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课写作论文范文

2022-10-18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毕业生论文写作纲要(推荐)

《关于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的几个问题》(纲要)

一、本科生为什么要写毕业论文?

1、这是大学的传统。

2、这是国家的要求。

3、这是学界人士的共识。

4、我自己的一些体会。

二、本科生毕业论文与高中习作、课程作业及硕博士论文的区别。

1、与高中习作相区别;

2、与平时课程作业相区别;

3、与硕、博士论文相区别

三、教育部门对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

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决定》:

第二条 凡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公民, 都可以按照本条例的规定申请相应的学位。

第三条 学位分学士、硕士、博士三级。

第四条 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成绩优良,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学士学位:

(一)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1、在内容上

选题、问题、材料、分析过程、别人的相关论点、自己独特的观点、已经意识到但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的方向。

2、在形式规范上

题目、中英文摘要、关键词、章、节、注释、参考文献、致谢语。措辞用语学术化。根据以上所列诸项逐条加以说明。

3、在写作态度上

尊重:

1、了解与本论题相关的主要研究成果,使学术积累循序渐进;

2、使用别人的学术成果要注明与其知识产权相关的项目。

谨慎:有一份材料说一份话。

诚实不欺:不把别人的知识当成自己的。不勉强形成观点。

独立思想:勇于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敢于进行议论与辩论。

四、本科生的毕业论文不合格的多种表现

1、选题没有经过艰苦的思考过程:误解。收集材料不全。按照毕业论文指导书上随便选一条自己认为比较容易写的。

2、不规范写作:缺乏文献支撑的论文。没有问题的论文。没有分析过程的论文。没有结论的论文。有问题、有结论、有分析过程但相互之间没有逻辑关系的论文。

3、违规操作:抄袭、引用别人的论点隐瞒不注;用转引的第二手材料而不进行核对。

4、偏离学术精神的种种表现:不尊重跟论文相关的已有的研究成果。不认真收集与整理材料。不与指导教师交流。

推荐第2篇:中国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

[键入文字]

中国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

一、

二、论文题目 背景、发生原因

内容(引用部分)

失败原因

产生影响深远影响

个人对其历史评价

正文:

中国近代史是一段屈辱史也是一段抗争史,但是无论任何时代之下历史的车轮是不会停下的,是在曲折中发展的没有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希望自己的国家走向没落但是历史就是这样,从古至今。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人开始摆脱封建枷锁走向近代化的开端。无论经济还是政治中国人没有停止他们对未来的探索。人们总说是西方的船坚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那么引领中国走到今天的又是谁呢?

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是腐朽的清王朝在垂亡阶段为延续其统治而做出的挣扎,下面就对二者从多个方面做一下比较。

产生背景:

洋务运动是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从鸦片战争的惨败到火烧圆明园的惨状再到太平天国运动的浩大声势,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不断加深之下。满清政府深刻认识到了西方工业给他们所带来得巨大之利益,和军事力量的强大。早期的资本主义思潮萌芽的产生,已经在沿海地区渗透。开明的士大夫以及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从天朝上国的睡梦中惊醒。统治阶层开始关注西方学习西方在饱受西方凌辱的时刻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旗帜,以曾国藩等为代表开始开办近代工业,从机械、开矿、等方面开展一场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

清末新政满清政府被列强瓜分殆尽,革命呼声高涨,动荡不安的时代。有人说是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缓和阶级矛盾实行的愚民政策,从皇族内阁的产生来开这样的判定也是无可非议的,然而对于无可救药的清王朝来说,又有谁能支撑这个已经摇摇欲坠的大厦。

内容:

洋务运动是清王朝统治阶级为了谋求封建国家的“富强”而进行的改革运

动,在客观上具有一定程度的资本主义倾向。洋务派是这场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其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运动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同时消除“内忧外患”的严重危机。核心是创办军事工业和编练新式陆海军的军事活动。从1865年到1895年,洋务派在各地创办了20多个制造枪炮、弹药和船舰的工厂。在自制和外购的基础上,19世纪70年代,淮军已“尽弃中国习用之抬鸟枪,而变为洋枪队”。中国军队武器装备的改善,使其战斗力有所增强。洋务派的海军建设成效尤为卓著。洋务派建立起了以北洋、南洋和福建水师为一体的近海防御体系,因此,洋务运动中的近代军事工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防力量,起到了“御侮”的作用。

清末新政,从政治经、经济、军事、文化、司法、教育等全面的改革。具体体现在:筹措军饷、训练新兵、振兴商务、奖励实业废除科举、育才兴学改革官制、整顿吏治、制定宪法可以说是一次深彻的改革。但是清王朝

已经丧失了统治的基础和改革的时机和条件。变革是需要漫长的时间的但是清王朝已经错过,而西方列强不可能允许一个东方大国的重新崛起。他们需要的是一个任人宰割的羔羊。

失败的原因:

洋务运动是以甲午中日战争的战败而宣告破产的,而对于洋务运动来说,他的失败是必然的。厌恶运动产生的社会背景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的无能。洋务运动的开展有很大程度上只是几个热衷于洋务的大臣和开明的地主士大夫所进行的。相对于几千年的饿封建制度而言显得更加的脆弱,封建反对势力从自始至终没有放松过对洋务派的打击和阻挠,腐朽的思想在顽固势力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其次洋务运动只是对经济领域的改革没有触动造成中国现状的实质这是失败的根本原因。再次,西方对中国的技术限制以及资本主义各国之间的不正义的勾通。在洋务运动之中存在的用人不当,任人唯亲造成了腐朽势力对洋务运动的侵蚀。也就是说洋务运动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之下其命运最终是沿走向失败,只是给让清王朝能够苟延残喘。

清末新政,首先,他产生于中国已经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被列强瓜分殆尽,然而反清势力此起彼伏,统治集团内部汉族官僚离心,满清贵族处在了四面楚歌声中。新政是形势所迫,但是新政内容的深彻性,也体现了变革的决心,但是这个千疮百孔的政权已经不能愚昧他的臣民了。当人们彻底绝望之时也就是清王朝的覆灭之时。

影响:

洋务运动引进西方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客观上却冲破了中国封建主义的桎梏,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发展进程。洋务运动不仅使中国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力,洋务派企业为中国资本主义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并且孕育了新的阶级力量无产阶级进一步壮大,这些都在客观上对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在冲破旧的思想上,中国也在逐渐的接受着工业文明。

新政是一次必将失败的变革因为清王朝的时代已经走到尽头,为了实行新政,清政府必须想方设法筹集经费,增加了人民的负担,使中国劳苦大众生活更加贫困化,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其次,袁世凯和北洋军阀的崛起,是清末新政的又一恶果,而西方列强在次机会下对中国的剥削也在进一步加剧。但是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对中国未来深彻变革的施政纲领它的借鉴意义,为后来政治民主化进程以及推翻封建思想在中国社会的根基,打下了基础。成为中国历史上政治近代化的一段坚实历程。对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产生也深远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明显发展。

个人对二者的历史评价:

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清末维新,无论倡导者的阶级地位是什么,都是先进的中国人对中国未来道路的大胆探索,我想无论哪个统治阶级都不想将其统治在别人的控制之下。统治者在听到国泰民安时都是内心深处的喜悦,然而社会和自然一样就是在不断地进行着物竞天择的发展。在一定的时间可能出现了之后,而必定需要另一种力量来打破这中格局,进而影响它。但社会总得来说是在朝着进步的一面在发展,不管在这个发展中存在着怎样的曲折。

洋务运动是先进的中国人对近代中国未来的一次探索,无论其是否成功,但是我觉得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洋务运动给中国经济注入了新的元素,经济决定上层建筑现在的经济下才能给现代民主政治提供基础,洋务运动三十年给中国带来的不仅仅是几个大工厂、新式军队、还有甲午战败的惨痛,更重要的是中国近代工业也在其丛生之下随之产生,先进的生产理念和效率意识已经深入到人们的心中,对于打破封建土地所有制提供了前提。人们从排斥到接受标志着近代技术在中国成长的土壤在不断地培养。

清末新政作为中国历史上一次从形式上对以中国政治体制为中心的一次深彻的改革,我想这是中国人在经受半个多世纪的凌辱之后真正的认识到了落后的根源所在,然而清王朝的历史使命已经结束。无论出现五大臣这样多么有雄心和抱负的人物也不能挽救。而中国民主政治的步伐是不会因一姓王朝的覆灭而告终,因为决定一个国家未来命运的不是个人而是这个社会发展究竟给时代人物所提供的历史条件。新政的理念为后来政治近代化提供了一次借鉴的经验。

中国从近代至今已近二百年然而中国中国社会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呢?这就是像是一个病人因为病的太深,而要根除病根只能缓行任何新的理念的成长都是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够完成。就像中国近代史二十年出现了洋务运动、四十年出现了戊戌变法、五十年之后就辛亥革命了,而中国真正独立却又过了四十年,今天中国走向世界与世界接轨已经走了三十年,还有更长的路等待的是我们和未来的人去思考。

推荐第3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结课论文

中国近代史纲要 结课论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结课论文

——关于如何看待弱小国家和民族反抗外来侵略

指导教师:

班级:

姓名:

从接触中国近现代历史开始,我就一直被灌输着“落后就要挨打”的思想。学了一学期的《中国近代史纲要》,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些思考,现记录下来,权作心得。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中国近代史纲要 结课论文

一、落后一定就要挨打?

严复《天演论》中体现的是一种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主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所谓社会达尔文主义,其实质是以自然科学模型来解释社会科学。我觉得这个很可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有其特点,真理从来都是有条件的,自然科学的真理未必就可以套用到社会科学上。

再说了,到底什么是落后?是文化落后?意识形态落后?抑或是经济落后?我看大明汉族再怎么闭关怎么落后都比女真族先进,怎么一样挨打?

落后就一定要挨打吗?我看未必,落后是相对的。英国相比于我们先进,但相比于美国就落后,怎么先进的美国没有去打落后的英国?

二、关于永不称霸

如果按照“落后就要挨打”的逻辑,那么先进的话就要打人了?那是否意味着中国就可以随意欺负周边落后小国?肯定不行,而且中国承诺过,“永不称霸。”但要我说,这个承诺就是一张白纸。如果中国的国际地位达到足够称霸的高度,称不称霸都是一样的,不称霸一样对别国具有威慑力,一样能达到称霸的目的。

现在的情况是,国人开始幻想性地口头称霸。可能是近现代被欺负惯了,老想欺负别人。经济发展稍微取得一点成绩就开始沾沾自喜,“泱泱大国”之类的词语充斥着各类媒体,但实际上我们的国民素质还配不上“泱泱大国”这四个字。更要命的是,因为我们的快速发展加上体制上的原因,中国已成为众矢之的,各种形式的中国威胁论不断地被抛出,在国际舞台上也遇到了种种新的麻烦,发展依然高速但阻力也是空前。我想,这与国民的称霸心理有很大关系,而这种隐性的称霸思想根源就是“落后就要挨打”的思想。

九月,与许多重大事件联系在一起,在近代中国历史上让国人刻骨铭心!

1842/8/29,《南京条约》签订

1856/9/2,天京变乱,韦昌辉突袭东王府

1926/9/6,英国制造“万县惨案”

1901/9/7,《辛丑条约》签订

1894/9/15,平壤战役,左宝贵牺牲

1894/9/17,黄海战役,邓世昌、林永升殉国

1931/9/18,“九一八事变”

1898/9/21,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还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有关的„„

历史有时相似的让人心碎,如果没有真实的镜头、详尽的文字、残破的遗迹,我们简直难以相信过去中国近代的一幕幕。历史终归是历史,虽然历史已经过去,但不会消逝得无影无踪,历史流下的不仅仅是一堆资料、几块碑刻,数处遗址。留住历史,可以温故而

中国近代史纲要 结课论文

知新。人类社会日新月异,没有记载,任何伟大的东西,就会从地平线上消失。但人们总是习惯于牢记胜利、成功和辉煌,但往往把失败、伤痕和屈辱遗忘。历史总是不断沉淀的,历史是民族和人类的集体记忆,如果一个民族不知道“从哪里来”,就不知道“到哪里去”。 以往的历史与其说是句号,不如说是感叹号,甚至是更多的问号,并应该少用些省略号。一百多年中沉重而痛苦的记忆,给予了人们太多的忧伤、悲愤和思索。中国人不应该、不可能更不可以忘记,刻写在中国近代的镜头、侧面或片段,虽然斑斑点点但历历在目: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直至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从旅顺大屠杀到南京大屠杀;从鸦片走私、掠卖华工到火烧圆明园;从“猪仔”、“东亚病夫”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可谓惨不忍睹、闻所未闻!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爱与恨、和平与暴力被定格在这段屈辱的历史上,痛定思痛总是民族复兴的开始 ,时刻警示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当勿忘国耻,要振兴中华。 我们中的不少人似乎选择了沉默。不知道沉默的理由是什么,但愿不是因为麻木,也不是因为健忘,依某些国人的观念,对于过去,尤其是痛苦,就会采取“过去了就过去了,再提它有什么用”轻率态度,这些年来,一些亲痛仇快的现实,还是“商女不知亡国恨”常常让我们深感“遗忘文化”在一些国人头脑中颇有市场。一些商家不顾历史的伤疤,以“南京大屠杀”作为电脑游戏;把日本军刀、军服作为卖点;一些艺人竟然把军旗装穿在身上招摇过市等等。如果“集体健忘症”过于严重,人们将容易越来越浅薄、轻浮、狂躁、极端和急功近利。 我们的同胞中,对战败之耻和对割地赔款之痛了解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一个民族,若忘记了自己的历史,实际上也就等于失去了民族的记忆功能;失去记忆的民族是可怕的,它会在今天的纷纭变幻的世界大潮中,失去方向,随波逐流,更会不断地重复自己的错误。不是从沉没中爆发就在沉没中死亡。据说,冰心老人晚年曾构思写作一部反映甲午战争的纪实大作,但是每每提笔,“竟然一个字都没有留下”,“因为哭,因为大哭,因为一握起笔就禁不住老泪纵横地痛哭!哭得完全不能下笔,纸上惟有落下的热泪。”(贾国荣:《冰心的遗憾》)。 “历史的灾难无不以历史的巨大进步来补偿”。只有我们一起来揭露侵略者的罪恶、叩问冷漠者的良知、敲醒愚昧者的心灵。绝不允许无耻者别有用心地扭曲历史,绝不允许屈辱的旧梦再现,绝不允许重蹈践踏人权、亵渎文明和破坏正义的覆辙。历史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育和教化每一个公民对其国家、其历史、其祖先、其民族具有认同感、自尊感、尊严感、耻辱感,亦即形成“国民意识”。历史意识构成国民意识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事关走向世界的新世纪公民培育的大计。历史认知关系到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学习历史的意义主要有丰富自我、发展个性、减少失误、加速成长、承担使命、自觉人生。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学乃是一门塑造民族整体人格,表述民族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认知的重要学术,应当将“真”、“情”、“思”、“行”统—为一个整体,这些都历久弥新地给人们以感染、启示、鞭策和思考。 然而,以往的宠儿如今却失落了,史学危机的话题并非危言耸听,历史教育的延误、式微和堕落的困境令人揪心,我愿与大家一样为之关注、探索和分享。我试图让历史教育不再尴尬,不再窘迫,不再令人藐视,于是从彷

中国近代史纲要 结课论文

徨到呐喊、困惑到醒悟;从疑惑到求索。我力求让历史能够成为滋养学生成长的补品,让学生在成长中通过历史的学习而唤醒自己,认识自己,张扬自己,营造一个有血有肉、情理交融特别是有独立人格的“人”。由此,我有了执着的信念要从四十岁重新开始,克服松懈、安逸或畏难心理,力争做个“有思想”的历史教师,立志要把课上出味道来,教出历史的深沉、宽厚与博大,尽情展现其宽阔、生动和精彩,发掘真善美的内涵„„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人都是从昨天走到今天,又从今天走向明天。任千古风流人物,无一例外都成为匆匆的世间过客。对历史不断触摸和反思的过程,就是文化沉淀的过程。历史是永不间断的时间长流,人们在现实中感知的只是这一发展长河中的一段,多少兴亡盛衰,唤起人们对星转斗移、物似人非的感叹,从那些已经消失的人和事中,正是司马迁所说的“述往事,思来者”。历史,将会给你一个制高点。历史有两种历史,一种是客观的历史,一种是记忆中的历史。客观历史早已看不见了,但记忆中的历史还在,我们可以随时摄取,随时揣摩,可以感悟,可以反刍,这对人类现在、未来的发展,未尝不无益处。叩问历史,掩卷太息!这种情结不仅仅是简单的怀旧。历史消失的只是时间,永不消失的却是后人对千秋人事的缅怀。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牢记近代史,努力学习,是中国走向富强之路,中华民族

万岁,中国万岁!!!

推荐第4篇:中国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

中国近代史纲要结课论文

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班级:xxxxxxxxxxxxx

姓名:xxxxxxxxxxxxxx

学号:xxxxxxxxxxxxxxx

2015年12月20日星期日

1 / 8

中国近代史现代化艰难曲折的原因探析

摘 要:现代化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界性的潮流,中国的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潮流的组成部分,中国

现代化道路的探索经历了百余年的历程,进程是迟缓的,从文化学视角、社会结构、政治学视角,历史地、

动态地分析了中国现代化道路发展迟缓的原因。 关键词:中国现代化;进程;迟缓原因;分析

如果把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看作是中国现代化的起步阶段,那么中国的现代化开始 得并不算晚。从时间上看,俄国亚历山大二世于I860年废除农奴制改革,德国于1862年实现国家统 一,日本于1868年进行明治维新,三国都是在大体同一时期开始了现代化的起步,中国的洋务运动也是 在这一时期开始的。所以,在时间上中国具有现代化发展的机遇,或者说中国是有时间优势来赶上西方 国家的。另一方面,直到甲午战争时期,西方列强强行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还主要限于自由贸易和 外交方面,中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地位还没有受到根本的动摇,政府仍然保持一定的机能和效率。因 此,当时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和成功是有可能的。

但是,实际的情况是,从那以后的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道路步履艰难,一再延误。 为什么一个长期处于领先地位的古典农业文明大国在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如此步履艰难,险 阻叠起,前路漫漫?

中国现代化进程迟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给予动态的、综合 的分析。

1从文化学视角分析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化的制约性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国,它不仅在历史上有过灿烂的鼎盛时期,而且有着任何 其他文明都无法比 拟的文化积累过程,其系统性和完善性以及对这种文化成就

2 / 8

的历史印证,世界上很难 找出第二种能与之相比的文化来,在这种文化特征基础上孕育出来的是一种强烈的文化自我中心主义, 表现为两个方面阻碍现代化的因素: 1民族的崇古心理

任何一个在农业性文化中成长的民族,都是比较保守,比较安于现状,比较崇古的。而中华民族的 保守性与崇古心理尤甚。传统中国人的心态,借用雷斯曼的术语,是“传统导向”的,缺少“变的理念”或历史的进化观”由于传统中国人的这种崇古心态,使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必然会遭到阻力。因为现代 化工作基本上需要一种创新改革即“未来时间取向”的心态与行为,而这些正是中华民族崇古心理的反 面。现代化是一种变迁,要快速的经济发展与现代化,必须有一种“他人导向”的心态,传统的中国人难 于走出传统,中国的现代化必然要拖延。 2知识分子的不健全心态

中国是后发现代化国家,现代化是被迫的,因此,一开始,中国知识分子心理上就有一种“不得不”的 痛苦,为了避免亡国灭种之祸,而欲“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是中国现代化的手段,“以制夷”才是 中国现代化的目的。把“洋枪船舰”看作了西方文化,认为西方文化是“必须学”但“不值得学”的,西方 文化是低于中国文化的。有了这种心理和观念就不能正面地理解和接受西方文化,对于汹涌而入的西 方文化,总是带着半分轻蔑与半分钦佩,任何新的西方思想和学说,都不免遭到“欲迎还拒”的待遇,这种 中国知识分子自觉与不自觉的一种“自卫反抗”明明是无价值的东西,虽然心里不一定喜欢,但因为它 是中国的总要找出可能的理由加以维护。明明是有价值的东西,虽然心里很喜欢,但因为它是外国的, 总要找出可能的理由加以拒斥。这是中国文化在特定的条件下所塑造的心态。

由于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步步落伍,社会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变形,传统中国人的“价

3 / 8

值取向”又 发生转变,产生一种偏激的情绪反应,以为中国的文化没有价值,这一心态最后终于演变而走向反传统 主义、反民族化道路,只要是旧的、中国的,则不问是合理的或不合理的,一概加以“反对” 一概加以“打 倒”反之对西方文化则是全面的赞成。只要是西方的,则不问是合理的或不合理的,一概加以吸收。 表现在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上,则是摹仿西方人的现代化模式,如“西化”“苏化”对本民族的文化 缺少自信。这一百多年来,有一部分中国知识分子的心态,已由传统的优越意识“转变为“自卑意识” 这种全面的反传统行为是无助于中国现代化的。中国现代化基本上是有民族特点的,中国传统文化的 新陈代谢,决不是建立在虚无上的,而是对中国传统的合理的创新。中国的现代化一百多年来之所以没 有理想的成绩,与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越意识”的维护传统及基于“自卑意识”的反传统的不健全心态是 有主要关系的。

2从社会结构分析中国超稳定的二元社会结构对现代化的制约性

一个社会为了能够顺利地实现向现代化发展的转变,其社会结构的各个要素必须发生向现代化的 转变。即现代产业应迅速増长,并在社会结构体系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农业等传统部分的生产 方式和社会关系也应向现代化方向转变,使之与城市现代部分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关系相适应,最终形成 制度规则一致的,均朝向现代化的社会结构体系。

我国近代以来的现代化发展之所以迟缓,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不具备这样的社会结构特征,及由此 形成的社会结构的制约性。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出现新的社会结构体系,即城市产业和农业这两个 半封闭的独立发展系统,并且形成鲜明的对照,打破了鸦片战争前的大一统的封建社会结构体系。但 是,通观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其结果是社会结构体系并未发生朝向现代化的转变。以城市现代工 业和现代交通业为主要代表的现代经济部分及相应部分,在中国发展的十分缓慢。特别是自辛亥革命 以来,除了在第一次世界大

4 / 8

战期间,及其新中国成立前的一段时间,有过短暂的飞速发展外,更多的时间 是处于被压抑和苦苦挣扎之中,它们不但没有逐渐占据社会主导地位,且本身存在也因独裁政权、帝国 主义列强和大小军阀的压制而变得岌岌可危。而新中国成立以后,现代化工业仍然集中在城市,集中了 全国绝大部分先进的生产力。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广大农村,虽然实行了互助组、合作化,但基本上还 是手工工具劳作,物资装备基础薄弱,农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自给半自给的消 费结构模式基本上没有改变,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刚刚开始发育和发展,面广量大的小农经济格局尚未改观。

城市现代部分与农村传统部分在制度化规则上是根本对立的。两种建立在不同制度化规则基础上 的结构体系,在满足中国社会发展、自身行为取向、生存发展方式上均是相互冲突的。从辛亥革命以来, 中国农村的传统结构过分强大,其落后性与城市现代经济在原料、市场、组织体系和组织结构上都本质 上不相容。中国农业的传统落后的社会结构,无法为现代工业的成长提供物质财富,而且由于这一结构 的过分强大,在政治上、文化上、社会环境上都直接或间接地严重制约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变进程。 建国以来,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动员并运用全社会各种资源,在传统农业部门没有得到根本改造的情 况下,依靠农业提供原始积累,实行“高积累,低消费”的发展战略来推行工业化,并建立自给自足的工业 体系,但城市与农业二元结构对立的格局并没有得到改观。由于农村社会结构的过于强大并始终保持 着优势,致使中国社会与世界现代化潮流和自身要求相比较,带有极为突出的落后性和发展滞后性。整 个中国社会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始终处于二元社会结构的对立之中,因而无法集中全社会的资源 和人力资本,共同朝向现代化的发展。

从政治学视角分析中国现代化进程迟缓的原因

3.1政治衰败是阻碍中国现代化的重要原因

5 / 8

中国历史上存在着以高度中央集权化官僚制度为其特征的政治结构。封建的专制政体在中国持续 了几千年,自19世纪以来,这种政治体制日益衰败,由此形成巨大的惯性,深刻地影响着后来中国现代 化的发展,在整个19世纪中,近代中国政治的衰败迹象,已明显地表现出来。

过分的专制型集权,不仅损害了职能部门的权力和效能,而且打破了权力体系的平衡与稳定。这种 状况到19世纪已非常明显。最典型地表现在中央政府已经不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自己的权力体系以 解决国内的反叛问题了。与之相伴随的一个现象就是各种职能部门的权力和效能受到损害,中央和地 方政府中的一些职能部门实际上是在萎缩。

权力的不断专制型地集中,以及过于强调权力体系中各部分间的消极牵制,必然会泯灭官员创造性 解决问题和进行工作的积极性。政令懈怠,敷衍塞责之风盛行。极大地损害了当时中央政权治理社会 和统治国家的权力。由于官场腐败、官员的贪污、受贿等现象日益广泛和严重,社会已经失去了惩恶扬 善的能力。 3.2政府的主导地位和指导作用的缺乏对现代化的制约性

对于任何一个现代化起步较晚的社会来说,都存在着一个由传统社会结构向现代社会结构转变的 过程,能否实现这种转变和怎样实现这种转变,在相当程度上取绝于国家政府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

当近代中国社会开始迈向现代化之时,当时的清朝皇权政治,即没有顺应现代化的要求,支持现代 经济的发展,对封建制度结构进行改革,形成一致朝向现代化的社会结构体系。也没有依靠国家政权的 强制控制,集中资源推动城市现代经济的不断増长。而是将维持政治统治看得高于一切,无力顾及社会 变革推动经济増长,导致整个现代化进程的迟缓乃至中断。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迟缓的原因之一,就是 这种情况造成的。

国家或政府权力的合法性与有效性,主要取决于普遍的社会赞同,以及相应的制度化规

6 / 8

则和规范。 能否获得普遍的社会赞同,又取决于国家所保护的社会资源和利益的制度化分配结构。近代中国的国 家政权,特别是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因其所保护或维持的制度化分配结构,最终丧失了普遍的社会赞同, 无法合法而有效地组织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在蒋介石政府统治中国大陆期间,一直没有变革中国农村的传统社会结构模式,反而极力维持农村 原有的社会结构,封建绅士在军阀统治下,成为农村的真正统治者,广大农民的经济、政治地位比以前没 有丝毫好转,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民党政府因这种社会政策不但与农民割断了联系,而且丧失了 农民对国家的支持。与此同时,蒋介石并没有积极地推动和支持城市现代经济及其相应部分的发展,而 是公开地搾取城市现代经济创造的财富,以支持独裁的政治统治。民族资产阶级没有得到丝毫的解放, 国民党因而丧失了这部分代表当时中国社会中的现代化部分的支持。国民党政府剥夺和压制了大多数 社会成员的利益,自身却利用全社会的资源和国家权力为私人谋取利益,众所周知的蒋、宋、孔、陈四大 家族,借助于政府的直接参与和强制力量,控制了相当部分的社会财富。国民党政府完全成为一个在中 国社会占有和谋取特殊利益的特殊社会集团,它排斥了与现代化相关的所有社会力量的支持。

与此同时,国民党统治还与帝国主义在华的列强势力相结合,促使国民党政府的多数经济、政治和 社会政策趋向于为列强在华利益服务,而不是有利于本国的社会发展。这种状况不但压制了国内现代 经济的发展,而且在政治上与中华民族近代以来要求彻底民族独立,自强的历史潮流相悖。

当近代中国社会开始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迈进的时候,急需一个具有充分合法性和有效性的国家, 引导组织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变革,然而,国民党政府因其与城乡地主资产阶级及帝国主义列强的联系, 失去了必要的社会赞同,即失去了合理的合法性的支持。这样的政府不可能有效地实现社会变革,为现 代化的发展提供一个相适应的社会结构,有效地实

7 / 8

现社会变革,为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相适应的社 会性结构体系,而只能成为现代化发展的障碍。

参考文献

[1] 布莱克.比较现代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2] 严立贤.现代理论述评[J].社会学研宂,1988.[3] 孙立平.中国近代史现代化努力失败原因的动态分析[J].学习与探索,1991.[4] 李路路,于显洋,王奋宇.对中国现代化进程迟缓的社会结构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990.[5] 孙立平.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道路[J].社会学研宂,,997.

8 / 8

推荐第5篇:论文写作课试题试卷

姓名:黄毅

班级:09工管3班

学号:200923115410124

《论文写作课》试题

问答题:(每小题20分)

1、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有那些要求?

2、毕业论文写作的有那些要求?

1 姓名:黄毅

班级:09工管3班

学号:200923115410124

3、本科毕业论文存档保管有什么要求?

4、本科毕业论文打印的标准格式有那些规定?

2 姓名:黄毅

班级:09工管3班

学号:200923115410124

5、本科毕业论文存档材料的规范要求是什么?

3 姓名:黄毅

班级:09工管3班

学号:200923115410124

4

推荐第6篇:论文写作课心得,英语版

What I have learned:

In this week’s cla, first of all, our teacher showed us how to formulate a working thesis.A working thesis is a hypothetical answer to one’s research question and a good working thesis should be a single clear sentence, positive,non-obvious statement and can be tested.I think this could force us to narrow our topic and we should have our own opinion on the topic or what we want to prove.Then according to what I have learned I proposed three hypotheses of my own topic .After finished this task, the teacher showed us how to write the literature review .First, if we want to write a good literature review, we should have a clear thesis or research question.In the literature review we should describe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field related to our research subjects, the definitions of some important terms and so on.I think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are that we should not ignore our own evaluation of the current cited paper and also our own opinions on the topics.

Then according to what I have learned from this cla, I read the article which the teacher have given us.I found that the author used the Thematical Method in the literature review.The author first introduced the surveys on the ownership of PDE in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then the function of the PDE and the disadvantages and advantages of the use of PDE , the teacher’s attitude towards the PDE and how to train students to use the PDE .At last, the author evaluated all the researches of this topic ,and showed what his own paper would do.Therefore, we can see that the author introduced all the related theories to the study of PDE these years in good order, but in each paragraph the author used the chronological method to introduce each period of the researches on this topic.

About the tense of the literature review the author mainly used the past tense to introduce what the other authors have found .Then, in the last part, the author used the simple present tense to evaluate the researches and illustrated what would be tested in his own paper.I think the tenses that the author used are appropriate.

About my own paper, first I collect more articles about my topic and read two articles carefully to find out the hypotheses and comprehend their literature reviews.Then, I also discu the topic with my partner and supervisor.At last I find what I should do first is to search some political news in China Daily and the Liberty Times(the newspaper of Taiwan).Then I should read these news carefully to find out and analyze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use of metaphors in political discourse from different newspapers.Then I can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of the use of metaphors between Mandarin and Taiwanese.Only after that can I illustrate the different ideologies of the two different language varieties.At the same time, I should read more articles and books about my topic so that I can write a good article.

推荐第7篇:纲要论文

谈谈当代幼儿的膳食营养健康及其存在的问题

杨静

(玉溪师范学院教育学院2012级学前教育班)

【摘要】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营养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幼儿饮食应最大限度地讲究营养平衡。现代营养科学证明,只有使幼儿的膳食保持平衡,才能身体健康、智力正常发展。许多家庭对饮食营养健康的认识还是非常不够的,致使孩子出现许多健康问题。家长应该懂得,幼儿营养,贵在合理,重要科学;从行为和观念出发,提高自身健康认识、培养健康膳食行为,从而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健康。

【关键词】幼儿;膳食营养;营养与健康

古有谚语:“民以食为天”, 现有毛泽东:“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可见饮食是关乎每一个人身体健康的大事,而身体健康又是影响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健康更显重要。时代在更替,面对当代社会的各种食物,那种粗茶淡饭的生活已退出舞台了,各种琳琅满目的食物不断涌现,而人们也出现各种困惑,如何养育孩子成了所有新时代家长都非常重视的问题。因为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更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

一、为了达到健康的目标,首先我们要弄明白什么是健康

据WHO(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定义是: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四个方面健全。WHO制订的身体健康的初测十项标准:精力充沛,生活工作不疲劳;乐观积极,承担责任不挑剔等十项。健康是包括两个方面的,一是机体上的健康,二是精神上的健康。精神上的健康主要是由幼儿个人的家庭环境、幼儿园环境等多方面决定的,而机体上的健康则主要决定于物质摄入是否满足幼儿身体发展的需求。身体健康需要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因为营养物质是维持生命体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没有这些营养物质,也就没有生命,更没有健康一说。所以,我们必须先满足物质上的输入需求,才能再去谈健康。

二、营养的定义及其对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营养作为一个名词、术语已为众所习用,但对它的确切定义却未必准确了解。“营养”一词来自拉丁语,原为“授乳”的意思。“营”在汉字里是谋求的意思,“养”是养生或养身,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应当是“谋求养生”的意思。确切地说,应当是“用食物或食物中的有益成分谋求养生”。因此对“营养”一词比较完整的定义应当是:“机体通过摄取食物,经过体内消化、吸收和代谢,利用食物中对身体有益的物质作为构建机体组织器官、满足生理功能和体力活动需要的过程。”人类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摄取食物,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人类从胚胎开始到生命结束都需要营养。合理的营养可以增进健康,营养失调则会引起疾病。研究表明,营养状况的好坏对胎儿和婴儿的脑细胞的发育有重要的影响。如果怀孕期母亲严重营养不良,婴儿出生时脑神经的数目会比正常的少。婴儿出生后的最初六个月如果严重营养不良,脑神经胶质的数目也会大大减少。对于幼儿而言,营养是保证其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只有保证合理、均衡的营养,才能让幼儿生长发育过程中同化过程大于异化过程,从而能够健康的成长。

三、健康的重要性

婴幼儿时期是人生发展的最初时期。在这一阶段中,幼儿能否健康发展不仅关系到幼儿现阶段的发展及其一生的健康,而且关系到社会的发展、民族国家的兴旺。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说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是的,从大的方面来说,作为社会成员的每一个公民,个人的健康状况与整个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绝不仅仅是个人和家庭的事。健康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步都是不可或缺的。从小的方面来说,即对个人而言,健康也是一个人生命大楼中无比重要的基石。健康是每个人每天生活愉快的必要基础,它是一个人日复一日生命旅途中的第一个目标。著名作曲家刘炽在一次健康恳谈会上作了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健康为“1”,幸福、快乐、事业、发展、金钱等都是“1”后面的“0”,如果有了“1”,后面的“0”才有意义,事业的成功是您拥有了“10”,家庭的幸福是您拥有了“100”。但是如果没有了“1”,后面的“0”再多也毫无意义。这个比喻将健康的本质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身体健康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基础,为保障幼儿健康成长,不仅需要孩子积极锻炼身体,也需要为幼儿提供幼儿合理营养,提供均衡膳食、建立合理的饮食制度、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创设良好的饮食环境,幼儿营养,贵在合理;通过实施幼儿营养健康课程,让幼儿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提高健康认识、改善健康态度、培养幼儿健康行为,从而维护和促进幼儿的健康。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饮食业发展迅速,各类饮食五花八门,但是幼儿饮食健康是否能得到保证呢?即便家长都重视幼儿的健康,幼儿又是否真的健康呢?

四、透视当代幼儿饮食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儿童膳食营养健康调查报告》发布(2013年05月29日)日前,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和《母子健康》杂志携手美国专业膳食营养补充剂品牌自然之宝联合发布《2013年度中国儿童营养健康调查报告》(简称“报告”)。 报告针对入托前(2~3岁)、学龄前(4~5岁)和小学(6~12岁)三个阶段少年儿童的营养与健康状况进行分析,从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共抽取3,000余名合格样本,调查内容涵盖各年龄阶段儿童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和保健习惯。调查结果显示,“免疫力差,容易生病;食欲不振,挑食偏食;补钙问题,以及身高体重不达标”是2~3岁的家长主要关心的健康问题。25%-30%4~5岁的儿童不能保证“每天都吃早餐”。6~12岁的儿童和少年,睡眠情况需要引起关注。除此之外,孩子挑食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且多数家长对营养品持客观开放的态度,营养品的安全性,是他们关注的首要要素。婴幼儿时期摄入的营养除了要维持新陈代谢以外,还得有适量的储存,以保证继续生长发育的需求。

幼儿生活中存在许多不良饮食习惯。例如喂饭,前面一个幼儿玩耍,后面跟着一个大人,一手拿碗,一手拿勺,追着喂孩子,一顿饭下来,孩子情绪不好,大人也累得够呛。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场景。大人对幼儿照料与关怀本无可厚非,但并不是说,连幼儿力所能及的事大人都得包办代替。殊不知,大人这样给幼儿喂食,存在许多显而易见的弊病:幼儿边吃边玩,在被动状态下进食,影响消化液分泌,易造成进食情绪障碍,甚至导致日后的胃溃疡等;长期由大人喂养,幼儿用手抓握餐具的机会大大减少,影响幼儿手部精细动作的发育,影响小肌肉群的发育以及手脑协调能力的正常发展。无形中爱成了害。

膳食不合理,营养失衡,其中包括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足。

中国正在大踏步的前进,经济水平提高,人民生活越来越富足。家长热衷于将大把的金钱与精力投放在下一代身上。正当我们吃的主食由粗变精之际,发达国家却大踏步走上回头路。在俄罗斯、东欧,主妇们热衷于黑面包;在德国,全麦面包销路大畅;在新西兰,\"主食吃杂一些,配以豌豆、蚕豆等\"已成为政府的号召;美国则把粗粮和蔬菜列为\"食物指南金字塔\"的基座,这与我国\"粗茶淡饭保平安\"的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我国与发达国家在饮食习惯和观念上的逆向变化所形成的强烈反差提醒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审慎对待热度日高的饮食\"西化\"误区,不能再沿着错误的道路盲目走下去了。提到这些就自然与“现代文明病”联系起来。现代人的文明病并非由细菌或病毒所引起的,而是一种由生活上的压力与紧张,以及营养的失调,再加以缺乏运动,长期积累而来的代谢病。现代文明病分为:“结构病”“能量过剩病”和“神经和精神疾病”。幼儿营养过剩就居于其中。

很多小孩子的白血病,尤其是

七、八岁小孩得白血病的就是因为大肠功能失调造成,其实这是现代社会的文明病。很多家长不懂得这些知识,以为饮料有营养,光让小孩喝饮料,不喝水。现在的家长好像有一点钱,就有一种暴富心理:我们家孩子从来不喝水,都是喝饮料。如果孩子长期不喝水,只喝饮料,可以想象一下,肾脏造血需要水,如果不喝水只喝饮料,那么饮料中的甜味素就会随着大肠吸收到肾脏,由肾脏送到骨髓造血。微量的甜味素在人体机能正常的情况下,可以随尿液排泄出体外,但大量的甜味素进入人体后是很难降解的,它会随着水分通过肾进入骨髓,就像塑料袋一样堆积在里面。不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好东西,最后把自己的孩子给毁掉了。

健康教育专家赵霖教授近日在太原作的一次教育讲座上指出:由于饮食结构的“西化”,西方的洋快餐正在严重威胁着儿童的健康。赵霖教授说,在西方,贫穷的人反而肥胖,这和美国社会底层的人大量消费“垃圾食品”——双料三明治、鸡肉汉堡包、特大比萨饼、大包装的油炸土豆条有关。在我们身边这些“垃圾食品”却作为一种时尚被追捧。目前中国营养的现状是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同在,中国营养不良儿童2400万,佝偻病与缺铁性贫血仍是农村主要的营养缺乏病。而经济发达地区膳食结构西化,洋快餐无孔不入,营养过剩造成的肥胖已成为威胁少年儿童的严重问题。营养学家为洋快餐取了个绰号——“能量炸弹”

和“垃圾食品”。 营养过剩导致的儿童单纯性肥胖,城市儿童占30%,他们易患高血压、心脏病和智力心理障碍。爱吃零食是幼儿的天性,适当吃些零食对幼儿是有益的,关键是要把握好“质量”关。许多幼儿在家常吃的零食大多是饼干、糖果、巧克力、薯片、虾条等,这些食品中有些是“垃圾食品”,导致幼儿所需营养严重不足。

现代社会随着电视、电脑、智能手机等大众传媒进入人们的生活,不少家长都有一种从众心理,认为打了广告的、价位高的、卖得火爆的就是好食品;并认为人们经常带幼儿去吃的地方,肯定是适合幼儿的食品。由于一些概念模糊的饮食指导,导致家长盲目追求高能量或高蛋白饮食,并认为这是注重营养。才出现了无意识的错误饮食或是有意识的过度追捧所谓的“营养品”。家长的养育观、营养观决定着孩子的膳食,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习惯。“一个人的饮食习惯往往是一个家庭的饮食习惯。”

现代营养科学证明,只有幼儿的膳食保持平衡,才能身体健康,智力得到正常的发展。花的钱多,未必孩子的营养就全面。即便养育也需要“因材施育“,我们必须根据孩子自身身体生长发育的情况,适当地制定食谱,使膳食中各种营养平衡,数量充足,能够满足其成长和活动的各种需要。如果膳食营养供给量与孩子的营养需要之间失衡,无论是过多还是过少,对幼儿的身体健康来说都是百害而无一利。营养供应不足,会阻碍孩子的生长和发育。如果营养和热量供给过剩,又会导致体内脂肪的堆积,形成肥胖儿,造成许多疾病隐患,同样会对孩子的身体发育不利。

婴幼儿的膳食营养健康关乎其身体健康,近及当下,远涉未来。行为源于观念,欲改其行,必正其心。一切要从家长身上着手,树立科学的膳食营养观,了解何为科学合理的膳食,为幼儿提供合理的、营养平衡的膳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减缓、避免幼儿因饮食而引发的疾病等问题。呼吁家长,爱你的孩子就担负起您的责任,给孩子健康、快乐的童年,奠定一生幸福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庞建萍,柳倩主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

[2]幼儿卫生保育教程/万钫主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

[3]食品营养与健康/王俊东著.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6

[4]《中国儿童膳食营养健康调查报告》2013.5

推荐第8篇:写作培训纲要

写作培训纲要

谨记以下四法:

一、知彼知己:用心了解学生的写作基础。

二、深入浅出:用心从局部到写到整体。

三、就地取材:用心利用文本来写作。

四、厚积薄发:用心修改作文并收集。

怎么写好作文?

一、细观察细致观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金钥匙。文章是客观事物在作者头及中反映的产物,要反映客,不必须对客观事物作仔细的观察。只有仔细地观察,才能从生活现象的矿藏中发现碎金璞玉,于泥沙混杂中攫取闪光的宝物。不掌握,“观察”这把开门的金钥匙,作文的“铁门限”是决然跨不进去的。

二、多阅读广泛阅读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前提条件。要写出好文章,就必须多读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首,不会作诗会吟。”鲁迅先生也提倡多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我们强调既要多读,又要选择地读,更要读进去,理解所读文章的结构技艺,语言特点,从中掌握作文定得深刻些,变化多一些。

三、巧选材精心选择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加速器。选材的要求是要新颖,所谓新颖,就是批要选择一般人没有接触过的,或熟视无睹崦实含表深刻意义的。一经作者笔之于书,就会发人深思令人感奋的材料。选材角度要小,要以小见大,写人人眼中有,人人笔下无的材料。为此,必须在头脑中把各种材料比较、分析、综合,进行去粗取精,改造加工,只有这样,才能使材料新颖。而这种积极思考、反复推敲的选析工夫,对提高作文水平很有帮助。

四、常练笔经常练笔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关键。要想入作文的大门,并求得不断进步,更重要的是多练。谚语说的好:“文章读十篇,不如写一篇。”这就道出了作文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我们学习了一篇文章之后,弄懂了文章的结构方法,弄清了文章的写作特色,就要学着运用这些知识与方法去实践,去练习,使之变成自身的作文能力。实际上,我们第学习一篇课文后都可以进行练笔。而片断练习是练笔的一种好方式,片断练习所花的时间不长,又达到了练笔的目的。写日记也是一种有效的练笔方式,天天坚持写日记,以后俄文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五、勤修改反复修改是提高作文水平的催化剂。修改是作文必不可少的步骤,是提高作文质量的有效措施。前人说的好,“文章不厌百回改。”“文章是改出来的。”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托尔斯秦的《战争与和平》反复修改了七次;鲁迅先生主张“定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可见,文章修改,一般是指从初稿写出来到最后定稿的加工过程。修时要做到五看:看用词是否通顺,看主题是否鲜明,看结构是否紧凑,看语言是否优美。总之,“文章是改出来的。”一般来说文章总是越改越好的,我们要在“修改”上下工夫。

写作培训机构

新高度写作培训工作室是丽水的一家面向青少年的中高阶写作指导与研究机构,自2010年成立以来,新高度一直致力于推行新的写作观念。工作室的教师成员坚持认为,新观念出新成绩,注重写作实践与写作研究。一直以来,深受学生与家长的好评。

在教学上,新高度写作工作室提倡“小作坊”式教学,即不采用大班化教学,而是提倡小班级教学,每班学生不超过四人,上课也不采用灌输式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而是提倡教师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新高度在主打课程的基础上为每一个学生量身打造不同的教学策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培训理念

正己正人,因材施教。

解读:所谓“正己正人”就是强调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树立自己的良好外在形象,从而去引导学生向真、善、美发展,树立健康的、完整的写作主体。所谓“因材施教”,就是要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特性,去用不同的方法引导施教。孔夫子门下弟子三千人,有名的也仅有七十二人。基于此,新高度提倡“小班化教学”、“手工作坊式教学”,不求教学的规模,但求教一个,成功一个。

招生对象

全日制学校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目前,仅限于莲都地区的学生报名。)

课程设置

本工作室核心课程包括“核心课程”、“选修课程”、“写作指导课”三个模块,且每个模块下分设若干个课题,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提供不同的课程教学服务,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核心课程

写作观念的认知与重塑;良好写作习惯的养成;作文整体架构设置等。

选修课程

作文润色与修改课;作文高分套路解析课;创新作文写作课;写作新视角课等 写作实操

散文写作课;议论文写作课;诗歌写作课;记叙文写作课;考前作文训练课等新高度每期有6节课,每次课90分钟。在课程的设置上采取“2+4”的模式,即前两课为“写作观念的认知与重塑”与“良好写作习惯的养成”,为新高度的核心课程,后四课为学生的选修课,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由学生自主选择,真正的求同存异。

特色与优势

1念引领写作教学新高度。

2、小班化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悉心指点。

3、课程设置采用“2+4”模式,并为每个报名的孩子定制专属的培训方案,由家长或其本人认可之后方才进行培训。有同有异,在课程基础上为每位学员打造个性化的东西,真正的因材施教。

4、详细批改作文三篇以上,并给予诚挚的意见。

长期招生,随报随学。报名热线:15990819532(高老师);18258559120(叶老师)。

附:

成员语录

1、人人都可以学会写作,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作家。写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2、写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写作不仅应该关注最后的成品,更应该关注最初的发生。

3、词句没有好坏之分,只有使用恰当与不恰当之别。

4、有什么样的思考力,就有什么样的语言。

5、规范的使用标点符号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写作习惯。

6、好的通俗小说,应该用人物与故事说话。

7、写文章的时候,要学会“减肥”,把那些像赘肉一样的重复啰嗦的词语和句子去掉。

8、写长的想象作文,有助于提高写作水平。

......培训流程

需求分析

根据培训学员的初步意向及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经双方沟通,明确培训需求。 项目方案书

新高度培训的专家团将结合培训实际需求,在3个工作日内为培训的学员定制个性化培训项目方案书,方案书中包括:培训目标、课程设置、现场教学、培训费用、教学服务等一系列详细内容,全面周到。

项目方案讨论与修改

工作室就该培训项目确定一位总负责老师,与培训学员或者家长、监护人进行细节沟通协商,对该培训项目方案书进行讨论与修改,直至双方就培训项目全部事宜达成最后共识。 项目具体实施

在双方确定的具体时间内进行项目实施,工作室对培训质量,教学服务进行严格内部管控。

课程评估及后续服务

项目结束后,根据学员对课程安排、教学质量、教学服务反馈意见进行项目归纳总结,以改进和提升我工作室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服务。

推荐第9篇:中国近代史纲要 观后感 结课论文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教学录像观后感

摘要: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屈辱的历史。它虽然对中国的近代产生了很多消极的影响,但我们不可否认它的某些积极作用。于此同时作为中华儿女,我们不能忘记这段历史,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能从中获取教训,汲取经验。于此同时,在鸦片战争时期,涌出了许多英雄任务,他们的精神感染着我们,激发的着我们。

关键词:鸦片战争;英雄人物;感想

1840年,鸦片战争,历史上鲜明的一页,屈辱与斗争、压迫与反抗、改革与转折。

这一页,带着软弱,带着污点,给中华以奇耻大辱;割地赔款;奴颜媚骨;屈膝投降;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94年,蓄谋侵华已久的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领海内肆意挑衅、制造事端。 北洋大臣李鸿章及其亲信“济远\"号管带方伯谦等极力主张求和。日寇得寸进尺,击沉中国商船。以“致远\"号管带邓世昌为代表的爱国官兵和威海百姓,坚决要求对日作战,但邓两次请战均遭李拒绝。并因揭露方伯谦而被革职。日寇不宣而战,民愤四起,李鸿章被迫起用邓世昌。

在海战中,北洋水师右翼总兵刘步蟾贪生怕死,故意打错旗号,致使北洋舰队出师失利,旗舰被日击沉。邓代替旗舰指挥作战,率领“致远\"号官兵英勇战斗,击中日军旗舰“吉野\"号,最后因弹绝,邓世昌决定撞沉敌舰“吉野\"号,但不幸被鱼雷击中,全舰官兵牺牲。

该片以19世纪末中日甲午战争中丰岛、黄海两次海战为主线,将这一历史事件中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反侵略、反投降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予以淋漓尽致地表现。

列强的入侵,山河的蹂躏,没有扑灭人们斗争的火焰,没有让反帝反封建的星火燃烧更旺。虎门硝烟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展示出的是中华民族无与伦比的伟大形象;三元里抗英,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入侵的勇气,给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这些闪着光芒的爱国主义动向,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不可欺! 电影里的人物只是一些代表,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不熟悉的人在奋力的抗争。督办台湾事务大臣刘铭传在基隆,击退进犯的的法军;年近七十的老将冯子才身先士卒,率部勇猛追杀,大败法军;还有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江南提督陈化 2 成„„他们用生命向列强说着不屈,用生命书写着辉煌。他们在反侵略斗争中表现出来的就是爱国主义精神,铸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魂。正是由于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英勇顽强的斗争,才使得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历经劫难、屡遭侵略而不亡。那些不畏强暴、赴汤蹈火、血战疆场、宁死不屈的民族英雄,乃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然而对于历史,我们要看到的不仅仅是那些压迫与抑制,屈辱与苦难。我们要学会从历史中找到问题的所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对于鸦片战争,首先,它使得中国人开眼看世界,承认自己落后,逐步消除“天朝上国”、“夜郎自大”等骄傲之气,不得不向资本主义学习,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和制度,把自己变为资产者。这半个世纪近代化的进程中都是这几个政治派别围绕展开的政治角逐,都是在鸦片战争的背景下进行的。

其次,在中国封建经济的大地上,输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机器,大大缩短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根据马克思的研究,作为资本主义典型的英国,是经过简单协作、手工工场再发展到近代机器大工业的,这一历程花了近300年左右的时间。中国人是经过一段摸索过程的。例如曾国藩,开始对仿造洋炮洋船的想法很简单,认为外洋器物“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土,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

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

最后,通过在华企业雇佣中国职工,受中国聘用的中国技术人员,为中国培养了大量人才。

然而,总的看来,鸦片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把中国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当然,这要怪的除了那些被利益所驱使的侵略者,还有那向列强求荣的清政府。

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是清政府的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它规定中国割让香港,赔偿2100百万银元,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口岸城市对外通商,此外,英国还享有协议关税.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特权。美国.英国.法国随之也接踵而至,先后胁迫清政府与他们签订不平等的条约,道光29年,葡萄牙驱逐中国在澳门的官吏,停付租金,公然强占了澳门。鸦片战争的结果是使中华帝国自守五千年的古老大门,从此被英国的尖船利炮打开,许多弹丸小国排队而来,他们一一和中国签订了条约,我泱泱大国五千 3 年来从未受此侮辱。《南京条约》中有一条是割香港岛给英国,尽管条件很苛刻,但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而将香港岛拱手交给英国。另外香港岛周围地区大都成了英租地。其租期为九十九年,对于这九十九年,是何等的漫长啊!可悲的是清政府认为,其租期为九十九年总比租期为一百年让人挂得住面子。就这样,香港岛在英国人的统治下走过了漫长的一百年,尽管英国将香港岛变得更加富有,却无法让香港岛有一个真正的主权,一个中国领土的主权。尽管孙中山成立了南京国民政府,清朝灭亡,但那些不平等条约却仍然保留,致使香港岛走过了近百年受殖民者统治的道路。

落后就要挨打是鸦片战争留给我们的血淋淋的教训。

这“落后”是军事实力的落后,英国人的巨型战舰横冲直撞,炮火铺天盖地,手握着还是冷兵器的清军将士尽管英勇无比;但始终改变不了处处被挨打的局面。是啊,作为武将的典型关天培,拔齿入家,不可不谓以死投国,尽散家资,不可不谓义无反顾,笑对死神;不可不谓威武不屈。然而,精神代替不了物质,据有关史资料记载,150年前的那场鸦片战争,清军官兵无不“马革裹尸”。英雄血洒沙场,有姓有名的如定海总兵葛云飞,寿春总兵王锡朋,处州总兵郑国鸿等等,无名无姓的难以数计。可在英军的坚船利炮下,中国仍不免落个失败的结果。

历史是绵绵无尽的长城。中国百余年的近代史,充满着屈辱。

1840年,是在流血的中国,是被凌辱的中国,是在呻吟的中国,是没能反抗的中国!作为我们大学生,我们能做的是什么,是什么!

如今,我们的国家再也不会退回到这条路上了,中华已经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现在,奥运健儿在赛场上拼搏,不正在扬我国威吗!

奋发勃起的青年,奋发勃起的科技,奋发勃起的中国。 这一页是辉煌的,灿烂的。

我不是军人,不能站在祖国的边界,手执枪支,保卫脚下的土地;我不是航天工作者,手拿铅笔,画下一沓一沓的设计图;我不是国家领导,做出改革,领导人民走向复兴。但是,我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的年青一代,我还有梦,一个年轻的梦,一个中国梦。

若中国是一棵树,那我便是树上的一枚绿叶;若中国是一片蓝天,那我便是 4 天空中的一抹白云;若中国是一个湖泊,那我便是湖泊里小鱼。山洪来了,我不惧,我愿为祖国挽起坚强的臂膀;暴雨来了,我不躲,我愿为祖国撑起一把花伞;黑夜来了,我不恐,我愿为祖国燃烧自己。一只臂膀,一支花伞,一刹那的花火。

周恩来曾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奋斗”。我们是华夏的未来,是中国的希望,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中国梦,梦的不仅仅是自己这个小个体,梦的更是中国的明天。

我们能做的,是远离毒品,不让它吞噬我们的肉体和灵魂,不让它毁灭我们的美好生活;我们能做的,是创造属于我们的未来,让那些辉煌的耀眼的明天代替曾经的丑陋的苍白的历史;我们能做的,是在每一个角落自豪的说:“我是中国人”。就算在异国他乡,我们都还能轻哼着国歌的旋律,心怀着祖国,铭记着中国梦,努力学习,建设美好蓝图。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梦则是中国梦。

不懈追求与顽强拼搏将实现个人的梦想,每个人的梦想汇聚成中国梦。可以想见,如果青年崛起了,中华民族就实现了伟大复兴。

鸦片战争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屈辱和不堪的回忆,更是醍醐灌顶的醒悟。留在中国土地上的伤痕,在那时是痛彻心扉的伤害,生成的痂已掉落,留下了一道道长出新肉的疤痕。历史就如同身上的疤痕,不能忘记,也不能抹灭。

参考文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推荐第10篇:纲要课感受

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后的感受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中国近代史。通过这次的学习,我分清楚了很多历史与现在使用的同一名词的不同含义。

以前我就是将历史与现实混淆起来,将现实中进行的现代化建设、对外开放与近代史上的外国入侵混为一谈。近代史上的所谓“开放”,外国人在中国的投资设厂等等,与现在改革开放、引进外资不能混为一谈,必须历史地去看待它。

中国近代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通过对中国进行的侵略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取得了在华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等方面的许多特权,把持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操纵着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而现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等,其历史背景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新中国,并进行数十年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中国今天的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等是独立自主的,不允许外国附加任何条件,外国人在中国从事经商投资等活动,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相比,其社会性质根本不同,不能以现在的情况和观念硬往历史上套,不能将历史与现实同等看待。

了解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资产阶级的确有发展甚至成功的机会,但由于主客观原因,他们最终没能把握住。而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共产党却能在相同的历史舞台上脱颖而出,这就能说明中共所主张的马克思主义最大程度上适应和迎合了当时中国的需要。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后,国门洞开,近代史的序幕也开始缓缓拉开。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

两千年的封建制度使农民和地主成为当时中国最主要的两大阶级,它们也几乎同时做出了行动。然而落后的生产状况和落后的阶级状况容易导致不成熟的政治行动。面对前所未有的新情况,农民阶级的表现先是近乎邪教的太平天国起义,而后是19世纪末盲目排外、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即便是放在完全封建社会的背景下,他们都不能算是成功的达到改朝换代,重新分配社会资源的周期性农民大起义。更何况此时的中国已开始被无可抗拒地卷入资本主义占主导的新世界中,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存在的巨大差距使这些农民运动仿佛成为一种无以为继的历史的倒退。

地主阶级在19世纪中叶开始了所谓“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但作为制度的组成部分,他们不可能认识到制度本身才是最大的罪孽,因此洋务运动的结果也一如其重要的领导人李鸿章一样,仅仅成为大清一时的裱糊匠,勉强维持局面,但在愈演愈烈的欧风美雨面前最终难脱轰然倒塌的命运。

我始终认为革命党人的“民智未开则以革命开之”这句话颇有值得商榷之处,他们显然过分相信革命的作用了。革命的确迫在眉睫,但是观念作为一种心理承袭,其养成是几十年的耳濡目染,几十代的薪火相传,希望一夕之间,天翻地覆是不现实的,对于传统只有最大程度的接近它,然后才谈的上慢慢的改造它,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尤其需要如此。

回顾历史,我们不觉发出一声感叹时势造英雄啊!现在我们因为地震这一特大自然灾难,让我们中国人民更加团结起来了,学习历史,我们从过去中找到经验、希望,然后让我们来完成他们没有完成的希望,这就是我们的重任。

第11篇:《纲要》课心得体会

学习《纲要》课的心得体会

摘要

本文以“为什么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拯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为主线,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

心得体会

农民阶级

资产阶级

工人阶级

民主党派

中国共产党

内容

学习《纲要》课之前,由于在初中、高中已经学习,私人觉得在大学开这样一门课程没什么必要;然而在学习《纲要》课后,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大学《纲要》课的深刻性,并学到了很多与以前不同的认识和看法,使我对我国走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更加清楚等,下面我将结合“为什么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拯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这个话题来谈谈自己《纲要》课心得体会。

一.农民阶级领导的革命——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不会成功。

① 主观原因: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农民是小生产者,不代表最先进的生产力,具有皇权思想,领导集团严重腐化,争权夺利,再加上对内对外政策的失误。 ②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的力量远远大于革命的力量。

③ 经验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由于农民阶级的阶级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担负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双重革命历史任务。 二.民族资产阶级发起改良运动——戊戌维新运动——不会成功。

① 根本原因: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局限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② 其他原因:严重脱离人民群众,并且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

④ 经验教训:在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政治改良道路是绝对行不通的,要救中国就必须进行一场大革命,彻底推翻封建制度。同时也得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样一个真理。

三、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辛亥革命——不会成功

① 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力量远远大于革命的力量。

② 主观原因: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提出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没有依靠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没有建立一支强大的革命武装;没有一个坚强统一的领导核心。

③经验教训: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由于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可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资本主义建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中国民主革命需要更先进的力量来领导,走新的路。

四、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军事独裁统治的建国方案违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遭到中国人民的唾弃,人民行动否定了这个方案;而中国共产党所主张的新民主主义路线却逐步获得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乃至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政治代表的拥护,成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选择。

五、民族党派主张的第三条路线不会成功

① 主观原因:中国民主党派所依靠的社会基础即民主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异常软弱,并不具备实现第三条路线的能力和勇气。

② 根本原因:国民党和共产党作为决定中国命运的两大力量,不充许中间派政治路线的存在。

③ 社会原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主张在中国并没有赖以实现的群众根基。

④ 直接原因:解放战争的胜利进展让民族党派看到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政策说服力、吸引力和感召力,促使中间势力转向新民主主义立场。

⑤ 外部原因:美国和苏联作为国际上两大对立营,基于各自的对华策略,不支持中国民主党派执政。

综上可以知道,以上方案、路线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路线外都不可能为中国彻底反帝反封建革命带来胜利,必须探索出更先进的路线实现民族独立与解放。而中国共产党拯救了中国,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践证明这是非常明智与正确的。接着,我会继续解释“为什么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拯救中国”。

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①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不断向前发展,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②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③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了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了走资本主义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七、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出现的新面貌

① 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② 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在中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开始从事发动农民的工作,农民的运动蓬勃发展。

③ 实行国共合作,并在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掀起了大革命高潮,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八、为什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会成功。

原因: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②领导集团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工人阶级,工人阶级的优越性

③有科学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的有力结合

④有坚强的领导核心,对错误有相当大的进化能力,并不断壮大

⑤充分的调动了群众的力量,以群众为根基

⑥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

⑦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革命目标明确

总结心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经过了实践摸索出来的,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正确路线。

读一点历史,上一些这样的历史课,博古通今,做一个慎思明辨的大学生。

第12篇:化学建材结课论文写作要求

2013-2014化学建材结课论文写作要求 根据所学知识,查阅资料,分析化学建材中的某种产品结构、性能,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尝试设计或寻找新的高分子材料应用到此种产品中,改善其缺点,并说明采用此种高分子材料的理由。撰写一篇完整的论文。

一、论文选题范围

1、范围:

学号末尾:

0——建筑门窗

1——建筑用上水管

2——建筑用热熔胶

3——建筑胶黏剂

4——建筑水性涂料(乳胶漆)

5——建筑外墙涂料

6——建筑防水卷材

7——建筑保温材料

8——建筑密封材料

9——建筑用下水管

说明与要求:自己选题,注意论题的适当性,题目不要过大,要学会小题目大文章的写作方法。

二、论文写作内容要求

1、要有一定的创新性,有自己的思考和独到见解。

2、严格禁止抄袭和雷同,如发现抄袭和雷同,将取消成绩。

3、论文要在查阅文献及其阅读的基础上进行专题研究,力争在写作中有所突破。

4、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可运用本课程所学的知识、理论、方法对自己所学学科的科技方法、科学技术等问题,给出理论分析,趋势预测和对策建议。

三、论文写作格式

1、严格按照一般学术期刊的要求和规范写作论文。

2、格式:题目、作者、摘要(不少于200字)、关键词、正文(不少于1500字)、引文用脚注、参考文献列文章后(不少于6个,包括书和文章)、致谢。

3、上交论文要求: 打印稿:封面、A4纸、小四号字、一份

电子稿:打印稿的电子版交一份,每班由班长或课代表负责将所有你班

同学的电子版汇集在一起,按“学号、姓名、文章题目”编一

个目录,放在电子版中。

四、评分标准

1、选题新颖5分

2、结构完整10分

3、论点正确明确15分

4、论证充分15分

5、富有创新20分

6、文体通畅5分

7、逻辑性强5分

8、无错别字5分

9、格式规范10分

10、写作态度端正10分

五、交论文时间

考试之前送到逸夫楼B636

第13篇:浅谈论文写作课的感想

浅谈论文写作课之感想

武夷学院08应用日语20082251004魏华

看了老师给我的论文写作的ppt,我对论文写作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大三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在这个时候,学院给大家安排了这样一门特殊的课程,可见老师们对我们学生的良苦用心,一来是针对论文写作的有关问题给大家做一个介绍,转变大家过去对论文写作的错误认识,点燃大家对学术研究的兴趣;二来是为了鞭策大家再接再厉,指引大家在接下来半年的学习中自觉地研究和探索,提早为毕业论文做准备。

就我个人来看,论文写作课确实给我不少的启发。回顾先前写过的课程论文,再参照老师提供的范本,才猛然发现这其中的差距。“学然后知不足”,通过听课,明白差距在哪,才会见贤思齐,下决心要在这方面好好补补功课。

当然,之前写的论文也并非一无是处,至少在习作的过程中,尝试地做过一些简单的研究,对什么是学术研究有了一点感觉。比如我在大一的时候,写过“关于网络营销在当今社会的作用”这一论文。在写这篇课程论文之前,需要查找大量可靠的资料,对它们进行概括整理归纳,最后成文,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很好的训练。

通过听老师的讲解以及自己对这一课程的领悟,我对论文写作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可谓收获颇丰。一有新发现,就立即记下来。课后做一些补充,还有批注,算是自己的心得。

整理笔记的时候,我发现老师这些天给我们介绍的内容大致围绕两大问题展开,简言之,态度问题和方法问题。

首先先来谈方法问题。我想论文写作的成败,关键还在于选题。课上老师花了大量的时间给大家讲了选题的问题。我倒是有一些自己的切身体会。选题就是要发现值得做课题研究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有问题意识。确定论文的题目不可能靠临时抱佛脚,这项工作必须要放在平时。

我有一个读书的习惯,就是做批注。读书的时候,看到不理解,或者觉得有出入,值得进一步商榷的地方就做一个记号,然后写上自己的观点。我觉得这是个好习惯,有助于提高自身对问题的认识。 关于态度问题在这里简单说明。当下社会抄袭之风似乎盛行得很。在这样一个急功近利的时代,所谓的“学术抄袭”好像四处都可以寻找到适合它滋生的环境。而我们呢,对这类现象自然是会嗤之以鼻,然而见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不过,当我们自己进行论文写作时,却要时刻提醒自己,千万不可以“犯规”,要靠自己的真本事。

在这次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我有了很多感想,写作时首先就要思路清晰,格式要规范,有条有理地写。通过这次毕业论文的写作,我不但加强了对专业知识更深入的理解,还学会了检索信息、收集材料、电脑排版和论文格式等多方面各种知识。我的论文主题是西方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在查找信息的过程中有些资料是要自己去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去概括,在写作时应该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总之,论文写作课给了我不少的帮助。

以上就是我关于这门课程的感想。

第14篇:论文写作课的作业 例子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作人力资源三班20094898030

2In the new period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of primary research papers

XXXX(Student id:1234567892)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0903 cla, zhengzhou, China, 45000

1哈哈哈哈@qq.com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information network age coming, facing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market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more and more people formed the consensus and will develop human resources as the primary resources, as the enterprises to gain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core competitivene.This article from the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of modeling, frame is changed and networking is expounded in the new period of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connotation, preliminary concludes the understanding of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methods.Because of this article is written by a second-year student, and with the high-quality goods in three articles key journals articles as important research object, hard to avoid has many dis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still hope the teacher give advice.Keywords: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framework model primary research new ideas

新时期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论文的初级研究

Xxx(学号:123456789)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惺惺相惜@qq.com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市场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国内和国际竞争,越来越多的人形成

了共识,将人力资源作为发展的首要资源,作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模型化、框架化和网络化具体阐述了新时期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初步归纳出了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 由于本文是一位大二学生所写,并以三篇重点期刊中的精品文章为重要研究对象,难免有很多不足之处和局限性,还望老师给予指导建议。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新思路 框架 模型 初级研究

2.1《民营高科技企业成长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一 引言:人力资源管理这门学科之所以有很强的生

命力,就在于它能在实践中不断创新,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内容。在知识经济到来的今天,人力资源概念的内涵也有一些改变,正如管理大师杜拉克在其名著《巨变时代的管理》一书中指出,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出现了一个新的工作者群体,即“知识工作者”。他们与以往的资本经济时代的劳动者有一个根本的不同,即他自身掌握着部分生产工具——知识,而不像传统的劳动者一无所有,只能出卖自己的劳动。知识管理就是要研究如何进行知识管理,建立好知识的积累、知识的生产、知识的创新、知识的共享、知识的保护、知识的有效使用,使知识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资源。企业要向重视财务管理、重视资金管理那样重视知识管理,这是新时期对企业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角色演化模式研究》 作者:吴春波 高中华 洪如玲

综述:这篇文章主要研究人力资源管理角色演化模式,针对不同成长阶段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企业自身的战略定位,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研究,但是他们很少关注这些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背后的角色。而且,这篇文章选择了—个具有代表性的民营高科技企业以下简称“H”,来探索人力资源部门及人员在其实践活动背后的角色定位。

研究发现,民营高科技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重视是与生俱来的,而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却随着公司的成长而逐渐成熟。不同成长阶段人力资源管理需求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自身成熟度,共同决定了该阶段人力资源部门及人员的角色。对于企业来说,那些传统的竞争要素,如成本、技术、分销、制造以及产品特性,或早或晚都能被复制。但是,由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的组织核心能力的提升却很难复制。

这篇文章还提出了这两个问题:企业在特定成长阶段为什么要采取某些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体系,以及

二 文献回顾

这个章节把每篇文章的主旨勾勒出来。探讨了他

们的主题思想和文章逻辑结构。为理解文章起了基础的作用。

是什么促使企业采取这些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文章的重点分析了从20 世纪70 年代起,有关人力资源管理角色的研究已经经历了的4 个阶段:萌芽阶段、客户化成长阶段、战略性转变阶段以及多元化繁荣阶段。

本研究分为4 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组建了研究团队,明晰了研究主题,对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第二个阶段,明确了理论框架的构建和案例分析的流程;第三个阶段,按照研究设计进行了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2.2《中国最佳雇主人力资源总监胜任力模型研究》作者:陈万思赵曙明

综述:这篇文章主要研究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的胜任力研究, 主要聚焦于模型包含的维度及项目, 如三维论: 商业胜任力、人力资源管理技巧和变革管理胜任力; 与顾客的契合度、发明和发现及促成和传递; 商业联系、人力资源服务支持与问题解决以及咨询与支持变革。领导力、组织参与、个人风格和技术性行为构成今天有效的人力资源领导者所需的核心人力资源胜任力。人力资源领导者及其人际关系技能在管理风格和领导能力变量中占很大比例。人力资源领导者需掌握为员工提供公司形象、组织性的社会趋势、信仰、工作满意度、消费者服务、创造性和创新、竞争观念和更多无形观念的知识。通过对各行业23 位CEO 的采访数据证实: 人力资源日益频繁的商业合伙人角色, 要求高级人力资源总监需了解业务, 具备深厚的业务知识、商业问题上的战略倾向和战略执行力。总监面谈后的结论是: 人力资源领导者最需具备领导才能。

2.3《在华韩资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证研究》 作者:李龙振刘国山

综述:随着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成为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热点,人事部门在企业中的战略地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以在华韩资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人事部门的战略参与、竞争战略与承诺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及企业绩效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本研究采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设在青岛、威海、烟台等地区的员工在50人以上的130 家韩资企业的问卷调查资料。研究结果如下:一是人事部门的战略参与会提高承诺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应用;二是竞争战略中差异化战略会提高承诺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应用并提高企业绩效;三是承诺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应用会提高企业绩效。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了本研究的意义及研究的局限并讨论了今后的研究课题。

三 文章特点和借鉴意义及排版分析

3.1《民营高科技企业成长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角色演化模式研究》

3.1.1研究方法

研究框架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民营高科技企业不同成长阶段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分析,找出人力资源管理角色演化的规律。根据这个目的,我们设计了研究的基本流程。

第四个阶段,对案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形成研究结论。

从文献回顾部分可以看出,人力资源管理角色种类存在很大的差异,并且角色之间还有很大的重叠性。因此,本研究首先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文献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角色进行了整理与分析。然后,根据文献中的角色编制问卷进行实地调查,利用因素分析归纳了在中国企业情境下人力资源管理角色的类型,并形成案例分析所需的理论框架。

根据研究目的与研究设计, 研究者们选择了一家具有16 年经营历史的典型民营高科技企业,作为本案例研究对象,并选取了内部和外部两大类多个渠道的资料来源,确保不同资料之间能够得到三角验证。

分层访谈:根据研究目的,本研究选择了在H公司工作时间较长的7 名员工作为访谈对象,他们在该企业的工作年限从7 到15 年不等, 跨越了所有成长阶段。访谈提纲均为开放性问题。

档案文件:本研究得到了这家公司的大力支持本研究收集到了大量从外界无法获取的内部资料,包

括公司不同阶段的组织结构图、人力资源管理建设方案与制度、干部管理制度等。同时,研究者还收集到了大量人力资源管理过程材料, 包括人力资源建设项目会议纪要、人力资源部工作会议纪要、公司总裁办研讨中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会议纪要等资料。

高层资料:在访谈阶段,我们对集团高层团队中主管人力资源的副总裁进行了深入访谈。此外,本研究还收集到了公司总裁的一些资料。该总裁是公司主要创始人,20 世纪80 年代博士毕业于英国某大学机电专业,在公司创立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外部资料:研究者们通过门户网站和网络搜索,对H 公司的组织构架、成长阶段、战略导向、行业领域、重大事项及外界评价等背景资料进行了收集整理。

3.1.2借鉴意义和启发: 这篇论文运用了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和逻辑和历史统一的方法。逻辑结构非常清晰,系统的介绍了人力资源管理的过去的产生原因和现在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的方向。既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按照事物的发展先后次序来安排说明的条理,可以清晰把握事物发展

变化过程。对我的启示是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通过处于相同成长阶段的多个同类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角色进行比较分析,归纳相应的最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体系,即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这样得出的结论更加具有普适性和实用性。另外,未来研究应关注特定成长阶段人力资源管理角色对组织绩效提升的促进作用,这样既具有理论意义又具有实践意义,是人力资源管理角色理论研究的一定重要方向。

3.1.3排版评价:这篇文章有15页之长,但是排版非常清晰,各章各节之间联系紧密。字体大小合理,标题安排紧凑,把人带入其中,总体结逻辑构也是非常严密,令我赞叹不已。后来才发现这篇论文获得“中国企业管理案例论坛(2009)”暨“第三届中国人民大学管理论坛”优秀论文奖。决定把这篇论文收藏,好好进行研究学习,为以后毕业论文写作增加经验。

3.2《中国最佳雇主人力资源总监胜任力模型研究》

3.2.1研究方法

本研究聚焦于人力资源总监胜任力, 中国最佳雇主均为著名大型企业, 其人力资源总监的公开资料较丰富, 主要应用基于关键行为事件的内容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 辅助应用问卷调查法。应用内容分析法主要基于以下假设:¹ 提供信息者列出的往往是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信息; 在有限的信息中, 某个关键词( 意思) 出现越频繁, 说明越多人认同它。

(1) 调查问卷 从中外文电子数据库中检索出100 余篇有关人力资源总监胜任力的研究

文献。认真阅读后, 对各文献中引用的重要文献也进行了查阅, 参考胜任力词典, 经多次讨论与关键词统计分析, 得到人力资源总监胜任力模型框架; 结合所收集的优秀人力资源总监在关键事件中行为特征的分析, 进行适当概括和综合, 形成行为描述式条目,

(2)数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

为简化人力资源总监胜任力模型框架的构成项目, 需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SPSS

12.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调查问卷, KMO 值为0.687。KAISER[ 24] 认为, KMO 统计值在0.80以上, 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在0.60以下, 不适合进行因子分析。运用主成分法提取因子, 采用最大变异正交旋转, 提取特征根大于1 的4 个因子, 分别解释了20.888%、19.381%、

16.470% 和13.144% 的总变异, 合计解释了69.883%的总变异。

此外,这篇文章还应用了验证性因子分析,性别差异分析,项目与维度分析,高阶因子分析等诸多现代研究方法。

3.2.2借鉴意义和启发:这篇论文研究方法以数学方法为主,方式多样,其中有:调查问卷,文本编码,编码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信度分析,高阶因子分析,项目与维度分析性别差异分析。对人力资源管理以胜任力为主要论点,从数学的方法研究,逻辑结构严谨,也提出了一个对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新视角。数字化,网络化使人力资源管理减少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网上招聘、网上在线培训,数字管理,利用网络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等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现代化手段。未来学习时更要注意这个方向。

3.2.3排版评价:这篇论文的排版总体上比《民营高科技企业成长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角色演化模式研究》差一些,缺乏引言。但是也有一定可取之处。比如图表的插入方式新颖,可供学习。

3.3《在华韩资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证研

究》

3.3.1研究方法

资料的收集:为了本项研究, 研究者依据KOTRA“2004/2005 海外投资韩国企业目录(中国) ”,以韩资企业最密集的山东省青岛、威海、烟台等地的200 家韩资企业为调查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

变量的测定:其中包括 人事部门的战略参与,竞争战略,承诺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企业绩效,控制变量,单人应答者偏差,假设检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等诸多分析方法。

本研究的结果可以用以下两点来概括:一是在华韩资企业中,人事部门的战略参与越高,承诺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采用程度也越高。这证实了人事部门在战略制定和执行中的重要地位。在组织中人事部门的地位越高,组织把人力资源看成战略资源的可能性越高,并对起着诱导人力资源激励和组织承诺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采用积极性也会很高。二是在竞争战略中,差异化战略的追求会提高承诺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采用程度,而且差异化战略会对企业绩效起直接的正面作用。

3.3.2借鉴意义和启发:

这篇论文同样用了很多数学分析方法,并且以实地考察出来的事实为基础和方向。同样给我带来的新颖的数学观点。对更重要的是,文中的新观点。例如,承诺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采用会提高企业绩效。这

就提示在华外资企业,员工敬业精神及和对企业忠诚度的缺乏,责任意识的不足及成就意识的缺乏,以及劳动态度的不端正等问题的解决方案之一就是企业采用承诺性人力资源管理。即采用承诺性人力资源管理,通过较高的教育培训和工资福利待遇及公正绩效考评和激励长期服务等赋予员工灌能(empower2ment) 提高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提高技能,提高生产效率以次来达到组织目标。还有人事部门的战略参与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间接发生正面作用的,即通过承诺性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执行来影响企业绩效。

3.3.3排版评价: 这篇论文的排版总体上比《民营高科技企业成长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角色演化模式研究》差一些,但是也有一定可取之处。比如数学公式的插入和分析都是很好,们可以供以后写作数学方向的论文用。

致谢:

从论文选题到搜集资料,从写稿到反复修改,期间经历了喜悦、聒噪、痛苦和彷徨,在写作论文的过程中心情是如此复杂。如今,伴随着这篇讨论论文的论文的最终成稿,复杂的心情烟消云散,自己甚至还有一点成就感。那种感觉就宛如在一场盛大的颁奖晚会上,我在晚会现场看着其他人一个接着一个上台领奖,自己却始终未能被念到名字,经过了很长很长的时间后,终于有位嘉宾高喊我的大名,这时我忘记了先前漫长的无聊的等待时间,欣喜万分地走向舞台,然后迫不及待地开始抒发自己的心情,发表自己的感想。

我要感谢,非常感谢我的导师徐恒老师。他为人随和热情,治学严谨细心。在闲聊中他总是能像知心朋友一样鼓励你,在论文的写作和措辞等方面他也总会以“专业标准”严格要求你,并且认真负责地给予我深刻而细致地指导,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正是徐老师的帮助与热忱鼓励,我的论文才能够得以顺利完成,谢谢徐老师。

我要感谢,非常感谢室友们。他们为我提供了写作论文的重要工具——电脑。而且在论文写作中我们相互学习,共同探讨,最终取得了胜利。再次对室友们的支持和帮助表示万分感谢。

参考文献:

[1]Wu Chunbo, Gao Zhonghua, Hong Ruling,Research on the Evolvement Mode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oles in Different,Growth Stages in Private Hi-tech Enterprises———Case Study Based on H Company,Management world2010

吴春波,高中华,洪如玲,管理世界,民营高科技企业成长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角色演化模式研究_基于H公司的案例研究 管理世界 2010,2010,2,P1271-40

[2]CHEN Wansi1, 2 ZHAO Shuming2,1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China;2.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China),A Study of the Competency Model for HR Directors of Chinese Best Employer,Journal of Management2010 陈万思,赵曙明,中国最佳雇主人力资源总监胜任力模型研究,管理学报2010,7(9),P1308-1315

[3] LI Long2zhen1 , LIU Guo2shan2,(1.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Management,Yanbian University ,Yanji 133002.China ;2.Department of Busine Management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 , China)An Empirical Study on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of Korean Firm in China,Chinese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2010

李龙振, 刘国山,在华韩资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证研究, 中国管理科学2010,18(2),P172-180

第15篇:写作课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继续了解常用日常事务类文书写作

1、表扬信

⑴定义:机关、单位、团体表扬有关方面、有关人员先进事迹、先进思想的一种专用书信。可直送,可张贴,可送报刊发表。

⑵标题:表扬信或拟定题目,加副标题,如《见义勇为,堪称表率--对XXX的表扬信》

主送对象:顶格写,公开发表的可不写。

正文:一是概述表扬的缘由,简明陈述其先进事迹的梗概;二是对先进事迹作出恰当评价、热情的赞扬和充分肯定;三是表达向被表扬者学习心意,或号召群众向被表扬者学习。

落款:单位和时间。

2、感谢信

⑴定义:机关、单位、团体向有关方面、有关人员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的一种专用书信。

⑵主要写法与表扬信大致相同。结尾写“此致敬礼”或“顺致最诚挚的谢意!”

3、祝贺信

⑴定义:机关、单位、团体向取得突出成绩或遇上重大喜事的有关方面、有关人员表示庆贺的专用书信,也叫贺信,以电报发出叫贺电。

⑵标题:贺信、祝贺信或加上发信单位、祝贺理由。 主送对象:顶格写。

正文:一是表明贺意,二是肯定成绩,三是简要作结,结尾再另起一行写上祝语或敬语。

落款:单位和日期。

4、邀请书(请柬、请贴)

⑴定义:机关、单位、团体或个人郑重地邀请有关单位、有关人员参加某项活动、会议、工作时所使用的一种专用书信。

⑵标题:有封面的写封面,无封面的居中写标题,横排竖排均可。竖排标题写中上方位置。

应邀对象:此致 XX单位(XX同志、先生、女士)或恭候XXX光临。 正文:说明邀请事由,即写明活动时间地点,及报到有关事项。结尾“恭请(敬请)光临”。

落款:单位和时间。

印制请柬应注意:用语热情、诚恳、典雅、明白、得体。注意喜庆款式和设计艺术性,封面大方、精美。丧务请柬现多用《讣告》取代。

5、聘请书(聘书、聘约)

⑴定义:机关、单位、团体聘请有关人员担任某一职务或承担某工作时所使用的专用书信,一示敬重,二为守约。

⑵标题:居中写聘请书(聘书、聘约)

聘请对象姓名:顶格写,也可在正文中特聘XXX为XX,或在正文后写此致 XXX同志。

正文:简要说明聘请原因、职务、期限,有的还写职责、权限、待遇、要求等。 落款:单位和时间,盖章。

印制的聘书常设计一个精美、庄重、大方的封面。

6、倡议书

⑴定义:机关、单位、团体等为推进某项工作顺利进行,促进某项活动积极开展,向社会或有关方面首先公开提出的,带有号召性建议的一种专用书信。

⑵标题:可写正副双标

主送对象:泛指的可不写,如在正文写“特向XXX发出如下倡议”。 正文:分引言和主体,引言写原因、目的、形势、背景,“特提出如下倡议”过渡到主体。主体写明建议或希望大家做什么、怎么做,分条列出。

落款:单位和时间。

倡导内容要有针对性和可行性,语言有号召力和鼓动性,为扩大影响可公开张贴、广播或登报刊等。有关方面响应倡议书的发出的倡议叫附议,写法相同。

7、嘉奖书(嘉奖令、奖状、奖励证书、荣誉证)

⑴定义:机关、单位、团体对有关单位、有关人员所作出的成绩作出嘉奖、表彰、肯定的专用书信。

⑵格式:标题;嘉奖对象;正文:写清被嘉奖者在什么时候什么岗位取得什么成绩,或被评选为某某荣誉称号;结尾“特此奖励”或“特发此状(证),以资鼓励。”;落款:单位和时间,盖章。

8、课程作业或思考题

第16篇:近现代史纲要论文

近代革命与改良

摘要:短短一个多世纪,在中国大陆上就发生了数次影响国民命运的历史事件,从1840年到1949年,在近代中国历史上,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与革命运动都是资本一帝国主义侵略所造成的民族危机的产物,又随着这种民族危机的加深而发展、成长。甲午战争的失败,激发了中国人民普遍的民族主义情绪和救亡热情。一部分人开始组织维新救亡运动,另一部分人开始考虑革命救亡。而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 一个值得注意和重视的问题是如何正确评价革命和改良。

关键词:近代中国、革命、改良

有人认为,改良比革命好,所以不应当推崇革命。对于革命和改良,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条件而做抽象的价值评判。对于社会进步来说,革命和改良的手段在历史的不同时期都起过积极作用,在一般情况下并不冲突。但是在革命高潮到来时,革命派和改良派,或者说革命者和改良主义者是要发生冲突的。

事实上判断革命还是改良更有利于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就要看哪个社会变革运动有没有能实质上改变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从而推动当时的社会向前发展。首先说一下和平改良,在清末,康有为的改良没有成功、梁启超的改良也没成功。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没有看到和了解到,当时的根本病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不能相适应。改良已经无法满足生产力的与生产关系的适应。他只能做到在一定范围内调解,但是当时社会,在调和的作用下也不可能改变现状的。

而革命则是彻底的打碎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体制,和部分封建文化,但不是全部的,很多封建残留的腐朽文化至今还有。但是革命也是有弊的。就是在跟命中我国丧失了很多优良的文化传统和净化文化,使之没有很好的传承。以至于中国像在国美的思想根基的混乱。以至受外来文化腐蚀的程度如此之大,都是与此息息相关的

关于近代历史,由于当时中国处于一个落后的阶级社会,即存在两大对立的阶级,两大对立阶级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比如农民对于土地的需求,地主肯定不能给解决。而且后来外国殖民主义的入侵,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如果中国进行改良则必然影响到封建统治者和殖民主义列强的利益,殖民主义列强不可能希望中国变的强大,面对当时的外强内弱,所以在当时那个社会和平改良只不过是一个梦想而已,真正要想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还是需要武装革命解决,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问题。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切,戊戌变法,就是典型例子。孙文上书当时的国务大臣李鸿章,要求进行变革改良,但最终被拒绝,都证明和平改良不行,无论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都是受压迫的阶级。压迫和被压迫显然是不平等的,何来“和平”改良?你欲和平改良,他怎会听从一个受其压迫的建议,就算有所采纳,那也与当初的口号,纲领有很大退步。这就是妥协,软弱。一再妥协,一再软弱,最终就是失败。

因为中国人不善于民族整体的学习,被封建专制统治了两千多年,中国人的很多思想意识都已根深蒂固并且不善于开拓进取,包袱太沉重,很难自我调节成功.统治阶级维护自己利益的手段既高超又狠毒,没有一个统治者会心甘情愿交出自己的权力,所以仅靠一小部分人的力量而且又没有什么力量作为后盾的少数变革者迫使统治者改良变革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理应要靠另外的一种力量来打破现状。当阶级矛盾激发时,不可避免时,有出路的,只有通过暴力革命才能拯救当时的受苦大众,所以才有革命烈士的抛头颅撒热血,才有了辛亥革命,才有了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毛主席的“枪杆子里出政权!”,换来新中国的解放,这也证明了只有通过暴力革命更有利于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

因此,暴力革命比和平改良更有利于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但是从根本上来说,改良应该是首选之法。因为改良可以在不流血的情况下,通过逐步的、有序的制度改革,使一个国家和平地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成为强国。改良可以使传统与现代不完全脱节,也可以使变革更持久有效。相反,革命要流血,要带来民众的苦难,还可能造成国家民族的分裂。革命后,可以实施较大规模的变革,但是变革的效果却往往因为传统的阻碍势力、因为革命的不彻底而变得微不足道。当然,改良也有它的不利之处,但从长期来看,改良是比较可取的。但是不能忽略的一点是:近代中国的客观历史条件。电影《建国大业》中蒋介石有一句台词说得好:反腐,就是亡党,不反,是亡国。冯玉祥将军在电影中也有一句台词值得深思:真黑啊,不打灯笼我找不到道啊!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即使电影只是电影,而且《建国大业》还是以幻灯片一样的速度换明星的主旋律电影,但是这几句台词还是值得我们思考一下。

这其中说明,近代中国在几千年的封建主义思想的影响下,社会弊端积重难返,人民的思想严重落后于西方列强民众的思想,而且,我认为暴力革命对旧制度的打扫更为彻底。近代中国想要得以进一步的发展,必须从根本上尽可能的派出旧制度的影响,所以,暴力革命对于中国更有利。

从以上论证可以看出,改良和革命这两种形式,是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分别起作用的。渐进的改良在既定的体制内运行,对推进社会进步会起到积极作用,当这个体制不允许它进行改良的时候,改良就要让位于革命。如果改良不愿意让位于革命,还要保存旧的体制,还要继续在旧体制内活动,从而反对推翻旧体制的革命,那么,这时候的改良,就是反动的了。从另一个角度说,一次大的革命基本完成,就应该通过调整、改良(调整也是改良)的形式巩固革命成果,用渐进的改良方式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可以用革命的精神发展生产力,但不可以用革命手段,不可以无休无止地继续革命。大革命胜利后还要继续革命,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误解。一般来说,当政者只欢迎改良,不欢迎革命。如果当政者自己发动革命,只会把自己的阵脚搞乱,把社会发展结构搞乱,达不到发动革命的初衷。可以说,这就是革命和改良之间的关系。

另外一点,伟人曾经说过: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的真正动力,尊重人民的选择和现状。近代中国是需要革命的,试想当年,饿殍千里,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中,和平改良已经无力改变社会现状,历史的实践也向我们指出,只有暴力革命的道路才会创建一个崭新的中国。

所以,只有革命!!才能达到从实质上改变生产关系、推动当时的社会向前发展之一目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改良也有它积极的意义。近代中国改良派的先驱们的很多新的思维渗透到当时的社会当中。为后期的革命奠定了很好的思想基础。但是无论如何,对于当时的中国社会来说,暴力革命无疑是更有利的。

第17篇:现代史纲要论文

忆抗日沧桑岁月 建中华伟大复兴

内容摘要:历史会永远记住这一天。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在这一天,抗日战争以中国人民的胜利和日本法西斯的失败而告结束。

岁月的脚步匆匆走过60年。黄河边上的硝烟已随风飘散,历史仿佛已经远去。但是,从卢沟桥头卷起的那场战争留下的教训却是刻骨铭心的。对于中华民族来说,那是永远的国殇,永远的奋争,也是永远的追思。

关键词:抗日战争启示和平历史

正文: “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书。”正如一位青年评论家所指出的:“将那段历史仅仅理解为灾难与愤怒,而从中不去寻找其内在逻辑,理解其复杂性,则同样辜负了那些身经灾难的一代人的付出。”

68年前,一个中国人民刻骨铭心的日子—— 1937年7月7日,枪炮声震惊了卢沟桥。日军以士兵失踪为借口,要强行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拒绝后即枪炮相加,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不屈的中华民族也开始了长达8年的全民抗战。

“七七事变”仅仅是近代日本侵华野心的总爆发。在此之前,日本已经对中国这块富饶的土地觊觎已久。早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在建立近代天皇制的同时就制定了以鲸吞中国为核心的所谓“大陆政策”,在之后的70多年里,日本曾发动了14次侵略战争,其中多次是对华战争。1894年蓄意挑起中日甲午战争,迫使战败的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台湾与澎湖列岛;10年后又在我国东北土地上发动日俄战争,强迫满清政府承认日本在东北的势力范围。“进入大陆”的迷梦、畸形膨胀的野心,使得这个受中国传统文化恩惠最重的国家成为近代以来祸害中国最深的国家。

那段历史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悲痛欲绝的哀伤、洗刷不尽的血泪、永志追思的英烈和伟岸壮阔的史诗,更是追求和平的渴望、永不再战的期盼、强国富民的决心和睦邻友邦的祝愿。通过这场让国人刻骨铭心的达八年之久的抗日战争,留给我们很多的启示。启示之一:落后就要挨打

战争是精神的较量,更是物质的对抗。“七七事变”之后,中华民族奋起抗战。然而,虚弱的国力,有国无防的现实,没有做好开战准备的民心士气,让西方的观察家们在惊讶于中国人顽强战斗意志的同时,也预言中国人在这场实力悬殊的厮杀中前景黯淡。

回顾这段以人力和火力相拼的历史,我们除了对血肉拼搏的感动,更有对实力不济的无奈。在强大的物质力量面前,精神力量固然可贵,但总呈现出一种苍白无力的悲壮。周总理曾对那场战争感慨:我们反对帝国主义的实力政策,对付帝国主义却不能不讲实力。只有在国家总体实力包括军事实力方面能追赶上世界水平,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日本的侵略对中华民族的伤害可谓创巨痛深。侵略战争使中国的现代化至少延误了50年时间。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积累的近代化和现代化的财富丧失殆尽。

落后就要挨打,自尊必先自强,发展需要安定。这就是那段屈辱与悲壮同行的历史留给我们的最为深刻的启示之一。

启示之二:凝聚民族精神

抗日战争,被我们记住的不仅仅是伤痛、悲惨、哀怨,更有抗争、胜利、尊严。我们经历了落后挨打的耻辱,我们更证明了众志成城的民族力量。

有一位西方哲人说过,战争是一个民族自我淘汰的过程。没有一个民族喜欢战争,但每

个民族遭遇战争的时候,都会把它作为对自我的考验和挑战。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有的民族无法应对残酷的战争,在异族入侵的压力下灭亡了;有的民族则在战争的血与火中洗掉自身的污垢,像凤凰涅槃一样获得了重生。

抗日战争,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中华民族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毛泽东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历史雄辩地证明:民族精神的觉醒和凝聚,不仅是抗战的胜利之源,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之源。这种荣誉是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之后才得到的,这种荣誉是数以百万计的抗日将士用生命换来的。

如同浴火重生的凤凰,中华民族洗去了一百年的屈辱,挣脱了一百年的锁链,赢得了抗日战争辉煌的胜利,也赢得了世界人民由衷的尊敬。

启示之三:和平发展是必由之路

反思战争,是为了避免战争。当我们回顾过去,不能不深刻思考和平的重大意义。只有和平才有发展,只有和平才有进步。中国人民遭受侵略、战祸之苦,深知和平来之不易。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和平的环境。一个稳定的社会主义中国是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战后,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的强国之路,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牢牢抓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放松,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仅增强我国的实力、改善和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而且也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贡献,对维护地区和平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61年后的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潮头回顾抗战,就是要更好地珍惜和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就是要从那段悲壮的历史中汲取伟大的精神力量,转化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实际行动,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强国富民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启示之四:

代表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核心。

人民群众趋赴复兴伟业,总是要有能够提出正确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并为实现它而矢志不渝地奋斗的先进政党作为自己前进的主心骨和旗帜。60年前,中国共产党成为引导全民族抗战走向胜利的主心骨和旗帜,抗战胜利以来的60年历史更加证明,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是凝聚民族精神、国家意志和人民力量的旗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统一的,爱国主义与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统一的。正是在这个根本意义上,我们说,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历史使命何其神圣,承担的责任何其重大,由此将要经受的考验也会何其艰巨。我们要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殚精竭虑,努力奋斗,才能不负人民的重托,才能完成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战争的危险在警示人们,对和平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我们珍爱和平,希望化剑为犁。但是,为了和平,必须铸剑;为了和平,必须准备战争。“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居安思危,思则有备”,这是一条永恒的真理。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说过的一句话很值得我们认真品味,他说:“一个民族和一个妇女一样,即使有片刻疏忽而让随便一个冒险者能加以奸污,也是不可宽恕的”。不珍爱和平是可悲的,但认识不到为了和平必须准备战争更是不可原谅。在这个世界上,和平是强者的和平,是实力、力量的均衡。一个国家要对战争说不,必须要以实力作后盾,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国防,必须要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任何期望仅仅

通过祈求来实现和平的想法,都是迂阔之见。能战方能言和。在战争没有消亡之前,只要战争的根源还在,战争的策源地还在,对军队来说,只有善于透过和平辨认出战争,从战争中寻找和平的密码,时刻准备战争,才是对和平的真正呵护,也才是对和平的真正珍爱。这就是抗日战争给我们的最深刻的启示。

文章中部分内容节选自 《人民日报》 (2005年09月02日 第九版)《解放军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

第18篇:近代史纲要论文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

伟大的开端——五四运动

一九一九年爆发的五四运动,犹如响彻云霄的一声春雷,打破了辛亥革命以来的沉闷局面,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出现了高潮。

五四运动的兴起不是偶然的,它有深刻的社会根源。辛亥革命后,外国侵略者,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妄图把中国变成它独占的殖民地;封建军阀为了维持反动统治,极力勾结帝国主义,大量出卖国家主权。内忧外患,日甚一日,民族危机,迫在眉睫。这场伟大的革命运动,就是在中国社会基本矛盾日益深化的基础上发生的。五四运动爆发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它受到了苏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当时世界革命潮流的影响和推动。

五四运动既是反帝反封建的政治运动,又是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内除国贼,外抗强权”的口号把全国各阶层人民团结和动员起来,为挽救国家的危亡和争取民主自由而战斗。富于敏感的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先锋作用。“六三”以后工人阶级独立地登上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全国人民的共同斗争,使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和拒签对德合约,得以实现。从五月四日到六月二十八日的这场政治斗争,就是五四爱国运动。

从一九一五年《青年》杂志创办开始,中国就掀起了一场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随着五四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的分化,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脱颖而出,经过他们的努力,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逐步结合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五四运动从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对帝国主义、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对封建主义的伟大革命运动,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分水岭,自鸦片战争开始以来的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斗争,以五四运动为标志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一.五四运动的酝酿

一九一九年的春天,严重的民族危机笼罩着中国。四月底到五月初,巴黎和会的噩耗频频传来,北洋政府的卖国行径日益暴露。中华民族的严重危机,以及由这一场危机引发的五四爱国运动,都是紧紧围绕着日本侵占中国山东及其权益问题发生的。

在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割地狂潮”中,一八九七年十一月十四日,德国借口曹州教案(两名德籍教士在山东曹州巨野县被大刀会众所杀),派舰队攻占了胶州湾。一九一四年七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日本参展的目的,是想趁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欧战,无暇东顾的机会,扩大在中国

的侵略。从九月二十六日起,日本伸入山东内地;十一月七日,占领青岛,青岛的军向日本投降。至此,德国在胶州湾和山东的各项权益,全部为日本所取代。日本的侵略胃口很大,它不只是要夺取山东,还要独占全中国。一九一五年一月十八日,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向窃国大盗、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亲自递交了“二十一条”。袁世凯正急于复辟帝制,为了换取日方的支持,早日登基称帝,五月九日,袁世凯表示完全承认日本的要求,并命令外交总长陆徽祥在条约上签字

二.爱国热潮席卷了整个中国

“五四”前夜,中国的内忧外患日益深重,使人之祸迫在眉睫。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全国各地都有一些人开始丢掉企图依靠外力收回国家主权的幻想,痛切感到只有自己奋起反抗,才是挽救危亡的正确道路。五月四日,北京学生提出的“内除国贼”,“外抗强权”的口号,喊出了当时全国人民的心声;他们焚曹击章的爱国行动,鼓舞了人民的革命热情。因此,五四运动在北京一爆发,就立刻得到各地的积极响应,爱国热潮顿时席卷全国。这场运动的发展速度之快,斗争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及其影响之深,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

三.六三运动

“六三”是五四运动的里程碑,以它为界限把五四运动划分为两个阶段。从“五四”到“六三”,是运动的第一阶段,这时运动的中心在北京,运动的主力是青年学生;从“六三”到六月二十八日拒签“和约”,是运动的第二阶段,这时运动的中心由北京移到上海,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成了运动的主力。青年学生和工人阶级是五四运动中的两大主力,他们高昂的爱国呼声构成了五四交响乐的主旋律。运动发展到“六三”以后,工人阶级奏出了这部交响曲的最强音,工、学、商采取了联合行动,把这场伟大的爱国运动推到了高潮。

四.从罢免曹、章、陆到拒签“和约”

五四爱国运动充分显示了人民群众的巨大威力。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革命运动,特别是“六三”以后工人阶级独立地登上政治舞台,举行了大规模的罢工斗争,使得反动派极为恐惧。北京政府被迫罢免了万夫所指的三个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专使也没有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五四爱国运动的直接目标得以实现。

五.改造社会的探索

五四运动,既是爱国运动,又是文化运动,两者相辅相成。文化运动为爱国运动准备了思想条件,爱国运动又推动了文化运动的发展,使原来由资产阶级文化思想领导的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转变为由无产阶级文化思想即马克思主义指导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从一九一九年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到一九二一年七月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这两年,是新、旧文化运动的交替时期。当时,在知识

界出现的围绕着关于“改造社会”的热烈探索和争论,就是这种新、旧交替的主要体现。那时,既是一个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群星灿烂,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又是新旧文化思想相互排斥、相互渗透的复杂局面。这种新、旧交替的状况,在“五四”后的第一年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六.走十月革命的路

五四运动一年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开来,并日益同工人运动相结合。与此同时,从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中,涌现出一批坚信马克思主义、决心走十月革命道路的早期的共产主义者,从而导致了一九二一年七月共产党的正式成立。这是五四运动最伟大的历史功绩。

陈独秀和胡适,都是五四时期为社会所公认的思想战线上的民主主义者,都曾被封建卫道者们攻击为“过激党”。如果说,在五四时期的历史条件下,从民主主义的思想出发,而又保留这一思想的某些原则,还可以形成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的知识分子;那么,他们要继续前进,成为共产主义者,就不能再囿于这种状况了。他们所面临的,是承认无产阶级专政和走十月革命道路的尖锐课题;这同构成民主主义思想的个性解放和天赋人权等基本原则,是直接冲突的。

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在已经出现的一大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中,不少人在新的课题面前退缩了,甚至与之对立,背道而驰;能够继续前进,成为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者的,只是其中的少数人。这些人的共同特点是,比较重视实际革命斗争,把自己学得的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同工人运动相结合,同实际斗争相结合,从而使自己在政治思想上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坚定地相信科学社会主义,坚持走十月革命的道路。

七.总结

五四运动的经验告诉我们:促成五四运动的社会矛盾最根本的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中国人民如果不从封建主义的旧教条中解放出来,破除一切封建迷信思想,学习资本主义的进步文化,为改造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落后面貌而奋斗,中国就没有自由和独立的希望;无产阶级的科学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是指导中国人民战胜强大敌人,争取彻底解放的唯一正确的思想武器;为了保持共产主义思想的纯洁性,还要不断地和小资产阶级的无政府主义作斗争。

五四运动所提供的这些基本经验应该成为我们的宝贵财富,作为今天进行新的长征中的借鉴。

参考文献:

[1] 周策纵 著,周子平等 译,《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江苏人民出版社,海外中国研究丛书,1996 [2] 汪士汉,《五四运动简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3] 丁守和,殷叙彝,《从五四启蒙运动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79

第19篇:近代史纲要论文

论家乡人物与近代史之关系

学号:1152692 姓名:程冉

我的家乡在祖国的西南隅,即美丽的彩云之南。有人说,这是荒蛮之地,有人说,这里住着野蛮的名族。但在这片红土地上的确涌现出许多文人志士,抑或是将领之才。而在旧中国和新中国轮换的时候,这里的救国英雄也表现出中华儿女忧国忧民之情节,为祖国贡献一己之力,在中国近代史中留下他们独特的足迹。 作为近代影响人物,不得不说的就是龙云。

龙云(1884年—1962年),字志舟,彝族人。他1948年加入民革,历任民革第二届中央委员,第三届中央副主席,第四届中央常委。龙云先后主政云南17年。期间,他努力革新,支持民主运动,坚持抗日,使云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建设都取得了重大进步,被誉为“民主堡垒”,在中国近代为巩固边防做出一定贡献。

龙云曾担任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国民党滇军高级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云南省国民政府主席,云南陆军讲武堂校长。彝族人,彝名纳吉乌萨。龙云早年参加过反清斗争,1911年加入滇军,1914年于云南陆军讲武学堂第四期骑兵科毕业后,入云南都督唐继尧部,为唐所赏识,被唐继尧从下级军官逐步提拔为侍卫队长。1927年龙云与胡若愚等策动“二•六政变”迫使唐继尧下台,投向广州国民政府,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八军军长,之后在与胡若愚争夺云南统治权的斗争中获胜,1928年被蒋介石任命为云南省主席兼国民革命军第十三路军总指挥等职。1929年秋统一云南。1933年出兵助蒋镇压福建人民政府。至1945年,共主政云南18年之久,被称为“云南王”。

抗日战争期间,云南地处后方,但龙云先后派遣滇军20多万赴抗战前线,参加了包括“台儿庄战役”等二十多次战役,伤亡10多万,为抗战胜利作出巨大贡献。1948年12月,在陈纳德等人帮助下,龙云从南京出走香港,脱离蒋介石的控制。不久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1949年8月13日,龙云与黄绍竑、刘斐等44位国民党同仁在香港发表《我们对现阶段中国革命的认识与主张》的声明,正式宣布起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950年1月3日从香港赴北京,加入共产党的新政府,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副主席等职。1956年曾出访苏联、罗马尼亚、捷克、南斯拉夫等东欧国家。1962年在6月27日因急性心肌梗塞在北京去世,享年78岁。

虽说中国近代大多数是沿海巨变,沧海桑田,工业社会影响下的东部沿海地区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作为中国较落后的几个省份也开始有所作为,在龙云执政期间,云南的明主,明权体制大为改善,为解放人们的思想,为今后云南的政治经济发展和思想文化的演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近代史上为中国抗击外敌侵略和保全祖国的完整性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为边疆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新中国成立后为祖国的建设又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可以说,中国近代内忧外患的国情产生出了这样一批特殊的人,他们在不起眼的地方做出了了不起的事业,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和一个云南同乡,我为这种精神和作为感到自豪。

第二个要说的便是近代文人李根源老先生。

李根源生于1879年,字印泉,又字养溪、雪生,号曲石,别署高黎贡山人,生于云南腾冲。光绪二十四年李根源中秀才,二十九年入昆明高等学堂。次年留学日本,学习陆军军事,先后毕业于振武学堂与士官学校。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加入同盟会,次年春任云南留日学生同乡会会长,《云南杂志》社经理。宣统元年(1909年)回国,任云南讲武堂监督兼步兵科教官,旋升总办。武昌起义后,与蔡锷等发动新军响应,成立大汉军政府,任军政总长兼参议院院长,继任云南陆军第二师师长兼国民军总统。后参加“二次革命”,反袁世凯称帝活动和“护法”斗争等革命运动。

1923年,因反对曹锟贿选总统,李根源退出政坛,隐居吴中。“吴淞战事”起,与张仲仁等抚伤救民,收敛大批阵亡将士遗骸,葬于藏书五峰山与马岗山。1926年春夏时,游遍横山、尧峰、皋峰、穹窿、邓尉、天池、渔洋、支硎、天平、灵岩、阳山诸山,《吴县志》书影摩崖题刻访古探幽,历时3月,撰成《吴郡西山访古记》一书。1931年,担任《吴县志》总纂,并撰冢墓、金石卷。同时,担任吴中保墓会会长,还创办“善人桥农村改进会”、阙茔小学、成人学校,凿井筑路,绿化山岭,深为乡民称颂。1936年,为营救“七君子”而奔走。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与张仲仁等倡议组织老子军。不久离苏去内地。

从1932年到1945年,李根源曾先后4次为英勇牺牲的抗日将士建造英雄冢,披麻送国殇。“霜冷灵岩路,披麻送国殇。万人争负土,烈骨满山香。”这是李根源在1932年写的一首题为《奉安东战场阵亡将士忠骸》的五绝。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南行政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职。1965年病逝于北京,骨灰安葬于藏书小王山。今小王山辟有李根源纪念馆。 遗著有《曲石文录》《曲石诗录》《雪生年录》等。

李根源访记下的史料切实可靠,他从不轻信原有资料的记载与群众的口述,而是注重身临其境,亲自观察。有些地方,他一访再访,力争把事情弄清为止。这是他一贯的态度,例如,他绘制的《滇西兵要界务图》126幅及图说两卷,就是深入英军驻地险境后才写成的实况纪录,为1960年解决中缅边界问题提供了确凿可靠的史料根据。他为中国近代边境考古事业的发展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文化层面上推动了中国的边境事业的发展。

在中国的近代,云南还涌现出了许多的仁人志士,如为中国教育添砖加瓦的楚图南先生:

楚图南先生生于1899年,他6岁丧母,14岁离开文山,辗转到昆明。15岁时,考入昆明私立联合中学。1919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在校期间,楚图南就在校办的《史地丛刊》《教育新刊》等刊物上发表文章,内容涉及了美学、心理学、教育学、民族学等。当时正值“五·四”运动时期,楚图南有机会读到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的文章,并直接接触了李大钊。以后,就在李大钊的指导下,办起了《劳动文化》小报,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熏陶。楚图南是由云南考入的官费生,按规定毕业后必须回到云南敬恭桑梓。1923年的秋天,他带着李大钊先生“一要尽可能多地接触学生,多组织读书会,阅读进步书刊;二要适当地宣传马列主义和十月革命的胜利,为建立党团组织准备条件”的嘱托,回到了阔别4年的昆明,并在省立一中任教。楚图南以其博学多识,使许多学生后来成了名人、大家。一位从香港回到昆明,考插班生进省一中的李生萱同学,就是楚图南的得意弟子。在楚老的教诲下,李生萱成了著名哲学家。

当年的李生萱,就是我们今天早已熟知的哲学家艾思奇。

1926年春,在李大钊的指导下,楚图南从云南又到了北京,迅即转到哈尔滨,先后在哈尔滨三中、六中、省立女中、吉林六中等中学及长春二师等校任教。这年春天,楚图南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9年,楚图南受党组织的指派,先后到山东泰安省立第三中学、曲阜山东省立第二师范、济南省立第一中学任教。楚图南经常给自己的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讲解鲁迅诗文和柯仲平诗歌,给学生以革命的启蒙,培养同学们努力思考社会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在他的引导下,柯仲平长诗《风火山》的“一个朋友下监牢,千个朋友杀火冒!一个朋友枪决了,万个朋友滴血誓战刀”之类悲壮、慷慨的诗句深深打动了青年的心,鼓舞青年学生的革命斗志。

1935年春天,楚图南到达上海,改名楚曾,进入暨南大学史地系任教。1936年至1941年,楚图南进行了大量的翻译工作,并将他翻译的德国陀劳尔、德米尔、贝赫尔,俄国的莱蒙托夫、尼克拉索夫,美国的惠特曼、匈牙利的沙罗西、欧特瓦士等进步诗人的16首诗作结集为《枫叶集》。1944年由昆明北门出版社出版。“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楚图南从上海回到云南。整整抗战八年,楚图南始终以云南大学教授的公开身份,积极投身于昆明的抗日救亡运动,成为云南省民盟的重要领导人和云南文化教育界抗日救亡活动以及昆明民主运动的重要组织者、领导者之一。云大给楚图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93岁时,楚图南还题书赠与云大附中同学“读好书,交好友,行远路,做大事”。

楚图南老先生为中国近代的文化发展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那个混乱的年代,他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在为中国的发展中,引进了许多先进的思想,他用自己的知识保卫了祖国。

如果说近代史中有哪个云南人能让全国人民记住的话,那这个人就是聂耳。 聂耳是中国红色革命的先驱,为中国共产党的艺术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最突出的,便是《创作义勇军进行曲》,也就是今天的国歌。

聂耳是天才的音乐家,又是革命者。恰恰因为后者,才能出现前者辉煌“文以载道,诗以言志,乐乃心声”。聂耳本人乃至他那些激越高昂的不朽作品,都是那个特定的民族危亡时代所造就。那些铿锵有力的音符,也都是当时环境下人民的心声。日本侵华和国内抗日群众运动的风雨,在他心中激起澎湃的心潮,音乐与革命从此结合到一起。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爆发的十天后,即2月7日,在外面隆隆炮声可闻、难民在街上到处流离奔走哭喊的环境中,聂耳在日记中首次提出“怎样去做革命的音乐”。聂耳是一个天才的音乐家,又是一个革命者,而且恰恰因为后者,才能出现前者的辉煌。《义勇军进行曲》在银幕上首次响起时,不幸正逢聂耳去世,但这支歌作为民族革命的号角响彻了中华大地,还享誉全球。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英、美、印等许多国家电台经常播放此歌。战争结束前夕,美国国务院还批准将其列入《盟军胜利凯旋之歌》中。新中国成立前夕征集国歌时,周恩来就提出用这首歌,并在新政协会上一致通过。在1949年的开国大典和此后每年的国庆节,聂耳谱出的乐章都雄壮地奏响,这足以告慰亡逝于异国的英灵。

在中国近代曲折的道路中从云南走出的革命者和救国者不胜枚举。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国人,名族情结在那个年代绽放,集结了所有的中华儿女为祖国献出了自己的一生。在祖国的西南角,也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影响着中国近代的走向,他们在那段历史中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自豪,作为云南人,我同样为他们骄傲。

第20篇:应用写作复习纲要

1.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是依法行政和

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具有政治性、职权性、政策性、传播性四个特点。

2.按照公文的行文关系和行文方式,可分为: 1.上行文(请示和报告)2.平行文(函)

3.下行文(命令(令)、决定、通报、通知、批复、意见)4.泛行文(公告、公报)

3.按照公文的秘密程度,可分为: 1.绝秘公文(最长期限30年)2.机密公文(最长期

限20年)3.秘密公文(最长期限10年)

4.我国最早的文章总集《尚书》,所收录的文章多数也是公文。《尚书》中的文章,分为六

种体式:典、谟、训、诰、誓、命。

5.公文是最古老的一种文章体裁,它源远流长、长盛不衰。在我国,殷商时期称它为“书

契”,秦朝叫“六辞”。之后的各个朝代,有的称“枢机文”,有的称“简牍”、“文书”、“文案”。

6.我国行政机关公文格式一句是1999年12月27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的《国

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

7.行政公文的文面格式分为眉首、主体、版记三大部分,共16项要素。

8.正文是公文的核心部分,位于主送机关下一行,每自然段开头均要左空2字书写,回行

顶格,数字、年份不能回行。用3号仿宋体字,每行28字,每页22行。包括缘由、事项、结语三部分。

9.印章即公文最后生效标识。公文除会议纪要和印制有特定版头的普发性公文外,应当加

盖印章。联合上报的公文,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联合下发的公文,联合发文机关都应加盖印章。单一机关行文,盖一个机关印章,成文日期右空4字。两个机关联合行文,盖两个印章,应将成文时间拉开,左右各空7个字。主办机关印章在前,排列整齐,印章不得交错,相距不得超过3mm。三个以上联合行文,盖三个以上印章,为防止出现空白印章,应将各发文机关名称(可用简称)排在发文时间和正文之间。主办机关印章在前,每排最多三个印章,两端不得超过版心;最后一百如余一个或两个印章,均居中排列;印章之间不得交错;在最后一排印章之下右空2字标识成文时间。当公文排版后所余空间不能容下印章位置时,不得采取标识“此页无正文”的方法解决。应通过采取调整行距、字距的措施解决,务必使印章与正文同处一面。

10.公文用纸采用国际标准A4型(210mm×297mm),张贴的公文用纸大小,根据实际需

要确定。公文用纸天头(上白边)为:37mm(1mm),公文用纸订口(左白边)为:28mm(1mm),版心尺寸(版心指书刊印张中除去余白印有图文的部分)为:156mm×225mm。

11.“应用文”这一概念的最早使用,现在学界一般认为是清代刘熙载的《艺概·文概》。

12.应用文五要素:作者、读者、文本、沟通、语境。

13.应用文作者类型:

群体作者,是有两个以上的作者基于某一实际的写作需要,共同研究写作意图、进行调查研究、经过商讨共同完成写作任务的一种作者类型。

个人作者,指从写作意图的确定到写成文章都是代表个人、由个人独立完成的作者类型。 法定作者,指写作主体是那些依法成立并具有法人资格的组织,主要指行政公文和事务文书中的一些文体的作者。法定作者必须是依法成立的能以自己的名义发出公文并能行使相应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的机关和法人代表。

代言作者,实际上是以撰稿人的身份参与写作活动的人。

14.应用文的特点

(1)在内容上,真实可靠,言必有证

(2)在结构上,遵循常规,有惯用程式

(3)在语言上,朴实、精炼、准确

(4)在使用上,讲究时效,直接作用于现实

15.命令(令)是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的下行公文。命令(令)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据宪法、法律、法令、规定等法规所发布的文件。具有强制性、严肃性、权威性的特点,按内容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

(1)发布令(2)行政令(3)嘉奖令(4)任免令四种。

16.通报是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的公文,是一种有较强教育作用和指导作用的周知性下行文。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

17.函是用于不相隶属单位之间商洽工作、询问或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时使用的公文。公函的结构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等部分组成。

18.批复是上级机关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公文。批复是与请示相对应的下行文。

19.公文的紧急程度有特急、急件两类,紧急电报分别标注特提、特急、加急、平急。

20.公文办理程序分为收文和发文两个阶段。

21.主题词中类属词的标注,先标反映文件内容的词, 最后标反映文件形式的词。

22.公文标题中除了法规、规章加书名号外,一般不加标点符号。

23.会议纪要是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及议定事项的公文。会议纪要向上汇报,让上级了解情况,同时要向下传达,以便下级机关遵照执行,因此它的行文方向较为灵活,可上行、下行和平行。会议纪要的成文时间一般写在标题正下方(不用盖章),也可可采用题注形式。

24.会议纪要的纪是综合要点的意思,其具有纪实性、概括性、约束性、依附性的特点。

25.会议纪要的写作要求:收集材料,真实反映,写纪要前要收集与会议有关的文件,做好会议纪律,确切掌握会议的全面情况,真实反映会议内容和与会者的观点就,准确传达会议的主题和精神。抓住重点,突出中心,纪要就是综合要点,应该围绕会议中心,综合概括会议内容,抓住重点,突出主题,并非不分主次地有闻必录。条理清晰,言简意明,纪要应充分掌握系统性和条理性,坐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用于简明扼要,客观准确,特别注意用好习惯用语,比如会议强调、会议要求、会议号召等等,突出会议主旨。

26.调查报告是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研究后写成的书面报告,也称为“调查分析”、“考察报告”、“调查汇报”、“调查附记”等。具有内容真实、针对性强、材料典型、注重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四个特点。

27.会议纪律结尾要另起一行,写明“散会”,并可注明散会时间。

28.计划是为完成某项任务和实现某项目标而事前拟定的关于目标、措施和步骤等内容的文书。计划是个统称。通常人们所说的“规划”、“设想”、“安排”、“要点”、“方案”等等,都属于计划的范畴。它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预见性计划是在开展实践活动之前制定的,在撰写计划时,必须尽可能准确地预测出事物发展的趋势,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2)指导性计划的内容是对未来要做的事情的打算和安排。为了保证计划顺利实施,工作的开展和时间的安排等必须严格按计划执行。(3)可行性在制订计划时必须十分重视其可行性,要写明完成计划的具体办法、措施、完成任务的具体时间,以保证计划的实施。

29.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进行回顾、分析,找出成绩与问题、经验与教训,并作出指导性结论的一种事务文书。

30.述职报告是领导干部向所属的职工或上级组织和领导陈述自己任职时期内的工作情况的自我评述性报告。具有个人性、真实性、通俗性三个特点。

31.述职报告通常是由标题、署名、称谓和正文四部分构成,其写作要求是: 1.内容全面,实事求是。述职报告内容要涵盖自己任职范围内的各方面工作,要客观反映全面情况(包括成绩、存在问题、努力方向),实事求是对自己作出评价,不夸大成绩,不忽视缺点。2.选好角度,重点突出。述职报告涉及内容多,写作时要分清主次、突出重点。述职者要善于把

握角度,选择最典型事例说明工作实绩,充分展现其工作风格、魅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3.行文庄重,语言朴实。述职报告是述职者面对听众作正式、庄重的汇报,写作时要注意措词严谨、用语朴实、语气谦恭,言辞不渲染、不溢美、不夸张,不说过头话。

32.述职报告与个人的区别。相同点: 述职报告与个人总结都要对过去工作进行回顾,总结经验、教训,都用于个人。不同点: 1.撰写目的不同。个人总结的目的是通过回顾工作,肯定成绩,找出不足,指明努力方向,以推动今后工作;述职报告则通过陈述个人德、能、勤、绩等方面的具体材料和数据,说明履职情况,为上级有关部门选拨、考核、奖罚提供依据。2.写作重点不同。个人总结的重点,不受职责范围的限制,凡是做过的工作,取得的成果,都可写入总结之中;而述职报告则必须以履行职责方面的情况为主,重点展示履行职责的思路、过程和能力,要回答称职与否。3.表达形式不同。述职报告采用“报告”形式,主要运用叙述的方法;总结则既注重叙述,又重理性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33.演讲稿又称演讲辞,是演讲者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场演讲前事先准备好的供演讲使用的文稿。

34.演讲稿的特点:激励性,“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情境性,顾及听众的心理,时间效应和地点环境等,具备应变能力,随时调整自己的演讲内容。社会性,力求提出和回答人们所关注和瞩目的焦点问题。根据听众的文化层次、生存环境、品位修养、爱好愿望来确立选题,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声韵美,演讲是通过有声语言来表情达意的,因此要注意语言的使用。把语言转换为有气势,易产生听觉效果的短句、排比句等,并力求做到抑扬顿挫、清晰流畅。

35.感谢信是机关、团体、单位或个人获得有关方面和人员的关心、支持、帮助、慰问、馈赠后,向对方表示感谢的书信。特点1.表彰性2.感恩性3.宣传性。

36.慰问信是机关、团体、单位向有关方面或有关个人表示安慰、问候、鼓励和致意的一种公务书信。它能体现组织的关怀、温暖,社会的爱心与支持,朋友、亲人的深厚友谊,给人以奋进的勇气、信心和力量。

37.请柬,也称请帖,是为请客而发出的礼节性的通知书,是信件、名片、帖子等的总称。它是人们在社会交际和社会活动中经常使用的文书。

38.邀请书是为了请别人到自己的地方来或到约定的地方去而发出的礼节性书信。邀请书是比请柬更为复杂的请帖,它是党政军和各学术团体在召开重大会议时,经常使用的应用文样式。它除了有请帖的作用外,还向被邀请者交代有关需要做的事情。特点有三:(1)礼仪性

(2)明达性(3)书面性。

39.建议书是个人或团体向领导或有关部门提出开展某项工作或活动的建议的一种专用文书。它有时也称意见书。按法律章程规定的机构或个人提请国家代表机关或有关会议讨论的意见,称提案。

40.求职信也称自荐书(信),是求职者向用人单位和评审人介绍本人有关情况、表明求职意图、希望对方予以任用的一种书信体文书。

41.写作求职信要注意哪些问题?(1)介绍情况既不夸大其词,也不妄自菲薄,要谦虚、自信地全面介绍自己的真实情况,必要时可附上有关证明材料。(2)感情要诚恳真挚,恰当表达自己的愿望,对用人单位不可有过多溢美之辞,以免引起对方反感。(3)一般不宜提过高的条件或报酬,要体现出勤奋、踏实、稳重的精神风貌,给对方良好的印象。

42.启事是单位或个人公开向人们告知、声明某事,并请求公众予以协助而发的文书。“启”即叙说、陈述之意;“事”即事情。启事,即公开陈述之事 。启事通常由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构成。

43.启事的“启”意思是叙说、陈述,事即“事情”。

44.启事具有告启性、祈使性、广泛性三大特点。

45.海报是向公众报导文化娱乐和体育消息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消息的一种招贴。

46.海报具有内容真实、传递信息快、吸引力强、制作方便等特点。

47.海报写作应做到“三求”,即求真、求简、求活。

48.求职信具有自荐性和表现性两个特点。

49.申请书是个人或集体向组织表达意愿,向某社团组织、机关、学校、企业、单位领导提出请求时使用的一种文书。

50.倡议书写作中要注意哪些问题?(1)倡议的内容要有时代感,是时代、公众关心的事情才能引起更多人积级响应。(2)倡议的事顶应切实可行,且必须清楚明白,使响应者的行动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和依据。(3)语言应有鼓动性和号召力,能激发公众的激情,从而使倡议能得到很好的开展,达到预期目的。

51.倡议书具有对象的广泛性、内容的号召性等特点。

52.倡议书正文内容主要包括倡议的根据、原因和目的和倡议事项和要求等内容。

53.聘书的写作要求? 1.聘书要郑重严肃,对有关招聘的内容要交待清楚,同时聘书的书写要整洁、大方、美观。2.聘书一般要短小精悍,不可篇幅太长,语言要简洁明了、准确流畅,态度要谦虚诚恳。3.聘书是以单位名义发出的,所以一定得加盖公章,方视为有效。

54.邀请书与请柬的区别。

相同点:请柬与邀请书相比,都具有“邀请”的作用,同样具有庄重性和礼仪性的特点。 不同点:(1)邀请书的使用范围比请柬广泛。邀请书涉及国家元首互访、大小会议、庆典、报告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请柬多用于喜庆之事,而多为个人使用。(2)邀请书的内容比请柬复杂,信息容量更大。邀请书除了要象请柬一样写明活动时间、地点外,还包括介绍活动举行的背景、意义,活动的具体安排等,有更详细的邀约内容,因而一般采用书信体格式。(3)邀请书的措辞及制作比请柬更朴实。邀请书的语言较之请柬更为平实晓畅,较少使用文言词语;邀请书可以有艺术的装饰,也可以是一张礼仪信函,一般没有请柬制作得精美。

55.感谢信的标题三种写法: 1.直接以文种“感谢信”为标题; 2.由受文单位和文种组成,如《致河南大学民生学院的感谢信》; 3.由发文单位、受文单位及文种组成,如《中共中央致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的感谢信》。

56.申请书的标题可以单由文种构成,如“申请书”;也可以由由事由和文种构成,如“入党申请书”、“关于加入××协会的申请(书)”。

57.欢送词,是在送别来宾的仪式上或在会议结束时,主人对客人或会议代表的离去表示欢送的讲话文稿。特点(1)惜别性(2)口语性(3)简短性

58.报告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的公文。报告属于陈述性上行文,行文的目的是为领导机关了解情况、制定政策和指导工作提供依据。特点(1)汇报性(2)陈述性(3)客观性3.种类(1)工作报告(2)情况报告(3)答复报告(4)报送报告

59.函按行文目的、内容,可分为商洽函、问答函、请批函和告知函。商洽函用于机关单位之间相互商洽事项、联系工作。问函答用于机关单位之间相互询问问题、征求意见和答复询问事项。请批函,也称为申请函,用于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告知函用于告知不相隶属机关有关事项。

60.批复是上级机关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的公文。批复是与请示相对应的下行文。特点(1)被动性先有请示后有批复,行文具有被动性。(2)针对性批复内容应针对请示内容,请示什么就批复什么。批复对象也要针对请示机关,谁请示就给谁批复。(3)权威性批复传达的是上级机关的结论性意见,下级机关必须严格贯彻执行,不得违背。

61.通报是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的公文,是一种有较强教育作用和

指导作用的周知性下行文。

62.通报与通知的区别:

(1)内容范围不同通报与通知都有告知的作用,但通知告知的主要是工作的情况,以及共同遵守执行的事项;通报则是告知正反面典型,或有关重要情况。通知主要用于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批转和转发公文,告知需办理和周知的事项;通报主要用于表扬先进,批评错误,传达交流重要情况和信息。

(2)目的要求不同通知的目的是告知事项,布置工作,部署行动,要求受文机关遵照执行。而通报的目的不是贯彻执行,而是通过正反面的典型去教育人们,宣传先进的思想和事迹,提高人们的认识,引起人们的重视。

(3)表现方法不同通知的表达方式以叙述为主,语言具体明白;而通报的表达方式常常兼用叙述、说明和议论,陈述事实,说明问题,分析评价,具有较强的感情色彩,以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

63.通知是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发布规章,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共同执行的事项,以及任免人员时使用的公文。其特点为(1)使用范围广(2)告知及时性(3)指导性强(4)行文方向不确定,其种类可以分为:(1)发布性通知(2)批转(转发) 性通知(3)事项性通知(4)会议通知(5)任免通知

64.应用文写作源远流长,诸葛亮《出师表》就是一流传千古的(报告)

A请示B报告C意见D通报

65、下面哪种公文是不适合向下级制发的文种(报告)

A决定B指示C报告D通报

66、《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行政公文有十三种,除某种公文外,应该加盖印章,这某种公文指的是(会议纪要)

A通报B会议纪要C通知D通告

67、演讲稿或用华丽的辞藻和澎湃的激情,以类似散文或诗歌的形式开场,以引导听众进入美的意境,这种开头方式叫(抒情式)

A 抒情式B幽默式C悬念式D开拓式

68、公文生效的标志是(A)

A印章B文件头C发文字号D成文时间

69、向不相隶属的单位请求答复、批准,使用(函)

A请示B意见 C函 D报告

70、向有关单位提出问题咨询情况使用(函)

A请示 B报告 C意见 D函

71、关于印发《XX市国家税务局局长办公会议纪要》的通知,其作者是(XX市国家税务局) AXX市国家税务局 B局长 C局长秘书 D会议记录着

72、全国人大公布有关领导职务选举结果(A)

A.公告B.通告C.启事D.通知

73.某市港船监督局因航道施工告知行船在一规定时间内航行注意事项(B)

A.公告B.通告C.启事D.通知

74.某公海海域进行军事演习,告知各国行船、飞机绕道航行(A)

A.公告B.通告C.启事D.通知

《纲要课写作论文范文.doc》
纲要课写作论文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