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2020-03-02 18:44:0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乘法的初步认识

情境导入:假期里很多小朋友肯定很喜欢去游乐园玩吧,今天,老师在课堂上也带你们一起去看一下好吗?

一、建立表象

1、理解“几个几相加”的含义

(1)罗列同数相加的算式,找相同加数。 ①师:从这幅图看到了什么?

②师:看这个游乐园里供大家休息的椅子排列还是挺特别的。这里有几把小椅子?你能用加法算式列出来吗?(2+2+2=6)

③师:共有几人在坐小火车?你是怎么知道是12人呢?你能用加法算式把它表示出来吗?看这3个加法算式挺新鲜的,它的加数都(一样)。3+3+3+3=12的相同加数是3,是4个3相加;2+2+2=6的相同加数是2,是3个2相加;

(2)模仿学说几个几相加 师:有几人在乘摩天轮?

你能把加法算式列到纸上吗?能把你列的算式说给大家听吗? 我们可以说5个4相加

师:“5个4的和是20”中的4是什么?20是什么?5是怎么来的?也就是说4是加法算式的相同加数,那我写“4”;5就是相同加数4的个数,我要写5个,20是就是加起来的和。(边说边板书4+4+4+4+4=20,有没有不同想法?)

师:用这个方法说是清楚而且简单了很多。(齐读) (3)过山车,角度的多样性

①师:你能用同样的方法说说过山车的加法算式?(6个2的和是12)能给大家说说,你的加法算式的相同加数是什么?写几个?和是几?(板书:2+2+2+2+2+2=12)

师:你是怎么看这幅图的?横着看:每个位子坐了2人,有6个位子,也就是说6个2的和是12。

②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如果竖着看会怎么样?也就是每列有6人,有

2列。2个6是12。加法算式怎么列? (2)多个相同加数,引入乘法

师:你们的眼力真好,不管是怎么分,我们都能把它们分成同样多的部分。不同的思考角度会出现不同的效果,只要小朋友多动脑筋,一定会收获到更多地惊喜。

师:如果让我们计算成过山车每人的眼睛一共有几只?该怎么列式?这个算式你说起来简单,写起来感觉怎么样?(太长了 )

这是50个2连加的算式,如果是100个2,200个2,甚至更多呢?看来说算式有简单方法,写算式的时候有简单的方法吗?

2、引入乘法

师:那该怎么写?(12×2=24)你是怎么知道的?你们真了不起,课外学了那么多的知识!现在我们就来研究乘法。

二、了解乘法特性

师:乘法是一种新的运算,看来你们对它有一些了解。

1、乘法的读、写、认

(1)师:刚才有小朋友说可以用12×2=24来表示,这个新算式怎么读? (2)那能说说这个算式里的2是什么?24是什么?12是什么?(乘法中的“2”是相同加数,即每人都有1双眼睛也就是2只;“12”是相同加数的个数,即有12人或12部分,“24”是和。)

师:还可以怎么写?( 交换12和2的位子,12×2=24。)怎么读? (3)介绍乘号

师:这个新符号,我们叫它“乘号”,你觉得这个乘号跟我们学的那个符号很像?

演示:+ →× 它是加号变过来的。

(4)小结语:像这种加数相同的,也就是几个几相加,我们可以用乘法来表示。

2、改写乘法算式:

板书:

2+2+2=6

2×3=6 或 3×2=6 3+3+3+3=12 3×4=12 或 4×3=12 4+4+4+4+4=20

5×4=20 或 5×4=20 2+2+2+2+2+2=12

6×2=12 或 2×6=12 6+6=12 6×2=12 或 2×6=12

3、小结语

师:看来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来表示的确简便了很多。

三、综合练习

师:游乐园的活动是丰富多彩,还有5个小朋友在游戏房里摆小棒,看他们分别摆了几根小棒。

师:看老师小棒是怎么拜,1把伞用了几根小棒?2把伞呢?4把伞呢?5把伞呢?加法算式怎么列?乘法算式怎么列?

师:选择三幅小棒图来考考自己能不能做。

基本题

1、为什么用乘法来表示?

2、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为什么不能用乘法算式来表示?)

(有什么办法改写成乘法算式?)

(1) 学生独立完成 (2) 投影反馈 (3) 小结:

2、我们身边的乘法

师:你有发现我们身边也有乘法吗?(学生说)

其实我们的双手就有乘法。1双手,2双手,4双手,全班呢? 课余老师搜集了一些。①生活中的乘法知识。

②生活中的乘法算式。

师:生活中的乘法我们经常遇到,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只要我们多留心身边的事物,还会发现乘法的好处越来越多。

四、课堂小结

师:你有什么收获?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案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doc》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