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作业

2020-03-03 09:02:5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读书笔记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学号:912107830112姓名:刘英英

读书笔记

—— 读《走近钱学森》有感

一向不喜欢读人物传记的我,响应老师的要求,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读完了《走近钱学森》这本书。通过这本书,我对钱学森终于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钱学森博士是中国导弹、火箭、航天事业的拓荒者和奠基人,是一位传奇式人物。他于1911年12月11日降生在上海,不久之后迁到杭州方谷园2号,直到三岁时随父母迁到北京。1929年,钱学森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因伤寒养病一年,于1934年毕业。1935年9月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1936年9月转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成为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Theodore von Kármán)的学生,并很快成为冯·卡门得意的弟子。

对他来说,他自述一生中有十七位给过他重大影响的人,分别是:钱均夫、张兰娟、于士俭、于力、俞君适、高希舜、李世博、王鹤清、傅仲孙、林砺儒、钟兆琳、陈石英、王助、冯卡门、毛泽东、周恩来、聂荣臻。

外界对他有着各种各样的评价。他的导师说:“他是一个无可置疑的天才。他的工作大大促进了高速空气动力学和喷气推进科学的发展。我发现他非常富有想象力,他具有天赋的数学才智。”美国海军次长丹·金贝尔对他评价:“无论在哪里,他都值五个师。”他的夫人对他评价说:“他是一位把祖国、民族利益和荣誉看得高于一切的人,说得上是一位精忠报国、富有民族气节的中国人。”他的学生对他评价说:“钱先生的治学之道就是会看方向、出点子、为国为民,想人之不敢想,言人之不敢言,为人之不敢为,超前意识,浑然一体。”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钱学森的颁奖词: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对他来说,一生之中,有乌云,也有太阳。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诞生的时候,他和夫人蒋英按捺不住激动,想要回到中国,为我们的国家效力。可是就在此时,美国当局以莫须有的罪名扣押钱学森于美国五年之久,在这五年中,钱学森没有丝毫人身自由,美国方面也完全禁止钱学森再参与有关火箭的研究工作。直到1954年,他费尽千辛万苦转交给了陈舒通一封求助信,正是这封信,拯救了身在水火之中的钱学森,使他得以结束了五年的监控生活,回到日思夜想的中国。回国后,他一方面以力学家的身份出现在媒体大众眼前,另一方面,秘密研制中国的两弹一星工程。可以毫不犹豫的说,在当时,钱学森是中国火箭研制方面的娇子,如果没有他,中国的两弹一星工程可能至少得推迟二十年。他制定了研制导弹的三步棋:“先仿制,后改进,再自行设计。”在研究过程中,东风二号是一次巨大的失败,它发射之后失去控制,最后坠毁,在地上砸了一个二十多米的大坑。面对这样失败,钱学森充分显示了他的大将风度。他鼓励同志们不能垂头丧气,失败是成功之母。后来在他的努力之下,终于扭转了形势,中国的两弹一星终于成功发射,成为世界的焦点。后来,他又致力于飞船的研究,使中国的飞船事业也上了一个大台阶。在他的晚年,他又致力于自动控制论的研究,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因为钱学森而骄傲。从钱学森身上我们也是学到好多东西。爱国是钱学森矢志不渝的情怀,是钱学森精神的基石。奉献精神是贯穿钱学森一生的精神风范,是钱学森精神的丰富内涵。他不仅以自己的严谨的科学态度为中国做出卓越的贡献,更以率真的科学态度诠释了他作为科学家的高风亮节。求真是钱学森的本质特征,也是钱学森精神最闪亮的地方。他毕生的奉献,都源于他的求真务实。创新精神是钱学森精神的精髓。他曾向温家宝坦言:“要高度重视培养具创新性的人才。”“没有创新应对,死记硬背,即使你考试成绩很好,也不是优秀的学生。”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事实证明,他说的完全没错。

尽管读书笔记至此即将终结,但是我对钱学森的敬仰之情不会消减,对钱学森的研究将会更加深入。同时,会时时刻刻以他为榜样,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实现对社会的奉献。

近代史作业

近代史作业

近代史作业

近代史作业

中国近代史作业

近代史社会实践作业

近代史论文作业

近代史作业修改版

近代史纲要作业

中国近代史作业

《近代史作业.doc》
近代史作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