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词语在课堂中散发光芒

2020-03-03 15:10:3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让词语在课堂中散发光芒

[内容摘要] 以往大多数人对词语教学的研究侧重于理解词语方法的探讨,本文笔者将从自身案例中探讨词语教学的思路,引领大家去感受词语在课堂教学中的魅力所在。 [关键词] 词语 意境 切入点 情感

崔峦在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上的总结发言中为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道出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就是:工具性萎缩,忽视语言学习,特别是忽视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忽视揣摩作者是怎样用语言表达思想内容的,忽视从读学写、了解文章写法,是造成阅读教学实效性不高的重要原因。我认为在课堂中抓好词语教学是提高阅读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之一。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它也是句子的眼睛。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基础、最根本的内容,让学生有效地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有时候抓住课文中的一两个关键的词语,往往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然而审视当前的语文教学,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只注重内容的讲解,而轻视词语的训练,有时竭力回避或“滑过”,有时只要求学生照搬参考书或字典中对词语的解释,根本没有引导学生去发掘词语的“根”,去品味其中的情感、意境以及更深刻的内涵,我们的对词语的教学只是“浮光掠影”,这样又怎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又怎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

对于词语的理解,《新课标》在不同学段提出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且不断变化提升的要求,并形成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系统。例如到了第三学段的要求是“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

1 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文中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下面我以第三学段为例。本文我将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桥》这个案例中谈一谈如何在课堂中进行词语教学,让我们一起走进词语的世界,从课堂中品析词语教学折射出的魅力!

案例《桥》是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第10册中的一篇课文,执教者:本人

一、意境由词语烘托 片段一

师:同学们,我们来听写几个词语,好吗? 师:咆哮 势不可当 跳舞 狞笑

师:请大家反复读一读这一组词语,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这几个词都是描写洪水的词语。 师:这是一场怎样的洪水?你从哪个词感受到?

生:我从“势不可当“感受到这是一场很大,很可怕的洪水。 师:“势不可当“是什么意思? 生:指来势凶猛,不可阻挡。

师:文中你又可以从哪些词体会到这洪水“势不可当”? 生:我从“像泼、像倒、野马、咆哮、跳舞、狞笑”体会到。

师:把这些词送进句子中,反复读一读,感受一下这是一场怎样的洪水? 生:这是一场来得快,来得猛,来得可怕的洪水。

师:这“势不可当”的洪水如猛兽般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整个村庄,淹没了农田,冲毁了房舍,死亡正向人们一步步逼近。可劳动了一天的人们还在熟睡中。一声惊呼,大家突然一脚踩进水里,如果你是其中一员,你会怎样?如果你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你又会怎样?

2 生1:如果我是其中一员,我会大声喊:“爸爸,妈妈,快起床啊!快!迟一点就来不及了。”

生2:如果我是爸爸,我会说:“儿子,你和妈妈先行,我去叫爷爷奶奶。” 生3:假如我是奶奶,我会说:“儿子,等一等,我走不动了。” 师:(扮演儿子)妈妈,来!我背你。 [反思] 词语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只有教活了,学活了,才能真正洞悉词语的内涵。但词语教学往往容易走入单一化,机械化的模式,不理解的可以查各种词典,查到了准确的意思可以照本宣科地读出来或背出来,从而达到完成词语的教学,导至有些学生能把词语的意思倒背如流却不明词语的深层意思,不能真正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词语的本质意思根本没有和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形成认同,获得生的体验,使学生的语文素养仅仅停留在表面。

笔者在这一个片段中,有意识地将描写洪水的词语归纳为一组,让它们处于同一个语境中,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范畴,然后对“势不可当”进行层层深入的引导,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洪水的可怕;再要求学生把词语放在句子中去反复读,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让词语回到大语境中去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洪水来速之快,来势之猛。正因为学生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对当时的环境有一种如身临其境的感受,为最后学生的换位说话奠定了基础,学生是真的有感而发,这么可怕的环境,任何一个人都想逃生,读者也被文章中的语言文字感染了,也不例外,因此课堂中出了一幅幅逃生的画面。

教学中,如果就字讲字,就词讲词,那词语就是孤零零的小岛,如果让它与浩翰的大海与大海飞翔的海鸟联系起来,那小岛就成了让人着迷的画面。

二、切入点从词语中来

3 片断二

师:求生是人的本能。惊慌失措的人们你拥我挤地逃跑,寻找生路,他们找到了吗?

生:找到了„„“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师:请大家再读一读,看看哪个词最快映入你的眼帘? 生:“只有”

师:引读“此时,东面西面没有路。南面是一米多高的洪水。”学生读“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师生接读,语速一次比一次快) 师:这意味着这座桥是什么?

生:唯一逃生的路。(板书:唯一逃生)

师:大家就这样乱七八糟、毫无秩序地拥向那座窄窄的木桥,这唯一求生的木桥真的能轻而易举地助人们逃生吗?从哪个词感受到? 生:“窄窄”

师:这一百多号人一起拥向那座窄窄的木桥,会有什么后果? 生:这样很容易发生人踩人的现象。 生:这样很可能发生桥塌人亡的后果。

师:人们在洪灾面前疯了,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快点到达木桥,快点逃向木桥的彼岸。在这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唯独谁例外?这个人是谁?他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反思] 大家看完以上这个片段,不难发现笔者抓准了,抓准了文章的支点,抓准了词语的“动脉”。“只有”这个词语在这篇文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此时,“东面西面没有路。南面是一米多高的洪水。”“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在

4 洪灾面前,人们只有一念头那就是逃生,而且要快,要争先恐后才行,因为这座桥是唯一可逃生的路。没有“只有”就反映不出人们在逃生中表现出的疯狂以及失去理智的表现,没有“只有”就突出不了老汉的镇定与冷静,不可能把两种人不同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不可能调动学生对学习老汉的兴趣,以及研读老汉的激动与热情。

词语教学不是语文教学的点缀,而应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我们在教学中只有抓准词语的切入点,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使这些汉字符号在学生的心灵中点燃,使词语在学生的心灵中获得生命。

三、情感靠词语浸透 片段三

师:读句子“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师:跟惊慌逃难的人们相比,句子中哪一个字引起你的注意? 生:站

师:这是怎样的站?你读懂他的用意吗?

生:他是稳稳地站。他在思考着怎样指挥村民安全过桥。 师:句中还有哪一个词打动你的心? 生:拥戴

师:什么叫“拥戴”?跟其相近的词是什么? 生:拥护推戴。近义词是“爱戴”。 师:他为什么会受到全村人的拥戴? 生:可能是之前他为全村人做过许多事情。 师:他可能为全村人做过哪些事呢?

5 生:当村里人有困难时他会想办法帮助他们解决,当人们有危险时他也会想办法帮助他们脱险。

师:对!正是因为他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处处替群众着想,所以受到全村人的拥戴。

师:联系上下文想一想,群众是怎样拥戴他的呢?从文中哪些词可以体会到? 生:“停“和“望” 生:“排成队”和“依次” 片段四

师:刚才,我们从词句中领悟到老汉对群众的那份情,同时也体会到群众对老汉的那份情。让我们再读一读课文,看一看老汉对儿子到底有没有情?从哪些词可以体会到?

生:我从“揪”字体会到老汉对儿子没有情。 师:他为什么要从队伍中“揪“出儿子? 生:因为他儿子插队。

生:因为他儿子是党员,党员应该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但他儿子却不是这样做。

师: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此时老汉心里会想什么? 生:儿子,你是党员啊!怎么可以跟普通群众一样呢?

生:儿子,别怪爸爸,我希望你做一个真正的党员,以党员的身份来严格要求自己。

师:看似无情却有情啊!你又是从哪个词体会到? 生:我从“推”体会到。 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6 生:我从“推”可以感受老汉很爱儿子。

生:在生死抉择面前,爸爸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儿子,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 师:此时此刻,又联系上文想一想老汉的心里会想什么呢? 生:儿子快走啊!再迟一点就来不及了!情况太危险了。 生:儿子快走啊!我不希望你失去性命。

师:好,让我们通过朗读,用力,再用力,用尽全力把儿子推上木桥,让他获得生的希望吧! [反思] “拥戴”让我们感受到老汉爱村民,村民也爱老汉。从“揪”和“推”这一对矛盾的词语中感受到老汉的伟大,在生死抉择面前,在群众与亲人面前,他选择了先群众后亲人,在亲人与自己面前,他又选择了先亲人后自己,这一份难分难解的党群情,这一份痛如刀割的亲情在老汉的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老汉那无私无畏、不徇私情的伟大精神感动了每一个人,打动了每一个人的心。这份情感,这种精神恰恰是笔者通过抓住关键词引导学生细细咀嚼所品尝到的味道。

新课标强调:“在阅读的过程中,联系上下,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要想学生有效地“咬文嚼字”,就必须将词语与其所在的课文紧密结合,在课文情境中“咬文嚼字”。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强调的是整体性。文章是整体,词语是分体。词语离开了实际内容,就成了毫无意义的文字符号,符号是抽象的,是没有实在意义的,如果把词语离开文章这样的语境中去教学,那势必是空泛的,无根的。

一树一菩提,一“词”一世界。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语言时,切不可就语言学语言,进行单纯的语言技巧的演练,而应以理解内容领悟情感为经,以

7 语言训练为纬,使语言形式的掌握与内容的学习、情感的熏陶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因此我们在词语教学时必需把个体放进整体中,引导学生从词的意义、意味、意蕴去挖掘,层层深入,领悟词语的内涵,吸取词语的“精髓”,这样词语应有的魅力将在课堂上光芒四射。学生自然也会学得津津有味,阅读教学才会有效可谈。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2、《小学语文研究》

3、《小学教学设计》

4、《听名师讲课》——主编:雷玲

让课堂散发生长的气息

在平凡岗位上散发自己的光芒

让课堂闪烁人文的光芒

让课堂闪烁人文的光芒

让道德的光芒照亮课堂

让音乐课堂散发卓越的光彩

让想象力在作文教学中绽放光芒

读《让课堂散发生长的气息》有感

让课堂出错闪耀多彩的光芒

在平凡中绽放光芒

《让词语在课堂中散发光芒.doc》
让词语在课堂中散发光芒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