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心得体会

2020-03-03 21:21:0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当无奈遇上辛酸

——记2011年8月博野县老人走访路

是什么让他们辛酸的泪水止不住地下流? 是什么让我们年轻的心为之不停地颤抖? 是什么让他们对几个陌生的学生吐露真情? 又是什么让我们对那些初见的老人依依不舍? 说不清的是人生,理不顺的是人生?

为之感慨的是人生,一去不返的还是人生。 多希望,有更多的关注投到他们的身上! 不仅仅是一句安慰,不仅仅是一声问候.他们需要的,是从心底发出的关爱。 请不要欺骗,

因为他们的经历控诉的了虚伪,隐藏的了愤怒。 请别让我们的老者,老泪纵横的哭诉! 却无人倾听! 虽然他们很辛酸, 可是我们却无奈!

到农村,对我而言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家住农村的我,从小习惯了农村的山山水水,习惯了农村的慢节奏,习惯了农村的特殊口音,同时也习惯了习惯。我从没想过我们那的老人都是如何过的,从没想过他们是否开心,也从没想过去问问他们的故事。老人,我了解点的只有爷爷,但我不曾问过他过的是否开心,直到现在,我想要问的时候,现实却让我失去这个机会了。今年夏天的博野县之行,才让我实现了这个心愿。

我们此行的目的有两个,一:到程委镇中学支教,9人;二:到村镇调查老年人的生活状况,5人。一个是充满活力的教室,一个是充满故事的乡间。而我喜欢故事胜过活力,我宁愿把自己晒的黑黑的,毕竟是行动过的见证。

在与老人聊天的过称中,我们有的时候会问到很多私人问题,虽说这些私人问题可能对于我们这些年轻人来说不会是很大的问题,因为我们没有很多经历,没有很多故事,同时也就没有那些每次回想都很辛酸的故事。虽然我们在做问卷调查,但是我们并不会挨个问题读,而是以聊天的形式也他们慢慢聊。有时候我们不是在做问卷,而是在听故事。虽然老年人说话加上地方口音我们听得不是很清楚,但已经足够我现在慢慢回味。

我进行了6天的调研,大概接触了40位老人。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有3位:敬老院的盲人姚大爷,参加过抗战却不曾结婚的经历旺盛的王奶奶,还有画画,刺绣,书法很出色的颜奶奶。

姚大爷,第一个与我聊天的老人,也是第一个一边诉说一边抹眼泪的。虽然之后走访的两位老人也不禁老泪纵横,却不及我对姚大爷这样感慨万千,难以忘怀。姚大爷,62岁,曾经是建筑工人,在北京生活10年左右;未婚,有一名义子,现在在北京工作;由于患青光眼失明两年,一年前入住博野县第二敬老院。我们与那里的工作人员聊过之后,便分别找了几个在门口乘凉的老人聊天。据工作人员说,年轻点的那个脑子不太好使,最外面的那个耳朵听不见了,我就近蹲下来,想着与老人聊聊,却得知老人的眼睛已经看不见了。我轻轻的将自己的手递到老人温暖的手里,那轻轻的颤抖敲开了我心里的那道门。我们轻轻的聊着,却能听出老人回答问题时候的种种顾虑,工作人员则寸步不离地在我们旁边“照顾着”。我们的问的越深,老人的叹息声也越沉重,双手则不安的颤抖。虽然他看不见,但工作人员不断的“抢答”,我多希望她能给我们这老老小小的一点空间,让我们好好聊聊,让老人能够更开心一些。但这,都是我一厢情愿罢了。话题越来越少,声音越来越小。最后,我只能无奈的呆在一边。

老人坐了几分钟,把小椅子轻轻的合上,慢慢地将它靠在台阶旁,调整了一下,扶着墙一步步的往屋内走。我就这么呆呆地看着,没有表情,却步知道自己还有没有心。那颤抖的身影慢慢消失在我的视野里,带着我的冷漠。经过工作人员的同意后,我进了老人的屋,因为我知道她一个人“照顾”不了我们这么多人。屋内有两张床,只有老人一个人住,靠窗的位置有一张方桌,老人正在摸索他的水杯,水杯的前面就是一个绿色的暖壶。坐下来,环视四周。除了简单,就是脏乱,完全没有那些工作人员所为的干净整洁。老人的衣服很脏,我想大概有几个月没清洗了,衣服一只袖子下面开缝了,几乎成一件特殊的披风;床边有几张废纸,床单有些粘,暖壶上布满了灰尘,洗脸盆也好像好久没用了。我了解到,老人的左腿没有知觉,而工作人员说已经痊愈了,就不给吃药了,说那些人都是穿一条裤子的;老人来这里一年多,就刚进敬老院的时候洗过一次澡,也没有人帮助他,吃饭现在自己也能摸着去了;本来屋里有两个人,但是另外的老人嫌弃他,还拿他的东西,就让搬出去了;老人几乎没什么朋友,也没有人搭理他;老人的水杯还是干儿子前几天来的时候给买的,说着说着,老人就哭了,那么辛酸,而我,是那么无奈。当我还想问问儿子为什么不接他一起住的时候,外面的人也一起进来了。我知道,我能了解的也就是这些了。我不知道,我还能为他们做些什么,除了,揭开那面目全非的伤疤。我有些恨我自己。

后面的一天,似乎确实很受影响,我不知道我是否受得了。但是,谁知道我们离开的时候会受到更大的震撼。

队员们与路边的老人愉快的攀谈,我听到他们愉快的笑声。我奔向一位老奶奶,小心翼翼的问,努力让自己笑给自己,也笑给这些老人。后面的工作很顺利,但我也知道,大家都不容易。

印象深刻的第二位老人,是在另外的一个小一点村庄。在前一天的工作中,曾在一位老人家碰见了,但老人说话很快,对于我来说不是很容易,而且瞬间就不见了,身板很好。第二天碰到了,就不想放过,觉得总会有故事。老人很积极,也很精神,说话就是慢不下来。聊着聊着,老人的面色就开始变了,热泪盈眶,让我不知道如何是好。我知道的就是她想起来当时抗战的艰难,想起来了挖土壕的经历,想起来了哥哥,似乎有很多刻骨铭心的痛。我不敢再问,就不让她去想这些了,我们聊些简单的生活,聊些现在的生活。现在是侄子照顾着她,无儿无女的她,还不时的打点零工赚点钱,就像在赶集的时候给别人存车子,存一辆1元钱,就给人家看着。赚个几元钱,买点吃的用的。是啊,好多老人都希望自己能够自力更生,万万不想给群人添乱,虽然侄子是孝顺的。没多久,老人就又开心起来,还不到10点,就要留我们吃饭。我们返回的时候又遇到她,说什么也让我们吃饭,我便以下次吃饭婉拒啦。这样的老人,还有这样的心情,可能,只有经历过抗战的人们才做得到了吧!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第三位老人是一个兴趣广泛的老奶奶。我们在路上遇到一个即将步入大学的学生,这里的人都很热情,当得知我们是来调查老年的的生活状况的时候,就主动将我们领进她奶奶家。这位老奶奶看上去身板不错,气色也不错,说话铿锵有力,见到我们很是热情。

当我们聊及老人的休闲活动时,老人很兴奋的指着墙上的画,那就是她的爱好。她连忙翻出自己的刺绣,有麒麟送子,蜻蜓戏水,鲤鱼闹荷等等,有的图案是一样的,绣的颜色不一样,有的图案稍微有点变动,绣上图案的帕子也五颜六色。我轻轻的翻着这五颜六色的帕子,小心翼翼地轻抚那美丽的画面。我的心理不禁的呐喊:这样的手艺还能传承么,到我老的时候是不是就不在有这些了,我的儿女子孙们,是不是这能在照片上,博物馆里才能欣赏了?老人的画巧夺天工,老人的刺绣亦可征服天下。那活灵活现的鲤鱼似乎要跳将出来,那可爱的孩子骑在麒麟的身上,似乎在冲我们笑。还有那本画册,最生动的要数那只打鸣的大公鸡了,那只公鸡色彩艳丽,尾翼潇洒,俨然是一只傲慢的大公鸡呀!老人说,自己的腿不太好,村里面又没什么活动,每天就呆在家里面画画呀,写字呀,做刺绣什么的。虽然老人眼睛不是那么好了,戴着花镜继续创作。我们随着他们的愉悦,走向她们的快乐,我知道,这是我难以拥有的境界。可能是因为欣赏,喜欢,就难免会产生占有欲,但看着老人那么钟爱的样子,我从心底里发出敬佩。只是手机,相机都没带,至今还遗憾万分。回想,依然美丽。

如果说回想,那么现在出现在眼前的人可就不止是这三个了,还有独居在草屋里的老奶奶,还有不仅修自行车还在赶集的时候存车的老大爷,还有唯一一个拿退休金,旁边陪着一条大黑狗的老爷爷,还有卖水果的老奶奶,采棉花的老人家,还有那期待着我们的报告,能给他们改善现状的那些人们。虽然他们很辛酸,但我们很无奈。

重要的还有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的13位同学,甚至还有那时候的自己,更甚的,还有敬老院的工作人员。

回来的路上,我又被惊到了。在程委镇到安平县的路上,我们不幸遇到了一位敬老院的工作人员。她终于道出了那些不堪入目的实情:之前报给我们的71位老人其实是多报的,只为能够从上面多拿点钱,其实在院里居住的只有27名——钱多了都干嘛了?我们曾经看到的那个寝室其实是工作人员的,并不是老人的——难怪比我看到的那个好多了;他们自己的工资其实没那么少,只是给我们这样报?老人每天吃的就是馒头咸菜,而且貌似一天两顿;我不解,我不明白,然后队友的一句话惊醒了我,他们就是这么应付上级了,所以轻车熟路了。我也明白了为什么之前的那个老大爷坚决不让我们拍照了,明白了那些泪水,明白了那些谎言,我们问完离开,他们还要生活,明白了为什么另一位年纪大一点的工作人员就是不说话,就我参合我们的合照。但我不明白的是怎么样,才能把它们的生活状况改善?我不明白,我们该怎么做?如果那时的脚下不是离开的旅途,我多想回去问问那院长,怎么与我们解释?

虽然他们很辛酸,可是我们却很无奈。

如果说开心的,那么还有学校的那些可爱的孩子。虽然没有代课,但是帮着他们练习朗诵,看着他们或紧张,或开心的笑脸,难免有些遗憾。如果,我也参与支教,会如何?但现在能给自己的,只是会心一下。毕竟,那是不一样的人生体验。

当辛酸遇上无奈,我将记住这一刻的无奈,努力将这份无奈慢慢消化,化作溶解辛酸的药剂,尽情喷洒在需要的土地上。

2011年8月31日

调研心得体会

调研心得体会

调研心得体会

调研心得体会

调研心得体会

调研心得体会

调研心得体会

调研心得体会

调研心得体会

调研心得体会

《调研心得体会.doc》
调研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