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雪教案

2020-03-02 05:07:2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沁园春雪》 教案

【教材分析】

《沁园春 雪》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代诗坛的一首杰出的词作。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为一炉,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简介作者毛泽东的主要事迹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2、积累重要字词。

〈能力目标〉

1、背诵默写本词。

2、品味精练优美的语言,并用精练优美的语言仿写句子。

3、学习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情感目标〉

1、感受冰雪形象以及雪山、雪原的雄浑壮美,认识毛泽东的宏大气魄。

【教学重点】

1、品味精练优美的语言。

2、流利朗读课文,读出感情,理解课文,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学习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以及其中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2、感悟毛泽东宏大气魄的精神境界。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合作探索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毛泽东这个名字,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一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名字。但这是作为一个革命领袖的名字为大家所熟悉的。其实,毛泽东不仅是一位叱咤风云的政治家,他的诗词造诣,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他的词《沁园春·雪》(板书课题、作者)

二、写作背景

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为了国家的前途的人民的利益,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民主人士、诗人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三、配乐朗诵

读准“稍逊 风骚 莽莽 滔滔 分外 妖娆 沁园春 成吉思汗 今朝 多娇 原驰 蜡象 素裹 略输 数风流人物 ”。

(答案:xùn sāo mǎng tāo fân ráo qìn hán zhāo jiāo chí là guǒ luâ shǔ)

四、词上阕

《沁园春 雪》中,“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内容跟“沁园春”没有关系。

1.这首词的题目是《雪》,哪些句子是写雪的?

老师明确:词的上阕

2.词的上阕哪些句子总写北国雪景?这些词句创造了一个什么意境?老师明确:前三句。创造了一个广阔博大的意境。

3.赏析“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老师明确: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化动为静的写法;写出了山的连,原的高。

4.上阕末尾三句写的是实景还是虚景,试加以分析。

老师明确:虚景,从“须”可以看出

五、词下阕

1.作者对词中杰出的历史人物进行的总体评价是?

老师明确:“惜”,惜中含褒,肯定他们是英雄;批评他们缺乏文学才华。

2.谁是真正的英雄人物?

老师明确:新时代的人民群众。

再次富有感情的诵读。注意诗的节奏。

六、小结

《沁园春 雪》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为一炉,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

七、课后作业

1、《减字木兰花 广昌路上》也是与雪有关,反复朗读这首词,说说它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情与景是怎样交融的?

2、写出四句写雪的古诗。

【板书设计】

沁园春 雪

毛泽东意境壮阔热爱

上阕:写景具体实景

过渡:

论史评古:

论今:动静结合艳丽多姿承上启下缺少文治风流人物

江山多娇祖国 山河 歌颂 英雄折腰风流人物

《沁园春雪》教案

《沁园春.雪》教案

沁园春雪教案

《沁园春·雪》教案

沁园春雪教案

沁园春雪教案

沁园春雪教案

沁园春雪教案

沁园春雪教案

沁园春·雪教案

《沁园春 雪教案.doc》
沁园春 雪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