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调研报告的范文

2023-01-07 来源:调研报告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中学生文明礼仪调研报告

一、调查背景

文明礼仪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的体现,随着德育工作的不断深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铺开,文明礼仪教育已逐渐被各位教育工作者所注重。目前,各地一些在这方面走在前列的学校,已经在如何强化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上做文章了。

二、调研时间、调研时间 2009-11-

5三、调研地点 xxx学

四、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为了了解更好地调查滨江中路第一小学学生文明礼仪情况,以了解小学生文明礼仪现状,进行了此次调研活动。本次调研活动采用调查问卷以及实地考察记录形式,其中调查问卷对象为进行教学活动的三个班级。经过后期的对所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得到有效问卷数60。

五、问题分析

1、学校文明礼仪基本现况

首先通过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对学校整体环境的观察发现:学校的整体文明礼仪气氛比较好,课室内外都贴有文明标语;而同时发现小学同学放学时都要先排好队。这都是学校良好文明礼仪教育的正面反映。然后在进行教学活动前对课室内学生情况的观察中却发了少部分同学的行为存在某些不和谐因素,例如不文明用语、打扑克、起哄等。而同学上交的调查问卷中显示,同学们普遍认为学校内文明礼仪的存在比较多,但仍存在不文明行为。其中最多的是课间大吵大闹、追打,其次为说脏话和上下楼梯大吵大闹。作为小学生,部分同学思想尚未成熟,对某些行的正确与否为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对文明礼仪所以出现少数的不文明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但这并不等于可以对之放任自由。作为学校方,应该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正确的引导。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daodoc.com】

2、学生对自身文明礼仪的认知程度

上一点对学校文明礼仪基本现况的分析中提及小学生的思想未成熟对某些行为不能作出很好的正误判断,这也就是学生自身对文明礼仪的认知程度。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发现:有五分之三的学生认为自己平时的行为很少失礼;而只有约五分之一的同学认为自己偶尔会失礼,拿不准正确的礼仪是什么。这比例与我们实际的观察情况也相符。但是除此之外,仍存在极少部分同学是直接对自己的行为是不注意而经常失礼的。

虽说只有五分之一的同学对正确礼仪的认识不清晰,极少部分的同学对自己的行为不约束,但这都是不能被忽视的。因为根据小学生可塑性强、又具有好模仿和从众的心理特点,这极少部分不约束自己的同学很容易就对那五分之一的同学和对其他的同学带来负面的影响。假如这五分之一的同学都被不好的方面影响了,那么很可能会引起恶性循环,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对此,学校文明礼仪的教育的重心应适当偏向这部份同学。(责任编辑:范文之家)

推荐第2篇:中学生文明礼仪调研报告

一、调查背景

文明礼仪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的体现,随着德育工作的不断深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铺开,文明礼仪教育已逐渐被各位教育工作者所注重。目前,各地一些在这方面走在前列的学校,已经在如何强化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上做文章了。

二、调研时间、调研时间 2009-11-

5三、调研地点 xxx学

四、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为了了解更好地调查滨江中路第一小学学生文明礼仪情况,以了解小学生文明礼仪现状,进行了此次调研活动。本次调研活动采用调查问卷以及实地考察记录形式,其中调查问卷对象为进行教学活动的三个班级。经过后期的对所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得到有效问卷数60。

五、问题分析

1、学校文明礼仪基本现况

首先通过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对学校整体环境的观察发现:学校的整体文明礼仪气氛比较好,课室内外都贴有文明标语;而同时发现小学同学放学时都要先排好队。这都是学校良好文明礼仪教育的正面反映。然后在进行教学活动前对课室内学生情况的观察中却发了少部分同学的行为存在某些不和谐因素,例如不文明用语、打扑克、起哄等。而同学上交的调查问卷中显示,同学们普遍认为学校内文明礼仪的存在比较多,但仍存在不文明行为。其中最多的是课间大吵大闹、追打,其次为说脏话和上下楼梯大吵大闹。作为小学生,部分同学思想尚未成熟,对某些行的正确与否为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对文明礼仪所以出现少数的不文明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但这并不等于可以对之放任自由。作为学校方,应该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正确的引导。

2、学生对自身文明礼仪的认知程度

上一点对学校文明礼仪基本现况的分析中提及小学生的思想未成熟对某些行为不能作出很好的正误判断,这也就是学生自身对文明礼仪的认知程度。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发现:有五分之三的学生认为自己平时的行为很少失礼;而只有约五分之一的同学认为自己偶尔会失礼,拿不准正确的礼仪是什么。这比例与我们实际的观察情况也相符。但是除此之外,仍存在极少部分同学是直接对自己的行为是不注意而经常失礼的。

虽说只有五分之一的同学对正确礼仪的认识不清晰,极少部分的同学对自己的行为不约束,但这都是不能被忽视的。因为根据小学生可塑性强、又具有好模仿和从众的心理特点,这极少部分不约束自己的同学很容易就对那五分之一的同学和对其他的同学带来负面的影响。假如这五分之一的同学都被不好的方面影响了,那么很可能会引起恶性循环,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对此,学校文明礼仪的教育的重心应适当偏向这部份同学。

2、学生对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看法

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认为对自身文明礼仪影响最大的是学校;相比之下,认为对自身文明礼仪影响最大的是家庭或者自己的人数则不超过四分之一。与此同时,约为百分之八十五的被受调查者认为学校应该加强对文明礼仪的教育。受调查者还认为学校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最好方式还是生动有趣的课堂授课,而组织比赛(如手抄报比赛、知识竞赛等)和举行文艺活动(如诗歌朗诵、歌舞、小品等)次之。

小学时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形成和道德教育的关键时期。为此,要以学校为主导,密切联系学校、家庭、社会,在发挥家庭教育的特殊作用和利用好各类社会资源,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服务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学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切实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青少年教育网还指出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具有反差现象、反复现象和反弹现象。由此可见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真是任重道远。

六、具体建议

一个学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环境,创设出优良的学习气氛,因此针对上述问题以及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对学校的文明礼仪教育方面提出几点建议,具体如下:

(1)对学生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及时的了解,注意时效性。具体的方法各班可以设立文明礼仪大使,对班内每天的不文明具体现象进行登记,向班主任老师反映,而班主任老师则定时对具体不文明行为进行引导纠正。(注意不文明行为尽量不责任追究至具体某同学,否则不利于长期实行,而此做法主要目的在于正确、全面、及时引导好学生。)

(2)多注意对平时不注意自身文明礼仪同学的引导。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关注程度更要特别加大。

(3)增加文明礼仪教育课。在课程不紧张的情况下,学校可考虑对学生上文明礼仪教育课,可多个班一起互动上课。

(4)在每期的班级黑板报中增加文明礼仪内容。

七、参考文献:

(1)《论小学生素质教育》

(2)《小学生文明礼仪现象不容乐观》

(3)《文明礼仪伴我行》

推荐第3篇:中学生法律意识调研报告

中学生法律意识调研报告

一、前言

中学生是未成年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中学生只有懂得如何运用法律的武器,才能在现实生活中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强弱,法律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程,关系到“依法治国”方略的实现,也关系到三个文明建设能否协调稳步发展。本次调研以问卷方式对新沂市启明中学的中学生做调查,调查中学生的法律意识状况,在发出的150份问卷中,回收率是100%,其中男女比例比较平衡,大致平分,在这些调查对象中,其中有52%是来自城镇,48%是来自农村。由此可见,此次的调查对象是比较全面的分配了男女比例和从不同家庭背景出发,调查的结果有代表性和全面性。

二、中学生法律意识现状显示及分析

1.中学生大多认同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和素质教育大力提倡与推进,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提高青少年法制素质已成为党和政府,成为全社会共识,青少年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氛围已经初步形成。调查显示,有67%的调查对象认为法律在日常生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而没有人认为法律在日常生活中是不重要的。由此可见,法律在生活中占据的地位还是得到中学生的肯定,而且也可以看出中学生法制教育日益受到重视,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力度不断加大,大多数学生具有了较强的法律意识。

2.中学生大都对法律有一定的了解

在时代的今天,作为明天的接班人的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备受关注,青少年的权益得到特殊保护,国家也不断加大对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调查显示,绝大多少中学生觉得自己对法律有一点了解,只有1%的调查对象觉得自己不了解法律。但是,也只有5%的调查对象觉得自己对法律非常了解,所以由此可以看出,中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法律知识,可是具体到某一个特定情况时,仍然会比较模糊,也由此可以看出现在中学生的法制教育力度还不够大。

3.中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渠道广泛,但学校仍是主渠道

问题:您了解法律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从中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渠道来看,学校、家庭和书籍、新闻媒体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如图所示,32%的学生表示法律知识主要是通过学校老师的教授获得的,可以看出,学校仍是中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主要渠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5%的学生表示通过新闻媒体也获得了一定的法律知识,表明在信息时代,各类新闻媒体,信息传播载体也成为中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重要载体。但是对比学校,各类媒体,家庭教育就显得比较低,只占9%。但是家庭教育作为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青少年教育中发挥着重大影响作用,所以需要继续加大家庭对青少年的教育。

4.现今法制教育的效果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校都有开展普法教育,但是在学校所开展的法制教育方面,大多学生认为效果一般,由此我们应该在学校的法制教育中推用多渠道;而在家庭法制教育方面,39%学生认为家长在这方面做的好,47%学生认为家长做的一般,只有一少部分学生认为家长在对自己的法制教育方面做的不好的。同时,根据调查,法制校长在中学生法制教育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授课得到了学生认可:95%学生认为法制校长在法制教育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5.中学生大都具有一定的自护意识,面对不法行为时能够作出较为正确的选择。

问题:您知道自己作为未成年人,享有哪些权利吗?

问题:当您遇到侵犯您权利的时候,您的解决方法会是

问题:在平时的生活中,您是否注意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在问到是否了解关乎青少年利益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时,78%的学生是部分了解,说明学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还是比较关注,但是对该法非常了解的只有8%,由此可见,中学生有一定的自护意识,但是并不是很强,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同时增强中学生自护意识。在遇到侵害时,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向老师反映、向家长反映、向司法机关救助等方法来解决,只有很少数学生会选择忍气吞声,不会选择正确的方法。但是调查显示,在权益收到侵害时,74%学生很少运用法律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说明学生的自护意识增强的同时,还有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用法律来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6.大多数中学生渴望或者愿意学习法律知识

79%学生会关注立法等法律热点事情,且有80%的学生有计划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法律,说明中学生对法律的关注还是比较高的,随着法律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的不断加大,学生对法律的相关问题也不断重视。

三、建议

1.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学校法制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创造良好的校园法制环境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阵地,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摇篮,学校坚持开展法制教育,能有效地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经问卷调查情况显示,学校仍是中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主要渠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学校必须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但是,调查发现学校的法制教育虽然比起其他渠道,当前对中学生法律知识的传播的比例是最大的,但是总的来说学校的法制教育还不够到位,法制教育比较分散,没有形成固定完整的体系。对此,学校应该确立法制教育的目标体系,并逐一落实,对于不同层次的法律知识内容,应贯穿于不同的学龄阶段,形成一定的目标递进层次,使中学生在学校接受全面系统的法制教育。其次,学校还应注重课堂教学,将法制教育纳入教学计划,集中开展以政治课为主,逐渐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让学生时时受到熏陶。

再次,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校都有开展普法教育,但是在学校所开展的法制教育方面,大多学生认为效果一般,主要原因是法制教育的形式比较单一。因此,学校除了确立目标体系和重视课堂教学之外,我们应该在学校的法制教育中推用多渠道,应选择适当的形式和内容,提高未成年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形式要力求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学校可以通过办办报、手抄报、校刊专栏、校园广播、召开主题班会、办法制讲座、开展法律知识竞赛、开设法制诊所、开展模拟法庭,组织社会法制调查等形式强化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

2.言传身教,提高家长法律素质,营造良好的家庭法制环境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法制教育环境,家长的责任和作用不容小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每一个微小的行为就是孩子的活教材。孩子耳濡目染,受父母和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家长不具备较高的法律素质,或者家长自己就是法盲,那么在这样的家庭法制环境中,子女的法律意识很难增强。作为家长,除了以身作则、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外,要对子女进行通俗的法制教育,充分利用自身己有的法律知识,采取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合乎法律规范的方法,时常教育自己的孩子学法守法,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及时予以纠正。提高家长自身的法律素质是前提。为了提高家长的法律素质,应开办家长法制学校,以发放法律通俗读本、观看“今日说法”等专题法律节目,开展家庭法律知识竞赛,评定法律星级家庭等等,营造良好的家庭法制环境。

3.建立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其他法制宣传渠道,形成多元化

未成年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中,或多或少地从社会中吸取法律知识的营养,特别是在今天的信息时代,各类新闻媒体,信息传播载体也成为中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重要载体。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和司法机关等部门要齐抓共管,积极主动地开展系统有序的法制宣传教育。如悬挂大型法制横幅,设置永久性法制宣传牌,张贴法制标语,开设法制宣传窗,主办法制图文展,召开法制教育大会,组织法制宣传游行,进行法制文艺演出,播放法制电视专题片,党报党刊设置法制专栏,定期开办法律培训班,举行法制演讲比赛、见义勇为表彰报告会,建设和评选法制文明社区等等。又由于中学生法律知识的重要来源还有影视文学作品,由于创作的需要,影视文学作品中传递的法律知识并不健全和准确,容易误导学生。作为影视文学作品的作者和出品人,要注意法制内容的准确性,以免误导学生。

4..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多方位、多层次提供法律服务

要注重从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入手,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调查显示,在权益收到侵害时,74%学生很少运用法律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说明学生的自护意识增强的同时,还有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真正会用法律来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因此,要建立和健全未成年人保护机构,条件允许,多设立未成年人法律援助中心。要关心和帮助流浪儿童、离婚家庭子女、孤残儿童、外来人口家庭子女以及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等特殊的弱势人群,减少未成年人侵权案件和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只有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保护,他们才会学法、知法、信法、守法、护法,法律意识才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5、加大未成年人法制教育经费的投入,保证宣传教育活动的持续开展

经费短缺是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瓶颈”问题,未成年人法制宣传教育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教育工程,需要长期坚持,经常开展,形式多样,加大经费的适当投入是非常必要的。

四、结语

通过本次调研活动,让我们了解到了当代中学生法律意识的情况,也使我们更进一步的了解到了法律在当代中学生的掌握和运用上存在的具体问题,通过数据显示,让我们看清中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通过分析数据,剖析现状,找出原因与不足,然后得出提高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建议和结论。我们希望通过此次的中学生法律意识的调研,给今后如何提高中学生的法律意识,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通过增强中学生的法律意识。中学生犹如初升的太阳,代表着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是21世纪振兴中华的主力军。因此,加强中学生的法制教育,提高中学生法律意识,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国家的存亡、民族的兴衰、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至关重要。所以我们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进行综合治理,让广大中学生健康成长,并在美好的蓝天下闪耀出自己的一片光彩。

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法律援助工作调研报告

农村老年人法律援助协作机制调研报告

法律援助调研报告范文

关于法律援助XX调研报告

加强基层法律服务所管理应当解决的问题

关于加强市法律服务市场XX建设的调研报告

法律顾问工作开展情况调研报告

论代位权诉讼中债务人的法律地位

以集中教育整顿为契机 规范基层法律服务队伍的执业行为

关于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法律服务的调查与思考

推荐第4篇:中学生法律意识调研报告

本文作者:中国政法大学“法以求治、教以求知——苏北 好范文原创投稿

新沂市启明中学中学生法律意识调研报告

中国政法大学“法以求治、教以求知——苏北地区普法支教行动”项目组

一、前言

中学生是未成年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中学生只有懂得如何运用法律的武器,才能在现实生

活中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强弱,法律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程,关系到“依法治国”方略的实现,也关系到三个文明建设能否协调稳步发展。本次调研以问卷方式对新沂市启明中学的中学生做调查,调查中学生的法律意识状况,在发出的150份问卷中,回收率是100%,其中男女比例比较平衡,大致平分,在这些调查对象中,其中有52%是来自城镇,48%是来自农村。由此可见,此次的调查对象是比较全面的分配了男女比例和从不同家庭背景出发,调查的结果有代表性和全面性。

二、中学生法律意识现状显示及分析

1.中学生大多认同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和素质教育大力提倡与推进,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提高青少年法制素质已成为党和政府,成为全社会共识,青少年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氛围已经初步形成。调查显示,有67%的调查对象认为法律在日常生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而没有人认为法律在日常生活中是不重要的。由此可见,法律在生活中占据的地位还是得到中学生的肯定,而且也可以看出中学生法制教育日益受到重视,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力度不断加大,大多数学生具有了较强的法律意识。

2.中学生大都对法律有一定的了解

在时代的今天,作为明天的接班人的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备受关注,青少年的权益得到特殊保护,国家也不断加大对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调查显示,绝大多少中学生觉得自己对法律有一点了解,只有1%的调查对象觉得自己不了解法律。但是,也只有5%的调查对象觉得自己对法律非常了解,所以由此可以看出,中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法律知识,可是具体到某一个特定情况时,仍然会比较模糊,也由此可以看出现在中学生的法制教育力度还不够大。

3.中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渠道广泛,但学校仍是主渠道

问题:您了解法律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从中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渠道来看,学校、家庭和书籍、新闻媒体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如图所示,32%的学生表示法律知识主要是通过学校老师的教授获得的,可以看出,学校仍是中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主要渠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5%的学生表示通过新闻媒体也获得了一定的法律知识,表明在信息时代,各类新闻媒体,信息传播载体也成为中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重要载体。但是对比学校,各类媒体,家庭教育就显得比较低,只占9%。但是家庭教育作为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青少年教育中发挥着重大影响作用,所以需要继续加大家庭对青少年的教育。

4.现今法制教育的效果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校都有开展普法教育,但是在学校所开展的法制教育方面,大多学生认为效果一般,由此我们应该在学校的法制教育中推用多渠道;而在家庭法制教育方面,39%学生认为家长在这方面做的好,47%学生认为家长做的一般,只有一少部分学生认为家长在对自己的法制教育方面做的不好的。同时,根据调查,法制校长在中学生法制教育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授课得到了学生认可:95%学生认为法制校长在法制教育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5.中学生大都具有一定的自护意识,面对不法行为时能够作出较为正确的选择。

问题:您知道自己作为未成年人,享有哪些权利吗?

问题:当您遇到侵犯您权利的时候,您的解决方法会是

问题:在平时的生活中,您是否注意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在问到是否了解关乎青少年利益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时,78%的学生是部分了解,说明学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还是比较关注,但是对该法非常了解的只有8%,由此可见,中学生有一定的自护意识,但是并不是很强,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同时增强中学生自护意识。在遇到侵害时,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向老师反映、向家长反映、向司法机关救助等方法来解决,只有很少数学生会选择忍气吞声,不会选择正确的方法。但是调查显示,在权益收到侵害时,74%学生很少运用法律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说明学生的自护意识增强的同时,还有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用法律来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6.大多数中学生渴望或者愿意学习法律知识

79%学生会关注立法等法律热点事情,且有80%的学生有计划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法律,说明中学生对法律的关注还是比较高的,

随着法律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的不断加大,学生对法律的相关问题也不断重视。

三、建议

1.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学校法制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创造良好的校园法制环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阵地,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摇篮,学校坚持开展法制教育,能有效地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经问卷调查情况显示,学校仍

是中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主要渠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学校必须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但是,调查发现学校的法制教育虽然比起其他渠道,当前对中学生法律知识的传播的比例是最大的,但是总的来说学校的法制教育还不够到位,法制教育比较分散,没有形成固定完整的体系。对此,学校应该确立法制教育的目标体系,并逐一落实,对于不同层次的法律知识内容,应贯穿于不同的学龄阶段,形成一定的目标递进层次,使中学生在学校接受全面系统的法制教育。其次,学校还应注重课堂教学,将法制教育纳入教学计划,集中开展以政治课为主,逐渐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让学生时时受到熏陶。

再次,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校都有开展普法教育,但是在学校所开展的法制教育方面,大多学生认为效果一般,主要原因是法制教育的形式比较单一。因此,学校除了确立目标体系和重视课堂教学之外,我们应该在学校的法制教育中推用多渠道,应选择适当的形式和内容,提高未成年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形式要力求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学校可以通过办办报、手抄报、校刊专栏、校园广播、召开主题班会、办法制讲座、开展法律知识竞赛、开设法制诊所、开展模拟法庭,组织社会法制调查等形式强化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

2.言传身教,提高家长法律素质,营造良好的家庭法制环境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法制教育环境,家长的责任和作用不容小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每一个微小的行为就是孩子的活教材。孩子耳濡目染,受父母和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家长不具备较高的法律素质,或者家长自己就是法盲,那么在这样的家庭法制环境中,子女的法律意识很难增强。作为家长,除了以身作则、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外,要对子女进行通俗的法制教育,充分利用自身己有的法律知识,采取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合乎法律规范的方法,时常教育自己的孩子学法守法,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及时予以纠正。提高家长自身的法律素质是前提。为了提高家长的法律素质,应开办家长法制学校,以发放法律通俗读本、观看“今日说法”等专题法律节目,开展家庭法律知识竞赛,评定法律星级家庭等等,营造良好的家庭法制环境。

3.建立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其他法制宣传渠道,形成多元化

未成年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中,或多或少地从社会中吸取法律知识的营养,特别是在今天的信息时代,各类新闻媒体,信息传播载体也成为中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重要载体。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和司法机关等部门要齐抓共管,积极主动地开展系统有序的法制宣传教育。如悬挂大型法制横幅,设置永久性法制宣传牌,张贴法制标语,开设法制宣传窗,主办法制图文展,召开法制教育大会,组织法制宣传游行,进行法制文艺演出,播放法制电视专题片,党报党刊设置法制专栏,定期开办法律培训班,举行法制演讲比赛、见义勇为表彰报告会,建设和评选法制文明社区等等。又由于中学生法律知识的重要来源还有影视文学作品,由于创作的需要,影视文学作品中传递的法律知识并不健全和准确,容易误导学生。作为影视文学作品的作者和出品人,要注意法制内容的准确性,以免误导学生。

4..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多方位、多层次提供法律服务

要注重从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入手,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调查显示,在权益收到侵害时,74%学生很少运用法律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说明学生的自护意识增强的同时,还有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真正会用法律来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因此,要建立和健全未成年人保护机构,条件允许,多设立未成年人法律援助中心。要关心和帮助流浪儿童、离婚家庭子女、孤残儿童、外来人口家庭子女以及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等特殊的弱势人群,减少未成年人侵权案件和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只有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保护,他们才会学法、知法、信法、守法、护法,法律意识才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5、加大未成年人法制教育经费的投入,保证宣传教育活动的持续开展

经费短缺是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瓶颈”问题,未成年人法制宣传教育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教育工程,需要长期坚持,经常开展,形式多样,加大经费的适当投入是非常必要的。

四、结语

通过本次调研活动,让我们了解到了当代中学生法律意识的情况,也使我们更进一步的了解到了法律在当代中学生的掌握和运用上存在的具体问题,通过数据显示,让我们看清中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通过分析数据,剖析现状,找出原因与不足,然后得出提高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建议和结论。我们希望通过此次的中学生法律意识的调研,给今后如何提高中学生的法律意识,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通过增强中学生的法律意识。中学生犹如初升的太阳,代表着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是21世纪振兴中华的主力军。因此,加强中学生的法制教育,提高中学生法律意识,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国家的存亡、民族的兴衰、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至关重要。所以我们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进行综合治理,让广大中学生健康成长,并在美好的蓝天下闪耀出自己的一片光彩。

附件:

新沂市启明中学学生法律意识调查问卷

您好!我们是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委员会学生,为了了解本地区中学生的法律意识状况,我们特设计了该问卷。请您如实填写该问卷,此问卷只供研究参考,我们决不泄漏您的任何个人信息!请您放心!谢谢您的参与!

请您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下面划“√”,在“_____”上填上您所要表达的内容。

﹏﹏﹏﹏﹏﹏﹏﹏﹏﹏﹏﹏﹏﹏﹏﹏﹏﹏﹏﹏﹏﹏﹏﹏﹏﹏﹏﹏﹏﹏﹏﹏﹏﹏

1.您的性别是:A.男 B.女

2.您的家庭在:A.城镇 B.农村

3.您自己觉得您了解法律吗?

A.非常了解 B.了解一点点 C.不了解

4.您认为法律在你的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如何?

A.非常重要B.比较重要 C.一般 D.不重要

5.您了解法律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A.学校老师的教授 B.同学朋友的交流 C.家长的教育 D.看电视、听广播

E.自己阅读报刊杂志 F.其它

6.您认为法律的最主要的作用是?

A.保护公民的权利 B.惩罚违法犯罪 C.规定公民的义务 D.其它

7.您觉得以前的中学在普法教育方面的开展情况如何?

A.开展过,很有成效 B.开展过,效果一般 C.开展过,没有效果 D.没开展

8.您觉得您的家长对您的法制教育方面,做得好不好呢?

A.非常好 B.好 C.一般 D.不好

9.您认为在中小学设法制副校长的作用如何?

A.有很大作用 B.作用一般 C.没什么作用 D.根本没作用

10.您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吗?

A.非常了解 B.部分了解 C.听说过这部法律,但不了解 D.没有听说过

11.您知道自己作为未成年人,享有哪些权利吗?

A.知道 B.不知道

12.您是否遇到过侵犯您权利的事件?

A.有 B.没有 C.不知道

13.当您遇到侵犯您权利的时候,您的解决方法会是:

A.忍过去 B.及时向老师反映 C.向家长反映 D.向司法机关求助 E.其它

14.在平时的生活中,您是否注意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A经常 B.很少 C.没有

15.您会关注立法等法律热点事件吗?

A.会 B.不会

16.您有无计划进一步深入学习相关法律呢?

A.有 B.无

17.您对哪一方面的法律比较感兴趣?

A.刑法 B.民商法 C.行政法 D.诉讼法 E.其它

18.您认为学校或者家长应该如何来提高学生们的法律意识呢?

再次感谢您的参与!

推荐第5篇:中学生德育调研报告

中学班主任德育教育调研报告

中学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处于人生第二个身体发育高峰,同时也是学生心理逐渐摆脱童年时段走向独立成熟的时期。这一阶段的德育教育对学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着学生正确道德观念的形成,也影响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方向,因此中学生思想教育极其重要。目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着复杂的变化,中学生思想教育遇到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正视,并且要认真研究与探索,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改进中学生思想教育。班主任是一个班级工作的领导者、教育者和核心组织者,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它肩负着培养和造就一批勇于开拓、积极进取、能够开创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新一代青年。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当前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不容乐观,分析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成因,积极探索适合中小学生特点的教育方法和对策,是我们行之有效地开展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责任。 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要根据新时代中学生的特点,采用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方式进行教育,把握好中学生的思想动态、行为表现等情况,注意现今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正确的、适当的方法引导、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拥有伟大的目标,在学业进步的时候,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一、中学生的思想及行为动态

通过开学几个月以来的观察记录以及最近对学生进行的关于中学生德育情况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中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现状总体上还是比较积极进步的,主流是健康乐观、蓬勃向上的,大多数高中学生具有明确的爱国主义信念、正确的目标追求、良好的品德修养和较强的求知欲望,但也有部分学生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一般,学习目标还不明确,态度还不够端正,有部分学生甚至认为读书就是为拿个文凭和为父母他人而读书,与父母沟通较少,甚至90%宁愿将心事告诉别人也不和父母讲;容易受外界诱惑,几乎很少学生会利用电脑来学习;不重视思想教育,只有少部分学生喜欢思想政治课。中学生思想品质及其行为表现存在问题大致分为以下这几类:

1.厌恶学习,缺乏兴趣,理想信念淡薄,缺乏远大志向 。由于各种原因,有的是受社会上的读书无用论影响;有的是因为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而强逼学习,导致产生逆反心理,感到读书苦不堪言,压力很大,从而产生厌学心理;有的是因为父母较忙不在身边,从而很少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从未导致学生不重视学习,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有的是因为离异家庭或单亲家庭致使学生缺乏关爱而产生逆反心理和对父母的不满与敌对,导致学生经常逃课,无心上学。

2.心态脆弱,与难而退。成绩差的学生,遇难而退,遇到一点难题,就放弃,学习兴趣下降,无心向学,学习好的学生容易滋生骄傲心理,听不得半点批评。 3.好吃懒惰。由于现在家长对孩子的过于溺爱,给其很多的零花钱,学生娇生惯养,一下课就一股脑儿的跑到小卖部买零食,课堂上连手指也不想动动,很少做笔记,早读不愿大声读书,值日卫生也经常偷懒缺席。

4.我行我素,自负好强。由于家长对孩子的宠爱,养尊处优,十分骄傲,不愿接受老师及同学对其行为和学习的指正,一副唯我独尊的模样。

5.心理逆反,憎恨仇视。由于家庭原因(如父母离异或双亡,单亲、重组家庭,)导致学生内心比较阴郁,厌世嫉俗,内心多疑。因此有的学生易因受到老师的批评教育而心生不满,产生憎恨、仇视的心态,和老师顶撞,甚至对老师打击报复;

1

有的一和家人闹矛盾就离家出走,荒废学业;有的则在学校拉帮结派,染上一些不良习惯,和同学有不愉快的就打架报复。

6.心思忧郁,烦躁焦虑、自卑。有些学生认为自己太笨,天生就不是学习的料,而产生焦虑、郁闷、失望的情绪。有的学生性格孤僻,加之比较迟钝,学习成绩较差,总觉得自己渺小,样样不如别人,产生自卑心理,读书毫无动力,经常缺交作业,课堂睡觉等等。甚至不想读。

7.互相攀比,盲目模仿。由于受社会上不良因素和影视传媒的影响,许多学生攀比心理严重。爱美讲面子,不愿意穿校服。

8.心胸较狭隘,自私、冲动,记仇,妒忌心强。现在的中学生因为生活优越和父母的宠爱,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为人小气,总是记恨人家甚至别人是无意冒犯的,把别人的缺点放大,暗中报复人家,斤斤计较,班里面有人打架或不舒服也不会主动帮忙关心,把个人利益看得过重,看就人家成绩好或受老师表扬,第一时间不是祝贺人家,而是觉得没什么了不起的。中学生有正处于一个青春叛逆期,做事冲动,欠缺考虑,一遇到不高兴的事不管三七五十一的就动手大骂,搞的连父母也动员了。

9.缺乏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现在的学生好吃懒做,不肯主动为班集体服务,一到关键时刻就互相推卸责任,拿奖加分就嚷嚷为什么没自己的份。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太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个人主义思潮在高中学生中有一定市场,一些高中学生缺乏关爱意识、公共德意识和法纪意识。对学校班级、团组织及关爱集体、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各种活动,采取无所谓、漠不关心的态度。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交往中常常强调个人的得失,过多地关心个人的价值实现。 10.对父母产生逆反心理,缺乏沟通。现在的中学生大多嫌自己父母啰唆,管的太严,心里有什么事也不会跟家长老师讲而是偷偷地藏着或选择跟自己的朋友讲。

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关系到能否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班主任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探索适合中学生特点的教育方法和对策,有效地开展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二、班级管理案例

案例一:

我们班里有这样一个学生,因懒惰经常缺做作业。找他谈话他会答应老师今天一定完成,但到第二天检查却拿不出作业来。老师无论是:“哄”是“吓”,他都以不变应万变。父母督促其做作业又欺骗说做完了。 怎么办?我左思右想,决定改变策略。大课间时,我又找到了他,与往常不同的是,当该生表态:今天一定完成作业后,我没有到此为止,而是进一步问他:你准备怎样确保作业一定完成呢?他说:“老师我一言九鼎,今天下午一定做完做。” 本来我就十分怀疑,但还是决定再给他一次机会,没想到他真的照做了,我趁热打铁,对着全班同学说:“同学们,现在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这位同学能按时完成作业了,因为他有一个非常宝贵的经验。你们想听听他的介绍吗?”大家都说想听,于是我让该生当众做了介绍。虽然这经验非常简单,可对他来说却有着非同的意义,也许是因为他第一次在全班同学面前介绍经验,言语中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听完他的介绍,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听到这掌声,他脸上洋溢着笑容„„ 我知道他体验到了完成作业的甜蜜。 放学了,我又找到了他,对他说:“以后的作业能按时完成吗?”他说:“行”,我感觉到他的语气很坚定,我相信他一定不会令我失望。 以后,他果然把作业做得非常认真、整齐。我也再没有因为不

2

做作业而找过他。

反思:但对我的启示是很深的。它告诉我,对于那些尝够了失败的苦涩滋味的后进生来说,如果能让他们提前品尝到成功的甜蜜,那么就能有效地帮助他们树立走向成功的信念,从而激励他们不断走向成功。 冰心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学生不可爱。”每个学生都是一本需仔细阅读的书,是一朵需要耐心浇灌的花,是一支需要点燃的火把。如果学生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给学生对一些鼓励,不断总结,是自己不在班级管理工作时间不断成长。

案例二:我们班有几个孩子在各科课堂上都特别喜欢睡觉,对此我在班会上强调过很多次,也教育过很多次,效果不大。既然讲道理不行那我就尝试别的渠道。据了解这几个学生小学时就特别喜欢在课堂睡觉,所以已经形成一个习惯了,必须得及时引导,否则整个初中都极有可能是睡过去的。学生课堂睡觉很有可能是因为兴趣不大,所以首先尽量要提高课堂的趣味性,然后通过比较幽默的方式来提醒学生,让其印象深刻。对此我尝试过几种方法,效果还不错,例如以下几种:

(1)课堂发现学生睡觉时,我轻轻地来到这个同学跟前。我和他周围的同学都可以听到他均匀的打起了呼噜,我举起食指作“嘘嘘”状制止了大家的笑声,脱下外衣盖在了他的身上,便离开了他的位臵。下课以后,这个同学红着脸把外衣送到了我的办公室,他的脸上明显地带着熟睡时在桌子上硌出的印痕,而神态早就羞愧不已了。然后我趁热打铁跟他说:“睡醒了是吗,睡得还好吗,某某同学呀,你可不可以体谅一下老师,下次不要在课堂睡了,老师不是天天都有穿外套的”。这个同学扑哧一声笑了,腼腆的说着:“老师没有下次了”。

(2)课堂有学生睡觉时,我会首先盯着他看,隔壁的同学就会叫醒他,当他醒过来时,我就看他对全班同学说:“同学们呀,擦亮一下你们的眼睛看一下某某同学,这就是传说中的睡圣,既然睡圣睡醒了,可否赏个脸认真听老师上课,这个同学笑笑的点了头。下次上课时,发现该同学上课非常认真,没有再睡觉,于是我趁机表扬了他:“看来今天我们的睡圣清醒过来了,谢谢你对我课堂的支持,不胜荣幸。但是其他同学也不要相继倒下,千万不要长江后浪推前浪呀”。大家一哄而笑。

(3)课堂有学生睡觉时,我会走到他身边,轻轻拍一下他,示意他醒过来,然后对全班学生说::“同学们我讲过,课堂时累了想睡觉怎么办?”学生回答:“可以告诉老师,站起来听课,直到清醒了再坐下。”“好,那某某同学,你知道怎么做了吗?”该名同学主动站起来,于是我继续上课,过一会故意提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然后就对全班学生说:“那个同学会的,主动站起来回答。”这时全班人就会看着这位同学,于是我顺势推舟说”某某同学站的最快了,好就你来回答。”大家都笑了。因为比较简单,所以该同学一般都会回答出来,就趁机让其坐下。

反思:学生大多数都是在家里听家长讲道理和批评听得很厌烦了,所以对于

3

班主任惯例的教育也习以为常,当做家常便饭,左耳进右耳出。所以要通过其他的方法来吸引的注意,消除他的困意,让他对老师感兴趣,继而对课堂感兴趣。

一个班级总会存在学生睡觉、开小差、缺交作业、打架等等事情,而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所肩负的不仅是教书还要育人,尤其是处于叛逆期的初中生,更需要班主任的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三、班主任应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班主任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大致可以遵循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信任并真正尊重学生

“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尊重学生是爱的前提,在尊重学生、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去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学生的过失,才能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也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要做到真正尊重学生。只有真正做到用真情去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才能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情理相济的目的。为此,教师要改善自我,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同他们交朋友、尊重、理解他们。加强学习新理论新知识,坚持“活到老、学到老”的原则,并结合实际大胆实践,积极探索。要改变过去那种“我讲你听”的陈旧教育方式,在了解学生的同时,也让学生来了解自己,完备教师的人格,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教师从心理上接纳,从心底产生敬佩,师生关系才会和谐。

2.赏识自己的学生

成年人需要赏识,学生更需要得到家长、老师的赏识。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应该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熟知的。其实,教育的奥秘就在于给孩子以信心,而老师的期待和赏识正是开启学生潜能之门的金钥匙,同时这种期待和赏识也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士为知己者死”的信赖和真诚。因此,班主任应充分发挥其告诫和赏识的积极作用。认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发现他们的长处,同时也要不断反省自身的行为和态度,不要由于自己的不公正而延误了学生的发展,不能仅仅以分数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而忽视了学生的其他方面,如品德修养、文明习惯、劳动态度等。

3、放下架子,主动接近学生

要了解学生,确立学生主人翁的地位。教师应该始终明确自己的身份是为学生的服务者、学习的引导者和兴趣的激发者。只有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行为的主体。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一被激发,他们就会自觉地要求学习,自然地要求上进,能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的展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因此,教师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使自己变为学生,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因而教师必须放下架子,走出办公室,融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熟悉学生,主动地、努力的创造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条件,在和他们进行交谈对话的过程中,提供双方交换思想信息的最有效、最充分的机会。教师只有真正掌握了学生在做些什么、想什么,才能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以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

4、与时俱进,探索德育新方法

班主任要根据新时期德育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与日俱进,探索新的方法:一是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主任只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才能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以情感人,对学生要充满爱心,做学生的德育工作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要将心比心。对经济困难的学生、生病的学生,我主动关心照顾,组织学生送温暖,给学生解

4

决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把做思想政治工作同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结合起来。生活中,我尽量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建立德育评价机制和规章制度。德育工作要逐步规范化、制度化,要量化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德育评价机制和规章制度。我在班主任工作中逐步完善量化管理制度,其主要内容是: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道德等,建立学生操行评分制。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两者紧密结合,把规章制度的要求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从而为做好德育工作提供机制和制度上的保证。

5、凡事不浮于口头,要身体力行

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课题研究 教育论文 日常工作

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不仅要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等给予关心,而且要具体体现在实际行动上,体现在班主任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微笑上。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出来的,假如他们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办法去使学生疏远他们,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言语去吸引他们;假如他们和善地对待他们的学生,他们就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就宁愿进学校而不愿停留在家里了。”每天给学生一脸灿烂的微笑,会让学生的身心感到愉快,智能得到发展。比如,学生病了,要打个电话通知家长或者亲自把他送回家。学生病假回校,要能主动为他补课;并且时时注意天气情况,提醒学生添减衣服。这些虽然是小事,但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的记忆却是很深的。我们送出的是真情,收获的是更多的真心回报。

6、做家长的朋友

学校教育不可能独自承担学生成长的全部责任,家庭和社会等环境因素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德育教育关注的范围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或校园生活,必须扩展到学生成长背景中更广阔的领域。学校、家庭和社会等环境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例如提高家长教养水平,改善社区教育环境,引导和规范传媒内容,发展和利用文化设施,建立良好社会风气等,努力创造一个适宜学生健康成长的和谐背景,使学生成长为和谐的人。

推荐第6篇:中学生实践调研报告

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我做了一个抽样调查,其内容如下:

1.你认为这次活动达到了学校预期的目的了么?

2.参加活动前你有没有什么目的?如果有,你达到了么?

3.哪一次活动对你印象最深?

4.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5.你还希望开展类似的活动么?

被调查的对象是我在网络上任意选取的10位同学,中学生实践调研报告。

以下是调查结果:

1.50的同学人为,学校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即:1.了解工厂、农村、部队、学校近年来改革开放的情况,以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建设祖国的责任感。2.虚心学习工人、农民以及部队官兵艰苦创业的思想、勤劳朴实的作风;体验劳动和军营生活的甘苦,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磨练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另外50的同学认为,学校的目的是空谈,并没有真正达到,但是自己有其他方面的收获。2.50的同学的目的是锻炼自己,使自己在精神上、体格上更加强壮。40的同学在出发前希望能到乡下去换换环境、舒缓心情,从而更好地迎接新一轮的学习生活。其余同学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

3.30的同学认为第一天的32公里步行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因为路途实在太遥远了。40的同学觉得下乡体味农村生活十分难忘,他们尝到了自己很难预见的生活,调查报告《中学生实践调研报告》。 剩余30的同学觉得汉阳监狱之行意义深刻对自己影响最大。

4.60的同学发现自己在社会实践之后更深刻的感悟了生活、更真切地了解了自己、更详实地认识了农村,在各方面都有所成长,这是最大的收获。另外的40同学有着个人的一些意外收获。

5.90的同学希望开展类似的活动,以加深自己的社会体验,从而更好地做人、生活、学习。10的同学不希望再来一次,理由是这种活动搞多了就变味了、不新鲜而令人兴奋了。

从调查的结果上看,本次活动基本上有了不错的效果,达到了一些预期的目的,特别是在锻炼同学们这一点上,取得了成功。本次活动在同学们中反响甚好,令人记忆颇深。

然而由于调查手段的限制,我不能做出更为详细周密的调查,于是我仅以我自身的经历结合调查结果来谈谈关于本次活动的一些事情,希望可以折射出一些被埋没的亮点和被隐瞒的失误。但是由于资料、时间、精力的限制,我只能泛泛而谈,无法深入。

1.有关农村问题

本次活动一个重点就是要调查农村的生活情况以及相关的问题。就此,很多同学在活动的第3天做了一些工作。他们有的对农民们进行面对面的采访,有的在饭桌上以一种闲聊的方式了解了情况,有的参加了农民们的日常劳动、参观了农民的房舍。这些工作是有成效的,下面节录了一位同学的调查笔记:

…………

村民:王xx

家庭成员:丈夫、自己、儿子、女儿

主要收入来源:种田同学们在采访村长

田地数量:xxxx

主要作物:水稻

年收入:xxxx元

面临问题:孩子上学学校学费负担过重

…………

这是小小的一部分,我借阅过几个同学的笔记(可能是因为我借阅的较少,不能全面地反映问题),发现调查的结果都类似,一般都是生活上的普通问题,即家庭基本状况。对于面临的问题,一般都记录地比较肤浅。

同学们在劳动

就此,我认为,做类似的调查,应该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不能如此散兵游勇似的进行表面的调查,这样的调查没有多大的意义。由于我们本身的原因,农民们不可能跟我们说出最深刻真实的内幕,我们更不可能帮助他们改变什么。首先,我们没有接受正规的采访的训练,问问题的方式不当、方向不对。例如:一位同学连问一位农妇,你家一个月收入多少啊?你每天干些什么阿?你儿子多大了?你种的作物是很么阿?……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问法,不仅不能让农民们的思路顺利而且让我们的笔迹难以整理更有可能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和反感。其次,我们无法帮助农民们改变他们所不满的事实,故农民们不愿把那些黑暗的、低劣的、下贱的最底层的问题反映出来。自然,我们不能苛求一个中学生调查地深入,那么我们的社会实践参考调查题目中的:当前农村税收情况调查、农民需要怎样的乡镇干部、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困难、农村问题忧思录、当今农民生活中的几大问题,这几个题目有有何作用?关于以上问题的不深刻调查只能作为一堆废纸扔进废纸篓,最多的功效只不过是累积之后我们可以发现又一棵大树消失在时间的尘埃中。

推荐第7篇:中学生沉迷网络调研报告

初级中学中学生沉迷网络调研报告

目前我国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总的13.2%,而根据网络调查的结果,这一比例还要更高,达到16.6%。以往研究显示,我国青少年中约有10%-15%的网民上网成瘾,除了现有的数量庞大的青少年网瘾群体外,调查结果显示,在非网瘾暗群体中,另有约13%的青少年存在网瘾倾向。

一、网络各成瘾的定义与症状。“网络成瘾综合症”于1994年由纽约的一位精神医生提出,临床上是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过度依赖而导致明显的心理导常症状以及伴随的生理性受损的现象。其症状可发展力食欲不振、头昏眼花、情绪低落、精力难以集中等,严重的可导致神经乱,免疫功能降低,引友心血管疾病、抑郁症及眼睛方面的病症等。

二、我校中学生沉迷网络现象的类型。中学生沉迷网络现象大体上分为6中类型:

1、网各游戏成癌。根据对青少年上网目的的调查数据,玩游戏成为青少年上网的首选目的,所占比例高达40%以上。

2、网络交友成瘾。通过qq、微信等聊天工具、网站聊天室进行人际交流,沉迷于网络聊天交友而不能自拔,将网络上的朋友看得比现实生活中的亲人和朋友更重要,追求浪漫故事,包括”网恋”。

3、网络色情成瘾。指沉湎于网络上的色情内容,包括色情文字、图片、电影和色情聊天等。

4、网上信息收集成瘾。总是不能自制地在网上搜索或下载过多的对现实生活没有多大意义的资料或据。

5、计算机成瘾。对计算机知识特别感兴趣,沉迷于电脑程序,对那些新鲜的软件有强烈的兴趣,迷恋网技术包括黑客技术,热衷于自建和发布个人网页或网站等。

6、其他强迫行为。如不可抑制地参与网上讨论、bbs发表文童、购物、拍卖等活动。

程度不同、类型不同的青少年网路成層者的症状是不一样的,其身心所受的影响也是大不相同的。实际上网络成瘾者多是以上几个类型的混合体。

三、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

1、家庭方面的原因。目前我国家庭多以独生子女为主,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普遍缺乏交流和互通的渠道,而较重的学业负担也大大压缩了他们的社交时间,在有的家庭中,父母因离异或工作繁忙而缺乏与孩子的交流,或因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而令孩子精神负担过重,孩子只好上网寻求精神放松和情感交流。另外,不少家长对网络知之甚微,错误地认为孩子上网比看电视有益,因而不限制孩子上网。

2、学校方面的原因。我国的基础教育仍属于典型的应试教育,在沉重的学习员担下,学生们易产生厌学情结,特别是在学业竞争中失利的学生,为了摆脱现实的困扰,有意进入网络的虚拟世界当中。同时,学校的教学目的较为单一,对青少年网问题不够重视,仅靠强制性的管理措施进行压利,缺乏有效的疏导手段,也是导致该问题愈演愈烈的一个重要因素。

3、社会方面的原因。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网络游戏产值每年部人近50%的高速指长,呈膨脉型发展状态。游戏制造商千方百计吸引玩家成瘾,频繁更新游戏场景界面。有些网吧唯利是图,缺乏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对未成年人长时间上网、玩网络游戏或浏览色情暴力网站大开绿灯。在市场上,盗版游戏众多,价格低,也为孩子降低了购买门槛。另外,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缺乏完善的社会保护和教助机制,不能对网暗青少年进行及时有效的救助,也是致使该问题不断恶化的原因之一。

4、青中学生自身的原因。中学生由于心智尚未成熟,社会经验缺乏,不具备足够的识别和自制能力等原因,面对良莠混杂的虚拟网格世界,极易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拨,特别是男性青少年,由于更高有好奇心和冒险精神,思维活跃而自制力较差,更容易利用网络宣泄负面情绪,甚至导歌降犯罪等更加严重的后果。青少年成瘾者,过度地沉溺网络于中的虚拟角色,容易迷失真实的自我,将网上的规则转到现实生活中,造成角色的混乱。尤其当青少年在现社会中与人交往受到挫折时,转向虚拟的网络社会寻求安慰,消消极地逃避现实,这对青少年的自我人格塑造是极其不利的。

四、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

1、道德感的弱化。

在网络空间,青少年网络成瘾者由于不必与其他人面对面地打交道,从而缺少现实社会中以教师、家长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对他们行为的监督,他们在网上自由任性,缺少”慎独"的道德自律,容易在备游戏、黄色网站中放纵自己的欲望。

2、人格的异化。

网络上90%的信息是英文,网络文化实际上仍受西方文化主导。西方国家利用网络大力宣扬其法治制度和文化思想,以及网上大量的黄色、暴力等信息泛滥,青少年长久沉迷于网络中,是首当气冲的受害者,不利于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青少年长久沉迷于网络,容易对真实生活中的人和事缺少兴趣,情感淡漠,和亲人、朋友之间的交往少,将自己封闭起来。青少年在络各上无拘无束的行为习性,容易导致自我约東力的下降,如将这种习性带入现实世界,容易产生冲突,导致违规甚至犯罪行为。

3、学习的挫折。

据华东某高校对237名退学试读和留级学生调查,有80%的学生是因为迷恋网络而导致成绩下降。北京某高校曾发生过两个专业90多名学生中竟有超过16的学生因沉迷于备而导致考试不及格,最终退学的事件。美国库州某大学调查表明,58%的青年学生因为花在网上时间太多而影向学习。迹象表明,青少年网成瘾者多因迷恋网络而无心学习,学业不佳,这已形成恶性循环。

4、健康的损害。

对于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的青少年而言,一旦沉溺于网络世界,长时间面对电脑,日常的生活规律完全被打破,饮食不正常,体重下降,睡眠减少,身体变得越来越虚弱,更严重者容易导致死。

五、中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对策 防范网瘾是一项综合性的会工程,需要多方形成合力,共同治理青少年网瘾问題。

1、家庭方面。家长首先要提高对网络的认识,学习备知如识,与孩子协高上网和共同上网,要适时提醒孩子上网有度,用自己对络的态度引导孩子正确使用刚备。针对青少年情感缺失问题,一方面应帮助孩子建立朋友圈,多为其提供社交机会,引导其多参加娱乐或交际活动,帮助孩子培养新的兴理,另一方面更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 多抽时间陪伴孩子,满足其精神需求。

2、学校方面。要在学习之余为青少年组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如组织学生参与到学校管理,组织各种比如(体育、绘画、唱歌)等,成立各种社团,如文学社、心理健康教育协会、志愿者服务协会等,引导学生参与积极的校园交往,减少网络对学生的吸引力。同时要转变价值导向,为学生提供能够完分发挥自身专长的平台,并通过多种形式对其进行肯定。学校还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通过各种途径宣传科学使用网培的知识,预防不健康的内容。

3、社会方面。要大力推广"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統“,进一步强化对各行业的监管,从技术、管理、法规等方面規范网吧、网站、网络游戏制造商等的从业行为要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文明教育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认清消沉迷网的危害,增自我保护能力;要利用互联网、影视、广插、択刊等媒体,普及青少年安全文明上网知加识,向家长和老师讲解青少年安全文明上网、远离网络的主要做法,不断提高监护能力和导水平;动员社会力里特别是青少年研究和心理矫正机构,对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沉述网络的青少年进行封性训练和矫正;组织招募数师、社工,专家学者等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区志理者,固炎同将青少年建立志庞者”一助一"长效工作制度;加强12355当少年服务台和青少年自我保护数育网站的建设,为青少年远离网问题提供咨询和各种现实的帮助。

沉溺于网络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題,它渉及个人、家庭、学校、治疗机构等社会多方因素的影响,也需要各方的合作才能解決,青少年自身要学会正确使用网络,家长要更新教育观念、改进与接子沟通的方法与管教方式,学校要对面临严重学业压力的学生给予更多关注:网治疗机机构要更多地承担社会任、增加师资力量、与科研机构合作深入研究网瘾问题;政府要重视青少年网瘾问题,加大对中学生网瘾的科研力度、为保护未成年人上网立法、建立网瘾治疗和救助基金、规范和清理网络游戏及网上不良信息,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营造健康的网络文化,为中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上网环境。

推荐第8篇:中学生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中学生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引导文: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有关中学生党建工作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

中学生党建工作调研报告一

一、学校党支部基本情况

**市**中学是一所初级中学,设党支部1个,其中党支部书记1人,副书记2人。学校有党员32人,正在培养的预备党员2人。

二、学校党建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学校党支部在市教育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教育局的工作重心开展了各方面的工作,取得较好的成绩。

1、组织建设。

学校的支部班子结构合理、政治过硬、业务水平较高,在学校工作中起到了坚强的战斗堡垒作用。党支部书记由校长兼任,连同2名副书记均思想过硬、工作踏实、锐意改革、业务水平高、人文素质强。

2、思想建设。

学校党支部把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教育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坚持每月一次的常规政治学习,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并把党员的政治思想教育和管理纳入全体教师大会和学校的各种活动中,使党员教师的常规教育管理做到点面结合、局部与整体结合,强化了教育学习的经常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政治理论学习中,采用集中学和分散学结合、主题发言和集体讨论结合、自学与辅导结合的形式,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专题,请党员干部以专题讲座、演讲等形式、理论联系实际地向全体教师汇报学习体会,以此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积极构建“学习型”校园,努力提高广大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政策水平。

3、制度建设。

我校进一步健全了“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定期研究发展入党对象制度、民主监督制度、节日活动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党员与青年结对子制度等7项党建管理制度。通过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促进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使全体党员、领导干部的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

三、党支部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

1、发挥精神文明建设阵地作用,加大师德建设力度。

一是党支部针对个别教师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所出现的一些不正当行为,不断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利用每周例会和周四政治学习时间组织教师进行师德教育,教育广大教师、党员树立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学校几年来没有出现过教师党员违法乱纪现象。

二是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为重点,对教师进行“以德治教、以德治校”的教育,引导教师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以良好师德推动“教风、学风、校风”建设。同时,在教师中深入开展“今天怎样做教师”的学习讨论,在学生中开展“老师,我想对你说”和学生个人操行评定活动,并组织学生及家长推荐“我心目中的好教师”,使敬业爱生的良好师德风范逐步成为每位教师的自觉行动。在党员教师的影响下,我校师生讲礼仪、比文明,好人好事蔚然成风,精神文明建设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2、党员教师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重视政治理论学习,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校党支部每周定期进行政治学习,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二是重视师德修养,做为人师表的表率。党员教师,其人格品行具有强大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党员教师的大部分都是学校各科的骨干力量,他们都能以教人先教己的精神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大部分都拥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做到教学尽心,教育尽责。三是教书育人,做先进文化的传承者和推动者。广大党员教师在工作中不间断用先进文化教育引导学生,教会学生在多元文化的世界中正确进行选择;用人文精神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形成正确的信念和追求;用民族精神打动学生,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严格要求自己,言传身教,让自己成为学生人生的导师,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四是执教为民,全心全意为学生、为家庭、为社会服务。学校大部分党员教师的服务意识较强,努力为全体学生一生的发展服务,以优质的教育造就优秀的人才和合格的劳动者,以满足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发展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需要。他们大部分有较高的精神境界和奉献精神,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关系,不过分计较个人得失。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在紧急的关头,在危、急、重、难、险的任务面前,他们更显党员本色。

四、学校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学校支部在教职工中发展党员的步伐过慢,发展数量较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党员队伍的发展壮大。

原因分析:不少教师觉得党员与非党员除了要交党费外没有多大差别,不少教职工受个别党员的不良影响,对党组织缺乏信心,认识不足,入党劲头不大;发展新党员的意识不强,工作不够深入。

2、学校支部阵地建设不够健全,支部活动开展不够经常。

原因分析:①思想上不够重视;②党支部经费不足。

五、加强学校党建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1、加强支部自身的建设,创造条件健全的党员活动室、阅览室等党员教育阵地,使广大党员有一个温暖的家。

2、发挥党支部政治思想教育的优势,积极开辟党的教育阵地,使广大教职工追求进步,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扩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

3、对入党积极分子,加强培养和教育,促其尽快成熟。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4、加大在教师中发展党员的力度,注意培养优秀青年教师入党,注重发展女党员;

在新的形势下,学校党支部要积极探索党工作的新内容和新方法,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团结广大党员,努力拼搏,努力达成党建工作班子建设好、党员素质好、制度执行好、作用发挥好、群团配套好、合作共事好的“六个好”目标,以党的战斗堡垒形象影响和带动全校教职工,保证党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全面执行,保证学校健康发展。

中学生党建工作调研报告二

我校党支部历来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奋发进取,开拓创新,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提高党员素质,发挥党组织的集体作用。

一、明确目标要求

学校党支部在落实党建工作要求,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明确提出,要用一种精神凝聚人心,要用一种要求规范行为,要用一种目标激励斗志。

党 员干部、教师要带头体现模范,即要发扬“乐于奉献、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合作进取、务实创新、自强不息”的精神。党员干部、教师要积极争当“六个”模 范:①做遵守教育法规的模范;②做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模范;③做开展教育科研的模范;④做创建学习型学校的模范;⑤做开展新课程教学研究的模范;⑥做开 展素质教育的模范。

全体党员和教师要树立“六种意识:忧患意识、规范意识、质量意识、育人意识、管理意识和服务意识。

要实现新学期“六新”目标:(1)全体师生要有新形象;(2)教学工作要有新突破;(3)德育工作要有新举措;(4)评价方式要有新变化;(5)校本课程建设要有新进展;(6)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要有新提高的过程中,党员干部和教师要发挥表率作用,要通过自身模范作用来影响全体师生,推进和谐校园的创建。

二、采取具体措施

在一所学校里,学生看教师,教师看党员,党员看班子。所以抓好领导班子、党员干部和教师队伍建设,是抓好党建工作的关键和突破口,是创建和谐校园的有效举措。

首先抓好校领导班子建设。班子成员的自身素质和班子自身的战斗力,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为此,我校党总支将中心组学习作为学校班子建设的主线,定期开好民主生 活会,对照党员先进性要求,正确开展批评与,统一思想认识,进一步带动全校教职工努力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使学校整体工作再上新台阶。

其次,发挥党总支的战斗堡垒作用,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学校党总支始终把党员队伍建设放在工作的首位,认真开展了如下的工作:

(1)党员教育制度化规范化。严格组织生活,认真执行“三会一课”、党员目标管理、民主评议党员、党员思想汇报等制度和做法,开展争创“优秀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的等活动。

(2)抓好党员的示范岗。在全体党员中认真继续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培养党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的良好风气,在党员队伍中掀起了提觉悟、讲奉献、比能力良好风气的形成。

(3) 强化党员的岗位职责。要求每位党员在本职工作上尽职尽责,起模范带头作用。每位党员中层干部应能做好普通党员教师榜样,努力提高学校管理工作效益;每位党 员教师,不但能主动完成学校交给的班主任工作和教学任务,而且要在上示范课、研究课及教科研等方面发挥骨干作用,带动身边的普通教师共同进步,彰显党员的 先进性。

第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做好新党员发展,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根据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校党总支积极配合校行政,抓好教师的校本培训,努力培养和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师德高尚、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教师队伍。

首 先是狠抓师德师风建设。教师的工作是育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道德水平,对于学生的影响将是长期的乃至终身的。为此,我们积极开展师德建设活动,组织教 师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师德规范要求,提出教师应有良好的师表形象,不断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促使每位教师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善待学生,做到文明从教, 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水平。

其 次,以开展“让教育充满爱”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入开展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内容的多种教育活动。积极开展帮困助学活动,关心贫困学生和家庭,为他们做实 事、办好事。组织教工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日常行为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义务教育法》等内容,开展遵守师德规范、争做优秀教师等活动。

第三,加强对青年教师培养,认真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的工作。积极实施“蓝青工程”, 建 立教师教育教学业务档案,加强对青年教师培养。按照党组织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即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对入党积极分子继续建立联 系人制度,做好新党员的发展工作。树立先进典型,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注意发现那些政治清醒、信念坚定、埋头苦干、肯干事、任劳任怨、实绩突出而不张扬的 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及时将他们吸收到党组织,把他们放到合适的管理工作岗位进行锻炼、培养、考察。

我校党总支在党建工作中,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主线,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为核心,以发挥党员的表率作用为宗旨,以推进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发展,为人民满意教育为目的得到了切实体现。

推荐第9篇:中学生研究性学习调研报告

参与学生:

指导教师:

一、研究背景:

在中国,蝙蝠是福气的象征。但是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来说,蝙蝠的身影却越来越难以发现得到,而且夜行的习惯使得我们也越发的感到好奇。恰好这次有了学农这个机会,来到这个环境优美的生态校园,并意外的寻觅到它们的踪迹。由此我们开始了一段奇妙的探索旅程。

二、活动目标

(1)、了解蝙蝠的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以及相关文化背景

(2)、研究抓捕手段和安全防护措施

(3)、观察并测量蝙蝠体型

(4)、鉴定蝙蝠的品种与性别

(5)、交流活动感受和探讨如何保护蝙蝠

三、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

1.分成四个小组,分别是蝙蝠的生活环境、蝙蝠的天敌和生长过程、蝙蝠的繁殖以及校园蝙蝠的分类。

2.为了调查蝙蝠,我们在傍晚对西区田边、旧古建筑进行踩点,观察蝙蝠的活动时间,确定蝙蝠巢穴

3.在第二天傍晚开始真正的捕捉行动,到稻田边张网捕捉,我们发现七八只蝙蝠的黑影在天空中徘徊,我们用竹竿举起细网,多次进行定点捕捉,最后分别抓到了三只蝙蝠,两只雄性,一只雌性。除第一只意外死亡外,其他存活。

4.分组统计整理所搜集到得资料以及抓来的蝙蝠。

5.撰写专题报告

6.小组分享

四、活动成果与评价

(一)当地蝙蝠种类与体型数据

东亚家蝠(学名:pipistrellus abramus),又叫日本伏翼,隶属于小蝙蝠亚目蝙蝠科伏翼属,是一种於东亚地区常见的小型蝙蝠。一只成年东亚家蝠的个体身长可以有4.8厘米,尾部则可以长4厘米,翼也可伸至3.6厘米。它们最喜爱住於旧式建筑物上面的天花板及屋檐之内。它们主要捕食蚊及飞蛾等细昆虫为主。它们广泛分布於东亚地区,包括中国大陆、台湾、韩国及日本等,我国华北、东北、华东和华南各地区均有分布。

东亚家蝠一般在11月至次年3月冬眠,出眠后在6~7月间产仔

药用价值

它可用作一种中药,用于久咳,疟疾,淋病,目翳等。

它的粪便也是一种中药,叫夜明砂,用于目疾。

(二)生态保护与文物保护的矛盾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农校的旧公室,我们在办公室屋檐的缝隙里发现了蝙蝠的巢穴。我们不禁都产生了一个疑问。如果蝙蝠长期在这种木制结构的古建筑里筑巢的话,那么这就会对古老的文物造成腐食与破坏;若为了保护文物而把蝙蝠栖息环境给破坏掉的话,就会造成许多蝙蝠流离失所,甚至导致一个个小生命的凋谢。那么我们在保护动物栖息地与保护文物的十字道路上,我们应如何选择?对于这个我们必须深入探究一下。

(三)学生收获:

这次蝙蝠调查活动我们收获良多,及体会到大自然的千姿百态,也认识到了自然与人类发展的矛盾,既丰富了我们的自然科普知识,也增强了我们的动手能力。世界总是那么的矛盾,是保护蝙蝠来保护生态环境,还是为了保护古建筑来使蝙蝠流离失所;是为了测量一次数据而意外伤害一个活生生的生命,还是为了自己的良知而不忍下手让它自由的飞翔。我的心中只有一个答案:生命最重要。这个世界是一个个生命而组成,或强大,或弱小,但不管怎样世界因生命而精彩。反观人类社会,一个个行尸走肉,为着利益而活着,为了几个铜钱而残害多少生命。我大概是做不了什么生物学家,我不忍心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我面前终结。那蝙蝠在网中拼命挣扎的情形不时在我脑中闪现,我想说:保护每个物种,珍爱每个生命。

(四)指导教师的认识和体会

观察过蝙蝠一段时间,也寻找过蝙蝠的巢穴,充分评估后开展本次活动。学生对此也非常感兴趣特别是男生,觉得这个课题非常刺激也非常有挑战。这个可能和人类这个哺乳动物千百年来渴望飞行有关系吧。

第一天晚上带学生走了校园熟悉环境,第二天开始抓蝙蝠,可能是人比较多,灯管比较多没有捕抓到蝙蝠。学生有些失望,觉得如果不能亲密接触可能探究就只能停留在书籍和网络当中。我觉得我们的方法是对的但是工具还是准备不充分,两边的竹竿不够长。于是第二天我们换了两根长的竹竿。效果就非常明显。在很短的时间内抓到了三只蝙蝠。本来我们取样也就需要两只,一只雄性一直雌性就够了,但是我们前两次都抓到了雄性,终于在第三次抓到了雌性蝙蝠。学生整个晚上也非常兴奋,利用两个小时的时间就把调查报告七嘴八舌的完成了。可能不是很成熟但是这个是他们的收获。从中我们也对学生进行了环境教育特别是环境教育。因为这些捕鸟网会伤害鸟类。

推荐第10篇:中学生性教育状况调研报告

中学生性教育状况调研报告

陈絮兰张韵红 谭晓东

(华南师范大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广东 广州 510000)

摘要:性是现在社会都很关注的一个东西,而中学生的性教育对中学生在这方面的启蒙以及安全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了解目前中学生性教育的程度,我们小组发起了一次调研。通过派发并回收203份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中学生对性知识了解明显不够,而对性的认知很多都是出于好奇,而家长和学校在这方面的教育显然不足。为此,我们小组也根据学科知识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

关键词:中学生性教育建议

一调研目的

了解中学生对性的认知;了解目前家长和学校对学生的性教育程度,为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科学的性教育通过可参考的建议。

二调研方法

(一) 文献资料分析方法

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和分析相关的文献资料,如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电子期刊数据库和goggle,谷歌等搜索引擎等途径全面搜索关于目前中学生对性知识的了解现状以及各地性教育的程度,影响和管理方面的论文和研究报告,为本文的理论分析和文献综述做准备

(二) 问卷调查法

通过给广州市第一一三中学的初中生派发问卷,调查他们对于性知识的了解和性教育的程度 三调研结果

本次调查以广州市113中学五山校区初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答卷选项设计开放,允许一选一和一选多。共发放问卷203份,回收有效问卷203份,有效率为100%。其中初一64份,初二71份,初三68份。对相关数据经过整理后作出统计并就此进行分析。 关于我校中学生性教育的现状调查(详见附录1)

调查一:对初次来月经或遗精时,你是否感到担心和害怕?

表1对初次来月经或遗精时态度的调查

不同的选项

很担心 有些担心

不担心

很高兴

还没有来

其他 百分比% 8.1 34.3 33.4 5.8 0.7 2.0

未回答或不详 15.7

根据表1调查数据显示:有8.1%的学生很担心,34.3%的学生有一些担心,两项相加共有42.4%的学生对青春期的性发育知识的了解还是很不够的,从心理和生理上都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说明学校和家长在这方面的教育和引导还不够,应该加强。

调查二:女生月经初潮或男生首次遗精的心理准备的调查

表2对月经初潮或首次遗精心理准备的调查

女生(%) 男生(%) 合计(%)

17.2 8.1 12.6

548.8 20.2 34.5

14.2 2.0 8.

119.8 69.2 44.5

16.9 13.4 15.

252.1 42.3 47.2

15.7 13.2 14.5

14.3 31.1 22.7

根据表2的数据可知:月经初潮和首次遗精是一个人青春期发育必须要:经历的过程。但统计显示,只有17.2%的女生和8.1%的男生被详细告知,48.8%的女生和20.2%的男生从父母处听说了一些,还有19.8%的女生和69.2%的男生从来没有听父母说起过,有30%的女生和44.1%的男生在月经和首次遗精来临时准备不足,引起了心理上的担心和害怕。从此调查还可以看出,父母对女生的性教育的关注程度要高于男生。在一般家庭中,大部分都是由母亲照顾孩子要多父亲。但作为男性家长,在对儿子的性教育中还显得比较缺位。在家庭当中,家长对孩子的青春期关注明显不足,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调查三:关于中学生对早恋的态度及早恋是否影响学习的调查

表3于中学生对早恋的态度及早恋是否影响学习的调查

选项 自己有过

对早恋的态度

支持 默许 无所谓 反对

比例(%) 15.1 21.6 28.0 25.3 10.1

根据表3的数据可知:有15.1%的学生自己有过早恋,49.6%的学生对早恋持支持和默许的态度,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开放,中学生对早恋的态度有了更宽容的态度。虽然家长和学校一致反对早恋,可是在学生的心目中,对早恋的态度是开放和宽容的。有25.3%的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仅仅只有10%左右的学生选择反对。这是让家长和教师不得不承认的现实。如何对少男少女这种情窦初开的美好感情给予正确的引导,让他们学习怎样和异性相处,把早恋引导为男女学生之间人际关系处理的提早练习,是教师和家长值得研究的问题。

调查四:中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看法及对婚前性行为的危害的了解的调查

表4关于中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看法及对婚前性行为的危害的了解情况的调查

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

选项 自己或同学有过

正常行为 双方自愿就可以

比例(%) 3.3 14.9 36.

3无所谓 不赞成 非常了解

对婚前性行为危害的了解

比较了解 一般了解 不太了解 根本不了解

28.6 20.2 14.1 20.1 25.5 23.2 17.1

根据表4可知:对于中学生,伴随着身体内性发育的启动,对性行为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但是,并不理解什么样的感情才是是真正的爱情,也不了解对性行为应该付的责任,也没有能力承担未婚先孕的后果。但由于受社会性观念的开放的影响,有36.3%的学生认为只要男女双方互相愿意,就可以发生性行为。这样的观念,对教师和家长都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应该加强对中学生应观念的引导和教育,加强符合社会规范的性道德的教育。

调查五:关于中学生愿意谈论性问题的对象调查

表5关于中学生愿意谈论性问题的对象调查

男生 女生

父母 15.3% 21.4%

同伴 63.6% 60.1%

教师 11.8% 13.2%

从不和别人谈此类问题

9.3% 5.3%

根据表5可知:大部分中学生进入了青春期,开始出现第二性征,对自身和异性的身体变化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对性的话题给予了高度关注。但是,我们要看到,中学生并不愿意同家长和教师谈论类似的话题。受传统因素的影响,成人还是以公开谈论性问题感到害羞。另一方面,青春期的发育使学生的独立性加强,不愿意再接受成人的指导和管理。怎样更好地与中学生交流性发育的问题,值得家长和教师思考。

调查六:关于中学生喜欢哪些性教育方式的调查

表6关于中学生喜欢哪些性教育方式的调查

男生 女生 合计

课堂教学 同伴互助学习校园网宣传栏 专题讲座 51.5%55.2%53.4%

66.1% 59.2% 62.7%

48.3% 33.2%40.8%

46.1% 50.2% 48.2%

影视录像 28.6% 33.2% 30.9%

咨询热线 22.6% 32.2% 27.4%

自学 32.4% 24.3% 28.4%

其他方式 20.1% 23.1% 21.6%

根据表8可知:中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他们更喜欢什么样的方式开展性知识的学习呢?男女生都有超过半数的人选择通过在学校的课堂上听老师的讲解,更有达到60%左右的学生更倾向于同学、伙伴一起学习和讨论。这与对发达国家性教育的调查保持一致。作为学校性教育起步比较晚的中国,应该向先进国家和地区学习,借鉴他们成功的经验,可以使我国当前的中小学性教育发展的更快。

四分析和讨论

中学生的青春期,是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是生殖器官从开始发育到成熟的阶段,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的急剧变化时期,被称为“人格再造的契机”,但是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似乎被置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尽管他们兼具儿童和成年人的某些特点,但他们既不是儿童,也不是成人,而是经历着人生从生理、心理和社会性都走向全面成熟的重要阶段。伴随男女两性身体形态的变化和第二性征的迅速发育,青少年的独立意识、性意识和性情感开始萌发,

特别是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变化更为剧烈,因此对中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显得刻不容缓。

从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可以看出,现当代中学生的性生理发育呈现出“加速度”的现象,但是青少年性教育却没有跟上这种速度,因此造成了青少年性生理与性心理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他们渴望与异性交往,希望了解性知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往往因为得不到科学的指导而陷于迷惑、焦虑或冲动之中。分析发现,造成青少年性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青少年自身机体因素,又有社会环境作用,现列举如下:

1、自然因素:中学生性生理发育日趋早熟

在当今,由于我国经济迅速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条件的改善,食物结构得变化——特别是摄入了更多蛋白质的缘故,目前青少年的性生理发育成熟期普遍提前,大约平均提前1至2岁,如在小学

五、六年级已有不少男孩出现遗精或者女孩出现月经初潮,初中二年级成了性成熟的高峰期。但是中学生面临着性早熟与社会滞后的矛盾,他们从性萌动、性成熟和性冲动的自然需求,到结婚能实践合法的行为,一般需要10~15年时间。如果缺乏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他们往往怀着好奇心涉足性活动,可能发生早恋及越轨行为。

2、社会环境:西方性观念思潮和大众媒体的传播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的文化和思想也逐渐进入我国,其中也包含西方的性享乐主义和开放主义。而且随着技术的发达和传播媒体的多样化,各种偶像剧、言情剧如雨后春笋般蜂拥而至。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中学生有很多的方法和渠道接触五彩缤纷的外部世界,同时外来文化的冲击使中学生眼花缭乱,国外的“性开放”“性自由”“性教育”之风使他们茫然不知所从。很多学生利用丰富的课余时间,涉及各类报刊、书籍、音像等。铺天盖地的“网恋”“早恋”“同性恋”等时髦的名词,也充斥着他们的学习及生活,这些前卫开放大胆的性观念也吸引着中学生的注意力。由于中学生模仿心理和逆反心理极强,因此容易被不良文化误导。

3、学校和家长:性教育的缺少

性教育,不仅仅是性知识的教育,更应该是青少年性道德文明的教育。现在的中学生,在学校所受的性教育是非常有限的。有些学校对学生进行青春性教育,也只是停留在一些简单的性生理知识和性卫生教育,而对性心理问题、性道德教育则基本忽略。这主要是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认为青春期性教育是可有可无的。二是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性的问题,一贯采用禁和堵的办法。而随着子女年龄的增长,父母和孩子之间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父母对子女的态度多采取沉默的态度,极少和孩子沟通,在家长的眼里有些问题还是孩子自己或是老师来帮助解决,特别是“性”教育,一些家长觉得难以启齿最好不说,认为孩子大了自然会知道。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从儿童发育到青春期,性意识一般是通过耳闻目睹周围人的性言行形成的。他们无法从学校、家长那里得到科学的性知识、性道德观,更容易误入歧途。

五建议

1、中学生对性的好奇及跃跃欲试和性知识以及性教育的程度呈现不平衡,所以才导致过早

的性行为和早恋等现象的出现,因此为了从根本上杜绝这种情况,家长应该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教育,从生理到心理的正确引导,让学生有个全面的认识。

2、学校应该增设专门的性教育课程,对学生进行深入的教育,纠正学生的错误观念,并传

授预防措施,同时应对学生崇尚国外“性自由”“性开放”的思想进行正确的引导,并传授错误的性行为的危害来引起学生的安全保护意识。

3、社会上或者政府机构应该杜绝色情网站以及黄色小说等在社会上的流行和泛滥,做好监

督和管理工作,同时多开展公益讲座,普及中学生的性知识,形成杜绝错误性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唯真.如何在中学生物教学中进行性教育[J].生物学教学,2012,37(3) [2]江明珠.中学生物学教学整合青春期的研究[J]

附录1:中学生青春期性教育状况问卷调查表

中学生青春期性教育状况问卷调查表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我们这次调查是从学术研究角度,对中学生有关青春期性生理、性观念作调查分析统计,为今后的青春期性教育提供一些参考。本调查采用无记名方式,你回答的内容只是作为统计数据,个人的秘密完全受到保护,希望大家真实地、坦率地回答提出的问题。不要遗漏或出现空白,如果所列的选项不适合你的情况,请在选项的最后“其他”处,填写你的具体情况。谢谢合作!

你的性别:_______________年龄: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 1.对初次来月经或遗精时,你是否感到担心和害怕?

A.很担心B.有些担心C.不担心D.很高兴E.还没有来F.其他 2.你的父母在你月经初潮(女生)或首次遗精(男生)之前告诉过你吗? A.详细告知B.说了一些C.没听说过D.从没听说 3.你在月经初潮(女生)或首次遗精(男生)来临时是什么感受? A.准备充分B.有些准备C.有些害怕D.不知所措 4.你对早恋的态度是:

A.自己有过B.支持C.默许D.无所谓E.反对 5.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

A.自己或同学有过B.双方自愿就可以C.正常行为D.无所谓E.不赞成 6.你了解婚前性行为危害吗?

A.非常了解B.比较了解C.一般了解D.不太了解E.根本不了解 7.你愿意与谁谈论性问题:

A.父母B.同伴C.教师D.从不和别人谈此类问题 8.你喜欢哪些性教育方式?

A.课堂教学B.同伴互助学习C.校园网D.宣传栏E.专题讲座 F.影视录像G.咨询热线H.自学I.其他方式 9.你对异性的态度

A.渴望接近B.比较喜欢C.一般心情D.厌恶反感 10.你周围同学中存在超出正常异性交往的现象吗? A.较普遍B.有一些C.极个别D.没有 11.你对于婚外性行为的看法

A.基于爱情就可以B.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发生C.无所谓

D.不负责,不道德,应受道德谴责E.如果打算与对方结婚的话就可以 12.你对贞操的看法

A.贞操对男女都很重要B.贞操对男性很重要,对女性无所谓C.贞操对女性很重要,对男性无所谓D.贞操对男、女都无所谓E.不知道贞操是针对谁讲的 13.你对未婚同居的看法

A.赞成B.可以理解C.反对D.不知道 14.你对婚前怀孕的社会后果的看法

A.影响男生的前途和名誉B.影响女生的前途和名誉 C.影响男女双方的前途和名誉D.对男女双方都没影响 15.如果发生婚前怀孕,应如何面对 A.和男(女)朋友商量B.自己拿主意

C.请同学、朋友帮助D.请老师帮助E.请家长帮助

16.如果男(女)朋友想要和你发生性关系,而你不想这样做,你会 A.拒绝这一要求B.迁就这一要求C.不知该怎么办 17.你对性知识的了解程度

A.已足够B.有所了解,但还不够C.非常缺乏,但想了解D.不想了解 18.你的父母与你谈论有关性的问题吗?

A.从未谈过B.极少谈论C.常常谈论 19.你对从学校的性教育满意吗? A.不满意B.满意

20.对当前学校开设青春期性教育课是否有必要

A.迫切需要B.欢迎开展C.无所谓、说不清楚

D.没有必要

第11篇:中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研报告

随中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研报告

随中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研报告

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科技电子产品逐渐问世,而“日新又新我常新”的手机更是成为了时代进步的一种必然。大部分的中学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部很morden的手机,几乎天天带在身旁。手机,这个无时无刻不在变换的小精灵,在给我们带来无限便利的同时也影响着我们的学习生活。跟着我们的思路探访一下手机的利弊,让我们一起从生动的例子中悟出怎样正确面对现代化电子产品吧!

目录

一.调查问卷及结果分析

二.校园手机概况

三.手机案例分析

四.拒绝无聊短信HOT

五.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一.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为了全面考察一下同学们在手机方面的应用,我设计了一个小小的调查问卷,收上来后统计了一下结果又加以分析,作为这个调研报告的第一个板块,希望大家能从中收获很多。 答案补充

《关于中学生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问卷》

手机作为现在我们最常使用的一种通讯工具,带给我们许多方便。但同时也有新的问题困扰着它,因此,我想做个调查,谢谢支持。

1、你知道手机有辐射吗? ()

⑴知道

⑵不知道

2、你的手机开机状况 ()

⑴每天都开

⑵上学关机,下学开机

⑶周一到周五关机,周六日开机

⑷有时开,有时关,没准

3、你用手机主要和谁联系?()

⑴和父母联系

⑵和同学联系

⑶其他

4、你用手机主要做什么?()

⑴打电话

⑵发短信

⑶玩游戏

⑷听歌,看电影

⑸其他

答案补充

- 1 -

5、你收到过垃圾短信吗? ()

⑴每天好几条

⑵每天一条左右

⑶有时会收到

⑷很少收到

6、你收到的最多的垃圾短信属于哪类? ()

⑴诈骗短信,如告知中奖

⑵贩卖违法物品,办证

⑶广告短信,如机票酒店打折

⑷同学、朋友发来的,\"......请转发给10人,否则你的成绩将下降或你将有恶运等等\"垃圾短信?

⑸其他

7、当你写作业时,有同学的短信发来,你会:()

⑴不理,写完再看

⑵马上看一下,但不回

⑶立刻看,立刻回

⑷其他______________

8、同学间互发的无聊或垃圾短信是否对你造成了困扰?[单选]()⑴非常烦,影响正常收发短信或接听电话

⑵有点烦,但不影响正常生活

⑶没有多大影响

⑷喜欢,可以打发时间

9、为什么天天带着手机 ()

⑴电话亭少或电话亭电话常坏

⑵手机方便

⑶手机有娱乐功能

答案补充

调查结果

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共24张

1、你知道手机有辐射吗?

⑴知道23

⑵不知道1

结论:说明大部分同学知道手机有辐射

2、你的手机开机状况

⑴每天都开2

⑵上学关机,下学开机15

⑶周一到周五关机,周六日开机3

⑷有时开,有时关,没准

4结论:上学关机、下学开机的占多数。

3、你用手机主要和谁联系?

1.和父母联系22

⑵和同学联系14

⑶其他1答案补充

结论:绝大部分同学使用手机,是因为手机方便

二.校园手机概况

1.手机普遍性

调查结果显示,80%至90%的中学生有自己的手机,其中大部分比较先进。这反映了手机在我们同龄人的群体中具有很强的普遍性,而且几乎所有的中学生都比自己的父母更了解一些高新技术产业。

2.中学对手机的规定与限制

大部分中学校规都规定不允许将手机带入校园,而有一部分学生却明知故犯,公然在学校里拿出手机。鉴于有些同学家远,上下学不方便联系,我们学校规定可以带手机,但在校园内绝不能开机或外

答案补充

3.校园电话机情况

几乎所有的中学都有电话亭,我在我们学校高中部发现有三部电话机,两个电话亭;初中部发现有三个电话亭。一次运动会在高中部的入场式彩排中忽然下起大雨,情急之下大家都互相借电话卡,我作为有卡一族,跑遍七部电话,发现其中只有两部能正常使用。这一次经历反映了各个学校的电话机不能保证每部正常使用。这样天天带IC卡或202卡上学的同学是少之又少。后来我又发现初中部有一个电话亭也坏了,我作为学校的一员,打电话让中国网通工作人员来修了,后来就能够正常使用了,所以学校的IC卡电话应派人经常检查,保证能正常使用。

4.手机外现情况的建议

据我所知,在我们学校,放学后,没人时,或餐厅里,就发现有人打手机跟父母或来接自己的人联系,由此我想到,如果学校餐厅内或教学楼里,能有多部IC卡电话,不用排队就能很方便与家长联系,这样在寒冷的冬天也不用跑到外面去打IC卡电话了,更不用偷偷摸摸使用手机了

答案补充

三.手机案例分析

1.手机与校规

某校某班十多名同学一致把手机外显,违反了校规。后其自行向校方自首,校方酌情扣分,该班班主任没收了其中两名同学的手机至今未还。

(1)不应该“反其道而行之”地外显手机,而且还是集体性的行动

(2)该生主动向校方自首的精神可嘉,但我们尽量是不犯错误

(3)对于班主任没收其中两名带头同学手机的行为,个人认为起到一个“杀鸡儆猴”的作用,一定程度地威慑住其他同学不敢外显手机,但对于规定的遵守,我觉得更应该自觉。

2.手机对道德的影响

某中学生因家长不给自己买手机自己又想玩而借班里另外一个同学的手机周六日使用,家长却丝毫不知。后来此生在班中威信大大下降,失去了很多同学的信任。

(1)那名中学生不应该借别人手机,家长不给他买有家长的理由,他应该学会克制欲望。

(2)家长对那名中学生了解不足,以至于连孩子自己的生活情况都不知道。

(3)同学的眼睛是雪亮的,失去信任是他应得的后果。

答案补充

3.手机对学习的影响

某中学生在小学学习比较好,上的中学也不错,但是自从家长给配了手机,天天离不开,和同学发短信一个月几百条之多,学习严重下滑,最后只上了职高。

不是说家长不能给孩子配手机,具体情况要因人而异。得看学生的自制力如何,目前需不需要手机而定。

4.手机对健康的影响

手机对健康影响很大,手机越好,对人体的辐射越大。在2001年1月,德国就有一项研究发现,手机可能会导致眼癌,因为他们将3000个患眼癌的人和3000个正常人进行对比研究,常用手机的人患上眼癌的机会比其他人多出3倍。在信号越弱的地方,手机就越要提高发射功率,导致手机辐射越大。

(1)我们在使用手机时尽量做到没事不开机,开机不放在贴身的地方。

(2)与对方打电话时接通的那一秒不要贴耳朵,可以接通后再放耳边。而且长话短说,言简意赅。

答案补充

四.拒绝无聊短信 HOT TOPIC

假如你是有手机的中学生,你在手机的使用过程中,是否收到过这样的短信„„

“这里有五颗幸运星,象征幸福与幸运。衷心祝你考试成功,如果你将此条短信转发给至少5个朋友,明天一切顺利。如果不发„(发吧,都是被朋友逼的)”(威胁短信)“人的两只眼睛,如同两个朋友,它们一起笑,一起哭,一起快乐,虽然他们彼此看不见,但感情深厚。其实友谊就应该是这样,这周是世界好友周,把这条短信发给你的朋友吧,看看有多少人会给你回发。”(威胁短信)

“三鹿奶粉新广告:三鹿奶粉,三聚氰胺化工厂荣誉出品;奶粉喝三鹿,直奔黄泉路;三鹿奶粉,中国男足指定用奶 „„ ”(搞笑短信)

“***国际航空公司,机票价格减半!一切航程超值超实惠„„”(广告短信)

五.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答案补充

【总结】

这些无聊短信在飞入我们手机的同时也带走了时间。像那些威胁短信,许多人碍于不想考砸、不想让妈妈遭难等因素,耐着性子又回发了十几条。一条短信就是一毛钱,在做这些无意义转发的同时我们逐渐消耗着手机里的钱,也消磨着自己的时间。所以,在这里,我衷心告诉大家:不要发无聊短信了,省省时间吧!用好自己的手机!

也希望校园内能增加一些来电时不会响铃只会闪灯的IC卡电话(这样不会影响学校秩序),让打电话变得非常方便,这样大家就不用带手机了。

愿这次调查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第12篇:中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研报告

《中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调研报告》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科技电子产品逐渐问世,而“日新又新我常新”的手机更是成为了时代进步的一种必然。大部分的中学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部很morden的手机,几乎天天带在身旁。手机,这个无时无刻不在变换的小精灵,在给我们带来无限便利的同时也影响着我们的学习生活。跟着我们的思路探访一下手机的利弊,让我们一起从生动的例子中悟出怎样正确面对现代化电子产品吧!

目录

一.调查问卷及结果分析 二.校园手机概况 三.手机案例分析 四.拒绝无聊短信HOT 五.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一.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为了全面考察一下同学们在手机方面的应用,我设计了一个小小的调查问卷,收上来后统计了一下结果又加以分析,作为这个调研报告的第一个板块,希望大家能从中收获很多。

《关于中学生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问卷》

手机作为现在我们最常使用的一种通讯工具,带给我们许多方便。但同时也有新的问题困扰着它,因此,我想做个调查,谢谢支持。

1、你知道手机有辐射吗? ()

1.知道

2.不知道

2、、你的手机开机状况 ()

1.每天都开

2.上学关机,下学开机

3.周一到周五关机,周六日开机

4.有时开,有时关,没准

3、你用手机主要和谁联系?()

1.和父母联系

2.和同学联系

3.其他

4、你用手机主要做什么?()

1.打电话

2.发短信

3.玩游戏

4.听歌,看电影

5.其他

5、你收到过垃圾短信吗? ()

1.每天好几条

2.每天一条左右

3.有时会收到

4.很少收到

6、你收到的最多的垃圾短信属于哪类? ()

1.诈骗短信,如告知中奖

2.贩卖违法物品,办证

3.广告短信,如机票酒店打折

4.同学、朋友发来的,\"......请转发给10人,否则你的成绩将下降或你将有恶运

等等\"垃圾短信?

5.其他

7、当你写作业时,有同学的短信发来,你会:()

1.不理,写完再看

2.马上看一下,但不回

3.立刻看,立刻回

4.其他______________

8、同学间互发的无聊或垃圾短信是否对你造成了困扰?[单选]()

1.非常烦,影响正常收发短信或接听电话

2.有点烦,但不影响正常生活

3.没有多大影响

4.喜欢,可以打发时间

9、为什么天天带着手机 ()

1.电话亭少或电话亭电话常坏

2.手机方便

3.手机有娱乐功能

调查结果

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共24张

1、你知道手机有辐射吗?

1.知道23

2.不知道

1结论:说明大部分同学知道手机有辐射

2、你的手机开机状况

1.每天都开2

2.上学关机,下学开机15

3.周一到周五关机,周六日开机3

4.有时开,有时关,没准4

结论:上学关机、下学开机的占多数。

3、你用手机主要和谁联系?

1.和父母联系

2.和同学联系

3.其他22 14 1结论:说明手机目前主要作用是向父母报平安

4、你用手机主要做什么?

1.打电话

2.发短信

3.玩游戏

4.听歌,看电影

5.其他18 19 1 6 3

分析:听歌、看电影最好不要用手机,它对我们的身体是有害的,不是必须用时

最好不用

5、你收到过垃圾短信吗?

1.每天好几条

2.每天一条左右

3.有时会收到

4.很少收到2 2 14 6

结论:一半以上的同学收到过垃圾短信

6、你收到的最多的垃圾短信属于哪类?

1.诈骗短信,如告知中奖0

2.贩卖违法物品,办证1

3.广告短信,如机票酒店打折10

4.同学、朋友发来的,“......请转发给10人,否则你的成绩将下降或你将有恶

运等等”垃圾短信? 15

5.其他4

分析:同学之间发的没有什么用处的无聊短信占的比重最大,因此以后最好不发

送、不回应第四类这样的短信

7、当你写作业时,有同学的短信发来,你会:

1.不理,写完再看8

2.马上看一下,但不回6

3.立刻看,立刻回7

4.其他3

分析:一半以上的同学在写作业时收到短信要关注一下,说明手机对写作业有一定影响

8、同学间互发的无聊或垃圾短信是否对你造成了困扰?[单选]

1.非常烦,影响正常收发短信或接听电话 2

2.有点烦,但不影响正常生活6

3.没有多大影响15

4.喜欢,可以打发时间1

分析:同学间的无聊短信是收到垃圾短信中最主要的部分,但大家不觉得这会有多大影响

9、为什么天天带着手机

1.电话亭少或电话亭电话常坏5

2.手机方便18

3.手机有娱乐功能2

结论:绝大部分同学使用手机,是因为手机方便

二.校园手机概况

1.手机普遍性

调查结果显示,80%至90%的中学生有自己的手机,其中大部分比较先进。这反映了手机在我们同龄人的群体中具有很强的普遍性,而且几乎所有的中学生都比自己的父母更了解一些高新技术产业。

2.中学对手机的规定与限制

大部分中学校规都规定不允许将手机带入校园,而有一部分学生却明知故犯,公然在学校里拿出手机。鉴于有些同学家远,上下学不方便联系,我们学校规定可以带手机,但在校园内绝不能开机或外显。

3.校园电话机情况

几乎所有的中学都有电话亭,我在我们学校高中部发现有三部电话机,两个电话亭;初中部发现有三个电话亭。一次运动会在高中部的入场式彩排中忽然下起大雨,情急之下大家都互相借电话卡,我作为有卡一族,跑遍七部电话,发现其中只有两部能正常使用。这一次经历反映了各个学校的电话机不能保证每部正常使用。这样天天带IC卡或202卡上学的同学是少之又少。后来我又发现初中部有一个电话亭也坏了,我作为学校的一员,打电话让中国网通工作人员来修了,后来就能够正常使用了,所以学校的IC卡电话应派人经常检查,保证能正常使用。

4.手机外现情况的建议

据我所知,在我们学校,放学后,没人时,或餐厅里,就发现有人打手机跟父母或来接自己的人联系,由此我想到,如果学校餐厅内或教学楼里,能有多部IC卡电话,不用排队就能很方便与家长联系,这样在寒冷的冬天也不用跑到外面去打IC卡电话了,更不用偷偷摸摸使用手机了。

三.手机案例分析

1.手机与校规

某校某班十多名同学一致把手机外显,违反了校规。后其自行向校方自首,校方酌情扣分,该班班主任没收了其中两名同学的手机至今未还。

(1)不应该“反其道而行之”地外显手机,而且还是集体性的行动

(2)该生主动向校方自首的精神可嘉,但我们尽量是不犯错误

(3)对于班主任没收其中两名带头同学手机的行为,个人认为起到一个“杀鸡儆猴”的作用,一定程度地威慑住其他同学不敢外显手机,但对于规定的遵守,我觉得更应该自觉。

2.手机对道德的影响

某中学生因家长不给自己买手机自己又想玩而借班里另外一个同学的手机周六日使用,家长却丝毫不知。后来此生在班中威信大大下降,失去了很多同学的信任。

(1)那名中学生不应该借别人手机,家长不给他买有家长的理由,他应该学会克制欲望。

(2)家长对那名中学生了解不足,以至于连孩子自己的生活情况都不知道。

(3)同学的眼睛是雪亮的,失去信任是他应得的后果。

3.手机对学习的影响

某中学生在小学学习比较好,上的中学也不错,但是自从家长给配了手机,天天离不开,和同学发短信一个月几百条之多,学习严重下滑,最后只上了职高。不是说家长不能给孩子配手机,具体情况要因人而异。得看学生的自制力如何,目前需不需要手机而定。

4.手机对健康的影响

手机对健康影响很大,手机越好,对人体的辐射越大。在2001年1月,德国就有一项研究发现,手机可能会导致眼癌,因为他们将3000个患眼癌的人和3000个正常人进行对比研究,常用手机的人患上眼癌的机会比其他人多出3倍。在信号越弱的地方,手机就越要提高发射功率,导致手机辐射越大。

(1)我们在使用手机时尽量做到没事不开机,开机不放在贴身的地方。

(2)与对方打电话时接通的那一秒不要贴耳朵,可以接通后再放耳边。而且长话短说,言简意赅。

四.拒绝无聊短信 HOT TOPIC

假如你是有手机的中学生,你在手机的使用过程中,是否收到过这样的短信„„

“这里有五颗幸运星,象征幸福与幸运。衷心祝你考试成功,如果你将此条短信转发给至少5个朋友,明天一切顺利。如果不发„(发吧,都是被朋友逼的)”(威胁短信)

“人的两只眼睛,如同两个朋友,它们一起笑,一起哭,一起快乐,虽然他们彼此看不见,但感情深厚。其实友谊就应该是这样,这周是世界好友周,把这条短信发给你的朋友吧,看看有多少人会给你回发。”(威胁短信)

“三鹿奶粉新广告:三鹿奶粉,三聚氰胺化工厂荣誉出品;奶粉喝三鹿,直奔黄泉路;三鹿奶粉,中国男足指定用奶 „„ ”(搞笑短信)

“***国际航空公司,机票价格减半!一切航程超值超实惠„„”(广告短信)

五.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总结】

这些无聊短信在飞入我们手机的同时也带走了时间。像那些威胁短信,许多人碍于不想考砸、不想让妈妈遭难等因素,耐着性子又回发了十几条。一条短信就是一毛钱,在做这些无意义转发的同时我们逐渐消耗着手机里的钱,也消磨着自己的时间。所以,在这里,我衷心告诉大家:不要发无聊短信了,省省时间吧!用好自己的手机!

也希望校园内能增加一些来电时不会响铃只会闪灯的IC卡电话(这样不会影响学校秩序),让打电话变得非常方便,这样大家就不用带手机了。愿这次调查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第13篇:中学生文明礼仪的调研报告

中学生文明礼仪的调研报告

一、调查背景

文明礼仪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的体现,随着德育工作的不断深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铺开,文明礼仪教育已逐渐被各位教育工作者所注重。目前,各地一些在这方面走在前列的学校,已经在如何强化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上做文章了。

二、调研时间、调研时间 2010-11-

5三、调研地点 xxx学

四、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为了了解更好地调查滨江中路第一小学学生文明礼仪情况,以了解小学生文明礼仪现状,进行了此次调研活动。本次调研活动采用调查问卷以及实地考察记录形式,其中调查问卷对象为进行教学活动的三个班级。经过后期的对所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得到有效问卷数60。

五、问题分析

1、学校文明礼仪基本现况

首先通过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对学校整体环境的观察发现:学校的整体文明礼仪气氛比较好,课室内外都贴有文明标语;而同时发现小学同学放学时都要先排好队。这都是学校良好文明礼仪教育的正面反映。然后在进行教学活动前对课室内学生情况的观察中却发了少部分同学的行为存在某些不和谐因素,例如不文明用语、打扑克、起哄等。而同学上交的调查问卷中显示,同学们普遍认为学校内文明礼仪的存在比较多,但仍存在不文明行为。其中最多的是课间大吵大闹、追打,其次为说脏话和上下楼梯大吵大闹。作为小学生,部分同学思想尚未成熟,对某些行的正确与否为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对文明礼仪所以出现少数的不文明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但这并不等于可以对之放任自由。作为学校方,应该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正确的引导。

2、学生对自身文明礼仪的认知程度

上一点对学校文明礼仪基本现况的分析中提及小学生的思想未成熟对某些行为不能作出很好的正误判断,这也就是学生自身对文明礼仪的认知程度。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发现:有五分之三的学生认为自己平时的行为很少失礼;而只有约五分之一的同学认为自己偶尔会失礼,拿不准正确的礼仪是什么。这比例与我们实际的观察情况也相符。但是除此之外,仍存在极少部分同学是直接对自己的行为是不注意而经常失礼的。

虽说只有五分之一的同学对正确礼仪的认识不清晰,极少部分的同学对自己的行为不约束,但这都是不能被忽视的。因为根据小学生可塑性强、又具有好模仿和从众的心理特点,这极少部分不约束自己的同学很容易就对那五分之一的同学和对其他的同学带来负面的影响。假如这五分之一的同学都被不好的方面影响了,那么很可能会引起恶性循环,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对此,学校文明礼仪的教育的重心应适当偏向这部份同学。

2、学生对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看法

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认为对自身文明礼仪影响最大的是学校;相比之下,认为对自身文明礼仪影响最大的是家庭或者自己的人数则不超过四分之一。与此同时,约为百分之八十五的被受调查者认为学校应该加强对文明礼仪的教育。受调查者还认为学校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最好方式还是生动有趣的课堂授课,而组织比赛(如手抄报比赛、知识竞赛等)和举行文艺活动(如诗歌朗诵、歌舞、小品等)次之。

小学时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形成和道德教育的关键时期。为此,要以学校为主导,密切联系学校、家庭、社会,在发挥家庭教育的特殊作用和利用好各类社会资源,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服务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学校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切实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青少年教育网还指出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具有反差现象、反复现象和反弹现象。由此可见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真是任重道远。

六、具体建议

一个学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环境,创设出优良的学习气氛,因此针对上述问题以及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对学校的文明礼仪教育方面提出几点建议,具体如下:

(1)对学生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及时的了解,注意时效性。具体的方法各班可以设立文明礼仪大使,对班内每天的不文明具体现象进行登记,向班主任老师反映,而班主任老师则定时对具体不文明行为进行引导纠正。(注意不文明行为尽量不责任追究至具体某同学,否则不利于长期实行,而此做法主要目的在于正确、全面、及时引导好学生。)

(2)多注意对平时不注意自身文明礼仪同学的引导。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关注程度更要特别加大。

(3)增加文明礼仪教育课。在课程不紧张的情况下,学校可考虑对学生上文明礼仪教育课,可多个班一起互动上课。

(4)在每期的班级黑板报中增加文明礼仪内容。

七、参考文献:

(1)《论小学生素质教育》

(2)《小学生文明礼仪现象不容乐观》

(3)《文明礼仪伴我行》

习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要想改正某种不良习惯,也常常需要一段时间。根据专家的研究发现,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所以一个观念如果被别人或者是自己验证了21次以上,它一定会变成你的信念。

习惯的形成大致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头1~7天左右,这个阶段的特征是“刻意,不自然”。你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去改变,而你也会觉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

第二个阶段是7~21天左右,这一阶段的特征是“刻意,自然”,你已经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了,但是一不留意,你还会回复到从前,因此,你还需要刻意地提醒自己改变。

第三阶段是21~90天左右,这个阶段的特征是“不经意,自然”,其实这就是习惯,这一阶段被称为“习惯性的稳定期”。一旦跨入这个阶段,你就已经完成了自我改造,这个习惯已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会自然而然地不停为你“效劳”。

系统化教育:有条理的按一定要求培养。

整体释义:本课题为应用性基础研究。着眼于小学生的日常行为,着重进行有关小学生在学习、做事和做人等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与实践以及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治,以使小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和学习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上,我们注重训练和检查,注重行为的正强化,使这些日常生活的习惯不仅促进了

孩子们道德信念的形成,促进了班集体的人文环境,更形成了学校良好的校风。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条策略:

(1)充分利用校内环境,教育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环境对人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为此学校努力追求育人环境的构筑。如:校训上墙,楼梯口设置文明警示语,楼道悬挂名人画像,展示学生作品,班设荣誉栏、少先队角、教育角,定期出版,融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营造“书香班级文化”。通过这样的细细品读语言文字,逐步挖掘学作品内涵,提取人物的品格精华,再通过教室布置、教师的言传身教,让学生在读书活动的氛围中,滋润了他们的心田,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并最终渗透在他们的行动中。优美的校园环境营造出浓厚的、健康向上的德育氛围,促使学生优良行为品质的养成,通过耳濡目染,使养成教育的各项要求成为学生行为的准则,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逐步养成良好习惯

※ 在社会实践体验中,感受文明人的快乐,感受行为习惯的重要。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将文明礼仪教育与社会生活相结合,使教育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拓展。而真实性、有序性、参与性、有效性的实践活动,又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

我们将课堂搬到社会,老师带领学生到十字路口,认识过马路的红绿灯标志,并带领学生练习过马路;在礼仪教育中,开展了“让食、让路、让座”的“三让”活动,孩子们把第一口饭菜夹到家长碗中,出入门时让长辈和他人先行,乘坐公交车让老幼病残孕先坐,把关爱送给周围需要帮助的人。

我们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渗透到每一次实践活动中。每年国庆前夕到**观看花坛美景,同学们在广场上捡起游人们扔的烟头、纸屑,用“弯弯腰留下一片清洁”的行动,赢来中外游客赞誉的目光;游园时做到排队不争抢、不毁坏花草树木和公共设施,午餐后“人走地净”已成为共同的行动;观看演出时从进场到离开除了热情的掌声听不到说话声,看不到中途上厕所走动的人;乘坐电梯时,学生们整齐的右侧站立,成为公共场所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迎奥运的热潮中,我们开展“小手拉大手,志愿迎奥运”的系列宣传活动。在王府井大街举行的“牵手奥运、礼仪同行”活动中,孩子们彬彬有礼、落落大方地宣传倡议,400余名中外游人纷纷在宣传板上签名、留言,他们发出“观校尉风采,与北京同行”的感言;“排队推动日”的活动中,学生和家长在长安街上手持“文明乘车、方便你我”,“遵守秩序、排队候车”,“好形象、好榜样”的宣传牌,维持站台秩序;在王府井北口,学生们身披“文明礼仪小使者”的红色绶带,手持“珍爱生命、请文明出行”,“保安全、请走斑马线”,“讲文明、请看绿灯行”的宣传牌,维持路口的交通秩序,劝阻闯红灯的行人;在西单商业街和王府井步行街,孩子们开展呼唤文明、杜绝陋习的“禁痰”宣传活动;在东单路口“世界地球日”的宣传活动中,同学们身穿用废弃物制作的环保服装,向行人发放宣传单和布袋,宣传环保理念,倡导环保行为。欣龙春绿色消费网站、《北京晚报》、《北京日报》等媒体都有相关的报道,近两年中,我校已有近500人次参加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的社会实践宣传活动。“小手拉大手”影响了社会,收到良好的反响和效果,做文明的社会人,为社会文明作贡献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了孩子们的成长。

※ 建立星级评比制度,在检查中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由于学生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凭简单的说教就能达到目的的,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任何行为习惯的养成总要在实践中得以训练和体现。因此,为了强化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学校持之以恒地开展“日查、周结、月评、期末奖”的常规教育评比活动。把学生个人的行为表现与班级集体的荣誉结合起来,使学生平时的行为表现处于集体的舆论监督下,学生能比较自觉地遵守规范,在学生中形成一个争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良好氛围。

日查:每天由老师和小卫士(学生)组成的检查小组,按照“进校”、“卫生”、“放学”、“课间”、“两操”五项,进行全天“五项全优,及位斗、桌面、书本皮、书包拉链、储物柜、开窗通风的细致检查,随时随地纠正学生行为偏常的现象。同时对学生的违规行为逐人登记,逐班评分(采用加分制),逐日公布,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周结:总结一周工作,表扬进步大的班级、学生。通过公布每周量化评比加分情况,督促各班进行反思,找出习惯养成方面存在不足,不断改进班级工作,提升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月评:进行每月的班级量化的评比,以共同明确待达标要求,以评价促养成,循序渐进鼓励评价提高,使学生外化行为转变为内驱力,产生正效应。

期末奖:每学期末都要根据平日的量化成绩,评选出“班级量化”奖项、“五项全优”的奖项,以促进学校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整体提升。

※ 加大自我教育力度,营造学校教育氛围,深化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我们开设“礼仪课堂”,“好习惯课堂”丰富学生认知,利用七嘴八舌议道德大讨论,加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力度,形成共识。弘扬正气。又如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养成教育,我校各中队都举行了“好习惯伴我成长”主题队会的观摩活动。队会紧紧围绕“好习惯伴我成长”的教育主题,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让队员们看到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明白应从身边的实际情况出发,改正不足,养成良好的习惯,更让队员们深刻地认识到养成好习惯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更要付诸实践。队会活动不仅成为养成教育的主阵地,同时也成为展示少先队员风采的舞台,孩子们通过自编自演文艺节目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班级管理中,我们推行了班级责任岗位制,创设各种学生岗位:卫生、文明、节能、作业、纪律、活动等小干部岗位,明确各种岗位的职责,让学生,体验岗位的酸甜苦辣,感受岗位的责任与义务,增强学生感性的认识,提高学生负责的精神。同时,我们也设立了家庭责任岗位,让孩子在家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体会父母的辛劳。我们在体验的同时也进行岗位职责考核评比活动,对学生在岗位上的表现进行打分,从而激励学生对自己一言一行进行反省与修正,最终提高负责的决心与自我教育的能力。

(3)进行学科德育渗透,多方面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

学生在校大部分时间是在学科教学中度过的,而在各学科中都有教育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丰富内容,如《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这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

中的重要地位,各学科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风格,承担着德育的任务。

因此如何挖掘这些学科中的教育资源,强化对学生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也是加强本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对此我们坚持做到了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各科教学中的育人功能,我们坚持制定每节课的德育渗透点。渗透对学生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坚持教书与育人的统一。老师们在日常教学中努力做到: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自觉渗透;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全面渗透;结合教学过程,适时渗透;关注动态生成资源,有机渗透;精心创设情境,巧妙渗透。

总之,在各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对于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渗透的德育点不同,避免生搬硬套。我们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目标出发,充分利用学科特点,深挖各种德育因素,做到思想性和科学性和谐统一,使知识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们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从而为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任务贡献力量。

(4)“小手拉大手”,两代人共同成长,利用家校合力巩固良好行为习惯

学校教育长于言教,家庭教育长于身教,家庭影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以一种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形式发挥着特殊作用。我们在思考中感到,学校教育永远是处在大环境中的,是与家庭教育互动的,是相互影响的。今天的孩子们非常幸运的成长在相对稳定与进步的社会,他们对成人的世界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可以说“两代人共同成长”是新型社会家庭教育的发展趋势。提升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文明素质,是促进家庭教育的必然趋势。我们的责任不仅要提高学生自身道德素质,同时还要力求影响和带动家长,营造家庭的文明氛围,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同步,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这不仅是教育的需要,更是社会的需要。基于此认识,我校开展了——小手拉大手系列活动,注重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力求解决问题、指导行为。“我与家人共答题”,共同学交通安全知识,和家长一起做遵守交通法规的文明行路人;“我与家人文明看戏”,同看话剧,和家长共同做礼貌热情的文明观众;“我与家人共成长”的礼仪知识的学习,和家长共同做有素质、有教养的文明北京人。我们要求学生们将每一次的礼仪知识讲给家长听,既考察了学生对礼仪知识的知晓情况,又影响带动了家长。一位家长是这样写的:“听儿子给我讲了关于乘车、走路、上下楼梯、乘电梯等一些生活细节中的礼仪常识,以前我并不清楚,是儿子给我补上了这一课。现在孩子既然告诉我们,并要求我们做出榜样,那我们就不能无动于衷,让我们跟孩子一起做一个文明的行路人。”三年级一位学生的父亲写道:“以前我常骂孩子,看他们学习和其它事不满意,一着急就开始骂。今天听孩子回家宣传告别脏话,我一定改掉这个坏毛病,一定!”

“礼仪课堂”、“好习惯课堂”和“家长学校”互动相融,改变着家长的生活陋习,促进着家长的文明观念,形成两代人共同成长的局面!

(一)研究结论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层次性、系统化教育,就是把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作为一个按照一定的层次和内部联系组合成的整体去进行教育的过程。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层次性、系统化教育应该包括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目标系统化,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层次化,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科学化等内容。

1、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目标系统化。

任何一种教育活动要想达到预期目的,必须首先明确目标方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目标是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决定着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方向和规格,直接影响到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方法的选择和管理评价。我们以上级文件为依据,研究拟定出了不同年级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目标,形成各年级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目标之间的相互街接,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目标体系。

2、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内容层次化。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实现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我们拟以上述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目标为依据,筛选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形成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体系。包括小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

3、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科学化。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途径是实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渠道。我们拟以学校、家庭、社会教育途径为横坐标,以小学生不同年级为纵坐标,开展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层次性教育,形成一种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立体途径系统,促进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如果本研究继续延伸,可以形成系列的活动设计、效果检验标准、典型案例分析,总结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系统化教育的具体实施建议和有效的实施策略。为小学生行为习惯教育的研究者,提供生动、具体的研究素材。

第14篇:关于中学生法律意识调研报告

关于中学生法律意识调研报告范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中学生法律意识调研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政法大学“法以求治、教以求知——苏北地区普法支教行动”项目组

一、前言

中学生是未成年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中学生只有懂得如何运用法律的武器,才能在现实生

活中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强弱,法律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程,关系到“依法治国”方略的实现,也关系到三个文明建设能否协调稳步发展。本次调研以问卷方式对新沂市启明中学的中学生做调查,调查中学生的法律意识状况,在发出的150份问卷中,回收率是100%,其中男女比例比较平衡,大致平分,在这些调查对象中,其中有52%是来自城镇,48%是来自农村。由此可见,此次的调查对象是比较全面的分配了男女比例和从不同家庭背景出发,调查的结果有代表性和全面性。

二、中学生法律意识现状显示及分析

1.中学生大多认同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和素质教育大力提倡与推进,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提高青少年法制素质已成为党和政府,成为全社会共识,青少年学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氛围已经初步形成。调查显示,有67%的调查对象认为法律在日常生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而没有人认为法律在日常生活中是不重要的。由此可见,法律在生活中占据的地位还是得到中学生的肯定,而且也可以看出中学生法制教育日益受到重视,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力度不断加大,大多数学生具有了较强的法律意识。

2.中学生大都对法律有一定的了解

在时代的今天,作为明天的接班人的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备受关注,青少年的权益得到特殊保护,国家也不断加大对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调查显示,绝大多少中学生觉得自己对法律有一点了解,只有1%的调查对象觉得自己不了解法律。但是,也只有5%的调查对象觉得自己对法律非常了解,所以由此可以看出,中学生虽然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法律知识,可是具体到某一个特定情况时,仍然会比较模糊,也由此可以看出现在中学生的法制教育力度还不够大。

3.中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渠道广泛,但学校仍是主渠道

问题:您了解法律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从中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渠道来看,学校、家庭和书籍、新闻媒体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如图所示,32%的学生表示法律知识主要是通过学校老师的教授获得的,可以看出,学校仍是中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主要渠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5%的学生表示通过新闻媒体也获得了一定的法律知识,表明在信息时代,各类新闻媒体,信息传播载体也成为中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重要载体。但是对比学校,各类媒体,家庭教育就显得比较低,只占9%。但是家庭教育作为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青少年教育中发挥着重大影响作用,所以需要继续加大家庭对青少年的教育。

4.现今法制教育的效果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校都有开展普法教育,但是在学校所开展的法制教育方面,大多学生认为效果一般,由此我们应该在学校的法制教育中推用多渠道;

而在家庭法制教育方面,39%学生认为家长在这方面做的好,47%学生认为家长做的一般,只有一少部分学生认为家长在对自己的法制教育方面做的不好的。同时,根据调查,法制校长在中学生法制教育中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授课得到了学生认可:95%学生认为法制校长在法制教育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5.中学生大都具有一定的自护意识,面对不法行为时能够作出较为正确的选择。

问题:您知道自己作为未成年人,享有哪些权利吗?

问题:当您遇到侵犯您权利的时候,您的解决方法会是

问题:在平时的生活中,您是否注意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在问到是否了解关乎青少年利益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时,78%的学生是部分了解,说明学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还是比较关注,但是对该法非常了解的只有8%,由此可见,中学生有一定的自护意识,但是并不是很强,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同时增强中学生自护意识。在遇到侵害时,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向老师反映、向家长反映、向司法机关救助等方法来解决,只有很少数学生会选择忍气吞声,不会选择正确的方法。但是调查显示,在权益收到侵害时,74%学生很少运用法律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说明学生的自护意识增强的同时,还有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用法律来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6.大多数中学生渴望或者愿意学习法律知识

79%学生会关注立法等法律热点事情,且有80%的学生有计划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法律,说明中学生对法律的关注还是比较高的, 随着法律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的不断加大,学生对法律的相关问题也不断重视。

三、建议

1.高度重视,充分发挥学校法制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创造良好的校园法制环境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阵地,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摇篮,学校坚持开展法制教育,能有效地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经问卷调查情况显示,学校仍

是中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主要渠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学校必须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但是,调查发现学校的法制教育虽然比起其他渠道,当前对中学生法律知识的传播的比例是最大的,但是总的来说学校的法制教育还不够到位,法制教育比较分散,没有形成固定完整的体系。对此,学校应该确立法制教育的目标体系,并逐一落实,对于不同层次的法律知识内容,应贯穿于不同的学龄阶段,形成一定的目标递进层次,使中学生在学校接受全面系统的法制教育。其次,学校还应注重课堂教学,将法制教育纳入教学计划,集中开展以政治课为主,逐渐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让学生时时受到熏陶。

再次,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校都有开展普法教育,但是在学校所开展的法制教育方面,大多学生认为效果一般,主要原因是法制教育的形式比较单一。因此,学校除了确立目标体系和重视课堂教学之外,我们应该在学校的法制教育中推用多渠道,应选择适当的形式和内容,提高未成年人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形式要力求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学校可以通过办办报、手抄报、校刊专栏、校园广播、召开主题班会、办法制讲座、开展法律知识竞赛、开设法制诊所、开展模拟法庭,组织社会法制调查等形式强化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

2.言传身教,提高家长法律素质,营造良好的家庭法制环境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法制教育环境,家长的责任和作用不容小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每一个微小的行为就是孩子的活教材。孩子耳濡目染,受父母和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家长不具备较高的法律素质,或者家长自己就是法盲,那么在这样的家庭法制环境中,子女的法律意识很难增强。作为家长,除了以身作则、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外,要对子女进行通俗的法制教育,充分利用自身己有的法律知识,采取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合乎法律规范的方法,时常教育自己的孩子学法守法,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及时予以纠正。提高家长自身的法律素质是前提。为了提高家长的法律素质,应开办家长法制学校,以发放法律通俗读本、观看“今日说法”等专题法律节目,开展家庭法律知识竞赛,评定法律星级家庭等等,营造良好的家庭法制环境。

3.建立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其他法制宣传渠道,形成多元化

未成年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中,或多或少地从社会中吸取法律知识的营养,特别是在今天的信息时代,各类新闻媒体,信息传播载体也成为中学生获取法律知识的重要载体。文化、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和司法机关等部门要齐抓共管,积极主动地开展系统有序的法制宣传教育。如悬挂大型法制横幅,设置永久性法制宣传牌,张贴法制标语,开设法制宣传窗,主办法制图文展,召开法制教育大会,组织法制宣传游行,进行法制文艺演出,播放法制电视专题片,党报党刊设置法制专栏,定期开办法律培训班,举行法制演讲比赛、见义勇为表彰报告会,建设和评选法制文明社区等等。又由于中学生法律知识的重要来源还有影视文学作品,由于创作的需要,影视文学作品中传递的法律知识并不健全和准确,容易误导学生。作为影视文学作品的作者和出品人,要注意法制内容的准确性,以免误导学生。

4..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多方位、多层次提供法律服务

要注重从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入手,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调查显示,在权益收到侵害时,74%学生很少运用法律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说明学生的自护意识增强的同时,还有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真正会用法律来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因此,要建立和健全未成年人保护机构,条件允许,多设立未成年人法律援助中心。要关心和帮助流浪儿童、离婚家庭子女、孤残儿童、外来人口家庭子女以及违法犯罪未成年人等特殊的弱势人群,减少未成年人侵权案件和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只有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保护,他们才会学法、知法、信法、守法、护法,法律意识才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5、加大未成年人法制教育经费的投入,保证宣传教育活动的持续开展

经费短缺是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瓶颈”问题,未成年人法制宣传教育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教育工程,需要长期坚持,经常开展,形式多样,加大经费的适当投入是非常必要的。

四、结语

通过本次调研活动,让我们了解到了当代中学生法律意识的情况,也使我们更进一步的了解到了法律在当代中学生的掌握和运用上存在的具体问题,通过数据显示,让我们看清中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通过分析数据,剖析现状,找出原因与不足,然后得出提高中学生法律意识的建议和结论。我们希望通过此次的中学生法律意识的调研,给今后如何提高中学生的法律意识,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通过增强中学生的法律意识。中学生犹如初升的太阳,代表着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是21世纪振兴中华的主力军。因此,加强中学生的法制教育,提高中学生法律意识,促进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国家的存亡、民族的兴衰、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至关重要。所以我们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进行综合治理,让广大中学生健康成长,并在美好的蓝天下闪耀出自己的一片光彩。

第15篇:中学生公民道德调研报告范本

中学生公民道德调研报告范本

为调查了解当代中学生思想道德及其现状,有针对性地对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开展教育,努力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中学生以及合格的社会公民,我们课题组特在本校部分学生中开展了一次学生思想动态调研活动。

一、调查的具体目标与方法

(一)具体目标

1.了解学生思想道德状况。

2.分析当代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特点。

3.探索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措施,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与访谈法。问卷设计包括家庭、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学生对遵守公德,遵纪守法、团结友爱、勤奋学习、勤劳俭仆的认识等8个方面共40道题。发出调研卷450份,收回438份。

二、调查结果统计

1.关于“遵守公德、遵纪守法”

(1)在车上为老人、小孩等人让座的占82%;装着没看见或眼睛朝窗外的占7%;认为别人不让座何必我要让的占11%。

(2)在公共场所看到有人破坏公共设施上前劝的有%;找管理人来纠正的有35%;%认为与我无关。

(3)在十字路口碰上红灯,而此时没有车辆通过,会等待绿灯亮时才过的占41%;选择“若有急速,就过,若无急事,等会过”的占48%;乱闯的11%。

(4)对《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懂得的占%;懂得一些的占68%,不懂的占%。

(5)对考试作弊的态度认为别人作弊,我不作弊就吃亏的占11%;只要不被发现,作弊有好处的占%;认为作弊是不诚实的行为,我绝不作弊的占%。

(6)当某同学被个子高的同学无理揍打时,找几个好朋友去报复的占%;向学校反映的占%;因害怕报复而不敢说的占%。

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初步建立了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判断标准,但对交通法规的了解与遵守缺乏系统性与自觉性。

2.“团结友爱”方面

(1)当看到同学打破窗户玻璃,老师询问时,认为说出真相是出卖同学的占%;认为不只是我知道,别人不说,我何必说的占%;说出真相的占%。

(2)与同学发生冲突时,采取坚持不让步的占%;视对方态度再作考虑的占%;主动和解、搞好关系的占%。

(3)当老师与你商量,将你调到学习较差同学旁边时:担心影响自己学习的占31%;认为自己有责任帮他的占%。

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能以正确的观点与积极的行为处理与同学的关系。

3.“勤奋学习” 方面

(1)关于学习的目的,%认为能使将来生活舒适;%认为是为国家和社会多作贡献。

(2)有%学生认为思想品德比知识更重要;%的认为知识与思相品德一样重要;没有一份问卷显示知识比思想品德更重要。

(3)对目前的教育中最先需要加强的问题:%认为是环保意识,27%认为是人生规划,%认为是公民意识。

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对自身的学习与完善,学生能站在社会的角度、发展的角度来看,较好地体现他们的思想性。

4.家庭、学校对中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

(1)%认为同学们的言行对自己的思想有正面影响,%认为有负面影响,认为没什么影响的占32%。

(2)关于父母的言行对自己的思想品德的影响,%认为正面影响多于负面影响,%认为没有什么影响,%认为负面影响多于正面影响。

(3)如果遇到不顺心的事,能主动告诉家长的%;在与父母意见不一致时,认为应听从父母意见的占10%;遇到困难首先会找父母或家庭成员的占%,找班主任或老师的占10%;跟父母沟通,能讲心里话的占%,与父母难以沟通,不说心里话的占%。

“环境育人”,足见教育的全方面性,但是调查问卷显示,父母在学生心中的“亲近度”并不高。

三、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此次调查与结果统计,传统道德对学生的影响仍有着较大的优势。文明、诚信、良性竞争等现代社会道德元素已逐渐被学生接受。绝大多数学生的思想道德是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对于思想道德教育的外部环境,绝大多数同学认为对自身有益,但不可忽视的是不少学生的思想出现偏差,遵纪守法意识淡薄,性格较为偏激,责任感不强,缺少奉献精神,究其原因,大致如下:

1.学校德育错位。重课堂知识的教育,轻学生思想引导;老师与学生的心灵交流不够深入细致,学校“德育首位”的环境氛围不浓厚。

2.家庭教育缺失。有的父母对自己言行要求不严,对子女的教育缺乏方法,身心健康影响较大。

3.学生认识不够。由于个体认识差异性,以及个人年龄、经历和认识水平的差异,对事物的判别有差异。

四、对策探讨

1.突出“育人为本”目标。牢固树立育人为本的观点,明确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与学校教学工作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始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提高新课改的重要位置。

2.完善对学生的全面评价。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合理完善德育评价内容,探索出新形势下学校德育工作评价方法,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全面开展。

3.改变传统德育模式。传统的单一灌输已不适合当代青少年成长的需要,学校应当搭建各种活动平台,通过开展体验教育,社会实践活动,使德育过程建立在直接、动态、体验的基础上,让青少年在体验中学习、思考、领悟,从而提升自我,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

4.多方合作,形成德育合力。家庭是青少年品德养成的摇篮,提高家长素质,加强对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的引导。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社会的联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合力。

第16篇:关于中学生诚信的调研报告

关于社会诚信的调研报告

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当今大学生中存在的诚信缺失的现象,分析当今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存

在的原因以及探讨解决诚信缺失这一现象的办法

调研时间与地点:2012年4月21日星期六下午14:00在各高等学校进行调查 调研方式:问卷调查.我们准备了200份调查问卷,分发至各调查领域,进行问卷调查 调研组:沙州职业工学院机电工程系11级汽车(1)班219宿舍

调研组组长:*****(建议设1人,可增设1名副组长,最多2人)

调研组组员:********************(建议设4人,可增设人员,最多不超过6人) 调研流程:设计调查问卷——校核调查问卷——印制调查问卷——分发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

—收回调查问卷——清点调查问卷——整理调查问卷——深入分析问卷——汇总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调研课题:1.当今大学生中存在的诚信缺失的现象有哪些?

2.当今大学生中存在诚信缺失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3.如何解决当今大学生中存在的诚信缺失现象?

调研结果:通过对分发出去并如数收回的200份调查问卷的全面分析,我们得出如下结论: 社会诚信现在看来是最重要的,诚信做人才可以做的冠名磊落。可是醉着社会主义道德价值观的改变,诚信受到了很大的挑战,这才是最值得我们去注意的事情。诚信开始在社会上出现了很大的裂痕,在不断的成长中得到更大的发展,这才是最重要的,将诚信进行下去。诚信即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美德。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诚信度在逐渐下降。这种现象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了青少年一代。为了了解中学生的诚信现状,现对某市职业中专324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调查情况综合归纳如下。

一、?中学生的诚信现状

从调查问卷表中显示,中学生的诚信现状不容乐观,主要是由于现代社会风气不正,虚假事物过多,严重腐蚀了中学生的健康思想,使中学生对社会事物的诚信度逐渐下降。现从中学生对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的诚信现状进行归纳总结。

1、中学生对社会的诚信现状

在调查问卷表中,关于中学生对社会的诚信问题,共提出了5个小问题,其结果如下:

(1)如果你走在街上,发现乞丐或残疾人在路边讨钱,你会不会向他(她)投钱?结果认为“会”的占50%,认为“不会”的占50%。

(2)如果你走在街上,突然有人走上前来,要你帮他(她)照看行李,你会不会帮他(她)照看?结果认为“会”的占37%,认为“不会”的占63%。

(3)如果你走在街上,突然有人走上前来,说自己远在外省,钱都用光了,不能回家,要你资助他(她)车费,你会不会给他(她)钱?结果认为“会”的占15%,认为“不会”的占85%。

(4)你讨厌不守信用的人吗?结果认为“讨厌”的占100%,认为“不讨厌”的占0%。

(5)你认为你自己是个守信用的人?结果认为“是”的占93%,认为“不是”的占7%。

2、中学生对学校的诚信现状

在调查问卷表中,关于中学生对学校的诚信问题,共提出了4个小问题,其结果如下:

(1)你对你的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的诚信度是多少?结果认为诚信度从70%——100%的占70%,70%以下的占21%。

(2)如果你班同学找你借钱物时,你会不会相信他(她)一定会还给你?结果认为“会”的占88%,认为“不会”的占12%。

(3)你相不相信学校的收费是严格按照物价部门核定标准收取的?结果认为“相信”的占6%,认为“不相信”的占94%。

(4)你对你所就读的学校诚信度是多少?结果认为诚信度从70%——100%的占48%,70%以下的占52%。

3、中学生对家庭的诚信现状

在调查问卷表中,关于中学生对家庭的诚信问题,共提出了3个小问(欢迎访问零二七范文网http://,范文大全)题,其结果如下:

(1)你认为你的父母对你信不信任?结果认为“相信”的占93%,认为“不相信”的占7%。

(2)你认为你父母会不会对你说谎?结果认为“会”的占18%,认为“不会”的占82%。

(3)你对你的父母诚信度是多少?结果认为诚信度从70%——100%的占98%,70%以下的占2%。

二、中学生诚信现状的成因

从调查问卷结果来看,中学生对调查中的诚信对象诚信度高低的顺序是家庭、学校、社会,其对社会的诚信度较低,对家庭的诚信度较高。形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1、父母爱——人类的天性,是中学生对家庭诚信度较高的原因。

家庭是中学生的港湾,是中学生的温床,人一出生所接受的教育是家庭教育。父母对自己的儿女是真诚的,对儿女的关心和照顾也是无微不至的。在父母眼里儿女永远是长不大的,好象山中的小树苗长得再高大,也永远离不开那座山。儿女对自己的父母也是信任的,也知道自己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怎么会不心疼呢?

2、社会不良思想的入侵。

由于中学生正处在模仿性极强的年龄阶段,对社会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非常容易接受外界不健康的思想,对于不正当的行为具有强烈的模仿心态。中学生的思想可塑性较强,并具有一定叛逆心理,对于好的事物不易接受,而对于坏的事物却接受较快。所以,稍不注意正确引导,就会使他们走进思想的误区。

3、学校内部管理不善,形成了中学生对学校诚信度下降的结果。

有些学校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让学生形成不思进取、散漫的学习、生活态度,并产生了厌学的情绪。有些教师对学生声色俱厉,讽刺挖苦学生,违背教育规律,肆意增加学生负担,片面追求考分,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职业道德失范,有损教师的光辉形象,也降低了学生对教师的诚信度。此外,学校收费方面不太规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学校的诚信度。

三、中学生诚信现状的对策

提高中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全社会都应该来关心的话题。

1、培养中学生的“爱心”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爱心”是人间最美好的东西。要培养中学生对社会万事万物都具有一片真诚的“爱心”,这样,社会就多了一片爱的天空,并且社会也会给予真诚的回报。不能让受骗的中学生,认为自己受了骗却去骗别人。要培养中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提高中学生辨别社会真假的能力。只有自己不受骗,同时,也不会去骗别人。这样,社会才会得到净化,才会让“爱心”滋润人间每一个心灵.

第17篇:学校中学生学习情况调研报告

学校中学生学习情况调研报告

学校中学生学习情况调研报告2007-02-10 16:48:16

根据市教育局的统一安排,我校于今年月下旬,开展了关于我校学生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问卷分为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两种,共下发问卷份:其中学生问卷份(初

一、初二和初三各份),教师问卷份,收回问卷份,回收率;有效问卷份,占收回问卷的。我校参照问卷的相关题目,分别召开了一次家长座谈会和教师座谈会,进一步了解了在校学生目前的学习情况。

调查采用无记名方式。通过材料分析,我校进一步掌握了在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生的需要,听取了教职工的意见和见解。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

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持我校重点加特色,优秀加特长的办学风格,加大创建学习型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得到充分运用。

学生问卷:你的任课老师使用多媒体及其它电教手段的情况?选择经常用的比例是初

一、初

二、初三;教师问卷选择经常用的比例是初

一、初

二、初三。这些数据说明,随着多媒体及其它电教手段在我校的大力推广使用,学生非常喜欢这种形式新颖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能想方设法满足学生的需求,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育和教学,而满堂灌和填鸭式教学方法已在我校淡出讲坛,互动式教学在我校成为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中的精品方式受到欢迎。

.学生课业负担较重。

在学生问卷你觉得课业负担重

吗?单选中选择比较重和太重的比例是初

三、,初二是、,初一是、。可以看出,学生课业负担虽然在初中不同年级表现略有不同,但共同点是学生自认课业负担还是比较重,在毕业年级和起始年级比较突出。在教师问卷你对目前学生课业负担的总体感觉?选择一般的比例是初

一、初

二、初三,只有初一的老师认为学生课业负担一般超半数,在初三和初二的教师认为一般的未过半,从反面印证学生课业负担还是相应比较重。

问卷你所学主要课程使用教辅资料的数量?单选中,选择每科一种的两个年级都超过,分别是初

三、初

二、刚上初一的学生选择的资料都在,数据显示的学生有每科两到三种教辅资料。在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生近占有多种教辅资料,一半以上学生有一种资料,从中可以看出学生的课业负担较重,这也给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出了严峻的课题。

在你认为过重的课业负担主要来

自谁的压力?问卷中,选择来自家长和教师的比例分别是初三和、初二和、初一和,初三和初一年级学生认为来自家长的压力稍比教师的重,只有初二的学生认为来自教师的压力比家长的重。我们认为,之所以有这样的看法是因为毕业年级和起始年级的学生家长在思想上比较重视孩子的学习,督促孩子学习的时间和家长本身的压力较多,对初二的学生专职教育者认为其处于特定的生理年龄阶段,属于青春期的重要时期,按照教育规律对学生进行如何促进学习、提高学习成绩的教育比较多,所以学生才认为来自教师的压力稍重于来自家长的压力。

在问卷⒍你认为家长和老师对你的学习成绩满意吗?中,选择不满意的比例分别是初

三、,初

二、,初

一、,可以看出初三的学生家长和老师对其学习成绩大都不满意,家长由于望子成龙心切和教师对即将到来的教学水平的检验的压力使得家长和老师对自己的教育对象

未来充满担忧,有此看法也在情理之中。而初一家长的不满意率大于教师的不满意率,说明家长对孩子的基本情况比较了解、对孩子在新学校的学习比较在意,教师却因为看到了学生的可教育性而对初一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充满信心。

综上所述,初中学生课业负担较重,究其原因是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太高而给中学生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二是因其压力迫使有了过重的课业负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特长的形成和发展。青少年正是天真烂漫、富于幻想和开发智力、创造力的最佳时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青少年特有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喜欢玩的天性被限制。三是影响了青少年的身体发育。

.课外辅导火热给学校教育深刻启示。

问卷你目前正在参加几个校外辅导班的学习?单选题中,初

一、初二有学生至少参加一个辅导班的学习,比例是、,初三有学生参加校外辅导班。问卷

你所上的校外辅导班属于?单选题中,选择学科同步类的比例是初

三、初

二、初一。可见,在我校初中生中,参加校外辅导班的比例按年级以的速度递增,其中有的学生选择的学科同步类辅导班,也就是说有近的学生上课比较吃力。

问卷你的家庭教师主要辅导什么课?题中,两个年级里有近的学生的家教是辅导数理化,比例分别是初

三、初

二、初一。由此看出,我校学生偏重数理化学科。

.学生上网极为普遍。

据公开信息,学生家庭电脑普及率较高,并呈逐年上升趋势,电脑已成为家庭必备的生活、学习和娱乐工具。调查显示,学生使用电脑及上网已成为普遍现象。在名被调查者中偶尔去营业性网吧的学生人,比例达。初中生上网动机较为单纯。调查显示,有高达左右的学生上网目的是玩网络游戏,而利用上网学习的学生仅占,看新闻的占左右,学生上网娱乐者超过半数。

.大部分学生缺少社会实践锻炼。

调查显示,初

一、初二学生经常参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比例为左右,初三因为学业繁忙,经常参加的比例为零。整个初中阶段不参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学生最高比例为和,说明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方面存在较大盲区,需要社会各方面创造条件在今后的教育中对学生有意识的进行教育和引导,促进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

在教师问卷你对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看法选项中三个年级教师几乎百分之百选择了很有必要,看来教师对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报以积极和肯定的态度。但为什么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在学生中未形成气候呢?这是一个值得全社会关注的问题。

.教师工作压力较大。

调查显示,的教师感到工作压力大,的教师认为工作压力主要来自学生成绩。感到工作压力大,说明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未从事其它兼职活动或从

事有偿事宜的工作很少,敬业精神值得称颂。从学生来讲,学习成绩的提高一直困饶着教师工作;从教师方面看,学校正在积极推行教职工聘任制、开展优质课比赛、同课头学生成绩评比以及促进教师依法执教等活动,给教师带来了奋进向上的感召力。

二、主要对策与建议

.切实从根本上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基础教育中一个突出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而作为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注意:一是各科教学内容与方法要体现初中教育的特点,不要搞得太多太杂,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调动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要认真研究中学课程改革问题,解决好各学段课程门类、学科教学内容与要求,坚决把陈旧、繁琐、过多的内容减下来。二是改革对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以及教师工作成绩的评价方法,按照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质量、有利于全体

学生身心健康和发展的原则建立科学可行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三是把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当作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从转变教师的人才观、质量观、师生观、教学内容与方法观入手,狠抓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努力改革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从根本上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四是学校、社会、家庭一同转变教育观念,共同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按教育规律办事,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地把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从根本上减下来。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实践,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为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创造必要的条件和环境。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自主的感知体悟,强化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磨练、自我约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多方面的精

神需求和身心发展的需要,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一是组织军训活动,把学生带到军营,体验部队的艰苦生活,在严格的军政训练中,磨练学生意志品质,强化学生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作风,并且增强学生国防意识和保的使命感。二是组织通过看西安等社会考察活动,使学生们亲身感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深刻认识到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进一步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三是组织城区中学生到农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二是同对口支援学校开展手拉手、对口帮活动;三是进行农村社会考察。农村社会实践活动,会使城区中学生的思想道德面貌发生可喜的变化。

.要对学生上网进行引导。学校、家长及教育部门应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在学生的引导方向和学校的教学模式上做出相应的调整。此次调查给人留

下很多启示,也找到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中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是思想动态的主流,电脑及因特网的广泛运用,给学生的生活及学习带来新的变革,同时也要求学校、家长及教育部门应对学生的引导方向和学校的教学模式上做出相应的调整:一是家庭方面,对子女的心理变化家长要及时掌握,沟通是关键,同时要创造相对和谐的家庭环境,在学生使用电脑及上网过程中,采取疏而不堵的策略,做好学生的好参谋。二是学校方面,配合教学改革的实际要求,结合学校的现有资源,通过互联网,引进国内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充分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次教学,使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都能得到最佳发展,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准确把握同一层次学生的认知规律,真正实现教改的目的。三是教育部门应加大学校信息化建设力度,均衡考虑各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带领西安的素质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四是社

会职能部门要加强对网吧的管理,坚决取缔非法网吧。

.以人为本,注重方法,缓解教师工作压力。

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在今天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大多数的教师是用正确的态度来对待压力,是持一种积极的态度。如何缓解教师工作压力,我们认为一是让教师们有更多的时间精力用于教育教学。二是学校可以合理的运用成就动机理论,培养和激发教师的工作动机。如:加深认识,明了工作意义;巧妙安排,使工作多样化;因人而异,确定工作难度;相对稳定,保证工作完整性;适当放权,强化工作责任;照顾兴趣,增添工作魅力;及时反馈,有效调行为;优化工作环境。对于持有不良态度的教师,则可以运用有关态度的理论,同时使用具体的策略,如:中介策略、潜移策略、对话策略等引导教师的态度,从而达到端正工作态度,缓释压力,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目的,使教师将压

力改为动力,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准。建立和完善评价机制,才能从根本上克服素质教育中的应试教育的问题,那时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问题自然也就相应得以解决。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代新人将更加健康、茁壮地成长。

第18篇:中学生的实践调研报告范本

中学生的实践调研报告范本

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我做了一个抽样调查,其内容如下:

1.你认为这次活动达到了学校预期的目的了么?

2.参加活动前你有没有什么目的?如果有,你达到了么?

3.哪一次活动对你印象最深?

4.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5.你还希望开展类似的活动么?

被调查的对象是我在络上任意选取的10位同学,中学生实践调研报告。

以下是调查结果:

1.50的同学人为,学校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即:1.了解工厂、农村、部队、学校近年来改革开放的情况,以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建设祖国的责任感。2.虚心学习工人、农民以及部队官兵艰苦创业的思想、勤劳朴实的作风;体验劳动和军营生活的甘苦,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磨练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另外50的同学认为,学校的目的是空谈,并没有真正达到,但是自己有其他方面的收获。 2.50的同学的目的是锻炼自己,使自己在精神上、体格上更加强壮。40的同学在出发前希望能到乡下去换换环境、舒缓心情,从而更好地迎接新一轮的学习生活。其余同学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

3.30的同学认为第一天的32公里步行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因为路途实在太遥远了。40的同学觉得下乡体味农村生活十分难忘,他们尝到了自己很难预见的生活,调查报告《中学生实践调研报告》。剩余30的同学觉得汉阳监狱之行意义深刻对自己影响最大。

4.60的同学发现自己在社会实践之后更深刻的感悟了生活、更真切地了解了自己、更详实地认识了农村,在各方面都有所成长,这是最大的收获。另外的40同学有着个人的一些意外收获。

5.90的同学希望开展类似的活动,以加深自己的社会体验,从而更好地做人、生活、学习。10的同学不希望再来一次,理由是这种活动搞多了就变味了、不新鲜而令人兴奋了。

从调查的结果上看,本次活动基本上有了不错的效果,达到了一些预期的目的,特别是在锻炼同学们这一点上,取得了成功。本次活动在同学们中反响甚好,令人记忆颇深。

然而由于调查手段的限制,我不能做出更为详细周密的调查,于是我仅以我自身的经历结合调查结果来谈谈关于本次活动的一些事情,希望可以折射出一些被埋没的亮点和被隐瞒的失误。但是由于资料、时间、精力的限制,我只能泛泛而谈,无法深入。

1.有关农村问题

本次活动一个重点就是要调查农村的生活情况以及相关的问题。就此,很多同学在活动的第3天做了一些工作。他们有的对农民们进行面对面的采访,有的在饭桌上以一种闲聊的方式了解了情况,有的参加了农民们的日常劳动、参观了农民的房舍。这些工作是有成效的,下面节录了一位同学的调查笔记:

功效只不过是累积之后我们可以发现又一棵大树消失在时间的尘埃中。

第19篇:中学生上网情况的调研报告

中学生上网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

【1】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庞大的信息数据库和信息高速公路等要素构成的互联网,将人们带入了全新的网络时代,网络的触角已伸向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毫无疑问,网络作为信息的载体,它给人类的社会生产力带来了巨大的飞跃。 人们惊奇的发现它无所不能,“网络”已成为当今人们了解世界、走向世界的一扇快捷的窗户。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精神的中学生一族,首先把电脑引进他们的理想世界,他们痴迷于这虚拟世界,不少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无条件的接受网络提供的信息,接受他们的教育,一“网”情深。然而“网络”在展现一个五彩缤纷世界的同时,也打开了一扇无限巨大的“垃圾场”的大门,对身心尚未成熟的中学生来说可谓“一半是馅饼,一半是陷阱”。近日,笔者对本校在读的初三年级学生做了一项调查。

一、学生上网基本情况自我剖析。

调查对象是在校的初三全体学生。通过发放问卷和个别交谈形式进行,这次共下发问卷135份,返回100份。调查发现经常上网的30%,其中男学生占28.5%,女学生占1.5%;偶尔上网的占51%,从未上过网的只占19%,其中女学生居多。上网费用的主要来源有72%的学生是节省的零用钱。53%的人在网吧上网。

—1— 家长对学生上网的态度不支持的占35%,有条件支持的占21%,完全支持的占44%。上网的目的有31%的学生是为了聊天,52%的学生是为了玩游戏。而认为上网对自己学习有帮助的只占28%,无帮助的占30%。谈到对网络内容的看法,认为内容丰富、健康的占25%,认为既有健康,也有不健康内容的占37%。所列举熟悉网站的名称几乎都是游戏和歌曲网站。其中QQ是他们最熟悉的聊天网站,他们不但聊天,还拥有自己的QQ群。

二、中学生上网的利弊分析

案例(一):现担任我校学生会主席的初三(4)班潘静静同学他在谈话中敞开心扉的对我们说了这样的话:我经常上网,但我却没有因上网而影响学习、工作、生活。因为上网,我们能够查找到各种我们所要的资料。学习上碰到了难题,也可以通过在网上查找资料解决。还可以上网浏览各种课外知识,开拓我们的视野,增大我们的知识储备。

因为上网,我们还可以与网友切磋,探讨学习中的问题。在与网友的讨论中,了解自己的不足,不断地完善自己,使自己不断进步。

因为上网,我们还能够接受远程教育,弥补课堂知识的不足和缺陷。远程教育,能够使我们中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我们中学生自己喜欢的科目,高高兴兴地自修。例如,我喜欢画画,我可

—2— 以到中国书画网站,求拜名师,观赏名作,一饱眼福。

因为上网,我们还能够了解国内国际新闻,知晓国内国际大事。真是\"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因为上网,我们还能便利地购物。上网购物,足不出户,坐在计算机前即可挑选到自己喜欢的衣服款式及其他物品。

从案例(一)中我们不难看出网络对中学生来说还是有诸多好处的,其主要表现在:首先从学校德育教育的角度讲:(1)网络缩短了时空距离,拓展了德育内容。计算机信息网络不仅为德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而且提供了无限的时间和空间,如和传统的德育相比较,(传统的德育主要是利用“两课”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有限的德育形式。而网络则将世界所有的图书馆的图书搬到每一位学生的面前,供他们分析、整合、吸收、创新。(2)网络的开放性真正拓展了学校德育的途径,学生通过网络可以聊天谈心,直接宣泄,释放内心的不平衡,可以从封闭、封锁中走出来。(3)网络的趣味性即集文字、图形、图像、三维动画及影视为一身的多媒体技术给我们的网上课堂带来无穷的乐趣,故而,网络德育也使学生变得轻松起来,这里再也看不到老师严厉的面孔,听不到老师唾沫横飞的说教,学生可以通过德育软件(CIA)来感受德育内容,甚至可以通过游戏来体验,使学习更愉快、更自主。其次对于学生个体来说,丰富多彩“网络世界”的出现,

—3— 使学生的生活空间,从原先相对狭小的物理空间进入了一个完全开放的虚拟空间,扩大了学生的人际交往层面;同时大量网络信息也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开拓了他们的眼界,大大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锻炼了社会交际能力,促进了学生甄别现实与虚拟空间真伪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成绩,加快了打字速度,经常玩游戏的同学反应速度快,思维敏捷。

案例(二):林小维是我校初三(3)班的一名学生,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他可以在5分钟内记住20多个图例(这是我在教他科学课时亲眼所见,那节课他没有带书,用我的书看了5分钟),可就是这么一个聪明的孩子现在可以说是完全沉迷于网络游戏,为了玩游戏他想尽一切办法,逃过课,欺骗过家长、老师、偷配过教室电脑的钥匙,甚至冒着被父亲打得鼻青脸肿的风险彻夜不归。为此,家长、老师都做过不少工作,和风细雨的教育不少,暴风骤雨的批评也有,家长甚至对他拳脚相加,没用!现在已面临中考,可他没办法让自己进入角色。从案例(二)中我们也不难看出由于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中学生上网存在很多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1、从影响思想道德观念方面来看,中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还没有成熟,大量的不良网络信息势必会影响其健康成长,使他

—4— 们认同西方民主和西方文化,并对自己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产生动摇。

2、从影响学业方面来讲。中学生上网大多是为了打游戏聊天和点歌等,这些娱乐方式对中学生很有吸引力,意志不坚定的学生常常身不由己,情不自禁,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严重影响学业。有的上网时间过长(甚至通宵达旦),不能很好地休息,上课无精打采,精神恍惚;有的即使上课时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下;有的为了上网甚至旷课、逃学……诸如此类的现象日益增多,浪费了大好的时光,导致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影响了学生的美好前途。

3、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一方面迷恋网络世界使他们挤占了体育锻炼时间,不利于青少年健康的成长。同时有些网吧环境较差,大量的吸烟导致烟雾缭绕,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有的学生上网时间太长,容易导致眼睛疲劳和神经衰落,造成视力下降,情绪不振等疾病,影响了身体发育。还有的学生为了上网常常节省午饭费,长此以往,还会导致内分泌失调,引发一系列身体疾病。

4、从影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方面来看。“网络上瘾”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一方面大多数中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本来就缺乏与他人沟通的机会,如果再沉迷于网络游戏

—5— 或聊天,就会使他们减少和人交流的愿望,甚至患上“电脑自闭症”,处于亚健康状态或直接导致心理障碍,这将给中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无法预计的损失。

5、诱发中学生犯罪。一方面网络是色情、暴力等文化垃圾生存和传播的土壤,据对学生的谈话调查,在上网的学生中有近八成的学生访问过色情网站,这也是校园犯罪的主要源头。另一方面上网费用入不敷出时产生邪念欺骗家长钱财或者抢劫弱小学生钱物。这种现象现在时有发生,笔者以前的一个学生打着学校的旗号从家长手里骗取了好多钱。网上不健康的内容,也会导致中学生的行为道德不规范。

三、建议和意见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吧的数量也逐渐增多,家庭上网的也越来越普及,在家上网已成为一种时尚,因此中学生上网的人数也呈不断增多的趋势。这是他们的权利,学校和社会不可能也不应该禁止。但是网络的两面性也使家长惶恐不安,中学生正处于成长阶段,他们上网弊端远远大于利,特别是上“不健康上网”给中学生带来了严重危害,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家庭教育,帮助、辅导家长掌握网络基础知识,要求家长对学生的上网行为给予关心、引导和教育,使互联网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6—

1、要加快教育网络建设。作为学校,如果只是强行禁止学生上网,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应该变“堵”为“疏”,采取多种形式,运用典型事例,加强法制教育、网德教育、责任意识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教育,使学生彻底认清“不健康上网”的危害,注重引导学生“健康上网”。作为社会,通过各种媒体普及中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开设中学生心理咨询热线。作为家长,不要只关注孩子的衣食住行,更要关心孩子的心理成长,不要对孩子放任自流或者强加干涉,配合好学校、社会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

2、加强政府管理。政府要加强对网吧审批的手续 ,继续加大对网吧的检查力度和管理力度,尤其是对网站内容、上网时间和身份证等方面要细心检查、严格管理,阻止不健康的进口游戏泛滥,杜绝“不健康上网”情况的发生,保护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不能对非法网吧只是罚款了事,更不能就知道伸手向网吧收钱而疏于管理,使网吧经营出现秩序混乱的情况,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3、加强网络管理,加大法制力度。首先应当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控和管理。面对网络上良莠参杂的信息流有必要建立相关的监控机制,控制不良信息源头,为中学生输送科学、正确、健康的信息软件。其次对于境内境外一些非法网站也要加强监控力

—7— 度,对境内非法网站坚决取缔,对于境外网站进行严格过滤;制定专门法律,继续加强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保护中学生“健康上网”。

【2】

不到两个月的实习阶段我在...初中实习,装备了计算机网络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学现场评估系统、校园广播系统、闭路电视系统,使校园教学设施网络化,实现了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对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如下

(一)中学生及其家长对网络的态度和相关行为的情况

1.中学生上网率极高,上网时间长,多数家长却从未上过网,大部分教师上网经验不够丰富

互联网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广大中学生。调查显示,93.5%的中学生表示对网络感兴趣,并有11.4%的中学生认为“很长时间不上网是令人难以忍受的”。周末和节假日是中学生们上网的高峰时段。 与孩子们相比,家长和教师们则大为逊色。45.2%的家长表示不了解网络为何物,没上过网的高达69.2%,只有7.7%的家长经常上网。大部分教师的上网时间少、上网经验明显不足。

2.多数中学生对在校上网的条件不满意,家长、教师呼吁改善条件

对于课余时间里在校上网条件表示满意的中学生只有19.4%,

—8— 不满意率达59.2%。24.9%的中学生在学校里学会了上网技巧,而38.3%的中学生则认为学校并没有把必要的网络技巧教给他们。同时,不少教师对于学校的网络资源现状,特别是现有资源的利用率表示不满。据教师们反映,校园网络设施和多媒体教学设备主要用于展示课件与开公开课,而未能充分运用于平时备课和课堂教学,更不能充分满足学生们在校上网的需求。

3.多数家长既赞成子女上网,又担心子女上网影响学业

对于子女上网,27%的家长持赞成的态度,反对的只有15.9%,大部分家长则顺其自然,但近半数的家长表示希望子女将来能从事网络工作。高达九成的家长认为,网络最大的好处是“能使子女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并掌握好电脑技巧”;同时,29.5%的家长还觉得网络能促进子女的学习兴趣,11%的家长认为“网络没有任何好处和作用”。58.5%的家长表示,最不能接受的事是孩子上网会浪费时间,耽误学业。显然多数家长内心十分矛盾:既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享受网络的好处,更怕因迷恋网络而荒废学业。此外,令家长们深感焦虑的事还有:浏览淫秽、反动、暴力信息,产生网恋,痴迷网络游戏等等。

(二)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影响

1.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积极影响

(1)中学生使用互联网有助于形成全球意识,强化对国家对

—9— 民族的责任感。透过网络的窗口,他们关注“家事、国事、天下事”,使视野空前开阔起来。全球意识的增强,适应了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对于中学生们今后走入日趋一体化的世界,显然是大有好处的。

(2)互联网为中学生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拓宽了他们的视野。网络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学生们进行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需要。

(3)中学生使用网络有助于扩大交往的范围,促进青春期心理的健康发展。网络上,电子邮件、oicq、聊天室、bbs等把天涯海角、素不相识的人拉到“零距离”,在相互咨询、交谈、讨论、倾诉、请教的过程中,极大地满足了中学生们旺盛的表达欲、表现欲和社交欲。这对于舒解压力,保持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好处。

(4)中学生常上网,激发了对英语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学习热情。

2.网络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

(1)网上信息垃圾使中学生深受其害。

(2)中学生迷恋网络对学业产生冲击。

(3)网上聊天引发网恋,调查显示,6.7%的中学生坦言自己有过“网恋”行为(实际比例会更多)。网恋中存在许多情感陷阱,

—10— 中学生往往是受害者。

(4)网络不良文化弱化了中学生的道德意识。

(5)网吧管理问题依然严重,给中学生造成诸多问题。

(三)对策与建议

网络环境对中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提供了许多机遇。xx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对于信息网络化问题,我们的基本方针是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努力在全球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中,占据主动地位。”这是我们进行网络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我们建议:

1.更新教育观念,推进学校网络德育工作的开展

第一,通过宣传和学习,使全体德育工作者转换观念,统一思想认识,抛弃“网络有害论”,消除“网络恐慌症”,充分认识到网络德育的重要性和网络在中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重新定位学校德育的目标,把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成熟度作为网络德育的首要目标,着力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判断力和自制力。

第三,重新设计学校德育的内容,在原有德育内容的基础上突出价值观教育,增强识别评价和选择道德信息的能力;注重道德意志力的训练,使学生的道德认识与行为实践统一起来;开设网络德育课程,强化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和网络责任感。

—11—

第四,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拓展德育的时间和空间。

2.培养网络德育队伍,增强网络德育力量

其一,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讲座和考核,使各级教育管理者、德育工作者以及全体教师掌握网络基本知识、技能,并熟悉网络德育的运作方式和手段,学会常见的德育课件开发工具(如authware、director、flash等)。在讲求实效的前提下,改进和充实“沙河市中小学教师计算机考核”的方式与内容,如增加教师利用网络开展道德工作的考核内容。

其二,选拔并培训一批思想政治素质高,网上沟通技巧好,具有丰富的网络经验和技能的专兼职网络德育工作者,由他们提供在线指导,帮助上网中学生解决各种心理、思想、学习等问题;同时,注意在网上收集整理有代表性的德育问题,向有关职能部门反馈,以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3.加强对中学生进行网络道德和网络行为规范教育,自觉筑起心灵的“长城”

一是加强以理想信念为主题的思想品质教育,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筑起心灵的“长城”,抵制网上各种不良思潮和有害信息的侵蚀。

二是加强中学生网络行为教育和安全教育。制定“沙河市中学生网络行为规范”,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

—12— 约束能力。

三是各校可以组织中学生统一浏览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题主页,向他们推荐国内外诸多优秀网站,把中学生们的上网热情转化为自觉学习先进文化、陶冶高尚情操的动力。

13—

第20篇:某中学生信息技术能力调研报告

本网原创文章由好范文为你提供以下的内容;

本课题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某市某中学 xxxx初二级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进行调研,总结分析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基本现状以及探究出导致此现状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从而促进xx初中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

自2000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教基[2000]33号)。通知要求,“从2001年起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经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目前,我省大部分地区的中学及部分小学都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情况却不容乐观,很多学校虽然都积极地响应号召,但由于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学起步较晚,目前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教学体系。而且,由于我省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部分贫穷地区的学生信息意识弱、信息能力低、信息道德缺,总体的信息素养比较低。然而,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素养日益成为信息社会公民素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学生的信息素养直接关系未来社会信息化的水平,同时,更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学生的信息素养当中,信息技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它包括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分析、信息的加工。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能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使其具有追求新信息、运用新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从瞬息万变的事物中捕捉信息,从易被人忽视的现象中引伸、创造新信息的能力。

目前,我省大部分地区的中学及部分小学都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情况却不容乐观,很多学校虽然都积极地响应号召,但由于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学起步较晚,目前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教学体系。而且,由于我省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部分贫穷地区的学生信息意识弱、信息能力低、信息道德缺,总体的信息素养比较低。

1.1 了解xxxx初中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计和教学提供帮助。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素养日益成为信息社会公民素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本次调研了解即将升上高中的同学的信息技能是否为零起点或者是已经具备一定技术能力,为相关部门修改高中信息技术教程提供信息源,也为老师设计出更合理的教案提供帮助。

1.2探索导致xxxx初中学生信息技术能力不足的原因。

通过对调查问卷数据的综合分析找出原因,为当地教育部门、学校实施相关措施

提供依据,并向当地信息教育提供一定可行性的建议,最终达到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目标。

1.3 引起家长、教师以及相关部门对学生信息技能水平的关注。

中学生信息技能的提高离不开家长和老师更多的指导,通过本次活动可以引起家长、教师和相关部门对此问题的关注,为提高中学生信息技能水平提供良好的环境而努力。

本调研采用随机抽样的形式调研xx市初二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情况。问卷发放的对象为xx市各中学的初二学生。本次共发放调研问卷273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60份,问卷有效率为95.2%,说明问卷调查达到了较好的调研效果。其中,发放城镇学生问卷109份,发放农村学生问卷111份。

调研对象及内容

调研重点是学生电脑的普及率、学生对电脑的使用情况、学生对电脑的认识和了解程度以及学生对信息的认识情况。

本调研对抽样选择的两所高校的领导、普通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家长进行了访谈,以个别访谈为主,集体访谈为辅,每所高校访谈领导2人、普通教师2人、学生2人。其中访谈的领导包括校长以及教务处主任,教师包括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和其他任课教师,学生随机进行访谈,学生家长包括家中配置电脑的和家中没有配置电脑的家长。

责任编辑:好范文

《中学生调研报告的范文.doc》
中学生调研报告的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