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磨课中蜕变 在合作中成长

2020-03-03 06:40:5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在磨课中蜕变 在合作中成长 ——《识字4》磨课经历

安徽省蚌埠第二实验小学 罗 娜

秋天是五彩缤纷,硕果累累的季节。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我即将参加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录像课)评比活动,我想我是幸运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能与教育界专家面对面,聆听他们的精彩发言,还能观摩到来自全国各地优秀小学语文教师那一节节别开生面的教学展示课,对我来说一定是一次精神盛宴。在这个过程中,从选课、备课、试讲、磨课、定稿,直到录制成功,这一短暂、艰辛而又快乐的过程,不仅使我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反思,更懂得了一位语文教师肩上的责任。我与备课团队的每一位教师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共同感受磨课、辩课带给我们的困惑与喜悦。一路走来,我收获了成长,更收获了感动„„

今年四月中旬有幸参加了安徽省第五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我所执教的《清平乐·村居》一课以新颖的课堂设计、和谐的教学氛围受到了专家老师的好评,并在专家评委的一致肯定中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许久的压力得到释放,付出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心里自是无法形容的高兴。当我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又一项重大的考验摆在了我的面前。由于在上次的省级教学观摩活动中表现突出,省小语会决定由我来承担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录像课的上课任务。接到通知的我既激动又不安。激动的全国比赛呀!这样高级别的赛事我还是头一回参与呢!这实在是一次难得的提高自己、展示自己的好机会。不安的是,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唯恐辜负领导的厚望。刚刚放松的心顿时又忐忑起来,就在这种复杂的情绪下,我便投入到了紧张的准备工作中。

按照要求录制一节低年级识字课,凭借以往的教学经验,我深知,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主动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拓宽识字渠道,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识字能力。但如果在教学中处理不好学文与识字的关系,定会失去识字课的韵味。最终在一次次的讨论后,上课内容被定为一年下册第四单元《识字4》。本课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儿歌写的是6种小动物在夏天里活动的情形。这些小动物大都是昆虫。因此本课要求认识的字也大多是虫字旁的字。一切尘埃落定,唉!终于松了一口气。

利用双休日,我开始精心进行了教案设计。我先认真地钻研了教材,反复琢磨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接着找来了相关的书籍进行阅读,查看了教育专家对识字教学的新解读,瞬间,这些能辅助教学的资料统统充斥于我的大脑中,然后又细细地整理串联,再将以往自己上过的识字课做一梳理,最后提炼出好的方法和值得借鉴的地方。结合本课教学内容我将初步的教学思路定了下来: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游戏巩固──拓展识字──指导写字。首稿的设计一气呵成,虽然完成这一切已经是深夜两点多了,两只眼睛熬得红肿,脑袋也昏昏沉沉的,但心里有种痛快淋漓的感觉。

星期一上午,我进行了第一次试教。学生是一(1)班的,虽然我们是第一次接触,但是我们就像老朋友一样,配合默契,相得益彰。孩子们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我也环环相扣,挥洒自如,课堂上不时有新的火花产生,40分钟非常轻松快乐地结束了。评课时,领导和老师们也都肯定了我的教学设计,但对具体的环节提出了一些修改的建议,抑制不住兴奋的我,哪里还在意那些建议,只是沉浸在第一次试讲的成功中,我仿佛看到胜利的曙光!但好景不长,晚上回家细细回味评课时老师们提出的建议,环节比重不合理,拓展性内容太深,学生消化不了,应适当删减,写字指导还不够细致。带着一系列困惑,我又经历了一个不眠之夜。第二天一上班,便立即去找备课组的吴敏主任,她看见我,开玩笑地说:“熊猫眼怎么又出来了?”于是,下班后大家坐下来一起从研读教材开始,一遍遍翻阅教参,一环环梳理思路,一步步深入思考,各抒己见,宝贵意见跃然纸上。晚上八点,终于将基本环节敲定下来,加强学词环节的趣味性,以看图贴词的形式带出所需掌握的词语,在读准的基础上提炼出要学习的生字,并通过学生的探究发现他们都是虫字旁的特点,随即揭示形声字的规律,加深对虫字旁的表意特点的理解。原来融在这部分中的“生活中识字”放在最后作为拓展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生活中识字的能力。“成语中识字”这一环节教师不能直接灌输给学生,而应引导学生从已有的词汇量中去提取并鼓励多积累四字词语和成语的好习惯,拓展自己的识字量。这样的处理一下就解决了“环节比重不合理”的问题。重要问题已解决,只剩下回家慢慢琢磨写字指导的方法了!细想第一次试讲中在写字的指导上我是注重了范写与评价的运用,但学生仅能做到写对,却不能达到写好、写规范。如果我能在如何写好方面细致指导,将具体的方法教给他们,相信学生一定能有所收获的。翻阅了相关书籍,请教了书法老师,我终于找到了突破口。紧接着修改课件、教具,一遍遍熟悉改动后的教案,窗外已夜深人静,皎洁的月光照射着小屋。

我信心十足地开始了第二次试教,这次试讲在一年级六班,课堂气氛活跃,过程环节处理得很顺畅,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高。特别是指导写字环节,教师范写并讲解,学生练习之后,利用实物投影仪从学生当堂练写的作业中随机挑选两份,引导学生“对照”。直观的形象使学生一目了然,哪个字结构写得紧凑,哪一笔没写规范,孩子们的火眼金金都看得一清二楚。顿时,教室里沸腾了,个个都相当小老师帮别人指出问题,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用自己的方式研究,学习的热情真让我感动!课文学完后,为了使学生能活学活用,我设计了创编儿歌,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诗歌的句式规律,每句话都写了谁在哪里干什么,接着从示范开始,再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从而启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激发了他们的创编欲望,使学生从文本中走了出来,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听完课后,老师们对这次试讲表示了肯定,给出了“总体良好,细节应加强“的评价。这次可不敢掉以轻心,打铁趁热,下班后,立即对着电脑把教学环节的每一个细节细细梳理,虽然不需要大改动,但面对这修改了无数次后却令我倍感陌生的教案,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接下来的工作更是煎熬:要把教案一遍遍地内化,一遍遍地呆在无人的教室里试讲,一遍遍地预设问题。就这样,修改教案,制作课件,打印教具,忙忙碌碌地穿梭于学校的两栋楼之间。终于迎来了拍摄的日子。我给自己挑了一套称心的衣服,信心十足的登上了讲台,终于上出了一节比较精彩的识字课。

从第一次试讲到最后的录制,多少个不眠之夜,教案修改有十稿之多;多少天没有见到孩子,真的太想她了。当课录制完成,我又一次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正是这一次次的磨砺,让我对教材的把握更准确了,让我对方法的运用更灵活了,也让我的课堂驾驭更成熟了。至于结果已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经历过,我感受过,我提升,我成功。正如我喜欢的一句话:经历是一笔财富,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刀越磨越快,课越磨越精,老师的教学水平也在磨课中不断地得到提高,让我们一起在磨课中蜕变,在合作中成长。

在磨课中成长

在磨课中成长

在磨课中历练成长

感悟“磨课”中成长

让自己在磨课中成长

在磨课中历练在反思中成长

在磨课中感悟,在反思中成长

在磨课中历练 在反思中成长

在磨课中成长教学反思

在磨课中创新 在反思中成长

《在磨课中蜕变 在合作中成长.doc》
在磨课中蜕变 在合作中成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