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鉴赏论文

2020-03-03 23:36:4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青花瓷

(2011—2012(2)美术鉴赏) 学院:计算机学院专业:软件工程(

班级:

姓名:陈擎霄学号:

.net)

10—03班

311009070310

青花瓷

说起青花瓷,必须先说起陶瓷,陶瓷是最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一项收藏,陶瓷的文化背景也是最奥妙的,我们要了解陶瓷首先要了解陶 瓷的历史。

在我国,制陶瓷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纪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时代,可以说,中华民族发展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陶瓷发展史,中国人在科学技术上的成果以及对美的追求与塑造,在许多方面都是通过陶瓷制作来体现的,并形成各时代非常典型的技术与艺术 特征。

早在欧洲掌握制瓷技术之前一千多年,中国已能制造出相当精美的瓷器。“陶瓷”,我们通常以为是一个词,其实,这个名词应该一分为二,分为陶和瓷。我国传统陶瓷的发展,经历过一个相当漫长的历 史时期,种类繁杂,工艺特殊,博大精深! 从传说中的黄帝尧舜及至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是以彩陶来标志其发展的。其中最典型的是仰韶文化、以及在甘肃发现的稍晚的马家窑与齐家文化等等,出土的作品令人叹为观 止!

从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之间的汉朝,艺术家和工匠们的创作材料不再以玉器和金属为主,陶器受到了更为确切的重视。在这一时期,烧造技艺有所发展,较为坚致的釉陶普遍出现,汉字中开始出现“瓷”字。同时,通过新疆、波斯至叙利亚的通商路线,中国与罗马帝国开始交往,促使东西方文化往来交流,而我们中国现在的英文 名——China就是陶瓷的意思。

六朝时期(公元220年——581年),迅速兴起的佛教艺术对 陶瓷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在此季作品造型上留有明显痕迹。 唐代(公元618年至公元970年)被分认为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个伟大时期。陶瓷的工艺技术改进巨大,许多精细瓷器品种大量出现,即使用当今的技术鉴测标准来衡量,它们也算得上是真正的优质瓷器。唐末大乱,战火四起,接踵而来的是一个朝代争夺局面,即五代,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公元960年。连年战乱中却出现了一个陶瓷新品 种——柴窑瓷,质地之优被广为传颂,但传世的却极为少见。

陶瓷业至宋代(公元960——1279年)得到了蓬勃发展,并开始对欧洲及南洋诸国大量输出。以钧、汝、官、哥、定为代表的众多 有各自特色的名窑在全国各地兴起,产品在色品种日趋丰富。

公元1280年,元朝建立,枢府窑出现,景德镇开始成为中国陶瓷产业中心,其名声远扬世界各地。景德镇生产的白瓷与釉下蓝色纹饰形成鲜明对比,青花瓷自此起兴文化在以后的各个历史时期也一直 深受人们的喜爱。

明朝统治从1368年开始,直到1644年。这一时期,景德镇的陶瓷制造业在世界上是绝对最好的,在工艺技术和艺术水平上独占突出地位,尤其是青花瓷的制造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此外,福建的德化窑、浙江的龙泉窑、河北的磁州窑也都以各自风格迥异的优质陶瓷蜚声于世。随着明朝最后一个皇帝的自杀身亡,公元1644年 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 清朝,其中康熙、雍正、乾隆三代被认为是整个清朝统治下陶瓷业最为辉煌的时期,工艺技术较为复杂的产品多有出现,各种颜色釉及釉上彩异常丰富。到清代晚期,政府腐败,国运衰落,人民贫困, 中国的陶瓷制造业日趋退化。

而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青花瓷,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 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

青花瓷按时间可分为唐青花瓷,宋青花瓷,元青花瓷,明青花瓷 和清青花瓷。

唐代的青花瓷器是处于青花瓷的滥觞期,即青花瓷的起源期,现 在能见到的很少,可见那时的青花瓷并不是很流行。

而经过唐青花瓷的起源,宋朝的青花瓷并没有迅速的发展起来,反而是走向了衰败,到目前为止,我们能见到的宋青花只有从两处塔 基遗址出土的十余片瓷片。

经历了唐宋的衰败,青花瓷到了元朝终于走向了成熟,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元青花瓷的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笔法以一笔点划多见,流畅有力;勾勒渲染则粗壮沉着。主题纹饰的题材有人物、动物、植物、诗文等。人物有高士图(四爱图)、历史人物等;动物有龙凤、麒麟、鸳鸯、游鱼等;植物常见的有牡丹、莲花、兰花、松竹梅、灵芝、花叶、瓜果等;诗文极少见。所画牡丹的花瓣多留白边;龙纹为小头、细颈、长身、三爪或四爪、背部出脊、鳞纹多为网格状,矫健而凶猛。辅助纹饰多为卷草、莲瓣、古钱、海水、回纹、朵云、蕉叶等。莲瓣纹形状似“大括号”,莲瓣中常绘道家杂宝;如意云纹中常绘海八怪或折枝莲花、缠枝花卉,绘三阶云;蕉叶中梗为实心(填满青料);海水纹为粗线与细线描绘相结 合。

明清时期是青花瓷器达到鼎盛又走向衰落的时期。明永乐、宣德时期是青花瓷器发展的一个高峰,以制作精美著称;清康熙时以“五彩青花”使青花瓷发展到了巅峰;清乾隆以后因粉彩瓷的发展而逐渐走向衰退,虽在清末(光绪)时一度中兴,最终无法延续康熙朝的盛势。总的说来,这一时期的官窑器制作严谨、精致;民窑器则随意、洒脱,画面写意性强。从明晚期开始,青花绘画逐步吸收了一些中国 画绘画技法的元素。

青花瓷在各时代都有其不同的特点,而现代的青花瓷既传承了古代的精巧工艺,又有创新。从功能上分,现代青花瓷大致可分为三种:日用瓷、仿古瓷、艺术瓷。在装饰形式上,青花还经常与釉里红、颜色釉、粉彩、古彩、新彩、玲珑等形式结合起来,相互衬托而形成青花斗彩(瓷器上的蓝色部分先直接在胎上施青花釉并留白,上釉烧成后再用釉上彩料彩绘其留白部分,最后再次入炉烘烧)、青花釉里红(以氧化铜在瓷胎上绘制图纹后施以透明釉,并在高温还原焰中烧成, 纹饰在釉下呈现红色)等种类。

我国古代青花瓷,绘画装饰清秀素雅,瓷器底部的文字,图案款识种类繁多,各个时期的款识均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根据青花瓷款识的形式、种类来看,主要可分为纪年款、吉言款、堂名款、赞颂款和 纹饰款五大类。 纵观青花瓷的历史,最为著名的当属景德镇的青花瓷,景德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江南名城,汉唐以来即以盛产陶瓷而著称,宋代以后与汉口镇、佛山镇、朱仙镇并列为全国四大名镇,明清之际,发展为中外闻名的瓷都,建国后,为国务院公布的我国第一批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并被列为甲类开放城市。\"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景德镇是中国的\"瓷都\",也是世界的\"瓷都\"。景德镇的青花瓷,被人们称为“人间瑰宝”。始创于元代,到明、清两代为高峰。它用氧化钴料在坯胎上描绘纹样,施釉后高温一次烧成。它蓝白相映,怡然成趣,晶莹明快,美观隽久,是青花瓷中的精品,亦是青花瓷的 代表。

以上是我对青花瓷的一些了解,不足和错误之处望老师予以指 正。

美术鉴赏论文

美术鉴赏论文

美术鉴赏论文

美术鉴赏论文

美术鉴赏论文

美术鉴赏论文

美术鉴赏论文

美术鉴赏论文

美术鉴赏论文

美术鉴赏论文

《美术鉴赏论文.doc》
美术鉴赏论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