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保护与传承苗族文化活动工作汇报材料

2020-03-03 12:18:4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学校保护与传承苗族文化活动工作汇报

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好!欢迎各位在百忙之中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我谨代表落潮井学区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和来宾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同时也道一声:“您们一路车马劳顿,辛苦了!”接下来把我校开展的保护与传承苗族文化活动情况做一个简单地汇报:

此活动我校早在2010年开始酝酿,2011年春在教育局领导以及教研室的指导下我校经过充分论证和调查,毅然决然轰轰烈烈地开展了活动;同年秋各项活动开展得井然有序如火如荼,校园里课余饭后总是锣鼓喧天热闹非凡,已具雏形;到本期全校师生已能较熟练地掌握所学民族民间活动的基本动作和表演技巧。

第一点:开展此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苗族祖先在生产、生活以及不断发展过程中积淀了灿烂的民族民间文化,创造了独一无二的民族文明。但由于苗族文化只依靠口口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承,传承面窄、受用人群少,阻碍了它的发展;加上如今各民族文化在不断地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相互吸收,苗族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影响大,尤其是年轻人更为明显。苗族文化正在面临断代失传的危险。

1 我校把保护与传承苗族文化活动作为特色教育的载体与平台,是出于以下几点目的和意义:

1、苗族文化面临失传的危险,凾待保护与传承。开展此活动是应时代要求而生,是民族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本民族文化兴趣,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为我苗族地区培养“热爱本民族文化,熟悉本地风俗民情,具备本地苗民特性”的本土优秀人才。

3、通过活动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把苗族民间体育形式融入课堂教学当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特别是在当今学生普遍厌学,网络问题突出,独生子女、留守儿童问题突出的现实情况下。开展此活动,使校园文化生活更吸引学生,起到一定的控辍保学作用。

4、为湘西特别是凤凰旅游事业的发展,挖掘和培养优秀人才。以“凤凰历史文化名城”旅游事业的发展为契机,培养适合旅游事业发展的人才。比如:花鼓手、腰鼓手、苗歌手、舞龙舞狮手„„为学生提供一个个性发展的平台,也为他们多开辟一条谋生之路。

5、通过活动,深入开展课题研究,谋求学校更好地发展,真正实现“走特色教育之路,打造民族教育品牌”的远大目标。

第二点:人员安排与管理

1、人员安排:以行政领导牵头,全校师生共同参与。

2、时间安排:每周星期三下午两节开展全校性的大型活动,如要加班练习各组自行安排课外时间。

3、管理要求:全体人员既要各负其责,同时又要服从统一指挥。

2 第三点:资金投入与规模

1、资金投入情况: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实施,我校先后购买 了大狮子4只,小狮子25只;龙灯2条,配套服装30套;苗族花鼓16面,小腰鼓40个;苗族服装30套;投资修建苗族文化宣传墙70多米,全部用手工绘制彩图。为了做好此项活动学校先后投入13万元左右。总资金投入数量之多在本县同类学校中是绝无仅有的。当然这点投资相对这样大型的活动还远远不够,今后我们会努力筹措资金加大投入,让活动规格更高,专业性更强,质量更好。

2、活动规模:我校参加苗活规模大,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三一共九个年级15个班级,全校师生800多人都参与。这在同类学校中也是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

第四点:目前实施情况

(一)、开展双语双文实验教学,效果好,成绩显著。片完小在州教科所及学区领导支持下长期以来承担双语双文教学实验:九年制小学部也于2007年授牌成为州教科院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传承教学实验基地。实验教学效果突出,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教师相关论文20多人次荣获州级奖励。课题《苗族儿童汉语口语和书面语协调发展实验》已经顺利结题,科研成果获省三等奖。

(二)、为了宣传苗族文化,我校修建了一面70多米的文化墙,以美术老师为主带领两个实习老师耗时1个多月,手工绘制苗族文化墙。这是在原州长的指点下绘制而成的湘西自治州第一面内容最完备、涉及面最广苗族文化墙。

(三)、杨老师根据苗族花鼓动作编创了一套苗族花鼓操,目前在全校两操中推广使用,既好看又实用,深受好评。

杨老师编创此操是从苗族人生产劳动中获得灵感,由耕田、播种、收割、喜庆、纺纱、修筑长城、幸福生活等七个部分组成。它模仿人民生产劳动动作,歌颂苗族人民勤劳勇敢,努力创造幸福生活的精神。做操时,上下翻飞的彩带、整齐响亮的鼓锤声、宏大的场面、恢弘的气势,给人一种独特的视听享受,深受人们好评。

(四)、开展专门的活动课,把苗族文化引入课堂教学中,深受广大师生欢迎。

自2011年9月起,我校为把苗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活动做好,多次组织老师深入勾良苗寨拜师学艺,也请民间艺人到学校手把手教师生练习,充分利用每周星期三下午开展专门活动课。

活动课共分两大类,一类是特色组,分别是舞狮、舞龙、花鼓、腰鼓、民间工艺美术和苗歌组;另一类是参与组,以班为单位,自主选择活动项目。有“十字绣”、剪纸、编织、高脚马、竹竿舞、滚铁环等。现在各组活动进展顺利,学生基本掌握技术要领。

(五)、针对课堂活动,我校已申报相关课题,展开研究。 自从活动开展以后,我校课题研究随之展开。2011年11月课题《融民族民间体育娱乐于校园文化活动可行性策略的研究》通过州教科院审批立项;2012年4月经过专家论证正式开题研究;现正在着手在课堂教学中探索研究,寻找科学方法,收集整理材料,预计在7月底顺利结题。

(六)、积极参加当地影响较大的民族文化交流活动。我们带领部分老师和学生代表参加四月

八、六月六等活动,让师生实地感受苗族文化的魅力、热爱本民族文化。

第五点:今后工作打算

1、组织教师继续深入民间拓展苗活范围,拓深民间文化内涵。

2、以杨老师为主继续完善花鼓操,并编写花鼓操教材。其 余狮子、龙灯、花鼓等组撰写教学案例,以便汇编成册留校共享。

3、组织师生积极参加各种民间文化交流活动,挖掘苗族文化瑰宝,推广苗族文化、扩大我校影响,打造学校品牌。比如:四月

八、六月六到勾良苗寨、山江苗寨、贵州松桃等地参加大型苗族文化活动。

4、按计划顺利结题,推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5、认真总结前一段时间开展活动的经验教训,弥补不足,提升质量,把保护与传承苗族文化活动推向新的台阶。

6、继续开展课堂活动,寻找新的课题研究,努力构建一个完整的民族教育体系,真正走出一条特色教育之路,打造民族教育品牌。

实践告诉我们,只要敢想敢做,就会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一年来,我校校风校貌得到空前改观,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校园呈现出一派积极、健康、团结、奋进的景象,到处洋溢着和谐之气。2011年我校被教育局授予“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校”和“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诚然,荣誉是鼓励、更是责任。今后我们一定会在上级各部门领导的关心和带领下,特别是在州教科院、县教研室的直接指导下把保护与传承苗族文化活动做得越来越好,做成特

5 色、做成品牌。

各位领导,我的介绍就此结束,接下来我将陪同大家亲临现场参观,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2012年5月

民族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

七夕节的保护与传承

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

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档案保护与中华文化的传承

壮族民族音乐的保护与传承

祠堂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

学校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

《学校保护与传承苗族文化活动工作汇报材料.doc》
学校保护与传承苗族文化活动工作汇报材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