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改实施方案

2020-03-03 06:56:2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改实施方案

方案制定人:陈忠平

一、招生对象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二、修业年限

学制三年(在校学习1.5年,企业见习与劳动0.5年,生产实习1年)。

三、毕业条件

本专业学生毕业应取得江苏省AUTOCAD初级证书、普通机床初级证书、电工中级证书(或数控车床中级证书),并达到相应的技能水平。

四、培养目标

面向各行业、企业中机电产品、自动化设备与生产线的制造、装调、运行维护和管理的岗位群,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和行为规范,具备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具备实用、够用的文化基础知识和良好的学习方法、习惯,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技能,了解相关企业生产过程和组织管理,具备机电产品、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维修等综合职业能力,适应相关机电产品和设备的生产、应用、管理第一线需要的中等技能人才。

五、职业岗位导向与职业资格

1.职业岗位导向

本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学生毕业后适应范围较广,具体如下:

从事机电产品生产的操作工(包括数控设备操作工),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工,电气维修工,设备管理维修工等工作;经过企业的再培养还可以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生产一线的班组长、主管、工段长、车间主任等工作。 2.职业资格

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取得机电设备装调工中级证书,江苏省AUTOCAD初级证书,钳工初级证书、并达到相应的技能水平。部分学生毕业时还应取得维修电工中级证书或数控车床中级证书,并达到相应的技能水平。

六、学习任务设置

任务一:机械、电气制图与CAD技术

开设学期:第一学期

任务简介:主要讲授投影作图基础及CAD在机械制图上的应用等内容。使学生掌握正投影法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阅读和绘制中等复杂程度以上的机械零件工作图和部件装配图的能力,并能按照要求查阅有关国家标准及手册绘制机械图的能力,以及较为熟练地使用计算机绘图的能力。介绍电路原理图设计、印制电路图的制作,元器件库和封装库的使用,以满足学生进行电路设计的需要。

考核方式:考证 任务二:电工电子技术

开设学期:第一学期

任务简介:本任务主要讲授直流及交流电路、一阶电路在直流激励下的动态过程;常用电机、步进电机、伺服电机、常用机床的电气控制的基本知识;了解工厂供电、安全用电等基本常识;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分析和计算方法;正确使用常用电工测量仪器、仪表。包括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掌握半导体器件及其使用典型电路,放大、集成等电路的分析及应用,会正确使用常用电子测量仪器、仪表,能判断和排除电子电路中的简单故障;会查阅有关电子器件手册。

考核方式:考试 任务三: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开设学期:第一学期

任务简介:本任务由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两部分组成,内容包括:圆柱体结合的公差配合、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螺纹及滚珠丝杠副的公差、齿轮传动的公差及测量、尺寸链等。

考核方式:考试 任务四:电机与拖动

开设学期:第一学期

任务简介:本任务主要讲授变压器、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流电机的结构、基本原理、运行特性;以及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流电机的电力拖动。使学生能根据原理电路进行实物接线,会使用常用的几种方法起动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和仪表进行测量,并对所测数据能进行分析和比较。

考核方式:考试 任务五:钳工初级技能训练

开设学期:第一学期 任务简介:通过钳工工种的技能训练,了解机械加工的基本要求,懂得基本测量技术,建立机械加工的感性认识。初步掌握钳工操作,达到初级工水平。

考核方式:考证 任务六: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开设学期:第一学期

任务简介:本任务主要讲授常用机械零件的制造方法,即研究零件从选择材料、制造毛坯,一直到加工至成品的过程。通过对工程材料、铸造、锻压、焊接和切削加工等内容的学习,掌握常用工程材料的性能和选用原则;各种加工方法的特点和工艺;以及工件的定位、装夹与装配等基本知识;能够分析、制订典型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了解各种主要加工设备、工具的工作原理和结构,从而为其它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考核方式:考试 任务七:计算机信息技术

开设学期:第二学期

任务简介:了解常用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掌握微机操作和汉字输入方法,能运用应用软件进行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处理及图像处理,并能达到计算机文化基础统考的要求。

考核方式:考证

任务八:机械拆装与测量技术训练

开设学期:第二学期

任务简介:了解常用金属材料的名称、牌号、一般机械性能、使用特点及热处理的功用等知识;熟悉常用机械切削加工设备的基本结构和应用特点;了解环境保护、节能增效、安全生产等相关知识;熟悉钳工和机加工的基本工艺知识,初步掌握其加工技术;能正确装拆典型的机械装置。

考核方式:考试 任务九:PLC编程及应用技术

开设学期:第二学期

任务简介:通过本任务的学习,使学生在熟悉常用控制电器、典型生产设备电气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具备分析、设计和改进一般生产设备电气控制线路的能力;掌握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及使用方法,能根据工艺过程和控制要求正确选用可编程序控制器并完成程序设计。

考核方式:考试 任务十:机加工技能训练

开设学期:第二学期

任务简介:通过机加工技能练习,了解机械加工的基本要求,懂得基本测量技术,建立机械加工的感性认识。为本专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考核方式:考证

任务十一:数控技术技能训练

开设学期:第二学期

任务简介:本任务主要讲授数控机床的编程、加工和操作。使学生能熟练掌握数控车床的程序编制方法,并能操作机床,掌握数控机床加工工艺,会维护、保养数控机床。

考核方式:考证

任务十二:中级维修电工技能训练

开设学期:第二学期

任务简介:掌握典型电路系统的故障查找与维修,熟悉并能正确使用常用配电设备、电工仪表、电工工具;具有识读一般电气原理图、电器布置图和电气安装接线图的能力。获市电工中级证书。

考核方式:考证 任务十三:企业见习与劳动

开设学期:第三学期

任务简介:能在生产实践过程中使自己的专项技能熟练程度有明显提高并达到企业的要求;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了解机电行业生产的全过程和各阶段的生产工艺要求,能编写生产实习报告。

考核方式:考勤 任务十四:机电设备维修

开设学期:第四学期

任务简介: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机电设备维修技术飞速发展。而设备的机电一体化、高速化及微电子等特点,使设备操作起来非常容易,而设备故障的诊断与维修则比较因难,设备一旦发生故障,会导致整套设备瘫痪。本任务研究和探讨机电设备的维护、故障产生的机理与故障诊断、解决故障的方法及相应的技术,以满足学生进行机电设备维修的岗位需要。

考核方式:考证

任务十五:气动与液压控制技术 开设学期:第四学期

任务简介:包括液压、气压传动基础知识,液压气动元件,基本回路,典型的传动系统,能对液压传动系统及气动程序控制系统进行初步的分析等。

考核方式:考试 任务十六:生产实习

开设学期:第五至第六学期

任务简介:能在生产实践过程中使自己的专项技能熟练程度有明显提高并达到企业的要求;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了解机电行业生产的全过程和各阶段的生产工艺要求,能编写生产实习报告。

考核方式:企业与学校综合评定

七、说明

1.本方案按三年一贯制制定,是实施性教学计划。

2.在企业生产实习阶段,须要求学生针对实习岗位和企业用人要求,选择继续进修的内容、方式;并视具体工作需要,为学生安排一定返校集中学习时间,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或听取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专题讲座,

3.积极推行双(多)证书管理制度,将实践性教学安排与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有机结合,鼓励学生在取得中专毕业证书的同时,取得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鼓励学生经培训并通过社会化考核取得与提升职业能力相关的其他技术等级证书。

中职专业课改背景下

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现状分析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机电技术应用个人简历

机电技术应用自荐书

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

机电技术应用培训总结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部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介绍

《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改实施方案.doc》
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改实施方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