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叙事学分析

2020-03-01 21:57:5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人物专访节目的叙事元素探析 ——以柴静主持《看见》为例

【摘 要】央视综合频道于2011年8月推出了改版节目《看见》的周末版,这是一档以“人物”为核心的电视专

题节目,自推出后收视率一直不俗,也赢得了业界的好评。本文中,笔者结合电视叙事学相关理论,分别从叙事结

构、叙事时间以及叙事语言三个方面对《看见》的人物专访单元来具体研究,尝试从新的角度剖析《看见》人物专

访的叙事特色及其内在生成机制,弥补前人对于《看见》研究的不足,以期对《看见》的节目理念和专访的叙事特 色有新的理解和思考。

【关键词】叙事元素;人物专访;《看见》

2011年8月7日,央视综合频道推出了改版节目《看见》的周末版, 节目定位以“人物”为核心,旨在让观众“看到新闻中的人,感觉到人的存在”。《看见》在节目形态上由纪实和 访谈两个单元组成,央视记者柴静担纲《看见》的人物专访主持人。按照制片人李伦的话来说:“这是一档边做边寻找准确定位的新节目。①”相对于央视其他的访谈节目而言,《看见》的人物访谈,采用最简单的专访模式和组合专访模式来传达信息、讲述故事,节目形式虽然简单,却有其内在特色。

一、电视叙事学与电视专访

业界对电视叙事学的一般定义为:“以叙事学方式来研究电视节目的学科,研究对象为电视新闻、纪录片、娱乐节目、体育社教节目、电视剧、广告等一切能用电视叙事的节目形态。②”电视节目本身就是一种叙事文本,电视叙事学就是从电视文本出发,来对电视艺术的表现手法进行探析。将叙事理论引入电视研究,既可使电视研究走出社会学批评的单一模式,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野和途径。

人物专访节目隶属于电视谈话节目,是电视记者(主持人)与专门的采访对象就一定的主题、在特定场景进行谈话的节目形态。从电视叙事学的微观结构来看,一档电视节目的叙事是由各种叙事元素来构成的。本文所限定专访节目的叙事元素为:叙事结构、叙事时间、叙事语言。从这三个角度来解构《看见》,结合柴静个人的主持风格和具体案例,对这档新兴的人物纪实访谈节目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力图在整体上把握人物专访价值实现的内在机制。

二、叙事结构:显性与隐性结构交叉并存

人物专访节目是一个完整的叙事体系。显性结构上,一个完整的叙事结构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尾四部分,承接变化由主持人引导完成;隐性结构上,也有其内在线索串联整个节目的结构。这种线索可能是单一性的,也可能是块状分布的,更可能是几条同时并进。《看见》中柴静所做的人物专访,虽然专访模式简单,但其叙事结构完整连贯,简洁不失有力,叙事结构可概括为显性结构与隐性结构交叉并存。

(一)显性结构:呈块状推进

《看见》人物专访的文本模式由三部分组成。首先,主持人对节目内容介绍预热;其次,镜头由演播室切换到专访场景,以主持人和采访者的对话为主要内容,加之同期声和解说,并根据节目主题配以音乐和剪辑,串联起整个访谈部分;最后,镜头拉回到演播室,主持人对专访人物及事件进行精炼点评。这种叙事结构相对稳定连贯,呈现块状推进的形态。以2012年11月18日专访导演李安那期为例:最初柴静以她阅读《少年派》著作的经历来切入正题,然后将人物专访环节分为四小节:挑战、纯真、幻觉、心中的卧虎。可以发现小 节之间没有明显的逻辑顺序,这样的安排主要是从制造悬念和冲突的角度出发,引导李安回答观众所关心的问题,进而勾连起整个访谈的逻辑,是一种块状逻辑。最后,回到演播室,柴静以“每个人心中都卧虎藏龙”为点睛之语来总结节目,用这样的结语来拉近和观众的距离,引发思考。

(二)隐性结构:专访与纪实并进

《看见》这档节目除了保持显性叙事结构的完整性,还有内在的隐性叙事结构——将人物专访和纪录片纪实同时推进。一方面以和采访者的话语互动构建节目,另一方面切入与其相关的纪实采访,以纪录片的艺术手段加以展现。两大线索并行,不仅丰富了节目形式,也平添了节目的人文关怀。以2012年5月27日的人物专访《李亚鹏:落泪的快乐》为例,片中虽以李亚鹏为专访对象,但在节目中穿插了对一个普通家庭的纪实。在李亚鹏家庭和秦海清家庭(家中有唇腭裂患儿)之间来回切换叙事镜头。统计发现,整个专访中切换到平民夫妇的家庭生活共5次,这种对比艺术的手法贯穿在节目中,可引发人们对普通家庭唇腭裂患者的关注,更能彰显人类普世价值的关怀。

三、叙事时间:时长与时序变化参差起伏

首先,时长变形主要是指延长和定格。通过时长变形放慢叙事的节奏,可慢慢引导观众情绪渗入到节目当中,营造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如《李娜对抗李娜》的专访典型使用了延长和定格的手法,在节目进行到10分26秒之时,画面通过一组慢镜头展现了李娜在 比赛中打球之时脸部、手臂、脚部的特写,镜头逐渐拉深,配以舒缓的音乐,加之柴静的解说:“李娜长期给人的印象都是自信、独立、反叛,但很少有人了解过这个女孩内心的自卑和脆弱。”叙事时间的延长塑造了更为立体真实的人物形象——李娜是球场上的强者,也是一个会自卑的普通人。

其次,时序的变形可采用倒叙、插叙的方式来实现。在节目中主要通过蒙太奇剪辑手法来呈现,将不同情节交织在一起以增强节目的跳跃性和节奏感。在专访李娜的节目中,就有一系列运用时序变化的佐证。在节目12分43秒处,镜头切换至十五岁的李娜接受媒体采访的场景,紧接着出现一系列李娜成长过程中的获奖照片,通过展现她的成长轨迹传达出一种时间纵深感,让观众在跳跃式的节奏中理解李娜的网球人生。

但需指出的是,叙事时间元素的变形虽然是一种常见的电视叙事手法,但需运用得恰到好处才会实现一种自然的空间转换,展现文本的张力。如果过多使用,则会淡化专访节目的本质特征——以专一的人物对话为核心。《看见》的人物专访本来就已通过组合式专访穿插了纪实的元素,如果过多使用蒙太奇剪辑手法,则会使节目显得支离破碎。在这一点上,《看见》坚持将节目做得朴素而简洁,因而节目形态也更为真实。

四、叙事语言:细节与冲突相得益彰

在电视专访中主持人和嘉宾都是叙述者,但总体上主持人控制着谈话的承转走向。主持人语言是节目叙事语言的重要部分,可从细节视角和冲突视角来分析语言在专访节目中的叙事作用。

(一)细节视角:展现人物性情

细节可以捕捉到人物最为细腻的一面,使节目中的人物不再是千篇1律的讲述者,而是一个个立体可感的人物。柴静对现场细节的捕捉可以透过她的叙事语言体现出来。如在采访李亚鹏的那期节目中,柴静一见到李亚鹏就捕捉到了李亚鹏的面部细节,说:“你把胡子刮了?”李亚鹏顺口就回答道:“我女儿让我刮的,她嫌扎。”这样的对话非常生活化。这种细节是在不经意的情境下所表现出来的,是人物专访节目中最为自然的情节,无法安排和导演,展现了人物最为真实的一面。由这样的小细节自然而然地引到李亚鹏为女儿创立嫣然天使儿童医院,节目编排非常流畅。细节因其纯粹性而具有巨大的感染力,留给观众更多的回味。

(二)冲突视角:塑造文本张力 1.被访者自身冲突

谈话节目是以人为核心的,要向观众展现一个真实可感的人物,主持人可以运用叙事语言挖掘采访对象的内心冲突来形成内在的人物张力。在专访李娜节目中,柴静通过巧妙的问题就抓住了李娜内心的冲突。李娜说:“其实有那么一瞬间,我不希望自己拿法网冠军。”柴静发问:“但是也就因为这个词给你带来很多超越普通网球运动员的荣誉和利益,这两者就是对等的,你接受吗?”这时李娜的目光躲开了柴静,有三到四秒的沉默,嘴抿得很紧,然后释然一笑说:“接受吧。”其实这个细节就彰显了李娜内心一度的挣扎,“法网冠军”让她感到压力和挣扎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莫大的荣誉,恰是其内心冲突的塑造。 2.主持人和被访者之间的冲突

在电视专访中,主持人和采访对象是一个发问者和回答者的关系,为了制造戏剧冲突,主持人往往抛给采访对象一些较为尖锐和敏感的词语,从而构成一种外在言语上的“冲突”。但这种冲突应是对立性质,而非对抗。专访节目主要是为了引导嘉宾说出自己的故事,而非抗辩式的争论。所以主持人需要把握好营造戏剧冲突的度,不能平铺直叙没有起伏变化,也不能太过于言辞激烈。如果冲突演变为对抗,主持人就很容易把个人情感掺杂在对人物的采 访中,带有过多的主观色彩。如2012年9月25日专访李阳家暴事件的那期节目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柴静:家庭在你心中是什么样的位置?

李阳:在我心目中你是一个事业强人,我相信你会大量的时间扑在工作上,你没有选择的。 柴静:我觉得如果我没有办法对我身边的人起到应有的爱和责任,我其实是没有能力来完成

一个好的采访的。

李阳:那不是,你只要完成你对你爸爸妈妈的责任,其实丈夫并不是最重要的人。 柴静:你知道伴侣是人类最亲密的关系。 李阳:最亲密也是最丑恶的关系。

柴静:但是如果我们要对一个陌生人,我们要友善,要同情和爱,那我们对我们身边人也一样。

这段对话二个人之间针锋相对,极具戏剧冲突,观众看起来很过瘾,但此时柴静和李阳其实已经形成了一种“敌我对抗”的状态,柴静其实是带有一种自我保护的意识在和李阳交流,有一种攻防的心理,隐隐有一种对抗的内在冲突。而采访中需要放弃二元对抗的思维 方式,柴静日后也反思,采访是一场抵达,是呈现,而非评判,尤其是人物采访,应该展现人物他本来的样子,而不能进行道德上的审判,否则很容易带有媒体偏见。

五、叙事特色:温度与深度并存

从《看见》节目的整体呈现形态上看,它糅合了上述三种叙事元素,将人物专访和纪实结合起来共同完成叙事任务。那么,《看见》究竟是电视专访,还是纪实纪录片?北京大学新闻学院的周忆军教授认为,这两种模式的混杂会使喜欢看专访的和喜欢看纪录片的观众需求都得不到充分满足。从受众心理来讲,细分受众充实节目内容,的确对提高节目收视率大有裨益。但是,《看见》的双重的叙事方式仍值得肯定。从本质上来讲,它就是由纪实和访谈构成的一档新闻纪录节目,特色就在于将人物专访和影像纪实结合在一起,虽然没有对采访对象进行细分,但这种独立的风格具有强大的人文关怀和精神内省,形成温度与深度并存的叙事特色。

首先,这种叙事特色体现在其节目的温度上。公众人物和小人物的结合叙事可以体现节目“见证他者、审视自我”的价值需求,更多的观众可以在《看见》的节目叙事中找到日常 的话语和社会情境,促成对自身生存状态的重新思考,这种强大的精神自省对于受众来说受益匪浅,也是保证收视率的精神力量,并不会因此而流失观众。这种温度,在某种意义上, 就是通过记录小人物生活的方式传承人文关怀。其次,这种叙事特色也有内在的深度。作为一档社会记录节目,节目的深度不单单靠小人物来体现。因此,加入对公众人物的采访,多一些对公共事件的讨论,可进一步拓宽《看见》节目的视野和深度,大小人物的交叉并行就体现了这种追求深度的价值诉求。公众人物可以折射一些社会公共事件,选择公众人物可 以使得节目选题空间不那么边缘化。比如李阳的家暴事件,又如专访姚晨那期节目中对“微博和公民事件”的讨论。通过展现多元化的社会人物,才能让观众感同身受,“看见”生活,观察生活。

六、总结

对于人物专访的电视节目,《看见》的人物专访,无论从宏观叙事的叙事结构、叙事时间上,还是微观的叙事语言上,它的叙事元素都有其独到之处,兼具了人文关怀的温度和对公共话题关注的深度,可供其它的人物专访电视节目所借鉴。同时,《看见》这档节目也才刚刚开始探索,以后的发展同样 值得我们继续关注和思考。

叙事学

叙事学

央视春晚公益广告的叙事学分析

叙事学研究

《叙事学》读书笔记

叙事学研究

看见

看见

中国叙事学论文

《看见》读后感

《《看见》叙事学分析.doc》
《看见》叙事学分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