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分教学设计

2020-03-02 16:00:2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平均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在分东西的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2.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明确“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

3.通过学生具体操作平均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感知“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

教学难点:

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18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认识平均分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让我们一起走进大森林,参加它们的聚会吧。(出示主题图) 从这幅图中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你说的真清楚”“你说的真完整”) 师:老师今天 将3只熊猫带到了课堂上,他们想把6只竹笋分着吃,这时熊猫哥哥说它来分,于是分给姐姐1根,分给弟弟1根,自己4根,可是熊猫弟弟不高兴了,它觉得自己分少了,于是熊猫姐姐又分了一遍,给哥哥一根,弟弟3根,自己2根,你觉得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哥哥姐姐都不高兴了)

师:那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帮帮它们呢?(每只熊猫都是2根)

你们同意吗?为什么这么分它们就不会不高兴了呢?(因为公平,每只都同样多) 师:是这样吗?(是)其实,每份分的数量同样多的分法,叫做平均分。(板书课题) 什么叫平均分呢?那这两种方法是平均分吗?为什么?

二、自主探索,掌握平均分方法

师:我们帮熊猫分完了竹笋,再来帮小猴子分橙子吧。

有18个橙子,平均分给6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几个呢?(3个)小猴希望我们怎么分呢?(平均分) 那你会分吗?

师:接下来,四人为一组,用小棒代替橙子,分一分吧。

师: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一下你们的分法呢?(学生上台利用磁扣展示) 师:其他同学认真观察,看他的分法跟你的一样不一样? 生:每只猴子分3个。

师:是不是平均分?(是)为什么?(因为每份同样多,都是3个)

师:那他是几个几个分的?(3个3个分的)谁还有不一样的分法吗?(2个2个再1个1个分或1个1个的分)(或师:当我不知道答案的时候,我是这样分的:1个1个分) 师:那对比着3种不同的分法,你更喜欢哪一种?(3个3个的分,更简便) 师:其实,不管是1个1个的分,还是几个几个的分,最后每只小猴都分得3个橙子,都是同样多,所以是(平均分)

师:现在,迅速将练习纸和小棒收起来。

师:看大屏幕,通过操作,我们把18个橙子平均分给了6只小猴,每只小猴分(3)个。 谁能再说一遍?

师:同学们,我们认识了平均分,也帮小猴子分完了桃子,现在来当当小法官吧! 出习题1 师:同学们真是聪明的小法官,那现在,开动你的小脑筋,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是平均分呢?(3个学生)

师:刚才同学们举了生活中平均分的例子,那老师想让你们分一下东西,你敢挑战吗?() “动起手来,我说你做”老师这里有10只水彩笔,谁能上来分一分? 师:平均分成2份,(其他同学认真看)你能把分的过程说一说吗?(把10只水彩笔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5只)他说的对不对? 师:(换人)平均分成5份。说一说分的过程。(把1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2只)

师:现在同学们学会了平均分,也能动手分一分,我相信接下来小松鼠的问题一定难不倒你。 例3:有8个松果,每只松鼠分2个,你会分吗?(四人一组,拿出8根小棒代替松果,分一分) (小组上台展示)

将小棒迅速收起来。黑板展示松果分法。、师:这是平均分吗?为什么? 看大屏幕,再演示一遍分的过程。

先拿出2个,还剩下6个;第2次,从剩下的6个中拿出2个,还剩下4个;第3次,从剩下的4个中拿出2个,还剩2个全部拿出,正好分完。

所以,8个松果,每只松果分2个,可以分成 (4)份。 师:谁能再说一遍?

三、运用拓展,理解平均分

师:好,小松鼠的问题解决了,小兔的问题又来了,你愿意帮它解决吗?

16个萝卜,每只小兔分4个,你会分吗?(拿出练习纸,用铅笔在上面圈一圈,分一分) (挑两份作品展示,并说一说)

师:将练习纸收起来,同学们用自己的智慧帮小动物们分完了食物,相信大家的收获一定很多。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闯关游戏吗? 第一关:画一画,填一填。

师:第一关没有难道你们,那看第二关,有没有信心? 第二关:数一数,填一填。

21个桃子,平均分成3盘,每盘()个

换个问题:21个桃子,每盘7个,可以分()盘。

师:你们真了不起,但第3关更难了,你们一定要提高注意力。 有12个足球,每人分2个,可以分给几人?

再换一个:一共有12个足球,平均每组分几个呢? 先数数有几组?

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 师:恭喜同学们,顺利通过3关。

老师还准备了分糖果游戏,你答对了,糖果就属于你了,想不想玩? 师:老师有20块糖,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块?(4块) 还剩15块糖,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块?(5块)

还剩10块糖,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块?(5块) 剩下5块糖,让我们送给今天表现最好的同学。。。

四、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

好了,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已经讲完了, 你有什么收获吗?

反思:

对低年级来说,教学知识由于抽象而显得枯燥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最大障碍。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心灵共鸣,在情绪的驱动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节课以二(1)班学生参观科技馆活动的情境引入,自然有趣,使学生一上课就产生一种愉快、亲切的情绪。通过动手操作,为学生提供直观的表象,为“每份分得同样多”的认识积累经验。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表述概念,在“做一做”第2题的基础上又加练了一道类似的题目。此环节,必须舍得时间让学生充分地去说,通过动作和语言的结合,进一步理解“平均分”“每份”“几份”的概念,为除法概念的建立奠定基础。通过操作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自我探索、自我完善的情感需求,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让学生操作分学具、小组合作、展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体验到平均分的不同方法,加深对“平均分”“每份”“几份”概念的理解。通过巩固练习,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就为认识“除法”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知识。利用教材编排的练习题,引导学生通过“判一判”“分一分”“画一画”等活动,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达到巩固知识开发智力的目的。

平均分教学设计

《平均分》教学设计

《平均分》教学设计

平均分教学设计

“平均分”教学设计

《平均分》教学设计

《平均分》教学设计

平均分教学设计

《平均分》教学设计

《平均分》教学设计

《平均分教学设计.doc》
平均分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