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工作汇报

2020-04-05 来源:工作汇报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课题研究工作汇报材料

课题研究工作汇报材料

我校现有在职教师10人,我校申报的研究课题是:“地方民族文化在教学中的整合。”根据课题组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我们确立在各学科课程中引用地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下面就我校课题研究开展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成立组织、建立专项制度。

我校接到课题后,确定了王艺同志为课题负责人,以地方课教师为主要成员的课题研究小组,讨论拟定了课题实施方案、课题研究阶段性行动计划。

二、克服困难,为课题实施艰苦努力。

我们学校在教研工作中有许多实际性的操作困难,尤其是教学条件落后,一些教师的课改、教研观念还十分保守、落后,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十分困难。为了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我校在教学骨干教师王艺老师的策划下,开展了“地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教育教学的探究”的课题研究工作,克服重重困难将课题展开。

三、工作开展情况

我校自确立本课题研究以来,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听课学习,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

四、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的主要做法。

1、课题组成员自学、收集资料。

2、以问题为切入口,在教研活动中研讨。

3、课题组成员,在教学教育实践中有效的将地方民族文化资源运用。

五、主要经验与成绩

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的发展是从无到有,从简单到逐渐深入,现在的状态整体日趋良好。因为课题负责人的水平有限,对所取得的经验与成绩无法做出全面、深刻的总结,只概括了以下几点:

1、领导的作用比较显明、重要。学校领导的重视是课题研究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

2、实验的方法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课题组运用多种方式的理论学习、课例研究、案例研究、经验总结等重要研究方法,体现应用型课题研究的基本特点和规律;课题组积极参与各级研讨交流活动;拓宽研究、交流的区域空间。

3、课题研讨中注重师生的发展,做到有实效。

促进教师、学生与学校的共同和谐发展是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这一理念得到较好的贯彻与落实。

在教师方面,通过深入参与课题研究,教科研的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专业水平得到发展,教育观念得到更新和实践,交流合作能力、实施课程能力、课堂教学能力、总结经验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在学生方面,通过参与多层面、多形式、多时机的课题实践活动,日积月累,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搜集处理信息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学习信心得到有效增强,也有效地丰富了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成果。

在学校方面,通过课题研究的手段和方式,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最有力抓手和重要举措。

六、存在问题:

1、教师参与课题研究主动性不够,基本上是任务型开展工作。

2、缺少专家引领,难以提炼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3、由于我校没有多媒体教室,全体教师培训工作难以进行,已经开展的时效性不大,制约了课题活动有效开展。

4、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学习不够,知识面较窄,尤其是关于课题研究方面的理论极为欠缺和薄弱

5、对什么是课题研究认识不清,造成实验工作没有针对性。

6、课题范围太大,研究缺乏实效性。

7、课题研究的目标不够明确,分工不够细致,制度不够健全。

七、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加强学习交流,有机会选派年轻骨干教师积极参加学习培训。

2、建立激励措施鼓励教师积极撰写课题论文。

汇报人:大屯小学赢来

2012年12月31日

推荐第2篇:课题研究工作汇报1

《农村初中生厌学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课题研究工作汇报

汉滨区五里镇富强初中王开科

富强初中是一所农村中学,学生中的厌学情况比较严重。通过对我校312名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到有42.3%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厌学心理。通过访谈研究了解到影响农村中学生厌学的因素很多,主要是家庭因素、自身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等。

面对学生厌学这一严重现象,如何帮助学生消除厌学情绪、根治学生厌学的现象这一问题,则成为我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2010年我校承担了《农村初中生厌学的成因及对策研究》的区级课题研究,根据课题组要求,我校成立了以郑清军为课题组长以及由各学科骨干教师组成的课题研究小组,在全体课题组人员的潜心研究、共同努力下,从方案的拟定、课题的实施,到过程的积累,都经过了严密的计划与组织管理,达到了预期的实验目标,两年来,通过本课题研究,我校教师对厌学生问题认识更加清晰,处理厌学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多了许多,各班的厌学生人数比例逐年下降,厌学生转化效果明显。

目前,课题研究工作已经结束,现将我校课题研究工作汇报如下:

一、研究工作的基本过程

1.召开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2010年底,我校召开了课题开题会议。会上,郑校长首先对课题组成员名单进行公布,并作了重要讲话,要求课题组人员认真学习课题研究方向和研究目标,学习教育科学课题研究的方法。密切联系实际,坚持严谨的科学态度,务实的工作作风,不断增强研究活力,及时总结研究成果,力求达到研究的预期目标。同时让财务上划拨一定的经费用于课题研究活动中。

2、调查各班厌学生比例,对不同年级学生厌学情况进行比照,总结不同年级学生厌学的不同情况,分析学生厌学趋势和原因,探讨调节厌学生的心理平衡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3、组织培训,提高认识

为了使课题组成员能顺利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提高教师对课堂教学有效性

的认识,我们对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各类培训。

(1).订阅杂志,学习教学理论在课题研究初期阶段,我们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并通过对厌学生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进行数据分析,深入了解现今我校厌学生的现状和趋势,深入学习各种激发厌学的方法,不断丰富本课题的支撑性理论。课题组着重阅读了各种励志经典故事、《课程标准解读》、《中学教学设计》、《教学艺术》、《巅峰家教智慧》等报刊杂志。

(2).阅读书籍,了解研究方法

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相关理论书籍,对如何进行课题操作有了进一步了解,对各种研究方法进行理论探讨。通过理论学习,主要达到以下三个目的:一是转变了教师观念,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二是加深了对课题研究本身的认识,了解一些课题研究的方法;三是明确了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向。

(3).参加培训,加快自身发展 课题开展以来,罗洪、王杰、白春丽、朱坤 等老师先后参加了陕西省“国培计划(2011)——骨干教师培训”、王开科、罗洪先后两次参加区教研室组织的课题培训,通过各类培训,课题组成员提高了认识,开阔了视野,加快了教师自身发展,对课题研究起到推动作用。

二、规范制度,加强管理1.完善制度,明确职责 课题组成立后,首先我们经过研究,制定了《农村初中生厌学的成因及对策研究》制度,明确职责,实施规范管理。此外,教导处制定了具体的听评课制度、奖惩制度,使该项实验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2.定期活动,查缺补漏 每月至少开一次课题组会议,及时分析总结前阶段研究工作的得失,部署下阶段的工作,对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查漏补缺,不断提高和完善课题管理工作。

3.注重过程,积累资料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课题组的教师注重具体的实践研究。特别是课堂教学实践中,勤于思考,努力探索,不断总结,为课题研究积累大量详细的素材。

在课题研究期间,课题组成员每学期至少上了一节观摩课。每人每月至少写了一篇厌学生札记,每学期上交课题研究计划、总结、经验文章、个案分析等,并及时进行资料的收集、分类、整理工作。过程性资料较为详实。每学期要求教师上交一份厌学调查报告、一份厌学教学反思、一份厌学教学设计或教学案例。期末纳入《富强初中常规教学量化积分》考核当中。

三、深入研究,有效转化。两年来,我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不停地努力着,也在不停地收获着。通过课题研究,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得到更新,对厌学生为题认识更加清晰,各班厌学生人数比例逐年下降,厌学生转化效果明显。

1.分层备课,改进教学方法 我们将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分层教学设计的备课活动促进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加强对厌学生的教学研究,分析学生,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能,注重因材施教,激发厌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举办沙龙,加强实践引导 定期举办课题研究沙龙,探讨厌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课题组在本阶段共进行五次课题研究主题沙龙。分别是:

①厌学生转化大家谈。 ②厌学生教学观念的转变策略。 ③厌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④厌学生心理健康的策略专题研究 ⑤厌学生学法指导策略 3.培养习惯,促进有效转化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课题研究中我们课题组以学校开展的“十个好习惯”、“让好习惯伴我一生”主题活动的教育为契机,对厌学生进行了学习习惯的强化养成教育,促使厌学生形成“课前预习——课中专心听讲、记笔记——课后按时完成作业、及时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了学生的性质,激发了“要学”的欲望。

4.开展活动,提供展示平台 在这两年里我们开展了“厌学生进步奖”的评比活动;经典诵读暨美文诵读

比赛;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历史的选择”讲故事和征文比赛;书信征文比赛;“迎国庆”书画大赛;电脑绘画比赛;阳光体育广播操比赛;眼保健操比赛;兵乓球比赛、象棋比赛节目表演等等。在这些舞台中他们展示了自我,变得更自信、自立、自强。使厌学生不但捕捉到自己的“闪光点”,体验、享受到成功的快乐,而且发掘自己的潜力,促进自我觉醒、自我辅导、自我发展。

4.家校合作,保障成功转化 学校教育的成功与否,仅仅依靠教师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辅助功能,才能有效保障厌学生转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 利用每学期的班级家长会,请一些家庭教育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学生家长介绍他们家庭教育的优秀经验和典型做法,真正起到家教榜样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同时向家长推荐畅销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犹太人是怎样教育孩子的》让家长增长教育孩子的本领,让家长陈伟教师的好帮手,好朋友。自从开展《农村初中生厌学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课题到现在,家长会已经不是告状会,而是与家长研究怎样帮助学生进步的会。

(2)过家长访谈,及时发现家教中的新问题,探讨新对策,从理论上、思想上、方式方法上交换帮扶学生进步的策略,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学期末检验各种策略起到的效果,修正不足,发挥优势。

四、促进成长,展望未来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定期开展教学反思工作,注意积累转化经验,不断提高教研能力。两年来,本课题组3人次在国家、省、市、区获奖。通过以点带面,辐射全体教师,有效地带动全校教师勤于反思,善于总结,积极撰写参与各级各类教科研活动,激发了广大教师参与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值得可喜的是通过本课题研究,教师处理厌学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多了许多。

我有理由相信,随着我们校安工程的完成,随着校容校貌的改观,随着我们教科研力度的加大,随着我们课题组成员的成长,我们富强初中教科研工作明天一定会更灿烂。

五、关于课题研究的思考设想

两年的课题研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思考: 如何使课题研究活动更加科学规范,提高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与有效性;如何使课题研究成果更好地发挥其示范引领的作用;师资的专题培训与专家引领如何实现等。这些问题与现象均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同时我们将以课题研究为平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继续开展新一轮《农村初中生厌学成因及对策研究》的课题研究,使改善厌学对策更加理论化、科学化、更具有推广价值。

以上是我校《农村初中生厌学的成因及对策研究》课题研究工作的汇报,不妥之处,敬请各位专家领导批评指正。谢谢!

二零一二年四月一日

推荐第3篇:课题研究工作汇报材料

《怎样做新时期师德高尚的人民教师》 课题研究工作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你们好!首先我代表小甸中心校全体师生向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衷心希望各位专家能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批评指导。同时也感谢曹校长和其他领导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帮助。下面,针对我校有关课题研究方面的一些做法,由我向各位领导作简要的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近几年来,我校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强化团队意识,打造团队精神为重点,以教育教学为中心,扎扎实实地推进师德建设,目的就是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勇于创新,共谋发展”的新时代高尚的人民教师。通过理论创新推动课题研究工作,有力地促进学校整体工作的快速发展。

一、组织落实,加强领导

我校高度重视此次的课题研究工作,设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师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的具体领导下,又选出了课题组主要成员开展具体工作。校领导多次在教职工大会上宣传此次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使全体教职工充分认识怎样做新时期师德高尚的人民教师的重要性,明确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将教师规范落实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二、工作重点与措施

1、深入学习和领会《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教育法律法规,继续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用实际行动落实有关文件精神。全体教师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纷纷争做新时期师德高尚的人民教师。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将“爱与责任”作为教职工依法从教、践行研究的核心,全体教师“以德育德、以行导行”,处处为学生做榜样、做示范。以自己高尚的行为去感动学生,以自己无私的爱去感化学生,以自己的博学去带动学生。

2、立足岗位,扎实开展“双学”活动。

一是开展师德建设理论的学习,努力提高新时期教师的师德理论素养。我们注重挖掘师德内涵,通过师德演讲、师德反思体会等形式,找思想、挖根源、谈继承、促发扬,不断增强教师师德文化底蕴。在学习中,我们不断拓展师德外延。首先是增强教师服务意识,要求教师做到“三多”,即:多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多与学生交流,多体贴、关心学生。引导教师做好工作,坚持从情感入手,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其次是提升业务能力,加强教师进修学习,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最后是提高综合素质。在提高教师思想素质的同时,促进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努力塑造新时期的人民教师人格与学识有机统一的人格魅力。

二是开展校内外优秀师德教师事迹的学习,发挥典型引路作用,增强榜样的感召力,用教师熟知的典型事迹激发全体教师的进取精神,逐步形成广大教师 “敬业、乐业、勤业、创业”的良好风尚。通过找身边的典型,学身边的榜样,塑自己的师表形象,让每名教师心中有榜样、学习有目标。让每名教师都深刻感受到自己的工作与集体的荣誉息息相关,增强集体的向心力、凝集力、感召力。

3、学校通过学生座谈会、教师座谈会等了解教师为人师表情况,并将学生、家长测评及意见及时反馈给教师本人以促改进。我们建立了师德考评制度,坚持师德考核与业务考核并重,重点考察教师教书育人的实绩和职业道德状况、教学态度和育人效果等,并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评优奖励等的重要依据。

4、强化监督机制,成效显著提高

强化监督职能, 建立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是师德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我校认真执行教代会各项制度,坚持校务公开,学校结合上级部门要求,每年开展行风评议工作,把师德建设列入行风评议的重要内容,对照标准自查自纠。在评议过程中,召开教师和学生的座谈会,听取师生意见,及时总结并在全校教师大会上通报反馈,促进教师师表形象的树立。行风评议工作中,我校教师师德形象受到学生及家长的好评。

在这次活动中,我校涌现了多名师德高尚人民教师,张乐艳泼辣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曾无数次地打动学生、家长、老师、领导。在此次课题研究中她也付出了许多心血。马红云、赵梅侠、曹艳梅以她们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爱生如子,以校为家的高尚品质赢得了校内外的一致好评。李蓉老师把她年轻而热情的心捧给了学生,却不图丝毫回报。他们多次被评为县镇级师德标兵。杨俊朴老师还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师。在杨俊朴老师身上,看到的是平凡而朴实,但折射出来的却是伟大而高尚。为此县电视台还为她制作了专题片。

有了这么多师德高尚的教师,有了这样的工作氛围,使我校的各项工作开展的都很顺利。近几年,我校先后被授予县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县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市县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通过课题研究,我校教师增强了责任心和荣誉感,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为人师表在学校蔚然成风。通过师德工作,学校将以更加优质的师资为义务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学校也将不断提升办学质量,提高办学层次,为有效实施素质教育,创建新一流学校而努力奋斗。

谢谢各位领导。

小甸中心校

2010年11月

推荐第4篇:学校课题研究工作汇报材料

学校课题研究工作汇报材料

xx中学是农村初中校,教育科研工作基础薄弱,教师教育科研经验不足、能力不强。为了扭转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落后局面,从XX年秋季开始,学校行政达成共识:课题研究不仅是学校发展的支撑点,也是培养造就名师的舞台。课题研究必须纳入学校、教师重要的日常工作。

一、建章立制,扎实推动课题研究工作

1、从教研到科研的转变

XX年9月,学校设立教科室,并制订了《xx中学教科研工作条例》,课题研究工作由教科室负责组织实施。虽然我校课题研究工作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学校对课题研究工作不马虎应付,不流于形式,力图通过规范管理,强化跟踪指导,务实推进课题研究工作。通过构建教科室---课题组---教师三位一体、协作互动的教科研网络。以课题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课改,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教科研氛围。为了使课题研究管理更加规范、有效,严格按照晋江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的要求来规范学校课题研究工作,努力提升课题研究水平。教科研室从课题立项、实施过程、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等环节进行跟踪指导,加强过程管理。

2、重课题与课堂的结合

要求各课题组立足校本,结合学校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务实展开研究,在实践与摸索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推进课题研究实用化,组织指导各课题组推出各种各样的课题研究课,抓住课堂这个主阵地,认真务实研讨。几年来,各课题组先后推出一系列研究课,通过观课议课、案例分析、教学反思、交流研讨等活动,有效地推进各个课题的深入研究,强化了课题研究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同时也提升了教师的课题研究能力。

二、强化培训,努力增强课题研究能力

1、外出学习、培训、取经

为了尽快提高本校教师课题研究能力,学校努力为教师参加高层次的课题研究培训提供方便。XX年10月吕跃钢老师参加泉州市“小课题研究”专题培训,XX年12月庄*、吕跃钢、李细真3位老师参加晋江市“小课题研究”专题培训,XX年3月---12月庄*、吕跃钢2位老师参加“晋江市XX年教育科研小课题专项培训班”学习,XX年10月16日,我校承担培训班第3小组经验交流活动,XX年10月陈文武、陈延延2位老师参加“晋江市XX年教育科研小课题专项培训班”学习。

2、校本研修、交流、推广

努力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要求他们将外出培训学到的有关课题研究的理论知识与本人的体会感悟介绍给其他老师。学校将课题研究理论知识提升纳入校本培训的重要内容,先后有庄*老师作《课题研究经验介绍》、吕跃钢老师作《关于小课题研究的点滴思考》等专题报告,为全校教师介绍课题研究经验。同时学校定期召开课题研究经验交流总结会和课题研究成果展示会,努力通过开展一系列实效性强的课题研究交流活动,推动课题研究深入发展。

三、宽进严出,积极营造课题研究氛围

1、降低门槛,鼓励教师主动参与

第一次开展课题研究,为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帮助一线教师提高课题研究的实践能力,我校采用宽进严出的做法。“立项容易,结题严格”,防止课题研究流于形式,虎头蛇尾。学校经过一番筹备和宣传发动,XX年10月,学校发出《关于启动xx中学教育科学第一批课题研究立项工作的通知》,得到各教研组的积极配合响应,老师们开始踊跃申报研究课题。XX年11月,学校从各教研组选送的课题中确定15项为我校教育科学规划第一批立项课题,参与研究的教师达到73人,超过一线教师的95%,大大激发了一线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热情,为课题研究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开端。

2、严格把关,防止研究流于形式

XX年10月,学校对第一批立项的15个课题进行认真清理检查,吴晓绵老师负责的《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内容运用的研究》课题转为晋江市级立项课题,对其中6个条件较为成熟的课题给予申请结题,同意1个课题申请延期结题,其余7个课题因研究不规范、不深入给予终止。XX年11月,学校评审小组严格按照《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结题验收评定等级要求及鉴别标准》,依据课题结题报告及相关过程性材料,对申请结题验收的6个课题进行认真审核,其中庄*老师负责的《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陈良约老师负责的《适时提问在初中历史课堂中重要性的研究》和徐天飞老师负责的《新课改中美术综合素质成绩评定研究》3个比较成熟的课题结题验收通过,另外3个不成熟的课题结题验收没有通过。

XX年4月,我校召开教育科学规划第二批课题立项评审会,进一步规范课题研究工作,提高了门槛,只有5项课题通过立项审核。XX年5月,学校评审小组对我校第二批立项的5个课题进行中期检查,其中庄*老师负责的、陈文武老师负责的和李细真老师负责的3个课题组务实推进研究,材料符合要求,顺利通过中期检查,另外2个课题组因课题研究不规范、不深入,给予终止。XX年6月结题验收,只有庄*老师负责的《创设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教学情境的实践研究》和陈文武老师负责的《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2项课题顺利通过结题验收,另外一项课题没有通过结题验收。

小课题研究是我国近年兴起,经许多教育科研先进地区实践证实,是行之有效的源于实践、服务实践、解决实践问题的实践研究,是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XX年1月,我校开始探索小课题研究,进行第一批小课题申报,根据小课题研究的特点和小课题的立项标准,只有4项小课题通过学校立项审核。后来,庄*老师和吕跃钢老师负责的2个小课题转为晋江市级立项小课题,另外2项小课题为校级立项小课题。XX年1月,学校评审组根据送审的《结题申报表》、《结题报告》和《小课题研究档案袋》等基础性和过程性结题材料进行认真审定,2项校级小课题因不符合结题条件,没有通过结题验收,不予结题。

XX年6月,我校开始第二批小课题申报(以便跟晋江市小课题申报同步),得到各教研组的积极响应。经过学校评审组的认真审定后,确定蔡丽彩等16位老师负责的16项小课题为我校教育科学规划(XX年度)立项小课题,计划在XX年6月份结题验收。

四、积极探索,逐步提升课题研究成效

1、夯实基础,迈进新征程

在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课题研究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XX年5月,庄*老师负责的课题《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被晋江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为XX年晋江市校级优秀课题三等奖。

XX年4月,我校庄*老师负责的和吴晓绵老师负责的2项课题被晋江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确认为晋江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第一批)立项课题,XX年6月,庄*老师负责的课题《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被晋江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确认为优秀课题;吴晓绵老师负责的课题《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内容运用的研究》被确认为合格课题。

XX年5月,我校谢华老师负责的课题被晋江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确认为晋江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第二批)立项课题,XX年5月,该课题《用美文佳作构建作文教学的实践与研究》顺利通过晋江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第二批)立项课题结题验收,在113项立项课题中脱颖而出,被评为25项优秀课题之一。

XX年12月,庄*老师和吕跃钢老师负责的2个小课题被确定为晋江市教育科学规划首批立项小课题。XX年1月,晋江市教育科学规划首批立项小课题结题验收及小课题成果评选结果公布,庄*老师负责的《八年级数学活动中发展学生几何直观能力的研究》和吕跃钢老师负责的《初三英语学困生提高中考成绩复习策略研究》2个小课题从136项小课题中脱颖而出,被评为全市12项优秀中的2项,庄*老师的《研究方案》被评为小课题成果三等奖。

2、目标引领,攀登新高峰

XX年8月5日,庄*老师负责的《初中数学活动中模型思想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被确定为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XX年立项课题。XX年11月4日,在晋江市教师进修学校科研管理处指导下,学校顺利召开课题开题论证报告会,现在课题组各项研究工作正按计划有序推进。

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我校课题研究工作扎实推进,教师教育科研能力逐步提升,一步一个脚印,从校立项、市立项到省立项,不断取得突破。学校今后仍将从人力、物力、财力各个方面继续给予课题研究工作大力支持,确保我校的省市校各级立项课题的研究工作顺利有效地进行。

XX年12月21日

推荐第5篇:某幼儿园课题研究工作汇报

幼儿园课题研究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

大家好!我是XX幼儿园的园长,我姓郑。首先,我先把我们幼儿园的基本情况做一下简单介绍。我园是2002年兴建的一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地处经济较为发达的XX镇。我们幼儿园的家长们大多工作繁忙,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孩子,但是却对孩子有着很高的期望。然而,对于农村的家长来说,文化程度偏低,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对孩子的期望各不相同,千姿百态。很多家长往往注重在幼儿园学了多少知识,学了多少拼音、计算。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尝试、探索,农村幼儿园家长工作的方法和策略。

2009年9月,我园参与了区教育局组织的省级课题中的子课题《幼儿园存在的问题》的研究。通过对我园家园共育现状的调查、了解,结合我园教师的实际水平,我园确立了《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发展》这一课题。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立足我园实际,如何通过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发展呢?

一、建立课题组,制定研究方案,搜集相关材料,明确本课题的内容。

首先,我园成立了以园长为组长,教学主任为副组长,各班班长为成员的课题小组。由各年级组长根据本年龄阶段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了各年级组的课题计划,确立了各年级组的子课题。

二、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养观念,提高科学育儿水平。

1、成立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使家长明白家庭配合在幼儿课程中的重要作用。在家长学校的活动过程中,我们会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家长的实际情况举办不同层次的小型讲座,分别授课。

2、定期更换宣传橱窗内容,反映教育教学成果。

3、举办家庭教育系列知识讲座,帮助家长了解不同年龄段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转变家长教育观念,提高家长家教水平,促进家长素质的全面提高。

4、在各班开设家教园地栏目,在园报中开辟“家园面对面”栏目,广泛宣传家教知识。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家园互动活动,使家园教育同步,促进幼儿发展。

1、利用各种节日开展家园互动活动。

开展丰富的全园性亲子主题活动,如“庆三八”、“庆六一”“庆国庆”“庆元旦”等等,吸引家长的积极参与体验,与子同乐。

2、以活动促发展,组织多种形式的亲子活动。

幼儿园定期组织亲子运动会、亲子卡拉OK演唱会,讲故事比赛等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在亲子互动中,体验成长,收获快乐!

3、通过阶段性的开放日活动,促进家园共育工作。

开放日是邀请家长来园观摩和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从而使家

长具体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和方式,亲眼看到自己孩子在园内的表现,双方互相商讨、沟通,取得共识,更好的是想家园共育,共同促进孩子健康发展。

在开放日中,我们不仅让家长深入幼儿的学习、生活,还让家长参与其中,一起做纸浆画、树叶粘贴,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一起拼拼贴贴,体会童年的快乐!

活动后,安排教师和家长进行交流、探讨,留下家长的宝贵意见。 作用与成效:

课题研究开展近一年以来,教师们的教育观有了一定的转变,自身业务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家长的育儿观也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家长的教育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普遍关注幼儿园教育,参与教育的积极性高了,家园合作,促进孩子更好地发展。

经验与体会:

1.家园共育的切入点不在家长身上,而在孩子身上。用孩子的成长与进步影响家长的观念与行为,吸引家长从关注转化为积极的配合,让家长真正成为幼儿园的合作伙伴。

2.家长与幼儿园的合作,对幼儿园、孩子、家长都有益。尤其对孩子来说,家长的参与激发了孩子的情绪,提高了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有利于孩子多方面的发展。

困惑与不足:

1、理论素养不够,不能很好的指导家长的教育行为。

2、课题研究的常规性工作不够严谨,资料收集不全面。

3、经验反思少,仅停留在操作层面,没有上升到理论水平。

推荐第6篇:初级中学课题研究工作汇报材料

东姚镇一中课题研究工作汇报材料

根据教体局的工作安排和我校的工作计划,我校全体师生员工,按照上级部门的有关要求,扎实开展学校课题工作,我们确立在学校工作、年级工作、教师个人工作三方面进行课题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汇报如下:

一、成立组织、建立专项制度。

我校申报课题后,确定了程广松主任为课题负责人,成立了领导小组:

长:郭

辉 副组长:程广松

员:李雨法、李长增、原贵吉、李增玉、索书生、陈艳芳、崔付军、李建锋、郝永亮、李文芳、程

凯、连云梅、于

具体安排:

五、六年级组:原贵吉、连云梅

七年级组:李雨法、李建锋、索书生、八年级组:李增玉、陈艳芳、崔付军 九年级组:李长增于波、程凯、李文芳

二、制定措施,建立严格管理制度。1.课题责任制

各课题组要认真实施课题研究方案及其计划,课题负责人要切实负起责任,使课题研究达到目标要求,防止走过场、图虚名。

2.学习研究制度

课题组成员要有一定的研究能力,有能力统筹安排和把握整个课题研究工作,掌握本课题研究国内外研究的动态,保证课题研究方向正确,内容有创新,成果对教育改革和创新有重要促进作用。各课题组在教务处办公室的指导下,由课题组负责人定期召集课题组成员进行学习、研究,原则上每月不少于1次。课题组学习研究活动要有记录,要按照课题目标、内容,运用相应的方法开展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组成员要自觉积极完成自己研究工作。

3.课题档案制度

各课题组应有专人负责课题的档案管理,所有资料均有存档,特别要注意保存原始资料,对课题实施情况做好记录。

4.课题成果汇报制度

各课题组应在教务处组织下定期举行研讨汇报活动,向本校教师汇报(展示)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各研究小组每周一晚上会议讨论,进行学习。

5.课题研究情况报告制度

各课题组每周都要向学校课题管理部门报告课题实施情况。 6.结题制度

各课题组要通过教务处办公室向课题管理部门提出书面结题申请,填写申请表,并撰写结题报告。

7、课题成果考核和推广制度

教务处办公室对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评选,对课题研究成果突出者发给证书给予奖励,有实用价值的进行推广,积极促进优秀科研成果的转化,推动优秀成果在教学中应用实践,本期成果推广中,李建锋老师的“作业批改时效性的研究”、李巧云老师的“学生学习习惯、能力培养的研究”在教师课题研究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得到了全体教师的一致认同。

三、研究过程措施: 我校自确立本课题研究以来,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听课学习,学校以课题组为单位进行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

1、领导的作用比较显明、重要。学校领导的重视是课题研究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

2、课题组成员自学、收集资料。

3、以问题为切入口,在教研活动中研讨。

4、课题组成员,在教学教育实践中有效的将传统资源运用。

5、实验的方法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课题组运用多种方式的理论学习、课例研究、案例研究、经验总结等重要研究方法,体现应用型课题研究的基本特点和规律;课题组积极参与各级研讨交流活动;开创博客和在网上学习、研讨等新型方式着力构建教研网络平台,拓宽研究、交流的区域空间。

6、课题研讨中注重师生的发展,做到有实效。

促进教师、学生与学校的共同和谐发展是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这一理念得到较好的贯彻与落实。

在教师方面,通过深入参与课题研究,教科研的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专业水平得到发展,教育观念得到更新和实践,交流合作能力、实施课程能力、课堂教学能力、总结经验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课题研究也为部分教师职称的评定与晋升创造了必要条件,为自身的发展谋利益,本次课题的确立,教师们都结合工作实际、结合学生实际,认真思考、筛选明确了自己课题的研究目标,贠沙沙老师的“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崔付军老师的“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激发”、董斌琪老师的“如何搞好语文高效课堂”都符合教师的学科 特点,从教师和学生角度出发,使教师上课目标明确、方向明了,为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保障。

在学生方面,通过参与多层面、多形式、多时机的课题实践活动,日积月累,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搜集处理信息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学习信心得到有效增强,也有效地丰富了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成果。

四、下步计划及措施:

在学校方面,通过课题研究的手段和方式,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最有力抓手和重要举措。

1、开学初召开课题组工作会议,布置任务,明确具体研究内容。(1)落实任务,勤于思考,脚踏实地、事实求实地开展研究; (2) 注意第一手研究资料的收集;

(3)及时整理研究资料,资料尽量电子化处理; (4)积极书写相关论文,注重成果的转化。

2、继续加强课题理论的学习,搜集课题的信息,提高研究水平。开展课题研究的导师讲座,对实验教师进行专业的引领。

3、通过采用谈话、问卷、抽查的方式,对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进行一次量化的调研。

4、要求实验教师上好每一节研究课,学校要组织人员对实验课进行评议,对教师多校兼课,不同学校、不同学生教学技巧转变等方面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

5、组织教师开展优质课竞赛、优秀教学论文和教学案例的评选活动和阶段性研究成果保存。

推荐第7篇:“十一五”课题研究第一阶段工作汇报

“十一五”课题研究

第一阶段工作汇报

绥棱县第五小学

“十一五”课题研究第一阶段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同行:

我校在“十一五”期间申报了省级课题二项,2006年4月申报的《学困生转化与辅导的研究》被立项为省级重点课题;2007年6月申报的《“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改实验与新课程对接的实验研究》的子课题《新课程中“自主互动,展示创新”阅读教学模式》正在申报、审批之中。申报了市级课题三项,分别是市级课题:“新课程学科教学模式构建与研究”的子课题,《“自主互动,展示创新”语文阅读教学模式》、《“自主探究,互动递进”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情感活动,快乐学习”英语教学模式》。县级立项课题六项,分别是《集中识字的研究》、《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扩展教材,增加训练点的研究》、《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研究》(霍芬主抓)、《学困生转化与辅导的研究》(梁君主抓)、《“情感活动,快乐学习”英语教学模式》(刘双会主抓)。通过一年多的课题研究实验,推动了我校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推动了我校特色办学的发展;让一大批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迅速成长了起来。

现将本校的课题研究工作做如下汇报:

一、学习新课改理念,转变教师观念

我校首先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新课改理念。因为思想观念决定人的行为,只有先进的思想,才能产生先进的行为,也只有不断学习新理论、更新观念,才能保证学校课题研究内容的正确性、研究方向的先进性,转变已往教师重教研轻科研的心理。再组织教师积极收集与自己课题有关的资料,结合课题的实际,深入学习,深刻领悟自己所承担的课题研究目标、内容,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课

- 1我校教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把校本课程的开发也纳入了课题研究范围。每位教师在课题的研究实验中,都对校本教材使用的可行性、操作性、全面性等进行研究,通过不同的途径去探索、发现、感悟校本教材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实用,还有哪些地方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如:上面所提到的“科研课题研讨课”活动中,就把校本教材的增识字(王丹丹的二年语文写字课)和作文教学(茹士岩的五年写作指导课拓展教材,增加训练点)做为课题研究的二项内容,把研究的成果汇报给了大家。

四、课题的进展

省级课题《学困生的转化与辅导的研究》已经到了第二阶段实验研究阶段的中期,取得了四项成果和五项结论,五月十四日,由我校郭晓菲校长代表我县参加了省专家小组课题汇报会,此课题的研究成果汇报,受到了省领导、专家的首肯与高度评价;县级的六个课题进入到了第二阶段的初期,初步取得了一点成果,正在总结整理之中;其它的一项省级课题和三项市级课题还在审批之中。

五、课题研究中的一些困难

1、资金不足

课题研究要建构一些情境氛围,需要进行一些校本课程的开发,但是学校资金严重不足,要投入到课题的资金真是不多。

2、个别教师的观念还是较保守,仍需要进一步转变。有的课题研究实验的进展不大,成果不显著。

3、课题研究方法显得单一。由于课题研究只是近几年才开始大面积的走进课堂教学,所以我们的实验教师,一部分显得经验不足,在研究方法上不能创新,有新突破。

4、家长支持不够

- 3人素质与教育教学成绩。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及现状分析。

2、转化与辅导学困生的学科策略研究。

3、促进学困生发展,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个案研究。

4、良好的师生关系的研究。

5、学习兴趣与自信心培养的研究。

6、学校、社会和家长如何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方面的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学困生总的来讲分为两类,一类假象学困生。这类学生成为学困生,都是非智力因素所致;一般是家庭及社会的不良因素和影响造成的;另一类是真正意义上的学困生,由于学习方法不正确造成的。所以在转化方法上有很大的区别,不能一概而论。这两类虽然有不同的特点,但是说起转化,都有一定的难度。教师们年年都在转化学困生,年年又会产生新的学困生。老师也都在试着多给他们一点爱心、耐心、保护的心、指导的心,可他们仍然继续学困。转化学困生非一日之功,不能操之过急,要求过高。我们学校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1)文献研究法:学习有关教育理论,更新教师观念,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关注学困;借鉴江苏洋思中学已有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把握研究发展趋势。密切关注学困生研究的发展动态,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不断调整我们的研究方案。

(2)调查研究法: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对比研究,使转化学困生的措施更有效。

- 5辅导方面的业务讲座,学习宣传这方面的典型事例和成功经验,并组织教师深入实践“以爱育爱”师德理念,大力开展爱的教育,要求每一位教师不能歧视学困生,并将之列入教师职业道德奖惩条例,定期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教职工考核,实行教师职业道德一票否决制。

3、建立学困生跟踪档案

学校在对各班的学困生进行摸底的基础上,建立学困生档案。我校确定

一、二年级学困生的比例是5%,三—五年学困生比例是10%。各班按比例建立学困生成长记录袋,记载学困生的基本情况、获得的荣誉、良好的表现等。为做好课题研究、总结工作提供原始材料。在研究过程中,教师随时记录转化的方法、辅导的效果、谈话内容等,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转化与辅导。

4、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案研究与转化

因为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我们立足能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现阶段主要是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进行具体研究,并由各位实验教师根据自己所任年级教学中的具体知识的教学情况进行研究,并进行整理。

5、实行领导包扶制,制定学困生转化计划

我校每位中层以上领导帮扶到组、到人,并由包组领导、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共同找出学困的科目,分析偏差原因,研究制定学困生转化计划。学校也相应的出台了学困生奖惩方案,建立奖惩激励机制,使大家工作目标明确,有章可循。并且定期进行汇总和反馈,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6、开展“一帮一 ,一对红”,“一帮多”活动,实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

- 7意方式方法,因人而异。家长性情粗暴的,要注意艺术,先报喜,反映子女的闪光点,再谈不足,这就避免家长对其子女动粗而产生“学困生”迁怒教师的逆反心理,影响转困的进程。由于家访时注意运用艺术,家校协作教育帮助,使这项工作顺利开展,教师对学困生的家访,每学期都不少于5次,有的多达8次。教师充满爱心的家访,大大的感动“学困生”,从而加快了脱困的步代,教师的家访工作,受到家长的好评。

8、优化学法和教法转化学困生,及时交流总结学困生转化经验 帮助“学困生”进步的关键是如何帮助“学困生”掌握学习方法,减少学习障碍。部分“学困生”在记忆、抽象思维、计算技能、阅读与写作上存在一定的困难。除了部分是先天弱智外,大多数在于未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造成学习能力低带来的学习障碍,产生厌学、消极向学的心理,因此,要求教师要十分重视“学困生”在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培养他们好学、勤学,强化记忆、思维、计算、阅读和写作能力,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另外,我们采取教师示范课、研讨课、经验交流会探讨实验中的问题、交流好的做法,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展讨论,对课题进展情况进行汇报,定期进行阶段小结,并及时提交心得、论文。

9、抓好检查验收工作

由实验研究小组根据各组子课题方案进行验收,对做出实效、教育效果明显的实验教师给予表彰奖励。

(五)课题取得的成果与成效: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研究,我校在学困生的转化与辅导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教师的教育观念极大转变

- 9找到学困生的强项与弱项,能从学困生的闪光点出发进行有效的教育。

(六)课题实验存在的问题:

1、学困生分布在各班,不易于集中辅导。

1、学困生的形成有很多因素,在转化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反复”这种现

象,学习成绩时高时低、违纪行为矫正后又重犯错误, 或者一直没有改观,对于这种情况有些老师还缺乏耐心和爱心。要“反复抓,抓反复”。

2、对于学困生的转化还缺乏全面的、易于操作的评价方案,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以上是我校课题研究工作中的几点不成熟的做法,肯定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诚恳地希望各位领导和同行批评指证,并提出宝贵的意见,以便我校下一步的科研工作有更好的发展。

绥棱县第五小学 2007年6月30日

推荐第8篇:教育科研员课题研究工作汇报

教育科研员课题研究工作汇报

自XX年,我被XX教育局聘为“XX市教育科研兼职教研员”以来,已经有两年的时间了。回首两年的兼职研究工作,我感慨很多,收获很多,真诚的感谢市教育局教科所领导给我展示的舞台,特别是陈德军所长对我的鞭策,同时也非常感谢我的课题研究同仁们对我的工作的鼓励和支持。自担任兼职教研员后,我始终觉得自己肩上担子的分量很重,千方百计努力工作绝不辜负领导的信任,搞好学校教研工作,服务于课堂教学,带领XX教师搞好课题研究使学生受到最好的教育。现就两年来的研究工作汇报如下:

一、身挑教研重任,潜心钻研课堂教学,高举科研意识引领课堂教学这面旗帜。

两年来,我一边担任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一边负责学校教研工作,深深感受到“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先行引领课堂教学的道理。每学期开展听评课,高效课堂等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撰写第一手资料;还要进行课题研究以及管理工作,并及时将优秀的科研动态上传到我校的博客,我自己的博客访问量不断上涨,不时有知名或不知名的同事转载或喜欢自己的博文感受到研讨成果共享的快乐。

每学期我主持两轮全校教师的听评课,制定活动方案,制定设计活动表,每堂课我都不落,拍照图片存档,记录听课笔记,阶段性的评课,筛选优质课,推选公开课,从一线课堂的实践与问题发现,到教学反思,教学研讨活动,再到每位执教者课题的联系资料上传,带领每位教师,特别是年青骨干教师将自己的课堂教学作为研究的目标和方向,与自己的课题研究紧密联系起来,尽快促使其研究有成果反馈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更大的转变真正起到“兴校,兴教,强师”的成效。

二、教科研主要成绩。

自接触教研工作以来,我带领我校教研组成员细心调查我校在课堂教学,业务学习,学生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组织教研组成员观察分析存在的原因,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探讨改进的措施,而开展了很多教研活动。

、XX年暑假有效利用网络平台,将远程研修学习的理论与收获,拓展应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积极参与暑期远程研修学习之后的磨课环节。开学后的紧张教学中我又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成功的录制了《白鹅》一课的课堂实录,圆满完成研修任务。我和张XX,张XX取得“XX省远程研修优秀学员”称号。我们语文组获得“省优秀小组”。XX年10月至12月我参与“国家教育部中小学校长远程研修”学习,并及时领会国家教育部最新教育政策,最前沿的教育精神理论,及时传达并运用到教研管理工作中,目前我们在学校教研管理制度,教学研究策略分析与组织规范纪律,教科研奖励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实施研究。

2、XX年上学期我组织全校教师开展了两轮听评课活动,听课教师主要是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方面借鉴学习高效课堂的实施,大家取长补短。XX学期我查阅各种网络资料,研究高效课堂模式,最终借鉴山东昌乐二中“271”课堂结构模式开发出我校的“小组合作271”课堂模式。在每次教研活动中我都会征求每位教师的意见和建议,达成一致意见,课题组成员力争在公开课中发现可研究的,有价值的内容,积累课题研究材料,得到学校领导的好评。

3、我还利用网络平台,《XX教科研》刊物等平台让每位教师积极浏览我们学校以及XX教科研博客,参与教研征文活动。XX年第三期中入选了我的一篇《老师,请注意您的课堂语言》并被转载到“禹城教科研”博客。我时时网上浏览,转载其他学校的博客网页,,进行交流学习。我校教研组教研活动通过广泛的发动积极宣传,教研意识加强,学校教研氛围浓厚。所有教师积极参加学校的教学研究工作,教学质量,教师个人教学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4、课题研究与管理。我校课题组有德州市“十一.五”规划课题研究《学困生成因分析与改进策略研究》已经顺利结题,XX省重点课题《以“校长为首,品德课程为主”构建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的实验研究》课题等待结题;XX年7月我们又申请了两项XX“十二五规划课题”一个是《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一个是《师德建设研究》准备资料等待结题中。另外今年我校又有七名教师的小课题立项,正在研究中。

三、XX年在教学研究中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化研究,落实课题研究。

(一).落实教科研动态管理,实现教师个人成长

加强常规管理,责任到人,建立科学评价激励制度是落实教育科研计划的根本保证。一方面积极与校办,学校争取专项教科研经费并参照禹城小课题评审委员会的组织评价,对我校的各教研组活动进行网络动态管理进行奖励。按照各项规定计划,组织教师保质保量参与教学研究活动,在学校网络博客中上传研究活动资料,进行积分评价。本学期认真制定教学教研工作计划,坚持领导听课评课制度,坚持教科研理论学习,坚持两轮听评课,坚持从赛课中发现问题,加强过程管理,结合课题研究形成文字材料,以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扎实高效发展。

促使教师专业成长方式丰富多样:

.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转变教育观念。教导处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评价观,实现教育思想现代化。我们采用集体学习和教师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好学校征订的报刊和互联网上的资源,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并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开阔教师的视野,提高其授课艺术。使广大教师能运用先进的教学思想指导教学,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辅助教学。教师由单纯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优化了教师队伍。

2、加强教师对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今年学校在加强校园建设的同时,加强了现代化教育硬件的配置,多媒体教学班,装配了事物展台、液晶投影仪、计算机和大屏幕。为了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暑期我们组织了远程研修学习;本学期初,我们将继续发动年轻教师积极制作,带动老教师学习制作,帮助老教师进行多媒体公开课的体验。

3、抓好教师常规训练,借助我校是“禹城市书法基地”认真搞好硬笔书法,毛笔书法,粉笔字的书写,普通话训练。“三笔一画”坚持训练;说课,赛课,课堂教学评比等业务活动系列达标及优质评选活动,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严格按照“XX市小课题研究时间表及时上传资料,督促小课题成员按时研究各自的小课题,积累结题资料。

总之,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有成绩,但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在新的学年我会扬长避短,不待扬鞭自奋蹄,做好本职工作。

XX年3月20日(执笔人:牟XXX)

推荐第9篇:教育科研员课题研究工作汇报

教育科研员课题研究工作汇报

8教育科研员课题研究工作汇报

自2013年,我被xx教育局聘为“xx市教育科研兼职教研员”以来,已经有两年的时间了。回首两年的兼职研究工作,我感慨很多,收获很多,真诚的感谢市教育局教科所领导给我展示的舞台,特别是陈德军所长对我的鞭策,同时也非常感谢我的课题研究同仁们对我的工作的鼓励和支持。自担任兼职教研员后,我始终觉得自己肩上担子的分量很重,千方百计努力工作绝不辜负领导的信任,搞好学校教研工作,服务于课堂教学,带领xx教师搞好课题研究使学生受到最好的教育。现就两年来的研究工作汇报如下:

一、身挑教研重任,潜心钻研课堂教学,高举科研意识引领课堂教学这面旗帜。

两年来,我一边担任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一边负责学校教研工作,深深感受到“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先行引领课堂教学的道理。每学期开展听评课,高效课堂等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撰写第一手资料;还要进行课题研究以及管理工作,并及时将优秀的科研动态上传到我

校的博客,我自己的博客访问量不断上涨,不时有知名或不知名的同事转载或喜欢自己的博文感受到研讨成果共享的快乐。

每学期我主持两轮全校教师的听评课,制定活动方案,制定设计活动表,每堂课我都不落,拍照图片存档,记录听课笔记,阶段性的评课,筛选优质课,推选公开课,从一线课堂的实践与问题发现,到教学反思,教学研讨活动,再到每位执教者课题的联系资料上传,带领每位教师,特别是年青骨干教师将自己的课堂教学作为研究的目标和方向,与自己的课题研究紧密联系起来,尽快促使其研究有成果反馈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更大的转变真正起到“兴校,兴教,强师”的成效。

二、教科研主要成绩。

自接触教研工作以来,我带领我校教研组成员细心调查我校在课堂教学,业务学习,学生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组织教研组成员观察分析存在的原因,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探讨改进的措施,而开展了很多教研活动。

1、2013年暑假有效利用网络平台,将远程研修学习的理论与收获,拓展应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积极参与暑期远程研修学习之后的磨课环节。开学后的紧张教学中我又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成功的录制了《白鹅》一课的课堂实录,圆满完成研修任务。我和张xx,张xx取得“xx省远程研修优秀学员”称号。我们语文组获得“省优秀小组”。2014年10月至12月我参与“国家教育部中小学校长远程研修”学习,并及时领会国家教育部最新教育政策,最前沿的教育精神理论,及时传达并运用到教研管理工作中,目前我们在学校教研管理

制度,教学研究策略分析与组织规范纪律,教科研奖励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实施研究。

2、2013年上学期我组织全校教师开展了两轮听评课活动,听课教师主要是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方面借鉴学习高效课堂的实施,大家取长补短。2014学期我查阅各种网络资料,研究高效课堂模式,最终借鉴山东昌乐二中“271”课堂结构模式开发出我校的“小组合作271”课堂模式。在每次教研活动中我都会征求每位教师的意见和建议,达成一致意见,课题组成员力争在公开课中发现可研究的,有价值的内容,积累课题研究材料,得到学校领导的好评。

3、我还利用网络平台,《xx教科研》刊物等平台让每位教师积极浏览我们学校以及xx教科研博客,参与教研征文活动。2014年第三期中入选了我的一篇《老师,请注意您的课堂语言》并被转载到“禹城教科研”博客。我时时网上浏览,转载其他学校的博客网页,,进行交流学习。我校教研组教研活动通过广泛的发动积极宣传,教研意识加强,学校教研氛围浓厚。所有教师积极参加学校的教学研究工作,教学质量,教师个人教学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4、课题研究与管理。我校课题组有德州市“十一.五”规划课题研究《学困生成因分析与改进策略研究》已经顺利结题,xx省重点课题《以“校长为首,品德课程为主”构建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的实验研究》课题等待结题;2013年7月我们又申请了两项xx“十二五规划课题”一个是《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一个是《师德建设研究》准备资料等待结题中。另外今年我校又有七名教师的小课题立项,正在

研究中。

三、2015年在教学研究中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化研究,落实课题研究。

(一).落实教科研动态管理,实现教师个人成长

加强常规管理,责任到人,建立科学评价激励制度是落实教育科研计划的根本保证。一方面积极与校办,学校争取专项教科研经费并参照禹城小课题评审委员会的组织评价,对我校的各教研组活动进行网络动态管理进行奖励。按照各项规定计划,组织教师保质保量参与教学研究活动,在学校网络博客中上传研究活动资料,进行积分评价。本学期认真制定教学教研工作计划,坚持领导听课评课制度,坚持教科研理论学习,坚持两轮听评课,坚持从赛课中发现问题,加强过程管理,结合课题研究形成文字材料,以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扎实高效发展。

(二)促使教师专业成长方式丰富多样: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转变教育观念。教导处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人才观、评价观,实现教育思想现代化。我们采用集体学习和教师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好学校征订的报刊和互联网上的资源,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并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开阔教师的视野,提高其授课艺术。使广大教师能运用先进的教学思想指导教学,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辅助教学。教师由单纯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优化了教师队伍。

2、加强教师对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今年学校在加强校园建设的同时,加强了现代化教育硬件的配置,多媒体教学班,装配了事物展台、液晶投影仪、计算机和大屏幕。为了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暑期我们组织了远程研修学习;本学期初,我们将继续发动年轻教师积极制作课件,带动老教师学习课件制作,帮助老教师进行多媒体公开课的体验。

3、抓好教师常规训练,借助我校是“禹城市书法基地”认真搞好硬笔书法,毛笔书法,粉笔字的书写,普通话训练。“三笔一画”坚持训练;说课,赛课,课堂教学评比等业务活动系列达标及优质评选活动,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严格按照“xx市小课题研究时间表及时上传资料,督促小课题成员按时研究各自的小课题,积累结题资料。

总之,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有成绩,但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在新的学年我会扬长避短,不待扬鞭自奋蹄,做好本职工作。 2015年3月20日(执笔人:牟xxx)

8

推荐第10篇:学校区级课题研究工作汇报材料

江滨学校现有在职教师34人,我校申报的研究课题是:“运用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教育教学的探究。”根据课题组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我们确立在语文、思品、美术课程中引用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下面就我校课题研究开展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成立组织、建立专项制度。

我校申报课题后,确定了王志强同志为课题负责人,以小学语文组教师为主要成员的课题研究小组,讨论拟定了课题实施方案、课题研究阶段性行动计划。

二、克服困难,为课题实施艰苦努力。

我们学校在教研工作中有许多实际性的操作困难,尤其是教学条件落后,一些教师的课改、教研观念还十分保守、落后,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十分困难。为了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我校在教学骨干教师王志强老师的策划下,开展了“运用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教育教学的探究”的课题研究工作,克服重重困难将课题展开。

三、工作开展情况

我校自确立本课题研究以来,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听课学习,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

四、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的主要做法。

1、课题组成员自学、收集资料。

2、以问题为切入口,在教研活动中研讨。

3、课题组成员,在教学教育实践中有效的将传统资源运用。

五、主要经验与成绩

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的发展是从无到有,从简单到逐渐深入,现在的状态整体日趋良好。因为课题负责人的水平有限,对所取得的经验与成绩无法做出全面、深刻的总结,只概括了以下几点:

1、领导的作用比较显明、重要。学校领导的重视是课题研究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

2、实验的方法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课题组运用多种方式的理论学习、课例研究、案例研究、经验总结等重要研究方法,体现应用型课题研究的基本特点和规律;课题组积极参与各级研讨交流活动;开创博客和在网上学习、研讨等新型方式着力构建教研网络平台,拓宽研究、交流的区域空间。

3、课题研讨中注重师生的发展,做到有实效。

促进教师、学生与学校的共同和谐发展是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这一理念得到较好的贯彻与落实。

在教师方面,通过深入参与课题研究,教科研的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专业水平得到发展,教育观念得到更新和实践,交流合作能力、实施课程能力、课堂教学能力、总结经验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课题研究也为部分教师职称的评定与晋升创造了必要条件,为自身的发展谋利益。

在学生方面,通过参与多层面、多形式、多时机的课题实践活动,日积月累,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搜集处理信息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学习信心得到有效增强,也有效地丰富了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成果。

在学校方面,通过课题研究的手段和方式,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最有力抓手和重要举措。

六、存在问题:

1、教师参与课题研究主动性不够,基本上是任务型开展工作。

2、缺少专家引领,难以提炼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3、由于我校没有多媒体教室,全体教师培训工作难以进行,已经开展的时效性不大,制约了课题活动有效开展。

4、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学习不够,知识面较窄,尤其是关于课题研究方面的理论极为欠缺和薄弱

5、对什么是课题研究认识不清,造成实验工作没有针对性。

6、课题范围太大,研究缺乏实效性。

7、课题研究的目标不够明确,分工不够细致,制度不够健全。

七、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加强学习交流,选派年轻骨干教师积极参加学习培训。

2、尽一步完善教师专业档案,做到任何资料要存档。

3、建立激励措施鼓励教师积极撰写课题论文。

第11篇:学校区级课题研究工作汇报材料

学校区级课题研究工作汇报材料

江滨学校现有在职教师34人,我校申报的研究课题是:“运用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教育教学的探究。”根据课题组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我们确立在语文、思品、美术课程中引用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下面就我校课题研究开展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成立组织、建立专项制度。

我校申报课题后,确定了王志强同志为课题负责人,以小学语文组教师为主要成员的课题研究小组,讨论拟定了课题实施方案、课题研究阶段性行动计划。

二、克服困难,为课题实施艰苦努力。

我们学校在教研工作中有许多实际性的操作困难,尤其是教学条件落后,一些教师的课改、教研观念还十分保守、落后,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十分困难。为了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我校在教学骨干教师王志强老师的策划下,开展了“运用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教育教学的探究”的课题研究工作,克服重重困难将课题展开。

三、工作开展情况

我校自确立本课题研究以来,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听课学习,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

四、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的主要做法。

1、课题组成员自学、收集资料。

2、以问题为切入口,在教研活动中研讨。

3、课题组成员,在教学教育实践中有效的将传统资源运用。

五、主要经验与成绩

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的发展是从无到有,从简单到逐渐深入,现在的状态整体日趋良好。因为课题负责人的水平有限,对所取得的经验与成绩无法做出全面、深刻的总结,只概括了以下几点:

1、领导的作用比较显明、重要。学校领导的重视是课题研究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

2、实验的方法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课题组运用多种方式的理论学习、课例研究、案例研究、经验总结等重要研究方法,体现应用型课题研究的基本特点和规律;课题组积极参与各级研讨交流活动;开创博客和在网上学习、研讨等新型方式着力构建教研网络平台,拓宽研究、交流的区域空间。

3、课题研讨中注重师生的发展,做到有实效。

促进教师、学生与学校的共同和谐发展是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这一理念得到较好的贯彻与落实。

在教师方面,通过深入参与课题研究,教科研的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专业水平得到发展,教育观念得到更新和实践,交流合作能力、实施课程能力、课堂教学能力、总结经验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课题研究也为部分教师职称的评定与晋升创造了必要条件,为自身的发展谋利益。

在学生方面,通过参与多层面、多形式、多时机的课题实践活动,日积月累,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搜集处理信息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学习信心得到有效增强,也有效地丰富了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成果。

在学校方面,通过课题研究的手段和方式,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最有力抓手和重要举措。

六、存在问题:

1、教师参与课题研究主动性不够,基本上是任务型开展工作。

2、缺少专家引领,难以提炼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3、由于我校没有多媒体教室,全体教师培训工作难以进行,已经开展的时效性不大,制约了课题活动有效开展。

4、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学习不够,知识面较窄,尤其是关于课题研究方面的理论极为欠缺和薄弱

5、对什么是课题研究认识不清,造成实验工作没有针对性。

6、课题范围太大,研究缺乏实效性。

7、课题研究的目标不够明确,分工不够细致,制度不够健全。

七、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加强学习交流,选派年轻骨干教师积极参加学习培训。

2、尽一步完善教师专业档案,做到任何资料要存档。

3、建立激励措施鼓励教师积极撰写课题论文。

汇报人:第一文库网

第12篇:课题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及成因分析

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阵地。它不仅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物理空间,更是一个特殊的社会舞台。课堂教学生机勃勃,情境互动,复杂多变,丰富多彩,蕴含着体现生命价值的课堂文化。可是长期以来,在传统教育影响下,人们把课堂教学主要框定在教师的教学活动范围内,把课堂教学活动的性质定为“特殊的认识活动”,而忽视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课堂教学无效现象大量存在,虽然小学语文的课改实验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但一些课堂教学效率比较低下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目前最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教学中少、慢、差、费的低效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主要表现为:教师主宰课堂,主客体错位;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知能脱节,发展畸形;追求形式,教学缺少思维深度。因此,如何使我们的教师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或技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现今,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之时,讨论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

从金凤区各小学的情况看,导致阅读教学低效的因素归纳起来有:目标不明确,对年段阅读目标、课时阅读目标把握不准;不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良好的预习习惯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一讲到底,一问到底充斥课堂;泛读、滥读唱读现象比比皆是,只一味的读,没有层次、没有点拨、甚至没有要求;不重视对教材进行有机整合, 语言训练不到位,不落实,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还不够。因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迫在眉睫。

二、预设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一)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探索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方法和途径。

2、通过实践研究,努力在教学理念、教学流程、课程资源、组织形式上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办法,积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经验。

3、通过研究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4、通过研究,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二)课题研究的任务

1、提高课前准备工作有效性的研究

(1)提高备课的有效性。教师备课强调独立钻研,自主备课;倡导合作研究,进行集体备课。自主备课要求备教材、备学生、备资料、备重点难点训练点,备思路,备教学策略。自主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切实提高备课的质量。

(2)提高学生预习的有效性。一是教给学生一些预习的方法,并通过课堂训练提高预习质量的达成度;二是有针对性地提出某些预习题,以教促学;三是进一步重视预习的课堂检查,教学即可以从预习入手,以学定教。

2、提高课堂操作有效性的研究

(1)教学目标。首先,教师应有预设的课堂教学目标,目标应根据教材、课时、班级学情正确定位,三维一体的目标落实到课堂应有所侧重;其次,教师应根据课堂的动态发展恰当地调整预设目标和生成新的目标,预设目标和生成目标应有所侧重;再次,教师应主动对目标的达成度自我评估

(2)师生角色。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同时教师也是自我专业成长的主体。没有教师的专业成长,就难有学生的自主发展,课堂中双主体在不同层面上不断协调和共同发展。课堂中教师应正确地定位自己的角色,并努力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角色感。

(3)教学结构。线性教学设计和组块教学。前者代表传统的教学设计观,以教师的教为出发点,以教学主线为轴贯穿全课,教学设计严密,教学步骤细致具体,师生的教和学较多地受制于预设的教学方案;后者代表现代的教学设计观,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以“教学块”或言之“学习单元”来组合构建课堂,一堂课可能是“多块”,也可能只是“一块”,更体现一种主题学习的风格,凸现课堂中师生的交往互动,凸现课程资源的创生开发及教学目标的动态生成。我们倡导多元的组块教学设计,但也不放弃一定范围内的线性教学设计。

(4)教学方式。包括教师教的方式与学生学的方式。语文教学现行常用的方式有问题教学法与读书感悟法。我们要根据不同文章的特点来选择教学方式。问题教学法重视教师的引领,较适于比较理性的文章,较适于对文章作粗线条的处理,以导读之;读书感悟法重视学生的自读自悟,较适于比较感性的文章,较适于对文章的精彩细部进行教学,以研读之。

(5)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文本资源(教材资源与扩展阅读资源)、媒体资源以及人的资源(主要指师生的资源)。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资源的过程。课堂中教师应重视师生共有资源的开发,更应重视开发教师自身的资源。

(6)学习评价。a、学习评价应是完整的评价,包括激励和批评。b、学习评价应是针对性的评价,既要避免空洞,又要避免机械频繁地评价。c、学习评价应是发展的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和指导作用,不伤害学生的自尊。

3、提高课后反思有效性的研究

一方面个人勤思考、勤动笔,养成教学反思习惯。另一方面加强反思的交流与研讨,从反思中得到启迪和升华,取得进步。

三、基本的研究思路

(一)研究步骤

根据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本课题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前进。

1、组织准备阶段(2011年1月—2011年3月),成立课题组,小组成员就各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进行交流,思考课题研究的方向,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方案,布置研究工作,明确分工,下达研究计划设计课题实施方案。

2、实践研究阶段(2011年4月――2013年4月),进行实证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不断修正完善研究措施,围绕课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与实践”,从以下几个专题研究。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确定的有效性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选择的有效性 (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备课的有效性 (4)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环节的有效性 (5)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6)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7)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反思的有效性

3、总结阶段(2013年5月――2013年10),课题组进行结题的相关工作,完成研究报告和相关课题成果资料的整理工作。明确今后深化研究的方向及主要问题。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应用理论资料,及时分析、整理,充实本课题的理论基础,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促进研究的深入。

(2)行动研究法:运用这一方法调整课题计划,采取相应措施,不断观察、反思,逐步推进研究进程。

(3)经验总结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反思,及时撰写教学后记、反思、经验总结、论文等,适时在一定范围内交流。

六、预设的研究结果

经过三年的研究与实践,形成丰富的成果群,包括:研究方案、调查报告、实验报告、优秀论文集、典型教学案例集、制作课堂教学录像、进行课堂教学竞赛、网上课例研究视屏。

第13篇:课题研究

关于开展省、市、县中小学教学研究 第九期(2011年度)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中小学:

为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和水平,扎实抓好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推动学校积极探索‚科研强校、科研兴教‛之路。省、市、县教研室将开展中小学教学研究第九期(2011年度)课题申报工作。请各校认真组织教师积极申报,申报的具体要求见附件——《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九期(2011年度)课题指南》。申报者需填写《课题申报、评审书》和《课题评审书活页》,其电子稿(用课题名称命名)和文字稿(一式3份)报送至县教育局教研室。申报所需要的相关表格可以到赣榆教研之窗网站的‚课题研究‛栏目中下载。县教研室将对申报的课题进行评审和县级立项,并择优选出部分课题参与市级评审立项,市教研室还将择优选出35项课题参与省级评审立项。 申报时间为2011年6月

14、15日两天。申报时以学校为单位报送县教研室教务处孙勇老师,电子稿用U盘报送,电子稿包括每个课题的《课题申报、评审书》、《课题评审书活页》以及学校的《课题申报汇总目录》。已经申报‚‘六模块’建构式课堂‛短期课题的老师原则上不得再申报中小学教学研究第九期课题。

附件: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九期(2011年度)课题指南

赣榆县教育局教研室2011年4月29日

附件: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九期(2011年度)课题指南

一、课题简介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经省教育厅同意,由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于1995年开始设立。该系列课题注重课程教学及管理实践性和应用性,主要面向全省幼儿园、中小学等领域的一线教师及教学研究管理人员。课题研究周期一般为2年,每两年申报一次。今年申报的是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九期课题。

课题分为重点课题和立项课题两种。对于重点课题,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将会给予一定的课题研究经费资助;立项课题的研究经费由课题所在单位承担。

二、申报资格

⒈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的申报对象为本省普通中小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教师进修学校、师范院校、教育行政以及教科研部门的集体或个人。

⒉课题负责人原则上应具有小学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否则,须由两名具有小学高级以上职称的研究人员书面推荐。尚未完成我室第七期以及第八期正在进行研究的教学研究课题的单位与个人不得参与此次申报。

3.课题主持人原则上只能有1—2人。

三、申报程序

⒈申报者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选题,并填写《课题申报、评审书》和《课题评审书活页》,其电子稿(用课题名称命名)和文字稿(一

式3份)报送至县(市、区)教育局教研室。

⒉县(市、区)教研室初审后,将《课题申报、评审书》及《课题评审书活页》一式3份报送至市教育局教研室。市教研室根据申报数量的分配指标组织对本市申报课题进行初审,将通过初审的课题评审书及活页的电子稿和文字稿(一式3份)报送到省教研室(《课题评审书活页》电子稿和文字稿单列、单放),并将本市申报的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九期课题详细目录用Excel文档的格式发送到zf828@126.com邮箱。

⒊课题申报者及各大市教研室教管人员需到省教研室网站(http://) 首页的 ‚课题研究‛中下载2011年度的相关表格,按照统一格式填写。

⒋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将组织专家对课题申报材料进行评审,评审出重点课题和立项课题,并公布评审结果。

四、申报时间

申报工作从2011年4月15日开始,2011年9月10日截止,逾期将不再受理。请各市教研室抓紧时间,认真组织好课题申报工作,切实提高申报课题的质量。

五、报送数量

每个市报送省教研室的课题数量不超过35项。

六、课题类别及管理方式

⒈不论是重点课题还是立项课题,课题所在单位及教育管理部门都应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必要的支持,保证课题研究的正常进行,切实提高课题研究质量。

⒉重点课题主持人的培训、课题的开题论证、中期评估检查、年

度检查和结题验收等课题管理工作,由省教研室组织进行。立项课题的相关管理工作主要由各市教研室负责。

⒊各课题申报单位要规范课题的日常管理,强化课题的评审、中期检查评估、验收等工作,加强对课题的过程管理,杜绝‚两头紧,中间松‛的现象,努力通过课题研究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

⒋本期课题研究周期一般为2—3年,原则上在2014年年底之前全部结题。

⒌第九期课题的具体管理办法将在今年下半年与课题评审结果一并公布。

七、参考选题

下面列出的部分是第九期课题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仅供研究者参考。课题研究人员可选择某一研究领域的某一个方面或某个切入点进行研究,尽可能地将研究课题具体化,也可以自己选题进行课题研究。

⒈综合问题研究

苏派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基础教育课程基地建设研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保障机制研究;义务教育内涵发展研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准研究;民办教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教育中介组织机制及监管研究。

⒉基础教育研究

基础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目标与对策研究;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及监控评估体系研究;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研究;学科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研究;拔尖学生、优异学生特殊培养机制研究;国内外基础教育比较研究;高效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学生生存与适应社会发展能力研究;中小学国学教育研究;中小学生出国留学现象研究;小班化教学研究;流动就业人口随迁子

女受教育保障机制研究;惩罚教育研究;学生校内学习与校外过重课业辅导问题研究;义务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缓解择校压力问题研究;中小学生学习力提升研究;个性化作业设计研究。

⒊学前教育及特殊教育研究

‚入园难、入园贵‛问题探讨与对策研究;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配套幼儿园建设模式研究;学前教育质量评估研究;幼儿园游戏教学研究;幼小衔接教育研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研究;幼儿园课程开发研究;幼儿园办学成本及经费供给保障机制研究;残疾学生早期融合教育研究;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研究;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教学研究;学前教育办园体制与机制研究。

4、学校建设与特色发展研究

中小学建设标准研究;中小学品牌建设研究;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研究;学校特色发展与地方文化建设影响力研究;百年老校教育渊源与文化传承研究;中小学基层党建工作研究;共青团、少先队时代特色与活动创新研究;学生主体教育研究;中小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研究;新媒体下学校宣传工作研究。

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中小学课程德育研究;学生生命教育研究;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研究;中小幼德育体系衔接研究;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融合和渗透研究;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研究;国防教育与学科融合性研究;中小学生抗挫心理训练研究;新时期学生价值观标准研究;学生厌学心理教育与疏导研究;网络环境下学生文明素养研究;学生网络迷恋心理疏导及行为矫治研究。

⒍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研究

‚阳光体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践性研究;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模式及实效性研究;《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实践性研究;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实践性研究;有效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研究;高中体育学业水平考试的研究;高雅艺术进校园的实践性研究;戏剧进课堂的实践性研究;体育艺术

2+1工程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中小学美术教育课程教学研究;中小学音乐教育课程教学研究;中小学体育艺术教学质量标准研究;中小学生营养及健康状况调查研究;中小学体育卫生与艺术师资培养与培训研究;学生疾病防控及其应急救治体制研究;学生健康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学生艺术素养培育研究。

⒎课程、教材与教学发展研究

建设教育强省框架下的地方课程标准和教材研究;江苏特色优质教材和精品课程资源开发研究;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初中综合课程体系建设研究;高中选修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研究;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课程教材的研究;开放性教学研修的研究;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研究;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培育研究;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实施研究。

⒏教育管理与教育评价研究

教研室建设评价标准的研究;学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高中阶段学生个性化发展与高校自主招生问题研究;新形势下中考改革的研究;民办学校准入和退出机制研究;学生意外伤害责任鉴定及责任分担机制研究;幼儿园、中小学安全防范工作机制研究;中小学、幼儿园集团化办学管理模式研究;现代学校制度研究;校长领导力研究。

⒐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模式研究;名师、名校长培养途径研究;省级学科带头人标准的研究;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标准与能力标准的研究;教师教学质量标准研究;教师培训质量保证体系研究;教研员专业发展研究;班主任工作研究;区域教师流动与教育均衡发展研究;校长、园长专业化成长及培养机制研究;绩效工资背景下民办学校教师绩效评价及待遇问题研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研究。

第14篇:课题研究

新高考环境下如何借助趣味性活动促进学生勤于探究的生物学素养

的应用

一、课题的提出: 1.研究背景:

为把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提升综合育人水平,更好地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2014]4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近年来,素质教育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学生没有形成学科思维,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等具体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进一步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建立合理评价标准,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是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背景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必由之路。 2.研究的理论基础:

(1)新课程理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教师要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

(2)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外因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本课题的研究就是要发挥生物学科史的引导作用(外因),使学生真正地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内因)。

(3)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论。该理论强调:学习就是建立一种认知结构,就是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以及研究这一学科的基本态度和方法。此外本理论倡导的“发现学习”法认为,将原发现过程从教育角度进行再编制,成为学生可步步学习的途径。这样可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了解问题的发现过程,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逐步形成一定的学科文化基础。本课题通过将高中生物教材上学科史进行再编制,让学生通过发现学习掌握生物学科的基本结构,形成文化基础,并最终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二、课题的概念界定: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能够合理地将所学到的科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及个人生活中。具体而言,学生通过生物学科的学习,形成一定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世界观,掌握一定的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等。

生物学科史是由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进行生物教材的二次开发,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形成文化基础而编写完成的校本教材,具体包括生物学科发展历程、生物学科技术的发展、科学家的故事三个方面。其是提升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形成文化基础,并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从而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一)研究的目的:

近年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内容,国家教育部提出分为三个层面: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生物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新课标实施的核心任务,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在2017年高考生物考纲中将“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调整成“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其已经要求学生能够从形成生物学科人文基础上升到社会参与,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当前我们生物教师所面对的一个急迫的问题。

由于生物考纲的变化,因此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会出现轻视教材上的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而将当今社会上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直接灌输给学生。殊不知教材上的生物学科史是学生形成学科素养的文化基础,只有掌握一定的文化基础,学生才能力求自主发展,最终才能获得终生发展,达到社会参与。基于此,本课题研讨生物学科发展历程、生物学科技术的发展、科学家的故事,并编制成生物学科史,来进行生物课堂中的渗透教学,以期让学生在获得文化基础的基层上向上突破,通过自主发展并最终形成社会参与,从而实现核心素养的提升。这为学生未来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的内容:

1.怎样编制科学实用的高中生物学科史: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编制适合学生使用的生物学科史。

2.如何应用高中生物学科史开展高中生物课堂渗透教学。3.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评价研究:制定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评价机制及细则,通过恰当的评价规范和促进教学,使生物学科史在生物课堂教学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1.行动研究法:选取各中学的高一年级各两个平行班和高二年级各两个平行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每所学校的平行班保持正常教学,每周课时相同。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教材为教学蓝本展开教学,其中实验班开展生物学科史的渗透教学,对照班进行传统方式教学,然后对两班学生的生物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进行比较,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文献研究法:对有关在生物教学中的学科史应用研究等文献资料进行比较研究,把握国内外研究动态,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找到新的生长点,防止重复研究,避免和少走弯路,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和方法论。

五、课题研究计划:

本课题计划用2年时间,分三个阶段进行: 1.准备阶段(2017年2月——2017年6月) (1)立项申报书 (2)制定研究方案和研究计划

2.实施阶段(2017年7月——2019年2月) (1)召开开题报告会并撰写开题报告

(2)编制生物学科史,课题组成员分工编制 (3)开展高中生物学科史课堂渗透教学

(4)完成“借助生物学科史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的评价体制建设,并对学生测试内容进行数据分析和总结

(5)撰写中期报告,分析问题,调整方案,确保课题顺利实施 3.总结阶段(2019年3月——2019年10月) (1)整理分析研究资料,总结出一般模式

(2)组织填写结题报告书,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申请结题 (3)课题研究成果汇编

六、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

1.人员结构:本课题组人员组成合理,以年富力强有中高级职称的中青年教师为主,其中高级教师1人,一级教师4人,二级教师1人。其中潘志伟、杨庆平为市兼职教研员,程国胜、彭超、钱仁凯为校生物奥赛主教练,查丽为校生物学科组组长。全部人员在生物教学第一线,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2.资料准备:查阅有关生物学科史的各种文献资料。

3.科研手段:运用行动研究法在生物教学实践中开展研究,总结经验;同时运用文献研究法搜集相关研究资料,在借鉴基础上力求有所创新。

4.经费保障:获得立项后由学校在科研预算经费中支出,可确保课题研究工作正常运转,直到通过结题验收。

七、人员分工:

填写课题申报书、制定研究方案和研究计划,组织开展研究活动,撰写课题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结题报告。潘志伟全程指导。

负责对巢湖二中、巢湖四中和烔炀中学的高二年级学生和高一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生物学科文化基础的掌握情况。

根据调查反馈信息负责编制高中生物学科史,并进行教学中的渗透,积累教学案例。

“借助生物学科史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的评价体制建设。

八、预期研究成果:

1.制定研究方案和研究计划,起草开题报告。2.编制高中生物学科史。

3.研究生物学科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一般模式的论文。4.结题报告和课题研究成果汇编。

九、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1.课题组成员分布在高

一、高二和高三,对于程国胜、钱仁凯、彭超、潘志伟老师来说,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要抽出更多的时间研究生物教材和编制生物学科史。2.学校教学任务重,各类考试多,教师负担重,工作时间紧,可能对按时结题存在一定影响,本课题组尽量保证按时结题。

新的《生物课程标准》把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作为基本理念之一。“生物学素养”主要是指参加社会活动,经济活动,生产实践活动和个人决策时所需的生物学概念及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可以概括出生物学素养主要是由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意识和科学品质等要素构成、可见,具备生物学素养有助于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科技的关系,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 课程改革后的中学生物教材,内容更贴近生活,贴近自然,贴近社会,更具有科学性、趣味性。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生物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有助于促进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学生对科学的本质和客观世界的认识,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中学生物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特点,充分利用教材中关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材料,加强对学生科学素质培养,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以下是在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是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的前提。农村中学生源素质参差不齐,学生学习主动性也有差异,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呢?

(一)新颖的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课堂教学的导入如同戏曲的引子,影视剧的序幕,精心设计的导入能扣响学生的心弦,使学生情绪高涨。生物学知识丰富多彩,教师要善于将生物学知识用精湛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教学内容不同,导入新课的方法也会不同,但形式要力求新颖、独特,富有情趣。例如,在学习“水中生活的动物”时,先让学生观察活鲫鱼的外形、体色、体表结构及其运动状态,然后分别剪掉它们的胸鳍、背鳍和尾鳍,再让学生观察其运动状态的变化。学生们看到剪掉背鳍的鱼会失去平衡而侧翻,剪掉胸鳍的鱼只能向前游动而不会转弯,剪掉尾鳍的鱼游动速度明显减慢,身体摇摆不定。这些现象使学生们异常兴奋,自然激发了他们对理论学习的浓厚兴趣。

(二)通过落实教材中的“活动”内容培养学生勤于探究、乐于探究的生物学素养。课改后的教材中,安排了较多的“活动”内容,教师要根据实际,对“活动”的内容、难度和形式要灵活掌握。探究性活动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做。而在活动中要着重强调过程,而不是结果,重在使学生认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比如,讲“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这一节时,教材安排“自制泡菜”的活动,教师可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在有经验的家长指导下,自己动手制作泡菜和自酿美酒、米酒。学生品尝到自己制作的泡菜和米酒,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这样,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热情,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掌握生物学知识,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奠定了基础。

二、以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生命科学意识。一个人如果对生物学知识一无所知,就更谈不上对生物学有什么兴趣。只有生物学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学生才能对生物学产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不断开拓学生的视野,适时地掌握好教材基础知识与生命科学研究动态的衔接,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科学的意识。例如,对细胞这一章内容的学习,通过细胞全能性的介绍,引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用的实例,如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快速繁殖花卉和树苗。在“遗传的物质基础”一节中,引入遗传工程和基因工程的成果、人类基因组计划等生命科学的前沿知识。如我国通过基因技术获得的快速生长的转基因鱼;抗挤压耐保存的转基因西红柿;人类基因组计划将完成人类全部23对染色体的遗传图谱的绘制工作,困扰人类的顽疾如艾滋病、恶性肿瘤、遗传病将被攻克,从而大大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在教学中渗透这些知识不仅能拓展学生的生物学知识的视野,同时也增进学生对生物科技与社会关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而且唤起了学生的时代感,树立了生命科学的意识。

三、利用生物科学发现史,培养学生科学研究方法。

第15篇:课题研究

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开题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们:

我校《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是自治区专项科研课题。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本课题选题的依据

1、在学生的学业考察和日常活动中发现学生不能将知识很好的转化为能力。学生从知识到实际的认知差距比较大。如估计一棵树有多高,误差较大。

2、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的作业书本知识较多,缺少实践操作作业。在新课程实施后,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已逐渐成为教师的共识。教师在教学中,都比较注意问题的实际意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学生的作业中没有给学生留下太多的实践、探究的问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在教学中,部分数学教师不重视教材中实践性活动的教学。我们在教学中对实践性作业的设计及作用没有更深入的研究。同时,由于实践性作业的质量不易考察,设计作业也需要精心准备,部分教师认为是费力不讨好,认为在常态练习中,效果也能达到。

4、有效课堂的需要。新课程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现在我校正在大力推进有效课堂教学。教师们对有效课堂的各个环节进行了研究与实践,提高了认识与设计教学能力。在作业设计方面,从广度与深度都做了精心的安排,但在实践性作业的设计上关注度不够。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就需要教师在学生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设计优化出更好的作业,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开放中创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本课题研究的条件

1、实践性作业的作业类型、设计策略、内容、学习评价等方面已经有大量的研究结果,这些结果为我们进一步开展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2、学校的支持和校长的专业引领。

3、课题组成员具有研究的能力。

三、课题的界定

数学实践性作业的实践是教师根据教材和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本地生活实际,精心设计的以趣味性、应用性、层次性、探究性等为原则的学生实践活动。实践性作业的内容有量的感知、几何知识的应用、数学游戏、数学课外阅读、数学实践活动等。实践性作业的研究指实践性作业对学生发展的作用,教师掌握、提高对实践性作业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四、课题研究解决的问题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新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有趣、有用。提高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准确率。

2、提高教师对实践性作业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五、研究的预期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实践与探索,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逐步达到以下目标:

1、积累不同课时内容数学实践性作业的设计。考察这些作业对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提高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2、探索学生数学实践性作业的个案,形成一个作业,不同层次学生完成的成功案例。

3、培养学生使用书本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提高对数学的认识,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用数学的意识,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4、了解和掌握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和使用的情况,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六、研究内容

根据研究的预期目标,本课题以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的设计,作业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作

用、学生对实践性的知识的掌握程度三方面为抓手,开展研究。

七、研究的对象:贺兰县回民小学3—6年级实验班的学生。

八、研究方法

1、理论学习法:学习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通过教学杂志、互联网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成果与方法,提高研究的起点。

2、行动研究法:以课堂为实验室,针对实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借以不断完善操作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水平。在教学实践谁不断探究,不断总结,取长补短,不断反思。

3、课例研究法:通过观摩课课例与预设情景效果来研究。

4、调查研究法:以调查问卷、访谈等方法,了解学生对实践性作业的基本看法。

5、成绩分析法:跟踪分析班级的成绩,从中寻找结论。

6、实践法:选好对照班级,计划每学期进行一次实践性的实践检验,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九、课题的分阶段研究计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1月~2011年5月)

1、成立课题组,建立健全研究班子。

2、分析实践性作业存在的问题,做好前测工作。计划在

三、四年级开展一次实践性活动,了解分析学生的现状。(五月份)

3、广泛收集资料,学习有关实践性作业等方面的文献资料。了解相关研究的成果,积累作业设计案例。以

三、四第二学期和

四、五年级第一学期为主,预计每册达到5个左右。进行1-2次的实践性作业实践,提高学习的效果。

4、拟定课题实施操作方案,请专家指导,进行开题论证。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11年6月~2012年12月)

1、课题组按照操作方案实施研究。采取边实验边思考,边学习边总结的方法,不断推进课题研究。

2、定期开展研究活动,研究实践性作业内容、作用。

(1)在完成实践作业后,采取个别谈话和实践检测的方式,掌握活动效果。

(2)每学期开展一次实践活动,同上一期的成绩进行对比分析。(3)每学期开展两次专题研讨,对实践性作业的效果进行评价,提高设计能力。

(4)积累资料。(反思、案例、论文)

第三阶段:总结、交流、完善提高阶段(2013年1月~2013年6月)

1、定期开展专题性的交流研究。

2、课题组积累资料台帐。

3、请专家指导。

4、结合学科教学,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课题论文。

第四阶段:总结鉴定阶段(2013年7月~2013年9月)

1、撰写课题研究报告以及有关论文。

2、收集资料,健全资料台帐。

3、邀请专家予以鉴定。

十、预设研究成果

1、提高课题组教师运用实践性作业的能力,以反思的形式促进作业设计的质量,以论文的形式展现促进学生发展的实际效果。

2、提高课题组教师的教研能力,能以案例的形式,分析实践性作业的效果。

3、以结题报告的形式,分析实践性作业在学生发展上的差异。

十一、研究组成员及分工

常金勇课题负责人每一阶段的计划、总结、结题报告的撰写、制定实践活动方案、实践性作业设计及应用

徐国庆课题参与者组织学习、研讨、组织开展实践活动、分析实践活动的效果郁晓丽课题参与者实践性作业设计及应用、每一阶段的学习及实践体会、制定任教年级实践活动的内容

徐丽课题参与者实践性作业设计及应用、每一阶段的学习及实践体会、制定任教年级实践活动的内容

第16篇:课题研究

建设星级班组,为企业生产经营奠定坚实基础 摘要:班组是企业的“细胞”, 是企业战略执行的基石,是企业各项工作的落脚点。班组的执行力决定了企业的执行力,班组的战斗力直接反映了企业的竞争力。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企业的班组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变化。近两年来,贵州黔西中水发电有限公司结合自身特色,积极开展星级班组创建活动,坚持“抓兵头、抓引领、抓载体、抓基础、抓练兵、抓典型”,努力建设“学习型、安全型、创新型、效益型、和谐型”的“五型班组”,持续推进班组建设,夯实基础管理,实现班组管理的标准化、程序化和规范化,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奠定了坚实得基础。

第一节:星级班组的历史简介

1、班组建设的发展

2、班组建设的作用

第二节:星级班组建设的起源与发展

1、班组管理学的特点

2、合格班组长与卓越班组长的差别

第三节:传统与现代班组管理的对比

第四节:贵州黔西中水发电有限公司创建星级班组的背景及条件

第五节:星级班组建设与心得体会

1、班组安全管理

2、班组生产管理

3、班组基础管理

4、学习型班组建设

5、关于班组的文化

6、班组的民主管理

第六节:班组建设发展的方向与未来的前景。

第17篇:课题研究

(二)关于课外阅读的教学研究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为了深化“书香校园”活动的开展,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高品味,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开展“和书交朋友,与好书共成长”系列读书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学生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的良好品德。根据小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制定本学期的课外阅读计划。此计划作为课内阅读活动的延伸与补充,促进学生更好地参与阅读实践活动,提高阅读能力与水平。

活动目标:

1、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喜欢读书,和书成为好朋友,让书成为学生的终身伴侣。

2、通过引导学生诵读经典美文,积累优秀范文,有了较丰富的生活积累之后,形成良好的语感。

3、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精神世界,提高综合语文素养。

4、让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提高写作能力。

读书内容

1、新课标指定要求背诵的部分古诗词,及初中文言文。

2、教师根据教学及学生实际情况推介一些文章或书籍。

指导措施:

1、采用阅读指导课、读物推荐课、阅读研讨课、阅读欣赏课、读书汇报课等多种课型进行阅读指导,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2、经常范读,教师以深情并茂的朗读感染学生,延续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促进他们的情感发育,从而激发学生自愿地去阅读。

3、保证学生有时间读书,利用好每天中午以及课后的阅读时间,确保学生每天阅读时间不少于半小时。

4、传授有效读书方法,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教给学生简单的读书方法,列出自读提纲,如:1)看见了题目你想到些什么?2)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3)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要求学生做到眼到、心到。另外,强化“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1)圈点勾画2)做批注3)写读书笔记。

5、与学生一起读书,及时交流读书心得。

6、开展多彩的活动,鼓励学生持之以恒,在读书期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优秀读后感评选、精彩片段朗诵比赛等,以激发兴趣,巩固成果。

7、有计划地安排作好读书笔记。

七、课时安排

1、精读课文24篇约50课时

2、拓展性阅读课文16篇约20课时

3、习作八次约25课时4

5、单元小结8个约10课时6

、综合活动8个约18课时、机动、复习、检测约20课时

第18篇:课题研究

小学英语音标有效教学的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提出背景 1.课程改革背景

在新课程英语教学目标中,并没有明确规定音标教学,但是在各英语教材中都多多少少涉及到音标。在人教版三年级开始出现了音标,于是音标教学成为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2.教学现状背景

说到音标教学,很多老师在教学中会感到无从下手, 只有在每单元学到音标时,才带同学们认一认,读一读,也不加以铺垫或精心设计。单纯的音素认读、记忆和反复拼读练习是非常乏味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到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音素量的增多,加之教师没有科学有趣的教学设计,学生对音标的音、形都很难掌握,就更谈不上熟练运用了,所以他们就很容易遗忘掉。

3.学校生源背景

我所任教年级的学生中,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人数已经占全年级学生总数的60%以上,这些学生家长由于受到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根本无法在家对子女的英语学习进行辅导,对于“音标”这一概念更是从未接触过。这就更需要老师充分利用英语课堂的四十分钟时间高效率地进行音标教学

(二)本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一条适合我校学生的有效音标教学之路。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一)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贾德针提出非英语国家人学习英语可以采用先行组织者模式,即应该先在学习者的认知基础中找出“先行组织者”,然后再根据学习者的生理、心理特点组织教学。

2.国内研究现状

早在1994年苑慧香在论文《英语音标教学应先于字母教学》中就论证了不同于传统英语教学的“音标教学先于字母教学”的可行性。教师采用将音素分类,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由字母引出音标进行音标教学。教师运用图片、分散难点、插入歌曲、以音标和拼音教学为重点、口头练习为中心、笔头练习为辅等几种方法进行音标教学。

(二)本课题与之区别与联系

区别:本课题认为:字母教学应先于音标教学,在学生熟练掌握字母的基础上再接触音标,避免学生将音标与字母混淆;由已学单词引出音标教学,采取“集中-分散-归纳”的授课方式;设计练习要多样性、趣味性;以听、说、认读、识别为主,不主张书写。

联系:本课题认为在音标教学中可以应用奥苏伯尔的先行组织者模式。即教师的任务就是把学生最初掌握的单词作为“先行组织者”从中引出音标,然后再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多样性、趣味性的教学。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一)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1.有利于英语的单词识记。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

1.本课题的研究将为小学的音标教学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方法。 2.本课题的研究将丰富和发展小学音标教学的理论。

四、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课题是根据学生学习英语音标的实际情况和结合一些英语教师进行有效的英语音标教学经验提出的。本课题具有现实针对性,理论依据充分、科学。

2.本课题的研究理论合理,研究目标内容清晰,实施的可操作性较强,阶段实施过程与目标都很明确,完成课题的可行性有充分保障。

3.参与本课题研究的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充满热情,和学生相处融洽,对课题研究有一定的研究水平,相信在课题组成员的通力合作下,定能达到预期效果。

五、课题界定与支撑性理论

(一)课题界定

音标:是指语音学上用来记录语音的符号。

音标教学:是指为了实现小学英语教学大纲要求英语教学要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听、说、读、写训练,使学生打好语音、语调基础而设置的教学,是学习英语的重要工具,是学好英语的坚实基础。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另外,教学的有效性包括三重意蕴: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

小学英语音标教学:是指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适合他们的简单、有效的教学手段,分阶段进行对48个音标的教学。

(二)课题研究的支撑性理论 1.奥苏伯尔的先行组织者理论

奥苏伯尔的先行组织者理论提出应该非常重视学习者的认知基础。本课题根据他的先行组织者模式理论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把学生最初掌握的单词作为“先行组织者”从中引出音标,然后再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多样性、趣味性的教学。

2.贾德针的经验泛化说理论

贾德针的经验泛化说认为只要一个人对他的经验、知识进行了概括就有可能发生迁移,而且对原理了解概括得越好,在新情境中学习的迁移也越好。本课题根据他经验泛化说认为学生最初的知识即音标掌握越好对以后的学习帮助越大。所以除了在教会学生音标之后更重要的是持之以恒严格要求学生,不断纠正发音。比如,在平时的每一堂课上花上几分钟时间来做做音标游戏;平时检查学生的读书和背书时也要注意学生哪些音容易发错,从而加强训练。

六、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

(一)理论假设

通过本课题研究,探索一条小学英语音标有效教学的途径,使学生熟练掌握音标及其拼读规律,从而能够轻松愉快地学好音标、顺利地闯过语音关,增强自信心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研究目标 1.本体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一些小学英语音标有效教学的方法。 2.发展目标:

(1)通过研究,促使学生对英语音标学习产生积极情感,自主的参与音标学习活动,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音标教学效率。使学生熟练掌握音标及其拼读规律,从而能够轻松愉快地学好音标、顺利地闯过语音关,增强自信心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兴趣。

(2)通过研究,让教师学习其他学校教师音标教学的一些先进理论和科学方法,再结合我校实际探索出一套适合我校实际情况的音标教学方式,最终全面提高学校的英语教育质量。

七、研究内容设计(含子课题的设计) 1.研究目前小学英语音标教学的现状。

目前大多教师对音标没有系统地进行教学。只是进行单纯的反复的音素认读、记忆,这是非常乏味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到提高,对音标的音、形都很难掌握。所以有必要进行一次规范性的研究,以探索出一条能切实提高音标教学效率的道路。

2.小学英语音标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尝试分以下几个步骤学习音标: 第一阶段,利用汉语拼音来学习辅音; 第二阶段,利用已学单词来学习音标; 第三阶段,利用已学音标来拼读单词;

第四阶段,学习单词重音、连读、失去爆破等朗读技巧。

八、课题研究的措施

本课题主要采取以下具体研究措施:

(一)调查分析

1.调查准备。针对我校学生音标学习现状,设计一份问卷调查。

2.调查实施。对四至六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选择不同班级、不同基础,不同个性的个体学生进行建档分析。

3.调查分析。对问卷调查和个案进行分析,找出目前音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二)音标教学的几个阶段 1.四年级利用已学单词来学习音标。 2.五年级利用已学音标来拼读单词。

3.六年级学习单词重音、连读、失去爆破等朗读技巧。

(三)音标教学的方法:采用游戏和竞赛的教学方法 1.抢读单词 2.看音标说单词比赛 3.听辨音游戏

(四)音标教学的研讨活动

1.定期学习英语音标教学方面的理论专著,外出观摩示范课以及观看示范教学的视频。

2.利用英语教研活动的机会,交流音标课堂教学案例的心得体会,并适时邀请一些专家进行指导。

九、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和学生对英语音标学习的看法。 2.文献法:搜集相关文献资料,通过学习研究他人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整理研究资料。

3.个案分析法:选择不同班级、不同基础,不同个性的个体学生进行建档分析。

4.经验总结法:研究过程中,不断地阶段交流、总结,再通过不断付诸实践、验证,不断地完善,针对有特征的个案的交流、总结、完善研究成果。

5.行动研究法:采用行动研究法,研究如何系统、科学地解决在小学阶段有效地进行音标教学这一的问题。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具体情况,边实践,边修改,边完善,使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小学英语音标有效教学的研究

课题研究计划

一、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

1.准备阶段( 2012年9月~2012年10月):从我校英语音标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制订较为完善、切实可行的课题方案。

2.实施阶段(2012年10月~2014年6月):进行问卷调查和个案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推行本课题提出的教学方法,课题组成员开展交流并不断调整、修改方案。

3.总结阶段(2012年12月~2014年8月):整理研究资料,反思研究过程,提炼出小学英语音标有效教学的方法方式,并不断推广、应用,形成我校独特的英语音标教学模式,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二、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1.学习制度保障:定期学习英语教育方面的理论专著,外出观摩示范课以及观看示范教学的视频。

2.研究队伍保证:由一线英语教师组成课题研究组,定期交流心得,取长补短 ,并适时邀请一些专家进行指导。

第19篇:课题研究

云镇小学“说写结合”作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一、“说写结合”作文教学模式提出的必要性。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写作知识的教学务必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问题与思考:

1、怎样做到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体现表述的创造性?

2、怎样做到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3、怎样做到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4、怎样做到让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5、在学生取材、构思、起草、加工、修改等环节或想象中,教师怎样做即能减少束缚又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作文教学理念,其核心灵魂还是体现学生的创造性。新课程把写作定义为创造性表述,而“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是学生创造性表述的前提条件。学生的生活实践是他们创造的环境,是他们创作的“实验室”。只有贴近生活,关注现实才能走进创造的舞台。至于“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是创造性表述的方法。“真话、实话、心里话”要求表述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新课程把创造性贯彻的作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提出“要减少对写作的束缚”。“说”离不开生活实践,离不开创造性,“说写结合”真正含义就是写作要突出表述的创造性,让写作不离开生活实践这个创作的“实验室”。

二、目前作文教学的误区

很多教师没有真正领会新课程作文教学的理念精髓。常常出现到了写作训练课时,按照写作要求在教室里创造性表述,而生活实际只能靠学生的回忆。根据小学生遗忘快的特点,学生上课的教室毕竟不同于学生生活实践的大舞台,许多学生对丰富多彩的生活早已淡忘,原有的真实情感早已烟消云散,为了按老师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习作,也只能照搬假话,套话应付作文了。

三、为了真落实作文教学的“创造性”,我校发明了行之有效的“说写结合”作文教学模式。

学生要写好有真情实感的好作文,必须要培养学生在观察的同时口头作文,看说同步,有准备的说,先说后写,把说作为从观察到写的过渡形式,把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利用用口语交际形式指导

写作,“说”和阅读积累相互促进,能有效解决学生作文假话,套话和无话可说的窘境。

关键词:

1、过渡形式;2、观察和口头作文;3、书面语言词汇和口头方言词汇;4、口语交际与作文指导;

5、阅读和积累与“说”的关系。

口头作文是小学作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口头作文不受任何时间,环境条件的限制,只要学生能参与的一切实践都可以结合口头作文练习。书面的写作必须要有桌椅、纸张、笔墨等环境条件。因而口头作文实践的天地远远大于书面作文,这也是口头作文能最大可能的发挥创造性的主要原因。长期坚持口头作文训练,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还有助于学生写好书面作文,而且对学生将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回顾我们的语文教学,一段时间以来,虽然注重了听说读写的训练,但真正把“口头作文”作为作文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也尚未能进行切实有效的探索。教材虽然安排了“口语交际”,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却并没有落到实处。我们设想,如果认真总结我们作文教学的经验教训,切实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将其中的“说”的内容和方式突显出来,认真进行研究与探索,取得经验,加以推广,也许会使长期困扰我们的作文水平的提高见效不快的问题,逐步有所好转。因此,对于小学生口头作文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我校作文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有效的探索。

(一)“说”是学生由实践和观察转化到写的过渡形式。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我们写作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学生的课余生活无边无际、丰富多彩。生活实践是“说”的“硬件”设施。教师们常常能看到学生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聚集在一起谈论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可一到课堂上就干张嘴无话可说。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学生们把生活和作文这一对孪生兄弟完全给拆开来的结果,怎样才能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呢?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注意把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和口头作文结合起来。比如说,在课间,看到有些同学把操场上的包装袋主

动捡起来扔进了垃圾箱。以往只是嘻嘻哈哈地不闻不问过去了, 现在要学会把它与学校的养成教育和学生的思想行为转变结合起来,并把这件事作为素材说出自己的独特思考,可以不受地点、时间和写作条件的限制,在说的时候还可相互讨论和相互交流,随时随地和丰富多彩的生活同步进行。说的习惯在学生社会实践和书面作文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降低了学生把生活直接写成作文的难度,学生书面作文就有话可写了。

(二) 观察和口头作文同步。叶圣陶老先生说:“我手写我口”,书面作文是口头作文的加工形式。如果把口头作文比喻为建筑物的主体工程,书面语言就是建筑物的装修工程。口头作文的指导与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小学生作文就是写真人真事,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而学生们正是由于对自己周围的人或事缺乏观察和注意,又极少参加实践活动,作起文章来无料可取,即使是写成的文章也往往是“空中楼阁”不着边际,内容没有新意。在生活中发挥才能,激发灵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生活,把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优美的口头语言文字记录下来,这样学生在写作时才会觉得有事可写,有话可说。学生随时手中都带纸和笔边看边写是难以做到的,但学生养成观察时边看边说的习惯是很容易的,只要做到了边看边说,事后很容易及时做到边回忆边写了。

(三)用适当的书面语言词汇替代口头方言。学生在生活中有了口头作文习惯,还要鼓励学生及时把口头语言设法变成书面语言,因为写作主要还是用书面语言表达和交流的。口头方言和书面语言有一定区别的,要让学生认识到当地方言怎样变化为书面语言,口头语言有许多方言词汇,如商洛地区有根深蒂固的方言“背时”,“排场”,“困醒”,“莫事”等,如果不变成适当的书面语言,则影响普通话的交流和推广。有时人们为了让学生学习书面语故意回避口头语言,其实因为社会环境的原因,口头语言是学生使用最普遍的,问题是要教会如何将口头语言用书面语的词汇替代。如“背时”可改为“不顺利,不如意”,“排场”可改为“漂亮”,“困醒”可改为“睡觉”,“莫事”可改为“什么”等。学生知道了这一点,口头语言反而会促进书面语言的交流和推广。不要让学生觉得口头方言和书面语言似乎是两个语

种,交际是口头语,写作是书面语,他们水火不容,那就错了。

(四)口语交际是作文指导的重要形式。作文教学,有经验的教师肯定会做必要的写前指导。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作文的写法,讨论交流的过程是一个双向或多向的互动过程,自然包含了口语交际的成分,有利于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因此,教师应当在作文课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探讨:本次作文的选材、立意和框架的构建等构思问题。通过小组交流活动,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构思,让他们说给老师和同学听听,然后根据大家的意见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构思。如教学苏教版的第十册的自然现象作文时,教师先放手让学生读作文要求,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观察?怎样抓住特点?怎样展开合理想象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通过这样有层次的讨论,学生就很容易写出真实、内容具体的文章,同时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自然得到锻炼。

(五) 阅读和积累对“说”提供方法指导和丰富说的词汇。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博览群书,在书中善于发现名词佳句,可以写一写,说一说,背一背摘抄与积累,便于为我所用。收看趣味性,知识性较强的电影,电视节目,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及时写好收看新心得。阅读和积累时要学会用观察来证实。众所周知,多读书和积累是作文教学的关键环节,但阅读和积累的材料只有通过观察和实践,在生活中经历“说”的过程才能写出自己的作文。

总之,以“说”促“写”的作文教学方法是非常适合小学生的,它能在学生的观察实践和写作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有效降低从生活到写作的难度。同时能真正落实有创意的表达要求。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四、后续研究设想

“说写结合”作文教学模式在我校已进行了几年实践研究,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让生活实践的舞台和口语交际结合,口语交际又和书面写作结合,已成为我校特色作文教学模式。广大教师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继续从事了一些具体的问题研究,如观察的研究,作文讲评的研究,习作中例文的应用研究,作文兴趣的研究等。这些研究都是我校“说些结合”作文教学思想的补充,丰富了这一思想的内容。由于这是一个从未有过的尝试,还有一些新问题需

要探究。如:“说”虽然和实践同步,密不可分,但“说”的习惯和兴趣如何培养?“说”可用有声的语言让别人听到,也可用无声的语言想一想,怎样把握好这两种形式?所以,尽管我校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说写结合”作文教学的研究还任重道远。

说明:为了此文的完成,本人已用了四个双休日,请王校长一定再斟酌一下,看还要怎样修改。祝我校作文研究早日揭题。

2011

作者: 马进超 年5月29日

第20篇: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

苏教版《科学》教材的主编路培琦对待教材的态度

尽信书不如无书,对于教材,我们究竟应该持什么样的一个态度,也许苏教版《科学》教材的主编路培琦老师对此最有说服力。他说:“过去我们把‘教材’叫做‘课本’, ‘课本’和‘教材’在叫法上不一样,其本质上也是有区别的。课本是我们一贯的叫法,‘课本,课本,上课之本哪!’而现在我们称之为‘教材’, ‘教材,教材,教学的素材’。因此,《标准》提出,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我们的教材是什么,教材就是提供给老师进行教学的素材,是给你的一个思路。你遇到这个素材和思路,要想办法达到你制定的教学目标。”所以现在有一种时尚前沿的用教材教的理念叫“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如何做到“用教材教”呢?首先对教材内容要有一个清醒地认识,要充分分析教材所要表达的意图,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适当地调整教材设置的活动,以期更好地达到教材及《标准》里预设的目标。所以“用教材教”并不是对教材内容的全盘否定,而是在充分了解教材意图的基础上用更好的活动或更好的表达方式去代替它,难度可以升降,方式可以灵活多样。

这不由得又使我想起了目前科学课堂的现状,在好多优质课、竞赛课、展示课中,我们发现,不少的教师(这里的教师都是比较优秀的科学教师)对“用教材教”误入了歧途。他们的课对一线教师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误导。在这里,有必要对教材进行一个定位,得重新审视教材的作用:

1、教材提出学习任务

每一种教材在每一课里都有一定的任务,通过完成这个(或一系列)任务来达到课程标准上的具体目标。如《研究磁铁》这一课就提供了几个活动:①认识各种形状的磁铁;②研究磁铁不同部位的吸铁本领;③观察磁铁是如何指示方向的;④研究磁极的相吸和相斥;⑤制作一个指南针;⑥制作磁铁玩具;⑦调查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当然这些学习任务并不是都要在课堂上完成,也不一定是在一节课里全都要完成的,需要教者有选择地分场合的进行。

2、教材具有创设情境的作用

教材对问题的研究一般不是直接切入的,往往都是先创设一定的情境,或调起学生的好奇心,或激起学生的兴趣。在研究土壤的时候,一首优美的科学小诗引起学生无限地遐想。在观察小动物时,先让学生画一画,增近了学生与动物之间的距离。在研究水的三态变化时,一幅幅绚丽的相片引人入胜。这些都是情境的作用,所以一个好的情境创设可以使研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教材具有指导探究的作用

科学四年级(上册)《热水变凉》中,教材先提出问题:“热水变凉的过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让学生猜测。接着教材又提示:在做之前,先商量一下,怎么才能做好这个实验。实验过程中,教材又为学生记录数据提供了几则范例,有表格记录,也有曲线记录。实验过后把所得的数据和刚开始的预测作比较,最后提出如果继续观测下去,温度会怎样变化?从这可以看出,教材不仅给我们提供了科学探究的具体思路:提出问题——猜测与假设——制定计划——观察实验——搜集整理信息——表达交流。同时对一些具体环节(如怎样记录)还作了具体指导。

4、教材具有提供记录的作用

有的科学教材(如苏教版)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在教材后面提供了“活动记录”,不仅为教师减轻了负担,减少了实验记录的设计,印制等工作,更重要的是记录下学生的探究过程,为过程性评价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资料。

5、教材具有呈现体系的作用

教材都是编成一个个的学段的,而在每一册的教材里又设置成不同的单元。这里的单元设置并不是随意的,它的编排是以大量的调查数据为依据的,是以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基础的,是以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培养螺旋上升的。如《共同的家园》这个单元,为什么放在六年级,那是因为这个单元是对生态系统的一个研究,是对物体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要求学生认识到系统与平衡,所以这就不可能放在

四、五年级了。

由此看来,教材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是应该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的。我们拿到一份教材,首先要看看教材给了我们什么任务?教材里有哪些活动?每一项活动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如《观察水》这一课,其中有这么两个活动:一是猜猜一元钱硬币能容纳多少滴水?把猜测结果记录下来,再亲自做一做;二是把曲别针轻轻放入满水杯里,预测放几枚曲别针水会溢出来。再试一试,看看预测得对不对?其实,这两个活动都是同一个目的,认识水的表面张力,让学生经历猜测——实验验证的过程,选其一就行了。

我们有一些教师对“用教材教”陷入歧途可分为三种情况:①不用教材。这一方面由于是受到教材推广的限制,学生手中没有教材。但另外一部分是由于执教者认为自己有教材就足够了,自己设计几个记录表就行了,学生手中的教材是可有可无的东西;②把教材中的细枝扩大,如还是《观察水》这一课,笔者就听过有教师把放曲别针放了一节课的情形,虽说课上很热闹,但对于学生来说,其能力又有多少发展呢?真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③喜欢改教材,但改编的教学内容不如教材。由于流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许多教师对教材进行改编,或对教材内容有所取舍,或对教材内容有所增加,也有对两课内容合并,可结果改编后的教材还不如原教材,这个“创造性”还有何意义呢?我们所提倡的“用教材教”是在现有教材深刻认识的前提下,站在教材的基础上面往更高处跳,立足于教材基础,创造性地生成新教材。

在百家争鸣的教材天地里,也许有人认为“用教材教”是教材编写者对自己所作的教材不完善的一种托辞,但这种所谓的“托辞”恰恰是最科学的,因为教材不是圣经,不是法典,教材受地理条件、经济发展状况及师生差异的限制,所以任何一部教材都不是完美的,它们都只能是适合一部分的师生,所以需要我们一线的科学教师们的创造性的工作。只有充分认识到这样的特点,牢固树立“用教材教”的理念,我们的教学才会更加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会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课题研究工作汇报.doc》
课题研究工作汇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