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系统廉政风险点公示

2020-03-02 17:50:5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工商系统廉政和监管风险点

公 示

根据工商部门履职特点,现阶段共查找风险点61个(一级风险点15个,二级风险点24个,三级风险点22个),现公示如下:

一、领导干部岗位

一级风险点:

1、在干部考核、任用、评先等方面,买官卖官、贿赂、临时动议,不按规定程序办。

2、大额资金使用,工程建设、资产购臵、资产处臵等不按规定办理(局长办公会集体讨论并上报批准,招投标或比选)。

3、私设小金库、账外账、隐瞒、滞留、截留、挪用、坐支应上缴的收入。

4、利用职务之便贪污、挪用公款。

5、不按规定执行招投标、政府物资采购程序,或在实施中弄虚作假,串标作弊。

6、违规处理国有资产。

7、在公务活动中(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审批、行政监管等)接受馈赠或宴请,产生违反法律和纪律规定的行为。

二级风险点:

1、公车私用,酒后驾车,着工商制服(驾驶执法车)到公共场所消费及着装不整、酗酒等。

2、管理干部工作时间脱岗到娱乐场所唱歌、洗脚、按摩、打牌等。

3、违反财务制度擅自扩大预算项目或超标准安排预算。

4、擅自改变行政征收范围、标准,或应收不收。

5、放松对基建、物资采购等活动的监督,导致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情况发生。

6、在基建、物资采购等活动中利用职权收受回扣、收受贿赂或照顾熟人、亲友等谋取私利的行为。

7、收受贿赂,买官卖官。

8、在有关环节弄虚作假、暗箱操作,未严格按照程序推荐考察干部,推荐范围和谈话对象选择不公平,考察不全面,隐瞒民主推荐、组织考察真实情况。

9、对上级党组织作出的重大决定,拒不执行或者擅自改变;对应作出的重大决策推诿、拖延、不作决策,或超越法定职权实施重大决策。

10、违反现金规定,违规开支、报销。

11、违反规定将行政事业性收费用于提高福利补贴或者扩大福利补贴范围、滥发奖金实物、挥霍浪费或者有其他有超标准支出行为。

12、违反人事纪律,通风报信、暗示、泄露有关干部任免的情况。

13、对举报被推荐人、被考察人的信件,不认真进行核实,不如实向党组汇报,导致干部任用失察失误等。

14、明知重大事项决策失误,不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以及在民主决策中违反多数人意见,擅自决定造成决策失误。

15、隐瞒、挤占、截留、挪用专项资金,擅自改变计划、用途。

16、违反规定伪造票据,转借、串用票据,不按规定使用财政统一票据或收费不开票、用白条收费或头大尾小虚假填开。

17、不严格执行审计制度,对发现的问题不及时报告、纠正等。

二、行政许可工作岗位

一级风险点:

1、违反法定程序、法定条件办理行政审批事项,谋取私利。

2、在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过程中,人为因素,不按法定条件办理行政审批事项,违反工作流程,导致不应注册的给予注册;企业变更登记过程中,接受宴请、贿赂或工作马虎不认真、不按规定程序办,不该变更的变更了,给国家、社会、企业股东及他人造成重大损失。

3、对不参加年检的企业,不认真核查,违反规定程序,错误吊销或不该通过年检而年检了,给企业国家、社会造成损失。

二级风险点:

1、提供有偿咨询服务,或违规指定、推荐中介机构,收受报酬或回扣。

2、凭借行政审批职权违规为亲友经商入股或从事其他经营活动谋取便利。

3、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改变收费标准。违法收取抵押金、保证金和许可费用。

4、利用企业年检之机,搭车收费,违规收费,不缴费不年检,导致企业的不满,诱发投诉举报。

5、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不予办理、拖延办理,借机吃拿卡要。

三级风险点:

1、广告审查不严格、广告宣传监督不到位,辖区内出现违法广告,导致媒体曝光事件或广告产品由于质量问题出现事故造成群体事件。

2、在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过程中,不一次性告知,办事人员往返多次跑腿或超出承诺期限办理行政许可事项。

3、对企业注册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吊销登记核准缺乏应有的法律知识和业务知识,业务不熟以及粗心大意,导致风险隐患。

三、行政执法和市场巡查工作岗位

一级风险点:

1、对接到的投诉、举报或相关部门移送线索不及时梳

理立案调查,造成以后取证困难,无法依法处理违法行为,有可能使社会危害程度扩大,造成恶劣影响。

2、调查主体不合法,调查人员不按规定着装或出示执法证,调查人员不按规定由两个具有执法资格的执法人员同时参与。造成取证无效的同时,极易造成行政相对人不配合,甚至造成冲突此发群体性事件,一个调查也易造成无人监督,被相对人行贿。

3、调查程序不合法,不按规定办理审批手续,不按规定出据法律文书,不按规定告知相对人的权抻,使取让无效,一旦有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必败。也可能存在执法人员随意扣封、解扣物质,私自使用、处理扣封物质的风险,出现严重的违法违纪行为。

4、不按规定实行罚缴分离,执法人员直接收缴相对人罚款,存在执法人员挪用侵占罚没款的风险。

5、对辖区内食品流通环节经营索证索票制度落实监督检查不到位,使假冒伪劣、不合格产品及变质食品进入市场,导致群众购买食用了不符合标准的食品,造成食品安全事故。

6、在处理消费者申诉、调解消费者纠纷过程中,不及时、不公平、不公正,导致申诉人上访或群访等。

7、违反办案程序,滥用自由裁量权,重责轻罚、轻责重罚。

8、没有违法事实或法定依据实施行政处罚,或违法采取行政强制措施。

9、对应予移送的案件不移送,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

二级风险点:

1、为违法当事人说情。利用执法权接受吃请、娱乐服务,收受请托人的好处等不廉洁问题。

2、弄虚作假,串通当事人,伪造或销毁证据,减轻当事人违法事实和情节。

3、未经立案,开展调查、取证工作,等结案收到罚款后才办理立案手续,易造成调查取证的合法性和证据的合法性不成立,同时,未经法制机构立案,缺失法制机构监督,易使调查人员在调查过程中出现吃、拿、卡、要后,随意终止调查,放弃处罚。

4、不及时完结终结报告,不依法取得的证据和相关法律、法规拟出处理建议送交领导审批,而是与相对人讨价还价,滥用自由裁量权,易造成小案大办或者大案小办,执法人员易被相对人以各类利益所引诱拉拢。

5、不注重处罚文书质量,处罚文书简单,错误多漏洞多,缺乏说理性,使相对人不服,易造成行政诉讼败诉,行政处罚被撤销,存在承担国家赔偿的风险。

6、罚没物质的处理不按规定报送领导审批,私自处理,易造成执法人员侵占罚没物质,或使罚没物质重新流向社

会,侵害消费者或有关商家的合法权益。对暂扣及罚没物品没能及时进行登记、入库,物品清单中对物品型号、数量等登记不详或导致物品损毁、丢失、侵占、挪用、数量型号出现差错等。

7、在行政执法中只实施处罚而不注重保护消费者或合法商家的权益,易使消费者或商家再次向有关部门或上级投诉反映,更有可能造成群体性上访。

8、在查办案件过程中,利用职权收受当事人的好处,对违法行为隐瞒、包庇、袒护、纵容,不依法查。办人情案、大案小办、以罚代刑。擅自减免处罚或无正当理由不积极执行处罚,以权谋私。

9、对巡查中发现的案源线索不上报、不登记、不查处,收受当事人的好处,之后出现媒体曝光或重大事故发生。

10、对食品经营者在进货时是否履行了检查责任,是否索取了供货方有资质、发货票等票证;是否有质量合格说明、检验检疫证明,是否掺杂使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食品冒充合格食品,是否为国家明令淘汰、失效、变质的食品检查不到位,索证索票和进货台帐制度不落实,“六查六看”不到位,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11、在易燃、易爆、有毒、化学物品等高危行业监管不到位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以致出现安全事故。

12、无照经营,尤其是食品、药品、农资、非煤矿、危化品、易然易爆、文化娱乐、餐饮行业无照经营,以及须取

得前臵审批而未取得,前臵审批过期继续从事经营活动未及时取缔,出现事故。

三级风险点:

1、市场巡查人员未定岗定责,巡查走过场,巡而不查,查而无果,巡查记录的事项、内容填写不规范不准确,在办公室填写巡查记录薄,致使无照经营、假冒伪劣商品及高危行业风险存在,没有及时取缔和查处,出现事故。

2、超越法定权限实施检查,放弃、推诿、拖延、拒绝履行法定检查职责。

3、擅自设立处罚种类或者改变处罚额度,或应立案而不立案或擅自销案。

4、丢失、损毁案卷材料给单位造成损失或不良影响。

5、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产采取异地扣押、封存强制措施而不出具正式法律文书或出具正式法律文书填写内容与实际封存、扣押内容不符。

请广大职工群众、社会各界监督,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联系电话:************

石城县工商局廉政风险点公示

廉政风险点

廉政风险点

廉政风险点

廉政风险点

廉政风险点

廉政风险点

云南省地方税务系统廉政风险点排查公示

内科医生廉政风险点

廉政风险点排查

《工商系统廉政风险点公示.doc》
工商系统廉政风险点公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