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随笔(小学教育)

2020-03-03 16:38:1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读书随笔

(一)

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还有人说,遇到一本好书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当我读完《爱心与教育》这本书的时候,我感觉到了我眼前的天地是那么的开阔,我认为师爱永不落伍!

我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站在三尺讲台上,我无法不用自己的热能去点学生期待的目光,无法不用恩师赐予我的一切去燃烧起学生们的希望之火。当一颗颗纯朴的心灵向我敞天的时候,我还会感到教师职业的寂寞和清苦吗?世界上哪一种职业能拥有这样丰富的内容?能拥有这样广阔的世界——知识的世界、心灵的世界、感情的世界呢?作为肩负时代重任的人民教师,该具有怎样崭新而美好的形象?该用怎样的心态去对待学生呢?

几十的教学,我一直用心去感受,感受身边老师教书育人的每一件事的平凡与伟大,感受师德的崇高与无私„„

(二)

《教育的奇迹》这本书,它主要讲了教育的惊人作用,一些当代的人物曾经是父母、老师眼中的“差等生”、“笨小孩”、“问题孩子”、”残疾孩子”等,但是,他们后来却成功了:牛顿——被人瞧不起的“差等生”、爱迪生——不受老师欢迎的“糊涂虫”、达尔文——爱“说谎”的“讨厌鬼”、爱因斯坦——连续考试不及格的“愚笨儿”,这些不好的“头衔”根本没有影响他们成才。这是为什么?显然,是教育在起作用。

实际上,我觉得只有健康成长才可能成才,无法健康成长的孩子是不可能成才的。本书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和老师。虽然不是绝对,但也父母和老师的教育会对孩子起着绝对的作用。老师、家长们应该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一味地给孩子过高的压力,强迫孩子去成长。希望就在眼前,秘密就在身边,打开此书,悉心阅读,你会发现——天才就在身边!

(三)

读了《民主与教育》这本书,体会特别深刻。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我觉得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也并不是如“蜀道之难”。只要我们不断的加强理论学习,不断积累经验,长期地保持一颗好奇心,想一想今天学生又将演出一幕怎样的好戏?我今天又将看到孩子们的什么新花样?我自己又该为他们做些什么事?处处为孩子们着想,在为学生做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时,你也必然在一步一步的接近成功!

(四)

《爱的教育》一书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淋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主人公安利柯在学校和父母的教导下,懂得仁慈,同情穷人,更懂得如何去爱自己的祖国。当然,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孩子听“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我这个外国读者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用广博的爱来丰富自己的人格,来美化自己的生活,让这一切以熏陶感染学生。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更要真诚地去爱自己的学生,无论是聪明的还是苯钝的,无论是机灵的还是木讷的,在老师心中,他们都是可爱的。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教会孩子们去爱:爱祖国,爱家乡,爱父母,爱老师,爱老师,爱同学,爱校园,爱大自然,爱生活……

(五)

读《触摸教育的风景》一书,我除了能读到她教育教学的一些成功经验、反思教训,更能也是应该读到的则是她的这般理想追求。她告诉我们,每一个做教师的都应该有自己的梦,都应该给自己一种挑战自我的勇气,一种超越自我的精神。每一个做教师的都要寻找成功的感觉,这个成功,或许是平常一堂课的出彩。或许是一会思维碰撞和思想交锋时自我的提升……这个成功,是“智慧资本”和“文化资本”的成功,是对教育充分的、活跃的、忘我的、集中的、全神贯注的体验。

在这本书中,我真切地领悟出陈老师对数学学科的本质把握,领略她数学课堂上的独特风采。陈老师的数学课有三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注重生活化,二是注重活动性,三是注重激励性。

(六)

读了《教育新理念》,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素质教育该怎样定位?素质教育不等于不要考试,素质教育的提出,不仅保留了以往的应试,升学,还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提出了更广阔的要求,也开始发生了变化。需要的不仅是只会读书的学生,而是会读书又更多面的学生了。素质教育的提出不管是对学生或老师都有了更高的要求,首先,素质教育应该能有比较满意的应试基础;其次,学生除了学会书本上的知识外,还要去接触更多的知识。这本书还让我体会感到作为人必须要进行终身的学习,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就更应该如此。教育要正视现实,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所以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创新,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学习和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只有如此,才能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通过思想的内化来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工作;只有理念更新了,才能创造出新的教育方法,适应学习时代的要求。

(七)

《教育智慧从哪里来》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作为教师,没有爱,当然是不行的,但光有爱是不够的。除爱以外,还要有科学的教育思路和教育方法,“智慧与爱心同等重要”。身为教育者,全身心地去爱学生固然重要,但教育智慧不可少。只有既有爱心,又具有教育智慧,才能更有效的教书育人。 苏洵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小时候非常顽皮,他多次晓之以理的说服教育也没有见什么成效。不过苏洵并没有采用“棍棒”的办法对孩子进行强制教育,而是从孩子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入手积极引导。每当孩子玩耍时,他就躲在旮旯里读书,孩子一来,就将书“藏”了起来。两个孩子发现这个问题,以为父亲瞒着他们看什么好书,就趁父亲不在家时,将书“偷”出来,渐渐地他们把读书当成一种乐趣,从而驶入成才的正轨。

可见,教育是需要方法需要智慧的。我想作为一个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更新教育理念,开阔思路,与时俱进。

(八)

读了《我的教育理想》这本书后,我从书中深刻体会到,一个好的教师应该胸怀理想,充满诗意,还要善于认识和发现自己。到哪,我们都要自信,甚至是“骄傲”,我们要能够感受到,自信使人自强,适当的“骄傲”使人成功。一个人可以在交往中适当自贬,却不可在内心深处自贬。一个人永远不会超过他追求的目标,同样,一个人也永远不会超过对自己的评价。培养人,就是培养他的自信;摧毁人,就是摧毁他的自信。朱永新教授认为一个人的成功有两个重要前提:一是追求成功,二是相信自己能够成功。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生涯设计就是不断设计发展蓝图,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超越自我的过程是学习、实践和反思的过程,在思维的碰撞和智慧的交锋中使自己的认识得到提升,一个人除了工作和生活,再忙也不能少了学习和思考的时间,因为这是创造性工作、高效率工作的前提。我非常赞同衡量教师,不是教了多少年书,而是用心教了多少年书的看法。如果教书一辈子,只是在机械地重复,是不能说在从事教育事业的。

(九)

《我的教育故事》这是一本汇编了普通教师的教育故事的书籍,所选的文章不仅贴近普通教师的生活,生动而富有趣味,还体现了与新课改精神相吻合的教育理念。 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魏书生老师。魏老师是一位中学教师,他的名字在中国教育界如雷贯耳。他教育学生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善于运用激励手段,正面引导学生,以理服人。当学生上自习课说话时,他就要求学生写心理活动说明书,剖析自己的思想,让学生既从根本上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又提高了写作水平。当学生犯了错误后,他要求学生做一件好事来弥补,缓解自己因做错事后产生的负疚、痛苦、懊悔的消极情绪,重新激发他们昂扬、上进、助人的积极情绪。魏老师是平凡的,他就是在平凡中、在小事中播种关心学生的感情。只要善于播种,就到处都有播种的机会。只要善于培植,我们就能生活在幽深茂密的长满关心的感情之树的森林中。从魏老师身上,我感悟到:爱是教育的根本,对待学生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因为有了爱,才会有一个积极的教育心态,才会拥有教育学生的一把金钥匙——激励手段。我们教师只要对学生富有爱心,利用一切可教育的契机,积极动脑,勇于创新,就一定能获得教育的成功。

(十) 现今我们教师都涌身于课改的浪潮中,大家都在挖空心思的启发学生的原动力,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赋予他们教学主体的角色,使他们能实现全面健康发展,取得事半功倍的绩效。《走向新教育》一书中提到两个关键词“正螺旋状态”和“负螺旋状态”。正螺旋状态”是指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教师及同伴的表扬,从而体验了成功,当这种成功感一次次强化,逐渐自信心也随之强化了,这样,这个学生就进入了一个学习的“正螺旋状态”。这就是一种积极的、上升的状态,就是步入成功的轨道。反之,一次次打击和批评,就必然造成厌学,必然没有自信,就步入了一个“负螺旋状态”,这是一种消极的、下降的状态,它会使学生彻底放弃。作为一个好教师就是要全力以赴帮助他们走出“负螺旋”,进入正螺旋状态,那才是上升的趋势,成长的状态。他才会自己向着天空、向着阳光枝繁叶茂地成长。

小学教育随笔

小学教育随笔

小学教育随笔

《当代教育新理念》读书随笔

《新教育》读书随笔(推荐)

《爱的教育》读书随笔

《爱的教育》读书随笔

爱的教育读书随笔

读书随笔

读书随笔

《读书随笔(小学教育).doc》
读书随笔(小学教育)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