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史论述题

2020-03-02 17:46:3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二、简答题

1简述孔子对教育所做的主要贡献。

答:强调重视教育,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1)创办规模较大的私学,开私人讲学之风,改变学在官府的局面。

(2).提出“有教无类”的方针,扩大受教育的范围,使文化教育下移到民众。 (3)培养从政君子,提倡学而优则仕。

(4)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总结,保存中国古代文化,如教材“六艺”。

(5)总结教育实践经验,强调学思行结合的教学理论 (6)首倡启发式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7)实行因材施教,发挥个人专长,造就各类人才。 (8)重视道德教育,鼓励人们提高道德水平。

孔子总结的教育经验是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产生了巨大的历史影响。

2简述孟子关于教学的教育思想。

答:孟子的教育思想以“性善论”为基础,他认为教育是扩充“善性”的过程,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孟子思想倾向的内向,并不意味这他反对从外界获得知识;相反,他同样认为知识的获得离不开感知,他的教学论分为:

一、深造自得;在思维与感官之间,孟轲更倾向于强调思想。他以为扩充善性就应“从其大体”,“大体”即“心之官”。

二、盈科而进;强调了学习和教学过程的循序渐进。

三、教亦多术;

四、专心致志;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两意。

3、简述荀子对教师地位、作用、条件的论述。

答:地位:荀子将君师并称,进而把教师提到与天地、祖宗并列的地位。他将教师视为治国之本,因此,他强调尊师重师。荀子片面强调学生对教师的服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作用:荀子认为教师是礼义的化身,从师是积累善和改变自己的有效方法。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与教育有着治理国家的作用。因此,国家兴亡与教师和教育息息相关。

条件:荀子认为为师之道在于:有尊严而令人起敬,德高望重,讲课有条理而不违师法,见解精深而表述合理。至于简单的传习学问,是不足论的。

4、《中庸》将学习的过程具体概括为哪几方面?

答:《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把学习过程具体概括为学,问,思,辩,行五个前后相续的步骤。它把学习过程视为学习,思索和行动诸多环节前后相续,缺一不可的完整过程,只有每个步骤的完整实现,才能有个人学习的进步。它着重于求知意义上的学习过程,列举了知识获得过程中一些基本的学习环节,比较局限,但亦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学习思想的基本特征。

5、《学记》中关于教育教学原则的主张。

答:教育教学的原则:“预、时、逊、摩”,“长善救失”,“启发诱导”,“藏息相辅”。 (1)“禁于未发之谓预”:预防性原则 (2)“当其可之谓时”:及时施教原则

(3)“不陵节而施之谓逊”:循序渐进原则 (4)“相观而善之谓摩”:学习观摩原则

(5)“长善救失”: 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帮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6)“启发诱导”:“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答”:教师引导学生,但又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督促勉励,又不勉强、压抑;打开学生的思路,但又不提供现成的答案。

(7)“藏息相辅”:既有有计划的正课学习,又有课外活动和自习,有张有弛,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劳逸结合。

6、颜之推在家庭教育方面有哪些重要见解。

答: 颜之推是南北朝梁朝人,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颜氏家训》一书中。主要观点有: (1)、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 (2)、要爱与教相结合;

(3)、要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4)、要重视“应世经务”的实学教育; (5)要培养虚心、勤勉的学习态度。 (6)要注意德育与艺教相结合

7、朱子读书法的基本内容。

答:是由元代程端礼整理归纳的北宋教育家朱熹有关读书的经验及方法。共有六条: (1)循序渐进,即按篇章的顺序依次阅读;

(2)熟读精思,即对正文及有关注解要熟读成诵,并反复回味,认真思考,理解其真谛; (3)虚心涵泳,即读书不可先抱有成见、先入为主,要不抱偏见,认真取舍; (4)切已体察,即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反省自我;

(5)着紧用力,即学习不可松懈,应抓紧时间,振作精神,努力上进; (6)居敬持志,即要抱有远大的志向,消除一切浮躁的心态和杂念。

8、书院在教学和管理方面有哪些重要特点。

1、教育教学方面的特点: 第一,书院既是教育教学组织,又是学术研究机构。

第二,允许不同学派讲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百家争鸣的精神。 第三,入学“门户开放”,不受地域限制。

第四,教学注意讲明义理,躬行实践,教学方式多采用问难辩论式,注意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

第五,师生关系融洽,以道相交,师生之间感情深厚

2、在组织管理上的特点: 第一,机构简单,管理人员少。

第二,课程设置灵活,不同书院有不同的安排。

第三,学规严密。

第四,经费自主。

第五,重视自己的特色。

9、什么是“九品中正”选士制度?它对教育有什么影响?

答:概念:“九品中正”选士制度,就是由“中正”官负责考察人才,按九品定级,朝廷再按品授官。该制度开始实施于三国魏文帝曹丕执政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士制度。

影响:九品中正制选举法全为世家大族所操纵,限制庶族地主的政治权利。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情况。门阀制度的膨胀对学校教育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士族享有受教育的特权和优先选官的特权,挫伤了人们求学的积极性。

10、论述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作用及影响。

答:作用:

推动汉初的“无为”政治转变为一种具有进取精神的政治。加强了中央集权,统一了思想意识。巩固了汉朝的统治。同时也推动了儒学的发展。 影响:

积极影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中国政治史上的一件大事。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儒学因此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从此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消极影响:在封建社会后期日益明显,固步自封,因循守旧,阻滞了学术思想的发展,阻碍了科技文明的进步,导致了中国近代的落后。另外,像专制“大一统”的思想固然能够增强民族之间的凝聚力,但同时却也将专制集权推向了登峰造极之地步,产生了消极影响。

11、评述隋唐科举制度的产生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答:隋唐科举的产生:

(1)隋文帝登位之后,力图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政权,对妨碍中央集权的旧制度进行改革,选官采用察举制。

(2)隋唐科举制度是由察举制度演化而来的,在吸取察举制度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调整改进,缍形成科举考试制度,中国考试制度由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隋唐科举的影响:

(1) 学校教育要适应科举考试的需要,成为科举的附庸,学校成为科举考试的预备场所,一切受科举考试的直接支配。科举对学校教育发挥着导向调控的作用,科举制度存在的一切消极因素也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

(2) 科举制度影响学校的培养目标 (3) 科举制度影响学校的教育内容 (4) 科举制度直接影响学校的考试方法

总之,科举考试对学校教育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对学校教育产生实在的导向作用,使学校逐渐成为科举考试的附庸。

12、评析韩愈《师说》关于教师的论述。

答:唐代教育家韩愈以继承和保卫儒家道统为己任,十分重视教师问题。其《师说》的基本精神就在于“存师卫道”。它从师与道、道与业、师与生等各方面系统地论述了教师问题并提出了卓越的见解。其主要见解:

①关于教师的作用与地位。韩愈从“存师卫道”的角度阐述了教师的独特功能,他认为师是“传道”的,儒家的道统是封建社会的精神支往。而道要靠教师来传递,传道须有师。卫道必须先尊师,师与道是密切结合、不可分离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②关于教师的基本任务,即“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他认为教师的三大任务为:传递儒家道统,传授古文六艺之业,解决学生在学习道与业过程中存在的困惑;

③关于教师的资格。韩愈认为教师的选择,不应受年龄、地位、资格等限制,主要是用道与业来 衡量。谁先有“道”,谁在术业上有专攻,谁就能成为教师;④关于师与生的关系。韩愈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命题,含有“能者为师”和“教学相长”的意思,确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总之,韩愈的(师说)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系统,有创见地阐述了教师问题,是一份宝贵的历史遗产。

13、宋代书院在教学和管理方面有哪些重要特点。

答:宋代书院在教育及教学管理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其具体内容如下: (1)书院的教育经费来源多渠道;(2)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管理体制日趋完备; (3)书院的学术风气活跃;(4)书院的教学管理制度。

而书院的教学管理制度的特点又较为集中地反映在《白鹿洞书院学规》中: (1)五教之目(2)为学有序(3)修身之要(4)处事之要(5)接物之要。

借此,朱熹明确了教育目的,阐明了教育教学的过程,提出了修身、处事、接物的基本要求。

14、简述明代王守仁的道德教育思想。

答:重要性:王守仁坚持古代儒家教育传统,认为培养学生形成优良的品德,即封建的伦理道德,是学校中最重要的工作。

目的:明人伦。

指导思想:知行合一 主张:

1、静处体悟: 早年他认为道德修养的根本任务是去蔽明心,因而无须外求,只须静处体悟。

2、事上磨练: 晚年的他认为一味强调静坐澄心会产生各种弊病,改而提倡事上磨练,即结合具体实际,体现其“知行合一”的思想。

3、省察克制: 主张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和检察,自觉克制各种私欲。

4、贵于改过: 他认为人难免会犯一些违反道德规范的过错,最重要的是能够悔悟和改正。

15、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中,“中学”、“西学”分别指什么?其实质是什么?

答:“中学”也称为“旧学”,指中国传统学问,即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 “西学”也称为“新学”,指西方有关文教制度、工商财政、军事建制和法律行政等管理层面的文化;西方科技;西方历史(西政、西艺、西史)。

实质:通过传播和学习西方先进科技,从而维护封建统治。

16、蔡元培教育思想和实践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有哪些贡献?对当今教育有何启迪?

答:贡献:

1、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即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并举。

2、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3、提出教育独立思想。

4、提出展个性,尚自然的教育思想。

启迪: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对当今大学教育的发展方向、大学学风建设、大学内部的管理、以及人才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17、“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下的教育改革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⑴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教育观念的变革,倡导教育个性化,教育平民化,教育实用化,教育科学化,教育观念的转变直接促成了这一时期的教育改革。

(2)改革主要有以下方面:

①废除读经,恢复民国初年的“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的教育宗旨; ②教育普及有所推进,义务教育得到提倡,中等教育也有所发展;

③学校教学内容改革。首先,白话文和国语得到推行;其次,中等教育开始注意科学和实用; ④师范教育和大学也得以改革。北大率先进行高等教育改革,突破封建教育,高扬民主与科学精神,成为大学改革的先导和示范。北大改革以其不可替代的影响力,推动了这一时期全国教育改革进程。

18、二十世纪20—30年代进行的教学改革试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1)现代西方教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引起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试验,以下是从西方引进的:

①设计教学法、②道尔顿制、③文纳特卡制(&葛雷制、德克乐利教学法)„„ (2)下面的是国内的:

1.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实验;2.黄炎培的大职业教育改革实验;3.梁漱溟的乡村教育实验

二、论述题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含义和实质是什么?试论其现实意义?

答:“中体西用”是洋务派关于中西文化关系的核心命题,也是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完整的、系统的中体西用思想形成于洋务运动后期,是由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张之洞在其代表作《劝学篇》中提出的。

“中学”是指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中学为体”是强调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统治国家的根本;而西学指的是西政、西艺、西史,“西学为用”是主张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效仿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政,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

由于张之洞本身的阶级局限和时代的局限,此时的西学还停留在器物阶段,没有提到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概言之,“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肯定中学的主导作用, 把“中学”作为立国的主体。并在此前提下承认西学的辅助价值,用它来充当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和手段。因此,它的实质还是为了维护清王朝腐朽的封建统治。

虽然“中体西用”这种文化关系模式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无法完全发挥作用,但是,我们决不能否定它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深刻的现实含义。

其一:“中体西用”教育思想不仅开创了近代留学教育之先声,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新型知识分子。而且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而在新时期我们更要从中吸取营养,以期更加卓有成效地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留学教育。发展留学教育可以利用外国教育资源,吸收外国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助于我们从世界教育的大潮中看到差距、明确定位,找准自己努力的方向。

其二:”中体西用“思想还启示我们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应该如何正确把握本土化与国际化、传统与现代、民族特色与时代特征的关系。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既不能盲目崇洋媚外,走全盘西化的道路。也不能鼠目寸光,带有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必须在总结百余年来古今中西的冲突与融合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要求和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确立全球眼光,强化民族意识,正确对待和冷静思考“国学热”等一系列的文化和教育现象,处理好新时期中西文化教育之间的联系和发展。

2、蔡元培教育思想和实践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有哪些贡献?

答:

1、他从“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的教育宗旨出发,提出军国民教育、功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蔡元培的五育思想对于我们确立教育目标,解决教育的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的关系,实用目标和价值目标的关系,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统一具有重大意义,这可以看作是蔡元培对教育的一大贡献。

2、他对北京大学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具体包括:抱定宗旨,改革校风;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教授治校,民主管理;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

3、推动教育独立思潮,为推动教育的真正独立,他设计了教育经费独立、教育行政独立、教育独立于宗教的具体措施。

蔡元培对国民教育的大政方针和宏观布局有重大的影响。蔡元培的教育思想和实践,要旨在于以资产阶级教育代替封建教育。他的教育思想贯穿着对民主、科学、自由、个性的追求,充满了爱国主义激情。他在教育实践中表现出不屈从压力、锐意改革、坚守信念的品质,在近代反对帝国主义文化教育侵略、反对封建专制主义教育的斗争中起了重大的作用。如果说,康有为、梁启超是19世纪末中国近代资本主义教育的倡导者,那么,蔡元培就是20世纪中国资本主义教育体制的缔造者。在他的教育思想中,从教育方针、学校教育制度到教学体制和措施,特别是他的高等教育思想,有许多积极和合理的因素。从他开始,并通过他的努力,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制度,使中国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3、阐述陶行知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与杜威理论的关系及其现实意义。

答: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与传统的旧教育相对立的,并且是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病提出来的。生活教育包括三方面:

(1)“生活教育”即是要求教育与实际生活联系,克服传统教育脱离生活,甚至与生活相对立的弊端。

(2)社会即学校,指出扩大教育的范围,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教育的场所。跨出校门,走向社会,把工厂、农村等都视为学校,成为课堂,达到学校与社会合一。这一观点来源于杜威的“学校即社会”的理论。

(3)教、学、做合一,即反对传统的“教授法”,认为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两个不可偏废的因素,“做”是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提出“教学法”。这一观点来源于杜威的“从做中学”并加以改造。

(4)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中,“生活即教育”是其实质,“社会即学术”是其课堂,“教学做合一”是其实施的方法。

(5)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深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影响,并在其基础上有所发展和改造,更多地关注中国的社会现实。他深知把生活从属于教育,把社会缩小进学校的理论在中国没有出路,所以他把“教育即生活”的理论翻了半个筋斗,形成了生活教育理论。他的这一理论虽有不足,但在反对封建教育,探索中国教育发展道路,克服旧教育弊端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6)现实意义:无论是强调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相结合,还是要求手脑并用、在劳动上劳心,都是对学校与和会割裂、书本与生活脱节、劳心与劳力分离的传统教育的反动,显示出强烈的时代气息。

4、试比较王阳明和陶行知的“知行合一”教育思想,阐述其教育意义。

答:

一、王阳明与陶行知的知行合一的比较

1、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主要体现在道德教育上看,他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高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高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

陶行知的知行合一主要体现在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上。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是以反对传统教育的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为出发点的。旧的传统教育法是先生讲、学生听;先生教死书,学生死读书,有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等弊病。 ‘教学做合一’就是针对这种与生活实践完全脱节的旧教育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2、王阳明认为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在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的意思是说,封建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封建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封建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封建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陶行知认为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得翻半个筋斗,变成“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行知行”学说。主张从做中学,注重实验方法,以求得活的知识,强调培养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获得知识和发展智能,反对传统教育过分强调对以往现成知识的灌输, 二:“知行合一”的教育意义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调,意向的道德性必须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实现为现实的道德性。对于今天这样一个经济高速发展、道德相对滞后的社会来说,也只有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人自觉地进行道德实践,才有可能真正实现社会风气的好转,道德水平的提升。王阳明很有针对性的首倡“知行合一”论,为人们的道德实践提供了现实的可操作的修养方法,即便对于今天的人们道德修养水平的提高都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和指导意义。

陶行知先生创立的“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对于我们研究学校教育如何紧密结合四化建 设的实际有重要借鉴作用。四个现代化建设是整个社会生活的中心,它正在引起社会生活各 个方面日新月异的变化。教育工作者应当研究这些变化,通过课堂教学和各种渠进了解社会, 并参加一些社会实践,使学生认识到这些变化,推动学生为四化而努力学习。这样学生心中 就会常常装着整个祖国,关心国际形势,为毕业后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

中外学前教育史论述题

外国教育史简答论述题

中外教育史解答论述题

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史论述题

西南大学《中国教育史》第一次作业论述题答案

学前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教育史名词解释

学前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教育史论述题.doc》
教育史论述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