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阅读教学探讨

2020-03-03 13:52:5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一年级阅读教学探讨

美国1997年就提出了让8岁的孩子学会独立阅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道:“让学生变得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1—2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3—4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从多方面看让学生学会阅读势在必行。如何让农村低年级的娃娃们学会阅读?我想首先要从低年级语文研究性阅读教学做起。

一、快乐拼读,欣然自得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读书入神入情,常常令人神往:“好读书,不求甚解,每会意,欣欣然。”读书贵在有自得。农村小学一年级学生原先知识获得的途径大都是老师或者是家长的讲述,他们也希望能够依靠自己的能力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我就利用学生的这种乐于求知的心理,巧妙利用语文《与课堂同行》中的“我会读”和“快乐阅读”两个练习。“我会读”是拼音词的拼读,比较容易一点,学生学完拼音字母后,借助本课的这个练习,觉得我学了这几个字母就可以认识这么多的字和词了,原来拼音字母的作用这么神气这么大呀!“快乐阅读”在学生能够拼读词语的基础之上对拼读的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让学生能够拼读一句完整的句子。在拼读句子时,我提出让学生尽量直呼。学生经过努力之后,明白了一句话的意思,此时小小的脸上往往会露出高兴的笑容。此外,我常常通过让学生拼出自己和好友的名字,把想要说的话偶尔用拼音句子出示在黑板上等等的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使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拼读。拼音是阅读的重要工具,让学生乐于拼读,是学生阅读兴趣培养的基础。

二、以“书”为本,课外延伸

这里的“书”指的是我们的语文课本,选入课本的课文都是适合低年级语文阅读性研究的文章。我们要充分利用课堂让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只有在这些最基础的内容和能力具有之后,才能够谈得上课外阅读。平时多撷趣文中时的精彩片断,有声有色地向学生朗读,让学生陶醉在美的感受中。同时让学生也找几段美美的句子来读一读、背一背。可结合语文课堂教学借机推荐几本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读物,如学习了《司马光》之后,教师再讲讲有关司马光临危不惧、多谋善断的故事,然后推荐阅读《司马光的故事》。学习了《狼和小羊》一课以后,再讲述几篇类似的童话故事,然后推荐《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让学生阅读等。另外还有我们身边的《课外阅读》也是很好的阅读材料,每篇课文都有相似的故事或文章配套,我们学完课文后可以再读一读,一定会有更深的感悟。学生课内阅读量总是有限的。课外可增加阅读量,以帮助学生养成独立读书的习惯,提高独立读书的能力以及泛读、速读的能力。

国标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材从第二册开始,在编排体例上做了很大的改革。每个单元均围绕一个主题来组织课文。针对这样的编排体例,我在教学中,采用“整体——部分——整体” 的基本教学模式。把每一个单元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教学,借助教材资源,在课内教学的过程中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在单元内容教学前,我以单元前的引言为切入点,带领学生初步了解本单元内所有课文的大意,知道本单元内的所有课文都是围绕一个主题讲述的。并预先布置学生在课外读物中寻找与本组主题相关的作品进行阅读。这样,学生在选择课外阅读材料时便能有的放矢,也便于教师进行指导。

在按课文编排顺序进行单课的常规教学时,我根据课文各自的特点,采用精读和泛读相结合的方式,不平均使用力量,部分课文采用精读的方式教学,有些较浅显的课文则采用泛读的方式指导学生阅读,泛读的课文在教学中更注重指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本组课文的主旨,并教给学生泛读的方法。这样,学生在课内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能很快把握阅读重点,阅读的速度也有所提高

三、推荐好书,制定计划

为学生选好读物。低年级学生我是从开学就为他们设立图书角,介绍好的图书给他们看。可以让他们看一些图文并茂的儿歌、童话故事等。学完拼音后,给他们介绍带有拼音的图书,要求边看图边读拼音和汉字。以后学生学完课文后,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与课文内容有相关的课外书,让学生去阅读,并指导怎样读。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选择一些孩子们既喜欢又能看得懂的书,来丰富孩子们知识面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让学生从小就能养成喜欢读书习惯,而不能让他们“谈书色变”。如何让低年级孩子在学习的起始阶段就高兴并自觉地与书交上朋友,在书的海洋中快乐成长是我们所有的低年级语文教师长期努力的方向。因此,我每学期都能注意挑选了一些适合低年级阅读的书籍。《世界经典童话》和《十万个为什么》、《365夜故事》《木偶奇遇记》、《西游记》、《少儿注音名人故事丛书》、《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展开《中华经典诵读本》的诵读和“读书小记”的撰写。我相信这些有益的书籍会让我们的孩子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不止,前进不息。

四、创设氛围,树立榜样

良好的氛围对一个人的行为影响是很大的,阅读也不例外。阅读能力的培养也需要有良好的阅读氛围,如果缺乏有效组织引导,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就会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所以教师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必须要有一定的规划和措施:我每学期才能利用早读课师生共读一本名著;每周开设一节阅读指导课;每节课预备铃响后两分钟的古诗诵读;每周安排一个中午的午间管理时间用于校内课外阅读;每月进行一次经典阅读、诵读比赛;每周写一篇“读书小记”,可是阅读收获,亦可是平时的观察、生活。这些活动的开展,在时间上灵活安排,充分利用各种零碎时间,寻找机会让学生多接触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名人名言等,多听多看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不增加负担,在大家一起读的氛围中,使读书活动成为低年级学生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积累知识的习惯。良好的氛围离不开榜样的示范作用,榜样可以是名人小时侯的学习故事,也可以是做的比较好的学生。但这些都比不上老师的示范作用,作为一名教师既然要求学生多读书,这位老师自己应该先多看书、看好书、爱看书,在中午学生看书时也静下心来看书,这样既在学生中放好样子做好表率也为自己不断充电扩展视野。同时建议家长也要多看书,这样学生不管在学校还是家里,都有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

问题意识、另辟蹊径是人与生俱来的,并非天才独有,因此在教师的要求激励下,学生会提出很多问题,这样学生就已经基本上处于学习的主体位置上了。但怎样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呢,他们往往寄希望于老师身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所以在前面的那种情况下,老师不应该急于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而立即予以解答,而是应该鼓励并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自行解决。鼓励他们带着问题通过看图、联系上下文继续读课文,找答案。学生再一次在这种自主开放的课堂里尝到了甜头,于是他们会继续带着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回归到课文里去寻找自己想要的答案。相信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后,能自己解答所提出来的疑问,尤其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只要放手让学生反复读课文,运用不同的方法读课文,启发他们带着问题有目的、有层次地去读一读、议一议、练一练、比一比,一定能得出自己独特的见解来的。

读书的好处太多,这里我不需多说,良好的读书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需要长期的坚持,只要我们从小抓起,从基础抓起,一定会让学生终生收益。总之,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性教学是一项基础工程、系统工程,是容多方面能力培养为一体的综合训练,有其特殊性。因此教师要以《语文课程标准》为纲,真正领会其精神实质,不随意抬高阅读的门槛,不人为设置阅读的障碍,相信我们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在教师的正确、精心引领下,是可以逐步入门的。

一年级阅读教学

小学一年级阅读教学

一年级阅读教学工作计划

一年级阅读教学[优秀]

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一年级阅读教学总结

一年级阅读教学总结

小学一年级阅读教学之我见

小学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一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论文

《一年级阅读教学探讨.doc》
一年级阅读教学探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