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福利管理论文

2020-03-01 17:36:5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摘要:企业的目标除了提高竞争力,提高员工绩效外,还应该提高员工的工作幸福指数。 但 是根据调查显示,现在很多企业的员工工作满意度很低,而员工幸福指数的高低又直接导致 了企业员工流失率的高低,所以从影响员工工作幸福指数的因素之一薪酬福利管理的角度进 行了分析,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来探讨提高员工工作幸福指数。

关键词:工作幸福指数;薪酬福利管理

工作幸福指数是员工对工作生活质量变化的反映程度。 员工工作幸福指数是一个衡量员 工工作生活质量(Quality of Work’s life)的指标。员工工作生活质量要从两个方面来衡量,

一 是从组织的角度看,也就是从客观的角度看,组织有没有给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有没有 给员工提供宽裕的工作空间,有没有给员工设计合理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时间安排等等;二是 从员工个人来看,即从员工的主观感受来讲,员工对工作的主观满意度。

薪酬福利管理与员工工作幸福指数的相关性分析提出,一般来说,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 求才会有足够的活力驱动行为。 满足较高层次需求的途径多于满足较低层次需求的途径。 马 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 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我们设计了关于员工需求层次及其满足 层次的问题,根据调查,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内容:我们中国员工需求层次依次是:生存的需求,自 我实现的需求,安全与依附的需求和,尊重的需求。根据员工需求层次的次序我们可以看出, 中国的员工最需要的还是生存需求,主要就是包括工资和福利。

分配制度是员工关注的核心。 从理论上讲,它应该是科学合理、公正公平的。但是企业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在分配制度上常有一定的倾向性, 如为了吸引人才,在工资分配上有学历倾向;为了技术创新,又可使工资制度产生技术倾向;其 他形式的还有岗位倾向、职种倾向等。这些行为常会引起非倾向群体的不满,认为工资制度 不公平。同时,我们还发现,在传统体制下,对工资起重要影响作用的因素诸如工龄,在如今的 工资制度下,几乎不起任何作用,代之以学历、岗位、绩效等直接因素左右着工资收入的多寡。 这就使得有些几乎毕生为企业工作的人,由于岗位普通,学历较低,其工资可能不抵刚分配来的大学生,这自然会引起他们的不满。这一问题如何协调,是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

双因素理论认为,薪酬只是一种保健因素,不会对员工有激励作用。传统的薪酬体系设计也 缺乏激励因素。其实,只要对薪酬体系进行科学的设计,同样是可以起到激励作用的。 ① 在保证公平的前提下提高薪酬水平。从企业内部来讲,员工关心薪酬的差别程度高于对 薪酬水平的关心。所以,薪酬体系要想有激励性,保证其公平性是必须的。公平性包括内部 公平和外部公平。对外公平,要求企业的薪酬水平与行业的薪酬水平要相当。对内公平,要 求企业按贡献定薪酬。如果员工感觉报酬分配不公,他们就会感觉不满,只有保证公平,员 工才能正常工作。但是,仅仅保证公平是不够的。要想有激励效果,还要提高薪酬水平。高 的薪酬水平可以形成对外竞争优势,员工会有优越感,认识到企业对自己的重视,有较高的 工作积极性。 ② 薪酬要与绩效挂钩。要想使薪酬系统具有激励性,薪酬系统必须与员工绩效结合起来。 绩效薪酬可以把公司与员工的利益统一起来, 员工为自己目标奋斗的同时, 也为公司创造了 价值,可以达到一种“双赢”的目的。绩效薪酬实施过程中注意要有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为依 据,否则,会影响绩效薪酬的公平性,达不到激励员工的目的。 ③适当拉开薪酬层次。反差对比可以建立更为持久的动力。拉开薪酬层次可以鼓励后进者, 勉励先进者。但是,层次不要拉开太大,否则会影响薪酬的公平性。 ④宽带型薪酬结构 就是组织内用少数跨度较大的工资范围来替代原有数量较多的土资级别的跨度范围, 将原来 十几甚至二十几、三十几个薪酬等级压缩成几个级别, 取消原来狭窄的工资级别带来的工作 间明显的等级差别, 但同时将侮个薪酬级别所对应的薪酬浮动范围拉大, 也就是工资的等

级 减少, 而各种职位等级的工资之间可以交叉。 宽带的薪酬结构是为配合组织扁平化而量身定 做的, 它打破了传统薪酬结构所维护的等级制度, 有利于企业引导员工将注意力从职位晋升 或薪酬等级的晋升转移到个人发展和能力的提高方面, 给予绩效优秀者比较大的薪酬上升空间。 ⑤重视薪酬与团队的关系 以团队为基础开展项目,强调团队内协作的工作方式正越来越流行,与之相适应,应该针对 团队设计专门的激励方案和薪酬计划, 其激励效果比简单的单人激励效果好。 团队奖励计划 尤其适合人数较少,强调协作的组织。 另外,在设计薪酬系统时,要注意薪酬中的固定部分。保持固定部分的比例,使员工有一定 的安全感,激励薪酬措施才会有效。薪酬激励是最重要、最常见的一种物质激励手段。这种 手段易于企业控制,变化因素少,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设置具有激励性质的福利项目 福利是员工报酬的一种补充形式。“恰到好处”的福利也是具有激励效果的。 ①采取弹性福利制度。不同的员工对福利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喜欢物质的,有的喜欢 精神的,可谓众口难调。以往企业给予员工一样的福利待遇,一定会有部分员工的需要难以 得到满足。 采取弹性福利制度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弹性福利制度给予员工选择福利 的机会,允许员工把个人需要与所需福利 结合起来。另外,企业还把福利与工作年限联系在一起,高年限,高职务的员 工更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充分体现了企业的人文关怀,这样更有利与长期激励。 ②保证福利的质量。拿一个简单例子来讲,很多生产型企业都为工人建立了免费浴室,这本 来是一项很好的福利措施。但是企业往往疏忽了管理,浴室里水忽冷忽热,工人抱怨不断。 本来是好事,结果却很糟糕。在企业中类似的例子有很多。因此,加强对福利项目的管理才 能起到福利应有的作用。在物质激励方面上,薪酬和福利都是比较传统的激励方法。如今, 又兴起了一种现代化的激励手段——“股权激励”。 3.股权激励制度 股权激励把公司的股份作为奖励员工的工具, 是一种先进的激励方法。 它可以弥补传统激励 手段的不足,把员工与企业紧紧联系到一起,具有束缚员工和稳定员工的作用,起到充分调 动员工积极性的效果。是一种先进的长期激励手段。据统计,美国 500 强中,有 90%的 企业采用了股权激励后,生产率提高了 1/3,利润提高了 50%。可见,股权激励是有较 强的激励作用的。 国内外成熟的股权激励手段有十几种,现只对常用的两种作以介绍。 ①股票期权 这是美国企业中运用最多、最规范的股权激励手段。它授予员工享有未来接受股票的权利, 是付酬形式的一种。多用于对高层领导人、核心员工的激励。 ②期股 这是带有中国特色的一种股权激励形式。 现在中国企业常用的股权激励形式, 大多都是期股 的变种。期股指,通过被授予人部分首付、分期还款而实现的对企业股权的拥有。 针对一般的员工,通常股权激励不作为主要的激励手段。因为对于大部分普通员工而言,他 们可能得到的股权不可能很多;企业整体绩效与他们的工作关联度及个人收入关联度都太 低,股权激励作用不会太大。股权激励主要是针对企业的高级人员,例如,高级管理人员、主要技术人员等。他们的工作业绩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整体利益。另外,股权激励作为一 种长期激励手段,更能用股权这个工具牢牢把这些人才留在企业。 股权激励在我国企业中的运用还不是很广,也有很多问题。例如,在国企 改革中,有的企业采取员工持股,对每个员工一视同仁,平均分摊股份,这样 的股权激励是不可能起到作用的。 股权激励在我国作为一种新的激励方法, 要想起到积极作用,还需要企业的管理者们结合我国企业实际,参照外国成功经验,对其创新继承。 虽然关于薪酬和福利激励制度的方法多种多样, 但我们不应将他们隔离开来。 而应将他们综 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张再生.职业生涯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傅永刚,如何激励员工,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加里·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薪酬福利管理

薪酬福利管理方案

薪酬福利管理规定

薪酬与福利管理

薪酬福利管理level3

15薪酬福利管理

薪酬福利管理规定

薪酬福利管理规定

薪酬福利

薪酬福利

《薪酬福利管理论文.doc》
薪酬福利管理论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