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众工作中真正走进群众

2020-03-02 03:00:3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在群众工作中真正“走进”群众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党员干部的身影在群众面前出现多了,与群众的联系多了,但是还是有不少群众反映:党员机关干部和群众还是坐不到一条板凳上,聊不到一个话题上。对这一点,我在信访接待中深有体会。

做群众工作,走群众路线,要“走进”群众。但现实中很多时候、很多人和活动只是形式性的“走近”群众。“走近”和“走进”,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内涵却明显不同。“走近”只是表象,在群众工作中要走近群众,拉近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空间距离,而“走进”则是拉近和人民群众的心理距离,进行心与心之间的交流,只有在与人民群众交流中走进群众的心里,才能摸清群众的思想脉搏,了解群众问题的真实情况,真正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有的放矢的开展工作、解决问题。

但“走进”群众不是简简单单的工作,它需要党员机关干部和群众之间有语言、心理、甚至情感的“共同语言”。一般来说出自于农村、有农村成长经历的和真心为百姓服务的干部相对能掌握通俗易通、贴近农村生活、反映农民心里表达的语言,这样和群众交流时讲话才能避免文绉绉的“干部”腔和“书生气”,才能让群众愿意听,让群众听来入耳,群众才会愿意和你交流。心理相通,就是要求作为党员干部

1 要心理装着群众,切身体会到群众的生活,领悟到群众的心理所想,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关注着什么,期待着什么,掌握到群众的思想动向和发展方向,群众才能消除与你交流的心理隔阂,和你“刨根”讲话,这样的交流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才是干部们做群众工作中真正需要了解的,也是最具实质性的。

在信访接待中,我深切体会到“走近”群众和“走进”群众之间的影响和区别。由于科室人员少,我一个人在来访接待中往往忙不过来,遇到来访群众多的时候,我就走到来访群众中间,先让他们坐下来,然后给他们代表甚至全体人员耐心解释说:“我一个人忙不开,请大家配合一下,我一个一个接待,请大家相互照顾一下,让事情紧急的群众先讲”。在我给他们拿喝水杯子时经常会有群众帮忙发放,并对我说:“你去接待,我们自己动手,我们等着你,不急。”我接待群众时坚持用平和的语言和诚恳的态度,用心记录、耐心梳理或者解释来访群众反映的问题。按照此工作方式,信访群众在反映问题时基本上没有吵闹的情况,即使有个别控制不住激动情绪、语言激烈的,旁边等待的群众也会帮我说几句话:“你不要和人家吵,你是来办事的,反映问题的,人家是帮助你解决问题的,而且人家一个人要接待这么多人,要都像你那样吵,人家太辛苦了,工作也不要做了。”听到群众为我说话,我心里热乎乎的,群众都能为我想到这

2 么多,我接待累一点又算得了什么呢?其实群众工作就是这样,你对群众客气了,群众也会对你用心,你理解群众处境,群众也支持你工作。

要真正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不能只看“走近”形式的下乡,走走基层,而要走进农户,深入群众生活,对群众敞开心扉,谦诚与群众沟通交流。践行群众路线,无论在什么岗位都可以“走进”群众,只要你用心贴近群众,愿意真心为群众服务,你就能真正做好本职工作,从而获得群众的认可,并在和群众的交流中,消除和群众之间的隔阂,做好群众工作,架起干群关系的心灵桥梁。

滁州市〃明光市信访局 张良举

走进群众

走进村队走进群众

在群众工作中得到再锻炼

走近群众更要走进群众

走进县委群众工作部

在群众工作中实现干部自身价值

做一个走进群众心里的人

“走进群众”活动实施方案(材料)

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在做好群众工作中发扬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

《在群众工作中真正走进群众.doc》
在群众工作中真正走进群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