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创新研究

2020-03-02 08:57:1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创新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稳步推进和居民理财意识的逐渐成熟,人们的金融投资和金融风险意识也日益增强,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时机已经成熟。个人理财业务的逐步壮大与个人理财产品逐步多样化成为商业银行提高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介绍和与理财相关的金融理论观点的总结,深入分析中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以此为借鉴对中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开展提出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 个人理财业务 创新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由于具有批量大、业务范围广、经营收入稳定等特点,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主导业务和重要收入来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相对落后。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日益提高,个人对金融服务和资产增值的需要越来越强,个人理财产品的多样化与复杂化日益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客观需求。同时,面对国内外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个人理财业务成为国内商业银行吸引高端客户、扩大市场份额和增加利润的核心业务。国内商业银行有必要走出低水平同质产品的竞争,转向金融创新能力的竞争,不断开发设计出真正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一、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现状

通过研究得出,近年来,国内一些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逐渐增多,理财业务呈现从单一产品推销向综合理财服务发展的趋势。但与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相比,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差距。相对于国际大银行来说,中国银行业用于客户个人理财的投资工具还相对落后,现阶段用于个人理财的工具仍以传统的银行产品为主。

因此,中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工具的创新,应充分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国际性银行的理财产品,并根据中国的市场和客户对象特点进行改造。国内商业银行要突破限制。必须更新观念,树立以客户为中心,以服务为导向的服务理念,创新经营机制,加强营销策略,加大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个人理财业务飞越发展。根据全球金融业的发展潮流,金融混业经营将是大趋势。届时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业务界线将逐渐模糊,各金融机构的业务与产品将相互渗透。由于银行在金融机构中的核心地位。中国将会是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混业经营模式。由于突破了行业的界线,银行将能从事其它金融领域的业务,这将突破长期困扰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瓶颈。将极大的拓展与丰富个人理财业务的投资渠道,为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与创新带来质的飞跃。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创新存在的问题

综合分析来看,当前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开展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个人理财产品品种趋同,理财资金使用效率偏低

目前,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产品设计上更多的是把现有的业务进行重新整合,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针对客户需要的个性化设计,理财产品附加值低,且各家银行推出的个人理财产品逐渐趋同,仅在收益率和期限上略有差别。同时,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资金仍以投向风险较小的债券市场以及货币基金、债券基金为主,投资渠道狭窄,影响了理财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 信息披露不够完整明晰,风险提示不充分

部分银行在信息披露过程中使用了笼统、概括的语言,未将理财资金投向、市场运作、交易细节、风险和收益分配变化及外汇理财中所涉及到的交易结构等重要信息及时向客户披露,客户对自己理财资金的运作、风险和收益等细节知之甚少。另外,目前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宣传中的复杂条款和过于专业化的语言,也制约了客户对产品的理解。

(三)部分银行将理财产品作为竞争手段,理财成本不断提高

通过调查和分析各行的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策略发现,目前个人理财业务已更多地成为各家银行争揽客户或避免客户流失的竞争工具, 同时, 大多数银行在推出新产品时,由于其他银行的竞相效仿、攀比, 很难在短期内获得收益。

(四)理财人员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偏低,难以适应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需要

调查发现, 目前大多数基层网点的理财人员往往由一线营销人员兼任,在考核指标的压力下,理财人员在面对客户时首先想到的是推销自己机构的产品,而非客户资产的保值增值, 这就有违理财产品的设计初衷, 容易造成不当销售,损害客户的切身利益。现有部分理财人员尚不能很好地掌握与个人理财有关的基本专业知识,正确解读与投资有关的经济指标的能力、对理财过程中金融工具的遴选能力、独立为客户制定个性化理财规划的能力等比较欠缺,难以适应日益专业化、复杂化个人理财市场发展的需要。

三、创新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策略

(一)加快对个人金融业务的创新

根据上海尚道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调查显示,在被调查者中,有71.9%的个人理财产品客户具有生活理财需求,有56.8%的个人理财产品客户具有投资理财需求。而且,有30%理财客户同时兼有生活理财和投资理财目的。此外,资产保值增值、购房、子女教育、养老、创业和医疗是主要的理财需求。不同年龄段有着不同的理财规划,而养老、子女教育和资产保

值增值的理财需求则是各个年龄段的普遍需求。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年龄和收入进行初步的市场划分,并为不同目标客户群度身定做适合的理财产品。

(二)网上个人理财渠道和个人理财服务的创新

个人理财网络的发展趋势是以物理网络为依托、以电子银行服务为扩展的一个随时随地可进行个人理财服务的全国以至全球化的立体网络。结合自助服务、电话银行服务,网络服务将进一步整合服务系统平台,拓展服务的深度和广度,通过联网联合,扩展服务范围,增加服务种类,并通过优化服务界面、提高服务设施运行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个人理财的服务质量。在国内商业银行中,招商银行60%以上的个人业务已经实现了非柜台化操作,这一比例还在不断上升。招商银行的“一网通”网站,可以方便地提供下列咨询及服务:“一对一”的理财顾问,专属的理财空间,丰富及时的理财资讯,全国漫游,理财套餐等。国内多数商业银行选择了引入外部的专业金融软件公司所提供的理财系统,如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广东发展银行、中国交通银行等,都购买了专业个人理财系统。专业的金融软件公司了解个人理财业务,具有丰富的银行业经验,有成熟的产品,在提供软件支持的同时,也能为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起到咨询辅导作用。 具体措施如下:(1)建立统一标准的信息中心。 (2)网上理财与网下柜台理财有机地结合。 (3)网上理财方案必须经常更新修改。

(三)人民币理财业务的创新

由于外币理财产品可以间接投资于国外货币和债券市场,也可通过境外代客理财业务不断推出新品。所以国内的外币理财产品与国际接轨较为紧密。国际上有的理财品种国内基本上也存在。目前外币理财产品己达20多个品牌、土百种理财产品品种。因此可以更好地把握我国客户理财偏好、特点、需求,具有相对较高技术含量的本币理财产品将是未来国内银行业理财产品创新的重心。换而言之,未来理财市场产品创新的重点将放在本币和以本币或本币与外币连接的品种上。

(四)银行理财产品流动性创新

基金理财有两大优势,其一在于它的相对稳定增长的收益,其二流动性较好。但相对于银行理财产品之所以有魅力,主要是良好的流动性。不管是开放式基金还是封闭式基金,都在申购、赎回或是二级市场交易等方面做了细致的安排,正是这些安排使基金获取了很大的流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偏好流动性的投资者的需要。而流动性的缺乏正是银行理财产品设计中一个重大不足。银行或是客户只有在满足某些特定的条件下才有提前终止该产品的权利,但是在获得相关权利的同时,可能也会付出一些代价,比如说在某些产品设计中,就

要求投资者必须支付违约金,甚至取消之前的部分收益才可以提前终止该产品。而招商银行推出的这款代客境外理财产品,借用开放式基金的申购和赎回模式,对于满足投资者的流动性需求开辟新渠道。

(五)品牌营销和业务的创新

个性化、高科技已成为当今银行个人业务的两大发展方向,而个性化的最终体现,就在于个人理财业务。而因为商业银行之间有着很强的模仿力,所以现在各商业银行要在产品创新上取胜在目前这种情况并不是长久之计,只能获得暂时的利益。只有在消费者和市场中确立了自己良好的个人理财品牌形象,才能在各式理财服务中脱颖而出,并大大提高自身品牌的附加值。当然,在树立品牌营销的同时,还要进行业务的创新,积极开发和引进新品种。产品是银行占领、维系客户和创造收入的关键,在这个问题上,要对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以及新兴的金融衍生品市场进行深入研究。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合适的创新方式有:(1)改进型,即银行在现有金融产品基础上进行改进、包装或组合,使之在结构、功能、形式等各方面拥有新的特点,使产品内容完善;(2)组合型创新,即银行将现有产品加以组合与变动,实行“套餐式服务”;(3)模仿型创新,即银行模仿其他银行推出的新产品,特别是国外的理财产品,这样可以大大降低银行的开发成本。

尽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还处于新兴阶段,但市场前景却十分广阔。通过细分客户市场,不断丰富理财内涵,提升服务质量,银行理财将渐入佳境。

高利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营销研究[推荐]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现状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客户调查问卷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创新策略研究摘要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创新策略研究2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营销设计与推销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概况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创新研究.doc》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创新研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