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理论专题》学习体会

2020-03-02 18:05:4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当代教育理论专题》学习体会

井都镇神山小学郑泽华

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融合东西方教育模式,培养既具有西方人才模式特点,又具有东方人才模式特点的新型人才。过去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培养出了相当一部分的高分低能的所谓“人才”。经过对中西方人才的比较,我们发现,应吸收传统和西方教育理论中的精华。既要肯定原有传统理念中的优秀的部分,又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既要认识到西方教育理念中的精髓,又能去芜存菁,运用“拿来主义”。这样才能培养教育出21世纪的未来的强者,使我们的民族更豪迈地屹立于世界。在新形势下,为适应社会教育发展的新需要,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平等,在相互的生活中民主,在相处的氛围上和谐的一种对话关系,是一种师生心灵相互接纳的至爱的情感关系。这就决定了教师在这种师生关系中,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者,而有了新的角色,新的定位。

一、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与教师相比,学生是不成熟的,处于发展中的人。因此,他的成长有待于教师的帮助、指导,教师应是学生自我发展的促进者,理想探求的指路人,心理困扰的排忧者。学生的人生发展、精神状态、成长以及智慧审美价值的生存方面,更需要教师用自己全部的热情、聪明才智和人格魅力去感染、激励和唤醒。而在传授知识方面,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激发学生

1的创造潜能,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创造。

二、教师是学生的协助者。师生交往的学习是一种民主性学习,教师不再是控制者,知识的权威;学生不再是服从者,被动的接受者。双方都处于平等地位,拥有完整生命的人。在交往中,教师与学生相互尊重彼此的个性,自由交换意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教师将“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这,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的,而不是拿出现实真理的人„„”支持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成为学生的合作者、支持者。

三、教师是学生的倾听者。由于现代社会发展迅速,每个人的生存压力也逐渐增大,特别是青少年,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更是迷茫,无所适从。这就更需要教师拥有一颗善于倾听的心,有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所以说“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倾听和应答的过程„„倾听受教育者的述说是教师的责任。”倾听学生的想法,洞察这些想法的由来,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后再引导学生彼此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这是倾听的艺术。这种倾听不只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更可以关注学生健康的人格的成长。通过倾听,了解学生内心的世界,适时调整教育手段,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一个真正倾听着的教师必定是这样的:他怀着深深的谦虚和忍耐,以一颗充满柔情的心,张开他的耳朵,满怀信心和期待地迎接那些稚嫩的生命之音。这样的倾听,植根于生命的活力,潜藏着创造的活力,它的全部目的无非在于:为了在空中绽放花朵,凝结果实。”

四、教师是终身的学习者。师生交往中的学习是终身性的学习。教师与学生都是终身学习者。对于教师来说,一方面随着网络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大众传媒的扩大、流行,社会文化层次大幅度提高,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扩大,学习已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而知识却是教师行使权力的基础、依据。因而,教师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必须不断地学习、充电,更新知识,实现知识的传递。另一方面,教师面对的是极富变化,不断发展的学生,教师只有把自己视为一名持续学习者,才能不断反思自己的观念、态度、策略、行为等方面,并加以改进,完善自我,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在师生交往中,只有当老师把自己当作终身学习者,不断成长中的人,他才不会将师生关系只作为一种教学关系,而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才能与学生一起共享交往中蕴藏的巨大财富,汲取生存的力量,从而真正实现自我的价值。

五、教师是爱的传播者。无论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创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的情感投入是其中不可缺少的因素。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的先天潜能是无比优秀的,后天教育就是创造一种适宜的环境与条件使之行以实现。这种环境与其说是物质的,不如说是情感的,尤其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现实教育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老师天生有一种依恋和信赖心理。当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与关怀,得到老师的尊重与理解时,他们便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产生了对老师的崇敬、信任和亲近的心理。这创设了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缩短了师生的心理距离,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学生人格的塑造。列尼·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教师只是对事业的爱,那么,他是一个好教师;如果把对

教育带来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个完美的教师。”因而,无论古今中外,都没人能否认教育是一种“爱的施与”的活动。教育的成功源自于对学生最大的热情。

当今社会赋予未来的教育、教师更多的责任和权利,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期望。只有以先进的、代表我们时代的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才能使我们在紧张而繁忙的工作中认清改革的方向,才能与时俱进。当然,任何改革都必须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不能生搬硬套,否则会变味。新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中的一个环节,只有完善各项教育制度,新课标下的师生关系才能真正确立并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教育理论学习体会

高职教育理论学习体会

高职高专教育理论学习体会

教育理论读书学习体会

教育管理理论学习体会

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体会

教育管理干部理论培训学习体会

教育管理干部理论培训学习体会

理论学习体会

理论学习体会

《《当代教育理论专题》学习体会.doc》
《当代教育理论专题》学习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