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问题 教学设计

2020-03-02 10:03:4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五年级上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舒兰市第一小学校 杨洋

教学目标:

1、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程,掌握种树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2、会灵活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悟寻找规律,构建数学模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种树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动手激趣,导入新课。

1、手指游戏,引入“五指”观察交叉的双手,一只手的五个手指有没有都插入另一只手的指缝中?为什么呢?明确五个手指间有四个空。(五指四空)数学中我们把这个空叫做间隔。也就是说(手指数比间隔数多1。)我们发现5根手指中有4个间隔,那么4根手指呢?3根呢?

2、看来这手上还藏着数学问题呢,真是个宝啊!俗话说:“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这节课就让我们动手、动脑一起去学习!

3、生活中的“间隔”到处可见,你能举几个例子吗?(两棵树之间、两个同学之间、钟声…)

4、这些问题在数学中我们都可以把它归结为植树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植树问题。(板书课题)

二、充分经历,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1,引导学生获取相关数学信息。让学生读题,然后指名说一说:从题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重点帮助学生弄清楚下列数学信息的含义:

(1)“每隔5米栽一棵”是什么意思?

使学生明确“每隔5米栽一棵”就是指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5米,也可以说“两棵树之间的间隔是5米”。

(2)“两端要栽”是什么意思?“一边”是什么意思。

2、学生小组合作,选取较短的距离,利用准备的学具模拟植树。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方案,学生用实物模拟植树,学生边栽边说明理由。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学生汇报后,教师用课件演示种树过程。

2、借助操作,探究规律。

(1)课件出示10米长的路,间隔是5米,可以栽几棵树。自主探究,填空:(2)个间隔,(3)棵树。15米长的路:(3)个间隔,(4)棵树......(2)引导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法进一步探究,小组合作,填好表格。 (3)合理推测,感知规律。 根据所填表格,感知棵树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间隔数、间隔长和全长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发现两端都栽,植树的棵树比间隔数多1,也可以说间隔数比棵树少1.(4)即时巩固,强化规律。

师:同学们都明白了两端栽的情况下树的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老师出几道题考考大家。

4、运用规律,验证例1.回到例1,在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都栽),到底要栽多少棵树呢?学生尝试列式,全班回报交流:主要让学生弄清楚:100÷5=20表示什么?为什么还要用20+1=21(棵)

三、拓展运用,巩固练习。

1、在“植树问题”中,一定要是“树”吗?还可以是公交车站、楼梯等问题。

2、(1)5路公共汽车行驶路线全长12千米,相邻两站的距离是1千米。一共有几个站?正确的列式是( )。 ①12÷1 ②12÷1+1 ③12÷1-1

3、小军上一层楼用了2分钟,照这样计算,他从一楼上到九楼要多少分钟?

4、在一条全长2000米的街道两旁安装节能路灯(两端都安),每隔50米安装一座。一共需要安装多少座节能路灯?

广场上的大钟5时敲响5下,8秒敲完。12时敲12下,需要多长时间? 课堂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对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进行总结。鼓励学生探索其他相关问题。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植树问题 教学设计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植树问题 教学设计.doc》
植树问题 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