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培训调研报告

2020-07-20 来源:调研报告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关于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情况调研报告

信息更新: 2007年6月20日 作者:赵小青、马茂林、丁守平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议的一个根本着力点,就是要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强新农村建设的持久动力。根据巢人常办[2006]40号文件精神,我们3名代表先后来到县农委,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计局、庐城镇、白湖镇,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随机抽查等多种方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调查摸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相关情况,现将调研报告如下:

一、农民的技术技能状况:

1、农村劳动力状况:

我县国土面积23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3万亩,辖17个镇,总人口118万,乡村人口104.9万人,占88.1%。劳动力资源54.6万人,(男性27.8万人,女性23.4万人)。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2.13亩。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劳动力281029人占54.9%,从事工业的劳动力49653人占9.7%;从事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的劳动力12349人占2.4%;从事批发与零售业的劳动力20003人占3.9%;从事餐饮服务业的劳动力14693人占2.9%;从事其他劳动力58694人占11.5%。以上数字说明,我县劳动力资源丰富。

2、文化结构状况:

据统计,在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以下的 18.61万人,占34.1%,初中文化程度28.99万人,占53.1%,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8.61万人,占12.8%。以上数字说明,我县农村劳动力中,初中以下较低文化程度占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低是不容忽视的。

3、农民技术技能培训状况: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农村劳动力农业技术技能和知识更新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农村劳动力通过正规培训,其他培训的数量在逐年增加,但是与劳动力总量比,仍然只占很小的比例。目前,全县农民接受职业教育的约3.6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6.7%,农口各部门和相关部门通过以会代训、现场会、科技三下乡等形式普及农业科普知识约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6%左右。以上数字说明,我县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工作严重滞后,如不加大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力度,将极大地制约农村小康建设进程。

4、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状况:

据农村住户调查推算,农村劳动力转移(就地转移至

二、三产业和转移至本乡镇地域外)人数28.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51.6%。他们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高达92.6%,高中文化程度的为5.2%,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占21.6%。25周岁以下的比重为31.6%,45周岁以上比重为3.9%。他们大多到外省地区从事第一产业占3.5%,从事第二产业的占38.1%,,其中建筑业占18.6%。从事第三产业的占32.9%,其中社会服务业占21.6%。以上数字说明转移的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以青壮年为主,从事的行业绝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事的职业与体力劳动紧密相联。

5、农村劳动力生产生活经营状况:

据不完全统计,我县各类科技示范户约3000户,致富带头人1070人。生活状况占中等水平以上人口比例53.4%,农村贫困人口占1.92%。而各类种、养殖业专业户、小康户等收入和生活水平较高的家庭中,具有高中以上学历并长期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培训的占绝大多数,贫困户中文化程度低,生产技能弱的占绝大多数,说明农民文化素质高低同农民收入程度呈正比例关系。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农民技术技能培训重要性认识不够。

农民技术技能培训不仅是农村教育问题,而是社会问题,农民技术技能事关农村人才建设。我县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这说明,在加快全面小康建设的进程中,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现代化,而农村全面小康的核心就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加强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因为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对整个农业生产、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对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全面提高素质,必须引起各级、各部门乃至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2、全县没有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基地

据不完全统计,我县现在的各类社会办学机构不下三十家,但拥有完善培训场所的少之又少,他们基本是规模小,师资设备等培训资源很薄弱,培训内容上理论课偏多,无法完成大批量的培训工作。

3、培训机制不完善

市场虽然技术工紧缺,而真正培训内容符合市场需求的又不是很多。比如:电工、焊工等技术培训,需要到市一级机构参加培训才能颁发资格等级证。很多农民虽然很想参加学习培训,但存在很多实际困难。阳光工程培训虽然免费培训,但生活费、住宿费、差旅费还是需要不少,有的农民拿不出或不愿拿出这个钱,又担心学不会,误了时间又误了钱。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农民整体素质较低

农村劳动力自身文化和技能素质较低,经济收入普遍低,加之认识不足,有一技之长的不多,影响和制约了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工作。

2、信息服务渠道不畅通

农村劳动力的技术技能培训与市场、岗位信息需求不能得到及时反馈和对接,造成培训内容单

一、过时,从而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影响了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体系的形成。

3、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不完备

缺乏完整的教育培训体系和目标考核体系,全县职业教育尚处在发育初始阶段。

四、对农村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的几点建议:

1、高度重视,加强宣传引导,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的良好环境。

科技兴农,核心是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提高他们文化科学技术水平。落实中央“三农”政策,发展农村经济和农业现代化,愈来愈需要更多的农业科学人才、管理人才和农业实用技术人才。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更需要加强农村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各级各部门要以对民族振兴的高度责任感,高度重视和切实抓好农民教育工作,加强宣传引导,增强对农民教育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

2、健立健全科技培训机制,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世界银行早在1997年提供了这样的数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所产生的效益,对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率的贡献率约达1个百分点,打工经济已经成为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国情专家胡鞍钢则称:农民工进城将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就我县而言,目前农村劳动力中,大部分人没有外出打工所需的一技之长,他们多是靠乡邻、亲友的传帮、带,无序和肓目地流入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很难进入城镇稳定就业,成为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和城镇化的“瓶颈”。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这个群体的素质,增强他们的社会自主意识、自身的适应能力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调研显示,有的农民已经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他们说,如果不参加培训盲目流动,就找不到工作或只能干赚钱很少的工作。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由于发达的制造业的带动,对机电、电子、计算器、缝纫等各个加工制造类工人的需求量非常大,这里形成了“只要职业学校和技校有学生,我们就要”这样一个局面。企业认为,经过培训的学生,比在劳动力市场上现招未经培训的劳动力要强得多。农村的初、高中毕业生成为农村新增的富余劳动力,家里不需要,自己不安心,他们中大多数人都要加入农民工队伍,转移到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但他们缺乏必要的技能知识。因此农民工培训应以政府行为为主,并坚持市场化运作,从源头上治理。我们建议政府在完善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尝试“3+1”工程。进一步严格初中毕业证制度,凡是各门功课未达及格分又无特长的学生,教育部门规定必须进入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基地或职业学校培训一年时间,获得资格证书,方才颁发初中毕业证书。树立大教育的观念,也可以在农村中学先试点,积极探索“学校+公司+农户”,并使之成为农村新增劳动力培训主战场。

3、完善好教育培训体系,从源头上解决“三农”问题

在目前的农村职业教育方面,教学过程与市场严重脱节,学生毕业后对新技术、新品种的了解和应用受到限制。传统的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目标上应重新定位,应从学历教育为主,转向培训服务。搜集各方面的就业信息,成立技术技能培训就业协会,有序掌握外出动向,外向联系,有计划统畴安排,甚至与企业联系,实行订单培训,签订劳动力输出合同,学校针对性地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培训、考核和技能鉴定。同时,在职校设立职业介绍所(如保安、家政、电子),将各类劳动力登记在册,有序输出劳动力。

企业应逐步规范市场操作程序,从劳动准入制度加强职业教育。比如招收新员工必须要有资格证书,规范操作。

将劳动力技术技能培训、劳动力资源输出作为二个产业来发展,形成长效机制,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益。从源头上解决“三农”问题。

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调查报告—范文网

时间:2010-06-18 11:24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去年以来,我省各地紧紧抓

去年以来,我省各地紧紧抓住“双转移”的重大战略机遇,进一步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就业载体和培训网络建设,多渠道多形式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农民工转移、就业仍面临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近日对河源、揭阳、惠来、罗定、博罗、连州等地的调查显示,当前农民工技能培训、转移工作面临着五大突出问题,值得引起关注。

1、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大劳动力培训转移压力。受金融危机影响,部分企业特别是外向型劳动密集型经营仍较为困难,对劳动力的需求有所减少,吸纳劳动力数量下降,进一步加大了各地劳动力培训转移的压力。欠发达地区普遍感受到了金融危机给劳动力培训转移带来的双重挤压:一方面部分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人数增加,另一方面本地企业吸纳就业人数下降。如罗定市调查显示,金融危机不但导致当地外出从业农民工返乡人数比往年有所增加,市内从业的劳动力也受到较大影响,如宏利达公司员工由2008年初的2300多人减少到目前的1200多人,1100多员工离职;华天龙制衣厂因停工而使员工人数从2100多人锐减至800人。河源市劳动部门反映,2008年底该市有4.7万人农民工返乡,同时当地部分中小企业裁员或破产,导致1.5万名员工终止劳动关系,进一步增大了劳动力培训转移的压力。

2、农村现有富余劳动力年龄偏大,综合素质偏低。目前,欠发达地区留守在农村的劳动力多为年龄在35岁以上、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缺少就业技能的就业困难对象,理解和接受能力较低,难以实施理论上的培训课程,要实现这部分人群的转移,难度相当大。而对于企业来说,一般不愿意招用年龄超过35岁的农民工,如何妥善解决“35岁现象”就业难题,对于进一步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向更高一层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技能培训质量仍有待进一步提高。一是培训时间限制。目前,各地对农民工的免费短期培训时间多为1-3个月,实习时间一般占训练时间的三分之二。由于实习时间较短,加之实习指导老师不少是当地企业聘请的师傅,指导水平相应较低,因而学员动手能力普遍较弱。此外,部分农民确实有参加培训的意愿和需求,但由于不能灵活自主选择培训时间,加上担心耽误了找工作的机会,没能参加培训。二是培训资源仍然欠缺。大部分地区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主要依托现有的职业技校、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完全针对农民的培训基地较少。不少培训部门存在基础设备不齐全、师资力量不够强特别是专业教员缺乏等情况。三是培训内容仅注重技能培训。目前,相关培训多是让农民工拥有一技之长,仅注重提高他们的生存技能,而对于提高农民工整体素质的法律法规常识讲座和城市文明常识、心理健康知识辅导等培训很少。

4、思想认识仍存在上热下冷的情况。虽然各地政府各级党委政府对农民工的培训和就业工作高度重视,但不少农户和企业却不“领情”,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各地反映,目前仍有不少农户对劳动力技能培训缺乏认识,认为技能培训浪费时间且作用不大,不愿意去参与培训学习;一些农户表示,参加技能培训的人员在工厂或企业就业所获得的待遇与未参加技术培训的初中毕业生差不多,况且目前金融危机下的就业形势严峻,与其花费几个月时间培训,还不如早求职、早就业、早挣钱;部分参与了培训的农户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到学习效果;不少企业对农民工技能培训参与积极性不高,存在怕花时间、怕出钱、怕培训的工人留不住的思想包袱和问题。

5、后续跟踪服务仍较薄弱。各地在转移、培训、就业等环节均采取了切实有效措施,为农民工提供了免费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推荐就业等服务,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各地对就业后的农民工提供跟踪服务方面仍有所欠缺,对他们实行统一跟踪在岗培训、统一管理、统一维权保障等全程服务方面仍有待加强。

推荐第2篇:培训调研报告

培训调研报告

2011年3月1日至5月1日,我很荣幸的有机会在南京市三牌楼小学度过了我两个月的实习生涯。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办学特色鲜明,教学环境优美,教师素质过硬的优秀学校。全校共有36个班,91名教师,1667名学生。该校在鼓路区生源素质很注意的,小班进行教学的一所小学。教学设备很先进,每个教室都有电脑、幻灯机等的现代教育设备。我这两个月的实习内容是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的教育实习。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我积极认真地学习,虚心向办公室里有经验的老师和指导老师请教,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原任指导老师周闵闵老师的耐心指导、帮助下,我较好地完成了教育实习任务,实习工作了得到了较为圆满的成功。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带着这样的目标和骄傲,我开始了我的实习学习,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原有的数学教学理论一点点转化为 数学教学实践,模拟教学变为真正面对面的教学,尽管生涩、但在慢慢的成熟之中,让我的教学过程变得丰富充实起来了。两个月的实习中,根据学校要求,在指导老师的建议下,我听了( )节课,听老师讲课主要是让我在听的过程中多学点教学方法和经验。我都认真听了指导老师的课。从中我也学到了很多教学方法和技巧。并且我自己学会了课堂用语和课堂管理的方法,以便更好地运用到实际教学之中。在实习过程中,我在一年级上了两节课。我深刻的感受到:上一堂课容易,但要想上一堂精彩的课很难!需要下很大的工夫。现就个人实习后的情况和感受作如下回顾与总结。同时,我还利用这两个月的时间做了一番的调查,这个调查是针对数学课堂教学和数学这门课在当今时代的教学情况的。

在调查中我还发现有经验的老师进行教学时,课堂汽氛总是很活跃。他们备课时不限于教参、优秀教案等书,能够依据自己所教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这在我实习期间听不同的老师讲课时感受最深。在教学中及时的了解及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情况有直接的影响,这就是“备课的同时要备学生” ,这一实际在我教育实习的调查中得到了验证。 现在,再回顾我的指导老师的授课方式,在实习过程中我掌握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优秀的教学方法,每位指导老师都发挥了不同的教风,或许这就是“教无定论”的真正含义。我深深佩服指导教师在课

堂上的应对自如,课堂内外相结合, 他们通过讲述小学生身边的故事和例子,加上幽默风趣的语言,利用多媒体的帮助,课堂气氛依然是活跃。

我调查发现,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正确的,它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数学老师在备课时,设计了很多的问题,以便上课时提问学生,达到和学生交流的目的。调查中有的数学老师对我说现在的学生比较懒,对学习不是很重视。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多问个“你是怎么想的?能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等,这一方面可以使老师和学生交流,另一方面也可以进一步挖掘教材的有关内容。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对教学态度都很认真、仔细。对学生而言学习也不是能够很准确地把握。在教学课程中,老师基本上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法,学生为主,学生乐学的环境,这样更能够让学生很好地记忆。

通过以上的调查,我认为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对他所学的科目提高兴趣了他们才有可能很快地提高成绩。老师可以多组织一些数学活动,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叫学生在自己的参与中意识到学数学的重要性。上课时老师可以多举一些生活中形象的例子,让学生有个直观的感受,而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枯燥理解。对数学的解析要深入浅出,例子最好能贴近生活,小学生兴趣的事情,这样能更好地让学生展开讨论、交流,进而使学生兴趣更进一步。

二、正确对待现代多媒体技术。多媒体应用到现在的教学确实在教育史上 迈了一步,它的直观性、生动性、丰富性对教学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小学数学教学中用多媒体教学,在课件中多制作一些图画、flash,这样会让小学生一下子对图片产生兴趣,从而带着好奇心去学习教学内容,枯燥的学习就会容易让学生接受,教师也是上课时节省写字、说话的时间。但我认为在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过度使用可能引起学生的反感 。多媒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我发现在的教学中并不是很受欢迎,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取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减少了师生互动的机会。以使用多媒体教学为例,上课时学生的眼毬多被吸引到了大屏幕上去,很少有学生再看书本了。这种教学方法还使得老师变得懒惰起来,大部分老师在上多媒体课时很少板书,一些老师一节课下来,根本就没在黑板上写一个字,

学生也没有写字的机会了。小学生是一个模仿者,所以我们对一些写数、计算题的计算或笔算形式,我建议最好利用黑板的作用,最好是教师在课堂黑板上演示,让学生多训练,多与学生互动操作,多让学生参与进来,同时用多媒体,这样就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老师和学生的交流。

三、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赏识每一位学生。无论学生的成绩好与差,老师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这也是一个合格教师的基本要求。现在我们讲尊重,不仅仅只是要求学生尊重老师,而且还要求老师尊重学生,作为一个老师要知道,你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能更好地尊重你。另外,对于成绩差的学生也要积极地鼓励他去学习,这样的学生只要一有进步,就应该及时表扬,表扬是促使差生进步的一种好的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尽量不要批评学生,以鼓励为主,即使是批评学生时,我觉得最好单独交流,也要注意方法,语言最好不要尖锐刻薄,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四、除了做好自己的数学教学工作以外,我认为数学老师最好配合班主任能多参加班级组织的一些活动。在参与中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对学生的组织成果给予肯定,这样能和学生更好地融合。多主动同学生谈心,做学生的好朋友,消除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鸿沟,促进教育、教学 更好地展开。

总之,以上就是我在这次实习期间调查的有关情况。其中有些看法也许不太成熟,但毕竟这是我通过实际调查得到的结果,我会从中吸取一些优秀数学老师的做法,结合自己实际的教学水平应用到今后的双语数学教学中去。我想只要我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克服一切困难努力的学习以及多了解当下的教学情况,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一名合格的双语数学教师,为新疆的双语教学工作出一份贡献。

推荐第3篇:结构乡开展人才技能培训工作调研报告

铁匠苗族乡开展人才技能培训工作调研报告

人才是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而人才培训是社会发展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是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的需要,也是促进农业增效,农业增收,农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赫办发[2012]84号”文件要求,我乡就人才培训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研究,现报告如下:

一、人才队伍建设基本情况

1、人力资源方面:铁匠苗族乡总人口18963人,截至2011年底,全乡适龄劳动力资源总量约13502人。

2、人才技能培训方面: “十一五”以来,我乡累计开展各类技能培训2200人。其中:事业单位(含工勤人员)200余人,企业及其它社会组织2000人。自开展人才培训工作以来,参培合格率达100%。

3、培训教育机构方面: 截至目前,结构乡共有农民文化技术学校8所,分别由各村级完小充当农民文化技术培训学校。

4、师资方面:分别由各村及完全小学的教师、远程教育专干、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技术辅导员、畜牧站工作人员以及乡党委、政府的部分领导担任辅导教师。

二、过去几年培训取得的成就

“十一五”期间,我乡通过人社部门、扶贫部门、农牧部门、科技部门等组织参加的各类培训有12次,参培人数达800余人,参培项目包括种养殖、机械修理、电工电焊、厨艺等。参培人员没有中途退学现象,培训部门尽职尽责,按培训内容完成了所有培训任务,各项培训达到预期的效果,提高了我乡人才的素质、增强了各种技能。

三、劳动者培训的需求

通过就业技能培训问卷调查,具体相关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培训工种及技能

在13个以上的职位工种或技能培训调查中,14%的人选择高级中层管理人员,38%的选择了专业技术人员,42%的选择了一线操作工人,6%的人选择了勤杂人员。说明了绝大多数单位缺乏一线操作工人。

2、对劳动者比较适合的安全教育培训方式

10%选择面对面授课,22%选择现场学习,29%选择电视、广播、电脑等远程教育,32%选择VCD学习,5%多方式结合,2%选其他方式。说明大多数劳动者喜欢白天上班,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劳动技能。选择了参加外部培训机构培训的多为年轻人,选择请培训师到企业来现场培训或业余时间自学的多为中年人。

3、培训时间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多数人认为15天最适合,有的技能可需要一个月以上,简单的工种一般不要求培训或时间在7天以下。

4、培训地点

绝大数劳动者认为,培训地点在自己劳动的附近最适宜,也可根据组织培训机构的安排到相应的学校、工厂和企业进行理论学习或观察学习。

5、培训学校选择

参加问卷调查的劳动者普遍认为,培训学校最好选择离相应的基地或实习场所近一些的文化技术学校。

四、关于生源和出勤率保障

一是初高中毕业后未继续升学的社会青年,通过宣传动员达到积极参与技能培训的目的;二是有创业雄心但缺乏技能基础的劳动者,通过动员引导达到参与培训的目的;三是想进厂但又缺乏技能的务工人员,通过引导参学达到招生的目的;四是从事农业生产又想增效增收农民工,通过内地培训达到招生的目的。

五、培训后的就业需求

25岁以下的年轻人多数选择进厂打工,25至35岁之间多数人选择经营,36至45岁的多数人选择创业发展,46岁以上的多数选择重力工种或农业科技。

六、群众对培训的意见建议

按照“立足本地,培养用好现有人才,结合实际,积极引进紧缺人才”的工作思路,实施“人才强乡”战略,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

(一)强化领导,优化人才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全面贯彻落实“党管人才”的原则,确立“以人为本”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大人才理念,把人才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切实破除束缚人才健康成长的观念,改革不利于人才施展才华的体制,调整不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政策,使人才得到充分尊重,人才价值得以充分体现,创造一个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加强培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和创业能力

1、抓好公务员知识更新和业务培训。积极争取培训名额,选拔一定数量的公务员到设市内外或行政学院参加对口业务学习,不断促进知识更新和专门业务培训。

2、抓好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引进和培养。重点培养农业、工业和培养高新技术、实用技术和复合型人才,实行“双考双评双挂钩”的评价机制。

3、抓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培养。针对结构缺少懂经营、善管理、能促销的企业管理人才的现状,选拔一定数量的企业管理人员到内外地高等院校学习企业管理。

4、抓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培养。与农业院校联合培养农村生产一线的“土专家”、“田秀才”,对具有真才实学的乡土人才按条件评定农业技术职称。进一步发挥各培训基地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强化对紧缺急

用人才的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邀请县内外优秀专家到我乡开展技术培训;对一些技术过硬、有发展前途的中青年专业技术骨干予以重点培养,选派他们到高等院校进修或到沿海发达地区学习深造,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在职进修或脱产学习;根据有关规定加大配套培训经费支持力度,逐步完善政府、单位和个人分别承担继续教育投入的学习培训机制。

5、将创业就业培训作为当前就业培训的主要内容,尽快建立满足城乡各类人才创业就业需要的培训体系。一是扩大培训范围。将有培训需求的人员全部纳入培训范围,特别重点突出大中专毕业生、失业人员、失地农民、贫困家庭、残疾人的培训工作。二是提高培训质量。应严格对创业就业培训定点机构的认定,改变良莠不齐的局面,定期组织开展培训进修、研讨交流等活动,提高教育水平。要采用案例剖析、知识讲座、创业成功人员现身说法等方式,增强创业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劳动部门要加强对定点培训机构的指导和监督,确保培训质量。三是突出培训特色。根据创业人员自身需求,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取理论与案例相结合、边培训边见习的教学方法,开展创业基础技能培训和项目开发培训。

结构乡人民政府 2012年3月17日

推荐第4篇:技能培训

丁传英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丁传英同志现任山东华英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是山东省第十届、十一届人大代表,山东省劳动模范。

丁传英同志于1996年在三分宅基地上建设华英公司,他坚持贯彻、执行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坚持科学发展观,一心一意搞经济建设,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十余年来,企业由一个作坊式的小厂发展到目前拥有固定资产进亿元,安排下岗职工、农民工2000余人,累计上缴税收5000余万元,形成了冷冻饮品、速冻食品、乳品、奶牛养殖为一体的综合性食品加工企业。为拉动农村经济增长,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民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丁传英同志的领导下,公司的产品和“华英鹏鑫”牌商标,自2004年以来,连续荣获“山东名牌”产品和“山东省著名”商标称号。是省标准化良好行为AAA级企业,被菏泽市政府列为60强企业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由于丁传英同志的突出贡献,党和政府给予了很高的荣誉。2004年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乡镇企业家”荣誉称号。2008年当选为山东省劳动模范。2003年山东省政府授予“山东省优秀民营企业家”称号,多次荣获市、区“慈善之星”“菏泽市慈善行为楷模”“尊师重教先进个人”“优秀政协委员”等荣誉称号,受到社会各界的尊重。

丁传英同志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心。他经常讲“没有经济效益,就没有社会效益。龙头企业的实力不强,就谈不上发挥带动作用。我们做强,做大企业,为的是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农民的增收。”朴素的话语,充分反映了丁传英同志的高尚人格。他每上一个项目,都考虑能否为农民兄弟做点事。他审时度势,通过考察,在牡丹区政府的支持下,上马了乳品加工项目,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了占地200亩,饲养奶牛1400余头的养殖基地,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以高于市场价0.20元收购养殖户的鲜奶,解决了奶农的后顾之忧,解决了多年存在的饲养粗放,卖奶难,养殖积极不高的老大难问题,帮助政府排忧解难。由于他实行标准化建设,集约化饲养,科学化管理,疾病防控体系健全,使养殖户的收入不断提高。基地内年效益收入达400万元。为进一步调动养殖户的积极性,他先后担保贷款200余万元,有力的促进了奶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奶牛基地的建立,带动了饲料业的发展,拉长了畜牧养殖的产业链条。基地周围已形成2万余亩的饲草、饲料基地。并与20个村,3000余户农民签订了购销合同。每年他出资200万元,作为补贴,以每斤高于市场0.05元的价格收购农民的牧草、饲料,解决了大部分秸秆被呕掉、焚烧,造成火灾和环境污染的问题。仅农民牧草、饲料一项加上公司的补贴,可增加农民收入600万元,为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丁传英同志坚持企业发展,不忘回报社会,时时以人大代表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把扶危济困作为自己的责任。多年来,他先后为抗洪、抗灾救灾捐款、捐物累计达200余万元,为农村修路捐资近100万元,捐助困难大学生10万元,捐资助教13万余元。他本人多次被市、区政府评为“捐资助教先进个人”“扶危济困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丁传英同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一个人大代表宽阔的胸怀。他履行了省人大代表的神圣职责,为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

推荐第5篇:技能培训

技能培训

我们为了更好的职业发展,可能需要接受再培训,但需要先盘点我们现在已经拥有的喜欢的技能和领域,才能确切知道是否需要再培训。

需要盘点的是我们的通用技能,但我们常常以为自己的特点或是风格就是通用技能,比如:精力充沛、注意细节、与人友好相处、有主意、妥善处理工作压力、富有同情心、有直觉、有恒心、可依赖等。但不管这些误解如何普遍,它们都不是通用技能,而只是使用这些技能的风格。通常我们把这种特点或是风格称为“自我管理技能”。流行的MBTI就是评估的方法之一。

那什么是通用技能呢?这种技能有益的特征是它可以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工作之外得到发展,却可以被运用到工作之中。比如我们很小的时候就能够说服父母推后你就寝的时间;在高中的时候拿了辩论赛的大奖;在大学时能够为你所在的学生社团募集资金,金额打破了历史记录。在这里,说服、辩论、募集就是非常重要的通用技能。也许它对我们来说非常自然,但是它让我们跟其他人区分开,并且对我们的工作而言,是一笔财富。那么如何快速识别通用技能呢?以下有7项目原则:

1、通用技能是我们职业成功的秘诀,因为它是无论选择何种职业、职位或者工作的最基本因素——原子。

2、通用技能是无需要返回学校就能成功跳槽的秘诀。因为它容许我们从根基开始为我们的职业发展勾勒一幅图画。

3、通用技能几乎都是动词。

4、通用技能可以分为三个基本家族:数据(信息)、人或物。每个家族从简单到复杂。简单技能是塔基,复杂技能是塔尖。

5、盘点通用技能时,可以根据过去的工作经验获取金字塔中的最高技能。

6、通用技能越高,工作自由度越大。

7、通用技能越高,职业竞争力越强,因为使用这些技能的工作很少能被普通求职者或是跳槽者用普通的方法找到。

推荐第6篇:教师教育技能协会调研报告

教师教育技能协会调研报告

1.2009年招新(第一届成立)少于100人,2010年招新少于1000人,2011年招新105人。招新的会员人数基本平稳。

2.2010年活动较多,活动时间集中在学期中,开学前和期末活动基本不搞。主要活动内容有对新会员进行素质训练和娱乐活动、面向全院的讲课大赛、“大四授课技能交流会”、感恩节的活动和光棍节的活动,活动会员参与度一般(以大一新会员为主)。本学期准备开展表彰大会,由于社团整改不允许开展活动,所以暂未开展任何活动。

3.第二届时候,曾与EQ发展联盟联合举办“恒远恩波杯”讲课大赛,共同策划,但赞助都是各自拉。每个协会大概出资300多元,主要用于奖品和场地。

4.会员有流失,具体人数不清楚,原因主要在于好多会员在有活动时,时间上的冲突。对于会员管理有基本分60分,根据参加活动的签到情况加减相应分,以此选出优秀干部和优秀会员。到目前没有开除会员的制度。

5.曾荣获校内表彰“明星社团”称号,未受到校外表彰。

6.社团制度混乱,文化制度建设缺失。干部选拔,主要的干部由上届的干部升级担任,一般的副部、干事之类为平时表现好,经干部组考核,和其平时的积极性综合选拔。一般都是有事情才开会,分周内组合周末组开会,大家相互通知会议内容。这样一来会员交流就减少。社团内部的宗旨、原则、章程都不能全面贯彻实施。

7.规划:这学期想进行一些视频讲座进行培训,尽可能在整改结束前开一次大会。提高会员自我实践能力,提供更多机会让会员自行讲解。等整改后,举办第三届面向全院的讲课大赛。本年五月六月开始选下届干部。

8.社团存在的价值在于给更多师范类大学生进行培养教师教育技能,锻炼其上课的语气和讲课技能。

9.目前的困境主要是在举行活动时会员参与度不够高,原因在于会员时间冲突,社团特色活动不多,会员凝聚力不够。活动举行经常没有多媒体教室可用。资金不充足,和老师接触较少。

10.会员认为:协会无实质性的发展,讲课大赛情况不乐观(到会人数太少,基本四十人左右,不到协会二分之一)。建议多搞实质性活动,促进会员教师教育技能训练。

11.关于以上存在问题准备搞有创意的活动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热情。希望学院可以提供活动场地。

教师教育技能协会,看这个名字就会明白这个协会的侧重点是对会员进行授课技能等多方面的训练 ,对于师范生颇多的宝文理来说,这个协会的存在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在调研的过程中,令人遗憾的是,这个协会就目前为止还谈不上发展。

首先,协会文化中的宗旨、口号等虽然存在,但就是一纸空文,没有实际实施,采访了很多会员,无人知晓这些。

其次,这个协会举办的活动太少,就上学期而言,总共举行了三四次活动,而且和本协会职能大多不挂钩。

最后,就是本协会的领导者,对这学期的整改而言,领导没有开过例会,只是专等整改,没有主动性。

推荐第7篇:关于昌平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昌平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的调研报告

2006 为了进一步全面深入了解昌平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进展情况,探讨和广泛寻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途径。根据区政协年初计划,我们对全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情况进行了细致的调研,深入到十三陵、流村、阳坊、崔村、马池口、南邵、小汤山、百善等镇与镇村干部座谈,走访了参加培训就业的农民,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到怀柔、海淀等区学习和考察,借鉴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同时还邀请部分政协委员和有关单位人员进行了讨论,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昌平区常住人口60余万,农业人口24.1万人,其中,劳动力总数137976人,从事一产的33808人,二产的24531人,三产的52430人,其他10658人,待业或基本待业(临时工、季节工等)16549人,其中,纯待业8000余人。

按照市里今年安排的引导性培训4000人次的任务,区下达引导性培训10000人次的计划,截止10月底据统计已完成培训13484人次。其中职业技能培训完成7984人次;农业实用技能培训完成5500人次,培训的主要工种有:民俗旅游服务与管理881人、中式烹调师809人、物业管理员727人、花卉工608人、电工589人、计算机(网络管理、文字录入、办公软件操作员)562人、手工艺品(编织)制作523人等等近30个工种或专业,超额完成了全年的培训任务。

通过培训,使学员学到了技能,提高了专业水平和服务本领,涌现出了许多培训的典型乡镇,如:南邵镇,该镇紧邻卫星城,属东扩的地区,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引导性培训,拿出20万元做为培训专项资金,全年培训了计算机录入、中式面点、家政服务及农业实用技术等工种或专业,共培训705人次。对培训后的学员,安排专职人员,免费为农民寻求就业岗位,举办招聘洽谈会25场,安臵就业率达到93%。十三陵镇始终把农民就业培训列入党委、政府的工作议事日程,制定镇级安臵劳动力就业奖励办法,今年培训的果树工、民俗旅游、电工、电气焊等人员441人全部实现了就业。长陵镇根据农业、农村和重点旅游区的特点和优势,镇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在注重发展经济的同时,积极组织,创造条件,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在加强民俗旅游村管理的基础上,对民俗户进行业务培训,举办了接待礼仪、食品卫生、手工编织等培训班,培训300人次。通过培训,提高了民俗旅游户的服务质量和接待水平,全年预计实现旅游收入1972.6万元。还举办了物业管理、计算机技术及果树管理、尜枣、京白梨等培训,有300余人次参加了培训,就业率达到99%。其它镇如崔村镇、小汤山镇、东小口镇、沙河镇等都结合本镇的实际,调查摸底,制定政策,强化服务意识,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取得了较好成绩,促进了农民就业和农村稳定。

通过调查,我们认为我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抓出了一定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各级领导重视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确定了培训联席会制度,研究制定培训的范围及内容,培训方法与组织协调等项工作。制定了“昌平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引导性培训实施意见”,同时并与各镇主管镇长签订了“任务书”。保证培训工作的正常进行。

2、根据农村劳动力的技能需求确定培训内容。按引导性培训的管理要求,委托区农校负责政策法规知识、基本权益保护、城市生活、寻求就业岗位、法制观念教育、农产品加工、民俗旅游等内容的培训;林业局负责苹果、板栗、桃、樱桃、养蜂、花卉、林木种苗、绿化苗木等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训;区农业服务中心负责舍饲养羊、柴鸡、奶牛、蔬菜(食用菌)、优质麦、特用玉米、饲用作物、温水鱼、农机使用与维修等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训;区经管站负责农村财会等专业知识培训及镇社保所组织的其它职业技能培训。

3、加强考核,注重实效,加大督查力度。各镇、办事处定期向区联席会议领导小组报告培训及提供非农就业岗位情况;根据各镇培训的进展情况,区联席会议领导小组,对引导性培训随时进行督查和指导;区联席会议领导小组,将按照各镇、办事处的引导性培训任务书,对各镇进行量化考核验收。对完成任务或超额完成任务、成绩突出的予以表彰奖励;对没有履行职责、任务没有按时完成的予以通报批评。

二、存在的问题

1、培训的计划缺乏更加细致统一的安排,出现无序竞争的现象。农民技能培训工作涉及的部门较多,虽然区委、区政府办公室和区农委下发文件中提出的分工比较明确,但由于没有确定全年统一的整体培训计划,各部门都强调自身的侧重面和结合点,没有做到优势互补。几所指定的学校都在找各镇联系自己的生源,有的甚至超出自身的专业培训优势安排培训内容,出现无序竞争的局面,给基层在组织协调工作上带来相应的难度。

2、培训的补贴标准整齐划一,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今年在农民技能培训的补贴标准上,确定的都是每领取一个资格证书就予以补贴500元,没有考虑到不同专业的费用参差不齐的问题,更没有考虑已经有了初级证书的农民还需要通过培训领取高级证书的实际情况。

3、技能培训与农民就业的政策机制还不够完善。在区两办下发的文件中提出每年要拿出1000万元奖励对安排农民就业有劳动合同或协议的企业,但还没有制定具体的政策条款和实施细则,部分镇虽然制定了一些奖励政策,但随意性较强,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得到有效延续,对今后解决农民就业缺乏政策性保障。

4、基层社保所的办公条件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目前各镇都将农民技能培训的主要工作交给了社保所,今年除个别镇没有到位之外,各所在人员上都做了相应的补充,可是办公条件却很不平衡,有条件的镇为他们解决了办公大厅、培训场所和专业用车,大部分镇只给了办公用房,没有办公大厅和培训场所,用车更没有保证,与当前对他们的工作要求和工作量不相适应。在技能培训上他们的底数还算比较清楚,但在劳动力就业和就业追踪方面大多数镇都不是很清楚,这对解决农民就业工作极为不利。他们反映原来区里说给他们统一配备车辆和拨付80000元经费,至今没有得到落实。

5、技能培训的进展不平衡,下任务定指标的要求不是很稳妥。由于我区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全区农民技能工作的进展不平衡,有的镇从2002年、2003年就开始了这项工作,有的镇初级培训的工作量不是很大,重点是中高级人才的培训和技能专业较强的培训,因此下达任务指标只能是指导性的,不能作为硬性指标。即使下达任务也应考虑以就业率为重点,不应以培训拿证作目标为好。

6、培训的教材和学校的教学条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培训部门和培训的专业工种,对教材和国家职业标准研发力度不够。教材滞后,国家职业标准较少,致使许多工种的培训没有依据。另外,培训需要现场操作和实习基地。目前,区定点的几所培训学校实习试验基地场地小,专业设臵不齐全,教学设备不完善。

三、几点建议

1、区有关部门要加大培训的力度,建立健全有效的机制。以区农委牵头,协调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技术监督局、安全生产监督局、林业局、教委、科委、科协、财政局及区农口有关局(站)、中心、公司等单位,统一管理培训工作,要形成有计划、有目标、有验收的培训体系,几所指定的培训学校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以提高农民自主择业为目标,不断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2、区政府要制定自主择业、安臵劳动力的具体奖励政策。按照和农民制定合同和协议的时间长短,对安排农民就业多而且时间长的企业予以重奖,对只搞培训不安排农民就业或不签订合同或协议的企业,有关部门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制裁,从而达到通过参加培训使农民充分就业目标。

3、区政府对今后对农民技能培训的补贴标准要结合不同的专业和证书的级别确定不同的补贴标准,鼓励农民不断提高自主择业的能力和水平,刻苦钻研一些专业性较强、社会急需的专业技能。结合企业需要多办一些与企业相关的岗前培训,使更多的农民能够做到通过培训落实就业岗位。对结合民俗旅游开展的各种专业技术培训应列入补贴的范畴,如编织、羽毛画、刺绣等,将培训的重点目标确定在农民就业和农民增收上来。

4、区、镇政府、教育机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和社会用人单位都应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引导性培训工作的投入, 降低引导性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就业服务等方面的费用,扩大培训范围,不只是初级班的培训,要增加中级、高级班的培训,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

5、有转移就业要求的农村劳动力,全部开展就业前引导性培训;有针对性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竞争能力。紧紧围绕我区经济产业、行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劳动技能培训, 多层次、多形式地加大培训力度和规模。对年龄偏大(40-50岁人员)、文化偏低(初中以下)的人员, 重点组织适应性、实用性的岗前培训。注重培养从第一产业剥离出来的农民中的 “蓝领”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市场竞争力。

6、加大国家职业标准和教材研发力度,改善现有教材和国家职业标准不能满足农民参加培训需求的现状,使培训工作有的放矢。

7、要逐步完善试验实习基地的建设,改善教学设施。由于农民培训涉及面广、专业多,很多专业需要现场操作,因此,需要有相当规模和必要的实验实习基地设施,是搞好农民培训工作重要环节。

8、要逐步完善镇级社保所职责和功能,按照事业编制配齐人员,有条件的镇要解决办公大厅和培训场所,没有条件的要积极创造条件及早解决。区里原定的给各镇社保所配备车辆和8万元办公经费的承诺要尽早兑现。以上几项也可考虑各镇收入水平不等的情况采取镇办区补的方法,目的是要达到提高社保所的办公条件和服务水平的目的。

推荐第8篇:职工培训调研报告

2007年职工培训工作调研报告

为了更好的落实油田技能人才开发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大职工队伍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的操作技能,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文件精神,中队开展了培训调研工作。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中队现有职工42人,其中:高级工24人,占总人数的57%,中级工16人,占总人数的38%。多数职工能够完成下达的生产经营指标。但也有少数职工专业操作技能不够熟练,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2007年培训工作开展情况:

1、完善了培训考核机制 :一是构建技能培训机制。二是构建技能大赛机制。加快了技术新人脱颖而出;三是构建技能鉴定机制。深入实施了“技能鉴定考核制度”,促进技术工人岗位成才。四是构建技术传播机制。五是构建表彰奖励机制。六是构建培训考核机制。根据加强基层基础管理工作要求,建立“员工培训月度检查考核制度”。

2、实施了“三基”培训 : 建立对管理层、技术层、操作层不同层面以及同一层面不同层次员工全面培养的“梯级平台”,使每名员工都能施展才华,成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1.实施各级管理人员的基础理论教育。以提高管理人员思想政治素质为目标,大力开展政治理论培训;以提高管理人员管理工作能力和水平。2.实施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知识学习。3.加强岗位操作人员的基本技能训练。

3、开展了技术技能比赛。

三、2008年培训工作打算:

准备实施“543”培训计划:“5”即采取五种培训方式:包括专业技术课、质量分析、管理经验交流、法制教育、疑难问题讨论。 “4”即开展“四小活动:一是培养“小教员”。把技术尖子、业务能手确定为“小教员”,在员工培训上打破以往由技术员单一授课的方式,采取员工相互授课的教学方法,让“小教员”讲解如何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这种互教互学的方式既调动了员工学习业务的积极性,又促进了员工理论素质的提升。二是看重“小师傅”。注重发现业务能手,开展评选 “首席员工”活动,每半年在各班评选

一名素质、技术双过硬的员工作为“首席员工”。三是设立 “小课堂”。针对生产中随时出现问题随时解决、随时讲解,提高员工的问题处理能力。四是开展研讨“小专题”。结合实际开展小型专题研讨。讨论内容包括生产、经营、技术、管理等各个领域,为员工提高技术水平打牢了基础 。 “3”即实施三种“滚雪球”式帮带形式。技术员帮带技术尖子、技术尖子帮带转岗员工、党员帮带末位员工。

四、问题、措施及建议

问题:

1、传统教育培训只注重技术技能的提高,忽视职工发展潜能的发掘和职工学习精神、学习能力的培训。

2、培训内容重复,年复一年,内容上基本没有变化;侧重于文化、技术、业务学习,缺少政治理论、思想道德教育。

3、缺少长效的激励机制,形不成“我要学”的局面。

4、培训形式手段陈旧单一,缺少现代“互动式”、“高科技”等形式方法和手段。

5、职工培训经费投入少,落实不到位。

6、职工对单位未来发展趋势缺少战略思考,缺少前瞻性职工教育培训,使单位、个人、职工教育培训本身发展后劲不足。

7、实际操作人员外出培训少,不能适应现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维护与使用。

措施:

1、创新思想观念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作为知识、技术传播的媒体。

2、创新培训内容。

3、职工教育培训的创新落实到实处。

4、改变职工教育培训形式手段单一的状况,要根据教育培训内容、职工喜好程度、单位物质条件和现代科技环境确定多种方式方法。

5、激励职工教育培训是一种与个人知识水平、技术能力、岗位业绩相联系的培训工作。使职工牢固树立起竞争意识,自觉主动提高思想觉悟、学习技术业务,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建议:

1.努力提高培训工作者的理论水平,举办员工培训优秀论文评比活动。

2.构建员工培训管理体系并融入到HSE管理体系之中,提高员工培训管理的“软件”水平。

3、短期培训效果不理想,达不到培训目的。建议多开展现场与外出培训,结合现场实际,学以致用。

推荐第9篇:职工教育培训调研报告

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情况调查报告

近些年来,公路事业遇到了国家拉动经济发展的机遇,任务繁重、困难大,领导基本整天都忙于建、管、养的大量具体事务中,忽视了抓职工教育,甚至个别领导,思想上存在着:职工教育工作可有可无的错误认识。加之,近些年来看,大中专院校专业技术人员不断充实,但整体人员文化水平结构偏低,专业和科技知识不足,工作效率低下,不说无法适应改革竞争的需求,就是保持公路的现状也很难适应。竞争首先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即是素质的竞争,素质的提高,关键靠加强职工教育培训。特别是越来越发展的新知识、新科技等,这些大量科学和知识的运用,都靠他们去实现和完成。

职工队伍的现状,我分局在职职工126人,具有本科文凭9人,专科15人,中专62人,高中以下41人,现分局有工程师2人,助理工程师5人,技术工人12人,高级技师1人、技师6人、高级工70人、中级工15人、初级工9人,我分局每年还在不断地加大对电工、核算员、财务人员,路政人员、安全员、劳资、公路养护、汽车驾驶等工种的培训力度,在职工培训中存有不少问题和不足,针对公路行业职工培 1

训而且或多或少存在着形式主义,缺乏长远打算,一些职工功力意识强,对于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的岗位资格证书培训,职工踊跃报名参加,对于其它素质培训,知识拓展培训等就很难组织。单位举办短期培训班,职工学不到应知应会的东西,学得不深不透,蜻蜓点水,作用了了,培训后返回岗位,职工需要一个能够促进培训成果转化的环境。但在职工的实际工作环境中,存在着诸多阻碍职工进行培训成果转化的因素,如时间紧迫、设备匮乏等原因。

学历教育中存在着高学历,低水平,高文凭低能力的问题,教育培训质量等待提高,职工片面理解教育就是赚钱、盈利、只讲速成、讲快捷、急功近利,职工教育是一项周期长,见效慢的长效工程,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开发是一个长期工程,要讲培训的投入产出,注重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特征,才能把职工教育培训真正落到实处。

且末公路分局

2011年6月

推荐第10篇:煤矿安全培训调研报告

鄂尔多斯市地区煤矿安全培训

调研报告

李卫星

二〇一三年五月二十日

鄂尔多斯市煤矿安全培训调研报告

李卫星

一、鄂尔多斯市地区煤矿安全技术培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今年在对鄂尔多斯地区煤矿进行安全培训的过程中,经过煤矿实地调研和对工人、煤矿管理人员的访谈,发现目前鄂尔多斯地区煤矿安全培训由于地区的特殊性存在很多问题。

1.鄂尔多斯地区煤矿人员流动性大,且主要为外来人员。

由于鄂尔多斯地区煤矿开采起步较晚,所以在煤炭开采技术人员方面培养、储备不足。随着这几年煤矿开采规模的扩大,急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所以从那些煤炭开采有一定历史的地区如河北、山东、东北等涌入鄂尔多斯。由于这些人员都是临时聘用,流动性较大,所以安全培训的工作量大。

2.部分煤矿工人年龄偏大,学历水平低,培训效果难保证。

由于煤矿工作苦、脏、累,年轻人大都不愿从事,很多煤矿的工人都是50多岁的人,这些人的学历很低,大部分为小学文化,还有的不识字,比如宏测煤矿年龄偏大的工人很多,给培训工作带来很大阻力。

3.部分煤矿有培训“专业户”。

部分煤矿为了应付上级管理部门的检查,达到规定的持证率,会派一些学历高的人员参加安全培训,目的就是为了拿证,而这些培训人员有很多都不是下井人员,也非本工种人员。使安全培训工作失去了培训意义。

4.部分煤矿存在少数无证下井人员另外登记下井的问题,逃避监管。

由于煤矿工人流动性大,导致煤矿部分人员无证下井工作,但为了逃避管理部门的监管,实行另外登记,如恒东集团、伊东集团、等部分煤矿都存在这些问题。严重违反了持证上岗制度。

5.部分煤矿下矿培训时,工人没有合理安排倒班,培训效果差。

由于部分煤矿需培训人员较多,在矿上进行培训,但煤矿为了不影响生产,没有合理安排工人倒班,部分工人上完夜班后来参加培训,由于连夜工作,根本没有精神听课,培训效果差。煤矿对培训工作从

思想上不太重视。

6.煤矿安全培训教材部分内容滞后,不能满足实际生产技术需求。

煤矿特种作业人员种类多、范围广、技术性强、难度大。煤矿特种作业人员有安全员、瓦斯员、爆破工、电钳工等30多个工种。因其工种多,工作范围不同,操作技术各有特点,技术要求高,理论性强,但部分教材内容较老,不能完全适应目前生产实际的技术要求。

二、依据目前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存在的问题,采取的应对

措施。

1.针对鄂尔多斯地区煤矿人员流动性大问题,我们培训

单位要加大培训力度,确实保证煤矿人员的持证率,为杜绝无证上岗现象尽力。

2、针对部分煤矿工人年龄偏大,学历水平低,培训效果难的问题,我们要在培训中改变教学方法,做到讲解通俗易懂,尽最大努力提高培训质量。

3、针对部分煤矿的培训“专业户”问题,我们在培训审批和报名时要进行信息录入,严把审批和报名关,杜绝此类现象。

4、针对部分煤矿存在少数无证下井人员另外登记下井的问题吗,希望有关管理部分制定相关措施,加大检查力度,彻底杜绝无证上岗现象。

5、针对部分煤矿下矿培训时,工人没有合理安排倒班,培训效果差的问题,希望在以后的培训工作中,能与煤矿协商,保证工人的休息时间,提高培训质量。

三、体会

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培训工作中继续研究和探讨,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煤矿特种人员培训方法要拓展教学思路,应用现代化教学的方式,利用现代科技教学手段教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种现代科技教学应运而生,如运用多媒体教学改变传统的统一时间,统一地点的被动式课堂讲授模式,实现学员主动学习。要着力提高教师的素质;抓安全培训师资的充实提高,做好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的高质量教材、教案的编写,满足不同层次学习人员学习的需求;不断改进教学治理、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

和培训形式,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通过各种形式不断强化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切切实实提高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全技术素质,推动煤矿企业安全治理,促进安全生产。

第11篇:培训工作调研报告

提升安全培训水平

服务煤矿安全生产

职教中心是国家煤矿二级、非煤二级安全培训机构,主要担负豫西地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任务。近年来,我们认真践行“从零开始,向零奋斗”的安全理念,以强化培训基础管理为抓手,以宣贯安全管理“红线”及重点300条活动为载体,以建设本质安全型员工队伍为目标,着力提升员工安全技术素质,为企业改革发展、构建和谐矿山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年均完成各类安全培训及社会培训1.5万人次。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练内功,打造优秀教师团队

教师素质的不断提升与奋发有为的工作激情,是搞好培训教学的关键。通过内部培训、外出进修、下矿实习(调研)、月月赛课、技能比武、教学公开展示等方式,更新教师知识结构,有效提升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

内外兼修,促进教师成长。中心出资与大学联办了有43名教师参加的研究生班;鼓励教师参加注册工程师、技师资格考试;定期举办学术讲座,先后邀请河南理工大学于超、刘绍伟等多位知名教授、义煤公司瓦斯研究所所长韩荣军、义安煤矿总工王念红等专家到校授课,专题讲解冲击地压、瓦斯防治知识、新装备新工艺等知识,拓宽教师视野,提高

学历和技能层次。

科学定位,分级分层管理。采取无领导小组讨论方式,对安全培训教师进行资格认定,组建了煤矿安全培训二级、非煤二级教学团队,实现教师专业定位培养,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确保安全培训教学效果不断提高。

学以致用,加强专题调研。每年安排20余名优秀教师,分别到义煤公司各生产矿井顶岗实习和收集技术资料;同时结合义煤公司生产特点,组织教师重点加强对义煤东部四矿煤与瓦斯突出、西部四矿矿井水灾、中部五矿冲击地压和矿井火灾等技术难题的现场调研学习,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 骨干引领,推动教研相长。组织骨干教师对班组建设与管理、紧急避险系统建设、冲击地压防治、巷道支护技术、矿井瓦斯防治等进行专题立项研究,应用于培训教学,凸显安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广泛开展“月月赛课”示范活动,评定精品课程和学科带头人,营造了浓厚的以研促教、教研相长氛围。目前,我校教师已编写出版10余本安全培训类教材。

政策倾斜,健全激励机制。改善教师工作条件,重视提高教师待遇。为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打印机、扫描仪,所有培训教室均安装有多媒体设施;一切优先保障培训教学,设立教学质量奖,每月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量化评比奖励;大幅提高教学津贴,在工资、福利等方面向一线教师倾

斜。

二、重实效,创新培训工作模式

强化教学中心地位,建立了教学管理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工作机构,制定了学校领导教学工作例会制度、校级领导听课制度等10余项规章制度,逐步形成了党政领导重视教学、政策制度保证教学、经费优先投入教学、科学研究教学、职能部门服务教学、舆论宣传围绕教学的良好氛围。

抓基础设施,完善办学条件。2014年以来,先后投资1120多万元,建成了安全培训矿井模拟实操基地、面积达600平方米的学员多功能报告厅;按省局要求安装了培训实操考试网络监控系统、建成了大型计算机教考中心;对5个多媒体培训教室进行了标准化装修;图书馆新购置一大批专业书籍,可同时满足150人在馆内阅读;对三栋培训宿舍楼楼顶进行了维修,为培训学员新建停车位60个;大力实施校园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建设了标准化足球场、篮球场、铺设塑胶跑道、种植了草坪,校园绿化率达65%以上。

抓常规管理,规范教学秩序。发挥教学管理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职能,每周召开一次协调会,及时研究解决培训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成立退休老干部、老教师教学督导组,积极参与听课、评课等各个教学管理环节,促进教师授课水平不断提高;坚持集体听课、评课制度,每期都组织教学督导员和学员代表,开展听、评课活动。

抓模式创新,提升教学质量。采用虚拟场景教学法,以煤矿生产实际为素材,把工作现场中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水、火、顶板、机电运输等灾害显现的征兆、易发地点、防治措施等以视频或动画的形式“搬到”课堂。采用案例教学法,充分利用一些典型案例进行教学,使学员养成自主保安意识。采用研讨式教学方法,培训学员和教师之间平等对话、互动交流,产生愉悦自信的体验,获得新的安全知识。采用一体化教学法,在实验室或实习场所对学员开展讲授、示范、训练同步进行的一体化教学安排,突出现场示范,增强了直观性。

抓学员参与,强化培训效果。开展“学员上讲堂”活动,让学员讲身边的事故案例、安全经验等,改变学员“听众”角色,使之成为“主演”,变成主讲者、点评者,为广大学员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使学员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开展“矿与矿对抗赛”,在每期培训教学中,结合公司生产实际和安全管理红线中的案例,精心制作竞赛题目,组织学员开展激烈对抗赛,使其“在快乐中学习”,激发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抓科研立项,教研成果丰硕。对普通车床润滑泵防堵进行改造革新,完成“零距离就业”省立项课题的研究,并作为义煤公司的创新成果上报中国煤炭行业协会参评。教师编写的《铆焊工艺》做为煤炭工业出版社的“十二五”中职规

划教材出版,《瓦斯防突工》、《矿井维修电工》、《矿井通风工》教材被中国矿大出版社出版发行。10余名教师的论文在CN级期刊上发表。

三、强技能,提高学员实际操作水平

注重实操,强化动手能力。建成矿井模拟实训中心,设置了自救互救、井下电气、瓦斯检查、危险化工等8个单列实训室;完善井下综合模拟系统,有完整的掘进系统、采煤系统、供电系统、运输系统等,可供煤矿10个特殊工种的实操练习。模拟操作系统的建立,进一步提高了实训操作效率。坚持矿校共建,邀请生产矿井技术员到校合作指导,提高教师的实操水平,弥补现场经验不足。

突出重点,强化红线意识。义煤公司新出台实施的安全管理“红线”及重点300条内容,是公司通过对近10年来各单位发生的安全事故(事件)进行整理、剖析而形成的。在实操过程中,我们加大宣贯力度,针对薄弱环节、薄弱地区、薄弱时段等重点,通过实践操作让培训学员明白什么不能干、怎么干,管理人员应主动管什么,从而理解“红线”,支持“红线”和自觉自愿执行“红线”。

矿校结合,技能训练下基层。在义煤公司多个矿区招收开设了非全日制学历技能提升班,组织教师送教上门指导,规范教学与管理,进修学员达1878名,为在职职工素质提

升提供了便利,受到各基层生产矿井的一致好评。

严格考核,强化实操监控。每期培训结业时都要进行理论和实操两项考试,认真坚持理论过关方可参加实操考试、两项都过关者方可发证等制度,确保了实操质量。

四、重服务,优化管理激励机制

重视培训调研,科学制定培训方案。每年年初,中心组织管理人员和任课教师,分赴义煤公司各生产矿井、豫西地方煤矿进行调研,了解培训需求,听取意见建议,形成专项调研报告。结合实际,以培训需求为导向,以获得最佳培训效果为目标,区别不同培训对象,精心研究课程安排、师资配备、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制定出详尽的培训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加强教学管理,提高培训教学质量。注重训前训后测试,找准切入点,提高培训针对性。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学员需求,修订调整培训计划。抓好检查考核, 利用FTP服务器,对教师教案实行预审制,定期开展学员评价教师活动,坚持“教考分离”,健全督导机制,成立了义煤公司和学校两级教学督导组,督促培训教学工作的规范开展。

严格学员管理,培育特色培训文化。推行学员准军事化管理,从仪容仪表、行为举止、上课、就餐、课外活动、就寝、考勤等方面都做了严格规定;每天早上集合列队,全员

高声诵读企业安全理念、文化理念。坚持“五严”办学宗旨,即考勤严、纪律严、考试严、考评严、发证严,有效杜绝了替学替考现象,学员出勤率达95%以上,及格率达92%以上。推行档案质量标准化管理,学员档案一人一档,电子档、纸质档齐备。

丰富学员生活,提升人性化管理水平。坚持期期有活动、周周有赛事,组织举办篮球、羽毛球、象棋、扑克、拔河等文体活动;开展“学员生日祝福”活动,为过生日的学员制作1个精美的生日蛋糕、增加2个饭菜品种,年均为培训学员送生日贺卡、生日蛋糕200余份,使学员培训生活充满了关爱和温情;设立学员意见箱,发放《食堂菜品问卷调查表》、《招待所服务质量调查表》,主动沟通,让学员满意;招待所为学员配备了晾衣架、针线包、常用药,免费为学员缝补衣物;食堂为少数民族学员提供专门菜品,展示了服务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

加强信息反馈,健全调研长效机制。依据学员培训期间的出勤、纪律、成绩等综合表现,按照5%比例,评选优秀学员,由义煤公司以公文形式及时在OA办公网上公布,予以表彰奖励;建立学员培训信息反馈平台,及时上报义煤公司安康部、人力资源部,反馈给各送培单位。坚持培训工作调研制度,每半年一次,下矿(厂)调研培训质量,全面了解义煤公司各生产矿井、各送培单位对培训教学、教师授课、

教学组织、教学管理、学员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建议,促进培训质量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第12篇:安全培训调研报告

安全培训调研报告

为了提升广大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水平,针对行业特点,分批组织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开展了2011年度企业安全管理资格培训工作。作为参与讲授安全管理经验和动火作业票证的一名企业安全主任,我深刻感受到上级有关部门对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通过这次安全教育培训,大大提高了广大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技能和整体素质。现就我所参与培训的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通过安全培训交流企业安全管理经验

对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应当贴合实际,除了相关安全法规知识以外,介绍先进的管理模式,探讨、交流工作经验也是很重要的。在我的培训材料中主要讲解本企业在安全方面所实施的的几种方法:

1、积极倡导本质安全。即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强调企业在安全问题上要舍得花钱,一是为员工创造无风险环境。改善员工作业环境,提高操作的机械化水平,努力实现本质安全。二是关怀员工的职业健康。确保劳动防护用品的质量,实施职业危害因素控制措施,让员工在舒适的环境中工作。

这不仅是管理者的责任使然,在经济上也是合算的。因为,一个重大事故,就有可能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只有努力推行本质安全,使企业负责人摆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安全与稳定的关系,认 1

真履行职责,对员工负责、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公司负责,对社会负责,才能真正实现安全生产。

2、发动全员开展6S现场管理。推行6S管理是企业实现本质安全、提升管理水平、促进全面标准化管理、推进企业持续、协调发展的需要。

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在安全管理方面效果尤为突出,一是工作场所的宽敞明亮使物流一目了然,人车分流,道路通畅,减少事故。二是危险操作警示明确,员工能正确地使用保护器具,不会违规作业。三是所有的设备都进行清洁、检修、预防、发现存在的问题,消除了安全隐患。消防设施的齐备,灭火器放置定位,逃生路线明确,万一发生火灾或者地震,员工的生命安全必然会有所保障。

3、大力推进班组安全标准化建设。班组是企业的基层组织,是加强企业管理,搞好安全生产的基础。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条例等最终都要在班组里落实。企业生产管理中的一系列安全措施、控制措施,都要依靠班组长组织员工具体实施。设备设施都要由班组员工去正确操作和维护。班组是控制事故的前沿阵地,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本环节,加强班组安全建设是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也是减少伤亡事故和各类灾害事故最切实、最有效的办法。

(1)做好班组安全建设首先要确保安全目标管理的实施。

年初,企业首先根据上级部门指示和本单位特点及安全工作状况,确定本年安全工作实现总目标。然后自上而下地将总目标分解为车间、班组和个人目标,并层层提出实现各自目标的保证措施或对策。年末,对企业各级目标责任者实现目标进行考核评比和奖惩兑现。至此,这一管理周期结束,下一个安全目标管理周期开始。

(2)班组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是车间、班组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车间、班组生产安全和不发生违章违纪现象的依据。车间、班组安全方面的管理制度是血的教训、前人的经验总结,它是科学管理的需要,特别是生产第一线的人员,要认真理解、熟悉、掌握和贯彻这些管理制度。为此,要经常将自己的行为与管理制度进行对照,找出问题,不断改进,并提高自己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3)班组日常安全工作的内容

班前会是班组长根据当天的工作任务,联系本班组的人员、物力和现场条件、工作环境等,在工作前召开的班组会。在班前会上先进行安全宣誓,使员工上岗前就上紧安全这根琴。再突出“三交”(交任务、交安全、交措施)和“三查”(查工作着装、查精神状态、查个人安全用具),并根据当天生产任务的特点、设备运行状况、作业环境等,有针对性地提出安全注意事项。

班后会在总结、检查生产任务的同时,总结、检查安全工作,并进行交通安全宣誓,使员工在回家途中注意交通安全。

二、对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两点认识

1、安全培训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防范安全生产事故的重要举措。“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内容。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着眼点和立足点。人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管理水平、操作技能等,直接影响安全生产。而重视程度、管理水平和操作技能的提高,主要来源于培训

教育。因此,切实抓好此项活动,实现企业全员安全意识的强化,安全技能的提高,是在安全生产领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把安全生产建立在提高人的素质上来。

2、安全培训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在不断的引进和提高。与此同时,对安全工作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安全管理也越来越专业化、系统化,企业全员的安全知识和安全管理水平也要与高速发展的经济同步提高。从本质上说,安全事故都是技术风险,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加大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安全素质和安全管理水平,对于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对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几点建议

1、要根据不同行业、不同特点、不同内容,因地制宜,因人施教,以实用管用为标准,坚持普及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充分利用电视、多媒体等手段,采取情景模拟、案例分析、双向交流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传授安全知识,强化实践教学,更多的采用实物、现场参观、案例分析、现身说法等生动形象和直观的教育方法,增强培训效果。

2、安全思想认识水平是安全生产重要性在头脑中反应的程度,人的行为是由他的思想意识支配的,只要从思想上重视安全,才有行为安全;只有行为安全,才能保证安全制度、安全责任落到实处。从很多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看,人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和态度与事故发生率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从一些单位来看,重视安全工作的单位其事故发生率就低,不重视的单位事故发生率就高。因此,切实重视和提高安全思想教育培训,是提

高安全素质的核心。

综上所述,安全教育培训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是强化安全管理的基础工程,是启发、引导和规范安全生产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管理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只有把握好安全教育培训的特点,才能不断开创安全生产的新局面,促进安全形势持续、稳产、和谐的发展。

第13篇:培训需求调研报告

教师培训需求调研报告

一、概述

为切实做好2014年幼儿教师培训工作,搞好幼儿教师培训管理,增强幼儿教师培训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促进我区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规范性。我们深入基层幼儿园组织召开了24多次领导和教师座谈会。

本调研于2014年6月4日至6日进行,调研范围覆盖22多所幼儿园,调研对象来自不同幼儿园、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岗位、不同性别,共有280位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调研。调研主题包括了解和掌握当前幼儿教师对幼儿教师培训工作的需求和意见,如何进一步改进幼儿教师培训工作等三大方面内容。

二、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具体采用方法有:访谈、观察、参与式调查。

(一) 访谈:园长主要领导的访谈。

(二) 观察:看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活动。

(三) 参与式调查:用参与式活动的方式了解幼儿教师的需求,

为参加者提供了均等宽松的发言机会。

三、幼儿教师反映的主要问题

(一)在培训内容方面

1、“提高教学技能、技巧的培训”

多数幼儿教师十分重视基本的教学技能的提升。他们希望借鉴优秀幼儿教师成功的经验提高自己教学执行能力;同时也想通过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来指导实践,如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好地迁移到工作

中去,是幼儿教师感到很困惑的。

2、“学历提高培训”

主要对象来自幼儿教师群体。

3、“信息技术能力提高培训”

目前中心城区和中心小心幼儿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利用有较高层次的信息技术水平来辅助教学。

4、“术科培训”

目前我们的培训主要集中在主课方面,对术科及幼儿教师培训重视不够,培训力度也不大,他们呼吁增加学习的机会。

5、“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

社会、学校对幼儿教师要求越来高,幼儿教师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幼儿教师渴望能运用良好有效的调节方式,缓解、放松心理压力。

(二)在培训形式方面

目前培训形式较单一,主要体现在幼儿教师一言堂现象严重。座谈发现,教学研讨、专家互动、小组活动等是教师一般关注的形式。可见,开放性、参与式、主体性的培训方式更受欢迎。

(三)在师资聘请方面

幼儿教师普遍喜欢来自一线的专家和名师,说明幼儿教师们希望借鉴他们的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执行能力。

四、分析与思考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是当前教师关注的焦点。

通过座谈,我们发现幼儿教师在普遍关注“提升身素质、提高教

学技能”的大前提下,幼儿教师关注的侧重点不同,可以反映出,幼儿教师对自身发展问题上是有针对性进行了反思。

(二)教师对培训的期望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从幼儿教师培训的内容来看,教师在这方面的需求是集中与分散的并存。如:“信息技术能力提高的培训”,目前教师普遍能熟练的将信息技术手段辅助到教学中,如PPT的使用非常广泛,但在实际工作中,更多的教师不满足简单的操作技术,通过系统、规范、实用的培训提高信息技术能力。“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在日益紧张,社会压力增大的环境中,幼儿教师开始关注自身的心理问题。同样,孩子心理健康也引起社会的重视。在这个环境下,幼儿教师需要掌握基本层面的理论知识,特别是心理分析技术的学习。

五、建议与对策

(一)创新培训模式,实现个性化引领是幼儿教师对培训的期望。

“会议式”培训一直是我们采用的主要培训方式,随着幼儿教师培训需求多样化发展,培训报告会难以满足教师个性化培训需求。因此,多开展参与式、对话式、观摩式等形式的培训。

(二)围绕幼儿教育教学问题为目标,突出教师关注的热点,满足培训者的需求。

将幼儿教师关注的内容进行整理,开设培训项目。围绕教育教学,开展调研,加强培训课程建设。改变以往培训专题零散、不系统的专题设置,体现课程针对性、层次性、系统性。

第14篇:干部培训调研报告

关于暑期干部培训的调查研究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学生之家、师生之桥、干部之校”的大学生自治组织——学生会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为原则开展工作,对强化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扎实有效地推进素质教育质量工程,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氛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学生会干部的个人素质及能力是否合格。针对新形势下对学生会的要求,我行知学院开展了学生干部暑期培训。为了更好地了解我院学生干部在本次“干部培训”中的受益程度,为学院传达一些有效信息,同时也本着为学生干部负责的态度,本部门对我院开展的“干部培训”活动成效作了一次调研。

关键词:暑期干部培训

一、调查概况

1、研究背景

随着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院团委学生会的换届,一批新的学生干部上任了,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学生干部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增强学生干部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促进优良学风和班风建设,行知学院特开办了本次学生干部培训会。学生干部在构建优良校风学风的工作中需要发挥火车头作用,新学期,本学院举办这个培训会帮助干部们分析组织活动的前景和实力,帮助学生会干部合理组织活动;另一方面,管理学中关于控制、领导的理论,帮助学生会成员有效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调研目的

更好地了解我院学生干部在本次“暑期干部培训”中的受益程度,并为学院传达一些有效信息。

3、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以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参加本次暑期培训的学生干部为整体,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调查对象。抽取100位学生干部(主席团、部长、副部长等)开展调研,构成本次调查的样本。

本次调查研究属于定量研究,采取电子问卷调查的方式。实际发放问卷100份,经过审核,回收有效问卷91份,有效回收率为91%。实际调查样本的构成情况见表1。表1 调查样本构成情况n(%)

根据调查问卷第

二、四小题:

2、这期培训对你而言_____

A.有很大帮助B.一定程度上有帮助C.效果不明显

4、请结合自身,谈谈您还有哪些方面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A.人际交往B.文书写作C.活动开办D.礼仪素养

根据数据分析,有88.51%的同学认为这次培训对自己有很大帮助或有一定程度上的帮助,这表明这次受培训的同学们普遍受益。但仍有11.49%的同学认为效果不明显,说明这次培训活动还有需改进的地方。

有35.63%的同学认为自己在人际交往这方面存在不足,31.03%的同学表示自己的文书写作还有待提高,20.69%的同学认为需要提升自己的活动策划能力,还有12.64%的同学认为自己在礼仪素养上有待加强。从学生干部在培训后之后对自己提出的不足之处的分布来看,大多数同学在礼仪素养上过关,而在活动开展、文书写作、尤其是人际交往上还亟待提

高。从同学选择分布来看,同学们的不足之处不是很集中,因此大家可以相互学习以待提升。同时也说明这次干部培训的内容是比较完备的,使得每个同学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只有正确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才能针对性的进行改善,使自己真正的提高。

根据调查问卷第

三、

五、六小题:

3、对于学生干部培训,您最喜欢的培训方式是什么?(多选)

A.专题讲授B.讨论交流C.案例教学D.情景模拟E.专题调研F.素质拓展训练

根据本题数据分析,学生对情景模拟这种培训方式的喜欢度最高,专题讲授、讨论交流、素质拓展训练等培训方式的喜欢度紧随其后。回顾这次学生会干部培训的经历,培训的形式种类很多,基本满足了学生们的要求,但是没有情景模拟这一形式。这要求我们要不断完善培训方式,让同学们以最大的热情参与到其中。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问题。学生抱怨各种形式的活动次数相差太大,专题讲授占得比较多,而其他形式的活动太少,建议尽量把不同形式活动安排得更合理些。

5、你认为学干培训的课程还应增加哪方面的内容(多选)

A.时事政治B.企业生存培训C.所在部门专业知识培训D.学习方法指导E.大学生心理

根据本题数据分析,学生干部对所在部门的专业知识比较想学,表明了学生干部对自己部门充满了热情,都想对自己部门有很深的了解,以便以后更好的工作。同时学生干部对时事政治和企业生存培训也有强烈的求知欲。表明了学生干部的思想和眼界是高远的,不只是局限在自己的工作上。希望以后干部培训能增加这些内容,来满足学生的要求以及提高学生干部培训的档次。

6、你认为合理的课时是多少?

A.5个以内B.5—8个C.8—10个D.10个以上

根据上图显示,有79.31%的同学希望培训课时在八个以下。而此次一共由8个课时和一次活动汇报组成。同学认为课时偏多,课程时间偏长,无法静心听讲并一直坚持到课程结束。从而效率低下,真正学到的东西不多。学生干部中多数人都认为可以以不同内容、形式让课程更加丰富,增强兴趣性,让大家有更多热情参与培训。

根据第九题的数据分析

9.本期培训共8次课程,分别为:

A.新形势下的团学组织与团学工作B.大学生骨干的礼仪素养C.如何做好大学生骨干的职场意识D.学生干部的工作方法E.高校学生干部常用文书写作F.学生干部关系处理技巧

其中你满意的有: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你不满意的有: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必要开设的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形势下的团学组织与团学工作、高校学生干部常用文书写作这两个讲座受争议较大。对新形势下的团学组织与团学工作讲座的看法,部分同学认为内容太大,政治意义大,对学生干部来说显得不实用,有些空洞。但也有部分同学认为这极大地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明白了大形势下学生组织的现状,让我们树立更高要求的目标。对高校学生干部常用文书

写作的看法,部分同学认为听了讲座之后会对今后工作有用,并且认真、仔细做了记录。但是也有部分同学认为文书写作在网上都有,自己可以解决,不必要这么特地的讲授。

绝大部分同学都认为学生干部关系处理技巧十分有用。可以表明学生干部还是很注重人际交往的。讲座讲了学生干部和学生关系的处理、学生干部与老师关系的处理、学生干部之间的关系处理。同学们普遍认为讲座内容很全面、很有帮助。

很多同学认为如何做好大学生骨干的职场意识的讲座有些超前。同学们认为这个讲座的很多内容现在在学生工作中还用不到,但对未来职场很重要。所以学生干部们认为这个讲座的现时的作用不大,对于宝贵的学生干部培训,应该加入其它更有用的东西。

下面是部分学生第十题的表述:

10.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请您谈谈通过此次学生干部培训班有哪些收获?

同学们普遍认为通过这次的学习培训,深刻的体会、反省、认识到了自己思想上的问题,并将不断反省自己,一十分的热情和饱满的情绪秋对待工作,认真对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提高效率,把工作尽快尽好的完成,不断追求完美。牢记自己是一个学生根部,培养朴实的工作作风,真诚的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

这次的干部培训主要是在学风建设、思想修养及心理素质进行了主要的学习,让我们受益匪浅,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指导方向。同时能让大家尽快适应职位转换,更好的开展工作。还有同学表示将会一直以“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为人生目标。

三、调查结论

从本次调研反馈的情况看,学生们都表示自己在本次暑期干部培训中有很大的收获,

对今后自己即将面对的学生工作有很大的指导作用。但其中还是有一些不足之处,以下是根据这次调研结果列出的一些问题和建议。

四、具体分析

(一)存在问题

1、在培训的形式上,形式还需更加丰富。

2、在培训的内容上,内容的安排还需更加合理,避免过多,过杂,针对性不够强。

3、在培训的时间上,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要求。

4、培训过程中讨论时间安排较少,不便于学员相互间的沟通和交流。培训中需要学员之间广泛的交流学习。一是讨论交流时间不够,二是分组人员过多,相互讨论、交流不够充分。

(二)建议于对策

1、干部培训活动方式多样化

学院可根据课程内容,适当改变课程形式。如礼仪方面的课程,可通过情景模拟的形式来授课;如学生干部关系处理技巧,可通过典型案例陈述的方式;如学生干部的工作方法,可通过提前收集学生的疑问,然后做相关解答,也可在现场采用互动的方式,进行交流。如若条件允许,不同的课程可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这样,一方面,可激发同学的兴趣;另一方面,会提高课程的受益度。

2、开展部门专业知识培训课

为提高各组织的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开展部门专业知识培训课程相当重要,因为此次

组织的学生干部有很大程度上的调动,所以很多人对其部门工作不是很了解。况且很多部门的职能,有较强的专业性,如不进行相关培训,很难在短时间内进入高效的工作状态。而这种培训,可邀请以前担任过此职务的同学来给他们讲课,将以前工作优秀的方面继续传承下去,以前的资料也可分享使用。

3、适当减少授课课时

适当减少授课课时,减短课程时间,拉大课程之间的间隔。课时过多,课程时间偏长,会减弱同学的听课兴趣,这样学生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地方,从而导致听课效率低下。在少儿精的情况下,效果可能会更好。

4、建立长期有效的培养人才机制

人才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老师的长期培养。而如果建立起相关的培养机制,并一一落实下去,那么我学院会出现更多的优秀人才。

5、从调查情况看,同学们普遍希望增加“情景模拟”这一形式。在实践中让大家体会到的真谛,会有更深的感悟。

6、应根据同学的诉求而开展对应的课程

在开展课程前,根据同学对课程内容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可能在老师的角度,他们知道当今的学生干部哪些方面需要迫切提高,而从学生的角度,他们可能了解自身有哪些方面是不足的。因此,应把他们两者进行结合,然后开展课程,这样的效果可能是最好的。

行知学院学生会调查研究部

2012年9月15日

第15篇:培训工作调研报告

培训工作调研报告

为适应集团公司2010年生产经营形势需要,发挥培训工作的保障服务作用,进一步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提升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同时也为开展全年培训工作掌握第一手资料,培训中心于3月26日至29日对特钢分公司、特种铸造公司、液压机械厂、特种机械厂、工艺材料所、机电工具公司、计量检测技术研究院等单位进行了培训工作走访调研,对集团公司公司培训工作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对策进行了现场摸底、座谈和问卷调查,对基层单位的建议和好的做法进行了汇总和提炼,并结合公司2010年度生产经营主要任务和产品结构调整的要求,撰写出2010年培训工作调研实施报告。

一、集团公司培训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培训机制不健全,重视程度不够,培训形式落后、单一,针对性较差,培训经费不到位,培训效果一般。通过此次调研,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具体有:

1、培训管理机制有待改进,培训工作存在多头管理,职责不明确,资源分散,造成培训效率较低。

2、培训普遍采用传统授课方式,多数流于形式,尤其是技能人员的培训,实训过程比重不够,缺乏实际工作针对性,培训效果不佳。

3、针对性较强的、结合生产实际的操作技能和设备技术的有关培训太少。

4、培训需求的准确性是保证培训有效的源头。在公司培训中设计策划好的培训班,存在着参加的学员群体错位或设计的课程错位等现象较普遍,培训需求与培训课程良好对接方面仍有较大差距。

5、基层单位培训普遍条件较差,设施和师资普遍欠缺,需集团公司给予支持。

6、培训经费不足,规模小、不集中,效果不明显。教材费、教师津贴难以兑付,急需外出培训人员的经费不能得到保证。

7、培训与生产的冲突和矛盾较严重。有些培训可以现场搞,但有一些必须脱产才有效果。但是基层单位普遍对生产一线人员脱产学习的抵触情绪较大,怕影响生产任务。为了应付任务派一些无关

紧要的人员参加培训,针对性不强,效果不佳。

8、因存在“传了徒弟技术、丢了师傅饭碗”的顾虑,导师带徒制度推行比较困难。因考核奖惩制度没有跟上,三级带头人的作用在培训工作中没有得到很好发挥。

9、岗位说明书的描述不准确或不完整,导致岗位适应人,而不是人适应岗位,人职不匹配现象严重。因为岗位说明书描述不准确和不完善,考核内容不全面不具体,所以人的技能和能力与岗位要求有差距,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现在还无从下手。

二、调研单位反馈意见 在调研过程中,许多单位对今后的培训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主要有:

1、对某些关键岗位和关键设备,要组织人员编写讲义、操作规范,并进行规范操作,形成影像资料,以便作为培训素材推广。同时,存档以免传统技艺丢失。

2、各种培训计划由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统一下发文件,执行力强,学员群体有保证。

3、加强政策导向作用,调动积极性,从“要我培训”转变为“我要培训”,参加培训的职工利益不受损失,同时要重视培训效果的应用,加强考核。

4、培训管理职能要明确,二级单位培训工作由书记分管(党管人才原则),政工科具体负责,设立专职培训员,恢复职工培训教育委员会工作,对培训工作有评价、有表彰,形成竞争机制,解决培训工作积极性不高的现状。

5、对于新技术的应用、新标准的推广、工艺规程的标准化等培训需要集团公司统一安排,牵头协调。

6、对某些岗位的薪点需做适当调整。机电设备维修人员技能要求高,但因为是辅助岗位,薪点低,不愿意从事设备维护工作或积极性不高;青年技工完成工作定额后不愿意加班,影响生产任务。

7、应该与同行业开展工艺技术的交流活动,互相学习促进,拓宽视野。如:参观生产线、工艺技术交流研讨、专题讲座等,达到资源共享。对于关键技术窄口,同行之间取长补短,互相切磋,共同提高,形成机制。该项工作需要集团公司组织协调,指定承办单位开展。

8、营造学术氛围,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如:对技术能手和比

武尖子应有区别,建立分层奖励机制。

三、基层培训工作中的好的做法和经验

通过调研发现了一些好的培训经验和做法,值得在今后的工作中总结和推广,主要有:

1、液压机械厂让一些年龄较大的关键技能人员从工作岗位上提前2-3年退出来,承担传、帮、带的任务,现场指导10余名,使青年技工的技能水平得到提高。同时,保证师傅的待遇不变甚至提高,收到较好效果,值得普遍推广。

2、计量检测研究院对培训工作领导重视,资金有保证;培训体系构建比较完善,培训工作根据科研项目开发做好规划和预算,管理机制健全;学术氛围浓厚,结合岗位工作全员参与,共同提高,互动好;建立良好的考核评价制度,培训效果与职工的职称、晋升等利益挂钩,职工学习主动性强。

四、基层反映出来的急需培训的项目情况 年初,集团公司所属二级单位上报了2010年度培训计划。此次调研征求了各单位对急需的培训补充项目有:

1、数控、设备维修、机电一体化培训较急需。培训形式以短期、脱产培训效果更好。岗位技能的培训在车间班组培训更具有针对性,更具有针对性。培训内容应结合产品实际。

2、加强新产品投产、生产窄口的培训,如;液压、铆工、机钳、机修电工等,解决断档问题。

3、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培训,数控、刀夹具及使用方法等。

五、集团公司培训工作今年的主要思路及措施

针对上述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调研分析,确定集团公司今年培训工作的主要工作重点是:

1、加强培训工作的统筹协调,明确分工和责任,完善“统一管理、分头实施”机制,要建立“层层有人抓,层层能够落实”的制度,建立培训工作的强有力的领导和统筹协调体制。

2、培训工作要服务公司生产经营任务和产品开发情况,要在1-2个重点方向上打开突破。比如:因产品升级和设备改造进度较快,特钢公司技术人员的系统培训和新设备的系统培训非常急需;公司设备维护及维修人员急需培训;工艺技术人员的培训和交流学习非常紧迫。这些都是培训工作有力配合生产经营,并能够马上见效的重要突破方向。

3、培训师资是培训工作的重要支撑。建立多层次、多专业的专兼职内部培训师队伍是企业发展和人力资源培训开发工作的基本要求。一是要有专门的部门负责培训师队伍的建立和考核管理;二是培训师队伍的建设需要集团公司在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应实行相应的津贴制度,培训师在业余时间可以专心制作和完善培训课程,并在培训过程中不断完善,针对性较强,保证培训授课的质量;三是集团公司三级带头人和部分部门领导应上讲台,承担规定的培训课程。

4、设计开发、编制制作具有集团公司特色的培训课程是构建“大培训”格局的重要支撑点。企业培训课程是在通用课程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践经验,在充分的整理提炼后,形成有企业特点的培训课程和教程。应该围绕先进材料技术、先进设备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先进加工技术、先进控制技术、现代管理知识 方面设计开发培训课程。可以在某些关键岗位和关键工序环节、关键设备领域开展针对性的课程开发和教材编制工作,包括培训讲义、培训教材、影象资料等等。

5、进一步精确培训动因和需求,加强培训工作的计划性和及时性,二级单位每月上报一次培训需求,培训主管部门、培训实施部门要按月或按季度开展培训需求调查,形成制度,解决培训需求与培训供给的错位问题。

6、完善培训管理机制。将各单位培训工作考核纳入领导年度效绩考核指标体系,形成有效的培训管理、考核机制。三级带头人要承担规定的培训任务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外派培训学习人员带任务、带指标培训,培训结束后,要考核、总结和讲课传授;要重新实行培训工作的检查评比制度。

7、要不断创新培训形式、手段、方法,切实提高培训质量。一是要加大实训设备的投入和建设,保证技能操作训练的动手操作比重;二是引进社会和先进企业的培训方法、技术手段,开展交流学习活动。三是丰富培训形式。除了课堂讲授,还要推动和推广经验交流、案例教学、互动培训、现场观摩学习等方式,切实丰富培训手段,提高员工学习兴趣。四是构建网络学习的平台。利用集团公司局域网的资源,选部分管理、技术、技能类课程视频放到OA系统上,供大家随时在线学习。

8、开展兵器集团公司技能大赛前的专项技能培训。除选拔技能

尖子选手外,还应注重后备人员的培养,让他们得到充分锻炼。在培训项目上,要加大新工艺、新设备知识和技能训练,加强交流,聘请名师,模拟演练,争取好的成绩。

作者简介:

卢国锋,1972年生,高级政工师,工商管理硕士,内蒙古师范大学,培训中心党委书记。 陈 凯,1975年生,工程师,大学本科,内蒙古工业大学,培训中心科长。 曹晓明

第16篇:安全培训调研报告

关于山西金象公司安全教育培训的

调研报告

安全教育培训是安全文化形成的最主要的途径,是提高员工安全文化素质最深刻最根本的方法,更是保障安全生产、人员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根本所在。我公司在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中始终坚持 “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严格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法》、安监总局《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培训规定》和《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集团公司“安全是用人先决条件、培训是员工最大福利”的理念,根据培训大纲,考核标准和有关工作程序做好培训工作。

山西金象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条件复杂,职工大部分由学校刚毕业员工组成,新入厂的青年员工又占全公司职工总数的三分之二,工作环境的恶劣和人员结构的多样性、复杂性、基础差等因素给公司安全管理工作带来诸多不利因素。为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安全素质和安全意识,在金象公司党委的指导下,切实把安全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臵,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为公司的安全生产提供了保证。

一、公司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基本情况

我公司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在上级安监部门指导和各安全生产培训机构及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下,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培训工作任务。

1、严格执行“三级安全教育”制度,于2011年5月2日-5月15日分两批对新进厂的员工共计480人按要求进行了48个学时的脱岗厂级安全教育,培训内容涉及生产特点、工艺流程、电气安全基础知识、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等内容,同时督促、检查

二、三级安全教育,使他们熟悉、掌握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和

自我防护技能,达到要求的才可上岗操作;配合人力资源部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取证工作。

2、2011年6月至今对于陆续进厂员工按照金象公司培训管理制度累计对121人每人进行48学时厂级安全教育使他们熟悉、掌握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和自我防护技能。

3、2011年6月至今对于陆续进厂的外来施工队伍累计113人每人进行24个学时厂级安全教育,使他们熟悉、掌握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和自我防护技能。

4、2011年6月至今对于陆续进厂的外单位学习培训人员累计39人每人进行24个学时厂级安全教育,使他们熟悉、掌握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和自我防护技能。

5、2011年6月至今对于本单位调岗、转岗、离岗累计5人每人进行16个学时厂级安全教育,使他们熟悉、掌握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和自我防护技能。

6、2012 对全厂所有员工包括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累计728人进行了安全教育使他们提高并掌握必要的安全技术知识和自我防护技能。

二、主要做法

1、构架安全教育体系。在结合新建单位特点和公司安全教育工作实际的基础上,制定加强安全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负责人为安全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安全教育计划、专题安全教育制度和安全教育主题活动在金象公司全面展开。把班前班后会、安全员安全谈心、“三违”讲评、安全培训等日常工作纳入安全教育工作范畴,确保教育保证监督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2、突出安全氛围营造。充分利用公司宣传栏、公开栏、报

纸、网站等,开辟安全教育专栏,及时宣传报道发生在职工身边的安全生产典型事例,推动了全员安全教育。精心组织开展 “安全生产月”等系列宣教活动。车间开展隐患排查,超前消除人和设备的安全隐患。车间以班组为单位,坚持班前会必讲安全,让职工参与其中充当“主角”,营造出浓厚的安全教育氛围。

3、拓展安全教育内容。每周召开安全例会,具体指导基层单位安全教育工作。利用安全例会、安全活动周等途径分析总结、剖析其他单位严重违章事故,自身查找安全培训、安全管理、安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开展汲取事故教训的大讨论,形成安全压力人人担,人人头上担责任的互动格局。

4、重抓新职工安全教育。针对新工人思想多样化、安全意识差和臵换职工情绪不稳的特点,提前制定安全教育方案,组织师资力量,多种形式展开安全教育。重点讲解专业安全知识、安全法律法规等内容,让新职工掌握应知应会的安全工作要点和避灾自救安全常识,尽快具备上岗前的安全基础知识。

5、持续整治“三违”现象。持续开展安全员安全谈心和“三违”讲评工作。职工发生“三违”后,安全员当天进行安全谈心,当班进行“三违”讲评,帮助“三违”职工认识错误。根据情况分类制定帮教措施,“三违”人员纷纷写出书面认识。指定专人帮教,并按照闭环式管理及时跟踪,确保了“三违”职工转化效果,达到“一人违章、全班受教育”的效果。2012年上半年金象公司未发生轻伤以上人身事故。

6、严格监督考核机制。考核能否严格到位,直接关系到安全宣传教育的成败。为把安全教育工作长久推进下去,成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安全教育的内容列入“五好班组”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在考核标准中增加所占分数的比例,每季度对各单位

考核一次。每次考核采取到班组中了解情况,查看记录,现场提问等形式,全面深入地考核安全宣传教育的真实情况和实际效果,形成动态考核的良好机制。

三、目前安全教育工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个别单位存在安全教育的内容单

一、形式呆板现象,安全教育工作仅仅是停留在念念文件,传达传达上级安全工作精神的层面上,导致安全教育说来说去一个样、说多说少一个样、说与不说一个样。

2、部分单位安全员没有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安全教育工作的要领理解不深、理解的不透,导致个别单位安全教育工作没有创新、没有思路。

3、少数单位工作方法欠缺。个别单位只注重对违章人员的罚款,忽视了罚款后的思想工作,管理人员工作方法粗糙,对“三违”职工处罚后,未能举一反三,没有起到教育作用,反而激起基层一线工人的不满情绪。

四、几点思考与建议

1、安全教育工作要突出主题。本着“围绕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的主题要求,利用职工班前班后会、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教育培训等方式方法,把安全教育主题活动和“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安全生产每一个环节,对职工安全意识的动态把握和对安全隐患的超前防控,使生产活动中危及劳动者生命安全、身体健康的各种事故风险和伤害因素,始终处于有效认知、动态。把握和超前控制状态,达到本质安全型的内在要求。

2、安全教育工作要立足基层。公司领导要经常深入基层了解和掌握生产一线的客观条件和职工的思想状况,因不同情况而采取不同的安全教育方法。通过强化生产一线干部职工的安全教

育,促进思想和行为转变,提升综合素质,激发了职工队伍的活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安全教育工作向“精、细”的转变。

3、安全教育工作要因人施教。职工是安全生产的主体,也是安全教育的主体。金象公司职工成分复杂,既有经验不足的年轻职工,也有安全意识淡薄的不放心职工,开展安全教育工作时,针对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岗位、不同年龄等因素,客观分析各种因素给各种类型职工带来的不同感受和心理影响,因人而宜,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保证安全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4、安全教育工作要齐抓共管。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全方位的努力。坚持党政工团妇齐抓共管,坚持安全教育工作大格局原则和思想政治工作“一岗双责”要求,党政一起抓安全抓教育,形成“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强大合力,推动安全教育工作健康发展。

山西金象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第17篇:中层干部培训调研报告

中层干部培训调研报告

“围绕增强执政意识、提高执政能力,创新培训方法,提高培训质量,大规模培训干部。”深入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的这一精神,抓紧抓好青年干部队伍的能力建设是关键。近年来,钟山县坚持把能力培养作为教育培训青年干部的突破口,一手抓理论培训,一手抓实践锻炼,全面加强青年干部的党性修养,提高青年干部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全县三个文明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加强理论培训,是青年干部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础

我县针对部分青年干部缺乏系统理论教育的实际,坚持把理论培训放在教育培训工作的首位,通过精选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合理利用资源、加大管理力度,全面加强青年干部的党性修养,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为青年干部的能力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精选培训内容。我们从青年干部的自身特点出发,结合实际工作需要,以“夯实理论基础,增强党性原则,提高知识水平,强化工作能力”为主线,精心选择培训内容。一是在理论教育方面突出系统性,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心内容,结合学习科学发展观和中央的重大方针政策,使青年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实际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二是在党性教育方面突出政治性,重点进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党的先进性教育、党的传统作风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等,使青年干部进一步接受党性教育,坚定政治立场。三是在知识更新方面突出开放性,结合国际国内和县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安排当代世界和中国经济、政治和科技等方面的教学,邀请县领导和部门乡镇领导进行县情教育和研讨,使青年干部开阔视野、提升知识层次,逐步培养起面向未来、面向发展的眼光。四是在工作能力方面突出实践性,强化业务知识、管理知识和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培

训,使学员在今后实际工作中能成为行家里手,大胆创新,开拓进取。

2、创新培训方式。一是集中培训与分类指导相结合。我们对青年干部培训既有统一的标准要求,又根据不同对象分层次、分类别开展培训,举办了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班、青年人才培训班、党外青年干部培训班、新上岗领导干部培训班等不同班次,避免了学非所需、补非所缺的弊端。在青年后备干部班培训中还创出了特色,形成了制度,办出了成效,多次在省市党校或组织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二是理论学习与专题研讨相结合。为增强感性认识,我们结合所授内容列出一些专题,组织学员外出参观考察调研,拓宽视野,学习他人经验,促进自我发展。三是课堂教学与模拟社会实践相结合。

3、合理利用资源。培训中我们十分注重优化、合理利用好各类培训资源,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明确、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培训资源,使有限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为培训服务。

4、加大管理力度。我们对各类青年干部的培训,都十分重视管理工作,尤其是在青干班培训中建立起了一系列管理制度。一是建立了管理机制,制定了管理细则。二是规范培训操作流程,使培训有章可循。从培训办班前的调研、可行性分析、列入计划,到办班中的教学管理、实践安排、后勤保障,再到对学员的学习考核、跟踪管理等,都明确责任,落实责任,使培训工作稳步推进。三是建立和完善了考勤制度、评选推优制度、培训诫勉制度、辞退学员制度、干部学习档案制度等各项班级管理规章制度,为提高培训质量提供了有力保证。

通过上述措施,广大青年干部的各方面能力在理论培训中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在培训内容的设计上,通过强化理论武装和党性锻炼,提高了他们的理论素养和党性修养;通过强化业务知识和工作技能,增强了他们的业务工作能力;通过强化知识更新和领导科学,拓展了他们的世界眼光和管理能力;通过强化县

情教育和发展意识,提升了他们参与中心工作的能力。培训方法的精心选择、培训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培训过程的严格管理,都有利于青年干部最大限度地在培训中增长本领、增强能力。

二、注重实践锻炼,是青年干部能力建设的根本途径

近年来,我们在加强理论培训的基础上,还努力为青年干部创造实践锻炼的机会,打造施展才华、发展能力、成长成才的平台。

1、上派跟班学习。即乡镇派员到县级机关部门,县级机关派员到省市对口部门进行跟班学习。

2、下派基层实践。即选派机关部门优秀年轻干部到镇村、社区居委会等基层单位挂职锻炼,熟悉基层情况,学会做群众工作。使他们在提高全县基层党建工作基础的同时得到锻炼。

3、外派招商取经。即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外出到沿海发达地区开展驻地招商锻炼,让他们到经济工作一线去经受考验,在激烈竞争中增长才干。

4、委派关键岗位锻炼。即根据县内重点企业、重要项目的发展需要,从县级机关中筛选出合适人选委派到重点企业、重要项目进行跟踪服务。被委派的干部大多能独挡一面地开展工作,在重大项目推进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创新培训机制,是青年干部能力建设的关键措施

我们对青年干部加强理论培训,在“靠得住”和“有本事”上下功夫,不断提高青年干部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了优秀人才不断脱颖而出。同时,我们围绕“出人才”的目标,创新育人机制,完善相关制度,为青年干部的能力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是建立了“述学、评学、考学”三位一体的督学机制。对年轻干部进行重点督学考学,考学情况归入干部学习档案,对考试不达标、考核不过关、政治理

论水平不合格的不予提拔,督促年轻干部自觉加强学习。

二是健全了实践锻炼跟踪管理制度。我们建立了教育培养工作台帐,制定了年轻干部实践锻炼计划和跟踪管理卡,实行微机化管理,每年进行一次全面调查摸底,掌握年轻干部实践锻炼中的思想动态和实际效果,及时加以引导和督办,增强教育培养的针对性,提高实践锻炼的实效。

三是实行了教育成果转化运用制度。我们规定,年轻干部在教育培训期间要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撰写1篇以上的调查报告或理论文章;教育培训之后,所在单位党组织要求他们运用所学理论改进工作,并对思想作风和工作实绩进行考察考核,引导其真学真用,增强创新能力。

四是坚持了干部教育与使用结合制度。在年轻干部的使用上,我们认真落实《干部任用条例》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先培训后上岗、先考学后提拔制度,把干部教育培训情况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之一。我们规定,优秀年轻干部优先培训,成绩优异能学以致用的、实践锻炼表现突出的优先提拔;凡是未经过正规培训的、未达到规定学历要求的年轻干部不准提拔,未经过相应实践锻炼的不准提拔。

第18篇:新教师培训调研报告

新教师培训调研报告

**一中党委委员

**

根据市委“**”主题教育工作会议要求,我校开展“**”主题教育,召开了主题教育工作会议,进行了一系列的主题教育,为进一步推动主题教育,开展“**”主题教育调查研究,自己根据要求,制定了调查研究方案,根据自己分管工作的特点,针对学校新教师的培训,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活动,具体调研作以汇报。

一、调研目的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我校对新教师培训特别重视,新形势下如何实施有效地新教师培训工作,是学校教科处、课改中心和学校管理层直接面对的课题。实践证明,培训内容和施训形式的科学与否,应是以参训者的评价为标志,否则,培训会因缺少参训者的参与和生成而低效。从调查入手,了解新教师需求,把握新教师成长动态,实施有效培训,使新教师培训工作更加切合新教师成长的实际需求和成长规律,促进新教师进行准确的职业定位,提升新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使新教师培训工作更加专业化、科学化。

二、调研方式

深入科室、课堂调取一手材料,采取师生座谈、调查问卷、等方式灵活开展;沉下身子,深入一线,掌握实情,不搞“作秀式”“盆景式”调研和不解决实际问题的调研;与师生面对面,合理确定调研方式和时间,不影响被调研者正常工作秩序。

三、

调查内容过程

本次调研,采取分年级、分层抽样方法,对从高一到高三的不同参训对象开展培训需求调研。发放调研问卷38份,回收有效问卷37份,其中:高一26份、高二7份、高三4份、培训者2份。

在提交问卷的37名培训对象中,这些人基本上都全程参加了我市教育局组织的岗前培训继续教育,安丘一中新教师培训,对安丘一中问题教学研究、小课题研究等基本掌握,对继续教育工作的沿革发展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他们的态度和建议有利于对培训工作的全面审视和规划;他们的意见应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适性。

具体做法:

1、交流了解获取一手材料。

坚持做到每天到教科处、课改中心、年级的时间,跟科室人员、教师进行交流,大家畅所欲言,这样可以了解当下教师教学中存在的疑惑,存在的各种困难,对新教材的把握理解程度,对新课改的认识,做到心中有数。用座谈的方式了结教师当下思想状态,了解对当下教育教学方式的认识,对工作的认识,掌握了思想动态,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根源,有利于更有针对性的确定培训的内容方式,从而制定出提升方案。

2、举行新教师培训会议。

会上,我们通过领导指导、名师引领等给新教师思想、业务上以帮助,主要是校长讲话指导,教科处负责人具体培训,利用学校多媒体展示以及调查问卷方式,让教师们通过多媒体展示教育教学创新理念,用这种方式真正展现出来老师们的能力,使学校真正了解当下年轻一代教师与老教师的思想变化,了解对当下素质教育、新高考,人生认识,职业认识,包括人生价值观的认识,从根本上了解当下教师对教育教学的认识,同时教科处负责人把培训的具体内容以及培训的要求统一部署,细化调研步骤,寻找突破的根源,从而制定解决的方案。

3、组织召开调研成果交流会。

由教科处、课改中心、信息中心负责人参加,教科处、课改中心、信息中心负责人发言交流调研成果,形成统一的方案;每位参加培训的教师都写出心得体会,可以是教案撰写方面、课堂讲练方面、对考纲考题的研究方面,会上进行交流,这样可以取长补短,也更有利于提高个人的教育教学水平,其次充分利用教师培训时间,广泛征求意见,实际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重难点突破,真正让教师上好每堂课,教育教学创新上再突破。

4、抓好过程管理。

培训紧紧围绕学校“和雅文化

”,立足“三以四有”问题教学法,让每位教师都能掌握课堂精髓,课上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⑴充分利用每周的听课评课制度。组织以教研组长为主的评委对培训的教师进行打分,评选出优秀课堂,通过竞赛提升能力,同时通过评课让老师们知道自己还存在的问题,不断的去提升自己。

⑵鼓励老师们积极参入学校组织的最受学生尊重的老师和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活动。师生互动,共同提高,每周组织学生投票选出自己心目中的优秀教师。这样既提高了培训的效率也有利于教师更快更好地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⑶充分利用每月的师生教与学竞赛。每月都评选出教学新秀,这样他们通过竞赛成果就能知道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的地方,在竞赛中获奖的老师给与他们大力表彰,颁发教学新秀荣誉称号,鼓励他们再接再厉,这样保证培训的高质量。

⑷鼓励他们平时多研究课题。积极撰写小课题研究论文,教科处对他们撰写的课题跟上指导,同时在备课中多写个人反思,总结自己在平时教学中不足的地方,通过反思也了解学生的情况,这样提高自己的能力。

四、安丘一中新教师培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根据党中央“立德树人”的要求,面对经济一体化、教育国际化、人才多元化的发展背景,安丘一中历经改制、重建优化机制内涵,

2018年教育局又斥资进行内部设施建设,配备了适用于各学科教师培训的各类专用教室,使之成为集学术报告、教学展示、教师培训、会议交流、网络互动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学术交流中心”,达到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基础设施要求,为学校新教师培训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和环境支持,使得新教师的培训有了更好的保障,保证了新教师培训工作顺利展开。

安丘一中制定下发了《新教师三年培训方案》,《新教师培训手册》,对参训教师的课题研究、专题培训、分散培训、教研活动、校本培训、读书、听课、反思等情况进行跟踪记录,通过自我评价、同行评价以及校长导评等实现对培训教师的全程监控,使学习、反思、研究真正成为教师的专业生活方式。同时建立了培训反馈机制,综合学员每月一次培训的出勤情况、培训表现、培训作业、平日课堂等情况进行及时的总结,通过区域网面向全校进行反馈,及时调控教师的学习与发展状态,调控发展的方向。

但是培训仍存在一下问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培训认识不足。这里既有领导重视的问题,也有教师认识上的问题。领导重视不够,对培训工作缺乏强有力的管理措施和激励机制,造成教师参训主动性不够。教师认识不到位,形成了对培训应付了事的现象。

2、对培训内容研究欠缺。过去培训内容的确定,主要是自上而下确定的,教师们主要是被动接受。培训尽管增加了调研和问题反馈环节,但是重理论轻实践的成分还是很大,培训的内容往往与教师的需求还是油水分离,培训的针对性还不强,对实践的指导还不够。

3、对培训的方式单一。过去的培训主要是集中培训、校本培训、远程培训。集中培训主要以专题报告的形式组织开展,一人讲,数十人听,方式单一,受训者被动接受,效果不好。校本培训由于缺乏有效的互助和真正的专业引领,没有落到实处,往往变成了枯燥的读书和填写报告册,校本流于形式,成为教师的负担,校本的编写质量远远达不到要求,造成培训缺憾。远程培训由于缺乏有效的监控,个别教师网上远程培训的动力不足,仅仅是应付了事,没有能够做到深钻细研,以及在我们学校还受到客观条件制约等因素的影响,实际效果也大打折扣。

4、对培训成果转化不够。各种培训的训后跟进不到位,形成了培训结束,就画上了“圆满”句号的现象,缺少培训的跟踪激励机制,使得有限的培训成果失去了及时转化为自己或指导他人实践的最佳时机,培训过后,新教师的专业水平止步不前,变成了训了就“训了”的结局,起不到预期的目的。

5、对培训者的要求不到位。大多数培训的培训者主要由市级教师培训机构的教师和市教育局的教研员担任,学校层面主要由学校教科处和课改中心、实验中心和信息中心的主任和教师承担,他们在理论上和实践方面都难以称得上是最优秀的,且长期往复承担培训任务,难以让参训教师信服,产生排斥心理。

(二)对新教师培训问题原因分析:

1、新教师们希望加强培训工作的组织管理。建立健全教师培训工作的激励奖惩制度,完善新教师培训的方案,进一步调动新教师参训的积极性,乐于主动地参加培训,让新教师们在参加培训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精神鼓励和实惠;如新教师中获得教学新秀的有5人,激励少。

2、要求培训的内容紧密联系当前的课堂教学。理论的学习要易于内化为实践,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既立足于提高新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又能促进新教师的专业发展。新教师每周参加两节听课,离课堂教学目标欠缺。

3、他们希望进一步丰富培训形式。让老师们自己选择符合自己实际的培训方式,大多新教师非常希望到名校观摩学习,得到名师的指导和培训,有条件的新教师也很欢迎远程培训,但是学校提供的机会不够,每月外出学习次数少,甚至没有。

4、学校培训能够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和要求。开展分层、分类培训。在具体培训过程中,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由各学科的骨干教师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骨干教师帮扶次数少,每周指导,听课达不到2次。

5、要求加强培训者队伍建设。组建名师讲学团,开展巡回教学指导,同时要加强市、教育局、学校三级培训指导网络建设,加大对学校层面业务指导人员的培训力度,特别是教科处、课改中心的老师,因为他们是校本培训的最基层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他们是校本培训能否落到实处的关键,对新教师的成长起关键作用学校名师讲团开展力度欠缺,9月份仅组织了1次。

6、要求加强市级教师培训远程支持服务平台建设。为教师提供方便快捷的交流展示的平台,促进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学校平台建设缓慢,一些内容不够健全,比如上传的创新教法仅有2篇。

五、对新一轮培训的思考和措施

通过调研,我们梳理了过去教师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了解了教师对新一轮培训的期望和需求,探讨了新一轮培训中需要完善和改进的重点。

(一)、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教师培训制度,加大督导检查力度。首先,既要落实约束机制,又要建立激励机制,要通过制度的完善落实来提高教师参训的积极性、主动性。其次,要加强对教师培训工作的督导评估,将其纳入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来,并作为主要内容之一,以推动教师培训工作的持续开展。再次,要对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进行年检,评出等级,结果在全校通报。

(二)、要真正从新教师的现实需要出发,设计培训内容。培训实施过程中,老师们的一个要求就是让他们知道应该怎么做,其实老师们的需求很具体,但我们在培训的时候关注了过多的为什么的问题,而到了关键的应该怎么办时,又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教师们当然不满意。当前,课程改革正进入深水区,课堂教学正在向追求“有效”、“高效”的方向发展,教师如何转变自己的角色,引导、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也是广大一线教师最普遍、最迫切的需求。因此,新一轮教师培训围绕“提高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学校问题教学”这个核心设计内容,无疑是对路的,与培训也是紧密衔接的。但实施过程中一定要突出真做真学,只有老师们行动了,才可能有改进、有转变、有提高,才能改变过去培训中的听讲但不主动研究的现象,培训才有实效。当然,除此以外,顺应当前教育改革发展形势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其他培训内容也是必需的,如:高考考点专题、师德专题、班主任工作专题和学科素养提升等。

(三)、要创新丰富培训的模式和方法。从教师的希望和教师培训工作发展的趋势来看,集中培训、校本研修和远程培训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模式是开展我校新教师全员培训的主要途径,但在实施过程中,三种方式一定要既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又能互相弥补各自不足,成为有机结合的整体。集中主要解决培训的组织部署、阶段性总结、交流研讨和问题指导等,远程主要解决专业引领、问题指导、交流展示等,校本主要解决“做”的问题。同时,要进一步丰富培训的方式,像名师讲学、外出学习研修、案例观摩、送教上门等教师们喜闻乐见的培训方式,要作为常用的方式贯穿于教师培训的始终。

(四)、要大力加强培训者队伍建设。要以专兼结合的方式,从一线优秀教师中选拔部分骨干充实培训者队伍,成立名师工作室,组建名师讲学团。加强培训者培训,可通过外出学习、岗位研修、下校实践等方式,认真组织实施培训者每年的培训研修,严格培训者的考核评价,提高培训者的施训能力。

第19篇:煤矿安全培训调研报告

煤矿安全培训调研报告

孙培斌

二〇一七年三月九日

煤矿安全培训调研报告

孙培斌

一、安全技术培训调查的背景和的现状

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我县一共发生一起事故,死亡2人。属于一起瓦斯窒息死亡事故。充分暴露出煤矿安全管理混乱,煤矿安全培训工作不到位。

煤矿安全技术培训是一项严肃、认真的安全基础工作,搞好职工的安全技术培训,努力提高煤矿职工队伍的安全素质,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根本,也是维护职工人身安全的基本保证。强化煤矿安全技术培训,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要任务,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具体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规定:“煤矿企业应当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不得上岗作业。”《煤矿安全监察条例》也对煤矿企业提出了强制性开展安全技术培训工作的严格要求。对在新体制下加强煤矿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安全培训质量提出了新课题。这充分说明了煤矿安全技术培训工作由于行业的特殊性,比其它行业显得更为重要。 据查阅资料统计,1981-1999年,全国煤矿职工死亡人数114878人,百万吨煤死亡率为5.94。而同期美国煤矿死亡人数仅为1261人,特别最近三年煤矿死亡人数每年均控制在40人以下,1994年以后百万吨煤矿死亡率一直保持在0.05以下。我国安全生产形势如此严峻,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人员安全意识差、能力较低,构建和完善安全生产培训体系,加强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是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二、存在问题

从大量事故调查资料分析结果看,80%以上的事故都是“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国外工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充分说明,强化安全生产培训,提高人员安全素质是减少事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是,长期以来,很多企业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个问题,或者认识不深,理解片面,对安全技术培训工作抱着敷衍了事和走过场的态度,没有给予充分重视。

三、规划措施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煤矿机械化、自动化水平在不断提高,国家的法律法规都在不断健全和完善。为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杜绝“一劳永逸”的学习态度,树立不断培训和努力学习的思想。为使安全培训教育取得预期效果,必须注重培训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同时考虑到煤矿行业的特点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根 据培训对象的不同因地制宜,制订不同的培训规划措施如下:

1、安全培训内容 (1)法律法规教育。主要有法律基础知识,如《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行政处罚法》、《行政监察法》、《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煤炭法》和《劳动法》等。 (2)煤矿安全基础知识。包括井下各种有毒有害气体、粉尘的性质和危害及防治办法;采、掘、机、运、通各个环节中的工作常识、要领及安全注意事项,如采掘工作面的安全技术、爆破安全技术、“一通三防”安全技术、矿井提升运输安全技术、矿井电气安全技术、井下现场救护常识等。 (3)煤矿安全技术法规。主要包括《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规程执行说明》、《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一通三防”责任制和各种《操作规程》及《作业规程》等。 (4)煤矿事故分析和处理。主要是案例教育,包括煤矿各种事故产生的原因、特征、发生发展过程、分析技术方法的理论和防治对策等方面。 (5)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等方面的信息技术。 在具体培训中,可根据培训对象不同安排选用不同的内容。

2、培训形式 (1)入矿培训。对象为新招收的工人,一般是脱产培训,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时间为2个月。但在实际中很多矿并未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培训,内容简化,时间仅有一个星期左右,使得进矿的新工人刚一参加工作在安全方面的素质就先天不足,从而为以后的违章埋下隐患。 (2)现场培训。对象包括经过理论培训的新工人和对工艺、设备等不熟悉的所有各种工作人员,时间可能只有几分钟,也可能长达数月之久。内容包括手工操作过程、工艺设备流程、工作原理和使用维护方法等。 (3)脱产集中培训。对象为在煤炭企业工作的各类人员,根据工作岗位和性质,可制定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培训周期。对特殊工种和各级安全监察管理人员,必须按规定进行上岗资格培训和定期安全培训对其他工作人员也应进行定期安全培训。 (4)在职培训。对象为在煤炭企业工作,没有时间或不需要进行脱产培训的各类人员,如班前、班后安全培训,利用会议间隙培训,利用有关图书资料自学等。

四、加强和改进农民工安全培训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一)将农民工安全培训纳入安全生产培训总体规划,变招工为招生。根据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制定相应的培训规划,将把农民工作为安全培训的重点对象提出明确的目标、措施和要求。各地也要完善相应的规划内容,抓好实施。

(二)加大执法力度,进一步落实企业培训主体责任。将安全培训特别是农民工安全培训纳入监察执法的重要内容,各级监管监察机构要开展经常性安全培训专项督查,督促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落实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全员安全培训,特别是对高危企业新招录的人员,必须实施强制性岗前安全培训,经考核合格方能上岗作业。对不履行全员安全培训义务的高危企业以及未经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就安排上岗作业等违法行为,要依法严肃查处。

(三)加强安全培训法规制度建设,继续推进以农民工为重点的全员安全培训。一是针对当前农民工安全培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完善农民工安全培训相关政策措施;二是进一步修订、完善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三项岗位人员的安全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研究制定高危行业农民工安全培训大纲和标准;三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推进煤矿等高危行业全员培训特别是农民工安全培训工作。四是继续推广江苏海安经验,广泛开展安全生产知识电视培训等普及性培训活动。五是把对中小企业安全培训的指导服务与监督管理结合起来,组织对没有培训能力的中小企业开展送教上门活动。六是整合培训资源,完善培训机构布局。

(四)增强培训针对性,提高培训质量。一是加强培训需求调研分析,完善不同培训对象特别是适合农民工的培训模型,增强培训针对性。二是组织开发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培训教材,当前重点要做好与教育部联合拍摄《煤矿工人安全须知》电视片,以及编写《农民工安全生产知识读本》等工作。三是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传授安全知识,积极倡导采用动画、幻灯片和多媒体等农民工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培训,强化实践教学,增强培训效果。四是强化培训考核。抓紧建立全国统一考核题库,严格考核标准,严格教考分离,确保培训质量。五是完善培训机构动态管理机制,制定《安全培训机构质量评估考核细则》,提高认证标准,对培训不规范、培训质量不高的培训机构,及时淘汰或降级。

(五)积极推广典型经验。总结华坪县金达公司大凉煤矿实施劳动预备制培训,变招工为招生等经验,加大宣传力度,以点带面,推动农民工安全培训工作上新台阶。

(六)给予农民工安全培训的政策支持。建议各级政府将农民工安全培训资金列入政府预算,建立由政府、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的农民工培训投入机制。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改变我国工伤保险轻预防、重赔偿的传统观念和做法,研究工伤保险按比例提取,用于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安全培训教育。进一步落实好农村九年义务教育,从源头上提高农民工文化素质。建议加强劳动用工管理,督促煤矿等高危企业全面实行用工登记制度,将岗前安全培训作为重要基础条件;有关部门在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教育以及正在实施的阳光工程中增加安全知识内容。

3月7日至3月8日,华坪县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骨干教师一行4人前往华坪县大兴圣达石板箐煤矿开展一季度教研活动,活动形式采用现场专题调研。

行前培训中心制定了活动方案,确定了各参与教师的调研课题,分别是安全管理、开采技术、矿井通风、瓦斯防治、水害防治、机电运输、职业卫生等。在现场期间首先听取矿井技术管理人员对各系统的介绍,并查看相关图纸资料,随后对地面设施及井下进行了现场调研。

通过本次活动丰富了教师的感性认识,熟悉了机械化运输矿井的生产系统和安全管理体系。教师将撰写调研报告,并对相关课件进行修改完善,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第20篇:职业技能培训调研报告

职业技能培训股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落实《百乡千企万人大调查活动的意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广泛征求企业、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找准制约本部门、本单位发展的突出问题,推动转创活动的深入开展,进行走访调研,深入到基层、企业服务对象及人民群众中,了解掌握各类存在的问题,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下设的职业技能培训股的职能:拟定落实城乡劳动者职业培训意见和规划;拟定落实高技能人才、农村使用人才培养和激励意见、办法;拟定落实技工学校及职业培训机构发展规划和管理规则,指导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完善职业技能资格制度;拟定落实国家职业分类、职业技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实施意见;拟定落实职业技能鉴定意见、办法,并监督实施;承担国家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办理和发放工作。

二、做好职业技能开发工作是加快人口资源大县向人力资源强县转变的必然要求。

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最终保证。从数量和整体水平看,当前我县人才队伍还远远不能适应我县经济发展的需要,人才资源综合素质有待提高,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缺乏。人力资源丰富而人才资源缺乏仍是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性矛盾之一。当前,我县正

1 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的重要发展阶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区域竟争力,最终都需要依靠各方面的专业人才来实施和落实。而我县人力资源结构和劳动者素质,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相比,差距十分突出。我县城镇从业人员中技能劳动者仅占38%多,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的从业人员占技能人才总数不足30%,远低于中等发达国家高技能人才30%的发展水平。全县75万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0.7%,初中文化程度占33.2%,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32.27%,大专及以上仅0.93%。低素质的劳动力供过于求,高素质的劳动力则供不应求,同时,人才资源的结构性矛盾也十分突出,传统专业人才供大于求的现象普遍存在,新兴专业人才供给明显不足。这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资源层面需要解决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切实加强职业能力建设,培养现代产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及知识技能型人才,已成为加快人口大县向人力资源强县转变的必由之路。

三、健全制度,明确目标任务

为加快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工作,淮阳县制定了《推动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实施方案》,总体目标是建成12所高标准高质量职业培训机构,在校生规模达7000人以上,企业在岗职工培训3000人次以上,农村初、高中毕业人员2000人以上,参加职业技能鉴定2000人以上,新技师培养60人以上。制定具体的工作任务和措施,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各主要职能部门为成员的推动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工作领导小

2 组。为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的落实,明确了目标任务,提供了组织保障。

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实施方案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以农材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为重点,积极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1、积极开展企业职工(在岗农民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计划。结合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技术项目引进,围绕产业机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需要。对企业职工开展在岗或转岗技能培训,全面提升职工队伍素质,重点提升一线员工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操作能力、掌握新技能的能力和安全生产能力,努力建设一支适应新型工业能力要求的技能型职工队伍。近两年开展企业职工技能培训6552人。

2、实施失业人员再就业计划。大力推进技能再就业培训,以提高失业人员再就业能力,促进其实现再就业,对就业困难群体,在实施就业援助的同时,组织其参加岗位适应性培训,结合市场需求和岗位开发,密切与用人单位沟通和联系,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培训,订单式培训和定向培训,突出培训的实用性,让培训与再就业紧密结合,实现失业人员技能提升与就业岗位的有效对接,共完成失业人员技能培训3100多人。

3、实施劳动预备制培训计划。对新成长劳动力开展技能储备培训,积极引导技工学校及职业培训机构加大校企合作力量,扩大劳动预备制招生规模,重点对城乡“两后生”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加快培养后备技能人才,积极鼓励当年退役并有就业愿望的退伍士兵和有需求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参加相关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两年来共开展

3 劳动预备制培训5477人。

4、以技师和高级技师培养为重点,加强高级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做好职业技能资格鉴定工作。

1、实施新技师培养劳动计划,进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使用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企业、行业主体作用,结合企业生产需要,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几年来共培养新技师、高技能人才422人。

2、完善职业技能倍增计划,按照扩大规模,规范管理,狠抓质量,树立信誉的原则,推动职业资格证书科学发展。一是努力推进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资格鉴定工作,落实农村转移劳动力考核鉴定补贴政策,调动参加培训鉴定的积极性,建立了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技能考核鉴定同步实施制度,确保掌握一定技能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应考尽考,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二是积极引导企业在岗职工开展职业技能鉴定,进一步落实就业准入制度,确保职工持证上岗。三是全面开展技工学校与职业培训机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组织技工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结合学校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推动结业学员“双证书”制度的落实。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承担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实施的培训机构,培训规模小,教学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薄弱且不稳定,严重制约全民技能振兴工程的实施。

二是劳资双方对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认识不足,只顾眼前利益,不从长远考虑,造成劳动者不愿意参加培训,各种培训机构生员减少,基本招不到学生,用人单位更是不愿组织职工参加培训,怕影响企业的生产及眼前利益,更谈不上人力物力及培训经费的投入。

4 三是培训补贴资金标准较低,培训机构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造成培训时间得不到保证,达不到规定的培训效果。

《技能培训调研报告.doc》
技能培训调研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