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对政法工作汇报

2020-04-05 来源:工作汇报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运用新媒体工作汇报

共青团运用新媒体工作

阳高团委以团中央5.27共青团网络宣传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提高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扩大团的工作有效覆盖面”两大战略性课题,积极探索运用新媒体,通过网络将各级团组织和全县广大青年团员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使团的工作和活动更加深入地贴近青少年、融入青少年。

一是拓宽团的服务平台。建立团干部飞信联系网络,通过飞信发布会议召开、活动开展等信息,节省了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了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培育青少年健康的生活方式。团县委先后开通腾讯、新浪官方微博、官方微信“阳高青年”和团县委QQ工作群、网宣员QQ工作群,“阳高好声音”、“阳高县交友群”等。目前,团县委已在腾讯、新浪拥有粉丝300余人,发表微博70余条,关注各级团组织、媒体50多个;“阳高青年”微信公共平台拥有粉丝200人,发布信息70余条,网宣员工作群拥有成员200余人。团县委QQ工作群拥有成员20余名。

二是网上网下互动,凝聚团的力量。团县委利用新媒体收集、发布各类便民信息,将青年就业创业、教育培训、生活服务等与微博、QQ群等建设结合起来,在满足团员青年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的基础上,真正服务好青年。今年以来,团县委还运用微博、QQ群开展意见建议征询、信息反馈等,最大化团员青年参与度,增强团员青年的归属感。线上线下的互动,充分展现青年人的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营造了团结、民主、和谐的氛围,不断提升着团工作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三是充分利用团县委网站。团县委在团县委网站上发布上级团组织的政策、活动安排、党政中心工作动态等信息,做好传统的思想教育、组织引导、就业服务等工作。同时,借助新媒体信息量大、资源丰富、传输便捷、形式多元、覆盖面广的特点,及时掌握最新、最全面的信息,并融入文化、艺术、时尚等元素,使团的工作既有意义又有意思。

推荐第2篇:政法工作汇报

元至九月份政法工作及今后工作计划的

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县委常委会的工作分工安排,我负责综治、维稳、安全生产工作,下面,我就以上分管及联系单位元至九月份的工作及今后两个多月和明年的工作计划作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政法、综治、维稳、信访、司法和法制工作方面

(一)大力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切实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一是集中清理化解重大矛盾纠纷积案,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按照全州重大社会矛盾积案化解工作会议精神,研究成立了**县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办公室。制订了《**县重大社会矛盾和积案化解攻坚行动工作方案》、《**县开展集中清理涉法涉诉信访积案和重大社会矛盾积案活动的实施意见》。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均成立了重大社会矛盾积案化解年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和工作措施,确保了各阶段工作的落实。截至目前,全县共摸排出重大社会矛盾积案*件,已处理销号*件;排查登记各类民间纠纷*件,已成功调处各类民间纠纷*件,调处率为*二是注重矛盾纠纷信息上报,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各乡(镇)每半月召开一次维稳会议,实行一月一次“零”报告制度,要求重大矛盾纠纷及时上报,群体性和突发性事件在20分钟内上报,县上每两月排查一次,对排查出的重大矛盾纠纷,实行领导包案,进行挂牌督办,从而有效的预防了各类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三是实行联合接访制度和领导接待日制度,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得到有效解决。今年元至9月份,全县来信来访*件,

1办结*件,办结率为*%;上级交办信件*件,办结*件,其余*件正在办理;政法信访室共排查重点涉法涉诉信访积案*件,办结*件,报请省高院终结*件,正在会商*件,正在办*件。*

(二)、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和普法教育活动活动,全力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一是完善组织体系,确保综治工作落到实处。成立了乡镇综治维稳中心,配备了*个综治办专职副主任、*名综治维稳专职工作人员,为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二是强化群防群治,防控体系建设得到长足发展。加强了乡镇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研究制定了《**县开展城乡治安联防巡查工作方案》,开展了治安防范大排查大整改活动。三是狠抓重点整治工作。制定下发了《全县开展治安防范大排查大整改活动工作方案》,对活动进行了详细的安排部署。各乡(镇)、县综治委成员单位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方案。至目前共开展巡逻*余次,排查可疑人员**人次,制止打架斗殴事件*次。县巡警大队共出动巡逻警车*(辆)次,出动警力*余(人)次。四是开展刑事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严格落实刑释解教人员的各项帮教工作措施,3月份举办了一期由*个司法所*名工作人员参加的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业务培训会,并于月底对全县刑释解教人员进行了一次摸底排查工作。截止目前刑释解教人员衔接率达*,帮教率达*%,安置率达*,无重新犯罪人员。五是深化“严打”斗争,推进专项治理。今年元至9月份,共发生各类刑事案件*起,破案*起,破案率*%,共受理治安案件*起, 查处*起,查处率*%。社会治安明显好转,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六是狠抓禁毒工作各项措施落实,确保“无毒县”创建成果。在“6.26”国际禁毒日期间深入全县*个乡镇开展了以

“全民参战、大打禁毒人民战争”为主体的宣传活动*场(次),挂图*套,展版*块*次,组织全县*家旅店宾馆*家网吧负责任人在县公安局进行了禁毒业务培训。同时,加大了对涉毒重点人员的摸排监控。七是深化普法教育,推进依法治县进程。突出了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聘请法制副校长*名,担任了*所学校的法制副校长;制定了《关于在全县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六个五年规划》;广泛深入的开展了“法律一七进”活动,加大了普法宣传教育力度。。八是是加强司法所建设,夯实司法行政工作基础。按照“规范要求,统一配备,修建一所,配备一所,规范一所,达标一所”的原则,配备了价值*万元的微机、办公桌椅、调解桌椅、公示栏、警示牌等软硬件设施。狠抓了司法所队伍协调管理工作和规范化司法所创建工作。我县的*个司法所被命名为州级规范化司法所。为*个司法所各配备了价值*万元的面包车一辆,全州率先配齐了司法业务用车,落实了司法所工作人员的岗位津贴。

(三)、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全面推进行政权力公开。年初与全县*个乡(镇)、*个行政执法部门签订了行政执法责任书,制定完善了《**县行政复议责任追究制度》、《**县人民政府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办法》等各项制度,编制了《行政执法相关法律》、《行政执法责任制文件资料》、《行政复议资料》汇编;对全县*个乡(镇)政府和行政执法单位的主体和依据进行了清理。

今后两个月及2012年工作打算。一是加强乡(镇)视频监视力度,争取年内完工;二是继续深化矛盾积案化解工作,加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做到 “应评尽评”,逐步形成长效机制。三是继续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全力维护社

会稳定。四是坚持“四禁并举”,以巩固三级“无毒县”争创二级“无毒县”为目标,全力抓好禁毒各项工作。五是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六是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及时召开“六五”普法工作启动会议,继续深入开展“法律七进”活动。继续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力争年底前完成剩余*个乡镇的社区矫正对象的移交工作。七是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明确执法责任、范围、程序和标准,切实做到权责清晰统一。

推荐第3篇:学生会新媒体中心年度工作汇报

咸阳学生会新媒体中心 师范学院

学年度工作汇报

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下午好:

在这里我将新媒体近来的工作情况做以汇报,学生会新媒体中心成立于去年九月,目前主要工作负责所有学生会管理的新媒体微博、微信、的运营发布。组织下设有主任、运营组、采编组、秘书组,四个部门,现共有11个人。各组分工不同、职责不同。

目前各部门情况如下

工作情况:

主任全面负责新媒体中心日常工作,决定人员编制,把握新媒体中心整体发展方向,树立并维护良好新媒体中心形象。每周组织成员开一次会议,传递学习上级精神,并安排内部培训活动。

运营组

运营组按要求在后台编辑稿件,保证质量,及时进行修改,并在规定时间发布。

根据实际情况所管理的平台平均发布次数为一周五次。

采编组职责

采编组代表学生会进行采访、报道,采集新闻信息。每周确立主题进行微信稿的书写,

秘书组职责

秘书组负责组织新媒体中心各项活动,做好内部联系工作。平常考勤、每月微信推送稿的汇总

平台情况:

经过半年的工作,目前新媒体中心,已经服务了广大师生,所管理的公共平台“咸阳师范学院学生会”已持有粉丝8034人,覆盖率超过二分之一,平台发布的信息多为校园新闻、校园文化、校园活动,目前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组织问题:

在组织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新媒体技术日益发展的变化,校园新闻信息获取渠道有限、工作人员职业能力,办公基础设施缺少,培训学习制度不健全。这些因素都制约着新媒体中心的发展。

工作计划:做好发布内容,吸引粉丝,提高覆盖率、扩大影响力,组织内部培训、增加获取信息渠道,做好内部建设。

当然新媒体中心的建立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一切都是新事物,工作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必然会有问题,希望在后来的发展中,能够健全组织,科学有效的工作,更好的服务广大师生。

推荐第4篇:新媒体

一)网络媒体的原因

1.网络的匿名、虚拟性等特征为网络暴解读生活,以玩笑的方式进行社会互动,他们追求“突破尺度”的开放,由于缺乏自我节制,容易忽视当事人的感角色。但相比之下,传统媒体对于满足自我实现需求等方面,往往力不从心。煌

难 。在诸 多新 兴 媒 体 的夹 击 与 围 高层次需求,比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之后 ,生存 与发 展 的 环境 日趋艰

力的形成提供了温床

在网络传播中,人们所处的传播情景是虚拟的,网民是以匿名的身份发表言论,他们是“无名的大多数”,现实生活中本该遵守的规范和约束在网络传播中失去了应有的约束力,网民不必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风险趋近于零。①网民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就会大大降低,他们很容易突破道德底线而情绪化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在受到某一事件的刺激时,很多网民处于一种非理性状态,他们会迫不及待地对当事人进行讨伐与攻击,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显示出不满与愤怒,当附和的人越来越多达到一定程度时,网络暴力事件便由此产生。

2.“人肉搜索”是网络暴力形成的内在原因

“人肉搜索”在发挥积极的舆论监督作用的同时,也逐步暴露出侵犯隐私权、影响当事人正常学习生活的弊病,它利用人问人、人寻人的人际传播模式,不断地更新当事人的信息,为网络舆论提供了一个又一个新鲜材料,促使网络舆论一浪高过一浪,使得事态发展到难以控制的局面,最终导致网络暴力的形成。②

(二)网民的原因

1.网民的年轻化及从众心理使其容易失去理性

我国网民中10~29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为66.7%,且网民中初、高中学历者所占的比重达到了67.4%。③网民的年轻化使得他们容易冲动、激怒,而且年龄也决定了他们的思想认识水平及对事物认识的深度。从众心理又使大多数网民丧失了自己的理性判断, 多数网民对网络上的言论采取盲从的态度,这样一来,很快就形成一种滚雪球效应,当某些“意见领袖”的声音成为主流意见并形成强大的舆论合力时,网络暴力事件的发生就在所难免了。

2.网民的自我表达及狂欢心理使其易于宣泄恶搞

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舆论表达的崭新渠道,在网络传播中没有身份、等级的差别,普通民众获得了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拥有的话语权、表达权,他们把对现状的不满在网络虚拟的世界中尽情地宣泄排解,很容易出现一些极端言论,从而形成网络暴力。另一方面,网络传媒又具有强大的消费娱乐导向,网民极易从大量的信息中追求感官刺激,缺乏深刻思考,网络逐渐成为了一个巨大的秀场,大众以娱乐的逻辑

受而一味追求娱乐的快感,极易挑战道德底线,冲破法律禁区。④

(三)外界管理的原因 1.网络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由于网络的参与主体“网络人”在现实和虚拟社会都存在,其具有的现实和虚拟的双重身份使得个人领域和公共领域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而网络传播中的匿名性、虚拟性等特点,使网络法律在制定和实施上都存在一定的困难,也助长了某些网民“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致使互联网信息发布者滥用自由表达权。截至目前,我国颁行的网络法规共有数十部,但这些法规无论是从效力等级还是可操作性上,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网络“把关人”的相对缺失

在网络传播中,受众从传统的单向、被动的线性传播中解脱出来,对“把关人”的特权形成了颠覆性的冲击,随着传播权利的广泛分布,原有的信息→传播者→传播渠道→受众的分层传播关系正在改变,昔日的“把关人”不再拥有传播话语的霸权,“把关人”失去了其存在的技术基础、受众基础,把关的任务便落到了网络中形形色色的传播媒介身上,原有“职业把关人”的把关难度进一步加大。

微博满足了最基础的需求--生活因微博而完整

信息传播也好,媒体也好,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一般说来,一个人的需求可以被概括为五个层次: 生理需求:吃喝住行的需求

安全需求:生活有安全保障,有安全感的需求

社交需求:与朋友交往并从中获得帮助的需求

尊重需求:在社会交往中受到他人尊重的需求

自我实现需求:在社会交往中,实现自我价值,扩大自我影响力的需求 这五种需求,从最低的满足层次,到最高的满足层次,都是每个人客观存在的基本需要。各类媒体在满足人们基本需要方面,扮演了信息提供者、信息发布者、知识引导者、潮流引导者等不同的道理很简单,传统媒体是少数信息源对多数人的传播方式,当人们自己无法参与、控制信息内容的制作时,高层次的需求就很难得到满足。

微博的出现,让人们通过社会化媒体来满足高层次基本需求成为了现实。 首先,微博本身就是一个大的社交网络,在微博上,很容易依靠"关注"和"被关注"的链条,实现交朋友,或与朋友互动,从而满足人们的社交需求。例如,对于你喜欢的微博主,你可以通过"关注"他而成为他的粉丝,也可以直接评论、转发他的微博,或直接在微博中用"@"提到他,实现与他的互动。反过来,其他网友也可以通过"关注"你而成为你的粉丝,并评论、转发你的微博。如果已经关注的微博主越来越多地发布你不喜欢的内容,你也可以随时"取消关注"他。甚至,对于讨厌的网友,你还可以把他"加入黑名单",禁止他查看和评论你的微博。微博的这些功能特性,为我们在微博上完成各种社交需要,提供了最大的便利。

其次,因为微博允许每个人创建自己的内容,这种创建和发布本身就是赢得更多粉丝和更多尊重的过程。只要你的内容足够好,你就很容易赢得尊重,微博并没有为任何人设置门槛或障碍。你的内容被转发和评论的越多,你受到的尊重程度就越大。在微博上,有些人经常会和朋友互比粉丝数量,向别人炫耀自己的粉丝有多少多少,其实,就是一种满足虚荣心的表现。

更进一步地,当你的粉丝数量足够多,当你在微博上的影响力足够大,你可以用微博来发表作品,可以通过微博传播自己的思想,也可以通过微博发出希望大家听到的声音。比如,我自己就把我帮助青年学生的阵地,从此前的"我学网"搬到了微博上。也就是说,你在微博上不再仅仅是一个被聆听、被关注和被尊重的个人,你有机会实现更多的自我价值,真正让你的影响力最大

对 当今传 媒 行 业 的众 多从 业 者来 说 , 用 “ 雨 后 春 笋 ”、“ 日新 月

异 ”来 形 容本 行业 所 面 I 临的新 情

况、新 事 物 ,可 以说 一点 也 不过

分 。随着 以数字 化技 术 为基 础的

各 种新 兴 媒 体的 大 量涌 现 ,报纸

行 业 作 为 最 传统 的媒 体 样式 , 在

经历 了超 高速 度发 展 的短 暂 辉

攻之 下 ,报 纸行 业所 面 I 临的竞 争 形 势 日益严 峻 ,发展 速度 日趋 放 缓 。 对 一个 个 的报社 来说 , 如果 陶

醉 于 暂 时 的 繁 荣 而 不 能 自省 , 看

似遥 远 的生 存危 机 则可 能 随 时到 来 。

作 为一 个 产业 来 说 ,报 纸 行 业 业 已取得 的繁荣 与 发 展 ,得 益 于数 字 化技 术 的进 步 。从 报 纸 的 编辑出版环节来说 ,因为激光照 排 技术 的采 用才 有 可能 告别 铅 与 火、电脑 与 网络 技术 的普及 才 使 告 别纸 与笔 成 为现 实 ,笔记 本 电 脑、数码 相 机、远程 传 输等 新 技术

的采 用 ,使 传统 办 报所 遇 到 的时 空 障碍得 以顺 利突 破 。正 因为 自 身发 展得 益 于采 用新 技 术 ,所 以 报 纸 行 业 在 国 民 经 济 各 个 行 业

中 .是 最 舍得 为技 术 进 步花 钱 的 行 业之 一 。令 报业 同仁 没有 想 到 的是 ,我们 在 主观 上 对新 技 术 的 热 情参 与 ,在客 观 上加 速 了新 兴 媒 体 的出 现和 发展 ,可 以说是 我 们 自己培育出了一个个要与报业 分 享蛋 糕 的竞争 者 。

现 在 , 对 于报 业来 说 , 我们 不 但 面 临 着 与 同质 媒 体 的短 兵 相 接 , 而且还 遭 遇着 广播、电视 等业

已成 熟 的大 众 媒 体 的市 场 蚕 食 ,

以 网络技 术 为代 表 的新 兴媒 体 与 报 业竞 争 ,也 已经 从 概 念成 为 现 实 。各种 媒体 在广 告 市 场份 额 的 变 化说 明 ,报业 在 广 告 市场 的地 盘 与 比例在 日 趋 萎缩 。对 这一 趋 势 , 我们必 须 有 清醒 的认 识 , 不 能

因为 全 国报业 广 告全 面 下滑 而 自 我 安慰 。为什 么在 全 国广 告 市场 持 续发 展 的情 况下 ,报业 广 告会 出现全 面下 滑? 对 这个 问题 , 业 界 有各 种各 样 的说 法 。本 人没 有 进 行 过 系统 的研 究 , 不敢 枉 加评 判 。

但 我认 为 有一 点必 须 强 调 ,报 业 同 仁 还 是 应 该 多 从 主 观 去 找 原

因 , 而且 目的是通 过 自我剖 析 , 以 便寻 找应 对之策 。 报 纸与其他新兴媒 体相 比, 具 有 日趋 淡化 的优势 ,也有 日 趋 明显 的劣 势 。我们 自 认 最 大 的优 势 是 ,报 纸所 提供 内容 的权 威性 与 准确 性 以及深 度 报道 ,我们 常 常 以此 为 由 ,责 怪 网络 所 发布 海 量 信 息 的不 确定 性 。 但是 , 情况 是

在 不 断变 化 的 , 网络 在 一边 发 布

信 息 的 同时 ,也在 不 断 的核 实 与

更 正 已经 发布 的 内容 。现 在 国内

重要 新 闻网站 的权 威性 ,与原 来 我 们 印 象 中 网 络 信 息 的 混 乱 状

况 , 已经 不 能 同 日而语 。否 则 , 你

就 不 能解 释 ,国家为 什 么会 对 重

大 新 闻事 件进 行 网络 直 播 。而 报

纸 在传 播 新 闻的过 程 中 .有 两个

明显 的劣 势难 以改 变 :一 是 时效

性 明显 滞后 ,二 是 互动 性严 重 不

足 。 这 两方 面 的劣势 , 不但 与 网络

相 比如 此 ,而 且 与广 播、电视相

比 , 也是 如此 。

报业 要 想在 新 兴媒 体 的挑 战 面前 有所 作 为 ,必须 虚 心 向新 兴

媒 体 学习, 强 化 自身 优势 , 突破 自

身 弱点 。

新 闻 的生命 力在 于他 的 真实 性 。报 纸在读 者 心 目中有一 定 的

地位 ,是 因为报 纸所 提 供 的信息 是 经 过过 滤 的 ,而其 中 的把 关人

就 是 编辑、记 者 。网络 则不 同 , 信

息 来源 非常 繁 杂 ,没有 足 够 的人

手 去充 当 “ 把关 人 ” 。真真 假假 的

“ 博 客, 形形 色 色 的“ 论 坛 ” , 千 奇

百 怪 的 “ 帖 子 ” , 只 能是 有 话 说 的

就 “ 姑 妄 言 之 ” , 想 上 网看 的就 随

意 看看 , 信不 信全 由你 自己。 报纸

的公 信 力、影 响力 , 来 源于 所提 供

内容 的真 实 性 以及 由此 所形 成 的

“ 权 威性 ” 。为什 么 中央 要在 全 国

新 闻从 业 人 员 中轰轰 烈 烈 的进 行

三项 教育 ,为什 么要 三令 五 申的 强 调新 闻工作 者必 须遵 守 职业 道

德 规范 ,为什 么 中央 各大 报 纸都

要公 开 表态 不搞 有 偿新 闻、不 登

形象 广告 , 用 意十 分 明显 。 都是 为 了保 持报 纸 在读 者 心 目中的 “ 权 威 性 ” 。 每一 名新 闻工 作者 都应 该 自觉 履 行 “ 把 关 人 ” 的 角 色 , 千 万 不 要 因为 贪 图蝇头 小 利 ,而 让 有 偿 新 闻流 向报端 。 小世界现象(又称小世界效应),也称六度分隔理论(英文: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假设世界上所有互不相识的人只需要很少中间人就能建立起联系。后来1967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拉姆根据这概念做过一次连锁信实验,尝试证明平均只需要5个中间人就可以联系任何两个互不相识的美国人,见右图。 这种现象,并不是说任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都必须要通过6个层次才会产生联系,而是表达了这样一个重要的概念:任何两位素不相识的人之间,通过一定的联系方式,总能够产生必然联系或关系。显然,随着联系方式和联系能力的不同,实现个人期望的机遇将产生明显的区别。 不过,超过30年来这个理论所谓的人际连系网(例如上述的“世界上所有人”)仍然有所争议。从论文发表至今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很少。不过,在应用层面方面却很多,特别是保险及直销业的从业员。另外,早在1980年代初期,《读者文摘》就已经利用此理论鼓励订户向公司推荐其他潜在订户。

推荐第5篇:新媒体

姓名:xxx 班级:12广播电视传媒 学号: 18

我对新媒体的认识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我踏着时代紧张的脚步,我很庆幸自己生在这个年代享受这科技的成果——新媒体。

那么什么事新媒体呢?“新媒体”是相对传统媒体(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体)而言的。是指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视、电脑和手机为终端,向用户(即受众)提供视频、音频、语音数据服务、远程教育等交互式信息和娱乐服务,以此获取经济利益的一种传播形式。现在是21世纪,科技爆炸的时代,我们都因为科技带给我们的方便而在尽情的享受它,它是有顽强的生命力的载体,给予一个与现实相反的虚拟世界,在这个虚拟世界里,诞生了许多的虚拟产业,拉动中国的GDP成长,作为新兴的产业他们又是如何生存的呢?下面就让我说说我了解的一个互联网产业的一个小的角落吧——淘宝。

说起淘宝,那是很多女大学生每天闲看的网页最热门的网页之一,当然我也不例外,作为中国一夜成名的网络拍卖网站,淘宝网在2003年诞生。2004年7月份,当马云宣布阿里巴巴将投资3.5亿元人民币发展淘宝网的时候,淘宝网的身价和他的竞争对手还差上一个档次。 到现在的2013年淘宝的知名度是越来越高,成为各种宅男宅女的淘宝天堂。

现在,淘宝的发展就是不断地升级、突破、甚至打价格战。有人说淘宝网在“烧钱”,就像当时其他的国内几家电子商务网站,也都一个个摩拳擦掌,动辄一掷千金。淘宝进入了高速扩张期。作为淘宝网的实际控制人,马云更是口出狂言:“淘宝三年不许盈利!” 马云的成功并不会是偶然,怎么说都是一场有准备的战争,近几年狂热全民疯抢的双十一,所谓的购物狂欢,激起了一浪浪的购物消费波澜,例如,今年淘宝“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总交易额高达350.19。亿(去年为191亿),其中53.5亿来自手机淘宝。据淘宝官方公布的数据,手机淘宝2013年11.11整体支付宝成交额53.5亿,是去年的5.6倍(9.6亿);单日活跃用户达

1.27亿;手机淘宝单日成交笔数达3590万笔,交易笔数占比整体的21%。马云表示,希望双11是厂家向消费者感恩的日子,改善消费者和商家的关系。也让这天成为中国消费者拉动需求,发现需求的日子。“不仅仅希望天猫、淘宝能够卖得好,我们希望其他电商也能够卖得好,我们不会为数字而做,我们希望数字是健康的结果,健康更为重要,而不是冲多少亿。”这就是淘宝创始人马云的看法,有趣的是,在双十一的时候我们宿舍的同学们更是连夜奋战,直奔着优惠的价格跑,我们看着电脑的倒计时,时刻准备着要下单……但是老实说,虽然我是有在购物,但是作为一个几乎没有任何收入的大学生,我还是比较理智消费的。 新媒体虽然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积极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如同一把“双刃剑“新媒体对我们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总体说来,我们对新媒体的应用大多数是积极方面的,能把它当成是一个可以有效获得信息和进行方便交流的工具。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新媒体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要用洞察的眼睛来判断事物的是非真假,正确运用新媒体的优势与劣势,不能迷失自我。

推荐第6篇:新媒体对公安工作的影响

新媒体对公安工作的影响

姓 名: 指导老师:

日期:2015年9月24日

新媒体对公安工作的影响

姓名:

【内容提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公安机关的责任日益重要,由此而产生的涉警舆论报道也日益增多。无论是案件的追逐报道、还是对公安队伍的舆论监督报道都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而公安机关也日益重视新闻媒体的宣传推到及舆论监督作用,本文从新闻媒体舆论报道、舆论监督的角度出发,旨在通过分析新闻媒体和公安执法在互动过程中既相辅又抵触的关系现状,提出公安执法应充分尊重新闻媒体,而新闻媒体又应在不妨碍公安执法公正前提下实现合理自由的理念,进而实现二者之间的相辅共融。

关键词:新闻媒体;公安执法;和谐共融

考试准考证号联系地址邮编论文编号联系电话

目录

引言 ................................................................1

一、积极影响 ........................................................2

(一)通过新闻媒体树立警察典型,有利于警察队伍的形象建设,增进警民关系 ................................................................2

(二)媒体监督有利于实行警务公开 ..................................3

1、新闻媒体的监督使办案过程实现公开化 ...........................3

2、闻媒体监督使办事过程公开化,并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暗箱操作” .3

(三)新闻媒体是规范民警行为的有效手段 ............................3

1、新闻媒体对反面典型的剖析,从思想上给公安民警以警示 ...........3

2、新闻媒体对公安工作的舆论监督,从行为上督促公安民警正确行使行政权利 ............................................................4

(四)新闻媒体是扩大警力的重要渠道 ................................4

二、消极作用 ........................................................5 (一)少数公安机关民警知法犯法造成的涉警事件成为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 ..5 (二)少数公安机关民警缺乏宗旨意识造成的涉警事件成为新闻媒体关注焦点 5 (三)少数公安机关民警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的事件易成为新闻媒体关注焦点 5 (四)一面之词、道听途说、夸大事实“制造”的不实涉警事件成为部分新闻媒体的卖点 ..........................................................6

三、对策 ............................................................6

(一)设定规范,合理限制,划定媒体介入公安工作的合理界限 ..........6

1、正面报道公安工作为主 .........................................6

2、合法 .........................................................6

3、客观公正 .....................................................7

4、遵守司法特性 .................................................7

5、善意和建设性 .................................................7

(二)充分发挥二者的配合作用,欢迎监督 ............................8

(三)提高业内人员的素质,加强行业自律 ............................8

考试准考证号联系地址邮编论文编号联系电话

1、提高媒介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8

2、提高媒介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 ...................................9

3、加强行业自律 .................................................9 致谢 ...............................................................12 参考文献 ...........................................................13

考试准考证号联系地址邮编论文编号联系电话 引言

孟德斯鸠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加强监督。对此,十五大、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维护执法公正,提高执法水平,确保法律的严格实施”。公安机关作为我国的一个行政执法机关,同样需要监督,而监督的方式除了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法律监督之外,另外拥有强大监督力量的监督方式就是舆论监督,而舆论监督就离不开新闻媒体报道。

公安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强制力机关,它维护着广大人民的利益,它在管理国家当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执法的优与劣、好与坏,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对我们党和政府的认知程度,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作为一个国家,不管哪朝哪代都对行政执法十分重视,尤其是监督机制也都下了很大的精力进行健全和完善。公安行政执法机关是行政执法单位最大的一个队伍,人员多,工作量大,它的职责只是公安执法当中的一部分,但它所涉及的方面已经非常广,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也息息相关。它的行政执法职责主要包括:公共秩序管理、特种行业管理、消防管理、道路交通管理、危险物品管理、户口管理、治安信息管理、治安案件的查处治安事件和治安灾害事故的预防和查处。而这些也是新闻媒体报道的内容之一,广大群众也正是通过新闻媒体对公安机关的相关报道来了解公安机关的。这就更加凸现新闻媒体对公安工作的重要性,更显现出新闻媒体与公安执法的互动性。

现代社会发展之快,是以往任何一个时代均无法比拟的。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日益兴盛,电脑网络的普及程度呈汹涌澎湃之势,以计算机、手机为信息接受终端的网络新闻媒体业已突破了传统的报刊、杂志等平面新闻媒体方式的局限,成为信息新闻媒体中一支强大的新生力量,并正以传统新闻媒体所无法比拟的方式和手段,对公安执法领域进行着无孔不入式的渗透,并在社会和民众中产生了深远影响。舆论监督公安执法的职能定位为我国官方所肯定,曾经写入了十五大报告,这又给公安执法带来了新的挑战。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的逐步深入,新闻媒体与公安执法作为相对独立的两大社会秩序控制主体,二者的社会功能本质,都指向了社会秩序,而要实现两者的和谐共融,就必须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就要做到公安执法应充分尊重新闻媒体,而新闻媒体又应以不妨碍公

1 安执法公正为前提,实现社会主义和谐以及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

在西方国家,新闻媒体被称为无冕之王,是独立于三权之外的第四权力。在现在看来,新闻媒体与公安机关是现代社会的两大公器,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从最基本的层面看,公安工作过程所蕴含或展示的内容以及公安工作本身所显示的刺激性,对于新闻媒体来说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公安工作实践所衍生的事实与问题已经成为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而新闻媒体的广泛影响以及它所体现的公众意识,亦是公安机关无法漠视的。不仅如此,在现代社会,新闻媒体与公安机关相互之间始终存在着密切关系,新闻媒体与公安机关相互关系的恰当构造也是现代国家社会统治内部谐调的一个重要保证。[1]媒体监督由于自身所特有的开放性与广泛性,新闻媒体监督,(指“以大众传媒为载体对各种社会现象所进行的揭露、报道、评论或抨击。”)对促进公安机关执法公正、遏制暗箱操作、维护社会正义方面发挥了其他监督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由于当前我国新闻媒体本身特有性质和监督机制的不健全,二者之间缺乏合理的结合机制,相互之间存在着许多阻隔契合的矛盾与弊端,要实现相互之间共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时新闻媒体甚至还会对公安工作造成负面影响。

一、积极影响

(一)通过新闻媒体树立警察典型,有利于警察队伍的形象建设,增进警民关系

我国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在维护社会治安和打击刑事犯罪、处置突发事件和同自然灾害事故作斗争等各项工作中,为维护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保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人物和先进集体。通过新闻媒体的宣传,树立典型,宏扬正气,对公众深入了解警察工作,消除对警察的误解甚至对抗情绪,赢得公众对警察的信任和肯定改善警民关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江西省的邱娥国,广东的麦杰俊他们爱岗敬业,深入到百姓生活中去,维护一方平安在平凡的岗位上作除了突出的贡献,树立了警察的良好形象。树立他们为典型,极大的激发了广大基层民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兢兢业业作好本职工作的热情。新闻媒体不失时机地通过记者采访、制作电视专题新闻、撰写通讯等宣传方式进行宣传,使邱娥国、麦杰俊一下子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其优秀事迹也得到广泛流传。公众通过新闻媒体更加了解警察队伍,更加关心支持警察工作,真正认识到警察队伍是一支全心全意为人民

2 服务的队伍,大大拉近了警察和群众的距离。

(二)媒体监督有利于实行警务公开

1、新闻媒体的监督使办案过程实现公开化

新闻媒体的介入能改变以往“关门办案”的状况,凡不涉及到党和国家秘密、警务工作秘密及个人隐私的案件在国家、法规的允许条件下都可以在新闻媒体的监督下进行。由此对警察在处理案件过程中(尤其是民事纠纷案件)的态度如何,是否公正合法,认定双方承担责任是否合理都一目了然,对于妥善调解双方的矛盾,协调双方损害赔偿也更公正。同时也教育了关注案件发展的群众。

2、闻媒体监督使办事过程公开化,并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暗箱操作” 近年来,新闻媒体的监督促进了各地公安机关将与人民群众直接打交道的各项管理工作实行公开化,户口的迁移、居民身份证的办理、出入境签证的办理、机动车年审等工作在新闻媒体的监督下将办事条件、收费标准、服务时限和违法投诉方式全盘端到群众面前,有效的减少了钱权交易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腐败的产生。 另外,新闻媒体监督使办事过程公开化,并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暗箱操作”的发生。

(三)新闻媒体是规范民警行为的有效手段

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可以在从严治警方面起到明显的警示作用,也可以对民警的执法与服务活动进行有效规范和监督。

1、新闻媒体对反面典型的剖析,从思想上给公安民警以警示

由于国情的不同,我国的政治体制不具有分权制衡的特点,对待权力过度膨胀和腐败,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实践中有许多问题,如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甚至以权压法、以言代法的现象,在许多地方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干部中的各种腐败现象仍在蔓延。通过剖析这类反面典型,在新闻媒体上开展具体实在、生动形象的教育,比泛泛地讲道理更能够打动人心,发挥的警示作用也要好得多。尤其是公安民警在日常工作和办案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接触各类人员,接触大额钱款,常常受到各种形式的诱惑,如果民警没有坚定的意志、不能廉洁自律,很可能因受诱惑而导致无可挽回的后果发生,甚至走上犯罪道路。通过新闻媒体对社会上一些丑恶现象的曝光,使广大公安民警从中受到深刻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增强民警廉洁自律意识,提高民警的拒腐防变能力,可以有效地遏制民警中丑恶现象的滋生和漫延。

2、新闻媒体对公安工作的舆论监督,从行为上督促公安民警正确行使行政权利

新闻媒体作为社会舆论工具,它对公安工作起到了无可替代的舆论监督作用。在现代社会中,我们的报纸、广播、电视大量担负着表达社会舆论,帮助实现社会调整,维护社会秩序的责任。在实践中我们看到,舆论监督虽然不具有法律效力,不具备人大、行政监督的刚性特征,即实质上的裁定和执行机能,但这种信息型的“软监督”同样可以产生强大的无形力量。从公安工作方面看,新闻媒体不仅可以有效地发现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背离法律的现象,而且既可将自己调查了解到的这些违法现象在新闻媒介上曝光,促使偏差行为主体强化自律,也可将此类信息迅速有效地传递给有关机关,呼吁和督促有关权力部门予以解决和采取纠偏措施,以推动社会的“硬性”手段,进行他律。可以看出,舆论监督的巨大社会影响力是其它模式的监督所不能替代的,他可以唤醒人们的良知,引发民心的向背,从而形成一种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新闻媒体运作的及时性、广泛性和舆论监督的公开性,决定了舆论监督在我国整个监督体系结构中的不可缺少性和重要性,也决定了舆论监督对公安工作的不可缺少性和重要性。新闻媒体在公安工作中充分发挥了新闻舆论监督的积极的建设作用,只有有效利用传媒的特殊功能,来监督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权利的运用,才能保证公安行政权利切实掌握在人民群众手中,从而进一步保障公安行政权利得到有效行使。

(四)新闻媒体是扩大警力的重要渠道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治安形势日趋严峻,公安工作量和工作任务也随之增加,公安机关普遍面临着警力不足的问题。但是,由于受人力、物力、财力、人员编制等多方面条件的制约,在短期内很难大规模增加警察数量。面对这种现状,各地公安机关想尽办法弥补警力不足,却仍然捉襟见肘。而新闻媒体因覆盖面广、影响面大,就成为了公安机关向群众要警力、向社会要警力的必要渠道,这也充分体现了公安机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专群结合工作路线。通过新闻媒体对公安工作及成果的宣传报道,使群众学习到法律知识,增强了群众的守法意识,提高了群众的警觉性,提升了群众的预防犯罪意识,从而充分发挥警力作用。

如2007年厦门“6.16”强奸幼女案,案发后,公安机关在厦门各大媒体上及时通报了案件的侦查进展情况,通过媒体发出悬赏通告,动员发动群众提供破

4 案信息,获得了100多条有价值的线索。最终,犯罪嫌疑人彭登的落网,正是福建省福州市群众发现有人很像媒体报道的、警方正在追捕的通缉犯彭登而向警方举报,才使福州警方将其一举擒获。类似这种群众协助警方破案、抓逃的事例不胜枚举。通过新闻媒体对案件侦破工作的直接参与而使案件成功告破,不但让群众了解了公安工作,密切了警民关系,也使媒体和群众成为公安机关破案的助力。

二、消极作用

新闻媒体对公安工作的作用,总的来说是利大于弊,但由于我国现行新闻媒体自身的性质、体制和监督机制的不健全,加上新闻媒体与公安机关缺乏合理的结合机制,导致新闻媒体在对公安工作进行监督、报道时会造成一些负面的消极影响。

(一)少数公安机关民警知法犯法造成的涉警事件成为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

少数民警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受腐朽思想腐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薄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和错位,思想上滋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执法不学法、执法不懂法、执法不守法、执法违法、执法犯法、执法犯罪,其至把执法活动置于社会上不正常的关系网中,徇私枉法,索贿受贿,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充当黑恶势力的“保护伞”,为害人民群众。问题虽然发生在极个别民警身上,但性质恶劣,后果严重,影响极坏,既破坏了警民关系,严重败坏了公安机关整体形象,也成为新闻媒体竞相报道的热点。 (二)少数公安机关民警缺乏宗旨意识造成的涉警事件成为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

世界上唯有中国的警察前而冠以“人民”二字,说明了公安机关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就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各级公安机关开展的一系列政治思想主题教育,始终紧紧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但目前,有的民警对政治学习不感兴趣,不讲奉献只求索取,忘却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遇事不能从维护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而是私心膨胀,贪小利、图享受,与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期望和要求形成明显反差。少数民警特权思想严重,以管人者自居,工作方法简单,态度行为粗暴,刁难欺压群众,引起群众反感,产生了不良的后果。

(三)少数公安机关民警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的事件易成为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各级公安机关先后进行了执法规范化教育、社会主义法制理念教育、素质能力建设等活动,在全体民警中加强执法为民思想教育,强化民警证据意识、

5 程序意识、权限意识和自觉接受监督意识,不断完善执法办案和监督制约的具体制度,把打击犯罪与保护人权、追求效率与实现公正有机统一起来。但少数基层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在执法指导思想上仍然出现了偏差和错位,在执法办案中,重打击轻保护、重管理轻服务、重实体轻程序、重处罚轻教育、重领导轻群众、重关系轻法制、重人治轻法治等行为屡禁不止;不尊重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搞刑讯逼供、超期羁押等,随意侵犯人权。

(四)一面之词、道听途说、夸大事实“制造”的不实涉警事件成为部分新闻媒体的卖点

由于当前新闻媒体之间的激烈竞争,许多新闻媒体和记者都在为“扯眼球”的新闻而忙碌,很多新闻媒体都采取提供线索有奖的方式来收集“新闻”和“报料”。但极个别新闻媒体和记者对所谓的群众提供线索不加甄别,不深入走访调查,偏听偏信,为“新闻”而“新闻”,把一面之词当成热点,把夸大事实作为卖点,以耸人听闻的标题、大肆渲染的情节来吸引读者,提高所谓“影响力”。原本是客观、如实地报道公安队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此建设性的意见,改进公安工作和形象,没想却被个别新闻媒体杜撰、编造以及刊登出与事实严重不相符的虚假新闻、失实新闻,人为地造成了公安机关形象危机。

三、对策

仔细分析新闻媒体监督对公安工作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后。本文认为,新闻媒体监督公安工作应确立如下一些规则:

(一)设定规范,合理限制,划定媒体介入公安工作的合理界限

1、正面报道公安工作为主

传媒对于公安工作的监督主要应放在以下方面:一是对公安机关内部机制和司法人员非职务违法行为的监督,尤其是对司法机关内部制约机制上所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进行监督;二是对司法机关、司法人员职务行为的监督,尤其是对司法腐败现象进行揭露;三是对干预司法机关独立办案的外部势力实施监督,为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2、合法

韦尔伯·施拉姆指出:“如同国家发展的其他方面一样,大众传播媒介发展只有在适当的法律和制度范围内才会最合理、最有秩序地进行。”[4]要求司法机关依法办事,媒体自身也要依法行事。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一部新闻传播法,

6 但散见于宪法、刑法、民法,三大诉讼法等诸多法律和法规中的有关规定,以及一些相关的规章制度。例如,1995年中宣部,中央政法委制定的《关于当前在法制宣传方面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的通知》中要求传媒机构“不得越司法程序予以报道,更不能利用新闻媒介制造对司法机关施加压力的舆论”。《中华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中也规定:“维护司法尊严,对于司法部门审理案件的报道,应与司法程序一致”。传媒在报道和监督中享有的自由是相对的,其行为底线依然是人人都得遵守法律,不能违背法律法规而我行我素。

3、客观公正

媒体要做到客观公正就要坚持“四性原则”。一是真实性。传媒所报道或监督的事实必须绝对真实。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把握正确监督,防止不正当干预的基本原则。二是严肃性。传媒介入司法所使用的资料必须严肃。不能“捡到篮中就是菜”,要进行认真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筛选工作。写作中不能只追求“惊心动魄”或“趣味盎然”而忽略了它的严肃性。三是准确性。新闻报道不仅强调选用事实的客观真实,同时也强调报道中涉及的法律内容和法律用语准确无误。四是公正性。要学会让诉讼双方说话,让第三者说话,以免造成当事人话语权的不平等。

4、遵守司法特性

要明确监督的目的,从维护和促进司法公正的目的出发,监督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和步骤都应当服从于这个出发点;要在监督过程中把握好界限,对已进入诉讼程序的具体案件,不搞夹叙夹议,不做不切合实际和煽情性的评论,以客观真实的报道来展现司法工作的客观、真实。

5、善意和建设性

刘祖禹先生认为:“我们在新闻传媒上进行舆论监督,必须恪守以下一些原则:与人为善,要批评、解决的问题必须是上下都认为要解决而且是可以解决的问题;事实准确,出以公心,不感情用事等等。有些问题可以通过内参反映,不是所以问题都得通过传媒公开的舆论监督不可。这些,都是保证舆论监督正常、正确开展的必要条件,是我们对舆论监督进行控制的底线所在。”⑤

媒体介入司法还应当是建设性的。所谓建设性,是说不是为揭露而揭露、为批评而批评,而是就司法实际中存在的疑点、难点、盲点、普遍性问题或倾向性

7 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剖,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和方法,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二)充分发挥二者的配合作用,欢迎监督

作为被监督者的司法机关和审判人员应当正确认识和对待新闻传媒监督,不应将司法审判人为的神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第7条第7项就明确规定法官有接受法律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的义务。所谓人民群众监督当然就包括了新闻监督。司法机关要充分认识媒体监督的积极作用,主动寻求与媒体的配合与相互支持。并对媒介非故意失实给予宽容,对此,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

1960年,《纽约时报》曾刊登整版报道,揭露阿拉巴马州警察虐待黑人,煽动“恐怖浪潮”,所举例证有若干失实之处。警察当局负责人以诽谤罪起诉《纽约时报》,州地方法院和州最高法院均判决该报败诉并须赔偿50万美元。时报不服,再次上诉。联邦最高法院推翻原判,并宣布了涉及诽谤公职人员的一项重要原则,即:当公职人员受到不实际批评并遭受伤害时,不得提起诽谤罪诉讼,也不得要求赔偿,除非原告能够举出确凿证据证明批评是出于“真实的恶意”。这一判决几乎封死了公职人员在诽谤罪方面的起诉之路,因为要找出报纸有意诽谤的确凿证据真是难上加难。⑥

(三)提高业内人员的素质,加强行业自律

1、提高媒介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

对于肩负舆论引导重任的新闻工作者来说,光有政治素质还是不够的,新闻舆论引导是一门科学,新闻工作者还应具有过硬业务素质。包括新闻职业技能,新闻采访与写作所涉及领域的专业知识能力及对客观受众的了解、熟悉等。新闻职业技能,顾名思义也就是采、写、编、评的能力,是新闻工作者业务素质的基本功。再好的新闻如果没有好的记者去采写,没有好的编辑去加工,那它的影响力就会大打折扣。

新闻采访与写作所涉及领域的专业知识能力是新闻工作者的一项基本素质,不仅仅是熟悉相关方面工作的书本知识,还要多跑腿,多认识人,全方位地提高自己对本领域内各方面事物的熟悉程度。

随着近年来新闻舆论引导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新闻采访与写作过程中对客观受众的了解、熟悉也成为新闻工作者必不可少的专业素质之一。这种熟悉并不是单纯地顺从、迎合,而是要求新闻工作者熟悉本领域内受众的喜好,了解他

8 们的需求,懂得如何能更科学、更有效地引导他们接受自己的新闻产品。而在受众自身素质不断提高、接受新闻能力不断增长的今天,新闻工作者对所从事的职业更要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紧迫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随时了解受众的心理需求。

新闻工作者作为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的执行者,除了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外,还要有在权力面前、在诱惑面前能够一如既往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为党和人民的正义事业鼓与呼的使命感、责任感,换言之,就是要有无产阶级新闻工作者所必备的道德素质。

2、提高媒介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

道德素质之一是要敢于坚持客观新闻事实,不为权力和金钱所动摇。作为新闻事实的发布者,新闻工作者为了对受众负责,在客观事实和采访对象面前就要始终保持客观公正的心态,既不能掺入个人感情,也不能丧失良知,更不能因权势或金钱而动摇,改变自己的立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维护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才能真正维护新闻媒体的公信力。

某些记者为了一己私利,丧失道德良知,如记者在采访山西某矿难的过程中,某些新闻单位的记者,不顾大批普通劳动者无辜惨死或致残的血淋淋的事实,竟然收取黑心矿主的金钱贿赂,为罪行开脱,不仅严重影响了事件的调查、歪曲了党和政府的形象,还严重影响了媒体的公信力。

道德素质之二是要具备最普遍意义上的社会道德与良知,既要与党和人民的宣传事业休戚与共,也要与普通民众的所思所想息息相通。某电视台新闻节目中穿插的短信互动活动,竟然将别斯兰人质事件中死亡人数作为观众有奖竞猜的内容,如此的做法不仅导致了我国外交上的被动,其结果也引起了中国电视观众普遍的反感,播出当天就接到了大批观众的抗议电话。类似的事件还有很多。事实证明,新闻从业人员不仅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同样也需要具备敏感的社会道德触觉,新闻产品既要起到引导舆论的作用,也要具备为社会道德所认可、所接受的起码标准,不能超出受众承受力之外,也不能置受众的感受于不顾。

3、加强行业自律

大众传媒是一种有效的舆论监督力量,在社会结构中,由于司法在社会结构和社会体系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因而传媒论说和评价司法行为及司法过程的能

9 力,则更进一步衬托出传媒的特殊地位。[5]但是,谁来监督“监督者”,使其不致于偏离正常的运作轨道,不正当地干扰司法独立审判,立法均未加以规定。众所周知,没有监督和约束,任何权力都可能滋生腐败,传媒也不例外。

我国目前司法常常排斥或不配合传媒监督的一个重要原因,或许应从传媒自身寻找。例如:先行定罪形成“传媒审判”,进行情绪化、非理性的倾向性评论和“猎奇”、“揭秘”、“炒作”等。传媒若欲最大限度地减少与司法机关的冲突,并与之达成一种和谐有序的关系,就必须加强自律,知法守法。对此,英国上诉法院法官丹宁勋爵早有警示:“报纸有——应该有——对公众感兴趣的问题发表公正意见的权利,但是这种权利必须受诽谤法和蔑视法的限制。报纸绝不可发表损害公平审判的意见,如果发表了就会自找麻烦。”[6]换言之,传媒监督是一种不带有也不能和不该带有强制性的软监督。它只是法律性、权力性硬监督和刚性监督的一种辅助品。因此,它的影响力再大,也不能和不该代替法律的力量,不能走入代法、代政的误区。它应该是比较公平地、客观地提供全面的情况,公平地为争议各方提供相应的发表意见的平台。传媒对司法的监督,既不能越位,也不可缺位。传媒必须通过自律当好信源与受众之间的“守门人”。[7]从辩证的角度看,传媒的自律并不是对传媒监督的限制,而是为传媒监督提供更广阔的自由空间和发展余地。“传媒的行业自律是传媒谋求自身政治空间、争取社会广泛认同的必要措施,同时也是传媒自身独立品性的保证。在对司法监督问题上,传媒不仅需要从一般性的职业标准出发约束自己的行为,而且基于司法在政治框架和社会生活中的特殊地位,传媒更需要审慎地处理同司法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需要在公众社会要求与司法立场之间寻求恰当的平衡点。”[8]总结中外传媒监督司法的经验与教训,我们不难发现,传媒如果失去必要的自律,往往走向混乱无序,走向极端,导致灾难,从而亦就失去了其成为监督主体的基本品格。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自律的媒介最自由。”[9]

综上所述,在我国实行司法改革的过程中审判对社会公众和新闻媒体的开放,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一方面,新闻媒体增强对司法活动的关注和报道是一种可喜的趋向,体现了大众传媒和公众舆论对司法的监督,并进而体现了公民对政府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可以起到促进司法改革、减少司法腐败、实现司法公正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大量的新闻报道、偏颇的公众舆论,可能对司法机关的工

10 作产生负面的不良影响。舆论的导向和社会的压力可能影响办案人员独立地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决定,社会舆论的过于关注可能引起党政部门对司法机关对社会热点案件的处理加以干涉,从而妨碍司法权的独立行使,动摇司法独立的宪法原则。

在新形势下,如何既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对司法的监督和促进作用,又要避免大众传媒对司法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既要保护公民依法享有的言论自由和媒体享有的新闻自由,又要维护司法独立的原则和司法的权威,这是法学界和新闻界需要共同探讨的重要课题。

中国法治方兴未艾,中国司法与传媒之间的协调共处仍然有一条漫长的路要走,二者在协和的前提下凸显出的矛盾关系只是近几年的新现象,如何更有效地解决这一矛盾,我们一方面要谦虚地向国外学习先进经验,另一方面要努力研究我国的实际,站在我国的具体国情上,理性而务实的构建我国新型的司法与传媒的关系,促进其良性协调发展,以完善此两大社会机制,维护社会正义。

注释:

①贺卫方:《传媒如何监督司法》,1998年2月20日中国改革报; ②贺卫方:《传媒与司法三题》,《法学研究》,1998年(6),第7页; ③孙国华:《社会主义法治论》,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573页; ④车英等:《论新闻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武汉大学学报第 55卷第6期,第753页; ⑤郭志媛:《新闻监督与司法公正》,载《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5期; ⑥顾培东:《论对司法的传媒监督》,《法学研究》,1999(6),第31页;

11 致谢

本课题是在老师悉心教导、严格要求和大力支持下完成的。从论文的选题、方案论证到论文的撰写和修改过程中,都倾注了老师的大量心血。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得到了老师的亲切关怀和耐心的指导。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多少个日日夜夜,老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除了敬佩老师的专业水平外,他的治学严谨和科学研究的精神也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并将积极影响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在此谨向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要感谢许多让我分享他们宝贵经验和知识的同学们。通过一同的研究和探讨,他们为我论文的完成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我从中得到了很多有益的启发。我还要衷心感谢父母多年来的抚养和教诲,正是他们的资助、鼓励和支持,我才能得以完成大学学业和本论文。

老师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创新的精神,诚恳和平易近人的品格让我受益匪浅,为我树立了终身学习的榜样。值此论文完稿之际,谨向辛勤培养和无私帮助自己的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

12

参考文献

[1]顾培东.论对司法的传媒监督[J].法学研究.2014年第5期

[2](法)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M].北京三联书店.2012.177 [3](美)沃纳•塞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华夏出版社.2014.246 [4]韦尔伯•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M].华夏出版社.2014年版 [5]顾培东.论对司法的传媒监督[J].法学研究.2013年第7期

[6] (英) 丹宁勋爵.法律的正当程序[M].群众出版社.2014年中文版.第34页 [7]沙莲香主编.传播学——以人为主体的图像世界之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8 [8]徐迅.以自律换自由[J].国际新闻界.2014.8 [9]顾培东.论对司法的传媒监督[J].法学研究.2014.9

推荐第7篇: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

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

湖北大学 肖笛

科技的进步诞生了新媒体,人们把从前看报纸的时间拿来刷微博,看电视的时间改成了看网络电视。新媒体具有的多样性、实效性深深吸引着受众,它不受地理限制,将第一时间获取新闻传播给受众,它交互性强,一个问题可以引发全民讨论,人们可根据喜好选择想看的栏目资讯。当人们把实现转移向新媒体时,传统媒体必然受到冲击。报刊、广播电视这样单一的传播渠道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由于受众流失,广告也大大减少,传统媒体面临巨大考验,在新媒体的冲击下迎来了新一轮变革。

一.新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的变革

对于新媒体,传统媒体从业者抱着两种不同的心态,一种是威胁论,事物有新旧交替,认为传统媒体已死,不再有未来,一种是乐观派,认为传播注重的是内容,而传统媒体拥有精干的队伍从事新闻和文化产品的生产,应该扬长避短。简单来说,威胁论是从渠道角度出发,传统媒体渠道单一,而渠道正是新媒体的优势,这就有了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变革。而新媒体由于成军晚,缺乏过硬的技术,制造的内容粗糙,不具备权威性,使得传统媒体得以发挥特长。

其实,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一直都在相互影响,相互取经。传统媒体在冲击下向新媒体转变,最有代表性的当属湖南广电集团,在保证广播电视节目内容制作一流的情况下,向下发展芒果TV、金鹰网、芒果粉丝圈等,逐步构建全媒体网络生态模式。以互联网思维经营媒体,《我是歌手》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节目全程由经理人控制生产流程、制造原理、观众反应,从单纯的节目制作,发展成粉丝效应商业链,这些是在经理人的推动下完成的。《我是歌手》还引起了一个现象,让许多不看电视的人重新回归银幕,大家守在电视前看直播,人们同步用手机在微信上讨论,带动社交网络进行图文直播。这说明了好的内容在媒介传播中的重要性,值得许多传统媒体思考学习。

然而,受新媒体打击最大的当属报业集团。网络的渗透,新媒体信息的迅速传播,使得报纸失去时效性。人们一打开手机就能受到最新的实时资讯,对比之下,刊登前一天新闻的报纸成了“旧闻”。在严重的市场冲击下,报纸开始了革新,其中最成功的当属南方报业集团,旗下有南方周末报系、南方都市报系、21世纪报系,主打深度报道,开辟独到的评论视角。抓住网络时讯不能进行深度评判的弱点,站在更高的地方审视事实新闻。南方报系还进行了内部办公结构的整改,借鉴西方媒体,采用集约型采编形式,核心的11人负责最终内容的把握,其他人曾网状散开,例如,负责体育新闻的团队,从外采到内编呈一条流水线,整理过后送往内容中心,由11人决定是否发布以及内容的调整。这种模式加快新闻生产的速度,生产的新闻有分量有深度。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南方报系采取资源整合方式,开辟南方报刊网站、手机应用、电子杂志业务,实行跨媒介多元化跨位置发展战略。在互联网时代找回受众,把产品定位在学生、各行业精英,对准受众精确投放广告,取得更显著的成效。在另一边,培养互联网读者,依靠南方报系老牌影响力,将互联网潜在消费人群转变成显性,维持报业更长远的发展。

新媒体具有信息发布和更新的及时性、群言性、开放性;传统媒体在信息的选择性以及内容的权威性、公信力和信息的原创性等方面的优势。两者取长补短,融合发展是必然趋势。

二.传统媒体应对新媒体的途径

建立自身的网络体系,在转型过程中,传统媒体应该结合新媒体技术,开辟出一个全新的、系统的跨媒体经营方式和营销方式是十分重要的。这里的网络体系,不是简单的指建立网站,和官方社交软件,对于企业内部的制度,我们也要进行新一轮的改革,借鉴先进理念,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改革。扩宽渠道的同时,加强媒介影响力。传统媒体在开辟新媒介道路的同时,发挥传统媒体的采编实力,整合报业、广播、电视等资源,提升自我优势,实现利益最大化。当品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后,才能使传统媒体的生命得以延续、生长。

最后,还是要创新,创新是一个企业源源不断向前的根本力,对于媒介而言,内容制作上更要新颖大胆,角度要更独特,赋予时代的意义。例如,这几年大热的《舌尖上的中国》,从美食出发记录着中国人的点点滴滴,两套纪录片切入点都能打动人心,引起观众的共鸣,《舌尖》从策划到播出都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依托于传统媒体强有力的采编背景。与其他美食节目不同,对国内,弥补了国人对饮食文化的不了解,也对准国外游子的思乡之愁,更重要的是,给想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观众打开了窗口。舌尖的成功也证明了传统媒体在内容上的优势,其素材丰富,内容制作精良,也得到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这表明想要吸引受众的眼球,必须是眼前一亮的东西,在制作内容时有匠人思想,把细节做到完美,在选题时要蕴含深意,引发观众思考。

与此同时,运用新媒体技术,扩充市场占有率,吸引受众目光。媒介自始至终都是传播文化,输出信息的渠道,今天最流行的,最吸引观众眼球的或许是微博、微信,但过个十年,出现了更新颖的媒介,微博、微信和电视、报纸一样,又被划分成“传统媒体”,时代在变,科技在进步,人们的观念在更新,但不变的是,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局面,都会需要媒介来提供信息,需要媒介来弥补精神上的缺失。

推荐第8篇:新媒体对我们的影响

微天下-新媒体对我们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信息传播已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的狭小范围之内,已经超出了报纸、电视、广播、杂志原有的框架,而是在吸纳传统媒体优势的基础之上,与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结合,不仅颠覆了传统意义上媒体的概念——媒体不再局限于官方媒体机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因地制宜地创造了自己信息发布与传播的新平台——新媒体。

新媒体对个体的介入和影响

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更新换代,web更新的日新月异,以网络、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个体而言,新媒体的作用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

首先,新媒体改变了人际之间的联系方式。我们拥有了手机(尤其是iphone)、电脑、ipad等电子产品,影响了原本单一的沟通方式。十几年前,人们选择书信、公用电话作为联络沟通的工具,现在写信应该是被写邮件、发信息所代替了吧。虽然书信仍然存在,但是在很多白领、青少年心中,没有了手机,没有了网络,好像就无法传送消息了,书信的适用范围和频率大幅度降低。作为我们学生来讲,我们几乎全部使用腾讯QQ,MSN,人人网,校友网、博客、微博这些方式来关注家人、同学、朋友的状况和动态。如果现在寝室里有同学还在琢磨着写信给自己远方的朋友,我们反而都会觉得奇怪了。

其次,新媒体拓宽了个人接受信息的渠道,拓展了个人的知识面,开阔了视野。我父母很爱看报纸,但是我更倾向于在网络上获取新闻消息。在网上点击鼠标进行迅速的链接,足不出户便可以获知国际国内各种大事,新媒体视听合一的优势战胜了传统纸媒的单调和乏味。迅[键入文字]

捷方便的平台、海量的信息、及时的更新都让每个个体卷入网络的漩涡中,整个世界变大了,同时又变小了。

第三,新媒体加速了我国的民主化进程和社会问题的解决,使个体也成为办个新闻从业者,成为信息的接收者、传播者、反馈者。因为网络信息的透明公开性,传播主体的趋大众化,很多原本晦涩的问题被曝光于太阳下,个体可以自由的对事件发表意见,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独具影响力的意见领袖,个体观点态度的累加就会造成舆论的强势,对决策者的行为产生影响,甚至改变官方或者事件负责人的行动。比如,民工劳资关系问题,留守儿童问题,信访制度问题,公务员招聘等问题,通过各种论坛、贴吧或者微博,微信我们可以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认识到我们国家中的各种社会问题。通过自由表达个人意见,形成各种立场的观点,有助于民意的汇集,加强了思想的交流,通过回帖、转发、评论,扩大事件的影响,扩大民众参政议政的基础。

以微博的传播效果来讲,微博的特点是精简明晰、传播速度快,并且可以运用于多媒体,不只限于通过电脑网络传播。一些信息、图片、视频等原本需要通过媒体、网站等的相互传播才能使大范围受众知晓,由于微博的出现,信息可以直接通过第五媒体———手机快速传播。微博以一种“自媒体”的形式出现,通过网民间的互动,形成小圈子,从而形成一个个主群,关注人及粉丝的增多,相互交流的圈子不断增大,有些微博用户之间就形成了一个个“非正式组织”。传播的层面不仅仅是单向的,且是形成了纵向横向交叉的多级传播模式。这种传播方式的普及,在信息传播中起到了很大作用。在汶川地震救灾的过程中,灾民通过微博发送的消息,记者的采访见闻,相关的新闻转发,对于寻找新闻当事人,寻找失散亲人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微博,消息在最短的时间里纵向横向全面传播散发。 科技的飞速发展创新,科学的理念、独立精神的发展,都会打破“沉默的螺旋”。微博虽然存在于一个微天[键入文字]

下时代的大环境里,但是每个个人页面都是独立的,每位博主可以随时浏览到别人的页面,关注到各种热门话题。特别是在媒体融合时代,微博就是人们展示自己独特观念的舞台,于是“沉默的螺旋”在逐渐被打破。

再次,新媒体对个人经济生活和消费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每当我们打开浏览器主页,各种网站名称依次排开,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以淘宝网为首的生机勃勃的各种购物网站:淘宝网、当当网、京东商城、麦包包、爱物网、糯米网、唯品会等等。不足为奇,网络购物已经成为白领等中青年最青睐的购买方式。传媒大学西门的这些服装店面门可罗雀,原因很简单,在校学生大都宅在宿舍里玩支付宝呢!我们宿舍便是如此。在本科的时候,一些周围的同学便开始自己在网上开网店了,在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当下,开网店赚一桶金已然证明是不错的选择。很多中青年们选择在网络上开店,因为网络锁提供的这个交易平台投资少,见效快,实施方便,新鲜好玩。所以,网络对个人经济生活产生了不可小视的影响,网络带来的个人收入提高,国家GDP的增长。全新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固定刻板的营销道路,使全社会的经济生活发生了变化。

同样,卖方的变化也影响着买方的消费方式。听一姐们讲,她从大二便开始在网络上买衣服,几乎不在现实的店铺购买了,淘宝的快感是劳累的步行无法体会的。不仅如此,我们会发现一些宅女宅男们,几乎会在网上淘到所有能买到的东西,从食物到飞机票。现在我也开始在网上买化妆品,并且感觉实惠又便宜。这种消费方式真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商品展示、买卖双方的交流、交易平台、付款方式、发货渠道都全新阐释了消费在我们脑海中的概念。这在新媒体兴起之前无法想象的,然而现实却是这样一种不可抗拒的巨大力量。

第五,新媒体丰富了个体的文化娱乐生活。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时时刻刻都传送者丰富的信息,不仅如此,文化消费品也是卷帙浩繁的。从小说到电影,从节目到歌剧,各种形式的[键入文字]

文化产品应有尽有。比如我们要看《失恋33天》,就不必劳民伤财的去电影院,直接在优酷、奇艺、PPlive、土豆、快播上观看即可。而且,即使错过电视台的节目也不必遗憾,在网上可以随便搜索到具体一期的节目,比如《非诚勿扰》,《康熙来了》,《锵锵三人行》,《快乐大本营》等。还有网络上的一些话剧、论坛、座谈会、博物展览、文化节、演唱会、发布会等文娱交流活动信息,都会拓宽民众知晓的渠道,丰富他们的业余娱乐生活。

第六,新媒体成就个人好莱坞式的英雄主义梦想。对于每个普通大众而言,都有一个渴望成为名人、被认知、被承认、被追捧的梦想,新媒体便为这种梦想插上了翅膀。通过网络推手、水军、专业的策划公司、网民的热炒、手机微博的转发,一夜走红已经不是天方夜谭。正是由于新媒体传播的时效性和网络参与的草根化,使一个人或一条信息可以在一分钟内点击量过万,迅速蹿红大江南北。比如,最先发端于蜂鸟论坛的“犀利哥”事件,最终以宁波市救助站对乞讨人群的关爱画上圆满句号。被网络炒红的凤姐,奥巴马红衣女子、贾君鹏等无疑都证明了新媒体对个人影响力的重塑。

最后,新媒体发展使真真假假的信息对个体造成干扰,可能造成个体对信息的怀疑和不加鉴别,甚至使个人成为谣言或者传言的帮凶,人的非理性心理对社会造成危害。个人对大量的虚假信息不假思索,会以群体之名扩大某些公众事件,导致群体极化,影响事件的常态发展。

总之,新媒体的兴起和发展影响着个体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有着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但是新媒体确实改变着传统生活,使我们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了。

[键入文字]

推荐第9篇:新媒体对社会的影响

新媒体对社会的影响

摘要:传媒界最近几年兴起了一个热词,那就是新媒体。在新媒体的视觉冲击下,思维模式和参与心理的变化给社会的思想观念及其表达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本文通过一个大众的角度分析了新媒介技术对受众产生的巨大影响,从而发现,新媒介技术进一步分化了受众群体,改变了受众的媒体消费习惯,颠覆了受众对特定媒介外形的固有印象,进一步扩大了受众权利,影响了受众的思维模式和生存方式,同时改变了受众个人身份被建构的方式。

关键词:新媒体;互联网;社会大众;影响

引言

当今时代,传播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近年来,新媒体一词出现的频率极高,很多文章从各个角度对新媒体进行了分析。那么,到底什么是新媒体呢?一般认为“新媒体”就是指继报纸、电台、电视台之后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包括:互联网、网络广播、网络电视、手机电视、IPTV、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触摸媒体等。其主要特点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互动性强。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表现形式也日益丰富,读者不仅可以接受信息,也可以提供甚至创造信息,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时代还在不断向前跃进,而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已是一个让人每天经历惊奇分享惊奇的伟大时代。站在一个时代的超高点,看清传媒发展本质与走向,学会融入这个时代,将对每个人以及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的意义。

一、传播媒介发展历程概述

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总会带来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从而影响人类的思维方式、交流方式、艺术形式等。媒介在不断演进的过程中终于进入了一个全能传播的状态。传播媒介大致经过了报纸媒介、电视媒介、杂志媒介、互联网媒体到除互联网以外的新媒体的这么一个过程。目前,报纸、杂志、电视和国际互联网之间是在竞争中发展、在发展中竞争的,每一种媒介都能充分的发挥其作用,它们同时保持一种互相参与、互相渗透、互相联合的关系,借助于其它媒体发展自身。

譬如,现在报纸可以为广播电视节目做宣传,也可以充当国际互联网的媒介,同样,互联网也能宣传报纸广播电视。任何一种媒介的出现,都是由需求带动的。技术不能自发产生,传播也是只有在人与人之间才有意义。媒介是先是一种人化的产物,后才是一种社会化的产物。

二、实例探讨:以互联网为例

媒介的发展史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社会的发展史。新媒介发展的迅速及其复杂性为社会生活带来的冲击是多方面的。

(一)新媒介对大众的影响有如下方面:

第一,新媒介技术进一步分化了受众群体,使个人化消费趋势加剧。历史发展的进程不难看出,媒介发展的历史就是新技术不断涌现的历史,就是受众群体不断分化的历史。电影的出现,使受众分化为以剧场为单位的小群体;电视的出现又将受众锁定在以家庭为单位的私人空间里;而如今新媒介技术的发展更是一日千里,比如MP

3、MP

4、手机、计算机,它们进一步分化了受众群体,制造了更加个人化的消费模式。网络媒体使“点对点”、“一对一”的传播成为可能,互联网可以根据个体的个别需求提供相关信息和服务。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个性化”服务。实际上, “个性化”是网络媒体的技术特点所带来的理论上的结果。虽然目前互联网上的“个性化”服务还很粗略,但是网络技术为个性化消费提供的可能却是不容质疑的。

第二,新媒介技术改变了受众的媒介消费习惯,使受众的主体性增强。网络传播打破了传统大众媒介的单向传播模式,从而使信息传播有了双向交互和“一对一”的特点。这种传播特点决定了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一是主动的,二是个人的。也就是说,在网络传播中,受众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发现信息、选择信息、处理信息。这就彻底改变了受众被动接收的消费习惯,同时使传者和受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受者中心”代替“传者中心”,受众地位受到充分的尊重,受众的主体性增强。

第三,新媒介技术颠覆了受众对特定媒介外形的固有印象。长期以来广播的传播方式几乎没有太大变化。绝大多数的人对广播的理解仍然保持着“线性传播、过耳即逝、你说我听”的印象。相对于传统广播而言,播客则是一种彻底的颠覆。传统广播的特点是即时性,播客的特点则是自主性;传统的广播模式是“你说我

听”,而播客则是“在我想听的时候听我想听的”,而且还可以“你听我说”。在这种模式下,受众不再是媒体内容的被动接收者和消费者,而是媒体内容的选择者,同时也是内容的主动参与者和创造者。

第四,新媒介技术赋予并进一步扩大了受众权利。网络具有交互性的特点,受众因此享有了前所未有的参与权。一方面,用户在网络上获取信息时可以有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可以自己控制“何时”、“何地”、“用何种方式”获取“何种”信息;另一方面,先进的网络技术使受众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信息发布者,同时还可以和其他用户进行交流和沟通。网络传播还扩大了受众近用媒体的权利。此外,网络还使传统媒介的权利受到监督和制约。受众可以根据网上获得的多方信息对大众媒体的公正性、中立性和可信性提出质疑和挑战。

第五,新媒介技术影响了受众的思维模式和生存方式。众所周知,网络信息具有海量和超链接的特点。网络信息的无限性和个人时间、精力的有限性是一对天然的不可调和的矛盾,这势必使得受众对媒介信息进行有选择地收看和接受。选择性收看带来视觉上的“拼贴状态”和无序性,使人习惯于碎片式思考。网络世界中沟通的主动性、对话的平等性、传播的广泛性以及交流的匿名性使得信息传播过程中去中心化、去权威化、去地区化、去现实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第六,新媒介技术改变了受众个人身份被建构的方式。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虚拟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人们可以暂时摆脱现实世界的压力和烦恼,尝试另一种身份和角色。目前非常流行的网络同居现象就是个人身份被虚拟建构的典型。

(二)新媒介带来的问题:

第一,垃圾信息。网上充斥着大量的垃圾信息,如垃圾邮件、虚假信息、失实信息、过时信息等。统计显示,我国网民每年接收电子邮件约500亿条,其中垃圾邮件为300亿条,占60%。垃圾邮件不仅危害了电信安全,损害了用户的利益,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散布了各种虚假信息或黄、赌、毒等有害信息,对青少年身心造成伤害。

第二,知识产权问题。现在互联网侵权盗版现象仍十分猖獗,很多网站都依靠大量转载报纸和杂志的新闻报道来增加点击率,但很多都未经授权,且没有支付费用。日益红火的网络博客也成为侵权灾区,公民在博客上发表的文字、照片

应受到法律保护,以赢利为目的的网站,如果未经本人同意,擅自使用他人的照片、文字,属于侵权行为。但网上资料具有可修改性,一旦没有及时保存好证据,就会陷入明知被侵权却无证可举的尴尬境地。应针对网络的特点,增设、细化相关的法律条款,约束借助网络窃取他人个人资料、侵犯他人隐私、名誉等各种侵权行为。

三、加强对信息传播新媒介的管理

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新媒体亦如此。以网络为主的新媒体的出现给人类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信息交流方式,信息交流者的权利得到了最充分地体现,信息可以跨越地域,瞬间传遍全球,但传播的内容,因传播者的政治立场、价值判断、目的动机等不同会带来不同的社会后果。同时新媒介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汹涌而来的信息常使人无所适从,色情、暴力、虚假、违法言论等有害信息对社会危害极大,给安全保密工作也带来很大压力。如有人通过网络和手机等新媒介,聚焦话题,组织事件,不负责任地乱发信息,甚至散布谣言,扰乱人心等。网络等新媒介是一个不断变化着的新生事物,会有一些新功能被不断地开发和应用,同时也会不断地出现一些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借鉴世界各国的媒介管理经验,制订切实可行的媒介管理办法。

结束语

本文以互联网为例,分析了新媒介给大众社会带来的影响。第一,新媒介技术进一步分化了受众群体,使个人化消费趋势加剧;第二,新媒介技术改变了受众的媒介消费习惯,使受众的主体性增强;第三,新媒介技术颠覆了受众对特定媒介外形的固有印象;第四,新媒介技术赋予并进一步扩大了受众权利;第五,新媒介技术影响了受众的思维模式和生存方式;第六,新媒介技术改变了受众个人身份被建构的方式。此外,还分析了新媒介带来的问题,从而提出要加强对新媒体的管理。

参考文献:

[1] 陈培爱.中外广告史 [ M].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年8月第二版

[2] 王文静.全面数字化:广电的新媒体冲动 [ J].中国数字电视2007

(4)

[3] 柳斌杰.新媒体现状与趋势 [ J].青年记者2007(4)

[4] 高畅宏.新媒体发展现状与趋势浅议[ 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

(2)

[5] 谢新洲.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徐道先.网络时代,你准备好了吗[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推荐第10篇:政法工作汇报材料

乌拉哈乌拉乡政法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尊敬的吉书记、政法委各委办领导:

大家上午好!

欢迎各位领导前来我乡检查指导政法工作。2011年,我乡的综合治理、维护稳定和防处邪教工作在旗委、政府及政法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

三、

四、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决策、科学治理、科学运行的综治工作机制,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安全创建为主体,以群防群治为重点,以科学防范为先导,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维护稳定及防处邪教工作。半年来,全乡上下精诚团结、求真务实,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为实现全乡各族人民平安、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全乡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营造了良好的治安环境。现将乌拉哈半年来政法各项工作开展及落实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基本情况

乌拉哈乌拉乡位于察右前旗东南部,地处黄旗海东南岸,全乡东西宽17.4公里、南北长18.2公里。全乡辖11个村委会,62个村民小组,在册总户数4873户、15364人,其中少数民族175户,490人。常住人口14712人,暂住人口300人。现乡政府在编干部67人(行政29人、事业38人)。境

1 内在建G7高速穿越我乡18.45公里,共涉及联丰、十三号、青山3个村委会。准兴重载高速穿越我乡18.2公里,共涉及大九号、新风、十三号、海丰、东小河、庆丰六个村委会。

二、工作进展情况

(一)健全机制、落实责任。

乡党委、政府始终把综治维稳和平安创建工作做为中心工作来抓,做到了“抓经常、经常抓”,形成一套长效机制,从年初的目标责任制的签订到全年的工作开展,时刻绷紧安全弦。半年来召开班子联席会议研究综治、平安创建工作4次,学习贯彻了上级的各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会议文件精神,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当前的综治维稳工作,并严格落实,实行“一票否决”。与相关站所及11个村委会签订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层层联动,层层把关。

一是综治维稳基础设施进一步规范化。乡政法委由武装部长兼任书记,同时抽组一名大学生村官和两名退伍军人担任政法干事,充实了乡镇政法干部队伍;11个村委会的三室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全乡硬件建设基本规范化,同时米家村、郝家村等8个村的平安互助大喇叭运行良好。通过对全乡各村治保会主任、治安联防人员、调解主任进行了业务培训,提高了业务人员的统防、技防水平。对治保调解主任培训两次,做到了办事机构正规化、办事人员素质提升化、办事效率便捷化;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综治维稳工作,严格

2 落实经费预算,为进一步提高了相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将优先保障治保主任的补助及时足额发放。同时还为派出所民警日常就餐提供方便、为司法所提供燃油补贴,通过以上举措促进了两所工作人员参与政法工作的热情。

二是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打击。乡政法委认真组织排查各种不稳定因素,提高处理社会矛盾的工作效率。联合派出所、司法所对全乡范围内各村进行了“地毯式”排查2次,把有苗头性的问题及时处理在萌芽状态。今年以来,共接报警31起,调处矛盾纠纷29件,共发刑事案件2件、治安案件9起,未出现重特大刑事案件和安全生产事故,刑释、解教人员重新犯罪率为零。健全群防群治体系。对存在治安隐患的大九号、十三号等重点村委会从村中抽取党员、村组干部、思想积极的青壮年组建护村队,明确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工作纪律。目前,全乡已建成护村队?支,对当地的社会治安和打击处理私挖滥采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维护当地社会治安和打击私挖滥采的骨干力量,群防群治意识逐渐深入民心。

三是强化禁毒、校园整治、预防青少年犯罪、帮教等工作。利用广播宣传20余次,标语40余条,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在学校开展禁毒健康教育课程;做好对刑满释放人员、解除劳教人员的帮教工作。乡里专门成立了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帮教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帮教责任人,通过多渠道帮助

3 他们寻找生活出路,鼓励他们自谋职业,走勤劳致富的道路。对生活确有困难的,帮助其度过难关,树立重新做人的信心,防止这些人走回头路,减少重新犯罪现象的发生;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建立外来务工人员档案,严格执行出租私房治安管理责任制度,使外来暂住人员的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正常化的轨道,从而有效的预防不安因素,防范于未然。无一例暂住人口违法犯罪案件;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深入开展,开设法制、道德课程,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增强青少年的法制观念,大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防范网络,共同防止青少年违法犯罪。高度重视安全工作,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深入开展民房火灾、交通安全、医疗卫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方面的专项整治。坚决杜绝因管理不力导致重大治安事故的发生。

(二)深化平安创建工作

1、加强组织领导、目标责任落实。

落实党政“一把手”的平安创建工作责任。乡级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平安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各村委会和站所成立以支部书记和站所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谁主管、谁负责”的领导工作责任制,在此基础上还建立了党政班子成员挂联村的创建活动制度:各单位及村委会相应组建了平安创建领导小组,各村委会均建有调解委员会、治安巡逻队、

4 护村队,并且人员固定、责任明确,强化了平安创建工作的组织协调力度,形成了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层层抓拉落实的层级延伸。按“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责任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一个单位和具体负责人,使人人肩上有任务,在全乡范围内形成了平安创建工作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针对平安创建工作,签定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创建、防邪、禁毒、安全生产等责任书。在实行责任制的基础上,还实行了一票否决制及责任究查制度。确保了整个平安创建工作全面稳步推进。

2、注重实效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为发动群众采取了多种形式在全乡范围内狠抓宣传发动工作。在乡直机关和各站所除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安排外,还利用各种会议对平安创建工作的内容、要求进行讲解学习。各村委会、境内公路主干线、村庄道路旁都设臵宣传标语,并利用广播、黑板报、群众代表会、党员大会等各种方式进行宣传100多次,张贴标语20余条,发放宣传单1000余份。通过多形式的宣传,使平安创建活动深入人心,为创建工作奠定扎实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3、专项整治效果明显、私挖滥采得到有效遏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给我乡的社会治安带来一些不稳定的因素,尤其是境内重大建设项目的开工,砂石、土方的需求不断增加,个别业主思想意识不高、法律观念淡薄,

5 私挖滥采的比例和范围有逐步扩大的趋势。今年以来,乡班子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私挖乱采的整治工作,同时积极联动旗级相关部门对其进行了专项整治。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两手抓”的方针,一方面采取果断措施,下发停产通知书,使用“盯人、盯户、盯点”的“三盯”战术,发现一个处理一个,不断加大打击力度,为此,全乡干部职工共分成了11个组实行“包村包片”方式,对全乡涉及私挖滥采矿石和取沙点给予关停处臵,对不法人员起到了一种震慑和教育的作用;另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比如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发出关停通告、入户通知书、入户签定责任状、各村组织联防队实现群防群治等等,这些措施对遏制非法开采起到了明显的成效。近期内由派出所所长郝晓文带队,对乡境内的私挖乱采进行集中整治。这次大规模行动,共发放入户通知书50余份,签订责任书30余份,下发停产通知书33份,巡查人员150余人(次),极大地打击了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及国家矿产资源。

4、巩固平安创建成效,积极探索平安创建新机制。在开展平安单位、平安校园、平安出行、平安家庭等方面的创建活动中,我乡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相应的操作方案,积极探索一条适合自身实际的平安创建路子,平安成果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其中保丰村由于工作扎实、细致,全面

6 动员群众参与,使各种综治维稳工作走在了全乡前列,被乡政法委列为平安建设培育典型,准备进一步将其经验在全乡推广。

(三)构建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格局

1、提高工作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为贯彻落实旗委、政府及政法委相关会议精神,及时调整了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委员会成员,主任由乡党委书记担任,副主任由分管政法工作的领导担任,各村支书记、各站所长为成员的领导班子,下设办公室在综治办。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直接抓,分工明确、协调一致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开展人民内部矛盾大排查大调处工作的领导。按照“党政统一领导、依托信访、司法行政为主、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要求,强化相关部门调解职能,优化整合社会调解资源,凸显政府部门依法行政、司法部门依法救济,建立健全社会调解的网络体系。乡党委、政府加强了与法院、司法局的沟通协调,加强了经验交流,解决调解工作中的实际困难,为大调解机制的有效运转提供了领导保障。同时,结合实际,制定了《乌拉哈乌拉乡开展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实施方案》,下发至各村、乡直各单位,对工作作了明确具体的安排部署。

2、建立组织机构,搭建调解平台。

乡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与司法所合署办公,主任由分

7 管政法工作的武装部长担任,副主任由派出所、司法所的领导担任。充分发挥其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的龙头作用,分征地拆迁、环境保护、涉法涉诉等几个板块分别建立档案,对照上级的要求,及时调处全乡重大疑难纠纷,指导全乡开展矛盾纠纷的排查和调处工作,按计划实施调解员的培训工作,对村人民调解工作进行指导、检查、考核与奖惩。乡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下设矛盾纠纷受理室、人民调解工作室、司法调解工作室、行政调解工作室、派出所调解工作室,工作人员从乡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抽调,由乡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统一管理使用。对各类矛盾纠纷实行统一受理、归口办理、依法调处、限期办结。同时,不断健全各类调解组织网络,以乡矛盾调处中心为主导,村调委会为基础,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新型大调解组织网络正在形成。网络体系以中心为龙头,向下延伸,上下结合,形成一级主导、二级组织,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依托基层、多方参与的大调解组织体系,为建立大调解联动机制提供保障平台。

3、定期重点排查,认真调处纠纷。

按照“排查走在调解前,调解走在激化前”的要求,立足及早发现和及时化解,认真做好矛盾纠纷预警预测工作,最大限度地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努力做到矛盾不上交,小事不出村组,大事不出乡。乡调解中心每季度对全乡进行矛盾

8 纠纷排查,掌握全乡不稳定因素及矛盾纠纷发展趋势,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分类梳理,列表登记并进行直接调处或分流到相应的部门和单位调处。各村委调解中心每月召开一次矛盾纠纷形势分析会,全方位搜集掌握矛盾纠纷苗头,增强疏导化解矛盾纠纷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同时,立足基层,深入群众,做到工作重心下移。乡领导带领有关职能部门下基层调查研究,对全乡性的重点问题和问题突出的重点单位、部门进行排查摸底,对涉及群众人数多、可能引起群体性事件的问题和一些疑难、复杂的信访积案,如因土地征用等引发的矛盾纠纷,以及部分群体要求提高或解决生活待遇等问题,进行认真研究,集中梳理,明确政策界限,积极做好工作。乡矛盾纠纷中心受理室统一受理全乡范围内当事人请求解决和村级申请尚未解决的矛盾纠纷。对受理的矛盾纠纷进行梳理、分类建档,实行首问、首办责任制。条件具备、能够即时调解的矛盾纠纷应当场予以调解。根据矛盾纠纷的性质、类别和难易程度,按照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由矛盾纠纷受理室将已受理的矛盾纠纷分流至相关调解工作室处理。相关调解工作室的调解员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调解程序按照村民小组、村、单位、乡自下而上的方式分级调解。对本村或单位多次调解难于达成协议的,可在10天内书面申请乡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进行调解,并将相关调查材料(卷宗)一并移交。针对林权制度改革、水利建设、新农村

9 试点村建设等当前热点难点问题开展重点排查调处。对突出的矛盾纠纷,建立包案调处机制,明确领导、调处工作组、负责人和工作期限。乡综治办、司法所及时组织人员到各重点矛盾纠纷产生地开展调查、调处。乡党委、政府领导对重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给予大力支持,主要领导经常带领研究有关事项,分管领导多次带队入村开展排查调处。全乡积极采取防范措施,防止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实现了大事不出,小事少出的目标,缓解、化解了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

4、加强基层建设,深化群防群治。

今年以来,乡党委政府加强了村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村级调解制度和场所。以便民利民,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工作水平,提升良好形象为目标,全面建成矛盾大调解体系。坚持矛盾纠纷属地管理原则和按时报告制度,促进人民内部矛盾排查调处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的长效机制的形成。充分发挥村级综治机构、调解委、人民调解员第一道防线作用,对辖区内矛盾纠纷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及时掌握了各种矛盾纠纷的产生情况,及时化解和调处产生的矛盾纠纷,把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防止了矛盾纠纷的激化、恶化。开展矛盾纠纷大调解活动以来,村级调解委、调解员共排查出各种纠纷起,调处38起,防止纠纷激化2起,一般矛盾纠纷基本不出村,显示了群防群治的强大力量。

5、建立健全机构,完善工作机制。

一是制定应急预案。结合当前的新形势、新情况,乡政法委进一步深化制度建设,制定了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二是建立信息预警机制。为了实现调解工作的“关口前移”,在乡、村两级分别以派出所和各调解中心为主体,建立健全信息员队伍,广泛收集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和苗头性信息,形成乡、村信息点二级网络、上下贯通、纵横联系、反馈迅速、运转协调、覆盖全乡各个阶层、各个角落的信息预警体系。对提供有价值情报信息的信息员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在重大活动和敏感时期,实行各级领导24小时值班,各站所及村委会每日负责向乡调解中心上报稳定工作情况,确保信息渠道畅通。通过预警机制,将达到及时处理不安定隐患和纠纷激化苗头的目的,在矛盾纠纷防范调处工作中,实现情况早知道、工作早到位、问题早解决。

6、强化防范和处理邪教。

一是深入村组排查,源头遏制防范。乡党委、政府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并要求各联村领导深入到各村组、深入第一线、深入到群众中调查摸底,采取“全面调查与重点调查相结合、明查与暗查相结合、面对面调查与边访边查相结合”的工作方式,认真仔细的了解了社情民意,及时掌握宗教动态,全面掌握基层情况,理清脉络,及时上报相关信息,组织派出所进行查处打击。根据对辖区内进行摸底调查,制

11 定出了《突发案件处臵工作预案》,将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纳入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进行开展。主要是按时上报统计表和信息简报,并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积极主动向党委、政府汇报工作,让领导统筹兼顾、统一协调;加强监控和调查摸底,做到了情况清、底子明。通过狠抓防范,截止目前未发生邪教人员或邪教活动。

二是做好广泛宣传发动,警示教育全面开展。乡政法委及村委会工作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深入到居民家中,利用宣传栏或张贴反邪教宣传画等形式,向群众宣传邪教的危害性,普及反邪教知识,引导村委会群众关注和参与反邪教活动,使百姓充分认识邪教的危害,反邪教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深入流动人口集中的大九号、十三号、联丰等村委会,在辖区内上有针对性地开展邪教预防宣传教育活动。到目前为止,累计共发放宣传材料3000余份,充分发挥了阵地和窗口的作用;在中心校开展《农村反邪教警示教育宣讲提纲》辅导报告3次,悬挂崇尚科学、反对邪教挂图、图片50余份,召开反邪教警示教育主题班会10余次,充分利用校内广播、黑板报、墙报等形式进行宣讲教育,使师生们进一步认清了邪教的虚伪本质,增强了防范和抵御邪教侵害的能力,在校园内形成“崇尚科学、拒绝邪教”的浓厚氛围和强大声势。使广大中小学生成为反邪教小卫士,把反邪教工作

12 引入千家万户。全乡形成积极的“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的良好氛围。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深入开展“夏季攻势”工作,同时重点做好以下三项工作:一是以“信访积案化解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方案为指导,继续加强矛盾排查调处工作;二是建设4处农村警务室(新风、海丰、联丰、牧业),工作人员分别由包片民警、乡村调解委员会成员担任;三是强化铁路护路工作。在铁路沿线村的《村规民约》中增加爱路、护路的内容,规范村民的行为,提高村民的法制意识和护路的参与意识。最近,乡党委、政府将与铁路沿线各村组都要签订《铁路护路责任书》,争取做到组织、任务、措施、奖惩四落实,有力地促进护路工作的扎实开展。

以上汇报,如有不妥之处,谨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第11篇:政法综治工作汇报

篇1:政法综治工作总结 2011年政法综治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镇综治平安工作在区政法、综治部门的指导、挂钩帮扶单位民政局的大力支持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平安创建七连冠、法治建设创先进、综合考评争一流、全市排名进位次”工作目标,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扎实推进平安法治建设,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推进综治平安工作全面发展进步,为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建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和公正、廉洁的法制环境,努力形成“平安仇桥人人有责,仇桥平安人人共享”的浓烈氛围。现将今年各项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确保综治平安工作责任到位

1、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和完善综治平安工作的领导机制。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综治平安工作,对综治平安工作给予大力支持、指导、督促和协调。班子分工明确,一位副书记、一位副镇长为分管领导,负责协调、检查和督促综治平安工作,保证了综治平安工作领导机制健全、责任明确、措施到位。

2、强化责任落实,实行“班子成员包片、机关干部包村(居)、分管领导挂钩单位”的“一岗双职”制度。班子12名成员、机关21名干部分别蹲点挂钩到5个大片、15个村(居)、25个小片、19个单位,并将蹲点挂钩村(居)、单位综治平安工作与工作实绩、政治经济待遇挂钩。年初镇党委与各村(居)、各单位签订了责任状,强化了部门单位责任,各部门单位确保“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办好自己的事”;强化村(居)责任,及时发现化解矛盾,将矛盾纠纷处理在萌芽状态,努力做到小矛盾不出组,大矛盾不出村;强化责任追究,镇综治委坚持按季度考核,年终累计,对领导不重视、措施不落实、工作不到位,发生严重危害社会稳定问题的村居、部门和责任人人实行评先评优“一票否决”。

3、强化一把手意识,形成“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综治成员单位专门抓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镇党委沈书记到任不久,专门主持班子会听取综治平安工作汇报,并提出了具体意见和目标定位。每月三套班子工作会议,都要听取和研究综治平安工作,切实解决综治平安建设的突实际问题和困难。他提出了完善工作机制、制度,不断规范政法综治中心的工作,不能各自为战,形同虚设,要放大效应,从而有力推动了我镇政法综治中心工作的有机协调。镇分管领导亲自主持召集每月例会、季度考评等会议,经常到各村(居)、各单位调查、督促和协调综治平安工作。各村(居)、各单位一把手、治保主任在镇班子的带动下,也能够高度重视综治平安工作,亲自落实各项措施,努力做好本村(居)、本单位综治平安工作。

二、突出重点,扎实开展综治平安各项工作

今年来,我们突出重点,多措并举,扎实开展综治平安各项工作,使综治平安工作责任更加明确,措施更加扎实,氛围更加浓烈,效果更加显著。

1、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浓厚的氛围

我们通过各级会议统一思想,充分利用过街横幅、墙体标语、固定标牌、广播电视以及发放宣传资料等,广泛宣传,不断扩大平安创建的群众知晓率,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群众的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平安仇桥人人有责,仇桥平安人人共享”的防范意识明显增强。

2、全力做好三项排查调处、整顿和管控工作,及时处置突发群体性事件 按照“事要解决”的要求,我镇始终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当做维护社会稳定的实际问题来抓。明确“党政统一领导、综治委具体协调、各单位具体负责”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联动机制。把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等紧密结合,健全了镇村矛盾纠纷排查调解网络,努力做到“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提高调解的质量和群众满意度。坚持每月(周)矛盾纠纷排查、包案例会制度,对排查出来的矛盾和纠纷按照班子分工、分管工作和挂钩村(居),实行分级、归口包案处理,责任到部门、单位、村居及包案领导和具体人员,确保案结事了,社会稳定。今年来,我们累计排查受理各类矛盾纠纷55件,调查处理了53件,正在调处2件,形成调处卷宗53卷。

加强治安混乱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的整治。制定了商联超市周边地段交通及治安问题整治方案,并切实整治到位,现在该地段治安秩序良好,车辆停放和交通秩序明显改善,群众感到非常满意。

加强高危人群的排查管控工作。对刑释解教和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全面的排查,了解他们的思想和生活近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并促成他们与所在村居的帮教小组签订“帮教协议书”进行结对与跟踪帮教。全镇19名社区矫正对象全部按要求管理到位,53名已刑满释放和解教人员均无重新犯罪。全镇7名易危害他人的“武痴子”全部收治。刘庄片刘海喜儿子刘维特溺水死亡后,刘海喜不服法院调处,多次扬言报复社会和他人,我镇落实专人24小时紧盯稳控。

对突发群体事件,按照《预案》,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整合综治中心、公安、信访、司法等部门及时处置。今年来,卫生院、晶墩村、北涧村、三角墩村、汴塘村、水晶村等村发生的多起突发群体性不稳定问题都处置在萌芽状态,没有酿成突发群体性危害事件。

3、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机制,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一是加强情报信息预警,通过治保干部、治安耳目等搜集反馈不安定因素和热点问题。今年来,我镇破获的数起较大数额的赌博案件都是治安耳目提供的情报。

二是坚持严打不间断。今年来,我镇连续开展了冬季攻势、春季人口会战及夏季百日严打等专项行动,始终保持对犯罪分子高压、震慑态势。仇桥派出所在冬季攻势考核中获全区第一名,春季会战、夏季百日严打也名列全区前茅。今年来,全镇共破获刑事案件17起,治安案件117起,刑拘14人,逮捕10人,有力打击了违法犯罪行为。

三是完善治安防范机制。健全了人防、技防、重点部门、关键地区相结合的防范网络,不断提升人防、物防、技防水平,努力促进社会治安不断好转。今年来,我镇通过村“红袖标”志愿者、专职联防队以及分布全镇各处的监控摄像技防设施破获了多起惯偷惯盗团伙,受到了区公安分局的表彰。

4、努力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增强工作本领

对镇政法综治中心、村级综治室建设进行改造、完善;调整充实了治安联防队伍,健全了各项设施,全镇共配备35名专职保安,中学、中心小学、中学幼儿园及苏庄、水晶、史桥等3所完小全部按规定聘请了专职保安,配备了警棍、辣椒水、防割手套等器械并严格管理;为提高政法综治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我们利用每月综治例会对综治专干进行业务培训,组织学习综治干部培训材料等内容,切实加强我镇篇2:乡镇政法综治工作情况汇报 加强综治管理 构建和谐*** ——***镇政法综治工作情况汇报

***镇政法综治工作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努力践行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会议重要精神,以维护全镇社会稳定,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为工作目标,突出工作重点,强化责任管理,全力做好政法综治工作。

一、网络健全,强化综治工作组织基础

镇党委、政府把政法综治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全镇社会发展总体规则。我镇成立了由党书记任主任,镇长和分管副书记任副主任,党政班子其他成员、公安、司法、综治、信访负责人和全镇各村、各单位的负责人为综治委成员,注重发挥村级“六大员”(即村级综治协管员、计生员、防疫员、报账员、民政协理员和司法调解员)的基层信息库精准职能,形成镇、村两级干部共同参与综合治理的局面。

二、责任明确,把综治工作纳入考核机制。

为将全镇综治工作落实到实处,镇党委、镇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制定下发全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方案,明确把综治工作与全镇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做到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励。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和领导责任追究制。与各村签订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目标管理责任状,确定了“社会政治稳定、无群体性上访闹事”等考核指标,年终实行分项计分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村,严格实行“一票否决”。由于领导高度重视、措施得力、责任明确、奖罚分明,较好地调动了全镇广大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全镇综治工作形成了齐抓共管、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

三、强化职责,确保社会稳定和治安平稳

1、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制意识。为有效地提高全镇广大群众的法制意识,自觉做到懂法、用法、守法。一是加强学习,提高综治工作人员的法律素质。全镇机关干部克服农村工作忙等困难,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法律法规知识。二是深入群众,积极宣传各项法律法规。我们依据“构建和谐***”这个载体,利用法律宣传板、标语、文字资料、文艺汇演等形式进行宣传,重点是加强《婚姻法》、《农业法》、《土地承包法》的宣传,使广大群众增强了法律意识。

2、加强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工作,确保社会秩序良好。加强矛盾纠纷的调处,及时排查不稳定因素。为切实加强全镇不稳定因素排查工作,将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完善早发现、早报告和早调处的信息反馈和预警机制,我们实行矛盾信息分片汇总制,先由各村、各单位报告给镇综治办汇总,综治办再与司法所、信访办等部门联合排查并报告。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网络管理机构,实行齐抓共管、群防群治,全镇矛盾纠纷发生率较以前大幅度下降。基本上做到了小矛盾不出村,大矛盾不出镇,为全镇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3、抓好信访工作,维护群众利益。

一是完善信访制度。实行镇领导接待日制度和领导信访问题包案工作制。我镇根据农村工作现状和信访工作突发性的特点,除平时上班接待外,每月还另外安排领导接待日每人在三天以上。同时对部分信访案件进行定领导、定案子、定解决日期的“三包”包案办法,及时处理和落实上访案件和群众问题,有效地避免了矛盾的激化,加强了政府与群众的联系。 二是抓重点,控源治本。对全镇范围内的重点工程实施重点管理,地处矿山和水泥建材厂附近的村、组,容易出现工农矛盾、征地拆迁的矛盾纠纷、群众关注的村级财务等问题,做到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同时镇党委、政府经常召开工作会议,分析信访问题工作形势,排查信访案件,研究热点、难点,尽可能做到心中有数,不至于一旦遇到问题措手不及。

4、切实加强“重点人员”的监控管理工作。

一是做好“两劳”释放人员帮教工作。为加强对全镇“两劳”释放人员的帮教管理,我们与司法所进一步澄清了底子,摸清了情况,落实了帮教管理责任制,使全镇“两劳”释放人员做到了遵纪守法,安心生活。二是做好“法轮功”、“实际神”人员教育转化工作。建立监控帮教责任制,对全镇1名“实际神”人员落实了监控帮教责任人,定期掌握他们的思想情况,尽可能解决他们生活实际困难,有效地控制了外出上访事件的发生。

5、认真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月活动。我们坚持从提高人的法律素质着眼,广泛开展了“法律进校园、法律进万家”、“综治宣传月”等活动,把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和综合治理、人民调解工作融汇在一起。我们专门印制了群众常用法律法规汇编等资料近万份,送到全镇群众手中。通过送书上门,开设法制园地、进行法律咨询、选择具有普遍教育意义的典型案例的宣传等方法,着力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有效性,使我镇群众的法律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今年以来,我镇共悬挂横幅18条,书写标语25条,散发法律知识读本和反邪教宣传资料近20000份,在镇机关大会议室举办了主题为“崇尚科学、反对邪教、构建和谐***”的大型文艺晚会。 xx县2011年政法综治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在省、市综治委精心指导和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政法综治工作紧紧围绕“创建和谐平安县城,打造优良社会环境”的总体要求,按照“抓防范、强基础、保稳定、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着力强化综治和维稳领导责任,大力夯实综治基层基础建设,努力提升社会治安防控水平,全面加强政法综治队伍建设,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与发展,有力维护了全县城乡社会政治稳定,确保了元旦、春节和全国“两会”、深圳大运会、国庆、特别是县乡换届期间全县社会稳定。今年以来,全县刑事发案下降,同比下降xx%,各类矛盾纠纷和信访总量下降明显,社会治安形势总体保持稳定。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强化了“三个保障”

1、强化了工作部署。县委、县政府坚持把“稳定压倒一切”作为政法综治工作的首要任务,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形成了“领导抓、抓领导,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做到了逢会必讲,逢事必议。今年以来,县委常委会、党政两套班子联席会先后8次听取政法、综治工作情况汇报、6次专题研究解决政法、综治工作中的一些重大问题,研究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县开展社会治安重点地区集中整治行动月活动的实施方案》等9个文件。县委主持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通过了配副科级乡镇场(街道)综治办专职副主任、综治干部岗位津贴提高到130元和增设村(居)综治工作室专职主任等。

2、强化了责任落实。1月,召开了全县政法综治工作会议,县委书记、县长亲自与乡镇场(街道)、县直单位签订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责任书》,并兑现了奖惩。各乡镇场(街道)和县直单位也层层签订责任书,做到了综治责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对政法、综治重大工作和重大活动,亲自部署,亲自调研,亲自督导。对各地各部门综治、创安工作情况,坚持一月一督查、一季一通报、半年一讲评、年终一考核,有力地推动了政法、综治工作深入开展。

3、强化了工作保障。县委、县政府舍得组织人力保平安,舍得安排财力买平安。全县乡镇场(街道)配齐了专抓综治工作领导,优先配备了3-5名综治专干。今年换届,提拔重用了23名综治干部,新配备了15名维稳信息督查员。综治专项经费按县级人均0.5元、乡级人均2元标准足额列入财政预算,维稳专项经费每年由财政安排3万元列入预算。乡镇场(街道)分管综治领导、综治专干和维稳信息督查员岗位津贴,也足额按时发放到位。城区xx名治安巡防队经费由县财政全额负担,基层派出所、人民法庭办公经费除按标准下拨外,每年按在岗干警人均1万元的标准由当地乡镇财政划拨到位。遇有专项打击和专项治理,县乡财政随时增拨经费。

二、强基固本,落实了“三项措施”

1、强化了基层综治组织建设。按照“硬件建设上档次,软件建设上水平”的建设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政法综治部门以“优化规范”为重点,扎实抓好了政法综治基层基础建设。全县建立健全了乡镇场(街道)“两委两办一中心”、群防群治“六支队伍”、村“两会一站”、组和谐平安理事会和县直内保单位“一室两队”等基层综治组织。进一步加大基层综治办软硬件建设,在硬件上,办公场所、“两室两电”等办公设施齐备;在软件上,五薄四册二表齐全,制度职责规范明确,并统一了工作登记簿册和会议记录。

2、推进了和谐平安联创中心建设。按照“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工作思路,坚持“四统一”、“九有”标准,高标准、严要求抓好了乡镇和谐平安联创中心建设,并及时总结经验,进行推广。同时,为确保这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县委政法委采取领导干部分片包乡,督促指导乡镇联创中心建设,并采取一周一汇报、半月一检查、一月一通报等方式,加快了联创中心建设进程。目前,全县乡镇和谐平安联创中心各项职责、任务及运行机制已全部建立健全到位,运作有序,成效较好。

3、抓好了综治五项专门工作。建立健全了综治五项专门工作组织机构、经费保障和考评制度,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优势,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狠抓了各项工作落实。由县团委牵头,组织开展了“青少年无犯罪社区”创建活动,有效预防和减少了青少年违法犯罪;以“帮教社会化、就业市场化、管理信息化、工作规范化”为要求,由县司法局牵头,开展了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人员安臵帮教工作;以强化出租房屋管理为切入点,由县公安局流管办负责,全面进行了排查登记,依法有效管理了流动人口;以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为主线,由县教育局牵头,会同相关部门定期对学校及周边治安进行专项治理,净化了学校育人环境;以推进“平安铁路示范县”创建活动为主题,由县铁路护路办牵头,组织公安、工商等部门不定期开展铁路沿线矛盾纠纷排调和治安整治,强化了铁路护路工作。

三、打防结合,加大了“三个力度”

1、加大了以“扫黑除恶”为龙头的刑事犯罪打击力度。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以“扫黑除恶”为主线,先后组织开展了“春季攻势”、反“两抢一盗”、破案追逃和“禁毒禁赌”等一系列专项行动,重点打击了暴力犯罪、“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和“黄赌毒”等,成功侦破了故意伤害致死案等,有效遏制了刑事犯罪的高发态势,实现了命案全破目标。今年以来,全县共立刑事案件xx起,破案xx起,查处治安案件xx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人员xx人,其中网上逃犯xx人,打掉犯罪团伙xx个。

2、加大了以净化治安环境为重点的治安整治力度。本着“哪里秩序不好就重点整治哪里,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的原则,针对排查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乱点问题,组织开展了社会治安重点地区集中整治,先后对治安较乱的城区、园区(企业) 及学校周边、采砂、建筑等行业霸头以及网吧、电子游戏室、公共娱乐场所等进行了专项集中整治。通过集中整治,严厉打击了各类违法犯罪,整治了歪风邪气,消除了治安隐患,使城乡社会治安状况有了明显好转,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3、加大了以“天网工程”为重点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力度。坚持人防、物防、技防并举,进一步推进城乡治安防控体系、尤其是天网工程建设,高标准建设车道治安卡口,城区街面安装电子监控探头xx个,并接入电信平台。在农村,坚持抓好“六道防线”、“六支队伍”和村组“一长八员”,尤其是乡镇专职治安巡防队建设。在社区,实行“一区一警”或“一区多警”,建立健全了社区警务室和综治工作室;在县直单位,重点抓好了“一室两队”建设,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

四、重心前移,健全了“三个机制”

1、健全完善了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机制。坚持矛盾纠纷乡镇场(街道)、县直综治部门半月一排查、村(居)、社

第12篇:政法工作汇报(优秀)

强化规范管理夯实基层基础

——**市政法综治工作汇报材料

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围绕发展抓稳定,抓好稳定促发展”的思路,以平安创建工作为载体,坚持党政齐抓,社会共举,各方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以基层基础为重点,以规范管理为手段,使全市治安形势持续好转,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经济水平不断提升。2008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75亿元,财政收入突破了2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9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38元。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齐抓共管,形成四个推进

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关键在于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的重视程度,核心在于把综治措施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对此,我市把加强综治工作作为促进经济发展、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内容摆上重要日程,着力抓好四个推进。

——党政合力推进。我们将此项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明确保一方平安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政治责任,确定各级党委书记和各部门一把手任综治委主任,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责任人。对维护稳定工作,必须亲自研究,亲自安排,亲自听取汇报。分管领导作为直接责任人,具体抓维护稳定工作,每月一次矛盾纠纷疑难案集中办理,每季一次治安形势分析会,每半年一次综治 1

检查通报。

——部门联动推进。市上每年都同镇、乡、街道及市直各部门签定综治工作责任状,建立完善各项综治工作制度,明确各综治成员单位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的职责任务。各综治成员单位结合各自特点,每年都要制定综治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同时又与其它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多次开展了严打整治、“打黄扫非”、民爆物品清查、学校周边秩序整顿等一系列专项治理,收到了明显效果。

——责任落实推进。我们不仅抓综治责任状的签定,更主要的是抓责任状内容的落实,通过调查走访、工作检查、情况汇报、社会问卷,经常掌握综治责任落实情况,对综治基层基础薄弱、工作措施不到位、发生案事件的单位通报批评,诫免谈话,造成有影响案事件的,实行一票否决,追究领导责任,并抽调有关人员组成督查组,深入到基层督促整改。

——经费保障推进。市财政按每人0.3元安排市级综治经费,按0.5元安排乡级综治经费,按2.3万元安排政法单位人头经费。近年来,还先后投资兴建了市看守所、市检察院综合办公楼、市消防大楼、十个基层派出所、六个司法所,为政法机关配备各种车辆100余辆,电脑200余台。2007年、2008年对破案有功单位和干警给予了表彰奖励。去年市财政用于政法的资金总额达5700余万元。今年在金融危机影响下,虽然市财政收入受

到影响,但优先保证了政法综治经费。

二、强化防控工作,实现五个到位

我们坚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预防为主”的方针,构筑“打、防、管、控”一体化的防范网络,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责任到人,网络严密的防控体系。

——机构到位。我们根据市、镇、村、部门、单位不同特点分别建立健全了维护稳定、综合治理、依法治市、重点治乱、矛排、禁毒、反恐、打击邪教等多个维稳领导机构,做到了有场所、有人员、有制度、有计划、有档案、有经费、有牌子、有版面“八有”,全市各级综治组织机构实现了无肓区、无空白点。

——人员到位。我市编制警力217人,占全市人口的万分之五点三,防范力量不能满足治安形势发展的要求。去年,省人事和平共处公安部门为我市招录了28名人民警察,17名原合同制民警参加省公安厅转警考试取得了警察资格,这些人全部充实到了基层派出所。我们又通过严格的考核程序,招录了153名防暴队员,组建了汾阳市巡逻防暴大队。还从社会下岗职工、退休干部等人员中聘用30名小区治安员,将原城区33名联防队员改编为矿山稽查队。市保安公司发展壮大,保安员达到了120余人。这样,从农村到矿区、到社区到机关企事业单位都增强了防控力量,较好地解决了警力严重不足的问题。

——技防到位。在全市积极实施“天眼”工程,建立了“110”、

“119”、“122”综合指挥中心,市财政投资200余万元组建了光纤网络,在全市主要街道口、重点部位安装了摄像头,并将单位、部门的摄像头接入网络,全市已安装监控摄像头300余个。此外,在阳城乡等地推行无线联防报警器,在城区有条件的小区推行楼宇对讲系统和电子单元门,在出租车安装电子监控系统,使全市技防水平大大提高。

——管理到位。我们坚持工作的重心放到管理上,防患于未然。治安清查、消防检查、交通事故预防立足于细,立足于实,立足于严,凡是发现隐患立即督促有关部位整改,使很多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预防和减少了各类案事件的发生。

——打击到位。我市在注重防范的同时,加大打击力度,以打开路,特别是对黑恶势力露头就打,对涉爆犯罪一追到底,对命案下功夫侦破,去年起杀人案件实现了命案全破,给违法犯罪分子很大的震摄。每年我们都要分别排查确定各级整治的治安乱点,制定整改方案,确定整治责任人,落实整治措施,使很多突出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三、夯实基层基础,做到六个规范化

——平安创建工作规范化。我市在平安创建工作中,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平安创建工作的决定》、《关于引深平安建设活动的意见》等重要文件,制定了《平安镇、(乡、街道)、单位(村)标准和验收办法》等规范化文件,截止现在以市命名的

平安镇(乡、街道)、村、单位243个,对已命名的实行年检制动态管理,对不符合要求和发生案事件的进行摘牌,仅今年就有14个单位被摘牌,其中两个为科级单位,实现了平安创建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规范化。我们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作为维护稳定工作的重点,从抓矛排工作的长效机制入手,健全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的领导责任制、领导包案制、首问负责制、督促检查制、零报告制、听证制等各项工作制度。一般矛盾纠纷由村级调处,比较大的矛盾纠纷由镇级调处,重大疑难矛盾纠纷由市级组织相关部门联合调处。去年排查出矛盾纠纷178件,调处161件,调处率90%,化解了一批对立情绪,防止和减少了民转刑案件的发生。

——基层基础建设规范化。我们综治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综治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实行了综治工作例会制、五部门联席会议制、一票否决制、目标管理制、情况通报制、定期汇报制、成员单位联系点等制度,把《综治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标准》印制成小册子发放到基层,并由市综治委统一印制42种表、薄、册分发到各镇(乡、街道)村, 实现了基层综治档案的规范化。市政法委、综治办实行科级干部包片指导的办法,深入基层指导和督促乡村开展平安建设工作,有力地推进了综合治理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

——执法办案规范化。为保证政法单位执法规范化,我们强化内外监督。在内部监督上,实行办案相互制约机制、案件回访制、案件复查制、错案责任追究制,使执法办案从立案、侦察、批捕、起诉、审判、执行等各个环节都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在窗口单位和办理公务中,规范干警执法环节、执法用语、执法动作,使广大群众对政法单位的办案和服务满意度大大提高。在外部监督上,聘请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知名人士、新闻媒体座谈提意见,政法委抽调多年从事法律工作的人员抽查案件,有效地防止了执法队伍不作为和乱作为问题。

五是队伍管理规范化。我们本着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政法队伍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进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积极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思想教育统领队伍建设。在组织建设上,凡提拔调整干部都由政法单位和政法委联合制定方案,联合推荐测评,联合考察汇报,按规定权限和程序任免,市委在奥运前首先调整配齐了各政法单位的班子。同时,狠抓从严治警,从严查处违法违纪干警和事故责任追究,去年查处和追究了5名干警。

六是专项管理规范化。市综治委下设的八个专项工作领导组都成立了办公室,确定了专门工作人员,按综治委的要求积极开展工作。近年来,铁路护路受到了省表彰,学校治安未发生重大

案件,企地共建实现零纠纷,流动人口管理做到了微机化,重点治乱保证了经常化,预防青少年犯罪形成了全社会参与,刑释解教人员帮教减少了重新犯罪。

我市的政法综治工作在上级的领导和支持下,通过全市共同努力,实现了社会治安持续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但我们深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新的形势向我们提出了新的任务,我市的工作同上级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与兄弟县市相比还存在很多不足,我们必须更加努力地工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为汾阳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OO九年四月十五日

第13篇:政法工作汇报1

政法工作汇报

镇党委书记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年以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委政法委的具体指导下,我镇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维稳是第一责任”意识,以维护全镇政治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为中心,以增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为目标,以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切实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建设,积极构建社会治安“打防控”一体化体系,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全面落实各项维稳措施,取得了较好成效。1—7月,全镇没有发生重大刑事、治安案件,没有发生邪教人员捣乱滋事事件、没有发生群体越级上访和闹事、没有发生较大以上安全责任事故。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思想重视各项保障有力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政法工作,将政法工作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考核,多次召开党委会专题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狠抓综治维稳责任制落实,不断健全政法工作保障激励机制,为做好政法工作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人员保障和经费保障。一是建立健全机构。年初,及时成立了政法、综治、维稳、防邪、矛盾纠纷大调解等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形成政法工作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党委班子成员分别负责、综治成员单位各负其责,镇、村(单位)、组三级都有人具体负责的组织体系。换届后,我们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又对各组织机构人员及时予以了 1

调整,确保了工作组织体系健全齐备。二是确保责任落实。镇党委政府和村(社区、驻镇单位)、村和组、组和户逐级签订责任书,把政法工作纳入领导干部特别是村组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及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党委考核使用干部的必备条件;纳入年终目标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评先评优的必备条件。三是强化经费保障。将综治工作经费、群防群治经费、大调解工作经费均按县上的要求纳入了财政预算并足额拨付,保证了工作所需。

二、全力以赴维护社会稳定

一是扎实做好涉稳情报信息收集研判工作。各村(社区)、驻镇单位均组建了涉稳信息员队伍,并落实1名维稳信息员专门负责信息采集报送,保证紧急信息上下贯通。每个月召开一次全镇性的稳定分析会,研究分析全镇综治信访稳定形势,制订重点、难点问题的化解措施。二是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建立健全了镇、村两级矛盾纠纷排查网络和“大调解”体系。各村(社区)、各单位每半月开展一次矛盾纠纷排查,镇上每月组织开展一次集中排查,排查出来的一般性矛盾纠纷由相关领导、驻村干部协同村里调处,调处结果上报;村上难以解决的矛盾由镇上调处,重大矛盾纠纷实行挂牌督办,专门成立工作组解决,做到“小事不出村组,大事不出镇”。三是切实做好重点人员稳控工作。在重要时段和敏感时期,我们将老上访户、缠访户等重点人员全部纳入视线,逐一落实稳控责任领导、责任人和具体措施,确保将人员稳控在镇内。基本做到了把矛盾解决在当地、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深入推进平安创建活动

一是夯实综治基层基础。镇村综治机构基本健全,建立和完善了镇集综治、安监、司法、信访、公安的“五位一体”,村综治、安监、调解、治保、信访、警务、民兵的“七位一体”的工作平台。为提高综治队伍的整体素质,我们采取以会代训、专题讲座、举办短期培训等多种形式,对村级治保、调解主任等相关人员进行了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了综治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二是加大综治法制宣传力度。组建了26支由驻村干部、村两委干部和村民小组长组成的法制宣传队伍,结合各阶段治安综治工作重点,开展法制、综治宣传教育。今年围绕“平安白庙”创建,发放宣传材料8000余份,张贴标语200多条。并通过开展“法律进校园、进社区”,司法所、派出所和学校结对共建,民警定期到学校进行法制讲座等活动,营造出全民参与平安建设的浓厚氛围。二是着力解决治安管理的突出问题。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先后开展了刑案追逃、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打击非法客运和整顿文化音像、网吧游戏厅整治等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较好效果。三是健全完善治安防范网络。场镇组建有专职治安巡逻队伍,加强日常巡逻,重点在逢场天和重要节假日上街巡逻,并将巡逻地段延伸到镇内主要公路沿线。各村健全了治保会、治安巡逻队、治安应急分队等群防群治组织。各单位特别是驻镇金融单位均落实了必要的物防、技防设施。四是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流动人口、租赁房屋全部纳入了管理视线,进一步加强了流浪乞讨人员、社会闲散青少年、精神病人等违法犯罪高危人员的管理,对今年回到我镇的1名刑释解教人员予以了安置并落实了帮教

措施。

四、扎实做好防邪工作

一是深入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认真制定了活动方案,在利用标语、广播等形式宣传的同时,各驻村干部和各村两委干部充分发挥宣传教育骨干作用,按照“进村入户面对面”要求,深入宣讲邪教的危害、宗教和邪教的区别、如何防范和辩别邪教等,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提高了广大群众识邪拒邪能力,厚积了我镇反邪教土壤。二是认真开展教育转化攻坚巩固活动。我镇有原习练“法轮功”人员1名、“门徒会”重点人员12名,我们按照县委防邪办的要求,对原习练“法轮功”人员严格落实包保责任制,建立了“包防控、包教育、包转化、包巩固、包扶贫”的五包责任制。对“门徒会”重点人员全部落实了帮教管控措施。三是严防“法轮功”等邪教组织捣乱破坏活动。密切注视“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动向,在重大节日、重要活动和各敏感时期,严防镇外“法轮功”等邪教组织人员窜入我镇捣乱破坏。要求派出所对邪教活动坚持露头就打、打早打小,绝不允许其在我镇坐大成势,形成气候。

第14篇:论新媒体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论文

姓名: 学号: 学院: 专业: 联系方式:

论新媒体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新媒体为信息传播的新一代媒体技术不断影响我们的生活,为我们提供了更便捷、全面、丰富的的信息。如今,以新媒体为代表的自媒体平台正在蓬勃发展,新媒体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本文主要分析了新媒体的基本概念及特点,探讨并研究新媒体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传播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传播通过的媒介手段便也日新月异,方式也层出不穷。理论家麦克卢汉指出:“媒介即万物,万物皆媒介,而所有媒介都能与人体发生某种联系,如石斧是手的延伸,车轮是脚的延伸,书籍是眼的延伸,广播是耳的延伸,衣服是皮肤的延伸„„新闻传播简而言之,就是新闻传播者对新闻信息源加以采集,通过新闻传播媒介传给新闻收受者的过程。

从古至今传播媒介经历了六个阶段,即原始传播、口语传播、书写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互动传播。毋庸置疑,新兴的互动传播方式正在成为时代传播的主旋律。网络媒介作为这种新兴传播媒介的代表,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地位日益提升。

一、新媒体的概念

新媒体是基于传统媒体形成的新一代信息传播手段,是传统媒体比如报刊、广播、电视等发展中逐渐演变的一种新的媒体形态,融合了现代互联网技术及无线通讯技术,信息终端包括现在逐渐普及的电脑、人们日常使用的手机通讯工具和现代化数字电视,新媒体通过这些工具向人们传递丰富的新闻信息以及娱乐服务。新媒体的产生源于两种力量,第一种就是“互联”,互联网通过各种连接点将海量的信息、知识,资源、互联了起来,而新媒体在本质上就是一种联系无数应用者的微观运用。第二种就是“互动传播”,正是“个人化”为每个人提供的功能强大的独立平台,才从根本上冲击了个人被动参与社会传播的传统格局,进而催生了新媒体。

对比传统媒体,新媒体有自己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满足了人们日常休闲与娱乐的要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物质文明的提升,人们为了缓解快节奏带来的身心压力,借助新媒体的丰富娱乐功能满足人们闲暇时间放松身心的需求。

2、满足了人们及时沟通与互动的需求。在现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新一代媒体环境在信息传播诉求上逐渐满足了人们的个性化需求,相比传统媒体,受众在新媒体环境下既是信息传播者又是信息接收者,扮演着双重角色。

3、互动性更强。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上具有更好的互动性,信息交流的主动性更强,受众利用新媒体的即时沟通功能实现信息接收与反馈的及时有效。

4、内容丰富。新媒体利用互联网庞大的资源体系,逐渐形成并完善信息,使各类新闻报道涵盖全面、视角多样,为受众呈现不一样的视角,体现了新媒体个性化需求的特点。

二、新媒体的特征

新媒体的演变是基于传统媒体发展的,抓住传统媒体的传播缺陷,利用互联网高效传播的优势,新媒体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得以快速发展,对比传统媒体,新媒体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开放性

新媒体是利用互联网以及无线通讯实现信息的传递,由于网络语言发表门槛较低,人们无需提供真实信息,实现了匿名留言与意见表达功能,使得信息的就留更加自由、分散、真实,这种媒体交流格局在以前传统媒体占主流的时候是根本无法实现的。新媒体对信息参与者采取来者不惧的态度,对言论几乎没有经过筛选以及过滤,人们可以利用新媒体的留言功能发表自己内心的看法,体现新媒体的开放功能,实现了信息的公开交流。但是由于新媒体信息发表的自由化,也造成信息的真实性降低,存在大量的网络暴力现象,这对新媒体的信息安全产生危害。

2、传播渠道多元化

电视、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在信息的传播上往往只存在单一的传播手段,虽然近几年随着新技术及互联网的发展,传统媒体也不断开放新的信息传播平台,但是这相比新媒体却不可同日而语,新媒体借助现代人们常用的手机、电脑实现了信息的多手段传播,并且信息形式多种多样,利用论坛、博客、网络杂志、手机电视等进行信息的传递与发布,这种多元化的传播手段为人们及时接收信息提供便利。

3、共生交互特性

新媒体的共生与交互功能体现在信息传播者与接收者这两个基本概念上,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既是信息的传播者又是信息的接受者,因此新媒体传播者与受众的界限基本不存在,两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新媒体的这种交互特性赋予了受众更大的权利,他们的言论及反馈有时甚至能决定某个事态的发展。

4、传播速度快

新媒体传播速度迅速是其重要的一个特征,在信息的发布上,新媒体只需依托简单的发布平台就能将信息迅速发送出去,借助互联网的高速传播功能,信息能到达世界各地。这对比传统媒体而言,信息发布的制约性更低,发布流程也迅速降低,因此,新媒体在信息发布上通常具有“同步”的特性,即信息发布与事件的产生无限接近同步,更加凸显新闻“新鲜”、“及时”、“同步”等吸引受众的功能。

5、传播方式的扁平化发展

信息传播方式的扁平化即减少信息传递的中间过程,实现信息传播者--接受者直接传递的功能,减少中间人员对信息的干扰,因为在信息的传播中,随着中间环节的增加,信息会发生质的变化,信息加工人在原信息中加入了自己主观意念,使信息内容发生变化。传统媒体在传播信息时,为了提高新闻的可观赏性以及选择传播的功能,常常是由采集人员整合信息后,交由技术人员进行加工,将某些事实删去或者增加某些事实进去,这使得最终呈现的信息并不完全是真实的,而新媒体则不一样,因为信息发布人往往是受众个人,为了保证信息的真实性,通常表现的都是最真实的信息。

6、增值简化

同一条信息在传播过程中,随着传播的次数和传播媒体的影响力提高,会产生增值效应,但是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比如同一条信息在普通媒体上发布,和在中央及媒体上发布产生的影响力是完全不一样的,但是要想从普通媒体上升到中央级别媒体需要引发社会足够的重视,就需要专业人群来操作。而在网络当中,这个过程会被大量简化,在网络当中只要有新加入的信息就有可能存在感兴趣的受众,这并不要求发布者有记者证或者使用正式文体和发布方式,信息一经传播就能产生增值。

三、新媒体对大众社会生活的影响

1.新媒体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新媒体基于现在普及的电脑以及手机等通讯工具,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交流沟通方式。在新媒体还未出来以前,人们通常利用短信进行信息的交流,而当新媒体逐渐发展并完善后,人们更多的利用新媒体中的即使交流工具来实现双方的交流与沟通,并且这类工具使用费用低,信息交互能力强。随着新媒体脚步的不断推进,年轻一代的受众正在利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来改善现有的生活环境。

新媒体具有连接中介化的人性服务功能,基于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环境,为相隔异地的人提供沟通交流的媒介,网络交流还有超人性化的特点,人们可以利用网络的信息交互功能,交互者在互动交流时,可以借助互联网隐藏功能将自己的缺点掩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这比传统的面对面交流更能使受众控制自身情绪,但是相对而言,这种传播方式也更有欺骗性,会让受众极力构建自己良好的网络形象,使信息的真实性变质。

新媒体在给现代人际交往带来极大便利同时也产生诸多问题,因为新媒体的沟通方式是基于互联网,互联网无法传递人们面对面交流产生的语气变化(如表情),并且人们在网络交流上更喜欢掩饰自己,导致线上线下判若两人。现代交流工具比如MSN、手机沟通软件、电子邮箱等新媒介传播方式虽然丰富了人们的交流方式,但是实际上也间接的产生了一些人际交流上的误解,比如一些重要的信息,选择发送人错误,这会产生一定的误会。

2.新媒体对科技发展的影响

当“微媒体”成为气候,便捷的通过“微媒体”发布自身状态、尽知天下热点事件、流行现象成为日常需求,所以电脑保持联网状态。手机、平板电脑安装智能系统,甚至应用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相关的主题软件成为需求,“微媒体”与不同平台的广泛兼容性成为主流开发方向,系统开发商必须不断地、强力推出并测试一系列新产品,尽快选择兼具便捷性、实用性与贴近性的内容,以吸引更多人群使用,最终提高自身在人性化设置、应用范围、圈内名声、聚集人气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而这一切,必须以过硬的科技水平为前提,微媒体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成为微应用科技进步的催化剂。

3.新媒体对文化传播的影响

麦克卢汉认为:“任何媒介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入一种新的尺度”。新媒体在传播模式、传播内容和对象等方面与传统媒体相比有了新的延展,带来知识形态和信息传播形式的变革。诸如“屌丝”、“土肥圆”、“肿么了”、“咆哮体”、“土豪”等等在传统知识形态里认为是错误的或者粗俗的语言词汇成为特定符号,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含义暗示甚至是自嘲了各类社会现象和生活形态,在一次次的传播过程中将各类社会信息、视点现象放大结合并快速传播。

新媒体传播是自发的、扩张性的信息推广,它并非均衡地、同时地、无分别地传给社会上每一个人,而是通过类似于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的渠道,让信息传递给那些与他们有着某种联系的个体,追求一种持续爆发、广泛深入的效果。这种传播经历了人际、群体传播的交替作用,但事实证明,如果它够轰动,就必将引起大众媒体的关注。大众媒体的介入使得原本被精准圈入的受众群无限扩大,作为收受者的个体们,线上的鼠标传播已经不过瘾,线下的口碑传播也在同时展开。 4.新媒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重要改变,电子阅读逐渐取代传统的书本阅读成为人们吸收知识的重要方式。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调查报告统计,2014年,我国成人手机阅读比例达到51.8%,同比增长9.9%,并且调查显示,我国成人人均手机阅读时间超过半小时。从阅读内容上看,人们阅读的内容大部分是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刊载的软文,这些信息具有丰富、全面、新颖、有趣的特点,正符合现代人追求高效阅读及快乐阅读的需求。新媒体带给人们文化兴趣的改变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视频收看方式的改变,传统的电视因为无法快进,且各类广告充斥其中,人们逐渐将视角转向新媒体,通过网络下载及快进功能,可以使受众选择性的收看电视,并且跳过自己不喜欢的内容。从新闻的传播方式上来看,新媒体带给人们文化兴趣是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新媒体在新闻的传播上更注重事件的趣味性与娱乐性,利用图片、文字、视频等构成信息量丰富的新闻事件描述,更能吸引受众。

新媒体的发展催生了一种新的人群,这类人群通常被人称为“宅男”或“宅女”,进入互联网时代,更多的年轻人依托互联网的便利,使人们足不出户即可了解世界大事且利用网上购物来满足生活所需。因此,如果说电视奠定了人们“宅”形成的基础,那么新媒体则是促使其成形并流行的重要推力。“宅”一族利用互联网及手机实现信息的交流与沟通,因此,他们往往对正常的面对面人际交往不感兴趣,这种趋向最终导致这类人权在心理、生理以及人际关系上出现诸多问题,逐渐丧失了正常沟通的能力。许多学者以及社会人际研究人员都表示了对“宅”一族的批评与担忧,并且认为新媒体是其中的“隐性杀手”。

当然,单从批评的角度上看待新媒体对居家的影响是不对的,因为形成“宅”一族群是人们对新媒体的过度依赖产生的,而适当的利用新媒体来促进居家生活则可为人们生活带来巨大便利,比如互联网购物,可以满足上班族繁忙工作下对家居生活品质的需求;利用新媒体实现家庭办公,节能又环保,并且工作效率也能进一步提升;利用新媒体和朋友分享幸福时刻,将快乐传递给他人。这些都是新媒体在居家生活中对人们生活的积极影响。因此,在探讨新媒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时,不仅要考虑积极影响,还要分析其带来的不利因素,只有扩大新媒体的优势,降低新媒体对生活的影响,才能使新媒体更好的为人们生活服务。

5.微媒体可能带来巨大的舆情危机

“微媒体”时代下由于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一个媒体传播点,但是每个人的媒体素养不一样,这就导致在信息在发掘和传递过程中产生巨大的信息干扰和传递误差,由于没有客观看待信息,使得很多社会热点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继而这种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信息又会引发巨大的社会思潮,而这种思潮是一种长期的“集体性记忆”。尤其是事件涉及,官民关系、警民关系、城乡关系、劳资关系、贫富关系和医患关系时,被媒体自觉或不自觉放大的社会身份、阶级冲突,最终就会产生巨大的舆情危机。因此,必须正确树立微媒体使用观念,合理立法和加强公信力监督,自主净化微媒体空间。

结语:

中国的新媒体浪潮真正地发展不过短短几年,但是却引发了巨大社会变化。新媒体具有众多传统媒体所不具有的优势,其个性化、平民化、立体化、交互化的传播方式,促使微媒体逐步成为我国较有影响力的主流媒体之一。新媒体标志着传播生态从“受众时代”向“微众时代”的转变,不断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的微媒体的传播影响力将日趋扩大,建立了一个自发传播与即时互动的新时代,渠道的多元将使参与其中的个体声音得到有效的扩散,不断积聚的力量可能会撼动媒体事件本身的走向及未来发展趋势。我们作为新媒体传播者与接受者,要努力完善自身,提高信息的筛选与内容的控制,使信息在保证真实性的同时得到迅速传播,有利于丰富我们的生活,促使新媒体朝更有利人民生活的方向发展。

第15篇:大学生对新媒体使用现状调查报告

大学生对新媒体使用现状调查报告

调查背景: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 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等特征。近两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新媒体在业界的繁荣也使得学界对其研究进一步加强。

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媒体”必须具备以下几点:

1.媒体个性化突出:由于技术的原因,以往所有的媒体几乎都是大众化的,而新媒体却可以做到面向更加细分的受众,可以面向个人。个人可以通过新媒体制定自己需要的新闻。也就是说,每个新媒体使用者最终接受到的信息内容组合可以是一样的,也可以是完全不同的。这与传统媒体只能被动地阅读或者观看毫无差别的内容有很大的不同。

2.选择性增多:从技术层面上讲,在新媒体那里,人人都可以接受信息,人人也都可以充当信息发布者,用户可以一边看电视一边播放音乐,同时发微博,还可以对信息进行检索,充分满足了信息消费者的细分需要,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更受关注。

3.表现形式多样:新媒体形式多样,各种形式的表现过程比较丰富,可融文字、音频、画面为一体,做到即时的、无线的扩展内容,从而使内容活灵活现的展现在大众的面前,理论上讲,只要满足计算机条件,一个新媒体即可满足全世界的信息储存需要。除了大容量之外,新媒体还有“简易搜索”的特点,查找以前的内容非常方便。

4.信息发布实时:与广播、电视相比,只有新媒体才真正具备无时间限制,随时可以发布信息而且全部免费发布。而处于新时代,和新媒体打交道已经称为了新一代大学生每天必干必做的事情。每天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吃饭、走路、逛街...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摆弄着手机,聊QQ、发微薄、看新闻等。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更好的迎合了人们休闲娱乐时间碎片化的需求,同时满足随时随地地互动性表达、娱乐与信息需要。

调查安排:

1、通过问卷网站设计调查问卷;

2、已链接的形式通过QQ、微博、电子邮件分发给成员的大学朋友并请他们在分发给朋友,形成树枝状;

3、整理收到的问卷并通过互联网对相关信息进行搜索;

4、完成调查报告。

调查结果:

1.调查中我们共收到236分有效问卷,其中男生占40.03%,女生占59.97%。在对大学生月消费水平的调查中,从他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其中月消费在501-1000元这个区间占59.86%,而1500元以上仅占到2.26%。说明大部分学生的消费水平中等,没有太多过度奢侈消费。

2.在对是否有手机、电脑的调查中,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手机、电脑这些电子产品已经基本普及,基本处于人人都有的状态。新媒体的信息量大这一特点更迎合了大学生的口味,通过手机、电脑打发像等车这样琐碎的时间,看看短信,上网浏览下网页,与好友聊下QQ,分享一下身边的新鲜事情这些已经基本与当代大学生形影不离。

3.在关于新旧媒体使用频率的调查中,新媒体因为它的携带便捷,信息量大,而且具有实时性已经成为人们每天必不可少的使用工具,逐渐替代着旧媒体。人们可以再新媒体上浏览想了解的信息,与世界各地的亲朋好友视频聊天,拓展了大学生们的人际关系,满足了大学生情感、交流方面的需求。而以往媒体的局限性使得大家越来越依赖新媒体。最近几年出现的微博,所打造的口号是“随时随地分享身边的新鲜事”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电脑上微博足不出户知晓天下事,它的零发布门槛引来很多人的追捧。在对大学生接触新媒体的动机和使用调查中,动机调查中77.04%的学生通过新媒体获取信息,70.51%的学生通过新媒体休闲娱乐。数据显示虽然新媒体可以使得学生获取最新信息,但也有相当多的学生通过新媒体休闲娱乐消磨时间,而且有7.21%的学生选择了“没办法躲不开”。在新媒体使用调查中,几乎每天都要用新媒体来聊天,使用搜索引擎,上社交网站的比例占到了74.81%,66.34%,44.21%。新媒体日益代替传统媒体,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信息传播和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主要媒介。

在对使用新媒体出现的状况时,新媒体信息的泛滥,易使大学生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虽然新媒体的出现带来了很多好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多,学生将大量时间浪费在新媒体上,分散注意力,做事不动脑,只想着百度谷歌,而且现在社会上出现很多“宅男”“宅女”每天窝在屋子里上网导致现实交流减少,能力变弱。IPAD,IPHONE等的出现也相应带来了很多有趣的应用软件,深受年轻人的喜爱,有些学生自制能力差因此沉迷其中甚至对个人价值观产生错误的引导,引发违背道德和伦理的行为。

主要结论及意见: 结论:在今天这样的时代,一切社会生活都经由传媒,新媒体已经深刻地介入到我们的生活。人们每时每刻都在使用新媒体,阅读最新新闻,浏览网页,聊天等。但新媒体的出现是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来说有积极影响也同样有消极影响。 积极影响:

1、新媒体广泛的信息来源。互联网的全球性使得信息的传播不在受空间的限制。这有利于大学生获得多方面的,多角度的信息资源,有利于他们了解社会、世界的各个方面。相对于传统时代的大学生,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眼界、思维都要开阔和开放一些。

2、新媒体的出现有利于大学生丰富自我、完善自我。网络传播速度快,言语思维表达较开放,言论自由,这些都比较符合青年大学生心理特点,大学生们利用这些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同时也通过新媒体了解更多的新事物、新思想,开阔了眼界和思维,对激发想象力,创造力都有一定好处。如微博的出现人们可以随时分享身边的新鲜事物并加以简短的描述,可以让大家更加关注身边的事物,是很好的自我展示平台,而且微博上还有一些好的电影书籍推荐,精彩的文章。

3、新媒体如QQ、MSN的使用加强了大学生与亲朋好友之间的联系,拓展了大学生们的人际关系,同时也满足了大学生情感、交流方面的需求。与旧媒体相比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了解相互的心情,给予一些告诫和安慰,更好的保持关系,不至于因为距离而中断联系。

消极影响:

1、新媒体信息的泛滥,容易使大学生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在新媒体中人们既是信息的受者,也使信息的发布者,因此网络等新媒体上既有进步、合法、有益、真实的信息,也有反动、非法、有害、虚假的信息。新媒体带给人们的可以是一座信息宝库,同时也可以是一座垃圾信息站。这使得大学生在铺天盖地的信息中难以判断取舍,显得不知所措。其次,在信息的接收上,大学生多被奇、异、新的信息所吸引,缺乏独立的理性思考和判断,显得左右摇摆、飘忽不定,从而感到心理疲惫、迷茫。

2、过度使用新媒体使得人们在网络上比较活跃,而缺少现实的交流,导致现实交流减少,能力变弱。

3、新媒体的应用容易使人沉迷其中,而忽视正事或重要的事,也使人们变懒惰,对网络的依赖性增大,遇到事情第一反应就是百度一下或者谷歌一下。 总结

如今社会新媒体逐渐代替传统媒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信息的传播和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主要媒介。因其其不受年龄局限和新媒体本身的特点,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此感兴趣并使用。

但凡是都有利弊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也是有利与弊的,但总体说来,大学生对新媒体的应用大多数是积极方面的,能把它当成是一个可以有效获得信息和进行方便交流的工具。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新媒体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16篇:对报纸建设新媒体的建议

对XX网XX站(站)和地方论坛等建设的建议

连喜

一、改进图片呈现方式。

我网有一些高清组图文包括多张图片,需要点击文末“上一页/下一页”才能翻页,不太方便。建议增加点击图片直接转入下一张/下一页功能。

二、我网头条图片比例失调。

建议调整网站框架,或者在上传前对图片进行裁剪。

三、改进论坛登录方式。

建议论坛登录增加QQ、微博、MSN、人人网、开心网等常用账号的接入,方便读者参与,增加论坛活跃度。可以与这些网站联系,增进合作。

四、论坛板块设计建议:

1.建议我报论坛设置“自我展示”类板块或活动贴,进行报网互动。

参考某本地论坛,活跃度最高的依次是“唐山茶楼”“唐山杂谈”“二手市场”“手机,手机卡交易”“我型我秀”“行行摄摄”等几个,剔除灌水、无主题杂谈、买卖交易等,可以看出人们对于自我展示类板块比较感兴趣。

①定期评选焦点视觉人物。根据经验,参加此类活动的人物主角将主要是中到大学的青少年女性,也有一定数量的婴幼儿(由父母报名参加),活动面向人群的年龄段约在16-35岁之间,符合我报读者年轻化的发展方向。

参选人物可以以靓丽青春、搞怪造型、手工达人等为亮点,每月一期进行评选,优胜者由我报提供专业拍摄一次并择优见报,由赞助影楼或我报摄影记者进行创作。

②组织新闻图片评选。由市民随手拍摄目所能及的或有趣、或有意义的事物,由我报编辑定期评选,依时效性、趣味性、艺术性等标准筛选,及时见报或组织专题,也可据此发现新闻线索,进行专业报道。

其中可能涉及部分摄影爱好者有较高的摄影水平,他们一般有一定的意见领袖地位,能够通过他们扩大我报的影响面。

2.建议设置“搜城”等生活类版块。精选吃喝玩乐等消费信息,组织“试吃团”“试玩团”等活动。初期可以由编辑推荐,并接受网站会员、报纸读者推荐同时由编辑审核,有一定影响后可能会有商家自我推荐。由我报出面与商家协定优惠,读者凭报花享受,上网发表体验心得,优秀者给予订报优惠或店铺优惠卡等奖励。可以考虑与点评类、团购类网站合作。

3.建议设置爱心/慈善板块。“好人”类事件我们目前消息源大多是政府组织的评选,不仅重复率高,而且比较缺少民间视角,设置此版块可以增加民众参与度,体现我报社会责任心,同样可以增加线索,一些需要社会爱心援助的事件也可以通过报网平台获得关注,并推动解决。

五、我报年轻化、网络化建议

建议不定期设置网络精选版面,精选网络热门话题、趣味网图、搞笑段子等内容,让年轻人得到共鸣,让中老年人了解年轻人。南方我报的此类板块,我和周围同学、朋友都比较爱看。

六、一些其他建议

通过这两周读报,我觉得我们一些版面设计上还有改进的空间。例如,有时同一个版面内黑压压一片,一眼扫去,并不能够醒目区分报道内容与广告内容;又如,也看到过一个通版大标题,下面却带了两个不同内容的情况,读起来一头雾水。但是阅读南方的报纸却很少有这样的感受,希望我们的版面编辑或者美术编辑能够帮忙解决这个困惑。

第17篇:新媒体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新媒体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大学生使用新媒体技术的现状显示出如下特点:接触时间早,上网时间长,信息获取重要通道,冷眼旁观者多参与者少,信息浏览较健康。

电子产品的普及为我们使用新媒体技术奠定了物质基础。本文以手机为例探究新媒体对本人及同学生活的影响。

手机里面除系统应用之外大致分为五大类型。分别为社交通讯:QQ、微博;学习类:有道词典、扇贝单词、扇贝炼句、可可英语;兴趣阅读:掌阅iReader、V电影、MONO、一个、知乎;生活工具:支付宝、淘宝、wps、百度云等;娱乐游戏:游戏、虾米音乐、vsco、in。占比例分别为社交通讯10%、学习类20%、兴趣阅读25%、生活工具25%、娱乐游戏20%。总体来看,本人使用手机主要是获取相关信息和被提供便捷的生活工具,通讯类较少。手机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大致分为下面几个方面: 一:新媒体对生活方式上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机看看是否有信息留言,聊QQ、逛微信成为我们进行人际交往的主要沟通手段。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方式相比之下有明显下降趋势。作为我们最长接触的媒体,手机的信息存储和迅速准确的便捷搜索成为了我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甚至是主要途径,几乎每天都在手机上获取信息。让我们产生了依赖,从而改变了我们的作息方式,工作学习总不能集中注意力。 二:新媒体改变了我们思维方式

新媒体使我们获取信息方便之余,也是的我们的思考变得懒惰,遇到什么问题,第一反应是百度、Google,降低自身思考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面对新媒体上各种不同种类繁杂的信息,我们分辨和判断能力逐渐提高,我们不再轻易相信网上的任意一条信息,而是有选择、有判断的去看待不同的信息。另外,新闻等消息的参与性不大,多数是一带而过,反映到现实中,就成为人们口中的冷眼旁观。可能正是这个因素,使现在的我们在现实中遇到需要我们帮助的突发事件时,我们选择冷漠。 三.新媒体改变了我们的消费模式

对于淘宝、唯品会、聚美京东这类软件的盛行,购物方式越来越便捷,支付宝、微信支付等app为我们资金变动的可能提供了更加方便的可能。购物越来越简单,也不必苦苦在银行排队等候。给我们提供方便的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作用,由于购物的更加快捷和优惠信息的获取更加方便,消费量比所需大大的增加,直接从网上支付,似乎给我们一种错觉:并没有花钱。这几个因素直接导致了大学生消费水平的日益升高。

事物都具有双面性,新媒体也不例外。在享受新媒体带来便利的同时,更应该加强自身管理,培养良好的身心健康和健康的生活作息。

第18篇:谈谈对新媒体作品的体会

谈谈对新媒体作品的体会

新媒体艺术不同于现成品艺术、装置艺术、身体艺术、大地艺术。新媒体艺术是一种以“光学”媒介和电子媒介为基本语言的新艺术学科门类,是建立在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基础上的。这样说起来不免让人觉得有些抽象,感觉上新媒体艺术离我们还有些距离,其实不然,新媒体艺术说白了就是数码艺术,其表现手段主要为电脑图形图像。其实新媒体艺术的范畴具有“与时俱进”的确定性,眼下他主要是指那些利用录象、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等最新科技成果作为创作媒介的艺术品。因此新媒体艺术已经在不经意中深入到了现代艺术的各个领域中去了。

“媒体艺术”这个名称对于艺术界来说已经并不算陌生,但对于这个概念的外延和内涵依然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甚至,对于“媒体艺术”的基本要素的确认也十分具有挑战性。因为新媒体艺术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诞生以来就注定具有了与其他技术手段相结合的特征。在当前的新媒体艺术领域,科技和艺术观念已经变得浑然一体,而媒体艺术的理论应该说还并没有发展到十分成熟的阶段。

翻阅资料无意中看到迪特•容的全息影像艺术作品《宫服》,这应该也属于新媒体艺术的范畴,这件作品中,他所表达的内容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服饰,但通过全息影像技术的支持,在亦真亦幻间,“宫服”的传统美学概念得到了一种有效的置换,使得传统的艺术符号具备了当代的精神。在他的光影背后除了表现出新媒体艺术家特有的审美特征以外,它带给观众的是艺术家自我的一种意识的轨迹,是一种观念的力量。相对于利于科技使观众互动与介入,艺术家更加在乎的的是作品能否达到对新媒体艺术进行思考的目的。在对新媒体艺术还认识不深的中国,还存在一些学术定位和表达方式上的误区,而迪特•容先生的艺术尝试在某些程度上做到了相对的先锋性。

我认为,艺术无论如何高尚、高深,都是来源于生活,也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生活,脱离的广大受众的艺术是孤立的,不被认同又何谈艺术。新媒体艺术确实与今天的生活更为接近。80后甚至90后的年轻艺术家,更加关注虚拟经济与虚拟文化的状态。新媒体艺术作品大多是以虚拟数字生活中的人工生命体来展现,是虚拟与现实的混合。这一年龄阶段的艺术家,从事新媒体艺术创作,大多把它作为唯一的创作媒介,而不是在从事其他艺术种类创作的同时进行新媒体艺术创作,这样是十分不利于自身的发展的。新媒体艺术跟主流艺术关系是比较密切的,因为新媒体艺术从来不是非主流艺术,是随科技进步而发展,一直是主流艺术。新媒体艺术如果在艺术问题和艺术逻辑上有推进的话,肯定对主流艺术有所影响。在一个多元并存的艺术现实之中,新媒体艺术跟主流艺术之间是一种相互成长的关系。每个时代都有技术革新和科学进步带来的观念解放,这种观念解放把既有的边界跨越掉,这样的变化是新媒体艺术和其他类形艺术不一样的地方,新媒体艺术是很多艺术观念的表达和艺术方法的有效改变与提升。

新媒体艺术动用的资金量比较大,所以跟社会力量大规模的接触谈判也是势在必行的,新媒体艺术还跟很多政府部门企业宣传有关系,所以它能够成为大众媒介关注的一些焦点,新媒体艺术进入品牌营销是很自然的,市场份额扩大并没有扩大传统方式收藏的份额,新媒体艺术的维护保养费用高昂,实施起来难度很高,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来提供服务,新媒体艺术走入个人收藏还需要过程。综上所述,新媒体艺术是当今社会艺术发展形势的主流,但是在中国的发展却是缓慢的,这方面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尤其是技术和资金上的,这样中国本土才会有更多更好的新媒体艺术作品问世。

郁丽丹 00912338

09绘画(新媒体)

第19篇:论新媒体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论新媒体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也在不断提高与发展,新媒体信息时代已经走入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使我们的闲暇之余变得丰富多彩起来,这也使得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新媒体,各种各样的平台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多彩。本文主要讲解了新媒体的概念以及新媒体的特点,并阐述了新媒体给人们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新媒体;特征;影响

21世纪是一个以新媒体为传播方式的时代,新媒体主要通过手机来传播信息,为我们的交流提供更快的服务,这种快捷和方便在不断的影响着我们生活,对社会也有很大的影响。

一、什么是新媒体

新媒体是基于新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式,它通过手机、报刊、微博、电视等形式在不断地转变。他不仅融合了现代互联网技术,也通过无线技术,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信息化,不仅可以通过电脑传递信息,电视,手机都给我们传递着丰富的新闻及娱乐服务。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较,有几个特点:

一是满足了人们日常休闲与娱乐的要求。现代社会,人们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随着人们的压力的不断增加,人们对精神物质需求也不断增加;而且随着手机的广泛普及和日新月??的功能更新,使人们在新媒体上找到了缓解压力、放松心情的渠道,新媒体内容样式也制作的多种多样。使人们可以通过新媒体找到快乐,分享压力与喜悦。

二是人存在沟通与互动的需求,而新媒体能及时地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在新媒体不断发展的时代。人们不断地有着更多的个性化需求,与以往的信息时代相比,新媒体时代不但可以传播信息。还可以接收信息。建立信息的双向通道。从而满足了人沟通的需求,使得新媒体迅速地领先于传统媒体得到传播和普及。

三是新媒体相比传统媒体具有互动性,更容易和快速的接受反馈。不仅信息交流的主动性更强。大众们可以通过新媒体接收和反馈信息,通过新媒体可以更好地交流一些社会现象,得到更多人的关心和帮助。

四是内容多样性。新媒体有着庞大的资源体系,覆盖整个互联网,给广大人民更多的视角,体现新媒体更丰富的一面。新媒体样式创新更新迭代非常迅速,并且已经不再拘泥于固定端,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新媒体更多地从电脑转向了移动端,微博、微信、各类应用等,样式多样复杂并越来越适应受众的需求。

二、新媒体的特征

新媒体是近些年新生的媒体形式,但它也是基于传统媒体的演变发展的,它抓住了传统媒体的弱点,利用互联网高效传播的优势,使得新媒体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得以快速发展,对比传统媒体,新媒体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开放性

大多数新媒体都有发表言论的功能,可以通过多种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其速度和体验是以前的传统媒体不可以比拟的,新媒体给人们一个发表言论的平台,实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交流,但也因为一些新媒体平台没有设定发表言论的门槛。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交流的真实性,而对新媒体信息可信性产生了危害。

(二)传播渠道多元化

新媒体不像传统信息那样单一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开放了更多的信息传播平台。传播途径多种多样,如博客、贴吧、微博、手机等进行信息共享,这种多元化的信息交流,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三)传播速度快

新媒体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传播速度快,并且现在的新媒体操作也趋于简单。在发送信息的时候,只需几步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快速的发布信息,能传到每个城市。并且事情的发生和传播几乎同步,这就使得新闻更具有新鲜感,更吸引人们的眼球。

三、新媒体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一)新媒体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新媒体的存在。改变了人们以往的交流方式,我们只需要电脑、手机等通信工具就可以实现快速的交流,许多人已经开始利用新媒体的环境。改变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但新媒体这种交流方式也是有缺点的,使我们交流的时候没办法看见对方真实的感情与情绪,可能由于某条信息的发送错误,产生一些误会,也有很多人利用新媒体进行欺诈。

由于新媒体发展突飞猛进,主要载体依托于移动设备,使得很多人过分的情感依赖于手机等移动设备,在实际生活中变得冷漠,甚至有“不要让你的孩子被手机带大”这样的宣传语来警示人们新媒体内容对我们有巨大的吸引力,但凡事应该懂得适可而止,不要让它影响了你现实的生活。

(二)新媒体对人们文化兴趣的影响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人们开始采用电子阅读方式。根据调查报告统计显示,2016年,我国成人手机阅读比例达到52.1%,同比增长9.8%,并且我国人均手机阅读时间超过半小时。

人们阅读的大部分是微博、微信等软件,这里的信息具有丰富、全面、有趣,也有通过视频收看方式,传统的电视没有办法快进。并且总有广告的出现。通过网络观看有快进功能,还具有选择性。

(三)新媒体蕴含了巨大的商机

由于新媒体传播快、受众广、开放性、多元化的特性,使其蕴含了巨大的商机,催生了一系列的产业,直播、购物、各种交易平台等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新媒体信息的时代不断进步,对我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我们的生活也提供了便利。作为一个网络编辑,正因为有新媒体的存在,才有了我的工作,因此,作为新媒体的接收和传播的双重身份,我将更加努力,提高信息传播的真实有效性,为我们的新媒体生活提供一个健康文明的平台。

第20篇:数字 新媒体对广告业的意义

数字新媒体对中国广告业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作为科学技术飞速进步的直接受益者,新媒体基于内容丰富、传播模式广、见效快的优势,在整个社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新媒体技术的出现给广告主增加了新的广告投放选择,为广告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更为有效的传播载体,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消费市场的成熟,广告业正经历着从传统媒介走向新媒介的转变历程。

新媒体的广告发展业态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以互联网为载体及时、广泛传递新闻信息的“第四媒体”;第二类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即时信息传播载体的“第五媒体”;第三类则是户外公共视屏媒体。户外视屏媒体是指除第

四、五媒体之外的新媒体,如学校视频、机场视频、轻轨视频、公交视频、楼宇视频、公共场所互动信息屏等。

目前,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对中国广告业发展的价值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新媒体技术丰富了广告的内容与形式。

报纸、广播、电视是公认的三大传统广告媒体,通过这三大媒体发布的广告是主要的传统媒体广告。现如今,建立在数字技术处理信息的基础之上的新媒体,它除具有报纸、电视、广播电台等传统媒体的功能外,还具有交互、即时、延展和融合的新特点。

1、内容广。由于新媒体相比传统媒体的功能上有了重大的突破,能发布大量的广告信息,如LED液晶显示屏,能持续滚动播出多条广告信息,并且能播放声音、动画等。因此,新媒体广告在推广新产品、宣传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等方面都能广泛地发挥作用。

2、兼具性。新媒体广告在内容展示的形式上有多种多样,不仅具有文字、色彩及音效等功能,甚至可以从平面到立体,从产品的品名、色彩到文化、经济、规范信仰、风俗等无所不包含。

3、原创性。新媒体之所以称之为新,首先最基本的是具有原创性。这里的原创性是指一段特定的时间内时代所赋予的新的内容的创,一种区别于前时代形式上理念上的一种创新。比如,分众传媒就是一种新新媒体,具备原创性,它之所以可以称为原创是因为它把原有的媒体形式嫁接到特定的空间上,形式上是嫁接,理念上却是原创。

二、促进广告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经济效益。

新媒体产业创新速度快,新产品,新服务促使广告投放金额不断增多。目前新媒体正在依靠资本的力量对消费者时间和空间中的注意力资源不断地进行开采:投资、收购、合并等产业变革为新媒体产业的高歌猛进提供了动力;各大企业发展逐渐走上正轨,对产品和服务的开发速度加快;新产品和服务不断出现。由于新媒体的价值不断得到广告主和营销机构的认同,因此广告主在媒体投放方面的资金已经开始逐步放到新媒体中,为广告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新媒体技术在户外广告的创新商业思维

近年来,以“屏”动为特征的新媒体是户外广告新出现的广告媒体产品类型或形式,是一种创新商业思维方式,新技术为媒体带来了变革,户外广告行业朝着分众、细分方向演变,是技术对传统媒体的种种切割和重组。

1、赋予户外广告新的展现形式。

多种创新技术的联合使用使得广告在内容和形式上可以产生很好的效果。新媒体环境下,以往那种单调的广告制作手法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媒体产业中互动多媒体的出现,构建出电子触摸屏这一广告新形式。

电子多媒体作为一种崭新的资讯载体,集文字、图形、视频、声音、动画于一体,具有直观性强、容量大、操作简单等优点。而多媒体互动技术,则将人机交互变为现实,增强了广告的互动功能。现在,一些城市的街头景观小品、公共桌子都应用了电子触摸屏,给人们查找出行信息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另外,很多广告展示会上电子触摸屏广告频频登场,如:许多房地产公司把楼盘的广告以及具体的户型、地段、价位、物管、绿化、售楼信息展示在一台电子触摸屏上,供购房者随时查询。这种电子多媒体广告的程序设计现在大多采用链接式网页的形式,可以联网使用且一举多用。

2、户外广告更加彰显“科技以人为本”的理念

广告之战不仅是注意力之战,也是消费者情感价值和媒介心理之战。新媒体技术下的户外广告形式,融入互动和体验元素,大幅提高了受众参与性和趣味性,从而颠覆传统媒体上投放广告“利益至上”的目的性和消费者的被动接受机制,扩大了宣传内容的知晓度和影响力。同时,户外广告中体验的多重性可以被无限挖掘,高科技的进步为商业思路的扩展提供了无限可能。“科技以人为本”是现代社会提倡的精神,对人性的关注必将使户外广告获得长足的稳健发展。

3、广告投放与城市发展和谐互动

户外媒体广告是城市及区域环境和繁荣的象征,优美的广告表现是城市的窗口,能起到很好的修饰作用,给现代城市增加了亮丽和风彩。从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城市风格、建筑特色,使人们在交流信息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从而彰显一座城市独特的文化内涵。

拥有人机交互技术的互动媒体机可以利用精密的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反映社会生话。人们可以从这些信息中准确地了解到哪家商场的促销活动最多、哪家餐饮场所人气最旺„„由于其视觉效果好,为客户创造品牌价值,有效传递产品信息,这些功能可以持续吸引广告商积极投放广告信息, 有效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对于促进消费增长和规划城市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未来还可依靠它来设计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模式。

综上所述,新媒体产业的发展使数字技术融入到人们日常的工作生活、休闲娱乐等许多方面,人们的生活将变得更加便捷和美好。

《新媒体对政法工作汇报.doc》
新媒体对政法工作汇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