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2020-03-03 16:49:0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二00八—二00九学年

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济阳县仁风镇中学

二00九年八月 校本培训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道德修养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2008-2009学年我校在校本培训工作中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现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制度保证。

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校本培训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加强对校本培训工作的指导和管理,把校本培训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校本培训,大大提高了教师专业化水平。

校长亲自在教师大会上与教师一起学习济教【2008】16号和济教教【2009】04号文件。通过学习,广大教师对校本培训的认识更加到位了。明确了校本培训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内容与途径、责任和义务。

学校根据县教育局有关校本培训的文件精神,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本校的校本培训计划,并落实,成效突出。

二、搭建网络平台,校本培训、交流电子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校的校本培训也向电子化方向发展,现在我校在校本培训的过程中,有两种网络平台:一是仁风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平台(edu.kz-school.net/?1439),由于有了网络平台的支持,校本培训的效率提高了。

三、培训形式内容及成果。

1、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校校本培训的对象是全体教师,重点是青年教师。

2、培训的形式内容较为丰富,具体的说有公开课研讨,写听课心得体会、读书心得体会、教学反思及教学案例论文,课题研究等。

公开课研讨。08-09学年的第一学期在县教研室的领导组织下,与全县初中学校一起进行校际研讨;第二学期地研讨则以本校为主。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撰写各类反思、心得体会。校本培训的重要主题之一就是坚持写课堂教学反思及各类心得体会。学校要求每一位青年教师2009年上半年要完成说课稿(8篇)、听课心得体会(8篇)、读书心得(4篇)、教学反思(8篇)到目前为止,青年教师都完成了。

撰写案例及论文。教学案例及论文的撰写是校本培训的成果。学校积极鼓励广大教师进行案例及论文的撰写。以教研室及上级有关部门举行的各类评奖为契机,发动广大教师参与。本学期我校有二十多位教师积极参与。其中8人次分获不同奖项。

课题研究。目前我校有两项济南市级课题,各课题组正按计划进行中。

四、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我校的校本培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存在问题还很多。第一,校本培训应该是全员培训,全体教师都参与,但是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目前我校校本培训对象主要是青年教师,以后,应扩大到全校教师。第二,网络平台是个好东西,校本培训借助于网络,可以提供丰富的资源,培训也觉得快捷方便,但也造成了鱼目混珠,分不清所写的内容是真是假。第三,农村初中,经费紧张,对校本培训的投入真是太少了。第四,对校本培训的检查落实、评估反馈还无法做到很完善。问题总是存在的,相信以后会做得更好一些。

二00九—二0一0学年

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济阳县仁风镇中学

二00九年九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贯彻实施教育部《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造就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精良、教学技能全面、教学基本功过硬、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适应新时期新课程改革需求的教师队伍,在新一轮的学校发展和课程改革中,为使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手段能适应教育现代化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我校根据学校五年办学目标及教师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按照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课堂教学方法及科研课题探讨等方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各项培训活动,以提升教师的师德品位,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努力营造教师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成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具体领导校本培训工作。

组 长: 翟家伟 副组长: 陈召功

组 员: 郭兴春 孙传信 郭兴锋 李继民

李立英 孙延红 王玉芳 潘美霞 李庶告 窦秀霞 卢洪河

三、培训目标

通过校本培训,能使教师更新观念,树立现代教育理念,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探索“自主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素质良好、能适应现代化教育要求的反思型、科研型、学习型的教师队伍。教师参与校本培训至少应完成20课时的培训任务,共计10个学分。

四、培训形式:集中组织培训与自学相结合。 1. 举办专题讲座形式

聘请校内、外培训指导教师对我校教师进行各类专题讲座,如:解读新课程标准、课程改革内容、教学模式、考试与评价制度、新课程中的教与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方向、教师修养、教师教育能力研究等讲座。

2. 自学----反思形式

自学是在学校的规划和指导下,教师根据自己的需求开展的自我培训活动,主要采用两种形式:上网浏览教育文献(每周保证1.5小时),系统学习教育专著(每学年两本)、教学杂志(每学年一套《山东教育》或《济南教育》等),并书写学习心得,然后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开展自我反思,总结提高。

3. 实践与交流形式

(1) 开展案例教学分析与研究

(2) 开展主题研讨,围绕主题研讨组织青年教师教学评优课活动,通过说课、听课、评课活动,相互研究,共同提高。 (3) 开展师徒结对、论文、课件制作评比等活动。 (4) 开展校内或校际间的教学竞赛。

(5) 开展课题研究

五、培训内容

以学校发展和教育改革需要为原则,把加强师德修养、更新业务知识和提高业务能力相结合,建立由学科知识为主的本体性知识、以教育基础理论为主的条件性知识和以教育经验的升华为基础的实践性知识所构成的教师培训课程体系,着重对教师在“问题解决与个案研究能力、思维与实践能力、批评性反思与不断学习”等方面的能力的培养。主要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培训:

1、师德培训: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依据,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校内广泛开展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教师自我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坚持依法施教、依法办学。

(1)培训的内容:政治思想、形势政策、教育法规、职业道德等。

(2)培训的方法:听讲座、专题报告会、心得交流会、观看专题音像资料、参观访问等。在培训结束前每位教师必须完成一份师德修养培训小结,经校本培训领导小组评定后确认合格,存入个人档案,并上报县进修学校师训办公室认定。

2、教师现代教育理论及专业知识更新的培训:根据中学学科教学的特点和要求,加强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理论、现代教育理论和学科发展前沿理论的学习,使教师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修养,不断丰富与更新学科知识。

(1)培训的内容:重点是现代课程理论和现代教学理论。二期课改方案及学科课程标准、学科知识的拓宽、应用与其他学科联系综合。

(2)培训的方法:听讲座、组织集体听辅导报告、自学等。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完成一份学习心得或体会(字数不少于1500字)。经校本培训领导小组评定后确认合格,存入教师培训个人档案中,并上报县进修学校师训办公室认定。

3、课堂教学能力的培训 :按照中学教师职业基本功和专业基本功的要求,开展教学实践和技能培训,尤其是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技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同时,注意引导教师对教育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反思、实践、总结,对教育教学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共享,促使教师的教育行为具有明确性、示范性、参与性和效能性的特点。

(1) 培训的内容:重点对“一主多辅,多维互动”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培训,特别是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培训,以及看课录、教学反思的写作培训。

(2) 培训的方法:“个案”教学研究,教案设计评比,课件制作评比,聘请有关专家、学者来校上示范课,或购买讲座、示范科光碟等在校进行培训,举行青年教师教学评优活动,围绕主题研究组织教学观摩活动。通过开课、说课、评课及各类评比活动,认真研讨课堂教学模式与方法,以点带面推动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每位开课老师完成一篇“开课心得”,听课老师完成一篇“看课录”或“观察报告”,字数在1000——1500字之间,并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总结交流。

六、培训的考核与管理

(1)学校成立由校长担任组长的校本培训领导和考核小组,形成由校长亲自抓、学校教导处、各教研组协助抓的管理系统,为校本培训的顺利开展起到重要的组织保证作用。

(2) 加强过程管理,建立教师校本培训个人档案资料,为考核提供依据,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历史材料。

(3) 认真记载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出勤情况,并放入个人培训档案,作为考核依据之一。

(4) 根据学校内部规定的各种培训的学时学分,从学校、和教师本人两个层面上进行定期评价考核,登记培训的学时和学分,然后交由教导处核准确认。

(5) 把教师的学习笔记、听课记录、课例或案例、课件、学习体会、经验总结、研究论文等文字材料和参加培训或研究活动的考勤情况作为校本培训检查、考核的重要依据。

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校本培训工作总结.doc》
校本培训工作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