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师德与教师职业生成》有感

2020-03-02 18:04:4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读《师德与教师职业生成》有感有人说所谓‚爱‛,就是一个人为他人燃烧自己的心;所谓‚情‛,是他人因而产生心理空间的共鸣。教师对学生的爱,学生对教师的情是教师与学生心理和谐共振的过程。学生得到教师的爱,也会激发出对教师的爱,反馈回去,形成爱的双向交流,这种所谓的‚动情效应‛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氛围。教师的爱是心理互动的过程。教师的爱要被学生所感受才会体现其价值,发挥其教育功效。怎么都能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呢?陶行知先生告诉我们其中奥秘:‚您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您立刻觉得是和小孩子一般儿大,一块儿玩,一处儿做工,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可见,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

‚爱是教育的基础‛。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关系学生性格的形成。一个学生如果生活在鼓励和认可之中,他就会自信和自强。有学者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

教育是一种以人格来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劳动。徐特立有句名言:‚做教育工作的人,一般总是先进分子。‛因此,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而高尚的师德来自于坚定的教育信念,这种信念是教师的精神追求和奋斗目标,是教师提升素质的关键所在。教育信念的集中表现是教师对教育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它具有专一性、稳定性、执着性等特点。教育信念一经确定就难以改变,从而造就教师特有的道德人格。一个教师只有当他认识到自己从事的事业对祖国和人民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时,他才会不遗余力地去干好它。

在经济转型期,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受到来自社会多方面的强烈冲击,呈现多样化取向。价值观的多样性不能不影响到教师,影响到教师的职业道德。在重金钱、轻事业;讲实惠、淡理想;求享受、畏艰苦等社会风气冲来时,师德建设至关重要。职业道德作为一种实践性的道德,要求广大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作为师德的核心,这就首先要造成一种现实的环境氛围。在形成这种氛围的过程中,既需要教育领域的领导者以身作则,又需要在教育体制以及相关政策上的改革和创新。要在目前偏重升学率等‚硬性指标‛的教育评估体系中,加入‚师德‛等‚软性指标‛,使之成为教师队伍提高道德素养的指挥棒,成为教师自我评估的重要标准。

7、《师德与教师职业生成》练习题

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生成

读《师德》有感

读《教师职业尊严》有感(优秀)

《师德培育与生成》读后感

读优美师德有感

读师德手册 有感

读《有效教学与师德修养》有感

——读陈红的《教师职业心理与人生幸福》有感

读《中国师德手册》有感

《读《师德与教师职业生成》有感.doc》
读《师德与教师职业生成》有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