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感力

2022-06-30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钝感力读后感

宁 波 市 眼 科 医 院

钝感,是福

——读《钝感力》有感

《钝感力》是日本著名作家、医学博士渡边淳一先生继其代表作《失乐园》后发表的首本杂文集。作者从日本札幌医学院毕业后做了十几年大学讲师、整形医生,之后出于对文学的热爱,弃医从文,专心写作,笔耕三十余年,著有五十部长篇小说及多部散文、随笔集,为当今日本文坛的文学大家;其成长轨迹远追鲁迅,近似毕淑敏!

一直以来,没有人喜欢听别人说,他是“迟钝”的人,因为“迟钝”就是“迟缓”,“迟缓”就是“落后”,而“落后就要挨打”(这可不是我说的,是一位伟人说的),大家都喜欢别人夸自己“敏捷”、“敏锐”。但是,渡边淳一的《钝感力》却告诉人们“如果你是具有钝感力(迟钝的能力)的人,那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而且很多成功的人都有他迟钝的一面!”

纵观全书,并没有太多华丽的故事,写的都是非常平常的生活琐事,可正是那些被我们忽视的“小事”,让渡边淳一悟出了一套自己的人生哲理。

在本书中,他,从生活、学习、工作还有生理上,阐述和分析了钝感力的重要性。人体上必要的钝感力是非常的必要的,尤其是对环境的变化,这样可以让你看医生的机会大大减少;学习工作上的钝感力,可以让自己的心清净很多,使身边的闲言流语不会困扰自己,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和工作;做人做事适当的钝感力,会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

渡边淳一所谓的 “钝感” ,就如同电脑,当CPU较低时,只能同时处理几个简单的程序,否则极易死机;只有CPU较高时,才能处理多个程序;在现实生活中,除了个别高效能人士拥有强大的CPU外,大多数普通人的CPU较低,在一段时间内只能专注于

一、二件事情上,钝感力可以让我们减少外界的干扰,集中精力做好我们手头的事情!

对此,他是如此解释的,“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过于敏感往往就容易受到伤害,而钝感虽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却能让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烦恼,不会气馁,“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般的气定神闲;钝感力恰似一种不让自己受伤的力量。在各自世界里取得成功的人士,其内心深处一定隐藏着一

宁 波 市 眼 科 医 院

种绝妙的钝感力。”

对于这种被他称赞的“钝感力”,渡边淳一自言,自己在二十几岁的时候就知道了这种力量的重要性,“那时候做医生,经常值夜班,即使已经入睡也要立刻回复清醒状态。当时我想,如果我是个过于敏感的人,就很难在被打扰之后重新进入休息状态。还有,在大医院工作,小医生遭到高一级医生的呵斥是常有的事情,如果很敏感很脆弱,就会一蹶不振。相反,不那么敏感、迟钝一点的人,面对外界的责难韧性足,恢复元气快。”从那以后,他一直培养自己的钝感超能力,以至于到最后转行写作的时候,也不会因为编辑没有看中自己的作品就一蹶不振,“我只觉得对方不采用我的稿件是因为他没有欣赏能力。如果当时因过于敏感而消沉下去,也就不会再写小说了。”

需要解释的是,作者所说的“钝感力”,完全不等同于常日所认识的“迟钝”,而是“乐观”、“原谅”、“豁达” 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他不是教你变成一个遇事后知后觉的人,而是希望你可以保护好自己;他也不是教你装傻,而是希望你难得糊涂,大智若愚。他的主旨,就是强调人仅仅聪明还不足以保证你的成功,还要有一种不畏困难、坚持到底、开朗平和的精神状态。

这个说法看来新颖,其实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要坚强,能够承受生活的考验的意思。说得通俗些,也就是在人生的考验面前能不能“熬”住的问题。在书中,其点明:“在人际关系方面,最为重要的就是钝感力,当受到领导批评,或者朋友之间意见不和,还有恋人或夫妻之间产生矛盾的时候,不要因为一些琐碎小事郁郁寡欢,而应该以积极开朗、从容淡定的态度对待生活。”

你可以称这是鲁迅的“阿Q精神”,也可以叫这是老子的“虚无主义”或者郑板桥的“难得糊涂”;总之,轻微的迟缓和木讷确实会让你活得更加踏实:你不会因为领导的斥责就耿耿于怀火冒三丈;不会因为心仪女孩的一次拒绝而放弃追求丧失信心;更不会因为敌对方的恶意攻击而大动肝火、策划反击;外界的任何攻击对你丝毫没有作用,你的做人准则就是:走自己的路,不管别人说什么!

生活中,我们都在主动或被动地感受着一切:亲情,友情,爱情,邻里市井的纷争,职场上的争斗,股市楼市的震荡……每一样都牵动着我们日渐脆弱的神经,支配着我们原本就不再丰厚的情感,左右着游移不定的行动。而敏感的人,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关系,难免会感到心力交瘁,时常会有受到伤害的感觉;因为

宁 波 市 眼 科 医 院

情深,因为重视,因为在乎,所以敏感,所以脆弱,所以容易受到伤害;往往对方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细节就会引发情绪的波动,甚至引起“战争”。

渡边淳一提出的“钝感”,是适宜我们生存的态度。各行各业取得成功的人们,背后都隐藏着一定的钝感力。俗话说的好,适者生存,如何在现代生活中如鱼得水,如何更快捷的取得成功,如何平衡自己的内心,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这些在今天,显得比以往更加重要。生活在这个世界时间越长,经历事情越多,越应该学习点钝感力,可以让我们活得更自我、更快乐。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快节奏的社会,日日夜夜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需要你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人不得不变得敏感起来。但对每件小事都关注,对每个错误和冒犯都耿耿于怀,这样不易得到快乐,也可能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因此不能过于的敏感和钻牛角尖,与其费劲地去拔生活的刺,倒还不如让自己皮糙肉厚好养活一点,工作、生活、感情都是如此。渡边纯一懂得生活,而他的策略也最适合想要好好生活的人。

在日本,《钝感力》上架伊始就立刻攀升到了畅销榜的头牌,而且盘踞数周之久,一是因为这名字实在具有诱惑力,在这个每天除了奔命不知道还能干点什么、到处是教唆人如何成功的年代,有一本教人如何变傻、而且还振振有词的书,实在是继续愉快生活的一剂强心剂;第二个原因,不得不归功于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对“钝感力”一词的鼎力宣传。该书出版不久后,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针对舆论指责安倍内阁欠缺领导能力,传授了自己秘招;他告诉安倍,对于近在眼前的事情必须迟钝一点,“钝感力”非常重要,不要总把民意支持率的起伏挂在心上。就在他说这话的第二天,东京各大书店里上柜的《钝感力》被抢购一空,首印的4万册马上就供不应求了。

然而,必须要指出的是,虽然《钝感力》在日本很是畅销,提出的“钝感力”概念很是新颖,但感觉书中许多都是从我国传统经典(譬如《论语》、《汉书》、《老子》等)中攫取的,再加上一些案例、个人感受等“兑水”充斥而成的;看后,总是让人有依稀相识的感觉,但又说不出具体出处;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对于不懂中华文化的日本读者来说,《钝感力》让他们耳目一新;而对于中国的读者来说,《钝感力》就是一本准“口水”书!

不管作品原创与否,它提出的倡议对于现代人还是颇有裨益的!

*

宁 波 市 眼 科 医 院

请给生活注入一点“钝感力”吧,“钝感”不是糊涂,不是没有追求,不是没有奋斗,它是一种生活态度,为人处事的方法。运用“钝感力”把一些所谓的“大事”化小,一些“小事”化无,你会发现生活原来是如此精彩!正如,书中作者所说的“凡事看得过重得自寻烦恼的时代,应该宣告终结了” !

钝感力,应是我们赢得美好生活的一种智慧和手段!

*注:

行大义者不拘小节、行大礼者不辞小让——《史记·鸿门宴》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论语》 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水至清则无鱼 ,人至察则无徒——班固《汉书》 刘伯温撰写的自勉联:岂能尽如人愿,但求无愧于心

推荐第2篇:钝感力读后感

《钝感力》读后感

《钝感力》我是用每天的临睡前读完的,这本书就应该要在一个安静很适合思考的时候读它,在书的每一段话里找生活中我的影子,然后我就想想当时我是怎么做的,作者是建议怎么做的,每天都觉得自己在成长。这个年龄读这个书真是不早不晚,既没有成熟到遗憾书里说的错误处事方法自己都做完了,又不会因为太没有阅历,不能领会书里的内涵。感谢在这个时间推荐我看这本书的人。

《钝感力》说的是在生活中必须拥有钝感,它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在生活中太过敏感反而容易受伤,所以要修炼“钝感力”。作者渡边淳一在此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视力,人的视力如果过于发达的话,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一般视力的正常范围是1.0到1.2之间,如果视力过于发达,达到1.5或2.0,反而会因看得过于清晰而带来弊端。因为一般来说,人类社会中,所有系统的设计和确立都是以1.0到1.2之间的视力为参照基数的,而看得过于真切,甚至还会给人带来烦恼,尤其可悲的是,对于那些视力超常的人,目前还没有相应的对策,有近视眼镜,但是却没有为视力超强的人准备的眼镜。”视力如此人亦是如此,如果凡事过于敏感,斤斤计较,生活中全部美好都被“计较”所代替了。任何事物都是“过犹有所不及”啊。

钝感力对遇到困难的我们更加重要,我们不应该执着于自己遇到的失败,钝感一点,乐观地面对生活,看到前路的浩瀚,看看阳光还是灿烂,“这个世界不过是一场生存游戏,所以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而要保持甚或加强自己的生存能力,钝感力又是必不可少的。与其有锐利的敏感度,不如对于大多数事物不要气馁,这股迟钝的顽强意志,就是得以生存在现代的力量,也是一种智慧。” 渡边淳一的话每次都能给人以鼓舞和力量,是的,世界那么大,生命那么有限,为何不钝感一点、快乐一点?

在《钝感力》里可以学到的处事应有的心态和方法不止我说的这几点,每一章节都有感悟到的道理,我相信这对我未来四年的大学生活有很大的改变,甚至是未来。不多说什么了,翻开《钝感力》你会找到属于你的心灵鸡汤!

推荐第3篇:职场需要钝感力

职场需要“钝感力”

1.无论遇到什么事、什么环境,都可以迅速改换心情,顽强地闯过难关,这就是钝感力。

2.调整好正面思考,但不是把事情想得很美好,而是视挫折为必然,再思考如何看待挫折、处理面对苦难的情绪,最后找出搭配适当的行动

金融海啸、无薪假、裁员,坏消息像滚雪球般接踵而至,对没见识过几回景气循环的三十世代来说,2009 这个年,着实不好过。

66 年次,在桃园主机板厂担任客服部国内组课长的小王,这天虽然休无薪假,但和部门同事仍然很有默契地乖乖回公司上班,一整天下来,客户的电话与主管的指示接不完。去年11 月,公司大陆厂就已经开始裁员了,台湾则进行「人事调查」,锁定等着退休的老人、刚进公司没多久的新人和表现不佳的员工,要求主管提出裁员名单。身为课长的小王,压抑心中的忐忑,也交出了名单,后来客服部裁掉了国外组1 名员工。

整个公司6 千名员工,共有相当于十分之一的6 百人被裁员;接着12 月起公司开始休8 天无薪假,等于减薪逾25%。

「订单决定一切!」小王指出,如果公司订单未见起色,接下来肯定还有第二波、第三波裁员。他有自知之明,要是裁到了初阶主管,一定是他走路,因为负责客服部国外组的课长,语言能力比他好!

小王的年薪约80 万元,从去年11 月金融海啸开始,股票投资的损失相当于赔掉一辆进口车,手中现金存款已不到10 万元;若被裁员,生活开销的简省不是问题,怕的是去年在桃园才刚购置的4 百万元公寓,月月都不能少的两万多元房贷!

年关将近,很多工作人收到的大礼,是无薪假、是裁员通知。在新年伊始,无论遇到什么事、什么环境,能帮助你迅速改换心情,顽强闯过难关的,不是专业知识、语言能力,也不是国际观、人脉网,而是正面乐观看待一切的钝感力。

金融海啸对金融业的袭击,更不在话下。这几年人人称羡的理专,已经成为精神门诊和在线游戏的主力客源。不仅投资人要告理专,金控公司也忙着和理专切割,要求签署由理专个人概括承受客户提告的协议书。不想签?请离职。

最近有位金控公司主管,被总经理召见后,哭丧着脸回到办公室里。一名理专见状赶忙上前安慰,没想到主管却跟他说:「总经理刚刚跟我说,他要裁你!」这位三十多岁的理专,不仅官司缠身,小孩刚出生,还有房贷1 千万元得付;而今,他却失业了。

钝感力不为逆境、挫折动摇

2009 年,不想在这波失业海啸中没顶,除了国际观、语言能力、专业能力......三十世代的你,还需要「钝感力」,才能撑过这场人生的淘汰赛。

日本著名的浪漫小说家渡边淳一,以其刻画人性与男女情爱的《失乐园》小说,被翻拍成电影而为国际熟知。2006 年,他出版了集结其人生智慧大成的《钝感力》一书,并在日本热卖1 百万本!

当年甫卸任首相一职的小泉纯一郎,还以此书提醒继任者安倍晋三:「首相不应凡事在意,钝感力十分重要。」

但究竟什么是「钝感力」?在十倍速的时代,迟钝,怎么可能会是什么好特质?这完全颠覆了一般人的社会常识。

今年不景气,竹科黄金单身汉,已经变成「黄铜」单身汉。76 岁阅历丰富的渡边淳一,去年12月4号,在其东京原宿的工作室里,接受《30 杂志》专访时强调,世界上不仅仅存在敏锐聪慧这种才能,相较之下,不为逆境、挫折所动摇的钝感,才是生活中最为重要的才能;只有具备这种钝感力,敏锐和敏感才能成为真正的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发挥应有的作

用。

「在各行各业中取得成功的人们,当然拥有才能,但在他们的才能背后,一定隐藏着有益的钝感力。钝感就是一种才能,一种能让人们的才华开花结果、发扬光大的力量。」渡边淳一认为,仔细观察各个领域出众的佼佼者,就可以发现这些人不仅聪颖敏捷,还一定具备了某种程度的钝感力。

生于北海道、毕业于札幌医学大学,并取得博士学位的渡边淳一,书中提到一段故事。当他还在医学院时,有位主任教授医术高明,但在手术中总是不断指斥责协助他的学生,令人感到沮丧畏缩,大家很怕被安排作教授主刀的助手。

但渡边淳一发现,有位学长戴着厚重眼镜,长得一副没出息的样子,对于教授手术中的喝叱,总是轻答「是、是」,彷佛一搭一唱般承接教授手术中琐碎的责骂,不仅缓和了现场气氛,而他个人在手术后的心情也丝毫不受影响。

多年后证明,这位抱持钝感、经得住责骂的学长,当年只专注于掌握教授手术中的要点,对其余的「杂音」充耳不闻;日后他成了极为出色的外科医师,还担任大医院的院长。 有才华未必成功

尔后弃医从文的渡边淳一,对于钝感力也有深刻的自我实践。为了在文坛成名,他每每花了两个星期、甚至一个月时间,费尽心血寄给出版社的创作,起初不是石沈大海,要不便原封不动地被退回。

他表示,这种时候,不靠借酒浇愁、装模作样地抱怨一番,根本无法排遣心中的郁闷。但埋头喝上三天三夜,酒醒之后,他就会摆脱郁闷,再次燃起想要重整旗鼓、执笔创作的欲望。当年,渡边淳一曾认识一位极富文采的朋友,个性敏感容易受伤,又因才华出众而十分自信;每遇Adecco日本子公司总经理杜礼呼吁年轻人,忍耐坚守工作岗位,别轻易离职。到被退稿的挫折,所受的伤害也很大,沈陷在难以东山再起的消沈意志中,不久就从文坛蒸发了。

渡边淳一认为,这种人如果发展顺利,周围掌声不断,才华或许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但如果风向一旦发生改变,便难以调整心态,从打击中恢复的时间太漫长,便失去再出发的机会。

因此他认识到,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完全取决于才能;有才华的人不一定能成功,还需要有益的钝感力,才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渡边淳一在文坛稍有名气后,由于一来成名得早,二来写作风格又赤裸描写人性、情爱、外遇等不伦题材,频频挑战道德尺度,因而招致不少严厉的批判。

「就是因为拥有钝感力,才让我走到今天。」渡边淳一强调,「我从不把这些贬抑当作一回事,而是抱持着『我就是要这样走下去』的想法,因为旁人的诋损就停下脚步是行不通的!」

以人生智慧而言,钝感确实比过份敏感要强得多。「无论遇到什么事、什么环境,都可以迅速改换心情,顽顽强地闯过难关,这就是钝感力。」渡边淳一阐释。

财富像牛奶洒了再挤就好

今年66 岁的陈和宗,可说是实践钝感力的代表,早年从事贸易工作、开过证券公司,现在还担任证券公司的顾问;但是这波金融海啸,连指导别人理财的他,也蒙受上千万的损失。

「财富像牛奶,洒地了,很可惜,但是再挤就有了!」面对媒体,陈和宗总是这么豁达地说;大部分人不愿多谈损失,他却能坦然接受,乐观面对。

「没办法,去年台湾一整年的股市大盘负46%,你连买郭台铭的股票,也是只剩下

二、三折,这是非战之罪。」他认为,「风雨再大还是会停,重点是雨停了你要往那个角度看,才会看到彩虹。」

担耕莘医院精神科主任杨聪财认为,不景气是包着苦难的祝任精神健康基金会志工的陈和宗,看到许多年福,是为了让人更往上提升。年轻人投资失利、休无薪假或被裁员,而到精神科求诊;见证过股市上万点、股市泡沫等多次景气循环的他,建议年轻人「心念要转,观念要改,选择面对的方式,决定你未来会不会成功。」

去年精神健康基金会发表「2008 年全国精神健康指数调查」,台湾民众平均得分80.1 分,低于前年的82.6 分。调查发现,高达四成三的民众对未来不乐观,远高于2006 年的三成一,另外,近三成五国人对自己的成就不满意,比例亦创历年新高。总之,在「心身健康」、「个人价值」、「生活掌握」项目上,台湾民众都不及格。

「医界都很担心,今年上半年会出现一波自杀潮!」耕莘医院精神暨心理卫生中心杨聪财主任表示,现在很多人还只是休无薪假,处于焦虑、失眠的阶段;若景气再恶化,真的被裁员,就是遭遇挫折,而可能进一步转变成忧郁症了。

钝感力负面思绪最佳消波块

金融海啸造成失业海啸,又连带造成情绪海啸;不景气既打垮荷包,也冲击个人精神健康,这时,钝感力依然是最佳的「消波块」,也是身心健康的基本条件。

渡边淳一认为,即使被老板责骂、耳闻不中听的话,马上就能抛到脑后,平时睡得香甜、不易失眠,保持开朗放松心态的人,控制血管的自律神经,不易陷入异常刺激当中,血液通畅便不会造成胃溃疡,甚至得到癌症。凡人的各种器官过于敏感,都会造成器官的消耗,唯有钝感的人,才能悠闲自在、胸襟开阔地长寿下去。

举达尔文「物竞天择」说为例,渡边淳一主张,在这个国际化的时代里,无论到那个国家、处于怎样的环境之中,都能精神保满地生活下去,这种出色的适应环境能力,也就是钝感力。而拥有坚强钝感力的员工,对公司来说,可说是最宝贵的人才,以这种顽强的精神,才有可能担任公司的要职,在芸芸众生中出人头地。

杨聪财提到,在身心医学上,有所谓的「A 型性格」,常见于高社经地位民众、白领阶级,以及东方民族如日、韩、华人。A 型性格倾向的人,自我期许高,一心想要求胜,随时处于备战状态,个性非常积极,在职场上希望获得升迁、得到大家肯定,临床上容易出现心血管、消化性溃疡等疾病和身心障碍。

而钝感力较接近与A 型性格相反的「B 型性格」,这样的人很「乐活」,个性平和、从容、随遇而安,不太会刻意追求大众对他的肯定,喜欢悠哉的感觉。「东方人普遍相信一切操之在我,也很希望操之在我,我们强调水牛精神,手机不能关机,不能漏掉一个机会,不能输在起跑点上,总是卖命演出。」

杨聪财笑说,自己也曾经是凡事求好的「大A 性格」,现在身上也带了

四、五只手机。对强烈具有A 型性格的人而言,一时的无薪假或失业,都可能成为生命中难以承受之重。「负面的情绪很伤身体,尤其是脑部的海马回,是记忆区,过度的压力和负面情绪,会受伤,还可能回复不了。」杨聪财提到「TEA( thought、emotion、action)」的概念,就是调整好正面思考,但不是把事情想得很美好,而是视挫折为必然,再思考如何看待挫折、处理面对苦难的情绪,最后找出搭配适当的行动。

「这包着『苦难的祝福』,是为了让你更往上提升。」杨聪财如此解读,他建议不论休无薪假还是待业中,三十世代仍应把握好身心健康的三根支柱:每日最少7 小时的睡眠,每周3 天,做至少30分钟,让心跳每分钟130下的运动,可以转移情绪。

最后是吃得营养,脑科学研究指出,多喝鲜奶、香蕉、深海鱼油,因为含有色胺酸,会转变成血清素,减缓忧郁,让身心处于最低的负面状态。

跌倒,常会有意外收获

组织「希望园区读书会」多年,在竹科拥有极大影响力的北极星知识工作公司董事长严守仁,提到《别急着吃棉花糖》一书,指出警觉是智慧的开端,三十世代应趁此机会重新

检视自己的核心职能,在寒冬时储备能量,等待时机再出发。

竹科读书会成员岚新认为,「现在企业必需让一些人下电梯,才能往上爬升。」被裁员,除了大度成全公司,也应反省自己,为什么进不了电梯;而且另一方面,说不定等到的下一部电梯,会爬得更快!「我们这些科技业的黄金单身汉,已经变成俗称『愚人金』的黄铜单身汉了!」总是笑瞇瞇的面板厂经理陈子志豪自嘲。去年12 月起,公司将主管津贴减半、1 月开始休4 天无薪假,等于减薪13%;但他指示部属进行材料仓管成本与维修记录的检视,也盘点自己的能力,准备进修。

「冬天就是练身体的时候啊!」陈志豪举奇美创办人许文龙在《观念》一书里提到的一句名言勉励三十世代:「跌倒了不必急着站起来,四周找找看有什么可以捡的,再站起来!」的确,跌倒了,只要不是倒地不起,反而会有意外收获。人生的逆境,对有钝感、有智慧的人而言,都是宝贵经验,甚至能从中累积未来成功的资本。

无入而不自得的钝感力,是这个时代必备的生存才能,也是2009 年被打下浪底泅泳的人,等待下一波景气,蓄积翻身站上浪头的力量!

严守仁相信,在寒冬要做好「能量管理」,靠争气打败不景气。

12 月,东京街头寒风飒飒,景气也彷佛又回到熟悉的十年大萧条期间;而许多日本年轻人去年底收到的圣诞礼物竟是:企业取消「内定」与缩编裁员。

日本厚生劳动省宣布,去年10 月至今年3 月,失业的非正式职员估计约有8 万5 千人,比11月估算的3 万人,短短1 个月就大增3 倍,显示非正式职员的就业情况正急速恶化。

而8 万5 千名失业的非正式职员当中,有5 万7300 人为派遣员工,占近7 成;短期约聘员工有1 万5737人,承包案的SOHO 族将近8 千人。这些失业的非正式职员,有46%是于契约期满前就遭企业违法解雇。

「飞特族(freeter)」九○年代起,在日本蔚为风潮,大学毕业后就担任派遣员工的本井叶月,11月开始在一家手机网络公司服务,工作之余还进修网站课程。她提到,派遣员工合约是3 个月一签,如今景气不佳,她很担心今年期满后,将很难再找到下一份派遣工作。

正在拓殖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进修的菊谷桃代,刚结婚,先生是香港人,她在银行担任接待的派遣工作约满后,即将飞往香港当家庭主妇,正好避开不景气的冲击。

曾在贸易、房地产、会计、银行等企业担任过派遣员工,派遣经验丰富的菊谷桃代观察,以往企业还会开放「内升」的机会给表现优异的派遣员工,但现在这样的管道也已经冻结了。

此外,Adecco 人事顾问公司总经理马克?杜礼(Mark Du Ree)指出,今年春天将从大学毕业的学生,许多去年便已事先被大企业录取、但如今遭取消的所谓「内定」人数,多达 769 人,创下1988 年以来的新高水平。

连续5 个学期,都在亚洲太平洋大学开授「生涯规划」课程的杜礼指出,日本年轻人过于养尊处优,茫然不知自己未来的目标,所以不少人一毕业就放弃找工作,直接当起飞特族,想藉到处打工的派遣机会,慢慢摸索自己的兴趣和方向。

但是照目前严峻的景气看来,杜礼观察指出,上半年日本企业不仅裁员,甚至还停止派遣员工的需求;因此飞特族的工作机会今年上半年将直线下滑,必须等到企业瘦身到一定程度,或经济情势确定走到谷底反弹,才会再度出现派遣人力的需求。

眼看着失业的年轻人负担不起东京昂贵的房租,甚至聚集到东京日比谷公园搭帐棚暂住,形成一个临时的「失业村」,「你只能找到这段人生旅程中的乐趣(Just find the joy in the journey)!」

杜礼建议三十世代,「千万不要轻易离职,在职场上凡事都要低头『我慢(GAMANN,

意指忍耐)』,以钝感力度过寒冬。」

推荐第4篇:《钝感力》读后感4000字

《钝感力》读后感4000字

吉凤来

近来偶读到渡边淳一先生撰写的《钝感力》一书,渡边先生是位医学博士,行医多年。后弃医从文,开始文学创作。本书用了十七章的篇幅,就是想告诉大家:并非只有灵活和敏感是才能。不为小事动摇的钝感力,才是生存最重要、最基本的才能。全书只有10万余字,花了一个晚上看完全文,受益匪浅。这本书中关于在工作、生活、家庭以及健康方面所提出的见解,我认为还是非常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作为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及人生智慧,相比激进、张扬、刚硬而言,更易在目前竞争激烈、节奏飞快、错综复杂的现代社会中生存,也更易取得成功,并同时求得自身内心的平衡及与他人和社会的和谐相处。作者据此分章论述了在男女爱情、婚姻、事业、人生、家庭等诸多方面的表现和作用,并从医学角度出发,阐述其合理性。特别是在现在这样一个人际关系复杂化、冷漠化的时代,学会降低敏感度,保持宽容、淡定、从容、平和的心态,将是化解各种人际危机、矛盾和冲突,建立和谐人生状态的重要法则。我在本文中从身体、工作和生活三方面详述钝感力的作用。

一、身体方面

记得小时候在农村的夏天,天气炎热,我经常和哥哥在户外乘凉,露出的胳膊和小腿被文字叮了,我会慌忙拍打,赶走了蚊子,之后还是感觉痒,于是开始抓挠,结果被叮的地方很快红肿起来。有的时候抓挠多的地方,皮肤就会糜烂,变成湿疹。相反我的哥哥只是轻轻拍打一下赶走蚊子,一脸无所谓的样子。这种情况下,很明显敏感的我,钝感的哥哥,谁都能看得出,在应对蚊子叮咬的瘙痒时,哥哥的皮肤更健康,而我的皮肤则太敏感,容易受伤。皮肤过于敏感的人,在被蚊虫叮咬之后,如果一直抓挠患处,很有可能造成皮肤溃烂、发炎。而此时,反应迟钝的皮肤就显现出了优越性。

现在各种各样防治疾病的报道不绝于耳,其实没必要想的过于复杂,对健康最最重要的,就是让自己全身的血液总是能顺畅地流淌。为此,需要让全身的血管一直处于舒张状态,控制血管的神经叫做自律神经。尽量避免刺激自律神经,让其总是保持一种放松的状态。这对促进全身血液循环畅通无阻极为关键。人体的血液循环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分别控制,两者作用相反。交感精神随着紧张、烦躁、不安等情绪的加剧,会使血管变窄,血压升高。副交感神经的作用相反,可以使血管扩张,降低血压,放松情绪。所以,要想让血液循环畅通,就需要努力使交感神经安静,让副交感神经活跃。一般来说,精神紧张、不安、焦躁,以及情绪上的愤怒、憎恨甚至处于寒冷环境等,都能造成交感神经紧张。而高兴、舒服的时候,神清气爽、开怀大笑,或处于温暖的环境,交感神经处于平和、松弛的状态,能使血管舒张。不仅如此,医学发现,胃溃疡的形成原因除了暴食暴饮之外,精神上持久的压力及慢性疲劳也是重要原因。加拿大医学家赛里埃通过实验证实了胃溃疡与精神压力的关系,并提出了精神压力学说,还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尽量避免增加自律神经的负担。有钝感力的人,其自律神经不会时常陷入异常的刺激当中,能够让血管一直保持舒张状态,从而使血液可以畅通无阻地流遍全身。人的各种感觉器官过于敏感的话,会对人产生负面影响。钝感的人和敏感的人相比,前者不会造成器官的消耗,可以更为悠闲自在、胸襟开阔地长寿下去。关于这方面的钝感力,我不得不说说我的奶奶,奶奶今年已经八十六岁啦,每天依然神采奕奕,生活中不需劳烦儿女照顾,在我的印象中,她做事缓慢而有序,至今我从未发现她发过一次火,依然可以把家里家外大大小小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她自己在家前后院子种着各种各样的蔬菜,每年回家她都拉着我们一家逛逛的她的菜园子,而且还可以品尝天然无污染的绿色蔬菜。

由此看来,对于身体来说比起敏感,“迟钝”更好、更胜一筹,这一点不言自明。

二、工作方面

书中描述渡边先生在初出茅庐时,曾经加入了一个名为“石之会”的文艺沙龙,结实了一位O先生。沙龙的成员有三十多名,经常聚会交流。后来,这些作家中产生了五六位获得直木文学奖或芥川文学奖的功成名就的作家。那时的O先生,被作者认为最有才华。作为刚入道的作家,约稿少,经常被编辑退稿,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很多作家面对这样的情况,多少都会受到打击。但和其他作家比起来,O先生高于他人的才华,以及极强的自尊心,使他受到的伤害更大,于是便没有那么容易振作起来。即使偶然接到编辑的约稿电话,当别的作家都试图抓住机会,不惜以夸大其词的方式显示其积极进取的印象时,O先生则显得非常消极,根本没有创作新作品的欲望和斗志。就这样,由于创作没有新进展,编辑很难再打电话询问,慢慢形成恶性循环。最终,O先生慢慢失去了发表作品的机会,几年后,在文坛的主流杂志上,再也看不到他的名字,从此销声匿迹于文坛。为什么会这样?像O先生这种性格的人,如果一切进展顺利,处于周围掌声不断的境遇中,他的才华也许能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挥,没准儿已经成为大作家。相反,风向一旦发生变化,O先生恐怕就难以及时调整好心态,从打击中恢复过来的时间太漫长,结果失去了重整旗鼓的机会。

书中渡边先生又讲述了另外一个故事。他曾在札幌大学附属医院当过多年的整形外科医生,遇到了一位特别喜爱在手术中斥责下属的主任教授。日本的医院,严格实行论资排辈,上司拥有绝对权威,下属被提点、训斥是家常便饭。这位主任教授更是严厉。每当在手术中被主任没完没了的训斥,很多医生和护士都会感到沮丧、委屈和畏缩。但作者很快发现,主任教授的第一助手S医生,虽然被训斥的最多。但是每次都跟没事一样,除了回答“是,是”,手中的事情不会受到任何影响。所以,手术中经常的情况是,一边是主任喋喋不休的斥责,一边是助手貌似唯唯诺诺的应答。不仅如此,这位助手更厉害的一点是,在手术中被主任那样斥责,一旦手术结束,他立刻忘得一干二净,舒舒服服地泡澡、喝酒,和同事谈笑风生,以惊人的速度把一切不快抛之脑后。相反,也有那种稍稍受到斥责就备受打击的医生。尤其是那些出生良好,在溺爱中长大,没有习惯被人斥责的医生,一两次的斥责,便失魂落魄,一脸阴沉,甚至有喝了闷酒在外边闹事的。就这样,S医生在训斥中依然认真地完成着自己的工作,不断近距离地掌握主任教授手术中的要点,后来成为医疗部最出色的外科医生。再后来,S医生当上了札幌一家大医院的院长,如今是名誉董事长。在一次同门聚会闲聊中,作者发现S医生依然还是那种风格,不论别人说什么,他还是“是,是”点头而已。那种轻声细气的样子,和过去如出一辙。作者突然恍然大悟,原来,S医生根本就没有怎么认真听人讲话,对方怎么说,他并没有一字一句听进去。如今,S医生已经75岁高龄,却无病无灾,神采奕奕。

由此看来面对工作中芸芸众生各式各样的毛病,有些人耿耿于怀,有些人不太在乎,有些人视若无睹。在这方面人们的感觉各不相同,但有一点非常明确,就是只有对各种令人不快的毛病忽略不计,才能开朗、大度地工作下去。只有拥有这种钝感力的人,才能在工作中出人头地。

三、生活方面

所谓结婚,婚姻生活就是意味着“一对男女被一时的热情驱使走到一起,在狭小的房间里共同生活”。

一对结婚多年的模范夫妇,吵架原因竟是牙膏管。丈夫是一个一丝不苟的人,习惯每天挤完牙膏从后面卷起一点牙膏往前挤,消除按压留下的凹痕。可他太太对这种事满不在乎,爱怎么挤就怎么挤,总会在牙膏管上留下好几处凹痕。他对这些凹痕挺在意,为了消除太太在牙膏管上留下的凹痕,他每天都要做一番修补。然而一天早上,这位丈夫终于不堪忍受,对太太爆发了:“我说你呀,挤过牙膏之后,要像我那样好好从后面卷起来,去掉凹痕!我讨厌你这种马虎劲,用完牙膏后牙膏总是!”太太一听,反而瞪着他说:“你这个让人讨厌的人……”一口气发泄出来的指责竟是他的三倍,于是两人大吵一架。男女双方无论成长环境、兴趣爱好,还是个人教养、价值观等,不可能完全相同。同一屋檐下,各种不满和琴瑟失和的情况肯定难以避免。争吵一定不是有效的解决办法,此时,钝感力就十分重要了。拥有钝感力的人,是不太会去计较像挤牙膏这样的小事的。而且不管哪一方拥有钝感力,对另一方的抱怨、计较都不放在心上,久而久之,对方说不定也会慢慢变得随和、不拘小节。当然,过于钝感也令人棘手,关键是夫妻双方的钝感恰到好处。从某种意义上讲,结婚生活其实就是一条漫长的容忍之路,拥有钝感力才能使婚姻生活幸福。

融入环境才能开心生活,针对种种外界变化,很快适应环境能力,拥有这种能力,不仅在自己土生土长的地方,去了别的城市也能马上融入其中,生活下去。即使去了外国,在自然环境、人种和文化都不一样的世界里,也能开心积极地生活。在现今的国际化时代,不论到哪个国际,在哪种自然条件下,吃了当地的任何食物都能保持健康。没有比这样的环境适应能力更好更强了。拥有正面的钝感力,在任何环境下与任何让人打交道能生存下去。记得今年一月份在拉萨的第七天,由于高反感觉头部还是昏昏沉沉,从拉萨暖心公司到宾馆,进入电梯后,按上3层按钮,只听“咚”一声,电梯里的灯忽然熄灭了,眼前一片漆黑,以前只是在电影和电视中看到这种困境,现在居然让我实际经历了,昏沉的大脑顿时清醒过来,脑袋一片空白,有的只是对死亡的恐惧,试着按铃、拍打电梯门无果后,脑袋上不时的炸出几颗汗珠,怎么办怎么办?打开手机也无信号!现在能做的事只能是等待,当时还真不知道此行能不能走出这个电梯?想的更多的是对家人亲人们深深的歉意,后悔没给自己多买几份保险,想着来拉萨的两年多遇见的人做过事情等等的胡乱思绪,想想看如果当初看过《钝感力》一书,身上有着这样钝感力,在一个人被困在电梯里的三十多分钟也许不会那么孤独无助了,但这三十多钟的电梯经历让我重新审视今后的生活及对未来的思考。

总之,通过对渡边先生《钝感力》一书的研读,让我们明白不必事事都神经质,应该带着积极的钝感力,抱着好奇心面对今后一切事物。钝感就是一种才能,一种能让人们的才华开花结果、发扬光大的力量。钝感力是一种生活智慧、一种处世态度、一种生存技巧。世界上不仅仅存在敏锐聪慧这种才能,相比之下,不为琐事动摇的钝感,才是人们生活中最为重要的基本才能。而且,只有具备这种钝感力,敏锐和敏感才能成为真正的才能,从而在人生的道路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钝感力是当今社会每个人值得拥有的能力。

推荐第5篇:钝感力读书报告

《顿感的快乐》陈伟文 (读书笔记)

精彩句段: 1:“钝感力”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几年前的新造词——许多时候,钝感比敏感更有力,这时代流行的是灵敏、机巧,是卧薪尝胆,是锱铢必较,而钝感力有些笨拙、傻、缺心眼,但却是得了大道,不执念小我。 2:印象深刻的是他苍白的脸孔时常出现的惊惧与痛苦,一个过分敏感的机器人,一个注定孤独的人!他违反了机器人本应有的程序化的“钝感”,所以才能修剪出那么神奇的充满想象的植物、发型与冰雪!也因为违反“钝感”,他有一颗人类的孤独心脏。 3:“让我们用钝感的速度把哪些不快抛在脑后”

心得:

长期以来,从来没有人喜欢别人说他是“迟钝”的人,因为“迟钝”就是“迟缓”,“迟缓”就是“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大家都喜欢别人夸自己是“敏捷”、“敏捷”的高人。然而,渡边淳一告诉我们:太敏感反而容易受伤,所以要修炼“钝感力”。 不是吗?当受到领导的批评,或者朋友之间意见不合,还有同学之间产生矛盾时,你是因为这些琐碎的小事而郁郁寡欢,还是以积极开朗、从容淡定的态度对待生活?大多数人认为感觉敏锐是一种优势,但你有没有想过,迟钝的能力也是一种有益的天赋?

钝感力不是迟钝的感觉能力,而是大智若愚的宽容态度。具有钝感力的人,不会对别人的缺点耿耿于怀,不会拘泥于小节,道德修养高尚,行为不违本性。由于专注个人目标,具有钝感力的人更加能够勇往直前!

愈钝感,愈快乐!篇2:快速读书

快速读读这些,看看对你有所帮助吗?

<寻求公正是一种心理病>

所谓抱怨,就是对当下现实的不接受和抵触,不愿意直面现实,不愿意想积极的办法去改变它,所以抱怨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惰性。人的青年时期总是充满激情,容易激动,"愤怒"和"青年"是联系在一起的。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人都会经历两种状态,一种是发烧状态,另一种是发热状态。发热是指运动以后,整个身体的血液循环加速,冒汗,体温升高。而发烧是内在的一种病,是由于身体的内耗造成的发热。

"无事生非"的意思就是无事生非议。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在抱怨世界的不公平,那你肯定是个闲人,最起码在这个阶段比较闲,说明你还不够努力。

<每个人都活在套子里>

心智模式是一种思维定势,指我们在行动和表达的时候暗中遵循却又没有意识到的那个套路。 爱因斯坦:"永远在做同一件事,却一直希望不同的结果,这是精神错乱。" 爱因斯坦:"一个问题不可能通过引起这个问题的思维模式本身解决。"

<高效率的无效果>

彼得?德鲁克:"一个人的卓有成效是可以练就、可以学会的。"

米兰?昆德拉:"现代社会是一个被时间之魔所裹挟的社会,所有的东西都只为让人们提高速度,但是大家没有停下来想一想到底要到哪儿去,到底要做什么。有效率,没效果的事情往往都是没有目标的行为。

德鲁克:"真正做到卓有成效,要做到五个方面:1.善于利用有限的时间;2.重视对外界的贡献;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善于利用自己和别人的长处,而不去管那些短处的事情;4.有效的管理者总是集中精力于少数重要的领域,要事优先;5.必须要作出有效的决策。" 德鲁克:"管理者就是如何利用别人的长处来实现自己目标的人。至于说这个人是好是坏、如何把这个人教育成一个有理想的人,那是上帝的事情,不是管理者的事情。"

时间作为一种特殊的资产有两个特点:1.每个人拥有的时间是一样的;2.别的资产是可以转让或买卖的,但时间是买不来的。

人的幸福感来自于内心的充实。

<量子学中的智慧>

?道德经?: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任何一个你以为是客观存在的东西,其最终表现于你主观怎样看待它有关系。– 江本胜 ?水知道答案?作者

诺贝尔奖得主:普利高津:"我们所称为现实的一切,都是通过我们所参与的积极的营造来显现的。"

量子力学强调万物皆有能量。

<积极的沉默>

美国曾经做的一项调查:"孩子的优秀程度与什么有关?"答案是:"小时候父母是否给孩子持续朗读与孩子的优秀程度非常相关。"这种朗读不是光读故事,而是父母在读,孩子在一旁听,即使听不懂也要听并且不能打断,看看孩子能不能一直听下来。为了培养孩子听的习惯。

?菜根谭? "觉人之诈而不形于色,此中有无限乐趣。"

从小没有接受倾听式教育,习惯了对话式教育和吵架式教育的孩子,长大以后就可能会一惊一乍的。

听话是强调孩子要服从,听书不是一个简单的服从问题,而是培养他们积极的服从、积极的沉默、积极的等待的性格。

许多在第一时间反应的人成不了大事,就是因为他们的反应只有细节的、随机的、自然的、机械的,而不是整体的、全局的,最后他只能是略有小成而已。

<抱怨这种病毒> 怨气就像病毒一样,刚开始很少,但他不断地传播、复制、放大,最后使整个系统运转失灵。 在一个公司,对一些人、一些事的抱怨情绪一旦形成,就会逐渐变成整个公司的文化。从管理学角度来看,它也叫责人病毒。

抱怨除了不服别人之外,还源于我们在内心对对方有一种期待,而这种期待对方并不知道,有的时候甚至连自己都没有察觉到,所以很多时候抱怨和冲突来自于彼此没有达成一种共识,形成了希望的错位。

暴力就是以自我的意志,自我的愿望作为绝对的评判标准,让其他的人服从自己。 美国哲学家 爱默生曾经说过一句话:"有时候远在天边的爱就是近在眼前的恨。" 默契使大家所向往的一种境界,但是许多人忘记了先有"契",也就是契约,然后才有默契。 压力就是烦,是对象不确定时的焦虑。

压力所带来的压迫感可分为真实的压迫感和虚假的压迫感,或者叫钟表时间和心理时间。钟表时间就是这件事很紧迫,必须在什么时间之前完成,必须解决它。心理时间是对象不确定,总是感觉有一种无名的压力压着,却又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每天都被这种心理情绪所笼罩,这种状态就是烦。

<有毒的瘾头>

"瘾"实际上是由于人在受刺激时,大脑会分泌出某种化学物质。大脑神经元会逐渐对它产生适应性,之后就会对这种刺激产生偏好,对他形成依赖。一旦停止刺激,神经元就会非常渴望,人就会很痛苦。

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就是让消费者渐渐上瘾。它会有意制造需求,这种需求基于人内在的强制性,它就利用这种隐蔽的强制性使消费者不断购买产品。

所谓瘾,其实就是一个持续的路径依赖,是由于片面、过度地依赖某种途径,从而导致整体机能的荒废和能力的丧失。一旦环境发生变化,它的成长就大有问题。

从生态学角度来讲,瘾实际上是对生态平衡的破坏、对多样性的摧毁、对多种潜质的抑杀甚至是扼杀。 好东西里都包含毒素。

上瘾是很危险的,瘾是一种负资产,一旦染上瘾,每天早上醒来就欠了债。瘾得最大危害在于,它不断要求加大剂量,然后才会觉得满足,于是一个活的生态系统就会陷入不可挽救的状态。

<养喜神,去杀机> ?菜根谭?:"福不可徼,养喜神以为招福之本而已;祸不可避,去杀机以为远祸之方而已。" ?菜根谭?:"此心常看得圆满,天下自无缺陷之世界;此心常放得宽平,天下自无险测之人情。"

始终保持积极正向的思考,这对于做人、做公司非常重要。

<钝感力>

那些过分敏感、聪明、瞻前顾后、随机应变的人往往是很不快乐的,最后也不会成功。成功人士往往对周围的反应比较迟钝,尤其是对负面的东西有一种天然的过滤和屏蔽能力。

《阿甘正传》实际上完美的阐述了戈尔曼的情商理论。

所以说,一个人有多聪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先天或后天能不能有一种能力,可以对所

有负面的东西视而不见,或是转变成正面的东西。钝感力是相对于敏感而言的,有时过于敏感其实是对自身的一种伤害。有些人越是受过很好教育、读很多书,就越容易陷入自我犹豫的过程,实际上有时只要去做就很好。

有一句古话:可议事者不可图事。

执行力强的人关注事情怎么样,而不在乎别人的评论怎么样。 《少有人走的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德是自律。自律有四个原则:

一、推迟满足感;

二、承担责任;

三、尊重事实;

四、保持平衡。 百草皆药,百药皆毒。

有的时候,上苍交给你什么事情,你把它认真做好就可以了,不要去想这是不是你应该做的,你又如何能知道应不应该做呢?

拘泥于定位也会害人。

《论语》: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定见就是取出游离状态、漂浮状态、随波逐流的状态,达到内心的定静。定位是我要在哪里,定见是我不做什么,因为定见来自于戒。

定不定与忙不忙没有关系。重要的是,在某一阶段里,在每一秒钟里,你能否专注、认真、全神贯注地做好手上的这件事。

定位之中要有定见。

定见就是不要一惊一乍,不是自己成为外在环境简单的应声虫,外在环境有一点变化,就马上在自己的思想上、行动上、语言上表现出来。

有定见人的表现:你又千变万化,我有一定之规。

来自美洲某部落的古老智慧:四个约定,第一时不轻易评论他人,第二是不受他人影响,第三是不妄自揣度他人,第四是凡事尽力而为。 有一位中医讲过,当我们咧开嘴微笑时,胸口的膻中穴会打开,而膻中穴是心经、心包经经过的位置。

庄子讲:与人为善,与物为春。 说人的内心里要有暖洋洋的气息,而且这种气息可以温暖到消融周围的人。

《不抱怨的世界》:当一个人伤害你的时候,你不要想着怎样去报复他,实际上他在伤害你之前已经受到了很多很多的伤害。只有一个内心不太健全的人,一个心灵遭受着各种煎熬的人,才会无端地去伤害别人。

佛由心生,心中有佛,所见万物皆是佛;心中是牛屎,所见皆化为牛屎。

从内心微笑,宋人辛弃疾有句诗形象地描绘了这种状态: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庄子讲大小的变异:以大观小,则有不见;以小观大,则有不明。

人需要的是一种胸怀、一个视野、用佛学的话来说就是心量要大。

愿景和愿望不一样,愿望是一个具体的、结果性的东西,愿景是一个清晰的场景,是可以作为考虑事情和采取行动的背景用的。 也许造物主在关闭了一扇门的时候,会为你开启一扇窗。

谦卑是一切幸福的开始。

乔布斯:stay hungry,stay foolish. 人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就,首先就要保持一种饥饿感,保持一个谦卑的心态。

我们要时时反省,现在获得的这一切是不是理所当然的,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心态是有害的。

如果生活给了我们一些磨难,那其实是在帮我们造福。让我们懂得去珍惜那些平常不懂得珍惜的美好。

在英文里,education(教育)这个词的词根是引导的意思,就是用一个水渠把它引导出来,教育的本质是引导、疏导,而不是灌输。

爱是什么?爱首先是感知,是深切的感知。父母正真爱孩子,就一定会花时间去感知他、关切他、全身心地去呵护他,这是爱的重要标志之一。

孝顺是衡量孩子的一个指标,但是权力游戏中,孝顺就会被定义为对老师和家长权利的服从。 心理学家荣格曾经说过,权利与爱就是霸道和王道的关系。霸道就是暴力、权力,而在某种程度上,王道就是爱。

很多人的痛苦就是源于自己付出了 ,自己更成功也更优秀,以为自己就有理由来支配,全然没有意识到力量的转移。

所谓爱,就是全身心地感知周围的人和事,然后以一种柔性、灵活、富有弹性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不是以一种非此即彼的方式解决问题。

爱能够兼顾双方的需求,能够在看似对立的需求之间找到一种平衡。 弘一法师: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一个人承诺了一件事,但没有去执行,没有伸展出来,就是言而无信。

要做成任何事都不难,怕就怕不能长期坚持和积累。

人无信不立的信,无论是信念、相信还是信任,它的作用都在于,让我们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诱惑、机会和陷阱的社会中保持自己的方向。 包容,就是把一件事情的好与坏作为一个整体全部滴接纳过来,并且与这种状态共存。 关于内在的全然状态,有两个词可以诠释它。一个是外来词,叫幽默,一个是中国的词,叫忍。

真正的忍是什么呢?实在弱势的状态下获得一种超常的主动性。

所谓的全然接受,并不是要含垢忍辱,而是要用内在的机制去化解它。

莲花生长在淤泥里,但生出来很高洁,虽然长在水里,但是它没有水性,不妖。它能够把淤泥和水都转换成一种美好的状态,这就是莲花的美好品格。

当我们能够看到事物的全然景象的时候,我们就会在内心中保持从容。这种从容会帮助我们用一种巧妙的机制,把那些表面上看起来是伤害性的、侮辱性的东西转换成有助于自身的力量。

有时候,人的烦躁是因为没有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去操心,去让他高兴或痛苦。 某一句话、某一个思想能不能产生作用,跟语境和气场十分相关。

除了立意要正,还要让自己眼下的行为与志向始终保持一致。不要因为眼前的困难或是受到的诱惑而让自己走上一条低等级的公路,走上去以后就没法调头了。 《小狗钱钱》:我们有时候很容易对一个东西产生好奇,想去尝试一下,但是不能因此阻碍自己去做一些事情。太多的人做事犹豫不决,就是因为他们觉得没有完全弄懂一样东西,

实际上,真正付诸实施比纯粹思考要聪明得多。

《小狗钱钱》:如果你只是带着试试的心态,那你最后只会以失败告终,你会一事无成。尝试纯粹是一种借口,就还没有做,你已经给自己想好了退路。

其实,天底下的生意无非两种,一是把东西打包一起卖,二是把东西拆开来卖。 商人身上有一种契约精神,因为它们知道每讲一次游戏规则就会有信用的累积,未来做一些事情的话,成本也可以很低。

信誉其实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不是一个到的问题。

商人本质体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是信,一个是智。

情人心智模式的本质是仁,仁就是同情感。

钱这个东西很有意思,它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了我们的人格。

《小狗钱钱》:金钱是一种放大镜,你的人格是什么样子,在你没钱的时候,别人还看不出来,但是你有了钱之后,别人一下子就看出来了。

厚德载物的物可以理解为钱,人的品格德行如果不够醇厚、心量如果不够宽,那是载不动钱的,反而会为钱所害。

财商的背后其实是人格,是人格决定了一个人掌控财富的能力和管理财富的能力。 卡内基:人在巨富中死去是可耻的。

《小狗钱钱》:当你决定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必须72小时内去完成,至少是紧锣密鼓地开始,否则可能永远不会做这件事情。

要做成一件事只有两个可能:第一是真的匮乏,所以拥有很大的渴望;第二就是梦想,以至于现实当中已经相当不错了,跟这个梦想相比,还是觉得匮乏。 如果我们内心有暴力,那么战争随时会在我们的身边发生。

心理阴影在《西藏的睡梦瑜伽》这本书里称为业障,就是业已发生的障碍,而过往的伤害会妨碍我们看见今天面对事情的实相。

突然爆发是外在能看到的表面现象,而业障很可能一直在内心滋长。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最应该做的,就是让他们幸福的开关尽可能多一些,痛苦的开关尽可能少一点。

所有伤害你的人,他们事先已经被报复了,现在对你的伤害实际上反映了他之前所经历的折磨。

爱默生:你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就是让自己变得幸福,你幸福了,世界的祸害就少一分。 爱默生:如果一个人总是非常开心甚至经常开怀大笑,这个人一定不会太坏,怕就怕那种从来没有放纵开怀的人。

爱默生的这两句话要说明的是,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把内心练得温暖,对世界充满善意的宽容我们周围就会形成一个小的正向能量场。

《菜根谭》: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马屁有如辣椒,吃起来有瘾,而且越吃当量越大。

管理的前提是承认人性的弱点,然后进行创造性转化。

德鲁克;管理不是要改变人心,不是去改变别人,教别人怎么做,那是上帝的事情。管理者只是用人所长而已,或者把他的短处变成长处。

一个人之所以愤怒,就是因为那个居家虚假的自我被否定了,否则不存在愤怒。

我们很在乎能说出什么话,也会做一些事情,但是一个人的价值不光是以说什么话,做什么是事情来衡量的。篇3:寒假思修报告 2015-2016重庆大学学生寒假 学生:

学号:

指导教师:

专业: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教授 重庆大学 学院 2016年2月

一、调查对象及调查方式。 1.涵盖18岁到55岁之间的人员,职业范围覆盖企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学生、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教育业人员,学历覆盖小学到硕士,居住地涵盖城市、乡镇、农村。 2.调查方式为问卷调查。

二、调查存在的问题。

1.样本容量偏小,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2.调查对象职业涵盖范围较小,比例不够协调。 3.由于涉及道德方面的问题,受访者可能违背自己的真实想法填写问卷,数据不够客观。

三、调查结果分析。

从所统计的数据分析来看, 1.对于扶起摔倒的老人来看,大多数人选择观望态度,表示愿意扶起老人的多为年龄在25岁以下的人群。

2.90%的人选择在公共汽车上为别人让座,此公共道德发扬的较好。 3.对于损坏公物这方面,学历越低者普遍对维护公共设施的完好性意识越低。 4.绝大多数人对闯红灯这一现象表示强烈不满,但是执行率堪忧。 5.机关单位的工作人员反对有损国家利益的呼声比其他职业均高上不少。 6.从事教育业的人员更反对在草坪上玩耍,预计与其职业素养有关。 7.受访者几乎所有人都对随手拿走公共物品表示强烈谴责。 8.受访者中,女性比男性更加反对公车私用这种行为。 9.进城务工人员的拍马屁倾向比较严重。 10.受访者中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作为医生的道德素养更好。 11.男性相对女性更认可送礼这一行为。 12.所有人都对地沟油事件表示深恶痛绝。 13.耍小聪明和偷懒行为在进城务工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中更加频繁。 14.学历越低的人越倾向于靠拢权势。 15.企业与务工人员对待工作更加不耐烦。 16.男性对于处理领导的批评更加游刃有余,心态更好。 17.学生对于家庭矛盾更加不在意,与其参加家庭事务较少有关。 18.90%以上人员对家庭中存在做出有损道德的成员表示羞耻。 19.受访者普遍对不赡养父母的行为表示坚决反对。 20.进城务工人员更加在意家庭经济。 21.80%的家庭暴力在学历较低人群中发生更加频繁。 22.机关人员更加在乎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以及自己家庭在他人眼中的地位。 23.多数人乐于助人,帮助邻居。 24.受访者对于自己是否是谣言传播者并不在意,与其涉及较少有关。 25.学历越高的人对于履行承诺的责任感越强。 26.女性比男性更加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教育业更加明显。 27.进城务工人员对自己的人际关系最有信心,男性的社交能力比女性低。 28.农村居住人员的自信比城镇居住人员更强。 29.受访者中年长者比年幼者更加擅长人际交往,更加容易获得好感,学生在此方面的能力较差。 30.女性及内向的男性更加担心自己举止不当。 31.受访者中男性的钝感力较强,学历越高越担心别人说坏话。 32.女性的自我保护能力更强,学历越低的人次意识越弱。 33.90%的男性更乐意交新朋友。 34.企业人员及进城务工人员对自己的待人接物最有自信。 35.教育业人员普遍乐意与人交谈,但进城务工人员程度最强。 36.受访者中100%进城务工人员经常压抑自己的情感,或许与其工作环境有关。 37.机关单位与进城务工人员更容易在恼羞成怒以言语进攻他人。

四、我的建议。

1.可以将纸质问卷做成网上问卷,受众会更加广泛,统计也更加方便。 2.录入过程过于复杂,可以对题进行标号。 3.题量偏大,调查进程缓慢,可以适当删减题量,便于调查的快捷。篇4:樊登读书会关键对话

关键对话

看似平淡无奇的话语,由他的口中表述出来,却有一种难以

抵挡的魅力,慢慢地感染着我们。因为他把刻骨的深情融入其间,这种美好的感情,唤起我们心灵中最脆弱的一隅,引起阵阵共鸣。 ----题记

一场演绎

2015年12月7日,樊登读书会大同分会落成典礼暨樊登书

友见面会在大同图书广场﹒创意空间举行,公司派我前去参会。也就是因了这次工作的机会,我才有幸聆听了这场关键对话。

会议开始前,我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了下来,环顾四周,细细 打量着在场的每一个人,我发现每一张脸上都洋溢着一种迫不及待,很强烈却很复杂的而且包含千思万绪的情感。蓦然间,我也被这种情感所包围,不禁期待着樊登老师的出现。伴随着热烈的掌声,樊登老师出现了。他明朗、清澈的气息,让我觉得自己好似突然在大千世界中寻觅到了灵魂的对应物,在天地万物中发现了可以无误地评估自身的知音。某电器城萧条的景象,让他放弃了原本要解读的《关键对话》,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噱头,从常规能源到新能源,从互联网到物联网,从人工的替代到边际成本,从圈地运动到全民创业,滔滔不绝地讲述。极快的的语速中,显示出的强大知识库,像“致幻剂”般把人们带到另一个维度,陷入一种情景体验中,不知不觉沉浸,继而梦醒“现代社会缺的不

是资本,而是思想”。 在这场演绎中,樊登老师好像积攒了太多想要说的话,一次性喷薄而出一般,眼神、手势、前倾的身体,以及上扬的眉毛,都无形中渲染了他的话语,再配合经多年主持人工作的打磨而深入骨髓的控场力,形成了一个大磁场,吸引着我们每一个人。

精神领袖

在这个年代,拥有优美的生活姿态是多么重要。而优美姿态的形成,却得力于书籍所爆发出的源源不断的能量、智慧,以及惊人的创造力。

然而,对于我们这些用辛苦捍卫幸福的人而言,买本书逐页翻读是一种奢望,对于那些未曾上过学的人而言,那密密麻麻的汉字就是一连串看不懂的英文字母。基于此,樊登老师创立了“樊登读书会”,由知名导师创作的形式多样的精华解读书摘,以ppt电子周刊、图文信息、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在多个平台上分享传播。他希望疲于奔命夜以继日工作的人,能借此回过头来享受读书的美好,他希望这些书籍能给人们巨大的感动力量,推动人们更好地去生活。

回归到“樊登读书会”上的人们,有着些许惺惺相惜的温情,一点点满溢出来,或许,他们以前只有思考力,没有行动力、执行力,而此后却可以成为一个个倡导者、号召者...... 苦心孤诣

当我静下来,或者遇到问题的时候,总是会相信有一个东西 会在背后支撑着。只要有它,我就永远有力量前进,每个人都应找到这样的东西,那就是书籍。

事实上,我也是爱书、惜书之人,每每遇到好书,都会欣喜若狂。在会上,樊登老师还阐述了“樊登读书会”选择书籍的三个方向,并推荐了相关书籍,如事业类书籍《从零到1》;家庭类书籍《幸福的婚姻》、《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叛逆不是孩子的错》;心灵类书籍《透过佛法看世界》、《钝感力》、《僧侣与哲学家》等。他以与现场书友互动的方式,绘声绘色地描述着每一类书籍存在的意义,可以看得出,樊登老师是一个偏爱哲思,习惯于内向思考,探索精神的人。会议结束后,人们都争先恐后地找樊登老师签名、合影,他告诫人们,美好的生活来自于每一天都应用自己的突出优势,而有意义的生活还要加上一个条件,即将这些优势用于增加知识和力量上。

樊登老师认为,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每多一个人读书,中国就多一份祥和。他还有一个心愿,就是让“樊登读书会”到农村去,让那些不识字的人们通过音频、视频获得那些原本可望而不可求的知识,为家庭和睦、家庭教育增添一份力量。我想,鲜花要是在最艰难、最有希望的地方盛开,一切盲目的力和盲目的美,也都将睁开眼睛。

趋势透析

在此,我还是想引用那句话“有人说,21世纪影响人类文明的是三个w:web,weather,women(网络、气候、女性),有远见 的人,千万别忽略移动互联网社交平台。” 或许,“樊登读书会”与我们,就像我们与那些传统企业,二者一旦深深地结合在一起,责任也就成了一种羁绊,为此,我们也得不断探索,不断前行。篇5:我不是教你诈读书会随想

如何健全地活在不健全的世界 2014年6月8日星期日,第一次主持无雨之城读书会,和大家分享的是刘墉的《我不是教你诈》。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会想要分享这本书,因为我看上去完全是个不会说谎的小姑娘,别说诈,可能连撒个谎都不太会圆回来。其实这就是我分享这本书的原因,我也觉得自己不是个会使诈的人,连自己都奇怪当初为什么会把这本书买回来,还看完了。庆幸的是自己愚钝,看了刘墉近百个尽揭人性之恶的小故事之后,竟然还不为其所动,依然我行我素,还是那个不太会说谎的小姑娘,不过对于人情世故,却有了另一番领悟。 《我不是教你诈》总共分4本(百度上说有5本,第5本是讲医、疗、药、检的虚伪、无良商人的卑劣、医疗体系的疏失、贪官污吏的包庇等等。还好当年没有这个第五册,不然中药学出身的我可能会从此对医药界信心全失)。

第一本的小标题是?我不是教你诈,是教你看清世事,免得你被卖了,还在帮人数钞票?,讲的是人生战法,教人看清人性。所有人世间的机巧、变化,都脱不开那基本的人性,看清了人性 基本就能处事不惊了。 第一本和大家分享的故事是《高人出手挡不住》,故事讲得是送礼的手段。大家讨论的方向有怎么送礼的,也有如何拒礼的。古往今来,为达到目的,很多人都无所不用其极,通过找到你的需求,用礼物打发收买你,这当然是极好的!总比要你的命强!但是,拿人手短,吃人嘴短,收了别人的好处,自然就不能再随心所欲了,很多你的行为就会被送礼者牵着鼻子走。有句话说?苍蝇不叮无缝 的蛋?,所以想要不被苍蝇盯上,你自己首先要做到完美无缺!还有句话说?无欲则刚?,只有做到没有世俗的欲望,才能达到大义凛然的境界。但人性生来就是有欲望的,同时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除非你选择消极避世,远离人事纷扰,否则你就难免会碰到各种?礼尚往来?的事情。有多少人就是因为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欲望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既然人性使然,我们又没有办法避免,那么,每个人心中就要有一把尺,什么样的人情可以买,什么样的礼物不能收。当你的人际关系越复杂,圈子的利害关系越紧密,同流合污的事情就越难避免。这时候,就是你选择的时候了!你想要什么,你做出这个决定会得到什么、会失去什么,相互的概率有多大„„各种事情,自己要把握好。越深入生活就会发现完全的黑与白、善与恶已经分不清了,但是还是有圈子可以选择,有队伍可以站的!而怎样选择,就要看你的价值观和你的本性了!故事中的受礼者,只要性格刚硬一点,他大可不去参加这个老同学的饭局,因为一看就是个陷阱。但是他又在乎人情。但是人情真的这么重要吗?看你的选择了。如果你不想被人情左右,大可不去赴约。如果你去了,就不要事后抱怨这个朋友多不厚道。因为你是那个有缝的蛋!

第二本的小标题是?我不是教你诈,是教你认清人性,不可因为他们的好,忘了他们的坏,不要因为他们的恶,忘了他们的善?,这一本写人,既然是人,就有着许多纠缠不清的?善恶情怀?。既然人性有它的缺失,是不是能找出一种方法,使这些乱跑的?人性的车子?走上正轨? 第二本和大家分享的故事是《悲悯的悲哀》,讲得是一个有恻隐之心的法官反被陷害的故事。故事结尾问了大家三个问题: 他是不是位好法官?女孩子是不是坏女生? 她妈妈是不是坏人?——法官有正义感、恻隐心、同情心和做事的原 则,当然是位好法官。女孩就算偷了法官浴室的东西,又记下计程车的号码,恐怕也是她妈妈教的,听话的孩子,目的还是为了救自己?被冤枉?的父亲,怎么看都不算是坏女孩。妈妈做这件事,当然是坏人。但每个人都可能狗急跳墙。为了救亲人,一个好人也可能使出?坏点子?。也有人说,法官不是好法官,因为他不应该见自己经手案子的相关人;女孩和妈妈也都不是好人,因为他们的出发点是违背法律的,甚至可以定诬陷罪。好和坏都有理,只是用来衡量的尺子不一样,从情理上说,大家的做法都说的通,大家都是好人。但从法理上说,就都不对了。有很多人把这些在法理上说不通,但是情理上情有可原的事情称之为?灰色地带?。行走在灰色地带的人都踩着法理的边线,做着法理上定义为不对的事情,同时用情理让自己挺直腰板做事,用情理来混淆自己的是非观。要你好我好大家好,就用情理,一回生二回熟,大家都是朋友,何必太认真?要伸张正义,做对的事,是非分明就用法理。但事事都用法理的人可能会很痛苦,一是朋友不多,二是你可能会面临大义灭亲的时候。这让我想到《悲惨世界》里的警官,他用自己的一生在捍卫法理,但最后跳河自杀,因为他发现法理有时候可能会伤害到那些价值观和国家法理相左的百姓,但是那些相左的理想又是这些百姓所信仰的,最后警官跳河自杀,因为情理和法理的冲突不是一个人在自己的生命范围内能够解出的方程式。还是回到尺子的话题,尺子摆在这里,怎么选,用哪把尺子,就看你自己想要的数据是什么了。

第三本的小标题是?我不是教你诈,是教你保护自己,免得鸭子熟了,才到嘴又飞了?,这一本主要写你,因为许多问题,如疾病,在怪别人传染的时候,也得怪自己。 第三本和大家分享的故事是《老莫的第二春》,讲得是装修工老莫用自己的真诚和智慧挽回了老客户的心,同时得到了更多新客户。最后的总结是不计前嫌才能前嫌尽释。这个故事和前两个相比,正能量多了,大家对老莫为人处世的智慧都很赞赏,因为老莫懂得哪些事不必说、哪些事不该问,他清楚自己的长处,同时又不计前嫌,自己准备了一个月的工让别人做了他都没有半点责怪,多大的肚量!从小到大,无论我们多努力,总会遭遇许多挫折,尤其是进入社会之后,常遇到莫名其妙的阻力。有时候?水到渠成?的事,突然就吹了;有时候好好的朋友,突然就翻了;你可能被整了、被卖了、被宰了,死得很难看,却到死都不知道自己什么做错了。这时候就想到用心大叔经常挂在嘴边的钝感力。大道至简,大诈不诈。有时候很多简单易懂的道理能帮你解释和解决很多生活上的复杂问题——做人要厚道,东西要自主,得理时且饶人,有错时先认错,当势的人要小心被利用,遇到僵局要主动去化解,一人赢不如大家赢„„ 第四本书的小标题是?我不是教你诈,是教你认清别人的诈,不要用它来‘为害’,只是用它来‘避害’?,这一本的故事基本是前面的总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作者的目的就是教你:怎么洞明世事,如何练达人情。

第四本和大家分享的故事是《大哥有请》,讲得是小孟怎么设局为秦哥请到政商界有头有脸的人物出席他的宴请。故事后面依然是三个问题:小孟为什么能请到这些?人物??如何识破这个局?如果请到的是你,你会拒接吗?第一个问题,因为这些?人物?相互都有利益纠葛,所以自然愿意去赴这个宴。第

二、三个问题多数人都选择不识破、不拒接。因为这个局对彼此都没什么坏处,相反还有好处,为什么要识破?为什么要拒绝?从?一缺三?到?三缺一?,利益的纠葛把大家聚到了一起,这就是一个利益圈子。有一句话?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所以很有可能当你不再有利可图时,这个圈子就会把你驱逐出去,更糟糕的是把你当做垫脚石,踩着你往上爬!多可怕!这个局你还去吗?还去!因为有既得利益。利益面前,谁都要低头,但是,哪些是眼前利益,哪些是长远利益,眼前利益是否会阻碍你对长远利益的准求?好,又到了一个哲学的问题——什么是你追求的?圈子是把双刃剑,他可以帮你辉煌腾达,也能让你失去自由,圈子内的种种关系都会限制你的选择。 写到这里,自己都觉得心生疲惫,就像我的标题一样,这个世界原来这么地不健全,有各种各样纷繁复杂的关系在左右着我们的选择。

结尾的时候我用到这句话——成长不是发现世界越发黑暗,而是发现世界越发负责的过程。儿时觉得世界美好是因为简单,爱你的人都维尼阻挡了复杂。

其实,世界没有很糟糕,也没有很美好,它只是复杂。任何只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都不代表真实,它势力、虚荣,却又真诚时而善良。而如何健全地活在不健全的世界就是了解到这一点,然后相信你选择相信的。

推荐第6篇:“钝感力”作文讲评

第四次作文材料: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钝感力”一词其实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发明。按照渡边淳一自己的解释,它是“适应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可直译为“迟钝的力量”。

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往往过于敏感,容易受到伤害,尤其是我们青少年,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敏感的心灵使我们能迅速对周围环境作出反应。

读了这则材料,你有什么见解或感受?请结合材料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审题的关键在于对“钝感力”一词的理解。材料中的“钝感力”意思是对周遭事物不过于敏感的能力。但“钝感力”不等于迟钝,它强调的是对困境的一种耐力,是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不让自己受伤的一种力量。它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大智若愚的智慧。不要因为一些琐碎小事郁郁寡欢,应该以积极向上、从容淡定的态度对待生活。“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谨小慎微,凡事看得过重是自寻烦恼。要注意联系现实生活,有的放矢,避免泛泛而谈。

可以选取下列角度切入: 1.人生需要豁达

毛泽东曾说“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雨果有句名言“世界上最广阔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太明察、太敏感的黛玉式的聪明往往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伤害,心胸宽广、不拘泥于小节,则有助于摆脱世俗的羁绊,拥有健康的人生。 2.难得糊涂是生活的智慧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难得糊涂是人生的智慧,对朋友无伤大雅的玩笑包容一些,对领导的指责迟钝一些,对家人的挑剔平和一些。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以“糊涂”化解矛盾从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3.微笑着唱生活的歌谣

钝感力其实是一种良好的心态,是一个人抵抗压力承受风雨的能力,只有具备这种对周遭事物不过于敏感的能力,才能以积极向上、从容淡定的态度对待生活,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幸福、更快乐。

4.坚强与柔韧是每个人必须拥有的品质

从某种角度上讲钝感力是人的抗击打的能力。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必须具有坚强与柔韧的品质。钝感虽给人以迟钝、木纳的负面印象,却能让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烦恼,不会气馁。可以让人在面临压力与挑战之时,在失望与困厄之时,依然能看到远方摇曳的希望之灯,从而不断努力,不断向前,最终抵达辉煌的终点。 5.淡泊与超脱成就快乐

钝感是一种理智的生活态度,是一种豁达的处世哲学。摆脱世俗的羁绊,回归生活的本真拥有超然物外的淡泊情怀,是一种阅尽纷繁后的沉淀,历经沧桑后的执著。“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钝感的生活其乐无穷。 【素材展示】

1.日本知名作家渡边淳一早年从医,在等级森严的医院里,无端挨骂是常有的事。后来作为文学新人,经常遭编辑退稿,并受到严厉的批评。面对这些,他淡然地说:“我对这些很迟钝,只觉得对方不采用我的稿件是因为他没有欣赏能力。如果当时因过于敏感而消沉下去,也就不会再写小说了。”

2.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针对舆论指责安倍内阁欠缺领导能力,提出了自己的忠告。他说,对于近在眼前的事情必须迟钝一点,不要总把支持率的起伏挂在心上。

3.《士兵突击》记载了一个普通战士的心路历程。许三多,有着性格缺点的普通农村孩子,单纯而执著,在军人的世界里摸爬滚打。因为他的笨,让全班受累;因为他的认真,让全连为之感动;因为他的执著,让全营战士为之骄傲。虽然他的家在爆炸声中变成一堆瓦砾,却无法阻止他坚毅的步伐,使他忘记军人的职责。用许三多自己的话说,他确实是“可笨哩”,只知道“我要好好活着,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有意义的事情就是要好好活着”。正是这傻傻的“许三多哲学”使他心无旁鹜,从一个农村傻孩子成长为“兵王”。

4.二战结束后不久,在一次大选中,丘吉尔落选了。他是名扬四海的政治家,对他来说落选当然是件极狼狈的事,但他却极坦然。当时他正在自家的游泳池里游泳,秘书气喘吁吁地跑来告诉他:“不好,丘吉尔先生,您落选了。”不料丘吉尔听了却爽朗地一笑,说:“好极了,这说明我们胜利了。我们追求的就是民主,民主胜利了,难道不值得庆贺吗?朋友,劳驾,把毛巾递给我,我该上来了。”丘吉尔是那么从容,那么理智,一句话,表现出的是极宽容豁达的大政治家的风范。

5.在一次学术报告结束之际,一位年轻的女记者跃上讲坛,对在轮椅上生活了三十余年的科学巨匠霍金,表达深深景仰之余,不无悲悯地问:“霍金先生,卢伽雷病已将你永远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吗?”这个问题显然有些唐突和尖锐,报告厅内顿时鸦雀无声。霍金的脸庞却依然充满恬静的微笑,他用还能活动的手指,艰难地叩击键盘。于是,随着合成器发出的标准伦敦音,宽大投影屏上缓慢而醒目地显出如下一段文字:

我的手指还能活动

我的大脑还能思维

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

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

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6、曾国藩带领湘军打退太平天国后,所有人都以为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但曾国藩却上书朝廷,以“湘军作战已久,暮气已深”之名要求裁减湘军。因为他知道,自己将面临的,是功高震主的猜忌。他的这一选择使他的湘军得以平安无事且成就了他“中兴之臣”的美名。这就是“迟钝”的力量,这就是沉稳的力量,这就是大智若愚。

7、对于出身农村的马加爵来讲,他人的一声有意无意的冷言热讽,竟成了他杀人的理由,于是走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新东方”的总裁俞敏洪,用了三年的复读时间考上了北大。但在北大的成绩总是倒数。他与马加爵一样,同样来自农村,同样受到过同学的嘲笑。而俞敏洪并没有因为敏感而做出过激的反应,而是寻求属于自己的钝感力,这种迟钝的力量使他可以对生活充满憧憬。他说:“别人用一年做到的,我可以用十年做到。及时最后做不到,我也要保持心情舒畅,再一个个送走他们。”这就是他的智慧。

8、愚公之所以能坦然地面对智叟的嘲笑,百年如一日地移山,子子孙孙无穷匮,正是因为他找到了人生中的钝感力,大智若愚便是如此。

【网络范文】

迟到的幸福

“如果拥有双眼,应该看到鲜花绿叶,如果拥有双耳,应该听到鸟语花香。”这是幸福的捷径。然而事实是,过于敏感的现代人往往只注意到人心的险恶,只听到流言碎语,一颗颗柔弱的心时常就凌乱在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上,又如何能看到别致而自然的美呢?

“钝感力”这一词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发明的,他解释为“适应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正是,在日渐喧嚣的社会中,钝感力就是对周遭事物不过于敏感的能力,正是一种不让自己受伤的力量。“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那些在生活中能时时体会到幸福的人,其内心深处一定隐藏着一种绝妙的钝感力。

电影《阿甘正传》中的阿甘是幸福最简单的写照。阿甘的先天迟钝或许让他无法正常感受各式各样的乐趣,却可以让他避开所有的丑陋,直接看到了幸福。

而生活中的我们有着正常的智商,清晰明了的思维,却无法做到无时无刻的幸福。“庸人自扰”便是对生活中烦恼最好的诠释。生活中的烦恼并不源于疾病、祸患,而是来源于各式各样的细枝末节。对外界的过分敏感,往往使我们陷入痛苦与自扰。【正反对比,段落最好错开】

《红楼梦》中大大咧咧的史湘云,当众人都明知戏子长得像林黛玉却三缄其口时,她直率地脱口而出,因此惹得心思细腻、过于敏感的黛玉耿耿于怀。单纯爽朗如湘云,能醉卧芍药花丛,席石而眠,香梦沉酣,可爱醉人;能在雪天里,割腥啖膻,烧烤鹿肉,大快朵颐,却也锦心绣口。她从不因小事斤斤计较,也不会为琐事伤神多愁。自有一种天马行空的奔放和无羁,何尝不是大观园中自风流的真名士呢?

正如渡边淳一所说,“世界上不仅存在敏锐聪慧这种才能,相比之下,不为琐事动摇的钝感,才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基本才能。生活确实需要我们多点洒脱豁达。不太计较他人言行的做法,才是保持心情愉快和精神安定的秘诀。

古时有一种鸟,叫做风雀。风雀胆小,有风吹草动就会拼命逃窜,而孩童喜欢追逐它,等到风雀疲惫不堪,再将它捕获。风雀的敏感似乎可使它逃避一时伤害,然而过于敏感却成了它被捕的原由。或许我们的敏感也可以暂时让我们得以欣慰,但一直敏感的心只会让我们疲惫不堪,像风雀一般,从青空坠落到地面。

生活当是“大智若愚”。敏感,自然比他人的感触更细致,体悟更深刻,观察更细致。同时,也更容易受到伤害。别人一句不经意的话,一缕不以为然的眼波,一个不拘小节的动作,如果统统落入眼中,不期然就会有种种挫折感和受伤感。如果迟钝一些,不计较于细枝末节,对待他人真诚大方,对待自己坦然直白。也许因为迟于发现,我们会错过许多际遇,但由于迟钝,我们可以看见更多美丽的风景。

生活有时过于快速,而我们则需要漫步前行。可能因为无法跟上生活的步伐会让人觉得迟钝落伍,但请继续放慢步调,因为天空、大海、飞鸟、树叶都需要驻足欣赏,飞速的前行只会让人缺少朋友与关爱。

因为,幸福往往都会迟到。

高二(12)班优秀作文

简简单单,如此甚好

这个世界其实很简单,只是人心很复杂,缺乏豁达乐观、缺乏简简单单、缺乏“钝感力”。细细品味很平常的生活,却发现,虽简单,却让人心存感动,原来自己搁浅了身边最美的风景。

简单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是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静谧;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明志。其实,简单很简单,一种苦难总能尝到酸甜苦辣,平淡的生活也能欣赏到隽永的画卷。

生活中,作为高中生,作为90后,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保持应有的豁达乐观,用微笑去掩盖平淡生活的乏味,表现出属于我们的“钝感力”。生活在现如今繁琐的世界里,偶尔的烦心也是难避免的,但是,可以用简单擦拭掉心灵上的一面纱。我们应该懂得:简简单单,如此甚好。

生活之简单,是生命巨画中的几笔线条,有着疏疏朗朗的淡泊;是生命意境中的一轮薄月,有着清凉宁静。

胡歌,一个你知我知的影视明星。他的生活是怎样的呢?对,他追求一种简简单单的生活,充满“钝感力”。他虽然出现在许多影视剧中,比如《琅琊榜》《伪装者》等,但他几乎不出现在娱乐圈中,他追求没有谣言的简单生活。因为他的追求,他变得如此简单,携手“钝感力”向未来进发。正因为简单他开启了成功的大门。

“简单些,简单些,再简单些”,唯有简单的生活才会给予我们“钝感力”。是啊,我们从复杂迷离的社会中,从冗繁忙乱的生活中走出来,让我们在蓝天白云、小桥流水的“简单”中忘却烦恼,让我们对自己说:简单生活,脱离尘俗。学习苏东坡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乐观;学习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闲适自在。学习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从容不迫。学习他们简单的气质。

这生活,唯有豁达乐观,唯有简单,唯有充满“钝感力”,才会变得极为不同。无论是谁,难得糊涂,何不简单一点?

高二(12)班 罗金香

难得迟钝

在高速运转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变得更高,更好,更强,但现实的压力却让许多人变得脆弱,为什么我们不为自己过分敏感的心找一个庇护所呢?所以我认为,要学会迟钝。

迟钝是一种自我保护。在逆境中潜伏以待重新绽放。生物学中讲,真菌在恶劣环境下会缩为芽孢,等条件适宜时再复苏。这不正是一种生物的自我保护吗?在恶劣条件下如果想旺盛生长,只能使自己死掉。而选择变得迟钝,却可以保全自己,度过困境,一旦条件成熟,他又敏感的旺盛迅速生长。这种真菌的收放自如致使它存活到现在不被消灭。

我们人类为何不学学它们呢?该发展时发展,受挫折时迟钝些,以保护自己,然后再等时机成熟时奋发夺取成功。由此可见,迟钝是种有效的保护方法,在某种意义上它也是成功的保障。 迟钝是一种生活方式。迟钝能使人不被生活所困扰。柳宗元有很多扬名千古的文章,如著名的“永州八记”。“永州八记”就是在贬时让自己变得迟钝而作的。因为他把自己变得迟钝了,才不会一直被政治上的不得志而困扰,才能纵情于山水之间,写下许多传世佳作。柳宗元的事例说明,变得迟钝也能有所作为。迟钝是一种人在受到打击是的一种不错的生活方式。

迟钝是一种精神境界。外来的迟钝隐藏着内心的专一。为什么许多成功人士都有迟钝力?正是这种对其他外来事物的迟钝,才能使他们专注于自己所干的正事,专心了,自然就会有所收获。迟钝的境界好比一个湖泊,表面平静,深处却有着无限张力。所以说,学会迟钝,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精神境界,虽不至于让我们变成大师,但足以使我们专注。

迟钝不是缺点,而是一种力量,一种蕴含在人内心的力量。学会迟钝能使我们更加明白外物与自身的差别,加强对各种打击的承受,从而能使我们更好的生活在这飞速发展的世界里。

难得迟钝,迟钝难得。

高二(12)班 刘彦伶

高二(26)班优秀作文:

“钝”感力

从容,将岁月变得浓稠绵香,把日子打磨的光鲜朗泽,让季节变成火红的枫叶。 ——题记

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优雅;没有原野的芬芳,可以有小草的翠绿。噪杂的生活里需要我们有一颗平和的心。

“钝感力”随着社会快速的发展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具备,“庸人自扰”只会让自己变得消沉。黛玉细腻的性格最终令自己郁郁寡欢。悲天怜人的她让人看上去就娇弱如柳。然而心思细腻的她为自己的一生都带来了消极。

倘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那人生何尝不是另一番风景,眼前将是鸥翔鱼跃的水天一色,开满鲜花的康庄大道,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步于那一道道的历史沟渠: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舒;太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豪放;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他们面对人生的不幸仍能处变不惊,豁达乐观的迎合,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品质。 细水长流又何尝不是一种优雅,惊涛骇浪只会引来滚滚巨波,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若我们只是因为一点小小的事物而悲伤那心情还会放晴吗?终日的杞人忧天将令我们看不到火红的太阳。将“钝感力”集于一身也许你会发现细雨照样滋润你的心田。

艺术大师刘海粟面对那么多的纷纷扰扰依然泰然处之,他说:“泰山从不因人们往他身上扔石块而动,相反石块扔得越多,山体就越大,任凭它去吧!”我们常常遗憾人心如一池春水,等闲也易起波澜。倘若乌台诗案后的苏轼不说:“此心安处是吾乡”对于是是非非不保持一颗“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态度。那么他又怎能留千古风流人物的美称。

“望天空云卷云舒,看庭外花开花落”简心如素。诚然,在生活中我们需要敏锐的洞察力,看问题的穿透力,但是,在生活中,在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上要看淡一点,少些敏感,不仅是给自己减负,也是给社会增添一点亮色。倘若“迟钝”一些,简单一点,又哪里会有那么多不必要的烦恼与忧愁。 鸟儿掠过,叶子坠落,风儿袭过,都会在水面上漾开一圈圈涟漪,太敏感,心中便容不下一粒细沙,固然人生也不会获得真正的快乐。所以,有时“难得糊涂”迟钝一点,快乐可能就会常驻心间。 高二(26)班拓明莉

“迟钝的力量”

钢筋水泥筑成的都市森林中,车水马龙的喧嚣,拥挤不堪的人潮,我们的生活在不知不觉间推向了远方,看不见轮廓。时代在变,人亦在变,快节奏的生活使得我们不得不变的敏感起来,保护内心的那一片柔软。但这真的有效吗?我想,不如驻足你的脚步,放慢你的步伐,去感受心中那一份“迟钝的力量”。 作家渡边淳一早年在医院受到不公平待遇,作为作家他的作品被出版社纷纷退稿,面对着这种种的挫折,他用那独特的“迟钝”,一笑而过便继续前行;霍金因卢伽雷病不得不生活在轮椅之中,面对命运的打击和世人异样的眼光,他用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书写了人生的新篇章;保尔·柯察金在面对一次次的打击与失败中仍勇往直前,即使无人理解,他也毅然前行不惧风雨。生活带给他们磨砺与挫折,命运带给他们绝望与痛苦,但他们并没有被打倒,只是心中那份“迟钝的力量”让他们不被世俗的眼光所羁绊。倘若他们因太过敏感而对身边发生的种种耿耿于怀,那他们又怎能斩断荆棘逆风飞翔呢?

相反,若是你无法体会到心中的那份“迟钝”,那么你的生活必会缺少幸福。前几年一名叫“沉珂”的女生爆红网络,她用她那独特的“哥特式”风格让人们记住了她。堕落、自残、自杀,这些不美好的字眼本不应该出现在正处花季的她的身上,但正是由于沉珂太过敏感,导致从小缺失父母陪伴的她走上了偏激叛逆的网红之路,一步步迷失自我。若是她能够体谅父母,发现心中那份温暖的“迟钝”,那么她也不会从一名花季少女变得那么黑暗,可悲。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古人正是懂得心中那份“迟钝”,才不会被世人的眼光干扰。“牢骚太盛防断肠,风物长宜放眼量”,只有将目光放长远,用自身去感受,不要因快节奏的生活干扰到那份静谧的幸福,你才能发现那份“迟钝”所带给你的勇气和力量。

庸人自扰,杞人忧天,只是无故徒增烦恼罢了,“水至清则无鱼,至察则无徒”,去发现心中的“迟钝”的力量吧,我相信,终有一天,这些幸福就会如“迟钝的力量”一样慢慢来到你身边。

高二(26)班焦瑞

课堂训练:

1、修改自己的作文题目,并且再拟两个精彩的标题。

2、修改自己的作文开头,在作文纸背面再写一段优美简洁的开头。

3、应用所学论据分析方法,对所给的材料进行分析。

材料:日本知名作家渡边淳一早年从医,在等级森严的医院里,无端挨骂是常有的事。后来作为文学新人,经常遭编辑退稿,并受到严厉的批评。面对这些,他淡然地说:“我对这些很迟钝,只觉得对方不采用我的稿件是因为他没有欣赏能力。如果当时因过于敏感而消沉下去,也就不会再写小说了。”

4、简要概括所给材料,再运用所学论据分析方法,对概括的材料进行分析。【高二(26)班练习题】

材料:二战结束后不久,在一次大选中,丘吉尔落选了。他是名扬四海的政治家,对他来说落选当然是件极狼狈的事,但他却极坦然。当时他正在自家的游泳池里游泳,秘书气喘吁吁地跑来告诉他:“不好,丘吉尔先生,您落选了。”不料丘吉尔听了却爽朗地一笑,说:“好极了,这说明我们胜利了。我们追求的就是民主,民主胜利了,难道不值得庆贺吗?朋友,劳驾,把毛巾递给我,我该上来了。”丘吉尔是那么从容,那么理智,一句话,表现出的是极宽容豁达的大政治家的风范。

5、结合论点,将下列两段文字改写成标准议论段。【高二(12)班练习题】 (1)论点:多一些“钝感力”,多一些收获。

材料:柳宗元有很多扬名千古的文章,如著名的“永州八记”。“永州八记”就是在贬时让自己变得迟钝而作的。因为他把自己变得迟钝了,才不会一直被政治上的不得志而困扰,才能纵情于山水之间,写下许多传世佳作。

(2)论点:多一些“钝感力”,可以让我们变得豁达乐观。 材料:二战结束后不久,在一次大选中,丘吉尔落选了。他是名扬四海的政治家,对他来说落选当然是件极狼狈的事,但他却极坦然。当时他正在自家的游泳池里游泳,秘书气喘吁吁地跑来告诉他:“不好,丘吉尔先生,您落选了。”不料丘吉尔听了却爽朗地一笑,说:“好极了,这说明我们胜利了。我们追求的就是民主,民主胜利了,难道不值得庆贺吗?朋友,劳驾,把毛巾递给我,我该上来了。”丘吉尔是那么从容,那么理智,一句话,表现出的是极宽容豁达的大政治家的风范。

【网络范文】

寻求“钝感力”

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每个人都在工作和生活的浪潮中忙碌。大杂院的温情不再,高楼大厦的冷朔使得人们渐行渐远。于是我们的心因为脆弱而变得敏感,于是钝感力成为当下人们必须寻求的力量。

“敏感”一词,人们早已是耳熟能详,而敏感被部分人理解为“心思细腻”,自然,“钝感”便被理解为反应迟钝。

其实不然,现代人往往会因过于敏感受到伤害。而我们青少年正处于青春叛逆时期,敏感的心灵使我们能迅速对周围环境作出反应。于是便陷入了无尽的猜忌之中,身旁的风吹草动都能演变为瞬间的翻天覆地。

在学习中,我们总是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身旁的一声言笑都成了大发雷霆的理由。而对于出身农村的马加爵来讲,他人的一声有意无意的冷言热讽,竟成了他杀人的理由,于是走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年少的心太过柔软,所以敏感。我们应当学会宠辱不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追求“钝感力”这种迟钝的力量,这样才能使你学会适应生活中的一切波折与不幸。

钝感力并不一定与生俱来,它是可以靠后天寻求得来的。“新东方”的总裁俞敏洪,用了三年的复读时间考上了北大。但在北大的成绩总是倒数。他与马加爵一样,同样来自农村,同样受到过同学的嘲笑。

而俞敏洪并没有因为敏感而做出过激的反应,而是寻求属于自己的钝感力,这种迟钝的力量使他可以对生活充满憧憬。他说:“别人用一年做到的,我可以用十年做到。及时最后做不到,我也要保持心情舒畅,再一个个送走他们。”这就是他的智慧。

寻求那一份“钝感力”,是心灵免受敏感的撞击。愚公之所以能坦然地面对智叟的嘲笑,百年如一日地移山,子子孙孙无穷匮,正是因为他找到了人生中的钝感力,大智若愚便是如此。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敏感的人总在乎人生路上的风吹草动,于是最后荆棘一生,而寻求到人生中的“钝感力”的人,总会穿越风雨并收获一路阳光。

去寻求“钝感力”吧,让人生多一抹智慧和快乐的色彩。

慢一点,生活更美好

当睡意正浓时就被那烦人的闹钟声惊醒,匆忙抓起一片面包在睡眼惺忪之时梦游在上班和上学的路上。这仿佛是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写照,总是“快”字当头,奉作法则,一个劲地往前冲。殊不知慢下来,一路的风景更美妙。

对生活中所起的变化作出快速的反应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能力,当你不符合标准是就会被看作是“迟钝”的表现。当众人将趋炎附势,违背准则奉作法典时,屈原发出了“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的“钝”悟,显得与世人格格不入,却让人们景仰至今。时至今日,这样的“迟钝”依旧是应对当下物质时代的利器。

法国的一位先哲说过:“无奈人们只是一味地去追求那最后的果实,却忘记体会这花开的芬芳。”我们总是太过于看重结果的好坏,太精明地去计较,却忘记了古人告诉过我们太清澈的河里抓不到鱼的道理。同样,总想走得快一些,拼命计较里程的人总是得不到预计的收获。那么,不妨慢一些,感受“迟钝的力量”,做一个聪明的赏花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生活态度令我们向往。可无奈正处在青春叛逆期的我们正意气风发,有着一股把世界踩在脚底下的冲动以及冒失,轻易地冲动,然后懊悔,像一头“脾气暴躁的小狮子”。那么不妨回归童年吧,学习《大耳朵图图》里的胡图图,糊涂一把,倒也无妨。迟钝一把,更加有趣。

当然,能够享受古人们安步当车的悠闲生活固然是极好的,但终究不能忘记时代的变化,如果一味地慢下来,成了脱离时代节奏的人,倒真是适得其反了。虽可避免世俗的纷扰,但与井底之蛙已无两样,有的只是让人称作“缩头乌龟”的悲哀了,而不是我们所说的“迟钝的美好”了。

遵循内心最初的美好,在这个飞速前行的时代里,该“迟钝”时就“迟钝”,享受一下沿途的美好时光,不让世间的茅草塞住自己的心灵,一定是件不错的事。

慢一点吧,或许生活会更美好。

沉稳之气,气贯长虹

渡边淳一的“钝感力”一词直译为“迟钝的力量”,解释为“适应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往往会因为敏感过度而受到伤害,尤其是青少年。在生活中,无论我们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不应该急于做出反应,而是要冷静对待,沉稳思考,正确做出判断,理清人生的界限,这便是“钝感力”的真谛!人生途中,我们要以沉稳之气对待事情。

古之圣人有言在先:“三思而后行。”此话人人烂熟于心,真正做到的人却不见得俯拾皆是。一思,思前因;二思,思利弊;三思,思可行与否。此中,沉稳之气贯穿始终。麻黄,是可以治愈多种疾病的药物,冰毒,是让人走向毁灭的毒品。麻黄是冰毒的前身,功效截然相反的两种食物,界限竟如此模糊。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理清人生界限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生活节奏愈来愈快,现代人更应该冷静沉稳地看待事物和处事,这样方可走好人生之路。

因为骆驼的沉稳,它一生所走的路可以是马的两倍。因为沉稳,我们可以将人生演绎得无与伦比。曾国藩带领湘军打退太平天国后,所有人都以为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但曾国藩却上书朝廷,以“湘军作战已久,暮气已深”之名要求裁减湘军。因为他知道,自己将面临的,是功高震主的猜忌。他的这一选择使他的湘军得以平安无事且成就了他“中兴之臣”的美名。这就是“迟钝”的力量,这就是沉稳的力量,这就是大智若愚。面对丰富多彩却又多陷阱的社会,我们需要这种“钝感力”。处在青春叛逆期,处在18岁的分水岭的我们,也需要不断地培养这种沉稳之气,需要这种适应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像曾国藩一样,做出正确的判断,活出精彩。

世间所有人,都需要一份沉稳之气,来应对生活中的大小事情。这份沉稳之气让我们理清人生界限,做出正确判断并在处事为人上胜人一筹。

沉稳之气,气贯长虹!

死于安乐

曾记录这样的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扔进装有水的罐子里,向其中缓缓地注入沸水,开始时还“畅叙幽情”,结果却在不知不觉中丧失鲜活生命,如果它没有安于水中畅游,迟钝于沸水的侵袭,也不至于致命。

钝感力固然是适应美好社会的手段和智慧,但并不是随时应具有,想要“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也需要正确的时间,正确的环境。

陶潜自动归隐,榆柳荫后,桃李堂前,携一份清闲,一份雅致,隐于山中悠哉过活。难道我们也应同他钝感于幽然景致?

现实是不允许我们这样的,一个竞争角逐的世界是喧哗,时代的浪涛是要把我们掀浪尖端,俯瞰世界的,而不是堕沉海底,与蜉蝣为伍的,一直的钝感,只会磨平你心中的冲动,过于安逸,只会助长你的散漫之态。时代的潮流总是汹涌而至,你如何追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需要的只是勃发、敏捷之势,而不是滞销的钝感力。

聚焦菲尔普斯的“圆八金梦”,在人们还在谈论菲尔普斯的出道之时,他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下了八枚金牌。如果他还在缓慢第一枚金牌带来的喜悦还在安于现状,斗志昂扬却又不前行。如何能有现在的“圆八金梦”之说。潜在的爆发,心的搏击成就了他的辉煌。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山更比一山高。角逐的世界,进步的时代,想要站在世界的前端,想要融入社会的大圈子,需要的是不止的前行,而不是一味的拥有钝感力。

而反观当今的青少年,青春叛逆,敏感的心灵有时确实容易受到伤害,但一味地迟钝也并非完全解救伤害。有痛,才有泪;有泪,才有笑。没有痛何来的“守得云开见月明。”没有钝感力,只有打不倒的小强,有痛,有喜,才能够漂染绚烂的人生。

保持一颗狂野呼吸的心,在安乐之中瞧见勃发之姿,在时代中踏上你的一足。

地球尚在运动,我们岂可安于享受而怠慢不前。

推荐第7篇:“钝感力”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钝感力”考后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钝感力”一词其实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发明。按照渡边淳一自己的解释,它是“适应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可直译为“迟钝的力量”。

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往往过于敏感,容易受到伤害,尤其是我们青少年,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敏感的心灵使我们能迅速对周围环境作出反应。

读了这则材料,你有什么见解或感受?请结合材料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审题的关键在于对“钝感力”一词的理解。材料中的“钝感力”意思是对周遭事物不过于敏感的能力。但“钝感力”不等于迟钝,它强调的是对困境的一种耐力,是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不让自己受伤的一种力量。它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大智若愚的智慧。不要因为一些琐碎小事郁郁寡欢,应该以积极向上、从容淡定的态度对待生活。“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谨小慎微,凡事看得过重是自寻烦恼。要注意联系现实生活,有的放矢,避免泛泛而谈。

可以选取下列角度切入: 1.人生需要豁达

毛泽东曾说“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雨果有句名言“世界上最广阔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太明察、太敏感的黛玉式的聪明往往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伤害,心胸宽广、不拘泥于小节,则有助于摆脱世俗的羁绊,拥有健康的人生。 2.难得糊涂是生活的智慧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难得糊涂是人生的智慧,对朋友无伤大雅的玩笑包容一些,对领导的指责迟钝一些,对家人的挑剔平和一些。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以“糊涂”化解矛盾从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3.微笑着唱生活的歌谣

钝感力其实是一种良好的心态,是一个人抵抗压力承受风雨的能力,只有具备这种对周遭事物不过于敏感的能力,才能以积极向上、从容淡定的态度对待生活,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幸福、更快乐。 4.坚强与柔韧是每个人必须拥有的品质

从某种角度上讲钝感力是人的抗击打的能力。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必须具有坚强与柔韧的品质。钝感虽给人以迟钝、木纳的负面印象,却能让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烦恼,不会气馁。可以让人在面临压力与挑战之时,在失望与困厄之时,依然能看到远方摇曳的希望之灯,从而不断努力,不断向前,最终抵达辉煌的终点。

5.淡泊与超脱成就快乐

钝感是一种理智的生活态度,是一种豁达的处世哲学。摆脱世俗的羁绊,回归生活的本真拥有超然物外的淡泊情怀,是一种阅尽纷繁后的沉淀,历经沧桑后的执著。“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钝感的生活其乐无穷。 【素材展示】

1.日本知名作家渡边淳一早年从医,在等级森严的医院里,无端挨骂是常有的事。后来作为文学新人,经常遭编辑退稿,并受到严厉的批评。面对这些,他淡然地说:“我对这些很迟钝,只觉得对方不采用我的稿件是因为他没有欣赏能力。如果当时因过于敏感而消沉下去,也就不会再写小说了。”

2.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针对舆论指责安倍内阁欠缺领导能力,提出了自己的忠告。他说,对于近在眼前的事情必须迟钝一点,不要总把支持率的起伏挂在心上。

3.《士兵突击》记载了一个普通战士的心路历程。许三多,有着性格缺点的普通农村孩子,单纯而执著,在军人的世界里摸爬滚打。因为他的笨,让全班受累;因为他的认真,让全连为之感动;因为他的执著,让全营战士为之骄傲。虽然他的家在爆炸声中变成一堆瓦砾,却无法阻止他坚毅的步伐,使他忘记军人的职责。用许三多自己的话说,他确实是“可笨哩”,只知道“我要好好活着,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有意义的事情就是要好好活着”。正是这傻傻的“许三多哲学”使他心无旁鹜,从一个农村傻孩子成长为“兵王”。

4.二战结束后不久,在一次大选中,丘吉尔落选了。他是名扬四海的政治家,对他来说落选当然是件极狼狈的事,但他却极坦然。当时他正在自家的游泳池里游泳,秘书气喘吁吁地跑来告诉他:“不好,丘吉尔先生,您落选了。”不料丘吉尔听了却爽朗地一笑,说:“好极了,这说明我们胜利了。我们追求的就是民主,民主胜利了,难道不值得庆贺吗?朋友,劳驾,把毛巾递给我,我该上来了。”丘吉尔是那么从容,那么理智,一句话,表现出的是极宽容豁达的大政治家的风范。

5.在一次学术报告结束之际,一位年轻的女记者跃上讲坛,对在轮椅上生活了三十余年的科学巨匠霍金,表达深深景仰之余,不无悲悯地问:“霍金先生,卢伽雷病已将你永远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吗?”这个问题显然有些唐突和尖锐,报告厅内顿时鸦雀无声。霍金的脸庞却依然充满恬静的微笑,他用还能活动的手指,艰难地叩击键盘。于是,随着合成器发出的标准伦敦音,宽大投影屏上缓慢而醒目地显出如下一段文字:

我的手指还能活动

我的大脑还能思维

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

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

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考场佳作】

迟到的幸福

高二(8)班 朱力楠 “如果拥有双眼,应该看到鲜花绿叶,如果拥有双耳,应该听到鸟语花香。”这是幸福的捷径。然而事实是,过于敏感的现代人往往只注意到人心的险恶,只听到流言碎语,一颗颗柔弱的心时常就凌乱在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上,又如何能看到别致而自然的美呢?

“钝感力”这一词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发明的,他解释为“适应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正是,在日渐喧嚣的社会中,钝感力就是对周遭事物不过于敏感的能力,正是一种不让自己受伤的力量。“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那些在生活中能时时体会到幸福的人,其内心深处一定隐藏着一种绝妙的钝感力。

电影《阿甘正传》中的阿甘是幸福最简单的写照。阿甘的先天迟钝或许让他无法正常感受各式各样的乐趣,却可以让他避开所有的丑陋,直接看到了幸福。

而生活中的我们有着正常的智商,清晰明了的思维,却无法做到无时无刻的幸福。“庸人自扰”便是对生活中烦恼最好的诠释。生活中的烦恼并不源于疾病、祸患,而是来源于各式各样的细枝末节。对外界的过分敏感,往往使我们陷入痛苦与自扰。【正反对比,段落最好错开】

《红楼梦》中大大咧咧的史湘云,当众人都明知戏子长得像林黛玉却三缄其口时,她直率地脱口而出,因此惹得心思细腻、过于敏感的黛玉耿耿于怀。单纯爽朗如湘云,能醉卧芍药花丛,席石而眠,香梦沉酣,可爱醉人;能在雪天里,割腥啖膻,烧烤鹿肉,大快朵颐,却也锦心绣口。她从不因小事斤斤计较,也不会为琐事伤神多愁。自有一种天马行空的奔放和无羁,何尝不是大观园中自风流的真名士呢?

正如渡边淳一所说,“世界上不仅存在敏锐聪慧这种才能,相比之下,不为琐事动摇的钝感,才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基本才能。生活确实需要我们多点洒脱豁达。不太计较他人言行的做法,才是保持心情愉快和精神安定的秘诀。

古时有一种鸟,叫做风雀。风雀胆小,有风吹草动就会拼命逃窜,而孩童喜欢追逐它,等到风雀疲惫不堪,再将它捕获。风雀的敏感似乎可使它逃避一时伤害,然而过于敏感却成了它被捕的原由。或许我们的敏感也可以暂时让我们得以欣慰,但一直敏感的心只会让我们疲惫不堪,像风雀一般,从青空坠落到地面。

生活当是“大智若愚”。敏感,自然比他人的感触更细致,体悟更深刻,观察更细致。同时,也更容易受到伤害。别人一句不经意的话,一缕不以为然的眼波,一个不拘小节的动作,如果统统落入眼中,不期然就会有种种挫折感和受伤感。如果迟钝一些,不计较于细枝末节,对待他人真诚大方,对待自己坦然直白。

也许因为迟于发现,我们会错过许多际遇,但由于迟钝,我们可以看见更多美丽的风景。

生活有时过于快速,而我们则需要漫步前行。可能因为无法跟上生活的步伐会让人觉得迟钝落伍,但请继续放慢步调,因为天空、大海、飞鸟、树叶都需要驻足欣赏,飞速的前行只会让人缺少朋友与关爱。

因为,幸福往往都会迟到。

寻求“钝感力”

高二(14)班

吴丽钦 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每个人都在工作和生活的浪潮中忙碌。大杂院的温情不再,高楼大厦的冷朔使得人们渐行渐远。于是我们的心因为脆弱而变得敏感,于是钝感力成为当下人们必须寻求的力量。

“敏感”一词,人们早已是耳熟能详,而敏感被部分人理解为“心思细腻”,自然,“钝感”便被理解为反应迟钝。

其实不然,现代人往往会因过于敏感受到伤害。而我们青少年正处于青春叛逆时期,敏感的心灵使我们能迅速对周围环境作出反应。于是便陷入了无尽的猜忌之中,身旁的风吹草动都能演变为瞬间的翻天覆地。

在学习中,我们总是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身旁的一声言笑都成了大发雷霆的理由。而对于出身农村的马加爵来讲,他人的一声有意无意的冷言热讽,竟成了他杀人的理由,于是走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年少的心太过柔软,所以敏感。我们应当学会宠辱不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追求“钝感力”这种迟钝的力量,这样才能使你学会适应生活中的一切波折与不幸。

钝感力并不一定与生俱来,它是可以靠后天寻求得来的。“新东方”的总裁俞敏洪,用了三年的复读时间考上了北大。但在北大的成绩总是倒数。他与马加爵一样,同样来自农村,同样受到过同学的嘲笑。

而俞敏洪并没有因为敏感而做出过激的反应,而是寻求属于自己的钝感力,这种迟钝的力量使他可以对生活充满憧憬。他说:“别人用一年做到的,我可以用十年做到。及时最后做不到,我也要保持心情舒畅,再一个个送走他们。”这就是他的智慧。

寻求那一份“钝感力”,是心灵免受敏感的撞击。愚公之所以能坦然地面对智叟的嘲笑,百年如一日地移山,子子孙孙无穷匮,正是因为他找到了人生中的钝感力,大智若愚便是如此。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敏感的人总在乎人生路上的风吹草动,于是最后荆棘一生,而寻求到人生中的“钝感力”的人,总会穿越风雨并收获一路阳光。

去寻求“钝感力”吧,让人生多一抹智慧和快乐的色彩。

慢一点,生活更美好

高二(14)班

林怡静 当睡意正浓时就被那烦人的闹钟声惊醒,匆忙抓起一片面包在睡眼惺忪之时梦游在上班和上学的路上。这仿佛是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写照,总是“快”字当头,奉作法则,一个劲地往前冲。殊不知慢下来,一路的风景更美妙。

对生活中所起的变化作出快速的反应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能力,当你不符合标准是就会被看作是“迟钝”的表现。当众人将趋炎附势,违背准则奉作法典时,屈原发出了“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的“钝”悟,显得与世人格格不入,却让人们景仰至今。时至今日,这样的“迟钝”依旧是应对当下物质时代的利器。

法国的一位先哲说过:“无奈人们只是一味地去追求那最后的果实,却忘记体会这花开的芬芳。”我们总是太过于看重结果的好坏,太精明地去计较,却忘记了古人告诉过我们太清澈的河里抓不到鱼的道理。同样,总想走得快一些,拼命计较里程的人总是得不到预计的收获。那么,不妨慢一些,感受“迟钝的力量”,做一个聪明的赏花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生活态度令我们向往。可无奈正处在青春叛逆期的我们正意气风发,有着一股把世界踩在脚底下的冲动以及冒失,轻易地冲动,然后懊悔,像一头“脾气暴躁的小狮子”。那么不妨回归童年吧,学习《大耳朵图图》里的胡图图,糊涂一把,倒也无妨。迟钝一把,更加有趣。

当然,能够享受古人们安步当车的悠闲生活固然是极好的,但终究不能忘记时代的变化,如果一味地慢下来,成了脱离时代节奏的人,倒真是适得其反了。虽可避免世俗的纷扰,但与井底之蛙已无两样,有的只是让人称作“缩头乌龟”的悲哀了,而不是我们所说的“迟钝的美好”了。

遵循内心最初的美好,在这个飞速前行的时代里,该“迟钝”时就“迟钝”,享受一下沿途的美好时光,不让世间的茅草塞住自己的心灵,一定是件不错的事。

慢一点吧,或许生活会更美好。

沉稳之气,气贯长虹

高二(14)班

林浥 渡边淳一的“钝感力”一词直译为“迟钝的力量”,解释为“适应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往往会因为敏感过度而受到伤害,尤其是青少年。在生活中,无论我们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不应该急于做出反应,而是要冷静对待,沉稳思考,正确做出判断,理清人生的界限,这便是“钝感力”的真谛!人生途中,我们要以沉稳之气对待事情。

古之圣人有言在先:“三思而后行。”此话人人烂熟于心,真正做到的人却不见得俯拾皆是。一思,思前因;二思,思利弊;三思,思可行与否。此中,沉稳之气贯穿始终。麻黄,是可以治愈多种疾病的药物,冰毒,是让人走向毁灭的毒品。麻黄是冰毒的前身,功效截然相反的两种食物,界限竟如此模糊。能做出正

确的判断,理清人生界限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生活节奏愈来愈快,现代人更应该冷静沉稳地看待事物和处事,这样方可走好人生之路。

因为骆驼的沉稳,它一生所走的路可以是马的两倍。因为沉稳,我们可以将人生演绎得无与伦比。曾国藩带领湘军打退太平天国后,所有人都以为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但曾国藩却上书朝廷,以“湘军作战已久,暮气已深”之名要求裁减湘军。因为他知道,自己将面临的,是功高震主的猜忌。他的这一选择使他的湘军得以平安无事且成就了他“中兴之臣”的美名。这就是“迟钝”的力量,这就是沉稳的力量,这就是大智若愚。面对丰富多彩却又多陷阱的社会,我们需要这种“钝感力”。处在青春叛逆期,处在18岁的分水岭的我们,也需要不断地培养这种沉稳之气,需要这种适应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像曾国藩一样,做出正确的判断,活出精彩。

世间所有人,都需要一份沉稳之气,来应对生活中的大小事情。这份沉稳之气让我们理清人生界限,做出正确判断并在处事为人上胜人一筹。

沉稳之气,气贯长虹!

死于安乐

高二(

)班

曾记录这样的一个实验:将一只青蛙扔进装有水的罐子里,向其中缓缓地注入沸水,开始时还“畅叙幽情”,结果却在不知不觉中丧失鲜活生命,如果它没有安于水中畅游,迟钝于沸水的侵袭,也不至于致命。

钝感力固然是适应美好社会的手段和智慧,但并不是随时应具有,想要“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也需要正确的时间,正确的环境。

陶潜自动归隐,榆柳荫后,桃李堂前,携一份清闲,一份雅致,隐于山中悠哉过活。难道我们也应同他钝感于幽然景致?

现实是不允许我们这样的,一个竞争角逐的世界是喧哗,时代的浪涛是要把我们掀浪尖端,俯瞰世界的,而不是堕沉海底,与蜉蝣为伍的,一直的钝感,只会磨平你心中的冲动,过于安逸,只会助长你的散漫之态。时代的潮流总是汹涌而至,你如何追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需要的只是勃发、敏捷之势,而不是滞销的钝感力。

聚焦菲尔普斯的“圆八金梦”,在人们还在谈论菲尔普斯的出道之时,他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下了八枚金牌。如果他还在缓慢第一枚金牌带来的喜悦还在安于现状,斗志昂扬却又不前行。如何能有现在的“圆八金梦”之说。潜在的爆发,心的搏击成就了他的辉煌。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山更比一山高。角逐的世界,进步的时代,想要站在世界的前端,想要融入社会的大圈子,需要的是不止的前行,而不是一味的拥有钝感力。

而反观当今的青少年,青春叛逆,敏感的心灵有时确实容易受到伤害,但一

味地迟钝也并非完全解救伤害。有痛,才有泪;有泪,才有笑。没有痛何来的“守得云开见月明。”没有钝感力,只有打不倒的小强,有痛,有喜,才能够漂染绚烂的人生。

保持一颗狂野呼吸的心,在安乐之中瞧见勃发之姿,在时代中踏上你的一足。 地球尚在运动,我们岂可安于享受而怠慢不前。

推荐第8篇:钝感生活美文

近些日子,偶感身体有些不适,但又说不细致。于是找一位中医朋友咨询。他问了一些基本情况后,给出一句“没事儿,你就是闲得慌,活得太敏感。”

我将信将疑。他一脸无奈,只好与我讲起他遇到的一个病人。早上开诊,那人第一个就医。还没坐定,他就焦虑地告诉医生,自己时常感觉胸口烦闷气短,还隐隐作痛。医生询问望诊一番后,让其做心电图和心肺彩超。检查结果,什么毛病也没有。他不相信,继续追问,是不是仪器有误差。医生哭笑不得。

朋友告诉我,这样的病人,他经常碰到。他们往往身体没有问题,时感不适的原因大都出在心理上。由于工作节奏快,压力大,迫使神经过度紧张。其实,就是太敏感。朋友如此一说,也点醒了我。虽然对于疾病,我们应该防微杜渐,但有时也不能太过敏感,草木皆兵。钝感一点地对待身体,可能更有利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我的一个朋友,为人激进、刚强,喜欢活在别人的嘴里,他人的评价对她影响甚大。在公司里,她的工作能力不错,但就是与同事间的交流太少。长此以往,难免有一些同事在背后说她的闲话。一次,她听说一个男同事在其他同事面前讲她争强好胜,爱出风头,不顾他人感受,这下可气坏了她。为此,她郁郁寡欢了好几天,碰到该男子更是横眉冷对。

时隔多日之后,朋友不但没有消气,反而越想越火,于是找到该男子当面理论。结果,对方尴尬不已,连忙解释只是随便说说。古人有云:谁人背后无人说,谁人背后不说人。同事间闲聊,可能是玩笑。纵然有所指,被指者也应该先反省一下自己。工作之中,无须太较劲。用钝感的心态处理人际,反而能让复杂的人际关系变得舒畅和谐。

生活有时就像一片沼泽,充满了纠葛、麻烦、失意和痛苦。如果事事上心、时时敏感,我们便深陷其中,不得自拔。钝感是一种生存的能力,是左右生活状态强大而持久的力量。爱情钝感一点,相互宽容,不必斤斤计较,婚姻会更加美好;工作钝感一点,做好本职,对周遭的嫉妒、刁难不过于敏感,事业会更加腾达。

钝感是一种超脱的态度,心境平和,宁静致远。钝感更是一种豁达的智慧,不计得失,宽心度日。钝感地生活吧,放飞心灵,自得其乐。

推荐第9篇:有一种智慧叫钝感人生哲理

“钝感力”一词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发明的。按照渡边淳一自己的解释,“钝感力”可直译为“迟钝的力量”,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地朝着自己认定的方向前进,它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作为企业的外部顾问,我经常有机会去不同公司与管理者交流。在谈到人才话题时,我经常问他们一个问题:你眼中公司里最优秀的员工是什么样子?你最赏识他(她)哪一点?

“很能干”、“我喜欢他的执著”、“最优秀的员工都是对公司忠诚度最高的”——他们的回答莫衷一是。一千个管理者眼中似乎会有一千种不同的优秀员工类型。

如果说优秀管理者必然会形成某些共性如高瞻远瞩、善于鼓舞士气等,那么优秀的人才也必然会有某种共性存在,但这种共性会是什么呢?

“最优秀的员工都有一种看不见的韧力,他们不一定是最有能力或最聪明的,但他们一定是对公司的生态环境洞察最深、理解最深、把握最到位,从而能够以最合适的状态及心境应对一切的变化。”一位民营企业的老总这样跟我说。

我深以为然。

的确,在对多家公司的仔细观察中,我发现这些被管理者视为优秀人才的员工,他们除了有一般性的优秀品质之外,都具有一种韧力——在与公司共同发展过程中,他们无论是处于逆境、顺境,面对表扬或批评,都无法轻易动摇他们对于自己工作能力或自我价值的判断。

很多时候,他们是同事眼中不识时务的顽固者,他们是别人眼中环境反应的迟钝者,但经过许多次的考验之后,这些“迟钝者”却往往以其坚忍不拔的精神最终获得管理者的赏识,成功实现晋升的梦想。

在职场生态圈中,“钝”也能成为一种力量或者一种优势吗?

如果说敏感力是一种外在的洞察力,那么钝感力则是一种内在的坚持力。相对于洞察,坚持力是一种更持久的耐力与爆发力。在职场生态圈中,有太多的聪明人,有太多的见风使舵者,某些时候他们逆向而流的“钝”感,却更加赢得别人的信服。

钝感是一种大智若愚的智慧

“钝感力”一词,按照单纯的字面意义,我们可以理解为对周遭事物不过于敏感的能力。“钝感力”不等于迟钝,它强调的是对困境的一种耐力,是厚着脸皮对抗外界的能力。它仍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钝感”相对敏感而言更像一种大智若愚的生存智慧。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过于敏感往往就容易受到伤害,而钝感虽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却能让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烦恼,不会气馁,钝感力恰似一种不让自己受伤的力量。在各自世界里取得成功的人士,其内心深处一定隐藏着一种绝妙的钝感力。《士兵突击》中许三多形象之所以广受欢迎,正好是说明了钝感力的妙处所在。

职场就是一个个不同生态圈,在这种生态圈中,互相的竞争、斗争在所难免,弱肉强争、优胜劣汰也是常态。保持一定的敏感度是必要的,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对自己价值的内在认同、对目标实现的不变坚持,从而在努力过程中,有意识地去排除各种杂音与干扰。正是这种貌似“迟钝”的顽强意志使人能够突破重重障碍,步步向前,最终实现自己的发展梦想。

支撑钝感力的两种素质

一个人钝感力的形成不会是空穴来风,而是必然有着某些素质的支撑。但我们仔细分析那些有着钝感力的成功者时,可以清晰看出,在其钝感力背后有两方面的素质支撑:

钝感力素质一:自我认知力。钝感力之所以让一个人在复杂的竞争环境中胜出,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钝感的背后是强烈的自我认知力,或者称之为自信力。

认知自己是困难的,但是能够正确而深刻地认知自己,无疑是一种出色的能力——许多出色的成功者共同拥有的素质之一就是,他们都清晰地知道自己优势何在、自己能做什么、自己要往什么方向去。

在这个浮华喧嚣的社会中,自我认知能力能够让一个人冷静分析自己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关系,判断出自己优势与劣势,从而清晰地找准自己的位置。

华人首富李嘉诚早年生活艰苦,经历过无数磨难。少年时的他曾在香港的茶楼里做侍应生。虽然身为侍应生,但李嘉诚有种强烈的梦想:成为一名实业家。可是,像他这样没有后台、没有本钱的人,该怎样才能投身实业呢?

自小早熟的李嘉诚对自我有强大的认知能力,他相信自己有做销售员的潜质,而且做销售员可以为自己更快积累资本成就实业家的梦想——在这种强烈自我认知引导下,17岁的李嘉诚大胆地迈出了新的一步,他辞掉了茶楼里的安稳的工作,成为一家塑胶厂的推销员。

在辛苦的推销生涯中,尽管经历种种艰苦困厄与打击,但李嘉诚毫不退缩,而是“迟钝”地去回应各种嘲笑,因为他从17岁那一年就深刻认识到自己的定位与能力。他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凭着自己的潜质终会成就一番惊人事业。

由于自我认知而形成的钝感力是一种高度的智慧,可以让我们在充满压力与挑战的生涯中,在最失望、最困厄之时,依然能看到远方摇曳着的希望之灯,鼓励着我们不断努力,不断向前,最终抵达辉煌的终点。

钝感力素质二:激励力。日本保险界最成功的推销员原一平,小时候因为家境富裕,他从小就像个标准的小太保,叛逆顽劣的个性使他恶名昭彰而无法立足于家乡。后来家境中落,23岁时他不得不离开家乡孤身到东京打天下。

原一平刚刚涉足保险时,毫无经验,不仅言辞笨拙经常得罪客户,而且由于他身材矮小,而饱受讥笑。作为一名曾经家境辉煌的富公子,生活的天空似乎一下子塌了下来。

但这一切并没有打垮原一平,贫富两重天的生活变化令他明白激励自己的重要性——在原一平内心,他时刻为自己燃着一把“永不服输”的火,激励着他愈挫愈勇。

27岁时,原一平的业绩成为全公司之冠,并且夺取了全日本的第二名。36岁时,原一平又成为美国百万圆桌协会成员,协助设立全日本寿险推销员协会,并担任会长至几十年。最后因他对日本寿险的卓越贡献,原一平荣获日本政府最高殊荣奖。

原一平辉煌的营销生涯是由一连串的成功与挫折构成的,他的成功是一个自我激励、自我超越的过程,“钝感”所形成的强大激励力,使得他步步跨越障碍,走上了成功的巅峰。

职场生涯就像一场战斗,是一场不间断的、让人无喘息余地的追逐。在一次次胜利中间夹杂着许多次失败和拒绝,在喜悦、期待、得意与兴奋之中往往夹杂着恐惧、拒绝和失望。不论身处什么样的境况,也不论遇到多少次挫折,对于拥有钝感力的人来说,他们始终相信: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

从许三多到原一平,他们的成功就是钝感的力量。

推荐第10篇:锐 角 和 钝 角

“锐 角 和 钝 角”教 学 设 计

中卫市常乐小学 李平

【教学内容】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8~39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能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2.经历观察、操作、分类、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

3.通过看、说、摆、分、画、互问及互答等形式的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学会提出问题并运用一定的策略解决问题,初步形成评价意识。

4.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能辨认锐角和钝角;能区分锐角、钝角和直角的特征。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CAI课件,锐角、钝角、直角各一个。

2.学具准备:透明胶片若干,小棒若干,简笔画纸若干,活动角若干。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复习铺垫 1.在情境中抽象出角。 (1)出示情景图。

根据地区特色,将主题图改编为南昌市新八一大桥(悬浮式斜拉桥)图。 (2)引导学生在情景图中找出角(初步感受几何图形的美)。随着学生的发言,从图中抽象出各种角,并借助三角板判断:标杆与桥面形成的角是否是直角。

2.回顾角的特点。

二、活动感知,认识锐角和钝角 1.摆一摆。 (1)要求:4人一组,根据角的特点摆出10个你喜欢的,而且大小不同的角。 (2)交待活动方法:用透明胶片作为底板,用小棒表示角的两条边,粘在透明胶片上,每张胶片上只能摆放一个角。

(3)小组合作开展活动,教师参与合作,并给予适当的指导、纠正。 2.分一分。

(1)在分类之前,组织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商量分类方法,在小组内得出统一的分类标准。

(2)以小组为单位,按照商量好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 (3)反馈各小组的分类情况,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分类结果。 ①根据是不是直角分为两类。

②按照角的大小分为三类:直角为一类,比直角大的为一类,比直角小的为一类。

(4)引导全班学生以讨论、答辩的形式着重分析第二种分类方法(按照角的大小分类)。

①在展示平台上展示分类结果,并把是这样分类的学生请到前面来介绍怎样分类的。

②组织其他学生根据分类的结果提出相关问题,并有序地解决。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应适时进行补充、整理、引申。)

例如:怎样验证这些角是直角?

A.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用三角板的直角来验证。 B.组织学生进行现场验证,如发现错误给予纠正。 C.讨论:其他比直角小(或大)的角需要验证吗?

得出:能用眼睛判断的不需要用三角板验证,如果一眼看不出来,就需要用三角板来验证。

(5)得出名称。

①师:像你们这样根据大小可以把角分成三类:以直角为标准,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锐角;而像这样的角,叫做钝角,钝角是比直角大的。

②再次出示新八一大桥的情景图,学生以抢答的形式,辨认抽象出的三个角,说出它们的名称。

3.感知锐角、直角、钝角三者之间的关系。每个学生用活动角先表示直角,再表示锐角,同时交流是怎样操作的,得出:把直角的张口变小就是锐角。用同样的方法先表示直角,再表示钝角,得出:把直角的张口变大,就是钝角。

4.闭眼想锐角、直角钝角的特征,可以用喜欢的方式比画,以建立三种角的模型。

5.揭示课题:锐角和钝角。

三、深入感知,建立表象 1.在实物中找出各种角。

(1)屏幕出示四种实物──背心、单杠、人字梯和剪刀(见练习九第1题),小组内交流以上实物中分别有哪些角。

(2)自由选择最有把握的物体来汇报。根据学生发言,抽象出各个角给予反馈。在辨认中,学生较易把第二幅单杠图沙坑中的一个角判断为钝角,教师应给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

2.在视图中判断各种角。 (1)课件出示练习九的第2题。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与有困难或有质疑的学生进行个别交流。 3.画锐角和钝角。

(1)请学生选择一些自认为有用的工具,分别在画纸上画出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

(2)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并请学生演示选择的工具和画的过程以及方法。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有:

A.选择直尺,根据锐角和钝角的特点直接画。 B.选择三角板上已有的锐角,描边画。

C.选择实物上(或活动角)的锐角和钝角,描边画。

D.用两块(或多块)三角板拼在一起,找到其中的钝角,描边画。

五、评价小结,揭示课题

师:通过今天对角的进一步学习,你们又有什么新的收获?如果有,不妨把你的收获写下来,和这节课的作品一起存放进成长记录袋中。

【板书设计】

第11篇:读种子的力后感

读《种子的力》后感

天气不是很好,但教室里的灯却异常明亮。我怀着好奇的心看《种子的力》这篇文章。

文章中说到,种子的力可以把人的头盖骨分开。因为人的头盖骨结合得非常致密、坚固,连高科技都分不开,种子却能分开,从而更加体现了种子的力。

记得我还读过一篇文章,文章中是在抗日时期,日本人要运送一轮船大豆去援助前线的日军。共产党的地下党的一个成员就接到命令—破坏日军的轮船,不让日本人得逞。他来到轮船边一想:“现在安装炸药包来不及了,只能用种子的力来对付他们了。”他就在日本鬼子不注意时往装大豆的地方放水。前几天轮船还一帆风顺,第三天轮船就沉了。这就是靠种子的力量才让这位党员完成任务的。

种子的力量就是大,只要我们好好利用,一定会对我们有巨大的作用的。

从文中我还知道了人不可貌相,种子小但力量大。

第12篇:敏于志向钝于禀赋

钝于禀赋

敏于志向

姓名:秦子巍

学号:0912797 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

当代自由平等主义的主要代表有罗尔斯、德沃金、罗默等。罗尔斯认为经济和社会的不平等只要能给其中受惠最少的人以一定的利益,使得社会的财富分配趋向于公平、合理,那这个社会就是正义的。罗尔斯站在平等的立场上,竭力为最少受惠者争取利益最大化,这是他的理论最引人注目的地方,这也是他与功利主义的最大不同。

然而,德沃金确认为,平等待人意味着人们应该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和承担责任。人们的命运应该取决于自己的“志向”,而不只取决于他们的自然禀赋和社会状况。一种公平的分配方案必须注意志向问题,即允许发展自己的志向,即便这可能造成不平等,也要鼓励。这就是社会利益分配中的“钝于禀赋 敏于志向 ”。

所以,不同于罗尔斯,德沃金在资源分配中考虑了个人自然禀赋和志向的不同。考虑到每个人自然禀赋的不同,德沃金提出补偿自然劣势的“保险方案”,针对个人志向,他提出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的“拍卖方案”。保险方案先于拍卖方案。“先于拍卖的补偿能够保证每个人在选择和追求有价值的生活计划时,具有相同的能力;而拍卖范围内对资源的平等分割保证每个人的选择都得到了公平的对待。因此,这种分配应该是‘钝于禀赋’而‘敏于志向’了”【1】。但是,有的差距是弥补不了的,而且,补偿过多也会挤占正常人的资源。经济学上说:资源是有限的,是稀缺的。社会不可能无限的补偿弱者。所以,德沃金又提出补偿自然劣势的规模,应该“受制于人们愿意从最初的份额中拿出来购买保险的分量”。这实际上是和罗尔斯的“无知之幕”是同样道理。

我觉得,德沃金的“钝于禀赋 敏于志向”理论比罗尔斯的“正义论”。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有自然禀赋的差异,也有社会禀赋的差异,但罗尔斯认为人们只有自然禀赋的差异,即使自然禀赋不同,人们的社会益品也是相同的。所以,对于出身和自然禀赋不利者都要给予补偿。“补偿原则认为,为了平等地对待所有人,提供真正的平等机会,社会必须更多的注意那些天赋较低和出生于较不利的社会地位的人们。遵照这一原则,较大的资源可能要花费在智力较差而非较高的人们身上,至少在某一阶段,比方说早期学校教育阶段是这样。”【2】这是不利于社会发展的一个设想,是同情心泛滥的表现,达尔文说得好“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我们虽不能歧视那些智力较差的人,但也不能过多的关注。德沃金的“钝于禀赋 敏于志向”,承认人们之间的差距,在保证依据天赋合理分配资源这一起点后,个人的发展及其资源的获得取决于个人的志向选择。只有这样,社会才会是一个进步的、有活力的社会。在不断的竞争中,不断的进步。而罗尔斯的理论只可能让人们自愿成为弱者,滋长不劳而获的思想。

坚持“钝于禀赋 敏于志向”。

注释

【1】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上)》刘莘 译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4年 P145 【2】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 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P101

第13篇:敏于志向钝于禀赋

钝于禀赋

敏于志向

姓名:秦子巍

学号:0912797 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

当代自由平等主义的主要代表有罗尔斯、德沃金、罗默等。罗尔斯认为经济和社会的不平等只要能给其中受惠最少的人以一定的利益,使得社会的财富分配趋向于公平、合理,那这个社会就是正义的。罗尔斯站在平等的立场上,竭力为最少受惠者争取利益最大化,这是他的理论最引人注目的地方,这也是他与功利主义的最大不同。

然而,德沃金确认为,平等待人意味着人们应该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和承担责任。人们的命运应该取决于自己的“志向”,而不只取决于他们的自然禀赋和社会状况。一种公平的分配方案必须注意志向问题,即允许发展自己的志向,即便这可能造成不平等,也要鼓励。这就是社会利益分配中的“钝于禀赋 敏于志向 ”。

所以,不同于罗尔斯,德沃金在资源分配中考虑了个人自然禀赋和志向的不同。考虑到每个人自然禀赋的不同,德沃金提出补偿自然劣势的“保险方案”,针对个人志向,他提出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的“拍卖方案”。保险方案先于拍卖方案。“先于拍卖的补偿能够保证每个人在选择和追求有价值的生活计划时,具有相同的能力;而拍卖范围内对资源的平等分割保证每个人的选择都得到了公平的对待。因此,这种分配应该是‘钝于禀赋’而‘敏于志向’了”【1】。但是,有的差距是弥补不了的,而且,补偿过多也会挤占正常人的资源。经济学上说:资源是有限的,是稀缺的。社会不可能无限的补偿弱者。所以,德沃金又提出补偿自然劣势的规模,应该“受制于人们愿意从最初的份额中拿出来购买保险的分量”。这实际上是和罗尔斯的“无知之幕”是同样道理。

我觉得,德沃金的“钝于禀赋 敏于志向”理论比罗尔斯的“正义论”。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有自然禀赋的差异,也有社会禀赋的差异,但罗尔斯认为人们只有自然禀赋的差异,即使自然禀赋不同,人们的社会益品也是相同的。所以,对于出身和自然禀赋不利者都要给予补偿。“补偿原则认为,为了平等地对待所有人,提供真正的平等机会,社会必须更多的注意那些天赋较低和出生于较不利的社会地位的人们。遵照这一原则,较大的资源可能要花费在智力较差而非较高的人们身上,至少在某一阶段,比方说早期学校教育阶段是这样。”【2】这是不利于社会发展的一个设想,是同情心泛滥的表现,达尔文说得好“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我们虽不能歧视那些智力较差的人,但也不能过多的关注。德沃金的“钝于禀赋 敏于志向”,承认人们之间的差距,在保证依据天赋合理分配资源这一起点后,个人的发展及其资源的获得取决于个人的志向选择。只有这样,社会才会是一个进步的、有活力的社会。在不断的竞争中,不断的进步。而罗尔斯的理论只可能让人们自愿成为弱者,滋长不劳而获的思想。

坚持“钝于禀赋 敏于志向”。

注释

【1】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上)》刘莘 译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4年 P145 【2】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 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P101

第14篇:1987招商网创业者的钝根和无能的力量

1987招商网创业者的钝根和无能的力量

A君和B君,两位都是我多年的好友。

两位之前都是同一家公司创始成员,一个主市场一个主开发。

08年,大股东一笔高利贷借款没收回,公司资金链吃紧,渐入萧条,最终清算关门了结。

A和B各自分头创业,还在同样的领域。

A搞设计出身,性格外向,为人有江湖气,原公司的不少员工追随而来,新公司很快走上正轨。

B计算机科班,内向沉稳,不善言辞,起步煞是艰难,好在夫人助阵,B精研产品,夫人外拓市场内抓管理,公司稳健起步,但和A比起来,无论声势还是盈利,都棋差一着。

A虽然盈利,但所处行业就是一个苦活,所谓盈利也就家有余庆而已。于是,A先是成立一家快消品促销公司,帮助某化妆品在校园搞推广,每年能接百来万的生意,隔年又承包了西安到新疆航线的100个座位,年前碰到他的时候,已经转战到了东北,做起了两个景点的门票销售,还在当地开了一家旅馆。算起来,A君公司30来号人,旗下已经有了五家公司,俨然一个集团公司。

A在公司一直扮演的就是一个消防员的角色,问他各公司的财务,一脸茫然,问他公司主营业务到底是什么,也同样迷惑,问他假设东北有一车大豆返到杭州可以赚钱干不干,老兄虽然继续茫然,但终于若有所思了。

今年上半年,我也碰到了B。还是那家公司,还是老公精研产品,老婆内外张罗,问经营数据,答:去年做了6000万,网站注册用户100多万,今年营业额能过亿,问我怎么融资比较合适。这下是我比较诧异了。

我说的是一个真实的案例,虽然听起来像故事。

我们做投资虽然苦逼,但乐趣就在于每天都可以看到像故事一样精彩的事实,还有跌宕丰富的人性。

很多人说投资人好为人师,换你,要是有这么多真实的遭遇,也会免不了指手画脚的。

但投资人的无奈在于,你明明知道他那样做是一条死路,却既不能改变他,也不能直陈痛处打击他。很多时候,他自己不能明白,旁人说再多,也是徒劳,何况人各有志,他要做他的小生意,关你屁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机缘,撞过了这次南墙,保不准他自己就开悟了。再说,你说的就一定对?!

说这个故事,有三层意思,一是,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宿命,好大喜功的始终会好大喜功;孜孜以求的,也始终会脚踏实地,这是由他们认知世界的方式决定的。很多时候,人与人的差异是要大过人和猴子的,这是鲁迅说的,古典的认知和浪漫的认知并无高下之别,但差距就像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一样。

第二点,也同样很宿命。我们做创投的当然希望所有的创业者都是抱着做事的态度抱着成就事业的态度来开公司,但很多人眼里就是赚钱赚钱。你告诉他事做好了钱自然会来,他就认定没钱谈何事业。纠缠于这些问题,我常常有要吐血的感觉。我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是一路野蛮创业,脱贫致富为第一要义,错过了经营某样事情的很多机会,以至于现在还经常怪罪自己开悟太晚,最后会因为时间不够而使这辈子的成就受限,所以,看到那些智质优秀的创业者还沉迷在赚钱这个层面,会感到非常可惜。

第三点,一个人总是因为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才最后做成了什么的。我们每个人内心总会有一种倾向,自负,致命的自负,特别是当创业者把赚钱当作最高目标的时候,他看待一个事情的角度就是交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钱货两讫,事情完结。所以,在他眼里,没有事情是他不能做的,开旅馆是如此,包航线也一样,返大豆还是这样。事情是完结了,几年后一盘算,钱也许有了点,事情一个也没有成。这种营生有点像卖笑的,伺候了无数的男人,每天都可以收到现金,但没有一个是可以托付终生的。

所以,我现在比较看重创业者的钝根,一种无能的力量,不管是他天生就明白,还是后来通过“戒、定、慧”的了悟而习得,这样的人总是让人更加放心一些,当他真正找准方向的时候,大小总能成就一点事情的。

第15篇:卓越班组建设于班组长胜任力提升培训后感

卓越班组建设于班组长胜任力提升培训后感受和收获

2010年6月17至18日公司为我们班组长提供的这次卓越班组建设于班组长胜任力提升的培训,这次培训整个培训在一个快乐,融洽的氛围中圆满结束,经过这次培训受益匪浅,使我懂得啦要成为一名优秀班组长身上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对于一个优秀的班组就应该是员工精神的家园,乐业的福田,成长的摇篮,成就的舞台的这样一个平台,身为班组长的我们就责无旁贷,就应该为大家营造一个这样的平台,实现所有人的价值而努力。

班组长对于企业是最直接和最重要的管理者,直接影响了这个公司的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益,是公司各项规章制度执行和实施的有力保障,是承上启下的一群人,我们在不单指要管好具体的事更要管理好好具体的人。经过培训了解自己工作重要性的同时也使我懂得怎样去成为一个优秀的班组长,自己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和技能。首先我们应善于发现周围同事的优点和缺点,最大限度的发掘每个同事的潜能,整合所有人身上的资源,让大家都能在这个集体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作用,让大家都融入到这个集体中来,是每个人都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升。其次我们应该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管理的的能力,发动大家都来管理,介减少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对抗,使每个员工都有归宿感,尽量让整个团队和谐,融洽的运作。再次我们作为班组长应该具备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能力。发现他人的错容易,就应该及时纠正他人的错;发现自己的有错,就必须有自己承认自己错误的勇气和能力,并且及时纠正,要懂得纠正错误的方法和技巧。我想以上所

说的这些是我以后工作发展的一个大的方向,并且我会朝着这个方向去带领好一个班组,让他成长,也让自己成长。

能够我们生产经过过两天的培训我们的大脑像一块充满电的电池,积累了很多的能量,我们相信我们定能凭借这些优越的管理技能结合我们的实践工作塑造出地铁一个个的优秀班组。

第16篇:传播力

传播力

近几年,传媒界从挖掘受众“注意力”到提高媒体的公信力,已转向全面打造媒体的“传播力”。多数新闻人认为,传播力是指“传播载体的数量,传播机构的数目,从业人员的数量、传输技术、传播速度等,这些硬件构成传播力的基础”。[1]也有人认为:“大众媒体传播力的核心是媒体传播的能力,也就是媒体到达受众并产生效果的能力。一般来讲,到达受众的能力通过收视率、阅读率、到达率、发行量等指标得到体现。这些指标表现了媒体对受众的覆盖程度,或者说受众对媒体的了解程度。”[2]但就其本质而言,媒体影响受众思想的能力才是传播力的真正体现。媒介人员的素质与媒体硬件,可能转化为传播力,也可能没有传播力。弄清这个问题,对提高媒体传播力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传播力究竟是什么?

2003年我提出传播力的概念,并为其做出界定:“传播力是媒介传播力

简称,指媒介的实力及其搜集信息、报道新闻、对社会产生影响的能力”。[3]把媒体“实力与影响力”作为传播力中两个并列的要素提出来,基本概括了它的内涵。但传播力是个非常复杂的概念,既有外在的硬件成分,又有内在的软件系统,在本质上是一种思想征服力。

从外在层次上看,传播力包括媒体规模、人员素质,传播的信息量、速度、覆盖率及社会效果,其中传播效果是媒介传播力的主要表征。传播内容的权威性、媒介人员的素养、媒体管理水平、技术手段和资本是传播力的五个决定性因素。[4] 传播力类型的演变揭示了其构成的复杂性。传播力首先是由信息技术的先进性和效率决定的。新兴技术的应用使媒介不断出现新的传播力,一个比一个有更为复杂、技术参数和传播效率更高。报纸的诞生和发展源于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出现了复制传播力;无线电技术催生了信息的实时跨地域传播,出现了征服更大空间的音讯传播力;影视技术使电视走入千家万户,影像生动感人,出现了镜像传播力;得益于计算机和光纤技术的互联网,成为双向、立体和多链接的万维智能传播力。这四种传播力一个比一个让人们观察到更多、更逼真的世界动态,更全面、深刻地了解万事万物,不断产生巨大的传播能量。

传播力虽然直接表现为物质和技术手段的力量,但绝不能忽视信息传播的内容和效果。在更大程度上,传播力的构成主要表现为信息形态的感官差别,使不同媒体因信息形式的清晰度差异而产生不同的思维反应。一般来说,多感官比单感官受阅信息的方式有更大的传播能量,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的传播力依次不断提高,对前一种媒介造成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是由于接受信息的信素由单一走向复合的结果。但从内在层次上看,媒介的传播力最终取决于传播内容的真实准确、立场公正,对事件作出及时、深刻的分析,让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急遽提高。

由此可见,媒介的思想倾向和舆论力量是构成传播力最本质的东西。媒体经常传播正确、积极和健康的内容,不断发出正义的召唤,具有激活受众感官和思想的最大能量,传播力就达到最高的效率。传播力这个最本质的力量,目前还没有受到传媒人的重视,甚至认为这与传播力无关。但大量同比悖反的现象让人们不再简单地从物质角度和覆盖率方面理解传播力,因为这两个要素仅仅是外部特征。比如,具有同样传播技术和硬件设施的媒体,如果传播内容没有鲜活、抓人的思想,受众并不钟情它们的报道或节目,覆盖率不可能提高。再如,一个高水平的记者在这家报社没有写出像样的报道,调到另一家硬件相仿的报社则接连发表轰动性的新闻,引起读者强烈的反响,这家媒体的传播力有显著提高。这就不能从覆盖率上找原因,而是震撼心弦的报道增强了传播力,从而扩大了覆盖率。

还有一个更具说服力的例子。中共从1938年至1946年在重庆创办了《新华日报》,无论报社的规模、通讯手段和印刷设备都不如国民党的《中央日报》和《扫荡报》。《中央日报》几乎都是高学历的大盘记者,邮局送递迅速,又受到国民政府的全力鼎助,但其思想影响远不如《新华日报》。

蒋介石每天必读《中央日报》和《新华日报》,对《中央日报》边读边用红蓝铅笔在文字和标题上做各种记号,最后把带记号的报纸让侍从室送达《中央日报》总编室。社长、总编辑要时时揣摩蒋介石的意图,重要新闻要研究很长时间才敢定稿,新闻内容大都是蒋介石讲话的图解,民众和民主人士都不愿意看。《新华日报》虽然靠报童叫卖,有时还要向《中央日报》借铜模浇铸铅字,但消息真实、快捷,评论反映老百姓的心声,清晨报纸一出,80多个报童在大街小巷一喊,立即被群众买走。报童四处的叫卖声——“新华扫荡中央”,常常挂在重庆人的口头上,一时成为蔑视《中央日报》的戏谑语。这个例子最生动、最准确地揭示了传播力的本质,——媒体的真理性与新闻的真理性,是传播力的思想根基。

二、传播力的思想根基

《新华日报》压倒了国民党的《中央日报》和《扫荡报》,是因为共产党的心里有民众,共产党的手里有真理,共产党的报纸合民心,这就有了无与伦比的传播力。媒体主持正义,敢于说真话,勇于为民申冤,从不亵渎和污染人类的精神领地,必然赢得民心,传播力就水到渠成。

媒体为公共利益服务,随时表达人民的愿望,它的传播力是不可征服的。用今天的话说,媒体要成为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媒体就掌握了真理,聚合了传播力的所有要素,也就打造了传播力的思想根基。

媒介的真理性是传播力的第一个思想根基。占有真理的媒体一定是主流媒体,或最终将成为主流媒体。它们总是积极、主动干预生活,反映大众呼声,对社会冲突和重要事件及时发表社评以示立场,奠定了社会代言人的地位。主流媒体表达主流人群的话语,满足大众知情与表达权的需要,在全社会享有较高的声誉。它的传播力主要表现为,对重要事件的报道不是停留在事实表层,而是深入挖掘深层意义,多以独家新闻、深度报道、宏观分析和预测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和记录者。这样的新闻媒介总有稳定的思想方向,依靠正义立场把大众凝聚在自己的旗帜下。

新闻媒介自古就有正义和非正义的区别,媒介真理性是这种区别的分水岭。近代报刊出现后,正义性媒介总是站在人民的立场,引导人民清醒地认识现实,指点善恶是非,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正如陆定一所说:“有两种报纸,一种是人民大众的报纸,告诉人民以真实的消息,启发人民民主的思想,叫人民聪明起来。另一种是新专制主义者的报纸,告诉人民以谣言,闭塞人民的思想,使人民变得愚蠢。”[5]公正地反映、分析社会问题,发出无畏的呐喊,就是正义性媒介。对社会关键问题掩盖真相,维护少数利益集团的意志,是非正义媒介的基本立场。后者无论如何策划报道,都是与传播力的本性背道而驰的。

新闻的真理性是传播力的第二个思想根基。一切报道真实可信,揭示社会真相,为民解惑,是新闻真理性的直接体现。许多复杂事物的真理性不会自然显露出来,记者揭示事物的真相,必须剥去上面的伪装,破解事实潜在的利害是非。借用海德格尔的话说,真理的本质是“去蔽”。记者拨开事实假象和人为的炫耀等蔽障,再现客观事实的内在联系,是报道走向真理的开始。

真理在语义学上是从属于阐释的,需要记者对事实内在趋势进行点拨。这种点拨不是长篇大论,破坏新闻的具象性,而是借助画龙点睛的评析,挖掘事实的性质。新闻的最大价值在于发现尚未被受众察觉到的隐微,向公众提示要注意的倾向。记者只有从整体上对报道的领域进行充分的观察和研究,分析事件的趋势,就能引导受众认识真理。如果媒体肢解事实或发表歪理,都是对现实的虚假反映,都经不起事实的检验,无论媒体的实力和记者的能力有多强,这样的报道和言论都不会有传播力。

最后,新闻报道要符合事实的客观分寸,不夸大不缩小,不人为地拔高或贬低宣传内容,是坚持真理的严肃和严谨的态度。正如列宁所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6]既然真理是有分寸的,那么“当我们要认识或谈论物时,必须首先排除任何有可能介入我们和物之间的东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深入到物的无遮蔽的显现中。”[7]新闻的真理性拒绝宣传者把主观愿望插入到新闻事实中,更不允许为了宣传的需要对客观事实进行放大或贬损,摒除这两种倾向,才是符合真理的报道和宣传,才谈得上媒体有传播力。

新闻政策是提升传播力的关键

决定媒介传播力的关键,是媒介执行什么样的新闻政策,坚持什么样的报道立场,这个更重要的问题,被一些传播力的研究者忽略了。媒体报道、传播什么信息,怎样报道、传播信息,它的最高宗旨是什么,都属于新闻政策范畴。重庆的《新华日报》之所以压倒《中央日报》,主要是由于它的新闻政策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符合四万万同胞的民心。

有了正确的新闻政策,即使媒体的实力不佳,仍有较强的传播力;反之,新闻政策错误,即使实力很强的媒体也不会有传播力。强势媒体不在于它的发行量大、覆盖率高,而是它能给人们迅速提供许多重要而真实的消息,发表释疑解惑的重大评论,正确指导受众的认识和行动,随之才创造出份额巨大的发行量或覆盖率。这种因果关系取决于新闻政策,而不是取决于市场运作,如果不知发行量、覆盖率来自何处,根本就无法理解传播力是怎么形成的。

国家为了维系其存在,设置并使用许多教化机构,诸如各级思想教育组织、学校、文化活动和大众媒介,将爱国心、公共秩序与民族尊严树立在每个国民心中,培养国民的教养和献身勇气,这是新闻政策交给媒体的使命。为此,媒体有义务把公共利益转化为人民乐于接受的秩序,打造社会教化的传播力,落实新闻政策的使命。二者互为动力,互为目的,最终实现对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

为此,我国目前的新闻政策充分体现了上述使命的严肃性,在《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中作了完整的表述,可以简单归纳为:新闻报道要客观公正、真实可信;新闻工作要为人民服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新闻记者要坚持真善美、抵制假丑恶、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安全。媒体全面贯彻这个新闻政策,打造传播力就有了明确的方向,也具备了重要的理论前提。

但正确的新闻政策转化为传播力,还需要跨越陌生的职业盲区,培育传媒人的专业精神和职业素养。我国传媒界长期缺乏职业训导和职业良心的内化,缺乏从业的善意动机,往往把领导机构的部署作为职业标准。这样一来,我们虽然有好的新闻政策,却难以把它落实到传播力的根基上。实际上,一个传媒人一旦缺乏诚实、公正、宽容、仁爱、正义这五种职业良心,新闻政策的一切要求都会化为乌有,传播力也就虚无缥缈了。

要贯彻新闻政策,必须忠信新闻事业是一种专门职业,媒体应为大众所信赖。思想清晰,说理明白、正确而公允,是优秀新闻事业的基础。新闻记者应当写出心目中认为是真理的事物,避免受本人偏见或他人偏见的左右,不能因为外界因素的威逼利诱而逃避责任。广告、新闻与评论均应为公众的最大利益服务,为贯彻和坚持真理而挥洒自如。 “伟大之记者,应有大无畏之精神,见义勇为,宁牺牲一身以为民请命,不愿屈于威武而噤若寒蝉。”[8]一个传媒人为了自私或其他不当的目的而利用媒体的权利,就是有意破坏媒体职业的最高精神,不忠于受众对他的信任。媒体对新闻的严重失实或意见错误,不管来自何处,应作迅速而完全的改正。凡导人于恶的报道——假话连篇、吹牛自夸、颠倒是非、愚弄大众等等,将遭到良知的强烈谴责,根本谈不上有什么传播力。

不错,传播力最终要转化为舆论的引导力,影响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媒体夹带着个人或利益集团的偏见,无法使公众利用媒体正确地认识世界,就会产生错误的舆论导向。一切虚构或脱离实际的愿望、猜想和空话都不能纳入新闻报道,这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含糊、不能动摇的刚性原则。如果触犯这个原则,媒体的传播力连同舆论导向瞬间就毁于一旦。

正确的舆论导向首先来自媒体给人以教益,给受众一种透彻的理性,引导人民正确认识社会的变动。媒介的导向性不光在于它的现实性,而主要在于人民把它视为比现实更接近现实的潜望镜,知道现实中已经和将要发生什么,如何应对一切。这种社会感觉器官代替了个人的观察,成为社会与国家的耳目喉舌。其次,正确的舆论导向来自媒体的公正和是非分明。过去把报道公正解释为不偏不倚,而把不偏不倚又解释为站在中立立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在错误与正确、欺压者与受害者、施暴者与遭难者、侵略者与被侵略者之间,媒体无法也不应站在中立立场评判是非善恶,而只能站在受害者、正义者一方大声疾呼,才是执行正确的新闻政策,产生正确的舆论导向,也才有真正的传播力。当媒体报道双方争议和冲突的情况,不管记者站在哪一方,都要披露全面的事实。一旦记者更多地选择了对某一方有利的事实,而掩盖另一方的真实事实,人们就可能据此得出不全面、不公正的结论,新闻导向就要偏离真理。

最后,媒体产生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须让受众注意到媒体的存在,吸引人们踊跃受阅它的报道,争取第一个获得对事件的定义权。正如西方学者所说:“我们是一个媒介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没有什么事物不是和媒介发生联系的──一些事物或是由媒介发起,或是受媒介的影响,或是被媒介强化了,或者由媒介居间联系。没有在媒介中报道的事物,等于社会中根本不存在。一个事物在传播媒介中争得一席之地,是为了在社会上争得立足之地,在产生一切作用之前,首先争取让社会注意到它。”[9]这意味着,媒介只有赢得受众,才能赢得舆论,这既是传播力的标志,又是新闻政策正确的必然结果。做到这一点,那些媒介没有报道的事物似乎就不存在、而世界没有的事物由于媒介的捏造而让人们信以为真,——就不再蛊惑受众了,这就是新闻政策产生传播力的非凡效果。

本文注释:

[1]孟锦:《舆论战与媒介传播力关系探微》,载《军事记者》2004年第10期。

[2]张明、赵铭:《直面媒体碎片化趋势》,载《广告人》2010年第6期。

[3]刘建明:《当代新闻学原理》,37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版。

[4]参见刘建明等:《新闻学概论》,40页,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

[5]陆定一:《人民的报纸》,原载1946年1月11日重庆《新华日报》。

[6]《列宁选集》第4卷,257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7](德)海德格尔:《诗、语言、思》,33页,黄河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8]徐宝璜:《新闻纸与社会之需要》,见《新闻学》120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9](德)维尔弗雷德?布莱多编:《媒介与社会》,15页,斯图加特版,科学出版公司,1990年版。

来源:网络

第17篇:《力》教案设计

《力》教案设计

【设计理念】

以问题为起点、活动为主线,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材料、时间和空间。通过情景创设、列举实例、实验活动的展开,通过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问题的解决中自主建构有关“力”的知识体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现象归纳出力的概念

2通过实验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3通过实验感受力作用的相互性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观察能力

情感目标:采用直观手段丰富感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的建立

2教学难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实验器材】

教师演示:气球2个、滑板1个、实验微、多媒体。

2学生分组实验:弹簧1条、塑料瓶2个、橡皮筋2条、磁铁两块、尺子1把、小车1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题。(从生活到物理)

师:将气球吹大并放开,观察现象,问:气球为什么会向上飞?

生:思考、回答

二、探究新知

(一)归纳概括力的概念

学生列举生活中有力的事例,并将典型事例展示在PPT上,思考共同点、认识力的概念。

如:

王明军《力》教学设计王明军《力》教学设计推土机

渔翁

渔网

水桶

运动员

杠铃

运动员

磁铁

排斥

磁铁

学生完成活动一的内容。

【活动一:认识什么是力?】

分析比较图6-1几幅表现力的图片中有什么共同点?

2通过这些力的实例归纳“力”的概念。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学生讨论,小组间交流得出这些事例中的共同点,教师进一步引导得出力的概念。对于“作用”教师可根据实际进行必要的直接讲授。

在分析比较几幅图的共同点前可先让学生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只有人才能产生力吗?

2不接触的两个物体能产生力吗?

3单个物体能产生力吗?

设计意图:其实让学生直接从几幅图中概括出力的定义是比较难的,所以设计了三个问题(层层递进)来降低难度。同时让学生知道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不接触的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加深了对力的概念的力理解。

(二)力的作用效果

让学生设计一些物体对物体作用的实验

完成堂学习活动卡上的活动二的内容

学生利用桌上的提供实验器材进行探究活动,然后“小组设计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分组展示、组间交流、师生共同总结”。

【活动二:发现力有哪些作用效果?】

设计一些物体对物体作用的实验。

你的设计方案

实验现象

2能得出结论是: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究时间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深化认识、加深理解。教师可以在“运动状态”方面可根据实际点拨引导。

2看视频判断有无力的存在?

教师播放演示微小形变实验微视频。

(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让全体同学用手用力拍桌子(问:用手拍桌子能产生哪些效果?)

提出问题: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分别?

引起认知冲突,激发思考。

学生完成学案上活动三的内容

【活动三:体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设计实验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你的设计方案

实验现象

2解释生活中的应用例子(播放划船、神七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从感性到理性,从实验感知到总结规律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再利用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理念。

三、堂小结:(1)与同学们一同回顾本节的内容并展示。

(2)学生谈收获。

四、堂练习(详见PPT)

五、作业布置:后练习

【板书设计】

61力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1)使物体发生性变;(2)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3、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第18篇:天力

天力公司

今年以来,天力公司围绕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增强企业管理水平,认真开展了学习型企业创建活动。通过扎实有效的创建工作,干部职工学习力、创新力不断得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创建氛围

今年以来,天力公司从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入手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工作。充分利用宣传工具,开辟了宣传专栏,结合公司发展实际,大力宣传建设学习型企业的重要意义,并坚持举办学习型企业知识黑板报、学习专栏评比活动,利用学习日、班前班后会向职工灌输学习型组织理论,着力引导干部职工树立“学习为本”、“终身学习”、“团队学习”、“创新学习”、“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等理念,提高全员对创建工作的认识,通过广泛宣传,学习型企业理念被职工广泛接受并自觉实践,为创建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结合单位实际,完善愿景体系

天力公司将建立完善共同愿景作为学习型企业的重要内容,要求各基层单位在“以煤为本,多业并举,工贸一体化综合发展的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现代企业”公司共同愿景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具有鲜明个性和先进内涵的愿景目标;班组围绕单位共同愿景也相继制定了班组小愿景;并开展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活动,使职工把个人岗位学习成才和团队创业结合起来,引导职工从个人愿景向公司共同愿景迈进。目前已经形成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相一致,个人愿景与团队愿景相结合,愿景制定和企业改革发展相促进的四级愿景体系。如先锋矿制定了“建行业级同类井型一流达标矿井”的区队共同愿景;矿机电队制定了“实现一万,运转安全”(一万即设备完好率100%,防爆率100%,待修率0,事故率0)的共同愿景;职工制定了“终生学习,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精心学习,扎扎实实工作”等个人愿景。

三、完善保障机制,推动团队学习

为了进一步巩固创建成果,深化学习型企业创建工作,在去年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完善了投入、奖励、激励等保障机制和制度。尤其在学习型企业投入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今年投入50万元费用用于团队学习、宣传辅导、教育培训、评比表彰方面,鼓励职工边学习、边感悟、边实践,以学习推动工作,以工作促进学习。一是搭建职工自学平台,加强基层“五室”(阅览室、活动室、电教室、微机室、荣誉室)建设,给职工提供学习场所和机会。在学习载体上采取内部培训、请专家讲课、外出参观、收看录像、交流学习心得、读书比赛、演讲比赛等形式抓好职工日常学习;二是搭建岗位学习成才平台,以开展职工技能运动会为契机,大力开展职工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提高职工的业务技能素质。有52位优秀的选手分别被命名为“技术明星”、“技术能手”、“岗位标兵”荣誉称号,并给与物质奖励;三是建立创建例会制度。按照方案每月下达创建计划,月底组织验收,在月度例会上通报各单位创建工作进展情况,交流创建体会。并建立了创建学习型企业大事记,利用《情况简报》等形式,及时总结创建工作经验,发现学习典型;四是完善百分考核制度。对各单位党政一把手实行抵押金制度,按照月度工作安排,每月进行一次验收考核,考核结果按比例与抵押金挂钩,当月考核,当月兑现,从制度上保证了创建工作的持续开展。

创建中各单位紧密结合本单位实际工作,围绕提高职工的业务技术素质开展了各类学习活动。机修厂围绕“以技评先”制定学习计划,购买专业书籍,每月车间和厂分别组织技术比武,对前3名给予90元、60元、30元的奖励。吴寨矿每周一次的“技术例会”组织队长以上人员学规程,学标准,交流工作经验,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还利用告别“三违”千人签名、给矿工送印有安全嘱语的毛巾等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天马一井结合单位实际组织业务技能考试,内容涉及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基本知识、安全生产、岗位操作规程等内容,对于考试成绩优秀者,给予物质奖励,增强了职工学习主动性。

四、实施精细管理,提升管理水平

今年天力公司把学习《平煤OPM精细管理标准手册》作为提升职工素质的重点,推动施OPM精细化管理工作进一步深化。在组织特殊工种学习《平煤OPM精细管理标准手册》的同时,我们还组织各战线业务骨干自己编印了各工种的《煤矿工人岗位标准》、《安全防线》5000册分发到全员,并充分利用职工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扎实做好学习培训工作。结合天力公司的特点,完善了各战线、各岗位的工作标准,建立了考核奖惩制度。在财务管理方面合理调配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效能,成立了内部结算中心,改善了现金流量状况;在计划管理方面以实现均衡生产为目的,按照合理集中生产的原则,及时编制了符合实际、便于操作的生产作业计划,确保了生产的正常接替;在物资管理方面整章建制,制订内部管理制度,确保了物资供应管理工作规范运作。坚持进行市场调查,货比三家,精打细算,降低采购成本;在合同管理方面健全完善合同管理制度,完善合同资料管理,建立合同管理档案。明确合同管理责任,实行了合同管理专人负责制度。强化合同印章管理,建立了合同印章使用台帐;在煤质管理方面坚持执行从井下源头到地面装车系统的全方位质量控制体系,实行风险抵押,责任到人,重奖重罚,增强了有关人员的质量意识,确保了煤质稳定;在销售工作方面,加强市场调研工作,把握市场变化规律,随行就市,调整价格,灵活销售,保证了产销平衡。

五、创新成果明显,创建取得实效

“学习型企业”的显著特点就是“学为我用,学有所长”、“超越自我,创新发展”,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推动生产力的提高,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达到员工的素质提高和企业效益倍增的双重效应。一年来,各单位通过学习,激发创新热情,不断产生创新成果,做到了学习与创新的有机结合。

如先锋矿调度室结合工作特点和岗位实际,创新完善了“1730”自查互检督促学习法(每天学习1小时,每7天写一篇心得体会,每30天召开一次交流互动会),该学习法适合煤矿特点,已在我公司包括外来工中推广普及。组织职工自己编写的《矿山机电常见故障及处理》,全书共计100多页,编写内容13项,大到四大件维护,小到照明电气故障,内容充实,通俗易懂,并附有原理图介绍,使一般的机电工通过该书的指导,都能很快的排除故障,现在已经成为指导日常工作的工具手册;吴寨矿“东翼进风巷四部皮带滤煤器的设计安装”、“人车试验脱扣器的改进”、“自动化风门的设计和改造”等技术的改进为该矿节约了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天马一井生产管理采用“一条鞭”,减少环节,杜绝推诿,效果显著;特别是天龙、神龙劳务服务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学习,把细节化管理运用到现场管理中,进行了采煤工作面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创新,量化、细化到班组及个人,大到采面工程质量,小到竹笆、背板的使用,都有严格要求,使采煤工作面逐步向规范化、精品化的方向发展,为矿井实现动态达标保持行业级高产高效矿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思考题:

1、如何评价“1730”自查互检督促学习法?

2、天力公司组织学习活动还有哪些值得提倡的地方?

第19篇:决策力

浅论领导干部如何提高决策能力

一要牢固树立科学的决策理念。各级领导干部在工作决策中一定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扬民主,让各级党组织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广大共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了,我们党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二是可行性原则。决策前必须进行可行性研究,慎重论证,周密审定,确定其可行性。同时必须进行不可行性论证,全面分析决策的可行性因素和不可行性因素,以不可行性论证来分析其可行性,从而使决策达到最优化的目的。三是法制化原则。一方面是努力使决策上升为法律。另一方面是各级决策都必须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不得与宪法和法律相抵触。

二、切实提高全面的决策素养。主要培养三个方面的素质:一是决策要有与时俱进的政治思想素质。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认真学习和深刻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坚持以民为本,深怀爱民之情,围绕执政为民这个根本来想大事、谋大事、作决策。只有这样,才能排除一切干扰,做出科学的、理性的、有效的决策。二是决策要有先进的科学文化素质。各级干部必须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广泛涉猎政治的、历史的、经济的、法律的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进行正确的战略思考,在不可直接比较的内容之间做出准确的价值判断,做出科学决策。三是决策要有理性冷静的心理素质。各级领导干部的心理素质和状态直接影响着决策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加强心理素质的锻炼和培养,避免消极的心理效应对决策的影响,以提高决策的质量。

三、努力建立有效决策的相关制度。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建立健全有效决策

的相关制度:一是建立听证、公示制度。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同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要通过听证制度和公示制度,广泛征询各方面意见,切实保障各方面群众和各方面代表的参与。要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等在决策中的作用,建立重大决策前与人大、政协的协商制度。二是建立论证评估制度。对一些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要认真进行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和决策评估。三是建立重大决策失误追究制度。必须着眼于“防”,建立决策巡视制度和决策失误举报制度,健全纠错改正机制。要明确规定决策者的法律义务和责任,使之对其决策负责。当决策者由于主观方面的原因造成决策活动有违法行为或产生严重后果时,必须承担相应的政治和法律责任。

第20篇:故事力

“故事力”:儿童作文的核心素养

江苏

管建刚

从“全面平庸”里解放出来

儿童写作文,处于马不停蹄的“奔波状态”:才写了“事”,又得写“人”;才写了“人”,又得写“景”;才写了“景”,又得“状物”;才“状”了“物”,又得写“建议”„„

你方唱罢我登场,教师教得力不从心,学生学得应接不暇。“教得力不从心”,老师要对付那么多种类的作文,真不是个简单的活儿;“学得应接不暇”,这个刚上手,还没焐出点热气,又塞来个新东西。“猫头上抓抓,狗头上挠挠”,什么都学,什么都没学出个样,只好“猪头肉,三不精”。

这怨不得教师。教材里,看图作文、编写童话、状物作文、写景作文、写人作文、记事作文、写日记、写新闻、写建议书、写请假条、写调查报告、搜集资料写作文、扩写改写、写信、写读后感„„教材这么编,老师自然这么教呀。

钢琴、手风琴、小提琴、大提琴、琵琶、吉他、笛子、箫„„乐器种类繁多,学乐器,没人说要从“钢琴”到“箫”,所有乐器,通学一遍。篮球、排球、台球、乒乓球„„球类很多,也没人说,学球要把所有的球通学一遍。

一个人再有天赋,也禁不起瞎折腾。每个人只有找到自己的“点”,才能成为“最好的自己”。一个人若浑身上下都是“点”,这些“点”还要同时“开花结果”,那就不是“人”了。人身上的“花”,大都一朵一朵地开,果,要一个一个地“结”。“全面发展”,不是一上手,什么都要学,“全面展开”地学。“全面展开”的“全面发展”,产出的往往是“全面平庸”,“全面平庸”又生出“全面憎恶”:人,处在平庸的位置上,要么憎恶“位置”,要么憎恶自己。

作文这东西,放眼望去,哪个学生适合写童话,哪个学生适合写诗歌,哪个学生适合写新闻,谁也没那个眼力啊。

那么只有挨个儿去试?这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但问题在于,你试出了这个孩子适合写新闻,那个孩子适合写童话,另一个孩子适合写报告,接下来,你怎么教?你若还跟着教材一个接一个地教,所有的“试”都是“白试”。

儿童作文,要从“全面展开”的“全面平庸”里解放出来。

抓住“故事”这个“牛鼻绳”

其实,作文教学不必在外在形式上折腾;要在内在的“核”上做文章。

找到儿童作文的“核”,也就找到了突围之路。我以为,儿童作文的“核”,名叫“故事力”——让儿童讲清、讲好自己的故事,那是一个人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作文能力。

“故事力”训练是作文的“童子功”,好比练武之人的桩功、掌功;而各种文体训练,便是各路拳术的一招一式。桩功、掌功没练好,招式再漂亮,一上阵,马脚尽露,花拳绣腿,禁不起人家结结实实的一巴掌。

童子功,什么时候练最适宜?——当然是“儿童期”。

小学三到五年级的作文教学,要让孩子老老实实地学写故事。咬定“故事”不放松,就能打好“写故事”的功底。六年级,再学写信、写新闻、写读后感,一点也不迟;桩功、掌功练好了,其他的都好办。

盯住故事,写上两三年,每个孩子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一个会写故事的人,不用担心他不会描写、抒情,乃至议论;一个会写故事的人,也不用担心他不知道写外在的景、内在的情;一个会写故事的人,更不用担心他不会其他文体的写作„„抓住故事这个“牛鼻绳”,儿童作文便能从千头万绪中解脱出来。

儿童天生的“故事属性”

“最简单的写作就是最好的写作”,因为“简单”到你不以为自己是在“写作”,那才是真正的写作。

儿童作文,一旦指向儿童自己的故事,便有了写不完的事儿。儿童的生活本身就是由故事构成的,他们是天生制造故事的高手。只要他们讲起自己的故事,便会手舞足蹈,忘乎所以;只要他们写起自己的故事,很容易忘了作文这回事,只是一次重新经历,这是最好的作文状态。

你要知道,没有一个儿童想过“平静的生活”。孩子憧憬故事,迷恋故事,渴望故事。没有故事,儿童似乎就失去了“活泼”的气息:学习成绩一般而在伙伴中有较高威信的孩子,往往都有制造故事的“领袖”才能。他们还把握不住“故事”和“事故”的差别,一不小心,“故事”成了“事故”,于是,一个个可爱的“调皮鬼”,都成了“可恶”的“捣蛋鬼”。对于作文而言,“事故性”故事,更曲折、更迷人、更吸引读者。

“后进生”、“头疼生”,往往拥有丰富的故事。他们只是没有意识到,也从没有人告诉他们,他们经历的“事故”到了作文里,居然会是“宝藏”。作文很简单,无非是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事儿。然而,我们的作文教学,很少真正让儿童写自己的故事。有老师说,我也让学生写自己的故事,他们没故事呀。——不是儿童没有故事,而是他们没有老师“要的”那种故事。

儿童故事的价值观和大人“要的”故事的价值观,是如此的不同。小时候,裤兜有一回破了个洞,烟壳从洞里跑掉了,好一阵子,我都提不起神来。那烟壳,在大人眼里只是扔掉的垃圾而已。反过来,大人眼中重要、重大的事情,在孩子的眼里,可能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一个幼儿园孩子的眼中,脖子上的白金挂件,远不如伙伴们手里正玩着的“肥皂泡泡”。

一位同学在作文里称吴凡为“狗凡”。我说,绰号是美好童年的一部分,不过,绰号不应伤害当事人,当事人若不接受,以后就不要叫了。我问吴凡:“你接受‘狗凡’吗?”我原以为,吴凡一定不会接受,我可以顺着“不接受”往下“教育”。没想到,吴凡说“我接受”。课后吴凡告诉我,狗,在他们眼里,是跑得很快的动物,叫他“狗凡”,是夸他跑步速度快。

不充分认识儿童、儿童故事,不充分尊重儿童、儿童故事的价值取向,作文教学不可能指向儿童的心灵,不会有实质性突破的一天。有人说,一切教育的幸福,在于我们理解了儿童;一切教育的不幸,在于我们误解了儿童。作文教学亦然。当儿童写出了自己眼里、心中的故事,成人一棍子打过去:你那也叫故事,这些也能写成作文?——一切都完了。

成人眼里毫无“价值”、“意义”的游戏,儿童可能制造出纯粹的故事。游戏的本质是故事。有游戏、有故事的儿童,才生活得精神抖擞。排除在游戏、故事之外的儿童,总显得萎靡不振。儿童与故事的关系,恰似人和影子的关系,只有阴暗的日子,影子才会消失。哪怕一丁点的星光,影子就回来了。然而,儿童自身并不清楚,自己一天到晚活在故事里。生活在故事中的人不知道真相,正如地球上的人时常忘了地球引力一样。没有感觉到在制造故事,这本身说明,儿童天生具有“故事属性”,儿童与故事浑然一体。

有人说,“故事”是人的基因遗传的组成部分。这话不一定能从“遗传学”角度考证,不过,儿童真的离不开故事,有故事的童年才是充满生命质感的童年。儿童的作文指向自己的故事,那么,作文一定具有童真、童趣。儿童的作文指向自己的故事,那么,作文就成为儿童心灵的窗口,经由这个窗口,语文老师将步入儿童的心灵世界,作文将成为师生之间一座心灵的桥梁。

进入作文训练的“核”时代

儿童天然具备讲故事的冲动。当然,这不等于说,不用老师教,儿童便能写出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指向“故事”的儿童作文,学生的学,有了向心力;教师的教,有了主心骨。这个主心骨,即“故事力”。

孩子怕作文,第一怕“字数”不够。如果拿起笔来,能轻而易举写上五六百字,作文还有什么可怕的?大凡写不长的故事,故事里的“人” 都是不开口的“哑巴”。如:

有一天晚上,我有一道数学作业不会做,她就跟我仔细解题,但我怎么搞也搞不懂。妈妈就跟我一字一句地慢慢说,最终我们在11点前完成了。

妈妈“跟我仔细解题”,说了多少话呀;“我怎么也搞不懂”,“我”又说了多少话呀。可小作者呢,偏不让妈妈和“我” 说一句话。所以,只有让故事里的“人”“开口说话”,学生才能摆脱“字数”的困扰。

“故事力”训练,从“对话”人手,最直接、便捷,因为听觉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基本上是听到什么,写下来便是了。

“说话句”具有较强的包容性,能将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态、心理,全都“揉”进来。人物的对话,由“提示语”和“说的话”组成。提示语,往往要描写“人”说话时的种种表现、想法。

作文中的“对话”练习,大致要有如下步骤:(1)认识作文中的“人”原来如此会“说话”。(2)“说话句”的五种形式。(3)表示“说”的字词有很多。(4)精彩藏在“提示语”中。(5)提示语位置的细微差异。(6)说的话要符合人的特点、身份。(7)各种说话句的综合使用。(8) “直接说话句”和“转述”的差异。(9)哪里写“对话”,哪里不写“对话”。(10)返璞归真的提示语。(限于篇幅不展开,下同。)

绝大多数的故事,都伴随着一连串的“对话”,写好了“对话”,故事也就“有声有色”地写出来了。

也有的故事,极少有人物“说话”。如:

到了考试,我领到卷子一看,还好,这都是我做得来的题目,我认真地做考试卷,终于写完了,然后,我一丝不苟地检查,下课铃响了,我趁着最后的时间再次检查了一遍,确保没有问题后,才放心地交了试卷。

考试,没有“人”说话,要写“考试故事”,怎么办?

与“外部语言”相对的是“内部语言”,一个人会闭上说话的“嘴巴”,但内部的心理语言,则永远也断不了,哪怕你睡着了。因此,做考题、检查考卷,嘴巴不动,内在的心理语言却几乎可以把人“淹没”。

有了内部语言的注入,看似无声无息的故事也能讲得绘声绘色。“下节是语文课,老师说要检查背诵情况”,“老师说”就那么几个字,注入内心的感受,文字便飞起来了:

●糟了、糟了,我以为明天老师才检查,昨天做完作业,还上了一小时的网。怎么办、怎么办,要是背不出来,传到妈妈的耳朵里,不骂死我才怪呢。

●我有两个地方不是很熟,老师都有火眼金睛的,专门抽你背不出的地方。要是抽到我不熟的段落,那就惨了。快,趁课间还有几分钟,临时“抱佛脚”,“抱”得熟一点……

“故事力”训练的第二步,即关注内部语言,大致步骤有:(1)讲故事:认识到内部语言是相对外部语言的真实存在。(2)猜谜语:体察活跃的内部语言。(3)闭气60秒:感受并捕捉内在的心理感觉。(4)谁写的:有一种内部语言叫“推理”。(5)选哪个:内部无处不在的隐性选择。(6)突然袭击:有层次地写出内心体验。(7)一次特殊的听写:作文要忠实自己的内部语言。(8)经常性练习:和内部语言对话。

好的故事,不需要构思。但世上完美的故事实在太少,故事也要“化妆”,好的构思,能补救故事的不完美。

比如一只小鸟和一只驯鹿在森林里一起游玩。这故事初听没什么吸引人的。但某版教材的课文《会走路的树》这么写:春天的早晨,一棵金色的小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小鸟看见了,好奇地问:“你能让我到你身上坐一坐吗?”“当然可以。来吧!”小树带着小鸟玩了好一会儿,才把小鸟送回家……这里,作者巧妙的构思,将故事救活了。

如何帮助学生构思好的故事,小学可有一些适当的训练:(1)构思,一件十分常见的事情。(2)构思,弥补故事的不完美。(3)构思,有一定的游戏规则。(4)起步,让读者看出你的构思。(5)升级,力争拥有几条“构思线”。(6)高明地藏起你的构思。(7)构思,发现内在的关联。(8)构思,把“布”想成“衣服”。(9)构思,材料的整理与取舍。(10)构思,寻找故事的“曲折点”。(11)构思,只是一种新习惯。

围绕着“故事力”,教师教得明确,学生练得明白,两三年下来,学生的作文能力,一定会有清晰的变化。这两三年间,如教师能见缝插针,相机训练诸如场面描写、环境描写等写作技巧,便是锦上添花。没有,也不碍事。

作文指向了儿童自己的故事,他们不再为“写什么”发愁,作文教学的重心自然也就从“写什么”转移到了“怎么写”。

《钝感力.doc》
钝感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