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工作汇报1

2020-03-04 00:13:3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农村初中生厌学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课题研究工作汇报

汉滨区五里镇富强初中王开科

富强初中是一所农村中学,学生中的厌学情况比较严重。通过对我校312名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到有42.3%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厌学心理。通过访谈研究了解到影响农村中学生厌学的因素很多,主要是家庭因素、自身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等。

面对学生厌学这一严重现象,如何帮助学生消除厌学情绪、根治学生厌学的现象这一问题,则成为我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0年我校承担了《农村初中生厌学的成因及对策研究》的区级课题研究,根据课题组要求,我校成立了以郑清军为课题组长以及由各学科骨干教师组成的课题研究小组,在全体课题组人员的潜心研究、共同努力下,从方案的拟定、课题的实施,到过程的积累,都经过了严密的计划与组织管理,达到了预期的实验目标,两年来,通过本课题研究,我校教师对厌学生问题认识更加清晰,处理厌学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多了许多,各班的厌学生人数比例逐年下降,厌学生转化效果明显。

目前,课题研究工作已经结束,现将我校课题研究工作汇报如下:

一、研究工作的基本过程

1.召开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2010年底,我校召开了课题开题会议。会上,郑校长首先对课题组成员名单进行公布,并作了重要讲话,要求课题组人员认真学习课题研究方向和研究目标,学习教育科学课题研究的方法。密切联系实际,坚持严谨的科学态度,务实的工作作风,不断增强研究活力,及时总结研究成果,力求达到研究的预期目标。同时让财务上划拨一定的经费用于课题研究活动中。

2、调查各班厌学生比例,对不同年级学生厌学情况进行比照,总结不同年级学生厌学的不同情况,分析学生厌学趋势和原因,探讨调节厌学生的心理平衡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3、组织培训,提高认识

为了使课题组成员能顺利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有效性

的认识,我们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各类培训。

(1).订阅杂志,学习教学理论在课题研究初期阶段,我们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并通过对厌学生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进行数据分析,深入了解现今我校厌学生的现状和趋势,深入学习各种激发厌学的方法,不断丰富本课题的支撑性理论。课题组着重阅读了各种励志经典故事、《课程标准解读》、《中学教学设计》、《教学艺术》、《巅峰家教智慧》等报刊杂志。

(2).阅读书籍,了解研究方法

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相关理论书籍,对如何进行课题操作有了进一步了解,对各种研究方法进行理论探讨。通过理论学习,主要达到以下三个目的:一是转变了教师观念,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二是加深了对课题研究本身的认识,了解一些课题研究的方法;三是明确了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向。

(3).参加培训,加快自身发展 课题开展以来,罗洪、王杰、白春丽、朱坤 等老师先后参加了陕西省“国培计划(2011)——骨干教师培训”、王开科、罗洪先后两次参加区教研室组织的课题培训,通过各类培训,课题组成员提高了认识,开阔了视野,加快了教师自身发展,对课题研究起到推动作用。

二、规范制度,加强管理1.完善制度,明确职责 课题组成立后,首先我们经过研究,制定了《农村初中生厌学的成因及对策研究》制度,明确职责,实施规范管理。此外,教导处制定了具体的听评课制度、奖惩制度,使该项实验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定期活动,查缺补漏 每月至少开一次课题组会议,及时分析总结前阶段研究工作的得失,部署下阶段的工作,对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查漏补缺,不断提高和完善课题管理工作。

3.注重过程,积累资料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课题组的教师注重具体的实践研究。特别是课堂教学实践中,勤于思考,努力探索,不断总结,为课题研究积累大量详细的素材。

在课题研究期间,课题组成员每学期至少上了一节观摩课。每人每月至少写了一篇厌学生札记,每学期上交课题研究计划、总结、经验文章、个案分析等,并及时进行资料的收集、分类、整理工作。过程性资料较为详实。每学期要求教师上交一份厌学调查报告、一份厌学教学反思、一份厌学教学设计或教学案例。期末纳入《富强初中常规教学量化积分》考核当中。

三、深入研究,有效转化。 两年来,我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不停地努力着,也在不停地收获着。通过课题研究,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得到更新,对厌学生为题认识更加清晰,各班厌学生人数比例逐年下降,厌学生转化效果明显。

1.分层备课,改进教学方法 我们将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分层教学设计的备课活动促进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加强对厌学生的教学研究,分析学生,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能,注重因材施教,激发厌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举办沙龙,加强实践引导 定期举办课题研究沙龙,探讨厌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课题组在本阶段共进行五次课题研究主题沙龙。分别是:

①厌学生转化大家谈。 ②厌学生教学观念的转变策略。 ③厌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④厌学生心理健康的策略专题研究 ⑤厌学生学法指导策略 3.培养习惯,促进有效转化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课题研究中我们课题组以学校开展的“十个好习惯”、“让好习惯伴我一生”主题活动的教育为契机,对厌学生进行了学习习惯的强化养成教育,促使厌学生形成“课前预习——课中专心听讲、记笔记——课后按时完成作业、及时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了学生的性质,激发了“要学”的欲望。

4.开展活动,提供展示平台 在这两年里我们开展了“厌学生进步奖”的评比活动;经典诵读暨美文诵读

比赛;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历史的选择”讲故事和征文比赛;书信征文比赛;“迎国庆”书画大赛;电脑绘画比赛;阳光体育广播操比赛;眼保健操比赛;兵乓球比赛、象棋比赛节目表演等等。在这些舞台中他们展示了自我,变得更自信、自立、自强。使厌学生不但捕捉到自己的“闪光点”,体验、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而且发掘自己的潜力,促进自我觉醒、自我辅导、自我发展。

4.家校合作,保障成功转化 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否,仅仅依靠教师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辅助功能,才能有效保障厌学生转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 利用每学期的班级家长会,请一些家庭教育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学生家长介绍他们家庭教育的优秀经验和典型做法,真正起到家教榜样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同时向家长推荐畅销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犹太人是怎样教育孩子的》让家长增长教育孩子的本领,让家长陈伟教师的好帮手,好朋友。自从开展《农村初中生厌学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课题到现在,家长会已经不是告状会,而是与家长研究怎样帮助学生进步的会。

(2)过家长访谈,及时发现家教中的新问题,探讨新对策,从理论上、思想上、方式方法上交换帮扶学生进步的策略,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学期末检验各种策略起到的效果,修正不足,发挥优势。

四、促进成长,展望未来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定期开展教学反思工作,注意积累转化经验,不断提高教研能力。两年来,本课题组3人次在国家、省、市、区获奖。通过以点带面,辐射全体教师,有效地带动全校教师勤于反思,善于总结,积极撰写参与各级各类教科研活动,激发了广大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值得可喜的是通过本课题研究,教师处理厌学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多了许多。

我有理由相信,随着我们校安工程的完成,随着校容校貌的改观,随着我们教科研力度的加大,随着我们课题组成员的成长,我们富强初中教科研工作明天一定会更灿烂。

五、关于课题研究的思考设想

两年的课题研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思考: 如何使课题研究活动更加科学规范,提高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与有效性;如何使课题研究成果更好地发挥其示范引领的作用;师资的专题培训与专家引领如何实现等。这些问题与现象均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同时我们将以课题研究为平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继续开展新一轮《农村初中生厌学成因及对策研究》的课题研究,使改善厌学对策更加理论化、科学化、更具有推广价值。

以上是我校《农村初中生厌学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课题研究工作的汇报,不妥之处,敬请各位专家领导批评指正。谢谢!

二零一二年四月一日

课题研究工作汇报材料

课题研究工作汇报材料

课题研究计划1

课题研究心得体会1

课题研究报1

课题研究计划表1

个人课题研究1

学校课题研究工作汇报材料

某幼儿园课题研究工作汇报

初级中学课题研究工作汇报材料

《课题研究工作汇报1.doc》
课题研究工作汇报1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