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练兵答辩题

2020-03-02 10:32:3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小学数学学科

1.创造性使用教材中,如何使用情境图? 2.选择自己较为成功的一例予以说明。

3.如何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4.你在生活中是怎样应用数学的?选择一个典型事例展开说明。 5.如何唤起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教师要做哪些方面的工作? 6.当学生已经使你生气时,你会怎样做?

7.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哪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怎样培养?选择一例加以说明。

8.在课堂教学中,你如何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并举一例说明。 9.在你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准确、有效、全面的处理学生的反馈信息,调控课堂教学?

10.我们通常所说的“三维目标”,在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中被细化成哪四个方面?四者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11.举例说明,你在教学中如何制定“三维目标”? 12.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怎样? 13.你在实际教学中有哪些新的观点或体会?

14.教学中,你如何辨证处理口算、笔算、估算、简便计算四者的关系?如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计算兴趣?

15.在实际教学中,你采取哪些措施提高课堂效率?增加课堂容量?并举一例说明。

如何使用好教材中的情境图?

现在的新教材基本上都为我们提供了情境图,旨在利于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促进思维和情感的发展。但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如何才能有效地使用教材中的情境图,让学生真正地融入情境中,真正地去体验,去思考,去交流呢?

本人根据近几年使用新教材的经验 ,粗浅的认为: 要想用好情境图,首先必须要看懂并理解情境图。有的插图提供的情境具有故事情节,不但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的环境,而且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例如:小猪帮小兔盖房的插图包含了学习“比多少”的多方面的信息。教材提出“还可以比什么”?这就提示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获得信息,并要通过丰富的变式,使学生加深对“同样多、多、少”的理解。还有一部分情境图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例如:“分类”这一单元中的二幅分铅笔的情境图,就展现了小组活动、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它实际上就是在提示教师要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要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活动。

其次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把情境图用透、用好。我们应深入领会编者编写的意图,将教材上不能看到的“血”与“肉”挖掘出来。如果每一节课的情境图都用透,实际上就是给学生足够探究的空间和时间。他们从图上的发现往往就会出于老师们的意料,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再次教材中的情境图并不是教学中唯一的选择,它只是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如果有比教材的情境图更好的素材,我们也可以进行替换,也可以对某些情境图进行增删,进行再加工,可以让情境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提高教学效果。

在情境图的使用过程中,既不统得过死,又不放得过开,要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组织者、引导者和全体伙伴的作用。教师要和学生有机的结合起来,让课堂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和谐局面,在师生共同的观察、讨论、修正、互补的过程中生成新知,使情境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多思考情境图的数学内涵,准确地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在处理情境图时才不至于迷失方向。其次新教材提供的情境图都是静态的,在激发学习兴趣上会有一定的局限。教学时如果条件允许可把情境图用多媒体的方式展示,变静态的情境为动态的情境;也可以采用模拟表演的形式,把教材中的情境搬到学生的身边。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对教材提供的情境图,有时可以组织学生动手操作,以“动”启发学生的思维。有时需要对情境图作些适当的调整,使之符合实际。由于教材提供的每幅情境图不可能都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因些,为了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形式多样,新颖有趣,儿童喜闻乐见的各种活动,从而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总之,教材提供给我们的情境图也是教学资源,只要我们善于利用,一定能创设出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

数学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

注重应用意识的培养,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要点之一,我们普遍认识到大多数人学习数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领会或理解数学,更主要是为了使用数学.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数学广泛的应用性日益显示出其特有的魅力。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知识性、应用性、趣味性和谐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小就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一、从实际问题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的思维活动是由客观存在所引起的,是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开始的。”所以,以真实、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引入课题,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过来,学生情绪,课堂气氛调控到最佳状态,为新课的开展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同时也形成学生学习数学的迫切性。

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可结合生活实际揭示概念的提出、发现、抽象、概括的过程,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概念,理解它本身的价值。

在公式、法则的教学中,可结合生活实例抽象出数学模型,对其既作出通俗的解释,又作出本质的揭示,阐明条件与结论的逻辑联系,加深正确理解。

在定理的教学中,可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和新的学习内容之间的认知冲突,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使他们从内心深处产生学习新知识的需要。

同时教师应多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媒体,研究教学策略,自制与之配套的高质量教学软件,通过逼真的造型、丰富的色彩、生动的形象、活泼的形式来创设情境和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更好地掌握和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挖掘教学知识点,展示数学的趣味性和奇异美

在教学中要结合教材展示数学外在形式与内在结构的和谐美、奇异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体验到数学学科的价值,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还可结合教材设计一些形式新颖、引人入胜、富有智力价值的数学游戏,它有利于培养数学意识和数学观念,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数学的理解。

三、重视数学课程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结合,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数学,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由于存在着概念的复杂性和实例间的差异,任何对事物的简单的理解都会漏掉事物某些方面,而这些方面在另外情境中、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可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应用数学过程中可以避免抽象地谈概念的一般运用,可以把概念具体到实例中,并与具体情境联系起来,它更利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并且真实丰富的实例可以成为每个教学充分的变式,自然地说明概念不同方面的含义,且实例都可能同时涉及其他概念.这样的学习能令学生形成概念的多角度,形成与真实情境相联系的背景性经验,有利于学生针对具体情境建构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案.

这样,适当增加学生应用数学的机会,可以使学生借助观察、试验、归纳、类比、概括等手段来积累学习数学的事实材料,由事实材料中抽象出概念体系,以及由此而演绎地建立起对数学知识的认识,自然而然地增强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开展数学知识应用活动

数学知识应用活动实质是由“知识型人才\"向“智能型人才\"过渡的教育策略。定期开展数学知识应用活动,这是培养学生用数学意识的好形式。活动的内容可以统计调查、障碍物测量等。此类活动与书面形式的竞赛相比,由于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实际操作性强、应用知识灵活,可以吸引很多学生来参加,有效地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也得到很好地培养。

总之,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在数学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教学中,教师只有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创设富于趣味性、探索性、延伸性的实际背景的问题情境,重视数学课程与实际生活的结合,让学生亲身经历应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不是一句口号,也才能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在数学课上如何培养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

小学数学虽然编排得直观、简易、浅显的数学知识。但在这些数学知识中,蕴涵着许多与高等数学相通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 数学学习的好与坏,不在于学会多少数学知识,做了多少习题。我认为重要的是要有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因为题是永远做不完的,是无限的。一道题稍有变化,就成了另一道题,而数学方法是有限的。真正学会一种方法,比做过几十道题、上百道题还要重要。而我们的学生往往缺乏的就是数学方法、数学思想。 在实际中有两种学生,一种是遇到稍有难度的时题,不知从哪儿下手,坐在那干想,半天也想不出办法,即没有办法,没招儿。另一种学生是头脑中有用不完的方法,各种方法都试一试,最后解出难题。这两种孩子中,第一种学生不可能在学习数学中找到成功的体验,找到快乐;而第二种学生才是学习数学的真正尖子,才有发展潜力。 所谓数学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和程序。(即解决具体问题所采用的形式、途径和手段),它是学习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行为(操作技能)。所谓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方法、规律的本质认识,是比数学方法更抽象、更概括、更本质的认识。所以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是数学方法的理论基础。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这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交融的统一体。 数学方法从哪儿来的?我想教师应该把数学方法、数学思想的培养贯穿于日常的教学始终。教会学生学会方法比多做几道题强的多。教师应如何做呢?

1、数学课上要让学生在学会数学知识的同时,学会数学方法。 数学方法比数学知识更重要,但数学方法、数学思想不是空洞地讲,而是借助数学知识使学生理解这种方法,不能就知识论知识。数学知识是数学思想、方法的“载体”,有人认为复杂的知识中蕴涵着数学方法,其实不然。从一年极开始,在以阶段呈现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都蕴涵着纵向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比如9+3=12,9+1+2=12(可以把9和1相加凑十),当学生掌握了这种“凑十法”,就可以迁移到8加几,7加几,甚至于几百几加几。再比如讲“圆面积公式”时,除了要让学生理解公式为什么是S=πr2外,还要向学生渗透化曲为直,化未知为已知的划归思想和转换思想。此外,还可以让学生闭着眼睛去想象,当圆平均分成100份、1000份、十亿份……时,拼成的 图形是越来越接近长方形。当份数是无穷大的时候,就是一个标准的长方形,从而渗透极限思想。

2、通过习题提炼解题方法。 在练习课上,有些老师处理练习题过于简单:讲出解法就算完成任务。我认为这只是完成一半,教师应发散学生的思维,从多个角度突出不同方法,然后把方法归类。通过这道题,要让学生学会某种解题方法。所以在处理练习题时,建议老师们在备课时就要想好通过这个知识让学生学会什么法。

3、教学生会问。 质疑环节我相信每个老师课上都有,但质疑的质量则不同。要让学生敢问的同时,还要会问、善问,还要问得深、问得妙。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如:“你是怎样想到这个问题的?”,一方面帮助提问者梳理一下自己的思路,使他(她)能够自觉地上升到理性的层次。自觉地把握自己的思维,另一方面让其他同学借鉴。

4、注重方法的指导。 以口算为例,开始老埋怨学生口算差,练的少。后来我觉察到练的少是一方面,但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方法不简便。经过几次口算方法的指导,学生的方法灵活了,正确率提高了,速度变快了。再比如检验:学生检验没养成自觉的习惯,而且有错查不出来。后来看出主要的问题是方法单一。我给学生归纳出检验的几种方法,让学说明白哪种题适合用什么方,法检验。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渗透方法指导,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受益。教给学生用就知识解决新问题,学生就会自己学习一些新知识。学会质疑问题,学生就会自己独立扫清学习路上的拦路石,学会多种验算方法,学生就会见验证自己的发现。 光明小学城南分校 刘大占

1、猜想:师:请大家大胆地猜测一下,什么样的数能被5整除?生1:比5多

5、

10、15……的数都能被5整除。生2:个位上是5的数都能被5整除。生3:个位上是0的数也都能被5整除。生4: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师:大家都比较会猜想,不过猜想的结果是否都正确呢?我们还要进行验证。

2、验证:(1)小组合作: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验证其他同学的猜想是否正确。(2)交流反馈:交流验证的结果。(3)小结: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 上述片断的教学,教师着眼于学生的思维发展,让学生通过猜测、验证总结出结论,使学生充分经历了探究过程,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整个探索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中渗透了对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地培养。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是隐蔽的,它渗透在学生探索知识、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在观察、探究、分析、验证、归纳的数学活动过程中,体会到知识背后所蕴涵的思想方法。教师要有效地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学生经历这样的过程之后,所掌握的知识才是富有生命的,才能灵活应用,学生的数学素养才能得以发展,得以提高。

小学数学全员岗位练兵答辩题

岗位竞聘答辩题

岗位大练兵活动答辩题库

幼儿教师岗位练兵训练题

岗位练兵

岗位练兵

岗位练兵

岗位练兵

岗位练兵

幼儿教师岗位练兵训练题及参考答案

《岗位练兵答辩题.doc》
岗位练兵答辩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