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小记

2020-03-03 23:06:1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孜孜耕耘以求收获

-精神心理科工作侧记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送走满载收获的2014年,迎来充满希望的2015年;此际也正是我院精神心理科病房成立两个月之时。一年多的门诊积淀,两个月的病房探索,我们亲历了它从无到有,逐渐发展的点滴过程。

我院做为市直卫生系统最大的综合三甲医院,以往前来就诊,及住院患者合并精神症状、心理障碍、心理问题时,得不到精神心理科及时有效的治疗及干预,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也使临床整体工作受到影响。

鉴于以上的情形,2013年5月2日我院正式开设了精神心理科门诊,并聘任具有多年专科临床经验的专家-张一主任。

张一 ,现年五一岁,精神科主任医师,科主任,牡丹江医学院教授,省中医药大学教授,黑龙江省司法鉴定中心精神病专家组专家成员。黑龙江省抑郁症防治研究会常务理事。

曾于一九九四年在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临床研修一年,曾创建了特色科室:哈尔滨市“脱瘾中心”、“全国首家戒酒俱乐部”着重酒瘾,药瘾的诊疗工作。二十多年来此方面一直成为媒体关注热点,为医院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做出了贡献。

科研:曾修订了美国耶鲁大学的y-box强迫量表中国版,已收录到全国精神科教材,及作为临床测量工具应用,二十余年来在国家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十余篇,。省科研课题一项(尚未结题)。

专长:各类精神疾病,抑郁症,神经官能症,失眠症,成瘾行为诊疗及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工作。

俗话说 “万事开头难”,开诊之初,面对难觅病源,门庭冷落的现实,心理科与院有关职能科室通力合作,致力于加强科室的宣传力度,多角度,多渠道地宣传精神心理科的服务范围及科室特色。

社会宣传方面:在宣传科的积极推介下,2013年五月至七月在哈尔滨电视台做了三期《医疗档案》,张一主任作为特约嘉宾多次参与哈尔滨电视台的《医疗档案》节目的录制工作,就“戒酒、抑郁症、神经症”等课题做了专题讲座,获得了良好的宣传效应和社会效应。2013年11月应龙广电台《郑丹看医生》节目组的邀请,张一主任就“躯体形式障碍”的相关问题为广大听友作了详尽的解答,在世界睡眠日及高考前后又分别接受了黑龙江都市频道及生活报两家主流媒体的采访,从专业的心理学角度就“睡眠与健康”和“考试前后的心里应对”给出了科学的解答,为广大群众普及相关知识的同时,也对科室的宣传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上述宣传,效果明显,咨询及前来就诊人员明显增多。

院内宣传方面:2014年初应护理部的要求,精神心理科面向全院护理人员,拟定了共四期的心理健康系列讲座计划,针对长期困扰护理人员的诸多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及时有效的培训与指导,反响良好。

为满足在我院进修的人员对精神心理疾病相关知识的迫切需求,同时扩大我院精神心理科在广大社区基层医疗单位中的影响力,在科

教科的组织下,张一主任以社区医疗工作中常见的精神心理问题为重点,对进修人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培训。

大型综合医院设立的精神心理科有其不同于专科医院的特殊性,它与各个临床科室的诊疗工作相互交叉,相互融合,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精神心理科建科以来,通过院内会诊、转诊等方式为各科室提供了精神心理疾病诊治的专业支持,通过一年多的磨合,目前运行势头良好,院内会诊人次日趋增多,特别是精神心理科病房成立以后,更是为有精神障碍的患者转诊治疗提供了方便,也得到了我院内同仁的认可。

专科建设方面:在全力做好宣传工作的同时,精神心理科以上级部门及医院有关文件精神为指导,结合医院及科室实际情况,大力加强科室软硬件建设,着重提升科室综合服务能力。

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科室先后引进了脑ET、脑功能治疗仪、多导睡眠仪,心理测查工具等新技术新设备,在病房成立后均已投入使用。为疾病的诊治提供了硬件保证,也为医院和科室带来了效益。同时,在人事科和护理部的积极配合下,进一步完善科室人员配置,并对新入职的医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其尽快进入角色,适应工作岗位。

目前精神心理门诊实行周一至周五工作日全天开诊,尽全力保障患者的诊疗需求。

精神心理科各项工作均在向着既定的目标运行,心理门诊开诊以来,门诊累计就诊1800+余人,院内会诊170+余人,并呈逐月上升趋

势,很多长时间受到精神心里问题的困扰的患者在得到心理门诊的医疗服务后对医院设立精神心理科给予认可,并有很多患者在得到良好医疗服务后,担当起宣传者的角色,通过“口口相传”向身边的病友介绍他们的就医经历,为心理门诊的宣传起到了积极作用。

精神心理科建设立足当前,放眼长远。病房的建立,真正实现了“门诊-病房一体化”服务模式,进一步完善专科服务体系,使广大患者得到了全面的医疗服务。在完善医疗服务的同时,我们以医疗为依托,新组建了精神科教研室,承担哈医大、牡丹江医学院精神医学相关的教学任务,同时兼顾科研工作,为真正形成医教研为一体的临床学科而努力。

精神心理科病房成立两个月以来得到了院各级领导及各科同仁的关注与重视。在面对病房、场地紧张等诸多困难的情况下,院领导不但在物资、设备和人员方面给了我们最大的支持与帮助,还多次现场指导工作、召开协调会议,更是从各个细节为我们的工作做出了细致的安排。护理部领导及总护士长在百忙之中,多次到我们病房现场指导,为我们迅速成长提供了有力保障。兄弟科室从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角度出发,与我们通力合作、取长补短,无论是相互间的院内会诊,还是转科治疗都可顺利衔接、协调一致。

面对大家所给予的帮助和支持,精神心理科全科唯有不畏辛苦,努力工作,才能不负众望!在各级院、科领导的带领下,科室团结一致,克服了新科室成立之初的种种困难,展现了新科室的新气象!科室成立短短20天即已收治各类患者21人,现有病床常常不能满足患

者需求,患者常需加床治疗。全体科室成员在张一主任和霍连梅护士长的带领下加强专业学习,提高业务能力,同时,以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为宗旨,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用专业的治疗和贴心的服务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信任与支持。两个月以来,已有多位患者及家属以送锦旗和表扬信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在全天出门诊的繁重工作下,张一主任仍坚持每天亲自查房,了解每位患者病情变化、有针对性地指导下级医师诊疗。科室成立之初,许多工作尚需完善,大家没有畏难逃避,很多医生、护士主动加班加点,年轻同志边问边干,老同志边教边干。科室到处是教学相长、共同进步的良好气氛。霍连梅,作为一个新任的护士长,压力之大可想而知。面对压力,没有退缩,而是虚心求教,用自己辛勤汗水,换来了新科室护理工作的井井有条和医护关系的和谐顺畅。主治医赵玉林在工作关系没有完全调动过来,在没有薪酬的条件下,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科室建设和收治病人的日常工作中。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田伟宏放弃了原本驾轻就熟的手术室护士工作加入到我们团队中,发挥专长,为精神心理科的进一步完善添砖加瓦,也为门诊及住院患者提供了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未来,我们将与相关科室进一步合作,加强术后病人、癌症晚期病人、突发重大创伤病人及危重病人家属的心理干预、心理辅导。

古人云: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神明自得。我们相信在院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在张一主任的带领下,精神心理科这一新兴科室,经过不懈努力,必将像一粒春天的种子,

在市一院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为医院整体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工作小记

工作一年小记

派出所阶段工作小记

湖北襄樊工商联工作小记

支教小记

作文小记

龙井小记

生活小记

爬山小记

琴小记

《工作小记.doc》
工作小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