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教学讲义

2020-03-02 11:44:4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第一章

概论

一、目的与要求

企业管理本章主要介绍企业由来、企业的概念、分类、企业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工业管理组织,通过对概论的学习,使下学生对课程有初步的轮廓的认识,以便全面的、系统的、综合的高度去理解以后各章的主要内容。学习本章,应明确下列三个问题:

一、企业的概念、分类。

二、企业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三、工业企业管理组织。

二、内容提要

第一节

企业的概念与分类

一、企业的由来

企业是个历史范畴,它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是商品经济的产物,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二、企业的概念

企业是指从事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为满足社会需要并获取

盈利,进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实行独立经济核算具有法人资格的基本经济单位。

1、企业具有法人资格;

2、企业是自主经营单位;

3、企业是一个自负盈、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

4、企业的经营目的是为满足寒舍需要并获取盈利。

二、企业的分类 不同类型的企业,对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不尽相同。了解企业的类型是确定企业经营管理战略与对策的重要基础,也是众多类型的企业中作出选择的基础,企业分类的方法较多。在此,介绍几种常见的分类方法。

(一)按企业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分类

按企业从事的经济活动,企业可分为生产企业、流通企业服务企业。

(二)按企业生产力要素结构分类

按企业生产要素结构的不同,企业可分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和知识密集型企业等。

(三)按企业的法律形式分类

按企业的法律形式企业一般可分为独资企业合作企业和公司。

第二节

企业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企业的种类虽然很多,然而从系统的立场看,任何一个企业都是由人、财、物、信息等要素组成,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关联,且外界环境之间有密切的联系的开放系统。

一、企业系统的结构

首先,从平面要素构成的角度分析,企业系统是由研究开发子系统、生产子系统及生活服务子系统、销售子系统以及管理子系统构成。

其次,企业系统的结构也可以按系统层次分为领导层、监控层及多厂企业和联合企业等。

二、企业系统的联系和运动

(一)企业系统的联系:企业系统内外联系的基本类型有下列四种:

1、生产技术联系;

2、经济联系;

3、政治行政联系;

4、信息和文化联系。

(二)企业系统的运动

企业上述四种联系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构成了企业内的四种基本运动形式即人流、物流、信息流。

三、企业系统的功能

企业系统基本功能概括地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

2、获取利润,积累企业财富;

3、满足职工就业发挥专长、成才及物质方面的需要。

第三节

工业企业管理组织

建立和健全企业的管理组织,是衽有效管理的重要前提。

一、管理组织的原则

管理组织的建立健全和健全不是随意性的而是根据一定的原则来进行的。建立和健全管理组织的原则上要有:

1、有效性原则:就是要求企业的管理组织要有成效,它应有

2、管理幅度原则:管理幅度是指一个单位的主管人员直接的、有效的指挥和监督。

3、专业化原则:是指将管理组织的业务予以划分并在尽可能的范围内由专职人员担当。

4、统一指挥原则:是处理上下级之间关系的一条重要原则。

5、权责对等原则:权是执行任务时的决定权,责是尖尽的义务。

6、协调原则。

二、管理组织的形态

1、直线制;

2、职能制;

3、直线参谋制;

4、直线职能参谋制。

第一章

经营决策与经营计划

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企业的经营思想、经营目标、市场调查与预测经营决策和经营计划。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企事业树立正确的经营思想的重要意义,以及经营决策与经营计划在企业管理的地位。通过本章学习必有掌握以下几个问题:

1、企业经营思想应树立的七个观念。

2、市场调查与预测的意义。

3、经营决策,经营决策的程序。

4、经营计划及其种类。 二 主要内容提要

第一节 的经企业营思想与经营目标

一、企业经营的含义

企业经营是指商品生产者以市场为对象,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手段,在适应企业外部环境和充分利用企业内部资源的基础上,为实现企业预期目标,所进行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经营活动。

经营的裨就是寻求企业的目标,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

二、企业的经营思想

经营思想是贯穿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的指导思想。具体说,应树立七个观念:

1、全局观念;

2、市场观念;

3、用户观念;

4、竞争观念;

5、开拓观念;

6、效益观念;

7、战略观念。

三、企业经营目标

经营目标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在一定时期预期达到的经营成果。一个企业的 总体经营目标,大体包括以下内容:

1、对社会贡献目标;

2、市场目标;

3、发展目标;

4、盈利目标;

5、精神文明目标。

第二节

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

一、市场调查的概念

(一)市场调查的概念

市场调查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企业有关市场营销方面的各种资料、信息,进行系统地搜集、记录、整理和分析的活动。

(二)市场调查的内容

1、市场方面的调查包括市场环境、需求、购买力等;

2、技术与产品调查;

3、销售调查;

4、竞争形势调查。

(三)市场调查的步骤

1、确定调查任务和目标;

2、制定调查计划;

3、悼念现有资料;

4、确定调查方法;

5、制定调查表格;

6、进行实际调查;

7、整理分析调查资料;

8、提出调查报告。

(四)市场调查的

1、按调查方式分:询问法、观察法、实验法、文献资料调查法。

2、按调查对象分:普查、抽样检查。

二、市场预测

(一)市场预测的概念

市场预测是在市场调查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各种统计资料和情

报信息进行系统分析对市场未来的变化及发展趋势作出科学的预计和推测。为企业进行决策和制定计划提供依据。

(二)市场预测的作用

1、是企业经营决策和编制计划的依据;

2、是不断完善计划工作发挥计划指导作用的需要;

3、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需要;

4、是发送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手段。

(三)市场预测的内容

1、市场需求预测;

2、市场占有率预测;

3、新产品、新技术预测;

4、产品寿命预测。

(四)市场预测的程序和要求

1、确定市场预测目标;

2、收集和整理有关资料;

3、择预测方法和预计预测模型;

4、进行预测计算、分析和评价;

5、修正预测,确定预测值。

(五)市场预测的基本方法

1、定性预测法,包括领导人员判断法、销售人员意见法、顾客意见法、专家意见法。

3、定量预测法,包括简单平均法、移动平均法。

第二节 经营决策

一、经营决策的概念

经营决策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为实现预定的目标或解决新遇到的重大问题,根据对经营要素和经营环境分析,拟定多种方法,从中选出满意的方案的分析决断过程。

二、决策的分类

决策的内容很广泛,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成许多类别:

1、按决策的重要程度可分为战略决策、管理决策、业务决策;

2、按决策出现的重复性分为常规决策、非常规决策;

3、按决策方法不同可分为计量决策、非计量决策;

4、按决策的可靠程度不同分为肯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非肯定型决策。

三、经营决策的程序

1、研究分析形势;

2、确定决策目标;

3、拟定可行方案;

4、方案的评价和抉择;

5、决策的落实和反馈。

四、经营决策的方法

企业经营决策的方法很多,可概括为三类:一是经验判断法;二是数学分

4 析法;三是实验法。

第四节

经营计划

一、经营计划的特点和原则

(一)企业经营计划是指导企业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综合性计划,是经营决策的具体化,是全体职工在计划其内的行动纲领。

(二)编制经营计划的原则

1、全局性原则;

2、科学性原则;

3、平衡性原则;

4、灵活性原则;

5、群众性原则

6、严肃性原则。

二、经营计划的种类

经营计划的种类很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1、按计划期限分:有长期计划、年度计划、月度计划;

2、按内容分:有综合计划、专业计划;

3、按作用范围分:有企业计划、车间计划、科室计划、班级计划。

三、经营计划的编制步骤

1、做好调查研究与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2、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确定计划指标;

3、综合平衡、编制、计划草案;

4、正式确定计划。

第三章

质量管理

一 目的与要求

本章研究全面质量管理问题产品质量是一个国家生产技术水平的标志;是企业素质、经营效益高低的表现;是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通过学习本章,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质量第一是企业的一个重大贡献政策是企业经营思想的一个重要问题。

学习本章要求理解和掌握以下问题:

1、产品质量的含义,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2、质量保证和质量保证体系的含义。

3、质量控制统计方法的原理。

4、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

二 内容提要

第一节

质量的概念

一、产品质量

质量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质量就是指产品质量;广义的质量既包括产品质量,还包括工作质量。

产品质量:按国际标准化组织对质量的定义是:产品成本能满足用户需要所能具备的特性。

二、产品成本质量的特征

1、性能;

2、寿命;

3、可靠性;

4、安全性;

5、经济性。

三、5MIE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1、操作者(Man);

2、机器设备(Machime);

3、材料(Marerial);

4、方法(Method);

5、测量(Mererial);

6、环境(Environment)。

第二节

质量管理的内容

一、质量管理的概念

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所进行的质量调查、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信息反馈各项工作的总称。

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内容:质量保证(QA)和质量控制(QC)

二、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

质量管理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1、质量检验阶段;

2、统计质量管理阶段;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三、全面质量管理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

质量管理是指企业全体职工及有关部门同心协力、综合运用管理动手术、专业技术和科学方法、经济地开发、研制、生产和销售用户满意产品的管理活动。

(二)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特征

它的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四个全面” “四个一切”。

“四个全面”是指:

1、管理的内容是全面的;

2、管理的范围是全面的;

3、参加质量管理的人员是全面的;

4、质量管理的方法是全面的。

“四个一切”是指:

1、一切为用户服务的观念;

2、一切以预防为主的观念;

3、一切用数据说话的观念;

4、一切按PDCA循环的观念。

(三)全面质量管理的组织保证 *质量保证体系的涵义

质量保证体系是以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从整体出发,运用体系的概念和方法,在产品的开发、调查、设计、制造、检验、销售和服务的全过程中建立一个协调的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的内容:

1、要有明确的质量目标;

2、规定各个部门在质量方面的职责任务和权限;

3、建立专职的质量管理部门。

(一)标准的概念

标准是衡量某一事物或某项工作应该达到的水平尺度和必须遵守的规定。

(二)标准的内容:主要包括技术标准和管理

第三节 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

一、PDCA循环法

Plan(计划)

Do(执行) Check(检查)

二、常用的质量统计方法

1、排列图法;

2、因果图法;

3、相关图法;

4、直方图法;

5、控制图法。

第四章

生产管理

一、目的与要求

工业企业的基本活动是生产活动。工业企业的生产管理是对企业内部生产活动系统性的管理,是对企业生产活动的计划、组织与控制工作它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大致了解工业企业生产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学习本章,应当明确下列问题:

1、生产管理的概念、内容;

2、生产过程组织;

3、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

4、网络计划技术。

内容提要

第一节

生产过程组织

一、生产管理的概念

生产管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产管理是对企业生产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综合性的系统管理。狭义的生产管理是指以生产过程的对象的管理,即对企业生产技术准备、原材料投入、工艺加工直到产品完工的具体活动过程的管理。

二、生产过程组织

(一)生产过程:是指从准备生产开始,直至把产品生产出来的全部过程。

(二)生产过程的组成:

1、生产技术准备过程;

2、基本生产过程(是核心);

3、辅助生产过程;

4、生产服务过程。

(三)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客观要求

1、生产过程的连续性;

2、生产过程的比例性;

3、生产过程的节奏性;

4、生产过程的平行性。

(四)生产类型的划分

最常见的生产类型划分是按照工作地的专业程度来进行的。据此,生产类型可分为三种:

1、单件生产

2、批量生产

3、大量生产

第二节

生产计划和生产作业计划

一、生产计划

生产计划是根据对市场需求的预测,从企业能够适应需求的生产能力出发,

来规定企业计划期内应出产品的产品品种数量、质量和进度安排。生产计划工

作主要包括两部分,即生产能力的核定和生产计划的编制。

(一)生产能力的核定

1、生产能力的概念:生产能力是指企业固定资产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

7 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一定种类产品的最大可能数量。生产能力一般分为设计

能力、查定能力和计划能力。

2、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①固定资产的数量②设备的有效工作时间③固定资产的工作效率

3、设备组生产能力的核算

①生产单一产品的设备组生产能力的计算 公式:M﹦T有效

×S/t。

②多品种成批生产条件下,设备组生产能力的计算

其计算步骤:首先,选出代表产品,并计算代表产品的生产能力

其次,计算换算系数α=t具体/t代表

即:换自系数=某种产品单位台时定额/代表产品单位台时定额 设备负荷系数=计划产量/生产能力 ③按生产面积计算生产能力。(略)

二、生产计划的编制

(一)生产计划的主要指标

1、产品品种指标;

2、产品数量指标;

3、产品质量指标;

4、产品产值指标。

(二)生产计划的编制程序

1、确定产品的需求善和品种规格、数量、质量指标;

2、制订产品的工艺流程;

3、制订产品需求的具体进度计划;

4、计算与核定生产能力;

5、确定生产周期与经济批量;

6、编制生产计划等的综合平衡。

三、生产作业计划

生产作业计划是根据企业年度、季度生产计划的要求,以及生产的情况,具 体地安排企业、车间、工段以及每个工作地在月、旬、日、小时的生产任务。

生产作业计划编制(略)

第四章 劳动管理

一、目的与要求

劳动者是生产力是最积极的因素,工业企业做好与劳动者有关的劳动组织劳动定额、定员及劳动保护工作,对提高劳动生产率、保护劳动者安全与健康、促进生产民展,取得满意的经济效益、保证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理解和掌握以下问题:

1、劳动管理的概念;

2、劳动分工、工作 的组织、工作地组织;

3、工作轮班组织;

4、劳动定额及其作用,劳动定额的种类;

5、劳动定额制订的方法;

6、劳动宣战同及其作用,定员标准;

7、编制定员的方法。

二、内容提要

第一节

劳动组织工作

8

一、按技术分工

(一)按技术内容分工

(二)按工作量大小分工

(三)按人担任务分工

二、工作组织

三、工作地组织

四、工作轮班的组织

第二节

劳动定额工作

一、劳动定额及其作用

(一)劳动定额:是指在一定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条件下,为生产一定产品 所消耗的必要劳动量,或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产品数量。

劳动定额有两种基本表现形式一是工时定额,二是产量定额。

(二)劳动定额的作用

1、是合理组织、协调和控制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必要手段。

2、是企业生产决策、编制计划和实行厂内经济责任制的重要依据。

3、是企业实行经济核算、加强成本管理的基础。

二、劳动定额的种类

(一)按具用途不同分类。

1、现行定额;

2、计划定额;

3、不变定额;

4、设计定额。

(二)按其使用范围不同分类

1、统一定额;

2、企业定额;

3、临时定额。

(三)按其构成不同分类

1、单件定额;

2、部件定额;

3、综合定额。

三、劳动定额的制订方法

1、在大量生产条件下

单件工时定额=作业时间+布置工作地时间+生理需要与休息时间

2、在成批生产条件下

单件工时定额=作业时间+布置工作时间+生理需要与休息时间+准备与结束时间/每批产品数量

3、在单件生产条件下

单件工时定额=作业时间+布置工作地时间+生理需要与休息时间+准备与结束时间

第三节

劳动定员与职工培训工作

一、定员的概念

定员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应该占用劳动资源的数量。

二、定员范围

企业定员以常年性生产、工作岗位为对象。

三、定员标准

1、全国通用标准;

2、行业通用标准;

3、企业定员标准。

四、编制定员的方法

(一)效率定员法

定员人数=每一轮班应完成的工作量*轮班次数/工人劳动效率*工人出勤率

(二)设备定员法

定员人数=为完成生产任务所需设备台数*每台开动班次/工人看管定额*工人出勤率

(三)岗位定员法

(四)按业务分工定员

(五)比例定员法

第四章

物资管理

一、目的与要求

物资管理是企业所需各种物资进行有计划的

供应、存储与民放等一列组织与管理工作加强这项工作对于保证生产顺利进行、节约物资、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都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全面理解和掌握以下主要内容:

1、物资管理的概念、意义、任务和分类。

2、物资消耗定额及其作用。

3、物资储备定额及其作用。

4、物资储备定额的确定。

5、仓库管理

内容提要

第一节

物资管理的意义、任务及其分类

一、物资管理的概念

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需的各种物资的订购、储备、使用等进行的计划、组织和控制工作。

二、加强物资管理的意义

1、加强物资管理,是保证企业生产能正在进行的重要条件。

2、是企业开源节流的一项重要途径。

3、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4、是搞好整个国民经济物资管理的重要一环。

三、物资管理的任务

就是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任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做到供应好、周转好、消耗低、费用省,以保证企业的生产有效地顺利进行。

四、物资的分类

(一)按照物资在生产中的作用分类;

(二)按照物资的自然属性分类;

(三)按照物资的使用范围分类;

(四)按照物资的管理权限和经营分工分类。

10

第二节

物资消耗定额

一、消耗定额的概念

物资消耗定额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单位工作,所必须消耗的物资数量的标准。

二、物资消耗定额的构成

1、构成产品净重的消耗;

2、工艺性消耗;

3、非工艺性消耗。

三、物资消耗定额的制定(略)

第三节

物资储备定额

一、物资储备定额及时其作用

(一)物资储备定额: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下,企业为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保证生产正常进行所必需的经济合理的物资储备数量的标准。

(二)作用:

1、是编制物资供应计划和组织采购订货的主要依据。

2、是掌握监督物资库存动态,使企业库存物资经常保持在合理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

3、是企业核定流动资金的重要依据。

4、是确定企业物资仓库面积和仓库所需设备的数量,以及仓库定员的依据。

二、物资储备定额的确定

(一)经常储备定额:是指前后两批物资进厂的供应间隔期内,保证生产正常进行所需的物资储备量。

经常储备定额的制定方法有两种:

1、供应期法:经常储备定额=进科间隔时间*平均每日需用量

2、经济订购批量法

经济订购批量=√2DS/I

(二)保险储备定额的确定

保险储备定额是指为了预防物资供应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到货误期或来料品种规格不符等不正常情况,保证生产继续进行所必需储备的物资数量标准。

其方法是:某种物资保险储备定额=保险储备天数*平均每日需要量

第四节

仓库管理

仓库管理是物资管理的重要环节,做好仓库管理工作,对于及时地按质、按量、按时供应生产所需要的物资,合理储备和节约使用物资,加速资金周转,降低产品成本,保证物资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都要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仓库管理的内容包括:

1、物资的验收入库;

2、物资的保管;

3、物资的发放;

4、清仓盘点。

第七章

设备管理

11 一

目的与要求

机械设备是现代化企业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生产效率的提高、加工精度的保证,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机械设备。所以管好、用好、修好设备,提高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学习本章要求理解和掌握以下问题:

1、设备和设备管理的概念;

2、设备管理的意义和任务;

3、设备的购置、使用;

4、设备的维护与修理。

内容提要

第一节

设备管理的意义和任务

一、设备和设备管理

设备是指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所用的器械、装置和设施物质资料的总称。包括生产工艺设备和辅助设备。

设备管理是以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依据,运用各种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从规划、设计、制造购置、安装、使用、维护、改造、更新直到报废的整个寿命周期进行全过程的管理。

二、设备管理的意义

1、加强设备管理有得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2、设备管理工作对实现企业的技术进步,起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设备管理的任务

1、正确地选择设备,减少和消除设备的积压与呆滞。

2、保证设备经常处于最佳的技术状态。

3、保证企业的技术进步。

4、采取各种措施,使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

第二节

设备的购置与使用

一、设备的购置

(一)设备购置的类型

1、产品开发型购置;

2、扩张型购置;

3、更新型购置;

4、综合型购置。

(二)设备购置的审批程序

1、提出设备购置与投资计划;

2、研究、审查设备购置与投资计划;

3、确定设备购置与投资计划。

(三)设备选择的原则

1、技术上先进;

2、生产上适用;

3、经济上合理。

(四)设备的经济评价(略)

二、设备的使用

设备的使用方针:一是坚决制止设备使用中的蛮使、滥用。二是防止设备的 闲置不用。

12

第三节

设备的维护与修理

一、设备维护

其主要内容是清洁、润滑、坚固、调整、防腐。 设备维护按工作量大小及难易程度可分为:

1、日常保养;

2、一级保养;

3、二级保养。

二、设备的检查

1、日常检查;

2、定期检查。

三、设备的修理

(一)设备维修制度:包括计划预修制、计划保修制、预防维修制。

(二)设备修理:包括事后修理、计划修理。

第八章 经营分析和企业诊断

目的与要求

经营分析是企业经营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它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大量的统计资料和丰富的信息对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过程、结果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明晰企业在经营中的长处和不足,以便扬长避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通过学习本章要求学习掌握了解以下问题:

1、企业经营分析的重要性。

2、企业经营分析的方法。

3、盈亏平衡分析。

内容提要

一、经营分析的常用方法

(一)比较分析法(略)

(二)盈亏平衡分析法

又称量、本利分析法,其核心是盈亏平衡点。所谓盈亏平衡点是指盈利与亏损的分界点。

1、盈亏平衡点的确定

Q=C/p-c

2、盈亏平衡分析法在经营分析中的应用

经营安全率:L=X-X/X8100%

第九章

企业文化

一、目的与要求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的最新成果,正成为企业界、学术界控索的现代科

学管理方法的热门课题,它强调以人为企业管理的主体和中心,以企业精神的共识为核心,以群众基础为基础的企业管理理论。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和理解以下问题:

1、企业文化的概念;

2、企业文化的产生;

3、企业文化的内容与特征;

4、企业文化的结构与功能。

内容提要

第一节 企业文化的产生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企业及其职工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以完善经营管理为目的,逐步形成的观念形态、文化形式、行为规范、基本信念、价值体系和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等的总和。

二企业文化的产生。

第二节

企业文化的内容与特征

一、企业文化的内容

(一)企业精神;

(二)企业目标;

(三)企业哲学;

(四)企业道德;

(五)企业价值观念;

(六)企业行为;

(七)企业规范;

(八)企业标志与环境。

二、企业文化的特征

(一)凝聚性;

(二)社会性;

(三)群体性;

(四)独立性;

(五)层次性;

(六)人格化。

第三节

企业文化的结构与功能

一、企业文化的结构

企业文化可根据主要内容分业不同类型在较为普遍的层次中有三层次结构论,即文化层、制度层、精神文化层。

二、企业文化的功能

(一)导向功能;

(二)激励功能;

(三)调节功能;

(四)约束功能;

(五)凝聚功能;

(六)综合功能。

第九章 流水生产和自动线

一、什么叫流水生产

指劳动对象按一定的工艺路线和统一的生产速度,连续不断地通过各个工作地顺序进行加工并出产产品(或零件)的一种生产组织方式。

二、流水生产的特点、分类和评价

(一)流水生产的特点:

1、流水线上固定生产一种或少数几种产品其生产过程是连续的。

2、产品按单向运输占各线移动。

3、流水线按规定的节拍进行生产。

4、流水线上各工序之间的生产

是平衡的成比例的。

5、流水线上各工序之间的运

、辊道等装置。

(二)流水线的分类

1、按生产对象的移动方式分:产品固定不动、产品移动流动线。

2、按流水线生产对象数目:单一品种、多品种流水线。

3、按对象的轮换方式分:不变、可变、和混合流水线。

(三)组织流水生产的条件

1、产品品种稳定,而且是长期大量需要的产品。

2、产品结构较先进,设计基本定型,产品标准化的。

3、原材料,协作人中必须是标准的、规格化的,并能按时供应。

4、机器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严格执行预修制度。

5、工作必须符合质量标准产品检验能随着生产在流水线上进行。

三、流水线设计

1、技术设计;

2、组织设计。

(一)单一品种流水线的组织设计

1、确定节拍:r=F/Q

2、工序同期化及设备数量的计算:

S=t/r n=s/s

3、组织工序同期法方法

4、择运输方式和装置

5、流水线的平面布置设计

(二)多品种流水线的组织设计(略)

第二节

自动线

一、什么叫自动线

指按工艺顺序排列的若干自动机床和设备,用一套自动装卡传送装置和自动 控制装置联系起来的自动生产线。

二、自动线的主要特点

1、生产过程的高度连续性;

2、生产过程是完全自动进行的;

三、自动线的优点

1、比流水线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

2、高度连续性和节奏性;

3、自动化使设备排列紧凑;

4、生产过程自动控制。

四、自动母后基本形式

1、按自动线上零件移动的方式分:脉冲式、连续式自动线。

2、按连续方式分:硬连、软连接自动线。

3、按自动线类型分:单

一、综合自动线。

五、组织自动线的条件

1、加工对象的标准化、通用化程度高;

2、采用的设备工艺装备和工艺方法必须是先进的;

3、要求工人的文化技术水平能适应自动线技术复杂的要求;

4、各工序在数量、质量和时间上就符合规定

第十一章

网络技术——统筹法 第一节

网络计划技术概述

一、什么是网络计划技术

指通过网络图来制订计划,求得计划的最优方案,并通过方案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生产,使达到预期目标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

二、网络计划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网络计划技术起源于美国。

第二节

网络图

一、网络图的构成

1、结构也称事件

2、活动

3、虚活动

4、路线

二、绘制网络图的原则和要求

(一)原则

1、非循环的;

2、一对结点只能表示一项活动;

3、一项活动在网络图中只能用一个箭头表示;

4、一个网络图只能有一个起点和一个终点。

(二)要求

1、网络图力求简明、清晰、整齐;

2、箭线尽量画成水平线;

3、结点的编号,要求箭尾的编号要小于箭头的编号。

三、网络图的表示方法

四、网络图的绘制

1、工程项目是由哪些分项目组成的。

2、各分项目之间的相互衡接关系。

3、完成各分项目所需的时间。

第三节

网络图时间参数的计算

一、活动时间

1、单一时间估计法

2、三点估计法:最乐观时间(a);最保守时间(b);j最可能时间(m) t=a+4m+b/6

二、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及结点的最早时间;

三、活动的最迟完成时间及最迟开始时间和结点的最迟时间;

第四节

网络图提供的信息

一、总工期

二、时差

三、关键路线、关键活动和非关键活动。

第五节

网络计划的优化

一、时间优化

二、时间——成本优化

三、时间——资源优化

四、工程完工工期的概率估计

教学讲义

架子鼓教学讲义

微观经济学教学讲义

企业管理教学案例

攻螺纹教学讲义

货币银行学教学讲义

少儿英语培训教学讲义

羽毛球教学训练方法讲义

钳工教学讲义量具

色彩静物教学讲义

《企业管理教学讲义.doc》
企业管理教学讲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