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学生舞台表现力研究

2020-03-01 19:09:4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学生舞台表现力研究

【摘要】我们都知道,要想做好舞蹈表演,除了有良好的舞蹈基础外,舞蹈表现力也对一个好的舞蹈表演有很大的影响。舞蹈表现力是舞蹈表演的重要的方面。因此,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对学生的舞蹈表现力进行培养是非常必要的。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中对培养学生舞台表现力的必要性及如何培养学生舞台表现力进行了论述,希望可以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高校体育舞蹈教学 舞台表现力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99-02

随着我国高校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学校教育也已经上升到了新的水平。学校教育已不仅仅局限于对学生知识的培养,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作为学校教育一部分的体育舞蹈教学也是这样。在体育舞蹈教学中也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舞蹈表现力就是舞蹈综合素质的重要部分,也是做好舞蹈表演的重要前提。因此培养学生的舞蹈表现力是非常重要的。

一段好的舞蹈除了有优美、规范的舞姿外,还需要有丰富的感情在里边。只有这样观众才能感受到舞蹈的魅力,从欣赏舞蹈的过程中得到享受,而这离不开舞台表现力。舞台表现力应是外在舞蹈和内在情感相结合。

一、舞台表现力包括的内容

1.丰富的想象力

舞蹈是一门艺术,艺术离不开想象力。想象力在舞蹈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想象力是表演者进行舞蹈创新和舞蹈表演的重要手段。学生对于舞蹈的想象力包括多个方面。有对舞蹈主题的理解,有对音乐的想象,还有对舞蹈表演的想象。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就可以更加容易的对舞蹈主题和情感进行理解,就可以对舞蹈表演具有更加详细的想象。

2.舞蹈自我创造能力

自我创造能力是学生在对舞蹈进行深刻理解基础上对舞蹈进行再次创作的能力。学生可以通过创新将感情和自己对舞蹈的理解更好的投入到舞蹈中,使舞蹈更具魅力。要想培养学生的自我创造能力,老师就必须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给学生更多发挥的空间,促进学生自我创造能力的提高。

3.良好的思维能力

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是学生进行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学生不仅可以对舞蹈有深入的理解,并且将舞蹈动作很好的表现出来,还可以对舞蹈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可以使舞蹈动作更加细致化,更加能充分表达情感。

二、对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舞台表现力的建议

1.对学生舞蹈的培养

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基本功是进行舞蹈表演的基础。因此对基本功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培养舞台表现力的根本方法。对学生进行基本功训练可以提升学生的柔韧性和体能。柔韧性提升以后学生在表演时可以表演出更好的效果,使观众可以得到更好的视觉享受。提升学生体能,学生可以更好的进行有挑战性的动作和耗费体力的舞蹈动作,其体能可以提供支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基本功训练,使学生明白基本功训练是进行舞蹈表演的基础。只有做好基本功的训练,才有可能实现美的舞蹈。在教学中,学生和老师都应注重基本功训练,通过不同的方式对基本功进行训练。

培养学生表演的形象性。舞台表现力中舞蹈的形象性是不可缺少的舞蹈是一门肢体语言,表演者的思想自己舞蹈中包含的感情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舞蹈的形象性表现出来的。表演的形象性是舞台表现力的反应。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表演形象性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各种类型的音乐舞蹈的训练来提升学生表演形象性。

2.培养学生的内在情感

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舞蹈和音乐是相辅相成的,好的舞蹈离不开好的音乐,音乐使舞蹈更具美感。表演者要想将舞蹈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就必须对音乐有深刻的理解。不同的音乐有不同的感情色彩,表演者需要对音乐有透彻的理解。同时,表演者也因为音乐才能更好的进行舞蹈。因此,音乐与舞蹈是相互促进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引导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教师应该让学生听不同类型的音乐,增强学生对不同音乐的理解力,使学生在听到音乐时可以迅速对舞蹈进行想象。

训练学生情感体验能力。表演者要想把通过舞蹈把舞蹈中的情感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使观众能够体会到这种情感并从中获得享受,就必须对舞蹈的情感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这就与表演者的情感体验能力分不开,因此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至关重要,这是学生理解舞蹈的前提。所以在教学中,老师应用有效的手段来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如老师可以假设一种环境,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对舞蹈进行自己的想象。另外,老师还可以让学生听各种类型的音乐,使学生有不同的情感体验机会,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使学生可以更好的将感情融入到舞蹈中。

注重学生的实践。舞蹈相对于其它科目来说是一种实践性较强的科目,需要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练习,因此实践在体育舞蹈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只有进行实践,学生的基本功才会得到锻炼。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鼓励学生进行实践,使学生有更多的表演机会。通过学生的实践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实践化,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舞台表现力。教师和学生应该抓住相应的机会,多进行表演,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能够发现自身问题,在对问题进行改进的同时学生可能会有一些新的想法,使自己在实践中获得进步。

三、小结

舞蹈是一门语言艺术,其所包含的思想不能经过语言表达出来,而是要通过表演者的表演表达出来。表演者通过舞蹈表演要向观众传递出舞蹈中包含的感情,使观众得到得到美的享受。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需要表演者有很强的舞台表现力,因此,舞台表现力对好的舞蹈是非常重要的,而舞台的表现力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培养,需要老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应注重培养舞台表现力,教师应以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培养舞台表现力,学生应也从各个方面提升自己,提升自己的舞台表现力。

参考文献:

[1]朱海蓬.高中舞蹈教学中学生舞蹈艺术表现力的培养[J].艺术科技,2003(10).

[2]肖莉.如何在舞蹈中提高艺术表现力[J].大众文艺,2010(20).

[3]薛鳗.谈舞蹈专业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2).

声乐舞台表演表现力研究

浅谈军旅舞蹈《刀锋》的舞台表现力

舞台表现力分析

高校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舞蹈表现力的探讨

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舞蹈表现力的提高分析

谈中学舞蹈教学中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策略

论少儿舞蹈教学中学生感受力和表现力的培养

试析高校体育舞蹈选项课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_1583

高校体育舞蹈教学实践探讨论文

高校体育教学实验研究论文

《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学生舞台表现力研究.doc》
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学生舞台表现力研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