生活一样简单又带着传统,他们的耕作热情就像他们的处世一样波澜不惊。没有人想着去科技兴农,也没有有一点知识的人想着去务农。所以耕种的盲目性使农作物的产量不高,自然收入也不高。其实,该地区地处热带季风气候,水源、阳光都很充足,且土地肥沃,如能用科学的方法去耕种,很容易就有好收成的。但人们的观念落后,缺乏市场经济头脑,且政府没有对当地进行正确的政策指导,所以人们根本就没有想过靠知识勤劳致富。 所以要使该地区富起来,还要改变人们的观念,让他们主动去学一些农业知识,以科技来兴农。

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贫富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的今

天,我们是否应该确实地关注一下弱势群体,关注一下这些贫困农民。我们需要的不是同情与可怜,而是具体的行动。占着中国70%人口的农民若不富裕起来,国家的富裕从何谈起?

推荐第8篇:三进三同调研报告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题目:大学生调研报告

关于重庆市南川区福寿乡空巢老人的调研报告

调研区域 重庆市南川区福寿乡 姓 名 廖 展 毅 系 别 信息工程学院 专 业 计科 0901 指导教师 刘 早 时 间

关于南川区福寿乡空巢老人的调研报告

作者:计科0901 廖展毅

指导教师:刘 早

序: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这是南宋的辛弃疾对其老年生活超脱尘世的遐想,其不乏对儿孙满堂和安稳闲逸的的生活极其向往。再近观现代社会,生活水平比之当时已是不可同日而语。而农村的老人在半生挥汗操劳之后,有着如何的生活境况,或又有着何种希冀?久居城市的我,心中不免产生了疑惑。恰于此时,我报名参加了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大学生“三进三同”实践服务团南川支队,带着诸多解惑之意和猎奇之心踏上了南川之行。车窗外虽是骄阳似火,但农家那炊烟袅袅和湖光水色,依旧令我神往!我的心仿佛被一片荷叶掩盖,尚不知那里的点点滴滴!更不得知,数日之后,内心已然经不起福寿乡一澜湖水的涟漪!

正文:

早在1999国际老年人年,国际卫生组织就提出了“积极老龄化”的观点,即通过倡导积极老龄化,最大限度地增加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以实现尽可能延长人类健康预期寿命,提高老

年期生活质量的目标。但是我国的农村情况特殊,所以导致了“空巢老人”的大量出现,对“积极老龄化”的发展和实施有着很大的阻碍。

摘要:“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夫妇。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失调症状,称为家庭“空巢”综合征。常表现为:心情郁闷、沮丧、孤寂,食欲减低,睡眠失调,平时愁容不展,长吁短叹,甚至流泪哭泣。【注释①】

关键词:空巢老人 社会问题 综合征

“空巢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心理上也就越来越脆弱,更易引发家庭“空巢”综合征,对他人帮助的依赖性越来越高,所以对养老服务需求也日益迫切和增长。故政府有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和解决“空巢老人”问题,真正做到“劳我以少壮,息我以衰老”。

一、调研目的

实际的关注和了解空巢老人的生活、健康、精神文化状况,深入空巢老人的精神世界,帮助他们缓解“空巢”综合征,为他们的晚年带去一份欣慰和祝福,并提出可用而有实际意义的建议和措施,力求依靠广大的社会力量,为空巢老人营造出一片全新的蓝天!

二、调研对象

重庆市南川区福寿乡空巢老人

三、调研方法

1、在赶集时随机对各年龄段乡民进行访谈,侧面了解情况;

2、到老人家中走访,给与老人帮助并深入了解实际情况;

3、向福寿乡政府工作人员了解相关情况,并核取重要数据;

4、查找和参考相关资料。

四、调研内容

(一)福寿乡概况

福寿乡位于南川西北部,距南川城区21公里,车程不到1小时,离渝湘高速公路大观镇出口仅19公里。东至鸣玉镇,南接西城街道办事处,西连木凉乡,北通河图乡至大观镇,幅员面积42平方公里。全乡辖5个行政村33个农业社,总人口1.3万人,是南川区现代农业展示区乡镇之一。其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库塘密布,无工业污染,是莲藕、西瓜种植的摇篮之地,也是蓄养无公害鱼的天堂。全乡总人口17631人,总户数3510户,中青年外出务工5750余人,举家外出务工440户,全乡6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1748人,其中:独居老人占271人。由此可见,除去留守儿童及定居在南川区主城的中青年,空巢老人的比例还是相当大的。【注释②】

(二)空巢老人问题概况及统计分析

1、经济问题

南川区是“一小时经济圈”,但福寿乡空巢老人的养老资金问题却是令人堪忧。通过我们在福寿乡深入的走访了解到,当地的“空巢老人”基本上每户都有地可耕、有田可种,而其经济状况却各有所异,甚至大相庭径。通过访问了解后,得知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福寿乡老人经济收入分布图

(1)自给自足:这部分老人尚有劳动力,可以自己耕种,其食用的粮食和蔬菜都由栽种,还会有少量的剩余农作物在赶集时拿去贩卖,以此来购买生活日用品。

(2)子女赡养:超过半数以上的老人的子女都在外打工,但向家中汇款者,约有三分之一。

(3)退休保障:只有少数的老人有自己的退休保障金,再加上工作时攒下的积蓄,以及部分老人子女汇款给他们的汇款,使得这部分老人在晚年的经济收入较为可观。

(4)雪中送炭:最为严峻的是,这部分老人基本已经丧失劳动力;除了有子女赡养或者有退休养老金者,其余的经济来源基本上完全靠政府发放的低保,此外并无其他收入。

只从图表上看,多数福寿乡的空巢老人似乎能自给自足、有子女赡养,收入应该十分的可观。但事实并非如此,在走访的过程中,我们得知:老人们栽种的粮食和蔬菜大都仅够自己食用,能够贩卖的根

本不多;即使贩卖农作物,所得的钱也会用来补贴家用,并且还只能购买日用品(如洗衣粉,食用油等);就算有子女汇款回家的老人,大部分都不会太多,且金额数目参差不齐,没有固定时间;而没有外出的中青年,大都收入微薄,能给予老人的资金帮助也是微乎其微;而自己拥有退休养老金的老人,为数却是九牛一毛;剩下的全是靠领取低保度日的老人,政府发放的低保毫无疑问是雪中送炭,而他们几乎可以称作是勉强的活着!

后来我又在乡政府我了解到,当地符合低保要求的人数众多,名额有限,所以政府只能采取“轮换制”发放低保,每年未拿到低保的“上榜”老人则实行日常优待照顾,但也是不免顾此失彼、捉襟见肘。如此一来,对空巢老人的收入问题无疑是雪上加霜,同时也成为了福寿乡政府一个十分头疼而又亟待解决的严峻问题。正因如此,使得老人们的生活、健康和精神文化各方面都大有迥异、优劣不一,暴露出了诸多的现实问题!

2、生活问题

福寿乡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分布图

由于经济状况的参差不齐,福寿乡老人们的生活水平自然就优劣迥异。由图可知,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安度晚年,温饱无虑,勉强维持和三餐不定。

(1)安度晚年:这部分老人生活相对安逸闲适,他们的起居饮食和生活环境基本上能够达到城镇老人们的一般水平,虽然大都无人照料,但较为丰厚的收入会使他们在福寿乡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几乎不用下地从事劳动,并且精神文化生活较为丰富。

(2)温饱无虑:这部分老人则需要从事农活,以此来维持晚年生活所必需的开支;通过自己的劳作,他们的蔬菜和粮食能够自给自足,有的还会在市场上贩售,换取生活必需品;虽然在晚年还要辛劳,但他们并不抱怨,至少他们能够自食其力,温饱不愁;由于他们尚有劳动力,生活能够自理,生活环境也相对的清净,当然,农村的卫生状况普遍有些糟糕,在他们的家中得以明显的体现。

(3)勉强维持:这部分老人由于身体原因,劳作很少;加之子女对他们的赡养也是时有时无,获得的照顾较少,所以在生活上只能勉强维持,过得比较清苦。

(4)三餐不定:最值得一说的便是这部分老人,其收入不高、多病多疾、生活不能自理、温饱无常,所以他们的生活环境相当恶劣,生活水平也相当的低,有的甚至是“三月不知肉味”,且几乎无人过问。他们是空巢老人中的典型,代表着空巢老人晚年生活的凄凉景象。

案例:年逾八旬的袁爷爷有四子两女。长子住在附近,因其生活困难而无法给老人经济补助。其余子女则因外出打工,几乎都很少回家寒暄,有更何谈赡养老人!老人独居空房,生活是何等的艰苦?当初我们探访到他家的时候,全组人员都为之震惊:老人的家中除了一 6

些桌椅以外,别无他物;除了客厅和卧室尚且能算干净,其余的地方都是布满了灰尘和蜘蛛网;特别是厨房,锅碗瓢盆皆已生灰,连基本的油盐酱醋都不齐全;最不能理解的是,老人家中早已没水,而他是用什么来做饭?后来我们又得知,福寿乡拥有自来水的人家稀少,多数人家在这三伏天是要去很远的地方挑水使用的,而这位老人腿脚不便,走路都成困难,是不可能独自去挑水的。既如此,他日常的起居饮食会是怎样一个状况?“若是生病,我就只有等死了”老人含泪向我们这样倾诉,那一瞬间,我们一行人尽皆心酸哽咽,伤感不已!

案例中的袁爷爷其实就是生活困难的一个典型,他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从很大程度上折射出了其余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或许还有比之更为离谱和艰苦的案例,但从我们走访的结果来看,其余的很多老人比之袁爷爷也是大体相似。这跟老人的经济收入是密不可分的,因为衡量一个地方生活水平高低的标准就是经济程度。所以要想改善他们的生活,必须要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同时,艰苦生活的老人在健康上会出现更多的问题,这也为福寿乡政府在医疗工作上增加了难度。

3、健康问题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老人的身体健康当是赡养老人的一个不容忽视、重中之重的问题。在几千年的文化中,国人一直都注重着修身养老,年纪越大,则越甚。虽然福寿乡政府试图尽力做到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加大力度的开展养老扶助、医保医疗等工作,但是由于福寿乡特殊的地理位臵、乡民居住较为分散、卫生所的医疗设备设施不完善、老人多年患疾不治、老人迷信江湖游医、老人经济条 7

件不允许等因素,导致了很多老人患有顽疾,久治不愈;还有一些老人甚至卧病在床,奄奄一息,而一日三餐无人照料则不可。

我们在赶集时做过调查,几乎有半数以上的老人都为自己的健康问题担忧,他们当中居多都是儿女已经外出务工,很少回家;一旦染疴,便是小病拖大病、大病拖上床的结果。其实当人年老气衰之时,本就容易滋生各种疾病,但由于老人们缺乏子女照顾,很多又必须从事繁重的农活,医疗条件又是“僧多粥少”,加之生活环境较为恶劣,经济条件的掣肘,所以有的老人要么不治,要么就病急乱投医。长此以往,医保医疗政策就没起到预想的效果,而福寿乡老人们的各种疴疾也因此恶性循环,愈拖愈烈,有的甚至直接驾鹤西游。

疾病久拖不治会使得老人的免疫力持续下降,进而加重病情,甚至卧病在床,丧失劳动力。一旦老人不能下地耕作,就会使原本收入微薄的现状变得更加严重,进而会出现经济收入变少、生活水平下降、身体健康每况愈下的恶性循环。如果大面积的形成这种循环,不仅是老人们无力承受,政府也会回天乏术。就目前的现状而言,许多老人因为身体的缘故,已经使得原本单调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变得渴望而不可及。长此以往,身心俱疲的老人们还能否安逸闲适的安度晚年?

4、精神问题

“父母在,不远游”,这是儒家文化中恪守孝道很重要的一点。因为老人的行动不便,所以很容易滋生病患和寂寞。在此之上,老人们空虚孤独就自然而然。故而老人是需要赡养和陪护的,但福寿乡的中青年几乎都已外出务工,许多老人为生存尚且疲于奔走,所以留驻的“空巢老人”在精神文化生活上,很多方面都像一潭死水般沉寂。

8

当地政府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组织成立了老年文艺表演团和老年娱乐协会。同时我们还得知,当地政府在重大节日或事件时,都会举办一些文艺晚会或活动。但通过实地访问,我们了解到,福寿乡的老人们大都不愿去参加,不是农活碍手,便是有病在身,否则就是家住太远,还有就是兴趣索然。至于老年协会,则是由老人们在一起打打麻将,玩玩扑克,或者下下象棋。但这也只有为数不多的老人们去参加,毕竟经济状况和健康状况各有不同。

其实很多老人不愿出门,如果不是卧病在床,他们喜欢三五一群在自家门前聊天谈心,所谈内容一般都是自家的儿女,由此也可见他们对子女的思念;大多数老人会选择看电视来打发时间,他们居多目不识丁,也无其它爱好,所以只能在务农完毕以后栖居在家;能识字的老人不多,他们平时会看一看报纸来打发时间,此外也会参加一些活动来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只有极少数的老人有自己的爱好,除了唱歌跳舞外,便是钓鱼,但这些老人几乎都是退休老人,他们有着自己的养老金,子女孝顺,且身体健康,所以有条件和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总体来讲,福寿乡的老人有百分之八十在精神文化上都是空虚和孤独的,如果没能真正的走进他们的心里,是很难治愈“空巢”综合征的。除去一些恶病缠身和家贫如洗的老人,其余的则更需要有人在心灵和精神上去关心他们,而不是单纯的物质资助!

5、综合分析

在赶集时,我们对老人们做了一个调查问卷,所问的问题是:你最担心的是什么?下图则为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

9

福寿乡空巢老人问卷调查统计图

通过观察不难发现,空巢老人最担心也最亟待解决的精神上的孤独寂寞和身体健康问题。所谓牵一发动全身,这两个问题会极大程度的影响空巢老人的晚年生活,使得老人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重创,这也正是老人们很关心这两个问题的原因所在。以上提到其出现的原因,然而根本原因又是什么?

这跟福寿乡的产业结构是密不可分的,福寿乡虽然种植了莲藕、西瓜等经济作物,但在访问中得知,其实种植户并不多,原因在于政府对这些经济作物的种植补贴是有要求的,必须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和投资数目。这就使得当地绝大多数的村民无力去种植,从而村民便有了一定的经济差异。加之福寿乡除西瓜、莲藕外,并无其它收入丰厚的经济作物,也未引进其它产业发展,且如今外出务工跟风成潮,在经济收入的驱动下,不甘落后的中青年便纷纷选择外出打工,这样一来,便剩下了老人独居空房。

10

而再回观以上资料,我们就不难发觉,正是由于年青人外出务工,所以导致了老人无人照料和赡养,在精神和心灵上出现空虚孤独或是加剧体衰多病。当地政府一直在大力的解决医保医疗问题,但一个乡的老人众多,始终捉襟见肘、“药”到病不除,故恶病缠身者是居高不下,自然老人的生活质量也就不高。在这样的情况下,是无法顺利实施“积极老龄化”的。政府只是一方之力,其精力应当主要放在特别困难的老人身上,但由于年青人多数外出,不得不将工作重心放在全乡的老人身上,这样就极大地分化了政府的力量。不仅是老人的健康问题得不到较好的保障,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会极大程度的受到影响,且得不到较彻底的解决。尽管政府尽力的想丰富老人们的生活,以此来解决他们孤独寂寞的心灵,但由于老人们居多患上了“相思病”,其精神空虚程度已无法用一般的文化生活来填补,所以政府也是疲于奔命。

由此来看,福寿乡空巢老人在精神文化和身体健康方面出现问题的直接原因就是其子女外出务工。而福寿乡中青年外出务工的根本原因则是经济来源及收入。所以,要想较彻底的解决空巢老人的所有问题,让他们能够真正的安度晚年,就必须抓好福寿乡的经济建设!

六、解决措施

介于福寿乡的具体情况,我个人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1、福寿乡的特产是西瓜、莲藕,所以政府应加大种植这两种经济作物的扶持力度,吸引更多的农户来投资种植,进而增长福寿乡的 11

经济,增加人均收入;一旦人均收入大幅提高,外出务工的中青年势必会逐渐减少。

2、而中青年的大量回归,又为经济建设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此时再推行产品多样化,产业多元化的措施。福寿乡风景如画,气候宜人,距离南川区不远,可以在有利地方兴修度假村或农家乐,利用当地的水资源和特产开发旅游业,吸引外来游客,进而刺激和带动福寿乡经济。开展吃西瓜大赛、钓鱼比赛、荷花展等活动,并通过媒体宣传,广而告之。

3、我国绝大多数百姓都信仰佛教,所以可以在福寿乡修建一座寺庙,让贫困老人们居住进去。一方面他们的生活和精神文化得以满足,且政府能集中照料他们;一方面还可以让他们管理寺庙,出售佛教用品,所得利润则用于寺庙的开支;政府则对寺庙实行帮助和财政安全监督。

七、调研感想

在返程的车上,我依旧望着窗外。但那景色已非来时,似乎添了一丝的沧桑!那里的风土人情憨厚淳朴,那里的清苦生活不可言喻,那里的老苍耄耋令人落泪。即便是离别福寿乡以后,其情其景,仍历历在目,终生难以相忘!回家后,每每思及福寿乡,无不怀念那一张张慈祥而苍凉的面孔,老人的泪,无疑滴在了我干旱龟裂的心田!

注释:

①空巢老人[EB/OL].百度百科,[2011-08-01].http://baike.baidu.com/view/715161.htm.②福寿乡概况[EB/OL].重庆市南川区福寿乡人民政府网站, [2011-08-01].http://www.daodoc.com/mainpages.php?field_name=福寿乡简介&text=福寿乡简介.

13

推荐第9篇:三进三同调研报告

三进三同调研报告

按照九龙坡区委开展“三进三同”党性活动的要求,在街道党委的统一安排下,开展了为期5天的“三进三同”活动。我带着村民生活如何,各种惠民政策是否落实,群众有什么期盼等几个问题,深入农户家中,与群众面对面进行沟通与交流,同时,我也体验到基层群众的生活,牢固树立了群众观点,受到了深刻教育。下面,我就将这次活动的认识和体会汇报如下:

(一)自身的不足

1、解放思想不够。在“三进三同”的过程中,虽然多次入户收集群众信息和组织村民代表对本村工作开展评议。但我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深入到本村与本村干部研究发展建设的新点子、新措施、新途径不够。

2、向群众学习不够。在制定决策、计划或决定时,习惯于凭自己的阅历和经验出主意,有时没有认真去总结群众实践的经验和办法,向人民群众学习还不够。

3、为群众解难不够。我通过各种政策措施,为群众做了一些好事实事,但对于群众提出的劳动力缺乏、贷款难等问题,还不能很好的解决。

(二)察明情,形成长效机制

解决好农村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彻底解决好的事,需要一个较长期的时间过程,也需要各级组织和关心。机关干部应把“三进三同”作为长效机制,每月抽出一定时间,走访群众,应着重关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及思想状况,了解老百姓最迫切需要的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多途径解决好老百姓增收难的突出问题。同时,通过“三项制度”向群众公布个人的电话号码、设立公开信箱等,建立为民直通车,畅通民意诉求渠道。

(三)知民意,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了解民意,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到基层一线、到人民群众的具体生活中去实践和检验。作为一名干部,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以“三同”为基本方式,把理想信念、党性修养、思想作风与农民群众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联系起来,与群众的冷暖联系起来,与农村经济发展联系起来,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联系起来,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四)集民智,总结群众实践的经验和办法

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是推进工作和事业的强大力量。作为机关干部,要从思想和行动上做到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摆正位置,放下架子,甘当群众的学生。要坚持多和群众走动,多去群众家做客,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消除群众的疑虑,就我镇的一些重要决策思路特别是事关群众利益的问题与群众交换意见,同时,邀请各方面的群众代表上各种决策会议,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最大程度上做到符合民心民意民愿。

(五)办民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如今,交通、教育、居住、医疗、产业发展、增收致富、社会保障等都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这些方面,我认为各级领导干部都必须要主动深入基层组织开展一系列的调研活动,解放思想,理清思路,以新办法、新思想来解决新形式下的问题。同时,每名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坚持联系基层服务群众、帮扶困难群众制度,真心实意地为广大群众办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用为民办事的良好成效取信于民。

经过此次 “三进三同”活动,使我对农村、农业、农民的了解又加深了一步,并深深地感受到我们的农民朋友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应当始终不忘党的宗旨,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服务。同时,我也看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明确了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

一是要转变工作方法。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创新工作理念,改进工作方法。

二是要转变工作作风。认真抓好学习,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加强政治理论、专业知识、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层面,为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要加强自身的党性锻炼,提高品德修养,充分发挥一个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三是要敢于开拓创新。通过深入地实践和探索,总结和完善已有的经验,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石桥铺街道城市管理科 郑勇

二0一一年九月七日

推荐第10篇:三进三同调研报告

小河村调研报告

按照合川区委“三进三同”春季行动的要求,……“三进三同”春季行动驻小河村工作组成员于2011年2月16日至2011年3月2日与太和镇小河村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2周,重点做好区委部署的8个方面的工作,通过召开院坝会、实地走访调查,深切感受到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努力下,农村发展日新月异,取得的成绩十分可观。深切体会到小河村全体村民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断探索着,对存在的问题努力思索着。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概况

(一)小河村概况。小河村位于合川区太和镇,距离太和镇人民政府约6公里。全村共有村民4562人,贫困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5%。

(二)经济状况。小河村是一个纯农业村,全村以种植水稻、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是甘蔗等。养殖业以猪、鸡、鸭等几个传统的养殖种类占相当大比重。大部分村民仍以从事第一产业即种植业为主,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两部分:一是到场镇出售部分传统农作物和时令果蔬;二是农闲时出外做零散小工。除去日常生活开支及买种、农药等费用,村民收入增长十分缓慢。

(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怀

1以及全村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奋斗下,小河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相较于以前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目前,从太和镇到小河村的主要交通干道已硬化,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村级道路和人行便道急需修整。

(四)农村文化发展状况。当前,小河村村委会设有图书室、电子阅览室等,基本上实现村村通电灯、电话、电视,各类家用电器也逐步进入农户,村居民农房以砖石混凝结构为主,呈现出现代乡村的风貌。

二、主要问题及困难

(一)交通条件和农田水利设施需进一步改善。

不便的交通已成为制约小河村发展的瓶颈。尤其是遇到连日阴雨,土路泥泞四溅,村民出行和农产品外运遭遇诸多困扰。不便的交通使得部分村民观念陈旧、思想保守、小农意识较重,接受新事物、新技术的能力较弱。另外,该村既不临河,水利工程很少,缺乏骨干水利工程,现有水源工程蓄水量又不足,一些塘、堰的堤坝年久失修已经跨塌或淤泥堆积而不能正常蓄水,地下水也不够充沛。村民种植的农作物多局限于旱作物。有水源的地方没有配套的渠系设施,使农田不能全部得到有效灌溉,特别是旱地只能靠天吃饭。水渠多为 60-70 年代修建,以土渠为主,年久失修损毁严重。目前,加速建设村级公路和农田水利设施成为绝大部分村民们的迫切要求。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突出。

小河村许多家庭由于父母长年在外务工,少年儿童由留守在家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朋友作为临时监护人,甚至无人看管。其中相当一部分监护人或是生活条件差、监护能力低下;或是隔代教育,只顾溺爱不知道正确引导;或是寄居他家,不愿意或者无法管教而放任自流。导致部分留守儿童成绩不佳,在校表现不优,失学率上升;亲情缺失严重,心理发展有异常倾向;家庭教育缺失,人生观价值观扭曲,违法乱纪事件偶有发生。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逐渐演变为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

(三)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

驻村小组在调研过程中了解到,全村贫困户占总户数的5%。导致生活困难主要原因如下:一是长年疾病,难以承担高额医疗费用;二是壮劳力外出务工,家中基本无劳动力,土地耕种困难;三是子女教育费用较高。另外,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原因在于“老、教、病”三个方面:一是养老。虽然社会养老保险已实现全覆盖,但由于标准较低,而农村养老模式又以子女赡养为主,一旦子女无法承担或者不愿意承担养老费用,农村养老问题立即凸显。二是教育。虽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费,但高中和大学阶段的教育费用对于农村家庭来说,仍然是较为沉重的负担。三是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得到了较好的实施,但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不能够应付大病,一旦出现大的疾病,往往会使整个家庭陷入困境。而对于小病,由于农村条件艰苦,具有较高医疗水平的医务人员不愿意到农村工作,使得农村地区缺乏良好的医疗资源。而村级卫生

所医疗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医疗设施落后,诊疗水平较低,基本医疗服务难以满足农村居民要求。

三、对小河村发展的建议

(一)加大对村级道路修建和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

对于村级道路问题,一是努力筹措村级公路建设资金。加快村级公路发展的关键是要解决建设资金问题,应将村级公路建设维护费用纳入村委会年度预算安排;要充分利用各级政府的补助政策;村社两级班子要多做思想工作,化解部分村民的思想疙瘩,达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目的;可向本村外出务工人员中的成功者“化缘”,寻求资金和项目的帮助。二是认真做好“村民自治、一事一议”工作,充分发扬民主,对村级公路等级、投资规模、建设方案等应在充分征求广大村民的基础上来定,并将建设资金使用情况在乡、村的政务公开栏上公布,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对于农田水利建设问题,一是新建和整治山坪塘、石河堰、囤水田和水池水窖等小型水利,扶持农民整修囤水田或冬水田,以田蓄水,以田保灌。二是加大对山坪塘、石河堰等的清淤、加固工作,增加蓄水量。三是加强渠道的整修与续建力度,使水利工程水源能到田间地头,做到有水能用。四是加快渠系网络建设,使水源在应急时能统一调配,提高综合利用率。五是建立渠系配套设施维护与管理的有效机制,落实必要专项管护经费,探索建立有偿供水、承包经营、分片负责管理等办法,杜绝重建轻管、只使用不维护的现象,使其充分发挥作用。

(二)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三农”问题的衍生物,妥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有利于广大农村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促进义务教育在农村的落实,维护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一是农村家庭方面,外出务工父母要主动与子女经常沟通,加强与代理监护人、学校、村委会的联系,及时发现问题,及早解决问题。二是农村学校方面,要重点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对留守学生登记备案,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要利用假期召开留守家儿童长会,使学校内外产生合力效应;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不儿童断提高他们的法制道德观念,增强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要重视对留守的心理疏导和情感关爱,引导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三是农村各级政府方面,要统一认识,积极配合,协同努力,形成对留守儿童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要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重要作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在涉及教育教学、扶贫助困、法制宣传、预防犯罪、权益保护等领域扎扎实实开展工作,逐步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的留守儿童教育管理体系。

(三)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一是完善农村贫困救济体系。摸底调查农村实际情况,将低保、救济等发放到实际需要的人手中;开展多种帮扶活动,大力借助社会力量,进行帮扶。二是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目前重庆的养老保险制度已经走在前列,重庆推进农村养老保险的步骤及进度安排是:到2012年,争取农村的养老保险基本覆盖,按附近城市居民

标准的50%进行支付;到2020年,完善城市反哺农村的机制,让农村养老保险达到城市同一标准。因此,要积极争取上级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争取纳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村镇,使广大农民群众及早享受到国家改革开放发展的新成果。三是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一方面加强基层卫生设施建设,保障农村居民小病可医,一方面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大病方面加强保障力度。

第11篇:三进三同调研报告

“三进三同”实践调研报告

根据重庆市委“三进三同” 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安排,我有幸成为“三进三同”活动人员来到了XXX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天时间,但是通过走访调查、体验农活等多种形式,加深了对基层农村的了解,深刻地体会到农民的生活和需求。时间虽短,但感受颇多,收益菲浅。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深入调研了解民情。通过我们入住农户的介绍和几天走访,了解到这里的生产、生活、全年收入、幅源状况等大致情况,村民主要经济收入为在家从事传统农业和外出务工,经济发展较为良好。有关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情况有点严峻,大多数儿童的父母都外出工作,将儿女留给爷爷奶奶照顾。但这里民风淳朴、和谐稳定,社会治安秩序良好,村民热情好客,也有几家上访户。

(二)入住农家体验劳动。在实践期间,我坚持吃住在农家,与当地群众一道,并积极参加农业生产活动,体验农村生活,增进与普通群众的感情,做到入乡随俗,身体力行。

(三)开展志愿服务项目。根据当地镇、村实际需求,组织有中国特色学习型农村社会的活动。例如通过广播、发放宣传资料、办黑板报等形式,惠农政策宣传多样化。主要是因为,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不仅要抓好文化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更要抓好观念、理念和道德修养的培植,引导农民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先进的理念,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素质、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我相信,通过这次活动的参与,同学们经受了农村的历练,会变得更加自信和成熟,在以后的日子里不断追求进步,刻苦求知,勤于实践。我相信,当代青年大学生有能力承担起建设未来祖国的重任。1

第12篇:调研报告(三进三同)

“三进三同”调研报告

(2010年8月25日)

根据办公室的统一安排,7月3日至6,8月15日至17日随政府办公室第二批“三进三同”实践活动小组来到XXX县巷口镇走马村花园小组开展三进三同活动。期间,对走马村情现状进行了走访调研。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走马村位于县城西南方25公里,幅员面积21平方公里,属二类贫困村,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536户、1933人(农业户数494户、农业人口1830人),有劳动力1057人。海拔250—1250米,立体气候明显。主要生产稻谷、玉米、薯类等粮食作物,以烤烟、畜牧、蔬菜、中药材、林果业、劳务输出为主要经济支柱产业。2009年“两项制度”衔接工作识别出的扶贫开发对象131户、463人,其中低保户47户、125人;扶贫户84户、338人。全村耕地面积3405亩,其中田445亩、土2960亩。2009年该村粮食总产量1744.5吨,人均占有粮食953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933.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47元。该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几大优势:

二、走马村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发展缓慢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打工经济增长和惠农政策的落实,农民收入较前几年有了大幅增长,生产生活质量也有了大幅提升。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速

1度相比、与城镇居民收入相比,农民增收速度依然比较缓慢。虽已种植大面积蔬菜,但由于缺少资金和技术,产业发展受到制约,见效较慢,农民依靠农业增收的效果不明显,长期稳定的增收机制尚未形成。

(二)基础设施有待完善。一是公路建设。走马村历来交通不便,近年来虽然村通达实现,但是道路属泥结石路面,弯道多、破度大、路狭窄,山路在弯延的悬崖边盘旋而上,公路没有柱栏,极不安全,行路非常艰难;同时,虽然基础已修好,由于修建公路成本高,资金缺口大,难以建成硬化路面。二是水利建设。全村属高山村,雨水季节性强,特别是高坡易旱社,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和基本农田的有效灌溉,水利建设远远不能跟上实际的需要

(三)致富意识较为淡薄。在走访交谈中,部分农民在思想上将自己定位在一个比较低的需求层次上,对目前的生活状况感到比较满意,没有想过,也不知道如何更进一步提高生活水平,对全面达到小康水平更是没有整体、合理的构想。集体主义精神和主人翁意识相对淡薄,对农村公益事业缺乏参与意识和支持意识。凡事都指望上级拨款、指望村里出钱。在生产上小农意识依然严重,求稳怕乱、安于现状,不愿冒险,不敢闯,依靠“一亩三分地”混个肚儿圆。再加上因为文化程度不高,兴业创业的技能、运用科技的技能、产品营销的技能比较缺乏,也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绝大多数农民对市场经济几乎没有概念,这直接影响了他们在生产中的收益。

(四)村民文化生活贫乏。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现在大多数农村群众性文化生活严重匮乏,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孝道等传统美德正在丧失。外出务工人员留守家庭极不稳定,社会治安问题增多。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主义公共道德观念受到强烈冲击。

三、思考与建议

(一)利用自身优势,全面改善农业产业结构现状。种植业方面:一是适当发展苗圃和蔬菜果树种植业,提高土地的产出率;二是继续扩大高山四季豆产业种植规模,增加农民收入。畜牧养殖方面:一是在推广科学养殖的前提下引导农户扩大养殖规模,同时为农户引进投资较小,收益较快的养殖对象。二是协助农户成立并壮大养殖专业合作社,变小为大,积少成多,既能增强养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又能增强养殖户的抗风险能力。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道路交通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应继续积极争取上级相关部门的支持,大力发动村民集资修路,齐心协力提升村交通状况。农民生活水平要想提上去,饮水问题的解决是重点,应积极争取上级相关部门的支持,成立用水户协会,发动群众积极享受国家的饮水惠民政策,全方面解决好农民吃水难的问题。

(三)普及农村致富技术,增强村民致富意识。在致富的过程中农民对各种技术知识的需求十分迫切。由于大部分农民文化素质不高,他们对各种科技知识的接受能力也受到

一定的制约,所以我们要积极主动地为农村送去致富知识,选择最能为广大农民群众所接受的宣传方式,例如一对一帮扶、现场指导、播放录像等。另外,在普及科技的同时要通过帮助农民树立市场经济意识,减少他们在致富道路上的阻碍。

(四)注重生活品质,提高村民的文明素质。一是延续历史文脉,强调村庄的人文因素。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文化新农村,这是新农村的人文保障。对农村的文化亮点、历史文脉进行重点梳理和强调,继承与发扬并重,促进乡风文明,建设新农村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既要发挥现代教育的作用,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又要弘扬传统文化精髓,营造浓郁的地方文化氛围,建设有文化品位的新农村。重点就是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升农民文化素质。使建设人文村庄成为全村的共识,凸显村庄的人文亮点。二是主动组织协调,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不仅要抓好文化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更要抓好观念、理念和道德修养的培植,引导农民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先进的理念,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素质、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

第13篇:三进三同调研报告

三进三同调研报告

付春华

根据党委“三进三同”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安排,我有幸参加“三进三同”活动人员来到了万富村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天时间,但是通过与村社干部座谈交流、走访慰问贫困群众、体验农活等形式,加深了对基层农村的了解,深刻地体会到农民的生活和需求。时间虽短,但感受颇多,收益菲浅。

一、万富村基本情况

万富村是万朝镇政府所在地,毗邻高速公路,交通十分便利。全村有6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2574人,农户768户,耕地面积1920亩,人均村收入6325元,有企业7个,年产值2亿元。村集体收入30万。

二、感受与体会

(一)党的惠农政策深入人心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十分关注,出台了取消农业税、对种粮农民实施粮食补贴政策、农村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深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等一系列惠农政策,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从我们座谈了解的情况来看,广大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是认可的,认为党和政府是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出台的优惠政策切实

第14篇:三进三同调研报告

“三进三同”调研报告

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险局开展“三进三同”实践锻炼活动的要求和安排,采取以一家农户为住点,集中多个院落、开展走访调研的形式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深入走访活动中,我坚持做到事先不踩点、事先不打招呼,临时选点,希望真实地感受群众,也希望让群众真实地感受干部,达到听真话、办真事、促和谐的目的。

一、罗兴村基本情况。

罗兴村位于善感乡的东北方,所辖8个组,44户1591人,劳动力800人,外出劳力350人,幅员面积8.2平方公里。全村共有林地面积10700亩,耕地面积3864亩。主要收入来源为生猪、烤烟和外出务工收入。全村外出劳动力年收入在580万元以上。在家农民增收主要依靠畜牧业、烤烟二大主导产业,总收入在1800万元以上,人均纯收入达3409元。目前全村贫困户有60户,249人。全村有100户饮上了自来水,占到了23%。尚有80户未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占到了19%。在这次“三进三同”深入农户访贫问苦中,我们了解到罗兴村现有贫困党员户,贫困户户,造成长期贫困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老弱病残,二是孩子上学。我们在走访座谈的过程中,也真诚向他们提出增收致富的建议并现场解决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难题。

二、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在与村社干部和当地群众的座谈中,我们还了解到现在和平村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缺水,目前的人畜饮水依然是群众最大问题。虽然少数村民自己修筑了蓄水池,但远远不能满足人畜饮水和浇灌问题,并且村民蓄水池水质差,远未达标;二是农村文化生活的问题,送电影流于形式,有线电视初装费和收视费太高;三是农业技术指导的问题,农田出现了病虫害,农技人员指导不力;四是因病致贫的情况比较轺严重,医院收费太高,而农村居民的合作医疗的保障水平不高;

三、对策建议

在充分调研该村现状和发展规律的情况下,针对该村的发展,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继续实施惠农政策,完善农村社会福利。惠农政策体现着中央的两层意图。其一,改善农民生活状况,其二,刺激农业生产。任何一个产业,只有充分自救才是最根本的途径。因此,要利用好惠农政策的刺激功能,做到缓刺激、区别刺激和有效刺激,达到惠农不是养农而是帮农的目的。

(二)乡政府和村委会要帮助构建和完善农村的市场体系、金融体系、生产销售体系。构建和完善这三大体系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具体可以从农业信贷、高经济作物生产指导加工和销售等方面做起。

(三)加强政府引导和宣传。由政府牵头,对当地农业生产进行利益最大化的规划。在绝对保障农民利益的基础

上,鼓励农民大力促生产,收购并帮助销售这些农产品,最大限度地打开农民增收的经济渠道。

(四)加大争资立项力度,以求平衡发展,实现共同进步。以强有力的争资力度,争取让罗兴村进入集体脱贫计划,以较多的资金倾斜解决以前投入“半边”的问题,消除百姓争议与想法,实现村组公路全覆盖,实现饮水全“自来”。达到平衡推进,共同发展的目的。

(五)多渠道、多方式,培植好适宜的后续产业。找专家分析,广开信息渠道,谋求适合于和平村土壤、气候,农民易于接受的骨干产业项目。结合市场需求,探索式种植蔬菜、蚕桑,大力发展畜牧业。填补农民增收无骨干产业项目的空缺。实现农民增收有来源,结合搞好技能培训提高种养业的科技含量,以达到高效益的目的。

(六)对机械化,科技化农业要不断尝试。村委会要注重对当地农民科学技术和文化政策的宣传和普及。力争做到“人人将科技,人人讲政策”的农业生产形势。

(七)加强思想引导,用科学的农业发展观武装人、动员人、留住人,逐渐改善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和农业荒废的现状。这一现状的改善是农业发展前进的标志和关键。基层政府要扎实深入的做这项工作,以实际行动影响人,以鲜活实例说服人,以美好前景感召人。

(八)进一步提高村民的民主意识,丰富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娱生活。村民活跃的政治文化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刺激和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我们要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尽

一切可能活跃村民的民主意识,这不仅能让人民的生活水平上升一个层次,还能集思广益创新农业发展之路。

“三进三同”是一项深得民心的“双赢”机制,这次只能算开了个头,下一步要把“心系群众、深入群众、关心群众”作为工作的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进一步树立起“人民公仆”的服务意识,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努力维护好、发展好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第15篇:三进三同调研报告

三进三同调研报告

孙洪霞

根据乡\"三进三同\"实践锻炼活动领导小组的安排,我于5月10至5月11到大垭乡冬瓜村一组罗**家开展了\"三进三同\"活动。由于我的对象户只有留守老人在家。没有同吃同住同劳动,但是我与村民进行了座谈交流、走访了慰问贫困群众、加深了对基层农村的了解,深刻地体会到农民的生活和需求。时间虽短,但感受颇多,收益菲浅。

一、冬瓜村基本情况

冬瓜村幅员面积17.94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1271人,284户、劳动力696人,外出务工人员423人。全村现有耕地1897亩,其中:田339亩、土1558亩;林地面积18336亩、荒地330亩、草山草地5000亩。种植、养殖和外出打工是当地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二、感受与体会

(一)党的惠农政策深入人心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十分关注,出台了取消农业税、对种粮农民实施粮食补贴政策、农村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深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农村养老保险等一系列惠农政策,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从我们座谈了解的情况来看,广大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是认可的,认为党和政府是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出台的优惠政策切实帮助他们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信在党的领导下自己的生活一定会不断走向富裕。

(二)农村硬件设施有所改善

以前,冬瓜村没有水泥路,有的组没有通公路,群众出行非常不便,随着彭务二级路的修建和村村通工程,现在沥青路已贯穿全村,同时各组都修通了便民路,村民们非常满意。

三、存在的不足

由于信息不畅,农民对国家惠农政策的知晓率低:如低保、群众对低保政策执行中的公正性有疑问、群众的监督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对惠农政策的执行过于僵化:如农村养老保险,谁的保险必须由他本人来领取,对于年岁大的老人来说,要翻山越岭到信用社是根本不可能的,对此,群众意见非常大。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与此次\"三进三同\"活动,查找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明确了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一是要转变工作方法。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创新工作理念,改进工作方法。二是要转变工作作风。认真抓好学习,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加强政治理论、专业知识、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层面,为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要加强自身的党性锻炼,提高品德修养。三是要敢于开拓创新。通过深入地实践和探索,总结和完善已有的经验,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基层、走进农户,与老乡\"同吃、同住、同劳动\",广泛开展调查研究、亲身体验实际生活、帮助解决具体问题,完成了\"五个一\"主题实践活动,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此次经历让我终身难忘,体会深刻。

第16篇:三进三同调研报告

三进三同调研报告

XXX根据院团委“三进三同”社会实践活动”的安排,我来到了荣昌县清升镇漫水桥村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虽然只有短短的七天时间,但是通过与村社干部座谈交流、走访慰问贫困群众、体验农活等形式,加深了对基层农村的了解,深刻地体会到农民的生活和需求。时间虽短、但感受颇多,收益匪浅。

一、漫水村基本情况

漫水桥村位于清升镇西北部,北部与安富街道接壤,西部与清江镇相连,南部与清升镇火烧店社区相通,东部与罗汉寺村相交,全村幅员面积3995亩,人口4685人,有村民小组8个,全村以蔬菜种植著称。

二、感受与体会

(一)党的惠农政策深入人心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十分关注,出台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如:取消农业税、对种粮农民实施粮食补贴政策、农村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深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等。通过政策极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从我们座谈了解的情况来看,广大农民群众和对党和政府是认可的,认为党和政府是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出台的优惠政策切实帮助他们解决了生活的实际困难。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信在党的领导下自己的生活一定会不断走向富裕。

三、农村硬件设施不断提速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现在的农民家家都有了漂亮的住房。其中多数还是二层楼房。路面硬化程度也很高,除了极个别的偏僻道路没有硬化外,其他道路都变成了水泥路,基本做到了雨天走路不沾泥。政府还大力支持农村合理利用能源,补贴农户建立沼气池,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使广大农户改变了以往烧柴取火的习惯,从而使大家有了干净整洁的厨房。国家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已初见成效,大部分农户已能喝上干净的自来水,基本解决了要用水要靠天和饮用水卫生的安全问题。

(三)勤劳致富深入人心

漫水村大部分群众耕地较充足,当地群众也充分利用了这一资源。通过种植业、养殖业发家致富。同时这也离不开国家对养殖业的补贴政策。我所住的农户家里就养了3头猪,7只小猪、每年的家庭创收进1500元。此外,外地企业纷纷在此开厂,吸纳了本村就业人口近500余人,使得漫水人无需长途奔波外出务工,在本村就能找到一个较为理想客观的工作,村集体收入近百万余元,办公经费得到保障。

三、存在的不足

(一)农村的基层党建工作较为薄弱

一是由于外出的人口较多,外出务工的党员管理和党费的收缴存在一定的困难。二是居住地较为分散,有的住户到村委会都要走上1个小时左右,不便于党组织集中开展活动。

(二)对部分政策执行有“怨言”

村民较少集中开会宣传学习,农民对国家部分惠农政策知悉度低,对惠农政策的落实产生影响。群众监督作用不能充分发挥,村民对低保执行中的公正性有疑问。“种粮直补”的执行过于机械,没有达到提高山区农民种粮积极性的目的。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我通过参与此次“三进三同”活动,查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明确了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一是要转变工作方法。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创新工作理念,改进工作方法。二是要转变工作作风。认真抓好学习,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加强专业知识、政治理论知识、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层面,为更好的服务群众,报效祖国打下坚实理论基础。加强自身的党性领悟,提高品德修养,争取早日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入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三是要敢于开拓创新,通过入地实践和探索,将自身的经验,用于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开创新的局面。

第17篇:三进三同调研报告。

三进三同调研报告

油溪镇人民政府:龚治兵

根据区委开展“三进三同”活动的要求,按照镇党委的安排,于2011年8月16日到深入蜂岗村,开展了为期7天的“三进三同”活动。在农户家中,与群众面对面进行沟通与交流,同时,我也体验到基层群众的生活,牢固树立了群众观点,受到了深刻教育。下面,我就将这次活动的认识和体会作如下汇报:

一、蜂岗村基本情况

蜂岗村位于油溪镇西部,辖区面积11.3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1620户共5240人,其中劳动力2750人、外出务工1500人。耕地面积5123亩,主导产业花椒及以琵琶为主的小水果。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700元。蜂岗村党委下设3支部下设6个党小组,党员144名,其中女党员14名,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党员15名,35岁以下党员12名,外出党员72名。

二、在基层的体会与感受

1.党的惠农政策深入人心。近年来,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十分关注,出台了取消农业税、对种粮农民实施粮食补贴政策、农村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深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等一系列惠农政策,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从我们座谈了解的情况来看,广大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是认可的,认为党和政府是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出台

的优惠政策切实帮助他们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信在党的领导下自己的生活一定会不断走向富裕。

2.农村硬件设施建设不断提速。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现在的农民家家都有了漂亮的住房,其中多数还是二层楼房。公路通做到了村村通公路,居民集中点通公路,除了极个别的偏僻道路没有通公路外,基本上做到了家家通公路。

三、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比较薄弱。一是由于外出人口较多,外出务工的党员管理和党费的收缴存在较大的困难。二是全村居住面积较为分散,有的住户到村委会都要走上2个小时,不便于党组织集中开展活动。

2、国家有关政策执行后的后续问题较突出。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林草植被、再造秀美山川、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而实施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但是农户原土地被退耕还林后,如何解决退耕户的生活问题就迫在眉睫。

3.解放思想不够。在“三进三同”的过程中,虽然与村干部多次入户收集群众信息和组织村民代表对本村工作开展评议。但我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深入到本村与本村干部研

究发展建设的新点子、新措施、新途径不够。

四、就此工作的几点意见

1.形成长效机制察明情。解决好农村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彻底解决好的事,需要一个较长期的时间过程,也需要各级组织和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因此,机关干部应把“三进三同”作为长效机制,每月抽出一定时间,走访群众,应着重关注农民的日常生活及思想状况,了解农民最迫切需要的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多途径解决好农民增收难的突出问题。同时,通过“三项制度”向群众公布个人的电话号码、设立公开信箱等,建立为民直通车,畅通民意诉求渠道。

2.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了解民意,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到基层一线、到人民群众的具体生活中去实践和检验。作为一名驻村干部,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以“三进三同”为基本方式,以田间地头和贫困农民家庭为活动阵地,把理想信念、党性修养、思想作风与农民群众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联系起来,与农民群众的冷暖联系起来,与农村经济发展联系起来,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联系起来,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总结群众实践的经验和办法。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是推进工作和事业的强大力量。作为机关干部,要从思想和

行动上做到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摆正位置,放下架子,甘当群众的学生。要坚持多和群众走动,多去群众家做客,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消除群众的疑虑,就我镇的一些重要决策思路特别是事关群众利益的问题与群众交换意见,同时,邀请各方面的群众代表参加村上各种决策会议,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最大程度上做到符合民心民意民愿。

4.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如今,交通、教育、居住、医疗、产业发展、增收致富、社会保障等都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这些方面,我认为各级领导干部都必须要主动深入基层组织开展一系列的调研活动,解放思想,理清思路,以新办法、新思想来解决新形式下的问题。同时,每名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坚持联系基层服务群众、帮扶困难群众制度,真心实意地为广大群众办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用为民办事的良好成效取信于民。

五、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经过此次 “三进三同”活动,使我对农村、农业、农民的了解又加深了一步,并深深地感受到我们的农民朋友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作为一名机关干部应当始终不忘党的宗旨,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服务。同时,我也看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明确了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

1.要转变工作方法。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创新工作理念,改进工作方法。

2.要转变工作作风。认真抓好学习,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加强政治理论、专业知识、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层面,为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要加强自身的锻炼,提高品德修养,充分发挥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3.要敢于开拓创新。通过深入地实践和探索,总结和完善已有的经验,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2011年11月4日

第18篇:三进三1调研报告

“三进三同”调研报告

按照团委开展“三进三同”实践锻炼活动的要求和安排,采取深入青年团员调研的形式与基层团员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在深入活动中,我坚持做到事先不踩点、事先不打招呼,临时选点,希望真实地感受团员们,也希望让青年团员真实地感受干部,达到听真话、办真事、促和谐的目的。

每一次走访,每一次为团员们解决一个问题,每一次听到团员们感谢的话语,都让我深深地感叹,平时我们认为这些都是小事,但团员们觉得这些都是为他们解决了天大的事。胡锦涛同志指出:“团员们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团员们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对照这句朴实无华的话语,我觉得我们的团干都应该好好反思,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一些干部一遇到团员们存在的具体问题或实际困难,往往视而不见,能躲则躲,能推则推,使一些急需得到帮助的团员们显得是那么的无奈和无助。我想,这些至少表明我们一些干部心中装着团员们还不够,团员工作还有死角,还有不落实的地方。团员们学习生活、求医看病等,这些看似上一桩桩小事,事实上都是事关团员切实利益的大事。

在与团员们共同劳动中,虽然我因多年未参加劳动而显得笨拙,但从团员们真诚的话语和满意的笑容中,我从内心来说,深深受到了冲击。“你们是不是干部,不管你们是何身份,能来和我们拉家常,能尽力为我们出主意想办法,我们心里就亮堂多了,踏实多了”,这是团员们一句感慨之言,朴实而又深邃,我深知这句话的分量,团员们其实并不看重我们是否能做得来,也并不期望干部能为他们做多少事,他们真心希望干部能时常在身边,能与他们面对面的沟通。

通过“三进三同”实践锻炼活动,我清醒认识到,对照实践团员们观和要求,我们干部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向团员们学习不够。在学习中,一些领导干部总是拘限于书本和理论学习,认为自己是从基层一步一步锻炼走上领导岗位的,方方面面都比团员们强,没必须向团员们学习。在制定决策、计划或决定时,习惯于凭自己的阅历和经验出主意、想办法,没有根据形势的变化去开展慎密的调查研究,没有深入地听取团员们的意见,集中团员们的智慧,没有认真去总结团员们实践的经验和办法,

缺乏“眼睛向下的决心”和“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的精神”,往往造成好心办不了好事,团员们并不领情的尴尬局面。

二是同团员们劳动不够。现在,一些领导干部的调研活动也比较多,但却严重存在“浮在水上的瓢”的现象,热衷于迎来送往,图形式,讲排场,根本没有深入团员们听他们的心声,反而给基层添了麻烦,真正扑下身子,深入基层加强劳动锻炼的也就少之又少了。也由于劳动锻炼的不够,一些干部在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方面的意识也有所淡化,在面对繁难重工作任务时,难免就会有怕苦怕累逃避思想,缺乏百折不挠、攻坚克难的韧劲。

三是知团员们冷暖不够。一些干部在抓学院发展的同时,在没有认真地去思考团员们盼什么,需要什么,没有用心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上、生活上的一些实际困难。有的领导认为,还有这么多的下属基层干部,有他们去关心团员们的冷暖就行了,有他们汇报情况就行了。

四是为团员们解难不够。近年来,在深入基层的问题方面,建立信访团员们的工作,为团员们做了大量实事好事。但是从团员们的期盼和愿望来看,干部中仍然存在作风不够深入的问题,一些领导干部认为只要把工作部置下去就行了,缺乏跟踪督促检查,缺乏亲力亲为地狠抓落实的精神,一些干部没有过细去做团员们解释工作,没有真心实意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对如何做好思考不够,措施办法还不多。

毛泽东同志当年提出干部参加劳动是个好主意,适当参加劳动,一可以了解基层;二可以增加与民众的接触;三可以锻炼身体;四可以掌握劳动技能,五防止产生官僚......,好处很多。市委提出的“三进三同”实践锻炼活动正是这一论述的生动体现和具体实践,这也是我们在新时期需要长期坚持的一种好思想、好作风。下一步,我认为我们应该坚持从三个方面践行好团员们观。

一是深入察民情。团员们是最真诚的朋友,朋友之间才能说真话、知真情。在以后的工作中,每位干部都应改变关门坐堂式、走马观花式的调研方式,每月抽出一定时间,走访1-2个团支部,深入基层倾听人民团员们的呼声,切实了解人民团员们的意愿,真正把握团员们的冷暖疾苦,掌握团员们生产生活的真实情况。同时,通过向团员们公布个人的电话号码、设立公开信箱等,建立为民直通车,畅通民意诉求渠道。另外,坚持落实好“三级承诺知晓制度”,将本单位的

工作决策和部署告知团员们,接受团员们监督并听取团员们意见。

二是广泛集民智。团员们是最优秀的智囊团,是推进工作和事业的强大力量。作为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从思想和行动上做到尊重团员们、相信团员们、依靠团员们,摆正位置,放下架子,甘当团员们的小学生。要坚持每年到农户家中住上一周,劳动一周,拉近与团员们的距离,消除团员们的疑虑,就本单位的决策思路特别中事关团员们利益的问题与团员们交换意见,同时,邀请各方面的团员们代表参加各种决策会议,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最大程度上做到符合民心民意民愿。

三是真诚办民事。团员们是最明亮的镜子,能力和政绩的好坏团员们说了算。在这些方面,各个干部都必须要主动深入基层组织开展一系列的调研活动,理清思路,增添措施,提高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同时,每名干部都要坚持联系基层服务团员们、帮扶困难团员们制度,真心实意地为广大团员们办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用为民办事的良好成效取信于民,以团员们是否满意检验自己的能力和政绩。

当然,自身带头践行好团员们观。特别是在深入开展 “三同三进”方面,我认为不能搞一阵风,要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努力形成规范化、科学化的制度。要求干部要做到一边下基层指导督促工作,一边要抽出时间与团员们一起劳动。同时,改变官风,真正让干部在基层住下来,真正与团员们打成一片,让干部和团员们在了解和被了解中肝胆相照,求共同发展。另外,我们也将制定干部下基层的民情日记本、民情台帐、劳动记录卡、办实事记录卡等,年终由基层干部团员们签字认可交由组织考核验收。通过这些措施,切实解决干部沉不下基层,下到基层不知道干什么的问题,使“三同三进”活动长效化、制度化,使干部队伍的党性和作风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

第19篇:三进三同调研报告

“三进三同”实践调研报告

根据 “三进三同”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安排,我有幸成为“三进三同”活动人员来到了云雾山村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天时间,但是通过与村社干部座谈交流、走访慰问贫困群众、体验农活等形式,加深了对基层农村的了解,深刻地体会到农民的生活和需求。时间虽短,但感受颇多,收益菲浅。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云雾山村基本情况

云雾山村位于永川区大安镇,交通便利,以农业种植为主导产业,是大安镇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战场、统筹城乡发展的试验田。全村幅员面积1.54平方公里,总人口726人,城镇人口229人,城镇化率31.54%。境内有村级公路3公里,自来用水、程控电话及模拟通讯已全面开通。

二、云雾山村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发展缓慢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打工经济增长和惠农政策的落

实,农民收入较前几年有了大幅增长,生产生活质量也有了大幅提升。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相比、与城镇居民收入相比,农民增收速度依然比较缓慢。虽已种植部分水果,但不成规模,受到资金和技术的制约,产业发展缓慢,见效不快,农民依靠农业增收的效果不明显,长期稳定的增收机制尚未形成。

(二)村民文化生活贫乏

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现在大多数农村群众性文化生活严重匮乏,一提到文化活动,就面临着无资金、无人才、无氛围的问题,往往遇到节假日才有可能组织一些文化活动,而且也局限于送戏、送电影等形式,直接让群众参与的比较少。文化生活匮乏导致农村赌博之风比较盛行,空闲时甘愿三五成群打麻将、斗地主、海阔天空聊闲话。赶集也成为人群汇集的基本方式。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利用自身优势,全面改善农业产业结构现状

种植业方面:一是适当发展苗圃和蔬菜果树种植业,提高土

地的产出率;二是继续扩大水果为主的产业种植规模,增加农民收入。

畜牧养殖方面:一是在推广科学养殖的前提下引导农户扩大

养殖规模,同时为农户引进投资较小,收益较快的养殖对象。二是协助农户成立并壮大养殖专业合作社,变小为大,积少成多,既能增强养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又能增强养殖户的抗风险能力。

(二)注重生活品质,提高村民的文明素质

一是延续历史文脉,强调村庄的人文因素。推进精神文明,

建设文化新农村,这是新农村的人文保障。对农村的文化亮点、历史文脉进行重点梳理和强调,继承与发扬并重,促进乡风文明,建设新农村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既要发挥现代教育的作用,提高群众的文化水平,又要弘扬传统文化精髓,营造浓郁的地方文化氛围,建设有文化品位的新农村。重点就是要加快发展农村教

2育事业,提升农民文化素质。使建设人文村庄成为全村的共识,凸显村庄的人文亮点。

二是主动组织协调,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不仅要抓好文化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更要抓好观念、理念和道德修养的培植,引导农民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先进的理念,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素质、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

学生:伍明月2012-1-28

第20篇:三进三同调研报告

三进三同调研报告

按照区委开展“三进三同”党性活动的要求,在镇党委的统一安排下,于2012年2月12日,我深入万州区天城镇,开展了为期7天的“三进三同”活动。我带着村民生活如何,各种惠民政策是否落实,村干部工作怎样,群众有什么期盼等几个问题,深入农户家中,与群众面对面进行沟通与交流,同时,我也体验到基层群众的生活,牢固树立了群众观点,受到了深刻教育。下面,我就将这次活动的认识和体会汇报如下:

一、天城镇基本情况

天城镇位于长江中上游彼岸,南与天城管委会驻地周家坝接壤,北与开县相邻,东临董家镇,西接高梁镇。镇域地势北高南低,以低山丘陵地貌为主,海拔245—1380米。全镇复员面积52.4平方公里,辖20个村,4个居委会,221个村民小组,共10377户,总人口31955人 。天城镇耕地15889亩。天城镇既是重庆市市级试点镇之一,又是重庆市万安工业园区组成部分,也是万州主城区规划为科教园区和工业企业居民居住区。天城镇是一个以乡镇工业为主导,农业与旅游商贸齐同发展的城郊镇,轻化工、机电、食品、建筑建材、矿产等是天城镇的主导产业,现有乡镇企业90家,其中工业企业62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家。2002年5月天城镇被重庆市命名为“明星乡镇”,这是重庆市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唯一获此殊荣的乡镇。

二、感受与体会

(一)党的惠农政策深入人心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三农”问题十分关注,出台了取消农业税、对种粮农民实施粮食补贴政策、农村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深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等一系列惠农政策,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从我们座谈了解的情况来看,广大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是认可的,认为党和政府是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出台的优惠政策切实帮助他们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信在党的领导下自己的生活一定会不断走向富裕。

(二)农村硬件设施建设不断提速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现在的农民家家都有了漂亮的住房,其中多数还是二层楼房。公路通做到了村村通公路,居民集中点通公路,除了极个别的偏僻道路没有通公路外,基本上做到了家家通公路。

三、存在的不足

(一)农村的现状

1、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比较薄弱

一是由于外出人口较多,外出务工的党员管理和党费的收缴存在较大的困难。二是全村居住面积较为分散,有的住户到村委会都要走上2-3个小时,不便于党组织集中开展活动。

2、国家有关政策执行后的后续问题较突出 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林草植被、再造秀美山川、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进而实施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但是农户原土地被退耕还林后,如何解决退耕户的生活问题就迫在眉睫。还有就是对居住海拔较高,处于地质灾害地段农户移民问题也十分严重。移出灾害区域后按原则要再分耕地,这就给原本就耕地少的村社带来了极大的分配压力。

(二)自身的不足

1、解放思想不够。在“三进三同”的过程中,虽然与村干部多次入户收集群众信息和组织村民代表对本村工作开展评议。但我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深入到本村与本村干部研究发展建设的新点子、新措施、新途径不够。

2、向群众学习不够。在制定决策、计划或决定时,习惯于凭自己的阅历和经验出主意,有时没有认真去总结群众实践的经验和办法,向人民群众学习还不够。

3、为群众解难不够。我通过各种政策措施,为群众做了一些好事实事,但对于群众提出的劳动力缺乏、贷款难等问题,还不能很好的解决。

四、几点思考

(一)察明情,形成长效机制。解决好农村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彻底解决好的事,需要一个较长期的时间过程,也需要各级组织和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因此,机关干部应把“三进三同”作为长效机制,每月抽出一定时间,走访群众,应着重关注农民的日常生活及思想状况,了解农民最迫切需要的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多途径解决好农民增收难的突出问题。同时,通过“三项制度”向群众公布个人的电话号码、设立公开信箱等,建立为民直通车,畅通民意诉求渠道。

(二)知民意,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了解民意,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到基层一线、到人民群众的具体生活中去实践和检验。作为一名驻村干部,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以“三同”为基本方式,以田间地头和贫困农民家庭为活动阵地,把理想信念、党性修养、思想作风与农民群众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联系起来,与农民群众的冷暖联系起来,与农村经济发展联系起来,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联系起来,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三)集民智,总结群众实践的经验和办法。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是推进工作和事业的强大力量。作为机关干部,要从思想和行动上做到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摆正位置,放下架子,甘当群众的学生。要坚持多和群众走动,多去群众家做客,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消除群众的疑虑,就我镇的一些重要决策思路特别是事关群众利益的问题与群众交换意见,同时,邀请各方面的群众代表参加村上各种决策会议,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最大程度上做到符合民心民意民愿。

(四)办民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如今,交通、教育、居住、医疗、产业发展、增收致富、社会保障等都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这些方面,我认为各级领导干部都必须要主动深入基层组织开展一系列的调研活动,解放思想,理清思路,以新办法、新思想来解决新形式下的问题。同时,每名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坚持联系基层服务群众、帮扶困难群众制度,真心实意地为广大群众办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用为民办事的良好成效取信于民。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经过此次 “三进三同”活动,使我对农村、农业、农民的了解又加深了一步,并深深地感受到我们的农民朋友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应当始终不忘党的宗旨,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服务。同时,我也看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明确了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

一是要转变工作方法。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创新工作理念,改进工作方法。

二是要转变工作作风。认真抓好学习,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加强政治理论、专业知识、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层面,为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要加强自身的党性锻炼,提高品德修养,充分发挥一个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三是要敢于开拓创新。通过深入地实践和探索,总结和完善已有的经验,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三进三帮调研报告.doc》
三进三帮调研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