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有感

2020-03-02 00:30:3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观《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有感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极大关注,并做出了强烈的反响。在娱乐至上的时代,一档一本正经的节目能得到大家的喜爱和踊跃的反馈,不仅是因为学者旁征博引,徐徐道来,引人入胜,更是因为,总书记接地气的语言让人们看到新时代的党风政风如清风扑面,沁人心脾。除却了过往生硬的官方语言,在今天的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经验和智慧,用实实在在的话语来回应老百姓的关切,这就是所谓的平“语”近人。

习总书记用用简单的语言,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变得了通俗易懂、简单易行,为领导干部确立了思想遵循、行动指南。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

习近平同志对党员干部的“德”,一直高度重视。2004年任浙江省委书记时,他就在《求是》发表《用权讲官德交往有原则》一文,指出领导干部“既要依法用权,又要以德用权,归根到底用权要讲官德”。那么,对于新时期的领导干部来讲,什么是德?他概括为五个修养——理论修养、政治修养、道德修养、纪律修养、作风修养。这些修养体现在为官之道上就是清、慎、勤。领导干部是否能正确使用手中权力关乎着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德行在立人立国上都至关重要。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常言道“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对于执政者,人民的重要性如何强调也不为过。习近平同志也一再要求“坚持开门搞活动”,一再告诫“切忌自说自话、自弹自唱”。如若我们的党员干部没有认识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重要性和严重性,势必背离执政之本,又谈何利民为民,又何来治国有常?但愿执政者能时时“以民为镜”,但愿永不背离“为了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初心。

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不仅是一套理论,一套通俗易懂又不乏趣味的言论,更是每一位党员干部应该刻进骨子里的信仰和坚守。同时,还应意识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在学习的道路上不喊累不撤退,努力深入学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从中汲取治国理政经验和智慧,借鉴中华历史文化的精华,并紧密结合当前的现实情况,赋予其新的意义,既使中国执政实践活动从中国的历史文化中获取正能量,又反过来使中国的历史文化精华在新的实践中获得新的生命力。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心得体会

观平语近人有感

观《平“语”近人》心得体会

“平语”近人——从用典读懂总书记的执政智慧

“平语”近人——从用典读懂总书记的执政智慧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第十集 天下之治在人才心得体会

平语近人

“平语”近人——习近平谈理想信念

“平语”近人——习近平谈国家安全

《观《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有感.doc》
观《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有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