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年代杰出劳模代表

2020-03-01 16:03:0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如何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

劳动模范是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是民族精英、国家栋梁、社会中坚、人民楷模。多年来,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工人阶级始终表现出伟大的创造力,涌现出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这些劳动模范以他们出色的业绩和高贵的品质,成为工人阶级学习的榜样,带动工人阶级满腔热忱地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创造辉煌的业绩。随着企业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新形势下,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充分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既是保持和发扬工人阶级先进性所必需,也是实现企业发展与进步的迫切需要。下面就企业如何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劳模在企业发展中的示范作用

在职工群众心里,劳模就是一面旗帜,就是一颗螺丝钉,他们办事认真,埋头肯干,踏实工作,不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无私地奉献。他们没有显赫的英雄事迹,但是他们所折射出来的责任感、使命感,能引领大家抛弃私心杂念,向着共同的目标奋进。解放初期,中国工人阶级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中,开展了“爱国主义劳动竞赛”等活动,各条战线英雄辈出,孟泰、马恒昌、郝建秀、王崇伦、倪志福等就是这个时期劳动模范的代表。20世纪60年代,在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遇到巨大困难的情况下,中国工人阶级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谱写了一曲又一曲胜利凯歌,王进喜等劳动模范在这一历史时期成为全社会的楷模。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了“两弹元勋”邓稼先、“光学专家”蒋筑英、“当代愚公”李双良、“新时期铁人”王启民、“抓斗大王”包起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一大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模范先进人物。进入新世纪,更是涌现出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模范先进人物。回顾历史,虽然几代劳动模范所处的历史时期完全不同,但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等优秀品质却一脉相承,熔铸成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典型特征。有了劳模这面镜子,大家就能找出自身的不足,有了劳模示范作用,大家就有了努力方向,有了劳模精神的感

1 召,大家就有了标尺,就能够形成良好的崇尚责任。每一位职工有了劳模的责任意识,有了劳模强烈的使命感,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复杂环境,就都能够尽职尽责地排除,就都能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途径与方法

(一)规范劳模评选制度,转换思维,把那些“开拓型、奉献型、实干型”的人才评选上来。

劳动模范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优秀代表,它根植于职工群众中,产生于安全生产的实践中。劳动模范之所以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正是源于他们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在劳动模范的评选上,必须与时代发展吻合,不断更新劳动模范的评选标准,使之更加闪烁新时代的思想光辉。既要突出时代性,又要具有先进性;既要坚持工作业绩的考核,又要坚持道德品质的考核。要切实做到谁先进就选谁,形成行行都有带头人、处处都有“领头雁”、时时都有新典型的良好氛围。因此,我们可以结合同煤集团公司实际,首先要评选出真正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人物。对劳动模范的工作原则、要求等方面作出规定,制订和完善劳模评选机制,使劳模选树工作有章可循;其次严格对照评选条件,坚持走群众路线,发扬民主,层层选拔,根据工作实际、性质,把每年评选公司级、处矿级单位劳模及推荐省以上劳模的重点放在生产一线的工人身上。并且注重在青年职工和知识分子中选树模范,逐步使先进人物的评选思维向“开拓型、奉献型、实干型”转变,充分体现“爱企敬业、创新发展”的企业精神,使开拓型、奉献型、实干型的劳动模范成为同煤集团新时期的主旋律。

(二)认真落实劳模待遇,把劳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

劳动模范在企业的改革和生产建设中,作出了很大贡献,树立了企业的形象。因此,关心、爱护、帮助劳模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各级组织的责任。

一要理解和尊重劳模。纠正那种“劳模只能讲奉献”的片面认识和对劳模求全责备的态度,把尊重、爱护劳模当做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大事来抓。

二要加强对劳模的日常教育。在劳模群体中,占多数的是工人劳模,他们

2 技能单一,掌握的知识偏少。在强调劳模培训教育的重要意义上,划出一个合理年龄段,在征得本人同意的前提下,积极输送适龄适届劳模进行高一级的学历深造。使劳模不但可将原有技能得到发挥,又能将新学知识运用于工作实际,使劳模这面旗帜再添新彩。

三要尽可能多地关心劳模的工作和生活。每逢重大节日对劳模进行走访慰问,特别是对生活困难的离退休劳模及劳模家属要给予优先帮扶救济,落实好劳模待遇,在晋职、晋级、学习深造、子女上学、就医购房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使劳动模范在全面建设新澄合的进程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为劳模减压,改变评选劳模只讲奉献,不讲报酬的思维定式

“劳模”大多是工人阶段中的老实人、憨厚者,他们大都不善言词,不表现自己,只是一些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又能共事的任劳任怨式的人物。在现有的意识状态下,人们形成了一种惯性心里,劳模内涵就是“无私奉献和任劳任怨”,苦、脏、累、险、重活劳模就是承担者。只要成为了劳模、登上了“荣誉高塔”,那么就应该多干活、少享受、不计名利、大公无私,但劳模是人不是“神”,吃五谷杂粮,食人间烟火,他们同样需要生活的基本条件,需要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无私奉献的精神应该发扬,但鼓励“带病坚持工作”的旧观念应该改变。社会需要老黄牛,而老黄牛都累倒了,又有谁愿争当老黄牛?面对社会,我们应该为劳模在做出奉献的同时创造较好的物质生活,以好的生活典型去引导更多地人去当“劳模”、想当“劳模”,这才是评选各级“劳模”的真正含义。市场经济培育了社会的效益观念,单纯提倡劳模的无私奉献,会导致劳模可敬不可学。我们各级组织应该全面发掘劳模的时代内涵,使这些先进人物成为激励职工的一个实实在在的载体,改变那种讲报酬就是觉悟低的片面认识。让劳模的付出和回报画等号,让劳模既是精神富有者,又是经济富裕者,引来人们更多羡慕的目光,启发人们更强烈的追求向往,使学劳模、当劳模成为促进企业进步的一支强大动力。

(四)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宏伟的事业,就要有伟大的精神力量所支撑,我们的一个劳模,就是一面旗帜,我们的一批劳模,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我们要加大对劳模的宣传

3 力度,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崇尚知识、鼓励创造的社会风气,激励广大员工学习劳模、争当劳模,促进员工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做到用典型人物“带”,用典型事例“引”,典型效应“促”,充分发挥劳模示范作用。让劳模在政治上“红起来”的同时、在社会上“香起来”。落实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激发职工的创造活力,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在企业进步过程中形成宣传劳模,褒奖先进,弘扬正气的舆论氛围。

(五)发挥激励职能,带动劳模精神

当前,经济是市场经济,人才也是市场中的人才。如果企业没有奖励创新、创造的明确机制,员工们看不到付出与所得紧密相关的真实效益,其结果只能是现在的劳模心有去意,今后的劳模越来越少。有效的保障措施就是利用激励职能,带动劳模精神。要建立劳模基金,解决劳模生活问题。对劳模发生的大病、重病、住院可适当补助。重点解决劳模生活问题,特别是离退休劳模生活困难问题;加大一次性奖励标准,凸现利益效应;建立年度劳模评议制度、打破劳模终身制。建议实行对劳模年度评议,通过职工群众评议,广泛宣传劳模的优秀品质,也更好地激励劳模“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使劳模的表率作用发挥的更好。

劳模是时代的楷模,是改革的先锋,是树立在职工群众中的坚实榜样,是企业永不褪色的骄傲。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们应该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动模范的引领作用,形成关心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时代风尚,凝聚干部员工的智慧和力量,促进劳模在高起点上再跨越、创造同煤新历史中勇当先锋,用劳模的先进思想和模范行为影响、带动群众,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各年代口号

中国各年代企业家回顾(一)

中国五六七十年代

劳模代表致辞

劳模代表先进事迹

劳模代表发言稿

劳模代表发言稿

劳模代表发言稿()

劳模代表发言

中国商界杰出女性

《中国各年代杰出劳模代表.doc》
中国各年代杰出劳模代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