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价设计方法

2020-05-14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教学评价方法

教学评价方法有哪些

1).测验

测验是教学评价的一种重要方法,是对行为样本(对于欲测量的心理属性具有代表性的一组行为反映)客观和标准化的测量。测验包括通常的学前摸底测试(预测)、期中小测验和期末考试(后测)。如果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认知目标的达标程度,测验是最常用的工具。在评价其他对象时,也常常要通过对学生学业水平的测验来获得评价的间接资料。例如当评价某种学习资源在某种教学条件下的适用性时,利用测验可以取得学生学习后的量化资料,而从这些量化资料中,我们可以分析出该学习资源对学生学习的作用。 (2).调查

调查是通过预先设计的问题请有关人员进行口述和笔答,从中了解情况,获得所需要的资料。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它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态度、学习习惯和意向,了解各方面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意见,也可以通过调查了解学习资源对学生产生的效果等,从而判断教学或学习资源的有效程度,为改进教学或学习资源提供依据。调查的主要形式有问卷和面谈两种。在调查过程中,将有很多相关因素相互作用,以面谈为例,谈话时的气氛、谈话人的态度、谈话人的身份、谈话的时间、问题的表述及敏感性等都会影响调查的结果。为此,为保证评价的合理真实.必须事先对即将付诸实施的调查进行精心的设计。调查的类别,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方法。但每一次完整的调查,都包含目的、对象、内容、范围、方法等诸多因素,而每项因素又会体现出各不相同的特征,从而形成比较明显的界限,根据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内容的不同,调查可分为多种类型。 (3).观察

观察即在自然的教育场景下了解观察对象;观察与测验、调查不同的是被观察者像往常一样的学习和活动,不会产生或感到任何的压迫感。所有收集的资料自始至终都是被观察者的常态表现,都是自然的、真实的。观察一般要在事前确定观察目的、观察范围,并必须明确对将观察的某现象需设置哪些变化的情况或场景,使被观察者在这种特定条件下进行活动,以获得合乎实际目的的材料。根据研究的目的、内容、对象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观察方法。 (4).发展性学生评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发展性教育评价的理念,这一理念体现在教学过程评价上,集中表现为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理念和方法。发展性学生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育价值观,评价者与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共同制定双方认可的发展目标,运用适当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学生的发展进行价值判断,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不断实现预定发展目标的过程。它的核心思想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评价标准、内容、过程、方法和手段都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这与传统的学生评价有很大的区别。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特点包括:应基于一定的[培养目标,并在实施中制定明确、具体的阶段性发展目标;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达到目标,而不是检查和评比;是注重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倡导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关注个体差异;注重学生本人在评价中的作用。实施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基本程序是:明确评价目标和标准;选择并设计评价工具与评价方法;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发展过程和结果的资料;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 (5).表现性学生评价

在学校教育背景下,表现性评价(performance aement)是指通过观察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时的表现来评价学生已经取得的发展成就。它是建立在对传统的学业成就测验(academic achievement testing)的批判的基础上的。表现性评价强调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来评价学生的发展,不仅要评价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对学生表现的观察分析,评价学生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以及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科学的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表现性评价的实施程序主要包括如下: (6).学生成长记录袋

学生成长记录袋或档案袋(portfolio)是指用以显示有关学生学习成绩或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而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则是指通过对成长记录袋的制作过程和最终结果的分析而进行的对学生发展状况的评价。虽然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更多在于教学结果的评价,但是我们讨论认为,其资料记录的过程本身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其操作过程本来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因此我们把它也归入教学过程的评价当中。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的基本特点是:

档案袋的建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协作的结果。档案袋要想为学生和教师对学习过程做全面评价提供帮助。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上述的各种档案袋评定可以结合起来使用,并不是使用的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据科目的特点,采用合适的档案袋评定。 现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摸索的学生档案袋的构建为例作说明: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及来自家长的评价信息,建立能够反映每一个学生发展过程和结果的成长记录袋。学期末,依据学生的成长记录实施评定。如数学此项评价的分值为30 分,主要考查学生学习数学的态度、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程度、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情况、完成书面作业情况、实践操作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如写数学日记、写数学小论文、小制作等)。语文此项评价的分值是20 分,重在考查学生在平时学习中的参与合作意识、实践行为。特别是参与语文性质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如在各级刊物上发表作品,在校内语文性活动中的表现(如参加板报组、广播站、小记者站、校刊等),以及其他语文性的合作实践活动、完成作业情况等。生物此项评价的分值为30 分,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日常学习中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动手操作能力、勇于探索精神、收集整理素材能力、在探究活动中与他人的合作交流等。历史与社会此项分值为30 分,考查内容主要包括主题活动评价、教师观察记录、学生自评、小组评议、个案分析、作业评价等几个方面。美术此项考查为60 分,主要考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学习技能、态度情感、认识能力、活动能力等。

又如:我们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可在入学一开始就实行成长记录袋的过程评价方式。这个档案袋有区别于普通的档案袋,它应该以学生作品为主。学院里可建立一个数据库,专门存放学生的有关信息。教育技术专业的同学在完成学业过程中会有许多电子作品,这些作品放入一个学生的档案袋中,从大一到大四,逐一记录着。

评价是指评价者对评价对象的各个方面,根据评价标注进行量化和非量化的测量过程,最终得出一个可靠的并且符合逻辑的结论。主要是对某个对象进行评价的主观能动体。过程性评价既然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做为主要依据,那么在评价学生时,学生如何收集和处理相关的的资料、学生向同伴介绍相关的资料、学生本人或小组在激烈地争辩中的表现、最后如何接受了正确的观点,归于大体上的一致,从而完成了同化与顺应这一认知过程。过程性评价包含多种方式的评价,即时性评价是其中常用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即时的评价必然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完成的。这就使得评价见之于学习的各个环节。在品德与生活课、品德与社会课程中,这种评价常常被老师们所应用。(即时评价的例证并评析)低年级课程中,老师的过程性评价时时激励着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思考。现实中我们经常会采取这种方法,下面我就来说一说我的一个教学案例:

兴趣是最好的教员,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初动力。 吕叔湘师长教师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可是持久以来,困扰着思想品德课讲授,制约讲授结果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热情不高,兴趣不浓。大都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道理晦涩、古板、乏味、浮泛。于是在讲堂上呈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遍和厌学的场合排场。如何才能扭转这一颓丧消极的心理定势,上好思想政品德课呢?我认为,除了教师当真钻研教材,提高自身的讲授艺术外,还应注重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有获取常识的要乞降能力。

推荐第2篇:教学评价的方法与设计总结

教学评价的方法与设计培训总结

2009年10月,根据我校校本教研培训计划,结合教师继续教育,就新课程下的教学评价与设计开展集中培训活动。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从怎样进行课堂评价、教学评价中的自我反思以及新课程下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通过学习、讨论等活动。

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引发了我们对教育教学本质属性的重新认识,引发了教育教学的全面改革尤其是课堂教学的改革。而课堂教学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课堂教学评价的重新思考和定位。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课堂教学的评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评价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新课程对原有的教学目标进行了修订,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对教学目标进行了细化,这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是各学科教学评价中必须首先予以关注的。知识与技能是最基本的教学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内容。深厚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技能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教学过程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智慧、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造就人格的主要方面,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必须以人为本,不仅强调学科的价值,更要强调学科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断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起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二、评价对教学资源的整合

在传统教学中,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唯一依据和资源,课堂上,教师只是依据教材传授知识。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材是教师授课的重要依据,但不是唯一的依据,教学资源由单一转向多元。教师在选择和处理教学内容时,要多方面地开发和整合各种教学资源。教材是一资源,也是最基本的资源。学生,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实际、知识基础和思想状况也是一种资源。教学环境包括教学设施、教学手段也是一种资源。教师的知识储备、各种相关的信息等等,都是教学资源。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整合。因此,在课堂评价时要关注教师在教学时,是单纯教教材,还是以教材为主线,科学、有机地整合各类教学资源,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评价学习方式的改变

新课程突出强调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的教学理念。教师要在新课程观念的指引下,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打破陈旧的“满堂灌”教学方式,提倡和推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通过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学生的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不断得以培养。因此,课堂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方式的转变。第一,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是否全体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是否全身心地投入了学习的全过程。第二,关注学生之间是否有良好的合作;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是否有较多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反馈。第三,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学生是否敢于质疑,敢于提出具有挑战性和独创性的问题并展开讨论;学生思维是否活跃,是否主动、积极地思考。第四,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学生是否有愉悦感,能否自我控制与调节学习的情绪。第五,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成状态。学生是否能生成预设内容,是否能自主地生成非预设内容,得到意外的收获。 一切评价围绕“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宗旨;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意志和人格等方面的发展及学生的需求、潜能等也需给予评价。评价的手段和方法要多元化;让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教学评价,因此,新课程背景下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不是简单的对原有课堂教学评价的否定,而是发展与超越,它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发展。

推荐第3篇:教学评价设计的原则及方法

教学评价设计的原则

1.目标性原则

教学评价的设计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在教学之后,学习者在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等方面是否产生了如教学目标所期待的变化,这是要通过教学评价来回答的,离开了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就无法进行教学评价。

2.关联性原则

设计教学评价时应关联教学目标与评价方式,追求不同评价方式的互补,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和工具,促进学习目标的实现。

3.过程与结果统一原则

教学评价,既要评价教学的结果,也要对教学的过程,对教学中的方方面面进行评价。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要改变以往过分重视总结性评价的教学评价方法,强调形成性评价、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兴趣、参与程度、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作品等进行评估。

4.客观性原则

在设计教学评价时,从测量的标准和方法到评价者所持的态度,特别是最终结果的评定,都应符合客观实际,不能主观臆断或掺入个人情感。 5.整体性原则

在设计教学评价时,要对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做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而不能以点代面,以偏概全。为此,教学评价应该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实现评价的主体、内容、方式、对象和标准的多元化和评价过程动态化。

6.指导性原则

在设计教学评价时,不能就事论事,而应把评价和指导结合起来,要对可能的评价结果进行认真分析,从不同角度探讨因果关系,确认产生的原因,设计具有启发性的应对方案,以帮助被评价者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教学评价设计的方法

1:量规的设计

2:档案袋评价

3:档案袋的设计

4:问卷调查法

5:调查问卷的设计

6:访谈法 7:访谈的设计

8:观察法 9:观察法的设计

10:作业与测验法

模块四教学设计中“教学评价设计”

可以用描述性语句介绍你将采用上述那些“教学评价设计方法”如何如何„„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促进学习目标的实现,教学目标实现程度怎么样„„

推荐第4篇:教学评价的方法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

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价值 的过程。教学评价一般包括对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管理诸因素的评价 ,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教师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

教学评价的两个核心 环节:对教师教学工作(教学设计、组织、实施等)的评价——教师教学评估 (课堂、课外)、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即考试与测验。

评价的方法主要有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

教学评价的作用:

1、诊断作用。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可以了解教学各方面的情况,从而判断它的质量和水平、成效和缺陷。全面客观的评价工作不仅能估计学生的成绩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教学目标,而且能解释成绩不良的原因,并找出主要原因。可见教学评价如同身体检查,是对教学进行一次严谨的科学的诊断。

2、激励作用。评价对教师和学生具有监督和强化作用。通过评价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经验和研究都表明,在一定的限度内,经常进行记录成绩的测验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很大的激发作用,可以有效地推动课堂学习。

3、调节作用。评价发出的信息可以使师生知道自己的教和学的情况,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反馈信息修订计划,调整教学的行为,从而有效的工作以达到所规定的目标,这就是评价所发挥的调节 作用。

4、教学作用。评价本身也是种教学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的知识、技能将获得长进,智力和品德也有进展。

教学评价的方法:测验、征答、观察提问、作业检查、听课和评课等。

教学评价的要求:

1、明确多次评价的目的和评价对象,以解决评价的方向性问题。

2、明确每次评价的内容,评价的具体目标。

3、明确为评价而准备的条件。

4、对评价资料进行客观、科学的判断。

教学评价的类型:

根据评价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作用的不同,可把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三种类型。

(1)诊断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对评价对象的学习准备程度做出鉴定,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使教学计划顺利、有效实施而进行的测定性评价。诊断性评价的实施时间,一般在课程、学期、学年开始或教学过程中需要的时候。其作用主要有二:一则,确定学生的学习准备程度。二则,适当安置学生。

(2)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调节和完善教学活动,保证教学目标得以实现而进行的确定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改进、完善教学过程,步骤是:

①确定形成性学习单元的目标和内容,分析其包含要点和各要点的层次关系。

②实施形成性测试。测试包括所测单元的所有重点,测试进行后教师要及时分析结果,同学生一起改进、巩固教学。

③实施平行性测试。其目的是对学生所学知识加以复习巩固,确保掌握并为后期学习奠定基础。

(3)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是以预先设定的教学目标为基准,对评价对象达成目标的程度即教学效果做出评价。总结性评价注重考察学生掌握某门学科的整体程度,概括水平较高,测验内容范围较广,常在学期中或学期末进行,次数较少。

按评价所参照的标准划分:(1)目标参照评价 (2)常模参照评价

教学评价的一般方法

(1)绝对评价法

绝对评价法是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以外确定一个客观标准,将评价对象与这一客观标准相比较,以判断其达到程度的评价方法。

绝对评价设定评价对象以外的客观标准,考察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可以促使学生有的放矢,主动学习,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发现差距,调整自我,具有明显的教育意义。

(2)相对评价法

相对评价法是从评价对象集合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对象作为基准,将余者与基准做比较,排出名次、比较优劣的评价法。相对评价法便于学生在相互比较中判断自己的位置,激发竞争意识。

(3)个体内差异评价法

个体内差异评价是以评价对象自身状况为基准,对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的评价方法。在这种方法中,评价对象只与自身状况进行比较,包括自身现在成绩同过去成绩的比较,以及自身不同侧面的比较(如将学业测验结果与智能测验结果相比较,根据二者的相关程度确定学生的努力程度等)。

个体内差异评价法比较充分地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力图减轻评价对象的压力。但是,它只是使评价对象与自身状况进行比较,既不是按照一定客观标准进行评价,亦无评价对象间的相互衡量,容易导致信度降低,学生自我满足,因此常与绝对评价、相对评价结合使用。

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

首先,在评价主体上,更加强调学生的自评。

其次,在评价功能上,更加注重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再次,在评价类型上,更加重视实施形成性评价。

最后,在评价方法上,更多采用绝对评价法。

教学评价的原则

1.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从测量的标准和方法到评价者所持有的态度,特别是最终的评价结果,都应该符合客观实际,不能主观臆断或参入个人情感。因为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给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以客观的价值判断,如果缺乏客观性就失去了意义,因此而导致教学决策的错误。

2.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指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对组成教学活动的各方面做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而不能以点代面,一概而论。由于教学系统的复杂性和教学任务的多样化,使得教学质量往往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来,表现为一个由多因素组成的综合体。因此,为了反映真实的教学效果,必须把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综合起来,使其相互参照,以求全面准确的判断评价客体的实际效果,但同时要把握主次,区分轻重,抓住主要的矛盾,在决定教学质量的主导因素。

3.指导性原则

指导性原则是指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不能就事论事,而是要把评价和指导结合起来,要对评价的结果进行认真分析,从不同的角度找出因果关系,确认产生的原因,并通过及时的,具体的启发性的信息反馈,使被评价者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4.科学性原则

这条原则是指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从教与学相统一的角度出发,以教学目标体系为依据,确定合理的统一的评价标准,认真编制、预试、修订评价工具;在此基础上,使用先进的测量手段和统计方法,依据科学的评价程序和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数据进行严格的处理,而不是依靠经验和直觉进行主观判断。

推荐第5篇:教学评价方法[1]

教学评价方法

教学是培养人才、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评价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原则,利用所有可行的评价方法及技术对教学过程及预期的一切效果给予价值上的判断,以提供信息改进教学和对被评价对象作出某种资格证明。

一、教学评价的方法体系

1.适合各类教学活动的教学评价形式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必然对教学评价的形式提出与之相适应的多样性要求,故产生了以下几种基本评价类型的细分形式,即适合各类教学活动的教学评价形式:(1)“教学摸底”型评价。(2)“教学反应”型评价。(3)“教学反馈”型评价。(4)“成果把握”型评价。(5)“认可”型评价。(6)“实态把握”型评价。

教学评价必须是有助于教学活动更有效地开展,因此评价和调节教学活动的结合方式就应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必须根据各类教学活动的特点灵活地加以运用各种评价形式。

2.成绩评价中的绝对评价和相对评价

在制定教学目标的同时制定教学细目标,其目的之一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目标进行教学;在考核学生过程中,对照目标进行考核。这就是根据已定教学细目标为标准的绝对评价。这种取绝对标准的评价不仅对教师来说具有追求价值,而且对学生来说又具有学习价值。当然,判断一个学生的进步情况时,除了用绝对评价外,还需要用相对评价,这就是把某个学生放到全市乃至全国的学生总体中,看其所处的相对地位。这种取相对标准的评价,对于选拔优秀生、淘汰差生是需要的;对教师了解学生间的差异情况也是有利的。

3.多种水平的形成性评价

评价的目的从某种程度讲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学习能力与潜力。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结合某些学科的特点可采用复式教学与评价,即根据复式教学的特点采用多种水平的评价。具体做法是:根据学生分成的A、B、C不同水平层次的3组情况,在检查学生的到达目标程度时,分别出3套同一内容的不同要求的检查题,让学生在同一时间完成。完成的结果,也许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会得到好成绩,而相反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则会得了个不理想的成绩,或者大家都得到较好成绩。不管什么样的成绩,都不能做A、B、C3组成绩的横向比较(也不能比较),而是让学生把成绩自己作个前后成绩的纵向比较,看是进步还是退步。当然,A、B、C3组的学生并不是恒定的,随着他们学习水平的变化可以随时作调整。

4.个体内差异的评价

当试图判断或解释一个学生的某一方面的进步时,必须将其与该学生的另一些方面相比较,然后作出适当的评价。通过这种个体内的差异的比较而作出的评价,就是个体内差异的评价。教师可以把一个学生的各科学习情况作横向比较,以此了解学生在内容相关程度高的学科中的学习情况,还可以经常把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他的智力相比较,以此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努力程度:把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他的兴趣爱好相比较,以此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学科特长。这些做法都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其学习潜力。

5.分阶段总结性评价

除了每学期、每学年对学生进行的全面考核,即期终考核和学年总评外,还可以在一定年级段各进行一次学生知识、能力、个性心理特征的总检验。这种总结性评价的内容包括学习方面、思想品德方面、体育卫生方面和个性心理品质等方面。检查的方法、形式各种各样,主要由学校领导和具体职能部门(如教育科学研究室、教导处等)对学生通过听课、考核,召开教师、学生、家长座谈会,参加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以及有关项目的测定。通过这些方法的调查、了解,收集、积累相应的资料,为对学生作出全面、客观的分析、评价提供依据。 6.主要的评价方法及评价工具

教学评价的方法是教学评价的主体为完成教学评价任务所采用的某些工作方法。而教学评价的工具,则是教学评价的主体在进行教学评价工作时常用的一种评价技术,是对评价对象进行测定时所采取的方式和手段。这如同医生看病中的诊断方法和探查器具那样,既有其联系的地方,又有其不同的方面。无论是教学评价的方法还是教学评价的工具,都受评价目的和评价内容所制约。在对学生的评价中,采用的主要方法有:既有数量化方法,也有非数量化方法,视评价的目的、内容而定;同时,在这两种方法下,又可以根据教学活动的进程与要求适当采用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在这中间还可根据评价的价值标准与目的,灵活使用绝对评价或相对评价。当然,这些评价方法具有相互间的联系与影响。无论是哪种评价方法,都需要使用一定的评价工具,即要有一定的评价技术。常用的评价工具有:(1)教师自制的各科测验;(2)各类标准测验;(3)行为观察记录;(4)问卷法;(5)交谈法;(6)创作,作品分析;(7)技能实演;(8)实验报告、研究报告、考察报告;(9)个案分析;(10)各类奖惩。

7.教学评价的组织形式

在教学评价的具体实施中,评价的组织形式也是至关重要的,它从一个方面反映出学校的教学指导思想。只有民主的教学环境才能促使学生充分、自由地发展,这应该体现在教学的民主化方面。因此,教学评价的组织形式也要体现出这个思想。在总体安排上,可提出教师——学生——家长评价的相互结合,充分依靠这些评价主体的力量,尤其是学生的力量,使评价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教学评价的组织形式一般可分为“他评”和“自评”两种,其中“他评”又可分为“教师评”“学生评” 和“家长评”3种。在通常的情况下,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占居多数。但是,学生评价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学生应该成为评价的主人,学校也应该尽力创造条件,力图让学生也担负起评价的责任。学生参与评价可分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的相互评价。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活动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能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在评价的组织形式中应强调教师——学生——家长系统的共同评价。因此,还需要动员家长也来参与评价学生的工作。

无论是教师评价还是家长评价,都应该强调评价学生既要有客观性,又要带有鼓励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充满信心,哪怕暂时的退步也要把它作为进步的起点。只有这样的评价才会给学生带来不断上进的勇气。当然,在学生的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中也应强调发现自己的长处和发现别人的优点。

8.学生综合发展手册

从和教学评价的关系来说,学生手册是确认一学期或一学年教学成果的总括评价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和教学活动的联系上来说,学生手册通过将学校的评价结果通知给本人或家长,在对本人的努力作出肯定的同时,又指明了今后的努力方向。此外,它还担负着密切学校家庭联系的职能。为此,学生手册必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在内容和形式上要考虑到使学生手册能准确地反映出学生在与学校教学目的有关的德、智、体、美、劳各领域中的努力成果和成绩,明确今后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2)在内容上,应设法使家长及学生本人能够对评价的观点、标准、记载内容的含义等有较正确的理解。

(3)在形式上,根据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应有不同阶段使用的不同学生手册。 (4)在以设定具体评价标准的到达度评价时,必须附设具体的目标参照表,以期使家长对孩子的认识和学生对自身的了解有更明确的把握。

(5)在内容和形式上,除了能反映学生的阶段特征外,还应该能反应学生的连续特征,即既能记录学生的阶段发展情况,又能记录学生整个受教育过程中的各方面发展情况。

为了使学生手册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教学评价的职能,且具备上述几个特点,可以把学生综合发展手册设计成3种类型:一是一学期和一学年的学生总体发展情况汇报手册,并分低高年级两种略有不同的手册;二是学生个体综合发展情况一览表,把学生进校至毕业的各方面表现、发展记录在案;三是学校——家庭联系册,通过它及时向家长汇报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并及时从家长那里获得反馈意见。

二、教学评价的实践过程

1.教学评价的对象与主体

教学评价的对象,可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广义的评价对象包括教学的一切方面,狭义的评价对象即为学生,它涉及学生智力、体质、品德、审美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学生作为受教育的对象,作为教学活动最终目标实现与否的体现者,当然在教学评价中占据核心的地位。因此,一般学校教学中的教学评价对象主要放在学生身上。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受教育者得到充分的发展,使教学活动及其成果更为理想,达到预期的目的。那么,究竟由谁来对这些对象进行评价呢?换句话说,究竟由谁来担当评价的主体呢?根据教学活动的要求以及现代教学评价的特点,一般来说,评价主体应能实现下列任务:(1)能亲自参加教学活动并能对其目标的完成与否直接起作用的;(2)能对教学活动的结果直接承担责任的;(3)能根据评价结果,就教学活动的改善及时采取某些对策的。当然,还应拥有办学的决策权,能为办学创造各种条件的。根据上述要求,可以看出,能够直接成为评价主体的是:教师、学生、家长、学校领导以及教育行政机构。

2.教学评价的目标系统

现代教学评价思想认为,目标的判定是必不可少的,带有决定性意义,在研究“如何评价”之前,必须先弄清要“评价什么”。在一定意义上说,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评价。教学目标必须与评价目标保持一致,这样,评价的结果和教学活动的效果就可统一,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效果的评价。而且,还能使评价和教学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努力集中到一个方向上去,使评价真正发挥出调节教学活动的机能。

在反映教学活动基本目的的教学目标中,既包括高度抽象概括的目标,也包括具体个别的目标,水平是多种多样的。学校可根据办学指导思想、人才规格、课程要求制定出一整套学校目标体系:(1)学校培养目标、学生培养规格细则;(2)各育目标:德育目标、智育目标、体育目标、美育目标、劳动教育目标等。(3)能力目标。

3.教学评价的范围

现代学生评价与传统学生评价的一大区别在于评价的广度。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一群个性各异的学生,一个班里的几十名学生,就有几十种独一无二的个性,由此就决定了每个学生在发展上的差异。因此只有对每个学生进行全面地了解、研究,才能对每个学生作出全面而客观的评价。为此,对学生的评价范围就必须扩大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整个学习、活动领域中,即德育方面、智育方面、体育保健方面、美育方面、智力方面、非智力因素(情感、意志等)方面、家庭环境方面,等等。 4.教学评价的组织实施

教学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它是从教学的基本目标和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目标出发,来考查学生的现实状况和到达目标的程度。因此,明确了教学评价的目标以及教学评价的范围后,就得着手开展教学评价的工作,使教学评价落实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去。教学评价的组织实施工作主要有:

(1)目标的追求与实现。教学是一种意图性很强的活动,也就是说,教学是一种引导学生一步步逼近所期待的成长目标的工作。一旦教学目标具体确定后,就得朝着目标不断地努力,这种努力是双向的,既是教师的,也是学生的,是通过整个教育、学习过程来完成的,但两者的汇合点是一致的,最终的效果是明确的,这就是希望教学成果与评价成果相吻合,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的一体化。教学效果应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学生的知识水平,二是学生的能力水平,三是学生的态度水平。

(2)资料的收集。资料是评价的依据,如果资料不充足或者主观意识太强,那么评价的基础就不牢,信度就低。所以,为实施评价而收集资料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这些资料包括由实验、测定而得到的量化资料;也包括由观察、记录而得到的非量化资料。无论哪一种资料的收集都必须充分利用一定的时间、场合和机会,以及有效利用各类评价工具。 当然,评价主体要看到,无论是通过观察法获得的观察资料,还是通过测验法获得的测验资料,都有它们各自的长处和短处。因此,必须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利用,才能对学生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3)资料的处理、分析和利用。在取得评价资料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对评价资料的处理、分析和利用。这中间包括对资料进行整理、分类、统计、分析、解释和利用。这项工作是从价值上对评价资料进行分析和判断的,即是对教学效果作出价值上的判断,因此,它是评价本质之所在。离开了这项工作,也就失去了教学评价的意义,自然也谈不上改进今后的教学工作。所以,必须把对资料的处理、分析和利用贯穿于评价工作的全过程。

教学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它执行着一种特殊的反馈机制,它是克服教学活动对目标的偏差,使教学活动保持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评价主体应该认识到,一个简单的分数,如58分或94分,其作为反馈信息的质量是不高的,只有除这个分数之外,再加上适当的描述性的评语和该分数反映的具体知识目标的掌握情况、能力目标的发展水平,才能真正发挥评价的反馈功能。

推荐第6篇:教学评价设计

教学评价设计

课结束时,教师对本内容和目标完成情况加以总结后,让学生在评价表中进行自我评价(知识评价、态度评价),以及同桌进行互评。课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给出评价反馈,并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不断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

具体的评价内容包括:知识掌握情况:知道了光的三种现象。 知识应用:会结合生活实例,知道其原因。

表现情况:认真思考,课堂上发言,表现积极。

学习方法:对其他类似性质的教学内容,能够迁移学法。

教学方面: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完成情况、教学效果等。 (1) 学生自评表:

知道了光的三种现象 知道□ 基本知道□ 不知道□

知道了现实中各个实例是光的哪种现象 知道□ 基本知道□ 不知道□

掌握了基本的实验研究方法 掌握□ 基本掌握□ 没掌握□

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 很好□ 好□ 待改进□

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 很好□ 好□ 待改进□

(2) 同桌学习互评表

同桌姓名:

等次:优、良、中、差

积极参与实验研究的分析,在大部分时间里他(她)踊跃参与 表现积极,举手发言

他(她)的意见总是对我很有帮助 他她经常鼓励/督促我

我对他(她)的表现满意程度 (3)教师评价表

全体学生在动口、动脑、动手中参与教学 非常好(

) 很好(

) 一般(教法的安排是否恰当

非常好(

) 很好(

) 一般(学生思维活跃,积极主动发言

非常好(

) 很好(

) 一般(教学目标完成情况如何

非常好(

) 很好(

) 一般(学生在学习中有愉悦的体验,每一名学生是否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非常好((

) 一般(

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

非常好(

) 很好(

) 一般(学生学习本节课还存在的问题:

想法:

学生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 ) ) )

很好)

推荐第7篇:教学评价的方法与设计读后感(推荐)

《教学评价的方法与设计》读后感

黄润转

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引发了我们对教育教学本质属性的重新认识,引发了教育教学的全面改革尤其是课堂教学的改革。而课堂教学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课堂教学评价的重新思考和定位。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读罢《教学评价的方法与设计》,我认为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评价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新课程对原有的教学目标进行了修订,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对教学目标进行了细化,这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是各学科教学评价中必须首先予以关注的。知识与技能是最基本的教学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内容。深厚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技能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教学过程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智慧、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造就人格的主要方面,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必须以人为本,不仅强调学科的价值,更要强调学科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断致力于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起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二、评价对教学资源的整合

在传统教学中,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唯一依据和资源,课堂上,教师只是依据教材传授知识。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材是教师授课的重要依据,但不是唯一的依据,教学资源由单一转向多元。教师在选择和处理教学内容时,要多方面地开发和整合各种教学资源。教材是一资源,也是最基本的资源。学生,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实际、知识基础和思想状况也是一种资源。教学环境包括教学设施、教学手段也是一种资源。教师的知识储备、各种相关的信息等等,都是教学资源。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整合。因此,在课堂评价时要关注教师在教学时,是单纯教教材,还是以教材为主线,科学、有机地整合各类教学资源,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评价学习方式的改变

新课程突出强调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的教学理念。教师要在新课程观念的指引下,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打破陈旧的“满堂灌”教学方式,提倡和推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通过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学生的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不断得以培养。因此,课堂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方式的转变。第一,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学生是否全体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是否全身心地投入了学习的全过程。第二,关注学生之间是否有良好的合作;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是否有较多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反馈。第三,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学生是否敢于质疑,敢于提出具有挑战性和独创性的问题并展开讨论;学生思维是否活跃,是否主动、积极地思考。第四,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学生是否有愉悦感,能否自我控制与调节学习的情绪。第五,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成状态。学生是否能生成预设内容,是否能自主地生成非预设内容,得到意外的收获。 总之,一切评价围绕“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宗旨;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意志和人格等方面的发展及学生的需求、潜能等也需给予评价。评价的手段和方法要多元化;让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教学评价,因此,新课程背景下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不是简单的对原有课堂教学评价的否定,而是发展与超越,它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发展。

2010-2-19

推荐第8篇:高职课程教学设计评价方法与标准

高职课程教学设计评价方法与标准

郑春禄,耿玉香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沧州 061001)

摘要:文章对高职院校当前课程评价的方法和标准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对课程设计方案科学评价的方法和标准进行了阐述。提出多元专家对口评价、方案评定与效果综合分析是客观评价课程的保障;教育理念决定设计思路、课程整体设计评价的核心是项目、课程单元设计评价的要点是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规律。

关键词:课程评价;对口评价;效果分析;教学设计;方法;标准

以“做中学”、“做中教”为主题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从试点到推广,各院校都在对教师的新理念的教学设计方案进行验收或评比。课程评价是一个边评议、边改进、边提高的过程,是加强课程建设的有效途径,其目的在于不断改进课程教学,提高课程的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科学客观的评价起到“引导”和“促进”作用,科学的教学设计评价标准和方法是保证科学客观评价的基础。多元专家对口评价、方案评定与效果综合分析是客观评价课程的保障;教育理念决定设计思路、课程整体设计核心是项目、课程单元设计要点是职业技术教育教学规律是制定评价标准的要点。

一、常见验收或评比中存在的缺陷

我国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不断完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以能力为本位的“项目课程”模式、以德国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基础的学习领域课程模式、引进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的构思-设计-实施-运作的工程教育(CDIO)模式及我国的“1221”模式等在国家示范高职院校中得到试点。绝大多数试点的过程是从课程改造开始。课程改革中都有立项和验收或者是全面改革层层评比选优。常见验收或评比中往往存在如下缺陷。

1. 组织仓促,只评方案质量,不测学生效果 泰勒认为:“课程评价是决定学生行为改变实际达到何种程度的过程”。学校为了申报示范校或试点专业等内涵建设活动急于推出课改典型,决定组织课改试点或教学设计比赛,多数是学期初发文,本学期验收或评比。验收或评比的措施包括听课(1-2次)、提交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和部分单元设计(教案)、说课(专家评议)等环节,对课程教学学生能力培养效果缺少测试分析。也就是说评价方法注重了方案本身的质量,而忽视了方案执行效果的评价。

2. 急于求成,评价侧重模式,项目任务欠缺考究

廖哲勋认为课程评价“是通过系统调查、收集数据资料,对学校课程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以此来决定是否接受、改进或排除某种课程或特定教科书的过程。”推行“做中学”为核心的行动导向的课程以来,项目课程、学习领域课程、CDIO课程等在高职院校教师中从学习领会到具体应用需要“模仿”—“改造”—“优化”—“完善”的过程,一门课程教学至少一个学期,从模仿到完善至少需要进行两轮教学。在课程评价中多数是在形式上模仿项目课程、学习领域课程、CDIO课程等课程模式的初级阶段。课程的项目和任务的典型性缺少职业岗位实践专家们的考究。也有模仿学习领域课程开发过程以失败而告终,不得再进行课程改造的例子。

3. 偏重形式,标准可操作性差,专家专业不对口 钟启泉先生认为:“课程评价是根据一定的课程价值观或课程目标,运用一定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的搜集信息、资料,分析、整理,列课程方案、课程实施过程和结果等的价值或特点作出判断,从而为课程决策提供可靠信息的过程。”

验收或评比需要标准,多数学校采用对应项目课程、学习领域课程、CDIO课程等模式的评价标准或精品课程标准的简化,形式上似乎严密,但由于评委本身对专业岗位的不对应

(如项目和任务设置是否合理、对应任务教学安排的合理性等)造成评价标准的可操作性差。强行操作势必误判。

二、建立科学评价系统,客观评价设计成果

时常听到企业抱怨高职毕业生职业意识差、动手能力弱、业务上手慢。根本原因在于课程设计。课程评价和建设缺乏企业专家参与是高职教学受累不讨好的关键,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相结合的的评价体系是科学评价课程的基石,充分准备与层层把关是优秀课程教学设计产生的途径。

1.多元专家对口评价,消除跨行误差

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课程的典型工作任务(项目、学习领域、任务)的确定。无论采用什么模式,企业一线人员、教学人员、教研人员共同开发课程是基本方式。在对课程评价时本行业企业专家、本专业教育教学专家是评价实施的权威。现行的课程评价评委组成多为教学、教研等岗位负责人,由多个跨行业(专业)人员组成,同时对一门课程按同一个标准评价,难免对课程组成的项目和任务开发结果的典型性以及教学特性做出不公正的评判。

我们认为,课程评价程序应当由典型岗位的实践专家(不少于3个同类企业的7个专家)和同门课程其他教师(不少于3所学校的5名教师)一起考究项目和任务的典型性和合理性,根据确定的典型项目和任务分析评价;由教学和教研专家评理念,根据设计者的说课汇报评价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就业导向、做中学和做中教的高等职业教育思想的理解和应用水平;由同类课程专家根据听课和对学生测试评价教学方案中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和“显性知识”、“隐性知识”、“技能”三大要素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安排的科学性。以上三种措施构成多元专家对口评价,消除跨行误差,综合评价方案质量。 2. 方案评价与实施效果综合评判,保证评价的科学性

理论上合理的方案只有通过教学实施效果来证实。所以我们对方案良好以上的教学设计经过效果实测进行进一步评价。一般进行2-3个单元的教学效果(随堂测验和抽检)和课程完成时教学效果进行评测(书面知识的测验、30%学生的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项目的抽测,综合能力考核三项,按课程设计目标命题)权重按40%、60%计算效果分数。课程设计的综合得分按方案和效果各50%计算。

3.科学组织,分级选送,确保优秀设计的示范作用

教学设计需要时间,尤其是整体设计需要企业专家的协作。基于工作过程课程的开发对绝大多数教师来说是新任务,理念需要变、开发条件需要创造、思路需要不断优化、方案不断修改和完善。所以不管哪个层次的试点和比赛都需要给老师们足够的时间,至少是期初通知,期中开始验收评价。选送的程序应该从课程组—教研室—系—学校层层选送,逐步优化,确保优秀设计的示范作用。

三、制定科学可行的评价标准,突出设计成果重点

国家精品课程评价标准用于学校级高职课程教学设计评价过于宏观,课程的性质、学校师资、学校实践条件及课程资源等的差异决定了用一个宏观的标准评价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制定科学可行的评价标准,突出“因地制宜“和“因材施教“的设计成果重点是学校级课程评价的必需。

1.教学和教研专家评理念的标准应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方式两方面评定。课程内容评价从课程与专业的关系、项目和任务的开发过程是否符合基于工作过程的思路来评判。教学方法与方式从“教”、“学”、“做”的关系处理是否得当,显性知识传授是否高效、隐形知识和技能采用的训练是否科学,综合评价课程设计中传统教法和行动导向教法选择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等方面来评判教学过程科学性。

2.实践专家和同门课程教师评项目和任务的标准从项目的典型性、任务的合理性来评价项

目和任务开发质量。实践专家精通的是项目和任务的实际工作过程,课程教师明白的是课程在整个专业教学中的作用和本课程中典型项目和任务的教学实施。二者权重各50%。

3.同类课程专家评教法的标准是设计的教学过程符合职业技术教育的心理学规律。传授是显性知识获取的最高效方式,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多媒体手段应用将传统的传授效果大大提高。隐形知识和技能的取得必须通过“做”的过程去领会和获得,动作技能往往需要反复的“做”才能掌握。即评价教法必须从“教”、“学”、“做”的活动安排的科学性和实训室、车间、多媒体、网络、教材和参考资料等教学资源利用的合理性两方面综合评价。二者权重各50%。

4.实施效果的评判标准就是其单元教学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基于工作过程课程重视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在课程整体教学目标描述中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在单元(任务)教学目标中描述中的层次则应为对知识、技能、能力的具体描述,必须可以度量。

课程设计的评比或验收是课改中经常性工作,随着理念的改变,课程评价的标准也在变。基于“做中学”、“做中教”理念的教学设计的整体设计的核心是项目、单元设计好坏在于教学过程安排是否符合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规律。多元专家对口评价、方案评定与效果综合分析为客观评价课程提供了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1] 戴士弘,课程整体教学设计的模式[EB/OL],财经教育资源网,2008-11-24.

[2] 戴士弘,职教课程评价标准的创新——“6+2\"基本原则[EB/OL],财经教育资源网,2008-11-24.

作者简介

郑春禄,男,1963-,河北沧州人,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电气系主任, 教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 耿玉香,女,1966-,河北孟村人,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系主任, 教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

电话:0317-2128895, 6985865,

e-mail:zhengchunlu@126.com 地址:河北省沧州市朝阳南街 邮编:061001

推荐第9篇:信息化教学评价的方法

信息化教学评价的方法 教学的评价虽然方法多种多样,但无外乎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入手,定性的方法常用的有评议法,即由评价小组成员通过听课进行集体评议,对其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定性分析。定量的评价方法主要有量表评价法,即在听课的基础上,由评课人员填写评价量表,对授课人按照评价表中的指标内容逐一打分,然后,汇总所有的评价表,运用一定的统计方法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出每个评价对象的总得分或等级。而问卷调查法是兼有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的一种评价方法,即可以通过学生了解当堂课的学习效果,又可通过其他教师了解该教师较长时间的教学情况。

构建评价的指标体系

要使测评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可比性,关键问题是要制定科学可行的量化指标体系。在构建信息化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时,我们可以借鉴其它学科比较成熟的评价指标体系,再结合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点来选取评价指标,并根据每项指标在教学中的作用大小来确定权重,使指标在量化的过程中起着客观、可比的作用;同时,在选定指标时,要注意指标不能太多,太多不易操作,也不能太少,太少区分度不够,因此,指标体系确定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避免指标因素重叠交叉,重复赋权,使之更能适合于教学评价的需要。根据上述原则,信息化教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其中5个一级指标分别为教学目的、教学资源处理、教学方法、教学艺术、教学效果,一级指标又包括若干个二级指标,每一项指标的评价等级又分为A、B、C、D、E五级。 A级:很好地完成各项指标要求,成绩评定在90--100分之间。 B级:较好地完成各项指标要求,成绩评定在80--89分之间。 C级:达到各项指标要求,成绩评定在70--79分之间。

D级:基本达到各项指标要求,但有某些不足,成绩评定在60--69分之间。 E级:基本没有达到各项指标要求,缺点和错误严重,成绩评定在60分以下。 附:信息化课堂教学评价量表

推荐第10篇:写字教学评价的方法

读书笔记

写字教学评价的方法:

《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在重视学生掌握计算机汉字输入技术的同时,必须继续强调中小学生继续写好汉字。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写字教学应该加强,不应削弱”。对于写字教学的目的和意义,意见指出:“规范、端正、整洁的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热爱祖国的文字,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并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也是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之一。”从便于操作和检查的考虑出发,《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各学段的写字教学目标作出了明确安排:

一至二年级——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三至四年级——能使用硬笔熟练的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学习用毛笔临摹正楷字贴。

五至六年级——用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能有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这些教学目标对写字的姿势、写字的态度、写字习惯、写字技能以及学生的书法欣赏能力等都提出了要求,因此,写字教学评价中应注意全面、综合地评价学生的写字水平。

第11篇:教学评价方法的设计过程中的经验和收获

教学评价方法的设计过程中的经验和收获

学习了"教学评价方法的设计",我的理论知识又有了一定的提高,对教学有了更多的了解,为我以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通过学习,我有了如下收获:

课堂教学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系统。精心的教学设计,充满激情的讲解,细致入微的课堂指导,是实现教学目标、激发学习动机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然而,如果没有有效的评价机制对学习效果进行及时评价与反馈、监督与激励,也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教学评价对反馈学生表现,促进学生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学的最终效果虽然体现在终结性评价上,但保证最终效果的关键却是过程性评价,并且:1.评价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具有公平性2.过程性评价要提供频繁、及时、有效的反馈。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受成就、被同伴认可,树立榜样,是激励学习动机、激发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在评价过程中建立一套激励机制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强有力措施。评价反馈是教师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需要教师学习并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能,更需要教师的付出和努力。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尝试着使用过程性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他们的创新意思,争取使教学取得较好的结果。

第12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图层基本操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课程,让学生把学习的过程变成生活的过程,加强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能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图层的含义。

2、熟悉图层面板的操作方法及掌握文字工具的使用。

过程与方法:

1、向学生渗透一幅好作品的衡量标准,要有创意和思想。

2、让学生了解图层的重要性。

3、学生通过作品点评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动手实践的热情,增强学会声分析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及发展学生的信息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图层概念;掌握图层的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图层概念及操作;各种图层样式的设置。 教学过程:

一、新课授知

1、图层的概念:用课件和几个透明的胶片展示图层的概念,讲解图层的特点(如:图层的透明性、顺序性、遮蔽性和独立性)。

2、图层的基本操作:教师指出图层面板的位置,让学生熟悉图层面板。熟悉后,提问学生:新建图层图标在哪?眼睛图标作用?以及当前图层是哪一层?让学生对这些图标进行操作,看图像的显示变化

3、图层样式:介绍文字图层,演示文字工具的使用,让学生完成对联文字的输入。

二、归纳总结:师生共同总结图层概念、特点及文字图层的生成,图层样式的设定应用。

点评:本课以轻松、灵活地形式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难点处理得当,在图层基本概念、基本操作细微处,颇为用心,效果很好。师生双边互动,课堂气氛活跃。较好地完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评价方案:利用小组间互评及时报给组长,组长给与组员讲解、分析作品情况,然后组长告诉老师,老师与同学及时点评作品,看哪些作品优秀及时展示,对于做得不太好的及时给与帮助,小组间进行改正,完善自己的美工作品。

学生反馈:课上动手实践操作很好,使我们记知识点扎实,同时学生也感到自己动手的乐趣,虽然作品不太完善,但他们用心做感受到知识的乐趣。 教学反思:

通过图层生成作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把教学过程设计为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以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品质。通过合作开展活动,促进了同学之间的交流和融合;通过汲取他人的学习方法,促进了自身学习方式的改进。

不足:本课教材中知识点多,而上课时间有限,所以有选择的讲解知识点,对于“修边”和图层的合并会在下一节课讲,总体看,课堂调控制还可以,但学生操作时间还不够充分,作品完善得仓促,有待今后加强。

第13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

综合实践是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新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不受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的限制,具有活动空间的开放性,活动内容的综合性,活动形式的灵活性等特点,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动手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较好地满足了学生个性和创新素质发展的需要,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载体。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特征及其特殊性,在评价时,应重过程、重参与,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综合性和全面性,评价标准的合理性,以及评价方法、手段的多样性。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对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作了一些尝试。

一、转变教师评价理念,促使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自主选择、直接体验、研究探索的学习为课程的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为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学生个性养成为课程的基本任务的非学科性课程。所以,综合实践课程中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关系到教师如何把握对学生全面培养的尺度。要把握好这个尺度,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更新评价理念,应该在吸收学科课程评价优点的基础上,进行具有综合实践课程自身特点的评价。无论是在评价内容上,还是在评价方式上都必须力争做到客观、公正。其次是注意评价时的用词和语气,不能有讽刺、挖苦的意思,对学生的不足之处不能进行直接批评,要以委婉、规劝的话语来引导。

综合实践课程在设计上突破了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采取了大主题、长周期、慢节奏、重过程的教学原则,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而且综合实践课程强调的是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直接体验,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及本身的实际状况不同,所体验到的东西也是不同的,因而,传统学科课程的评价方式不适用于综合实践课程的评价。我们在评价过程中要根据所授课程内容的特点,设计评价的内容和评价的指标。把握住课堂教学内容,针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各方面情况给以及时、适当的评价。这样,学生就会从不同的评价内容中不断地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要特别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和实践体验,重视过程的评价,并且把对学生的评价与对学生的指导紧密结合起来。在评价时,必须遵循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评价的参与原则和过程原则。

例如:五年级的“钱币·历史·生活”这一单元,教师可以分为四个步骤进行教学。第一步骤,教师可找来一些有关钱币的书籍、光盘等资料,让学生翻阅、查找、摘抄有关钱币发展的知识,记录内容可以是钱币的“古代”,也可以是钱币的“近代”,还可以是钱币的“当代”,以及通过走访或探访所取得的资料和新发现,然后整理出来。第二步骤,让每组学生进行摘抄、查找、记录、汇报,并解决在生活中如果遇到假币的处理办法。第三步骤,让学生根据收集、摘抄、整理出来的信息,及理财方面的知识进行汇报、展示。第四步骤,让学生对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开展演讲比赛并提交倡议书。 针对上述不同内容的课时,在对学生评价的内容上也应是不同的。第一步骤可以是以教师点评和组长评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简单评价。学生在第二步骤中的汇报可以要求学生对收集材料、整理材料的情况以及学生在汇报时语言表达的情况进行评价。重点放在收集信息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方面,这也是本单元的重点评价内容之一。第三步骤的评价内容是对学生理财方面的知识的汇报进行简要评价。第四步骤是对学生演讲时语言表达的情况和学生设计的倡议书的文字表述进行评价,重点放在演讲的表情和语言表述的能力上。这样通过四次不同内容的评价,学生就会从收集材料、整理材料、语言表达和实践操作等方面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奠定基础。

三、重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注重评价的多元化与多样化。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主体是多元化和多样化的。与通常教师对学生进行的学业成绩评价不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评价者是不确定的,包括教师或教师小组,也包括学生或学生小组,家长、社会机构和社会上的个人。例如:教师组织课程时是评价的主体;同学评议、小组评议时学生或学生小组是评价的主体;在实施课题或活动中,相关的企业、社区、机关、专家以及其他社会机构和个人都是评价的主体。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增加了评价的难度,但更容易通过评价鼓励学生的探索和实践。

在评价的方式上,教师要把握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特点。例如:在上五年级的“有趣的纸世界”这一单元时,我设计了一种能充分体现自我评价的方法。当学生制作完既环保又实用的纸制品后,我组织了一次“Show一show我的劳动成果”的主题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表达出自己对所制作的纸制品的看法、意见以及他的审美能力等,然后通过小组内部的简单评述后进行小组间的互相评价。如果学生在评价中出现这样或是那样的分歧,教师就应以“节目主持人”的身份和方式进行调节、评判,使学生能在自我的实践活动中找出自己的不足,最后达成共识。同时使他们找出差距,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及综合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其特殊性,师生可以走出课堂,走向社会,通过动手实践,掌握一定的技能,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要重视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对学生进行评定的作业应该揭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而不仅是针对他们得出的结论。即使最后结果按计划来说是失败的,也应从学生获得了宝贵经验的角度视之为重要成果,肯定其活动价值,营造其体验成功的情境。

四、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开放性的评价方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评价也应该具有开放性,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应尽可能采用集体讨论和交流的形式,将个人或小组的经验及成果展示出来,并鼓励相互之间充分发表意见和评论。例如我在教学《小帽子折纸》时,设计了小组折帽子比赛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收集了不同质地、颜色和大小的纸。首先让学生四人一组合作,相互配合,自由发挥,他们折出来的帽子大小不一,颜色丰富多彩。然后,我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评议,选出“你最喜欢的帽子”,并把学生评议出的作品,放在讲台上展评,请小设计者自己也来评说一下,再由大家评议出最喜欢的帽子在班里展览。在一次次的评议中,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力上都会存在着差异,因此,我们要遵循综合实践活动课评价另一个原则——激励原则。我们在评价的时候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勤于实践、勇于创新,不断促进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评价结果还可采用定性描述的方式,用鼓励性的语言描述学生学习的情况。例如,当学生把自己设计好的“节约用纸实施方案”交上来时,我会在学生的作业上给出这样的评价:“你能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设计出与众不同的方案,老师替你高兴,你的设计真的很棒!继续努力,你会有更大的进步!”“这次的设计比上一次有了更大的进步,要加油!你会做得更棒!”这样的评语以鼓励为主,既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获得了哪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在哪些方面具有潜能,并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使评价结果有利于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五、关注学生的成长,建立档案袋评价模式。

学生在学习中有一个成长的过程,那么,我们在评价时可以运用评价的综合原则,对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内容、要求、过程和结论都应是综合而全面的。为了便于管理、总结和指导学生,我们可以指导学生设计一种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成长记录卡。表格如下: 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成长记录卡 班别:姓名: 主题名称

活动时间

活动方式

组长

小组成员

本人承担任务

本人的体会、感受

自我评定

家长或专业人士评价

指导老师评语

成果形式和进入档案袋的成果名称

评定星级

在表格的后面我们还设计了一种新的评价模式——档案袋评价。档案袋是学生成长的记录,这个记录既包括学生不同学习阶段、不同课题的研究成果或代表性作品,也要反映取得这些成果的过程。这种模式是设计一个体系,将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习情况的有关信息,有目的地进行系统收集和归总,形成学生在这一阶段在一门课程或一个或多个学习领域中所作出的努力、进步情况、学业成绩方面的结论。从问题的形成到最后成果的完成,每一步骤都建立了完整的信息收集系统,如开题报告、结题报告、每次活动的记录表、调查表、访谈表以及访谈对象的签名、实验原始记录、各种原始材料、学习体会等等,共同形成了每一个小组和学生的学习档案。对这些资料的分析,加上与学生的交谈和直接参加一些学生的小组活动,教师就能够对小组的学习情况和取得的成绩进行实时评价,为课程指导奠定基础。结合学生最后的成果汇报和小组总结,很容易形成以学生自主评价为主的学业成绩评价体系。实践证明,这样的评价得到学生的充分认同,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六、健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独特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综合实践活动不像其他学科一样可以用考试来测定,它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不仅允许学生对问题的解决可以有不同的方案,而且表现的形式也可以丰富多样。另外,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重视学生的实践过程而不在于结论。因此,它以形成性、发展性的评价为主,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所以,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我努力健全评价体系,坚持以鼓励为主,对学生的新方法、新思维、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加以保护。特别是对那些在活动中存在不足的学生,想办法给他们提供活动中成功的机会,然后在评价中加以表扬和鼓励,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自信心。当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时,就会增强学习自信心,更积极地投入学习。课堂上,学生充分发表意见,集思广益,在讨论中碰撞出创新的火花;在轻松的环境中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学会独立思考,培养独特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还可以对学生整一个学年进行评价,因而,我设计了学生学习学年综合评定表,对学生作出各方面的综合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学年综合评定表 姓名:班别:学年: 评定项目

具体内容

评价等级

自评与他评

A B C D

情感态度

积极参与活动

我对自己的评价: 同学们对我的评价: 父母对我的评价:

老师对我的评价与激励:

主动提出设想、建议

不怕困难和辛苦

合作交流

主动和同学配合

乐于帮助同学

认真倾听同学的观点和意见

对班级和小组学习作出贡献

学习技能

活动方案构思新颖

会用多种方法搜集、处理信息

实践方法、方法多样

实践活动

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参与

会与别人交往

活动有新意

关注社会、关注环境的意识

成果展示

成长记录袋

表演、竞赛、汇报等

成果有新意

回顾一学年,我的感想:

第14篇:开头方法教学设计

凤头展彩,孔雀开屏 ——如何写好作文开头

教学目标:

1、掌握作文开头常用的六种方法以及了解其好处。

2、认识写好作文开头的好处,学会写好作文的开头。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能掌握作文开头常用的六种方法,学会灵活运用作文开头写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起重视。

清代李渔说:“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人一见惊目,不愿弃去。”有一个别出心裁、让人耳目一新的开头,一定会让你的文章增色不少。“凤头赢得百媚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谓“凤头”,就是说开头要像凤凰的脑袋一样,漂亮、优美。特别是考场作文,有人统计过,阅卷时,老师们在一篇作文上逗留的时间平均只有29秒,也就是说有的作文老师们还看不到29秒。在这么短时间里,你用什么办法使老师能认真看你的作文,没有好的开头行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几种开头方法。

二、病文诊断。

下面是以《幸福》为题,同学的作文开头,你觉得好吗?试着说说其存在的问题。

1、“砰”随着一声巨响,我从梦乡中惊醒过来。我睁开眼抬头一看发现爸爸那张严肃的脸,我便不由的感到了害怕。

当我意识到我在读书时睡着,爸爸又是一顿劈头盖脸的臭骂。我心想:做了这么久的作业了,现在都11点多了还不让人睡。还是从前好呀!

2、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工作和学习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主要方式。渐渐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3、社会生活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也离不开个人。因此,只有个体与集体统一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只有两者统一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个体的幸福。雷锋是家喻户晓的为人民服务的典范,他认为人民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帮助人民克服困难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是我应尽的责任。我是主人,是广大劳苦大众当中的一员,我能帮助人民克服一点困难,是最幸福的!他在暂短的人生中领悟了什么叫幸福,那就是困难留给自己,把快乐带给大家,真正实现了个人幸福与集体幸福的统一。 【病因分析】

1、说一些与主体内容无关的绕弯子的话。

2、交代不清,似是而非。

3、戴大帽子,造成头重脚轻的局面。

三、作文开头常出现的问题:

1、不能概括文章主体的内容、似是而非。

2、不会使用任何一种作文开头的技巧。

3、说一些与主体内容无关的绕弯子的话。

4、没有文采,平庸,不吸引人。

5、开头过长,造成头重脚轻的局面。

6、只会使用叙述一种表达方式,不会使用修辞。

7、开头概括的内容过小,不能统领全文。

四、诊断对策,方法指导

(一)作文开头常用方法介绍:

1、开门见山法

2、引用法

3、巧用修辞

4、序引题记

5、设问置疑

6、联想回忆

(二)出示例子,总结方法

招式1——开门见山,直接点题

所谓“开门见山”,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指的是写文章时直截了当入题的一种写法,给人简洁明了的感觉。

示例1:“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茅盾《白杨礼赞》)

点评:开篇第一句明确了赞颂的对象白杨树,定准了全文的情感基调——赞颂。

2、“我与父亲不相见己两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景。”(朱自清《背影》) 点评:开篇点题,为下文写寄寓深挚父爱的“背影”设伏。

招式 2——广泛引用, 突出主题。

开头引用警句、名言、诗句、歌词或俗语、谚语、典故等,可以达到吸引读者,帮助 突出中心的作用。

示例1:说起黄山,人们很容易想起徐霞客对黄山的赞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柯蓝《飞红滴翠记黄山》)

2、什么叫成功?顺手拿过来一本《现代汉语大词典》,上面写道:“成功,获得预期的果。”言简意赅,明白之至。(季羡林《成功》)

招式3 ——巧用修辞,展示文采。

开篇使用排比、比喻、设问等修辞,可引起读者对所要面对的事物或观点的兴趣,使文章发端新颖,极富吸引力。

示例:鱼儿告别池塘,你认为它会没命?不,它在追求属于自己的江河!鸟儿告别竹笼,你认为它会饿死?不,它在追求属于自己的山林!石头告别高山,你认为它会孤独?不,它在追求属于自己的天地„„ 《告别是一种智慧》

招式4——序引题记,耳目一新

题记既可以交代写作缘由,亦可以创设环境。它应展示主要内容,揭示作品内涵,意蕴丰富,情味绵长。既要开宗明旨、简洁明了,也要语言精美,富有文采。 示例:母亲声音是我最亲,老师声音是我最敬,同学是我最爱。

——题记 《远去的声音》

2、望长安,灯火明灭,人影暗淡,几许阑珊?

——题记 《想看见你的笑》 招式5——设问置疑,制造悬念。

以提问或设置悬疑开启下文,激发读者心中的疑问,吸引读者急切地读下去。

示例:风筝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与云朵嬉戏,与鸟儿低语。它飞得是这样高,身后那条长长的细线,是谁紧紧抓着不离不弃?为它掌控飞行的正确方向呢?

招式6——联想回忆,巧妙叙述。

由人、事、景、物、等引起回忆,联想、引出下文,展开情节,这种方法就叫回忆联想法。运用回联想法开头,给人一种亲切,自然的感受。

示例:“我与父亲不相见己两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景。”(朱自清《背影》)

2、最使我难忘的,是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先生。(魏巍《我的老师》) 小结:

1、开门见山法、直接点题

2、引用法,突出中心

3、巧用修辞 ,展示风采 •

4、序引题记,耳目一新

5、设问置疑,制造悬念

6、联想回忆,巧妙叙述

五、小结作文开头遵循的原则:

1.开头必须与全文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紧密相联,为突出中心服务。 2.开头要简洁,入题快。

3.语言要有文采,使人一看就有读下去的欲望。

六、小试牛刀:(看谁写得又好又快)

1、写作实践

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几种开头方法, 以“开在心中的花朵”为题写一段开头。

2、成果展示及点评

3、范文欣赏

(1)花开有声,雁过无痕。一抔净土,一掬清冽,一朵无香的花,开放在一个人心中。

——题记

(2)有一朵花一直开在我心中,经受泪水的滋润与思念的氧气,从未凋谢过,飘渺的思想纯在于朦胧的人生,但因有这一朵花,已是最辉煌的牵挂。

(3)在爱的怀抱中,我像一株嫩苗,沐浴着和煦的阳光,吮吸着甘甜的雨露,不知不觉,已被母爱带入了人生的花季。于是,在青春的旅途中,只因有了母爱相伴;我才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4)走进宋词,品味“衣带渐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风雅;走过唐诗,品味“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豪放;走进元曲,品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纤巧,这古典文学啊!在我心中怒放,成了一片花海„„

(5)我种过花,知道养花的不易,自然也知道花开的艰辛。家养的花尚且如此,那野生的花呢?

七、真题演练:

题目:开在心中的花朵

要求: 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记叙文;或根据自己的所思所感,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散文。 ②写记叙文要求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③写散文要求叙事或抒情线索明朗,感情真挚。

第15篇:配方法教学设计

2.2、配方法(二)

教学目标:

1.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训练用配方法解题的技能.

教学重点:

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对于开放性问题的解决,即如何设计方案

教学方法:

分组讨论法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复习:

1、配方:

(1)x―3x+ =(x― )

(2)x―5x+ =(x― )

2、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什么?

以上两题可让学生口答。

3、用配方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1)3x―1=2x (2)x―5x+4=0

找学生板演。

二、引入课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在生产生活中常遇到一些问题,需要用一元二次方程来解答,请同学们将课本翻到60页,阅读课本,并思考:

三、出示思考题:

1、

222

22

2http://www.ffkj.net

如图所示:

(1)设花园四周小路的宽度均为x m,可列怎样的一元二次方程?

(16-2x) (12-2x)=

×16×12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是什么?

x1=2 x2=12

(3)这两个解都合要求吗?为什么?

x1=2合要求, x2=12不合要求,因荒地的宽为 12m,小路的宽不可能为 12m,它必须小于荒地宽的一半。

2、设花园四角的扇形半径均为x m,可列怎样的一元二次方程?

xπ=2×12×16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是什么?

(3)合符条件的解是多少?

x1=5.5

3、你还有其他设计方案吗?请设计出来与同伴交流。

(1)花园为菱形 (2)花园为圆形?

(3)花园为三角形 (4)花园为梯形

四、小结:

http://www.ffkj.net

1、本节内容的设计方案不只一种,只要合符条件即可。

2、设计方案时,关键是列一元二次方程。

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一般有两个,要根据实际情况舍去不合题意的解。

本节课我们通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了解了一元二次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数学模型,并且知道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的合理性。

另外,还应注意用配方法解题的技能

http://www.ffkj.net

第16篇:读书方法教学设计

学习读书的方法教学设计

沙洺中心小学 周倩超

一、指导目的

1、让学生在好书推介活动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二、指导重点:

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三、课前准备:

1、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文章;

2、要求每位同学都带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的好书的发言稿,记熟。

四、指导课时:一课时

五、指导过程:

(一)、推荐文章 引入指导

1、引入语:我们曾收集过不少的名人名言,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书的确是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就应该向大家推荐,和大家分享!

2、请1~2位同学把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文章推荐给大家。

3、同位互相推荐好文章。(二)、引导学生总结读书方法

1、教师向学生推荐一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让学生想想为什么老师会推荐一组这样的文章。

[因为我们在学习的第五组刻纹饰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关]

2、提问:没有老师的帮忙你准备怎样读懂它呢?[随机板贴]

3、过渡:其实读书的方法有很多,我们语文课内也学过不少,同学们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4、以四人小组为单位。

5、生汇报讨论所得。

6、共同学习名人的读书方法

7、小结。

(三)五彩纷呈的读书方法

1、思考:阅读文章还有其它方法吗?刚才我们所用的方法是针对做阅读理解题的,其实我们平时要读的书很多,如果我们都能用到一些适合我们的读书方法就会使我们受益更大。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他的读书方法。

2、(出示课件):五彩纷呈的读书方法

阅读课文法:朗读全文,划段分层,概括中心,领略写法,摘抄背诵。

自学文章法:浏览,提问,精读,背诵,复习。

以写带读法:读书时,把阅读中获得的知识、感悟写下来。

阅读四法:扩大阅读面,勤于思考,勤于记录,善于运用。

孔子读书法:(1)少年时好学不倦。(2)学与思结合起来。

(3)学过的要温习;(4)学习要谦虚。

苏轼读书法:对于一些好书,读一次,有一个目标,读书是终生之事。

诸葛亮读书法:博览群书,知天文,悉地理。

朱熹读书法: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笔到。

毛泽东读书法:(1)稍有空闲就读书(2)不动笔墨不读书。

3、你的读书法:

(此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做题方法和步骤后,用多种读书法以及名人读书法激活学生的思维,从而形成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

4、生写再交流。

(四)、运用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

1、学生运用读书方法阅读教师推荐的一组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文章。

2、学生汇报读书所得。

(五)、小结:

同学们,欣赏佳作如逢知己,走进名人如交挚友;感悟名著如悟人生,品评美文似品香茗。孩子们,“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好读书,不拘一格;读好书,永无止境。让我们一起加油。

第17篇:配方法教学设计

课题: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目标:1,掌握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

2,让学生掌握配方法的推倒过程

3,在配方法中体会“转化”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配方法解方程

难点:把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转化为(a+b)2 =c的形式 教学过程: 1, 复习旧知。

让学生解二元一次方程:

(x+2)2=7,与学生一起运用直接开平方的方法解决这一个方程。 再解x2+4x+4=7,学生容易看出式子左边是上面式子的完全平方展开 再解x2+4x=3,学生容易看出是上式通过移项得出的式子 再解x2+4x-3=0,学生容易看出这是上式通过移项得来的

(板书的时候注意上面4个式子由下往上书写,因为这是运用倒推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把方程的一般形式转化为完全平方的形式再运用直接开平方的方法解方程)

2,新课讲解。

以上面的具体式子给学生介绍何为配方法,即把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转化为完全平方的形式的过程。然后运用学生熟悉的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 老师提问:上面的式子(x+2)2=7为什么能够运用直接开平方的方法呢? 学生回答:左边是完全平方的式子,右边是非负数。 老师补充总结:没错,只有式子能化为左边未完全平方形式,右边是非负数,我们才可以用直接开平方的方法,因为负数开平方是没有意义的。 下面重点讲解如何配方。 请同学们做以下的练习X2+12x+__=(x+6)2 X2—4x+__=(x—__)2 X2+__x+16=(x+4)2 同学们填上的答案依次是36,4,2,8.引导同学找出规律,发现右边填上的常数是一次项系数的一半,而左边式子的常数是右边式子常数的平方。 和同学们一起解方程:x2+8x-9=0 第一步:把常数移到右边x2+8x=9 第二步:两边同时加上16,(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x2+8x+16=25 第三步:写成完全平方形式(x+4)2=25 第四步:运用直接开平方的方法解方程 x+4=±5,x1=1,x2=-9 3,课堂小结。

与同学们一起总结一元二次二次项系数为1方程的配方方法: (1)把常数项移到右边。

(2)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 (3)写成完全平方的形式。 (4)运用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

第18篇:教学设计的方法

教学设计的方法

教学设计,作为课堂教学的“剧本”,显然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教学设计一方面发挥着贯彻教学思想,体现教材脉络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教师教学模式、教学思路的具体体现。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要想写好教学设计,笔者认为应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实”。现在很多老师喜欢把教学设计写得比较花哨,看似热热闹闹,实则华而不实。教育的根本在于实效,实效的前提在于每一节教学设计得实实在在,切实把教材中所体现的教学思想、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目标等落到实处,在教学设计中得以真实、深刻地体现出来。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内容是理论多、技术多、操作多,在这“三多”之下,往往学生学得相当疲惫,学习提升速率不快。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也往往觉得信息技术教材图片与文字“交相辉映”,但实在的东西不多,那么,这教材的“先天营养不良”就必须通过老师的“后期加工”得以完成,打好基础,方能建起高楼大厦。

二是“透”。对于教学设计的“透”,其实是在“实”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主要是要求教师在拟定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吃透教材、吃透学生。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研读教材,要做到“力透纸背”,深刻挖取教材中所蕴含的理念与思路,同时要学会透过教材看本质,透过教材上好课。比如在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中需要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编程技术,按照一般的要求,很多老师会按部就班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但是不会重点向学生介绍为何要学习编程,编程的作用是什么,学习的目的与方法是什么?这些内容,在教材上只有较为简单的介绍,学生也往往无法作深入了解。这时,老师就应该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把握一个“透”字,彻底掌握教材这样安排的目的,了解整个程序编写单元的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目标分别是什么,然后,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使学生真正从内心深处了解程序编写,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唯有这样,教师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学生才会真正跟着老师走,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三是“活”。教学设计的“活”主要是要体现出教材的水平及教师和学生的水平。众所周知,现在的课堂是三位一体的。教材是指南,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从另一个角度说,教材是平面,课堂是舞台,师生无疑是主角。那么,要想这个舞台精彩纷呈,要想师生的表现活灵活现,教师就必须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出“活”的特点来。教学设计先“活”起来,这样才能在课堂中把教学内容上得“活跃”,让学生学得“活泼”。课堂不应是一潭死水,而完全应该是“活动”的溪水,潺潺流动,生机无限。

四是“思”。优秀的教学设计,在没有实践之前,都只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层面,唯有经过不断的实践,才能取得精益求精的效果。笔者提倡,在教学设计的时候,一方面是可以多开展同行备课,多组织几个同学科的老师进行集体备课、共同设计,众人拾柴火焰高,集中大家智慧,一起思考,这样比较容易出现精品的教学设计。另一方面,在个人教学设计过程中,应该在课前进行思考,想一想这样的设计有哪些地方还可以改进?在课中进行思考,设计中的某个环节是否可以深化?在课后继续进行思索,刚才这节课中,哪些地方是因为设计的巧妙而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哪些方面是因为设计的缺失而导致了教学的失败。一得一失,皆应在设计中得以体现。

可以说,教学设计是一门艺术。对于教师来说,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是成功课堂的良好铺垫;对于学生来说,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是快乐学习的美丽诗篇。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师,都会有不同的教学设计产生,而归根到底,优秀的教学设计,是应该让老师教得快乐,学生学得开心,是应该能提升课堂教学整体效果、促进师生和谐进步的。

第19篇:修辞方法教学设计

《语言中的十八班武艺-----修辞手法》教学设计

涞水小学

杜跃华

教学目标:

1、了解拟人、比喻、夸张、排比、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的概念以及如何运用。

2、体会并总结出不同的修辞手法运用的好处。

3、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仿写、改写句子,能够运用修辞手法自己写句子。

教学难点:

能够体会并且说出句子中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好处,能够在作文中综合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

教学设想:

修辞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掌握修辞是能够美化自己的作文,提高写作水平的一项重要能力。几乎所有的课文中都有修辞的运用,因此作为小学毕业生,必须要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的种类,了解每种修辞手法的用途,以及所带来的效果,能比较熟练地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本节复习课,将通过了解修辞的概念和用法、体会修辞的效果、通过练习训练运用等多个环节,使学生达到能够熟练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目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出主题

1、出示常见的修辞种类:拟人、比喻、夸张、排比、反问、设问。

过渡:修辞的作用还真不小,今天我们就来系统地学习一下各种修辞手法。

二、了解修辞,介绍概念

1、投影出示,介绍有关修辞的概念。

修辞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

2、根据修饰效果的不同,修辞可以分为很多类,每一类又有不同的作用。

3、投影不同修辞的主要作用。

(1)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2)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3)排比: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

(4)设问:为了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

(5)拟人:把物当人来写。

(6)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

三、立足文本,体会作用

1、学生自由找句子,并且说出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交流。

常见的例句:

(1)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2)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它在天空给你指引方向。 (3)我们的教室里,一年四季都飘着雪花。

(4)在我们的心目中,老师是天使,是大树,是海洋。(排比、比喻)(5)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6)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7)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

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

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

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8)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0)他呀,心眼儿小得只有针眼儿大。

(11)农民们都说:“看见了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了白面包的香味来了。”

(12)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13)鲸鱼的身子这么大,他们吃什么呢?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14)这是闹着玩的吗?

(15)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

们怎么会忘记? (16)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17)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3、在你所找出的句子中,选一句你最喜欢的,先说说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说说好不好,好在哪里。

4、归纳修辞使用的效果。

比喻:可以让句子更形象。 拟人:可以让事物更生动可爱。 夸张:更能突出事物的特点。 排比:能够增强气势。

反问:起到强调的作用,突出表达的情感。 设问:充分引起读者的兴趣。

5、拓展练习:

说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并说一说用了修辞起到的作用。

(1)几场春雨过后,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2)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3)老师对我们的教诲之恩,我们怎能忘记?

(4)敬爱的邓小平爷爷与大海同在,与祖国同在,与人民同在。

(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6)谁是最可爱的人?是我们的英勇的人民子弟兵。

6、以“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来到了公园里”为开头写一段话,用上至少3种以上的修辞手法。

第20篇:地理教学评价设计

一、教学评价的概述

(一)教学评价的含义

1、教学评价

是指在教学情境中,把获得的学生学习的信息与评价标准进行比较、作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教学设计》盛群力等编著2005.12 P354)

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系统收集有关教学的信息资料,并通过量化对教学的过程和结果做出价值性判断,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和教学的完善。(《 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施良方)

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教学系统设计》,何克抗等)

是通过各种测量,系统地搜集证据,从而对学生通过教学发生的行为变化予以确定。(李秉德,《教学论》)

2、“地理教学评价”

以地理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一切可行的科学方法系统的收集信息,对地理教师教地理的理念、策略、方法与学生学地理的认知、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变化进行判断的过程。(《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夏志芳2003 P321)

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系统的搜集、分析、整理信息资料,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和地理课程目标,对地理教学的要素、过程与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不断完善自我和教学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新编地理教学论》陈澄 2006 P176) 根据一定的地理教育目标,运用多种科学可行的方法或手段来系统的搜集、分析、整理信息资料,对地理教学活动中的对象、过程以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学生全面发展和教育。(《地理新课程测量评价》段玉山 2003 P4)

根据一定的地理课程目标和地理教师工作职责,运用多种科学可行的方法或手段来系统的搜集、分析、整理信息资料,对地理教学活动中的要素、过程以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学生全面发展、地理教师专业发展和地理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服务和决策的过程。(《新理念地理教学论》李家清2009 P200)

(二) 教学评价的历史演变

1、古典教育教学评价萌芽时期

教学评价伴随教学的产生而产生,最早的教育评价形式是针对学生的学力检验。

“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

——《学记》

2、科举时期

中国持续了1300年的科举考试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教育评价形式。教育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是为统治阶级选拔有才。这种与评价相关的选士活动,主要依靠主观判断,以举荐为主,考试为辅。

从隋炀帝创科举制度开始至清末废科举止,科举制度一直是我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网罗人才、选拔官吏、扩大统治队伍的最主要途径。它的考试标准、内容及形式对我国古代学校教育乃至对近代各国教育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3、教育测量时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心理学和教育统计学的发展 ,教育工作者们开始探讨如何将心理测验的方法应用于教学领域,实现学业成绩考核的客观化、标准化和数量化。

4、教育评价时期

随着新心理学和新教育学的发展,教育测量逐渐受到批判,教育测验逐渐向教育评价发展。最早倡导从“测验”转向“评价”的是美国教育评价与课程论专家泰勒。

桑代克 ,1905年发表《精神与社会测量导论》,提出“凡存在的东西都有数量,凡是有数量的东西都可以测量。”他被喻为 “教育测量之父”,拉开了美国教育史上著名的测量运动的序幕。

美国1933年发起“八年研究”,成立了由泰勒领导的评价委员会。1942年该委员会发表了“史密斯——泰勒报告”,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评价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从而奠定了现代教育评价的基础。

泰勒认为,评价必须建立在清晰地陈述目标的基础上,根据目标来评价教育效果,促进目标的实现。这就是“泰勒评价原理”——“行为目标评价模式”。

(《教学系统设计》,何克抗等)

(三)教学评价的目的

1、确定以有水平(教学前评价,测定学生学习的准备状况) 教师通过“摸底测试”了解学生先决技能,对教学起点进行合理设定。(最近发展区)

2、测评教学效果 (总结性评价,测定学生达成目标的程度) 教学的策略方法是否恰当?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向家长和教育管理者汇报

3、调整教学过程 (形成性评价,测定学生达成教学目标过程中的进展情况)

诊断功能,及时了解学生状况,对症下药。

4、促进学生学习(诊断性评价,测定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总结经验教训,调整学习策略,把评价变为学习的过程。 (《教学设计》盛群力等编著2005.12 P354 P358-359)

(四)教学评价的类型

教学评价渗透在教学各个教学环节之中。

1、按照评价的功能不同分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

2、按评价基准的不同分 (相对评价、绝对评价、自身评价)

3、按照评价分析方法的不同分 (定性评价、定量评价)

4、按照评价主体的不同分(教师评价、同伴评价、自我评价、家长评价) (《教学系统设计》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编著)

布卢姆认为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给学生评定分数和等级,而是帮助学生和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对教学内容达到掌握水平所必备的知识技能上。

总结性评价的目的是要对学生在一门课上的学习结果作出全面的评定,并把评定成绩告诉学生家长和学校管理人员。(《学习论》施良方著1994 p333)

二、我国地理教学评价现状(《中学地理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李家清主编)

1、传统的地理教学评价

以期中、期末考试,以及中考、高考等高厉害性考试为主,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依据。 传统地理教学评价 存在的问题:

①评价功能失调

②评价重心偏离

③评价标准机械

④评价方法单一

⑤评价对象被动

(万国平,李家清,张胜前.“异质的平等”:地理教学评价新视点.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5)

2、新课程地理教学评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行)》“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与传统相比的转变:

①评价目标发展化

②评价内容综合化

③评价主体多元化

④评价方式多样化

三、地理教学评价的内容

1、对地理知识理解与应用的评价

2、对地理技能形成与运用的评价

3、对地理科学方法掌握的评价

4、对学生探究活动质量的评价

5、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评价

四、地理教学评价的方法

1、课堂观察与提问

2、交流式谈话

3、纸笔测验

4、问卷调查

5、成长记录袋

五、地理教学评价的意义

1、诊断作用

2、导向作用

3、调控作用

4、激励作用

六、地理教学评价功能

促进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1.引导地理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2.促进地理教师提升教学水平3.促使地理教师参与地理教学改革 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重要策略 1.促进学生改进学习2.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新理念地理教学论》李家清2009 P200)

七、评价方法与工具

1、纸笔测验

2、表现性评价

3、评定量表与检核表

4、档案袋评价

5、口语评价与轶事记录

(《教学评估——多种评价工具的设计与应用》李坤崇著2011)

八、教育评价主体

评价主体主要指的是“谁来评价?”的问题。形成性评价设计应当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性。教师、学生以及身居课堂之外的家长等“利益相关者”都可以是评价的主体。

(1)学生——根据评价结果的反馈进行学习,同时本身也参加评价。

(2)教师——根据评价结果的反馈改进教育实践,同时也根据学生的状况被评价。

(3)家长和当地居民——根据学校的说明获取评价相关信息,同时也基于不同立场参与评价。

(4)教育行政机构——根据学校家长提供的评价信息和行政机关实施的各种调查信息,为学校和学区提供支持。 (5)第三方机构——由学校和教育部门以外的人员构成的,进行外部评价的机构。 (资料来源:《教育评价》田中耕治 著 日本2011年1月版 P80)

《教学评价设计方法.doc》
教学评价设计方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