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

2022-06-30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中国教育史

第二编中国教育史

(画线在人物上背所有思想,在具体思想上背具体的即可,但其他不可忽略,

非重点人物需记大点)

第一章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第一节西周的教育制度

一、“学在官府”

“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奴隶主贵族为了管理需要,制定法纪规章,由文字记录并汇集成专书,由官员掌握,这是“学术官守”的历史现象。因为官府有学而民间私家无学术,只有到官府之中才有可能学习专门知识,这就是“学在官府”。

二、家庭教育

西周贵族子弟的训练过程是先经家庭教育后再进行学校教育。

三、大学和小学

国学按学生的年龄与程度可分大学与小学两级。根据家庭政治地位的不同,学生进入小学的年龄有早有晚,越贵者人学越早,反之则晚。小学的学习年限为7 年。大学人学资格有一定限制,体现了西周教育的等级性。

四、国学和乡学

五、“六艺”

西周学校以“六艺”为基本教育内容。“六艺”之中,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书、数作为“小艺”,主要是小学的课程。 礼乐教育是六艺教育的中心。涉及政治、伦理、道德、礼仪各个领域。

乐教是当时的艺术教育,包括诗歌、音乐和舞蹈,蕴涵多种教育因素。射,指射箭的技术训练。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 “书”指文字书写,“数”指算法。

第二章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

第一节私人讲学的兴起

齐国的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其创设出于田齐政权“招致贤人”的目的,其独具特色在于:它是一所由官家举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它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其学术自由和待遇优厚容纳百家、相互争鸣

第二节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都看)

一、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

孔子招收学生,对年龄不予限制,以个别教学为主,集体讲学为辅。吸引了各个阶层的学生。创立了儒家学派。

二、“庶、富、教”:教育与社会发展

孔丘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立国治国要解决三个重要条件:

首先是“庶”,要有较多劳动力;其次是“富”,要使人民群众有丰足的物质生活;再次是“教”,要使人民受到政治伦理教育,知道如何安分守己。庶与富是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只有在庶与富的基础上开展教育,才会取得社会成效。

三、“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教育与人的发展

孔丘对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持肯定态度。“性”指的是先天素质,“习”指的是后天习染,包括教育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孔丘认为人的先天素质没有多大差别,只是由于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作用,才造成人的发展有重大差别。孔丘认为人要发展,教育条件是很重要的。

四、“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

有教无类教学思想由孔子提出,意思为不分贵贱贫富和种族,人人都可以人学受教育,孔子的教学实践切实地贯彻了这一办学方针,他的弟子来自各个诸侯国,大多数出身于平民。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五、“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标

“学而优则仕”意为由平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它包含多方面的意思:学习是通向做官的途径,培养官员是教育最主要的政治目的,而学习成绩优良是做官的重要条件,如果不学习或虽经学习而成绩不优良,也就没有做官的资格。这一口号的提出,确定了培养统治人才这一教育目的,在教育史上有重要的意义。

六、以“六艺”为教学内容

孔子对西周“六艺”进行研究并编成《 诗》 《 书》 《 礼》 《 乐》 《 易》 《 春秋》 六种教材。《 诗》 又称《 诗经》 ,为中国最早的诗歌选集,对个人品德修养和人际交往都有重要作用;《 书》 又称《 尚书》 ,是古代历史文献汇编,目的是要人学习先王之道,特别是恢复文武之道;《 礼》 又称《 士礼》 ,传于后世称为《 仪礼》 ,知礼是立足于社会的重要条件,不仅要学会礼的仪式,更重要的是要理解礼的精神实质;“乐”是各种乐教形式的总称,内涵广泛,与诗、歌、舞、曲密切结合在一起,乐与礼经常配合发挥作用而为政治服务。

孔丘的教学内容存在三方面特点:其一,偏重社会人事;其二,偏重文事;其三,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

七、教学方法

(一)因材施教

孔丘是我国历史上首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家。只有从各人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个性特点和具体要求来进行教育,才能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因材施教有利于加速各种人才的成长。孔丘了解学生,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谈话和个别观察。

(二)启发诱导

孔丘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不论学习知识或培养道德,都要建立在学生自觉需要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自己对问题能加以思考,获得切实的领会,才是可靠和有效的。

(三)学思行结合

学是求知的途径,也是求知的唯一手段。孔丘提倡广泛学习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认真深人进行思考,学思结合。“学以致用”,学到的知识应当用于社会实践之中。由学而思而行。这一思想对后来的教学理论、教学实践产生深远影响。

八、论道德教育

孔丘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从政的君子,成为君子的主要条件是具有道德修养。“礼”与“仁”是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凡符合“礼”的道德行为,都要以“仁”的精神为指导。

孔丘还总结了一些进行道德修养的原则和方法。一是立志,二是克己,三是力行,四是中庸

九、论教师

孔丘主张,作为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有六:

(1)学而不厌。(2)要树立“诲人不倦”的精神。(3)温故知新。(4)以身作则(5)爱护学生(6)教学相长

十、历史影响

孔丘是全世界公认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学说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封建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这种影响在不同历史阶段起了不同的作用。

孔丘在中国教育史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九大点分别说说

第三节孟柯的教育思想

一、思孟学派

二、“性善论”与教育作用

孟何第一次从理论高度对人自身本质加以认识和阐述,并形成论证政治必先论证教育,论证教育必先论证人性的思维习惯。

孟坷认为,人性是人类所独有的、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人性是一个类范畴;人性的善,是人类学习的结果,是人类缓慢进化的结果;探讨人性最终是为了“顺性”而因势利导。

在对人本质的深刻认识基础上,孟柯阐述了对教育作用的看法:教育是扩充“善性”的过程。教育的全部作用在于经过扩充人固有的善进而达到对国家的治理。

三、“明人伦”与教育目的

“人伦”是五对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明确了此后两千年中国古代教育的性质,即宗法的社会― 伦理的教育。

四、人格理想与修养学说

孟子提出了“大丈夫”的理想人格,丰富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五、“深造自得”的教学思想

孟柯认为教学活动要体现理性特点,要遵循和发展人的内在能力。在思维与感官之间,孟柯更强调思维。孟柯指出,深入的学习和钻研,必须要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如此才能形成稳固而深刻的智慧,遇事方能左右逢源,挥洒自如

第四节荀况的教育思想

一、荀况与“六经”的传授

二、“性恶论”与教育作用

(1 ) “性伪之分”。 “性”即是指与生俱来的生理本能和感知能力;“伪”是指人为,是泛指一切通过人为的努力而使人发生的变化。

(2 ) “性伪合”。性与伪是区别乃至对立的,但也是联系与统一的,“性伪合”,才能实现对人的改造,实现对社会的改造。

(3 ) “化性起伪”。注意环境、教育和个体努力三方面的因素。

四、以“六经”为教学内容

五、“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

闻见是学习的起点、基础和知识的来源,人的学习开始于耳、目、鼻、口、形等感官对外物的接触。学习应当善于运用思维的功能去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荀况十分重视思维的作用,并认为行是学习必不可少的也是最高的阶段。

六、论教师

荀况最为提倡尊师把师提到与天地、祖宗并列的地位。

第五节墨家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一、“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

二、“素丝说”与教育作用

墨翟以素丝和染丝为喻,来说明人性及其在教育下的改变和形成。首先,人性不是先天所成,生来的人性不过如同待染的素丝。其次,下什么色的染缸,就成什么样颜色的丝,也即有什么样的环境与教育就能造就什么样的人。因此,必须慎其所染,选择所染。

三、以“兼士”为教育目标

四、以科技知识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

五、主动、创造的教育方法

(1 )主动。人们不来请教,你也应该主动地上门去教。

(2 )创造。对古代的好东西应当继承,而在今天则进一步创造出新的东西,希望好东西能更多一些。

第六节法家的教育思想

一、“人性利己说”与教育作用

二、禁私学

三、“以法为教”和“以吏为师”

第七节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一、《 大学》

《 大学》 是《 礼记》 中的一篇,对大学教育的目的、程序和要求作了完整、扼要、明确的概括。提出“三纲领”表达了儒家以教化为手段的仁政、德治思想。

二、《 中庸》

《 中庸》 也是《 礼记》 中的一篇。依《 中庸》 之见,人们可以从两条途径得到完善,其一是发掘人的内在天性,进而达到对外部世界的体认,其二是通过向外部世界的求知,以达到人的内在本性的发扬

三、《 学记》

《 学记》 也是《 礼记》 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被认为是“教育学的雏形”。

《 学记》 关于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的设想包括两部分内容:

(1)学制与学年。提出从中央到地方按行政建制建学的设想;把大学教育的年限定为九年

(2)视学与考试。天子定期视察学宫,学生每隔一年考查一次。

教育教学的原则有以下几种:

(1)预防性原则。当学生的坏思想还没形成的时候,就把它消灭在萌芽之中 (2)及时施教原则。一指青少年及时入学,二指教师把握施教的时机 (3)循序渐进原则。教学必须遵循一定的顺序; (4)学习观摩原则。强调师友之间切磋琢磨,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5)长善救失原则。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做扬长避短的工作 (6)启发诱导原则。教学要注重启发,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7)藏息相辅原则。处理好正课学习和业余爱好的关系 《 学记》 对一些教学方法也有精当的阐述。

(1 )讲解法。讲解应当“约而达” “微而减” “罕譬而喻”。

(2 )问答法。教师的提问应先易后难,学生有针对性地作答

(3 )练习法。练习要根据学习的内容,需要有规范,并逐步进行。

评价:《 学记》 十分强调尊师,要求形成社会普遍尊师的风气,也对教师提出了一些要求,如上述种种教学原则与方法,此外还有“教学相长”。要求教师不仅要向书本学习,还要在教学实践中学习。《学记》所提出的一系列教育教学原则为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发展树立了典范,它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专门化的形成。

第三章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

第一节“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

一、“罢默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站在儒家的立场上,从《 春秋》 大一统的观点出发,论证了儒学在封建政治中应居独一无二的统治地位,从而提出“罢黝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鼓励儒学的发展,对其他各家学说采取排斥态度,达到以儒学统一思想的目的

二、兴太学以养士

为了保证封建国家在统治思想上的高度统一,改变统治人才短缺的局面,董仲舒在对策中提出了“兴太学以养士”的建议。兴办太学,政府直接操纵教育大权,决定人才的培养目标,也是整齐学术,促进儒学独尊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实行察举,任贤使能

针对汉初人才选拔和使用中的弊病,董仲舒提出了加强选举、合理任用人才的主张。董仲舒提出 “所贡贤者有赏,所贡不肖者有罚。”同时强调“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的用人思想。

第二节封建国家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

鸿都门学

鸿都门学创办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在性质上属于一种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是宦官为抵抗官僚势力而办。它以社会生活所需要的诗、赋、书画作为教育内容,是一种专门学校,为后代专门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经验。

第三节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一、《 对贤良策》 与三大文教政策 独尊儒术、兴太学和重察举

二、论人性与教育作用

董仲舒认为人性就是指人天生的素质。善是性的这种可能性和内在根据在教育条件下向具备一定道德之善的现实人格转化的结果。董仲舒所谓的善,是指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

三、论道德教育

董仲舒的道德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 )德教是立政之本。(2 )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内容。 ( 3 )道德修养的原则方法。

第四章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备

第一节魏晋南北朝官学的改革 第二节隋唐学校教育体系的完备。

第三节科举制度的建立

科举制度的影响

科举制在历史上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它将选士大权从地方官吏手中收归到中央政府,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不断强化中央集权制的大趋势,把选士和育士紧密结合,成为实施儒家“学而优则仕”原则的途径。比以前任何一种选士制度都更为公正客观,这对以后考试制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科举制的消极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第一,国家只重科举取士,而忽略学校教育。、第二,科举束缚思想,败坏学风。

第四节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一、颜之推与《 颜氏家训》

二、论士大夫教育

三、论家庭教育

《 颜氏家训》 以讨论家庭教育为主,儿童教育应当注意一些基本的原则。(1 )及早施教。(2 )严慈相济。(3 )均爱原则。(4 )重视语言教育。(5 )重视品德教育。

第五节韩愈的教育思想

一、弘扬孔孟之道

二、“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

人性有上、中、下二品,还有仁义礼智信五项道德内容,上品的人是善的,中品的人可导而上下,下品的人是恶的。

三、论人才的培养与选拔

韩愈建议上层统治者效法孟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精神,培养合格的官吏而教育天下之英才。为了培养人才,韩愈要求整顿国学,改革招生制度,扩大招生范围。

四、论师道

韩愈教育思想最突出之点就在于他作《 师说》 ,提倡尊师重道。 (1 )教师的任务。“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2 )以“道”为求师的标准。韩愈主张只要学有所成,合乎儒道,就可为人师表。另外,“道”是无处不在的,只要能体认到它,就可以为师传道了 (3 )建立合理的师生关系。韩愈认为师生之间可以互相为师,师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韩愈的《 师说》 是中国古代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文章,他既肯定了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方面的主导作用,又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向学生学习。

第五章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第一节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学校教育的改革

一、科举制度的演变

二、学校沦为科举附庸

三、宋代“兴文教”政策

宋初确立了“兴文教,抑武事”的国策。纵观宋朝历史,“兴文教”的政策,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概要地说,它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重视科举,重用士人;“三次兴学”, 广设学校;尊孔崇儒,提倡佛道。

四、“苏湖教法”

北宋学者胡缓在主持苏州郡学、湖州州学时,改变传统教法,创立了一种新的教学制度,即在学校内分设经义斋和治事斋,分斋教学。两斋的培养目标不同,经义斋以培养比较高级的统治人才为目标;治事斋是为了造就在某一方面有专长的技术、管理人才。这种教法史称“苏湖教法”或“分斋教学”。

五、北宋三次兴学与“三舍法”

北宋历史上先后出现了三次著名的兴学运动。

第一次兴学运动是范仲淹在宋仁宗庆历四年主持的,史称“庆历兴学”。主要内容有三:普遍设立地方学校;改革科举考试;创建太学。

第二次兴学运动是王安石在宋神宗熙宁年间主持的,史称“熙宁兴学”。主要措施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 ;二是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学校;三是恢复与创立武学、律学、医学等专科学校;四是编撰《 三经新义》 ,作为统一教材。

第三次兴学运动是蔡京在宋徽宗崇宁年间)主持的,史称“崇宁兴学”。概括为五点:全国普遍设立地方学校;建立县学、州学、太学三级相联系的学制系统;新建辟雍,发展太学;恢复设立医学,创立算学、书学、画学等专科学校;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

“三舍法”是“太学三舍选察升补之法”的简称。其主要内容为:将太学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三个程度不同、依次递升的等级,太学生相应分为三部分。初人太学者,经考试合格人外舍肄业,为外舍生;外舍生、内舍生再接受升舍考试,并参酌平时行艺,逐次升入内舍、上舍肄业,成为内舍生、上舍生;根据上舍生的考试成绩和平时行艺决定授官或者参加殿试、礼部试。

第二节书院的发展

一、书院的产生与发展

二、《 白鹿洞书院揭示》 与书院教育宗旨

朱熹为白鹿洞书院制定的《 白鹿洞书院揭示》 是中国书院发展史上的一个纲领性学规,不仅对于当时及以后的书院教育,而且对于官学教育都产生过重大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五教之目、为学之序、修身之要、处事之要

三、东林书院与书院讲会

四、话经精舍、学海堂与书院学术研究

五、书院教育的特点

书院最初属于私学性质。

(1)在培养目标上,书院注重学生人格修养,强调道德与学问并进,培养学生的学术志趣,而官学多以科举出仕为主要目标。

(2)在管理形式上,书院机构较为简单,管理人员少,强调学生遵照院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为主。 (3)课程设置灵活具有弹性

(4)教学以学生自学、独立研究为主,师生、学生之间注重质疑问难和讨论。

第三节私塾与蒙学教材

第四节朱熹的教育思想

“朱子读书法”

朱熹对于如何读书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他的弟子将其概括为“朱子读书法”六条。

( 1 )循序渐进。读书应该按一定次序,不可回固吞枣,急于求成。

(2 )熟读精思。读书既要熟读成诵,又要精于思考,精思就是从无疑到有疑再到解疑的过程。

(3 )虚心涵泳。读书时要仔细体会书中的意思,不要先人为主,反复咀嚼,细心玩味。

(4 )切己体察。读书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口头上,而必须见之于自己的实际行动。

(5 )着紧用力。必须抓紧时间,发愤忘食,抖擞精神,勇猛奋发(6 )居敬持志。读书时精神专一,注意力集中;树立远大的志向,并要以顽强的毅力长期坚持。

第六章 早期启蒙教育思想 第七章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

京师同文馆

京师同文馆最初是作为外语学校设立的,是近代中国被动开放的产物。

第三节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

一、“中体西用”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中体西用教育思想由张之洞提出 实质:中国近代重要的教育思潮,

基本思想:传授中国传统的经史之学,学西学中有用的东西,以补中学的不足,目的:强化封建君主专制,反对政治改革,具有明显的保守性和反动性。 影响:客观上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

二、张之洞与《 劝学篇》

张之洞1898年发表《劝学篇》分为《内篇》9篇,讲“中学为体”,用来“正人心”,《外篇》15篇,讲“西学为用”,用来“开风气”

三、“中体西用”教育思想的历史作用和局限

(1)客观上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从理论上论证了西学的有用,为近代西学名正言顺的进入中国提供依据

(2)将学校列为西政的首位,有利于引用西方的学校制度和教育理论。 (3)有选择的向西方学习,有利于维护民族尊严 局限:使清末新式教育笼罩浓厚的封建色彩

第八章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第一节维新派的教育实践

一、兴办学堂

二、兴办学会与发行报刊

第二节“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一、创办京师大学堂

二、书院改办学堂

三、改革科举制度

第三节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一、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

二、《 大同书》 的教育理想

第四节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一、“开民智”、“兴民权”与教育作用

二、培养“新民”的教育目的

第五节严复的教育思想

一、“鼓民力”、“开民智”、“兴民德”的“三育论,,

二、“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

第六节清末教育新政与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

一、“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的颁布

二、废科举,兴学堂

三、建立教育行政体制

四、确定教育宗旨

五、留日高潮与“庚款兴学”

第九章

蔡元培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一、“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1912 年初,蔡元培发表了《 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 一文,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并系统阐述了“五育”各自的内涵、作用和相互关系,成为制定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

军国民教育主张将军事引人到学校和社会教育之中,让学生和民众受到一定的军事教育和训练,强调学生生活的军事化,特别是体育的军事化等。

实利主义教育主张密切教育与国民经济生活的关系,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使教育能发挥提高国家经济能力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作用。

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所标榜的自由、平等、博爱等。 世界观教育为蔡元培所独创并作为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要培养人们立足于现象世界但又超脱现象世界而贴近实体世界的观念和精神境界。

美感教育是要引导人们具有实体世界的观念,利用美感去破除现象世界的意识,从而陶冶、净化人的心灵。

蔡元培认为“五育”不可偏废其一,其中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偏于现象世界之观念,为隶属于政治之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以追求实体世界之观念为目的,为超越政治之教育。军国民教育为体育,实利主义教育为智育,公民道德教育为德育,美感教育可以辅助德育,世界观教育将德、智、体三育合而为一,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二、改革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

1916 年底,蔡元培受命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全面改革。 (1)明确大学的宗旨,即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并提供研究学问的条件和氛围。

(2)整顿教师队伍,延聘积学热心教员。

(3)发展研究所,广积图书,引导师生研究兴趣。 (4)强调砒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

基本思想:“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

三、教育独立思想

1922 年蔡元培发表《 教育独立议》 一文,阐明了教育独立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他认为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受教育者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自己的人格,能对人类文化发展尽到一份责任,作出一份贡献。教育与政党、教会在目标、性质上存在严重对立,因此蔡元培设计了教育经费独立、教育行政独立、教育独立于宗教等具体措施。

第三节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教育思潮和教育运动

一、新文化运动抨击传统教育促进教育观念变革

五四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以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一批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为核心,以《 新青年》 杂志为阵地,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有力的抨击,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残害和阶级压迫

二、平民教育运动

平民教育运动旨在打破传统教育的贵族化倾向,推动教育的平民化和普及化,特别是为处在社会下层的工农阶层提供受教育的机会。有两种不同倾向:

一种是改良主义的平民教育思想,希望通过平民教育,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 另一种是革命的平民教育思想,认为平民教育不仅是传播文化知识,更主要的是要唤起工农群众的革命觉悟。

三、工读主义教育运动

“工读”的一般含义就是提倡“做工和读书相结合”。表现为不同追求: (1)勤工俭学;(2)工学结合;(3)为劳心与劳力的结合;(4)为建立一种“新村”社会的理想;(5)强调学生和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众结合

四、职业教育思潮

职业教育思潮是由清末民初的实利主义教育和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发展而来的。民国成立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工商业的法令,推进了职业教育思潮的产生和发展。1915 年开始,全国教育联合会多次提出推进实业教育的议案。1917 年,黄炎培发起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将职业教育思潮推向了高峰。

五、勤工俭学运动

1915 年,蔡元培、李石曾、吴玉章等在法国组织勤工俭学会,以“勤于工作,俭于求学,以进劳动者之智识”为宗旨,创造了半工半读的教育形式。他们通过勤工与俭学维持生计,到勤工与俭学结合,以探索改造中国出路的境界。出现了一批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的领袖和骨干。

六、科学教育思潮

科学教育思潮在新文化运动期间形成并盛行一时。整体包括“科学的教育化”与“教育的科学化”两个方面。两者之间相互联系,但含义不同。“科学的教育化”即是要求让科学知识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的科学化”是提倡以科学的方法研究教育,实施教育。

七、国家主义教育思潮

国家主义是一种资产阶级的社会思潮,产生于欧洲。宣传国家至上、民族至上、“民族优胜”等。

第四节学校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验

一、现代西方教学理论在中国的传播

二、设计教学法

设计教学法是克伯屈依据杜威问题教学法和桑代克行为主义心理学而创造的一种教学方法,主张由学生自发地决定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内容,在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实行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和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道尔顿制”

道尔顿制由柏克赫司特女士提出,是相对于班级授课制的一种个别教学制度。主张在规定时间内,让学生自订计划,自行学习;将教室改为各科作业室;废除课堂讲授;学生自由支配时间,安排学习;教师只是作为各作业室的顾问;设置成绩记录表。

四、“文纳特卡制”

文纳特卡制由美国教育实验家华虚朋创造。文纳特卡制设定了四个目标:一是给儿童以优美的快乐生活;二是充分发展儿童的个性;三是个人的社会化;四是养成儿童普通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依据这四个目标文纳特卡制把课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儿童将来生活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第二部分是创造的参与社会的活动

第五节1922 年“新学制”

一、“新学制”的产生过程

1915 年湖南省教育会提出了改革学制系统的议案

1921 年10 月,在第七届年会上,确定以“学制系统案”作为大会的中心议题,最后通过了《 学制系统草案》 。

1922 年9 月北洋政府教育部召开了专门的学制会议,对全国教育联合会通过的草案提出了修改意见,并于1922 年通过《 学校系统改革案》 ,随后以大总统的名义颁布施行。这个学制被称为“新学制”,或叫“壬戌学制”。又因有小学六年,初中和高中各三年的分段形式,故又称为“六三三学制”。

二、“新学制”的标准和体系

“新学制”的七项标准为: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发扬平民教育精神;谋个性之发展;注意国民经济力;注意生活教育;使教育易于普及;多留各地伸缩余地。这七项标准正式取代民初的教育宗旨,其体现出的主流是新文化运动以来所倡导的“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尤其是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对其后民国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新学制”的特点

(1)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划分教育阶段。

(2)初等教育趋于合理,更加务实。缩短了小学年限 (3)中等教育阶段延长了中学年限,更好地与大学衔接

(4)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职业教育系统,沟通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 (5)改革师范教育制度。

(6)缩短高等教育年限,取消大学预科

(7)新学制还注重天才教育和特种教育。

四、“新学制”的课程标准

五、“新学制”评价

新学制在一定程度上集中了教育界的智慧与经验,考虑到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对教育的要求,适应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也考虑到了学龄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年龄分期问题。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第十章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自己看看书即可) 第十一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 第十二章现代教育家的教育探索

第一节杨贤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一、论教育的本质

杨贤江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为支配阶级服务的,教育受政治、经济决定,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政治的变革。

二、“全人生指导”与青年教育

杨贤江做《 学生杂志》 编辑时根据当时青年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全人生指导”的观点。他认为教育要谋求受教育者素质的全面发展,教育要指导学生过正常而全面的生活,个人不能离开社会,“全人生指导”即是对各类生活进行指导。

第二节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与实践

一、职业教育的探索

二、职业教育思想体系

职业教育思想体系由黄炎培提出,其要点包括职业教育的地位、目的、办学方针、教学原则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规范等。

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是用教育方法使人的个性得到发展,为个人的谋生作准备。因此,在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方面要遵循科学的原则。黄炎培把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概括为“敬业乐群”,认为职业教育应加强职业道德和操守的培养。

第三节晏阳初的乡村教育试验

一、“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

晏阳初认为应该发展“四大教育”,即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为了实现这“四大教育”,可以采取“三大教育方式”,即学校式教育、社会式教育和家庭式教育。

二、“化农民”与“农民化,,

第四节梁漱溟的乡村教育建设

一、乡村建设和乡村教育理论

梁漱溟指出中国近代社会所出现各种问题的根源是中国文化在西方冲击下的一种文化失调。他提出解决中国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要靠教育来进行文化调适,在中西文化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运用教育的力量使中国固有精神与西洋文化的长处在具体事实L 得到沟通调和。

二、乡村教育的实施

(1)1931 年,开办研究院,专门研究乡村建设问题,培养乡村建设人员,规划和指导实验区的乡农教育。

(2)1933 年,开办乡农学校。都是“政教合一”的单位

(3)借鉴中国古代乡约亲自撰写了《 村学乡学须知》 ,将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风俗等问题通过道德教育来实施

第五节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与实践

一、生活教育实践

二、“生活教育”理论体系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包括三个基本命题:

(1)生活即教育。首先,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从生活的横向展开来说,过什么生活就是受什么教育;从生活的纵向发展来说,生活伴随人生命的始终,教育也是如此。其次,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无论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方法,都要根据生活需要,与生活一致。再次,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

(2)社会即学校。一方面,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需要拆除学校与社会和自然之间的高墙。同时,劳苦大众只能在社会这所大学校中受到教育。另一方面,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社会的力量帮助学校进步;而学校的力量也帮助社会进步。 (3)教学做合一。首先,要“在劳力上劳心”做到“手脑双挥”。其次,懂得行动是知识的来源。再次,要求做到“有教先学”和“有学有教”,最后,反对注人式教学法。

影响:生活教育理论是在反对封建的旧教育,探索中国教育发展初步过程中形成的,在客服传统教育弊端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六节陈鹤琴的“活教育”探索

一、儿童教育和“活教育”实验

二、“活教育”思想体系

“活教育”作为一种理论形态,诞生于40 年代初,并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主要围绕着“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这三大基本观点不断地进行阐述和完善,到40 年代末,形成了一个结构相当完整,内容丰富的教育理论体系。 (1)“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是“活教育”理论目的论的早期表述。

“活教育”的目的论从一般逐渐走向具体的过程中,对人的要求也依次递进。陈鹤琴从要求教育对象具有普遍的人类情感和认识理性出发,逐层赋予他以国家意识、民族观念、现代精神,直到全人类的胸怀。

(2)“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是“活教育”课程论最概括的表述。陈鹤琴认为传统教育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只有大自然、大社会才是知识的真正来源,是活的书,活的教材。“活教育”的课程论并不排斥书本,但是书本应是现实世界的写照,能反映儿童的生活和身心发展规律。要让自然、社会、儿童生活和教育内容成为一个联系的整体。

(3)“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是“活教育”的教学方法论,既体现于知识教学的过程中,也体现于儿童道德的培养上。“做”是为了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做”是身心的积极参与,是获取直接经验的重要方法,也是教学过程的第一步。

评价: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是作为一种普遍的教育理论提出的,但事实上“活教育”在当时的试验、实验对象也只限于幼稚园至小学六年级的儿童以及幼儿师范学生。因此,“活教育”理论的一些原则和方法对于初等教育更显出其合理性。

推荐第2篇: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A判断题(分析正误

4个20分)

1、教育的起源

一、中国教育的起源

P1-3 原始人群时期:约200万年前—5万年前

氏族公社时期:约5万年前—BC21世纪

北京人:四五十万年前(1927)

蓝田人:五六十万年前(1963-1965) 元谋人:一百七十万年前(1965)

巫山人:两百万年前(1985)

自有人生,便有教育。

——杨贤江

问题——

教育的起源是什么?(神话、生物、心理、劳动、需要、交往)

2、西周教育的主要特征(学在官府) 西周教育特点

P16

学在官府(惟官有书,惟官有器,惟官有学)

官师合一:师 ——

国学:大司乐、乐师、师氏等

乡学:大司徒、父师、少师等

政教合一:政治与教育组成封闭系统

“士——官”系统逐步强化

施教机构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合一

教学内容和官方意识形态密不可分

3、西周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六艺) 西周的教育制度

一、家庭教育:

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直女俞婉,男鞶革,女鞶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

——《礼记·内则》

二、国学(小学、大学) 小学教育:

入学年龄:8(王侯太子)、10或13(公卿太子、大夫元士之嫡子)、15(众子、部分平民子弟)

学习年限:7年

学习内容:德行教育、社会生活知识技能

大学教育:

入学年龄:15(王大子)、20(贵族子弟和平民优秀子弟)

学习年限:9年

教育机构:辟雍(东序、瞽宗、成均、上庠)

泮宫

教育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三、乡学

教育机构:乡校、州序、党庠、家塾

教育内容:六德、六行、六艺

4、春秋时期官学衰败的原因

(一)官学衰废——世袭制度造成贵族不重教育

王权衰落导致学校荒废

战争*打破旧的文化垄断:天子失官,学在四夷

5、孔子的人性论思想——教育对个人的作用

中国教育史

(一)教育作用

对社会的作用:“庶”“富”“教”

对个人的作用:性相近,习相远

生而知之者

学而知之者

————

困而学之者

困而不学者

6、墨子对教育目的的认识

(一)教育目标:兼士、贤士

厚乎德行——道德品行、、辩乎言谈——思维论辩、、博乎道术——知识技能

7、孔子“爱人”与墨子“兼爱”的区别

墨家的兼爱,是所谓无差别的、普遍的爱,对于社会成员一视同仁,彼此友爱;

儒家的仁爱,强调等级内的亲爱,一个社会被划分为不同的社会等级,不同等级享有不同的权利;这是礼,其目标在“等级和谐”;

墨家建立的“兼爱”社会,老大是身兼权力、信仰于一身的教主“巨子”,是极权政治; 儒家要求的就是日常社会,帝王可以掌握权力,但不可独占信仰系统,其终极要求还是以儒家道德、知识与信仰系统约束权力,是一种“温和专制”、“有限独裁”。

8、稷下学宫的性质和特点

二、稷下学宫(战国)

性质:

一、官家举办、私家主持(官私联营)

经费:齐国政府

教师:学衔

师生流向:来去自由

教学方式:注重论辩驳难

二、集讲学、育才、著述、咨议于一体的高等学府

特点:学术自由、待遇优厚

不治而议论:士人并不担任具体的官职,一般不承担行政事务,以备统治者咨

询,日常则从事自己的学术研究和讲学活动。

学无常师:教学中,学生们可以自由听讲,实行游学自由的方针。

自由辩论:学术自由、兼容并包。

9、孟子对教育作用的认识

(二)教育作用:内发论

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也。

扩充善性: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10、对秦代吏师制度的评价

P104 a目的是达到思想的高度统一,使法家思想深入人心,同时也是为培养一大批知法、执法的封建官吏,实现以法治国

b它的实行使教育上出现一种法律之外无学、官吏之外无师的局面。体现了夏商周以来的官师合一思想

c私学的发展,专职教师的出现是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而秦人为地将官师结合起来,取消了专职教师,无疑是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大倒退。

10、魏晋的“五经课时法”

一、魏晋的教育制度——五经课试法:

曹魏太学的考试方法,源于东汉太学的儒经课试法。每两年考试一门儒经,合格者获取续考资格,不合格者隔年再试或勒令退学。强化经学教育,将学校教育与文官考任合一。

门人——弟子——文学掌故——太子舍人—— 郎中——随才叙用

中国教育史

11、唐代的“六学二馆”

唐在隋的基础上,中央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六学,统归国子监统领。

二馆:弘文馆(门下省) 崇文馆(东宫)——与六学并立

12、宋代的“庆历兴学”——范仲淹 a诏令州、县兴学

b创建太学,推行“苏湖教法”

c变革科考。先策论,后诗赋

13、京师同文馆——新式学堂

京师同文馆: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校

京师同文馆创建于1862年。最初是一所外国语专门学校,隶属于清政府新建立的外交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目的是培养清政府所需要的外事专业人才。京师同文馆以英文班开办最早,其份量也最重。法文、俄文班于次年开设,后来又开设了德文(1871)和日文(1895)班。

京师同文馆1867年以后陆续增设近代学科,包括算学、天文、地理、矿学、各国史略、万国公法等,于是成为名副其实的近代学校,但仍以外语为主,强调“洋文洋语已通,方许兼习别艺”。

同文馆的学生最初限于八旗子弟, 后来也招收其他学生。学制8年,对年龄大免学外语的学生学制为5年。1902年,京师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成为大学堂的译学馆。

上海广方言馆、广州同文馆

14、严复的“三育并重”

严复是中国最早论述三育并重的教育家。他说:“讲教育者,其事常分三宗:曰体育,曰智育,曰德育,三者并重。”

教育目标近代化模式:

鼓民力、开民智、兴民德

B简答题(8道

5分一个)

1、荀子对教育作用的认识

(一)教育作用:化性成伪 性者,本始材朴也。

若夫目好色,耳好听,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之者也。

性:自然属性(素材) 伪:社会属性(结果)

环境(渐)、个人努力(积)

2、“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作用及影响

一是确立了教育为治国之本的地位。儒家的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以德治和礼教为本,所以,尊儒必定推崇教育,于是重教兴学成为汉以后历代的一项基本国策。

二是儒家经学成为教育的主体内容。精通儒经的就可以通过选士而作官,取得荣华富贵,从而大大激励起士人的学习积极性,是古代教育昌盛的主要动力。从而使儒学绝对控制了教育事业。

3、董仲书“性三品”说——教育作用:化民成性

上品之性——圣人之性(至善之性)——不教而成

中品之性——中民之性(有善有恶)——教而善,不教而恶

下品之性——斗筲之性(至恶之性)——教而难善

中国教育史

4、魏晋南北朝学校教育的新举措

(一)立国子学与太学并列

为保证门阀世族受教育的特权,晋武帝咸宁二年(276年)在太学之外另立国子学,四年(278年)设置国子祭酒、博士各1人,助教15人,以教生徒。惠帝时规定五品官以上子弟入国子学,六品以下子弟入太学。此后,各朝中央官学都是国子学与太学并立,以体现“贵族士庶皆需教”的原则。西晋国子学是我国古代于太学之外专为世族子弟设学之始,这是门阀世族享有特权在教育上的反映。

(二) 专门学校的设置

三国魏明帝置律博士,教授刑律,招收律学弟子。这是我国古代法律分科设学之始。晋武帝设书博士及弟子员,教习书法。宋文帝元嘉二十年(443年)开设医学,这是我国医学专科教育之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医学专科学校。

南朝宋文帝下令在京师开设儒学、史学、文学、玄学“四学”。宋明帝时设立总明观,是我国最早的分专业的综合学校。

(三)郡国学校制度的建立

北魏时期由于政局相对比较稳定,北魏统治者又重视经学,不仅设立了国子学和太学,献文帝天安元年(466年)还普遍设置了州郡学,并建立了郡国学校教育制度,据《北史·高允传》记载,当时规定大郡立博士2人,助教4人,学生100人;次郡立博士2人,助教2人,学生80人;中郡立博士1人,助教2人,学生60人;下郡立博士1人,助教1人,学生40人。按郡的大小规定了博士、助教和学生的人数编制,实际上确定了学校的规格。所以史籍多认为中国郡国学校制度的建立自北魏开始,如唐代杜佑《通典》就说:“郡县学始于此矣”。

5、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

颜之推(531-约595年),字介,梁朝建业(今江苏南京)人。他鉴于当时许多士大夫被诛的惨痛教训,结合自己立身、处世、治家的经验,写成《颜氏家训》一书,以训诫他的子孙。《颜氏家训》是一部比较系统的家庭教育著作。

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

(一)儿童教育—— 重视早教:

提倡胎教。“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乐滋味,以礼节之。”

早教优于迟教。“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教妇初来,教子婴孩。”

严慈结合。“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惧而生孝矣。”“使为则为,使止则止。”

语言教育

(二)士大夫教育:重视“应世经务”

学习的目的在于“行道以利世”,因此要掌握“应世经务”的真实本领。因此,除必读儒家的《五经》之外,还应“涉百家之书”,而且要广泛接触社会生活,学习各种杂艺:琴、棋、书、画、数、医、射、卜等。还要熟悉农业生产知识。

强调要掌握一技之长,以为立身之本,所谓“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他批评当时许多世族子弟不学无术,饱食终日,庸庸碌碌,知识浅薄,夸夸其谈,不务实学,脱离实际,“难可以应世经务”。

(三)学习态度与方法

惜时勤勉。“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虚心求实

重视眼学。“谈说制文,援引古昔,必须眼学,勿信耳受。”

6、隋唐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

中国教育史

隋唐时期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

一、学校体系的形成: 中央官学、地方官学、私学

二、教育行政体制分级管理的确立: 中央儒学、地方儒学、专科学校

三、学校内部教学管理制度及法规

四、专业教育的重视

五、学校教育与行政机构及事务部门的结合

7、韩愈的教育思想

韩愈(768─824年)字退之,河南南阳(今河南孟县)人,祖籍昌黎(今辽宁锦州市东),人称昌黎先生,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曾任四门博士、国子博士、国子祭酒。

文以载道 “性三品”

(一)教师论 教师的作用:古之学者必有师;尊师重道

教师的标准:道

教师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二)学习论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论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8、宋代书院发展的原因

第一,北宋科举取士规模日益扩大,而宋初官学却长期处于低迷不振的状态。

第二,朝廷崇尚儒术,鼓励民间办学。

第三,佛教禅林制度的影响。

第四,印刷术的应用,使书籍的制作与手写本相比,变得极为便利。

9、明清(鸦片战争前)的文教政策

尊孔崇儒,推崇理学

明代多次表彰程朱后裔及其门人。

清代顺治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并举行隆重的祭孔典礼。康熙御书“万世师表”匾额,悬挂于各地孔庙大成殿,并亲自到曲阜祭孔。

广设学校,培育人才

重视科举,选拔人才

禁锢思想,文化专制

施行文字狱,建立厂卫制度////严控师生言行,划定言论畛域

10、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

对当时束缚儿童、摧残儿童的教育进行了尖锐的抨击。强调一定要注意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保护儿童的学习积极性。注意顺应儿童的性情,激发儿童的兴趣,以诱导、启发,来代替“督”、“责”等传统手段。

“随人分限所及”: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

“歌诗”、“习礼”、“读书”:教学活动的多样化

“每日功夫,先考德,次诵书背书,次习礼或作课仿,次复诵书讲书,次歌诗。”

歌诗:精神陶冶,调节、宣泄情感

习礼:训练礼仪,锻炼身体,强健体魄

读书:增长知识,开发智慧,表达志向

11、颜元的“习行”教学法

中国教育史

(三)“习行”教学法

颜元在教学方法上注重“习行”,与传统的“主静”与“闭门读书”的教育方法相对立。

他强调感性经验,强调“躬行而实践之” 是获取真知的必要途径。颜元的认识论已经包含了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等内容。

“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

“学问以用而见之得失,口笔之得者不足恃。”

颜元强调在教学中,必须注重“习行”,即亲自去观察,亲身去实践,以获得真知。颜元又从“经世致用”的观点出发,阐述其注重“习行”的教学方法的主张。

他认为,人们获得知识的目的完全在于“实行”、“实用”,在于帮助人们“办天下事”。“习行”不仅是获取真知、培养“经世致用”人才的主要途径和教学方法,而且也是教育的目的。

注重“习行”与重“实学”相表里,构成颜元教育思想不同于传统教育的一大特色,是实学教育思想发展到高峰的产物。

12、对洋务学堂的评价

进步性:

为传统教育打开了吸收新学气息的窗口。

培养目标由封建士大夫改为造就懂外语、会科技的洋务人才。

改变了以前清一色的“中学”课程,增设了西学内容。

促使科举制度的废除与新学制的产生。

局限性:

第一,它在国家教育体制中尚无一席地位。这些新式学校都是申报朝廷批准后兴办的,不是私学。但又都是以个案处理,零星举办,也不隶属于当时的教育管理系统,它的经费多靠自筹,学生毕业后没有官方提供的出路保障,所以严格说也不是官学,只能算做是封建传统教育之外的点缀和补充而已。

第二,其范围局限在外语和军事两个方面,其他学科多为这两个方面的延伸。如机械专业主要是为军工服务,电报、医务专业也首先着眼于军用。体现的是狭窄的实用性,实际上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原则的具体运用而已。

第三,从教学到管理,大权多被外国人所把持。如美国传教士丁韪良自1869-1894年,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达25年之久。福建船政学堂由法国军官日意格(P.M.Giquel)、德克碑(A.N.D‘aiguebelle)任正、副总监。一开始就带有半殖民地的强烈色彩。

第四,仍保留着封建教育的明显因素。首先必须是具有一定的旧学基础的人才能入学,学校均有中国教习负责传统儒家经学的教学和考核,仍有祭孔典礼,讲究礼制,月课季考,学规繁苛,厉行惩戒等等,都是旧官学的传统。

13、“中体西用”思想的历史评价

思考: 如何评价“中体西用”思想及其在中国教育现代化中所起的作用?

“中体西用”思想是传统封建主义思想与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结合物。一方面,它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工商及文教制度,有其一定的进步性,推动了早期的现代化运动;另一方面,它又致力于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意识形态,有明显的落后、保守性,阻碍了现代化运动的进一步深人。在研究“中体西用”思想时,有一点要特别强调,那就是在当时的条件下,中体西用作为惟一能容纳西学的原则,成为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思想媒介,成为中国更广泛、更深人学习西方向前迈进的思想阶梯,在这个意义上,它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14、清末近代教育行政体制的建立

中国教育史

(三)近代教育行政体制的建立

1905年底,清政府效仿日本文部之成规,正式建立学部,作为中央教育行政机构。设总务、专门、普通、实业、会计五司,司下设科,五司共计设十二科,另设司务厅负责内勤。学部的正式官员编制为40人。学部的直属单位还有编译图书局、京师督学局、学制调查局、教育研究所、高等教育会议所。原国子监归并学部。

1906年 4月,清政府根据学部奏请,决定各省裁撤学政,改设提学使司,统辖全省学务,下设总务、专门、普通、实业、图书、会计六课。同时,在府、厅、州、县设立劝学所,作为各级地方教育行政机关。各县设视学一人并兼任学务总董,每县下分为若干学区,每学区设劝学员一人。各村推举学董,负责就地筹集款项,按学部规定的程式办学。至此,从中央到基层的教育行政体制遂告建立。

15、京师大学堂的建立及发展过程

1898年设立于北京,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兼用,观其会通”为宗旨。不仅是国家最高学府,也是全国最高新式教育行政机构,统辖各省新式学堂。 1902年,合并京师同文馆,添设速成科(仕学馆、师范馆)、预备科,1903年添设进士馆、译学馆、实学馆。至1910年发展为经、法、文、格致、农、工、商七科的综合性大学。

16、民国初的教育宗旨

1912年7月,在蔡元培的主持下,教育部召开了临时教育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新的教育宗旨,于9月2日由教育部颁布实行,史称民国元年教育宗旨或教育方针。其内容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

17、民国前期的封建教育的回溯

恢复尊孔读经

1914年1月,通过“祀孔案”,令全国一律恢复祀孔典礼。中小学恢复读经科,大学设立经学院。

提出复活封建主义的教育宗旨

1913年,袁世凯政府出台《天坛宪法》草案,规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之本”。1915年初,又相继公布《特定教育纲领》和《颁定教育要旨》。在《颁定教育要旨》中,提出了“爱国,尚武,崇实,法孔孟,重自治,戒贪争,戒躁进”的7项教育宗旨。

实行双轨制国民教育

改初等小学校为二种:一名为国民学校,以符合义务教育之义;一名为预备学校,专为升学之预备。

18、壬戌学制的指导原则(1922年的新学制)

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 发扬平民教育精神

谋个性之发展 注意国民经济力

注意生活教育 使教育易于普及

多留各地伸缩余地

19、蔡元培的“教育独立思想”

1922年,在《新教育》发表《教育独立议》。

教育经费独立 教育行政独立

教育学术和内容独立 教育脱离宗教而独立 20、蔡元培改革北大的措施

a抱定宗旨,改变校风 改变学生观念

1917年1月9日,在就职演说中向学生明确提出提出三点要求:一为抱定 7

中国教育史

宗旨,即在大学学习,是应该以研究高深学问为主,不应该做为升官发财之梦实现的阶梯。二是砥砺德行,即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三是敬爱师友,即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其就职演说却是一篇宣言书,也是一篇宣战书,向封建主义思想与文化的宣战书!鼓舞了当时的北大人,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观念。

整顿教师队伍/// 发展研究所,广积图书 //// 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

b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

“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

“我对于各家学说,依各国大学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即使彼此相反,也

听他们自由发展”。

新:陈独秀、马寅初、李大钊、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

旧:黄侃、刘师培、黄节、辜鸿铭、陈汉章

c教授治校,民主管理

组织评议会。5名教授选出一名评议员,然后与校长共同组成评议会,为学校的最高权力机构。

由各系科的教授选出自己系科的主任,任期两年,管理本系科的具体事务。

由各主任组成学校教务处,选出教务处长,负责处理学校教学事务。

这些管理制度使得学校日常事务正常化,也成为北大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典范。

d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

扩充文理,改变“重术轻学”思想

基础学科:文、理 应用学科:法、商、工

停办工科;商科改商业学并入法科;加强文理科;——文、理、法三科大学

沟通文理,废科设系:1919年废科设14系

改年级制为选科制 开女禁;允许旁听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打破长期以来封建文化专制主义的束缚与垄断,发展资产阶级新文化,达到开风气的作用。另外,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原则的保护下,使马克思主义在北大的传播得到了开放的空间,有利的条件。

新文化的发祥地和五四运动的摇篮。

C论述题(2道

20分一个)

1、孔子的教育思想

字仲尼(BC551-479),鲁国陬邑人(山东曲阜)

30岁办私学

40岁创立儒家学派

50-54岁任中都宰、司空、大司寇 55岁开始周游列国

68岁整理《六经》 仁、礼

(一)教育作用

对社会的作用:“庶”“富”“教”

对个人的作用:性相近,习相远

生而知之者

学而知之者

困而学之者

困而不学者

(二)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类:族类、类别、定规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三)培养目标:君子(德才兼备)

修己: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安人:

学而优则仕

中国教育史

(四)教学内容

内涵——四教(文、行、忠、信)

课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教材——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成套教材

特点:偏重人事;偏重文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

(五)教学方法

学、思、行结合

学(闻、见、问)——思(三思、慎思)——习(温故知新)——行(笃行、行必果)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启发诱导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愤:急于解决而未能的心理状态

悱: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由博返约、循序渐进、扣其两端

因材施教

了解学生:听其言,观其行

分别激励: 樊迟(爱人)、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颜回(克己复礼为仁)

补偏救弊:

发挥学生特长

德行(颜回、冉伯牛、闵子骞、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好学乐学、实事求是

好学乐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不耻下问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臆测、必然、固执、自我中心)

(六)道德修养

立志、克己、力行、中庸、内省、改过(中庸:过犹不及)

君子和而不同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七)教师论

学而不厌、温故知新、诲人不倦、以身作则、爱护学生、教学相长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当仁,不让于师。

2、战国后期教育论著《大学》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是儒家思孟学派论述大学教育的一篇论文。共10章,1546字。“大学”原意为王公贵族子弟的学校,也即培养统治者的学校,故《大学》实际上讲的是统治者治理天下的最根本的学问,实际上也是论述儒家人生哲学的论文。

基本内容:

a“三纲领”(大学教育目的、为学做人目标的纲领性表达。也是统治者治理天下的三条基本原则。)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明明德:发扬光辉美好的德行

亲民(新民):教化人民,使之具有新的道德风尚; 止于至善:达到“至善”的境界。

中国教育史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由低到高、简单到复杂、自身到他人以至社会的过程。

b“八条目”: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总结:

1、体现了强烈的人文色彩和伦理特征,把儒家的道德和政治理想作为个人修养和积极奋斗的目标,体现了儒家入世的、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2、反映了儒家政治和道德理想的阶级性 。物、知等指的是封建的政治和伦理思想。目的是协调封建社会的阶级关系,从而巩固封建统治。

3、对科举制的评价(隋唐) 隋唐时期科举取士的评价

科举制是选士制度发展到高级程度的表现,它纠正了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机会不均、主观随意性大、易营私舞弊以及选士大权旁落等弊病。科举面向全体士人公开招考,给每个人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科举通过严格的考试,以统一的标准选拔人才。尽管考试的内容、方法等也有一些弊端,但是它毕竟有力地保证了选拔的质量。科举制的实行,对中国封建政治、文化教育的作用和影响十分重大。

政治: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国家统治

第一,选士任官大权由朝廷掌握,加强了中央集权制;第二,科举制向中小地主乃至平民士人开放了入仕的门径,有效地笼络了广大知识分子,加强了统治基础; 第三,使官员队伍可以有效地补充新生力量,为国家的运转增添了生机活力; 第四,规范了广大士人学习和修养的内容,促进了思想的统一。

教育:双重影响

一方面,科举有力地促进了教育的发展。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士人的学习积极性和社会兴学设教的热情。另一方面,又使得教育成为科举的附庸。不利于人才的健康成长

4、宋代书院的特点及意义

(三)宋代书院的特点

第一、书院的教育经费来源多样化。书院的经费,得到官府的资助,也依靠民间自己筹集,主要靠学田供给。

第二,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管理体制日趋完备。书院教职人员人数的扩大和分工管理制度的形成,标志着书院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也是书院教学管理形式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的一个方面。

第三、书院实行开放式的教学和研究。求学者不受地域、学派的限制均可前来听讲、求教。教学人员也不限于书院自身,而是广泛邀请学界名流前来讲学。

讲会是书院的重大教学研究活动,讲会不仅有本院教师讲学,也聘请社会名流或其他书院的学者到本院参讲。各地书院甚至建立了互通声讯的联络制度,事先商定日期,明确讲会主题,届时各地学者不远千里赴会,并有隆重的仪式,大大提高了书院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力。

第四、书院的教学注重启发引导,提倡切磋讨论,讲究身心涵养。书院教学除参加学术活动和教师必要的讲授外,主要是学生自学,所以书院都重视对学生的读书指导。

注意:书院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组织形式,既不同于正规的官学,也不同于纯粹的私学。

同官学相比,书院的教学组织形式更加灵活多样,而少有衙门气。

课程设置也有较大的自主性,而较少受科举支配。

书院向一切求学者开放,并不限定入学条件。

书院的管理侧重于启发学生的上进心和自觉性,少有禁戒惩治的规章。

中国教育史

同一般私学相比,书院规模大,有教学组织机构,通常都拥有自己的学田、院产、藏书、供祀、教学设施,条件比一般私学优越正规。

意义:

书院的产生,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书院扩大了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类型,起到了弥补官学不足的作用。(组织形式、课程设置、入学资格、管理制度)

书院提倡自由讲学,注重讨论式,学术风气浓厚,开辟了新的学风,成为推动教育和学术发展的重要动力。

书院在办学和管理领域也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措施,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

5、1922年新学制特点及意义 初等教育:

幼稚园—初等小学校(4年)—高等小学校(2年)

中等教育:初级中学(3年)、高级中学(3年)

师范学校

职业学校

高等教育:大学校(4—6年)、大学院

师范大学

专门学校

特点: 第一,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划分教育阶段。

第二,缩短了小学年限,有利于初等教育的普及。将幼稚园正式列入学制中的一级教育,标志着幼儿教育的地位得以确立。

第三,延长了中学年限,同时将中学分为两段,有利于提高中等教育的水平。实行选科制和学分制,适应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需要。

第四,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职业教育系统。除独立的职业学校和专门学校,高小、初中、高中、大学分别附设职业科和专修科,在各个层次上兼顾学生升学和就业两种准备,使学生有较大发展余地,适应不同发展水平学生之需。

第五,改革师范教育制度。中等师范学校修业年限延长为6年,后两至三年可招收初中毕业生,实行分组选修制。高中设师范科,高等师范升格为大学。

第六,缩短高等教育年限。取消大学预科,有利于大学集中力量进行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

意义: 1922年学制的颁布,结束了辛亥革命以后教育新旧交叉的混乱状态,反映了新文化运动期间教育改革的综合成果

6、壬寅—癸卯学制的基本特点及评价 初等教育:蒙养院(4年)

初等小学堂(5年)、高等小学堂(4年)

初等农工商实业学堂(3年) 中等教育:中学堂(5年)

初级师范学堂(5年)

中等农工商实业学堂(3年)

高等教育:高等学堂(3年)、大学堂(3—4年)、通儒院

优级师范学堂(3年)

(5年)

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3年)

基本特点:半资本主义半封建性

第一,从学制看,延续时间过长,总计30年之久,即使不算两端的蒙养院和通儒院,

中国教育史

也有20年以上,这样长的学制一般人很难修完,体现的是逐级淘汰的封建选拔制。学制中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份量重,各有三级;而中等教育份量轻,只有一级,属于过渡性质而已,可见尚未摆脱封建传统的小学——大学的框架构建。

第二,从课程设置看,传统的中国经学教育内容仍占很大比重。读经讲经课,初等小学堂占总课时的40%;高等小学堂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一,加上与之密切相关的修身课,仍占40%。小学不设外语,也是要保证学生打下坚实的传统中学根基;中学堂的读经讲经和修身课也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一;高等学堂政科(即文科),经学、伦理仍为必修课,艺科(即理科)也设有伦理课。

第三,从学校设置看,按地方行政级别规定办学级别,如初小由乡镇设立,高小由州县(及大镇)设立,中学由府(大州)设立,高等学校在省城设立,最高学府设在京城,同时鼓励私人办学(限于小学),也是套用了传统的办学体制。

第四,从学校管理看,保留旧学校每月朔日(初一)的祭孔、宣读《圣谕广训》的典礼,及月课、岁考、以学业成绩奖惩学生的各项制度。毕业考试由地方官会同学堂监督(校长)和教员主持,各类毕业生分别赋予相应的科举出身。

第五,仍没有女子教育的位置。章程以中国男女之辨甚谨为理由,规定“女子只可于家庭教之”。

1907年,清政府正式批准设立女子小学堂和女子师范学堂。女子初小和高小的学制均比男子初小和高小少一年,课程也少一些,可见其地位仍低于男校,而且女校的防范制度措施极其严格,以保持“男女大防”的封建礼教。尽管如此,女校的设立,毕竟开创了中国女子教育发展的历程。

评价:

尽管癸卯学制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但从性质上说,它毕竟属于近代新学制的范畴:它具有完整的、上下衔接的学校体系,学习了近代自然、社会和人文学科,规定统一的学习年限,实施班级授课制,编制了专门的教科书。这些都与封建传统教育有本质区别。癸卯学制的颁布结束了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传统教育体制,在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7、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a生活即教育:教育本质论

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

生活即教育,主要是针对传统教育而提出的,表现出了强烈的批判精神。“传统教育,是吃人的教育;生活的教育,是打倒吃人的教育”。

“生活即教育”包括以下含义:

(l)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生活与教育的关系是生活决定教育,以生活为中心,有生活就有教育。因此这种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与生俱来,与生同在。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算毕业。

(2)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人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从这个观点出发,陶行知在1929年,具体指出,晓庄学校学生主要过六种生活,就要受六方面的教育,即:健康的教育、劳动的教育、科学的教育、艺术的教育、改造社会的教育、有计划的教育。

(3)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是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

b社会即学校:教育组织形式论

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

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

c教学做合一:教学方法论

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教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

中国教育史

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教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学生。

一、在劳力上劳心,手脑双挥

二、行是知之始,接知如接枝

三、有教先学,有学有教;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传

四、对注入式教学法的否定

连环教学法、艺友制、传递先生制、小先生制

评价:

生活教育理论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但不是社威教育思想的简单翻版。生活教育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完成的过程,也是陶行知逐步改造和摆脱杜威教育思想束缚的过程。

生活教育强调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来实现,来施行;它要求“手脑双挥”,身心全顾,主张在“劳力上劳心”;不仅要拓展教育施行的空间,而且把时间延伸为全部人生。

六大特质: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

从生活教育理论的性质看,体现了新民主主义教育的特色。

生活教育理论是科学的,具有尊重实际与生活打成一片,强调客观真理的鲜明特点。

生活教育理论是大众的,要为中华民族广大劳苦大众服务。

8、革命根据地教育基本经验P508

一、教育为政治服务

首先,在安排各类教育的发展时,正确处理了特定环境下的轻重缓急,保证了最迫切需要的满足

其次,在教育内容的确定上,始终服从了战争的需要

再次,在教育教学的组织安排上,也充分考虑到战争条件和政治需要。

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第一, 教育内容紧密联系当时当地的生产和生活实际,进行劳动习惯和观点、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第二, 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时间安排注意适应生产需要 第三, 要求学生参加实际的生产劳动

三、依靠群众办学

推荐第3篇:中国教育史

经济高飞 文化崩溃

——我的祖国 你的价值何在

摘要:面对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2011年GDP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位,然突飞经济泡影的背后,中国人的道德意识、价值观念面临崩溃,传统文化于海外遍地开花,而我们自己却迷失。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是不是应该重新被我们所认识。所重视是一个很值得我们去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经济 崩溃 传统文化 现实价值 深思

近些年来,孔子学院于世界各地开花,尊孔尚孔思想正悄悄席卷现代教育体系,国学已越来越被人所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似要复昔日之辉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日新月异,中西交往频繁增加。西方社会对中国的影响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给中国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尤其是在文化层面上体现的尤为严重。西方社会的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及时行乐主义和贪污腐化之风正蚕食着中国的本位思想,动摇中国人的正统价值观念。和平演变的思想和中国“走出去”“引进来”的政策主张正不断地摧毁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念。西方的糟粕竟被我们这代人糊涂的奉若新潮,然究其背后,我们惊奇的发现属于我们灿烂文明中孕育的道德体系正被我们所遗弃而与此同时却被其他民族所借鉴。一个文明社会的标志必须是由一群文明的人类所组建。一个发达的社会必须是建立在高素质人群基础之上。中国政府实行的改革政策是成功还是失败不能只看政策的第一步骤,经济改革取得巨大成功,中国人民脱贫致富,人们说政治改革的成败才是决定整体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然而我认为不论是经济亦或是政治的改革都仅局限于纯物质层面,真正衡量一个国家进步的标志是要看这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如何,而展现其的重要形式就是文化。文化是凝聚一个民族精神、风貌、气质的透视镜。他有其自身特点,具有独一无二性。

中国传统教育源远流长,从西周的“六艺教育”说起,它既注重思想道德的培养,又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既注重传统文化,又注重实用技能;既重军事,又重武备;既重礼仪规范,又重内心情感修养。六艺教育深切体现出教育的根本目的,即注重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与今天国家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思想正相符。一个社会是由许许多多的个体组成,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和谐发展,那么这个社会也将是和谐的。

谈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能不提一个人,那就是孔子。儒家思想统治中国达两千年之久,当然其中不乏一些愚民愚忠思想,但就其在教育层面上而言,其中有许多仍可为今天所借鉴的精华。例如: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并重等等无不为今天教育中应当被审慎重视的问题。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不但可以更大限度的促进教育公平,更为拉近贫富差距,缩小地区差异,促进区域间平衡发展起不可小视的作用,而最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因材施教,不仅兼顾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更会为国家选拔出具有独特优势的专门性人才。启发诱导与学思行并重的教学理念,可以更好的激发出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为我国能够顺利步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契机。

北宋王安石所创的“三舍法”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考核形式,将平时考试与升舍考试成绩结合,建立起层层淘汰制度形成激励机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进取心,提高了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今天我们的基础教育,一切为了考试,一切为了成绩的思想,不仅束缚了孩子的个性发展,更扼杀了他们作为独立个体的尊严,没有自由,没有权利,没有素质,没有修养,一切为了学习,一切为了自己。我们的教育培养出的是什么样的人才,是一群只认书本,不懂生活,不重感情的高分低能不合格人罢了。

还有,南宋时期书院发展迅速,书院不但是教育机构,更成为重要的学术交流机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相互促进。书院允许不同学派学者莅临讲学,重视学术交流,开展论辩,努力

使书院成为一个地区的教育和学术活动中心,人们畅所欲言,针砭时弊,关心国家大事,为政治献言献策。书院讲学时可自由听讲,不受地域限制,教学以学生个人读书专研为主,十分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展学生学习兴趣。书院中师生关系密切,比较融洽,感情相当深厚,师生之间质疑问难,学友之间互相交流。学术之风甚浓。而今天的高校教育,万马齐喑,闭门授课,不重学术交流,仅流于形式,各高校之间缺乏交流。是整个高等教育处于死气沈沈的状态。

人们都说中国的教育是只教读书,不教做人;只教知识,不教方法。一考定终身使许多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教育公平令人忧心。

中国是一个具有注重家庭教育的国家,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家庭教育始终受到历代统治者及社会大众的重视。形成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家庭教育思想、内容和方法。今天,这些积极的家庭教育价值取向在蕴涵了中华文化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带给我们有益的启示。处世做人,以德为本的重德主义价值取向。中华民族是注重道德修养的民族,家庭教育的内容可以是诸多方面的,如德智体美劳等,古代人们认为在这些教育中,道德教育为首要的根本的教育。中国人的所谓处世,首先是要“做人”,故“为人处世”不可分割。“做人”即是立身处世。而“做人”的要义在于,人的行为必须合乎“人”应该具有的道德规范,做人就是以道德律己,以道德待人。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于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陆九渊说;不识一字,也要堂堂做一个人。这些都是讲做人贵在有德的道理。这个道理不仅为历代文化精英们所再三强调,而且为普通的中国人所认同,好好做人的意识因而深入中国人的血脉。对为人“缺德”的评判,是中国社会社会生活中甚为严厉的谴责。家庭教育的目标首先是教育自己的子女如何做人,也就是如何处事、行事和立身的“为人”之事,成为社会的一员,成为有理想有道德的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其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而且家庭教育十分注重道德教育极其道德修养从小抓起,成人之后方能自然地实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

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过分注重智育而轻视德育的现象是错误的,背离了家庭教育的根本。社会上许多事情和现象暴露了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严重问题,是重爱轻教,,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做人的家庭教育的直接结果。家长应当明白,不仅要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身体健康,而且要关心子女的思想品德,将子女如何做人摆在家庭教育目标的首位。学校教育不能解决一切道德问题。德育为本,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家庭教育的一个普遍规律,古今皆然。 家国结合,社稷为重的爱国主义价值取向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以国家之务为己任”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美德。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人,特别是一个有知识的人,“仁以为己任”“仁”,就是他的责任,即是对家庭也是对社会责任。

今天的家庭教育同样也需要继承这种爱国精神。了解国史,熟知国情,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深厚的爱国情感,把个体的人生理想和民族的共同理想联系起来,在为祖国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实现自身的价值。

诚信做人,重义轻利的非功利主义价值取向。诚实守信是人伦道德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中国古代教育家和思想家十分重视诚信在家庭教育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信任作为一种美德被提倡和宣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无信不立”,因而以此来要求后代的言行,培养子女诚信的品德也就成为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形成了中华民族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我国传统处世之道的尚德倾向,不仅表现为突出“做人”之德,而且在于强调人际交往的道德性,主张人际之间不仅是以诚相见,而且应当是“正其义不谋其利,谋其道而不计其功。”中国古代众多思想家还进一步主张在人和人的相处中要“见利争让,闻义争为。”战国时田稷母家训有“非义之念,不萌于心。非礼之利,不入于家”的名句。这种非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价值观中占据着统治地位,渗透到家庭教

育中。尊老爱幼,家和睦邻的的仁爱主义价值取向和勤奋节俭,自强不息的人生价值在当今社会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对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是一个民族能否得以振兴的重要保障。

中国发展了,中国经济腾飞了,然而最终决定中华民族能否腾飞的关键则始终在于我们的根,在于我们能否真正利用我们民族的优势。我们期盼着经济可以腾飞,文化可以腾飞,我们的祖国可以腾飞。我的祖国,在你取得今天不易成果之时,请不要抛弃我们的传统文化,因为他们直至今日仍存在巨大的现实价值。

推荐第4篇:中国教育史

第二章 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夏代在王都设立的最典型的教育场所为“__序__”,堪称是一种武备学校。

2、商代的甲骨文被看成是我国有系统文字的开始,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一脉相承。

3、西周的学校设置可分为两类:设在天子王城和诸侯国都的称国学,按年龄层次上可分为 大学和小学两级;设于郊、野范围内的学校称乡学 。

4、西周天子和诸侯国所设大学分别称辟雍和泮宫。

5、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它们分别是指 礼、乐、射、御、书、数 六方面知识和技能。

6、“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是 春秋时期的历史现实,其结果是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7、“不分贵贱种族,人人都可以受教育”,这个意思在孔丘的教育实践中可以概括为“ 有教无类” 。

8、孔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编纂和核定的《__诗__》、《_书___》、《_礼___》、《_乐》、《_易__》、《_春秋__》,成为儒学的基本经典和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

二、单项选择题 ( C )

1、“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 A 商代 B夏代 C西周 D东周

( B )

2、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什么? A《千字文》 B《史籀篇》 C《三字经》 D《急就篇》

( C )

3、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西周学校“六艺”教育的内容? A、射 B、御 C、诗 D、数

( D )

4、孔子所认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什么? A、孝 B、礼 C、忠 D、仁

( B )

5、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提出“庶→富→教”这一思路的是哪位教育家?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老子

五、简答题

2、简述西周“六艺”教育的内容和特征。(1)“六艺”具体指:礼、乐、射、御、书、数,按其学科性质分成三大方面:

①礼乐。礼是指周礼,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政治、伦理、道德、礼仪等各个领域。乐教也是西周官学中的主要科目。当时乐的概念是非常宽泛的,它包括音乐、诗歌、舞蹈等,实际上是各门艺术的总称。

②射御。射,指射箭的技术;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 ③书数。“书”是指文字,“数”是指计算。 (2)“六艺”教育的特征

①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 ②既注意传统文化,也注意实用技能; ③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

④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

3、孔子的德育原则有哪些?

(1)立志:以实现仁道为志向,走仁的道路,时刻以仁为道德行为的准则。

(2)克己:在处理对人对己的关系时应着重在要求自己上,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礼、仁的规范。

(3)力行:言行相顾、言行一致,不要出现脱节,道德认识的真假、深浅,依靠道德实践的检验而证实。

(5)内省:就日常所做的事,进行自我思想检查,看其是否合乎道德规范。

(6)改过:有过错不应该掩盖,而要正视错误公开改正,有过不改才是真正的错误。

六、论述题

2、试述孔子对教育所做的主要贡献。

(1)首创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 (2)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 (3)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

(4)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典教育体系的基础;

(5)他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提出了许多教育教学原则方法,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 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

3.评析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教育主张。 \"学而优则仕\"是孔子的学生子夏提出来的,但它在理论上集中地概括了孔子的教育目的。其基本含义是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有官职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学习的人,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能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 \"学而优则仕\"教育目的论的提出,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 ①反对不学而仕的世袭制,为平民开拓了从政的道路;

②把学优与仕优联系起来,以学优保证仕优,有利于推行贤人治邦,改良社会政治。 但是,这一教育目的论对中国古代教育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

①过于突出教育的政治功能,忽视了教育的经济功能,强化了中国\"官本位\"的传统观念; ②以名利为诱饵,使中国知识分子从一入学读书始,就产生严重的功名意识,形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观念。

第三章 战国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孔丘去世后,儒家内部分为八派,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思孟学派和荀况学派。

2、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制定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

3、在关于人性的认识中,认为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是墨翟;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的是孟轲;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是荀况。

4、墨家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兼士或“贤士”,

5、孟轲的教育理论基础是“性善论”。

6、孟轲提出的“五伦”分别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7、法家关于教育实施的主张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

8、《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新)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9、《中庸》将学习的过程具体概括为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个先后相续的步骤。

10、我国最早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是《 学记 》。

二、单项选择题 (D )

1、“学在官府”不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 A商代 B夏代 C西周 D东周

( D )

2、真正揭开“百家争鸣”序幕的是哪个学派?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 C )

3、“明人伦”的教育目的是由谁第一次明确地概括出来的?

A、荀子 B、孔子 C、孟子 D、庄子

(A )

4、“化性起伪”是谁提出的? A、荀子 B、老子 C、庄子 D、孔子

(D )

5、最早把自然科学知识纳入教学内容的是哪个学派?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C )

6、提出培养“兼士”的教育目的是哪个学派?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A )

7、道家的教育主张是什么? A、“不言之教” B、“以法为教” C、“兴利除害” D、“化性起伪”

四、名词解释题

1、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因其建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稷下学宫虽然是齐国官办,但它实际上又是由许多私学组成的。稷下学宫综合发展了春秋以来私学的长处。如不治而议论、自由辩论、学无常师等。此外,在学生管理上,稷下学宫制定了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体现了教学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稷下学宫前后历时150年之久,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四、简答题

1.春秋战国私学的兴起有何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兴起,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划时代的革命:

(1)它冲破了\"政教合一\"的枷锁,教育从政治活动中分离出来。完成了学校教育独立化的过程。

(2)教师不再是官吏,而成为以教育人为谋生之道的专业化的教育工作者。

(3)扩大了教育对象,使受教育的范围由少数贵族扩大到广大平民,教育的社会基础更为广阔。

(4)有利于教育经验的积累和教育理论的形成,出现了以《学记》为代表的一批教育专著。

2、简述荀子对教师地位、作用、条件的论述。

(1)荀子特别推崇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竭力倡导尊师。在荀子看来,“礼”是最高的社会规范,而教师又是传授“礼”,实行“礼”的榜样,是“礼”的化身,因此,学生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2)荀子认为,教师的作用是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相连的,关系到国之兴衰,法之存亡,他把教师提高到与天、地、君、亲同等的地位。

(3)荀子也对教师提出了很严格的要求,认为当教师应具备四个条件:一要有尊严,使人敬服;二要有崇高的威信和丰富的经验;三要具备传授知识的能力;四要能体会“礼法”的精微道理,且能加以阐发。

3.孟子关于教育的作用有哪些论述?

孟子从\"施仁政\"的政治主张和\"性善论\"出发,高度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与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教育的社会作用是\"得民心\"。\"得民心\"是\"仁政\"的关键,而教育是\"得民心\"的最有效措施。他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求放心\"。他指出每个人虽然先天具有四个善端,但在后天的环境里,由于外物的诱惑与自身努力的不够,可能会失掉或摒弃这些善端。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找回散失的本性,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端。

五、论述题

1.从“人性论”入手比较孟子和荀子教育作用观的异同。

“人性论”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史中的一个重大课题,最早引起广泛讨论,并进行理论论证的是在战国时期。对“人性”的讨论,表明了人类开始自觉地把自己与自然界分开,理性的思考自身的特殊本质。 (1)、孟子的性善论

①人性应该是指人类所独有的道德属性。

②人性的善性是人类在缓慢的进化中学习的结果。

③“人皆可以为尧舜”,每个人都有平等的道德发展的可能性。 ④教育的作用:“求放心”——引导人保存、找回和扩充固有的“善端”。 (2)、荀子的性恶论

荀子则认为,孟子的性善论是根本错误的。他认为人性从根本上说是恶的,而教育的作用在于“化性而起伪”,即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荀子是通过以下三个步骤来论证上述观点的:

①“性伪之分”——教育的必要性。

“性”和“伪”是素质与加工的关系,两者是互为条件的 ②“性伪之合”——教育的可能性

在阐明教育必要性和可能性之后,荀子最终指出,在现实性上,要达到善必须化解人性中的恶端,发挥教育的作用,以人为的力量达到善的境界。所以,教育的作用就是 ③“化性起伪”——教育的作用。

孟子和荀子,一个认为人性本善,一个认为人性本恶,实际上他们两个所说的人性并不是一回事,可以说是各讲各的人性。孟子所讲的人性,侧重于“人”字,探讨的是人类区别与动物的类属性,也就是人类的社会性。具体说就是指产生各种道德规范的社会和个人基础,即同情心、正义感、恭敬态度和是非观念等,因此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可能性,天生就不可救药的坏蛋是没有的。但这种善心的萌芽常会受不良环境的影响而被扼杀,所以教育的作用就是把丢失的善心再找回来,也就是复归于善,可见教育又是必要的。荀子所讲的人性,侧重于“性”字,探讨的是人先天带来的自然性,如喜欢好看的、好听的、好吃的、好玩的,追求舒服、安逸等,实际上是指人的生理本能,而这些个人利欲的追求正是为恶的根源,所以必须靠教育来改造恶性,产生善行。可见荀子的性恶论是直接强调教育的必要性,而孟子的性善论则绕了一个弯子,先强调教育的可能性,再强调教育的必要性。

2、试述《学记》中关于教育教学原则的主张。

《学记》在综合诸子百家教育、教学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总结了一套教育教学的原则。

(1)豫、时、孙、摩。 (2)长善救失。 (3)启发诱导。 (4)藏息相辅。

(5)教学相长。

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2、“立五经博士”的文教政策是汉武帝统治的时期确立的。

3、公元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为博士置弟子员,标志着太学的正式设立。

9、王充的主要著作是《论衡》,他理想的培养目标是鸿儒

二、单项选择题

( A )

4、“立五经博士”是哪一位统治者的决策? A、汉武帝 B、秦始皇 C、周文王 D、唐太宗

( B )

5、汉代著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谁? A、王充 B、董仲舒 C、贾谊 D、郑玄 (B )

4、“太学”这一官办教育机构是在哪个朝代出现的? A、唐代 B、汉代 C、秦代 D、周代

(B )

8、汉代首先提出“独尊儒术”思想的是谁? A、王充 B、董仲舒 C、贾谊 D、郑玄

1、三大文教政策:

是西汉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文教政策建议,包括: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的统一;兴太学,行教化而美习俗;重选举以选用贤才等三个方面。董仲舒的这三大建议适应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促进了汉代思想的统一和文化教育的发展,并对中国整个封建社会思想和文化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三纲五常:

是西汉董仲舒提倡的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所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所谓“五常”即“仁、义、礼、智、信”。董仲舒把“三纲五常”及其相应的忠孝等封建道德,说成是上天赋予的,是违背不了的,旨在培养封建统治阶级的忠臣顺民。

五、简答题

1、秦代在文教政策方面有哪些重要举措?

1、书同文

2、行同轮

3、设三老以掌教化

4、禁止私学、焚书坑儒

5、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2、概述董仲舒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1)德教是立政之本。

(2)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内容。

(3)道德修养的原则与方法:

①确立重义轻利的人生理想。

②“以仁安人,以义正我”。 ③“必仁且智”。

六、论述题

1、论述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作用及影响:

(1)独尊儒术文教政策是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确立的,其主要措施包括:设儒学五经博士;建立博士弟子制;以儒术取士;建立视学制度等。

(2)独尊儒术政策实施后,统治者一方面积极地进行儒家思想的教育和教化,另一方面用官禄引诱读书人潜心研习儒家经典,起到了统一思想,巩固封建专制统治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汉代教育的大发展,汉代官学和私学都得到空前的发展,学制系统已初具规模,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的学校教育制度奠定了初步基础。

(3)独尊儒术政策确立后,儒家学说上升为占据统治地位的政治指导思想。“独尊儒术”由于适合中国封建社会的国情,在它的指导下,封建教育在汉唐时期从建立逐步走向完备,但它同时也限制了中国古代教育、政治文化的多元发展和多种形式、规格人才的培养。“独尊儒术”政策成为后世历代君主所奉行的文教总方针,对后世封建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4.《颜氏家训》被认为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指导书,它的作者是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

二、单项选择题

(A )

1、西晋武帝下令在太学之外再设的一个中央官学机构是什么? A、国子学 B、宫邸学C、四门学D、鸿都门学 ( A )

2、《颜氏家训》是由谁写的: A、颜之推 B、颜渊 C、颜元 D、颜真卿

五、简答题

1、颜之推在家庭教育方面有哪些重要见解?

颜之推是南北朝梁朝人,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颜氏家训》一书中。主要观点有:(1)、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 (2)、要爱与教相结合; (3)、要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4)、要重视“应世经务”的实学教育; (5)要培养虚心、勤勉的学习态度。

第六章 隋唐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3.唐代来日本来唐学习的人员可分为三类,分别是遣唐使、留学生、学问僧。

4.唐代中央官学中的“六学一馆”是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算学、书学和广文馆。

5.韩愈在《师说》中提出的教师的基本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

6、科举考试中的殿试、武举、糊名等制度方法都是 武则天 统治的时期开创的。

二、单项选择题

( C )

1、科举制度创立于哪个历史时期? A、魏晋南北朝 B、唐朝 C、隋朝 D、宋朝

(C )

8、韩愈的教育思想区别于其他教育家的最显著特点是什么? A、人才思想 B、教学思想 C、师道思想 D、“性三品”思想 ( C )

6、“六学一馆”是哪个朝代的中央官学体系的简称? A、隋代 B、宋代 C、唐代 D、汉代

五、论述题

1、评析韩愈《师说》关于教师的论述。

唐代教育家韩愈以继承和保卫儒家道统为己任,十分重视教师问题。写下了著名的《师说》。《师说》的基本精神就在于\"存师卫道\"。它从师与道、道与业、师与生等各方面系统地论述了教师问题。提出了卓越的见解。其主要见解:

①关于教师的作用与地位。韩愈从\"存师卫道\"的角度阐述了教师的独特功能,他认为师是\"传道\"的,儒家的道统是封建社会的精神支往。而道要靠教师来传递,传道须有师。卫道必须先尊师,师与道是密切结合、不可分离的。\"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②关于教师的基本任务,韩愈作了经典性地表述,即\"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他认为教师的三大任务为:传递儒家道统,传授古文六艺之业,解决学生在学习道与业过程中存在的困惑;

③关于教师的资格。韩愈认为教师的选择,不应受年龄、地位、资格等限制,主要是用道与业来衡量。谁先有\"道\",谁在术业上有专攻,谁就能成为教师;

④关于师与生的关系。韩愈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命题,含有\"能者为师\"和\"教学相长\"的意思,确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总之,韩愈的《师说》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系统,有创见地阐述了教师问题,是一份宝贵的历史遗产。

2、评述隋唐科举制度的产生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隋代为了强化中央集权制和选拔优秀人才补充官吏队伍,逐渐以分科举人取代了九品中正制度。科举制度产生了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其主要特点是面向全社会公开考试,录取标准专凭试卷成绩,专重资才,而不是由地方察举。唐承隋制,进一步从考试程序、科目和方法等方面完善了科学制度,使之在人才选拔以至国家政治生活中占居越来越重要地位。隋唐科举制度的实行,对学校教育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

一方面,由于选才与育才标准的统一;科举制度促进了当时学校教育的发展: ①由于通过科举可以取得功名,而进学读书又是参加科举的前提,这就引起社会各阶层对学校教育的重视;

②科举考试主要是以儒家经典为内容,这对于学校教育教学内容的统一和标准的一致,也具有积极意义;

③科举科目中有明法、明算、童子、武举等,促进了当时专科教育、英才儿童教育及文武兼备教育的发展。

另一方面,科举又使学校教育成为其附属,对学校教育产生消极影响:

①科举考试的内容局限于几部儒家经典,造成学校教育内容脱离社会现实,空疏无用; ②科举考试的方法僵化、呆板。又使得学校的教学重记诵不求义理,充满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恶习;

③科举考试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件事紧密联系起来,使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人生哲学支配了学校教育,使学校成为声利之场,严重影响着一般知识分子的思想。

第七章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它是由朱熹编定的。 2.北宋先后发起三次兴学运动,第一次是范仲淹主持发起,史称“庆历兴学”;第二次是王安石变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史称“熙宁兴学”;第三次由蔡京主持发动,史称“崇宁兴学”。 3.元代京都国子学中的回回国子学,实际上是一所外语学校。

4.两宋著名的书院有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_等。 5.宋元私塾中最为流行的识字教材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

6.朱熹将人性分成“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两个方面,强调学校教育的目的是“ 变化气质”。

二、单项选择题 (B )

1、“升舍”制度是哪个朝代创立的? A、元代 B、宋代 C、唐代 D、明代 (B )

2、“学田”制度是在哪个朝代作为制度确定下来的? A、元代 B、宋代 C、唐代 D、明代

(B )

3、“书院”作为一种教育组织正式形成是在哪个朝代?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D )

4、《白鹿洞书院揭示》是谁制定的? A、王守仁 B、湛若水 C、阮元 D、朱熹

(B )

5、程朱理学控制科举与学校始于哪个朝代? A、宋代 B、元代 C、明代 D、清代 (C )

6、从“教”、“养”、“取”、“任”四个方面来综合考察人才的系统理论是由谁提出的? A、韩愈 B、朱熹 C、王安石 D、王守仁 1.北宋的三次兴学运动有哪些主要内容?

北宋仁宗以后,为了振兴官学,改革科举,曾有\"三次兴学\"之举。

(1)北宋第一次兴学,是范仲淹主持的庆历兴学。兴学内容主要有三: ①令州县立学;

②改革科举考试内容,罢帖经墨义,着重策论; ③改革大学。

(2)北宋第二次兴学,是王安石主持的熙宁兴学,主要内容是: ①改革大学,创立\"三舍法\";②整顿地方学校;③颁定(三经新义); ④设置专门学校;⑤改革科举制度。

(3)北宋第三次兴学,是蔡京主持的崇宁兴学,其主要内容为:

①扩充地方官学,续增州县学生。②添置算学、书学、画学,使学制更为完备。

2、宋代书院在教学和管理方面有哪些重要特点:

答:宋代书院在教学和管理上的主要特点:

(1)书院的教育经费来源多样化。书院的学田和经费,得到官府的资助,也依靠民间自己筹集。

(2)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管理体制日趋完备。 (3)宋代书院的学术风气活跃。

(4)宋代书院通过制定学规章程来规范教学宗旨、方法及培养目标。

大多数情况下,书院都能在教育领域发挥积极的作用,弥补了官学的不足,丰富和扩大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内涵,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

2、宋代书院在教学和管理方面有哪些重要特点: 答:宋代书院在教学和管理上的主要特点:

(1)书院的教育经费来源多样化。书院的学田和经费,得到官府的资助,也依靠民间自己筹集。

(2)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管理体制日趋完备。 (3)宋代书院的学术风气活跃。

(4)宋代书院通过制定学规章程来规范教学宗旨、方法及培养目标。

大多数情况下,书院都能在教育领域发挥积极的作用,弥补了官学的不足,丰富和扩大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内涵,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

3、朱子读书法的基本内容:

答:是由元代程端礼整理归纳的北宋教育家朱熹有关读书的经验及方法。共有六条:

(1)循序渐进,即按篇章的顺序依次阅读;

(2)熟读精思,即对正文及有关注解要熟读成诵,并反复回味,认真思考,理解其真谛;

(3)虚心涵泳,即读书不可先抱有成见、先入为主,要不抱偏见,认真取舍;

(4)切已体察,即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反省自我; (5)着紧用力,即学习不可松懈,应抓紧时间,振作精神,努力上进; (6)居敬持志,即要抱有远大的志向,消除一切浮躁的心态和杂念。

4、王安石关于造就人才的纲领有哪些内容?

(1)“教”是培养人才,要使全国各地各层次都有学校,传授有用的知识技能;

(2)“养”是指发挥培养人才作用的保障措施;

(3)“取”是选拔人才,通过自下而上的推荐、考核,按德能大小任用为官吏;

(4)“任”是使用人才,要根据人的专长任以适当的职务,并保持稳定。

六、论述题

1、宋代对于科举制度进行了哪些重要的调整,调整的内容和意义如何?

主要的调整措施有:(1)废止门生称谓及公荐制(2)实行殿试制度(3)实行权知、同知贡举制度(4)实行别头试(5)实行锁院和糊名制度

意义和影响:

(1)限制了世家子弟徇私舞弊,世家权臣把持科场的特权,使得科举考试的竞争在形式上获得平等,一大批寒俊庶士得以通过平等的考试,进入仕途;

(2)进一步加强了皇帝对于科举考试的绝对控制和国家权利部门整体监控的程度,削弱了考官个人专擅独断的权利;

(3)科举制改革后,庶族和贫民子通过科举跨入仕途的数量日益增多,在统治阶层中逐步形成一个庶族官僚集团从而为宋代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的运行注入了强大的生机; (4)录取人数的不断增加,是宋走向文治社会最直接的表现。

第九章 清初至鸦片战争前的教育

二、单项选择题 ( C )

1、“诂经精舍”是谁创办的? A、王守仁 B、湛若水 C、阮元 D、朱熹 (A )

2、下列学校中,不属于清代官学所独有的是哪一种? A、国子学 B、觉罗学 C、八旗官学 D、俄罗斯馆

四、简答题

1、清代书院主要可分为哪些类型?

(1) 以讲授理为主的;

(2) 以学习八股文以应付科举为目的的;

(3) 以讲授“经世致用”的实用之学为主的; (4) 以博习经史词章为主的书院。

2、明末清初进步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有哪些?

黄宗羲、王夫之、颜元等启蒙思想家的进步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一些内容和特点:(1)批判理学教育理论。启蒙思想家批判了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教育哲学,主张理欲不可分离,天理寓于人欲之中,强调教育应顺应自然人的本能要求,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2)主张培养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在教育目的上,启蒙思想家强调培养具有挽救民族危亡和治理社会能力的治术人才,反对空谈心性、侈谈伦理的所谓\"学力圣人\"; (3)提倡实学,重视自然科学和技艺的学习;

(4)提倡\"主动\"、\"习行\"的教学方法,反对理学家\"主静\"、\"读书穷理\"的治学方法; (5)主张扩大学校的职权,把学校办成怦议国事、衡定是非的议政机关,充分发挥学校限制君权、发扬民主的作用。 师。

第十章 鸦片战争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3.西方传教士在华兴办的第一所学校是1839年建立的马礼逊学堂。

4、在马礼逊学校接受教育的学生中,容闳、黄宽、黄胜三人于1847年在教会资助下随布朗至美国留学,成为中国第一批留美学生。

二、单项选择题 (B )

1、下列人物中,不属于鸦片战争前后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是谁? A、林则徐 B、阮元 C、龚自珍 D、魏源

第十一章 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洋务派最早创办的外国语学堂是京师同文馆。

2、福建船政学堂作为近代中国第一所海军制造与驾驶学校被誉为近代中国海军人才的摇篮。

3、1972 年,清政府派遣的首批留美幼童出发赴美学习,其中有后来成为中国著名的铁路工程师的詹天佑。

4、张之洞将洋务派兴办洋务教育的基本经验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的教育宗旨,并在其《劝学篇》中从理论上系统地阐述了这一思想。

5、1890年,在华基督教传教士在上海举行第二次大会,决定将1977年成立的“学校与教科书委员会” 改组为“中华教育会”。

四、简答题

1、洋务派办的新式学校有什么主要特点?

(1)这类学校都是个案办学,还构不成自身体系,只能算作是封建传统教育的补充;

(2)都是专业技术学校,专业范围集中在外语和军事两个方面,体现的是狭窄的实用性; (3)从教学到管理,大权多被外国人把持;

(4)仍保留着封建教育的主要阵地,有中国教习负责传统儒家经学的教学和考核,保持旧官学的管理传统。尽管有这些局限性,这类学校毕竟是中国人办的最早的近代新式学校,培养了一批具有专业知识技术和近代新思想的人才。

2、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中,“中学”、“西学”分别指什么?其实质是什么?

答:(1)张之洞所言的中学,是“《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即传统的经史之学,典章制度和伦理道德等。

(2)张之洞所言的西学,包括“西政”和“西艺”两部分,“西政”即西方各类具体制度和行政管理措施,“西艺”即西方各类科学技术。 (3)“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本质在于,中学是本体,是基础,西学只能在不能和中学所代表的封建专制及伦理纲常冲突的前提下适当引进并发挥作用。

1、评述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中国近代重要的教育思潮和社会思潮。张之洞在1898年发表的《劝学篇》中把它系统化、理论化,使它成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的纲领。其基本思想,是说教育首先要传授中国传统的经史之学,这是一切学问的基础,要放在率先的地位,然后再学习西学中有用的东西,以补中学的不足。张之洞把中学的内容概括为经、史、子、集,尤其强调\"明纲\",认为三纲五常是中学之本原,以此反对维新派的君主立宪。他把西学概括为西史、西艺、西政三部分。他所理解的西政,并非西方政治,只不过是一些具体的政治设施,如学校制度、武备制度等等。他在维新变法前夕再次强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目的在于强化封建君主专制,反对政治改革,因而这一主张具有明显的保守性、反动性。

但是,这一教育主张在客观上也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

①它从理论上论证了西学的有用,为近代西学名正言顺地进入中国创造了依据; ②它将学校列为西政的首位,有利于引用西方的学校制度和教育理论; ③选择的向西方学习,有助于维护民族自尊心。

第十二章 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万木草堂是康有为在广州的讲学之所,他在此酝酿、研究、宣传维新理论,造就了一大批维新人才。

4、严复在其著作《原强》中提出的“ 鼓民力、开民智、兴民德、”的三项主张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早提出的在德智体三方面同时发展的教育思想。

5、《癸卯学制》是我国近代第一个由政府颁布并在全国施行的学制。

6、清政府规定从 1906 年起,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科举制度正式废除。

7、1898年维新变法失败后,在形式上唯一未被顽固派废除的新设学堂是京师大学堂。

8、1905年,清政府成立中央教育行政机关学部,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管理机构。

9、1906年,清政府颁布的五项教育宗旨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10、1907年,清政府颁布《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女子师范学堂章程》,标志女子教育开始取得在学制上的合法地位。

11、清华学堂是在美国退款兴学的背景下兴办起来的一所留美预备学校,它于1911年4月正式开学。

12、爱国女校和爱国学社 都是中国教育会在上海创办的著名革命学校,在清末反清革命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单项选择题

(B )

1、废除八股文的法令是什么时期颁布的?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运动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 C )

2、科举考试是在什么时期终结的?

A、洋务运动时期 B、维新运动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A )

3、第一部在全国实施的学制是哪一部?

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 C、壬子学制 D、癸丑学制 (B )

4、“壬寅—癸卯学制”是在什么时期颁布的? A、1912—1913年 B、1902—1903年 C、1922—1927年 D、1898—1899年

五、简答题

4、癸卯学制的特点是什么? (1)学制延续时间长。(2)传统的课程设置。(3)传统的办学体制。 (4)学校管理中的封建制度。(5)仍没有女子教育的位置。

5、简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措施 (1)建立近代意义的学制。(2)废科举,兴学堂。(3)改革教育行政体制,厘订教育宗旨。 (4)倡导出国留学。

5、简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措施

(1)建立近代意义的学制。(2)废科举,兴学堂。(3)改革教育行政体制,厘订教育宗旨。

第十三章 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首任教育总长是蔡元培。

3、1912~1913年公布的中华民国新学制用干支纪年法可称为“壬子癸丑学制”。其中规定初等教育分为初等小学校和高等小学校两级共 7 年;中学校年限为 4 年,不分级。

4、蔡元培于1912年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 》一文,奠定了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础。

5、蔡元培主张五育并举,这五育是: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

6、1920年,北京大学首次招收女大学生。

2、简述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蔡元培在担任北大校长时.确定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作为改造旧大学的指导思想、他认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关,应该提倡思想自由,学术自由,各派主张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运命,都可以让他们自由发展,兼容并包。依据这一方针,他聘请教师\"以学诣为主\",允许不同学术观点的人同时在大学任教,使北大教师队伍人才济济,面貌一新。他的这一办学方针改变了旧北大一片死寂的景象,在突破中国封建社会长期文化专制主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为各种新思想在大学讲坛上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北大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

四、论述题

1、蔡元培教育思想和实践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有哪些贡献?对当今教育有何启迪? (1)“五育”并举的方针,五育指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就是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是符合当时历史发展要求的,是对封建教育及半殖民到半封建教育宗旨的否定,在教育思想史上也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从人才培养看,也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规律。

(2)兼容并包的高等教育思想。改革北大的举措包括整顿校风,改变学生观念;整顿教师队伍;广招人才;改革管理体制,提倡教授治校以及改革教学体制。经过蔡元培的整顿改变了北大以前沉闷、腐败的风气,开始形成了一定的制度和自由研究学术的风气,使北大走上了现代大学轨道,开始了新的发展阶段,并以此影响到整个中国高等教育。 (3)主张文、理科的“学”、“术”分设,又相互沟通的观念,至今仍有重要价值。

(4)论教育独立:蔡元培提出教育应当完全交给教育家,保有独立资格,毫不受各政党与教会的影响。从蔡元培开始,并通过他的努力,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制度,使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2、试述蔡元培先生改革北京大学的措施和指导思想。

(1)报定宗旨、改变校风、改变学生观念、整顿教师队伍,延聘积学热心的教员、发展研究所,广积图书,引导师生研究兴趣、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

(2)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

(3)教授治校,民主管理

(4)改革学科和教学体制。扩充文理,改变“轻学而重术”的思想,沟通文理,废科设系

改年级制为选科制

(5)改革的意义

第十四章 新文化运动和大革命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2、1923年8月,由晏阳初、陶行知、朱其慧等人发起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将平民教育运动推向高潮。

3.1919年5月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杜威来华讲学,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颇随之成为全国有影响的教育思潮。

4、受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中国引进了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两种影响较大的教学方法。

5、1917年,以黄炎培为首组织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将职业教育思潮推向高峰。

6、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由于采用了美国式的分段方法,所以又称“六三三学制”

二、单项选择题

( A)

1、下列教育思潮中,不属于五四时期资产阶级教育思潮的是: A、复古主义教育思潮 B、平民主义教育思潮 C、工读主义教育思潮 D、实用主义教育思潮 (B )

2、下列哪所学校不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办的?

A、湖南自修大学 B、鲁迅艺术学院 C、平民女学 D、农民运动讲习所

1、试评1922年学制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答:(1)背景主要是:一是由于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而临时政府的学制已不能适应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在批判传统封建教育的同时,要求实现教育上的民主和平等,要求发展个性、尊重人格,而美国的学制改革及当时正在中国发生重大影响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这一社会需求。1922年9月,教育部顺应形势,召开全国学制会议,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即“壬戌学制”。

(2)这一学制有三方面的内容:①作为指导原则的“七项标准”,即:发挥平民教育精神;注意个性之发展;力图教育普及;注重生活教育;多留伸缩余地,以适应地方情形与需要;顾及国民经济力;兼顾旧制,使改革易于着手。②“六三三”分段的学校系统,即初级小学四年(从6岁开始),高级小学二年,初级中学三年、高级中学三年;大学四至六年。③四项附则,即:为使青年个性易于发展,得采选科制;为适应特殊之智能,对于天才者之教育应特别注重,其修业年限得变通之;对于精神上或身体上有缺陷者,应施以特殊教育;对于年长失学者,应施相当之补习教育。

(3)新学制在以下方面体现了进步性:①缩短了小学年限,有利于初等教育的普及;②延长了中学年限,有利于提高中等教育水平,中学分两段提高了办学的灵活性,也有利于中学普及;③取消大学预科,有利于大学集中力量进行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④在中学实行选科制和学分制,兼顾学生升学和就业。“六三三”制的基本结构,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故被一直延续下来。但是有些方面不大适应中国国情,实施起来有很大困难,后来又作了些调整。

第十五章 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1929年3月国民党在南京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会上议决通过了三民主义教育宗旨和实施原则。

2、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实施以“战时须作平时看”为核心的抗战教育政策,客观上维持了教育的连续性

3.国民政府建立后,根据蔡元培的建议,仿照法国教育行政制度模式,中央设中华民国大学院,地方试行大学区。

4、杨贤江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他撰写的《教育史ABC》和《新教育大纲》被誉为划时代的教育名著。

6、晏阳初在乡村教育实验中提出的“四大教育”是指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三大方式”是指学校式教育,社会式教育,家庭式教育。

7、1931年,梁漱溟到山东邹平开办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研究乡村建设问题,培养乡村建设人员。

二、单项选择题 ( A )

1、《新教育大纲》是哪位教育家纂写的?

A、杨贤江 B、陶行知 C、鲁迅 D、蔡元培

(B )

2、1929年开始的河北“定县实验”是由下列哪位教育家主持的? A、陈鹤琴 B、梁漱溟 C、晏阳初 D、黄炎培 (A )

3、陶行知最早创办的学校是:

A、晓庄学校 B、育才学校 C、山海工学团 D、自然科学园 (D )

4、20世纪20年代的“活教育”实验,是由哪位教育家主持的? A、黄炎培 B、晏阳初 C、梁漱溟 D、陈鹤琴

五、简答题

2、20—30年代进行的教学改革试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试验;

(2)黄炎培的大职业教育改革试验; (3)梁漱溟的乡村教育试验;

(4)晏阳初等主持的平民教育试验;

3、简析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的涵义。(1)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2)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3)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这一思想在破除传统教育脱离民众、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评述乡村教育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从事者及其活动特点。

答:(1)乡村教育运动是指中国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以农村为基地开展的各种教育改革和实验活动。①进入20世纪20年代以后,教育界逐步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中国的命运取决于农村社会的发展,只有通过农村教育改革才能最终带动整个社会的进步;②乡村教育运动的产生和发展也受到了西方教育思想及其教育科学试验方法的影响;③乡村教育运动的出现是中国近现代教育改革的继续和深化;④乡村教育运动的出现也是中国农村社会矛盾极端尖锐化的反映。

(2)影响最大的当属黄炎培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在江苏、浙江等地开展的农村改进实验,陶行知开展的生活教育实验,以及晏阳初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在河北定县等地开展的平民教育实验,梁漱溟等人在山东邹平进行的乡村建设实验活动等。

(3)其共同的活动特点是:①他们都以教育试验为手段,探索教育改革的成功模式,并试图将这种模式推广到全社会的范围;②他们都以农村作为教育改革试验的基地,以农民作为教育的主要对象,并以教育改革带动整个农村社会的发展和进步;③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广泛联系,通过不同的方式将教育的活动和影响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根据社会生活的实际需求,安排和设计教育实验的形式和内容。

3、阐述陶行知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与杜威理论的关系。

答: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与传统的旧教育相对立的,并且是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病提出来的。生活教育包括三方面: (1)“生活教育”即是要求教育与实际生活联系,克服传统教育脱离生活,甚至与生活相对立的弊端。

(2)社会即学校,指出扩大教育的范围,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教育的场所。跨出校门,走向社会,把工厂、农村等都视为学校,成为课堂,达到学校与社会合一。这一观点来源于杜威的“学校即社会”的理论。

(3)教、学、做合一,即反对传统的“教授法”,认为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两个不可偏废的因素,“做”是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提出“教学法”。这一观点来源于杜威的“从做中学”并加以改造。

(4)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中,“生活即教育”是其实质,“社会即学术”是其课堂,“教学做合一”是其实施的方法。

(5)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深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影响,并在其基础上有所发展和改造,更多地观注中国的社会现实。他的这一理论虽有不足,但在反对封建教育,探索中国教育发展道路,克服旧教育弊端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推荐第5篇:中国教育史

1.瞽宗是当时贵族子弟学习礼乐的学校。P15

2.西周的学校系统?

设在王都的小学、大学总称为国学;

设在王都的郊外六乡行政区的地方学校:家塾、党乡、州序、乡校,总称为乡学。乡学实行定期的考察和推荐P20

3.重视教育的作用(孔子的教育思想)

A. 孔子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要建立在经

济发展的基础上:先富后教(庶、富、教)

B. 主张实行利民的德政(教育作为施政的基本手段)

C. 教育与法律的关系:教育感化人,同于法,优于法——道德信念P30

D. 教育对个人发展的作用:信相近也,习相远也;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4.以“六艺”为教学内容:《诗》、《书》、《礼》、《乐》、《易》、《春秋》P34

5.总结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A. 学、思、行相结合

B. 启发诱导

C. 因材施教

D. 好学与实事求是的态度P36

6.教育目的(墨翟)培养“兼士”、“贤士[“博乎道术”、“辩护言谈”“厚乎德行”]P61

7.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孟子):人伦就是人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孝、悌、仁、义、理、智、信]P68

8.孟子、荀子在教育作用上的异同?

A. 都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和对人性的作用,都把树立社会道德观念当作教育的根本任务,且都不同程度地陷入先验论的窠臼,但他们的研究又无疑比“信相近”的笼统认识要细密充分得多。

B. 孟子:性本善;荀子:性本恶

在人性向善的方法上,孟子主张通过教化,扶植和培养善的萌芽,使善得以发扬光大;荀子主张通过教化,限制恶的趋势,使人性之恶向善转化。孟子认为教育作用在于发展本性;荀子认为教育作用在于改造本性。此分歧严格说来并无实质差异,实际上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C. 孟子着重论述了社会道德观念的合理性和实施教育的可能性;荀子力图说明树立道

德观念和实施教育的必要性。实际上都是从不同角度突出了教育的作用,也是习相远认识的丰富和发展,从而启迪了后世教育家对有关问题的探讨。P69

9.《大学》教育目标:“三纲领”

A.明明德:指把人天生的善性——“明德”发扬光大,这是每个人学做人的第一步。

B.亲民(新民):推己及人,是人们去其“旧染之污”,也臻于善的境界。

C.止于至善(终极目标):每个人都应在其不同身份时做到尽善尽美。P91

10.《学记》教育教学

(1)原则:a.预防性原则,及时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学习观摩原则

B.长善救失原则

C.启发诱导原则

D.藏息相辅原则(既有有计划的正课学习,又有课外活动和自习,有张有弛,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需求)

(2)方法:讲解法,问答法,练习法P97

11.秦统一文字:书同文[小篆]

12.汉朝的文教政策P105:

A.汉初推崇“黄老之学”

a.秦二世而亡(治国指导思想未因时而变[重法])

b.为恢复发展社会经济和人民渴望从战争中摆脱出来过安定的生活[修生养息]B.放弃黄老而尊儒

a.周边国家侵扰,诸侯国家壮大,为巩固大一统

b.儒学主张用‘礼’来调节人民关系,缓和了阶级矛盾,巩固统治 13.太学:

1元朔五年(前124)○,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为博士置弟子,标志着太学的正

式成立。

2太学的基本特点:A.为国家培养“经明行修”官吏○

B.御定统一教材

C.传经必须遵守“师法”和“家法”D.建立了正确的考试制度

F.“学而优则仕”制度化P109 14.鸿都门学和官邸学:

1鸿都门学:鸿都门学创办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因校址位于洛阳的鸿都

门而得名。鸿都门学在性质上属于一种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

2官邸学:a.以宫人为教育对象宫廷学校○

b.政府专为皇室及贵族子弟创办的贵胄学校P110

15.王充的 唯物主义思想:天道自然;万物自生,万物一元;人死神灭,今胜于古P122 16.两晋时期的官学

1太学P131 ○

2国子学咸宁二年晋武帝下令立国子学;咸宁四年确定了国官制度。 ○

17.发展科举(隋朝时期)

A.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恢复察举制并进行制度改革,逐步形成以文化才能为选拔标准的科举考试制度。

B.把官学培养人才的制度与科举考试制度衔接起来,开皇七年“制诸州岁贡三人”,这标志着察举制向科举制度转变的开始。

C.隋炀帝大业二年秋七月“始建进士科”,标志着科举考试制度的形成。P158 18.中央官学(隋唐):

A.隋代中央官学始称国子寺,独立后改称为国子学,大业三年又改为国子监。

B.国子监既成为中央政府教育行政机构,又是国家最高学府[培养国家所用的统治人才]P161

19.论师道(韩愈的教育思想)《师说》是韩愈论师道的重要教育论著A.“学者必有师”

B.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基本任务C.以“道”为求师的标准D.提倡“相师”,确定民主性的师生关系P193 20.地方官学(宋朝)

1宋朝地方学校仅有两级:州学/府学;县学 ○

2宋立国之初,便陆续建立地方官学,统治者对已设学校态度积极,表现为:○

α赐书β赐学田,对地方官学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3宋朝地方官学的大发展开始于“庆历兴学”○,“熙宁兴学”也促进了其发展p20

421.宋朝的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茅山书院p214 22.“熙宁兴学”(王安石)

1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a扩增太学校设p229 ○

b充实和整顿太学师资

c创立“太学三舍选察升补之法”

2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学校○

3恢复和创设武学、律学和医学○

4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

23.系统的人才理论(王安石)教、养、取、任p232 24.朱熹教育论著 《资治通鉴纲目》、《伊洛渊源录》、《四书集注》、《朱文公文集》p233 25.朱熹论“小学”和“大学”教育 教育方法上朱熹强调:

1先入为主,及早施教p235 ○

2要求形象、生动,能激发兴趣。○

3首创以《须知》 ○、《学则》的形式来培养儿童的道德行为习惯

26.朱熹论读书感 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p239 27.中央官学(明朝)

1国子监教学制度:a创立历事制度 ○

b实行积分法

2其他中央官学 α宗学β武学p245○

28.论儿童教育(王守仁)

1揭露和批判传统儿童教育不顾儿童的身心特点○

2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

3儿童教育的内容是“歌诗”○、“习礼”和“读书” 4要“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p259

29.诂经精舍和学海堂(清朝的书院)均由阮元所创建。

1“以励品学,非以弋功名”特点:○

2各有所长,因材施教 ○

3教学与研究紧密结合,刊刻师生研究成果p273 ○

30.“习行”教学法(颜元)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实际,要坚持练习与躬行实践p292 31.京师同文馆:1862年6月,清政府在北京开设京师同文馆。它是我国最早的官办新式学

校,创立之初是专修外国语的学校,只有英文馆,学生仅10人,后增加法文馆、俄文馆、德文馆和日文馆。 1902年1月并入京师大学堂,改名京师译学馆。P314

32.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

1 壬寅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中央政府名义制定的全国性学制系统。 ○

2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由中央政府颁布并首次得到实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p346○

33.废科举,兴学堂 清末科举从改良到废除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1增新阶段:○主要是在不触动原来的考试制度及科目的情况下增添一些“实学”考试科

目。

2革旧阶段:主要是针对传统科举考试的主项──八股文而言。 ○

3废除阶段:新学制的制定和旧科举的废除是同时提上议事日程的。1905年清廷废止○

科举制度p350

34.改革教育行政体制,厘订教育宗旨

1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的建立 ○

2地方教育行政机构的建立 ○

3教育宗旨的制订 ○

1906年拟定“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教育宗旨 。p352 35.“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蔡元培)

a 1912年,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根据专制时代和共和时代对教

育的不同要求,从“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人格”观点出发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

b Ⅰ 军国民教育即体育 ,其社会意义是“强兵”。

Ⅱ 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其社会意义是“富国”。

Ⅲ 公民道德教育即德育,实际上就是自由、平等、博爱等资产阶级道德观念。Ⅳ 世界观教育,其主要任务是培养人超轶现世之观念,而达于实体世界之最高精神境界。

Ⅴ 美感教育,亦称美育。蔡元培指出,美的特点,一是具有普遍性;二是具有超越

性p369

36.1922年 “新学制”特点:

1 “新学制”根据学龄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来划分教育阶段 ○

2初等教育阶段趋于合理,更加务实○

3中等教育是改制的核心,是新学制中的精粹○

4建立了较完善的职业教育系统[兼顾升学与就业]○

5改革了师范教育制度○

6在高等教育阶段,缩短了高等教育年限,取消了大学预科,使大学不再担任普通教育○

的任务,有利于大学集中力量进行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p401

37实现普及教育的方法——“小先生制”

1小先生制是陶行知在生活教育实践中倡导○

并推广实施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

2“小先生制”指人人都要将自己认识的字○

和学到的文化随时随地教给别人,而儿童是这一传授过程的主要承担者。尤其重要的是3○“小先生”的责任不只在教人识字学文化,而在“教自己的学生做小先生”,由此将文化知识不断延绵推广。

4“小先生制”对解放区的普及教育活动也○

起到了积极的作用。P475

推荐第6篇:《中国教育史》读后感

《中国教育史》读后感

一读起

看到一文,认识到一人,无论其闻名与否,想说起时,总觉得无从下笔。那种置身于茫茫迷雾中的苍茫感,迫使着我在寻找着一条走出的路径。当一种框架的思想在逐渐产生之时,便寻思着构成框架的经、纬与血脉该是什么。于是,史便成为一条清晰经线存在。

二读法之悟

曾计划着,按照以往的看书习惯的话,估计在规定的时间内难以读完,还会剩下一百多页。没有想太多,或许就是因着一种喜欢的缘故,便只管看了开来。没有想到,提前完成阅读任务。

想起曾经和同事开玩笑地说“要训练提高阅读速度”才能看更多自己想看的好书。现在想来,或许,是因为专攻的缘故,这一想法有希望成为可能。

在读此书的过程中,没有如以前一样同时读几本。而是在看此书很累或没有感觉之时,看一些别的书,这样的阅读体现了主次分明。以一本书为主要内容之时,睡觉前思考与醒来时在被窝里的闲暇便成为了了消化与思考的时间。把一本教材当作小说来阅读,虽然这样的阅读过程会丢失好多,不过,在以理解为主要记忆方式的我而言,或许,这便是对于知识的一种最好吸收方式。不为着什么,只为着自己喜欢,只为着想了解自己想知道的。或许,这样的放松状态下的阅读,因为着专一,而成为一个思考的整体,或许已在大脑中进行了相关的储存。

三在读之思

1换一种眼光看

喜欢中国历史,一直是站在读故事与背诵的角度去看,作来一种静默的知识存放在了脑海里。从教育的角度去看时,体会到的是教育与中国各阶段社会命运的密切联系,特别是在辛亥革命前夕,关于中国教育与革命的关系的实践,证明了教育对于社会经济与政治的依赖、影响与制约。

从儒家思想统治中国的历史,可以看以曾经使中国一度兴盛,一度又因为宋朱理学的灭人欲的极端而成为中国的桎梏。于是,以太平天国的代表的便举着灭孔反儒的旗帜试图把天下大同的理想实现。在事实的不断证明中,作为封建统治代表思想的儒家思想却又被搬了出来。两次鸦片战争的外来侵略,使得清末的洋务运动一度促进了中国的发展。然而,穿着鞋走新路的尴尬终于被新文化运动所替代。

换一种眼光看历史,从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规律中,可以看到,每一种教育思潮,或潮起潮落,总是随着社会的现实需要而存在,其适合与否,总有社会这部不断前行的机车来选择或淘汰。

由换一种眼光看历史,想到如何换一种数学的眼光来看生活,如何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事件?或许,在以历史,以生活事件为主干,以教育,以数学为辅线,各自构建起一个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的网,是一种转换角度转换眼光的方式。

2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能够成功?

因为有着位于教育先列的教授们所指导,还有着以北师大为代表的相当数量的爱国青年在影响着,实践着。

由新文化运动想起如今所提倡以“尊重个性与自由”的启蒙运动,在那时就提出的“平等、自由、博爱”为何没有真正实现?相隔近一百年的今天,以解放个性为目的文化启蒙运动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吗?

3对康有为,陈独秀等的认识改变。

在以前所学习过的历史中,一直把康有为作为变法失败的逃亡者,而与梁启超作以比较。把陈独秀作为右倾投降主义的一员来看。连同那胡适,也都因被蒙上了一层政治色彩而有着一种近乎于不屑的那种空泛的自尊感。想起那为考学所背诵的历史与政治知识,想想不免有些可笑,或许,那是道德第一的教育需求吧。

走进历史的长河中,伴随着蔡元培对中国教育的开放性思想,认识到康有为、陈独秀都在某些方面为中国的教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种对于无知,对于历史从属于政治的打破,感受到是,在当下生活的每一个点都是向前前行的着的历史车轮中的一个很小很小的点。“历史不相信思想,历史要的是行动”,或许,所有的功过是非,只有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中才能更加显现。

4为什么礼会成为日本“各安其位”的法宝促进了日本的先行,却没有给我国带来后来强盛?

在阅读的过程中,这一直是困惑着我的一个问题。当读到唐朝的大度与教育的自由与纷繁现象之时,感受到的是儒家思想对于中国的发展那种无形的推动力量。可是从宋朝开始,到元、明、清,可以看到当时的统治者也都在努力着借助事教育来实现国家的富强与繁荣,但是,又都以维护其统治作为根本。后来,这种思想愈演愈烈,最终导致的是鸦片战争的暴发。当世界已在进行工业革命时,我们还在拿着大刀背着八股文。

单纯站在教育这一方面的理解是狭隘的,但是,可以从一角度看到一斑。

初步看到中国教育史,首先被吸引的是孔子、孟子、老子、墨子与荀子的思想,使我对中国古文化的“博大精深”之说叹服中沉醉。

看完中国教育史,看到现在所实施的各种教育制度,很多都能从祖先那里找到先行的存在,迷惑丛生。不禁在想,中国的教育改革从新文化运动开始到底发展了多少?中国现行的教育改革中必然的不足是什么?

站在书本的角度,站在中国的角度,只能从一个固定的方向来看,走出课本,走出中国,在比较的体系中,或许,会更清晰些。

从迷雾中走来,再向着新的迷雾走去!

(1)(2)

推荐第7篇:中国教育史学习体会Ⅱ

中国教育史学习体会

教育学131

胡雅欣

6202413020

历史既是一门社会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学。在大一下学期,我们新开了一门学科——中国教育史,同时我们也认识了一位新的老师——吴根洲老师。学期已过半,我们接到了简述学习中国教育史的学习心得的任务。

《中国教育史》是我们教育学专业的必修课教材,其主要内容包括从原始时期的教育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我觉得其任务是培养我们系统学习中国教育史的基本知识,了解中国社会如何由原始时期的生产劳动教育变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掌握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各朝代或时期的文教政策、官学制度、书院的发展和相应实行的科举制度等等,深刻认识到各思想家的教育思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首先可以使学生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其次,可以了解到教育发展的总体概貌。而且,通过中国教育史上一些重大历史事件,能起到进一步认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是与非的作用。说不定,因缘巧合,对事件的分析解决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说到中国教育史,我又不禁地想起了自己高中学习历史的日子。那时,因为老师性格喜人,上课轻松诙谐,虽然嘴巴毒了一点,但是在班上的人气依旧超高。因为他,同学们上历史课也可以说是满腔热忱,自己当然也是毫不例外。都说学好一门功课兴趣很重要,可我空有兴趣,不管历史考试准备的好不好,最后总是44分,这真的很邪门。由此,我不得不从理。但是,现在,我又不得不担忧担忧我的中国教育史了。我也只能深吸口气,硬着头皮学了。

其实,吴老师讲课我还挺喜欢的。只是有时候真讨厌自己的专注力不行,坚持了几十分钟之后总会开小差。但我觉得,吴老师的课应该多点互动,尽管老师提的问题大家并不能回答上来或者回答不好。可是我认为课堂互动是课堂教学中不应该缺少的,老师要多鼓励大家回答问题。

中国教育史学到现在为止,我对颜之推的儿童教育感到很佩服。他非常重视儿童教育,尤其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他认为一个人的发展,幼年时期是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长辈应利用这个最好的教育时机,及早地对幼儿进行教育,而且越早越好,有条件的帝王将相之家的早期教育甚至可以从胎教开始。他的理由是儿童年幼时期,心灵纯净,各种思想观念还没有形成,可塑性很大。并且幼年时期受外界干扰少,精神专注,记忆力也处于旺盛时期,能把学习的材料牢固的记住,以至年长时期都不会忘记,而年长以后思想不易集中,记忆力逐渐衰退。与此同时,他还提出在对儿童进行教育时,要遵循严与慈相结合的原则,切忌偏宠,而且还不能忽视道德教育。他的思想一点也不输给西方的一些教育思想家,并且一直很受用。

从教育思想发展的历史来看,韩愈在《师说》的理论上是具有新意的。他否定了“生而知之”,肯定了“学者必有师”。韩愈认为,求师的目的是为学“道”,办法是“学无常师”。他的思想超前,提倡“相师”,确立民主性的师生关系。这都是现今教育所极力希望达到的。北宋王安石所崇尚的实用的教育思想在现今的教育中也得到了实践。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中国教育还是有无尽的变化,但最终还是走到了现在,这个实行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时代,现今追求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时代。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教育会改革的越来越好。

推荐第8篇:中国教育史读后感

《中国教育史》读后感

看到一文,认识到一人,无论其闻名与否,想说起时,总觉得无从下笔。那种置身于茫茫迷雾中的苍茫感,迫使着我在寻找着一条走出的路径。当一种框架的思想在逐渐产生之时,便寻思着构成框架的经、纬与血脉该是什么。于是,史便成为一条清晰经线存在。

照以往的看书习惯的话,估计在规定的时间内难以读完,还会剩下一百多页。没有想太多,或许就是因着一种喜欢的缘故,便只管看了开来。没有想到,提前完成阅读任务。

想起曾经和同事开玩笑地说“要训练提高阅读速度”才能看更多自己想看的好书。现在想来,或许,是因为专攻的缘故,这一想法有希望成为可能。

在读此书的过程中,没有如以前一样同时读几本。而是在看此书很累或没有感觉之时,看一些别的书,这样的阅读体现了主次分明。以一本书为主要内容之时,睡觉前思考与醒来时在被窝里的闲暇便成为了了消化与思考的时间。把一本教材当作小说来阅读,虽然这样的阅读过程会丢失好多,不过,在以理解为主要记忆方式的我而言,或许,这便是对于知识的一种最好吸收方式。不为着什么,只为着自己喜欢,只为着想了解自己想知道的。或许,这样的放松状态下的阅读,因为着专一,而成为一个思考的整体,或许已在大脑中进行了相关的储存。

1换一种眼光看

喜欢中国历史,一直是站在读故事与背诵的角度去看,作来一种静默的知识存放在了脑海里。从教育的角度去看时,体会到的是教育与中国各阶段社会命运的密切联系,特别是在辛亥革命前夕,关于中国教育与革命的关系的实践,证明了教育对于社会经济与政治的依赖、影响与制约。

从儒家思想统治中国的历史,可以看以曾经使中国一度兴盛,一度又因为宋朱理学的灭人欲的极端而成为中国的桎梏。于是,以太平天国的代表的便举着灭孔反儒的旗帜试图把天下大同的理想实现。在事实的不断证明中,作为封建统治代表思想的儒家思想却又被搬了出来。两次鸦片战争的外来侵略,使得清末的洋务运动一度促进了中国的发展。然而,穿着鞋走新路的尴尬终于被新文化运动所替代。换一种眼光看历史,从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规律中,可以看到,每一种教育思潮,或潮起潮落,总是随着社会的现实需要而存在,其适合与否,总有社会这部不断前行的机车来选择或淘汰。由换一种眼光看历史,想到如何换一种数学的眼光来看生活,如何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事件?或许,在以历史,以生活事件为主干,以教育,以数学为辅线,各自构建起一个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的网,是一种转换角度转换眼光的方式。

2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能够成功?

因为有着位于教育先列的教授们所指导,还有着以北师大为代表的相当数量的爱国青年在影响着,实践着。

由新文化运动想起如今所提倡以“尊重个性与自由”的启蒙运动,在那时就提出的“平等、自由、博爱”为何没有真正实现?相隔近一百年的今天,以解放个性为目的文化启蒙运动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吗?

3对康有为,陈独秀等的认识改变。

在以前所学习过的历史中,一直把康有为作为变法失败的逃亡者,而与梁启超作以比较。把陈独秀作为右倾投降主义的一员来看。连同那胡适,也都因被蒙上了一层政治色彩而有着一种近乎于不屑的那种空泛的自尊感。想起那为考学所背诵的历史与政治知识,想想不免有些可笑,或许,那是道德第一的教育需求吧。

推荐第9篇: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1、稷下学宫

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殊办学形式,是学术上百家争鸣的场所,也是当时私学空前发展的一个标志,意味着封建制官学的萌芽。是春秋用士、养士发展而来,是有教师有学生、有教有学的教育机构,属官学和私学合营性质。

2、《论语》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3、有教无类

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教育对象,其基本含义是,不分华夷,无别贵贱,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学力、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不允许的人,都有可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这一教育主张顺应了社会历史进步潮流,打破了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符合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

4、学而优则仕

是孔子选拔人才的方针,是子夏概括的孔子的教育目的。其基本含义是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和选拔能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为平民从政开辟了道路,促进了私学的勃兴,有利于封建官僚制的形成。

5、性善论

中国古代人性论的主要观点之一,战国时期孟子首先提出。性善论就是说人的本性具有善的道德价值,每个人生来就有向善的潜能。性善论是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对后世有重要影响,宋明学者予以改造后,成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正统理论。

6、性恶论

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之一,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战国末荀子倡导这种理论。性恶论以人性本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以人性本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遗传、环境和教育之间的关系,是对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重大贡献。

7、《学记》

《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是战国末期思孟学派乐正克的著作,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最完整的教育学专著,对先秦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作了全面的总结和概括,论述了教育作用、目的和任务,以及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原则和方法以及教师及师生关系,对有关教育学的基本问题都有精辟的论述,奠定了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8、太学

太学的本义就是儒家经典中所说的大学,我国古代官立高等学府,中央官学的核心。大学之名始于西周,是天子之学辟雍的别名。公元前124年,朝廷为五经博士配备一定数额的弟子,就成为汉代太学的开端,以后历代大多都有太学,属中央官学,大学性质。招收学生资格历代多有变化。太学的建立,使地主阶级有了培养统治人才的正式大学,标志着中国古代封建官立大学制度的建立。

9、察举制

是我国汉代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员都可以向皇帝举荐贤士。尤其是各地方长官他们有发现、考察、推荐本地贤士的职责。察举制始于汉武帝时期,是中国科举制度的雏形,奠定了我国国代选士制度的基础。

10、九品中正制

也叫“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施行的一种严格按照门第取士的选士制度,是中国古代选士制度发展的中间环节。由中正官根据士人的家世和德才表现将士人进行评定为九级,朝廷选择前三个品级者授以官职。实质是承认了门阀氏族的特权。

11、三纲五常

是西汉董仲舒提倡的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仁、义、礼、智、信”。董仲舒把“三纲五常”及其相应的忠孝等封建道德说成是上天赋予的,是违背不了的,旨在培养封建阶级统治者的忠臣顺民,为封建社会的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统治提供了依据。

12、《颜氏家训》

颜之推著,用大量的历史和事例阐发深刻道理,是封建时代家训的集大成之作,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部完整而系统地论述家庭教育的封建家庭的教科书,对后世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被誉为“家教规范”。在家庭教育上提出的许多有益思想,直到今天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颜氏家训》又不放弃棍棒教育的主张,使其家教理论有明显的封建专制主义的色彩,体现了其历史局限性。

13、科举制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开始于隋,完备于唐,到1905年宣布废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科举制度使选士有了统一的标准和措施,有利于全国思想的统一和学术的统一,加强皇权,扩大了统治阶级基础,从而巩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制度。

14、《师说》

是唐代教育家韩愈有关教师理论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著作,中心论点是“尊师重道”。他总结和发展了历代教育家关于尊师爱生的思想,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经验从教师的作用、任务、择师标准和师生关系等方面论述了教师问题,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教师理论宝库。

15、六学二馆

唐在隋的基础上设有国子学、太学、西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六学和崇文馆、弘文馆二馆。六学中前三学属普通学校,学习儒家经典。后三学属专科学校,统归国子监统领。崇文馆归东宫直辖,弘文馆归门下省直辖。二馆为收藏书籍、校理书籍和研究教授儒家经典三位一体的场所。充分体现了唐代封建教育的严格等级性。

16、朱子读书法

是由元代程端礼整理归纳的北宋教育家朱熹有关读书的经验及方法。共有六条:

(1)循序渐进,即按篇章的顺序依次阅读;

(2)熟读精思,即对正文及有关注解要熟读成诵,并反复回味,认真思考,理解其真谛;

(3)虚心静虑,即读书不可先抱有成见,先入为主,要不抱偏见,认真取舍;

(4)切己体察,即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反省自我;

(5)著紧用力,即学习不可松懈,应抓紧时间,振作精神,努力上进;

(6)居敬持志,即要抱有远大的志向,消除一切浮躁的心态和杂念。

17、京师同文馆

也称同文馆,是洋务派于1862年在北京创建的培养外教翻译人才的一所外国语专门学校。1867年以后陆续增设近代学科,包括算学、天文、地理、矿学等,才成为名副其实的近代学校。中国近代第一所官办新式学堂,开中国近代教育之先河,1901年并入京师大学堂。

18、《劝学篇》

张之洞于1898年发表,系统阐述了“中体西用”的杨武教育思想,分内外两篇,内篇专讲“中学”,共九篇,外篇专讲“西艺”,共十五篇,目的在于强化封建君主专制,反对政治改革,因而这一主张具有明显的保守性、反动性。但是,这一教育主张在客观上也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

19、《大同书》

康有为最重要的著作,1902年著,共20篇。表现了康有为大同的社会理想与欲实施的政治纲领,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探讨人类社会远景问题的一部名著。充满了民主主义平等的精神,也带有空想社会主义的成分,虽然无法实现,但它对促进中国人民的思想觉悟的提高曾经产生过良好作用。

20、癸卯学制

也称奏定学堂章程,是1904年由张之洞等拟定清政府颁行的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学制系统。是中国第一个经正式颁布并在全国范围内实际推行的学制,它的实行将中国教育推上了近代化的发展轨道。癸卯学制分为纵横两方面。纵的方面把整个学程分为三段七级。第一段初等教育,共三级十三年;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五年;第三段为高等教育共三级十一年到十二年。儿童从七岁入学,到通儒院毕业,共计二十六年。横的方面另有师范教育及实业教育两个系统。

21、壬子·癸丑学制

1912年7月中华民国教育部经讨论形成了壬子学制,于1912年9月3日公布。此后不久,教育部又陆续公布了各种学校令,它们与壬子学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学程18年,分三段四级,三个系统,被称为壬子癸丑学制。承上启下,是对传统的封建教育进行根本性改革的学制,资产阶级性质,在中国教育近代化过程中,起到了除旧布新、继往开来的历史作用。

22、壬戌学制(一九二二年新学制)

1922年诞生的模仿美国的学制,一般称为“新学制”,又称为“六三三学制”。修业年限为:初等教育6年,中等教育6年,高等教育4~6年。大学院年限不定。是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到一个重要阶段的标志。

23、晓庄师范学校

晓庄师范学校原名试验乡村师范学校,是陶行知于1927年在南京创办的学校。在晓庄师范中,陶行知将其教育思想付诸实践,并确立了生活教育理论思想。晓庄师范学校的办学实践虽然短暂,但是它的创办使陶行知确立了生活教育理论思想,具有深远意义。

推荐第10篇:中国教育史论文

浅谈儒家教育思想

摘要:中国是世界公认的四大古国之一,在其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中国式文明,能使中国文明历经千年流传至今,不可否认,教育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中国的教育活动,可追溯到四五千年以前,尤其在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经济政治的改革,在思想意识上和文化教育上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有儒家、墨家、到家等,但对中国影响根深蒂固的,当数儒家。

关键词:教育思想 孔子 孟子 荀子 董仲舒 朱熹 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伟大奠基者。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他的观念体现了历代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他的教育思想在《论语》一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孔子思想的核心,体现在一个字上面——“仁”。孔子一生中有大半的时间,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他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一套正确的学习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内容体系,提出了一系列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典范。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其整个思想体系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孔子在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卫灵公》),类,应作种类、族类、类别解。孔子此语的本义是:教育的对象不分贵贱,不论种类、族类孔子在其一生的教育中都实践着他的这一主张,他的弟子中有富贵子弟、商人、贫农、偷盗者等等。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由于孔子在教育方针上主张“有教无类”,在招收学生时也做到来者不拒,这样,学生之间在年龄、性格、爱好、智力、能力、品德、知识基础、学习态度以及意志力等方面就存在较大的差异。孔子因材施教,所以弟子各有所长。他划分专业,分科教育,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有首创之功。

孔子的这些思想一直影响着我国教育的发展。“有教无类”的思想要求学校的教育要引导一切学生的和谐发展。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这是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的基本品质,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才会赢得学生们的信赖和尊重。“因材施教”的思想要求学校工作者贯彻因材施教,但前提是充分而全面的了解学生基础、求学目标等,以此为依据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实施针对性较强的服务,真正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既要从培养可靠接班人的角度,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又要从培养合格建设者的角度,着眼于社会的发展和学生未来的职业要求,为学生的素质拓展、技能提高提供强有力的指导,为学生的择业、创业及心理健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孔子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且一直影响着当代的学生们。在学习态度上,孔子认为做学问首先在于爱学、乐学,这是关键。孔子是乐学的积极倡导者。他深知,要博学,必须愉快地学,要学得好,必须心情舒畅,所以启发学生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指出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他还把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论语》),他以“知之”、“好之”、“乐之”这三种学习态度相比较,一层一层地深入,说明乐学的效果最佳。孔子在和弟子交流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善于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渗透和指导,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内容。最著名的论述莫过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孟子,继孔子之后,战国时期的又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之后儒家的代表人物,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他的人性论认为人的本性天生是善的,每个人生来就有怜悯同情之心、羞耻憎恶之心、恭敬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四种心事仁义礼智四种道德的萌芽。孟子在教育原则和方法上,孟子提出了:

1、自求自得。

孟子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离娄下》)。也就是君子沿着正确的路子来得到高深的造诣,就是要求他自觉地得到学问。自觉地得到学问就能牢固地掌握它而不动摇,牢固的掌握它而不动摇,就能积蓄深广,便能取之不尽,左右逢源,所以君子要自觉地有所得。

2、循序渐进。

他认为学习是一个自然的

程,有自己的规律,必须循序渐进,不能拔苗助长。他说:“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尽心上》)学习也应该像奔涌的原水一样,注意到每一个知识环节的掌握,注意学习知识的连续性,知道学有所成。因此,不能违背学习规律,否则欲速则不达。

3、专心有恒。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集中精力并专心致志是取得良好效果的有力保证。孟子用下棋的例子,将专心与不专心分析得很深入。

4、因材施教。

孟子是第一个提出人才教育思想的人,他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提出了五种因材施教的方法。有的如同及时雨滋润万物一般,让他尽量吸收,有的方法着重培养品德,有的方法着重培养人的才能,有的仅在于回答问题,有的则不作具体指导,让他明白道理,自己去努力进取。人虽然有善性,但由于客观环境的影响,以及自我修养的不同,就产生了才能的差异,教育者要根据个体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区别对待。

5、启发思维。

他主张:“尽信书,则 不如无书”(《尽心下》)。他要学生有存疑精神。他主张教师要启发和诱导学生,采取“引而不发”的方法,激发学生有进无退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自己解决。教师不能包办代替,“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6、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孟子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面的活动。作为老师,其表率作用非常重要。他继承了孔子“正人先正己”的教学原则。教育者首先要自己受教育,自己明白的道理才能讲给别人听,如果自己还一知半解就讲给别人听,就是误人子弟。

7、进取精神。

孟子的进取精神首先表现在不怕吃苦的顽强精神和自我改造精神。他认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其次,他的进取精神表现为为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生亦我所欲,义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兼得,舍身而取义者也。”他的进取精神还表现于锲而不舍,坚持到底。

孟子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其教育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慎重、批判地继承儒家思想学说和儒家教育遗产,对于我们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化教育体系和教育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孟子的教育思想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知识财富。

荀子,战国末期的儒家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他的教育观不是无源之水,其理论基础是以“性恶论”为基础的人性论学说。他认为人生而有欲,有欲必有求,有求就会有争夺,如果顺从人的本性发展,就一定会行恶。人之所以能为善全靠后天的努力,端正人性,“化性起伪”。他认为只有通过后天的教育,人性才能由恶变善。荀子认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是可以通过积累而提高的,学习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他十分倡导学以致用,非常重视实践的作用,强调认识的目的在于实践。因此在各学科教学中,教师要身体力行,教育学生在学习中,注重实践,知行一致,学以致用,从而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荀子认为,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思考能力,主张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出发,依靠学生学习的内驱,循循善诱,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独立思考,这和现代教学论中强调的课堂教学要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一致的;他主张通过具体形象来晓喻一些道理和事物,引导、启发学生主动探索,以锻炼才能,启发智慧;他主张教师尊重学生的独创精神,慎重对待学生的提问,掌握恰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点拨。作为孔孟的继承人,荀子在教育目的上与先哲保持着一致,即通过教育来培养“士”、“君子”和“圣人”,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所需要的人才。他说:“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由此可见,荀子的教育目的是以教人以礼为出发点的,或者说,他是把礼作为立教的目的。“始乎为士,终乎圣人。”荀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把人培养成“士”、“君子”和“圣人”的,虽然说这种以给统治阶级培养所需人才为目的的教育具有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但是从客观上来说,它确实起到了促进教育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

董仲舒的主要教育思想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注意“中品之人”的教化作用,选用“德育之官”兴办太学。他总结了秦王朝灭亡的教训,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思想,为汉王朝的文化教育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他适应当时政治统一的需要,把战国以来的各家学说以及儒家各派在《公羊春秋》的名义下融会起来,建立了一套“天人感应”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他从“天人相与”出发,论证“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同时又提倡“礼乐教化”,主张兴办太学,求贤养士,实行“量材而授官”,建议“州郡举茂材孝廉”。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文化教育政策,并加以实施。他主张以儒家思想作为统一思想学术的准绳。他认为“天”是主宰一切的有意志的神。帝王“受命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但他指出,政令的统一必须以思想学术的统一为前提。因为儒家最重视正名定分,最适合于封建中央政体的需要,所以董仲舒主张儒家思想作为统一思想学术的准绳,他说:“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以矣。”董仲舒这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建议,被汉武帝采纳,就开了中国封建社会以儒术为“正统”的先河。他从“天人合一”的思想出发,提出“性三品”说,把人分为三等:“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他认为圣人之性为上品,这种人生来就是善的,他们制定的标准和内容,且生而知之,不必受教育。斗筲之性为下品,没有善资,只能采用刑法对待他们,不必进行教育。万民之性为中品,中品之人必须接受教育。因为中品之人既有性善的一面,又有性恶的一面,因此董仲舒尤其重视中品之人的教育董仲舒治学时非常重视独立思考,注意排除外界干扰,专心致志地探究学问。他曾提出学习要“善一”“常一”和“专一”。所谓“善一”,就是要有所专长,专精于一;所谓“常一”,就是要始终如一地努力学习一种学问;所谓“专一”,就是在学习过程中要专心致志。他曾形象地举例说:“是以目不能二视,耳不能二听,一手不能二事。一手画方,一手画圆,莫能成。”由于他一心一意地钻研儒家经典,学识渊博,被时人誉为“群儒之冠”,有“汉代孔子”之称。董仲舒认为帝王要按“天道”的法则来统治人民,应当以德教为主,刑罚为辅。他认为,教育不是只要求教育者履行责任和义务,更不是扩张自己的价值与权力,而是要从尊重他人的价值与权力出发,以“仁者之爱”的情怀去关心爱护他人。他要求教育者必须“躬自厚而薄责于外”,多功自己的恶,少功他人的恶,要自责而不要责人。他说:“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我不自正,虽能正人,弗予为人;人不被其爱,不予为仁。”董仲舒的道德教育不是教育别人,而是“治我”。“治我”要严,待人要宽,否则不是道德教育。董仲舒认为吏为“民之师帅”,教化的统治术能否推行,关键在各级官吏。他要求选用“德教之官”,而不可“独任执法之吏”。他反对当时“任子”和“訾选”的入仕制度。他认为选用官吏应以“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为原则。只有贤能的官吏才能担当起教化人民的职责。于是他又提出了察举和兴办太学这两项政策建议董仲舒认为,朝廷求得贤才最根本、最可靠的方法是兴办太学,通过教育培养贤士。太学设在国都,在朝廷的直接管辖下,聘请高明的教师培养天下的士人,经常的考问他们,以发展他们的才能,这样,英俊的人才就可以得到了。由于太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受过系统的儒家经典的教育,选派他们担任各级官吏,便可以按照儒家的一套统治术去教化万民。所以董仲舒认为,太学是培养人才的场所,也是推行教化统治术的一项根本性措施。

董仲舒的思想,是西汉皇朝总结历史经验,经历了十几年的选择而定下来的官方哲学,对巩固其统治秩序与维护大一统的局面起了积极地作用。董仲舒由教化提出改革吏治,由改革吏治建议兴办太学,培养既忠君又善于治民的官吏,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加强封建中央集权制。他把春秋战国以来所形成的私家养士风气,发展成由封建国家统一的养士制度,对中国古代教育是有贡献的。此后,太学就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学府之一。

朱熹是南宋时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宋代集理之大成者;也是宋以后一位重要的哲学家、影响深远的教育思想家。从学术成就上看,他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也是宋明理学最突出的代表。从他的历史地位和社会影响上看,朱熹在中国古代学者之中,可算是屈指可数的几位伟人之一。

朱熹重视教育对于改变人性的重要作用。他从“理”一元论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出发来解释人性论,提出了人性就是“理”,就是“仁,义,礼,智”封建道德规范的观点。朱熹在总结前人教育经验和自己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对人的心理特征的初步认识,把一个人的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并分别提出了两者不同的任务、内容和方法。

8岁至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朱熹十分重视这个阶段的教育,认为小学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在教育方法上。朱熹强调以下三点:首先,主张先入为主,及早施教。其次,要求形氛生动,能激发兴趣。

15岁以后为大学教育。大学教育是在“小学已成之功”基础上的深化和发展,与小学教育重在“教事”不同,大学教育内容的重点是“教理”,即重在研究“事物之所以然”。大学教育任务也与小学教育不同。小学教育史培养“圣贤坯璞”,大学教育则是在坯璞的基础上“加光饰”,再进一步精雕细琢,把他们培养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在朱熹的教育思想中,道德教育史理学教育的核心,也是朱熹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朱熹十分重视道德教育,主张将道德教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他认为德行对人有重大意义,不仅可以修身,而且还可以推而广之去治人、治国。因此,古代的教育者都把道德教育置之于优先地位。反之,如果缺乏德行而单纯追求知识,人就会像离群的“游骑”,迷失方向,而找不到归宿。

以上列举了儒家教育思想中重要的几个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都各有各的优势,各有各的特色理念。但无论是谁,都逃离不了儒家的中心思想,都有一定的继承和发展。各个思想中都一些联系,不可分割,因为他们始终是属于儒家这一大思想流派。

参考文献:

《论语通释》

袁庆德

《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

陈伟鸿

《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代创新教育的启示》 杨柱 《论语集注》

朱熹 《论语解说》

罗炳良 《孟子现代读》

东方桥

《孔孟名言录》

张念宏

《荀子研究》 杨筠如 《荀子·劝学》 荀子

《先秦七子思想研究》

童书业

《董学探微》

周桂钿

第11篇:中国外语教育史

中国外语教育发展史

“中国外语教育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其独特地位。中国第一所学校是外语学校, 1862 年办的京师同文馆。中国共产党早在其成立前办了一所外语学校, 1920 年的上海外国语学社, 学生有刘少奇、任弼时、肖劲光、柯庆施、曹靖华⋯.等。外语教育是我国和世界各国交往的桥梁工作。”其历史可上溯到元朝。

元朝(1280~1368) 是我国以蒙古贵族为统治核心的封建王朝。元朝政府将其统治下的人民分成四等: 一等是蒙古人; 二等是色目人(包括回回、哈剌鲁、钦察、斡罗思) ; 三等是汉人(包括契丹、女真、高丽等族,) ; 四等是南人(也就是南宋遗民) 。元代将中央学校分为三类:一为“国子学”, 主要教授儒家学说, 创立于元世祖至元九年(公元1269 年) 。二为“蒙古国子学”, 创立于元世祖至元十一年(公元1271) 。规定蒙古学生70 人, 色目学生20 人, 汉族学生60 人, 共为150 人。以学习蒙文译为《通鉴节要》为主, 兼学算学。学成考核, 精通者量授官职。三为“回回国子学”, 创立于元世祖到元二十六年(1289 年) , 学生人数定为50 人。限公卿大夫及富民子弟入学。所学的不是蒙古文, 而是亦思替非文(即波斯文) , 以培养官衙译史人才为目的。学科授以回回文文字为主, 专以培养诸官衙译史人才为目的“亦思替非为波斯古代都城之名, 亦思替非文字者, 波斯文字也。回回国子学者, 教习波斯文字者也。元时所谓回回文字,实波斯文字。”(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 元代以后, 明代教习外语的学校主要是“四夷馆”。据《明史》卷七十四《志》第五十载: “自永乐五年(公元1407 年) , 外国朝贡, 特设蒙古、女直(女真———笔者注下同)、西番(西藏)、西天(印度)、回回、百夷(傣族)、高唱(维吾尔)、缅甸八馆, 置译字生、通事, 通译语言文字”。但此时八馆是以翻译语言文字为主, 因而还不是真正的外语学校, 而是翻译机构, 如翻译局。直到明代宣德元年(1426 年) 才“兼选官民子弟, 委官教肄, 学士稽考课程”。明代永乐年间, 由于郑和、侯显相继出洋和出访后交往的增多, 外语教学受到重视。清初改名为四译馆,乾隆十三年(1748 年) 合并八馆为西域、百夷二馆。

明代之后, 清政府开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俄语学校———俄罗斯文馆。关于俄罗斯文馆建立和发展有许多种说法, 其中记载较详而可信的是《康熙四十七年三月, 设立俄罗斯学之上谕奏事档》。1689 年在中俄尼布楚条约谈到时, 曾出现过葡萄牙人徐日升和法国人张诚担任翻译, 这两人暗地里和俄国使团戈洛文“里通外国”, 受贿徇私, 出卖机密, 损及中国的根本利益。这只是一例, 清政府从17 至18 世纪初主要用西欧各国传教士和在中国的俄国商人、学生、战俘担任中俄之间翻译工作, 这种有损中国利益的事不断发生。康熙考虑到中俄交往之事日增, 应培养自己的俄语翻译, 可防止外国人从中捣鬼。康熙四十七年(1708 年) 三月初八日, 于是在南苑召见大学士马齐, 令其“询问蒙古旗内有愿习俄罗斯文者, 具奏”。十二日, 马齐回奏已得7 人, 康熙认为“甚少”, 令马齐“再于八旗蒙古、汉军内”征集。至二十一日, 征得“愿习俄罗斯文语之监生、闲散子弟等六十八名”。当日, 马齐即赴畅春园面奏。康熙下旨: “均令习之”。并命马齐立即着手选择教师和校址, 确定管理体制。经中俄双方协商, 俄方派俄商人瓦西里担任教习,并选定在俄国商团所在地俄罗斯馆(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士团驻地———北京东直门以北胡家圈胡同) 内于康熙提出要办俄罗斯学馆后的

第十六天就正式开学。但开学不足两个月, 由于俄国商团离京回国, 教师瓦西里辞职。马齐于上奏, 建议从镶黄旗满洲俄罗斯佐领中遴选“善于俄文者, 派为教授”, 康熙准奏。选定俄罗斯佐领库兹马和伊凡两人任教, 校址拟迁往左翼马市西北大佛寺内, 从此以后, 这所俄语学校走上正规。但到康熙五十年(1711 年) 三月二十八日, 库兹马、伊凡以及后来任教的雅科夫等3 人主动提出, 他们都是生长在中国的, 俄语水平不高, 教了3 年之后深感难以继续执教。上谕可于盛京(即现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在投降中国的俄罗斯军人中招聘。俄国斯人尼堪经考核后录用。经近3 年的学习, 清廷举行考试, 在68 名学生只留下27 人继续学习。此后, 俄罗斯文馆的学员基本上保在25 至27 名学员, 另有少数候补学员, 在正式学员升迁或病故等情况, 即于递补。从康熙五十年五月初一日起, 为使师生安心教学, 清政府按月每人给钱两千。清廷为免除“俄文学生无一正途, 不肯勤学”的后顾之忧, 决定“每人授给一职”, 即俄文学员在校学习期间即特授一官职。俄罗斯文馆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 由原属内阁典籍厅升级改属内阁管辖, 更名为“内阁俄罗斯文馆”。并移址到“东华门外北大街俗名北池子”。

另一资料记载, 俄罗斯文馆是培养清政府同俄罗斯政府办理外交和商务官员的学校, 并非单纯培养翻译。每5 年进行一次考试, 按成绩分成3 等: 一等授七品官, 复试仍一等者授以主事的实职; 二等者授九品官; 三等者留馆继续学习。正因为考试和升迁结合, 因而这种考试的要求比较严格。俄罗斯文馆到1860 年中俄北京条约签订之后, 根据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之请, 开始增设别的外语, 从开办起历时154 年, 最后并入京师同文馆。京师同文馆的创建开始了我国外国教育全新的时代。

从京师同文馆成立(1862 年) 至今的140 多年的中国近现代史中外语教育出现六次高潮, 每次都处于中国历史的转折关头, 都起了重大推进历史的作用, 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第一次高潮从1862 年至19 世纪末。在1862年设立京师同文官之后, 1863 年在上海成立了上海广方言馆, 1864 年广州设立了广州广方言馆, 1893 年在武昌设立自强学堂, 这4 所外语学府设立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昌四座中心城市形成一种甚具气势的外语教育格局。同时办起了一批军事学校和科技学校如福建建船政学堂(1866 年)、上海江南制造局的机器学堂(1867年)、天津电报学堂(1879 年)、上海电报学堂(1880 年)、天津水师学堂(1881 年)、天津武备学堂(1886 年)、湖北武备学堂(1895 年) 等。这类学堂大多聘请外籍人员用外语授课, 学生入学后均需先学外语; 在正式上课时, 外语也是重要的课目。所以形成这种局面是由当时的洋务运动的需要。1894 年至1895 年甲午战争爆发, 清政府惨败, 洋务运动破产。光绪、翁同、康有为、梁启超等掀起维新运动, 维新首先从教育入手主张废科举, 办学堂, 按清光绪二十八年、二十九年所颁布的“壬寅”、“癸卯”学制中, 中学堂以上均开设外语课, 因而我国大中学普遍开设外语课应以1903 年为起点。当时正处于清廷濒临崩溃的转折时期。在这个高潮中产生了严复、颜惠庆、顾维钧、邓世昌等一批历史人物。

第二次高潮在1919 年前后。这次高潮的形成和出国留学有密切的关系。1911 年清华学堂的成立是个重要的标志, 清华的方针是“所有办法均照美国学堂, 以

便学生熟悉课程, 到美入学可无扦格”。根据这一方针在校内英语取代了汉语, 除几门国学课程(国文和中国史地) 外, 其余课程全用英语讲授。清华学堂成立之前, 相当多的教会大学已经是“根在国外、权在教会、西人为主、外国方式。”我国一批学术界的巨子都从此而出, 如竺可桢、茅以升、严济时、胡适、赵元任、林语堂等。不仅如此, 由于赴欧勤工俭学运动开展, 各种外语(尤其是法语) 短期培训在全国大中城市如雨后春笋。俄语学习也由于1920 年上海外国语学社的成立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当时留学热是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中国青年通过留学到世界各国去寻求救国图强,报效祖国的方法和途径。我国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邓小平、刘少奇、朱德⋯.等都是在这一高潮中接触外语, 出国留学的。

第三次高潮是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抗日战争后, 中国往何处去的问题是面临必须抉择的问题, 外语学习又一次掀起一个高潮。国民党统治区的英语教学和解放区的俄语教学都备受重视, 都有一些前所未有的措施。1948 年这时全国大陆即将解放, 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将告结束, 1948 年3 月5 日在南京中央大学校友会礼堂举行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的成立大会, 选举产生了由范存忠、沈同洽、陆殿扬、张士

一、初大告、柳无忌、朱光潜、钱歌川、吕叔湘、陈福田、任泰、袁家骅等21 人为理事, 潘家洵、谢文炳、温源宁等9 人为候补理事的理事会; 由杨宪益、曹未风等7 人为监事、沈开骥等3 人为候补监事的监事会。甚至到1948 年12 月, 国民党政府还公布了一份《初、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在解放区也是在1948 年6 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外事学校, 由中央外事组领导。在东北,1946 年6 月, 延安外国语学校经中共北满分局书记陈云等同志讨论决定在哈尔滨复校, 定名为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附设外国语学校, 由总部参谋长刘亚楼任校长。

第四次高潮是新中国成立初期, 在全国范围内兴起的“俄语热”。这是俄语一支独秀的学习外语的高潮, 是由当时“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政策所决定, 当时中苏关系的实际发展也确有需要。这第四次学习俄语的高潮是在广原的思想基础上开展, 这个思想基础就是对党和新中国的拥护和热爱, 对社会主义的向往和憧憬。当时流行着一句口号“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 学习了俄语就可以直接接触苏联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 直接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 把学习俄语作为一种要求进步, 响应党的号召, 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行动, 因而不仅青少年学者, 包括许多学有所成的专家、教授如马寅初、朱光潜等也不例外。这种精神在表现英语学子对朝鲜战争的态度上: 开展抗美援朝运动后, 北京、上海外国语学校的英语学生踊跃报名参军, 英文部的男生几乎全部获准赴朝, 参加对美军俘虏的教育管理工作。周珏良教授也赴朝。1951 年1 月华东上海、江苏、山东、安徽、福建等地参加抗美援朝军事干部学校英文学员达500 人, 分配到北京外国语学院校学习英语、法语、德语, 按调干待遇, 其中不少后又陆续派出国学习。这批学生中不少人成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和外语教育事业的骨干, 成为驻外使节和著名外语专家、学者。

第五次高潮出现在1964 年, 具体标志是《外语教育七年计划纲要》的制定。这是在“三年困难时期”之后, 我国的国内外形式好转, 我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国际活动日益增多, 急需大力抓好外语干部培养的应急措施。为外语教育的发展

由党中央国务院来制定发展计划, 在中外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遗憾的是中国计划仅仅实施了两年, 就被十年浩劫所中止, 不仅没有得到应有发展, 而且遭到了史无前例的破坏和摧毁。

否极泰来, 1976 年10 月粉碎四人帮, 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 开创了中国历史的全新的时代, 也给中国的外语教育带来全面、持续的新的高潮。以前的高潮往往更多地和外交直接相关。这次的高潮远远地超出了外交领域, 而是为中国走向世界, 让世界了解中国, 扫除语言上的障碍。在所有领域中, 铺设中外交往的语言通道,外语教育则正如张奚若所说的“外语教育就是中外友好交往、合作的桥梁工程”。中国外语教育长期以来备受各方面的重视和关怀, 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以来, 几乎事无大小都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支持和指导。中国外语教育也凝聚着几代各方面人士的关注。中国新闻出版事业先驱邹韬奋亲自参加过外语教学, 在推广直接教学法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中国语言学的大家吕叔湘先生写下一本《中国学英文》, 出版于解放前。1962 年再版改名为《中国人学英语》, 是本难得的、指导英文学习的好书。

中国的外语教育不仅局限于专业, 与留学事业紧密相关, 而且中国的外语教育还直接影响到各门学科, 不论文、理、农、工、医、政、法、财, 掌握一门外语或几门外语就如虎添翼, 这可以说既是专业, 又是其他专业的工具, 对近现代中国其他专业学科起着不同意义和作用。外语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现在我国不少大学本科外语专业人才活跃在外语、外交、外贸、教育、文艺、金融、新闻、社科研究、旅游以及各口、笔翻译部门, 甚至体育和广播电视等领域。

第12篇:中国教育史 笔记

中国教育史笔记

1、四书为儒家主要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为儒家经书《诗》、《书》、《礼》、《易》、《春秋》。

2、西周的教育制度是“学在官府”, 官师合一,政教一体是“学在官府”的重要标志。西周学校的教育内容涉及很多方面,特别重视道德教育,以“明人伦”为其核心。“六艺”教育是西周教育的内容和标志,这些教育内容都是由造就“修己治人”的治术人才的总目标决定的。西周天子所设的五学中的中心学校是辟雍(太学)。

3、春秋时期齐国创建的著名高等学府“稷下学宫”,实行教学、研究与咨议相结合。

4、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的社会原因是士阶层的崛起和百家争鸣。战国时期并称显学的两大学派是墨家学派和儒家学派。

5、《史籀篇》是著录于史册的最早的蒙学教材。(中国最早的一部字书)

6、夏代是我国奴隶制学校教育的创立的开端。夏代学校序的主要内容是军事教育

7、《弟子职》是稷下学宫的学生守则,也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较完备的学生守则。

8、《书》即后世儒家称之为《书经》,又名《尚书》,它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我国最早的一部资料汇编,保存着有关殷周二代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方面的重要资料。

9、《春秋》又名《春秋经》,它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史。《大学》中提出大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至善。

10、《学记》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系统的教育理论著作。主要论述教育的实施,其着眼点偏重于教育过程内部的关系。

11、汉代太学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官立大学制度的确立。

12、汉代文教政策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元五年,汉武帝将儒家经典列为官学,设立五经博士。完成了史称“罢黜百家,表彰六经之举,”标志着“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

13、汉代教育体系可分为中央官学和私学两大类。中央官学包括太学、鸿都门学、四姓小侯学(官邸学)、文翁兴学。文翁兴学是汉代最早的官方办学举措,比太学的兴办还要早十余年,它又是汉代地方官学的先导。

14、汉代的人才选拔制度是察举制。魏晋南北朝选拔人才的制度是九品中正制,它始于魏,行至南北朝,到隋朝被科举制所代替。

15、鸿都门学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所文艺专科学院。它的设置还为后代各种专门学校的开设开辟了道路。

16、三国时期的刘劭所著的《人物志》是我国整个封建社会时期一部不可多得的人才教育学著作。

17、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庭教育的代表作是颜之推的《颜氏家训》,这是中国第一部以论述儿童教育为主的专著。

18、秦统一中国后采用的治国指导思想是法家;我国封建官学的昌盛时期是唐朝。

19、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开创了中国考试制度的新纪元。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选士制度。

20、科举考试采用八股文作为专门文体的是明清。唐代的文教政策是“重振儒术,兼重佛老”。

21、学规是书院教学的总方针。宋代最著名的学规就是由朱熹制订的“白鹿洞书院揭示”,这是后来书院学规的一个范式本。

22、完成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特定官方哲学理学启示的南宋教育家是朱熹。

23、韩愈《师说》提出“择师”的根本标准是“道”。

24、宋代的重文方针成为整个文教政策的基础和核心。

25、三舍法的实质是用太学升舍的办法代替科举考试,将育人的学校与选人的科举并为一途。

26、宋初著名的六大书院:白鹿洞书院(江西庐山)、岳麓书院(湖南岳麓山)、应天府书院(河南商丘)、嵩 1

阳书院(河南登封太石山)、石鼓书院(湖南衡阳石鼓山)、茅山书院(浙江江宁府三茅山)。

27、明代以程朱理学作为文教的指导思想,崇理学、创八股,实行文化专制。

28、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他的主张是中国近代教育思想领域“中学与西学之争”的开端。其代表著作《海国图志》,共六十卷,是一部中国最早研究世界历史、地理及其他情况的系统著作。

29、张之洞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是我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制度的重要奠基人,其代表作是《劝学篇》,成为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的纲领。

30、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的制定,是在张之洞的直接参与下完成的,对清末的教育有一定的影响。而由他主持制定的“癸卯学制”则是由国家正式公布在全国施行的中国近代第一个学制,标志着中国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

31、洋务派举办的新式教育主要包括新学堂和留学教育。中国近代的留学教育始于1872年,最早提出建议的是容闳,他是中国第一位毕业于美国大学的学生。

32、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最先制定的系统的学校制度是1902年“壬寅学制”;

33、科举制度的废除,标志着长期封建时代的旧教育在形式上宣告结束,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教育制度在逐步形成。

34、1912年9月3日,颁布《学校系统令》,称为“壬子学制”1913年,教育部陆续颁布各级各类学校法令,补充了这个学制,逐步形成了一个新的学制系统,称为《壬子•癸丑学制》。

35、《壬子·癸丑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学制。《壬子·癸丑学制》的颁行,体现了资产阶级对教育改革的要求,标志着西方教育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36、“壬戌学制”1922年颁布,亦称“新学制”。

37、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1936年创办于陕北瓦窑堡,初称抗日红军大学,是为继续培训红军干部而创办的,是抗日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培养干部最多的大学。

38、陕北公学(简称陕公),1937年成立于延安。主要培养行政干部,民运干部和文化工作干部。

39、鲁迅艺术学院(简称鲁艺), 1938年4月成立于延安。主要培养抗战所需的文艺工作干部。

40、延安大学成立于1941年。1944年5月,行政学院、鲁迅艺术学院相继并入。这是解放区第一所工、农、文、理、医、艺的综合性高等学校。

41、首先提出把教授法改为教学法的教育者是陶行知。

42、1929年,梁漱溟在河南辉县创办“河南村治学院”,他是乡村建设实验的主要代表人物。

43、革命根据地的教育主要包括干部教育、群众教育、儿童教育

44、1877年,在华基督教传教士于上海举行了第一次传教士大会,各教派联合组成了“学校教科书委员会”,负责为教会学校编写、出版教科书,并规定以宣扬基督教为编写的“最重要”原则。1890年,在华基督教传教士又在上海举行了第二次大会,并进一步明确议订传教士利用教育作为侵略工具的重点。这次大会将“学校教科书委员会”改组为“中华教育会”。

名词:

1、“有教无类”: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教育对象,主张打破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不论贫富、贵贱以及“国别”,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

2、京师同文馆:1861年由清政府在北京设立,并于1862年正式开学。它是清末洋务运动的产物,是带有某

近代新式学堂的诞生。它最初是一所外国语专门学校,目的是培养清政府所需要的外事专业人才。1867年以后陆续增设近代学科,包括算学、天文、地理、矿学等,才成为名副其实的近代学校。1901年并入京师大学堂。

3、“朱子读书法”: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强调读书穷理,认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他的弟子汇集他的训导,概括归纳出“朱子读书法”六条,即①循序渐进 ②熟读精思③虚心涵泳④切已体察⑤着紧用力⑥居敬持志。

4、书院:是我国古代社会(主要是宋代以后)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从唐末五代至清末,存在了一千多年。它是以私人创办为主、积聚大量图书、教学活动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高等教育机构。

5、所谓科举制度,就是以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封建国家所需要的官吏的一种制度,它始于隋朝,完备于唐,中经宋、元、明、清,一直到清末废除,在我国历史上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对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简答:

1、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①原始社会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因此教育也没有阶级性。

②原始社会教育的目的是为生产斗争和社会生活服务,基本内容是传授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及社会生活常识.

③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没有专门人员和专门机构。

④教育手段是通过语言,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或①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②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

③教育内容的局限性和发展性。④教育方式以口耳相传和模仿为主。

2、学校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①社会生产日益发展,有可能使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专门办教育和接受教育;

②社会事务日渐复杂,需要培养专门人员进行管理;

③文字的产生,文化知识更加丰富,有了更便利的学习条件和更丰富的学习内容。

3、秦代文教政策

(1)“书同文”“行同伦”即推行共同文字、规范统一的社会伦理和行为习惯的政策。

(2)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3)“颁挟书令”和“禁私学以吏为师”的政策,导致“焚书坑儒”

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制度。

①国子学与太学并列;②专科学校的产生; ③重视设立郡国学校;④私学与家庭教育的发展。

5、唐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特点

①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完备的封建学制体系;

②学校与科举的关系极为密切;

③扩大了国际国内文化教育的交流。

6、王安石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

①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②整顿地方学校;

③颁定《三经新义》,统一学校和科举内容;

7、洋务教育主要内容

主要有两方面内容:开办洋务学堂和派遣留学生。创办了外国语学堂,培养翻译人才;创办工业技术学堂,培养科技人才;创办军事学校,培养军事人才。

论述题:(自行组织答案)

1、书院教育教学的特点,对现代教学有什么启示?

特点:

第一,书院既是教学机构,同时又是学术研究机构。实行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学术研究是书院教育教学的基础,而书院的教育教学又是学术研究得以传播和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是书院制度一个最突出的特点。

第二,书院允许不同学派学者莅临讲学,重视学术交流,开展争辩,使书院成为一个地区的教育和学术活动中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百家争鸣”的精神。这是书院区别于一般学校的重要标志。

第三,书院的教学实行“门户开放”,不受地域限制。书院有名学者讲学,其他书院和外地书院的师生前来听讲,来者不拒;慕名师不远千里前来听讲求教者,书院热情欢迎,并给予周到安排。

第四,书院以学生个人读书钻研为主,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书院教学多采问难论辩式,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

第五,书院师生关系密切,比较融洽,感情相当深厚。

2、洋务教育的历史地位及意义。

洋务教育具有深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色彩,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的开端,它是在不改变封建教育的根基的基础上,增添些西方新教育的因素。从中国教育的演进来考察,洋务教育,办了中国第一批新式学校;“西学”如数学、天文、物理、化学等被正式列入教学内容;培养了一批近代第一批新式知识分子等。洋务运动教育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地位也是不能忽视的。

意义:

第一、机械、造船、铁路、邮电、采矿、医学等学堂的开办,使我国有了近代第一批科技人才;

第二、培养了我国第一批企业管理人才,他们是中国第一批掌握现代管理知识的科技人才;

第三、培养了中国第一批海军人才,有些人在中国近代海军中占有重要地位;

第四,培养了中国第一批外交人才。在外交频繁、交涉日广的情况下,初步改变了外交上受外国人愚弄的境地; 第五,经过留学生的介绍,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和哲学思想,促进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留学生严复第一次系统地翻译了许多西方资产阶级的著作。如赫胥黎的《天演论》、亚当斯密的《原富》、孟德斯鸠的《法意》等。这些译著对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起了巨大的作用。

3、清末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点。

基本内容:

①新学制的建立;

②废除科举制度;

③教育宗旨的制定;

④教育行政机构的设立;

4、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P411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它最初是以乡村教育的形式出现的,后来陶行知将其作为一种与传统教育、旧教育、富人教育相对立的新教育和穷人教育,集中反映了他在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反映了他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的教育理论的努力。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可见,\"生活即教育\"的基本含义:第一,\"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第二,\"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

2、“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陶行知认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就是学校,如果从大众的立场上看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生活是大众唯一的教育。统治阶级、士大夫为何不承认此,是因为他们有特殊的学校给他们的子弟受特殊的教育。陶行知反对这种特殊的不平等的教育,提出\"社会即学校\",以此来推动大众的普及教育。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在于要求扩大教育的对象、学习的内容,让更多的人受教育。他指出:\"我们主张 \'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 \'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 \'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学生、先生可以多起来。\"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的主张和\"生活即教育\"一样,也在于反对传统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相脱节、相隔离。他认为\"学校即社会,就好象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里一样。它要以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所有的一切东西都吸收进来,所以容易弄假\"。而且这种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成了一道高墙\",把学校与社会生活隔开了。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他任意翱翔\",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

3、“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

\"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事怎样做便傅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值得指出的是:\"教学做合一\"的\"做\"与杜威\"从做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首先,陶行知所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其次这个\"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陶行知指出:\"教学做合一既以做为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阳明东原的见解颠倒过来,成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认为\"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获\"。

第13篇:简明中国教育史

简明中国教育史复习提纲

一、选择10个10分

二、名词解释5个20分

三、简答5个30分

四、论述2个40分

第一章

(了解)1.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①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

②教育的社会性和公共性;

③教育内容的局限性和发展性;

④教育方式以口耳相传和模仿为主。

2.古代学校的萌芽:①成均②庠(我国五帝时代已有大学,最早出自董仲舒)

3.西周教育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4.学在官府的教育体制概况:

5.学在官府的特点:①官师不分

②教育机构和行政机构不分

第二章

(了解)1.官学的衰落直接原因:①世袭制度造成贵族不重视教育

②贵族统治力量衰落

③由于王室、诸侯都在忙于战争,社会*,无暇顾及学校

2.私学兴起的原因:①官学衰落②学术下移③士阶层的崛起

3.“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解释: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后来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是教育

和学习的结果。

4.私学产生的意义:①私学使学校从王宫官府中解放出来,进一步完成了教育的独立化和

专门化。

②私学扩大了教育对象。

③私学使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得到了新的发展。

④产生了一大批私学大师和教育著作。

5.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6.孔子教学内容论有三方面的特点:①偏重社会人,宗教成分较少

②偏重文事、轻视武事。

③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自然知识比较贫乏,涉及生产

技术和理论性的知识的研究与传授较少。

7.孔子关于教师的论述: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②热爱学生,对学生无私无隐;

③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8.孟子名轲,战国中期鲁国邹人。主张“性善论”。

第14篇:《中国教育史》读书笔记

《中国教育史》读书笔记

《中国教育史》是由孙培青主编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出版的一部有关于中国教育发展历程的学习教材。本书按各个社会形态的发展附段分章,把各时代各阶级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都放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历史条件下进行考察,以揭示其内在联系。阅读本书有助于对中国教育发展史宏观把握,将各个朝代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形成一定的系统,详细的掌握有关于中国教育发展史的脉络。

一、语文独立设科的简要过程

人类历史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自从语言和文字的产生之初,以“语言文字”为内容的“教”和“学”活动就从未停止过。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语文教育。“语言”和“文字”除了有传授统治者所需的政治文化方面上层建筑的理论的作用之外,人民大众也有借助语言文字传授生产知识和劳动经验的需求。于是语文教育从最初只有官府贵族才能接受逐渐文化下移到民间,使普通民众也有机会接受到关于基本语言文字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从孔夫子到汉代董仲舒,宋代的朱熹,明代的王阳明,清代的颜元等等,语文教育经过无数教育家的继承和发展变革,逐渐变成中国教育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部分。但是人们把“语文教学”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来看待和研究的历史却是十分短暂的。

近代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压迫的水深火热之中,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世界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了“语言文字”分科教学这种教学方法。

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产生了中国历史上的新系统教学。八门必修课中首次出现关于语文教学的“读经讲经”和“中国文学”课程。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呈报并咨行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及课程标准》。规定小学到大学都开设国文课。语文教学就不仅形成独立一门学科,而且形成了独立的系统。

1919年“五四”运动提倡白话文。教育部从法令上规定了白话文在语文教学中的合法地位。至此,语文学科的体系基本固定,在此基础上不断改革和发展,形成了今日所见语文学科之规模。

二、陈鹤琴“活教育”思想对语文学科教学的影响

纵观中国教育思想史,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即融合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精华,又克服了实用主义教育的不足,对现代语文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活教育”的目的论

“活教育”的目的有三方面,即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活教育”理论认为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是因为人具有社会性,人难以离开社会而独自存活。教育的第一个重要目的使社会化,融入社会环境,参与社会生活成为“社会人”。不仅做“社会人”,还要做特定历史社会环境的人,即做中国人。教育要使人传承中国文明、了解中国历史、热爱祖国、关心祖国命运、团结同胞、以自己

的力量促进祖国的繁荣富强。在近代中国的特殊遭遇下,时代赋予教育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能承担救国救民任务的人,要求青年具有时代精神,将知识用于实践,成为具有健全身体、建设能力、创造能力、合作精神和服务意识的现代中国人。“活教育”的目的反映到语文教育中来就体现了语文课程独特的德育功能。语文学科不仅传授给学生基础语文基础以及语文能力,还在情感道德价值观方面积极引导学生上进,成为对社会负责的现代中国人。

2.“活教育”课程论

“活教育”主张把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学习。突破书本教育的形式僵化,脱离事实的弊端,将学生引向大自然中寻找“活教材”。这样适应了儿童生活经验与兴趣,逐渐扩大和丰富了儿童对自然以及社会的了解,使儿童获得真实亲切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儿童能够自主投入到学习之中。与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相一致,把儿童培养成为能够投身实践的实用型人才。在强调向自然学习的同时,“活教育”思想并不机械否定书本知识,也十分重视教材的内容。认为学生系统学习书本知识是获得间接经验的途径,而这种间接经验的习得能够有效的指导实践。认为学校教育是自然社会、书本知识的辩证统一体,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贯彻中创造性的运用知识以解决实践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活教育”的课程论反映到语文教学之中即体现了语文课程资源的涉猎广泛,又体现了语文教学要在教材与实践的共同作用之下发挥作用。

3.“活教育”教学论

“活教育”的教学基本原则明显受到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基本教学方法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以“做”为学生学习的基础,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提倡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教师就应该放手让儿童自己实践。只有儿童做了,才能与事物有直接接触,才能真正了解事物的过程和本质,由此产生兴趣,启发学生自己思考问题,探究发现解决问题,发现“真的世界”,形成对理论知识的独特理解并内化为自己知识逻辑体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由于儿童经验不足,目的不明确,无正确的理论指导,不能放任学生完全成为学习的中心与主体。突出教师正确引导和有效辅助的地位和作用。

总之,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调动学生积极性,反对机械的“灌输式”教学,批判传统教育中忽视儿童生活和主体性等弊端,吸取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合理内核,同时也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进行取舍和补充,是一种有改造有创新的新形教育思想,对现代的语文教学乃至整个教育改革都产生了及其重大的影响。

第15篇:中国化学教育史(讲稿)

中国化学教育史(讲稿)

化学的历史渊源非常古老,可以说从人类学会使用火,就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践活动。我们的祖先钻木取火、利用火烘烤食物、寒夜取暖、驱赶猛兽,充分利用燃烧时的发光发热现象。当时这只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化学知识的形成、化学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它的发展,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历史的前进。化学发展,主要经历以下几个时期:

(一)化学的萌芽时期:从远古到公元前1500年,人类学会在熊熊的烈火中由黏土制出陶器、由矿石烧出金属,学会从谷物酿造出酒、给丝麻等织物染上颜色,这些都是在实践经验的直接启发下经过长期摸索而来的最早的化学工艺,但还没有形成化学知识,只是化学的萌芽时期。

(二)炼丹和医药化学时期:约从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1650年,化学被炼丹术、炼金术所控制。为求得长生不老的仙丹或象征富贵的黄金,炼丹家和炼金术士们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验,而后记载、总结炼丹术的书籍也相继出现。虽然炼丹家、炼金术士们都以失败而告终,但他们在炼制长生不老药的过程中,在探索“点石成金”的方法中实现了物质间用人工方法进行的相互转变,积累了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条件和现象,为化学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当时出现的“化学”一词,其含义便是“炼金术”。但随着炼丹术、炼金术的衰落,人们更多地看到它荒唐的一面,化学方法转而在医药和冶金方面得到正当发挥,中、外药物学和冶金学的发展为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准备了丰富的素材。

(三)燃素化学时期:这个时期从1650年到1775年,是近代化学的孕育时期。随着冶金工业和实验室经验的积累,人们总结感性知识,进行化学变化的理论研究,使化学成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这一阶段开始的标志是英国化学家波义耳为化学元素指明科学的概念。继之,化学又借燃素说从炼金术中解放出来。燃素说认为可燃物能够燃烧是因为它含有燃素,燃烧过程是可燃物中燃素放出的过程,尽管这个理论是错误的,但它把大量的化学事实统一在一个概念之下,解释了许多化学现象。在燃素说流行的一百多年间,化学家为解释各种现象,做了大量的实验,发现多种气体的存在,积累了更多关于物质转化的新知识。特别是燃素说,认为化学反应是一种物质转移到另一种物质的过程,化学反应中物质守恒,这些观点奠定了近代化学思维的基础。这一时期,不仅从科学实践上,还从思想上为近代化学的发展做了准备,这一时期成为近代化学的孕育时期。

(四)定量化学时期:这个时期从1775年到1900年,是近代化学发展的时期。1775年前后,拉瓦锡用定量化学实验阐述了燃烧的氧化学说,开创了定量化学时期,使化学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19世纪初,英国化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接着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概念。自从用原子-分子论来研究化学,化学才真正被确立为一门科学。这一时期,建立了不少化学基本定律。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和维勒发展了有机结构理论,这些都使化学成为一门系统的科学,也为现代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科学相互渗透时期:这个时期基本上从20世纪初开始,是现代化学时期。20世纪初,物理学的长足发展,各种物理测试手段的涌现,促进了溶液理论、物质结构、催化剂等领域的研究,尤其是量子理论的发展,使化学和物理学有了更多共同的语言,解决了化学上许多未决的问题,物理化学、结构化学等理论逐步完善。同时,化学又向生物学和地质学等学科渗透,使过去很难解决的蛋白质、酶等结构问题得到深入的研究,生物化学等得到快速的发展。 而我国的化学是从欧洲化学传入中国,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从明朝末年到鸦片战争为第一阶段,传入的是欧洲的旧化学;鸦片战争以后为第二阶段,传入的是新化学,即科学的化学。

一、中国近代化学教育 1.中国化学教育的萌芽时期

传播的途径主要有翻译和教育两个方面。在翻译方面,最早且成绩卓著的是上海江南制造局,突出的人物是中国化学启蒙者徐寿。江苏无锡人。19世纪60年代,太平军攻打到苏州、无锡,建立了政权,徐寿改习所谓格致之学。1855年后的几年,徐寿去上海从合信的《博物新编》中学到一些化学知识,并且做了一些化学实验。1861年,由于徐寿“能晓制造与格致”而被吸收到曾国藩手下当幕僚。1867年徐寿入上海江南制造局,对船炮、枪弹有所发明,能自制强水、棉花(即硝棉)、药汞(雷汞)等等。但徐寿对近代中国科技发展的贡献主要还在于译书,前后达17年之久。

徐寿与英国人傅兰雅合作翻译的书籍共13种,其中大多数是化学著作。《化学鉴原》(1877年)影响较广,书中概述一些化学基本原理和重要元素的性质,对西方近代化学知识在我国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化学鉴原续编》,内容是有机化学方面的知识;《化学鉴原补编》是专论无机化合物的。还有《化学求数》(定量分析)、《物体遇热改易记》(物理化学的初步知识)等书。再加上徐寿儿子徐建寅译的《化学分原》(定性分析)和汪振声译的《化学工艺》(制酸、制碱等化工方面的著作),上海江南制造局前后共出版8种化学书籍,可谓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当时西方的化学知识。可以说徐寿是化学教育的揭幕人。还有一些期刊,如《中西见闻录》是包括社会科学和部分自然科学在内的一种综合性期刊,而《格致汇编》则是我国早期一种专门刊载自然科学内容的综合性期刊。《理科杂志》(1906年)、《科学一斑》(1907年)、《广州化学会实业报》(1910年)等。对于现代化学起了较大作用的中国科学社,创立于1915年,出版《科学》杂志,其中登载许多化学文章

上海江南制造局为训练所需人才,于开办时即附设机器学堂,教授有关制造方面的科学,化学为当时教授科目之一。可以说,上海江南制造局成立之年即可看成我国化学教育肇始之时。清政府还在南京、天津、威海卫、广东等地设立水师、陆师等军备学校,其中也有教授化学课程的。至于为训练外交人员而设立的京师同文馆(1862年)、上海广方言馆(1863年)、广东方言馆(1864年)等,起初仅教授外语课程,后来有的添设科学课程。在1866年始设化学课。

虽然当时施行新式教育的学校,大都有化学课程,不过这类学校开办不多,故化学教育的范围极为有限,而且新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军备制造与翻译人才,用以抵抗外侮之用,与国家的正规教育毫无关系。国家取士之道仍为八股试帖这一条路,化学及当时所授的其他科学,在教育制度上无地位,这种情形直到1894年甲午战争后开始有所改变。

自从上海江南制造局开办到甲午之战,恰恰30年,这是中国化学教育的萌芽时期。在此期间,近代化学传入中国,只是其教学仅限于当时所设的特种学校,学生极少,没有任何成效。只是在翻译西方化学书籍方面,稍有功绩。 2.1911年前后的化学教育

1894年,中日甲午之战,中国又败。朝野有识之士皆要自强,必须全国变法于是发起革新运动。1896年清政府下令,自京师以至各省州县,皆设学校,阅2年。1898年京师大学堂成立,各地亦相继设立各级学校,到1905年,科举废止,各级学校更如雨后春笋在各地建立。为使前期所创办的方言馆与后来的学校有一定制度可依,始订立有系统的教育制度,首颁《钦定学堂章程》,继有《奏定学堂章程》。以后的学制虽屡有修改,但大体变化不大。现行的学制系统,亦完全由此增删而成。 1903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后称癸卯学制),是以政府法令的形式规定化学作为各级各类学堂的必修科目和内容,使化学教育形成体系,并在全国广泛地、逐步地开展起来。癸卯学制颁布后,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逐步创造条件,陆续开展化学教育,并开始了较正规的高等化学专门人才的培养。例如,京师大学堂(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于1910年首先设立了格致科化学门,这是中国最早的高等化学教育机构。

但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以及癸卯学制的历史局限性,这个时期形成的化学教育体系不完善,水平不高,在许多地方形同虚设。虽然如此,毕竟有了比较完整的教育制度,形成了我国化学教育的初步体系。 壬戌新学制的颁布,结束了辛亥革命后教育上的混乱状况。中国近代化学教育初步成形。然而,由于这一时期的化学教育有形而无实,特别是普通教育更是如此,因而在此后的一段时期化学及其他科学的教学又作了逐步的调整和充实。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从20年代后期到30年代初期对新学制作了一系列修订和补充,使化学教育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由于客观条件所限,化学教育的发展受到了很大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化学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并取得了长足进步。所以,中国现代化学教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1925—1937年(充实巩固时期)、1937—1949年(战乱维持时期),以及1949年10月以后。

二、中国现代化学教育

1.1925—1937年的化学教育

1927年6月,有关会议通过决定,拟建立大学院制,蔡元培任院长,管理全国的教育事业。1928年5月,由大学院主持,在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通过了整理学校系统案,并对1922年的“新学制”进行了修订。1928年7月,废止“大学院”,改为“教育部”。8月“教育部”颁行《中小学课程暂行标准》,规定中学实行学分制。这项标准的颁布,是1912年后对学制和普通教育进行的第一次改革。在总的方面,基本上保留了1922年的新学制,但对原制中的中学,特别是高中普通科作了重点改革。取消了文理分科,纠正了重文轻理,加强了基础知识的训练。就高中普通科的情况看,知识质量提高了,特别是在基础学科方面尤为明显,这也是这次改革的一个特点。 1932年12月公布《中学法》、《师范法》、《职业学校法》。规定:普通中学、中等师范、职业中学均为中等教育,但各有其不同的独立的目的和任务,三者不能混设,明确了各自分设的地位。普通中学从此在制度上取消了分科制,但仍沿用初高级三三制。 根据《中学法》,“教育部”于1933年6月制定并公布了《修正中学规程》,11月公布了《中小学正式课程标准》。“标准”规定取消学分制和选科制。这时中学化学课程的设置有了明显增加。 从1932年起,“教育部”规定对中学毕业生实行会考制度。各类大学新生入学考试科目中都有化学,这一措施对提高和统一中学化学的水平起了很大作用。 1930年虽然颁布了大学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章程,但各院校的必修和选修科目以及各课程内容的制订直到1935年以后才有眉目。这一时期的大学化学师资基本上是由国外留学回国的教授、学者充任。诸如无机化学方面的张子高、戴安邦、程有庆等教授;有机化学方面的杨石先、曾昭抡、袁翰青、萨本铁等教授;分析化学方面的高崇熙、王琎等教授;物理化学方面的黄子卿、傅鹰、张贻侗、虞宏正、李方训等教授;应用化学方面的赵石民、刘拓、朱有宣、陈之霖等教授。他们是中国化学教育的奠基人,为中国培养出许多颇有成就的化学专业人才。 2.1937—1949年的化学教育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了大规模的侵略战争。8月,《总动员时督导教育工作办法纲要》颁布,1938年4月有关当局制定了“抗战建国纲领”,其中关于教育的四条是:

(1)改订教育制度及教材,推行战时教程,注重于国民道德之修养,提高科学之研究与扩充其设备;

(2)训练各种专门技术人员,予以适当地分配,以应抗战之需要;

(3)训练青年,俾能服务于战区及农村;

(4)训练妇女,俾能服务于社会事业,以增加抗战力量。并据此拟定今后教育设施方针若干条,其中第七条指出:对于自然科学,依据需要迎头赶上,以应国防及生产之需。

由于当时平津京沪各地机关学校均因变起仓卒,不及准备,能将图书仪器设备择要移运内地者仅属少数,其余大部随校舍毁于炮火,损失之重,实难数计。据统计,战前高等学校108所,从1937年7月到1938年10月被破坏91所,40%的中学则陷入沦陷区或战区。

这一时期,一批重点大学迁入内地。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于长沙,合组新校,定名为长沙临时大学。浙江大学迁往江西吉安,后转移至贵州遵义等。为了办好学校,校际之间,师生之间,亲密合作,共同克服困难,不仅把学校教育维持下来,而且在造就人才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在这期间的西南联合大学、城固的西北联合大学、成都望江楼的四川大学和华西坝的华西大学、金陵大学等校化学系,重庆沙坪坝的中央大学、重庆大学和南开大学化工系的联合体,以及贵州遵义的浙江大学的化工系等形成了抗日战争时期化学教育的几个中心。在课程设置上,化学学科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加强。不少系科都开设化学课,如1938年规定文学院第一学年选修普通化学;理学院第

一、二学年必修普通化学;法学院和农学院也必修普通化学。1940年规定,大学的物理系、生物系、地质系、博物学系、数学系、法学院、医学院、中医学院等,把普通化学、普通化学实验和有机化学等列为必修课程,而把理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有机分析、工业分析等列为选修课程。同时规定每个毕业生都要做毕业论文。 在中等教育方面,为了救济战区流亡的中等学校师生,从1937年开始设立国立中学。1938年7月《国立中学规程》颁布。抗日战争期间共办34所国立中学。此外还办国立师范学校及其他职业学校14所。在课程设置上,1940年为适应抗战需要修订了初高中课本标准,主要是增设选修课,并将英文改为选修。在教科书方面,除了翻译国外教材以外,张江树教授等根据当时国情以及抗日要求,自编了部分大学和中学的教材。如《理论化学》、《土壤化学分析法》、《定量化学分析》、《中学化学》、《化学问题详解》、《化学史话》、《初中化学》(上下册)、《初中化学实验教程》、《高中化学》(上下册)、《高中化学实验教程》、《国防化学补充教材》等。另外,王鹤清、阎玉振也编写了高中化学课本和化学实验课本,等等。据不完全统计,从1937年到1942年出版的化学书近80种。 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学术交流增多,派出的留学生也有所增加。许多大学已经回迁,展开了正常的教学活动。在化学教材和教法等方面,这一时期受美国影响较大。许多大学所用化学教材以英文本为主,有的译自外国教材,有的自编。同时,在化学教学手段上也作了一定的改进,为加强形象化教学,当时国内复制和拍摄了部分化学教学影片。如制造酒精、制造肥料、造纸、制碱、浙江制盐等。但是由于国民党政府的衰败以及战争的影响,化学教育的恢复和发展极为缓慢。

在解放区,中共中央先后于1947年8月、1948年2月和1948年8月召开了3次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形势发展的要求,决定建立一定的必要的正规教育制度,重视基础教育,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同时加强和整顿高等教育,这对于当时提高教育质量、避免过渡时期的混乱,使教育稳步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亦使解放区各级各类学校的化学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随着全国的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化学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一 1949—1956年的化学教育

1949年12月,中央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全国教育工作的总方针。决定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指出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必须为工农开门,教育方法必须是理论与实际相一致。

1950年6月教育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根据会议精神,各大学化学系首先对课程设置、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有计划有步骤的改革,并组织人力着手翻译苏联教材和自编教材。如北京大学化学系从解放初到1951年6月,编写出各主要课程的教材16种(其中讲课教材9种,实验教材7种),还对化学课程内容进行了改革。与此同时,各校开始建立化学教学研究组或教学组,从1951年起,毕业论文又重新被定为必修课程。

1952—1953年普通大学开始进行院系调整。以普通大学为基础,同一城市或同一地区的理学院合并,组成了综合大学理科系。1953年,据13所部属综合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东北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大学、兰州大学)所设化学专业的统计,有两个无机化学专业、8个分析化学专业、9个有机化学专业、6个物理化学专业、1个胶体化学专业。教学计划中规定,除共同必修的政治、体育、俄文、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和理论物理之外,化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结晶化学、物质结构、胶体化学、化学工艺学和化学史。第

三、四学年安排6周的生产实习,四年级开设专业必修课和专门化课,然后是毕业论文。

1953年7月在全国高等工业院校行政会议上,提出了“以教学为中心”的口号,明确指出,要以办好高等工科院校和大学理科为重点。

在教材方面,颁发了化学专业各基础课教学大纲,此后化学系基础课教材陆续出版。其中有戴安邦、张青莲、严志弦和尹敬执合编的《无机化学教程》、邢其毅编的(有机化学》、汪葆 等编的《分析化学》、黄子卿编的《物理化学》、唐有祺编的《结晶化学》和徐光宪编的《物质结构》等。这是建国以后出版的第一批自编化学系教材。

1953年9月召开了建国后第一次高等师范教育会议。到1953年,全国共有高等师范学校33所,各校均设立化学系。这一时期,高等学校教学秩序稳定,校际交流频繁,并加强了教师继续进修。许多学校选派教授、副教授和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基础课教学工作,大学生也勤奋学习,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成绩是显著的,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高等教育的面貌。然而其中的不足则是学习方法过分强调统一,限制过死,造成了学生负担过重,学得不够踏实,毕业生质量不齐。 二 1957—1965年的化学教育

从1957年到1965年,是中国开始进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但是,由于党的工作在指导方针上有过严重的失误,致使化学教育在这一时期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在“大跃进”的影响下,教育战线掀起了“教育大革命”。大学化学教育出现了打乱课程体系和学科体系、实行“一条龙”教学、以生产劳动或大办工厂、大搞科研来代替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的情况;中学劳动过多,以前根据部颁教学大纲编写的化学课本被一概抹煞,各地自编的教材大大扩充了联系生产实际的内容。

在中等教育方面,1958年后,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课本被批判为“陈腐落后”、“脱离生产”、“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少慢差费”的东西,因此暂停编写;而大搞教材编写的群众运动,各地自编教材“遍地开花”,突出“以生产为纲”,违反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1960年决定重新由中央编写课本。提出高等学校教材建设要分两步走,“先解决有无问题,再逐步提高”,对现行教材以“未立不破”的原则,采取“选”、“编”、“借”的办法解决教材问题。1962年高等学校教材编审委员会成立。在较短的时间内,共出版了各种通用教材(包括化学)近2000种,保证了教学的需要。经过实施一系列重要的措施,有力地调整了高等学校的教学秩序。 三 1966—1976年的化学教育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掀开了新中国历史上十年浩劫的序幕,文化教育事业首当其冲遭受严重破坏。从此各类教材被废弃,实验设备被毁坏,教学秩序被彻底打乱。各地区各学校实行“开门办学”、“以典型产品组织教学”,造成全国大中学化学教学质量急剧下降。中学化学教材被批判为修正主义课本,全部停止使用。搞所谓“典型生产引路”,把基础知识纳入生产系统之中,比1958年间所编写的化学课本更为强调生产,对基础知识的削弱更为严重。所以,文化大革命期间是化学教材和化学教学的大倒退时期,教学质量异常低下。

四、1976年后的化学教育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中国进入了新的全面发展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全国各条战线的拨乱反正,教育事业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化学教育随之重新走上了正轨。

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是中国科学技术和教育方面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两次会议。这两次会议都突出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明确了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

1979年4月中国化学会召开工作会议,决定成立化学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为陈光旭教授,副主任委员为夏炎教授、严德浩教授和沈松源副教授。同时,筹备出版《化学教育》杂志,以适应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师资水平,培养更多化学人才的需要。1980年4月《化学教育》创刊。为了进一步推进化学教育的发展和提高,交流教学经验,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工作委员会与教育部高教司和普教司先后两次联合召开了全国化学教育经验交流会(1980年12月在成都举行)和中学化学教学讨论会(1981年11月在桂林举行)。这两次会议是建国以来化学教育方面空前的盛会。认真讨论了有关我国化学教育的课题,对于整顿、恢复化学教育事业具有重要作用。

在高等教育方面,教育部于1977年8月和10月分别召开高等学校理科和工科基础课教材座谈会,组织理工科基础教材的统一编写工作。同时订出1977—1980年三年教材编写规划,鼓励对1966年以前出版的教材进行修订,以继承和发展。1979年10月教育部发出通知,恢复高等学校理科教材编审委员会。同时,教育部发出《教育部关于修订部属综合大学理科专业(四年制)教学计划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修订部属综合大学理科基础课课程教学大纲的意见》两个文件,要求各省、市、自治区综合大学理科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参照这两个文件的原则,做好修订教学计划和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工作。这次修(制)订的9个专业80种课程的教学大纲中,化学专业有14种。

此外,教育部于1977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重点高等学校应用学科和新技术学科规划会议,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在全国解放以前很少,有志深造者大多出国留学。研究生教育发展壮大起来是1978年以后的事。

在中等教育方面,1978年1月,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小学5年,初中3年,高中2年。从初中第三年开始到高中二年级设置化学课。同时颁发了《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并组织人力从事编写新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

三、高一和高二化学课本(试用本)。

第16篇:中国教育史填空(推荐)

填空

1.《礼记*内侧》记载的是西周王贵族在家庭中对儿童实施的学前教育的计划。

《礼记*内侧》中记载学前教育计划作为我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关于学前教育的记录,不仅是当时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个标志,而且对封建社会的学前教育实施产生过一定影响。

2.我国古代最早的一本教育学著作《学记》3.秦时李斯著有《苍颉篇》、赵高作《爰历篇》;汉时司马相如《凡将篇》史游作《急救篇》;南朝周兴嗣《千字文》与宋代王应麟的《三字经》以及无名氏的《百家姓》

4.宋代妇产科医师陈子明在我国较早的妇产科专著《妇人良方》

5我国古代建立专门的慈幼机构起步较晚,它开始于处在封建社会中后期的宋代。(慈幼局举子仓育婴社)慈幼机构第二次较大规模的建立是在清代。清朝的慈幼机构主要是育婴堂

6.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共20篇,其中序致、教子、兄弟、治家、慕贤、勉学、涉务诸篇是我们研究颜之推家庭教育、学前教育思想的主要依据

7.《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这是我国近代学琴教育的第一个法规,它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的学前教育已经经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8.《章程》颁布后,两湖、苏浙、京沪等地相继开办了学前儿童教育机构。我国自办学前教育机构的发源地是湖北武昌,我国第一所学前儿童教育机构---湖北幼稚园

9.在我国最在开办幼教师资培训班及幼稚师范的,也是外国教会。1989年,美国卫理公会在苏州有金振声女士创办的英华女中,英国长老会在厦门创办幼稚师资班,1912年发展成为怀德幼稚师范学校,这是教会在我国最在设立的一所独立的幼儿师范。

10.1912年《教育杂志》介绍福禄培尔遵循自然教育原则和恩物重视游戏的思想蒙台梭利教学法遂成为当时幼教界的注意中心

11.1939年12月24日,教育部分布了《幼稚园规程》,这是我国现代学前教育史上又一重要法规,其所规定的目的同《幼稚园课程标准》。

12.1940年10月,我国第一所独立的公立幼稚师范学校—江西省立实验幼稚师范学校,诞生于江西泰和县的文江村,陈鹤琴,该校的宗旨:培养幼稚园的教师与幼稚教育的人才、幼稚教育在理论或教材教法方面的实验研究、活教育的实验

13.1941年1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实行儿童保育列为中心工作。同年又颁布《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保育儿童的决定》

14.老解放区学前教育机构的大量建立,是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1934年2月《托儿所组织条例》颁布后,在老解放区最早成立的托儿所是江西瑞金下州区、下州村的上屋子托儿所和下屋子托儿所。全日制的托儿所和临时性的季节托儿所。

15.名词解释

1.保傅教育制度:在朝廷内设有专门的师、保、傅官以对君主、太子进行教育制度。

2.宫廷学前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一种特殊的形式,它是以处于学前教育年龄的世子为教养对象,由朝廷委任德高望重的官员担任教师,在宫廷内实施教育。

3.乳保教育制度:在后宫挑选女子担任乳母保姆等,以承担保育教育太子世子事务的制度。

4.外向内感: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总结前人胎教理论与自己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古代胎教学说的基本观点,意思是说母亲所接触的外界物象会直接感应到体内胎儿。

5.艺友制:凡用朋友之道,跟着幼稚教师在幼稚园学做幼稚园教师的,便叫做幼稚园的艺友。显然用这种方法来培养幼稚教师的方式就叫做艺友制。

6.胎教:是指通过对孕妇实施外界影响,或通过孕妇自我调节达到作用于体内胎儿,使其能良好地发育生长的教育过程,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并实施胎教的国家。最早实施胎教的西周文的母亲太任,太任和周

妃后被人誉为“贤”西周是我国胎教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初级阶段。

7.单元教学法:根据学前儿童特点,将社会常识与自然常识变成一个一个的单元,每个单元有一个中心。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和进度,对不同年龄有不同要求,大致两周左右完成。

简答题

1.原始社会是我国儿童教育发展的初期,这个时期儿童教育的特点主要是:(1)对儿童实施社会公与(2)原始群落的老人是原始社会儿童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3)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内容十多方面的,是与儿童日后将要进行生产、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4)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方法,主要采取口耳相传,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教育的方法

2.奴隶社会是我国古代学前教育的奠基时期,这个时期学前教育的总的特点:(1)由于家庭的出现,原始社会的儿童公寓已将消失,而代之以家庭承担教育学前期儿童的任务(2)由于奴隶主贵族居于统治地位,垄断者受教育的权力,因而儿童的学前教育也仅限于奴隶主贵族的家庭中实施(3)学前教育与学校教育已有较明确的年龄划分(4)对儿童实施的学前教育不仅有着明确的阶级性,而且已经注意到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制定相应的学前教育计划(5)奴隶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对学前教育尤为重视,不仅建立了针对君主教育的保傅教育制度与乳保教育制度,还提出实施胎教的要求

3.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是我国古代学前教育大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儿童教育的总特点:(1)打破了封建奴隶主贵族垄断学前教育的局面,使学前教育成为普通平民家庭教育的重要做成部分(2)学前教育的内容大为丰富,涵盖了德、智、体诸方面,并出现了许多专为幼儿编写的用于思想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等方面的教材(3)对幼儿的潜能进行力最大限度的挖掘,学前教育内容的难度与广度均有较大的增加(4)学前教育的实施具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在实施过程中,总体上是重教轻养(5)儒家思想规范指导者学前教育的实施

4.颜之推的教育主张:(1)提倡及早施教是颜之推家庭教育思想中最为重要的思想。他认为,家庭教育应及早进行,越早越好。有条件的家庭,甚至可以实行胎教。他提倡及早施教的理由,主要是人在幼年,心灵纯净,精神专一,可塑性大,此时进行教育是最好的时机。幼儿期时教育的最佳期,有条件的家庭均应及早施教。

(2)主张慈严结合父母对子女自然要爱护,将慈爱与严教结合起来。不能无教而有爱,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严教不等于严厉,更不等于棍棒教育,他对棍棒教育推崇备至,视体罚为家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手段,显然是错误的,不可取的。

(3)要求均爱勿偏均爱是指父母对所有子女应一视同仁给予相当的慈爱。认为父母对子女施爱不均,不仅直接造成受偏宠者的骄横习气,客观上还会导致兄弟不睦。

(4)主张博习致用士大夫家庭对子弟进行教育时,应以儒家的五经作为最基本的学习材料,还应兼及百家之书,以及琴、棋、书画、文学等今后士大夫生活所必备的学问,否则就会见闻狭隘,头脑闭塞。

(5)重视风化陶染风化指家庭中父母或其他成年人对年幼者的模范作用。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除注意自身与其他成员的影响外,还应必须关注儿童所结交的朋友。

5.近代学前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有组织的学前教育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纵观世界学前教育的发展学前教育机构都是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才产生的。我国封建社会历史两千多年,在学前教育领域的体现是以封建式的家庭教育为基本形式。直到20世纪时期,才出现了学前教育机构。19世纪中期以来,帝国主义为掠夺我国资源,在我国领土上大办工业,开发矿山,清政府的洋务官僚也兴办工业企业,是我国工人阶级队伍开始出现。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逐渐发展,有进一步壮大工人阶段的队伍。一些妇女为生活所迫,开始走出家门、走进工厂、走进社会。这样,就使近代学前教育的产生,有了客观需要。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震惊了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声浪遍及全国。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士纷纷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企图找到一条救国救民的道路。西方的教育制度变成了他们重要的学习对象。由于先进思想家们积极宣传,便为近代学前教育的产生做了舆论和思想准备。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侵略的不断加深,民族危机更为严重,并出现了学前教育。1902年张百熙奉命草

拟了《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

1904年初又颁布了由张之洞、张百熙、荣庆合定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

6.蒙养院制度的建立(1)蔡元培的主持下,讨论制定了以“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为内容的国民教育宗旨(2)壬子癸丑学制将学堂更名为学校,蒙养院改为蒙养园,收未满6岁的儿童(3)教育部还公布了《师范学校令》和《师范学校章程》,规定女子师范学校和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应附设蒙养园,或以“公私立之蒙养园代附属蒙养园”,并得设保姆讲习科,以造就蒙养园保姆为目的。意义:清末附设育婴堂和净节堂内的落后状况,蒙养园附属于各级学校内或单独设立

7.“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学前教育的影响

(1)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传入“五四”运动前后,人们为了探讨中国教育的出路,把形形色色的西方教育理论、学说、思潮统统介绍进来,出现了一个声势浩大的宣传、介绍西方教育理论、教育学说的热潮。形成平民教育、实业教育、科学教育、国民教育、美感教育和实用主义教育的思潮。其核心是教育救国和尊重与发展儿童教育的个性才能。国外教育理论与国内教育思潮无疑对我国学前教育业产生广泛的影响。当时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在中国最早传播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是蔡元培、陶行知、胡适等人。

杜威的“儿童是教育中的太阳”即儿童中心论,在“五四”以后成为我国小学教育和儿童教育的指导思想。儿童中心论反对传统的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主张从儿童的本能、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自身的活动为教育过程的中心。根据这一理论由克伯屈创制的设计教学法,与传统的分科教学完全相悖。

设计教学法以儿童生活中的事件为中心,组成学习的大单元,有预定的计划及目的,但总以儿童活动为中心,是一切活动处于他们的自发。

(2)反对封建的儿童观,主张尊重和发展儿童的个性(鲁迅、蔡元培、惲代英)

(3)反对照搬外国经验,主张学前中国化“五四”前后,陶行知、陈鹤琴先后留美回国任教,对当时的幼稚教育进行了调查研究,揭露了普遍存在着的严重的照搬外国经验的弊端,并开始着手进行时幼稚教育中国化和科学化的实验研究。

8.新学制的颁布:1922年11月公布的《学校系统改革令》,又称壬戌学制,即所说的新学制,在这个学制中将蒙养院改为幼稚园,规定收受6岁以下的儿童,把它正式列入学制系统作为公民教育的第一阶段的地位。

幼稚园课程标准的制定:1928年10月便由教育部聘请有关专家11人,在陈鹤琴和胡叔异负责,着手进行幼稚园课程标准的拟定。于1932年10月有教育部正式公布。这样,我国就开始有了自己的统一的幼稚园标准课程,课程标准分三个部分,幼稚教育总目标、课程范围、教育方法要点。我国第一个由国家颁布的《幼稚园课程标准》,由于是我国专家学者在总结自己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国情编订的,虽然也吸收和借鉴了西方资产阶级的学前教育思想,但充分体现里洋为中用的精神,因此它很富有民族性,较强的科学性。

9.(1)厦门集美幼稚园 该院由爱国华侨陈嘉庚创办的集美学校的一部分,成立于1919年2月,陈嘉庚非常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认为教育应从基础抓起,它是一所具有西班牙楼屋特色,又有我国民族风格的园舍,院内场地宽敞,设备齐全,有明确的办园指导思想,是一所有特色高质量的民办幼稚园

(2)北京香山慈幼院 1919年10月正式成立,熊希龄主办一向热心幼教,主旨在济贫托孤,属慈善性质。该院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是欧美式的,生活照管和卫生保健是全国儿童教养机关中首屈一指的,被称为孤苦儿童的幸福乐园,名扬中外。

(3)南京鼓楼幼稚园 1923年春,有东南大学教授陈鹤琴在自家客厅创办,该园便成为东南大学教育科的实验室,我国第一个幼教实验中心。1925--1928年,进行的几项试验研究:

读法研究、设备研究、故事研究、课程研究(该项研究共经历3个时期:散漫期、伦理组织期、中心制期)、习惯研究、技能研究、幼稚生生活历的研究

(4)南京燕子矶乡村幼稚园 1927年11月,在陶行知领导下,以张宗麟、徐世璧、王荆瑾为基干,在南

京郊区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乡村幼稚园—燕子矶幼稚园

(5)上海大同幼稚园 1930年3月由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领导的中国互济会创办,专门收容与抚育革命领导的子女,负责人为董健吾。

(6)上海劳工幼稚园 1934年在陶行知领导下,尤其学生孙铭勋等人创办于沪西女工区。其宗旨是为女工服务,向劳工的儿童实施教育。

10.《托儿所组织条例》:1934年2月中央人民内务委员部颁布了《托儿所组织条例》,它是红色政颁布的第一部关于学前儿童教育的文件。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学前教育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由于《条例》的颁布就为老解放区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打下基础。为此党明确提出“重视保育事业,抚养革命后代”的学前教育方针,并在政府机构中专门建立了负责儿童保育工作的机构。--战时儿童保育会

11.托幼机构的类型:

(1)寄宿制的保育院、托儿所(2)单位日间托儿所(3)变工托儿所、哺乳室(4)游击式的托幼组织(5)小学附设幼稚园(6)私人设立托儿所(7)混合类型托儿所

12.保育人员的培养:提高思想觉悟、提高文化水平、提高业务水平

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①坚持党的领导路线和为革命与生产服务、为工农大众服务的方向

②贯彻群众路线和勤俭办所的原则,以多种形式发展学前教育事业

③实行“保教结合”,努力促进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

④建立一支既有崇高革命理想,又有一定专业修养的保教队伍

总之。这些经验不仅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学前教育的主要指导思想,而且至今对我们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前教育体系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3.恽代英论学前教育为劳苦大众服务的方向:幼稚园三大病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表现他对统治中国的强烈不满,也表现他对劳苦大众及其子女的深切同情。为此,他针对旧中国学前教育的三大弊病,提出了一整套为劳苦大众子女服务的学前教育理论。他倡导建设中国的、省钱的、平民的幼稚园,并论述了工厂和农村是幼稚园之新大陆等。

14.“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1912年2月,蔡元培发表了《对于教育方针之建议》的重要文章,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军国民教育即军事体育,他认为体育是培养共和国民健全的人格的重要环节。

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公民道德教育即德育,他认为德育是完全人格教育的核心。

世界观教育,这是他在教育方面追求的最高目标。美育,主要是美感教育。

总之,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思想,是以公民道德教育为中中心的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思想。它适应了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改革封建教育的需要,反映了资产阶级在取得政权后,为巩固政权和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而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顺应了当时社会变革的潮流。五育并举的思想,为中国资产阶级创建新教育体制提供了思想武器,在当时对学前教育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因为它是新教育论的指导方针。

15.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的特点①主张人民第

一、教育为公,坚持为工农大众服务的方向②重视儿童生活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要求根据“生活教育“的精神,采用教学做合一的方法。

16.论幼稚园的行为课程:①幼稚园行为课程的意义 .........

课程是经验,是人类的经验。用最经济的手段,按照有组织的调制,用各种的方法,以引起孩子的反应和活动。幼稚园的课程是给三足岁到六足岁的孩子所能够做而且喜欢做的经验的预备。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

②幼稚园行为课程的组织③幼稚园行为课程的教学方法:要旨是以行为为中心,以设计为过程。

张雪门的幼稚园行为课程理论的基本思想就是“生活即教育”、“行为即课程”,强调通过儿童的实际行为,使儿童获得直接经验;同时要求根据儿童的能力、兴趣和需要组织教学,主张采取单元设计的方法,打破各种学科的界限。

17.陈鹤琴幼儿的心理特点与幼稚教育:好动、好模仿、易受暗示、好奇、好游戏、喜欢成功、喜欢合群、

喜欢野外生活

18.关于幼稚园教育1.办好幼稚园的15条主张

⑪幼稚园是要适应国情的⑫儿童教育是幼稚园与家庭共同的责任⑬凡儿童能够学的而又应当学的,我们都应当教他⑭幼稚园的课程可以用自然、社会为中心⑮幼稚园的课程须预先拟定,但临时得以变更⑯幼稚园第一应注意的是儿童的健康⑰幼稚园要使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

⑱幼稚园应当注意音乐⑲幼稚园应当有充分而适当的设备⑳幼稚园应当采用游戏式的教学方法去教导儿童⑴幼稚生的户外生活要多⑵幼稚园多采取小团体的教学方法⑶幼稚园的教师应当是儿童的朋友⑷幼稚园的教师应当有充分的训练⑸幼稚园应当有种种标准,可以随时考查儿童的成绩

19.单元教学与编制课程应遵循十大原则①是民族的,不是欧美的②是科学的,不是封建迷信的③是大众的,不是资产阶级的④是儿童化的,不是成人的⑤是发展连续的,而不是孤立的⑥是配合形式实际的需要,而不是脱离现实的⑦是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促进儿童健康的⑧是培养五爱国民公德和团结、勇敢等优良品质⑨是陶冶儿童性情,培养儿童情感的⑩是培养儿童说话技能,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的

20.教学原则

⑪凡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⑫凡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让他自己想⑬你要儿童怎样做,应当教儿童怎样学⑭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⑮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⑯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⑰比较教学法⑱用比赛的方法来增进学习的效率⑲积极的暗示,胜于消极的命令⑳替代教学法⑴注意环境,利用环境⑵分组学习,共同研究⑶教学游戏化⑷教学故事化⑸教师教教师⑹儿童教儿童⑺精密观察

第17篇:简明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

简明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

原始社会和夏、商、西周的教育

1.西周的教育政策和学制系统——国学

天子所设大学, 诸侯所设的大学,书上

西周学校的教师和教育内容——西周的教育内容

(1)大艺:诗、书、礼、乐称为‚大艺‛,是大学的主要课程。 (2)小艺:书、数称为‚小艺‛,是小学的主要课程。

(3)礼:‚礼‛类似政治伦理课,是西周大学中最重要的课程。‚礼‛包括了整个宗法等级世袭制度、道德规范和仪节。《左传·隐公十一年》:‚礼者,经国家、定社稷、叙人民、礼后四者也。‛这反映了‚礼‛的重要性,是立国的准绳,具有国家根本大法的性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贵族子弟学会了‚礼‛,在政治活动、外交活动及道德生活中,行动才会合乎规范,站稳贵族的立场,显示贵族的尊严,有利于任官和治民。

大学中所教的‚礼‛,则是贵族生活中所常见的‚五礼‛: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 2.(什么是“射”,什么是“御”?)“射”和“御”是军事训练课。

‚射‛是指射箭,西周贵族子弟到了入小学年龄,就要接受正规训练,不能射箭的人,不能称男子之职。‚射‛在国学、乡学中都是重要的内容,都有一定的教练场所。西周对射箭的教练十分重视,射箭的训练也十分严格,国学、乡学都要为贵族青少年参与大射和乡射准备条件。每年大祭之前要举行射箭比赛,选拔武士,仪式隆重,并饰以礼乐。

‚御‛是指驾车。贵族子弟达到一定年龄就要进行驾车技术的训练,并以能御、未能御区别长幼。驾车要沉着、敏捷、熟练,并能随时配合射手,创造有利的射击机会,所以说学习驾车要经过严格的训练。

第二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1.(什么是稷下学宫?)(P20)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是战国时东方的文化教育中心,也是诸子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场所,因其建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作为一种教育机构,稷下学宫虽然是齐国官办,但它实际上又是由许多私学组成,因此,稷下学宫更像是一所私学联合体,综合发展了春秋以来私学的长处。 2.孔子的教育思想(P23-39)

(一)孔子在教育基本理论上的主张

(1)关于教育的作用和地位 1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与政治、经济、军事、行政、法律的关系;2教育对个人发展的作用。 1.关于教育的对象 ‚有教无类‛的基本含义就是主张打破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都能入学,不论贫富、贵贱以及‚国别‛,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

①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② 孔子并不是主张人人平等地受教育。认为下等民众不必受教育,或不能受同等的教育,仍然坚持教育的等级观念‚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2.关于教育的目的: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通过教育来培养士、君子‚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3.关于教育内容: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一般文化知识的学习服从于道德教育的需要。

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都向学生传授,排除了天命鬼神等迷信色彩的内容。

(二)孔子的教学思想

1.因材施教:这项原则主要解决教学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的矛盾。孔子本人并没有提出‚因材施教‛这个命题,朱熹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遂有‚因材施教‛的名言。孔子的教育实践却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和教学。

2.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项原则主要解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矛盾。

3.学思并重:阐述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不加思考就会迷乱而不明,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空乏而不实。

(三)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

德育内容以礼和仁为核心,以孝为基础的社会伦理关系。

1.立志乐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朝闻道,夕死可矣。‛ 2.克己内省:道德教育贵在培养道德自觉,自我约束,自我反省。3.身体力行:‚力行近乎仁‛。身体力行也可以说要知行统

一、言行一致。首先要成于内而形于外,道德修养的高低要见诸行动。4.改过迁善:发扬优点、长处和克服缺点、错误5.德育内容:仁爱、孝悌、忠恕、礼义、诚信

(四)孔子关于教师的论述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2热爱学生,对学生无私无隐,全力教诲;3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3.孟子的教育教学思想(P43)

盂子根据对教育的作用的看法,确定教育目的为‚明人伦‛。教育内容是以孝悌为主体的道德教育。

孟子在道德教育方面提出了下列原则:(1)持志养气。盂子十分重视立志,认为道德修养首先要‚尚志‛、‚持志‛,要‚养气‛。‚我善养吾浩然之气。‛(2)反求诸已。孟子从性善论出发,特别重视道德教育中的自我修养。他认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原则是‚反求诸巳‛。(3)改过迁善。孟子强调要培养改过迁善的精神,一方面鼓励人们改过自新,一方面积极学习别人的善行。他特别赞扬‚闻过则喜‛,‚见善则迁‛,提倡‚与人为善‛。

(4)刻苦锻炼。孟子认为人的道德和才智都是在艰苦条件下锻炼出来的。

孟子的主要教学原则和方法:(1)自求自得。孟子强调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依靠学生自求自得。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只能给学生某些‚规矩‛,但不能使他们达到熟练技巧。掌握熟练技巧,灵活运用知识主要靠个人的主观努力。(2)专心有恒。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心不在焉就会一无所得。不仅要专心致志,而且要持之以恒,不能‚一曝十寒‛。(3)启发引导。教师也并不是无所作为,而要积极引导,主要是启发学生思维,指出前进的方向和目标。(4)循序渐进。孟子认为进行教学和学习知识如同植物生长一样,而不能‚揠苗助长‛,急于求成。 4.荀子的教育教学思想(P50)

教育的作用:(1)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人的贵贱、智慧、贫富都决定于后天的教育和学习。(2)荀子把环境影响与教育的作用加以区别:一方面承认环境对人的成长有重要影响,称为‚渐‛或‚注错‛。另一方强调人的主观努力,经过长期教育和经久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本性,称为‚积‛、\"积靡\"。

教育目的:是培养由士到圣人等各种治术人材,教育内容就是诗、书、礼、乐、春秋。在教育内容方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荀子非常重视乐教。

教学方面的主张:(1)积微见著,积善成德。荀子认为知识是不断积累的,善德是逐步培养的。(2)虚壹而静,专心有恒。荀子把学习态度归结为虚壹而静,特别强调专心有恒。虚是指虚心,就是不要先入为主,不以已有的见解;专一研究某一问题,就全力以赴,不一心二用。(3)解蔽救偏,兼陈中衡。荀子认为在学习过程中人们的思想方法容易片面,妨碍认识事物的全貌。‚兼陈‛就是事物的各个方面或各种情况展示出来,摆列开来。‚中衡‛就是通过比较权衡而确定或选择适当的、‚中正的‛。 5.墨子的教育教学思想(P59)

关于教育作用的主张:墨子更强调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他以染丝为例,阐述了环境对人性形成的影响:‚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这就是著名的‚染丝说‛,在他看来,人性不是命定的,先天的人性不过如染素丝,有什么样的环境,就能造就什么样的人。

第三章 秦、汉教育

1.秦代教育——焚书禁学、以法为教(P87)

(什么是“挟书令”?)挟书令:即挟书律,秦始皇三十四年,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下令禁止儒生以古非今,颁布民间有私藏《诗》《书》和百家书籍者族诛的法令。

2.汉代文教政策——“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P91)

汉武帝即位后,开始重视儒家思想,且改弦更张的条件已基本成熟。

建元元年,汉武帝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卫绾奏言:‚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这是首次在选拔贤才的标准中明确了学派方面的限制,即法家、纵横家人士不得参选,开始了罢黜百家的先声。

建元五年,汉武帝在尊儒方面又采取了一项重要措施,即‚置五经博士‛。这一举措,确立了经学整体在官方学术代表博士中的主导地位。

董仲舒《对贤良策》以儒家学说为理论基础,其宗旨在于‚更化‛。董仲舒呼吁统治者改弦更张,实现指导思想和政策的根本转变,以儒家的‚德教‛作为治国之道。他在对策中反复强调要‚任德教‛,教化必由贤才来实施。

董仲舒从理论的层面上阐发‚独尊儒术‛的意义,而且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建议,因而具有强烈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并且奠定了‚独尊儒术‛的基本国策及模式。 3.汉代学校教育制度——太学(P94)

(1)太学的兴办和发展

太学本义就是儒家经典中所说的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是天子之学辟雍的别名。从汉武帝创立太学,置博士弟子员开始,太学成为汉代国学的定制。

太学的兴办,是汉武帝实施‚独尊儒术‛政策的产物。学术界一般都将武帝置博士弟子员作为汉代创立太学的开端。 (2)太学教育的特点

太学的教师:汉代太学的教官由博士担任。博士的地位十分优越,可用‚秩卑而位尊‛来概括。

太学的学生:汉代太学的学生为博士弟子,也称太学生或‚诸生‛。太学除由京都直接挑选入学的‚正式生‛外,各郡国县邑选送的地方只是青年为‚特别生‛。 太学的教学特点:

太学教育的目标是为国家培养‚经明行修‛的官吏。‚经明‛就是要通晓一种经书或两种经书以上;

‚行修‛就是要具有‚三纲五常‛的德行,‚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观念。

① 太学有御定统一的教材。孔子删订的儒家经典——《五经》是太学法定的教育课程。

② 太学博士传经必须遵守‚师法‛和‚家法‛。‚师法‛即师承关系,其核心在于辨明师承关系。‚家法‛即学术流派,侧重于传经内容。

③ 汉代太学建立了定期的考试制度。太学建立之初,汉武帝规定用‚设科射策‛的方法每年考试一次,成为‚岁试‛。所谓‚射策‛,即抽签口试问答,所谓‚设科‛是按试题的难易分甲乙两科,后来还有丙科。

汉代太学教育与汉代的政治经济相适应,对于巩固封建大一统的政权起了积极作用,它使孔子的‚学而仕则优‛思想逐步得到制度上的落实,儒家经学从此成为士人做官的‚敲门砖‛。 4.(什么是鸿都门学?)(P97)

鸿都门学:在汉灵帝光和元年,‚党锢‛之争达到最高峰时设立于皇宫鸿都门内的一所新型的中央官学。鸿都门学是一所专门从事辞赋、尺牍、书法、绘画创作及教学的专门机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门学校。 5.董仲舒关于文教政策的思想(P108)

三大文教政策的建议《举贤良对策》,天人三策;

(1)兴设学校‚养士‛,改革选士制度:‚建立太学,改革人才选拔机制‛。(2)兴教化,正万民:王者的主要任务是实行德治和教化。(3)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统制思想。 6.董仲舒的教育原则方法(P113)

(1)教师的‚圣化‛:要求以身作则,进而论及教学。(2)节博合宜:他认为教学要注意处理好‚节‛与\"‚博‛的关系,对于学生学习知识的范围,\"不能‚太博‛,也不能‚太节‛。应该是节博合宜,节博结合循序渐进。 (3)专一虚静:他认为学习必须专心一致,始终好善求义才能知‚天道‛。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1.《千字文》:梁武帝时周兴嗣撰写《千字文》,全文千字,每句四字,押韵,对偶。是一本影响很大的、以识字教育为主兼有封建思想教育和常识教育的综合性的蒙学儿童课本。 2.九品中正制(P127)

九品中正官人法的产生:汉代察举制度衰落和曹操的唯才是举;曹丕时期陈群明令修订九品中正官人法。

具体程序:(1)设置中正官:郡设小中正官,州置大中正官(2)品第人物:中正负责察访与之同藉的士人,了解其家世源流,整理其德才表现材料,并据此做出简短的总评语,评定等级。(3)品评内容: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行状:言行表现、道德才能,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定品:即确定品级。(4)按品授官:中正将品第士人的有关资料造成表册,定期交送供吏部选官参考,通常是官位尊卑高低必须相符,即上品者任高官下品者任卑职。(5)清定品级:三年一清定,依行状给予升降。 评价:(1)九品中正制是选士制度的革新,向‚综核名实‛进了一步。(2)门阀制度影响了下层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晋代后出现‚上品无寒门(庶族),下品无士族‛的局面。(3)隋唐后,门阀制度被以个人文化水平考试为依据的科举制度所取代。 3.(什么是玄学?)玄学是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也可以说是道家之学以一种新的表现方式,故又有新道家之称。嵇康是玄学家中反对儒家礼法的代表人物。(P130) 4.嵇康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P133)

(1)提倡符合自然运行规律的教育,道法自然。(2)培养‚以无措为主,以通物为美‛的君子,提倡思想、个性解放。(3)音乐是顺应人性、发展人性的重要手段,具有移风易俗的功效。 5.颜之推的教育思想涉及哪些方面?(P136)

颜之推的性三品‚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

反对培养清谈家或寻章摘句的博士,而是培养‚应世经务‛的统治人才,强调‚德艺同厚‛主张实学。 编订《颜氏家训》:我国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

《颜氏家训》论及家庭教育的许多方面,主要主张有:(1)家教奠基,父母有责;(2)教儿婴孩,勿失良机;(3)偏宠有害,严教是爱;(4)注意环境的影响;(5)重视家庭的语言教育;(6)重视儿童心理观察。

第五章

隋唐时期的教育

1.什么是“六学”、“二馆”?(P144)

中央‚六学‛属于直系,包括国子学(三品以上)、太学(五品以上)、四门学(七品以上)、书学、算学、律学(此三个为八品及以下子弟)。六学直隶于国子监,长官为国子祭酒。六学中的前三学属大学性质,后三学属专科性质。

‚二馆‛是指750年设立的崇文馆和弘文馆,属于旁系。弘文馆归门下省直辖;崇文馆归东宫直辖。 2.隋代科举制度的创立(P151)

炀帝大业三年,诏文武有职事者,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仪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骁壮等十科举人。十科中的‚文才秀美‛科就是进士科。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考试制度的正式产生。 3.唐代科举考试的常设科目和方法(P153-154)

常设科目:秀才科、进士科、明经科、明法科、明字科、明算科

考试方法:(1)帖经:考查记诵能力。(2)口试:当场回答问题。(3)墨义:一种对经义的简单笔试问答,考察记忆力。(4)

诗赋:当场写作诗赋各一篇。(5)策问:要求考生针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4.韩愈的人才观(P163)

人才总是有的,关键在于能否加以识别和扶持。只有善于鉴别而又培养得当,人才才会大量涌现出来。问题不在于又无人才,而在于善于识别人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正确对待人才。

第六章

宋元时期的教育

1.北宋的“三次兴学”(P172-177)

原因:养士与选士矛盾,轻办学重科举。地方学校数量不足。 (1)庆历兴学和胡瑗‚苏湖教法‛

仁宗庆历四年,范仲淹担任宰相后参知政事时《上执政书》。提出‚重名器‛,就是要慎选举、敦教育。他认为只考试而不教育的科举制度,犹如‚不务耕而求获‛。

兴学内容主要有三:令州县立学。规定应科举者,需在州县学三百日方准入试。改革科举考试内容。罢贴经墨义,着重策论和经学。改革太学。诏令下湖州取胡瑗之苏湖教法为太学改革的模式。

苏湖教法:改变当时崇尚辞赋的学风,而重经义及时务,在学中设经义斋和治学斋,教学方法也与传统的死记硬背不同,而是以明体达用,培养有实际才干的人为目标。他在教学中循循善诱,讲习解经‚至有要义‛,能联系实际,或利用直观。他还提倡实地考察,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

经义斋学习研究经学基本理论,属于‚明体‛之学;治事斋则以学习农田、水利、军事、天文、历算等实学知识为主,属于‚达用‛之学,在治事斋中,一人各治一事,又兼摄一事,创立了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以及选修制度。

(2)王安石熙宁、元丰兴学

宋神宗熙宁、元丰期间,王安石实行教育改革: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创立太学‚三舍法‛,把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整顿地方学校:设立学校,选置教官,采访有‚经术行谊‛者担任教授。颁定《三经新义》:王安石亲自阐释《周礼》,《诗》、《书》则由其子王雪与吕惠卿共同诠释,合谓《三经新义》。熙宁八年完成,经宋神宗批准,颁发给各类学校,作为必读教材,亦为科举考试的内容和标准。④设置专门学校:熙宁改革中,设置了武学、律学和医学等专门学校,以培养专门人才。⑤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明经科,增加进士科名额。

(3)崇宁兴学

北宋第三次兴学是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蔡京执政时发起的。下令全国兴学,行三舍法,地方县学学生,经考试可升州学,州学学生每三个贡太学。并不断续增州县学生,扩充学校。添置算学、书学、画学。

失败原因:三次兴学的成败取决于改革者地位的稳固,没有形成相应的制度。

2.宋初的六大书院: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茅山书院(P184) 南宋也有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朱熹)、岳麓书院(张栻)丽泽书院(吕祖谦)、象山书院(陆九渊) 3.朱熹“小学”与“大学”的教学内容(P197-198)

8~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1)教育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2)教育内容是以‚教事‛为主,让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事情来学习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和初步的文化知识。‚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事,只是教他依此规矩做去。‛‚古者小学,教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学其事而知其然,养成习惯,形成品格。(3)教育方法强调一是主张先入为主,及早施教;二是通过制订《须知》《学则》培养儿童的道德行为习惯。

15岁以后为大学教育阶段:四书为主要教材(1)教育任务是在‚坯璞‛的基础上培养成对国家有用之才。 (2)教育内容是以‚明其理‛为主,重在探究事物的道理。‚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教育方法强调两点:重视学生的自学、提倡不同学术派别之间的交流。

第七章

明代的教育

1.明代的文教政策——创行八股取士(P204)

明太祖与刘基首创八股取士,从‚四书‛和‚五经‛中命题,以八股制义为定式,‚代圣人立言‛,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答案。

2.王守仁的教育思想——“心即礼”、“致良知”学说和教育作用、目的的主张(P215)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是以他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观点为基础的。他的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心即理‛、‚致良知‛说。

王守仁认为,宇宙万物都靠心的认识而存在。万事万物都不在心外,而在心内之中。王守仁不承认有客观存在之理,反对朱熹‚即物穷理‛的思想,认为‚心‛与‚理‛是合二为一的。

王守仁从‚心即理‛出发,把内心修养作为教育的根本问题,王守仁关于教育作用的主张,即是明心、存心、收其放心、求得其心,即是去人欲、去习染,即是存天理、去人欲。

王守仁认为教育目的是‚明人伦‛,而他的理论基础则是‚致良知‛说。‚致良知‛也就是‚存天理,去人欲‛,以实现‚明人伦‛的教育目的。所谓‚人伦‛即是三纲五常等封建道德观念。

第八章

鸦片战争前的清代教育

1.明末清初的进步教育思想(P230)

① 批判理学教育理论:人性论和理欲关系是教育理论上争论的重要焦点之一。反对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谬论。他们把理欲统一起来,认为理欲不可分,天理寓于人欲之中。

② 主张培养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批判理学家空谈心性、侈谈伦理的‚学为圣人‛,提出要以‚明道救世‛为教育目的,培养具有挽救民族危亡和治理社会能力的治术人才。

③ 提倡‚实学‛,重视自然科学和技艺的学习:进步思想家关于教育内容的主张,共同特点是重‚实‛,有的重历史,有的重考据,有的重礼乐兵农等具体事实。学习技艺、自然科学,这又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和新的市民阶级的需要。

④ 提倡‚主动‛、‚习行‛的教学方法:‚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强调要亲自实做,才能获得真知。 ⑤ 提出了初步的民主主义教育主张:主张废除八股,改革学校,学官不由政府委派而由地方公议。

第九章

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

1.最早的教会学校:1839年11月,美国基督教徒布朗,在澳门创办了一所小学叫马礼逊学堂。

第一批学生有:容闳、黄胜、李刚、周文、唐杰、黄宽六人。

2.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创办新式学堂——外国语学堂——京师同文馆(P262)

1862年由洋务派创立于北京,最初办学目的是培养翻译和外交方面的外语人才。初设英文馆、法文馆、俄文馆,除了外语,还开设数学、物理、化学、天文、万国公法、各国历史、地理等课程。使得同文馆由最初的外语学校发展成为一所以外语为主,兼习各门西学的综合性学校。

同文馆的教师分为总教习、教习和副教习,由外国人和中国人担任。学生分为享受津贴的额内学生和不享受津贴的额外学生。1902年京师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

京师同文馆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1)它标志着中国近代新教育的开端,也是第一次改革中国传统教育的尝试。京师同文馆为涉外工作、政府机构、军事部门、实业部门和新式教育培养了大批人才。(2)打破孔孟之道,经史之学的垄断,将西学引入教学。(3)聘请外教,突破守旧思想。(4)注重封建道德教育和西方宗教思想的麻醉。 3.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创办新式学堂——工业技术学校——福州船政学堂(P264)

1866年福州船政局附设船政学堂,由左宗棠创办,学习西方造船技术和驾驶技术。广泛学习西方各门类的自然科学知识。 学堂分为前堂、后堂两部分,前堂学习法文,又称‚法国学堂‛,学习造船技术;

后堂学英文,又称‚英国学堂‛,学习驾驶技术,是一所培养科技人才的学校,具体的就是培养轮船驾驶和设计、制造方面的人才。

4.洋务派办理留学教育的历史意义(P270)

在扫除旧教育向新教育转化的思想障碍,加速封建教育的解体,推动新教育的建立起到了一定的历史作用。(1)传统教育观念再次受到冲击(2)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冲击了旧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途径(3)将西方政治学说、哲学等社会科学介绍到中国,促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5.“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P245)

‚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简写,是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洋务派主要代表张之洞在1898年出版《劝学篇》对这一思想进行了集中阐述,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

‚中学‛也称‚旧学‛,包括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和地理;‚西学‛也称‚新学‛,包括西政(即西方的文教、财政、工商、军事、法律、行政等方面的管理制度)、西艺即近代西方的科学技术、西史即西方各国的历史。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

‚中体西用‛思想为西学教育的合理性进行了论证,推动了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打破了僵化的封建教育体制,改变了单一的传统教育结构。他在维新变法前夕再次强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目的在于强化封建君主专制,反对政治改革,因而这一主张具有明显的保守性、反动性。

第十章 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1.维新派在变法运动中的教育活动——创办学堂——时务学堂(P283)

时务学堂:一八九七年十月,由熊希龄、陈宝箴、黄遵宪、梁启超、谭嗣同在湖南长沙创办。梁启超被聘为中文总教习,谭嗣同唐才常任分教习。时务学堂办学目的,是要使学生有变法思想,有广博的知识。这个学堂的功课分普通学和专门学。普通学科有诸子学、经学、理学和中外史治学及格算诸学之粗浅者,专门学分三部分:公法学、掌故学、格算学。 2.清末教育行政机构(P294)

1905年,中央成立学部,以后将国子监并入学部。学部最高长官叫尚书,下有左右侍郎辅之,又有左右丞、左右参议、郎中、员外郎等事务官,在尚书、侍郎之下处理具体事务。学部设五司十二科,有总务司,包括机要、案牍、审定三科;专门司,包括专门政务、专门庶务二科;普通司,包括师范教育、中等教育、小学教育三科;实业司,包括实业教务、实业庶务二科;会计司,包括度支、建筑二科。

1906年,各省设提学使司,专管全省教育事务。设提学使一员。提学使司设学务公所,分六课:总务课、专门课、普通课、实业课、会计课和图书课。同年,在府、厅、州、县的教育行政机构。劝学所设总董一人,下分若干学区,每区设劝学员,具体

管理学务。

3.(教育宗旨是什么?)教育宗旨的厘定(P293)

中国近代教育宗旨的正式颁布是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当时科举制度废除,学制已推行,中央学部已建立,为形势所需,由学部明定教育宗旨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4.《大同书》中的教育思想(P317)

《大同书》攻击了社会不平等现象,指出它的根源是私有财产,从而主张废除私有制,废除等级制,提出去国、去家,实行男女平等的主张。

(1)人本院:儿童为出生之前至出生后半年内,其母进入本院,接受胎教;

(2)育婴院:婴儿在人本院到三一六个月,断乳后,进育婴院,接受学龄前的教育,至五——六岁; (3)小学院:儿童十一十五岁,在中学院接受中等教育;

(4)大学院:十六岁入大学院至二十岁,接受高等教育。此阶段学生在的智、德、体几个方面都要达到基本要求。 5.严复的论学西学(P326)

在教育上,他极力提倡学习资产阶级新学,即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主张效法西方科学家的研究方法。认为他们做学问的基本精神是‚实‛与‚用‛,就是要根据客观的事实探求真理,贯彻学以致用的精神。在自然科学研究和方法上,他还特别提倡实验的方法。

严复是维新巨子中绝无仅有的一位学贯中西的人物。严复主张全面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与社会政治学说,他认为洋务派讲西学,不过是抄袭西方资本主义的皮毛,真正的‚西学‛,要包括西方的‚民主‛,‚政体‛,‚科学‛他不同意‚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提法,认为体和用本不可分,中学与西学各不相同;未闻以牛之体而以马为用者也。但他也有‚全盘西化‛的倾向,过于忽视中国传统学说的作用。

第十一章

民国初期的教育

1.蔡元培的“五育并举”(P349)

1912年4月,教育总长蔡元培针对清末‚忠君、尊孔‛的封建教育宗旨,发表了《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现象世界)、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实体世界)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提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以培养健全人格。

(1)军国民教育。即军事体育训练,一方面是当时形势,需要举国强兵之制,\"必须有这种教育,另一方面体育又是养成完全人格所必需。

(2)实利主义者,也就是智育,包括各种普通文化科学知识,有历史、地理、算学、化学、手工、博物学等。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不仅在武力,而更在财力。

(3)公民道德教育,也就是德育,他认为德育就是完足人格之本,若无德,虽体魄、智力发达,也只能助其为恶。内容是以资产阶级道德观念自由、平等、博爱等价值观来培养学生。

(4)世界观教育,是蔡元培教育思想中最独到之处,他认为,世界观教育是一种哲理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远大的目光和高深的见解。

(5)美育,陶冶性情,使人具有高尚的情操,美好的情感。进行美育教育的课程很多。音乐、美术、游戏属于美育,文学、数学、物理、化学也都有美育的因素。

2.“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和对北京大学的改革(P351)

1916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对北京大学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使北京大学的面貌涣然一新。主张学术自由,使‚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美术之理想派与写实派,计学之干涉论与放纵论,伦理学之动机论与功利论,宇宙观之乐天观与厌世观‛同时并存。聘请了《新青年》杂志主编陈独秀到北大任文科学长,请在学术上有突出造诣的胡适、马叙伦、李仲揆(四光)、任鸿隽、马寅初等到北大任教。以后,李大钊、鲁迅也在北大兼课。聘请保守派刘师培和辜鸿铭任教。

教育独立之思想:‚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

第十二章

“五四”运动和大革命时期的教育

1.1922年的“新学制”(P370-374)

背景:‚新文化运动‛中国教育界出现了一股学习西方教育的热潮,西方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教育制度等被大量引进中国,军国民教育、美感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平民主义教育、国家主义教育、科学教育、职业教育等各种教育思潮此起彼伏、波澜壮阔,极大地拓展了中国教育界的视野,促进了中国教育改革实践,为学制改革准备了理论和实践基础。随着越来越多的留美学生学成归国和杜威、孟禄等教育家来华讲学、指导,直接促成了新学制的制定。各省倡导新教育的民间教育社团、教育研究会纷纷成立,在此基础上全国性教育社团相继诞生,都把学制改革纳入自己的研究议题,从而催生了1922年的新学制。 内容:

(1)‚新学制‛的指导思想

‚新学制‛提出了如下七项标准;①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②发挥平民教育精神;③谋个性之发展;④注意国民经济力;⑤注意生活教育;⑥使教育易于普及;⑦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

(2)‚新学制‘的学制体系与课程标准

在‚新学制‛的总说明中提出,学制系统分为三段;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借鉴美国学制,即单轨制。

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组织了‚新学制课程起草委员会‛,1923年该委员会公布《中小学课程纲要》。小学设国语、算术、卫生、公民、历史、地理(后四科初小合设称社会科)、自然园艺、工用艺术、形象艺术、体育、音乐等科。中学采用学分制和选科制。高中采用综合中学制度,分设普通科和职业科。 (3)‚新学制‛的特点与地位

1‚新学制‛采用‘六三三四‚制,是明确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划分学校教育阶段的依据,这在中国现代学制史上是第一次,从而理顺了普通教育在整体上的衔接关系。2‚新学制‛缩短了初等教育年限而趋向合理。3 ‚新学制‛加强了中等教育。4 ‚新学制‛在高等教育阶段的改革,一是根据中学修业年限的加强,中学水平的提高,取消了大学预科,使高等教育不再担任普通教育的任务,而集中力量进行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从而有利于提高高等教育的水平;二是大学采用选科制,适应了发展学生个性的需要。5 ‚新学制‛兼顾了升学与就业两者之间的关系。6 ‚新学制‛在师范教育上的改革,一是师范教育类型增多,二是程度相应提高。7女子获得了平等受教育的权利。8在课程改革上,小学国文改为国语,修身改为公民,并加强了手工、图画课,中学加强了人文科学和理科的课程。

第十三章 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

1.“战时应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与应急措施(P395)

国民政府在抗战时期确立的‚战时应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既注意到了教育为抗战服务的应急需要,又考虑到了教育为民族复兴奠基的长远利益,从而使得后方各省的各级各类教育在极其困难的战争环境中得以保存下来,并在西南、西北等地有所发展。具有爱国心的教育工作者在极其艰辛的岁月里,以中华民族利益为重,自强不息,弦歌不辍,取得了相当不易的教育成就。另一方面,国民党的战时教育方针仍然强调‚教育目的与政治目的一贯‛,教育同样是作为国民党‚以党治国‛、控制思想、压制民主的工具。

2.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的定县平民教育实验(P407)

开展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四大教育,采取家庭式、学校式、社会式三大方式。 3.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P411)

主要内容:关于什么是生活教育?在陶行知看来,生活教育就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包括三个基本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1)‚生活即教育‛强调教育以生活为中心,教育是为了改造生活。

1生活具有教育的意义,具体教育的作用;2生活决定了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3教育为改造生活服务,在改造生活的的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4‚生活即教育‛是对传统教育脱离实际、脱离生活的批判。

(2)‚社会即学校‛——要拆除学校围墙,依据社会的需要、利用社会的力量、在社会中创建新型的学校。

1为了改革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即社会决定学校,学校为社会服务2陶行知主张社会即学校,为了改革学校教育脱离社会实际的弊端,把学校办成促进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力量;3陶行知把整个社会、整个人生都列入生活教育范畴,从而把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终身教育三者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大教育体系即社会终生教育体系;

(3)‚教学做合一‛:1教法依学法,学法依做法。即怎么做事便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2这一原理将‚做‛放在第一位,是完全符合‚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认识论思想的;3陶行知提倡‚教学做合一‛的意图之一,是改变传统教育脱离实际的弊端,培养学生能运用‚活的知识‛、具有‚行动能力‛、‚生活能力‛、‚创造能力‛的轨道上来。 4.陈鹤琴“活教育”的课程论(P422)

陈鹤琴受陶行知的思想影响,批判传统教育是脱离实际的死教育。他说,我们的任务是要研究‚怎样使教师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怎样使儿童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

陈鹤琴批评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认为这种教育的课程是固定的,教材是呆板的。他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课程观,教育的任务就是要‚让学生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学习‛。他主张‚向‘大自然、大社会’学习,希望大家把过去‘书本万能’的错误观念抛弃。去向活的直接的‘知识宝库’探讨研究‛。

直接经验是儿童在各种活动中获得的,所以,活教育的课程本质上是活动课程。‚儿童所应该学习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去教儿童学‛。

第十五章

革命根据地教育

1.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教育——各级各类教育——延安大学(P450)

1941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将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合并组成延安大学。1943年4月,鲁迅艺术学院、延安自然科学院、民族学院、新文字干部学校也并入。1944年,行政学院再并入。

延安大学下设:(1)行政学院,分设行政、财经、教育、司法四系,学制两年;(2)鲁迅文艺学院,分设文学、戏剧、音乐、美术四系,学制两年;(3)自然科学院,分设机工、农学、化工三系,学制三年;(4)医学系,学制一至二年。(5)这是抗日民主革命根据地第一所具有工、农、文、理、医、艺等科的综合性的高等学校。

第18篇: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汇总

第一章

名词解释:

1、学在官府

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③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

2、六艺

是西周官学的基本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是小艺,主要是小学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汉代以后也把经孔子整理并作为教材的《诗》、《书》、《礼》、《易》、《乐》、《春秋》称为“六艺”。

3、明人伦

“明人伦”是孟子提出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所谓“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后世也称为“五伦”。孟子着眼于处理好五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其目的在于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

4、虚壹而静:

是荀子提出主张培养的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专心有恒。虚,即虚心,就是不要先入为主;壹,即专心,不要一心二用,也不以已有的知识或见解排斥对新知识或见解的研究和掌握;静,即静心,不能用胡思乱想或情感的冲动来扰乱人的理智和正常的思维活动。

5、三纲领八条目:

这是南宋朱熹归纳出来的《大学》中所提出的关于大学教育的纲领和目标。所谓“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体现了儒家修已治人的理想目标。所谓“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实际上前五条都是修身的原则措施,后三条是修身的扩展和递进,先到国家,再到国,再到整个世界。

6、豫时孙摩:

这是《学记》总结出的四条重要教学原则。“豫”是预防性原则,要求事先估计到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倾向,采取预防措施;“时”是指及时施教原则,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适时而学,适时而教:“孙”是指循序渐进原则,教学要遵循一定的顺序进行;“摩”是指学习观摩原则,学习中要相互观摩,取长补短。

7、教学相长:

是《学记》总结出的教学原则,即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它说明了教师本身的学习及教学是两种不同形式的学习,它们相互推动,使教师不断进步,“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

简答:

8、简述孔子对教育所做的主要贡献:

答:第

一、首创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第

二、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第

三、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第

四、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典教育体系的基础;第

五、他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提出了许多教育教学原则方法,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

9、简述荀子对教师地位、作用、条件的论述

答:(1)荀子特别推崇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竭力倡导尊师。在荀子看来,“礼”是最高的社会规范,而教师又是传授“礼”,实行“礼”的榜样,是“礼”的化身,因此,学生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2)荀子认为,教师的作用是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相连的,关系到国之兴衰,法之存亡,他把教师提高到与天、地、君、亲同等的地位。

(3)荀子也对教师提出了很严格的要求,认为当教师应具备四个条件:一要有尊严,使人敬服;二要有崇高的威信和丰富的经验;三要具备传授知识的能力;四要能体会“礼法”的精微道理,且能加以阐发。

论述:

10、试述孔子的基本教育主张:

第二章

名词解释:

1、三大文教政策:

是西汉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文教政策建议,包括: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的统一;兴太学,行教化而美习俗;重选举以选用贤才等三个方面。董仲舒的这三大建议适应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促进了汉代思想的统一和文化教育的发展,并对中国整个封建社会思想和文化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三纲五常:

是西汉董仲舒提倡的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所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所谓“五常”即“仁、义、礼、智、信”。董仲舒把“三纲五常”及其相应的忠孝等封建道德,说成是上天赋予的,是违背不了的,旨在培养封建统治阶级的忠臣顺民。

3、次相授受:

是汉代私学的教学方法或制度。即先由教师教给先来的高足弟子,再由高足弟子分头去教其他弟子。董仲舒是最早采用这种方法的大师,比英国的导生制要早近两千年。这种“滚雪球”方式的教学,可以在师资力量有限的情况下,有效地扩大教育的范围,缺点是弟子的转授毕竟不如教师直接传授。

4、六学二馆

隋唐时官学有了较完善的发展,唐在隋的基础上,中央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六学,六学中前三学似属大学性质,学习儒家经典,后三学似属专科性质。六学属于直系,归国子监统领。此外,唐还设有崇文馆、弘文馆和医学,属于旁系。弘文馆、崇文馆这“二馆”为收藏书籍、校理书籍和研究教授儒家经典三位一体的场所。

5、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施行的一种选士制度。具体的实施办法大致是:朝廷在州、郡设立大、小中正官,由他们负责考察士人的家世和德才表现,据此将士人评定为九个品级,然后逐级上报。最后,朝廷选择前三个品级者授以官职,所以又称九品官人法。这种制度施行之初,试图通过品评,客观、公正地考察人才,但是后来,中正官一职完全被世族把持,这种制度逐渐贵族化了,丧失了选举贤能的功能,影响了教育的发展。九品中正制的实施,是选士制度发展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对选士制度的完善是有意义的。

简答:

6、颜之推在家庭教育方面有哪些重要见解:

答:颜之推是南北朝梁朝人,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颜氏家训》一书中。

主要观点有:(1)、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2)、要爱与教相结合;(3)、要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4)、要重视“应世经务”的实学教育;(5)要培养虚心、勤勉的学习态度。

论述:

7、论述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作用及影响:

要点:

答:(1)独尊儒术文教政策是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确立的,其主要措施包括:设儒学五经博士;建立博士弟子制;以儒术取士;建立视学制度等。

(2)独尊儒术政策实施后,统治者一方面积极地进行儒家思想的教育和教化,另一方面用官禄引诱读书人潜心研习儒家经典,起到了统一思想,巩固封建专制统治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汉代教育的大发展,汉代官学和私学都得到空前的发展,学制系统已初具规模,为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的学校教育制度奠定了初步基础。

(3)独尊儒术政策确立后,儒家学说上升为占据统治地位的政治指导思想。“独尊儒术”由于适合中国封建社会的国情,在它的指导下,封建教育在汉唐时期从建立逐步走向完备,但它同时也限制了中国古代教育、政治文化的多元发展和多种形式、规格人才的培养。“独尊儒术”政策成为后世历代君主所奉行的文教总方针,对后世封建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试述科举在选士制度发展史上的意义及对封建政治文化教育的作用和影响。

(见书P101-102)。

第三章

名词解释:

1、学田:

是我国封建社会书院或地方官学拥有的资以维持办学的田产,是其办学经费的重要来源。学田在宋代开始盛行,一般由官府赐予书院或地方官学,尤其是一些著名的书院一般都拥有数量较多的学田。

2、苏湖教法:

是北宋教育家胡瑷在苏州、湖州讲学时采用的一种教学及教学管理方法,其主要做法是: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创行分斋教学制度。经义斋主修六经经义,属“明体”之学,培养高级统治人才;治事斋分“治民、讲武、堰水、历算”等科,属“达用”之学,培养专业人才。学生可以主修一科,兼学一个或几个副科。胡瑗的苏湖教法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创立的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是最早的。

3、三舍法

是北宋王安石改革太学体制中创立的教学管理方法。即:太学生员按等差分隶于外舍、内舍、上舍。学员依学业程度,定期考试,依次升舍。初入学为外舍生,每年经内舍试,按名额升内舍,内舍生则经上舍试按名额升入上舍。上舍生按等级可取得科举考试的相应资格,其上等生可相当于科举及第,由太学推荐朝廷授以官职。三舍法强化了学校的职能,一定程度上也使太学学业与入仕做官直接挂钩,提高了学校教育的地位。

简答:

4、王安石关于造就人才的纲领有哪些内容?

答:即“教、养、取、任”。“教”是培养人才,要使全国各地各层次都有学校,传授有用的知识技能;“养”是指发挥培养人才作用的保障措施;“取”是选拔人才,通过自下而上的推荐、考核,按德能大小任用为官吏;“任”是使用人才,要根据人的专长任以适当的职务,并保持稳定。

5、朱子读书法的基本内容:

答:是由元代程端礼整理归纳的北宋教育家朱熹有关读书的经验及方法。共有六条:(1)循序渐进,即按篇章的顺序依次阅读;(2)熟读精思,即对正文及有关注解要熟读成诵,并反复回味,认真思考,理解其真谛;(3)虚心涵泳,即读书不可先抱有成见、先入为主,要不抱偏见,认真取舍;(4)切已体察,即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反省自我;(5)着紧用力,即学习不可松懈,应抓紧时间,振作精神,努力上进;(6)居敬持志,即要抱有远大的志向,消除一切浮躁的心态和杂念。

6、书院在教学和管理方面有哪些重要特点:

答:宋代书院在教学和管理上的主要特点:第

一、书院的教育经费来源多样化。书院的学田和经费,得到官府的资助,也依靠民间自己筹集。第二,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管理体制日趋完备。第

三、宋代书院的学术风气活跃。

四、宋代书院通过制定学规章程来规范教学宗旨、方法及培养目标。大多数情况下,书院都能在教育领域发挥积极的作用,弥补了官学的不足,丰富和扩大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内涵,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

第四章

名词解释:

1、监生历事:

它是国子监的一项教学实习制度,是一项培养官吏的重要措施。此制是明洪武五年(1372年)为满足当时官吏不足的需要创立的,规定凡在监10余年者,派到“六部诸司历练政事”,诸司教习政事,并考察其勤惰。历练3个月,进行考核,勤谨者送吏部备案待选,仍令历事,遇到官缺,依次取用;平常的再令历练:下等的送还国子监读书。监生历事制度,对提高官吏的治事能力有积极意义。

2、卧碑:

明清时地方官学有严厉的学规,如明洪武年间,颁行天下并刻碑立于学校的十二条禁例,其中有严禁学生过问政治、无条件地尊师勤学等规定。这就是有名的“卧碑”。清代于儿童“乐嬉游而惮拘检”的特点,注意顺应儿童的性情,激发儿童的兴趣。(2)在教育方法上,主张采取“诱”、“导”、“讽”的“栽培涵养之方”;(3)教学内容上,主张发挥诗、书、礼等各门课程多方面的教育作用;(4)教学活动要注意多种形式搭配进行,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主张分班教学。

5、颜元重“实学”和“习行”教育思想的意义何在?

答:(1)颜元是明末清初教育家,他主张教育要以经世致用为宗旨,培养实用人才,教育内容上强调“实学”。颜元“实学”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突破了千百年来教育为经学所垄断的局面,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启蒙和推动作用。

(2)颜元在教学方法上注重“习行”,即亲自去观察,亲身去实践,以获得真知。其思想中已包含了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等内容,是认识论上的伟大进步。重习行与重实学相表里,构成颜元教育思想不同于传统教育思想的一大特色。

论述:

6、王夫之有哪些具有重要价值的教育观点?

答:王夫之的教育思想:(1)王夫之主张“习成而性与成”,反对“生而知之”、生来就善或恶的唯心主义先验论,认为人的知识、才能和道德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从而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主张“学而知之”,在教学过程中,要学思结合,不应该将二者对立起来;(2)王夫之坚决反对理学家们“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教育观,他认为“理”与“欲”是统一的,不能一概地禁欲,要满足人们正当、合理的欲求,但也不赞成纵欲,主张对人欲要进行适当的节制和引导,这种理欲统

一、反对禁欲又主张节欲的思想,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和新兴市民阶层的需要,具有历史进步意义;(3)王夫之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着重力行实践,即“教必著行”。教的知识,虽不能完全付诸行,但是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努力实行,学以致用,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4)王夫之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不同作用,教师只起指引的作用,进德修业的工夫,则靠学生“自悟”。因此,他要求学生要勤奋自勉,也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否则,不可为师。

第五章

名词解释:

1、京师同文馆

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校,由洋务派于1862年创建。它最初是一所外国语专门学校,目的是培养清政府所需要的外事专业人才。1867年以后陆续增设近代学科,包括算学、天文、地理、矿学等,才成为名副其实的近代学校。1901年并入京师大学堂。

2、南洋公学

是中国近代较早出现的新式学校,1897年由盛宣怀在上海筹办。设有师范院、外院、中院和上院,分别为师范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和高等教育。南洋公学是中国最早包含大、中、小学和师范教育的教育机构。民国时改建成为上海交通大学。

3、京师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是1898年戊戌变法时建立的全国最高学府。大学堂除大学外,兼设中学堂、小学堂,分别班次,循级而升,同时附设师范斋(实建于1902年,为北京师范大学前身)。大学堂中西兼学,课程分普通学和专门学两类。建学目的是要作为全国学堂的表率,最初还兼有统辖各省学堂的职责。辛亥革命后,改名为北京大学。

4、庚款兴学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后向清政府索取了巨款的战争赔款,是为“庚子赔款”,后列强退还部分赔款,用于在中国兴办教育事业,史称“庚款兴学”。退还庚款的总倡导者是美国,1908年,美国政府决定将应得的赔款的一半,作为派遣留学生赴美国的费用,并在北京创办了一所留美学校,即清华学堂(清华大学的前身)。“庚款兴学”反映了列强对中国加强了精神和文化方面的影响渗透。

5、学部

是清末中央教育行政机构,1905年正式设立。它是在清末新式教育获得一定的发展,第一部近代学制颁布实施的背景下设立的。学部与政府其他各部并列,长官称尚书,下设五司:总务司、专门司、普通司、实业司、会计司。

简答:

6、洋务派办的新式学校有什么主要特点?

(1)这类学校都是个案办学,还构不成自身体系,只能算作是封建传统教育的补充;(2)都是专业技术学校,专业范围集中在外语和军事两个方面,体现的是狭窄的实用性;(3)从教学到管理,大权多被外国人把持;(4)仍保留着封建教育的主要阵地,有中国教习负责传统儒家经学的教学和考核,保持旧官学的管理传统。

尽管有这些局限性,这类学校毕竟是中国人办的最早的近代新式学校,培养了一批具有专业知识技术和近代新思想的人才。

7、“百日维新”期间在教育改革上有哪些主要举措?

答:(1)下令各地建立新式大、中、小学堂,学堂中增加了近代学科内容;(2)创办了京师大学堂,作为全国学堂的表率,这是变法失败之后得以保留的唯一变法成果;(3)下令各地设立农务学堂、蚕桑学堂、茶务学堂,决定兴办矿务、铁路、医学等专业学堂。(4)改革科举,改试策论,并增设近代科学类。

8、梁启超关于培养“特色之国民”的观点是什么?

答:梁启超认为开民智是自强的必经之路,也是国家由专制走向民主的必备条件。而开民智的基本途径则是兴办教育,基于这一思路,梁启超指出教育的作用就是在于养成一种“特色国民”,这种新式国民,应具有独立的人格和权利义务并重的思想,有知识、道德和才干,即能自主、自立,又有团体协作精神。梁启超的这一思想显然具有反封建色彩。

论述:

9、“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含义和实质是什么?试对它在教育领域的作用加以分析。

答:(1)1898年,张之洞发表了《劝学篇》,它分内、外两篇,内篇主要谈“中学为体”,宗旨是“正人心”;外篇主要谈“西学为用”,宗旨是“开风气”。从而系统论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奠定了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文教政策的基础。(2)张之洞将西学作为一个整体予以认可,从而为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和制度措施的系统引进开辟了道路,但中学与

西学的地位仍是不平等的。中学是本体,是基础,西学只能在不触犯中学所代表的封建专制及伦理纲常的前提下适当引进并发挥作用。张之洞所主张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本质就是如此。(3)中体西用的观点既维护了封建统治的根本利益,又提供了适当变革、以解外忧内患的原则措施,因而得到清统治当局及社会政界和思想界多数人士的认同,成为近代新教育制度建立的政策基础。

第六章

名词解释:

1、民国元年教育方针

1912年9月,在蔡元培的主持下,教育部颁布实行新的教育宗旨,即“注得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这一宗旨体现了蔡元培关于四育并重、全面发展的教育观点,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原则和道德观念,较之清末教育宗旨具有本质的进步。

2、勤工俭学运动

1915年,蔡元培等人创立了“勤工俭学会”,用勤工俭学的方法吸引有志青年到法国留学,目的是学习西方先进文明和科学技术,以此来富国强兵。“五四”以后,勤工俭学运动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一批早期共产主义者参加了这项运动。勤工俭学运动造就了一批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教育家,并通过工读实践,为知识分子与工人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3、黄埔军校

是国共合作时期培养军事干部的学校,其正式名称是“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创立于1924年5月,1926年更名为中国国民党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因校址设于广州黄埔岛上,习惯上称之为“黄埔军校”。孙中山亲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叶剑英等一批共产党员担任了学校重要教学、管理工作。国共合作期间,黄埔学校共办5期,毕业生近7000人,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大批军事、政治人才。

4、农民运动讲习所

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培养农民干部的学校。讲习所采取短训班的形式,从1924年到1926年共在广州举办了6届,后又在武汉举办了第七届,毛泽东同志主持了第6届、第7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总共培养了1600名毕业生,为中国农民运动作出了卓越贡献。

简答:

5、新文化运动对教育改革的影响:

答:1915年,文化教育领域兴起了一场反封建的文化革命,即新文化运动。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同封建复古思潮展开了论争。他们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要求铲除封建礼教,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实现男女教育平等,并成立了各种教育团体。这一切有利于教育的普及,为教育改革作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对当时的教育改革、提倡新教育运动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论述

6、蔡元培教育思想和实践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有哪些贡献?

答:(1)主持制定了民国初年教育方针,有力促进了民初教育的发展。

(2)主持改革北京大学,使北大完成了从封建大学堂向资产阶级大学的转化,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3)主张文理沟通和渗透,在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上具有重要价值。

(4)主张教育脱离政党、教会独立,由教育家来办理。

2、试评1922年学制产生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答:(1)背景主要是:一是由于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而临时政府的学制已不能适应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在批判传统封建教育的同时,要求实现教育上的民主和平等,要求发展个性、尊重人格,而美国的学制改革及当时正在中国发生重大影响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这一社会需求。1922年9月,教育部顺应形势,召开全国学制会议,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即“壬戌学制”。

(2)这一学制有三方面的内容:①作为指导原则的“七项标准”,即:发挥平民教育精神;注意个性之发展;力图教育普及;注重生活教育;多留伸缩余地,以适应地方情形与需要;顾及国民经济力;兼顾旧制,使改革易于着手。②“六三三”分段的学校系统,即初级小学四年(从6岁开始),高级小学二年,初级中学三年、高级中学三年;大学四至六年。③四项附则,即:为使青年个性易于发展,得采选科制;为适应特殊之智能,对于天才者之教育应特别注重,其修业年限得变通之;对于精神上或身体上有缺陷者,应施以特殊教育;对于年长失学者,应施相当之补习教育。

(3)新学制在以下方面体现了进步性:①缩短了小学年限,有利于初等教育的普及;②延长了中学年限,有利于提高中等教育水平,中学分两段提高了办学的灵活性,也有利于中学普及;③取消大学预科,有利于大学集中力量进行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④在中学实行选科制和学分制,兼顾学生升学和就业。“六三三”制的基本结构,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故被一直延续下来。但是有些方面不大适应中国国情,实施起来有很大困难,后来又作了些调整。

第七章

名词解释:

1、大学院和大学区制

1927年6月,国民党政府决定在全国试行大学院制,以大学院为全国的学术和教育管理机构,并任命蔡元培为大学院长。大学院设大学委员会,下级若干委员会和直属国立学术机构。把全国分为若干大学区,每区设大学一所,大学校长兼管区内教育行政及学术事业。大学院和大学区制的实施,没有取得预期成效。大学院制实施一年后便不得不废止,大学区制则只在江苏、浙江省一度试行,以后也不了了之。

2、小先生制

是陶行知在生活教育实践中倡导并推广实施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即在儿童教育中采取大的教小的,会的教不会的方法。1932年,陶行知在上海与宝山之间筹办了山海工学团,在其中的儿童工学团里采用了小先生制。陶行知把“小先生制”看作是普及教育中“攻破先生关”的有效手段。“小先生制”对解放区的普及教育活动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山海工学团

山海工学团是陶行知在其生活教育实践中筹办的一所集学校、工场、社会于一体的乡村教育机构。1932年9月筹办,位于上海与宝山之间。山海工学团包括青年工学团、儿童工学团、妇女工学团、棉花工学团、养鱼工学团和山海木工场等。此外,工学团还修路、筑堤、办红庙信用兼营合作社。山海工学团的教学活动完全体现了陶行知的乡村教育和生活教育思想。抗战爆发后,山海工学团的试验停止。

4、大职业教育主义

是近代著名教育家黄炎培1925年12月提出的职业教育思想。所谓大职业教育主义,就是强调职业教育应参加到改革社会的政治活动中去,不能只限于教育自身的范围,办职业教育也不能只从资本家愿望考虑,而应顾及到劳动人民的利益、需要和可能。黄炎培的这一思想构成了中华职业教育社的一个思想基础,并在它的指导下促进了职业教育实践的发展。

简答:

5、20-30年代进行的教学改革试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1)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试验;

(2)黄炎培的大职业教育改革试验;

(3)梁漱溟的乡村教育试验;

(4)晏阳初等主持的平民教育试验;

论述:

6、评述乡村教育运动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从事者及其活动特点。

答:(1)乡村教育运动是指中国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以农村为基地开展的各种教育改革和实验活动。①进入20世纪20年代以后,教育界逐步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中国的命运取决于农村社会的发展,只有通过农村教育改革才能最终带动整个社会的进步;②乡村教育运动的产生和发展也受到了西方教育思想及其教育科学试验方法的影响;③乡村教育运动的出现是中国近现代教育改革的继续和深化;④乡村教育运动的出现也是中国农村社会矛盾极端尖锐化的反映。

(2)影响最大的当属黄炎培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在江苏、浙江等地开展的农村改进实验,陶行知开展的生活教育实验,以及晏阳初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在河北定县等地开展的平民教育实验,梁漱溟等人在山东邹平进行的乡村建设实验活动等。

(3)其共同的活动特点是:①他们都以教育试验为手段,探索教育改革的成功模式,并试图将这种模式推广到全社会的范围;②他们都以农村作为教育改革试验的基地,以农民作为教育的主要对象,并以教育改革带动整个农村社会的发展和进步;③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广泛联系,通过不同的方式将教育的活动和影响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根据社会生活的实际需求,安排和设计教育实验的形式和内容。

7、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

答: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与传统的旧教育相对立的,并且是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病提出来的。生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中,“生活即教育”是其实质,“社会即学校”是其课堂,“教学做合一”是其实施的方法。这虽然有忽视系统理论知识传授的不足,但从根本上讲,生活教育理论是在反对封建的旧教育、探索中国教育发展出路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克服传统教育的弊端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第八章

名词解释:

1、苏维埃文化教育建设总方针:

是1934年由毛泽东正式提出的,即:“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

2、民办公助:

是革命根据地办学的一种形式,就是由群众集资、出力自己办学,主要是家长和学生通过劳动来解决资金和人才问题,也采用集资、提取结余、开学田、组织文教合作社等方式来筹集办学资金,政府则给予方针上的指导、物质上的补助和师资上的支援。

3、两面小学

两面学校是抗日游击区创办的一种办学形式,即处在敌人监视下的时候,表面上按敌伪规定的教学内容来应付敌人,只要敌人不在,就教抗日的教学内容,所以称为两面学校。

简答:

4、苏区小学的课程教学是怎样安排的?

答:苏区小学初级小学设国语、算术、游艺三种,高级小学设国语、算术、社会常识、自然常识、游艺等科。小学的劳作实习和社会工作,是教学计划的主要组成部分。小学教科书的课文紧密联系实际。其教学的三条原则是:小学教育与政治斗争的联系;小学教育与生产实践的联系;小学教育与儿童创造力的联系。教学方法上多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

5、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中等教育有什么特点?

答:(1)中学、师范都属于干部教育范畴,各中等学校普遍开设地方干部培训班;(2)学制视各校具体情况而定,不强求一律;(3)课程设置主要根据形势和各地具体情况而定,要求精简、集中、密切联系根据地的建设实际;(4)各中等学校学生的班级编制和生活管理大都实行军事化;(5)学生们有较多的时间进行生产劳动和从事群众工作。

6、革命根据地教育的结构(或称教育体制)有什么特点?

答:革命根据地教育分为干部教育、群众教育和儿童教育三个部分,干部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和培训革命领导干部和各类专门人才,群众教育的任务是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政治觉悟,儿童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三类教育还有明确的主次之分,即整个教育中成人教育重于儿童教育,成人教育中干部教育重于一般群众教育,干部教育中对在职干部的培训又重于对后继干部的培养。这样的教育结构和重心所在,正是当时革命斗争的需要决定的,其出发点是速见成效,立竿见影。

7、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在教学改革方面有哪些重要举措?

答:(1)缩短学制,迅速为革命斗争输送人才和教育、发动群众;(2)教学紧密联系实际,删节陈旧或不实用的内容;(3)注重实效的教学方法,以自学为主,重在启发、研究、讨论和实际考察、实习训练,推广“小先生制”。

第19篇:中国教育史学习思考题

原始社会时期

1、原始社会时期留给你的最深刻印象是什么?请用几个简单的词加以概括。

2、你认为原始社会时期最主要的时代特征是什么?这会对当时的教育发展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3、你认为原始社会存在教育吗?为什么?

4、学界对教育的起源的有哪几种看法?你认同哪种看法?为什么?

5、你认为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具体的内容?为什么会是这些内容?

6、你认为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方面的特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特征?

7、你认为要出现学校教育应当具备哪些基本条件?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

8、你对学校的萌芽有哪些了解?我国最早的学校有可能是在哪种机构中产生?为什么?

9、你对文字的产生有哪些了解?你认同仓颉造字的说法吗?为什么?

10、你认为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中国教育史?你对学习中国教育有哪些具体的准备?

三代及春秋时期

1、你对夏、商、周这三个朝代有哪些了解?请用几个简单的词加以概括。

2、我国最早的学校叫什么名称?你了解这些名称的具体含义吗?

3、学校的出现对一个社会的发展意味着什么?对教育的发展意味着什么?

4、对比原始社会,你可以想象一个没有学校的社会吗?对比当下的社会,你认为学校在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5、什么是“六艺”教育?你对此有哪些了解?你对其中的哪些部分印象深刻,为什么?

6、你认为六艺教育中哪些是今天应当继承的,哪些是今天应当批判的,为什么?

7、中国自古被称为礼仪之邦,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你对此有哪些看法?

8、什么是“学在官府”?为什么三代时期会有“学在官府”的局面?你认为长期的“学在官府”历史会对中国的教育发展造成什么影响?对中国的社会发展造成什么影响?

9、与“学在官府”相适应的,是“以吏为师”。什么是“以吏为师”?你认为这种“以吏为师”的传统会对中国的师道传统产生怎样的影响?对中国的社会发展造成什么影响?

10、春秋时期的社会呈现哪些主要的特征?这些特征对“学在官府”的局面造成了什么影响?这种影响具体是怎么发生的?

11、随着“学在官府”体系的逐渐解体,中国文化传承开始主要依赖一种新的教育形式。这种形式被称作什么?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12、你认为私学的兴起对中国的学术传统和文化传承具有哪些重要意义?你对此有哪些见解?

13、你对周公其人有哪些了解?他对我国的礼乐教化传统做出了哪些重要的贡献?

14、你对孔子有哪些了解?你对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了解?其中最令你印象深刻的是什么?请详细加以阐述。

15、你怎样看待孔子所说的“有教无类”?你认为这一理念的提出有什么重要意义?

16、孔子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你对所谓“君子”有什么样的看法?

17、孔子的教育内容有哪些?你认为这样的教育内容安排有什么利弊之处?

18、孔子的教学方法有哪些?你对其中哪几点印象深刻?为什么?

19、孔子很强调对个人德行的自觉修养,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方法。你对此有哪些了解?你觉得哪些方法最值得自己加以借鉴?

20、孔子对教师提出一些基本条件,这些条件是什么?你认为哪些最值得自己学习?

21、你认为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哪些?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具体的影响?请详细加阐述。

战国时期

1、战国时期留给你的最深刻印象是什么?请用几个简单的词加以概括。

2、你认为战国时期最主要的时代精神是什么?这会对当时的教育发展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3、你了解所谓的“百家争鸣”吗?真的有一百家吗?你知道百家争鸣中的哪些流派?它们的主要思想分别是什么?诸子百家的活跃,会对教育产生什么影响?

4、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通常被称为“士”。你知道这个“士”阶层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吗?他们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和社会发展起到哪些作用?请举个例子加以说明。

5、学界通常认为,战国时期是中国知识分子最集中的第一次亮相。为什么这么说?你认为当时的知识分子在社会发展中居于何种地位?起到了哪些作用?知识分子的这种地位和作用,将对社会氛围发生怎样的影响?对教育发展发生怎样的影响?

6、你知道战国时期最著名的学府是哪一所吗?请对其加以简单的介绍。

7、你向住稷下学宫吗?为什么?为什么说稷下学宫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8、得士者得天下,失士者失天下。稷下学宫笼络了当时的许多天下名士,齐国的强盛与此有密切关系。齐君主办稷下学宫是也为了争霸天下的政治意图。但为什么齐国最终却并未成功,反倒是对学术自由持否定态度的秦国统一了六国呢?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9、你对墨翟有哪些了解?你学习过《墨子》吗?可以介绍其中的一篇吗?

10、你怎样理解墨子的“素丝说”?你同意这种观点吗?

11、墨家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兼士”,你所认为的兼士是什么样的人呢?

12、你怎样理解墨子所说的“兼相爱、交相利”?你认为这种社会理想可以实现吗?你认为教育在这种理想的实现过程中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13、据你了解,墨家私学的教育内容有哪些?和儒家有哪些不同?你最喜欢哪些部分?

14、据你了解,墨家的教育方法有哪些?你觉得哪些方法最值得自己借鉴?

15、你对孟子有哪些了解?你看过《孟子》吗?你知道哪些《孟子》里的故事或名言?

16、你怎样理解孟子的“性善论”?你同意性善论吗?为什么?为什么在我们讨论教育思想的时候要从人性论开始?

17、孟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大丈夫”的理想人格。你认为什么样的人称得上是“大丈夫”?孟子认为要如何才能具备“大丈夫”这一理想人格呢?

18、你知道孟子提出了哪些教学思想?你觉得其中的哪些部分对我们今天的教学还有指导意义?

19、你对荀子有哪些了解?为什么说他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你看过《荀子》吗?你知道哪些《荀子》里的故事或名言?

20、你怎样理解荀子的“性恶论”?你认为性恶论是不是对人性的否定?你同意性恶论吗?为什么?从性恶论出发,荀子认为教育应当起什么样的作用?

21、荀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他是通过哪些教育内容来实现这种培养目的的?

22、荀子将学习过程划分为哪些阶段?你觉得这样的划分对你自己有什么启示?

23、荀子对教师的地位与作用有哪些认识?你同意他的哪些观点?

24、你知道哪些法家的著名代表人物?你对其中的哪一位比较熟悉?你知道他的哪些故事?

25、法家的教育思想主要有哪些方面?你同意其中的哪些主张?你认为哪些还值得我们今天加以借鉴?

26、战国后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教育论著,你知道的有哪些?你看过的有哪些?

27、你看过《大学》吗?什么是“三纲领”、“八条目”?你对此有哪些认识?

28、你看过《中庸》吗?你认为什么是“中庸”?你在实际的生活工作中会同意中庸之道吗?

29、《中庸》将学习过程划分为哪几个阶段?这与《大学》中的“八条目”有何不同?与荀子的学习阶段划分有何不同?

30、你看过《学记》吗?《学记》在教育史上有什么地位?它的作者是谁?

31、《学记》怎样阐述教育的作用?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32、《学记》提到了哪些学制系统和学年划分?对学校管理有哪些记述?和我们今天的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相比有哪些主要的不同?请列举两到三个方面。

33、《学记》提出了哪些教育教学原则?提出了哪些主要的教学方法?

34、《学记》对教师提出了哪些要求?你怎样理解“教学相长”这个概念?为什么说它是教师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

秦汉时期

1、秦朝留给你的印象是什么?请用几个词概括。

2、你对秦始皇有哪些认识?请举例说明。

3你认为秦朝在政治统治上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以何种思想作为其统治指导思想?为什么要以这种思想作为指导思想?为此秦始皇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有可能对社会的文化思潮和教育发展产生哪些潜在的影响?

4、秦朝在文化教育上具体制定了哪些政策?这些政策对教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你对此有何看法?

5、你对汉代有哪些印象?请用几个词概括。

6、汉朝早期的政治统治有什么主要特征?为什么要执行这样的统治策略?汉武帝即位后做了哪些调整?你认为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调整?这样的调整对社会的文化思潮和教育发展将产生什么影响?

7、汉初在文化教育方面有哪些具体政策?与秦朝有什么不同?

8、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来的?提出这一思想的学者是谁?具体包括哪些内容?为了保证这一政策的有效实施,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这将对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产生什么影响?你对此有何看法?

9、你认为“独尊儒术”是否意味着其他学派的思想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为什么?请举例加以说明。

110、你对察举制有什么了解?这种选士制度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将对学校教育产生哪些影响?

11、汉朝的学校系统包括哪些学校?最主要的中央官学是什么?最主要的私学有哪些种类?

12、请你简单介绍太学的办学和教学情况。

13、请你简单介绍鸿都门学的办学和教学情况。

14、请你介绍汉代的书馆和经馆。它们对当时和后不定期的社会和教育发展起了哪些作用?

15、你知道什么是今文经学、什么是古文经学吗?它们有什么样的不同?今古文之争对社会和教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16、你知道什么是家法、什么是师法吗?今、古文经学对师法、家法分别持有什么态度?这对汉代的经学教育和我国的教育传统产生了哪些影响?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17、你对董仲舒有哪些了解?请简述他的生平和教育活动。

18、在人性方面,董仲舒有什么看法?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19、董仲舒怎样看待教育在人的发展的作用?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为什么?

20、董仲舒认为道德教育是立政之本,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21、董仲舒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22、董仲舒提出了哪些道德修养的原则和方法?你对其中哪一条印象深刻?为什么?

23、董仲舒提出了哪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你对其中哪些内容和方法最感兴趣?为什么?

24、除了董仲舒以外,你还知道哪些汉代的教育思想家?你对他们的思想有哪些了解?请简单加以描述。

魏晋南北朝时期

1、魏晋南北朝时期留给你的主要印象是什么?请用几个词加以概括。

2、魏晋时期,政权林立,民众流离,但江南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政治的不安定也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思想文化的异常活跃。你认为这些将会对教育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3、经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与汉代有什么不同?这一时期主要的文化思潮是什么?这种思潮对社会及教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4、魏晋南北朝时期,儒、释、道三种主要的思想源流出现了走向合流的端倪,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你对此有何看法?请简单加以描述。

5、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统治还有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门阀制度。你对此有什么了解?你认为门阀制度会对社会和教育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6、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实行哪种选士制度?你对此有什么了解?你认为这种制度会对社会和教育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7、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学教育在发展趋势上呈现出什么特点?你对此有哪些了解?请简要加以说明。

8、你知道“国哀废学”的典故吗?你认为这个典故说明了什么问题?

9、你知道太武帝拓跋焘禁私学的故事吗?你认为太武帝为什么要禁私学?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10、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学虽然时兴时废,但也有一些创举。你对此有哪些了解呢?请简单介绍其中的几个。

11、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学有了很大的发展。你知道什么是家学吗?它是在什么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这一时期的家学有什么特点?你对此有什么了解?请简单加以说明。

12、家学的发展催生了我国古代书诫教子的传统,留下了大量的诫子书。你看过诸葛亮的《诫子书》吗?你对此有哪些了解?请简单加以介绍。

13、你对颜之推有哪些了解?请简单介绍其生平及教育活动。

14、你看过《颜氏家训》吗?你对此有哪些了解?请简单加以介绍。

15、《颜氏家训》对原有的士大夫教育提出了许多批评,并提出了新的士大夫教育目标和内容,你对此有哪些了解?请举例加以说明。

16、《颜氏家训》中还提到了有关儿童教育的很多主张和内容,你对此有哪些了解?请举例加以说明。

17、在学习态度和方法方面,颜之推也提出了一些主张,你对此有哪些了解?请举例说明。

18、同是乱世,春秋战国时期的士阶层普遍具有强烈的入世救世情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知识分子却普遍有避世清谈的倾向,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单加以说明。

隋唐时期

1、隋唐时期留给你的主要印象是什么?请用几个词加以概括。

2、隋唐时期主要的文化精神是什么?对教育发展将产生什么影响?

3、隋唐时期有哪些主要的文教政策?这些政策对教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4、隋唐时期被称为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发展的鼎盛时期,为什么这么说?你对此有哪些了解?

5、隋唐有哪些中央官学?其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种学校?为什么?

6、隋唐时期有哪些地方官学,其中令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7、你对隋唐时期的私学发展有哪些了解?其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8、与前朝相比,隋唐时期的学校教育发展有哪些特点?令你印象深刻的是什么?

9、隋唐时期的选士制度是什么?你对此有哪些了解?

10、唐代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有哪些来源?他们的报考方法是什么?

11、唐朝的科举考试有哪些科目?各科主要考哪些内容?其中你最感兴趣的哪一科?你知道哪些历史名人是出自这一科中第的?

12、唐朝的科举考试主要有哪些方法?其中哪一种令你印象深刻?

13、你认为科举制与学校教育有什么关系?

14、你认为科举制对中国的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15、隋唐时期,文化教育高度发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统治者很重视与东西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当时与中国有教育和文化交流的是哪些国家?你对此有哪些了解?

16、你对韩愈有哪些了解?请简单介绍他的生平及教育活动。

17、在人性论上,韩愈提出了什么主张?你认同他的说法吗?

18、韩愈的教育目的是什么?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18、韩愈教育思想的最突出之处在于他作《师说》,提倡尊师重道。这篇文章中对教师的任务、为师的标准有哪些规定?对师生关系有哪些论述?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19、韩愈提出了哪些教学方法?其中哪一点令你印象深刻?

20、你对柳宗元有哪些了解?请简单介绍他的生平和教育活动。

21、柳宗元对教育的目的和作用有哪些看法?你同意他的意见吗?

22、柳宗元对教师有哪些论述?他为什么不愿意公开收徒称师?

23、柳宗元有哪些教学思想?其中哪一点令你印象深刻?。

宋元金辽时期

1、宋朝留给你的主要印象是什么?请用几个词加以概括。

2、宋代主要的文化精神是什么?对教育发展将产生什么影响?

3、宋代有哪些主要的文教政策?这些政策对教育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4、宋代的三次兴学运动分别是哪三次?请简单加以介绍。

5、宋代的中央官学包括哪些?其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学校?

6、宋朝有哪些地方官学,其中令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7、你对胡瑗的分斋教学法有哪些了解?这种教学法的出现有什么重要的意义?请简单加以介绍。

8、与前朝相比,你认为宋代的的教育有哪些自己的特点?

9、元朝时期,国子学采用了升斋等第法和积分法,你对这两种教学方法有什么了解?

10、宋元时期,我国有哪些著名的书院?令你印象深刻的是哪些?你认为,为什么会产生书院这种教学组织机构?

11、你认为,书院的出现有什么重要意义?对中国教育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12、什么是蒙学?你对蒙学有哪些认识?

13、宋元时期的蒙学有哪些发展?主要有哪些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14、宋元时期的著名的蒙学教材有哪些?你对此有哪些了解?

15、你对王安石有哪些了解?请简单介绍其生平和教育活动。

16、什么是三舍法?它的出现有什么重要意义?

17、王安石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应该有哪些教育内容?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18、王安石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出了系统的人才理论,你对此有哪些了解?

19、你对朱熹有哪些了解?请简单介绍其生平和教育活动。

20、关于教育的作用和目的,朱熹有哪些具体的论述?其中令你印象深刻的是哪些?

21、朱熹是怎样论述“小学”和“大学”的?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22、在道德教育的方法上,朱熹有什么论述?其中令你印象深刻的是什么?

23、“朱子读书六法”分别是什么?你对此有什么看法?你认为哪些对自己最具有启发意义?

24、你对朱熹还有哪些了解?你怎样看待朱熹在中国文化教育史上的地位?

明朝

1、明朝主要的文化精神是什么?对教育发展将产生什么影响?

2、明朝执行了哪些文教政策,对教育产生了什么影响?

3、明朝的官学制度有哪些发展?

4、明朝的书院有什么大的发展?你对东林书院有什么了解?

5、请简单介绍王守仁的生平和教育活动。

6、王守仁认为教育有什么作用?你对此认同吗?为什么?

7、在道德教育方面,王守仁有哪些基本主张?你觉得对你启发最大的是哪一点?

8、在儿童教育方面,王守仁提出了哪些基本主张?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点?

清初至鸦片战争时期

1、清初至鸦片战争之前,学术思想和文化领域出现了什么主要思潮?你对此有哪些了解?

2、清朝初年实施了哪些文教政策,对教育产生了什么影响?

3、你对清朝初年的官学制度有哪些了解?

4、清朝的书院发展经历了哪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你对此有什么了解?

5、你知道哪些清朝的著名书院?请简单加以介绍。

6、你对黄宗羲有哪些了解?请简单介绍其生平和教育活动。

7、在教育思想方面,黄宗羲提出了哪些主张?你对其中的哪些感兴趣?请简单加以简绍。

8、你对王夫之有哪些了解?请简单介绍其生平和教育活动。

9、王夫之认为教育有什么作用?你对此同意吗?

10、王夫之提出了哪些有关教学的基本主张?你认为哪一条最为重要?

11、在道德修养方面,王夫之提出了哪些主要方法?哪一条对你有启示?

12、王夫之对教师提出了哪些具体要求?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13、你对颜元有哪些了解?请简单介绍其生平和教育活动。

14、颜元对传统教育提出了哪些批判?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15、颜元认为学校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为此学校应当设置哪些教育内容?采用什么教学方法?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16、颜元教育思想的重要方面,是重视劳动教育,对此你有哪些了解?

17、早期“西学东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又是什么时期中止的?你对经有哪些了解?

18、鸦片战争前后,封建教育出现了哪些病态的发展趋势?针对这种病态的发展,改革派提出了哪些文化教育主张?

19、你对太平天国的教育活动有哪些了解?请对其简单加以介绍。

20、你对早期的教会学校有哪些了解?你认为他们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哪些影响?

21、在洋务运动时期,教会学校有了哪些发展?你认为教会学校的大肆扩张会对中国教育产生哪些影响?你怎样看待教会教育的性质和作用?

从洋务运动到民国成立初期

1、什么是洋务运动?什么是洋务教育? 二者是什么关系?

2、洋务教育主要包括哪些内容?洋务教育有哪些代表人物?

3、你知道哪些著名的洋务学堂?请简单对其加以介绍。

4、洋务学堂有哪些特点?你对此有什么认识?

5、洋务教育的一个典型内容,是洋务留学教育,又主要是派遣留美幼童和留欧学生两个方面?你对这两个重大事件有哪些了解?留学活动中出现了哪些日后的著名人物?你认为这一时期的留学教育有什么意义?

6、“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派关于中、西文化关系的核心命题,也是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它是怎么形成的?什么是“中学”,什么是“西学”?“中体西用”有什么历史作用?又有哪些局限性?你对此有哪些认识和了解?

7、你对张之洞及其《劝学篇》有哪此了解?请简单介绍张之洞的生平和教育活动。

8、洋务运动开始之后,随着“西学东渐”的深入以及近代工商业的产生和发展,早期改良主义思潮逐渐形成。他们在文化教育上提出了哪些主要的主张?你对此有什么认识?

9、经过了早期改良派的教育思想启蒙,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民族危机加深,资产阶级领导的维新运动蓬勃兴起。维新派普遍认为改革教育、培养新式人才是实现变法维新的基础,因此,维新教育实践活动便成为维新运动的基本内容。在这一维新教育实践中,有哪些具体的内容?你对此有什么了解?在维新运动走向高潮的百日变法中,又有哪些有关教育改革的内容?你认为这些措施有什么意义?

10、维新教育有哪些代表人物?你最熟悉的是谁?你对梁启超有哪些了解?请简单介绍其教育思想。

11、你对严复有哪些了解?请简单介绍其教育思想。

12、清末新政背景下,清廷出台了一些改革教育的主张,这些主张具体包括哪些措施?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13、什么是癸卯学制?后期做了哪些补充和修正?有什么重要意义?

14、清末,留学教育开始勃兴。主要是1906年前后的留日高潮,以及1908年兴起的留美潮流。你对此分别有哪些了解?

15、民国什么时间建立?教育部什么时间成立?颁布了哪两个改革封建教育的纲领性文件?

16、民初的教育方针是什么?我我国现在的教育方针有什么不同?你对此有什么了解?

17、袁世凯上台后,为了利用封建文化来配合自己的独裁统治,提出了哪些恢复封建文化教育的措施?你对此有哪些认识?

18、民国的第一个学制是什么?你对此有哪些了解?

19、你对蔡元培有哪些了解?请简单介绍其生平和教育活动。

20、蔡元培提出的五育并举教育方针包括哪些内容?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21、蔡元培对北京大学做了哪些改革?产生了哪些重要的影响?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22、蔡元培关于教育独立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有哪些?你看过《教育独立议》一文吗?你对教育独立有什么看法?

国民政府时期

1、什么是“党化教育”?什么时候开始实施?什么时候废止?

2、什么是“三民主义”教育宗旨?其实质是什么?

3、你对“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有什么了解?这一方针对教育产生了哪些影响?

4、什么是大学院和大学区制?你对此有哪些了解?

5、国民政府时期的学校教育有哪些主要的发展?你对此有哪些了解?

6、为落实和加强对学校的控制,国民政府对学校教育采取了哪些主要的管理控制措施?

7、你对日伪占领区的奴化教育和反奴化教育有哪些了解?学习这段历史让你有哪些心得体会?

8、你对国民党统治区人民的民主教育运动有哪些了解?青年学生在这场运动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学习这段历史让你有哪些心得体会?

9、你对解放区的新民主主义教育运动有哪些了解?你认为解放区的教育和国统区有哪些主要的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学习这段历史让你有哪些心得体会?

10、杨贤江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你对其中的哪些内容印象深刻?请简单加以评述。

11、你对黄炎培的教育思想有哪些了解?他的职业教育思想体系包括哪些内容?你对其中哪些内容印象深刻?请简单加以评述。

12、你对晏阳初及其教育思想有哪些了解?什么是“四大教育”?什么是“三大方式”?什么是“化农民”与“农民化”?你对他的哪些观点比较感兴趣?请简单加以评述。

13、你对梁漱溟的乡村建设和乡村教育理论有哪些了解?他认为应当怎样实施乡村教育?你认同他的主张吗?请简单加以评述。

14、你对陈鹤琴的教育思想有哪些了解?你认为什么是“活教育”?其目的是什么?包括哪些课程?应怎样实施教学?你认同他的观点吗?请简单加以评述。

15、你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有哪些了解?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包括哪些主要内容?你对其中哪些内容印象深刻?请简单加以述评。

16、有一种说法认为,国民政府时期中国的教育发展水平位居世界第三,对此,你怎么看?为什么中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能够在那样一个战火纷飞的时期取得较好的发展?

第20篇:考研中国教育史辅导

第一章 复习辅导

教师:

第一章讲先秦时期的教育。先秦就是秦代以前,一直上溯到远古的历史起源之时,也是中国教育的开端时期,大家一定要打好学习的基础,因为第一章的内容是学好以后各章的前提,尤其是先秦的教育思想,可以说奠定了古代教育思想的基础。从学习方法而言,通过第一章的学习也是一个入门,包括阅读、理解、分析等。第一章的基础打好了,以后的学习就摸着门道了。希望同学们开一个好头。你们在学习教材时有什么问题,可以先提一提。 学生乙:

老师,从第二节的标题看,“学在官府”是与私学相对立的,那么是不是可以把“学在官府”理解为官学呢? 教师:

“学在官府”作为西周时期教育的主要特征,确实有着学校由政府主办这一层含义。但是,其范围要比后世所说的官学要广泛得多。“学在官府”的“学”,从其本义来说,并不指学校,而是指学术、典籍等。由于学术、典籍等都为朝廷及各级政府所把持,因此普通百姓根本无权享受教育,民间无学术,更无学校教育。此外,“学在官府”还体现在官师不分上,即官吏既是行政官员,又是学校的教师,而后世的官学,只是属于官方主办的学校,教师虽然也可能有一定的官品,但多数是专职教官,不见得兼任其他行政职务。下面谁能回答,六艺是什么? 学生甲:

“六艺”就是礼、乐、射、御、书、数。 教师:

这样回答只能说答对了一半。如果问的是西周的“六艺”,确实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到汉代以后,人们也把经孔子整理过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经书称为“六艺”,有人把西周时的“六艺”称为“旧六艺”,而把孔子的“六艺”称为“新六艺”。 “六艺”教育传统对后世封建社会的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再有,哪位同学来解释一下“稷下学宫”? 学生乙: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因其建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稷下学宫虽然是齐国官办,但它实际上又是由许多私学组成的。稷下学宫综合发展了春秋以来私学的长处。如不治而议论、自由辩论、学无常师等。此外,在学生管理上,稷下学宫制定了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体现了教学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稷下学宫前后历时150年之久,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教师:

概括得很好。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私学兴起的原因。谁先来说说? 学生甲:

我觉得私学之所以兴起,主要是因为春秋时期官学开始衰弱了。由于官学的衰弱,而社会上又需要教育,统治阶层也需要各种治国人才,这就必须有一种新的教育形式来取代官学,于是私学就应运而生了。 教师:

你说的这一点很有道理。事实上,在中国古代办学体制上,官学与私学往往呈现一种此起彼伏的趋势。但是在春秋之前,中国并没有私学,为什么偏偏在这一时期产生了私学呢?可见还存在更深一层的原因,至少我们可以与当时的时代特点联系起来看,哪位同学来作一下补充? 学生乙: 我觉得是否可以从春秋时期的经济、政治制度的变革来理解私学的兴起。在经济上,奴隶制国有经济逐渐为地主阶级私有制所代替,封建生产关系正在形成;在政治上,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新势力取代了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旧势力,并逐步夺取了政权,确立了封建的社会制度。而这些变革,必然导致教育上的变革,为了适应新经济、新政治的需要,私学就开始兴起了。 教师:

私学的兴起,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密切。其实任何一种新教育形式的产生,都离不开政治、经济制度的土壤。西周官学是建立在土地王有的经济基础和奴隶主贵族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基础之上的,而私学是建立在土地私有的个体经济和新兴地主阶级统治基础之上的。 学生甲:

老师,我注意到教材上还提到私学的产生有赖于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二是学术下移。这两条是不是也很重要? 教师:

是的,这是两个客观条件,或者说是私学兴起的物质基础。因为只有社会生产力发展了,才能使大批的士人有条件脱离体力劳动而专门从事脑力劳动。而新兴的士阶层人士大量涌现,正好为私学提供了求学者和必要的师资。而官府的学术开始逐渐下移至民间,也为私学提供了必要的教学内容。

好,下面谁能概括一下孔子在教育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学生乙: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世界公认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许多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重要教育思想和经验,大多可以追溯到孔子。他对教育所做的贡献主要有:第

一、首创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第

二、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第

三、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第

四、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籍教育体系的基础;第

五、他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提出了许多教育教学原则方法,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

教师:

回答比较全面。这五点其实正是教材中关于孔子教育思想的五个方面:关于教育作用、教育对象、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原则和方法。这是我们掌握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线索。 学生甲:

老师,对“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句话,能作一下解释吗? 教师:

从字面上说,“道”字念“导”,是引导的意思。“政”指行政手段。“齐”原意是指整齐,可引申为约束的意思。“免”即避免(触犯刑律)。“格”是服从之意。意思是说,以行政手段引导百姓,以刑法来约束百姓,虽然可以使百姓由于害怕触犯刑律而不为非作歹,但并不能使百姓有羞耻之心;而以礼仪道德教育的手段来引导、约束百姓,不仅可以使人耻于为非,而且人心也会归服,可收到法律难以取得的效果。下面请一位同学来解释一下孔子的“有教无类”思想。 学生乙:

“有教无类”是孔子关于教育对象的思想,意思是说,实施教育,不分等级、种类。因为在孔子看来,既然人性相近,则人人皆有向善的可能性,因此对所有的人都应该一视同仁,施以教育。 教师:

那么,这一思想有什么意义和影响呢? 学生甲: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学在官府的格局,使教育活动扩展到了民间。 学生乙:

老师,关于教育目的,孔子提出了“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其中“优”就是优秀的意思吗?我觉得用优秀来解释“学而优则仕”还可理解,但用来解释“仕而优则学”,似乎有些不合情理吧? 教师:

对于这个“优”字,的确值得推敲。通常都解释为优秀、优异,但另外也有人解释为有余力的意思,类似于悠闲、优游。我觉得后一种解释更合理些。所谓“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就是说:做官了,有余力便去学习;学习了,有余力便去做官。当然,如果不优秀的话,就会很吃力,也就悠闲不了了,两者并不绝对矛盾。不过后来说起学而优则仕,最通常的意思还是学习优秀就可以做官。 学生甲:

老师,自测题中有一道题是问,在“学”与“思”的关系上,孔子、孟子、荀子各有什么特点?该如何回答? 教师:

对这一问题要参考第

三、

四、五节的有关内容。孔子主张学思并重,他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两者不宜偏废。已初步揭示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孟子把认识看作是一种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因此在学与思的关系上,他强调“思”的作用, “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荀子认为教育是“化性起伪”的过程,是不断地积累知识、道德的过程,因此更侧重于“学”,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

孔、孟、荀关于学、思问题的论述,与其人性论思想有一定的关系。下面谁能概括一下他们的人性论思想。 学生乙:

孔子的人性论思想,即“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后来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但孔子并未谈到先天的性究竟是怎样的。孟子提出“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这是人之所以不同于禽兽的地方,但是,要做一个完善的人,仅有仁义礼智的四个善端是不够的。人之贤愚,还取决于能否对这种先天的善端加以保存和扩充。如果自暴自弃,或者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就可能失掉这种善端。荀子提出“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本来并不存在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如任其发展而不加节制,必然使社会产生混乱。人之所以能为善,全靠后天的努力,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是指人为,泛指一切通过人为的努力,这就把“性”与“伪”分开了。 教师:

其实,从他们的人性论,我们还可以进一步了解孟子与荀子关于教育作用的不同观点。孟子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求放心”,而荀子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化性起伪”。谁来解释一下这两个名词? 学生甲:

从“性善论”出发,孟子阐述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求放心”。即找回丢失的善的本性,因此他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在这个意义上说,任何人只要接受教育,肯于学习,就可以成为圣人,“人皆可以为尧舜”。 荀子从“性恶论”出发,提出人性本恶,教育的作用在于通过后天人为的努力来转恶的本性,这就叫“化性起伪”。任何人只要肯作出不懈的努力,就可以彻底改变本性,成为圣人,故“涂之人可以为禹”。 教师:

完全正确。孟荀的人性论出发点不同,孟子强调教育对善性的存养,而荀子强调对恶性的改造。一个是强调教育的可能性,一个是强调教育的必要性,但都突出了教育的作用,而且肯定人人通过努力,都有达到圣人标准的可能,对教育的效果充满信心。 学生乙:

老师,如何准确的解释荀子的“虚壹而静”? 教师:

这是荀子关于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的观点。所谓“虚”,就是“虚心”,即不要因已有的知识或见解阻碍对新知识的认识和接受。所谓“壹”,就是专心,即不一心二用。所谓“静”,就是静心,不能用毫无根据的胡思乱想或者感情的冲动来扰乱人的理智和正常的思维活动。总之,只有做到虚怀若谷、精神专注、头脑清醒,学习才能取得成效。 下面谁来解释一下“三纲领八条目”? 学生甲:

这是南宋朱熹归纳出来的《大学》中所提出的关于大学教育的纲领和目标。所谓“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体现了儒家修己治人的理想目标。所谓“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实际上前五条都是修身的原则措施,后三条是修身的扩展和递进,先到家,再到国,再到整个世界 教师:

回答得很好。“明明德”的第一个明是动词,是发扬光大的意思,第二个明字是形容词。亲民,朱熹解释为新民,三纲领串起来就是,将美好的道德发扬光大,使民众的面貌也就是社会风尚焕然一新,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 学生乙:

老师,我发现《学记》讲教师的内容似乎更多一些,那为什么要叫“学记”呢? 教师:

《学记》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因此主要讲对教师的要求。而且认为“教”与“学”密不可分,用“学”这个词既可以概括学习过程,也可以代表教师教的过程。 学生甲: 那么,其中的“教学相长”这条原则,是不是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呢? 教师:

从《学记》的原文来看,这个“教学相长”应该是指教师本身既要教,也要学,它们相互推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从而使教师不断进步。但是它深刻揭示了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同样适用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互相促进。这也就是现在一般理解的“教学相长”的意思。 学生乙:

老师,关于“尊师重道”这一条原则,教材中引文太多,不容易记住,您能不能作一下通俗的解释呢? 教师:

概括的讲,有两点内容。一是关于教师的作用和地位。《学记》认为教师是培养国君的重要职业,作用显而易见,《学记》又认为只有尊重教师,老百姓才能真正重视教育,因此,必须把教师放在崇高的地位。二是讲教师的条件。教师既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崇高的道德修养,又要熟练掌握教育、教学理论和技能技巧,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当教师。 学生甲: 老师,对于“藏息相辅”这一原则,大致意思我能理解,但对“藏焉修焉,息焉游焉”这一句话,我还是不太理解。您能解释一下吗? 教师:

这句话可以解释为:在掌握了已经学过的知识之后,进而进修未学的知识,在休息的时候,就要尽情游乐。 学生乙:

老师,您能逐字逐句的解释一下“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这段话吗? 教师:

所谓“道而弗牵”,就是说,教学要注重启发引导,但又不牵着学生鼻子走;所谓“强而弗抑”,就是说,教学要督促勉励,又不勉强压抑;所谓“开而弗达”,就是说,教学要打开学生思路,但又不提供现成答案。所谓“和”是指师生关系融洽;所谓“易”,是指学习安易,不觉得太难;所谓“思”,即独立思考。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

好,下面我再提一个关于《中庸》的问题,即:《中庸》关于学习的五个步骤是什么? 学生甲:

《中庸》概括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五个阶段。“博学”就是广泛的学习;“审问”即对博学中的内容谨慎的问其真伪;“慎思”即对审问的内容进行分析、思考;“明辨”即明确分辨存在的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笃行”即切实的实行,使观念和行为得到统一。这是一套完整的内省方法,包括学—思—行等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教师:

完全正确。下面谁来回答一下墨家对于教育内容的主张? 学生乙:

墨家的教育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一是以“兼爱”为核心的道德教育;二是自然科学、生产技能、军事知识等技能的训练,涉及到数学、光学、声学、力学等许多方面;三是 “辩乎言谈”方面的训练,即思维方法的教育,目的在于锻炼论辩能力。 教师: 正确。墨子的教育内容论很有特色,其价值主要体现在科学技术教育和训练思维能力的教育上,突破了儒家六艺教育的范畴,有进步意义。与墨家相比,道、法两家的思想更加偏激一些,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解释一下老子的“绝学”观点。 学生甲:

我觉得可从两个角度来理解老子的“绝学”观点:一是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道”是不依赖人们的主观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是自然的,而他所理解的“学”是非自然的,是违背“道”的本质的,所以必须“绝学”,才能回归自然。二是老子认为“道” 的本质特征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而“学”则是人为的,尤其是儒家的仁义孝慈忠的教育,不仅不符合人类的本性,而且是破坏自然、违背人性的活动。所以必须“绝学”。 教师:

回答得很清楚。但还不够全面,有谁能加以补充? 学生乙:

我觉得还有第三个方面,那就是“为道”与“为学”存在本质上的差异,老子认为:为学是使人的知识增多,而为道是使人的知识与欲望减少,两者是根本不同的,这就应该让人们把一切知识忘记,真正做到“绝学无忧”。 教师:

补充得很好,这就是教材上讲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从本质上说,道家是主张消极避世的,而法家则走向另一极端,谁来说说法家关于教育实施的主张? 学生甲:

法家提出了以“耕战”为基本内容的法治教育,以反对儒家的礼治教育,要求“更礼以教百姓”、“燔诗书而明法令”。商鞅提出:以官吏“为天下师”,“使学读法令”,主张以法家思想作为“壹教”,以适应当时新兴地主阶级统一的政治需要。韩非更是明确提出“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的思想。除了法律教育外,不要其他教育,除官吏以外,不要有其他教师。但教育并不等于法律,教师也不同于官吏,其结果必然是导致“以法代教”、“以吏代师”,否定了一般教育的作用。 教师:

道、法两家虽然对教育发表了一些否定性言论,但是他们主要是反对儒家的传统教育,而不是根本不要教育,只是道家强调的是“道”的教育,主张以不言为教,由人自然地发生变化,一切要顺应自然。而法家讲的是“法”教,“学读法令”而已。好,这节复习课就上到这里。 练习题举例:

一、填空:

1.西周官学在设置上可分(国学)和(乡学)两类,层次上可分为(大学)和(小学)两级。2.孔子招收学生的原则是(“有教无类”)。

二、名词解释:

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因其建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稷下学宫虽然是齐国官办,但它实际上又是由许多私学组成的。稷下学宫综合发展了春秋以来私学的长处。如不治而议论、自由辩论、学无常师等。此外,在学生管理上,稷下学宫制定了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体现了教学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稷下学宫前后历时150年之久,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三、简答题:

简述孔子对教育所做的主要贡献:

第一、首创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第

二、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第

三、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第

四、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籍教育体系的基础;第

五、他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提出了许多教育教学原则方法,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

四、论述题

试述私学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教育发展的贡献: 春秋时期在经济上,奴隶制国有经济逐渐为地主阶级私有制所代替,封建生产关系正在形成;在政治上,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新势力取代了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旧势力,并逐步夺取了政权,确立了封建的社会制度。而这些变革,必然导致教育上的变革,因为只有社会生产力发展了,才能使大批的士人有条件脱离体力劳动而专门从事脑力劳动。而新兴的士阶层人士大量涌现,正好为私学提供了求学者和必要的师资。而官府的学术开始逐渐下移至民间,也为私学提供了必要的教学内容。为了适应新经济、新政治的需要,私学就开始兴起了。

贡献:首先:它冲破了西周以来学校教育为官府垄断的局面,扩大了教育对象;其次,科学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从政治结构中分离出来,迈出了教育独立化的第一步;第三:私学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促进了先秦教育理论的发展;第四:私学的发展,使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产生了重大变化。

第二章 复习辅导

教师:

第二章,自秦汉到隋唐的教育,这是中国封建教育由确立到发展、完备的时期,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很重要是地位。对本章学习总的要求就是掌握中国封建教育确立、发展、完备的基本线索,也就是说,要清理中国封建制国家从建立到鼎盛时期这千余年间,封建教育是如何确立、发展、完备起来的。 学生A:

老师,这一章涉及到的朝代比较多,时间跨度也比较大,内容也多,要全面掌握好象有点难度,不知道该怎么入手。 教师: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把握几个相对独立的阶段。一般来说,秦汉是一个阶段,是中国封建教育初创、确立和发展时期;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阶段,是封建教育继续发展的时期;隋唐是一个阶段,是封建教育达到完备的时期。我们教科书的节次,就是根据这个思路安排的。 学生B:

您这么一说,我清楚了。教材上第一节到第三节讲的是秦汉时期的教育;第四节讲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第五节到第七节讲的是隋唐时期的教育。 教师:

你说得对。这几个阶段在头脑中清晰起来以后,我们再来看内容。尽管每一个阶段在节次的安排上不完全一一照应,但在内容的安排上,不外乎文教政策、选士制度、学校教育和教育家的教育思想这样四个方面。注意这四个方面内容的发展、演变,就形成了文教政策、选士制度、学校教育和教育家的教育思想这样四条线索。文教政策是国家发展文化教育的总方针或策略。要了解某一时期的教育体制,文教政策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从秦到汉,封建统治者经过近百年的探索,最终确立了“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从而奠定了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文教政策的基础。而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实施,又是促进中国封建教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汉以后的文教政策,则都是在这一前提下的具体化,或采取某些调整措施,如隋唐是在政治上重振儒术,同时兼容佛、道。选士制度就是选拔人才补充官员队伍的制度,它属于政治制度,但对教育有着直接而重大的影响,历代的选士制度,也是我们学习古代教育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内容。中国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制度,经历了由汉代的察举制,到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的科举制这样一个演变过程,正好都包含在本章之中。学校教育制度,包括官学和私学。从秦汉到隋唐,有关教育制度的内容非常丰富,在简史中我们只能讲述一些在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影响较大的或有特色的内容。如汉代官学和私学并举的格局以及采取的教育教学制度。对魏晋南北朝的教育制度则侧重有特色的内容,也就是“学校设置上的新举措”。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教育发展到比较完备的阶段,而以官学教育表现最为突出,所以侧重讲官学的教育行政、官学的设置以及各项制度。此外,中外教育交流是隋唐教育中的一个特色,我们也作了简要的介绍。以上三条线索,可以说是从宏观到微观,讲的都属于教育制度范畴的内容。关于这个时期的教育思想,我们对汉代的董仲舒、王充,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嵇康、颜之推,唐代韩愈、柳宗元的主要教育思想进行了讲解。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结合每位教育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去理解他的教育思想,主要把握其有特色的或有深刻影响的观点。 学生A:

老师,您能说得具体一些吗? 教师:

比如董仲舒,他的教育思想中最有影响的、也是最有特色的,就是关于文教政策的建议。关于“强勉”、“圣化”等思想,都是为其文教政策的施行服务的。王充的教育思想是建立在朴素的唯物论、无神论基础之上的,是在与以董仲舒为代表的神学化的儒学教育的斗争中形成的,这是他教育思想的特色。颜之推能在教育史占有一席之地,是因为他的家庭教育著作和思想。嵇康则完全反对儒家的教育,提出“越名教任自然”的主张,这与他所处的时代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是社会激烈变革时期,旧的秩序被破坏,人们在思想上要寻求解放,打破秦汉以来几百年封建专制的束缚,自然要反对灌输统治思想的教育。由于这种思想的蔓延,加上九品中正制的影响,社会上就形成了不屑为学、耻于为师的风气。韩愈高扬“卫道”的旗帜,倡导师道,就是对这种风气的批评和反正。柳宗元和韩愈都在“师道”观上有所建树,但是他们的观点又有所不同。以上只是例举,要比较全面地理解和掌握教育家的主要教育思想,还是要认真读书。

总之,在这一章的学习过程中,要首先把握住教科书的总体框架和脉络,抓住三个阶段、四个方面内容的四条线索,同时要注意纵横的联系和比较,这样,掌握起来就容易多了。在具体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上还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A:

老师,秦代设三老以掌教化,“教化”是什么意思? 教师:

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在中国古代,教化就等于“大教育”,包括一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还包括一切有教育作用和影响的政治制度措施及社会文化习俗,等等,它的实施范围也是全社会性的。教化有明确的目的性,“化”就是感化民众,树立起适合统治阶级利益的社会良好风尚、习俗,就是董仲舒提出的“教化行而习俗美”。所以推广教化,被儒家认为是立国之本。狭义的教化,是指在地方上进行的社会宣传教育活动,如提倡、表彰、奖励德行善举,也包括惩戒恶行,改良陋习等。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既有培养人才的任务,更有推行教化的责任。 学生B:

老师, 自测题“三大文教政策”,是要求回答董仲舒的关于文教政策的建议呢,还是汉代的文教政策? 学生A:

我理解是董仲舒的三大文教政策建议。而且三大文教政策建议与汉代的文教政策之间,有联系又有区别。教科书上“汉代‘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中讲到的“设五经博士”、“建立博士弟子制”等内容,是汉武帝为了施行独尊儒术政策所采取的一些具体措施。 教师:

你的理解基本正确。

三大文教政策的建议就是董仲舒提出的,他的建议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和采纳,被确定为封建国家的文教政策。为了确保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实施,汉武帝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这些措施则不能都记到董仲舒名下,例如设五经博士,太学的实际建立,是按照丞相公孙弘等人提出的方案。察举选士,更是汉武帝直接下诏书举行的。 学生A:

老师,有一道论述题是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作用及影响,书上好象没讲这部分内容。 教师:

这部分内容书上的确没有集中概括,但是,在相关节和目中有所点拨或有所体现,只要认真阅读教材,注意各部分内容间纵横的联系和比较,是可以概括出来的,同时也应该有一些自己的领会,不能每一句话都要从教科书里找。独尊儒术的作用和影响可以从社会政治和教育方面分别概括。在政治上,独尊儒术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主体文化成为联系各地各民族的重要纽带,有利于巩固统一,但也强化了封建专制制度,和毒害人们思想的封建礼教。在教育上,独尊儒术也确立了教育作为治国之本的崇高地位,奠定了古代各类学校教育发达的局面,但也使主体教育单一化,不利于学术的多元发展和多种形式和规格的人才培养。 下面谁能说一说鸿都门学的情况?

学生B:

鸿都门学创立于东汉, 因校址在洛阳鸿都门而得名鸿都门学。与以儒学为主的官学不同,它讲求辞赋、小说、绘画、书法等,是中国,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文艺专科学校。 教师:

很好。下面谁来概括一下文翁兴学? 学生B:

文翁兴学是汉景帝末年,蜀郡太守文翁在成都兴学的事迹。他为了移风易俗,推行教化,选派10余名聪颖的郡吏到长安就学于博士。几年以后,他们学成归来,他便在成都立学,以他们为师,招收下县子弟入学,学有所成者,即予以重用,或推荐到朝廷作官。从此蜀郡学风大盛。汉武帝推广文翁兴学的经验,下令天下郡国都设立学校。 学生A:

文翁兴学不仅开始了蜀郡教育事业,而且促进了全国地方教育的发展。特别是他创造了委托培养教师的经验,为发展地方教育创造了条件。 教师:

你补充得很好,你们俩概括的再综合一下,就很完整了。 学生B:

老师,还有一道题是要求解释“次相授受”,不知道说到什么程度才算完整? 教师:

你的问题涉及到名词解释该如何回答的问题。就拿“次相授受”来说吧,首先要明确它的产生时期和性质,即它是汉代私学的教学方法或制度。接着就是阐述它的基本内容或含义,即先由教师教给先来的高足弟子,再由高足弟子分头去教其他弟子。最后再点评一下,这种“滚雪球”方式的教学,可以在师资力量有限的情况下,有效地扩大教育的范围,缺点是弟子的转授毕竟不如教师直接传授。这样的回答就比较完整了。谁知道现存的汉代蒙学识字课本是什么吗? 学生A: 是《苍颉篇》。 学生B:

你记混了。应该是《急就篇》。 老师:

是《急就篇》。这类题目属于教育史基本知识问答,是需要同学们记忆准确的。 学生B:

老师,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个“罢黜”怎么理解呢? 学生A:

我理解是“废除”的意思,就是要废除其它各家学说,只尊崇儒家思想。 教师: 那么,“罢黜”百家与禁止私学、焚书坑儒这种对待异端学说的作法有什么不同呢? 学生A:

哦,是不同,可究竟怎么不同呢? 教师:

教材中关于董仲舒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的这段论述是:“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认真体会一下这段话,看看哪句是具体讲“罢黜”的呢? 学生B:

是“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吧? 教师:

对了,那么这句话又该怎么理解呢? 学生B:

绝是断绝,道是道路,断绝它们的道路。断绝各家学说的道路„„噢,应该是阻截其他各家学说的传播途径。 教师:

那么,怎么个断绝法呢? 学生A:

就是不允许传播吧? 教师:

不对,那还是秦代“禁”的作法。汉代的作法是“尊”,即通过尊崇儒术,只承认儒学为官方学问,只给学习儒学的人以提拔做官的机会,其他学术虽然没有被明令禁止,但学习它没有社会地位和个人前途,自然也就无法与儒学“并进”了,可见,秦代焚书禁学和汉代独尊儒术都是为了统一思想,但汉代的作法显然比秦代高明。下面谁来讲讲“九品中正”制? 学生B: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施行的一种选士制度。具体的实施办法大致是:朝廷在州、郡设立大、小中正官,由他们负责考察士人的家世和德才表现,据此将士人评定为九个品级,然后逐级上报。最后,朝廷选择前三个品级者授以官职,所以又称九品官人法。这种制度施行之初,对士人的品第还比较全面、慎重,但是后来,中正官一职完全被世族把持,品第也由家世、德才等因素共同决定演变成家世的代名词。也就是说,这种制度逐渐贵族化了,丧失了选举贤能的功能。这就使寒门子弟失去了读书的热情,影响了教育的发展。 教师:

你概括得比较准确,也谈了它对学校教育的消极影响。选士制度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确实很密切,谈选士制度不讲它对教育的影响,是不全面的。九品中正制对学校教育的影响确实无积极意义可言。不过,这里要提醒同学们注意,魏晋南北朝时期学校教育的萧条,不能仅仅归咎于选士制度的影响。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世人不思进取,也是重要的原因,甚至可以说是根本原因。另外,从选士制度自身发展的角度来看,九品中正制的实施,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该制度创设之初,试图通过品评,客观、公正地考察人才,克服东汉以来的浮华朋党之风,立意是好的。但是,实践证明,此路不通。这就促使人们重新去思考怎样才能客观、公正地选拔人才?于是,汉代察举制曾实行的考试的方法重被提起,并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这才有后来科举制的创立。因此,可以说九品中正制的实施,是选士制度发展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对选士制度的完善是有意义的。

下面谁说一下西晋时在太学之外又设立了什么学校?它是什么性质的? 学生B:

是国子学,是贵胄性质的学校,专门招收贵族子弟。 教师: 对。 学生A:

老师,名词解释中有一个“四学”,指的是什么呢? 教师:

这在教材上讲得比较简明,你没有印象吗? 学生A:

教材上有关魏晋南北朝的教育内容很少,好象一带而过,我以为不是重点,就没认看。 学生B:

四学是南北朝时的南朝宋创办,包括玄学、儒学、文学、史学。 教师:

注意把握重点,这很好,不过应该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突出重点。而且,是否重点,主要不是看篇幅,而是看它是否有特色,在教育史上是否有地位和影响。像四学,可以说是最早的多科综合学校。下面谁能说说嵇康教育思想中最有特色的观点是什么? 学生A:

嵇康最有特色的教育思想是“越名教而任自然”,简单地说,也就是超越儒家的纲常名教,提倡自然主义教育。 教师:

他提出这样的思想有什么意义,你能简单地分析一下吗? 学生A:

嵇康对“名教”钳制思想、压抑人性的批判是正中封建传统教育要害的。促使人们重新认识和思考教育的问题,这对于促进教育领域中的百家争鸣,全面认识教育的属性,是有积极意义的。 教师: 是啊,从汉武帝确立独尊儒术文教政策以来,儒家的纲常名教教育一直唱着独角戏。嵇康 “越名教而任自然”教育思想的提出,使儒家教育第一次遭到否定,这就促使人们对教育进行反思。特别是自然主义教育的主张,让人耳目一新,这在教育思想史上是一个很重要的观念。 学生A: 科举中的常科和制科是怎么区别的? 教师:

常科就是定期举行的科目,唐代的进士、明经都是每年举行,到宋代以后,定为三年举行一次。制科是皇帝临时决定开科考选的科目,有的是特有科目,如沿袭察举的贤良方正,博学宏词,等等;有专门的选拔目的、标准和方式。也有常科的增补,即不是在常科规定时间,由皇帝临时决定增开的,属于皇帝开恩给予的额外机会,所以又称恩科。它的考试选拔与该常科相同。 学生B:

老师,教材中归纳了科举对教育的作用和影响,但两个方面谈得比较简略,您能具体再作点解释吗? 教师:

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第一是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因为科举是学而优则仕在制度上的体现,从原则上说,任何人,只要学有所成,就可以通过科举考试的竞争,而获得作官机会,这样就大大调动起广大士人的学习积极性,产生了极大的受教育的需求,各方面的办学积极性也都自觉地调动起来,不需要政府再去号召,投入财力物力亲自办学。 学生B: 老师,“六学二馆”作为名词解释,该怎样定性呢? 教师:

“六学二馆”都是唐代的中央官学,只不过“二馆”有些特殊,是集教学、藏书和校勘书籍三位一体的场所。六学之中,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属于大学性质,书学、算学、律学属于专科性质。唐代的专科学校还有哪些? 学生B: 还有医学。老师,为什么医学不隶属于国子监呢? 教师:

除了医学,还有兽医学、天文学等,也都是隶属于相应的政府行政部门。这类专科学校都是培养政府技术职能部门的专门官吏的,如太医署、太仆寺、司天台的专职官员,这些部门自成系统,所以相应的专门学校也隶属于它,可以说是部门办学的最早形式。下面我们来复习韩愈的教育思想,韩愈关于教师任务的概括是什么? 学生A:

传道,授业,解惑。 教师:

对。构成师生关系的条件是什么? 学生B:

不知您指的是什么? 教师: 就是说,韩愈认为师生关系是怎样形成的,或者说,当教师凭的是什么? 学生A:

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吧? 教师:

正确。韩愈认为求师就是为了师“道”,因此对教师在年龄、地位上的要求都是不必要的,而且从总体上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只要在某一方面有专长,先学者就可以教后学者。你们是否想过,这样一来,为师的标准是不是降低了呢? 学生A:

我觉得对教师的年龄、地位的要求,看起来都是硬条件,但是都不是教学必须的条件,而且年龄可以自然增大,地位也可以随年龄的增大而提高,实际上也算不了什么。而掌握“道”和“业”,就非得下一番工夫不可,不是人人都能自然达到的。所以韩愈提出的为师标准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它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努力进修,保持专攻,并为先,才能胜任教师职责。 教师:

你的见解很好。教师不可能在所有的方面都强于学生。韩愈的论述,可以说是抓住了为师标准的关键,既鼓励学生免去求师的种种不必要的顾虑,又激励教师要努力传道授业,说服力很强。 学生B:

老师,柳宗元的教师观与韩愈有什么不同呢? 教师:

柳宗元也认为师以明道,和韩愈一样肯定教师在传道中的作用。但是他不赞成韩愈毅然以师自居,还号召人们要勇于求师、拜师的作法。他主张去拜师之名,存为师之实。有人前来请教,就提供自己的见解心得供他参考,与他切磋。没有必要一定要确定个师生名分。这就叫“交以为师”。他主张的是师为友,师为辅,而韩愈则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二者可以说是反映了师生关系中的两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好,本章就复习到这里。 练习题举例:

一、填空

1.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文艺专门学校是(鸿都门学)。2.现存的汉代最著名的蒙学识字课本是(急就篇)。

二、名词解释

次相授亲:是汉代私学的教学方法或制度。即先由教师教给先来的高足弟子,再由高足弟子分头去教其他弟子。这种“滚雪球”方式的教学,可以在师资力量有限的情况下,有效地扩大教育的范围,缺点是弟子的转授毕竟不如教师直接传授。

三、简答题

什么是“九品中正”选士制度?它对教育有什么影响?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施行的一种选士制度。具体的实施办法大致是:朝廷在州、郡设立大、小中正官,由他们负责考察士人的家世和德才表现,据此将士人评定为九个品级,然后逐级上报。最后,朝廷选择前三个品级者授以官职,所以又称九品官人法。这种制度施行之初,试图通过品评,客观、公正地考察人才,克服东汉以来的浮华朋党之风,但是后来,中正官一职完全被世族把持,品第也由家世、德才等因素共同决定演变成家世的代名词。也就是说,这种制度逐渐贵族化了,丧失了选举贤能的功能。这就使寒门子弟失去了读书的热情,影响了教育的发展。九品中正制的实施,是选士制度发展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对选士制度的完善是有意义的。

四、论述题

试论韩愈和柳宗元关于师道观的异同: 韩愈的师道观是:传道、授业、解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认为求师就是为了师“道”,因此对教师在年龄、地位上的要求都是不必要的,而且从总体上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只要在某一方面有专长,先学者就可以教后学者。韩愈的论述,可以说是抓住了为师标准的关键,既鼓励学生免去求师的种种不必要的顾虑,又激励教师要努力传道授业,说服力很强。 柳宗元也认为师以明道,和韩愈一样肯定教师在传道中的作用。但是他不赞成韩愈毅然以师自居,还号召人们要勇于求师、拜师的作法。他主张去拜师之名,存为师之实。有人前来请教,就提供自己的见解心得供他参考,与他切磋。没有必要一定要确定个师生名分。这就叫“交以为师”。他主张的是师为友,师为辅,而韩愈则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二者可以说是反映了师生关系中的两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第三章 复习辅导

教师:

第三章内容是关于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历史。对于这一部分内容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

学生A:

老师,我们还不太清楚这个时期教育的历史背景, 教材上对这部分内容讲得也比较简单,能不能再单独讲解一下? 教师:

好吧。宋辽金元时期是指公元960年到1368年这段历史,即从北宋王朝的建立到元王朝的灭亡为止。总体上讲,这个时期处于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中后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持续发展而又中道衰落的时期。北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唐末五代长期割据战乱的局面,国家又初步恢复了统一。为了避免再次出现军阀割据、皇权削弱的情况,北宋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政治上不断强化中央集权,尚文贱武,削弱武臣的军权,重用文臣,加强完善政权机构的改革,提高皇帝的权威。同时,恢复儒家学说在文化领域里的主导地位,尊孔崇儒,以文治国,重视发展教育事业。因此,宋代的文化教育事业十分发达,学校教育普及的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宋代的科学技术也较为发达,经济繁荣,是继盛唐以后又一次中国封建社会的盛世。但另一方面,由于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也大大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使得北宋长期遭受辽、金、西夏军队的入侵,屡战屡败,最终被金朝灭亡。南宋政权继承了北宋的政治遗产,偏安一隅,最终被元朝军队灭亡。在这个时期先后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金、西夏,都在不同程度上推行了汉化的政策,主要的特点是;仿照唐宋进行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改革,尊孔崇儒,促进封建化的的进程。元朝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国家政权。元王朝跨越欧亚大陆,疆域辽阔,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各个方面都兼容了中西方文化的因素,同时也保留了蒙古民族文化的传统,这些都对当时的教育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学生B:

老师,您在课本中谈到宋代理学的问题,理学是不是特指宋代的儒学,或者是儒学之外的一个学派? 老师:

不是这样的。首先,我们讲的理学是儒学内部的一学派,而不是独立于儒学之外的另一个学派。其次,理学虽然产生于宋代,但也不是特指宋代的儒学。在理学之外,还有其他的儒学流派,不过理学确实是宋代儒学中影响最大的学派。理学吸收了佛道哲学中的一些合理的因素,对传统的儒家经学进行新的注解,注重道德修养和性理之学的研究,突破了传统的天人哲学的界限,注重宇宙本体和人性本质的探讨,将传统儒学上升到了新的哲学高度。早期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周敦颐和二程(程颢、程颐)、张载等人,南宋的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代表著作《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元、明、清科举考试的出题依据和评分标准,也是官方规定的学校经学教育的主要教材。可以说,理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官方哲学和学校教育的主导思想。 学生A:

老师,我在阅读课本的时候,看到庆历兴学时在太学推广胡瑗的“苏湖教法”,“苏湖教法”是不是就是指一种教学方法? 学生B(抢着说): 我看不一定,“苏湖教法”应该是一种教育观点,它反映了胡瑗对当时教育现实的看法。 教师: 唔,你们讲的都有一定道理,但各自讲对了一半。把你们的观点结合起来就比较全面了。胡瑗的“苏湖教法”中一个重要的观点是强调“明体达用”之学,你们谁能解释一下“明体达用”是什么意思? 学生A:

“明体达用”的“明体”,“明”是指明确,“体”大概是指实体或基本概念吧,“明体”就是明确基本概念的意思。 学生B:

“达用”的“达”,就是达到的意思,“用”就是应用的意思,“达用”就是达到应用概念的目的。 老师:

不完全是这样。这里关键是要理解“体”和“用”的含义。“明体”的“体”,强调的是事物的根本和主体,在这里特指儒家的经典著作及其思想原理。“达用”的“用”,是强调它的实用价值和功能。这一点,请再结合课文的第二节内容思考一下。关于王安石兴学中在太学推行的三舍法,你们谁来解释一下? 学生A:

三舍法就是将太学生员按学业的程度和入学的先后,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三个等级,学生可以通过考试升级,三舍法和我们现在的年级制差不多。 学生B:

三舍法中,外舍是最低级别的学舍,学生通过考试,外舍升内舍,内舍升上舍。三舍内部实行分科教学,学生分别学习一部专经,如有的学《周易》,有的学习《诗经》,类似与我们今天的分科教学制度。 教师: 有这方面的因素,三舍法中确实已经包含了年级升学制和分科教学制的因素,但还不能完全等同现代的年级升学制和班级授课制。对于三舍法的理解,一要注意教材中有关定义的解释,二要注意三舍法的推行,是旨在提高学校教育地位的一项举措,它有助于改变科举创立以来学校沦为科举附庸的现象,体现了王安石通过振兴教育实现人才教养取用进而促进社会变革的思路。以后,崇宁兴学中将三舍法向全国各地州县推广,使三舍法一度成为中央和地方官学的统一模式,在教育领域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现在提一个问题,什么叫学田,学田制产生于哪个时期? 学生A:

学田就是属于学校的田产,学校把学田租佃给附近的农民,收取一定量的租粮或钱物,用作办学的经费,是古代学校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 学生B:

这项制度开始出现在北宋,王安石兴学期间,于公元1071年颁布诏令,向全国所有的府州学校赐给学田10顷,从此确立了中国古代学田制的基础。 教师:

你说的学田制开始出现在北宋时期是对的,但不是在王安石兴学期间,而是在宋仁宗即位初年,即公元1022年。在这一年,朝廷正式向兖州州学赐给学田,以后又陆续向府州学校赐给学田,从此成为一项制度,以后,学田的来源更加广泛,主要有四种:朝廷直接赐给,地方政府拨款购置,学校自筹经费购置,民间捐助。当然公元1071年赐给府州学田的诏令也很重要,这项诏令使得学田制在全国范围内更广泛地推广开来。 学生B:

老师,崇宁兴学中推行的学校升贡制和科举考试有什么区别呢? 教师:

关于学校升贡制与科举考试制度的联系,需要说明三点:第一,学校升贡制是在北宋崇宁兴学期间逐步推广实施的。它的目的是要以学校内部的考试升级制度取代由礼部掌管的学校外部的科举考试制度,进而达到扩大学校的职能、改变学校长期依附于科举考试制度的弊病。第二,学校升贡制度在考试的方法、内容以及赐第入官的形式等方面,仍然借鉴了科举考试的模式。因此,仍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校教育的现状。第三,学校升贡制度虽然在宋代试行的时间不长,但对元明清学校教育制度的影响很大。如:元代的升斋积分制、明清学校的升贡制,都可被视为北宋学校升贡制的继续和深化。 学生A: 老师,“北宋的三次兴学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其意义如何?”这道思考题在课本中没有现成的答案,我们应该从那些角度去思考呢? 教师:

是的,这个题目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在具体的解答过程中,要注意从三个方面加以理解。首先,三次兴学都是通过发展教育事业来带动和促进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其次,三次兴学都是重视人才的价值,通过人才的培养和录用,来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可以说,教育立国是北宋三次兴学的共同指导思想。第三,三次兴学都旨在改变学校依附科举的弊病,强化学校的职能和地位。当然,上述三点只是一般性而言,它们的共同之处也不只限于以上三个方面,希望同学们自己动脑,对这一问题有更进一步的发挥。 学生B:

那么。老师,三次兴学的意义应该如何理解呢? 教师:

对于这一点,也应该像刚才那样,注意从宏观上把握。比如:宋代的学校教育制度是在三次兴学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健全起来的,遍及中央和全国各地的学校网也是在三次兴学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三次兴学还改善了办学的条件,普遍提高了人民的文化水平,提高了教育的地位和影响力。更重要的是,三次兴学将改革变法的观念深入到人心,这在因循守旧的中国封建社会中,是极为宝贵的。当然,三次兴学也并不是完美的,它的弊端和缺陷也是很多的,请同学们结合教材认真思考。 学生A:

关于科举制度,我有些不太理解,在宋代对于科举制度的改革方面,有一个权知和同知贡举,什么叫“权知”?什么叫“同知”呢? 教师:

这是宋代对于科举考试制度的一项重要的改革。在宋代之前,主持科举考试是礼部的专职,具体是由礼部侍郎负责。宋代开始规定礼部省试的主考官不再是一种专职,考官临时差遣。“权”就是临时兼职的意思。“知”就是主持或负责某项工作的意思。实行这项规定,可以减少考官徇私作弊的机会。 学生B:

明白了。那么,“别头试”是什么意思呢? 教师:

“别头试”就是把同考官由某种亲属或其它亲密关系的考生分出去,另差考官,另出题目,另行考试。这项制度也是为了防止作弊徇私,尤其有利于一般平民出身的考生。 学生A: 老师,在教材中提到宋代科举制度中考试录取人数的大幅度提高,促进了当时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个我们也不太理解,科举制度既然是腐败的,那么理应加以取消或不断压缩其规模,才应该有利于教育的发展,怎么反而促进了教育事业呢? 教师:

这个问题要历史地看待,不能一概而论。科举制度的产生有其历史必然性,它也不是一开始就是腐朽的。从进步发展到腐朽也有一个历史的过程。同两汉的察举制和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是进步的。就北宋当时的情况来说,科举制度还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阶段。而且在当时,科举录取人数的不断扩大,确实激发了人们读书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请同学们结合本章教材第三节的内容,认真思考一下。 学生A:

朱熹“性即理”的观点不好理解,它究竟是个教育问题呢?还是个哲学命题? 教师:

谈谈你们的看法。 学生B:

我觉得这应该是个哲学问题,性是指人性而言,理是指天理,“性即理”是讲天理与人性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这是个哲学问题。 学生A:

我认为是个教育理论问题。“性即理”是讲人性像天理一样完美,只是受到外界的污染,教育的作用就是去除污染,恢复天理,也就是去恶留善,这体现了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教师:

你们讲的都有一定道理,但都不全面。这个问题可以说既是个教育理论问题,也是个哲学问题,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教育哲学问题。首先,“性即理”是个哲学的范畴,但同时它又是朱熹有关教育的作用和目的论述的哲学依据。朱熹认为:人性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两方面,所谓“天命之性”与天命相通,是纯然至善的,人出生之前就存在的,是一种先验抽象的人性,这就是所谓的“性即理”。人一出生,理与气(物质)结合,就体现为一种“气质之性”。“气质之性”善恶并存,有清有浊,善为天理,浊为人欲。教育的作用就是存天理,灭人欲,“革尽人欲,复尽天理”。

现在向你们提一个问题,在朱熹讨论教育的对象时,把人们分为三种类型,即所谓的圣人君子、中人和小人。你们说说朱熹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呢?这个问题与“性即理”的命题有关系吗? 学生B:

我认为没有什么关系。朱熹区分三种人主要依据他们道德品质的高下或学习的态度,这不是个哲学问题。 学生A:

我觉得也没有什么关系。这主要是根据教育目标确定的,教育的结果不同,人的品位就有上下之分,成功的教育把人培养成君子,其次为中人,最低的是小人。 教师:

你们都讲了问题的一个方面,但还不够全面。这个问题同“性即理”有关系。朱熹继承和发展了董仲舒和韩愈有关“性三品”的观点,根据人性中善恶成分的比例不同,把人分为三种:一种是所谓的圣人之性,纯然至善,他们不必接受教育,是最完美的;第二种是中人,就是普通人,其性善恶兼有,他们是教育的对象:教化之行则进于君子,教化之废则堕为小人。第三种人就是所谓的小人,他们人性皆恶,不可救药。这种划分显然是不科学的,同学们结合教材的内容,认真分析批判。但朱熹与传统的“性三品”观点不同的是:他同时还强调,通过教育可以改变“中人”的状况,成功的教育可以使普通人最终转变为君子。这就是刚才所说的教化行则进为君子,也是你们所说的教育结果问题。可见,在这个问题上,朱熹既有客观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因素,也包含了主观能动性的合理因素。对此,要一分为二地进行辩证的分析。

对了,在朱熹“读书法”里,有一条“虚心涵泳”,你们谁来解释一下它的意思? 学生B:

“虚心”就是谦虚的意思吧。“虚心涵泳”是讲学习的态度应该是谦虚谨慎,能够容纳各种不同观点,这同我们现在常说的“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差不多。 教师:

你谈到了学习的态度,这是对的。但这不仅仅是个态度问题,它还涉及到了学习的方法和正确的心态。而且,朱熹这里所讲的“虚心”也不只是个谦虚的意思,虽然也有一点这方面的因素。“虚心”主要是强调面对新事物、新知识和不同的观点,首先要一个宽大的胸怀,不能抱着先入为主的偏见而拒绝新知识和新事物,要虚怀若谷,不能固执己见。此外,还强调要抱有客观公允的态度对待新知识和新事物,反对主观臆断,反对用权威圣贤的语录来牵强附会地拼凑自己的意思。所谓“涵泳”也不是容纳不同观点的意思。而是强调读书时要反复思考体会,领悟书中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含义。 学生A:

老师,教材中谈到朱熹论教学方法时,有一个“居敬穷理”,谈到朱熹读书法时有一个“居敬持志”,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教师:

这两个“居敬”,可以说既有相通之处,又有所区别。“居”是居住的居,在这里是指确定和持守一种状态,也是修心养性的一种功夫。“居敬穷理”的“居敬”,就是正心、诚意、存养收敛的功夫;“穷理”是指穷尽物理,是对事物原理的深刻彻底认知。前者是基础和功夫,后者是过程和目的。应该说这种认识方法主要还是一种主观自我反思的方法,不能包罗对于客观外部事物的认识过程。“居敬持志”的“居敬”,既包括上述的含义,也指读书要收敛此心,专静纯一;做事要敬于做事,不可内存杂念,扰乱心念。“持志”则是指保持远大的志向,并要有恒心。 学生B:

老师,关于书院的性质,教材中介绍的书院,有的像是私学性质的,有的又像是官学,书院究竟是官学,还是私学呢? 教师:

你提的问题很重要。从总体上讲,中国古代的书院既不完全等同于官学,也与一般的私学有所区别。这一点,请注意阅读教材的第四节内容。就一些具体书院的创办和发展的过程而言,有的书院从一开始就得到官府的资助,政府还参与其中的管理,这样的书院官学化的程度较大,如:岳麓书院和南宋的明道书院。有的书院主要依靠民间力量办学,私学的性质较为浓厚,如:早期的茅山书院和华林书院等。但它们毕竟是书院,与一般的官学或私塾是有区别的。即使在元代全面实行书院官学化的政策以后,元代的书院仍不同于普通的州县官学。关于这一点,请注意阅读教材中有关“元代书院官学化”的内容。

现在我们谈谈元代的教育。从教材内容来看,元代主管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是集贤院,而不是礼部,集贤院下面设有国子监和国子学。国子监和国子学是一回事吗?如果不是,它们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学生A:

国子学是中国古代中央官学的最高学府,有的时候改称国子监,有的时候叫国子学,名称虽有变化,都是指同一所学校。 教师:

你讲的是中国古代有关国子学的一般情况,但在元代情况有点特殊。元代的国子监和国子学是两个不同的机构。元代实行监、学分立制度,国子监是主管教育行政事务的管理机构,成立于公元1287年。国子学成立的时间更早,是教学部门,也是国家的最高学府。除此之外,元代还设有蒙古国子学、回回国子学,对蒙古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子弟进行教育。由此可以看出,元代的少数民族教育事业是比较发达的。 练习题举例

一、填空

1.《四书》包括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它是由 朱熹 编定的。 2.北宋初期六所最著名的书院是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茅山书院。

二、名词解释

三舍法: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改革太学体制,熙宁四年(1071年)在太学实施三舍法。就是太学生员按等差分隶于外舍、内舍、上舍。初入学为外舍生,通过定期举行的升舍考试,再参考平时学业和品行表现,合格的按名额递升内舍、上舍。上舍上等生可以直接作官,次一等的可以直接参加科举的殿试,然后作官,上舍下等生,加上部分优秀内舍生和特别优异的外舍生,也取得了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三舍法是最早实施的升级制,它强化了学校的职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太学的学业与入仕作官直接挂钩,从而提高了学校教育的地位,有利于加强学校教学,并使学校课业与考试更加规范化。

三、简答题

朱熹关于教育阶段的划分和主要教育内容:朱熹在总结古代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把学校教育明确划分为大学与小学的两个阶段,并规定了大、小学各自的入学年龄及教学内容。他在《大学章句序》中指出:人生八岁入小学,十五岁入大学,小学明其事,大学明其理。朱熹亲自编写《小学》一书,作为小学基本教材。大学的教材主要是儒家经典,兼学史书、诸子文选等。朱熹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合编为《四书》,重新作了集注,写了序言。他认为,《四书》是大学的基础读物,是探究圣贤之学的门户,必须首先学懂《四书》,然后才能进一步学习《五经》。朱熹所著的《四书章句集注》在元代以后,成为历代封建官学的法定教科书,也是科举考试的共同必考内容。

四、论述题

宋代书院在教学和管理上的主要特点: 第

一、书院的教育经费来源多样化。书院的学田和经费,得到官府的资助,也依靠民间自己筹集。第二,书院实行山长负责制,管理体制日趋完备。第

三、宋代书院的学术风气活跃。

四、宋代书院通过制定学规章程来规范教学宗旨、方法及培养目标。意义:自书院产生以后,在大多数情况下,它都能在教育领域发挥积极的作用,弥补了官学的不足,丰富和扩大了中国古代教育的内涵,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

第四章 复习辅导

教师:

本章介绍明清到鸦片战争前的教育,这是中国封建教育走向顶峰时期,在制度方面可谓高度完善,但空疏腐朽的弊病也暴露无遗。程朱理学支配着教育界,但理学的异端――王阳明的心学和理学的反对派――明末清初所谓启蒙思想家的“实学”教育思潮出现,给教育观念带来新的变化。同学们在学习这一章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这一时期教育的时代背景和基本走向,也就是封建专制主义教育的色彩更加浓厚,封建教育制度更加严密、僵化,以及王阳明、王夫之、颜元的构建在自身理论体系上的教育思想。 学生A: 老师,您能帮我们梳理一下这一章各部分内容之间内在的逻辑结构吗?我感觉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把握住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编著者的意图,掌握起来好象就容易多了。 教师: 是这样的。这一章从内容的安排上来看,和前几章体例相同,也是包括文教政策、选士制度、学校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这样几个方面,只是在具体内容的安排上,更为注意突出这一阶段教育的特点。比如选士制度,明清科举制度最大的特点就是八股文取士,所以,在对明清科举制度基本情况进行简要介绍以后,又专列一目,讲解八股文取士,使同学们了解选士制度是怎样僵化的,理解明清统治者是如何通过这种文化专制手段来钳制读书人头脑的。在学校教育制度方面,本章涉及到官学、书院和私学三类学校。对明清的书院,除了介绍其官学化的表现外,还介绍以东林书院为代表的注重钻研、联系时政的书院。官学分别介绍了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侧重反映其严密的、专制的教育教学制度。私学则主要介绍启蒙阶段的教育,包括蒙学的设置、教学和蒙养教材。明清时期,教育思想相当活跃,程朱理学在教育中居于主导地位,但是在实践中日益僵化、空疏,遭到一些思想家和教育家的猛烈批判。以王阳明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教育家,主张“心即理”, “知行合一”,强调从内心修养上下功夫,试图从根本上解决空洞、虚伪、言行不一的恶劣世风,恢复封建伦理道德。明中叶以后,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形成了颇具影响的实学教育思潮,王夫之和颜元就是倡导实学教育的代表人物他们主张“实学”、“实用”,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并积极地付诸实践。他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对中国近代社会的政治变革和教育革新,起着重要的启蒙和推动作用。这一章内容的安排,大致就是这样的。

下面我提一个问题,明清文教政策有什么主要特点? 学生A:

明清两代都尊孔崇儒,推崇程朱理学。封孔子为“至圣先师”,赐给“万世师表”匾额。 教师:

打断问一句,汉代封孔子为“公”,唐代到元代以前都是封孔子为王,明清时改为先师,是不是把孔子的地位降低了? 学生A:

我认为,王虽然无比尊贵,但毕竟还是皇帝的下属臣子,而至圣先师,则是天下所有人的老师,对皇帝也是一样,所以“师”与“王”比,地位应该是更高了。 教师:

对。而且这样的封号,也符合孔子的身份,孔子本来就是大师,而不是什么“公”和“王”。好,请你继续说。 学生A:

明清还将程朱理学奉为正宗,科举考试四书五经,都以程朱的注释本为标准。还编辑了性理大全等理学经典,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统一思想。在教育制度方面则加强管理,严格制度,制定一系列严厉的学规,控制师生的言行。再有就是大搞文字狱,用血腥镇压来扼杀知识分子的不同思想。搞思想专制可以说是达到了极点。 教师:

回答很好。下面谁能说一下,明清科举的常科考试有那些类别?每几年举行一次? 学生B: 明清科举常科只有进士一科,每三年举行一次。考试为三级:乡试、会试和殿试。 学生A:

有的书上把童试也列入科举考试的一级,成为四级考试。 教师:

童试在性质上,是地方官学的入学考试。因为科举乡试的考生都是地方官学的生员,即秀才,也就是说,必须先成为秀才才能考举人,所以考秀才的童试,是科举之途的第一站,是科举预备阶段的一项关键性考试,这类考试还有地方官学的结业考试――岁试和科试等。 准确的说,科举的正式考试,就是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 学生B:

老师,八股文考试的要求,什么叫“代圣贤立言”? 教师:

“代圣贤立言”,就是说,必须体会圣贤的意思,用圣贤的口气说话,而不能从作者自己的角度去发挥。打个比方,就像秘书给领导或有关当局起草报告、文章一样,不是以自己的身份作文。这样,当然不能把“我认为怎样怎样”写到文中去,也就不可能自由发挥自己的观点见解。提一个问题,你知道什么是卧碑吗? 学生B:

卧碑是明清地方官学的学规,以禁令为主,严禁学生过问和干预政治、要无条件地尊师勤学等规定。若有不遵者,严厉惩罚。老师,为什么叫“卧碑”呢? 教师:

卧碑是碑的一种形式,与一般高而窄的立着的碑不同,它是宽大于高的,像是卧着的形态,录像教材第三集中拍摄有清代卧碑,一看就明白了。 学生A:

老师,监生历事作为名词,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教师:

作名词解释,一般要先从总体上进行定性描述。你先来对监生历事定性描述一下怎么样? 学生A:

监生历事是一项培养官吏的措施。 学生B:

我觉得应该先说它是国子监的一项教学制度。 教师:

应该说它是国子监的一项教学实习制度,但是应该加上“明代”或“明清时期”,因为国子监本来就是培养官吏的,所以教学实习自然也是实习作官,当然它也是培养官吏的一项措施。接下来怎么答呢? 学生B:

接下来就该讲制度的内容,再简单地评价一下。 教师:

你完整地回答一下,怎么样? 学生B:

监生历事是明代国子监的一项教学实习制度,即派学业已经达到规定程度的监生到政府各机构实习行政事务,叫做“历练政事”。 期限一般是3个月,期满进行考核,勤谨者报吏部备案,遇到官职有空缺,依次取用;表现平常的再令继续历练;表现不佳,成绩列为下等的送还国子监读书。监生历事制度,使教学与作官实践联系起来,有利于培养日后监生为官的实际能力,对于政府选拔官员来说,也有了一项十分重要的实际考察依据。 教师:

概括得很好。 学生B:

不过,我不知道“六部诸司”指的是什么? 教师:

从隋唐开始,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分为六部,也就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各部之下设司,如礼部下设四个司:仪制司、祠祭司、主客司和精膳司。下面谁来概括一下明清国子监的设置情况? 学生A:

明清国子监既是中央教育行政机关,也是全国最高学府。明国子监隶属于礼部,清以后成为朝廷独立设置的机构。国子监的设置相当完备,管理和教学分别设有“五厅”、“六堂”。“五厅”包括绳愆厅、博士厅、典籍厅、典簿厅和掌馔厅,属于管理机构,分别设有监丞、博士、典籍、典簿和掌馔等职,负责监督、教学和服务。“六堂”指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和广业六堂,属于教学单位,有初、中、高三级之分。在“五厅”、“六堂”之上,国子监设有国子祭酒1人,为国子监最高行政长官。设国子司业1人,为祭酒之副职。清代,任祭酒、司业、监丞、博士等职者,均有满、汉之分,各设1人。任助教、学正、学录、典籍等职者,也都满、汉、蒙之分,往往并列而设。 教师:

你记得很清楚,录象教材第二集中有这部分内容,可供同学们参考。那位同学来概括一下,“提学官”是什么? 学生B:

提学官是明朝省教育行政长官,清朝称之为学政或学院。提学官由朝廷任命,其任务是巡视省内各府、州、县学,检查教学质量,选拔进入国子监学习和参加乡试的生员。 教师:

回答正确。下面哪位同学来讲一下东林书院的情况? 学生A:

东林书院是明朝著名的书院,位于江苏无锡,万历时,著名学者顾宪成和高攀龙等重建东林书院,扩大规模,聚徒讲学,并订立《东林会约》。书院以追求“为圣为贤”的“实学”为务,定期举行会讲。讲论的内容不限于学术,也包括朝政得失。于是,在江南形成一个全国著名的学派--东林学派。东林书院也逐渐成为全国的学术和议政的中心。东林书院常议论朝政得失,抨击权贵,揭露腐朽,因而遭到了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集团的镇压,东林书院被捣毁,“东林党人”也遭到残酷地迫害。

学生B:老师,为什么说中国古代蒙养教育主要是由私学来承担的? 教师:古代官方办学有小学吗? 学生A:

好象汉代办过宫廷贵族小学,北宋时官方办过小学。其他我就不知道了。 教师:

是的,古代只有少数时期,官方为少数人,主要是贵族子弟办过小学,总的来看官方办学的重心是在高等教育上,因为它只需要培养官员的后备人才,而且是为选拔人才服务。初等教育基本上是由私塾和家庭教育来承担的。下面谁能指出蒙学教学的主要项目? 学生A:

蒙养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识字、写字、读书和作文等几个方面。其中识字和习字又是最基础的项目,因此蒙养教材的作用首先在识字上。 学生B: 老师,“

三、百、千”作为名词解释,肯定要先说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的合称,是中国古代使用最为广泛的蒙学教材。然后,是不是要分别讲这四本教材的情况? 教师:

是的。应该分别概括一下这四本蒙养教材的作者、性质、写作特点和基本内容。如果再加上一两句评价就更完整了。 学生A:

老师,章后的复习题中,有个名词解释是“分斋教学”。教材在颜元的生平和教育活动中,讲到颜元晚年主持漳南书院,他主张以“实学”、“实用”、“实行”、“实习”为教。在书院设置“文事”、“武备”、“经史”、“艺能”、“理学”、“帖括”等六斋,实行分斋教学。可是我记得宋代的胡瑗在苏州等地创办地方学校的时候,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也叫做“分斋教学法”,我不知道如果考试的时候遇到这个问题,该回答哪一种分斋教学? 学生B:

都要提到吧? 老师:

你来说说看。如果你遇到这个问题,你怎么回答? 学生B:

我先概括分斋教学是中国古代一些讲求经世致用的教育家在教学实践中创立的一种教学方法或制度。然后再分别以胡瑗的“分斋教学法”和颜元漳南书院实行的分斋教学为例,进一步说明分斋教学的具体作法,最后再简单地评价一两句。 教师:

应该是这样的,不过这道题只是就本章而言,考试出题肯定会更明确的。 学生A:

老师,王守仁“致良知”的教育目的论理解起来有点困难。 学生B:

王守仁“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原则也不太好理解和掌握。 教师:

好,我们先来讨论一下王守仁“致良知”的教育目的论。学习王守仁的教育思想,首先要把握王守仁的教育思想是建立在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观点基础上的。他的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心即理”,就是说,万事万物及其规律,以至人类社会的各种道德规范,都是本心所固有的,是由心派生出来的。而心的本体就是“良知”,也就是说,万事万物及其规律,包括道德规范,都是人心所固有的“良知”。而且这种“良知”人人都有。那么,这种“良知”究竟是什么呢?就是“天理”。天理纯全,良知常在的人就是圣人;而一般人的良知常常会被物欲、邪念所蒙蔽。 学生B:

也就是说,所谓的“致良知”,就是通过做为善去恶的工夫,除掉物欲、邪念,使“良知”得以恢复。这么理解对吗? 教师:

对。我们进一步看看王守仁主张怎么样“致良知”?也就是看他主张怎么样去除掉物欲、邪念,恢复“良知”?当然是通过教育,但在具体的教育方法上,他的主张与朱熹不同。因为他认为“心外无事,心外无理,故心外无学。”所以他反对朱熹通过“格物”和读书去认识“天理”,主张通过教育,保存人先天固有的“良知”,克服物欲和邪念,从而达到“致良知”的目的。而且,他认为做这种为善去恶的工夫,主要靠“自知”、“自得”。最终,使“良知”常在,“天理”纯全。 学生A:

噢,这样一分析,就可以看出王守仁的“致良知”的教育目的,与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的教育目的在本质上是完全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为达到这一目的的途径和手段。 教师:

对。朱熹提倡读圣贤书,王守仁则强调自我体验;朱熹主张“格物”,王守仁主张“正心”;朱熹强调“外求”,王守仁强调“内省”。王守仁提出“致良知”的思想,对于冲破理学的禁锢、解放思想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 好,那么我们再来讨论王守仁“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原则。首先,要把握他所说的“知”和“行”的含义,就是说要首先明清他所说的“知”,指人们的道德意识;“行”指人们的道德实践,包括人内心的欲念。如喜欢美色、讨厌臭味儿都属于王守仁所说的“行”。其次,要把握他提出“知行合一”思想的用意:就是为了纠正由于朱熹“先知后行”的错误理论造成人们“知”、“行”脱节的弊病。再次,要理解和把握他所说的“知行合一”的含义。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知”和“行”密切相连,不可分割。即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同一过程中相互渗透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的;二是指“知”和“行”是并进的,缺一不可。最后,要对“知行合一”的思想进行适当的分析和评价,应该指出“知行合一”,是王守仁在“心即理”的理论基础之上提出的与“致良知\"密切联系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可以说“知行合一”是“致良知”修养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原则,最终是要人们的“知”和“行”都合于“良知”、\"天理”, 这显然是为封建思想专制服务的,也是唯心主义的。但是,他强调了道德教育的特殊性,注重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的统一,对于矫正社会上知行脱节、言行不一的风气,是有积极意义的。 学生B:

老师,王守仁的儿童教育论中有这样一句话:“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您能解释一下吗? 教师:

“惮”意思是怕、畏惧。嬉游的意思是游戏玩耍。这句话指出:一般来说儿童的性情特点是喜欢嬉戏游玩而害怕拘禁约束。 学生B:

还有,教材上说王守仁在教学方法上主张采用 \"诱”、“导”、\"讽”的“栽培涵养之方”,不知道“诱”、“导”、“讽”是什么意思? 教师:

王守仁根据儿童喜欢嬉戏游玩而害怕拘禁约束的性情特点, 主张在教学方法上要注意诱导、暗示,所谓“诱之歌诗”、“导之习礼”、“讽之读书”。就是让在儿童自自然然地、高高兴兴地诵诗、学礼、读书。所以“诱”、“导”、“讽”都是不露声色地诱导、暗示的意思。 下面我来提一个问题,颜元重“实学”和“习行”的教育思想在教育史上有什么意义? 学生A:颜元在教学内容上重视“实学”,在教学方法上重“习行”,这是颜元教育思想不同于传统教育的一大特色。颜元重“实学”和“习行”的教育思想,对程朱理学脱离实际的“读书穷理”教育,以及陆王“格心”的教育是大胆的挑战,其理论和实践冲破了千百年来教育为经学所垄断的局限,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起了重要启蒙和推动作用。 教师:

如果再加上颜元关于“实学”教育和重“习行”的基本观点的叙述,回答就更充实了。 学生B: 老师,有个思考题是王夫之的教育思想主要有哪些难能可贵之处?是不是教材上讲到的几个方面都要回答出来? 教师:

应该是这样的。王夫之是明清之际一位非常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哲学史界有人评价他是整个古代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教育思想也很有价值,除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外,辩证法特色也非常鲜明。古代多数教育观点都是仅从一个方面而言,而王夫之则注重同时对教学双方提出要求或原则。例如学者当自勉,教者不俯从;学者立自修之心,教者因导之以顺;善教者必有善学者,欲人明者先自明,等等。都是很值得认真地加以领会和汲取的。 学生A:

“俯从”是什么意思? 教师:

俯就是向下,俯从就是降低标准或要求,来将就或迎合学生。不努力的学生,总是希望教师能俯从自己,比如讲得容易一点,考试范围划小一点,最好再给出标准答案,评分时再手下留情一点,诸如此类,无外乎是想学习轻松还能顺利过关,然而学业可能是通过了,结果就像王夫之所指出的,终其身于不知不能而已矣。所以,王夫之关于自勉的告诫是语重心长的。同学们一定要有上进之心。 好了,这一章的复习课就上到这里。 练习题举例

一、填空

1.明清科举常科只有 进士

一科,考试为三级,即乡试、会试、殿试 。 2.颜元在教育内容上强调“实学”,在教学方法上强调“习行”

二、名词解释

监生历事:它是国子监的一项教学实习制度,是一项培养官吏的重要措施。此制是洪武五年(1372年)为满足当时官吏不足的需要创立的,规定凡是在监10余年者,派到“六部诸司历练政事”,诸司教习政事,并考察其勤惰。历练3个月,进行考核,勤谨者送吏部备案待选,仍令历事,遇到官缺,依次取用;平常的再令历练;下等的送还国子监读书。监生历事制度,对提高官吏的治事能力是有积极意义的。

三、简答题

王守仁在儿童教育上的主要见解和主张:王守仁提出,教育应适应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尤其要根据儿童“乐嬉游而惮拘检”的特点,注意顺应儿童的性情,激发儿童的兴趣。基于这一思想,他对儿童教育提出了以下改革主张:在教育方法上,采取“诱”、“导”、“讽”的“栽培涵养之方”;教学内容上,发挥诗、书、礼等各门课程多方面的教育作用;教学活动要注意多种形式搭配进行,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主张分班教学。

四、论述题

王夫之的教育思想:王夫之主张“习成而性与成”,反对“生而知之”、生来就善或恶的唯心主义先验论,认为人的知识、才能和道德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从而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主张“学而知之”,在教学过程中,要学思结合,不应该将二者对立起来;王夫之坚决反对理学家们“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教育观,他认为“理”与“欲”是统一的,不能一概地禁欲,要满足人们正当、合理的欲求,但也不赞成纵欲,主张对人欲要进行适当的节制和引导,这种理欲统

一、反对禁欲又主张节欲的思想,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和新兴市民阶层的需要,是有历史进步意义的;王夫之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着重力行实践,即“教必著行”。教的知识,虽不能完全付诸行,但是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努力实行,学以致用,才达到了教学的目的;王夫之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而且阐明了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即教师只起指引的作用,进德修业的工夫,则靠学生“自悟”。因此,他要求学生要勤奋自勉,他也要求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否则,不可为师。这些思想都是十分可贵的。

第1-4章 复习

主持人:

中国教育简史的课程已经正式开播了,这门课是教育管理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它虽然也是教育学科的课程,但是又和一般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操作课程不同,而是讲历史,更多地具有历史学科的课程特点,因此学习的方法也有自身的独到之处。首先是要有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作指导,要具备基本的历史知识,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古文基础来阅读史料,另一方面又要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基础和联系现实的能力,做到古为今用。所以教育史的学习,对于历史基础和古文阅读能力较差的学员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我们的教科书尽量做到简明扼要和注意通俗易读,录音教材又是采取问答讨论的形式,提示了各章重点,解释了一些难点所在,录像教材又以直观形象的方式再现了有关教育史的内容,同学们只要认真阅读、收听、收看,应该说是能够学好这门课的。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我们请本课的主讲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史博士生导师俞启定先生来给大家作两次直播辅导课,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提出。这一讲复习第一章到第四章的内容,下面先请俞老师作一个总的概括。 教师:

第一章到第四章是讲中国古代教育史,从远古中国教育起源一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其中第一章是讲先秦时期的教育,从远古到春秋战国,主要把握三个起源,就是中国教育的起源、学校教育的起源和私学教育的起源,再有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四家的教育思想,其中又以孔子、孟子、荀子和礼记中的教育思想为重点。第二章是讲从秦汉到隋唐的教育,这是中国封建时代教育制度形成的时期,包括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形成,学校教育体制的形成,例如教育行政机构、各类官学和私学,还有选士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就是汉代的察举到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的科举制。教育思想有董仲舒、王充、稽康、颜之推、韩愈、柳宗元的一些有特色的观点主张。第三章是讲宋辽金元时期的教育,这是中国封建教育有新的发展和演变的时期,在官学教育管理和科举的制度措施上的一些重要举措,例如苏湖教法、三舍法、设立学田等,书院教育的产生,以及辽金元三个朝代的具有民族性特色的教育制度。理学教育思潮的兴起,以朱熹为集中代表。第四章是讲明清时期的教育,这是中国封建教育制度发展到高度完善而又趋于僵化的时期,官学教育与科举密切结合,制度完备,蒙学教育和蒙养教材的发达。教育思想有理学的另一派别――王阳明的教育思想,还有明末清初实学教育流派――王夫之和颜元的教育思想。以上就是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主要内容所在。 主持人:

中国古代教育虽然跨越数千年,如果从原始社会教育的起源算起,更有一百多万年之久。时间跨度虽然漫长,但是古代社会形态,长期保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政治上则是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虽然历经改朝换代,但基本体制并没有变,在这种形势下,古代教育形态,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从汉代确立后一直延续到清末,学校教育体系也是高度稳定的,就是官学、私学,以及书院,官学有最高学府――太学和各类专门学校,地方官学,私学有蒙学和高级程度的私家办学。学校教育受选士制度的强力制约,又以科举制度为最。古代教育思想虽然十分丰富,但是涉及领域有限,一个方面是从哲学和社会政治出发的教育本质论和价值观,也就是关于教育作用、目的、内容的论述;另一个方面是教育教学和道德修养的态度、原则和相应方法的论述,以及师道观,等等,往往又都是从第一个方面的本人所持教育本质论和价值观引伸出来的。而且教育思想的学派归属性较强,纵向、横向的继承、发展或对立、论争较明显,因此比较好进行归纳、比较,有利于掌握。 教师:

你的补充说明很有条理。我在录音教材最后的总复习中讲到,教育史可分为制度史和思想史两大部分。近代教育史中思想史和制度史的内容有较多的融会和交叉,也就是说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社会环境、教育实践有密切关系,许多教育观点是在他的教育活动中归纳和提出的,或者是反映当时的教育实际的。而在中国古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多是出自他的哲学思想体系,带有更多的理念或理想化色彩,而不见得直接来缘于他的教育实践,与当时的教育实际也没有必然的衔接关系。大家可能会注意到,古代有的时期教育并不景气,但教育思想却相当活跃,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典型,有的时期教育相当发达,而教育思想反而比较贫乏,例如汉代和唐代,可见二者并不是兴衰与共。宋代教育思想的昌盛,主要原因是理学的兴起。明代王阳明的教育思想也是基于他的心学理论的,而明末清初王夫之、颜元的教育思想,则是基于反理学的实学观点。所以,古代教育史中,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基本上可以作为两个相对独立的体系来学习掌握,各自有它的内容体系。不过,思想和制度之间当然不是毫无关系的。首先都出自共同的时代背景,例如春秋战国教育思想的繁荣,出自当时社会变革和思想控制的减轻;其次都不能脱离当时的教育条件,例如孔子提出学而优则仕,但不可能涉及科举的创建和改革;颜元大力提倡实学,但不可能涉及近代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也有一些教育思想观点是和教育实际有关的,例如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朱熹的读书法等。所以又不能将思想与制度完全割裂开。 主持人:

俞老师,我这里有一些学员提出的问题,能否请您解答一下。 老师:

好,下面可以将学习中的困难和主要问题提出来,我尽可能予以解决,课堂上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课下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沟通解决。 主持人:

有一些学员古文基础比较差,对教材中大量引用的古文看起来相当吃力,是不是所有的古文都必须读懂? 教师:

在编写教科书时已经考虑到学员的古文水平问题,古文的出现力求少而精,而且尽量避免用古文来行文,也就是说,正文的内容叙述都用现代文体,古文只是在需要作为正文的依据或需要具体引用时才出现。因此,即使古文没读懂,一般也不大影响对教材的整体理解,只是掌握具体事实或观点上欠缺。但是,一些反映教育制度实施和教育思想观点的原文如果完全不懂或者理解错误的话,那就不行了。而且,我们也不会像上语文课那样,要求对古文的每一句、每一个字都必须准确掌握,只希望大家对整个引文的意思能有正确理解就行了。实际上,教科书中引用的古文,多伴随有意思上的解释或叙述,一些较难搞懂的字词还用括号给予注释或提示,在每章的录音教材中,还有一些关于引文解释的问答。所以只要大家认真学习教材,一般是可以读懂古文的。遇到不懂而又找不到解释的,还可以查古汉语字典,向别人请教,也可以将问题反馈给我们。对于教科书中有关历史知识或名词概念方面搞不懂的地方,也可以这样做。 主持人: 有的学员询问教科书、录音教材和录像教材这三类教材的关系?是否这三类教材所涉及的内容都必须掌握?重点应该放在哪里?我来解释一下。根据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学特点,它是一种远程教学,教师不能亲临现场教课,学生以自学为主要形式,但是可以利用多种媒体的帮助自学。教科书是文字教材,也是我们这门课的主教材,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基本线索,有关的历史知识,包括教育制度措施和教育思想理论都在书中予以介绍到了。录音教材和录像教材的作用是辅助教材,利用听觉和视觉形象,加深对文字教材的掌握和理解。因此三类教材都要认真学习,当然重点还是放在阅读教科书上。 教师:

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中国教育简史的录音教材和录像教材都很有特色。录音教材按教科书的章次,每章为一个教学单元,共八个单元,与教科书同步。每个单元都设计成复习讨论课的形式,以教师和学生对话的方式展开。其中有教师概括,有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也有学生提问教师解释,还有学生之间的相互辩论或探讨,所涉及的内容涵盖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例如史料原文和一些概念、观点的解释,一些问题的思考和解答要点,以及对本章学习的一些提示,包括一些容易忽略和容易出错的问题,因此,录音教材一定要及时收听,而且还要仔细听。这门课的录像教材,则是尽量利用历史文物、古迹、图片和典籍,来形象地反映中国教育的历史发展。 主持人:

中国教育简史的录像教材可以说既是教学片,又是历史文献资料片,不仅可以有效地帮助大家学习和记忆,而且也具有较强的欣赏性。 教师:

是的。我们的录像教材不是以教科书的章节为单元,而是按专题编集,古代部分共有5集,第一集是中国教育的起源,内容基本上属于教科书第一章,

二、

三、

四、五集分别是古代的太学、地方官学、书院和科举制度,内容纵贯教科书的

二、

三、四章(第二章还没有书院)。录像教材主要是反映教育制度史方面的内容,因为思想史的内容录像片不容易拍得像制度史那样好看,所以没有设专集。我们正在着手建设教育思想理论的多媒体数据库,制成软件在电脑上使用,也可以上网查询,不过这有待今后完成了。因为录音教材和录像教材不是、也不应该是简单重复教科书的内容,有自己的引申和发挥,还会扩充一些教科书没有涉及的知识,或者在表述上可能与教科书有详略不等的差别,这样,大家必然关心的是,考试出题范围是否涉及全部三种教材?解答问题以哪种教材为本?可以这样说,刚才武老师已经指出,教科书是主教材,录音和录像教材是辅助文字教材用的,既然教科书是主教材,考试出题当然原则上都是教科书所涉及到的,不会超出这个范围。录音教材基本上是配合复习,帮助大家抓住重点、解决疑难。录像教材也有从纵向的角度帮助复习的作用,而且可以直观了解,加深印象。所以大家应该以教科书为主,同时不要忽视听录音和看录像的作用。下面我们还是来解决一到四章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吧。 主持人:

俞老师,一些学员反映学过教育学,觉得书上讲教育的起源,好像和教育学中讲的差不多。 教师:

教育的起源绝对是教育史的范畴,教育学只不过是转述教育史研究的成果而已,这也说明教育学研究离不开教育史的基础。中国教育史则是更具体地考察中国教育起源的情况,如最早的渔猎教育、农耕教育、氏族社会生活教育等等。学校教育的产生也是这样,除了讲学校教育产生的一般条件外,还具体讲到中国最早的学校萌芽起源于养老,学校正式产生后,任务就是培养统治阶级的治国人才,并与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教育相脱离。 主持人:

学在官府是不是说只有官方才能办学? 教师:

学在官府是一个专有名词,它是西周教育的主要特点之一。它有你说的含义,即当时只有官方才能办学,而且只有官方才有学术,民间尚无学术,自然也就不可能办学。学在官府还有一层含义,即当时是政教合一,官师合一,教育活动尚未从一般政治活动中独立出来。 主持人:

书上说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废,可是稷下学宫难道不是齐国官方办的官学吗? 教师:

这个问题问得好。稷下学宫确实是齐国官方举办的,稷下是齐国都城西南的稷门附近的地方,齐国在这里建立起学宫,吸引天下学者来这里定居,所以稷下学宫更像一个大宾馆。官方建稷下学宫的直接目的是养士,利用他们为齐国的国政出谋献策,并不是要办学。而这些学者除了有事时应付官方咨询和参与议政外,平时则自行从事学术研究和讲学,朝廷不加干预,有的学者本来就是带着弟子随从而来的,等于把他的私学搬到了稷下学宫里。所以,稷下学宫应该说是私学集合体,只是场地和条件是官方提供的。 主持人:

为什么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截然相反,却又都能得出重视教育作用的结论? 教师:

孟子和荀子,一个认为人性本善,一个认为人性本恶,实际上他们两个所说的人性并不是一回事,可以说是各讲各的人性。孟子所讲的人性,是指产生道德规范的社会和个人基础,即同情心、正义感、恭敬态度和是非观念等,因此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可能性,天生就不可救药的坏蛋是没有的。但这种善心的萌芽常会受不良环境的影响而被扼杀,教育的作用是求放心,放心可不是现代的意思,放是丢失,心自然是善心,求放心就是把丢失的善心再找回来,也就是复归于善,可见教育又是必要的。荀子所讲的人性,如喜欢好看的、好听的、好吃的、好玩的,追求舒服、安逸等,实际上是指人的生理本能,而这些个人利欲的追求正是为恶的根源,所以必须靠教育来改造恶性,产生善行。可见荀子的性恶论是直接强调教育的必要性,而孟子的性善论则绕了一个弯子,先强调教育的可能性,再强调教育的必要性。 主持人:

荀子提出的“解蔽”和“兼陈中衡”是什么意思? 教师:

“蔽”是被蒙蔽的意思,原因在于认识上的片面性。荀子说:“凡人之患,蔽于一曲。”也就是拘于一个方面的偏见。例如,好高骛远是蔽,鼠目寸光也是蔽;只重视开端是蔽,只重视结局也是蔽;只追求知识广博是蔽,只追求知识精深也是蔽,等等。所以要获得正确而全面的认识,就必须解蔽。解蔽的办法就是兼陈中衡,兼是全面的,陈是陈列,摆出来,中是符合,衡的本义是秤,意味着标准、尺度。兼陈中衡就是全面展示相关事物,体现出它的本质来,才能防止片面性。 主持人:

汉代确立了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而讲到董仲舒时又说是三大文教政策,这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教师:

准确地说,董仲舒是提出了关于文教政策的三大建议,即兴太学,重选士或重选举,和独尊儒术。三者分别意味着由国家培养人才,选拔人才,和用儒家学说来统一思想,其中独尊儒术是核心,兴学和选士都以儒家学说为内容和标准,而兴学和选士又确保儒家学说控制了知识分子,并占据了官员队伍的主要成份,从而必然处于独尊地位。也可以说,兴学和选士是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主要保证措施。 主持人: 汉代私学中为什么有著录弟子和及门弟子之分?

教师:

著录弟子是只履行拜师的手续,而并不到老师那里去学习,其实就是挂名弟子。东汉时有些私学大师著录弟子成千上万,从当时的教学条件看,真正跟随老师学习的及门弟子不可能有很多,大部分是著录弟子。不随老师学习,著录又有什么意义呢?当时主要是为了结成紧密的社会政治关系,因为师生关系在当时是仅次于亲属血缘关系的重要社会关系,有了这层关系,就可以互相支持,互相提携。有些根本不是教师的权贵,也接纳了大量门生,就是这个原因。 主持人:

教科书上讲王充把培养目标分为四个层次,就是鸿儒、文人、通人、儒生,为什么一级低于一级,有的学员不大明白。 教师:

这本是王充论述人才的层次。我们知道,王充特别推崇独立思考、创新意识,反对迷信盲从、人云亦云。由于当时的经学教育基本上都是照本宣科,重复权威的经典论述而已,所以王充瞧不起这些经师,把他们比作看大门的或送信的差役,简单传递信息而已。所以,王充最为推崇的鸿儒,就是有理论造诣,能著书立说的大学者。文人的理论造诣略为逊色,但仍有文笔才干,而写作毕竟要有个人创新,所以列为第二等。通人只是知识渊博,但是不能创作,按王充看不过是个活文献库而已。至于儒生,就是哪些只掌握一个方面的有关知识,只能从事专经教学的人,他们只比没有文化的俗人强一点,在人才中则排在末尾。王充重视科研、强调创作是正确的,但轻视一般教学活动则是片面的,我们知道,即使是照本宣科式的教学,在传递人类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方面的作用也是不能否定的。 主持人:

国子监作为教育行政机构,是怎样行使职能的,书上好像没有讲到。 教师:

国子监建立于隋朝,准确地说,它是作为最高学府而兼有某些教育行政功能,隋唐国子监中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等,相当于我们现在综合大学中的专门学院。到明清时国子监就是太学。国子监并不直接领导其他部门隶属的中央官学,也不领导地方学校。它的教育行政功能,主要是通过最高学府的示范办学来体现,并按制度接受地方官学选拔上来的生员。另外,宋代国子监承担官方权威的教科书的印制,即出版所谓监版图书,向全国发行,书上第三章第一节有介绍。在某些时期,国子监还参与对官学教师的录用、考核工作。总之,古代的教育行政与现代有很大的不同,古代主要是以选士作为教育的宏观调控手段,尤其是科举时代,以考促学,无需对学校采取更多的行政管理措施。 主持人:

近代建立京师大学堂时,仍是遵循以最高学府兼有行政职能的传统,直到近代教育体制建立后,才建立学部,实行近代的教育行政管理。另外,您能解释一下北宋时在太学实行的三舍法,与现在的升级制度有什么不同? 教师:

应该说有本质区别,现代学校的升级制度,是学业上的晋升,标准是达标式的,即只要学业及格,就可以升级,只有小学升中学、中学升大学,有不同程度的选拔。而三舍法的升舍则是选拔式的,上舍定额一百人,内舍二百人,后来增加到三百人,外舍不限额,后来定额七百人,又增加到两千人,既然是金字塔型的结构,自然只能按名额择优选拔。三舍法实施的动机,就是要以学校选拔来取代科举选拔,当然实践证明行不通。 主持人:

书院在教学和管理上有哪些主要特点,您能再概括提示一下吗? 教师:

可以根据书上第三章第四节,还有第六节元代书院,第四章第二节明清书院,把有关内容加以综合。从教学上说,可以把握这样几个特点,一是以藏书为基础,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二是门户开放,自由讲学、求学;三是在自修的基础上,注重研讨、切磋;四是教师注重启发、指引和人格感召,师生关系融洽。从管理上说,书院不同于私学的是它都有一定规模的校舍、藏书和教学设施,有系统的教学和管理制度,如山长负责制、学田及经费管理措施、讲会制度、学规等;但它毕竟是民间办学,不属于官学体系,在教学和管理方面有自己的自主权。不过到元明清以后书院的情况比较复杂,官学化的程度不等,具有上述特点的书院,是那些由学者创办并主持、具有学派属性、注重研究切磋的书院,而并非所有的书院都是如此。那些官学化程度很深的书院,则只不过是挂着书院名称的官学读书场所而已,即便如此,仍与官学本身有别。 主持人:

朱熹教育思想中的“居敬穷理”,书上的叙述有点深奥,您能再解释一下吗? 教师:

“居敬穷理”可以说是朱熹学习论的中心原则。朱熹为代表的宋明理学家都认为“居敬”是学习修身的前提。“居敬”就是保持“敬”的态度。朱熹说:“敬字工夫,乃圣门第一义。”而且是从小学到大学贯穿始终的。“敬”,如同现在说敬业的敬,体现为高度重视、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专心致志,而且是时时刻刻、自始至终地保持下去。保持这样一种态度,当然无论是学习、做事、修养,都能取得成功的主观前提。朱熹又说:“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就是深入探究事物的道理,穷就是要刨根问底,理在朱熹那里当然是指天理,具体体现在圣人编写的经典中,所以“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构成了朱熹一派理学家读书穷理的教育纲领。 主持人: 科举考试内容历经改革,到明清时为什么会定位在八股文上? 教师:

其实考试内容不外乎考知识和考能力的两类,一般来说,考知识的题类评分都比较客观标准,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但也容易导致死记硬背,体现不出人的能力来,如科举早期的帖经、墨义;考能力的题类考察的是分析、创造、对策的能力,如科举考试中的诗赋、论策等。但也就不容易确定统一的评分标准,而这又是考试公正性的关键所在。从宋代考经义到明清考八股文,正是创意性和标准化结合的过程。八股文既要考察对儒家经典的熟悉掌握程度,又要考察文笔才华,对知识和能力的考察全有,它的严格的文体规范和写作要求,又正是为评分标准化服务的,因此它在以儒家经典为主体教育内容的中国古代,确实是最佳形式的考试文体,尽管它遭到社会人士的不断批评,说八股文束缚思想,扼杀人的才智,其实根子在科举考试本身。 主持人:

有的学员提出再解释一下“提学官”。“提学官”是提举学事司的长官的简称,他是各省的教育行政长官,又称学政或学院,掌管全省的学校教育和科举选士的事务。 教师:

学政由朝廷直接任命,是中央派驻各省的教育长官,不隶属于地方行政当局,各省的总督或巡抚与学政相见,要以主客之礼相待,地方当局不能干预学政分内的事务,但是有保障和监督的责任,必要时可向朝廷参奏。学政对地方事务也是如此。这种地方教育独立于地方行政的体制,反映出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牢牢把握着培养和选拔人才的大权。 主持人:

俞老师,第四章练习题中的分斋教学,指的是不是颜元在漳南书院实施的分斋教学? 教师:

是的,这个题目出得有点笼统,如果作为考试题目会更具体的。要知道漳南书院分的是哪六斋。这个问题我们在本章的录音教材中已经解释过。 主持人:

还想问一下,各位教育家的生平活动是否要求掌握? 教师:

一般来说,生平活动只是作为背景材料介绍,大家略有所知即可。但是与他的教育思想有关的教育实践活动,或者是有创新意义的教育活动,则应该具体掌握,例如孔子与有教无类思想有关的广泛招收弟子,颜元与实学思想有关,而且有独到内容的漳南书院分斋教学等等。近代教育家在这方面需要掌握的生平活动就更多一点。 主持人:

因为时间关系,这次复习辅导课就上到这里,还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有关途径提过来,我们可以个别解决,有普遍性的问题,我们将在下一次辅导课上统一回答。另外,开放教育的辅导网页已经开通,每半个月有一次网上辅导;VBI也已经开通,我们这次辅导及各章的辅导也将在VBI播出,欢迎大家到时收看。

第五章 复习辅导

教师:

本章介绍鸦片战争之后到辛亥革命前的清代教育,这是中国由绵延数千年的古代教育向近代教育转轨的关键时期,也就是中国教育走向近代化的关键时期,在整个中国教育史上占有尤为突出的重要位置,同学们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对本章学习的总的要求就是掌握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基本发展线索,也就是说,要理清在这几十年间,中国是如何从读《四书》《五经》、作八股文为主体的封建传统教育,一步一步创新改革,到建立起近代教育体制。 学生A:

老师,我们是不是要掌握各个方面的全部的发展进程?这好象有点困难。 教师:

全面掌握近代化进程是教育史专业工作人员的事,由于提供的史料有限,我们确实难以做到这一点。从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来说,要求大家能够把握住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中的几个重要阶段,我们的教科书大体上就是按这一思路安排结构的。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包括教育近代化进程在内,其动因主要来自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由此产生的深刻的民族危机、社会危机、还有清王朝自身的统治危机,不得不开展变革;而当时的中国与西方{包括后来的日本}在科学技术、社会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先进与落后的巨大反差,也促使中国变革,而且使变革有了比较具体的目标和参照对象,概括言之就是向西方学习,而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何时学,学到什么程度,国内各阶层、各派社会政治力量以及政治家、思想家各人都有自己的见解,而又与他们的利益息息相关,加上传统文化的巨大包袱,引导中国近代化进程缓慢而曲折。外力的打击又往往是改革的推动因素。所以,第一节我们先讲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文化侵略和教会学校的兴办,可以说是近代教育的开端,然而它是外国人举办的。这个时期中国依旧在传统教育的笼罩之下,只是有一些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危机的存在,发出了呼吁改革的先觉之声。

这就是第二节讲到的龚自珍、魏源、洪仁干的改革思想,太平天国对清王朝统治以及对旧教育的冲击,也有促进教育改革的作用,但都不是直接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王朝难以再按老样子统治下去了,于是产生了洋务派的自救运动。这就是第三节讲到的新式学堂的创办,以京师同文馆和福建船政学堂开始,局限于外语和军工技术领域。中国人自办的近代新教育首先在专业技术教育领域出现,可以说是中国教育近代化所特有的。另外就是留学教育的开办,这也是向西方学习的必然之举。这些仍没有触及传统教育体制。为了处理好学习西方与保持中国固有传统、维护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的关系,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的张之洞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纲领,它成为清末教育变革的指导方针。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于因改革而强大起来的东邻岛国日本,受到极大的震撼和剌激,变法图强的浪潮涌起,教育改革也进入实质性阶段,开始涉及普通教育领域,对旧教育也开始有所改革。这就是第四节所讲的书院的改革与新式大、中、小学的出现,以天津西学学堂和上海南洋公学为创始。京师大学堂则是戊戌变法产生的近代最高学府。这时的维新派人士已从改革政治的目标出发来思考教育改革问题,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人又将教育改革思想提到了新的高度。变法被顽固派扼杀了。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不得不重新实行新政,近代教育改革终于在统治当局的主持下全面铺开。这就是第五节所讲的壬寅—癸卯学制的制定,它是中国第一个近代学制。随即就是科举制度的废除,为新教育体制的推行扫除了最大障碍,也意味着作为科举附庸的旧教育的土崩瓦解。中央和地方教育行政机构的建立和教育宗旨的制定,标志着新教育体制走上运行的轨道。尽管它还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但毕竟体现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初步实现。以上我们将本章所讲到的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基本线索和重要阶段的事件、举措作了概括回顾,大家清楚了没有? 学生B: 我发现,鸦片战争后办起了教会学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出现了中国人自办的专业技术学校,甲午中日战争后改革进入普通教育领域,专业教育的范围也全面扩展,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改革开始制度化,近代学制制定。哦还有,日俄战争后废除科举,旧教育消亡。好象是每一次大的侵略后,教育改革就迈上一个新台阶。 教师:

不能这样简单地划定因果关系,好像挨一次打,就前进一大步似的,不是这样简单。不过你看到的这种战争与改革的联系的确也是事实,我在前面已经讲到,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由此产生的深刻的民族危机、社会危机、还有清王朝自身的统治危机,是近代教育变革的动因。失败和屈辱当然是不幸的,但是它往往也能促成变革的决心,哪怕是迫不得已的。它还能促进反思,从而达到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而这往往是实践的先行。我们再来看看近代教育思想的发展,鸦片战争后,魏源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观点,但尚未在教育实践中体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办的技术学校,实际上是魏源观点的实施,而更深层次的“中体西用”观点开始出现。甲午中日战争后,教育改革全面展开,如书院的改革,南洋公学和京师大学堂等普通学校的创办,都明确地体现中体西用的原则。张之洞还对中体西用作了全面的、权威性的论述,构成此后清政府建立近代教育体制的指导纲领。而此时的维新派人士已希望改变封建专制政体,更加彻底地实现教育近代化的转轨,只是在清王朝的统治下,这种主张不可能被采纳,但是它也为辛亥革命后的教育改革发挥了思想先行的作用。这个线索也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总之,抓住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有助于我们理清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发展线索,这是一个很有效的复习路子。下面我来提几个问题。首先,马礼逊学堂是什么时候办起来的? 学生A:

好象是马礼逊在1818年办的。 教师

你记错了,马礼逊1818年办的是英华书院,地点也不是在中国。马礼逊学堂是西方来华传教士为纪念马礼逊创办的,时间是1839年底。虽然办在澳门,后迁到香港,但毕竟属于中国领土,而且是招收中国学生,所以我们把它算做中国第一所教会学校。 再提一个问题,谁知道清华大学的渊源? 学生B:

清华大学是所谓“庚款兴学\"的产物。“庚款兴学”,就是由列强退还部分庚子赔款,用于在中国兴办教育事业。1908年,美国政府决定将应得到的庚子赔款的一半退还中国,主要是用于派遣留学生到美国。于是在北京办起了一所留学预备学校,命名为清华学堂,这就是后来清华大学的前身。 教师: 回答正确。不过庚款兴学不是就办了一所清华学堂,总的内容书上有扼要介绍。 学生A:

我觉得帝国主义榨取中国大量赔款,然后又假惶惶地拿出一部分退还给中国,还吹嘘是给中国办好事,实在虚伪。 学生B:

不过退还的庚款客观上还是促进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不能一概否定吧? 教师: 你们两个说的都有道理。退还部分庚款确实不能粉饰为列强的善举.从更深的层次看,帝国主义从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中也认识到,单纯用武力是征服不了中国的,还是攻心为上,因此把重点更多地放在进行文化侵略上,庚款兴学的动机还在于此.只是从客观上说,它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程度的促进。

再提一个问题,为什么说魏源起到了近代教育改革在观念上的先导作用? 学生B:

因为他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是最早提出要了解西方、学习西方的思想家,在教育方面也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教师:

还要注意到一点,就是儒家一贯强调只能“以夏变夷\",而不能“变于夷,”。“夏”指当时中原的华夏民族,“夷,泛指周边不同文化习俗的民族。按这个观点,只能是用中国文化去改变外人,而决不能接受外来文化习俗的影响。这种观念数千年来一直占支配地位,造成对内的大民族主义,对外的自大封闭。在古代华夏文化从总体上先进于周边地方的形势下,倒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到了中国已经落后了的时候,还死抱着不能“变于夷\"的观念,就只能是自甘落后了。魏源提出“师夷,”的观点,率先破除了这一观念,尽管他的“师夷”局限性很大,但在思想史上确实有先导意义。 学生A:

老师,“徒知侈张中华,未睹寰瀛之大”,是什么意思? 老师:

“徒知”,是只知,“侈”,是过分、夸大,“睹”是看到,“寰瀛”,指世界。他是批评那些旧式士大夫官僚根本不了解世界的形势,只知盲目自大,实际上是孤陋寡闻。

下面谁能回答.“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与“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相比,是否进步? 学生A:

“师”仅限于某些“长技”,主要是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即坚船利炮,目的也只是限于“制夷”上,即抵御西方侵略,并不涉及中国自身的改革。而中体西用,则将西学作为整体的学问、学术加以认可,从而为系统地引进西方科学文化,包括相应的制度措施开辟了道路,应该说在范围上和程度上都大大进了一步。 教师:

你分析得很对,还应该看到西学为用是受中学为体所限制的,西学只能在不触犯中学代表的封建专制以及封建伦理纲常的前提下,才能适当的引进并发挥作用。西方资产阶级共和制政体,以及推崇民权、男女平等的思想学说,那是绝对不能在中国为用的,这是中体西用保守性的一面。在教育领域,它也特别强调封建道德教育和传统的经史之学的根基,在这个基础上再去掌握一些西方近代科学知识技能,用于处理实际事务。这是从概念上分析中体西用的本质。从实施看,在早期,西学为用还可以在不触及中学这个体的情况下,有一个发展的较大余地,教育领域就是如此,中国近代教育制度,正是在中体西用的原则指导下形成的,当然它也保存了封建教育的许多东西。而西学为用不可能总是与中学为体和平共处,它最终是要冲击中学这个体的,封建专制和封建礼教最终也是要被推翻的,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体西用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上是一个重要的思想观念,大家应该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掌握。

下面再提一个问题,为什么说到了维新运动时期,中国教育进入到真正意义上的改革阶段? 学生B:

在这之前,只是办了少数近代专业技术学校,像同文馆、船政学堂等,并没有触及旧的封建 传统教育,只能算是在传统教育之外的点缀和补充而已。到了维新运动期间,开始对书院进行改革,新式大、中、小学也出现了,而普通教育才是教育体制的主干。另外,这之前的技术学校都是个案设立的,而维新运动则是由政府自上而下推行的。 学生A:

但是它失败了。 学生B, 虽然变法被扼杀了,但总之是政府行为。所以教育改革真正开展起来,是在维新运动时期。 教师: 回答正确 学生B: 老师,本章复习题中有一道题,问百日维新期间的教育改革有哪些重要举措,好像书上并没有这方面的内容。 教师:

情况并非如此,书上只不过没有集中在一起谈而已,而是分散在有关的目中论及的,如书院、科举的改革,实业教育的创办,京师大学堂的设立等。只要认真阅读全书·就不难作出集中的概括,这也是我们要求同学们全面阅读教科书,善于动脑筋,并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当然,这样的题目并不多。

下面谁能将京师大学堂的情况作一个简要概括?这也是本章后的一个各词解释题。 学生A:

京师大学堂是1898年戊戌变法时建立的全国最高学府。由梁启超参照日本学规起草学堂章程,规定除大学外,兼设中学堂、小学堂,分别班次,循级而升,同时附设师范斋(实建于1902年,为北京师范大学前身)。大学堂中西兼学,课程分普通学和专门学两类,普通学结业后,每个学生各学一到二门专门学。建学目的就是要作为全国学堂的表率·最初还兼有统辖各省学堂的职责。辛亥革命后,改名为北京大学。 教师: 概括得很好。癸卯学制规定的最高层次的教育机构通儒院,也是设立在京师大学堂。注意.凡是名词解释类的题目,一般都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解释:这个榄念是什么意思或者是什么性质?它是什么时候产生的?怎么产生的或谁提出的?它包含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果有结局的话要点出来,需要评论或定性时也要有一两句概括。

下面我们来看癸卯学制,谁能说说高等学堂与分科大学堂有什么区别? 学生B:

好象高等学堂是大专层次的,分科大学堂是本科层次的。 教师: 分科大学堂的确是本科层次的,而高等学堂是大学预科,现在已经没有这个层次了。它是一种不完全高等教育,基本上是为升入分科大学堂打基础,只是划分成大的专业门类,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可见学生如果升入不了分科大学堂的话,专业方面的造诣并不完全,不过到高等学堂最后一学年也开一些专业选修课,以使学生接触到一点专业知识。 学生A:

老师,中学堂的博物课,是讲什么内容? 教师:

这也是西方近代课程名称,主要是介绍自然界动物、植物、矿物等的分类及各类主要物种的性质特点。 学生B:

老师,蒙养院四项数学活动中的谈话和手技是什么? 教师:

谈话是教师按照一定的主题或专题组织的教学活动,通过观察实物或图片、提问、引导儿童讲述,帮助他们认识环境、增长知识,同时发展语言。手技就是手工操作.例如纸工、泥工等教学活动,目的是培养儿童动手操作的能力。 学生A:

老师.实业教育是不是相当于现在的职业教育? 教师:

可以说在类别上是相当的,都是对在普通教育体系的主线上不能升学的人,给予一定的专业教育.使他们能有一技之长。不过也有区别,实业教育是从日本学来的,癸卯学制规定的实业教育的目的是“振兴农工商各项实业,为富国裕民之本计”,可见它是着眼于国计民生的总体发展,它的专业是按社会产业、行业划分的,其出发点是社会本位而不是个人本位。而职业教育更多地考虑个人就业谋生的问题,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也更多地考虑到就业岗位的需要。还有最后一个问题.清末地方教育行政与传统的地方教育管理相比,有什么变化? 学生B:

传统地方教育行政只在省级设有提督学政,是由朝廷委任,派驻各省主管学务,包括科举选士的长官,他独立于地方当局,拥有全权。学政与总督、巡抚相见,督抚要以宾客之礼相待。省下面的府、州、县因为只有一所官学,由教官负责管理,无所谓教育行政了。清末在各省设的提学使.归督抚节制,成了下属官员,地位比过去的学政是下降了,但是要求地方办教育的职责却加强了,这在当时全面开始新的学校体制建设的形势下,是非常必要的。另外在州县也设立了教育行政机构,就是劝学所,这样就构成了从中央到地方基层的教育行政体系。 教师:

回答正确。不过过去的学政如果违规违纪的话,本省督抚还是有监督权的。后来的提学使、视学,也不完全是地方长官的下属,在学务方面还是有很大的自主权的。 练习题举例

一、填空

1.西方传教士在华兴办的第一所学校是1839年建立的马礼逊学堂。 2.魏源提出学习西方的观点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二、名词解释

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是1898年戊戌变法时建立的全国最高学府。由梁启超参照日本学规起草学堂章程,规定除大学外,兼设中学堂、小学堂,分别班次,循级而升,同时附设师范斋(实建于1902年,为北京师范大学前身)。大学堂中西兼学,课程分普通学和专门学两类,普通学结业后,每个学生各学一到二门专门学。建学目的就是要作为全国学堂的表率·最初还兼有统辖各省学堂的职责。辛亥革命后,改名为北京大学。

三、简答题

洋务派办的新式学校的主要特点:第一,这类学校都是个案办学,还构不成自身体制, 只能算做是封建传统教育之外的补充而已。第二,都是专业技术学校,专业范围集中在外语 和军事两个方面,体现的是狭窄的实用性。第三,从教学到管理,大权多被外国人所把持。 第四,仍保留着封建教育的主要阵地。有中国教习负责传统儒家经学的教学和考核,保持旧 官学的管理传统。尽管有这些局限性,这类学校毕竟是中国人办的最早的近代新式学校,培 养出一批专业知识技术和近代新思想的人才。

四、论述题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含义和实质是什么?试对它在教育领域的作用加以分析。 1898年,张之洞发表了《劝学篇》,它分内、外两篇,内篇主要谈“中学为体”,宗旨是“正人心”;外篇主要谈“西学为用”,宗旨是“开风气”。从而系统论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奠定了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文教政策的基础。张之洞将西学作为一个整体予以认可,从而为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和制度措施的系统引进开辟了道路,但中学与西学的地位仍是不平等的。中学是本体,是基础,西学只能在不触犯中学所代表的封建专制及伦理纲常的前提下适当引进并发挥作用,张之洞所主张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本质就是如此。中体西用的观点既维护了封建统治的根本利益,又提供了适当变革、以解外忧内患的原则措施,因而得到清统治当局及社会政界和思想界多数人士的认同,成为近代新教育制度建立的政策基础。

第六章 复习辅导

教师:

本章大体可分三个历史阶段,即辛亥革命时期、五四运动时期及大革命时期。辛亥革命时期的教育,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大的教育改革,也是中国资产阶级教育制度确立、形成的时期,因此,在中国教育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一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展了各种教育活动,利用教育来宣传革命思想,培养民主革命骨干,最终爆发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封建统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在文化教育领域内进行了资产阶级的教育改革,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教育制度,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教育制度。蔡元培是辛亥革命时期教育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资产阶级教育的奠基人。他的教育思想为近代资产阶级教育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为近代中国教育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一批先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知识分子团结在“民主”、“科学”的旗帜下,对封建复古主义思潮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并积极学习、引进西方的近代教育理论。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教育实验与教育改革,在这一过程中,北洋军阀政府也进行了一些教育改革。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将教育作为革命斗争的武器,积极地开展工农革命教育。为了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培养党团干部,在党的领导或支持下,先后开办了一批培养革命干部的学校,不仅培养了许多优秀干部,而且也为以后根据地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学生乙: 老师,本章第一节主要讲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教育活动及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应该抓住哪些重点呢? 教师:

在这一节中,有几个重要的名词。比如说爱国学社、民国元年教育方针、壬子-癸丑学制等。谁能解答一下“爱国学社”? 学生甲:

爱国学社成立于1902年11月。学生基本上是上海南洋公学**中罢课退学的学生。由蔡元培任总理,吴稚辉为学监,教员中有章太炎、黄炎培等革命人士。爱国学社学制四年,分寻常、高级两级,均无读经课。办学很有特色,师生在学校可以高谈革命,议论时政,演说集会、宣传群众。为了扩大影响,爱国学社还创办了一些进步刊物,如《童子世界》、《学生世界》,后又接管了《苏报》。这些报刊成了爱国学社宣传革命思想的阵地,学社的声望和影响逐渐扩大,并引起了清政府的忌恨,他们逮捕了章太炎和邹容,爱国学社也被迫解散。 教师: 回答得很好。不过最好还要加上一头一尾。开头提一下:这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进行革命的过程中创办的一所新型学校。结尾提一下:它为资产阶级革命培养了许多骨干,在近代教育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中间的具体内容到可以简略一些。好,下面谁来解释一下“民国元年教育方针”? 学生乙:

它是民国建立后,于1912年9月由教育部颁布的新教育方针。内容是:“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教师:

还应该指出它是在蔡元培主持下制定的,或者指出它体现了蔡元培关于四育并重,全面发展的教育观。你能再解释一下这四育吗? 学生乙:

所谓“道德教育”,蔡元培又称公民道德教育,培养国民公德。所谓“实利主义教育”,相当于智育,学习有利于国计民生所需的知识技能。所谓“军国民教育”,相当于体育,同时强调军事训练,目的是健民强国。所谓“美感教育”就是美育,包括音乐、图画、手工等艺术教育。 教师: 完全正确。这一教育方针真正体现了资产阶级要求个体和谐发展的原则和理论。我们在理解这一教育方针的进步意义时,不妨可以与清末学部颁布的教育宗旨作一比较。谁来回顾一下清末教育宗旨? 学生甲:

清末学部颁布的教育宗旨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要求。这是中体西用思想的具体体现。 教师:

从这个教育宗旨来看,仍保留着浓厚的封建意识。蔡元培曾对此进行了批判,他指出:“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认为清末颁布的教育宗旨根本不能体现共和政体的要求。正因为这个原因,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就首先着手制定新的教育方针。 民国政府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比清末学制有哪些改革呢? 学生甲:

“壬子-癸丑学制”规定整个教育期限为17-18年。其中初等教育共7年:初小4年,高小3年。中等教育4年。大学本科6-7年,其中含预科3年。较之“癸卯学制”,共缩短学制3-4年。学制的缩短,在客观上增加了劳动人民享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教师:

还有什么补充吗? 学生乙:

有。这一学制取消了毕业生奖励出身的制度,消除了科举制度的阴魂;同时取消了专门为贵族设立的贵胄学校,废除了封建特权和等级限制,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特色。 学生甲:

“癸卯学制”中没有女子教育的地位,而在“壬子·癸丑学制”中,普通中学、甲级实业学校、师范学校、高等师范学校都规定设立女校,初等小学还可以男女同学,女子教育取得了一定的地位,也反映了资产阶级男女平等的思想。 教师:

对。我们还可以从课程改革与教学方法上来看。 学生乙:

从课程改革与教学方法看,这一学制取消了忠君、尊孔的课程,增加了自然科学课程和生产技能的训练;同时改进了教学方法,反对体罚,要求教育联系儿童实际,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教师: 是的,以上四个方面都体现了这个学制的资产阶级性质,也体现了这一学制的主要特点与进步性。但总的看来,这一学制在形式上与“癸卯学制”尚无重大区别,改革的力度有限。同时,在实践中也未能得到真正的落实。由于民国政权很快落入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手里。袁世凯为了复辟帝制,在文化教育领域也掀起了一股恢复封建主义教育的逆流。民国元年教育方面的一些进步改革很快被复辟倒退所取代。许多学校也恢复了尊孔仪式和读经教育。 学生甲:

老师,这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之所以掀起的原因之一吧? 教师:

是的。五四新文化运动虽以1919年五四运动而得名,但实际上从1915年就已经开始了,其矛头主要指向以北洋军阀为首的封建复古思潮。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要求铲除封建礼教。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教育界也进行了一系列民主主义的改革。这些改革措施我们可以看教材的有关内容。 下面我提一个问题,在近代史上,“大学开女禁”始于何年?有何意义? 学生乙: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下,一些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教育猛烈抨击了男女教育不平等的状况,提出“大学开女禁”的口号。1920年,北京大学首次招收女生,以后南京高师也招收女生,一些进步的中学也开始男女合校,甚至同班。这些措施,改变了数千年以来男女教育不平等的历史。 学生甲:

老师,结合上一章的内容,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清末的教育改革、政治改革更多的是受日本的影响,各界名人大多是留日学生,而五四时期的改革则大多是由一批留美学生发动的,受美国的影响似乎更大些。 教师:

确实如此。当时活跃在政界、教育界的大多是留美学生,而思想界、学术界影响最大的思潮也是美国传入的,教育界也是如此。比如说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就对五四时期的中国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学生乙: 老师,在自测题中,有一个论述题,要求评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而教材中谈到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对中国教育的影响,只讲了对中国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如当时在中国影响较大的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等。是不是这样答就可以了?如果不是,又该如何回答呢? 教师:

你刚才讲的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对于这个题目,在回答时,要结合全节的内容,而不能局限于一目。首先,要讲请楚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潮传入中国的时代与社会背景,以及这一思潮在中国传播的情况。这些内容教材中都有详细介绍,我们自己去看书就行了。而在讲这一思潮对中国教育产生的影响时,范围还要宽一些,教材中明确提到的是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就是刚才这位同学所答的。而其他地方提到的,如1922年学制的产生也与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潮有关。谁来讲讲1922年学制产生的时代背景? 学生甲:

五四时期,中国教育界提出改革学制,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而临时政府的学制已不能适应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在批判传统封建教育的同时,要求实现教育上的民主和平等,要求发展个性、尊重人格,而美国的学制改革及当时正在中国发生重大影响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这一社会需求。因此自1919年起,由全国教育会发起,讨论修改学制系统,一时间,全国教育界掀起了研究学制改革的热潮。1922年9月,教育部顺应形势,召开全国学制会议,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即“壬戌学制”。 教师:

好,下面谁能说说这一学制的主要内容。 学生乙:

这一学制有三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作为指导原则的“七项标准”,即:发挥平民教育精神;注意个性之发展;力图教育普及;注重生活教育;多留伸缩余地,以适应地方情形与需要;顾及国民经济力;兼顾旧制,使改革易于着手。其二是“六三三”分段的学校系统,即初级小学四年(从6岁开始),高级小学二年,初级中学三年、高级中学三年;大学四至六年。其三是四项附则,即:为使青年个性易于发展,得采选科制;为适应特殊之智能,对于天才者之教育应特别注重,其修业年限得变通之;对于精神上或身体上有缺陷者,应施以特殊教育;对于年长失学者,应施相当之补习教育。 教师:

回答正确。再请一位同学讲讲这一学制的影响。 学生甲:

这一学制的颁布,结束了辛亥革命以后教育上的混乱状态,反映了“五四”以来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堪称这一时期教育改革的综合成果。较之壬子·癸丑学制,这一学制具有以下进步性:其一,它缩短了小学年限,改7年为6年,有利于初等教育的普及,“六三三”分段的学校系统,也基本上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其二,延长了中学年限,有利于提高中等教育的水平,同时将中学分为两段,设立三年制综合高中,既增加了办学的灵活性,又有利于中学的普及。其三,取消了大学预科,使大学不再负担普通教育的任务,有利于大学集中力量进行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其四,在中学开始便实行选科制和学分制,兼顾学生升学和就业两种准备,可使学生有较大发展余地,适应不同发展水平学生之需。学制比较简明,又给各方留有伸缩余地,所以后来除个别地方有所调整外,基本结构一直维持至今。 教师:

好,下面复习“蔡元培教育思想”。你们有什么问题? 学生甲:

老师,在五育并举教育方针中,蔡元培最强调哪一育呢? 教师:

五育并举,自然是指五种教育都很重要,但相比而言,他主张以公民道德教育为核心。 学生乙:

这是不是陷入一种矛盾了。因为按蔡元培的哲学思想基础,将世界分成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从而将教育分成隶属于政治的教育与超轶于政治的教育,而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追求实体世界的最高精神境界,既然这样,为什么要以公民道德教育而不是以世界观教育为核心呢? 教师: 的确,在蔡元培思想中,实体世界高于现象世界,因此,世界观教育也应高于其他四种教育。然而,蔡元培同样认识到,在当时的中国社会背景下,倡导世界观教育过于理想化,太脱离实际。因此,从时代必要性来说,德育才是最重要的、最核心的内容。他的这种现实性的立场也体现在军国民教育中。蔡元培认为军国民教育并不是理想社会的教育,然而当时国势内外交困,历年所失之国土与国权,如果不凭借武力,很难恢复;同时,军人革命后,可能会出现军阀专政的局面,如果不实行军国民教育,则不能维护民权。所以必须提倡军国民教育。 学生甲:

老师,我注意到蔡元培提倡五育并举,而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方针中,仅仅是四育并举,少了一个世界观教育,是不是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呢? 教师:

是的。当时,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在讨论教育方针时,也曾经有过争论,但最终还是没把世界观教育列入其中。 学生乙:

那么,美育的地位又如何呢?如果从现实意义说,美育的意义似乎与世界观教育大体相同,都是重要但时代不太需要的教育。美育为什么又得以列入教育方针之中呢? 教师:

蔡元培提倡美育,除了他认为美育是联结两种教育(即隶属于政治的教育与超轶于政治的教育)的桥梁,联结两个世界(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的纽带外,还有一个很实际、现实的动机,那就是反对宗教教育,他主张“以美育代宗教”,可见美育也是作为宗教的对立物而提出的。 学生甲:

教材中讲蔡元培改革北大这一目,似乎更多的是讲他的实践活动,而非教育思想。 教师:

事实上这一目中涉及到蔡元培大学教育改革的一些思想,这些思想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比如对于大学性质的认识,蔡元培认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而非升官发财的阶梯。再比如他对大学教师标准的认识,主张学术自由,兼容并包。还有,他对大学管理体制的认识,提倡教授治校。最后一点,是他对于教学体制的思想,主张实行选科制及学分制等等。这些思想,经蔡元培提倡,逐渐成为北大的教育、管理制度,使北大开始走上现代大学的轨道。 学生乙:

蔡元培主张教育独立,从他的思想来说,我觉得很有道理,而且也的确很有必要,可是教材上的评价却是:“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在实践上是行不通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教师:

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教育是不能脱离一个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的制约的。这也是蔡元培等资产阶级教育家与马克思主义教育家的根本分歧。资产阶级教育家往往过高地估计教育改造社会的作用与力量,而马克思主义观点则认为离开政治而谈教育是不切实际的。无论是过去、现在或是将来,教育独立论始终只能是一种虚幻的理想。当然,也不能对蔡元培教育独立论持简单的否定态度。因为在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蔡元培提出教育独立的思想,主张教育脱离政党、教会而独立,要求把教育交给教育家办理,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军阀政府对教育的控制,反对西方教会文化“入教育”,在中国独立、自由地发展教育事业的强烈愿望和要求。无疑,在当时具有反帝反封建的进步意义。 学生甲:

老师,第四节中有关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内容,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您认为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这一运动呢? 教师:

从性质上说,留法勤工俭学是资产阶级教育家掀起的以实业救国、教育救国为主流的教育运动,但是由于大批早期共产主义者的参与,遂演变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运动和革命运动。它与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教育活动是无法相比的。在此,我想提一个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活动的重点是什么呢? 学生乙: 我觉得主要是工农教育。党的一大、二大从理论上确立了教育的重心要面向工农劳苦大众。这是教育史的一大转变。无论是封建主义的贵族教育,还是资产阶级倡导的平民教育,都不能像共产党那样真正关心最下层劳苦大众的教育权问题。在实践上,共产党成立后,积极倡导在工农中的教育活动,创办了大批工人补习学校、工人子弟学校、工人俱乐部以及农民学校等,使工农教育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学生甲:

不对。我觉得共产党更重视干部教育。如湖南自修大学、平民女学、黄埔军校、上海大学、农民运动讲习所等,都是影响巨大的学校。 学生乙:

你所说的这些学校并不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比如黄埔军校就是由国民党创办的军事政治大学。农民运动讲习所也不全是中国共产党人主持的。 教师:

这两位同学都说的很好。但是,我们既没有必要把工农教育和干部教育分得那么清楚,也没有必要非得区分哪一所学校是国民党办的,哪一所又是共产党办的。因为在大革命时期,正是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教育重点包括工农教育和干部教育两个方面,而且两者是紧密相联的。比如平民女学是一所培养妇女革命干部的学校,在学习过程中,就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罢工斗争,深入工厂对女工进行革命宣传教育,实际上也具有工农教育的特点。再如农民运动讲习所,它所培养的本来就是从事农民运动的革命干部。 练习题举例:

一、填空

1.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首任教育总长是蔡元培。

2.受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中国引进了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两种影响较大的教学方法。

二、名词解释

民国元年教育方针:1912年9月,在蔡元培的主持下,教育部颁布实行新的教育宗旨。其宗旨为:“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它体现了蔡元培关于四育并重,全面发展的教育观点。这一教育宗旨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原则和道德观念,较之清末教育宗旨具有本质的进步。

三、简答题

新文化运动对教育改革的影响: 1915年,在文化教育领域兴起了一场反封建的文化革命,即新文化运动。以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李大钊、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为代表,继承辛亥革命未竟的事业,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同封建复古思潮展开了论争。他们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要求铲除封建礼教,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男女教育平等,成立各教育团体。这一切有利于教育的普及,为教育改革做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对推动当时的教育改革、提倡新教育运动起了重要作用。

四、论述题

试评述1922年学制产生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要求教育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而临时政府的学制已不能适应当时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在批判传统封建教育的同时,要求实现教育上的民主和平等,要求发展个性、尊重人格,而美国的学制改革及当时正在中国发生重大影响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这一社会需求。1922年9月,教育部顺应形势,召开全国学制会议,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即“壬戌学制”。

这一学制有三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作为指导原则的“七项标准”,即:发挥平民教育精神;注意个性之发展;力图教育普及;注重生活教育;多留伸缩余地,以适应地方情形与需要;顾及国民经济力;兼顾旧制,使改革易于着手。其二是“六三三”分段的学校系统,即初级小学四年(从6岁开始),高级小学二年,初级中学三年、高级中学三年;大学四至六年。其三是四项附则,即:为使青年个性易于发展,得采选科制;为适应特殊之智能,对于天才者之教育应特别注重,其修业年限得变通之;对于精神上或身体上有缺陷者,应施以特殊教育;对于年长失学者,应施相当之补习教育。

第七章 复习辅导

教师:

第七章介绍的是1927年到1937年国民党统治区的教育。关于本章内容,我们在教材中提出了学习目标和建议,有关的自测题也基本反映了本章内容的要点,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请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 学生a:

老师,我们在阅读教材时,对于国统区教育的实质还认识的不够清楚,特别是关于国民党颁布的三民主义教育宗旨,为什么说这个宗旨背离了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呢? 教师:

要搞清这个问题,必须首先弄清孙中山先生提出的三民主义的内涵,你们说说,什么是三民主义? 学生b: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提出的革命纲领,包括民族、民生、民权三大主义。 学生a:

不对,三民主义就是“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政策。 教师:

你们各自讲对了一半。孙中山先生在领导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曾先后提出过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纲领。1905年,孙中山为同盟会制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并解释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大主义,即所谓的“旧三民主义”。1924年1月,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又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政策,即所谓的“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主张对外反对帝国主义、对内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民族主义,建立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民主政治的民权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的民生主义。新三民主义反映了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最高纲领,也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1927年,国民党背叛革命以后颁布的所谓“三民主义教育宗旨”及相关的实施方针,大谈以“党化教育”和“集团生活”训练民权,已经背离了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民主政治的民主主义,放弃了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主义。至于所谓的“民生主义”,连“平均地权”这种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最低要求也不再提及。这说明,国民党的所谓“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确实背离了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进而也反映了国统区教育的实质。 学生b: 在教材中,有一道讨论国统区教育文教政策的封建化和法西斯化的思考题,对于这个问题应该怎样理解呢? 教师:

在理解这个问题时注意把握三个要点:第一,要结合前面所述的三民主义教育宗旨的实质加以分析;第二,针对国民党颁布的一系列控制、压制进步学生运动的法令条例和复兴社、三青团等法西斯组织的活动事实加以分析;第三,针对国民党鼓吹的封建道德说教和所谓的“新生活运动”加以分析。分析过程中要注意结合教材中第一节的内容。 学生 a:

老师,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由于国民党实行封建化、法西斯化的文教政策,国统区教育也完全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造成了中国教育事业的大倒退。是否可以认为这个时期是中国教育的黑暗时期? 教师:

从政治上讲是可以这样认为的。但对于国统区的教育也要进行具体的分析。在我们认清国统区教育实质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在国统区,仍然有许多进步的知识分子和教育家在推进教育改革和试验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西方的教育理论和思想的传播也有力地影响了中国教育的改革。如:蔡元培主持的大学院制改革试验、20-30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以及在发展基础教育、师范教育和职业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另外,这个时期在教育制度改革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你们谁来谈谈这个时期国统区在学制系统方面主要有哪些改革? 学生b:

主要是在中等教育阶段,废除了综合中学制,将普通中学、师范学校、职业学校分立。这样做,可以保证普通中学的教育质量,为高等教育打好基础。 教师:

不完全是这样。废除综合中学制的目的之一确实是要保障普通中学的教育质量,为学生将来升入高等学校进一步深造打好基础。但这不是唯一的目的。综合中学制将学生的升学、就业、师资培养等多方面的目的放在一起,反而使得三种任务都不能很好地完成,课时、教材、师资和教学质量也难以保证。将三类学校分开办理,教育目标更加明确,学校系统和课程设置也更加规范化。这是学制系统不断完善的一个很重要的表现。此外,1927年到1937年的十年间,在学制系统改革方面,还有一些重要的成果。如:高等教育方面对院系学科设置的调整;师范教育系统的进一步扩大及其教育水平的提高;初等教育方面,也提出了实施小学义务教育和扫盲教育的计划,尽管这些计划的目标并没有完全达到,但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再提一个问题,在抗日战争爆发初期,国民党政府于1937年8月颁布了一个《总动员时督导教育工作办法纲要》,这个纲要提出了哪些战时教育措施? 学生a:

主要是强调教育为抗战服务提出战时教程注重国民道德等问题。 学生b:

还提出了战时教育注重提高科学研究和扩充设备。 教师:

不对,你们讲的是1938年4月国民党公布的《中国国民党抗战建国纲领》中有关教育的一些条款。《总动员时督导教育工作办法纲要》主要提出了战时各地要尽力维持教育、安全区域内学校要尽力收容战区学生、学校要尽力适应国防需要和学校组织后方服务团等四项措施。 学生a:

老师,在抗战初期,国民党政府将部分即将沦为敌占区的大学迁往内地,其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迁往重庆,成立西南联大;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河北省立女师迁往陕西固城,成立西北联大。迁往内地的还有别的大学吗? 教师:

有的。南京中央大学迁往重庆,东北大学迁往四川山台,浙江大学迁往江西吉安。有关这方面的情况请参阅教材的第一节内容。 学生b:

老师,我在阅读教材的时候感觉到:20世纪20年代?/FONT>30年代乡村教育运动的兴起,是在中国近现代以城市为中心的一系列教育改革不能奏效的情况下,才把教育改革的重心转移到农村。因此,乡村教育运动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中国以封建的小农经济为主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另一方面,则是在以城市为中心的教育改革失败以后的一种无奈的选择。 教师: 你讲的有一定道理,但不够全面。首先,从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之前,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这些改革虽然效果不同,但都经过了当时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和教育家的深思熟虑和反复探讨,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和生命。可以说,这是一个渐进的、不断深化的过程,每一次重大的教育改革都在不同程度上完成了相应的使命,不能说是没有奏效。即使是失败的教训,也为其后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借鉴。不能把以往的教育改革简单地归结为失败。其次,乡村教育的产生也不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它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对于这一点,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的第二节内容,认真思考。 再提一个问题。乡村教育运动有四个主要的农村教育试验活动: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农村改进试验区,陶行知的乡村教育试验,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的定县试验区,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试验。它们有何共同特点?为什么说他们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呢? 学生a:

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以农村教育为改革的重点。 学生b: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强调“做中学”,主张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而乡村教育运动的主要特点也是强调教育改革要关注农村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显然是受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 教师:

是的。乡村教育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都以农村教育改革试验为中心。此外,主张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强调教育的社会化,社会的教育化,提倡教学做的统一,也是乡村教育运动的共同特点。这一点也确实反映了五四运动以来在中国广泛传播的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观点。但在这个问题上,也要注意到:乡村教育运动虽然受到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但它产生的过程和思想的内涵,更多地反映了中国社会的特点和历史的必然性。对于这个问题,应结合教材的相关章节加以思考。 学生a:

老师,1927年陶行知在南京试办乡村师范学校,而在这个时期颁布的《师范教育法》也规定师范学校的类型除普通师范学校之外,还有乡村师范、简易师范等。那么,陶行知的乡村师范学校,是否就是根据《师范教育法》的规定试办的呢? 教师:

不能说完全没有关系,但陶行知在南京试办乡村师范学校是1927年3月,《师范教育法》的正式公布是在1932年,所以不能说陶行知试办乡村师范学校只是执行了《师范教育法》。不过,20世纪20年代?/FONT>30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确实对当时教育法令的制定产生了影响,一些教育立法的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教育改革试验的成果和思想。比如:《师范教育法》确认乡村师范学校的的立法地位,实际就是乡村教育运动的间接成果之一,也是当时乡村教育事业广泛发展的客观需要。 学生b:

老师,梁漱溟在开展乡村建设的过程中,针对中国农村重视伦理情谊礼俗的特征,主张相应地加强道德伦理的教化,这看上去并没有错。为什么教材中指责他强化了封建礼教的地位? 教师: 应该说,梁漱溟对中国农村社会特征的分析是相当深刻的,他主张加强道德伦理教化的观点也不能说就是错误的。但问题的关键是,他为农村进行道德教化所列的一系列教材如:《三字经》、《礼记》以及朱熹的《小学》等,都是一些旧的封建时代的文化伦理读物,都渗透了浓厚的封建礼教思想。虽然这些读物也都有各自的可取之处,但它们绝不是改变中国农村落后面貌的灵丹妙药。以这些东西来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只能是适得其反,反而会使农村更加保守、封闭、落后。 学生a:

明白了。那么,同梁漱溟相比,晏阳初针对中国农村“愚、穷、弱、私”四大顽症设计的“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大教育,是否更加全面和高明一些呢? 教师:

也不能用高明不高明的词汇来进行比较。应该说他们各有特点,何况我们刚才只是指出了梁漱溟教育思想的某些缺陷,但这并不是梁漱溟教育思想的全部。希望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的有关内容,进行全面的思考和分析。 学生b: 老师,黄炎培的大职业教育主义是否主要是强调职业教育应广泛地兼顾社会的各方面需求? 教师:

可以这么说。这里关键是那个“大”字。所谓“大”,就是说职业教育要尽可能地参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变革进程,尽可能广泛而多方面地适应各方面的需求,特别是强调要适应一般平民和劳动者的就业需求。职业教育面向社会、面向人民。这是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思想基础。关于乡村教育,教材中提到了四个主要的教育试验活动,你们说一下,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学生a:

主要是1925 年黄炎培领导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开展的农村改进教育试验活动,他们主要是在山西和江苏镇江、昆山等地开展活动,主要以农民为教育对象;另一个是陶行知创建的乡村师范和山海工学团,主要以一般的儿童青少年为教育对象,重点是普及教育和学校参与社会。 学生b:

另外两个是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在河北定县搞得平民教育试验区和梁漱溟在河南晖县、山东邹平和江苏吴县等地搞的乡村建设活动。但河北定县的平民教育活动在政治上是反动的,它完全是国民党所谓“新县制”的工具,用来建立反共防共的农村堡垒。 教师:

有这方面的因素,但不能一概而论。就乡村教育本身来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强调教育与社会的联系,主张教育在农村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发挥主导作用,通过教育促进农村社会生活的改进。这样,在实施的过程中就必然要通过或利用农村现有的政权机构甚至家族社团开展活动,特别是晏阳初在定县搞的平民教育试验区走的是县政合一的道路,因而就更容易同当时国民党的政权机构搞到一起,晏阳初本人还为国民党政府起草《县政改革方案》,所以最终被纳入到国民党县政改革的的轨道,在客观上起到了消极反共的作用。但就平民教育本身来说,它最初的动机和宗旨是要通过教育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促进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而不是为了参与党派斗争。 学生a:

老师,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乡村教育运动在实施的过程中,逐步在政治上发生了分化,一部分人如晏阳初,偏离了乡村教育的轨道,滑向了右倾,被国民党反动政府所利用。而另一部分人在政治上逐步接近中国共产党等进步势力,最终投身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救国统一战线的斗争中去,如陶行知、黄炎培等人。 教师:

可以这样说。再提一个问题。关于教学理论的定义,陶行知主张以“教学法”取代传统的“教授法”,这一字之差有什么不同吗? 学生b:

我觉得变化也不是很大,虽然“教授法”从字面上看是更多地侧重了教的方面,“教学法”从字面上看是侧重了学的方面,但这毕竟只是一种表述而已,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仍然还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也不能说“教授法”就完全忽视学生的存在。 学生a:

我看大不一样,一字之差,主要还是反映了观念的不同,这是一个本质性的区别。陶行知主张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 教师:

是这样的,从观念和具体的实践方面看,你们讲的都是正确的。中国有几千年的文明史,至少从孔子那时开始,就重视教育,重视因材施教,不能说过去的教学理论就是完全忽视学生的。但从另外一个方面看,旧的封建教育体制下,确实存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学生主导作用的普遍现象,死记硬背和满堂灌也是就教育体制下的主要教学特征之一。在这种情况下,陶行知主张以“教学法”取代“教授法”,确实是对旧教育体制的革命性的改造,这不仅是观念上的,也是现实上的。但就陶行知本人的一些教学改革活动来看,也存在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活动的重要性而忽视系统知识的传授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倾向。对此,要进行具体的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学生b:

老师,我在阅读杨贤江的教育思想时,发现杨贤江的教育思想和我国50—60年代的一些教育学观点比较接近,和前苏联一些教育学著作的观点也比较接近,是不是建国初期的教育思想受到了杨贤江教育观的影响?还是有别的什么原因? 教师:

这里面确实有一些共同的因素,在对一些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的解释上,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思想,比如关于教育的本质、教育的人物、教育同政治经济的关系等方面,都体现了这个基本点。当然,杨贤江的一些主要代表著作如《新教育大纲》、《教育问题ABC》也参考了一些日本翻译的有关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著作,他是最早把这些思想系统介绍到中国的教育家,对解放区和新中国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第八章 复习辅导

教师:下面我们来复习第八章。前面的七章都是按历史时期逐次排序下来的,只有第八章和第七章的时期并列,都是1927年到1949年。第七章是介绍在国民党统治区域内的教育,但是国民党从来没有真正统一过全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如同星星之火,在黑暗的旧中国大地上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并且呈燎原之势,最终燃遍了全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与帝国主义的奴化教育,封建主义的传统教育,国民党的官方教育及资产阶级的新式教育都有本质的不同,与当时的苏联教育和后来新中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也有显著的差异,是一种在特殊形势和条件下的革命教育。但是它又必然要遵循教育活动的一般规律和要求,既有创新性也有继承因素,既有特殊性也有普遍意义,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着独特的重要地位,因此我们把它单独列为一章来学习。下面谁来概括一下革命根据地教育发展的背景情况。

女: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发展,可以按照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的分期,分为三个时期:1927年到1937年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根据地建设从井岗山开始,以江西中央苏区为中心;1937年到1945年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建立起大片敌后抗日根据地,以陕甘宁边区为中心;1945年到1949年是解放战争时期,这时的解放区不断发展扩大,最终解放了全中国。 教师:概括得很好。这三个时期的革命形势和任务各有特点,根据地的环境和条件也有差别,教育事业的情况也有不同之处。

男:老师,不同之处是不是主要表现在教育的方针政策上?

教师:应该看到,革命根据地教育始终是为革命斗争的中心任务和根据地建设服务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主要是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同时仿效苏联当时的模式来建设根据地,由此提出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内容是四个“在于”,突出教育的无产阶级性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共同抗日,同时又有斗争,根据地教育以毛泽东提出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方针为指导,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也就是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还是以定性为宗旨。解放战争时期我党的任务是解放全中国,革命形势发展迅猛,主要是为迎接全国解放和考虑新解放区的教育政策。但是总的看,教育为革命战争和政治斗争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面向广大工农群众,注重培养革命干部,努力提高根据地军民的文化水平和政治觉悟,这些基本方针则是一贯的。

女:老师,苏区办的工农识字班,女子占到60%,是不是说明当时更重视女子学文化? 教师:看来你很关注女性教育,这确实反映出苏区群众性扫盲运动的普及性,已深入到广大妇女中。而且也反映出苏区的妇女确实翻身得解放了,而且还冲破了封建传统的束缚,要求掌握文化。这是了不起的发展。

女:女子的比例占到一多半,是不是说男子学习文化的兴趣低于女子?

教师:当然不是这样,因为当时成年男子参军支前的人很多,在二线的人口已是妇女和老人.儿童居多。男子也会在部队或支前单位接受文化教育,并不是说男子反倒可以不学文化。 男:老师,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原名抗日红军大学,是不是就是原来苏区的红军大学? 教师:抗大的前身就是红军大学。红军长征到陕北后,当时革命任务已经是以抗日为当务之急,所以红军大学前面加上“抗日”两个字,第二次国共合作形成后,红军改编成八路军.新四军,抗日红军大学又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由此也可以看出革命形势和任务的变化,但这所学校培养党的军事干部,这个任务没有变。 你知道抗大的教育方针和校训是什么?

男:抗大的校训我记得,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教-育-方-针-是„ 女:“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教师:当时是提“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你说的是后来加工的三句话,加上校训的八个字,就是三八作风,虽然是林彪所大讲的,但作为抗大的历史传统,并不能因此而被否定。 除了抗大外,当时还有哪些重要的干部学校?

女:有陕北公学,是培养行政干部、民运干部和文化工作干部的学校。还有延安大学,是由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干校合并组建的,后来行政学院、鲁艺等校也并入。延安大学是一所规模较大、学制正规的综合性大学。还有医科大学、民族学院、鲁迅艺术学院等培养专门人才的学校。

教师:其他抗日民主根据地的重要学校还有晋察冀边区的华北联合大学。 谁能概括一下干部学校的教学有些什么特点? 女:首先是学制短,一般都是半年到一年,只有师范学校是两到三年。其次是紧密联系实际,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党的方针政策和从事革命工作、根据地建设所必须的知识。再有就是破除传统的注入式教学,多是以自学为主,重在启发、研究、讨论和实际考察、实习训练。

教师:干部教育每一单元的学习通常是这样的程序:先布置学习内容,要提供思考题来帮助学员思考,然后是自学,然后是讨论,可以质疑和辩论,必要时组织参观考察和实际训练,最后是教师或请领导干部进行总结式的讲课或作报告。自学、讨论、实践、辅导常常多次穿插进行,以充分保证学习效果。

男:老师,为什么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中等教育属于干部教育?

教师:这个问题提得好。因为根据地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发展普通中等教育的条件缺乏,而且社会需求也不是很迫切,对于一般群众来说,第一步是使他们识字,掌握基础文化和生产、生活的科学常识,也就是达到小学程度,就可以了。中等以上程度的教育,当时还只有干部才需要。再有,即使我们有条件办一些普通中学,学生毕业后总不能到国统区或敌占区去上大学吧,而边区的高等学校又都是干部学校,自有招收学员的渠道,所以中学生的升学问题解决不了。如果按普通中学 6年的学制培养,周期这么长,与根据地急迫用人的形势也是不相适应的。所以,陕甘宁边区在40年代初曾一度有办正规中学的倾向,但很快就采取了纠偏措施,确定中等教育属于干部教育范畴,而一般群众教育和儿童教育都在小学程度。中等干部教育主要由地方举办,而高等干部学校则是由中央举办的。实际上,我们不能用现在的尺度来划分当时干部教育中高等和中等的界线,就像我们一度难以划清大专院校和中专的界线一样,而它们可以说正是分别渊源于老解放区的高等和中等干部教育。到解放战争后期,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解放区的普通中等教育才开始发展。

女:把革命根据地教育的结构分为干部教育、群众教育和儿童教育三个组成部分,是不是也是因为无法按照一般的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和初等教育来划分?

教师:可以这样看,但是根据地教育的结构分为干部教育、群众教育和儿童教育三个组成部分,也是当时明确的革命教育的任务分工。即干部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和培训革命领导干部和各类专门人才,群众教育的任务是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政治觉悟,儿童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三类教育还有明确的主次之分,即整个教育中成人教育重于儿童教育,成人教育中干部教育重于一般群众教育,干部教育中对在职干部的培训又重于对后继干部的培养,这样的教育结构和重心所在,正是当时革命斗争的需要所决定的,其出发点是速见成效,立竿见影。这是我们在学习根据地教育时应该时刻把握住的。 男:实际上根据地的小学也不一定都是正规的完全小学,对吧?

教师:边区教育厅规定的小学学制是5年,但实际上大量的民办小学,教学内容和程度根据需要和条件而定,有的(如米脂高家沟式)学到能写会算就算毕业。由于师资条件,教学条件的限制,能够遵循正规学制和教学计划的只是一部分由政府办的小学而已。在游击区更是困难。

女:老师,什么叫“两面学校”?

教师:两面学校是在抗日游击区创办的一种办学形式,即处在敌人监视下的时候,表面上就按敌伪规定的教学内容来应付敌人,只要敌人不在,就教抗日的教学内容,所以称为两面学校。下面谁能将抗日根据地的小学课程与国民党统治区的小学课程作一个比较?

男:陕甘宁边区规定的小学课程有国语、算术、政治、自然、历史、地理、美术、劳作、音乐、体育。与国统区相比,没有党义、公民之类的国民党政治课,而换成我们自己的政治课,劳作课不像国统区的手工劳作,是以生产劳动为主,体育则是以军事为主。

教师:回答得很好。将社会活动、生产劳动列入正式课程,体现我党的教育方针。根据地小学特别重视抗日的思想教育,融会在各科教材和教学之中。下面谁能概括一下抗日根据地的识字教育有哪些好的方式?

女:抗日根据地的识字教育继承了原来苏区的扫盲运动的方式,充分发动群众,使群众认识到,真正实现经济上和政治上的翻身解放,离不开文化教育上的翻身解放,因此,广大群众积极参加识字和学习文化,连妇女和老人都不例外。根据地识字教育采取各种灵活机动的形式,例如早学、午学、半日校、夜校,还有冬学,或者按照生产类别组织,例如地头组、放羊组、民兵组等。还采用家庭成员互教的方式。总之,因人置宜、因地制宜的开展识字教学。 教师:既然是因人置宜、因地制宜的开展教学,那么,教师又怎么照顾得过来呢? 女:对了,根据地识字教学不限于教师在课堂集中教学的方式,而是调动一切力量开展教学。识字多的教识字少的,认识这些字的教不认识这些字的,我从你这里学会了,就马上可以去教别人。总之,能者为师。 男:那教师的作用又是什么呢?

教师:教师掌握整个的识字进度和组织工作,集中教学也还是必要的,而且还要及时检查,因为相互学习有可能传播错误,必须予以纠正。除专职教师外,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干部、知识分子,乃至小学生,都可以起到教师的作用。 男:这种识字教学,和陶行知实施的“小先生制”有点类似。

教师:是的。如果再往远了说的话,古代私学早就有“次相授受”制,这是第二章讲过的,还记得吧?(学生:记得。)这种方式产生“滚雪球”式的效应,可以最迅速的、而且在最大范围内推广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女:老师,现在有些人对老解放区教育不重视,甚至认为它与教育现代化不相干,您是怎样看的呢?

教师:这种看法显然是片面的。从历史的角度看,革命根据地教育有效地培养了革命干部,广泛地教育了工农群众,提高了他们的政治和文化素质,无论是在支援革命取得全国胜利,还是在教育上的极大普及性和改革力度,它的成效都是毋庸质疑的。从现实的角度看,革命根据地教育的方针、原则并没有过时,例如强调为现实斗争服务,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动群众,多种形式办学等等,它的许多经验措施至今也仍然是有生命力的,特别是在成人教育、农村教育和基础教育领域,值得发扬光大。 练习题举例:

一、填空:

1.苏区最高学府是苏维埃大学,建立于1933年。

2.抗大全称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它的前称是红军大学。

二、名词解释:

两面学校:两面学校是在抗日游击区创办的一种办学形式,即处在敌人监视下的时候,表面上就按敌伪规定的教学内容来应付敌人,只要敌人不在,就教抗日的教学内容,所以称为两面学校。

三、简答题:

革命根据地教育的结构:分为干部教育、群众教育和儿童教育三个组成部分。干部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和培训革命领导干部和各类专门人才,群众教育的任务是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政治觉悟,儿童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三类教育还有明确的主次之分,即整个教育中成人教育重于儿童教育,成人教育中干部教育重于一般群众教育,干部教育中对在职干部的培训又重于对后继干部的培养,这样的教育结构和重心所在,正是当时革命斗争的需要所决定的,其出发点是速见成效,立竿见影。

课程小结

本章就复习到这里。最后我们将中国教育简史的整个知识体系作一个总的概括,以便同学们进行总复习。教科书的序言部分,已将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线索,各个时期教育的地位和发展要点概述了一遍,希望大家能认真阅读。中国教育简史从远古教育的起源一直到1949年截止,可以以鸦片战争划一条横线,以上是古代部分,以下是近代部分;还可以将整个教育史纵向地划一条竖线,左边是教育制度,右边是教育思想。也就是说,教育史横向可以分成古代教育史和近代教育史,纵向可以分成教育制度史和教育思想史,大家可以按这个结构来复习。

古代的教育制度,第一章主要是三个起源,教育的起源,学校的起源和私学的起源,六艺、学在官府、稷下学宫等重点概念。第二到四章,即秦汉以后,可分为文教政策、学校制度和选士制度几部分来纵向复习。文教政策重点是从秦代焚书禁学到汉代独尊儒术,此后只是某些调整和充实。学校制度又可分为官学、私学和书院。官学又可以分为中央官学、地方官学,中央官学的主线是最高学府太学,从汉代太学的产生,到晋代出现国子学,南朝宋的四学,隋代国子监的建立,唐代六学二馆,明清时又单一为国子监,在招生、教学、管理、考试、出路等一些重要制度措施应该掌握,特别是像宋代的苏湖教法、三舍法,明代的监生历事等有特色的制度措施。除太学外,古代还办过一些专门学校,如汉代的鸿都门学,魏晋南北朝以后创办的各类学校,包括民族学校。地方官学开始于西汉的文翁兴学,到明清时高度完善,与科举衔接。私学主要是掌握它的教学特点,还有蒙学和主要的蒙养教材(如

三、百、千)。书院也主要是掌握教学特点,及一些著名书院的情况。选士制度有汉代的察举、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以后的科举制度,重点在科举制度,并理解它对教育的作用和影响。

古代的教育思想,体现在著名教育家和教育论著中,一般包括论教育作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学原则和方法、道德教育和论教师等几个部分,复习时可以按这几个部分来归纳。以第一章春秋战国儒家为重点,孔子教育思想应全面掌握,孟子和荀子可以分别从性善论和性恶论出发来归纳他们的教育思想,像“求放心”、“明人伦”、“反求诸己”、“化性起伪”、“解敝”、“兼陈中衡”、“虚壹而静”等概念也应理解。《礼记》中的教育思想,主要掌握《大学》中的三纲领八条目,《中庸》中的学习五步骤,《学记》中的教学阶段要求,即小成和大成,还有教学相长、豫时孙摩、善喻、师严道尊等观念。对墨家、道家和法家,主要是抓住最有特色的思想观点。第二到四章的教育家,朱熹的教育思想应该全面掌握,重点是他的理学教育作用论,小学和大学的教育分段,以及读书法等。其他教育家主要抓他有特色的观点,如董仲舒的三大文教政策、三纲五常.正谊明道,王充的知物由学,距师的观点,稽康的越名教任自然,颜之推的家庭教育观点,韩愈和柳宗元的师道观,王阳明的“心学”和儿童教育观点,王夫之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具有辩证法特点的教育观点,颜元的“实学”教育内容(例如漳南书院的分斋教学)和习行的学习方法。

与古代教育构成相当稳定的传统不同,近代教育虽然历时仅一个世纪,但却是急剧变革的时期,主要是抓住教育近代化的发展线索,要点有:帝国主义文化侵略和教会学校,从最早的马礼逊学堂,到庚款兴学,到收回教育权运动。中国的教育近代化,从洋务派办的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开始,到维新运动时的教育改革,癸卯学制的制定,科举的废除和教育行政机构的建立,教育宗旨的颁布,辛亥革命后的教育改革,民国元年教育方针和壬子癸丑学制,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复古教育要旨,新文化运动与教育改革,1922年学制,标志着教育近代化的基本完成。此后有三条线索,一是国民党的官方教育,有三民主义教育宗旨,大学院和大学区制,和封建法西斯的教育措施。二是教育界搞的教育改革试验,有乡村教育运动,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心理测验等。三是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有早期共产主义者的教育活动,大革命时期的工农教育和干部教育,往后是革命根据地的教育,有苏维埃教育总方针和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定性,革命根据地教育的特点,三个基本组成部分,及主要经验。一些重要的教育机构应该了解,例如京师同文馆,南洋公学,京师大学堂,全国教育会联合会,中华职业教育社,农民运动教习所,黄埔军校,红军大学,抗大,鲁艺,延安大学等。

近代教育思想,首先是“西学”观的发展,从魏源的师夷长技到张之洞的中体西用,特别是中体西用对近代教育的影响。此外,如康有为办的万木草堂,《大同书》的教育计划,梁启超培养“新民”的主张,论女子教育,严复从进化论出发论教育作用,关于学习方法的论述,都是很有特色价值的。民国时期的教育家,有蔡元培健全人格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及在北京大学的改革,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及晓庄师范、山海工学团,黄炎培的职业教育理论,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等。

总之,中国教育史知识范围较广,内容头绪较多,同学们学习和复习要抓住线索,科学地归类,善于作纵向的联系和横向的比较,这样学习效果要比单纯死记硬背好得多。最后祝同学们学有所成,不断进步。

《中国教育史.doc》
中国教育史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