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汇瘦肉精事件背后的危机公关

2020-03-01 18:58:3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双汇瘦肉精事件背后的危机公关

双汇瘦肉精事件:2011年3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了双汇集团济源公司收购屠宰喂养瘦肉精的“健美猪”的事件;3月16日,双汇集团发表致歉声明;3月17日,双汇集团再次发表声明,撤销了济源公司相关责任人的职务。但,虽然各地商超纷纷自主下架,但双汇一直没有发出召回声明,也没有启动赔偿机制。

双汇一直在广告中自称“开创中国肉类品牌”,一直强调“十八道检验,十八道放心”,双汇还是食品安全的示范单位,是行业诚信的标杆企业。不仅打了自己企业的脸,还和三鹿一样,打了有关主管部门的脸。

双汇不愧是快消品行业的品牌企业,因为快消品难免时时遇上或大或小的危机,所以应对起危机来,会有一些经验;为了应对危机,感觉也进行了不少培训和演练。但显然,双汇集团在此次危机管理中,也暴露出不少危机管理的漏洞来。 双汇在本次危机处置中,有若干点是中规中矩的,但因为一些平时公关准备不足,加上一些处置细节的失当,实在算不得成功的公关。

双汇的成功细节

第一,反应及时。企业领导人和公关负责人,最怕反应不及时,更怕反应过度。因此,双汇能在危机24小时内发出第一封公开的《声明》来“致歉”,达到安慰媒体和民意的作用,是及时的。在第三天即17号,再次发表《声明》,处理了相关责任人,让舆论有正面内容演进,也是很好的续篇。

第二,在两次声明中,双汇绝口不提召回和产品下架,虽然难免给部分媒体以拒不认错的口实,但同时给自己留下翻身的机会,也还是利大于弊的。

总体上看,双汇在处置中,失误的细节不少,甚至有些低级错误,直接加剧了危机或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

第一,危机管理告诉我们,平时的政府和媒体关系决定危机时的损失情况。从双汇的情况看,虽然一直是央视的大客户,天天在央视喊着“开创中国肉类品牌”,但显然并没有受到相应的中国特色的媒体保护。

第二,危机发生过程中,双汇虽然也内部禁止员工接受采访了,但一是“禁令”本身居然从员工口里传递给媒体被媒体当新闻报道出来;二是实际上多人有意无意间接受了媒体的采访,既造成了非必需信息传递,甚至信息矛盾,给媒体抓住些把炳,又因为回答前没有经过团队斟酌,出言不慎。面对同一间媒体,宣传部的人员说的是:“公司已知悉此事,正在调查济源厂情况。” 更不该的是,双汇的一些员工还在“被”采访。他们可能都不认为自己被采访过了,因为有的对媒体说的是“集团要求我们不能接受采访,要不会罚款”;有的只说了句“销售受了一点点影响。”但是这些看似不打紧的话,被媒体别有用心地发表出来后,味道就大不一样了。

第三,双汇的16日的声明,总体上是符合危机公关的要点的(比如关键时间点和地点屏蔽),但第五条“食品安全是个系统工程”,暗示瘦肉精喂猪的是养猪

的农民,不是双汇。果然,双汇的这个声明,引来一片指责,最典型的是:一旦造假丑闻曝光,这些大企业们总是满脸无辜,并很快把公众的注意力引向产业链中最低端的群体——那些奶农、养猪者——好像他们的良心泯灭、利欲熏心才是结症所在。

第四,第三方权威机构的运用不合理不充分。3月17日,中新网报道:面对社会对双汇肉制品是否可能都含有“瘦肉精”的质疑,来自漯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一份报告称,“目前没有发现问题”。这是双汇在打政府牌。政府机构是危机时最解决问题的第三方。但面对这样的危机,只用漯河市政府的力量,显然已手长衣袖短了,结果弄巧成拙。

正因此,双汇的损失还会继续。到目前为止,双汇的损失可以归纳为:一,品牌打折打得厉害;二,市场销售受大影响;三,股市上,双汇发展15日跌停,股值蒸发52亿元;16日停牌;四,在与雨润、金锣及区域市场上中小品牌的竞争中,优势荡然无存,很可能一些区域市场就此出局;甚至河南核心市场,也被雨润们抢得七零八落;五,双汇会成为行业内外的久远的笑话.

危机公关来了再想法处理,肯定是要不得的。事前的功课(企业领导和员工的危机管理培训、资源储备),应对预案和程序,关键点控制,细节管理,才可能减少损失,甚至化危为机。

双汇瘦肉精事件危机公关策划书

双汇瘦肉精事件危机公关策划书

双汇瘦肉精事件危机公关策划书

双汇瘦肉精危机公关策划书

双汇瘦肉精危机公关报告

从双汇瘦肉精事件看公司危机公关

双汇瘦肉精事件

双汇瘦肉精事件

双汇在瘦肉精危机事件中所采取的公关措施

双汇危机公关

《双汇瘦肉精事件背后的危机公关.doc》
双汇瘦肉精事件背后的危机公关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