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教学设计

2020-03-02 19:11:2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观察》教学设计

仪征市张集小学 王天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道人体的观察器官

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运用各种器官进行观察 会描述观察所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到使用工具比感官更有效

教学准备:

显微镜、放大镜、听诊器、四种茶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用感官观察事物

1、你对观察有哪些认识和了解?

2、人们一般通过哪些哪些器官认识周围的事物?

3、如果缺少了这些观察器官,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4、观察一种盛在黑袋子里的水果,说说自己怎样观察它? 体会到除眼镜外,手、鼻子在观察中也有作用。

5、做游戏:寻找叫自己名字的人。在不同位置,不同的人发出不同的声音,判断是谁?

二、用工具观察事物

1、观察血液标本,说说自己用眼睛看到了什么?

2、用显微镜观察血液标本,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发现。

3、对比体会工具在观察中的重要作用。

4、用放大镜观察课桌桌上的纹路。

5、用听诊器观察同座的呼吸和心跳。

三、探究运用,观察一束树叶

1、各小组说说自己准备观察哪些部位?

重点抓住树叶的颜色、味道、树叶正反面的光滑程度、形状展开观察

2、提供每小组一个放大镜,重点观察树叶的纹路、树枝内外的对比等细微之处。

3、全班交流汇报。

四、观察四种茶叶

1、老师将给大家提供四种茶叶,结合我们本节课的主题---观察,各小组制定自己的观察计划

2、交流观察计划,互相补充。

3、点拨:先观察茶叶的颜色、形状、味道、手感、口味特征。在初步观察的基础上,用开水泡开后,再次观察这几个方面的变化情况。 五

1、总结观察的方法

2、布置作业:观察一粒大米。

第二课时

提示:本课时设计重点在培养学生的探究努力,落实观察能力的培养。

(一)导入话题

·生活中食用的大米都一样吗?

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主要的大米?

平时吃饭的时候,是否留心过米饭的味道、气味、样子,有没有细微的不同?这些不同与米有什么关系?

(二)观察大米

·提供给学生粳米、糯米、杂交米混合在一起的一小堆米(100粒左右),请学生讨论:面对一小袋米,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观察?怎么用工具来观察比较好?在观察中有什么发现,该怎么办?

·请学生仔细观察,看看这堆米中有几类大米,把外形特征上相像的归在一起。

·交流观察、分类的结果,说说分类的根据——各类米的特征。

·在认识了各类米的特征的基础上,教师介绍这几种米——粳米、糯米、杂交米,可以请学生说说他们知道的有关杂交稻的知识、说说袁隆平院士。

·进一步观察大米:提供一组80左右粒的杂交米或灿米,里面有碎米、带黑点的米或霉米,请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从米的形状或者颜色或者大小等方面给这些米分分类。

·交流分类的结果和根据。

(三)课外作业

·课外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有关大米的信息,了解更多大米的知识。

·去观察家里吃的大米,看看跟今天观察的哪一种比较象。 参考资料:

弗莱明观察发现青霉素的故事

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种,是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药物,是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

青霉素的发现者是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1928年的一天,弗莱明在他的一间简陋的实验室里研究导致人体发热的葡萄球菌。由于盖子没有盖好,他发觉培养细菌用的琼脂上附了一层青霉菌。这是从楼上的一位研究青霉菌的学者的窗口飘落进来的。使弗莱明感到惊讶的是,在青霉菌的近旁,葡萄球菌忽然不见了。这个偶然的发现深深吸引了他,他设法培养这种霉菌进行多次试验,证明青霉素可以在几小时内将葡萄球菌全部杀死。弗莱明据此发明了葡萄球菌的克星—青霉素。 教学反思:

Power by YOZOSOFT

观察教学设计

观察教学设计

《观察鱼》教学设计

观察月相教学设计

观察水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观察蚂蚁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观察教学设计.doc》
观察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