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工作总结

2020-07-14 来源:其他工作总结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药剂工作总结

药剂工作总结模板4篇

xxxx年工作即将结束,这一年是我院不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增进效益的一年,更是落实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药剂科在院班子重视主管院长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兄弟科室的大力支持下,以“二甲”达标为契机,全科同志团结协作,奋力拼搏,上下一心,积极备战我院“二甲”达标相关工作,并在“二甲”达标中获得了专家组的肯定。较好的完成了本年度工作,并且工作模式上有了新突破,工作方式有了较大的改变,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经济方面:药品经济是药品管理的重要内容,历年来药剂科在药品经

济管理方面做出了卓越的成绩,帐物相符率超过%,报损率不断降低,为医院节约资金约?万元左右。药品收入?元,占医院总收入?%,为医院创利约?元。

二、质量方面:药品质量问题重于泰山,是每个医疗机构兴衰荣辱的关健,也是患者最关心的问题,我们时时刻刻把药品质量问题放在第一位,在把握药品购进的货源安全稳定的同时,同样重视药品在使用中的各个环节,确保了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并且每月各个药房都进行效期药品的自查,将临近失效内的滞销药品及时上报,药剂科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措施,并将近效期三个月内的药品退回公司,以减少药品的报损量,减低医院的损失。

三、服务方面: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指导思想,端正服务态度,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赢得了患者的信任与满意。

四、学习方面:加强业务学习,提高科室人员业务素质。积极参加医院举办的各类学习培训,提高服务的能力和

水平。积极争取医院对药剂工作的支持和帮助,广泛开展各种学习交流,推进全体科室人员业务素质有新的提高。并且分析现有人员在工作中的主要差距,然后设定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合理设置学习内容,安排固定时间与临时学习相结合,不占用更多休息时间来进行提高学习。我们还非常重视素质教育,养成高尚的品质,处理业务能达到多面化,充实各岗位人员处理业务时应具备的知识。药剂科每个人都深切体会到医院对社会所负的使命,都自觉充实自己,不断向上。

五、临床药学方面:加强了科室临床药学工作,从本质上真正做到药学为临床服务,指导临床医生真正做到安全、经济、有效的合理用药以及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新、更快的药学知识。并严格监管、分析我院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本年度共编制我院药讯4期,进行处方点评12次,出处方点评通报12期。每周参与3-4次临床科室早查房写查房记

录,书与典型住院病人药历52份,参与临床会诊11次。

六、不良反应监测方面:加强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较好完成了我院不良反应上报情况。将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转为主动服务的形式。在日常工作中,主动到临床收集药品使用后的信息反馈。并按照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可疑必报”的原则,督促临床主动填报不良反应报告,发现药品发生不良反应时,协助临床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的处理工作并查找原因,如与药品质量有关的,及时更换厂家,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事后我科及时做好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网报工作,本年度共上报不良反应报告57例,与上一年相比同期增长%。

七、其他方面:随着国家药政法规相继颁布,为适应药事管理工作的要求,在认真总结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法规和医院评审标准,对科内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补充,新增加了临床科室小药柜管理制度,处方点评制度等,完

善了制度,并且做到以制度管人,以制度规范服务。今年因违反医院及科室规章制度及相关管理规定共处理迟到、早退、差错?起,处罚金额共?元。

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比如窗口服务的技能和态度,有待进一步加强。还要加强药品质量管理力度和深度,进一步深入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加强与临床科室沟通。增强药剂科对其他科室的支持能力和对患者的服务水平。增强科室锐意进取精神,更要发扬以主人翁精神为患者服务。

药剂科工作人员的工作总结药剂工作总结模板(2) | 返回目录

在过去的一年中,药剂科各项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己任,认真贯彻执行药政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在院党政领导的关心和分管院长的直接领导下,在有关职能部门和科室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医院的工作重点和要求,全科职工以团结协作、求真务实的精神状态,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和目标。

现将半年来药剂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职工的政治思想觉悟。

全科人员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充分认识“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重要意义,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学习和领会医院职代会精神和各阶段的工作重点,在日常繁忙的工作中,不拘形式,结合科室的实际情况开展学习和讨论,激励职工积极参与推进医院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和实施。通过系统的学习教育,提高了科室人员的思想政治觉悟,增强了法制意识,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做到自觉遵纪守法,自觉抵制行业不正之风,以提高窗口服务为己任,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做好一线窗口药学服务工作。

二、完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病人。

门诊药房是药剂科直接面对病人的重要窗口,如何方便病人、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是药房工作的重点。随着2

月份急诊绿色通道的开通,我科通过将中心药房与急诊药房合并、岗位人员整合等一系列措施,保证了住院病人及急诊病人24小时的药品供应,保障了急诊流程的正常运作。5月份,医院为站所的医保病人开通绿色通道,安排站所病人在住院部挂号看病交费后再前往门诊药房取药,为避免病人在住院部及门诊部间来回奔波,我科主动将站所病人取药的工作任务改由急诊药房承担,让站所病人真正享受到“一条龙”服务,树立了医院的良好形象。通过完善工作流程,合理设置窗口、机动配备人员等,充分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齐心协力,克服困难,提高工作效率,有效改变了取药排队、取药难等现象,为病人提供方便。

三、坚决执行药品网上阳光采购,保证临床用药供应。

严格执行药品网上阳光采购,保证了购进药品的质量,并密切联系临床,及时了解各科药品需求动态及掌握药品

使用后的信息反馈,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将药品供应信息发布通知至临床科室,保证了临床药品的及时供应。

四、加强药品质量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为了加强药品在购进验收、在库养护等环节的质量管理,我科成立了药品质量监控小组,质控小组成员每月不定期对科内工作流程及各岗位的工作质量进行抽查,并督促科室工作人员认真执行各项管理制度,每月28日全科召开质控会议,由质控员将检查结果汇总并制定相应整改措施,质控小组成员督促整改。为了进一步加强药品质量管理,根据广州市药监局发关于《广州市医疗机构药品使用质量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制定出我院《药品验收质量管理制度》、《药品储存养护质量管理制度》《近效期药品标识管理》等一系列管理措施并相继实施,从而有效保证了我院药品质量,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且减少了医院因药品过期造成的损失。

五、做好每月药品盘点,协助财务部做好药品经济核算工作。

每月末组织全科人员进行药品盘点,为保证盘点数据的准确性,盘点工作尽量安排在临近下班时间及班后。为保证信息系统药品运行数据的准确性,三番四次地与信息中心、财务部、软件公司等沟通,力求完善信息系统,协助财务部做好药品经济核算工作。)本科生的毕业实习的带教任务。我科根据学校的实习要求,制定的该2名实习生的实习计划,指定专人负责带教及指导其毕业论文的撰写,使该2名实习生及顺利完成实习任务及毕业论文的撰写,我科圆满地完成带教任务,借此机会我科工作人员自身业务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中,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主动服务意识欠缺;临床用药指导的开展不够全面及深入;站所药品管理的指导工作不到位等,都是我科有待改进的问题。

医院药剂科工作总结范文药剂工作总

结模板(3) | 返回目录

xx年药剂科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紧紧围绕医院的工作重点和要求,科室成员以团结协作、求真务实、认真负责的精神状态开展工作,全年药品收入360万元,其中中药饮片收入121万元,占全年药品收入的%,中成药收入万元,占全年药品收入的%,中药使用率为%,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收入万,元占全年药品收入的%。西大分院药房业务收入150万元,比上年增长25%。处方调配差错率控制在万分之一以下,顺利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和目标。现将工作情况总结

一、积极动员搞好双创,深入开展医院质量管理年工作

今年是我院创等级医院验收及深入医院质量管理一年,全科人员按照医院总体要求,多次召开科室会议,对科室成员广泛宣传和思想动员,使大家能清醒认识到创等的重要性,提高了参与创等的积极性。组织成员认真学习相关

法律、法规和文件,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明确岗位职责,加强业务知识培训考核,搞好制度建设,同时完善相关资料,为顺利通过双创验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规范科室管理

我科以双创达标和医院质量管理为契机,认真搞好科室的管理工作。一是对科室的制度、规范、程序进行了一次梳理,查漏补缺,该完善的完善,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科室管理文件,使大家有章可循,用制度管人。二是配合医院搞好绩效工资发放,此项工作是医院顺应事业单位改革以及医院科学发展总体要求而进行的一次打破大锅饭、按劳分配、重质量和效益的改革,我科积极响应,广泛宣传,使每一个成员认识此次改革的重要性,对本科室的绩效工资发放采取公平合理、质量效益优先、逐步改革到位,充分调动大家积极性。三是主动查找问题,排查矛盾隐患。对科室的成员多做思想工作,先后对成员谈心、

思想交流。积极创造一个轻松快乐的工作氛围,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四是加强思想政治学习,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组织科室成员学习党的科学发展观,写好心得体会。五是组织成员学习医院下发的文件,传达院务会议精神,认真贯彻执行。六是搞好与其他科室联系,相互协作,服务好临床科室。七是做好处方点评工作,按照《处方管理办法》严格审核处方,对大处方、有安全隐患的处方打回修改,并建立了登记本。每月按时对处方进行点评,从而提高了我院的处方质量,强化了医疗安全。九是做好廉洁行医、反商业贿赂工作。宣传教育我科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不计付出,不计报酬,树立高尚的医德医风形象,严于律己,杜绝歪风邪气,净化医疗领域空气。

三、药品质量管理工作

药品质量不仅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也关系到医院的医疗安全与信誉。我科严把药品购进质量关,一是对供货

商的管理,建立供货商信息档案,索要三证,签订供货质量保证协议书;二是药品购进管理,制定了一套从计划、审核、采购到验收的完整相关程序,对购进药品名称、批准文号、生产日期、失效期等基本信息认真审核、记录,有质量问题的一律不予入库,从而保证了购进药品的质量。对药品效期实行动态管理,以先进先出为原则,近效期药品及时报告并通知临床科室,从而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减少医院损失;三是积极搜集药品相关信息,时刻关注药品不良反应,做好药品不良反应记录、本年度上报药品不良反应六份。

四、做好药品招标采购工作

药品挂网采购率达95%以上,达到了省药招标采购要求。积极做好药品采购工作,探索适合我院的药品储量,科学储存,合理减少库存,少积压,满足临床需求。

五、加强业务培训

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从药人员业务

素质不仅是提升医疗质量减少差错事故的需要,也是个人发展的一项措施。我科积极搞好“三基”培训测试工作,狠抓从药人员业务素质,督催从药人员参加各种院内外培训,鼓励参加职称、执业资格考试,今年我科有三人已通过工人等级考试。四人通过培训取得药品从业合格证。

六、规范一次性耗材管理

我科按照卫生部要求加强医疗一次性耗材管理,严格审核供货商资质,索要“三证”,建立档案,按规定办理入库验收、出库等记录,按要求上报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使我院一次性耗材方面逐步达到规范管理。

七、搞好甲流防治工作

为了搞好我院甲流防治工作,按照医院要求储备好相关物资、药品,组织科室成员学习医院的防治预案,积极做好防治工作。

今年我科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是虽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工作制度,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2.是从药人员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加强。

3.是培养临床药师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医院领导给予重视与支持。

4.是库房面积严重不足,储存条件有待进一步提高。

以上几点不足有待我们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加强管理,完善制度,使我们的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关于xx年工作,我们提出以下设想:

一、是继续加强从药人员业务素质,采取自学与争取医院领导安排到上级医院短训,全面提升从药人员业务素质,注重人才培养。

二、是做好中药房建设的后续工作

三、是对绩效工资实行合理分配,注重质量与效益,奖罚分明,充分调动大家积极性,以此搞好科室管理。

四、是抓好“三统一”工作。

总之,我们还需要加强管理,提升自身素质,期待来年工作有进一步提升,力争使各项工作做到尽善尽美,为医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药剂科工作总结药剂工作总结模板(4) | 返回目录

20xx年,是忙碌的一年,这一年里,药剂科在医院领导和各兄弟科室的大力支持下,依据国家、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紧紧围绕医院的工作重点和要求,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按照目标责任管理模式,统筹规划,层层落实,团结协作,成绩斐然!

现将20xx年度药剂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管理方面

(一)认真履行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职责

1、组织修订了药剂科动态管理制度,并全面落实到位,进一步规范了我院的药事管理;

2、组织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成员审核我院拟购入药品的合理性;分析我院

药品使用情况,对不合理用药提出干预和改进措施,优化药物治疗方案。

3、与医务科和护理部一起对各临床科室所备抢救药品进行了全面的检查,综合修订了抢救药品目录,使抢救药品的储备更加合理。

4、加强了对特殊药品临床使用与管理的日常督导,使得特殊药品的管理环环相扣,对所发现的问题有记录,有分析,有措施。

5、修订了我院20xx年基本用药目录和处方集;出版药品信息通讯,给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二)做好药品管理工作,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与需求

1、及时掌握各临床科室药品需求,保障药品供应。新引进药品 多种,停止长期不用药品 个。按物价局要求,完成药品调价 次,涉及药品 个。想方设法满足临床急需药品的供应,如 等。

2、药品动态流动是医院信息化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科配合医

院his管理系统的切换,使得药品流动有序运转。

3、严把药品采购质量关,按照药品管理法坚持做到“阳光采购”,各调剂室对上架药品质量层层验收,注重细节,尤其对药品的贮藏与效期严格把关,确保药品的安全与有效。重视药品使用各环节的质量和疗效,对药品进行严密的临床观察,及时掌握药品使用的信息反馈,为药品采供提供质量依据。为降低临床静脉配制中污染的机率,引进了小剂量溶媒。

二、业务方面:

(一)业务增长量:

1.随着医院管理的不断完善,患者的不断增加,药品供应量也大幅增长,截止20xx年底,门诊药房收入**万元、急诊药房收入**万元、病房药房收入**万元、中药房收入**万元。药品销售金额增长%,

2.处方调剂增长量:全年门急诊处方量共139799张,其中西药处方115209

张,中药饮片处方24590张,中药饮片处方数占门诊处方百分比为%,达到了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三级评审中中药饮片处方比例占门诊处方15%以上的要求。住院处方数173330张,其中西药处方数167582张,中药饮片处方数5748张,发药床位数为148614,其中西药为142283,中药饮片为6331。处方调配数量较去年增长%。

3.作为省内唯一一所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我们注重充分发扬祖国传统医药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在今年一年中共为煎药12659袋。中成药的品种的品种也日趋丰富,极大地满足了病人的需求。

(二)开展的新业务

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引进了膏方制剂,目前各项设施已基本完善,即将生产。中医历来推崇秋冬进补,膏方是中医中药剂型的一种,传承了中医“扶正补虚、辨症施补”的精髓,而且可以“补虚扶弱、纠正亚健康、预防疾病及调理

体虚”。据了解,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膏方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制备膏方既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和普遍提高人群身体素质,有利于对传统中医药的进一步传承与发扬,也可为医院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临床服务方面:

(一)窗口服务

药房窗口服务作为医院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反映医院精神面貌和文明素质的窗口,更担负着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的重大责任。面对我院病人数量急剧增加,各个部门的工作量随之增加的形势,我们对如何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增进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上做了一些尝试。

在会诊部内设立了中药调剂台。为了能使患者更加方便地、及时地取到中草药,本着一切服务于患者的态度,在会诊部设立了中药调剂台。

对住院药房配送药品进行了合理化分流。就住院药房病区取药多、处方

多,给工作上带来诸多问题,做出了由急诊药房分担部分配送任务的调整,得到了医生和患者的认可。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药品的合理化管理,方便患者取药,成立了中成药房,实行了中成药和西药进行分类管理。

(二)临床药学服务

全方面的展开了临床药学工作,进一步明确了五名临床药师职责,确保药师能真正进入临床一线,开展以合理用药为中心临床药学服务。定期参加临床科室业务大查房、疑难病例会诊、死亡病例讨论等,参与医务科组织的全院病历联合检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及用药全程。在药物选择选择、给药剂量、途经、方法、药物治疗监测及药动学参数等方面向医生提供咨询和药疗服务信息。

新修订了处方点评制度和药物咨询制度。由处方点评工作小组每月对门急诊处方(包括麻醉、精神药品处方)及病房医嘱单进行抽查检查。对处方进行处

方分析和评价,评价结果,及时发现、纠正医生不合理用药现象。

根据医院用药的动态监测,进一步加强了全院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有效监测,并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和向临床科室通报,并建立我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预警机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防止因抗菌素的滥用给社会和人民身体健康带来危害。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取得一定成绩,在日常工作中,主动到临床收集药品使用后的信息反馈,并按照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可疑必报”的原则,督促临床主动填报不良反应报告,今年共上报药品不良反应 例。发现药品发生不良反应时,协助临床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的处理工作并查找原因,如与药品质量有关的,及时更换厂家,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四、教学与科研方面

(一)业务学习和带教工作

通过鼓励职工积极参加继续教育

培训、利用工作闲暇加强业务学习,20xx年度共有 人参加全国或省内学术交流会议。积极认真的参加我院组织的各种讲课,以及每两周的科室业务学习。为了科室成员更好的学习与交流,我科增添投影仪等教学设备,提高了科室内部的学习氛围。对新引进药物品种开展学术讲座,使我科室成员都能积极参与,及引进新药进一步科学化、合理化和民主化;

我科根据学校的实习要求,制定 名实习生的实习计划,指定专人负责带教及指导其毕业论文的撰写,我科圆满地完成带教任务,借此机会我科工作人员自身业务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二)科研工作

1、科研工作顺利进行,申请到《灾难医学的整合性架构研究》和《降脂饮颗粒的质量控制及生物效应研究》两项院级课题。

3、本年度全科发表学术论文 篇,参与编写专著 本。

科室工作人员整体业务水平大幅

度提高。至XX年我科共有职工25人(两人见习),其中专科以上19人。25人中有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9人。全科有7人通过国家职业药师考试。药剂科今年的带教工作已圆满完成。

在优化人员结构与鼓励措施方面:

医院药剂科药师工作总结范文

药剂科药师工作总结推荐

药剂专业毕业实习总结范文

药剂专业实习小结范文

药剂师年终工作总结

2017年疗养院药剂科2018年度工作总结

2017年药剂科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药剂科半年工作总结

药剂科上半年工作总结

药剂工作总结

推荐第2篇:药剂工作总结

个人总结

本人于XX年XX月到XX工作,不知不觉已经工作一年了,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我努力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岗位,虚心学习,埋头工作,履行职责,在中心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在政治思想觉悟和业务工作能力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样为今后工作的继续深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将一年来的思想、工作、学习、方面的情况进行如下汇报:

一、思想方面

在思想上,我主动加强政治学习,除了经常看电视、看报纸、关心时事政治外,我还认真学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的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树立高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社会主义荣辱观,用先进的思想武装自己。并把理论学习落实在实践当中去,注重其对实践的指导意义,积极的转变心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人的生命健康放在首位,积极的服务好、保障好、发展好居民的健康福祉,为卫生服务发光发热。通过努力,我感到自己的政治素质有了长足进步。

二、工作方面

一年来,我深刻的认识到卫生服务工作是一项面向基层,为社区居民提供有效、经济、方便的服务性综合性医疗机构,是社会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对居民健康负责的责任。这使我充分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作为一名药剂师,在平日工作中严格把好处方关,做到四查七对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对一些特殊群体做好药学服务工作,最大限度的解决患者的困惑,践行药师的职责。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参加药监系统组织的继续教育,使自身的知识能够与时俱进,更好的服务于广大居民。在工作中遇到困难主动向同事请教。丰富了自身的知识。作为医院最年轻的力量,在工作中,能够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项活动,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服从领导安排,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吃苦耐劳、努力工作,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承担起XXX等工作。此外,积极主动的协助其他同事开展工作,并在工作过程中虚心学习提高了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作为新人,目前我所能做的就是努力工作,让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挥洒

汗水,焕发青春与热情;使自己在基层得到更多的锻炼。

三.学习方面:

我深知在社会发展如此之快的今天不断学习提高是多么的重要,只有能认真学习才能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平时能够重视学习业务知识,翻阅各种书籍,提高自身知识水平的深度和广度。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单位中的领导和同事都是我的老师,他们的丰富工作经验和处事能力对于我来说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单位里宽松融洽的工作氛围、良好的环境及学习发展机遇以及在各级领导、同事的关心和帮助下,让我收获了许多医学相关的知识。一年来,我学到了很多,感悟了很多,看到卫生事业蓬勃的发展和无限的希望,我深深地感到骄傲和自豪。作为一名年轻工作者,我今后的职业生涯还很长,学习的机会还很多。今后我会继续努力工作,争取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以更加努力的优秀成绩来回报大家。

一年来,自己在领导、同事们的帮助和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深知自己还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虽然自己平常也加强了学习,但是学习内容仅仅限于自己对口业务方面的学习,其它方面的知识看得比较少,知识面不广大。虽然我十分重视自己的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但仍然缺乏锻炼。我决心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各方面能力的煅炼,不断提高自我。

以上就是我一年来工作的总结,过去的一年,是不断学习、不断充实的一年,是积极探索、逐步成长的一年。今后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自己会更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加强思想政治、业务知识方面的学习,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克服不足,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取得不断的进步。

XXXXXXQZB

推荐第3篇:药剂人员工作总结

述职报告

本人于2005年9月被分配到XXX医院,在中心药房从事药剂专业,至今工作已四年有余,现将工作表现展述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在院党委和团支部的领导下,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领会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科学发展观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使自身素质不断得到提高。工作中,尊重领导,团结同事,服从分配,团结民族同志,对待病患如亲人,尽己所能满足患者合理需求,曾多次为家庭困难病人送衣送饭,并多次为灾区、希望工程、贫困母亲捐款。对新调入的同事热情关心,帮助他们熟悉工作制度、工作流程,耐心解答工作中的疑问,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他们,使其早日胜任工作岗位。

二、组织纪律方面

自觉遵守院内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无脱岗、旷工现象发生,积极参加院内组织的一切公益活动,包括枣树地除草、植树造林、拉线修边、铲草清渠、秋季拾花等,为团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在工作量大、人手紧张的情况下,牺牲休息时间,主动要求上班,保证了医院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廉洁自律方面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遵医嘱配药,定期盘点,保证药品、物品入出量相符,从不利用岗位之便私吞公物,赢得领导和同事的信任。

四、专业技术方面

一切按制度办事,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制度,认真查阅医嘱,发现问题及时和医生沟通,保证给病人配对每一剂针,发对每一片药。利用空闲时间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在院内组织的每一次“三基”考试,成绩均为合格。同时,时刻应备考试,争取早日拿到执业药师资格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同时,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对个别药物的剂量不能正确掌握,对药房所有药品的种类和数量没有完全熟知,不能做到及时与医生沟通对药品进行适当调整。

在今后的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发扬优点,弥补不足,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为职工群众的健康献一份力量。

推荐第4篇:药剂工作总结(版)

2010年度药剂工作总结

药剂科

一、2010年度工作总结

2010年,药剂科在院总支、院办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以加快医院发展为主旋律”的工作思路,严格执行《药品管理法》和《药剂科工作制度》,使我院药品管理规范化、法制法。具体总结如下:

1、继续完善科内各项工作制度,并按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认真审核与我院进行业务合作的各医药公司资质,及时归档相关资料,确保我院采购药品渠道的合法性。

2、严格执行“湖北省医疗机构药品网上集中招标采购”制度。严格药品采供程序。 对药库提供的药品采购计划经药剂科初审并经分管院长签字确认后报给医药公司配送;报计划原则上按照顺序由各医药公司轮流配送,在此基础上药剂科根据各公司配送率真等相关情况做适当调整配送计划。

3、加强抗生素类药品的管理。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实行“总量控制”进行管理。年初根据医院的业务情况,给临床常用的、价格较高的抗生素制定“全年采购计划量”,医院销售完后该品种自动停止采购。

4、加强药品的日常监管,加强特殊药品的管理,加强药品不良瓜监测,保障临床用药安全。对我院进购药品实行“月月小检查、季度重点查”的管理模式来保障我院的药品质量。

5、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自身素质,树行业形象,做好本质工作 要求药剂科各岗位规范操作流程,各项工作做到有据可查,签字存档,严防医疗纠纷。

6、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及上报工作,圆满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安排的不良反应监测上报任务。

7、每季度办一期《药学通讯》加强与临床科室的业务沟通,共享药学信息。定期下科室征求临床用药意见,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服务。

8、积极配合医院参加“免费送医送药”下乡及义诊服务,免费提供中西药品近六千余元。

9、业务方面: 2010年共采购药品:21,110,846.30元,(其中,采购西药含一次性用品:19,292,203.20元;中药:1,818,643.10元);共销售药品: 20,534,705.38元(其中,销售西药:18,457,327.13元;中药:2,077,378.25元);共接待门诊住院处方:286506人次(西药房256224人次,中药房30282人次)。

二、存在(需要改进)的方面:

1、极少数药剂人员的工作热情、防范医疗纠纷及自我保护的意识有待提升。

2、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的工作模式还有待完善。

三、药剂科2011年度工作规划(建议):

1、在总支院办的领导下,继续加大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力度,促进医院药学事业的良性发展。

2、我院现为国家二级甲等医院,根据上级有关“规范医院药剂管理”的要求,结合我院逐步实行整体护理示范工程的需要,建议增设住院西药房(在现有人员的基础上),完善药剂科的设置建设。

3、我院在引进“中药煎药机”后,煎药的患者比较多,为医院创造了一定的经济价值,但煎药室位置较远,且热天因室温过高煎药机经常不能正常运转,从而制约了业务的扩展。建议将煎药室调整到离药房较近的位置,在方便患者的同时,也能提高效益。

4、医院部分科室实行“整体护理示范病区”后,护理部希望实行所有药品配送制,加上中西药品库房较远,建议配备一名药工。

5、加强“医药结构比”管理后,药品销售收入会明显下降,为保障药剂人员待遇,建议院方适当调整“药品院科分成比例”。

6、药剂科工作人员的年龄普遍偏大,为保障药剂人员的梯队建设。建议院方适当引进药学人员。

7、开拓药学人员的视野,院方适当给予药学人员外出进修、学习、交流的机会。

推荐第5篇:药剂教研室工作总结

药物制剂教研室工作总结

本教研室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1. 教研室承担了《药物制剂技术》、《中药制剂技术技术》、《制剂设备使用与维护》等30余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训教学。各位教师工作量饱满。另外还承担了校内外的函授课程。

2. 教研室申请了2项省级教研项目,1项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院级教科研项目,续建院级教改试点专业——药物制剂技术,参与续建省级特色专业——药学专业,并做了一定量的工作:修订并论证了药物制剂技术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了《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标准,编写了《药物制剂技术实训》等系列指导书、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实习大纲。

3.扩建了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实验实训设备,如滴丸生成先的购置,药物制剂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师多媒体的配置等。

4. 配合系教学质量督学要求,安排了我教研室教师的公开课、听课、评课活动。通过教师相互的听课、评课,总结了教学经验,研究了教学方法的改进,认真听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要求提高授课质量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5. 本教研市2名教师参加了省级企业顶岗学习,通过与外校的交流,学习行业为先进的技术、经验。并与企业合作开发,主持项目获得2项省级成果鉴定,2项市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6. 配合系组织的中药专业央财项目验收工作,系组织的化学竞赛和中药传统技能大赛工作,系组织的市级中药人才队伍调研工作。我教

研室承担了《药物制剂工》、《中药制剂工》等职业技能考试的命题和评卷工作。

7. 本学期教研室教师共公开发表教科研论文5篇,其中4篇为三类论文。

8. 负责本教研室教师的年度教学考核资料,药物制剂技术和生化制药技术两专业的新生入学教育、专业宣传资料的撰写、两学期执行计划审批表、两学期期末试卷的审核等。

教研室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特别是在加强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等方面工作开展不够。在有限的教研活动时间内,不能保证大家专心进行教学研究。这些都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改进。

推荐第6篇:药剂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药剂专业技术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第一篇:药剂 个人总结

本人于xx年xx月到xx工作,不知不觉已经工作一年了,在这一年的工作中,我努力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岗位,虚心学习,埋头工作,履行职责,在中心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在政治思想觉悟和业务工作能力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样为今后工作的继续深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将一年来的思想、工作、学习、方面的情况进行如下:

一、思想方面

在思想上,我主动加强政治学习,除了经常看电视、看报纸、关心时事政治外,我还认真学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的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树立高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社会主义荣辱观,用先进的思想武装自己。并把理论学习落实在实践当中去,注重其对实践的指导意义,积极的转变心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人的生命健康放在首位,积极的服务好、保障好、发展好居民的健康福祉,为卫生服务发光发热。通过努力,我感到自己的政治素质有了长足进步。

二、工作方面 一年来,我深刻的认识到卫生服务工作是一项面向基层,为社区居民提供有效、经济、方便的服务性综合性医疗机构,是社会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对居民健康负责的责任。这使我充分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作为一名药剂师,在平日工作中严格把好处方关,做到四查七对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对一些特殊群体做好药学服务工作,最大限度的解决患者的困惑,践行药师的职责。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参加药监系统组织的继续教育,使自身的知识能够与时俱进,更好的服务于广大居民。在工作中遇到困难主动向同事请教。丰富了自身的知识。作为医院最年轻的力量,在工作中,能够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各项活动,严格遵守各项规章,认真服从领导安排,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吃苦耐劳、努力工作,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还承担起xxx等工作。此外,积极主动的协助其他同事开展工作,并在工作过程中虚心学习提高了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作为新人,目前我所能做的就是努力工作,让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挥洒

汗水,焕发青春与热情;使自己在基层得到更多的锻炼。 三.学习方面:

我深知在社会发展如此之快的今天不断学习提高是多么的重要,只有能认真学习才能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平时能够重视学习业务知识,翻阅各种书籍,提高自身知识水平的深度和广度。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单位中的领导和同事都是我的老师,他们的丰富工作经验和处事能力对于我来说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单位里宽松融洽的工作氛围、良好的环境及学习发展机遇以及在各级领导、同事的关心和帮助下,让我收获了许多医学相关的知识。一年来,我学到了很多,感悟了很多,看到卫生事业蓬勃的发展和无限的希望,我深深地感到骄傲和自豪。作为一名年轻工作者,我今后的职业生涯还很长,学习的机会还很多。今后我会继续努力工作,争取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以更加努力的优秀成绩来回报大家。

一年来,自己在领导、同事们的帮助和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深知自己还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虽然自己平常也加强了学习,但是学习内容仅仅限于自己对口业务方面的学习,其它方面的知识看得比较少,知识面不广大。虽然我十分重视自己的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但仍然缺乏锻炼。我决心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加强各方面能力的煅炼,不断提高自我。

以上就是我一年来工作的总结,过去的一年,是不断学习、不断充实的一年,是积极探索、逐步成长的一年。今后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自己会更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加强思想政治、业务知识方面的学习,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克服不足,在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取得不断的进步。 xxxxxxqzb 第二篇:药剂教研室工作总结 药物制剂教研室工作总结 本教研室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1.教研室承担了《药物制剂技术》、《中药制剂技术技术》、《制剂设备使用与维护》等xx余门课程的理论和实验、实训教学。各位教师工作量饱满。另外还承担了校内外的函授课程。

2.教研室申请了2项省级教研项目,1项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院级教科研项目,续建院级教改试点专业——药物制剂技术,参与续建省级特色专业——药学专业,并做了一定量的工作:修订并论证了药物制剂技术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了《药物制剂技术》课程标准,编写了《药物制剂技术实训》等系列指导书、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实习大纲。

3.扩建了药物制剂技术专业实验实训设备,如滴丸生成先的购置,药物制剂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师多媒体的配置等。

4.配合系教学质量督学要求,安排了我教研室教师的公开课、听课、评课活动。通过教师相互的听课、评课,总结了教学经验,研究了教学方法的改进,认真听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要求提高授课质量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5.本教研市2名教师参加了省级企业顶岗学习,通过与外校的交流,学习行业为先进的技术、经验。并与企业合作开发,项目获得2项省级成果鉴定,2项市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6.配合系组织的中药专业央财项目验收工作,系组织的化学竞赛和中药传统技能大赛工作,系组织的市级中药人才队伍调研工作。我教

研室承担了《药物制剂工》、《中药制剂工》等职业技能考试的命题和评卷工作。

7.本学期教研室教师共公开发表教科研5篇,其中4篇为三类论文。

8.负责本教研室教师的年度教学考核资料,药物制剂技术和生化制药技术两专业的新生入学教育、专业宣传资料的撰写、两学期执行计划审批表、两学期期末试卷的审核等。

教研室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特别是在加强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等方面工作开展不够。在有限的教研活动时间内,不能保证大家专心进行教学研究。这些都有待于今后进一步改进。

第三篇:药剂人员工作总结 述职报告

本人于20xx年9月被分配到xxx医院,在中心药房从事药剂专业,至今工作已四年有余,现将工作表现展述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在院党委和团支部的领导下,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领会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科学发展观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使自身素质不断得到提高。工作中,尊重领导,团结同事,服从分配,团结民族同志,对待病患如亲人,尽己所能满足患者合理需求,曾多次为家庭困难病人送衣送饭,并多次为灾区、希望工程、贫困母亲捐款。对新调入的同事热情关心,帮助他们熟悉工作制度、工作流程,耐心解答工作中的疑问,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他们,使其早日胜任工作岗位。

二、组织纪律方面自觉遵守院内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无脱岗、旷工现象发生,积极参加院内组织的一切公益活动,包括枣树地除草、植树造林、拉线修边、铲草清渠、秋季拾花等,为团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在工作量大、人手紧张的情况下,牺牲休息时间,主动要求上班,保证了医院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廉洁自律方面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遵医嘱配药,定期盘点,保证药品、物品入出量相符,从不利用岗位之便私吞公物,赢得领导和同事的信任。

四、专业技术方面一切按制度办事,遵守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四查十对”制度,认真查阅医嘱,发现问题及时和医生沟通,保

证给病人配对每一剂针,发对每一片药。利用空闲时间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在院内组织的每一次“三基”考试,成绩均为合格。同时,时刻应备考试,争取早日拿到执业药师资格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同时,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对个别药物的剂量不能正确掌握,对药房所有药品的种类和数量没有完全熟知,不能做到及时与医生沟通对药品进行适当调整。

在今后的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发扬优点,弥补不足,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为职工群众的健康献一份力量。

第四篇:药剂工作总结 20xx年度药剂工作总结 药剂科

一、20xx年度工作总结

20xx年,药剂科在院总支、院办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以加快医院发展为主旋律”的工作思路,严格执行《药品管理法》和《药剂科工作制度》,使我院药品管理规范化、法制法。具体总结如下:

1、继续完善科内各项工作制度,并按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认真审核与我院进行业务合作的各医药公司资质,及时归档相关资料,确保我院采购药品渠道的合法性。

2、严格执行“湖北省医疗机构药品网上集中招标采购”制度。严格药品采供程序。对药库提供的药品采购计划经药剂科初审并经分管院长签字确认后报给医药公司配送;报计划原则上按照顺序由各医药公司轮流配送,在此基础上药剂科根据各公司配送率真等相关情况做适当调整配送计划。

3、加强抗生素类药品的管理。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实行“总量控制”进行管理。年初根据医院的业务情况,给临床常用的、价格较高的抗生素制定“全年采购计划量”,医院销售完后该品种自动停止采购。

4、加强药品的日常监管,加强特殊药品的管理,加强药品不良瓜监测,保障临床用药安全。对我院进购药品实行“月月小检查、季度重点查”的管理模式来保障我院的药品质量。

5、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自身素质,树行业形象,做好本质工作

要求药剂科各岗位规范操作流程,各项工作做到有据可查,签字存档,严防医疗纠纷。

6、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及上报工作,圆满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安排的不良反应监测上报任务。

7、每季度办一期《药学通讯》加强与临床科室的业务沟通,共享药学信息。定期下科室征求临床用药意见,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服务。

8、积极配合医院参加“免费送医送药”下乡及义诊服务,免费提供中西药品近六千余元。

9、业务方面:20xx年共采购药品:21,110,846.xx元,(其中,采购西

药含一次性用品:19,292,203.20元;中药:1,818,643.10元);共销售药品:20,534,xx5.38元(其中,销售西药:18,457,327.13元;中药:2,077,378.25元);共接待门诊住院处方:286xx6人次(西药房256224人次,中药房xx282人次)。

二、存在(需要改进)的方面:

1、极少数药剂人员的工作热情、防范医疗纠纷及自我保护的意识有待提升。

2、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的工作模式还有待完善。

三、药剂科20xx年度工作规划(建议):

1、在总支院办的领导下,继续加大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力度,促进医院药学事业的良性发展。

2、我院现为国家二级甲等医院,根据上级有关“规范医院药剂管理”的要求,结合我院逐步实行整体护理示范工程的需要,建议增设住院西药房(在现有人员的基础上),完善药剂科的设置建设。

3、我院在引进“中药煎药机”后,煎药的患者比较多,为医院创造了一定的经济价值,但煎药室位置较远,且热天因室温过高煎药机经常不能正常运转,从而制约了业务的扩展。建议将煎药室调整到离药房较近的位置,在方便患者的同时,也能提高效益。

4、医院部分科室实行“整体护理示范病区”后,护理部希望实行所有药品配送制,加上中西药品库房较远,建议配备一名药工。

5、加强“医药结构比”管理后,药品销售收入会明显下降,为保障药剂人员待遇,建议院方适当调整“药品院科分成比例”。

6、药剂科工作人员的年龄普遍偏大,为保障药剂人员的梯队建设。建议院方适当引进药学人员。

7、开拓药学人员的视野,院方适当给予药学人员外出进修、学习、交流的机会。

第五篇:储粮化学药剂工作总结 新洲区储粮化学药剂工作总结

在粮食收储总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在市质检站的指导下,我库依据《新洲区收储总公司储粮化学药剂使用管理办法》,本着加强储粮化学药剂的安全管理,保障药品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防止储粮化学药剂在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引发安全事故,积极组织开展储粮药剂的购买,发放和库存管理工作。现将一年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宗旨

储粮化学药剂安全管理工作,本着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签订责任状。企业法人代表为本单位储粮化学药剂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对储粮化学药剂安全管理负总责,药剂管理人员为直接责任人。

二、储存管理

根据《新洲区粮食收储总公司储粮化学药剂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药品的库存必须在药库统一库存管理,其它储粮站点不得库存药品。药库内库存的药品做到分品种、分年限、分货位合理摆放,并具有药品名标识。货位与货位之间,货位与墙之间,留有一定的间距。跺码不宜过高,有防渗防潮垫。库房内严禁存放其它物品。库房内外保持干净整洁。并按要求达到防火、防盗、防雷、防爆、防潮和隔热,库房在醒目位置悬挂“药品库”的标志,并有醒目的消防和防毒标识,库房内配备有干粉灭火器、换气扇和有毒气体防护器具等器材,药剂库点配备防盗门,实行专人管理、双门双锁制度,钥匙由分管领导和保管员分别保管,出入库做到了有两人同时到场。

三、出入库管理

1、储粮化学药剂的领用必须持总公司药品管理员开具的药品出库单方可发货,发货方开具出库运单,作为年终结算的依据。

2、药剂进出库及时登记,做到收有帐、付有据、药帐相符。

(请你关注)

3、使用储粮化学药剂,原则上用多少领多少,一次用完。确有特殊原因,领用后没使用完的药剂,应及时退回药库保管,严禁随意乱丢乱放。对于偏远储粮库点,需要连续使用,而由于交通原因不能及时退回药剂库的,必须选用安全存放场所暂时保管,待熏蒸完后及时退回药品库保管。

四、使用管理

1、进行熏蒸作业必须经单位负责人批准,由技术熟练、有组织能力的业务经理负责指挥,由经过训练、了解药剂性能、掌握熏蒸技术和防毒面具使用方法的人员操作。每次熏蒸都做好熏蒸记录。

2、经常参加熏蒸的人员,每年我们都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有心脏病、肝炎、肺病、贫血、精神不正常、神经过敏、高血压、皮肤病、皮肤破伤患者以及戴上防毒面具不能正常工作和经医生诊断认为不适合接触毒气工作的人,均不得参加施药工作。熏蒸人员在分药、投药、放气和处理残渣等过程中,都佩戴具有良好防毒性能、型号合适的防毒面具,穿工作服,戴手套,分装氯化苦的人员还要穿胶靴和戴胶手套。

3、熏蒸完毕后及时将滤毒罐使用人的姓名、使用日期、毒气的名称和在毒气中停留时间等进行详细记录。并对超过有效使用期的滤毒罐,及时更新,严禁超期使用.

4、在仓内施药时,都安排有专人负责清点进出仓人数,确实查明进仓人员全部出仓后,方可封门。

5、被熏蒸的粮仓(包括露天储粮囤、垛),须严格密闭,防止毒气外漏,并标注醒目有毒警界标志。仓外四周都保留有一定的安全距离:氯化苦xx米、磷化氢等20米。在此范围内从施药到充分散发毒气前,均严禁住人及养家禽家畜。不具备熏蒸条件的粮仓(囤、垛),一律不准熏蒸。

6、使用磷化铝熏蒸前都切断仓内电源,进仓人员不准穿带铁钉的鞋,使用的金属器皿要严防撞击,以避免产生火花,引起燃烧爆炸。

7、分装磷化铝熏蒸时,严禁用报纸或麻袋片包药。粮面每

个施药点片剂不超过1xx克,粉剂不超过1xx克;布袋埋藏放药,片剂每袋不超过xx克,粉剂不超过20克。

8、储粮化学药剂的使用剂量,都严格遵照《粮油储粮技术规范》的要求执行,没有超剂量使用。同一座仓库在一年内原则上熏蒸没有超过二次。

五、采购、运输、装卸管理

1、我库严格按总公司的规定,储粮化学药剂的采购,由总公司购销科统一采购,基层单位(库、站)不得擅自外购,只能在辛冲药库领用。

2、采购的储粮化学药剂,必须是国家粮食局指定厂家的合格产品,对没有指定厂家的,必须是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生产的正规合格产品,严禁购买质量不合格产品。

3、储粮化学药剂的采购量,都是根据上一年使用量进行估算,原则上当年采购的药品当年用完,没有超量采购。

4、运输药剂要选派了解药剂性能人员携带有效防毒面具押运。途中押运人员不能远离药剂,以防丢失和破损,并要防止药剂遭受水湿,雨淋和阳光直射。

5、装卸储粮化学药剂时,药箱、药桶、药瓶没有倒放,都是轻拿轻放、防止滚动、撞击,发现装具破损,及时采取措施,妥善处理。

新洲区粮食收储总公司辛冲药库 20xx年11月20日

推荐第7篇:药剂

第三章 患者安全

五、特殊药物的管理,提高用药安全

评审标准 评审要点

3.5.1 对高浓度电解质、易混淆(听似、看似)的药品有严格的贮存要求,并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精神

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特殊管理药品的使用与管理规章制度。 3.5.1.1 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特殊管理药品的使用与管理规章制度。 【C】

1.严格执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特殊药品的使用管理制度。

2.有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特殊药品的存放区域、标识和贮存方法的相关规定。 3.相关员工知晓管理要求,并遵循。 【B】符合“C”,并

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 【A】符合“B”,并

执行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特殊药品的存放区域、标识和贮存方法相关规定,符合率100%。 3.5.1.2 有高浓度电解质、听似、看似等易混淆的药品贮存与识别要求。 【C】

1.对高浓度电解质、化疗药物等特殊药品及易混淆的药品有标识和贮存方法的规定。 2.对包装相似、听似、看似药品、一品多规或多剂型药物的存放有明晰的“警示标识” 3.相关员工知晓管理要求、具备识别技能。 【B】符合“C”,并

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 【A】符合“B”,并

对包装相似、听似、看似药品、一品多规或多剂型药物做到全院统一“警示标识”,符合率100%。

3.5.2 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有严格的核对程序,并由转抄和执行者签名确认。 3.5.2.1 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有严格的核对程序,并由转抄和执行者签名确认。 【C】

1.所有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有严格的核对程序,并有转抄和执行者签字。 2.有药师审核处方或用药医嘱相关制度。对于住院患者,应由医师下达医嘱,药学技术人员统一摆药,护士按照规范实施发药,确保给药安全。

3.开具与执行注射剂的医嘱(或处方)时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按药品说明书应用。 4.有静脉用药调配与使用操作规范及输液反应应急预案。 5.正确执行核对程序≥90%。 【B】符合“C”,并

1.建立药品安全性监测制度,发现严重、群发不良事件应及时报告并记录。

2.临床药师为医护人员、患者提供合理用药的知识,做好药物信息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咨询服务。

3.职能部门对上述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总结、反馈,有改进措施。 【A】符合“B”,并

正确执行核对程序达到100%。

第四章 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

十五、药事和药物使用管理与持续改进

评审标准 评审要点

4.15.1 医院药事管理工作和药学部门设臵以及人员配备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要求;建立与完善医院药事管理组织。 4.15.1.1 医院设立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健全药事管理体系。 【C】

1.按照《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的相关要求,设立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及若干相关的药事管理小组,职责明确,有相应工作制度,日常工作由药学部门负责。 2.根据本机构功能、任务、规模设臵相应的药学部门。

3.药学部门负责药品管理、药学专业技术服务和药事管理以及临床药学工作。 4.医务部门指定专人,负责与医疗机构药物治疗相关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 【B】符合“C”,并

1.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人员组成符合规范,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药事管理工作,每年不少于4 次,有完整的相关资料。

2.医务部门与药学部门职责明确,有协调机制。 【A】符合“B”,并

有药事管理工作计划和年度工作总结,能够体现药事管理的持续改进。 4.15.1.2 有药事管理工作制度。 【C】

1.医院根据国家药事管理法律法规,建立相应的药事管理制度。

2.医院根据医院的药事管理要求,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操作规程,并组织 实施。

3.有药品遴选制度,遵循“一品两规”要求,制定本医院“药品处方集”和“基本用药供应目录”。

4.有抗菌药物、抗肿瘤药物、血液制剂、生物制剂及高危药品临床使用管理办法。 【B】符合“C”,并

1.有药事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的宣传、教育、培训。 2.医务人员熟悉药事管理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 3.有保证上述制度落实的相关措施。

4.有临床用药具体评价方法,有改进措施和干预办法。 【A】符合“B”,并

1.优先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符合相关规定。 2.抗菌药物等临床使用符合相关规定。 4.15.1.3 根据医院功能任务及规模,配备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职责明确。 【C】

1.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满足工作需要,按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各级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职责明确。

3.有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培养、考核和管理相关规定。 4.各级药学人员熟悉并履行本岗位职责。 【B】符合“C”,并

1.人才梯队合理,具有高等医药院校临床药学专业或者药学专业全日制本科毕业以上学历的,应当不低于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30%。

2.临床药师具有高等学校临床药学专业或药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经过规范化培训,不少于5 名。

3.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参加毕业后规范化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符合相关规定,作为考核、晋升、聘任的条件之一。

4.药学部门负责人应是学科带头人,具有高等学校药学专业或者临床药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及本专业高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A】符合“B”,并

1.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本机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8%。

2.落实人才梯队建设。具有副高级以上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应当不低于13%,教学医院应当不低于15%。

3.能承担相关的临床药学教育和药物临床应用研究任务。

4.15.2 加强药剂管理,规范采购、储存、调剂,有效控制药品质量,保障药品供应。 4.15.2.1 有药品采购供应管理制度与流程,有适宜的药品储备。 【C】

1.有药品采购供应管理制度与流程,有固定的供药渠道,由药学部门统一采 购供应。

2.列入《药品处方集》和《基本用药目录》中的药品有适宜的储备,每年增 减调整药品率≤5%。

3.医院配制、销售、使用的制剂经过批准。

4.《基本用药供应目录》品规数:500~800 床的医院,西药品规数≤1000 个,中成药品规数≤200 个;800 床以上的医院:西药品规数≤1200 个,中成药品规数≤300 个(医院自制制剂除外)。

【B】符合“C”,并

1.定期检查总结药品采购供应制度的执行情况,每年至少两次,无违规采购。

2.定期评估药品储备情况,85%以上药品库存周转率少于10~15 日,定期评估,有分析报告和提出改进措施。 【A】符合“B”,并

药品采购规范、储备适宜,无违规采购。 4.15.2.2 建立药品质量监控体系,有效控制药品质量。 【C】

1.有药品质量监督管理组织,由主管药师及以上人员担任负责人,职责明确。 2.有药品质量管理相关制度和药品质量报告途径与流程。 3.有药品验收相关制度与程序,保证每个环节药品的质量。 【B】符合“C”,并

1.有制度保证药品质量监控人员工作的独立性。

2.定期对药库、调剂室药品质量进行抽检,合格率达99.8%。 3.每月对各临床科室备用药品的管理与使用进行一次检查。

4.对药品质量抽查结果及科室备用药品管理检查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落实 整改措施。

【A】符合“B”,并

1.医院有药品质量监测网络(平台)。 2.库房发出药品质量合格率100%。 4.15.2.3 有药品贮存制度,贮存药品的场所、设施与设备符合有关规定。 【C】

1.有药品贮存相关制度,定期对库存药品进行养护和质量检查。

2.药品贮存基本设施与设备符合规定:根据药物性质和贮存量配臵有温、湿度控制系统,有冷藏、避光、通风、防火、防虫、防鼠、防盗设施和措施。设施、设备质量均符合规定,运行正常。

3.根据药品的性质、特点分别设臵冷藏库、阴凉库、常温库。化学药品、生物制品、中成药、中药饮片分别贮存,分类定位存放。中药饮片、“毒、麻、精”药品、易燃易爆、强腐蚀性等危险性药品等按有关规定分别设库,单独贮存。药库与药品存放区域远离污染区,温湿度和照明亮度符合有关规定;药品库按规定设臵有验收、退药、发药等功能区域。

4.有药品效期管理相关制度与处理流程。效期药品先进先用、近期先用,对过期、不适用药品及时妥善处理,有控制措施和记录。

5.有高危药品目录,各环节贮存的高危药品设臵有统一警示标志。 6.防腐剂、外用药、消毒剂等药品与内服药、注射剂分区储存。 7.药品名称、外观或外包装相似的药品分开放臵,并作明确标示。

8.实行药品采购、贮存、供应计算机管理,药品库存量及进出量、调剂室库存量及使用量定期盘点、账物相符。

9.药库管理由药学专业人员负责,科室或病区备用药品应指定专人管理。 【B】符合“C”,并 药库面积符合相关规定。 【A】符合“B”,并

药品管理资料完整、详实,有可追溯措施,如实行条形码管理。 4.15.2.4 执行“特殊管理药品”管 理的有关规定。 【C】

1.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殊管理药品”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2.“特殊管理药品”有安全设施,药库设臵有“毒、麻、精”药品专用库(柜),配有安全监控及自动报警设施;调剂室和各病房(区)、手术室等有专用保险柜,有防盗设施;放射性药品按有关规定执行。

3.有“麻、精”药品实行三级管理和“五专”管理的制度与程序。

4.有“麻、精”药品实行批号管理的制度与程序,开具的药品可溯源到患者。 5.有“特殊管理药品”的应急预案。 【B】符合“C”,并

1.药学部门定期对“特殊管理药品”进行检查,至少每月1 次。 2.各相关科室有相应的“特殊管理药品”管理制度,并严格实行。 【A】符合“B”,并

“特殊管理药品”管理各环节措施得当,有持续改进措施,原始记录完整。 4.15.2.5 对全院的急救等备用药品进行有效管理,确保质量与安全。 【C】

1.有存放于急诊科、病房(区)急救室(车)、手术室及各诊疗科室的急救等 备用药品管理和使用的制度与领用、补充流程。

2.药学部和各相关科室有急救等备用药品目录及数量清单,有专人负责管理 急救药品,并在使用后及时补充,损坏或近效期药品及时报损或更换。 【B】符合“C”,并

药学部对急救等备用药品管理情况定期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 【A】符合“B”,并

各科室备用急救等备用药品统一储存位臵、统一规范管理、统一清单格式,保 障抢救时及时获取。 4.15.2.6 落实药品调剂制度,遵守药品调剂操作规程,保障药品调剂的准确性。 【C】

1.按《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和《处方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药品调 剂制度和操作规程。

2.药品调剂时,认真审核处方或用药医嘱后调剂配发药品。 3.药品使用遵循先拆先用,先到先用的原则。

4.调剂作业有足够的空间与照明,门急诊药房实行大窗口式或者柜台式发药;住院调剂室口服摆药区域环境清洁整齐、卫生符合要求;

5.有病房(区)不需要使用的药品定期办理退药的相关规定,对退药进行有效管理,确保质量并有记录。

6.急诊有24 小时的药学调剂服务。 【B】符合“C”,并

1.有措施避免药品分装,如需药品分装,应有操作规程、适当的容器,外包装有药品名称、剂量及原包装的批号、效期和分装日期。 2.对病房(区)口服制剂药品实行单剂量配发,注射剂按日剂量发药。 3.对肠外营养液、危害药品静脉用药实行集中调配供应。 4.调剂室面积符合相关规定。 【A】符合“B”,并

1.有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室),实行集中调配供应。

2.有对调剂工作督导检查、追踪评价,持续改进调剂工作。 4.15.2.7 制剂的配制与使用符合有关规定。 【C】

1.医院配制制剂持有《医院制剂许可证》,取得制剂批准文号,有制剂质量标准。 2.有保证制剂质量的设施、设备和管理制度,按规定配备药学专业技术人员。 3.经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后,制剂方可在医院之间调剂使用。 【B】符合“C”,并

有主管药师及以上专人负责制剂原料、制剂成品质量检验,原始记录及复核记录齐全。 【A】符合“B”,并

有制剂质量改进措施和召回制度,有原始记录。 4.15.2.8 有肠外营养液和危害药物等静脉用药的调配规定。 【C】

静脉用药在病房(区)分散调配的应参照《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和《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操作规程》进行改善,有管理制度、有措施。 【B】符合“C”,并

1.肠外营养液和静脉用危害药物由药学部集中调配与供应,集中调配有卫生 行政部门颁发的准予集中调配的许可证或批复件。 2.有工作人员岗位培训制度和培训计划,并执行。

3.有主管药师及以上人员审核处方和参与静脉药物临床应用,对不适宜用药者定期分析、总结,能有效干预。

4.处方合格率>99%;二级库账物相符率>99.9%。 【A】符合“B”,并

有输液质量问题和输液严重不良反应报告相关规定,药学部对临床出现的输液质量问题和患者用输液后的严重不良反应有分析报告、改进措施。 4.15.2.9 有药品召回管理制度。 【C】

1.有药品召回管理制度与处臵流程。

2.发现假、劣药品时,按规定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并迅速召回,妥善保存,收集保留所有原始记录。

3.及时追回调剂错误的药品。

4.有患者服用假、劣药品或调剂错误药品导致人身损害的相关的处臵预案与流程。 【B】符合“C”,并

1.对假、劣药品,及时查明原因,追究相关责任。 2.对调剂错误,及时分析原因,有整改措施。 【A】符合“B”,并

有根据假、劣药品和调剂错误的原因分析,及时修订相关制度,加强环节管理,保障用药安全。

4.15.2.10 建立完善的药品管理信息系统,与医院整体信息系统联网运行。 【C】

1.有完善的药品管理计算机软件系统,并与医院整体信息系统联网运行。且符合《电子病历基本规范》的相关规定,对药品价格及其调整、医保属性等信息实现综合管理。

2.有信息系统联网的处方用药技术支持软件。有完善药品查询系统,方便有关人员查询、适时获取正确的药品信息。

3.药库和调剂室有药品进、销、存、使用等实时管理系统,实行药品定额和数量化管理,包括药品账目和统计、处方点评分析统计等。 【B】符合“C”,并

有适宜的合理用药监控软件系统,能为处方审核提供技术支持,并定期更新。 【A】符合“B”,并

1.通过用药监控系统,对抗菌药物等实行计算机处方权限与用药时限管理。 2.对改进措施落实情况有追踪评价,有持续改进的成效。

4.15.3 执行《处方管理办法》,开展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 4.15.3.1 临床药物治疗执行有关法规、规章制度,遵循相关技术规范。 【C】

1.有临床药物治疗遵循合理用药原则、药品说明书、“临床诊疗指南”及“临床路径”等相关规定与程序。

2.有医师处方符合《处方管理办法》相关要求的制度与程序。

3.有药师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和调配发药,并根据具体情况对患者进行用药交代的制度与程序。

4.有超说明书用药管理的规定与程序。 【B】符合“C”,并

1.有对临床超说明书用药的监控措施和记录。

2.医院每年用药金额排序前十位的药品与医院性质及承担的主要医疗任务相符合。 【A】符合“B”,并

1.有临床用药监控和超常预警体系,对临床超常用药趋势及时干预,有干预和改进措施。 2.改进措施落实情况有追踪评价,有持续改进的成效。 4.15.3.2 医师开具处方应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执行。 【C】

1.有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制定本院处方管理实施细则,对注册执业医师处方权、医师开具处方、药师调剂处方有明确规定。

2.医师处方签名或签章式样,分别在医疗管理、药学部门留样备案。医师在处方和用药医嘱中的签字或签章与留样一致。

3.按“医院基本用药供应目录”开具处方,药品品规和药品生产企业与“医院基本用药供应目录”一致。 4.处方书写规范、完整,开具处方全部使用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新活性化合物的专利药品名称和复方制剂药品名称。

5.处方用量和麻醉、精神等特殊药品开具符合《处方管理办法》规定。 【B】符合“C”,并 1.不合理处方≤1%。

2.处方药品通用名使用率达100%。 【A】符合“B”,并

定期对处方质量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与医师考核挂钩。 4.15.3.3 护士抄(转)录用药医嘱及执行给药医嘱应遵守操作规程,必须经过核对,确保准确无误。 【C】

1.经过资格认定及相关培训的护理人员方可执行给药医嘱。

2.用药医嘱抄(转)录须经核对,确保准确无误,并有转抄者签名。

3.有防范给药差错的措施,护士根据处方或医嘱给药时须对药品名称、用法用量、给药途径、药品效期、外观质量等进行核对与检查,并签字确认。

4.护士在给药前后应当观察患者用药过程中的反应,发生异常应与医师沟通。

5.有特殊情况使用患者自带药品的相关规定。凡住院患者治疗需要的药品均由药学部门供应,一般不得使用患者自带药品。确需使用应符合规定。 【B】符合“C”,并

1.给药前要尊重患者对药物使用的知情权。

2.护士按照给药时间分次为患者发放口服药,并说明用法。 【A】符合“B”,并

有给药差错分析、整改和持续改进。 4.15.3.4 已开具处方,并遵医嘱使用的药品应记入病历。 【C】

1.患者就诊前和正在使用的所有处方及医嘱用药应在病历中记录。 2.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每次给药均应记录。

3.所有的用药信息在出院或转院时归入其病历留存。 【B】符合“C”,并

病程记录中有明确的用药依据及分析。 【A】符合“B”,并

临床药师为“实施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控病例、重点肿瘤住院患者”建立药历。 4.15.3.5 药师应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调配发药,对临床不合理用药进行有效干预。医院有可行的监督机制与措施。

【C】

1.药师及以上人员承担审核处方工作,依据《处方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审核处方/用药医嘱是否规范、适宜。

2.对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进行有效干预,及时与医生沟通。

3.调剂处方流程合理,按有关规定做到“四查十对”。调剂过程有第二人核对, 独立值班时双签字核对。

4.发出的药品标有用法用量和特殊注意事项。

5.发药时对患者进行用药交代和用药指导,关注特殊群体的用药指导。必要 时为患者提供书面用药指导材料。

6.设有用药咨询窗口(台),有主管药师及以上人员提供合理用药咨询服务。

7.住院医嘱单按照处方管理,药师依据完整的用药医嘱作为调剂的依据,确保用药适当性及正确性。

8.有发药差错登记、报告的制度与程序,并执行。 9.对药师进行定期的、有针对性的药学技能培训。 【B】符合“C”,并

1.有差错分析制度和改进措施。定期进行差错防范培训。 2.调剂室年出门差错率≤0.01%。

3.由专职药学人员为患者提供用药咨询,有咨询记录,并针对患者咨询的常见问题开展合理用药宣传工作。

4.药师应在处方药品计价收费和调剂之前对处方或用药医嘱的适宜性进行审核。 【A】符合“B”,并

有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持续改进的措施,有专人负责对防范差错工作进行系统检验,对临床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效果分析,体现多环节防范与持续改进效果。 4.15.3.6 开展处方点评,建立药物使用评价体系。 【C】

1.有按《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要求制定医院处方点评制度,组织健全,责任明确,有处方点评实施细则和执行记录。

2.每月至少抽查100 张门急诊处方(其中自费处方≥20 张)和30 份出院病历进行点评。 3.有特定药物或特定疾病的药物使用情况专项点评,对抗菌药物临床使用进行专项点评重点抽查感染科、外科、呼吸科、心内科、肿瘤科、神经科、重症医学科等临床科室以及I 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病例。 4.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干预。 【B】符合“C”,并

1.每年开展2 项以上专项药物临床应用评价,每年每项评价不少于4 次。 2.定期发布处方评价指标与评价结果,定期进行通报和超常预警。纳入医院 质量考核目标,实行奖惩管理。 【A】符合“B”,并

1.每年开展3 项以上专项药物临床应用评价,每年每项评价不少于4 次。 2.根据点评结果,落实整改措施,提高合理用药。

4.15.4 医师、药师按照《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优先合理使用基本药物,并有相应监督考评机制。 4.15.4.1 医师、药师按照《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优先合理使用基本药物,并有相应监督考评机制。 【C】

1.按照《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有关要求,有优先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的相关规定。

2.《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品种优先纳入“药品处方集”和“基本用药供应 目录”。

【B】符合“C”,并

有促进《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优先使用的具体措施,并有监督考评机制。 【A】符合“B”,并

统计医院用药,《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使用率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4.15.5 医师、药师、护理人员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要求,合理使用药品,并有监督机制。 4.15.5.1 抗菌药物管理有适当的组织,并制定章程,明确职责,对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有检查、干预和改进措施。(★) 【C】

1.药事管理组织有抗菌药物管理小组,人员结构合理、职责明确。 2.召开抗菌药物管理小组会议≥4 次/年。

3.有全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监测与评价制度。 4.对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培训。 【B】符合“C”,并

1.有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测与评价分析报告。

2.参加地区或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和细菌耐药监测网。

3.医院将临床科室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情况纳入医疗质量管理考核指标。 【A】符合“B”,并

1.根据本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的结果,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和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平均值。 (1)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20% (2)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60% 2.有干预前后分析报告,体现改进效果。 4.15.5.2 根据《指导原则》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管理实施细则”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并检查落实情况。(★) 【C】

1.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管理实施细则”,“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有明确的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和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程序,实行责任制管理。

2.感染专业医师、微生物检验专业技术人员和临床药师能够提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支持。

3.有本院检验、院感、药学三方联合完成的细菌耐药情况分析与对策报告,至少每6 个月一次。

【B】符合“C”,并

1.有“特殊管理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价标准,并实施监控和干预,临床应用基本合理。 2.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样本送检率≥30%。

3.药学部会同医务处、质量管理和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管。每月至少抽查门急诊处方100 张、住院病历30 份,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A】符合“B”,并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作为院、科两级综合目标考核的重要指标。 4.15.5.3 落实各类手术(特别是Ⅰ类清洁切口)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有关规定。(★) 【C】

1.手术室管理规范,认真落实《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做好感染预防控制工作。

2.有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管理相关规定,对各类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进行规范管理。

3.对外科系统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常规监控和有效管理,并有月报告制度。 【B】符合“C”,并

Ⅰ类切口(手术时间≤2 小时)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30%。 【A】符合“B”,并

“围术期预防感染”规范,符合指导原则等要求。 4.15.5.4 加强抗菌药物购用管理。(★) 【C】

1.医院抗菌药物采购目录(包括采购抗菌药物的品种、剂型和规格)向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2.有特殊感染患者治疗需使用本院采购目录以外抗菌药物,可以启动临时采购程序的制度与程序。

【B】符合“C”,并

对抗菌药物购用有专项监督。 【A】符合“B”,并

根据监督结果,分析、改进工作,无违规购用。

4.15.6 有药物安全性监测管理制度,观察用药过程,监测用药效果,按规定报告药物严重不良反应,并将不良反应记录在病历之中。 4.15.6.1 实施药品不良反应和用药错误报告制度,建立有效的药害事件调查、处理程序。(★) 【C】

1.有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害事件监测报告管理的制度与程序。

2.医师、药师、护士及其他医务人员相互配合对患者用药情况进行监测。重点监测非预期(新发现)的、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有原始记录。

3.发生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或药害事件,积极进行临床救治,做好医疗记录,保存好相关药品、物品的留样,并对事件进行及时的调查、分析,按规定上报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4.将患者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如实记入病历中。 【B】符合“C”,并

1.有鼓励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害事件报告的措施。 2.对严重用药错误报告有分析,有整改措施。 【A】符合“B”,并

建立药品不良事件报告信息平台,与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统一管理。 4.15.6.2 有完善的突发事件药事管理应急预案,药学人员可熟练执行。(★) 【C】

1.有完善的突发事件药事管理应急预案,组织层次清晰,人员分工明确,体现良好的合作,各部门无缝隙衔接,对突发事件善后工作及还原应急能力有明确规定。 2.有本院的突发事件医疗救治药品目录。 【B】符合“C”,并

1.有突发事件药事管理应急预案执行培训,相关人员熟悉预案流程和岗位职责,可迅速配合临床抢救。

2.应急药品具有可及性和质量保证。 【A】符合“B”,并

有针对重大突发事件,大规模调集应急药品的保障方案。

4.15.7 配备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提供用药咨询服务,促进合理用药。 4.15.7.1 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 【C】

1.有根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建立临床药师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药学专业技术服务。

2.在药学部门设臵临床药学科(室),由副主任药师及以上人员负责,有工作制度和岗位职责。

3.以适当的形式为全院医务人员提供适时的药物相关信息和咨询服务,将药品信息分析作为医院药品遴选的参考。

4.药师应审核处方和用药医嘱适宜性,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指导安全用药。 【B】符合“C”,并

1.开展处方点评、药物临床应用评价,定期向药事管理组织报告监测结果与 用药分析。

2.结合临床开展药学科研工作,有计划、检查和总结。 【A】符合“B”,并

1.进行个体化给药方案的研究与监测,有计划、检查和总结,有临床药学工 作记录和持续改进措施。

2.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控工作。 4.15.7.2 按规定配臵临床专职药师。 【C】

1.临床药师具备高等学校药学院系临床药学专业或药学专业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并经毕业后教育或在职岗位培训后,进入临床药师工作岗位。

2.有临床药师培养计划,并纳入医院医疗技术人员培养计划。

3.配备5 名以上临床药师,全职专科从事临床药物治疗工作。至少在4 类药物的临床应用中设有临床药师,其工作至少覆盖4 个以上临床专业科室。

4.临床药师按有关规定参与临床药物治疗相关工作的时间≥85%。 【B】符合“C”,并

1.每100 张病床与临床药师配比≥0.6。 2.在六类药物的临床应用中设有临床药师,其工作范围至少覆盖六个以上临床专业科室。 【A】符合“B”,并

1.每100 张病床与临床药师配比≥0.8。

2.有临床药师与临床医师协作机制,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4.15.7.3 临床药师按其职责、任务和有关规定参与临床药物治疗。 【C】

1.临床药师按相关规定专职专科直接参与用药相关的临床工作,在选定专业 的临床科室参加日常性药物治疗工作。

2.开展药学查房,对重点患者实施药学监护和建立药历,且工作记录完整。 3.参加病例讨论,提出用药意见和个体化药物治疗建议。 4.参加院内疑难重症会诊和危重患者的救治。

5.审核本人参与的专科病房(区)患者用药医嘱,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有干预记录。 6.定期为临床医师、护士提供合理用药培训和咨询服务。 7.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指导安全用药。 【B】符合“C”,并

1.每位临床药师有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的记录,视患者情况修正其不当用药行为。

2.每位临床药师有重点患者用药的药历,体现本人用药分析能力和对患者实施持续药学监护的过程。

【A】符合“B”,并

医院实施多学科联合诊疗的制度与程序中,有体现临床药师的要求与措施。重点是“疑难、高危、肿瘤”患者。

4.15.8 科主任与具备资质的质量控制人员组成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团队,能用质量与安全管理核心制度、岗位职责与质量安全指标,落实全面质量管理与改进制度,定期通报医院药物安全性与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的结果。 4.15.8.1 由科主任和具备资质的人员组成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负责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 【C】

1.由科主任和具备资质的人员组成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负责药学部的质量和安全管理。 2.定期召开质量与安全管理会议,对本部门的质量与安全管理进行检讨,对全院的药学质量与安全进行总结分析,每季度至少一次。 【B】符合“C”,并

1.对从事质量和安全管理的员工有质量管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教育。 2.定期向临床科室通报医院临床用药安全监测结果,提出整改建议。 【A】符合“B”,并

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开展药事质量管理改进工作。 4.15.8.2 对药剂科有明确的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科室能开展定期评价活动,解读评价结果,持续改进药事管理工作。 【C】

1.对药学部门有明确的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 2.科室开展定期评价活动。 3.相关人员知晓本科/室/组的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要求。 【B】符合“C”,并

科室每季度对落实质量及安全控制指标进行分析、评价,结合医院药物安全性监测的结果,提出整改措施。

【A】符合“B”,并

1.主动征求临床科室对药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开展外部评价。 2.临床科室和患者满意度高。

推荐第8篇:药剂技师个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

本人于1994年6至今一直从事药房工作。数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关心和带领下,同事们的帮助支持下,我不断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对工作精益求精,从一个刚毕业的学生转变成一个专业知识丰富、工作能力突出,能够独挡一面的合格的药剂人员。现将参加工作以来的学习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勤于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觉悟。在学习思考中增强思想道德水平、完善知识结构、提升工作能力。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积极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认真实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用党的方针政策武装自己的头脑,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不断提高自我的政治思想觉悟和工作责任感,做到恪尽职守、廉洁自律,兢兢业业的履行好本职工作。

二、道德品质方面,真诚待人,努力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思想上积极上进,认真学习党的重要指导思想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集体,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时刻以党的优良传统,从严要求自己,在工作中爱岗敬业、尊重领导、团结同事,努力配合同事做好各项工作,团结友爱,营造和谐良好的工作氛围。微笑对待病人,能急病人之所急,做到耐心、细心、热心和“三认真”(认真听取病人的陈述、认真向病人解说药品的相关知识,认真回答病人提出的有关问题),热情患者为服务。爱护公共财产,树立环保节能意识,做到人离灯熄,不浪费单位的一水一电。

三、遵纪守法方面,严于律己,廉洁奉公,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严格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严格遵守职业纪律和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上级领导的安排。积极学习党的“八荣八耻”的重要思想和实践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树立“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和“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政治信念,自觉地筑起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在工作中做到不私自收费,不收受药品回扣,不私自采购使用医药产品等。认真学习《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用正确的思想和法律知识装备自己的头脑,以法律和规章为准绳,做好药品的各项管理工作,特别是特殊药品的管理,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各项规定。

四、工业绩方面,尽心尽职,踏实工作,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完成各项任务。

积极掌握各种药物的功效及构成,牢记各种药品的摆放位置。在药品调配核发中,严格按照调剂操作规程进行,做到“四查十对”,确保药品发放无误。对患者礼貌、热情、大方,说话态度和气文明,认真、仔细交待药品的用法用量和有关禁忌;向患者详细讲解中药饮片的煎煮的方法及有关注意事项,让患者能够放心的使用,为患者提供用药常识和安全、有效、经济的优质药学服务。药品进入药房后,认真做好药品的验收、日常储存养护和特殊药品登记工作。为保证药品质量,本着药品“先进先出”的原则,做好药品效期管理,对滞销、近效期药品及时与临床科室沟通,以便及时合理应用,减少药品的浪费。每季度协助科室主任做药品的盘点和核算工作,做到帐物相符。同时每月做好处方点评和抗菌药物的监控工作,规范处方书写,避免抗菌药物的滥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五、学习方面,善于思考,虚心学习,不断完善自我,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根据工作需要,自己在积极接受药学的新知识,巩固药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主动参加药学知识的专业培训,通过药学方面的学习,对各类药品的作用特点、临床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等方面的专业知识都有很大的提高。不断充实和更新自己的业务技能,了解药学新动向,熟练掌握药学专业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用专业知识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并积极参与单位组织的业务学习和讲课工作,做好合理用药宣传,为减少抗菌素的应用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清醒地认识到,在各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积极行动起来,自觉加强重要思想的学习,努力掌握专业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争取更上一层楼!

推荐第9篇:储粮化学药剂工作总结

新洲区储粮化学药剂工作总结

在粮食收储总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在市质检站的指导下,我库依据《新洲区收储总公司储粮化学药剂使用管理办法》,本着加强储粮化学药剂的安全管理,保障药品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防止储粮化学药剂在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引发安全事故,积极组织开展储粮药剂的购买,发放和库存管理工作。现将一年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宗旨

储粮化学药剂安全管理工作,本着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签订责任状。企业法人代表为本单位储粮化学药剂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对储粮化学药剂安全管理负总责,药剂管理人员为直接责任人。

二、储存管理

根据《新洲区粮食收储总公司储粮化学药剂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药品的库存必须在药库统一库存管理,其它储粮站点不得库存药品。药库内库存的药品做到分品种、分年限、分货位合理摆放,并具有药品名标识。货位与货位之间,货位与墙之间,留有一定的间距。跺码不宜过高,有防渗防潮垫。库房内严禁存放其它物品。库房内外保持干净整洁。并按要求达到防火、防盗、防雷、防爆、防潮和隔热,库房在醒目位置悬挂“药品库”的标志,并有醒目的消防和防毒标识,库房内配备有干粉灭火器、换气扇和有毒气体防护器具等器材,药剂库点配备防盗门,实行专人管理、双门双锁制度,钥匙由分管领导和保管员分别保管,出入库做到了有两人同时到场。

三、出入库管理

1、储粮化学药剂的领用必须持总公司药品管理员开具的药品出库单方可发货,发货方开具出库运单,作为年终结算的依据。

2、药剂进出库及时登记,做到收有帐、付有据、药帐相符。

3、使用储粮化学药剂,原则上用多少领多少,一次用完。确有特殊原因,领用后没使用完的药剂,应及时退回药库保管,严禁随意乱丢乱放。对于偏远储粮库点,需要连续使用,而由于交通原因不能及时退回药剂库的,必须选用安全存放场所暂时保管,待熏蒸完后及时退回药品库保管。

四、使用管理

1、进行熏蒸作业必须经单位负责人批准,由技术熟练、有组织能力的业务经理负责指挥,由经过训练、了解药剂性能、掌握熏蒸技术和防毒面具使用方法的人员操作。每次熏蒸都做好熏蒸记录。

2、经常参加熏蒸的人员,每年我们都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有心脏病、肝炎、肺病、贫血、精神不正常、神经过敏、高血压、皮肤病、皮肤破伤患者以及戴上防毒面具不能正常工作和经医生诊断认为不适合接触毒气工作的人,均不得参加施药工作。熏蒸人员在分药、投药、放气和处理残渣等过程中,都佩戴具有良好防毒性能、型号合适的防毒面具,穿工作服,戴手套,分装氯化苦的人员还要穿胶靴和戴胶手套。

3、熏蒸完毕后及时将滤毒罐使用人的姓名、使用日期、毒气的名称和在毒气中停留时间等进行详细记录。并对超过有效使用期的滤毒罐,及时更新,严禁超期使用.

4、在仓内施药时,都安排有专人负责清点进出仓人数,确实查明进仓人员全部出仓后,方可封门。

5、被熏蒸的粮仓(包括露天储粮囤、垛),须严格密闭,防止毒气外漏,并标注醒目有毒警界标志。仓外四周都保留有一定的安全距离:氯化苦30米、磷化氢等20米。在此范围内从施药到充分散发毒气前,均严禁住人及养家禽家畜。不具备熏蒸条件的粮仓(囤、垛),一律不准熏蒸。

6、使用磷化铝熏蒸前都切断仓内电源,进仓人员不准穿带铁钉的鞋,使用的金属器皿要严防撞击,以避免产生火花,引起燃烧爆炸。

7、分装磷化铝熏蒸时,严禁用报纸或麻袋片包药。粮面每个施药点片剂不超过150克,粉剂不超过100克;布袋埋藏放药,片剂每袋不超过30克,粉剂不超过20克。

8、储粮化学药剂的使用剂量,都严格遵照《粮油储粮技术规范》的要求执行,没有超剂量使用。同一座仓库在一年内原则上熏蒸没有超过二次。

五、采购、运输、装卸管理

1、我库严格按总公司的规定,储粮化学药剂的采购,由总公司购销科统一采购,基层单位(库、站)不得擅自外购,只能在辛冲药库领用。

2、采购的储粮化学药剂,必须是国家粮食局指定厂家的合格产品,对没有指定厂家的,必须是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生产的正规合格产品,严禁购买质量不合格产品。

3、储粮化学药剂的采购量,都是根据上一年使用量进行估算,原则上当年采购的药品当年用完,没有超量采购。

4、运输药剂要选派了解药剂性能人员携带有效防毒面具押运。途中押运人员不能远离药剂,以防丢失和破损,并要防止药剂遭受水湿,雨淋和阳光直射。

5、装卸储粮化学药剂时,药箱、药桶、药瓶没有倒放,都是轻拿轻放、防止滚动、撞击,发现装具破损,及时采取措施,妥善处理。

新洲区粮食收储总公司辛冲药库

2011年11月20日

推荐第10篇:药剂工作

工作总结

从一开始的实习工作到现在已经五年有余了。积跬步,至千里,在这一路我看着自己在医院一步一步的成长,一点一点的积累经验:从刚开始的不适应到现在的沉稳应对。在工作期间,我始终秉持着职业操守,遵循医师的原则,从平时的工作中吸取经验,总结经验,下面,是我个人近年的工作总结。

身为一名药师,我平时的工作内容主要有两大块。首先,我负责PIVAS药物调剂工作,分析鉴别临床诊断与所选药品的相符性,根据相关诊断进行配药,确认所选药品品种、规格、用量的正确与适宜,注意抗生素的用量用法。同时,对不合理的用药医嘱及时与处方医师沟通,对特殊用药进行精确的调配。其次,对调配的药剂进行复核,确保药品调剂的质量。最后,协助配置人员消毒输液袋加药处、西林瓶塞等。

当然,在做好我的本职工作的同时,我也积极完成上级交代给我的工作,不辜负领导的栽培。在领导的支持与鼓励下,我积极向外国的专家教授沟通学习,在锻炼自己口语的同时,也进一步刷新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对药品的调剂也有了新的见解与领悟。在工作之余,我也会学习英语,阅读一些外文文献,与时俱进,也会积极参加院内的歌手大赛,主动的参加了PIVAs举办的文化艺术节,这也是我的兴趣所在。今年,我成功的完成了复旦大学医学院本科学业,并被评为优秀学生,获得医学学士学位。

当然,我可能做的还不够完美,在工作中偶尔会对自己产生怀疑,但是我非常幸运,我有一群爱我、关怀我的同事和领导,在他们的熏陶中,我也逐渐变得优秀。在这里,我特别想感谢的是我的领导——朱斌老师,每次都是在我最为艰难的时候伸出一双手,将我从泥沼中救赎出来。在未来,我希望能遇到更加完美的自己!

第11篇:药剂答疑

药剂答疑

1、问:药品合格证明和标识包括哪些内容?

2、问:超过“一品两规”的品种,是否要经药事会论证?形式怎样?哪些药品可以超过“一品两规”? 答:需要药事委员会根据临床需求,经过评审决定。因特殊诊疗需要可选用除注射和口服两种剂型以外的其他剂型,如某些控释片、缓释片,适用于婴幼儿的剂型、眼、鼻、耳、喉科和皮肤科等专科用药。适用于婴幼儿、儿童,大输液的各种制剂、规格如5%、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200ml、100ml等。

3、问:“用药错误”是指药师审方发现挡住的,还是已经用在病人身上的? 答:“用药错误”是指任何可以防范的可能引起或已经造成不恰当地应用药物或伤害病人的事件。如无明确指征选药、违反禁忌症与慎用症、剂量过大或不足、疗程过长或过短、剂型不适当等。所以上述2种情况都是,当然后者可能已经给病人造成了伤害。

4、问:院内协定处方是否属于中药制剂? 答:

5、问:医疗机构设有药事委员会,但人员的人数及组成与《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不甚符合,这种情况算不算违反? 答:这种情况当然不符合规定要求。

6、问:国家中管局积极使用中药小包装,有没有品种数的要求,如备有20~30种小包装,扣不扣分?

答:要求大于300个品种,以满足临床基本配方需求。只备有20~30种小包装,当然扣分(不能得分),因为这根本不能说是在使用小包装。

7、问:中药饮片处方用名和调剂给付参照哪个文件?是否可以根据本院的中药饮片处方用名? 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药饮片处方用名和调剂给付有关问题的通知》(国中医药发„2009‟7号)中明确指出:各医疗机构应当执行本省(区、市)的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的相关规定。没有统一规定的,各医疗机构应当制定本单位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规定。

8、问:中药饮片炮制质量标准是根据《浙江省炮制规范》还是根据2010版《中国药典》? 答:都可以。

9、问:中医理论考试中药房抽几人?考试范围?

答:不太清楚,大概1~2人。考试范围是中医经典和中药三基知识。

10、问:使用小包装中药饮片,指的是所有医院还是试点医院?

答:等级医院评审指的是所有中医院和中西医结合医院。

11、问:中成药调剂室面积不低于60m2:中成药在西药房的医院,面积如何认定?

答:中成药在西药房的医院,中成药应该单独划出一块区域存放,并计算面积。

12、问:煎药人员培训指的是哪一级哪一部门组织的培训?大概是什么时间举行?医院组织的培训可以吗?

答:省中管局委托浙江省成果推广中心组织培训。成果推广中心组织的培训每年为1~2次,一般在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举行。医院组织的培训如果是正规的,并且该煎药人员通过相关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可以胜任煎药工作的,也可以。但最终必须取得上岗证。

13、问:我院准备参加二甲医院的评审,是否必须成立静配中心?

答:

14、问:中成药调剂、饮片调剂、西药调剂是否一定要分开?

答:中医医院要求分开,中西医结合医院中成药可以在西药房,但必须单独存放,三级医院60m2,二级医院40m2。中药饮片必须分开。

15、问:临床药师专职和兼职有没有数量限制?是否可以5人都是兼职?专职和兼职的临床药师岗位职责可否不同?

答:可以5人都是兼职的,但不能只是挂名而实际上并没有履行临床药师的职责。专职临床药师是全职参与临床,指导合理用药,兼职临床药师当然还需参与药房的其他药事工作。

16、问:二乙医院设置临床药学室的具体要求,是否可与二甲医院做参考?

答:等级医院评审规定二甲医院必须配备3名临床药师,对二乙医院未作规定,如能参照二甲医院配备临床药师,可以指导临床和患者合理用药。

17、问:经过药学培训,取得药学技术岗位从业资格的护士可否摆药?

答:摆药必须是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进行。

18、问:三级医院一定要有制剂室或建设规划吗?制剂室是否需要通过GMP?

答:是的。制剂室必须通过GMP验收。

19、问:因制剂室用房要撤建成病房大楼,故于2010年10月放弃制剂许可证,但制剂室的重建工作已列入医院发展规划中,那么,在这次三乙复评中,我院该如何准备资料?

答:如果医院的发展规划已经把制剂室重建列入其中,该条即不扣分。 20、问:中药房设置中,要求设有中药饮片库房,零库存行吗?这样就没有药库面积了。

答:可以。但必须以保证临床用药为前提,并在门诊药房设立周转库。

21、问:每剂药一般煎煮2次,如果是机煎的怎么办?

答:如果煎药机是2009年4月之前购买的,可以只煎煮一次。之后购买的按要求必须煎煮2次。

22、问:带*号的每个小点是否全部要进行PDCA管理,是否可以选其中的1~2项进行?

答:可以。

23、问:具有中药师任职资格的人员能否进行饮片调剂复核?

答:二级以上医院进行饮片调剂复核的,原则上应具有主管中药师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实际操作时,如果该中药师确实任职时间较长,饮片鉴别经验较丰富,也可以。

24、问:每张中药饮片处方的金额是否有限定?每张处方帖数如何规定?

答:杭州市卫生局前不久发文规定,市级医院每张中药处方原则上不超过18味,每帖金额不超过40元,省级医院目前未作规定。不管有无规定,医生都应该辩证用药,不但可以减轻病人负担,对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也有益处。一般急诊病人3帖,慢性病人7帖,肿瘤病人14帖。

25、问:“药害事件”的概念是什么?

答:是指药品使用后导致患者生命或身体健康损害的事件,包括药品不良反应以及其他一切非预期药物作用导致的意外事件。如由于药品质量缺陷(假药、劣药)导致损害的事件;由于合格药品使用过错(超剂量、用错药、不合理用药等)导致损害的事件;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有害的意外反应,即药品不良反应。

26、问:医院制剂已经有十年未审批,如果该条中饮片数未达标,中药制剂数不达标,是否就否决?原协定处方每月使用50人次以上就可作为一种制剂,为什么不纳入?

答:二类指标是准入指标,不是否决指标,因此要看总体达标率。协定处方每月使用50人次以上就可作为一种制剂,本次评审同样参照。

27、问:中药房没有毒性药品,是否需要管理制度?

答:需要,因为毒性药品的管理制度,每个药学技术人员都应知晓。

28、问:中药处方点评的依据是什么?

答:卫生部颁布的《处方管理办法》,2007年5月1日起实施。

29、急诊夜间值班(单人发药)时,如何实现双签名制?

答:可以一人双签,即自己发药,自己校对。但要认真仔细。 30、二甲医院是否有要求临床药物浓度监测(TDM)?

答:需要。

31、问:中药、中成药处方是否执行2010年中医药管理局下发的《中药、中成药处方书写规范》中要求的格式?

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当然应该执行,如中药饮片处方、中成药应当单独开具处方等等。但由于许多医疗机构实行的是电子处方,有些格式如君臣佐使的特点就很难体现,再如,用法用量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执行,超剂量要重新签名也很难。

32、问:西药、中成药开同一张处方是否算中药处方?

答:算中药处方。

33、问:临床药师是否要书写药历?

答:

34、问:《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与本院《基本用药目录》、《处方手册》的关系,是否本院不需要?

答:前者是全国性的,后者是各个医疗机构的。医疗机构的《基本用药目录》是本院药事委员会讨论确定的,具体使用时,以本院《基本用药目录》、《处方手册》为准。

35、问:如果煎药室外包,如何评判?

答:首先是不主张。但确实外包的,要确认对方调配人员和煎药人员的资质,最好定期去督查。

36、问:“对住院患者,应由医师下达医嘱,药学人员统一摆药,确保服药到口。”这里所说的仅指口服药吗?药学人员摆药是否需要经第二位药学人员核对?摆药发生的差错,应是药学人员还是护士的责任?住院病人的口服药由药学人员摆药,然后护士核对,这样的流程符合规范吗?住院部的注射剂是否需要药学人员摆药?

答:不单是口服药,也包括注射剂。需要核对。摆药发生的差错当然是药学人员的责任。药学人员摆药,护士核对,这样的流程不符合规范,应该药学人员核对后发往各个病区,然后护士核对后再根据相关流程发给患者服用。住院部的注射剂也应该由药学人员摆药。

37、问:突发事件应急药品供应机制:请问突发事件有多种情况,应急药品如何选定?指哪些药品?

答:

38、问:药品召回制度,是指已发给病人的药品召回吗?

答:是的。

39、问:基数药品是指哪些?哪些范围的药是基数药品?

答:

40、存放于药房外的急救药品,是指护士站备用的药品吗?

答:是的。

41、问:临床药师自己确定就可以,还是要经过相关部门考试合格才可以?

答:目前可以自己确定。今后根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临床药师应当具有高等学校临床药学专业或者药学专业本科毕业以上学历,并应当经过规范化培训。

42、问:放射性药品有哪些?本院没有需要管理制度吗?毒性药品现在药事管理已没有要求,能否讲解一下?

答:特殊药品(精、麻、毒、放)的管理,国家有明确规定,请严格按照《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43、问:目前有要求的高危药品管理,等级评审中不要求吗?

答:有要求,244条第4点有明确要求。

44、问:高浓度电解质等特殊药品:有哪些药品属于高浓度电解质?

答:25%硫酸镁、10%氯化钾、15%氯化钾等。

高危险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药品。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化药品等

意见建议:

10%KCL溶液、10%NaCl溶液、25%硫酸镁注射液、氯化钙注射液、胰岛素制剂、维库溴铵、阿曲库铵、琥珀胆碱、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尼莫司汀、甲氨喋呤、氟尿嘧啶、替加氟、替加氟尿嘧啶、阿糖胞苷、卡莫氟、羟基脲、吉西他滨、卡培他滨、放线菌素D、丝裂霉素、平阳霉素、柔红霉素、多柔比星、表柔比星、吡柔比星、羟基喜树碱等等

第12篇:药剂科主任

医院

地址

电话

药剂科负责人

接待日

中山,吕迁洲,第二周周二下午

同济,新村路389号,56051080,李怀芳,每月第一个周四上午 华东,童如镜,每月第一个周四接待

仁济,沈金芳,每月的第一个周三接待,西院采购,胡博伟;东院采购,徐婷 长海,胡晋红,无固定接待

华山,钟明康,每月第一周周三上午,吴培明(片剂),吴为权(针剂) 新华,**,每星期二上午,须前一星期预约 胸科,丰稼驹

岳阳医院,徐玲玲,每周三下午接待

龙华,西药许丽雯,中药李益民,第一周周二下午

肿瘤医院,陆国椿,每月第一个星期的星期2上午9:00——11:00,中成药的是:陆婉琴,人不错的!他那里采购员一年地换

曙光,徐德生,曹妹芳(西)金主任(中),每月单周二 长征,陈万生

瑞金,蔡为明,每月第四周周三上午,中成药采购:张宝第 肺科,刘明忠,每周

二、四。采购承国庆

华东,采购朱美琴,库管钱曾培,朱凌龙,也是叫朱老师,男的,不要把他和采购搞混 东方肝胆,张国庆,采购,乔静 宝钢,吴秀英

传染病医院(公共卫生中心),董萍

复旦大学儿科医院,张智耀,采购尹老师。院长王艺 五官科医院,何志高

市一, 刘皋林,每月一\\三周周二上午8点到11点30 市二,陈美娟,63775997,人很好,接待时间一般不限,可打电话直接问库存进货等

四院,朱菁,女,人不错,采购朱佩英(女)

市五,方学明(男,45左右),采购,胡桂凤(女,35左右), 每周三上午接待

六院,沈炜明,每月第一周周二上午 七院,张和平,每月第一周周四

八院,漕宝路8号,64363101,郑全英(中)漏德宝(西),无固定接待日 九院,金芝贵,每周二接待

八五医院,黄小锦,每月第

一、三周周二上午 455,丁莱英,每月1号接待

411,徐卫敏,每月第一周的礼拜四接待

铁中心,李玲,每月第一个星期三上午

普中心,兰溪路164号,62572723,袁易,周四接待 卢中心,谢蓓,每星期三上午 闵中心,翟青 静安中心,赵永红,周四上午 徐中心,顾洪安,每星期二上午

闸中心, 沈阳,每星期二上午.采购:朱国花(女),齐耳短发,药剂科2楼经常可以找到她

长中心,黄禛(女),周四下午接待

黄中心,陶红慧,每月的第一个星期二接待,采购陈真 吴中心,周月芳,每月的第一个星期二上午接待

宝中心,周学东,每月最后一个周二的下午接待,56601100转245 虹中心,主任:陈卫平,采购:李子芬,周四接待 嘉定中心,朱蓓德,每月双周二下午接待;库管姓周,女 杨中心,黄雄伟,每月第一三周二下午接待。主管院长,徐永昌 青浦中心,周伟芬,每周四上午接待

松江中心,陈坚,每月月末接待,人很固执,有权

金山中心,林晓生,每月第一第三周周二下午接待,采购姓金

奉中心,唐贵平(男).没有固定接待日.关系好随时接待.不管上班下班都可以接待.副主任嘛.呵呵。张业(男).小品种找唐主任管用。大品种去门诊5楼505室找倪勤龙院长.

儿童医学中心,陆小彤;采购,沈峰

南中心,陈主任,每周四上午接待,但不定时如办公室不在可能在药库,可在门外等

宛平,陈柏林,周三上午接待 江湾,赵秋香,每星期三下午接待 纺一,蒋主任,周四上午 纺三,郑艳彬,隔周二上午接待 吴泾,奚悦升,每周三上午接待

浦南,宴马成(男)。采购,陆小华,每周二上午接待 大华,茅福娣,周二上午接待(每次30个号) 东方医院,沈阳 梅园,钱淑

公利医院,李文燕,每月第一个星期四上午接待 邮电医院,朱建中,采购俞阳,周四上午接待 建工医院,徐向辉,女,不怎么管事

公惠医院,徐主任,沈美芹采购,阁周四下午院长接待 利群医院,桃浦路和真光路交口,李主任,采购,陈洁。 电力医院,王一飞,女的比较黑 民航医院,吴化龙,人不错

新区人民医院,邓筱华,每月第一个星期四上午

武警总队医院,文鸣 ,四川绵阳人,男 ,四十多岁,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 星期四上午在综合楼一楼接待,人不错

市东医院,无固定接待日,找业务院长,周明成 市北医院,唐敏,每周二下午接待

宜川,杨育才,有点自闭,很难接触。院长姓钟 黄浦区传染病医院,董主任,随时接待。

普陀区妇幼院,刘津津(无实权),周四上午接待。医务科顾浩(实权人物) 卢妇幼,徐主任,人平和,性格好。医务科,魏科长,平易近人 博爱,黄主任

黄妇保,孙丹玉(有时间就接待,没固定日期)

老西门地段,何雅琴,每月十号接待

龙华地段,龙华西路,64560088,高宝康,无固定接待日 虹梅地段,虹梅路,54486140,徐美华,无固定接待日 徐汇地段,李主任,陶采购

新乐地段,郁洁(女),每月

10、20号接待,为人很小心,比较好说话,权力大

长风地段,归七妹,无固定接待日 天平路地段,朱主任兼采购!随时接待! 董家渡地段,总部陈浩然,63781982 上钢地段,昌里路360号,陈涛,58836584 上南地段,张凤,68322237 豫园地段,方浜中路722号,余惠明,63203411 广中地段,任建英,女,抓到跑临床就停药! 三林卫生院,三鲁路北街17号,徐主任,58415686 塘湾卫生院,张丽,随时接待

金杨地段,胡美玲,每月第一周四下午 沪东地段,周敏,随时 塘桥地段,何娟

杨思医院,严友嘉,周主任,负责自费产品,每周周一下午 医保药,每周周三下午 自费药 虹口区曲阳路地段医院,冯采购,周三下午,黄副院长 半淞园,章鹤琴 强生职工,董沪荣 小东门,何桂芳 五角场,康春虹 田林,蒋美芳

外滩地段,姓吴的女主任,每月第一周的周三下午接待 南京东路,周主任,不忙就接待

打浦桥地段,凌**。业务院长,崔平(平时中午去好) 吴泾地段,张力,每周二一点 甘泉新村,药剂科高(女),院长杨

长航医院,贺主任,王采购,浦东崂山东路,每月最后一周的周四接待 江南造船厂,李志刚,男,好搞

市中医院,任世和,每月第3个周3上午

嘉定中医院,钱芳主任,王采购,每周二下午,不过通常只能见到采购。 南汇光明中医医院,朱江,王采购。药事会3月、9月。主任满不错,进药要找医务科魏主任

闸中医,王主任(西药),吴老师(中药),每周三下午接待;

奉中医,林万程,安徽来的,偏中药,中成药,王建军(副),本地人,偏西药.另外两人关系比较紧张,做这家医院的同行注意啊! 青中医,徐大江,隔周一下午;

普陀区中医医院,曹阳八村,陆惠仙,比较平易近人,也讲江湖道义。 新区中医,盛卫星,药剂科主任兼医务科主任

香山中医医院,杨秀芳周四下午接待。采购,刘**(女)。院长,康**周一上午接待。

黄浦中西医结合,缪红,双周三上午接待 松江方塔中医医院,张颖,采购黄老师

金山石化,宋新余,每周三下午接待 嘉定迎园医院,周耀明,每周二下午接待 南翔医院,采购兼副院长顾大华,每周二下午接待 金山医院,宋新余,每周三下午接待,有权

安亭医院,周主任,人挺好的;束采购,每月双周三下午接待。建议要进药还是直接找院长吧。

周浦医院,王浩青,每周4上午8:00-10:00接待

月浦中冶医院(二级),郝主任、刘副主任、李采购,每月6号20号接待 奉城医院,张天明,随时接待.不好搞.院长,正的叫王永斌,分管药的叫王兆平,以前大外科主任哦。大内科主任叫张志华.他打报告一般都能通过.药事会有10个人.

宝山罗店医院,许主任,每月第一周四下午

宝山大场医院,洪主任,每月的双周二下午

第13篇:药剂补

药剂学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适用于药品制剂生产的全过程和原料药生产中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

CMC: 临界胶束浓度,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溶剂中缔合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即为临界胶束浓度 脂质体:系指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内而形成的微型泡囊。

脂质体作用:具有靶向性和细胞亲和性。有长效作用(缓释性)。能降低药物毒性。能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缓释制剂:系指在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延长药效目的的制剂。 控释制剂:系指药物能在设定的时间内自动地以设定的速度释放的制剂。

包合物(Inclusion compound):是一种分子被包藏在另一种分子的空穴结构中而形成的特殊络合物。包合过程是物理过程而不是化学过程,这种包合并不以化学键结合为特征,属于一种非键型络合物。 包合方法:饱和水溶液法。研磨法。冷冻干燥法。喷雾干燥法。 药物剂型:为适应防治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形式,简称剂型。

液体药剂:是指将药物分散在液体分散介质(溶剂)制成的内服或外用液体制剂。 液体制剂常用附加剂:增溶剂、助溶剂、潜溶剂、防腐剂、矫味剂、着色剂、其他附加剂

混悬剂: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相的液体制剂。微粒的大小一般在0.5~10μm之间,但小到0.1μm、大到50μm的微粒,都是药剂学所涉及的范围。分散介质大多为水,也可以为植物油。 注射剂:系指专供注入体内的一种制剂,由药物、溶剂、附加剂及特制的容器所组成。

气雾剂:系指含药溶液、乳状液或混悬液与适宜的抛射剂封装于具有特制阀门系统的耐压密封容器中而制成的制剂。 气雾剂组成:由抛射剂、药物与附加剂、耐压容器和阀门系统组成的。 片剂(Tablets):是指药物与辅料均匀混合后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

分类:口服用片剂(包衣片、泡腾片、多层片、咀嚼片、分散片、片剂等 )、口腔用片剂(舌下片、含片、口腔贴片)、外用片剂(可溶片、阴道片)

透皮给药剂型:软膏剂、硬膏剂、贴剂、涂剂、气雾剂

透皮给药分类:膜控释型、黏胶分散型、骨架扩散型、微贮库型 口服定时释药系统适合于:具有节律性变化的疾病 软胶囊剂的制备方法:1)滴制法:2)压制法

注射用冷冻干燥制品的特点:适用于在水中不稳定的药物、不能在溶液中加热灭菌的药物,均须制成粉针。 输液:输液指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的注射剂。 输液分类:电解质输液、营养输液、胶体输液、含药输液 热原:注射后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物质的总称 乳剂的基本组成:为油相、水相与乳化剂

颗粒剂(Granules):是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配合而制成的具有一定粒度的干燥颗粒状制剂 颗粒剂分类:可溶性颗粒剂、混悬型颗粒剂和泡腾性颗粒剂

灭菌制剂:系指采用某一物理、化学方法杀灭或去除所有活的微生物繁殖体和芽孢的一类药物制剂。 无菌制剂:系指采用某一无菌操作方法或技术制备的不含任何活的微生物繁殖体和芽孢的一类药物制剂。 置换价:置换价: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基质重量的比值称为该药物对基质的置换价

DV= W/ G-(M-W)

G:纯基质平均栓重;M:含药栓的平均重量;W:每个栓剂的平均含药重量; 物理灭菌法

1.干热灭菌法指利用火焰或干热空气进行灭菌的方法。

1)火焰灭菌法不适宜药品的灭菌,而适用于金属、玻璃、陶瓷等物品的灭菌。

2)干热空气灭菌法在高温干热空气中灭菌的方法。本法穿透力弱、灭菌温度较高,灭菌时间较长。药典规定为160℃~170℃需2小时以上;170℃~180℃需1小时以上;250℃需45分钟。热原经250℃30分钟或200℃以上45分钟可遭破坏。本法适用于既耐热又不允许湿气穿透的物品的灭菌,如注射用油、油脂性基质、玻璃容器、耐高温的药粉等。

2.湿热灭菌法在饱和蒸汽、沸水或流通蒸汽中进行灭菌的方法。

此法灭菌效率高,因为有水分存在,蒸汽潜热大、穿透力强,使微生物的蛋白质更容易变性或凝固而死亡。

1)煮沸灭菌法是把待灭菌的物品放入沸水中加热灭菌的方法,通常煮沸时间为30~60min。

2)流通蒸汽灭菌法是在常压下用100℃流通蒸汽加热杀灭微生物的方法,通常灭菌时间为30~60min。 流通蒸汽法和煮沸灭菌法的灭菌效果不如热压灭菌法可*,不能保证杀灭所有的芽胞,但操作简便、使用安全。适用于一些不耐热且容量小的肌肉注射剂,还可以考虑加入

口服定位释药系统分为:胃定位释药系统、口服小肠释药系统、口服结肠定位释药系统。 抑菌剂。

3)热压灭菌法是用大于常压的饱和水蒸气加热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特点灭菌可*,能杀灭所有细菌繁殖体和芽胞,应用广泛。

灭菌条件 115℃(67kPa),30min;121℃(97kPa),20min;126℃(139kPa),15min。

适用范围凡能耐受高压蒸汽的制剂(如输液、注射液、眼药水、合剂等)、玻璃、金属容器、瓷器、橡胶塞、膜滤过器等均能采用此法。

4)低温间歇灭菌法

适用于不耐高温的制剂的灭菌。但费时、对芽胞的杀灭效果不理想,必要时应加入抑菌剂。

3.射线灭菌法

辐射灭菌法:适合于热敏物料和制剂的灭菌 微波灭菌:适于水性注射液 紫外线灭菌:适于表面灭菌 4.滤过除菌法

是指用除菌滤器除去活的或死的微生物的一种方法。常用的除菌滤器有微孔薄膜滤器(孔径0.22μm)或G6号垂熔玻璃漏斗。本法适用于对热不稳定的药物溶液,以及水和气体的除菌。除菌过程要在无菌条件下操作,以免污染。 化学灭菌法:

用化学药品直接作用于微生物而将其杀死的方法。不能杀死芽胞,仅对繁殖体有效。目的在于减少微生物的数量,控制一定水平的无菌状态。 适用范围不耐热的药物制成注射剂、眼用溶液、眼用软膏、皮试液等。 缓(控)释制剂的体内外评价方法 1)体外释放度试验

(1)释放度试验方法可用溶出度测定第一法(转篮法)与第二法(桨法)的装置,第一法100r/min,第二法50r/min,25r/min(混悬剂)。此外还有转瓶法、流室法等用于缓释或控释制剂的试验。 (2)释放试验的介质、试验安排与释放度标准

① 溶出介质及pH: 常用人工胃液、人工肠液、0.1mol/L盐酸、pH6.8的磷酸盐缓冲液或pH4~8的缓冲液,个别难溶性药物可加入少量十二烷基硫酸钠、异丙醇、乙醇。使用醇类溶出介质,应提供体内外相关依据。溶出介质的量一般要求不少于形成饱和溶液量的3倍,并脱气。

② 取样点的设计与释放标准: 缓释、控释制剂的体外释放度至少应测三个取样点,第一个取样点,通常是0.5h到2h ,控制释放量在30%以下。这个取样点主要考察制剂有无突释效应;第二个取样点控制释放量约50%;第三个取样点控制放量在75%以上,说明释药基本完全。

③ 药物释放曲线的拟合Weibull分布函数 2)体内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

缓(控)释制剂要求进行体内外相关性试验,只有当体内外具有相关性,才能通过体外释放曲线预测体内情况,即用体外溶出或释放试验结果作为制剂产品体内生物利用度特性的指示。

第14篇:药剂发展

一、药物制剂专业发展方向:

1、药物化学对药剂学的挑战构效关系、组合化学、生物学及细胞生物学的发展使化学药物设计更合理、目的性更明确、成功率更高。过去存在的、大量的需要药剂学家解决的问题,如吸收、溶解度、靶向等在药物形成阶段即已完成。

2、制剂处方及工艺设计程序化、标准化随着辅料的标准化和制药设备的计算机化,制剂处方及工艺实现人工智能系统控制,大部分剂型和制剂实现程序设计,计算机操作员即可完成原来需由药剂学家解决的问题。

3、药物传输系统设计理论和技术新型口服缓释及控释系统的设计、靶向给药系统的靶点寻找和定位、无损伤性的其它途径给药系统的设计及方法学研究。

4、生物技术的发展对药剂学的挑战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生物大分子药物品种迅速增加,对非注射给药剂型的要求增加,尤其是安全的、无损伤性的口服给药途径和经皮给药途径剂型的研究是发展的重要方向。

5、基因治疗载体系统基因治疗利用基因转移技术将外源重组基因或核酸导入人体靶细胞内,以纠正基因缺陷或其表达异常。灭活病毒、脂质体和其它微粒是常用载体系统,该传输系统的设计是实现基因有效转移并顺利发达的重要一环。

6、生物芯片成为药物制剂的重要组件生物芯片(biologicalchip)是生物医学领域的革命性突破,生物芯片的规范化、精确化和实用化已成现实并将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医药研究、环境保护和农业等领域。生物芯片的出现将加速基因疗法的发展,大大提高人类基因的破译速度。生物芯片、电脑芯片和微传输系统的完美结合,将实现生物传感、信息控制和反馈、药物传输的一体化。

7、中药剂型现代化的问题中药剂型现代化取决于中药复方的体内外物质基础和药效学基础与中药理论的有机结合。

二:药物制剂专业就业前景

药物制剂作为一门学科,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因为人们生病的时候都离不开它.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药学、药剂学和药物制剂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能在药物制剂和与制剂技术相关联的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工艺设计、生产技术改进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药学、生物药剂学、工业药剂学、药物制剂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药物制剂研究和生产技术的基本训练,具有药物制剂研究、开发、生产技术改造及质量控制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物理化学、药物化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工业药剂学、制剂设备与车间工艺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制剂的研究、剂型设计与改进以及药物制剂生产的工艺设计等技术;

3.具有药物制剂的研究与开发、剂型的设计与改进和药物制剂生产工艺设计的初步能力;

4.熟悉药事管理的法规、政策;

5.了解现代药物制剂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总的来说,药物制剂专业就业前景是非常看好的。

第15篇:药剂自我鉴定

药剂自我鉴定

本人自入校以来思想上进,努力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真思考、体会伟大的思想和先进的理论,并试着在学习中检验和实践,学习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会用正确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药剂自我鉴定。

我学的药学专业,三年的中专生活和社会实践使我在思想认识、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使我掌握了深厚的药学专业知识,我不仅学习了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理学,药剂学等专业知识,还学习了其它的基础医学知识,还积极在课外的实践和实习中,提高自己的操作动手能力和技术。并通过了英语三级,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熟悉计算机的理论和应用技术,如OFFICE等操作。

除了专业学习之外,我还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到校外参加勤工助学工作,暑假期间参加暑假工,通过社会实践来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和工作水平,还常参加各种社会志愿活动等。我曾在xx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实习,初步掌握了药品的检测和取样方法,了解了颗粒车间,片剂车间和胶囊车间的工艺流程及生产的管理等,并受到实习单位的一致好评,自我鉴定《药剂自我鉴定》。

当然,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将继续努力,改进缺点不足,改善学习方法,提高理论水平,在提高自己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也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使自己成为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经过多年在学校的学习,本人对药剂专业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并且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各门功课的考试,成绩突出,得到学校老师的好评。本人在校期间担任XX科课代表和XX委员并在学生会担任XX职务,积极协助老师的教学管理工作,得到老师和同学门的肯定。在学校期间还参加过学校组织的XX实习,基本了解了XX的XX流程(工艺,或者药性等,根据自己的来。),在校期间协助XX教授完成XX课题的研究(或XX化学结构的合成。),并且在XX发表了署名文章。在校期间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过XX中级XX初级XX三级XX四级证书,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出色的完成相关任务。通过在校的学习充实了自己,提高了自己的办事能力,培养了团队精神,。。。。。太多了~怕写不下了~你自己看着编吧~以上大概就是我毕业时候写的鉴定,自己编的,很简单的!

【扩展阅读篇】

1.∶评论的话2.∶含有说明、解释或评论的话;作说明或讲解用的话偶尔有对正文的讲解和带解释性的注,但无评语3对某人的看法与对这人的感觉详细解释评论的话。清 唐鉴 《廪贡生王府君墓志铭》:“昔年官京师,阅 倭艮峯 日记,见其上方评语,有曰‘子 涵 子 洁 ’者,问之,则其 河南 同志 王检心、王涤心 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就将这本册子的记载,改做了小说体裁,剖作若干回,加了些评语。” 赵树理 《三里湾·决心》:“ 玉生 一时想不出适当的评语来,只笼统地说:‘我觉着你各方面都很好!’” 编辑本段评语范文X同学是个文静懂事的女孩,踏实、稳重、有礼貌,时刻起着模范带头作用,给同学们作出表率。上课时用心听讲的神情,让人感到你的专注、认真。你的作业干净整洁、字迹又漂亮,令老师感到非常满意。你思维灵活,接受能力较强,勤于思考,大胆质疑。你的学习成绩一直都很好,在班里是一个的好女生。愿你永远健康、漂亮、快乐、上进,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做一个强者、胜利者!你的聪明加上勤奋好学会令你成功,老师深深地祝福你。

第16篇:药剂岗位职责

第二章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第三节药剂科室主任(副主任)及专业技术职务职责

一、药剂科主任(副主任)职责

l、在院长领导下,领导药剂科各项工作。制定药剂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2、拟定药材预算、采购计划,经院长批准后组织实施。

3、组织领导药品调配与制剂工作。指导或亲自参加复杂的药剂调配和制剂。保证配发的药品质量合格。

4、督促和检查毒、麻、限、剧、贵重药品的使用,管理以及药品检查监督工作,领导所属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确保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5、经常深入科室,了解需要,征求意见,主动供应。得知有危重病员抢救时,组织人员积极参加,主动配合。

6、领导所属人员进行业务学习,进行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的意见。

7、督促检查各科室的药品使用,管理情况。

8、组织中草药的加工炮制和改革剂型,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

9、组织及指导实习和进修人员的技术指导工作。

10、组织实施药品盘点、统计工作。

11、确定本科人员轮换和值班。

副主任协助主任负责相应的工作,主任不在时履行主任职责。

二、主任(副主任)中、西药剂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指导本科各项业务技术工作。

2、指导复杂的药剂调配和制剂,保证配发的药品质量合格、安全有效。

3、督促检查毒、麻、限、剧、贵重药品使用管理以及药品检查监督工作,负责药品真伪、优劣的鉴别。

4、经常深入科室,了解用药情况,征求用药意见、介绍新药,必要时参加院内疑难病例大会诊及病例讨论。

5、开展科学研究,配合临床开展新剂型、新技术。

6、担负教学工作,指导进修生、实习生学习,做好科内各级人员业务技术培养提高工作。

副主任药师,参照主任药师职责执行。

三、主管(中、西)药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和主任药师领导下进行工作。

2、负责指导本科室技术人员对药品调配、制剂工作。

3、负责药品检查、监督、保证药品质量符合药典规定。

4、组织参加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配合临床研究制作新药及中草药提纯,了解使用效果、征求意见、改进剂型、提高疗效。

5、检查毒、麻、限、剧、贵重药品和其他药品的使用、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担任教学和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组织本科室技术人员的业务学习。

四、药师(士)职责

l、在科主任领导和主管药师指导下进行工作。

2、参加药品调配、制剂工作。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

3、负责药品检查鉴定和药检仪器的使用保养,保证药品质量符合药典规定。

4、参加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配合临床研究制作新药及中草药提纯,了解使用效果,征求意见、改进剂型,并经常向科室介绍新药知识。

5、检查毒、麻、限、剧、贵重药品和其他药品的使用、管理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向上级报告。

6、担负教学和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指导药剂士、调剂员的业务学习和工作。

7、承担值班任务。

第17篇:药剂词汇

剂型英语大全

1.Adj:药用辅料(Pharmaceutic Adjuvant) 稀释剂(Diluent Agent) 黏合剂(Binder)

崩解剂(Disintegrating Agent) 润滑剂(Lubricant) 基质(Base)

芳香剂(Flavoring Agent) 甜味剂(Sweetening Agent) 着色剂(Coloring Agent)

防腐剂(Preservative or Antiseptics) 抗氧化剂(Antioxidant) 包衣剂(Coating Materials) 成膜材料(Film-Forming Materials) 溶剂(Solvent) 增溶剂(Solubilizer)

润湿剂(Wetting Agent or Moistening Agent) 吸附剂(Absorbent) 助滤剂(Filtering Aid) 乳化剂(Emulsifying Agent) 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 助悬剂(Suspending Agent) 增稠剂(Viscosity Increasing Agent) 增塑剂(Plasticizer) 螯合剂(Chelating Agent)

透皮促进剂(Transdermal Enhancer) 气雾抛射剂(Aerosol Propellant) 起泡剂(Foaming Agent)

酸碱调节剂(Acidifying or Alkalizing Agent) 缓冲剂(Buffering Agent) 2.Aer:气雾剂(Aerosol) 吸入气雾剂(Inhalation Aerosol) 吸入粉雾剂(Powder for Inhalation) 非吸入气雾剂(Non-Inhalation Aerosol) 非吸入粉雾剂(Non-Inhalation Aerosol Powder) 外用气雾剂(Topical Aerosol, Skin Aerosol) 喷雾剂(Spray)

药用泡沫剂(Medicated Foam, Cutaneous Foam) 鼻腔用喷雾剂(Nasal Spray) 3.Cap:胶囊剂(Capsules) 硬胶囊剂(Hard Capsules) 软胶囊剂(Soft Capsules)

肠溶胶囊剂(Enteric-coated Capsules, Enteric-Microencapsulated Capsules, Gastro-resistant Capsules, Delayed-release Capsules) 缓释胶囊剂(Sustained-release Capsules, Extended-release Capsules) 控释胶囊剂(Controlled-release Capsules, Modified-release Capsules) 直肠用胶囊(Rectal Capsules) 4.EarD:滴耳剂(Ear Drops) 分为溶液型滴耳液(Otic Solution) 混悬型滴耳液(Otic Suspension) 洗耳剂(Ear Washes)

5.EyeD:滴眼剂(Eye Drops) 溶液型滴眼剂(Ophthalmic Solution) 混悬型滴眼剂(Ophthalmic Suspension) 眼内注射溶液(Intraocular Solution) 眼用洗剂(Eye Lotion)

6.EyeO:眼膏剂(Eye Ointment , Ophthalmic Ointment) 眼用乳膏(Ophthalmic Cream) 眼用凝胶(Ophthalmic Gel) 7.Gel:凝胶剂(Gel) 混悬凝胶剂(Otic Gel) 局部用凝胶剂(Topical Gel) 胶浆剂(Mucilage , Jelly) 火棉胶剂(Collodion) 8.Gran:颗粒剂(Granules)

细粒剂(Fine Granules, Micro-Granules) 可溶颗粒剂(Soluble Granules) 混悬颗粒剂(Suspension Granules) 泡腾颗粒剂(Effervescent Granules) 肠溶颗粒剂(Gastro-resistant Granules) 缓释颗粒剂(Sustained-release Granules) 控释颗粒剂(Controlled-release Granules) 9.Inj:注射剂(Injection) 乳状液(Injectable Emulsion) 混悬液(Injectable Suspension) 静脉滴注用输液(Intravenous Infusion) 注射用灭菌粉末(Powder for Injection)

注射用浓溶液(Concentrated Solution for Injection) 植入剂(Implants , Inserts) 10.Lin:搽剂(Liniment) 11.Lot:洗剂(Lotion)

12.NasD:滴鼻剂(Nasal Drops), 鼻腔用溶液(Intra-nasal Solution) 鼻腔用混悬液(Intra-nasal Suspension) 洗鼻液(Nasal Wash) 鼻用胶浆(Nasal Jelly) 13.Oint:软膏剂(Ointment), 乳膏剂(Cream) 糊剂(Paste)

阴道霜(Vaginal Cream) 14.OraL:口服制剂 口服液体制剂(Oral Liquid) 口服溶液剂(Oral Solution) 口服混悬剂(Oral Suspension) 口服乳剂(Oral Emulsion) 口服滴剂(Oral Drops)

口服干混悬剂(for Oral Suspension) 合剂(Mixture) 酏剂(Elixir) 乳浆剂(Magma) 15.Pat:贴剂(Patches) 透皮贴剂(Transdermal Patches) 16.Pel:膜剂(Pellicles) 口服膜剂(Oral Pellicles) 黏膜外用药膜(Film) 牙周条(Strips) 17.Pil:丸剂(Pills) 滴丸(Dripping Pills) 糖丸(Sugared Pills)

耳丸(Ear Pellets,Otic Pellets)

眼丸(Eye Pellets, Ophthalmic Pellets, Ocular System) 小丸(Pellets)

缓释小丸(Sustained-release Pellets) 18.Powd:散剂(Powder) 内服散剂(Oral Powder) 局部用散剂(Topical Powder) 撒布剂(Dusting Powder)

口服泡腾散剂(Effervescent Oral Powder) 19.Sol: 溶液剂(Solution) 局部用溶液(Topical Solution) 灌肠剂(Enema)

直肠用溶液(Rectal Solution) 灌洗液(Irrigation Solution) 透析液(Dialysis Soution)

含漱液(Gargle, Oral Rinse, Mouthwash) 吸入溶液剂(Inhalation Solution) 雾化用溶液(Solution for Nebulisation) 20.Sup:栓剂(Suppositories), 直肠栓(Rectal Suppositories)

阴道栓(Vaginal Suppositories , Pearies) 耳栓(Aurisuppositories) 21.Syr:糖浆剂(Syrup) 干糖浆(Dry Syrup)

舐剂(或称润喉止咳糖浆Linctus)。 22.Tab:片剂(Tablets), 普通片(Uncoated Tablets)

包衣片(Coated Tablets, Film-coated Tables, Sugar-coated Tablets) 口含片(Buccal Tablets,Troches) 舌下片(Sublingual Tablets) 咀嚼片(Chewable Tablets) 分散片(Dispersible Tablets) 泡腾片(Effervescent Tablets) 阴道片(Vaginal Tablets)

阴道泡腾片(Vaginal Effervescent Tablets) 速释片(Rapid-release Tablets)

缓释片(Sustained-release Tablets、Extended-release Tablets或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控释片(Controlled-release Tablets、Accelerated-release Tablets 或Pulsatile-release Tablets) 肠溶片(Enteric-coated Tablets或Gastro-resistant Tablets或Delayed-release Tablets) 口分散片(Orodispersible Tablets) 纸型片(Chart Tablets)

口腔粘贴片(Muco-adhesive Tablets) 溶液片(Soluble Tablets)

外用片(Tablets for External Use或Topical Solutions Tablets) 模制片(Molded Tablets) 锭剂(Lozenges或Pastilles)。 23.Tin: 酊剂(Tincture)。 醑剂(Spirit)。 24.其他剂型 Application(敷贴)

Aromatic Water(芳香水剂) Cement (胶接剂) for Dip(浸蘸用) Fluid Extract(流浸膏) Gums(胶姆剂) Lemonade(柠檬水剂) Liposome(脂质体)

Liquid for Cutaneous Applications(皮肤敷贴用液体制剂) Medicated Chewing Gums(药用咀嚼胶姆剂) Medicated Foams(药用泡沫剂) Microsphere(微球)

Nail Solution or Nail Lacquer(指甲液或涂剂) Ophthalmic Inserts(眼用植入剂) Oxymel(醋蜜剂) Paint(涂抹) Plaster(贴膏) Pledgets(拭抹剂) Poultice(泥罨剂)

Scalp Application Shampoos(洗发剂) Stilus(棒) Tape(胶带剂)

Topical Suspension(外用混悬剂) Baota Lozenges(宝塔糖)

第18篇:药剂总结

十、气雾剂

aerosol 气雾剂:药物与适宜抛射剂封装于具有特制阀门系统的耐压容器中,使用时借助 抛射剂的压力将内容物呈雾状喷出,用于肺部吸入或直接喷至腔道黏膜、皮肤及空间消毒的制剂。

propellents 抛射剂:在气雾剂中起动力作用,是压力的来源,兼作药物的溶剂或稀释剂。

1、气雾剂含抛射剂,喷雾剂手动机械泵将药物喷出,粉雾剂由患者主动吸入药物。

2、气雾剂优点:速效。定位。药物稳定。使用方便。生物利用度高。给药剂量准确。刺激小。

3、二相气雾剂:溶液型,气液两相组成。三相气雾剂:混悬型与乳剂型,气液液和气液固。油包水、水包油、混合型。

4、影响吸收的因素:呼吸气流、颗粒大小、药物性质、制剂性质。微粒在0.5到5微米范围最好。

5、气雾剂组成:抛射剂、药物与附加剂、耐压容器、阀门系统。

6、抛射剂:氢氟烷烃类、二甲醚。

九、软膏剂、眼膏剂、凝胶剂、膜剂 Ointments 软膏剂: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均匀混合后制成,具有适当稠度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Cream 乳膏剂:用乳剂型基质制成的易于涂布的软膏剂

Bases 基质:软膏剂形成和发挥药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药物的理化性质、释放和吸收都有重要影响。 Eye ointments 眼膏剂: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专供眼用的灭菌软膏剂。

Gels 凝胶剂: 药物与能形成凝胶剂的辅料制成的均

一、混悬或乳剂型的胶状稠厚液体或半固体制剂。Films 膜剂:将药物溶解或分散于成膜材料中或包裹于成膜材料隔室内,通过成膜机制成的薄膜状分剂量制剂。

1、软膏剂基质分为油脂型、乳剂型、水溶型,乳剂

型最重要。软膏剂分为溶液型和混悬型。

2、乳剂型基质由水相、油相及乳化剂三部分组成。

分为水包油和油包水两型。常用油相为硬脂酸、蜂蜡、石蜡、高级脂肪醇,有时为调节稠度加入液状石蜡、凡士林或植物油。

3、乳剂型基质与乳剂区别在于常用的油相多数为固

体,有硬脂酸、蜂蜡、固体石蜡、高级脂肪醇等,为了调节稠度可加入液状石蜡、凡士林或植物油等。碳原子数18的硬脂酸为常用脂肪酸。

4、用于眼部和烧伤时要灭菌。

5、软膏剂制备三法:研和法,熔和法、乳化法。

6、乳膏剂体外实验法:离体皮肤法、半透膜扩散法、

凝胶扩散法、微生物扩散法。

7、乳膏剂的基质和处方分析(调节稠度和辅助乳化

剂概念)。

8、眼膏剂选用黄凡士林、羊毛脂、液状石蜡为基质。羊毛脂有一定的表面活性作用,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和粘附性,使眼膏易与泪液混合,并易于附着于眼膜上,使基质中药物更易穿透。

9、眼膏剂要滤过灭菌,装量不超过5克

10、凝胶剂的分类:按作用部位分类:全身用和局部用。按分散系统分类:单相和双相。

11、卡波姆(聚羧乙烯)比较重要,其处方中氢氧化钠的作用是PH调节剂。

12、膜剂三种成膜材料:聚乙烯醇(P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羟丙甲纤维素(HPMC)

13、膜剂组成:主药,成膜材料,增塑剂,着色剂,表面活性剂,脱膜剂。着色剂色素、TiO2,增塑剂:山梨醇、甘油、丙二醇。填充剂:碳酸钙、二氧化硅、淀粉、糊精。表面活性剂:聚山梨酯80,十二烷基硫酸钠,豆磷脂。脱膜剂:硬酯酸,甘油,液体石蜡。

14、膜剂的制备工艺:匀浆制膜法、复合制膜法、热塑制膜法。

八、栓剂

Suppositories 栓剂:将药物和适宜的基质制成的具有一定形状供腔道给药的固体状外用制剂

Displacement value 置换价: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基质重量的比值。

1、一般应根据药物性质选择与药物溶解性相反的基质,有利于药物释放、增加吸收。

2、栓剂的两种基质:油脂性基质和水溶性基质。油脂性基质:可可豆脂(贝塔型最稳定,熔点34度)、半合成或全合成脂肪酸甘油脂(硬脂酸丙二醇酯为全合成)。水溶性基质:甘油明胶(多用于阴道栓)、聚乙二醇(PEG)对黏膜有一定刺激性。泊洛沙姆(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可用于栓剂基质)。聚氧乙烯 40硬脂酸酯。

3、附加剂:硬化剂、增稠剂、乳化剂、吸收促进剂、着色剂、防腐剂、抗氧剂。增稠剂常用氢化蓖麻油、单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铝。吸收促进剂常用表面活性剂和氮酮。

4、置换价的计算:

5、全身作用栓剂要求迅速释放药物,塞入距肛门2cm处,可不经过肝脏首过作用。

6、栓剂制备:冷压法和热熔法。

7、栓剂质量检查:融变时限:脂肪性基质的栓剂3粒均应在半小时内全部融化、软化或触压时无硬心。水溶性基质的栓剂3粒在一小时内全部溶解,如有一粒不合格应另取3粒复试,均应符合规定。

8、栓剂制备过程中模孔内涂的润滑剂:脂肪性基质的栓剂用水溶性润滑剂软肥皂甘油乙醇混合液。反之亦然。油溶性润滑液如液状石蜡和植物油。

四、液体制剂

Liquid preparation 液体制剂:药物分散在分散介质中制成的可供内服或外用的液体形态的制剂。

Preservative 防腐剂: Flavoring agent 矫味剂:为掩盖和矫正药物制剂的不良臭味而加到制剂中的物质。

物微粒被水湿润的附加剂。

Suspending agent助悬剂:能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以降低微粒的沉降速度或增加微粒亲水性的附加剂。 Surfactant(surface active agent):表面活性剂:具有很强的表面活性,能使液体的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

Micell 胶束:当表面活性剂水溶液达到一定浓度后,许多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疏水部分相互吸引、缔合在一起,形成了缔合体。

Critical micell concentration,CMC: 临界胶束浓度: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溶液中开始缔合开成胶束时的最低浓度。

Hydrophile-lipophile balance HLB:亲水亲油平衡值: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和力。

Solubilizer/solubilization:增溶/潜溶剂:具有增溶能力的表面活性剂称为增溶剂.Coloring agents 着色剂:

Hydrotropy agent:助溶剂: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第三种物质在水中形成可溶性分子间的络合物、复盐或缔合物等,以增加药物的溶解度,称为助溶。加入的第三种物质称为助溶剂。

Cosolvency/cosolvent:潜溶/潜溶剂:能提高难溶性药物溶解度的混合溶剂,称为潜溶剂.

Solutions 溶液剂:药物溶解于溶剂中所形成的澄明液体制剂。

Syrups 糖浆剂:含药物或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浓度为85%克每毫升或64.7&克每克。

Aromatic waters 芳香水剂:芳香挥发性药物的饱和或近饱和的水溶液。

Spirits 醑剂:挥发性药物的浓乙醇溶液。 Salting out 盐析:电解质的强烈水化作用,结合了大量的水分而破坏了水化膜,使高分子化合物凝结而沉淀。

Sol 溶胶剂:指固体药物微细粒子分散在水中形成的非均相分散体系。溶胶剂动力学稳定,高分子溶液剂热力学稳定。

Electric double layer:双电层: Zeta-potential贼它-电位 Tyndall effect:丁达尔效应: Brown movement布朗运动: Suspensions 混悬剂: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相的液体制剂。

Flocculation/flocculating agents:絮凝/絮凝剂:混悬微粒形成絮状聚集体的过程。加入的电解质称为絮凝剂。

Deflocculation/deflocculating agents反絮凝/反絮凝剂:使絮凝状态变为非絮凝状态的过程。加入的电解质称为反絮凝剂。

Wetters/wetting agents:润湿剂:能增加难溶性药Emulsions乳剂:互不相溶的两相液体混合,其中一相液体以液滴状态分散于另一相液体中形成的非均相的液体制剂。

Submicron emulsions亚微乳: Microemulsions 微乳

普通乳(emulsion):乳滴1~100μm,乳白色不透明液体,热力学不稳定体系

亚微乳(submicron emulsion):乳滴0.1~0.5 μm,常作为胃肠外给药的载体,如静脉注射乳剂 微乳(microemulsion):乳滴

Emulsifying layer乳化膜:乳滴周围天成的乳化剂膜。

Emulsifier/emulsifying agent乳化剂:显著降低油/水两相之间的界面张力,在分散相液滴表面形成牢固乳化膜。

Creaming分层:乳剂放置后出现分散相粒子上浮或下沉现象。

Coalescence合并:乳化膜破裂导致乳滴变大。 breaking破裂:乳剂分为不相混溶的油水两相。

1、液体制剂分为均相液体制剂和非均相液体制剂。均相包括低分子和高分子(亲水胶体)。非均相包括溶胶剂(疏水胶体)、混悬剂、乳剂。

2、溶剂按介电常数分为极性、半极性和非极性。极性:纯化水、甘油、二甲基亚砜。半极性:乙醇、丙二醇、聚乙二醇。非极性:脂肪油、液体石蜡、油酸乙酯。

3、中国药典对液体制剂染菌数的要求:中服药品1g或1ml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液体制剂1ml含细菌数不得超过100个,霉菌、酵母菌数不超过100个;外用药品1g或1ml不得检出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钯葡萄球菌。

4、常用防腐剂:尼泊金类、苯甲酸及其盐、山梨酸及其盐、苯扎溴铵(新洁尔灭,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醋酸氯已定。

5、甜味剂:蔗糖和单糖浆、甘油、山梨醇、甘露醇、糖精钠。

6、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制成可溶性盐:难溶性弱酸和弱碱性药物,可制成盐而增加其溶解度。加入助溶剂:难溶性药物与加入的助溶剂可以溶剂中形成可溶性分子间的络合物、复盐或缔合物,以增加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性。加入增溶剂:表面活性剂在水中形成胶束。加入潜溶剂:为了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性,常常使用两种或多种混合溶剂,在混合溶剂中各溶剂达到某一比例时,药物的溶解度出现极大值,这种溶剂称为潜溶剂。引入亲水基团:难溶性药物分子中引入亲水基团

可增加在水中的溶解度。

7、表面活性剂分为离子型和非离子型。离子型又可

分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两性离子型。阴离子超过了溶解度,两种溶液混合时药物溶解度降低而析出,为了缓释,有毒药或剂量小的不可。

19、混悬剂的质量要求:药物本身化学性质稳定,型包括高级脂肪酸盐、硫酸化物、磺酸化物。阳离子型包括洁尔灭(苯扎氯铵)和新洁尔灭(苯扎溴铵)。两性离子型包括卵磷脂。

8、HLB值越高,亲水性越强。越低,亲油性越强。

计算:亲水减亲油加七。

9、表面活性剂的生物学性质: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毒性,刺激性。

10、低分子溶液剂:小分子药物以分子或离子形

式分散在溶剂中形成的均相的液体制剂。

11、高分子溶液剂的热力学性质:热力学稳定,

破坏水化膜的方法有两种:加入大量电解质和加入大量脱水剂。

12、高分子溶液剂的制备需经历有限溶胀和无限

溶胀过程。有限:高分子内部空隙进水。无限:高分子分散到水中。

13、决定乳剂类型的因素最主要的是乳化剂的

HLB值和油水两相比例,其次是形成乳化膜的牢固性、相容积比、温度、制备方法等。

14、乳剂由水相、油相和乳化剂三者组成,缺一

不可。形成液滴的液体称为分散相,另一相为分散介质。

15、乳化剂:阴离子型乳化剂、非离子型乳化剂。

天然乳化剂:阿拉伯胶、西黄著胶、明胶、杏树胶、卵黄胶、卵黄。固体微粒型乳化剂:水包油型:MgOH,AlOH,SiO2,硅皂土。油包水型:CaOH,ZnOH,硬脂酸镁。辅助乳化剂:与乳化剂合并使用能增加乳剂稳定性的乳化剂。增加水相粘度:甲基纤维素、CMC钠,琼脂。增加油相粘度:鲸蜡醇、蜂蜡、硬脂酸、硬脂醇等。

16、乳剂制备方法:干胶法(油中乳化剂法,适

用于阿拉伯胶……)、湿胶法(水中乳化剂法)、新生皂法,两相交替加入法,机械法,二步乳化法(常用于制备复合乳),纳米乳的制备。

17、乳剂的不稳定性:

Creaming分层:乳剂旋转后出现分散相粒子上浮或下沉的现象。

Flocculation絮凝:乳剂中分散相的乳滴发生可逆的聚集现象。

Phase inversion转相:乳剂由于 某些条件的变化而改变乳剂类型。 Coalescence合并:乳剂中的乳滴周围有乳化膜丰在,但当乳化膜破裂后导致乳滴变大。

Breaking破裂:合并进一步发展使乳剂分为油、水两相。

酸败:乳剂受外界因素及微生物的影响,使油相或乳化剂等发生变化而引起变质的现象。

18、混悬剂的形成条件:难溶性药物,药物剂量微粒大小根据用途不同可变。沉降速度应慢,沉降后不结块,轻摇即散,有一定粘度,外用易涂布,颗粒细腻均匀。

20、混悬剂的制备方法:分散法,凝聚法(物理凝聚法和化学凝聚法)。

21、混悬剂质量评定:沉降容积比(sedimentation rate)的测定,是指沉降物的容积与沉降前混悬剂的容积之比。静止3小时后不得小于0.9。重新分散实验,贼塔电位测定,絮凝度的测定,微粒大小的测定,流变学测定。

1、混悬剂的稳定剂:包括助悬剂、润湿剂、絮凝剂、反絮凝剂。

2、助悬剂:能增加分散介质的黏度,以降低微粒沉降速度,增加微粒的亲水性,防止结晶的转型。常用的有低分子和高分子助悬剂。低分子包括甘油、山梨醇、糖浆剂等,高分子主要有天然的(阿拉伯胶、西黄蓍胶、桃胶等)、合成或半合成的(纤维素类: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最常用、羟丙基纤维素、羟丙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卡波普、聚维酮、葡聚糖)。硅皂土,触变胶。

3、润湿剂:能增加难溶性药物微粒被水湿润的附加剂。疏水性药物必加润湿剂。最常用的为HLB值在7到9之间的表面活性剂,如聚山梨酯类、聚氧乙烯脂肪醇醚类、聚氧乙烯蓖麻油类、泊洛沙姆。

4、絮凝剂与反絮凝剂:使混悬剂产生絮凝作用的附加剂。反絮凝作用的附加剂。

五、注射剂与滴眼剂

Injections 注射剂: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灭菌溶液、乳状液、混悬液,以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无菌粉末或浓溶液。

Pyrogens 热原:注射后能引起人体特殊致热反应的物质。

Iso-osmotic等渗:注射液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时称为等渗溶液。

Isotonic等张:与红细胞膜张力相等的溶液。 Intravenous infusion输液: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注射液,注射量从100至数千ml。

Freezing drying冷冻干燥:药物溶液预先冻结成固体,然后在低温低压条件下,从冻结状态下不经过液态而直接升华除去水分的一种干燥法。

Eye drops滴眼剂:直接用于眼部的无菌外用液体制剂。

Sterilization灭菌: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所有致病和非致病的微生物及细菌的芽胞全部杀灭。

Antiseptic 防腐:采用低温或化学药品防止和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

Disinfection消毒:用物理和化学方法交病源微生

物杀死。

1、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主要是指直接注入体内或直

接接触创伤面、黏膜等的一类制剂。灭菌制剂是制成再杀掉微生物繁殖体和芽胞,无菌制剂是直接无菌制备。

2、注射剂特点:起效快、剂量准确、不能口服给药

的病人,不能口服的药物,定位靶向长效作用。

3、注射剂的分类:按分散系统分为溶液型、混悬型、

乳剂型和注射用无菌粉末(粉针)。按注射体积分为小体积注射剂(针剂)和大体积注射剂(输液)。

4、注射剂的给药途径:静脉iv:分为静脉推注与滴

注,推注5到50ml.滴注数千ml。肌内im:臀肌和上臂三角肌,1到5ml。皮下sc:1到2ml,胰岛素。皮内ic:小于0.2ml,青霉素皮试等过敏性试验。脊椎腔:小于10ml,ph5到8,渗透压与脊椎液相等,不得加抑菌剂。

5、注射剂的质量要求:8个:2无2性2压ph澄明

度。无菌。无热原(注射剂特有的质量要求)。安全性(组织刺激和毒性反应)。稳定性(贮藏)。渗透压(注射剂的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或相近,肉芽肿)。降压物质(要符合规定)。Ph值(与血液的7.4相等或相近,一般控制在4到9)。澄明度(少量有肉眼可见的浑浊或异物)。

6、注射剂的溶剂包括注射用水、注射用油和非水溶

液。

7、注射用水: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水。制备:反渗

透法、离子交换法、蒸馏法(最常用)。注射用油:大豆油,酸值、碘值、皂化值为评定指标。非水溶液:乙醇(浓度超过10%肌内注射会有疼痛感)。丙二醇、聚乙二醇、甘油。

8、热原由磷脂、脂多糖、蛋白质组成的有机高分子

复合物。热原等于内毒素等于脂多糖。

9、热原性质:耐热性、水溶性、不挥发性、滤过性、

吸附性、被化学试剂破坏。

10、热原污染途径:溶剂带入、原料带入,制备

过程带入、灭菌后带入、输液器带入、使用的器具带入。

11、除去热原的方法:容器上的:高温法和酸碱

法。水中的:离子交换法、凝胶过滤法、反渗透法。溶液中的:吸附法和超滤法。

12、热原检查法:家兔法(体内检查法)和鲎试

剂法(体外检查法,更灵敏)。

13、灭菌方法:物理灭菌法(干热、湿热、射线、

滤过)和化学灭菌法(气体灭菌法、药液消毒法)。化学杀菌剂仅对繁殖体有效,不能杀来芽胞。

14、F和F0值是验证灭菌可靠性的参数。

15、滤器种类与特点:粗滤滤器:砂滤棒、板框

式压滤器、钛滤器。精滤滤器:垂熔玻璃滤器、微孔膜滤器、超滤膜滤器。

16、输液中不得添加抑菌剂和产生过敏反应的异性蛋白及降压物质。

17、渗透压调节的计算。两种方法。

18、输液制备要点:车间洁净度、配液、滤过、灌封、灭菌。

19、输液质量评价:与注射剂差不多,澄明度要求高:每1ml输液中含10微米以上的微粒不得超过20粒,含25微米的微粒不得超过2粒。20、滴眼剂的质量要求:ph:5到9.渗透压,范围相当于浓度为0.5%到1.6%的氯化钠溶液。无菌。稳定性。澄明度。黏度。

21、药物经角膜(脂溶性药物)和结膜(亲水性药物)两条途径吸收。

22、影响吸收的因素:生理因素(角膜通透性、药物从眼睑的溢出、药物从外周血管消除、刺激性)。剂型因素(药物脂溶性、表面张力、黏度、渗透促进剂)给药方法。

23、滴眼剂的附加剂:ph调节剂、等渗调节剂、搞氧剂、助悬剂与增稠剂、防腐剂。

Powders 散剂:一种或数种药物与适宜的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而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可外用也可内服。

Granules颗粒剂: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合而制成具有一定粒度的干燥颗粒状制剂。

Capsules胶囊剂:将药物(或加有辅料)填装于空心硬质胶囊中或密封于弹性软质胶囊中而制成的固体制剂。

Base adsorption基质吸附率:

Pills丸剂:药物与适宜的辅料以适当的方法制成的球状或类球状的固体制剂。

1、散剂的制备流程:物料前处理,粉碎(干法粉碎:干燥后粉碎和湿法粉碎:加水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等量递加混合法(研配法):量小的药物研细后,加入等体积其他药物细粉混匀,如此倍量增加混合至全部混匀,再过筛混合即成。

2、分剂量:将混合均匀的散剂,按重量要求分成等重份数的过程。

3、散剂质量检查:七号筛。临界相对湿度(水溶性药物)。

4、胶囊剂的分类:根据囊壳的差别分为硬胶囊和软胶囊(胶丸),进一步分出第三类肠溶胶囊剂。

5、胶囊剂的特点:掩盖药物不良嗅味,生物利用度高,弥补其它固体剂型的不足,缓释和定位释药。

6、丸剂分类:滴丸剂,糖丸,小丸(微丸)。

7、滴丸剂的基质:水溶性基质:PEG类,肥皂类(硬脂酸钠)和甘油明胶。脂溶性基质: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氢化植物油,虫蜡。

Dosage form剂型:适合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

Pharmaceutics药剂学:研究药物剂型的基本理论、

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Pharmacopoeia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标准、规格的法典。(填空:一般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组织编辑、出版,并由政府颁布、执行,具有法律约束力。)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 药物制剂:各种剂型中都包含有许多不同的具体品种,称其为药的制剂。 Sustained-release缓释 Controlled-release控释

1、药物剂型的重要性: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

(MgSO4)、作用速度、降低或消除毒副作用、靶向作用、有些影响疗效。

2、处方指医疗和生产部门用于药剂调制的一种重要

书面文件。OTC非处方药。 第七章 片剂 Tablets 片剂:药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匀压制而成的圆片状或异形片状固体制剂,可供内服和外用。

Excipients/adjuvants辅料:片剂中除有主药外还有其他的非治疗性物质。 Fillers填充剂(稀释剂):主要用来增加片剂的重量或体积,从而便于压片。 Adhesives 黏合剂:某些药物粉末本身不具有黏性或黏性较小,需要加入淀粉浆等黏性物质,才能使其黏合起来,这时所加入的黏性物质就称为黏合剂。 Moistening 润湿剂:本身具有黏性的粉末,只需加入适当的液体就可将其本身固有的黏性诱发出来,这时所加入的液体就是润湿剂。 Disintegrants 崩解剂:使片剂在胃肠液中迅速裂碎成细小颗粒的物质。 Effervescent disintegrant 泡腾崩解剂:专用于泡腾片的特殊崩解剂,最常用的是碳酸氢钠与枸橼酸钠的混合物。

Lubricants 润滑剂:降低药片与冲模孔壁之间摩擦力的物质。

Glidants 助流剂:降低颗粒之间摩擦力从而改善粉末流动性的物质。

Antiadherent 抗黏剂:防止原辅料黏着于冲头与冲模表面的物质。 Coating 包衣:在片剂的外表面均匀地包裹上一定厚度的衣膜,是制剂工艺中的一种单元操作。 Diolution/release rate溶出度/释放度

1、片剂分为普遍压制片(素片或片芯)和包衣片。

包衣片分为:糖衣片、薄膜衣片、肠溶衣片、泡腾片、咀嚼片、多层片、分散片、舌下片、口含片、植入片、溶液片、缓释片和控释片、阴道片。

2、泡腾片和分散片的区别:泡腾片中遇水产生的二

氧化碳使崩解,且药物应该是易溶性的。分散片是遇水迅速崩解并均匀分布,所含药物是难溶性的。在20度正负一度的100ml水中,振摇3分钟即可崩解分散并通过二号筛。

3、不用崩解剂的有咀嚼片、口含片、缓释片。

4、四大辅料:填充剂:1老三样(淀粉、糖粉、糊精),2粉末直压用的新型(乳糖,可压性淀粉也叫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也叫干黏合剂),3无机盐类(硫酸钙常用),4甘露醇。

5、润湿剂:蒸馏水和乙醇。黏合剂:1淀粉浆(最常用,制法有煮浆和冲浆,利用淀粉能够糊化的性质)。2纤维素类:包括CMC钠(用于可压性较差的),羟丙基纤维素HPC,甲基纤维素和乙基纤维素MC和EC(常用于缓释中),羟丙甲纤维素HPMC,聚维酮PVP。

6、崩解剂:1干淀粉(最经典,内加、外加和内外加)2羧甲基淀粉钠CMS钠。3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4交联聚维酮PVP。5交联羧甲基纤纤素钠CCNa(有交联键,不溶于水)。6泡腾崩解剂。7大豆多糖。

7、润滑剂:包括助流剂、抗黏剂、润滑剂。1硬脂酸镁(疏水性润滑剂,用量过大会导致溶出迟缓)。2微粉硅胶(最好,亲水助流剂)。3滑石粉(助流剂)。4氢化植物油(喷雾干燥法制得的优良润滑剂)。5聚乙二醇类与月桂酸醇硫酸镁(水溶性润滑剂)

8、粉末直压所用的辅料:1乳糖:填充剂。2预胶化淀粉:填充剂、黏合剂和崩解剂。3微晶纤维素:填充剂、崩解剂、助流剂、粘合剂。4羟丙基纤维素HPC:既可做湿法制粒的黏合剂也可做粉末直压的干黏合剂。5羧甲基淀粉钠(CMS钠):崩解剂。6微粉硅胶:助流剂。

9、崩解速度最快的是外加法,溶出速度最快的是内外加法。

10、片剂制备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裂片和顶裂,主要因为压力分布的不均匀以及由此带来的弹性复原率不同,颗粒中细粉太多、颗粒过干、黏合剂黏性较弱或用量不足、片剂过厚以及加压过快也可造成裂片。解决方法:换用弹性小、塑性大的辅料,从整体上降低物料的弹性复原率。2松片:片剂硬度不够。3黏冲:主要原因:颗粒不够干燥、物料较易吸湿、润滑剂选用不当或用量不足、冲头表面锈蚀或刻字粗糙不光。4片重差异超限:主要原因:颗粒流动性不好,细粉太多,加料斗内的颗粒时多时少造成加料的重量波动,冲头与模孔吻合性不好。5崩解迟缓。6溶出超限。7药物中的药物含量不均匀。因为混合不均匀和可溶性成分的迁移。

11、湿法制粒压片步骤:粉碎、过筛、混合、(加黏合剂)造粒、干燥、整粒(重要)、(加润滑剂)总混合、压片。

12、用于压片的物料应该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可压性。

13、制软材标准:轻握成团,轻压即散。

14、制粒目的: 改善可压性,降低损耗; 改善

流动性,使分剂量准确;避免粉末分层;调节崩解、溶出速率;避免细粉飞扬;避免粘冲,拉模等现象;减少松裂现象。

15、干法制片一般包括结晶压片法、干法制粒压

片法、粉末直接压片法。

16、包衣分为糖衣和薄膜衣。薄膜衣又分为胃溶

型和肠溶型和水不溶型。滚转包衣法(最常用)、悬浮包衣法、压制包衣法(避免水分、高温对药物的不良影响)。

17、包衣的目的:防潮、避光、隔绝空气以增加

药物的稳定性;掩盖片剂不良气味;控制药物的释放(如肠溶片)和改善片剂的外观。

18、包糖衣的工序:防水层和隔离层,粉衣层,

糖衣层,有色糖衣层,抛光。

19、胃溶型:羟丙甲纤维素HPMC,羟丙基纤维素

HPC,丙烯酸树脂VI号,聚维酮PVP肠溶型:CAP,HPMCP,PVAP,StyMA。水不溶型:乙基纤维素,醋酸纤维素。

20、片剂的质量检查:1外观性状

2、片重差异(超

出的药片不得多于2片,并不得有一片超过一倍)(包衣后不再检查片重差异)(已规定检查含量均匀度的片剂不必进行片重差异检查)3硬度与脆碎度 4崩解时限 5溶出度或释放度 6含量均匀度

21、不需要测崩解时限的是缓控释片剂、口含片、

咀嚼片。

第19篇:中药药剂

2009年中药药剂试题

一、填空题:

1.药物剂型符合的三性是指安全性、有效性及

2.药厂生产车间一般根据洁净度不同,可分为控制区和洁净区。洁净区一般要求达到1万或100万级标准。

3.散剂常用的混合方法有研磨、混合法。

4.为防止煎膏剂出现“返砂”现象,蔗糖的转化率宜控制在

5.浸出制剂中规定流浸膏浓度为,浸膏为。

6.亲水胶体的稳定性可因加入物质而破坏。

7.凡士林经常作为软膏合并使用。

8.

9.红升丹主要成分是制备。

二、单选题:

1.下列适用于空气灭菌的方法是:

A微波灭菌B紫外线灭菌

C γ射线灭菌Dβ射线灭菌E 60Co辐射灭菌

2.药材浸提时应:

A浸提温度越高越好B浸提时间越长越好C药材粉碎越细越好D细胞内外浓度差越大越好E浸提压力越高越好

3.《中国药典》规定,糖浆中含蔗糖量应不低于:

A50%(g/ml)B60%(g/ml)

C65%(g/ml)D40%(g/ml)E75%(g/ml)

4.增溶作用是表面活性剂( )起的作用

A形成胶团B分子极性基团C多分子膜

D氢键E分子非极性基团

5.我国药典规定制备注射用水的方法为:

A重蒸馏法B离子交换树脂法

C电渗析法D反渗透法E凝胶滤过法

6.脂肪乳剂输液中含有甘油2.5%(g/ml),它的作用是:

A保湿剂B增粘剂

C溶媒D等渗调节剂E药物

7.下列基质释药、对皮肤穿透力最强的是:

A凡士林B O/W型C W/O型D PEGE卡波谱尔

8.要使药物迅速吸收,成人用栓剂纳入直肠的部位应在:

A距肛门口3cm处B距肛门口4cm处

C距肛门口6cm处D距肛门口肛门内1~2cm处E距肛门口肛门内5cm处

9.下列药物中,可以制成胶囊剂的是:

A颠茄流浸膏B土荆介油C陈皮酊D水合氯醛E吲哚美辛

10.片剂包糖衣的顺序是:

A粉衣层→隔离层→糖衣层→有糖色衣层

B糖衣层→粉衣层→有色糖衣层→隔离层

C隔离层→粉衣层→糖衣层→有色糖衣层

D隔离层→糖衣层→粉衣层→有色糖衣层

E粉衣层→糖衣层→隔离层→有糖色衣层

11.压片时可因除()之外的原因造成粘冲。

A压力过大B颗粒含水过多C冲模表面粗糙

D润滑剂有问题E冲模刻字太深

12.吸入用气雾剂要迅速发挥药效,粒径最好为:

A5~15μB3~10uμC0.5~1μD越细越好E2~3μ

13.下列膜剂成膜材料中,应用最多,性能最佳的是:

A明胶BPVAC CMC-NaD海藻酸钠E白芨胶

14.在微囊制备工艺中,可以进行可逆操作的是()过程。

A成囊后B固化前C固化后D氢氧化钠强化前E成囊前

15.热原是指:

A LPSB蛋白质复合物C磷脂多糖D LPS与蛋白质复合物E磷脂

三、多选题:

1.下列哪种方法可以节约机械能:

A水飞法B加液研磨法C混合粉碎D低温粉碎E自由粉碎

2.适用于渗漉提取的有:

A含贵重药的制剂B含毒性药的制剂C含粘性药材的制剂

D高浓度制剂E新鲜的易于膨胀的药材的制剂

3.下列属于热原的基本性质的有:

A水溶性B挥发性C耐高温D滤过性E带电性

4.下列关于影响滴丸圆整度因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液滴愈小,滴丸的圆整度愈好

C液滴在冷却剂中移动速度愈快,滴丸的圆整度愈好

D液滴在冷却剂中移动速度愈快,滴丸的圆整度愈差

E降低液滴与冷却剂的亲和力,能使空气尽早排出,滴丸的圆整度愈好

5.为了延缓药物的释放,可采用下列什么方法:(或者ABE)

A制成难溶性盐Bβ—CD包合物C制成磁性微球

D制成W/O型乳剂E将药物微囊化

四、简答题

1.简述影响湿热灭菌因素。

答案:1.微生物的种类与数量 2.蒸汽的性质 3.灭菌的时间 4.被灭菌物品的性质

2.简述起昙现象并分析起昙现象产生的原因。

答案:1.起昙现象是指含聚氧乙烯基的表面活性剂其水溶液加热至一定温度时,

溶液突然浑浊,冷后又澄明。开始变浑浊的温度点为昙点。

2.原因:含聚氧乙烯基的表面活性剂其亲水基与水呈氢键缔合,故溶液澄明,当温度升高,并达昙点时,氢键破坏,分子水化能力降低,溶解度急剧下降,故而浑浊,而冷却后分子又与水形成氢键,故冷后又澄明。

3.用Stokes方程式说明影响混悬液粒子沉降速度的因素。

答案:Stokes方程式:

V2

其中:V为粒子沉降速度;r 为粒子半径;ρ1与ρ2分别为粒子与分散媒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η为分散介质粘度。

影响因素:1.粒子半径沉降速度与粒子半径平方成正比,为降低沉降速度可

减小粒子半径。

2.密度差沉降速度与分散相,分散媒之间密度差成正比,为降低沉

降速度可加助悬剂,增大粒度。

3.粘度增大粘度有利于稳定。

4.简述外用膏剂透皮吸收途径。

答案:1.通过完整的表皮2.透过毛囊和皮脂腺3.通过汗腺

5.蜂蜜炼制有哪些种类?特点如何

答案:1.嫩蜜温度可达105~115℃,含水量18~20%,密度1.34,颜色无明显

变化,稍有粘性。

2.中蜜温度可达116~118℃,含水量14~16%,密度1.37,浅黄色有光泽均匀细气泡,手拈有粘性,分开无长白丝。

3.老蜜温度可达119~122℃,含水量 <10%,密度1.40,红棕色光泽大气泡,粘性大,能拉出长白丝,能滴水成珠。

6.简述复凝聚法制备微囊的原理,试以明胶—阿拉伯胶为囊材加以说明。

答案:复凝聚法制备微囊的原理是利用两种具有相反电荷的高分子材料作囊材。

将囊心物分散在囊材的水溶液中,在一定条件下,相反电荷的高分子材料相互交联后,溶解度降低,自溶液中凝聚析出成囊。

例:明胶与阿拉伯胶,当PH值调到4时,处于明胶等电点以下,因此明胶电荷正电,而负胶体阿拉伯胶带有充分的负电荷,二者中和形成复合物致使胶体溶液溶解度降低可凝聚成囊。

五、判断与改错:

1.紫外线灭菌法可用于无色小玻璃安瓿的灭菌。

错。玻璃吸收紫外线。

2.冰片和麝香粉碎均需采用加液研磨法,操作时用力要轻。

错。重研麝香,轻研冰片。

3.平衡水分肯定为结合水,而结合水不一定是平衡水。

对。

4.表面活性剂在水中形成的胶团,大小在胶体粒子范围内,故也算做胶体溶液的一种。

对。

5.注射剂首选的除热原方法为热压法。

错。活性炭吸附法。

6.表面活性剂加入量越多,软膏中药物透皮释药越好。

错。多反而形成胶团不利于药物的释放。

7.黑膏药的基质是铅丹及植物油。

错。基质为铅丹及植物油化合的产物,即脂肪酸铅盐及植物油的氧化聚合增稠物。

8.气雾剂按相的组成可分为单相气雾剂,两相气雾剂,三相气雾剂。

错。无单相气雾剂。

六、名词解释:

1.HLB值

答案:HLB值,即亲水油平衡值,是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和亲油基团对油或

水的综合亲合力。

2.等量递增法

答案:量小的组分及等量的量大组分,同时置于混合器中混合均匀,再加入与

混合物等量的量大的组分稀释均匀,如此倍量增加直至加完全部量大的组分。

3.pyrogens热原

答案: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是一种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物质。

4.置换价

答案:药物的重量与同体积基质的重量之比值。

5.试题 :巴布剂

答案: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为基质的贴膏剂又称巴布剂。

6.分散片

答案:系指遇水能迅速崩解形成均匀的粘性混悬液的水分散体。

七、计算题:

1.林格式液处方如下:氯化钠8.6g,氯化钾0.3g,氯化钙0.33g,注射用水加至1000ml。(已知氯化钾的1%冰点下降度为0.44)求氯化钙的1%冰点下降度是多少?

答案:公式x10.58

已知:x1=0.86

0.58

x2=0.242℃

答 :1%氯化钙冰点下降度是0.242℃

2.盐酸普鲁卡因水解为一级动力学,100℃反应速度常数为95×10-4min-1,求灭菌(100℃,30min)后损失率为多少?

答案∵ ㏒C=㏒CO-kt

2.303

∴㏒C30`=㏒CO-3.95×10-4×30

2.303

CO

损失率为1-CO

八、综合分析题(共6分)

[处方]银杏叶助流剂9%硬脂酸镁1%

欲将上述处方设计为全浸膏糖衣片,设计制备工艺全过程。

(提示:体现出浸膏的制备工艺,片剂制备及包衣过程)

答案:1.银杏叶浸膏的制备:取银杏叶切碎水煎煮两次,每次1h,滤过,合并两次滤液,浓缩得粘稠状物,经真空干燥(70~80℃)。

2.片心的制备:上述干浸膏直接碎成颗粒,加入助流剂及硬脂酸镁,混匀,压片。

3.包糖衣:

(1)隔离层(以胶浆加少量滑石粉)(2)粉衣层(3)糖衣层(4)有色糖衣层)打光

第20篇:医院药剂科主任个人工作总结

个 人 工 作 总 结

药剂科:刘俊逸

在过去的一年中本人在院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在科室全体同志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努力学习,积极工作,认真落实院科两级负责制,带领全体同志发扬吃苦耐劳、开拓创新新精神,为医院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现将一年的工作小结如下:

一、遵纪守法,清政廉洁,模范遵守院规院纪,服从领导,透明管理,发扬奉献精神,在科室人少、任务重的情况下,调动科室全体同志工作积极性,精诚协作,牢固树立“院兴我荣,院衰我耻”的思想。不计个人得失,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

二、立足本职工作,深入临床征求意见,满足临床药品供应,竭力为临床服务。

三、切实按照省、市管理要求,执行网上采购,按照药品最低挂网价格采购,充分利用省药品阳光采购平台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和药品采购。

四、狠抓药品质量,坚持药品采购、验收、储存、发放制度,坚持每月一次对药房、库房上架药品的质量抽查,保证药品质量。

五、强化安全管理,坚持对科内各药房每月一次的安全、大检查,消除了不安全隐患,杜绝了不安全事故的发生。重视药品效期管理,建立了药品效期一览表,做到“先期先出”的管理原则,防止因库存积压给医院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每月各药房都进行效期的自查,将临近失效期半年内的药品及时上报,药剂科根据情况采取措施,将临近失效药品在各个药房进行合理调配,或及时联系厂家换取远期药品,以减少药品的报损量,降低医院的损失,减少了医院的经济损失。

六、积极组织科内人员的业务学习和法律法规学习,提高了全科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积极组织召开全科人员会议,狠刹购销领域中的不正之风,严禁药剂人员参与药品供应商的任何经营活动,严禁统方。

1 / 2

八、多次接受省、市级检查,材料准备充分,并在检查过程中按要求较好的完成了任务。

九、为更好的服务于患者,要求科内职工对各个岗位的技能都能掌握,特进行了轮岗制度,改变了以往一人死守一岗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遇到特殊情况并造成了人员减员,能够合理的安排职工进行换岗,保障了工作有序进行。

十、加强了科室临床药学工作,从本质上真正做到药学为临床服务,指导临床医生真正做到安全、经济、有效的合理用药以及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新、更快的药学知识。并严格监管、分析我院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同时加强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将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转为主动服务的形式。在日常工作中,主动到临床收集药品使用后的信息反馈。并按照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可疑必报”的原则,督促临床主动填报不良反应报告,发现药品发生不良反应时,协助临床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的处理工作并查找原因,如与药品质量有关的,及时更换厂家,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事后及时做好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上报工作。

综上所述,一年来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在科室管理上,某些方面的管理欠科学和规范。

二、科室管理不大胆。

三、由于科内人员少,工作量又很大,造成了职工在服务意识上还有所欠缺。

四、药品供应中偶尔有供应脱节现象。

五、麻醉药品的管理还不够科学细致。

上述缺点与不足,有待来年工作中克服、改正。使药剂科工作科学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优质化,成为连接患者的纽带,医院美好形象的窗口。我愿与大家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迎接医院灿烂辉煌的明天!

2 / 2

《药剂工作总结.doc》
药剂工作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银行工作总结医院工作总结安全生产总结财务工作总结酒店工作总结党风廉政工作总结工会工作总结社区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党建工作总结其他工作总结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