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与口才听课笔记

2020-03-01 21:26:1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演讲与口才》大学公开课笔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姚小玲 教授

导语:

成功 = 15%专业技能 + 85%人际关系 ——戴尔·卡耐基

(附: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的能力高低而在于他融入社会的速度和程度) 人际关系 = 善良(真诚) + 沟通

沟通 = 听 + 说 (成败是说出来的,机遇是听出来的)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干什么吆喝什么”

说-口才,“口才”是用艺术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 “话不在多,达意则灵”

口才是公民必备的技艺,口才是一种综合能力,口才是综合素质的结晶,口才是社交中的实用技能。高级口才不仅要会说话,而且要说好话。

美国人卡耐基说:“成功靠15%的专业技能加85%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靠善良加学会沟通。沟通靠会说话的嘴巴和会听话的耳朵。

当今世界三大武器:口才 电脑 金钱。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三大武器:口才 原子弹 金钱

一人之辨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师。——《站国策》 一句话使人笑,一句话使人跳。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德才学识胆情体 道德才能学识见识胆魄情感体魄 成功的人未必有口才,有口才的人一定能成功。 说话的水平决定了沟通的成败:

应该说什么 必须说什么 允许说什么 禁止说什么 不该说什么 言之有理 言之有物 言之有序 言之有文 言之有情 口才的最高境界:言不在多,达意则灵。 能说话 会说话 说好话

林肯:你能在所有的时间欺骗一定的人,你也能在一定的时间欺骗所有的人,但绝对不可能在所有的时间欺骗所有的人。

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第一讲

口才概述

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文,言之有序,言之有情

1.成功与口才

德,是口才的灵魂;才,是口才的核心;学,是口才的基础;识,是口才的方向;

胆,是口才的条件;情,是口才的保证;体,是口才的前提。

能说话+会说话=说好话。

2.口才的类型及构成要素

★口才类型:应用上——日常谈话、竞选演讲、调查访谈等;

形式上——朗诵、解说、演讲、辩论、主持等;

★口才的构成要素:

(1)口语表达能力:口才的基础,口才的主要内容。

(2)听话的能力:会听话的耳朵。“机遇是听出来的”

(3)体态表达语言:人的情感表达由三部分构成:7%语气词+38%声调+55%体态。行为语言要坚持三原则:①准确性原则;②适度原则;③自然原则。

(4)心理素质:对自己情绪情感的控制和对听众心理的把握。

(5)认知思维: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6)人际交往意识:交往要以对方为中心。

(7)人格魅力:学会做人,以理服人,以德服人。

(8)知识面、阅历和智慧:话题就会多……

多看,多听,多问,多写,多记,多思,多学,多练

附:口才构成的三要素(四要素):说话者、信息、听话者、(环境)

3.口才的功能

(1)口才的社会功能:

①政治生活中的鼓动辩驳功能 ②经济竞争中的攻关谈判功能 ③教育活动中的传播感染功能 ④日常生活中的协调沟通功能

(2)口才的艺术审美功能:①说话者 ②说话内容③听众 ★口才训练的基本方法:

①敢说;②坚持以科学的方法为指导;③勤说、勤练。 (口才像游泳,要像下水练游泳一样找场合练口才) (本讲结束语:“口才能助你成功,口才能加速你成功!”)

第二讲

演讲本质

1.演讲的本质及类型

演讲 = 演(辅)+ 讲(主)

★五个要素:演讲者,听众,信息,环境,反馈 ★类型:

主题演讲,即兴演讲(从表达形式上)

树立声誉和威望,激发听众的信赖感和注意力

强化听众意识,满足听众心理需求(幽默) 肯定相容型 中庸淡漠型

(演讲时注意转化中庸淡漠型为肯定相容型)

根据不同标准,听众可分为相容型、相斥型和淡漠型。

★理解听众的心理要求: 精神需要、增长心智、愉悦怡情 (从演讲稿上下功夫)

修辞敏感度:指根据环境、场合和对象的不同,有效地传递恰当信息的能力。 群体听众:由正式或非正式团体构成,他们有共同的兴趣和价值观,有正式或非正式的行为规范,他们能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严密组织型听众:听众是一个有严密组织结构的团体,很少有抵触情感。演讲者要有权威感。

3.演讲技巧——克服怯场的技巧:

★怯场的原因:由于过度的担心而造成的精神紧张 ①缺乏自信

②担心演讲不被听众接受

③担心失败会带来不良影响 (抛开自我,听众角度——我注) ★对策:

开展心理预演,增强自信心 掩饰紧张情绪,尽力表现平静

★控场技巧:

是指演讲者对演讲场面进行有效控制的技能和方法。

演讲是个动态的过程,在开场、中场、收场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演讲者运用一定的技巧塑造良好形象。 ①开场的技巧:

(演讲者的焦虑水平在头30秒之后会大幅下降) 上台(稳步、环视听众,看中间、看左边、看右边,对两三个听众交流眼神)

摆脱“卡壳”(自信、振奋、专注的精神状态;巧记演讲稿:联想记忆,重复记忆法,插话法,突然想起就使用过渡语:值得注意的是...,想不起就直接结尾;用于联系相同的语速语调进行演讲) 避免“撞车” 要给听众的反应留下足够的时间 要给结论留下时间

以积极的情绪收场 从容地离场 ⑤情感的技巧: 感性的主题和材料

有一定力度的态势语言(面部表情,手势)

(本讲结束语:“你说的什么不重要,听众听的最重要!”)

第四讲

演讲稿的组织

1.演讲的准备:

①选择话题:

好的题目(生动、精炼、新颖) ②分析听众:

分析三方面(听众是什么,听众感兴趣的话题,听众的规模及态度) ③搜集材料:

不同类型的材料 准备额外的材料(正面、反面等,预防突发事件) ④写作演讲稿:

口语化(写完后要读,演讲稿的字是立在纸上的,中间先写,前后后写,尽量双音节)

当太阳升起的时候(√) 当太阳升起时(×) ⑤制作视觉辅助物:

简单、清晰,是辅助物 ⑥设计态势语言:

既防止“过”,也不要不“足” ⑦修饰形象:

衣着、发型、风度是性格、气质、文化品位的反映 快节奏的社会,第一印象重要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服饰就是你的人格(莎士比亚)。 ⑧编制摘要:

列出结构提纲

提示词和标记 拒绝“然后” ⑨全面演练:

演讲环境是重要因素 看教室、桌子、黑板等小细节

2.演讲稿的组织:

独特的文体,口语化,成文性的口语 ★语言特点: 语言的即时性 短句 排比句 设问句

书面化

★演讲稿是一种经过高度地概括、提炼和艺术加工而成的口语

内容精确、全面、富有逻辑性、规范、优美 (1分钟250音节,写、记、扔) 保证内容正确、全面和富有逻辑 有助于克服怯场,增强信心 声传性:表达心声,上口、入耳 整体性:三方人物、四重联系、五个环节 ★演讲稿的结构:

演讲的开头提出问题,中间部分分析问题,结尾解决问题 决定听众的期望值; 预告演讲的框架;

建立演讲者的可信度。 ★开场白的有效形式:

长度要适中 避免开场的大忌:平淡、自我吹嘘、谦词太多 ★开头的类型:10分钟的演讲开场白占3分钟。 叙事式开头

适合初学者,新奇

明旨式开头

适合学术报告、严肃的演讲中 示物式开头

适合军事演讲、法庭演讲 ★演讲的主题:

是指对话题展开论述的部分,是演讲的核心,担负着阐述、论证观点,达到说服和感染听众目的的重要任务。

★安排完整、有序、清晰的结构:

强调用标志性语言来标示结构(加强结构的明晰性),如第

一、第

二、第三;首先、其次、最后

★充分论证观点:

选择真实、典型、生动的材料,论据要精干。

演讲中对激情和气势的营造

过渡语:不能太简单、不能太相似、宁多勿少,并列式和递进式 内部小结:对比较长的演讲尤其重要 ★演讲的结尾: 给听众留下强烈的印象 ★结尾要注意:

新颖巧妙,不落俗套,简洁精炼 不能匆匆了事,要耐人寻味 ★结尾的类型: 感召式结尾 提希望、发号召、表决心、立誓言、祝喜庆、贺成就,激起听众感情的波涛 警言式结尾

修辞包括选词炼句和合理运用辞格(坚决不用文言文、家乡话) 适当运用辞格(比喻、比拟、排比、层递、对比、设问、反问等)

王尔格:第一个用花比美人的是天才,第二个用花比美人的是庸才,第三个用花比美人的是蠢才。

★演讲稿的修改: 修改的顺序:先整体、后局部;先观点,后材料(观点-材料-语言)

- 修改的范围:内容和形式(校正观点、增删材料、调整结构、变换手法、修辞语言)

(本讲结束语:祝所有同学们能够成为雄辩家、演讲家和交谈家!)

第五讲

口才的运用—人际互动

人际互动是人们在社会中的基本生存方式。口才对人际互动有重要作用,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一个人的交往能力,固然是其思想、品德、修养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体现,但是口才在其中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本节的主要内容是人际互动的原则以及技巧等。

1.人际互动的口才原则

人际互动是人们在社会中的基本生存方式。一个人的人际交往能力,固然是其思想、品德、气质、修养、魄力、口才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体现,但是口才的重要性尤为突出。

★人际互动口才要遵循的原则 目的性原则:说话的行为意图 真切性原则:事真、理真、情真

逻辑性原则:判断准确、遵循逻辑关系、推理合乎逻辑 时空性原则: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说合适的话

适度性原则:讲什么话、怎么讲、多讲还是少讲,掌握火候和分寸

看对象说话;少用或不用“夸张”之辞;承诺性讲话要留有余地;说话适可而止 口才就是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想要别人了解你,就要善于介绍自己。

2.人际互动的语言技巧

陌生结识、交谈、赞美、批评、说服、拒绝、道歉、同情和安慰、调解、即席发言等等都需要了解人际交流的语言技巧,良好的人际互动能力可以让我们拥有一流的生存竞争条件,开拓美好的未来。

★陌生结识:自我介绍 介绍他人(介绍职务高的给职务低的?介绍男的给女的?年纪轻的给年纪大的?) ★交谈:如果你要使人喜欢你,如果你想让他人对你产生兴趣,你必须注意的一点就是谈论别人感兴趣的话题。——卡耐基

善于寻找话题、调节话题

★赞美:从细微处、发自内心、适度、适当、雪中送炭,抓住赞美点,不断地赞美、每天赞美,具体、及时。 “赞美是全球的通行证。”

★批评:

“双色糕法”:先肯定后否定 “三明治法”:两头肯定中间否定

寻找共同点,先检讨自己,拉近对方的心理距离。

适当的场合,对事不对人,准确有建设性,目的在于帮助别人。 ★说服:使别人产生自发的意志 说服的方法:

攻心法

引证法

侧击暗示法

顺势疏导法

正话反说法:“本电影院允许高龄女士戴帽子。”

★拒绝、回绝、托辞:拒绝不是不为,而是不能为。“我明天考试,我下次再买票和你一起看这场电影。”“你能保密吗?”“我也能保密。”

★道歉:有声、物品、借助他人。分清“深表遗憾”“对不起”。 ★同情与安慰:倾听。不谈自己的处境。不主动提建议。 ★调解:保持中立,树立双赢理念。

★即席发言:临时灵活。知识准备 心理准备 借助周围的人事发挥 ★口语:幽默(有哲理,不是油腔滑调) 模糊 委婉

3.面试口才

面试时口才的竞技场。熟练掌握自我介绍、应答以及交谈的技巧,你就拥有了胜出的强有力的武器。

目的性非常强

★面试原则:诚实、准确、礼貌 真实地表达自己

★语言技巧:自然情况、学习情况、实践经历(最重要)、爱好特长 介绍有针对性,分寸尺度,取舍 避免很极非常 我、我们 辅助语言:目光、微笑、手势、服饰

最大的优点要根据岗位来说

第六讲 口才的运用—态势语言

态势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态,在交流过程中发挥着特殊作用。人们在口语交流过程中,态势语言是以面部表情、动作、空间距离、服饰装束作为载体来传递信息的。态势语言能有效配合有声语言传递信息,起到补充和强化有声语言的作用。本节的主要内容是态势语言的概述、作用以及运用。

1.态势语言概述

人们在口语交流过程中,传递信息有两种形式:一是有声语言,二是态势语言。有声语言是以声音作为载体来传递信息的,态势语言是以面部表情、动作、空间距离、服饰装束作为载体来传递信息的。态势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态,在交流过程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小拇指头,手心向内:中国:倒数第一;日本:恋人;美国:打赌。

环状手势—OK 日本人:金钱的标志

法国人:代表“零” 土耳其、巴西人:侮辱性手势

★握手 点头表示握手

和年轻女性或异国女性握手,一般男士不先握手。

握手时,年轻着对年长者、职务低对职务高者都应稍稍欠身相握。有时为表示尊敬,可以双手迎握。男士与女士握手只宜轻轻握女士手指部位。

握手应注视对方,切忌交叉握手。

手上有水或不干净时应谢绝握手,但必须解释并道歉。 若要表达尊敬和热情可长时间握手并摇晃几下。

3-5秒钟 女士35cm 男士40cm

第一印象80%来自于服装。 ★空间语言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为人际交往划分了四种距离:

一是亲密距离(0-45cm)。这种距离是人际交往中最小的间距。处于0~15厘米之间,彼此可以肌肤相触,耳鬓厮磨,属于亲密接触的关系。这是为了做出爱抚、亲吻、拥抱、保护等动作所必需的距离。常发生在爱情、亲友关系之间。如果用不自然的方式或强行进入他人的亲密距离,可被认为是对他人的侵犯。处于15~45厘米,这是身体不相接触,但可以用手相互摸触到的距离,如挽臂执手,促膝倾谈等,多半用于兄弟姐妹、亲密朋友之间,是个人身体可以支配的势力圈。而势力圈以眼前为最大,也就是一个人对前方始终保持强烈的势力圈意识,而对自身的两侧和背后关心次之。据这一原理,飞机上、长途汽车上和影剧院都采取长排向前的坐位,尽量避免对面的坐位,使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平均的前方势力圈。 二是个人距离(45-120cm)。这种距离较少直接身体接触。处于45—75厘米之间,适合在较为熟悉的人们之间,可以亲切的握手、交谈;或者向他人挑衅也在这个距离中进行。处于75~120厘米之间,这是双方手腕伸直,可以互触手指的距离,也是个人身体可以支配的势力圈。

三是社交距离(120-360cm)。这种距离已经超出亲密或熟悉的人际关系。处于120~210厘米之间,一般是工作场合和公共场所。在现代文明社会,一切复杂的事物几乎都在这个距离里进行。如机关里的领导干部对秘书或下属布置任务;接待因公来访的客人;或进行比较深入的个人洽谈时大多采用这个距离。处于210—360厘米之间,表现为更加正式的交往关系,是会晤、谈判或公事上所采用的距离,首长接见外宾或内宾;大公司的总经理与下属谈话等,由于身份的关系需要与部下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四是公众距离(360—750cm)。这种距离人际沟通大大减小,很难进行直接交谈。处于360~750厘米之间,这是产生势力圈意识的最大距离。如教室中的教师与学生,小型演讲会的演讲人与听众的距离。所以在讲课和演讲时用手势、动作、表情以及使用图表、字幕、幻灯等,辅助教具都是为了“拉近距离”,以加强人际传播的效果。处于750厘米以上距离位置,在现代社会中,则是在大会堂发言、演讲、戏剧表演、电影放映时与观众保持的距离。

受文化习俗影响,各国有不同,日本人习惯30cm,中国人习惯45cm,北美国家的人习惯70cm。

2.态势语言的作用

强调作用

补充作用

替代作用

感染听众

3.态势语言的运用

每一种表情、每一种动作都是一种特殊的语言,都在反映着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我们不仅要学会看懂这些体态语言,还要学会运用。如眼神、微笑、手势、头部动作、身姿动作、仪表运用等等。

★虚视法 点视法 环视法 闭目法 仰视法 俯视法 ★运用眼神注意的问题

注视的部位:长时间注视,为亲密注视;在对方眼睛与胸部之间移动,为社交注视 注视的时间:个体时,用正视,群体时,正视与环视相结合。

演讲与口才笔记

演讲口才笔记

演讲与口才学习笔记

演讲与口才课程笔记

演讲与口才》大学公开课笔记

演讲与口才课堂笔记一

演讲与口才部分笔记整理

演讲与口才课堂笔记二 副本

演讲与口才

演讲与口才

《演讲与口才听课笔记.doc》
演讲与口才听课笔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