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案例

2020-03-03 18:58:3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个案辅导

一、来询者基本情况:

小丁现在高二了,上初中时,他的学习方法较好,成绩名列前茅。中考很顺利,考上了理想的高中。进入高中后,他住进了学生宿舍。

整天都和同学们在一起,有了很多接触的机会,先后有了很多好朋友。但是,正是由于朝夕相处,很快发现了同学们身上的一些缺点。于是,慢慢的和同学们疏远了。并且,随着交往范围的扩大,开始对有些同学的做法看不惯、想不通,郁积在心中,整天很苦闷。高一时学习成绩中等,父母都很失望,小丁自己也无法置信。那个寒假,他是在痛苦和焦躁中度过的,自信心降到了极点,什么都不想做,而且突然之间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做了。有时候,头痛欲裂,自己觉得得了什么大病„„

开学以后,情绪更加低落,郁郁寡欢,觉得自己是一个废人。同学们好像也看不起我。而小丁的抵触情绪还没有消除,整天在自我压抑中度过。

二、辅导过程:

1、收集信息:

⑴来访者的家庭与社会背景:家庭成员情况,成长经历;与家长的关系,沟通情况,家庭教育模式以及与周围人的人际关系等。

⑵来访者在成长过程中有没有特别的经历和事情发生; ⑶来访者一般的思维模式,有没有非理性的信念。

2、分析原因:

仅仅从以上的案例提供的内容来看,来访者出现问题的原因有:

⑴青春期的孩子情感非常丰富,道德观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成功人士,名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对坏人坏事嫉恶如仇。他们追求公平,一旦发现有私心杂念,就嗤之以鼻,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妥协和容纳不同意见的人,所以很容易受到伤害。高二的小丁是处于青春期的男孩,这个时期的男孩非常注重人际交往,渴望交朋友,但又不善于沟通交流。对同伴的和自己产生的各种矛盾与困惑不知如何处理,也没有及时处理,以致造成矛盾加深,影响了友情的进一步发展。

⑵从以上案例中反应的情况看小丁的可能有不适合的价值观,即有不合理的信念。例如不能容忍同学身上的缺点,对有些同学的做法看不惯、想不通。所以当事人有不切实际的想法,对周围的人要求太高,同时缺乏宽容,不能容纳他人,不能容纳他人的缺点。

反过来说,其实来访者也无法容忍自己有错,无法容忍自己的失败。他不明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这样的认知心理使他总是自寻烦恼,自找麻烦,最后使自己陷入痛苦的泥潭。

⑶“那个寒假,他是在痛苦和焦躁中度过的,自信心降到了极点,什么都不想做,而且突然之间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做了。有时候,头痛欲裂,自己觉得得了什么大病„„”从这段文字看,最后小丁由于长期的不良心境,已经有点抑郁的倾向,甚至有点影响了社会功能。是否有抑郁症还有待进一步的咨询。

来访者的问题是不合理的信念造成的人际交往问题和抑郁情绪。

3、辅导措施

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是情绪和行为反映的中介,引起人们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原因,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事件的解释;负性认知和情绪、行为互相加强,形成恶性循环,是情绪和行为障碍迁延不愈的重要原因。

本案例主要采用认知治疗,协助来访者找出这些负性想法和假设,以及其中的逻辑错误,使其明朗化、意识化,并同时辅以人际关系治疗以及行为治疗(音乐治疗和放松训练等可操作性强的方法)。

第一步,收集信息,分析情况,确定辅导方案。 通过案例介绍,可以初步看出来访者人格特点,即来访者追求完美但是缺乏面对现实的勇气,尽可能地回避困难并在潜意识里拒绝失败事实。来访者对现在的学习状况显然是不满的,家庭可能也给他造成压力,因此造成内心冲突。贝克认为:“只有当认知中的不良成分被揭示出来,进行正确合理的再认知,并有效予以调整,不良情绪才随之改善。”由此,确定了来访者的咨询方案。方案确定后,向来访者进行了认知治疗的常规解释,并简要分析情况,要求来访者回去后想想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最不满意的事情是什么?最感到挫败、最心烦和不安的是什么?想好后写下来,下次咨询时带来。

第一次咨询时,告诉来访者负性认知即不合理的信念,改变当事人不合理的信念。包括 ①找出不合理的信念,辅导者通过聆听,帮助当事人找到导致心理困惑的不合理信念。 ②验证不合理的信念,要求当事人为自己不合理的信念进行辩护,从而证实辅导者对当事者不合理信念的推测。

③挑战不合理的信念,辅导者对当事者不合理的信念提出挑战,帮助他认识到他的信念 是不合理的,是不符合逻辑的,是非理性的。

第二步,实施辅导过程。

1、支持疗法,辅导者聆听,来访者在述说自己的痛苦和焦虑时,充分共情,让来访者把不良的情绪宣泄出来,同时使来访者产生信任,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2、采用理性情绪疗法,用合理信念代替不合理信念,并进行辩论和验证,最后进行效果的评估。

3、开展相关的人际关系指导和训练,分步骤、按程度布置作业(比如“了解同学真实想法”、“迈出主动交流第N步”)。

4、对来访者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可商量着进行了一次“空椅子对话技术”,了解父母对孩子的压力有多大,了解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交流沟通模式。如果发现有问题,可进行与父母沟通技巧的辅导。

5、让来访者抑郁的情绪得到宣泄:邀请来访者所信任的班主任老师、同学,选定轻松适宜的场所,引导其释放、抒发、宣泄个人的不良情绪体验;并共同进行来访者所认可的活动方式如打篮球等体育运动,户外活动等方式。这一过程适宜的氛围、亲近的老师同学、感兴趣的活动让来访者从情绪上暂能放松,体能上有所释放。

5、解决了上述一些问题,针对她身体上的一些问题,要解决她过于焦虑的事情,我们可以学习使用音乐治疗、放松训练、想象训练以及三者结合的方法。这个方法很简单,而且实用,如果一直在坚持练习,效果很好,也同时促进她的学习效率。

整个咨询过程中,都要注意运用鼓励、支持等技术,着重消除来访者顾虑,提高其行动能力和自信心。在鼓励、支持之下,来访者开始体验内心资源以及为自己做选择的力量,挑战自己的自我局限并将计划付诸行动。

第三步,辅导评估。 来访者经过心理辅导后,要在认知上去掉了消极的观念和看法,表现出正面的自我评价,能正确看待别人,并能正视自身的优点和缺点,不再自卑;在情绪上,不再沉迷于不快,没有了烦燥不安、焦虑的表现;在行动上,积极向上,提高抗挫能力,特别是学习上的挫折;能积极参加各类活动。平时能够用正确的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没有明显的人格缺陷。如果达到这样的效果,辅导就是成功的。

心理咨询案例

心理咨询案例

心理咨询案例

心理咨询案例

心理咨询案例

心理咨询案例——自我剖析

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婚姻心理咨询案例

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心理咨询案例.doc》
心理咨询案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