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2020-03-02 14:25:0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信息窗第两个红点(相遇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引导学生理解有关相遇问题的术语,学会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掌握解决相遇问题的解题策略,正确解答求路程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模拟相遇问题中两个物体的运动过程,亲身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细致的审题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全面看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相遇问题的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理解“速度和”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 1.感知情境,收集理解信息 (1)谈话:介绍物流中心。 (2)学生收集信息。

(3)师生游戏体验: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等词的含义。 (4)课件展示运动过程。 (5)学生语言描述运动过程。 2.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二、自主尝试 合作探究

1.运用解题策略,自主整理信息---构建相遇问题的图形模型 (1)学生自主整理信息和问题。

(2)小组讨论交流整理信息与问题的方法。 2.用线段图进一步理解题意。

师:同学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除了可以用列表的方法整理题中的条件,还可以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整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画出线段图。

师指导学生画线段图,并在线段图上标出条件和所求问题。进一步理解题意。

3.解决问题

通过以上分析,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吗? 生独立解答或小组合作完成。

三、展示点评 总结升华 1.交流算法

(1)分别求出每辆车所走的路程,再把两个路程加起来,即:路程1+路程2=总路程

(2)还可以先求出两车的速度和,再乘相遇时间。 即:(速度1+速度2)x时间=总路程

(为了让大家理解的更透彻,师生共同在黑板上演示1小时共同走的路。并板书“速度和”。 多次演示,强化学生对“速度和”的理解。)

2.比较、质疑。

师: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点?组织学生结合线段图和算式说一说。

四、清理过关 趣味拓展

1.两列火车分别从东、西两地同时相对开出,5小时后相遇。甲车的速度是110千米/时,乙车的速度是100千米/时。求东、西两地间的路程。(先画图整理条件和问题,再解答)

2.

两队分别从两头同时施工,3个月开通。这条隧道长多少米?

3.两人同时打印一份稿件,甲的打字速度是80字/分,乙得得打字速度是65字/分。甲1小时比乙多录入多少个字?

4.甲、乙两个工程队从同一地点分别向东、西两个方向铺设管道。甲队每天铺设管道140米,乙队每天铺设管道150米。5天后,两个工程队一共铺设管道多少米?(先画图整理条件和问题,再解答)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相遇问题 教学设计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优质教学设计《相遇问题》

相遇问题的教学设计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doc》
《相遇问题》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