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后感

2020-03-01 18:22:3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读《三国演义》有感

“陈述百年,概括万事”的《三国演义》,不仅是我国长篇历史小说的开山大作,而且还艺术地展示和弘扬了三国时期的管理文化,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管理思想宝库的内容。

“人才者,政事之本也,政事者,民命之本也······无人才则无政事,无政事则无治平,无民命。”在那枭雄蜂起的非常时期,诸葛要想一统天下,建立帝业,除了自身要具有雄才大略之外,更重要的要善于开发和利用人的资源,发挥人才的作用。这一点,对于具有远见卓识的曹操、刘备、孙权等人来说,认识是非常深刻的,在战争的空隙里,他们纷纷使出浑身解数,招四方之士,纳八荒之才,笼将士之心。纵观《三国演义》全书,三国时代贤君明相所表现出来的进步的人才人事观,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和特点。

第一、求才不惜屈驾,惟才是征

吴侯孙策,为求彭城名士张昭和广陵人杰张雄,曾亲自备礼下榻造访;皇叔刘备为求孔明,曾顶风冒雪三顾茅庐。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尽管曹操没有有过像孙刘那样亲自下架礼聘名儒的经历,然而,他的怜才、爱才、敬才之心也不亚于孙刘,官渡之战中他拿赤脚许攸,“乃先拜攸于地”的举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第二、取才不拘一格,唯才是举

取才不拘一格,这一特点在曹魏集团表现得尤为突出。曹操用人,强调唯才,不拘品行不咎既往。

第三、用人不论资辈,唯才是用

魏蜀吴三国在选用人才的过程中,久而久之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和风格。魏强调唯才是用,蜀强调德才兼备,吴国用人一概不论资辈。赤壁之战,年仅二十九岁的周瑜,被孙权推上了吴军都督的宝座;夷陵抗蜀,孙权又启用了“年幼望青,恐诸公不服”的陆逊担任全军统帅。吴周这样大胆地破格任用人才,确实是历史上少见的。

第四、识人识面识心,往往洞察肺腑,用人深信不疑,疑而绝对不用

慧眼识人,知人善往,是三国贤君明相的共同特点。长沙城,孔明初见魏延,就知其日后必反;曹操煮酒论英雄,对东汉末年群雄的描述,真可谓是入骨三分,贴切传神。

用人的决策方面更是强调“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官渡之战中,曹操在表绍营中,缴获了许多部属通敌的信件。当时,有人建议,把这些通敌分子全机处死,但曹操不但没有这样做,反而急令把所有的信件烧了。“尽把私书内焚,宽洪大度播恩深”,曹操用人不疑到如此,连一贯尊刘反曹的罗贯中,也赞扬以来了。

第五、笼人千般法,道义栓人心

尽管三国君主,因人因地因境况因自身的个性和素养不同,有时以哭声打动人心,有时凭赏赐激励人志,有时用结义、联姻等方式来牵制人情。方法多种多样,但无论用哪种方法,施行者往往都给它赋予道义的内涵。

第六、事情再忙书不可不读,军务再急兵不可不练——重视人才的培养和提高

三国时代,不管是贤君明相还是义士,重学意识都很炽很浓。一方面,他们很注重自己的培养和提高,刘备重学,以“师礼事孔明”;曹操重学,有名作佳

篇传后世;孙权重学,千里走单骑犹挑灯夜读;庞统重学,军务再忙仍挂剑诵《孙》、《吴》。另一方面,他们很重视训练军队,培养臣属,教育黎庶,孙权初登帝位,办得第一件大事就是要“修文偃武,增设学校,以安民心”。孔明下山,首先就招南野百姓三千,终日教习行军作战之法,即使是再秋风五丈原前的病榻上,他还谆谆教诲姜维。

以上是我读了《三国演义》之后的总结,上述六个方面表现了古代进步人才人事观,很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读后感

《三国演义读后感.doc》
三国演义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