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红年代传奇人生

2020-03-01 21:55:1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那年的情书:火红年代的传奇人生

张宇希 口述,张世威 整理

我常常忆念起我的家乡——涿鹿县,她是我人生的起点,她曾经从桑干河南乡村的此岸摆渡我抵达河北希望的彼岸,从保岱中学到黄帝城、矾山川,最后又从黄洋山来到塞外山城的清水河畔。无论岁月怎样老去,对于我成长工作生活涿鹿县的感念,始终都似故乡那条宽阔、宁静、母性的桑干河,永远地润泽着我不断奋斗的人生。今年是我离开涿鹿的第六年,回忆涿鹿那火红年代的人生历程,每每令我流连忘返,思绪万千„„

一、回乡遇“贵人”,富农子弟当上了扫盲校长

一九五七年七月我从张家口一中毕业,回到了涿鹿县家乡——古舜都保岱大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秋收交完公粮后,县里举办冬季扫盲教师培训班。保岱村选拔我们回乡的四个中学毕业生参加培训。会后我们四个人就成了乡村扫盲教师。

当时县里交给的扫盲任务是苦战一个冬春,完成百分之八十的青壮年脱盲任务。培训结束后回村一个星期也没有专人抓这项工作。正在这时村里来了一个中国作家协会的下放干部,名叫张希章,此人进入作协前曾是军人,因为爱好文艺,在报刊发表过诗词,转业被安排到中国作协。既是枪杆子,也是笔杆子。村支部就让他指导扫盲工作。

在张希章的帮助下,我们建立了扫盲组织,我被推举为扫盲校长,负责制定规章制度,其他几名教师深入生产队统计青壮年文盲,根据摸底情况编了四个脱盲班,由生产队筹措了部分经费,购置了吊盘煤油灯、教学用具,利用小学放学后腾出的教室,每晚进行两个小时的扫盲学习。在张同志的帮助下,各个教学班在教学上各有特色,有的采用熟字带生字,有的用拼音帮助识字,有的集中识字,课间休息就请张同志教歌,他青春阳光、年轻帅气,嗓音动听。拉着小提琴伴唱,格外引人。往往灯油耗尽大家才恋恋不舍地散去。这年底扫盲班为庆祝新年分组排练节目,新年、春节数次演出,受到群众好评。

春播前县里组织扫盲验收,有接近三百人都能基本读通《张家口日报》上的短文,达到脱盲标准,我这个空头扫盲校长给大家发了扫盲班毕业证书。三月份县里举办扫盲表彰大会,我代表乡扫盲先进集体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还得到一张扫盲先进工作者证书和一把铁锹为奖励,这就是三个月扫盲校长的工作评定。

因备耕大忙,我一段时间没见张希章同志,一天中午,散工回家突然听说张希章要走了,我急忙赶到他的住处,他已收拾好行李准备启程回北京,我不知道他走得为什么这么匆忙?后来听说:因为他闹胃病,在蹲点的贫农家吃高粱米、糠馍馍后胃疼,一个小姑娘悄悄给他买了二斤鸡蛋,他有几天就没有坚持吃派饭。这就成了他缺乏阶级觉悟和贫下中农没感情的依据。再加上他在组建扫盲领导班子时,写了一个扫盲组织一览表,主要领导是出身富农的我。批判张会上联系表内成员的阶级成份,就成了他路线不清的“重大”错误。我十分不解“官位”竟然这么厉害,一个临时的扫盲校长还能连累带倒一个国家干部?与希章分别时他还深情的对我说:“国家政策是有成份论,但不唯成份,重在政治表现。只要你为人民的事业艰苦奋斗,汗水里争前途,苦干中谋生存,党还是不会亏待你的。”我对希章说:“我记着你的话,也让我们彼此共勉吧。”我目送着他走向远方„„

这段经历已经过去五十多年了,但每每想起来,终还引起一种酸涩的回忆。

二、一年的涿鹿县“红专大学教授”

全乡扫盲结束后,我又回到了生产队,队长安排我在豆腐坊打杂,师傅做好豆腐我就挑着上街卖,比起生产队一般社员,这是个上等活。日出上工,日落入睡,过了半年平静的日子。刚入秋就喜事连连。先是党的总路线发布,村党支部从生产队抽调我们回乡学生搞“总路线”“大跃进”的宣传。我被安排去刷写全村标语,这时保岱乡党委书记走到我跟前看我写标语,这时村里患有神经病自称“桑南野人”的张玉明先生也走到我跟前对书记说:“他是张家口一中毕业的高材生,很有文才。”没曾想到张先生的随意一句话介绍又给我带来了一个走上讲台的机会。

没过几天,涿鹿桑南四个小乡合并为麦田公社,新公社要体现“一大二公”农林牧副渔、工农兵学商诸业并举,公社党委决定成立“麦田公社红专大学”,我和当地其他两名教师被确定为红专大学教授。“红专大学”分设“农业、林果、农机、水电”四个系,中国作家协会下放干部领队齐兰贞任校长,葛阳、寒星、张人宇、俞林等八名作家、诗人和我们当地的几个青年出任教师。作协来的人都有很高的学历,办这么一所学校的资质还是蛮高的。教学大纲齐校长主持确定以后,教材均由这些作协干部们编选。有了他们的指教,我在学中干,干中学,确实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当时“红专大学”没有独立校舍,四个专业班均附设在中心小学。“红专大学”校长兼公社副书记不常来学校,学校事务性工作均由小学单校长代管。我除教学外,还成为“红专学校”与小学沟通的联系人。“红专大学”办起不长时间,“麦田公社”搞起集体食堂,小学和“红专大学”共建一个食堂,开始吃粮是各户交出的粮食,不几天这些粮完了,一个千人食堂没了吃粮,很让中心校长着急,他让我去公社反映食堂吃粮断顿的问题。我刚进公社时间不长,窑子头小学校的主任带着学生来到公社反映了同一问题,这就成了“集体请愿”问题。虽然其后吃粮问题解决了,但与这次“请愿”的相关人员都受到了处分。中心小学单校长被拔了“白旗”,窑子头小学的主任吴老师被停职反省。至于我原先就是农村大队的社员,总是有老地方回去的。结束了我不足一年的“红专大学”教师生涯。我没有沮丧,因为这好像生产队社员农活的变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没有遗憾。

三、全国农村中学的一面红旗,不能露面的“举旗人”

又是一年的秋收分配季节,生产队安排我帮助会计结算农村社员劳动工分,搞出初步分配计划。正在这时保岱国办中学校长,找到生产队长说,我校一个语文教师离职进修要走,两个教学班没了语文教师,请张宇希去代课。得到生产队的同意,我又由生产队登上了国办中学的讲台。学校几位领导听了我的语文试讲课,他们比较满意,于是与生产队和我三方商定以代职教师对待,每月36元工资,20元买工分,留下16元作为个人生活费,大致可维持一年左右。于是我就当起了中学代职教师。过了三四个月,国家对教育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保岱中学分配来两名市里高等中学下放的教师,我这个代职教师就不需要了。但热心的保岱中学校长没有立即辞退我,打听到孙家沟中心校六年级班主任调出,缺一名教师,按保岱中学商定待遇,把我举荐到孙家沟中心校任职六年级班主任。

两年后的一九六五年,县里又号召各公社最少举办一所农业中学,我所担任的六年级大部都转入农中一年级。中学班有了,但文教局不拨经费,孙家沟公社也筹措困难。这时,正好县文化馆组织“抗大”图片展览,我们看了展览之后,就和校长商量决定也走“抗大”之路,发扬南泥湾精神,自力更生办一所农中,一开春,师生一人一把镢头,进入大流水沟,到红崖山搭建窝棚,开荒种地。随着播种季节边开荒边播种,请邻村一个老农上山指导耕种,到夏至竟然种了近百亩坡地。这一年风调雨顺,秋天粮食丰收,我们留下玉米、莜麦、芸豆作为学生劳动补助粮,其余的谷籽将近万斤,全部交售国家粮库。劳动收入改善了生活,还给学生做了衣服,学校添置了桌凳,解决了办学费用。就这样冬春山下集中学习,夏秋上山半日种地,半日学习。一九六八年第一期学生毕业,有八名毕业生回村当了民办教师,有两名回村被选为副大队长,三名参军,其中一名被选拔为空军飞行员,还有一名被选送到火车司机学校,毕业后成为火车司机。

一九六八年三月,张家口地区革命委员会主任兼六十五军政委贺明同志来到我们学校视察,我向贺主任汇报了学校办学情况,听完汇报后,贺主任高兴的说:“孙家沟农中开荒种地半耕半读,做到了办学费用全自给,办学国家不花钱,学生上学家长不拿钱,学生没负担,学生毕业后全部走到正道上,他们有的成为乡村基层干部,有的成为其他行业的新生力量,成为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样的学校目前有河北意义,甚至有全国意义,要认真总结这所学校的办学经验。”

贺明走后第三天,新华社记者张俞林等同志就赶到了涿鹿孙家沟,紧接着新华社《今日新闻》就连续发表了两篇通稿,《人民日报》打出一篇8千字的清样,《河北日报》、《光明日报》全文发表,《张家口日报》除全文发表外还配发了一个短评,标题为“普及农村中学的一面红旗”。

学校作为一面红旗竖树来了,以崔振鸣为首的三名“支左”军官进了学校,外地学校参观的也多了,要到省、地参加会议的通知雪片一样的来了,学校由谁出面,就此公社党委征得县里同意,确定中心校司校长(贫农、党员)外出开会,解放军接待参观,我介绍学校的情况。

我不求出头,只想学校越办越好,能舒心的为山乡培养有用人才贡献出一份力量。

四、看到明媚阳光,充满成功希望

粉碎“四人帮”后,党中央拨乱反正,祖国呈现一派新气象。依照阶级成份划线用人的年代过去了,我正式被聘任涿鹿县孙家沟、保岱公社中学校长,一九八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我被选调入县文教局办公室任局长秘书。一九八六年暑假前,保岱农技高中领导班子改组,决定调涿鹿中学副校长冯海同志任保岱中学校长,冯校长因故不能到职,原校长、书记均已被免职,学校又临近开学,一千多人的学校没有人主持工作。组织上派我以副校长兼教导主任的身份到学校任职。

到保岱农技高中任职后,我了解到学校领导班子改组的原因是因为:办的是职业技术学校,走的是普通高中办学的路子。培养农、林、牧技术人才,没有相应的教学设施,没有实习基地,没有实用的实验教具,连农技方面的图书也少的可怜,教学还用的是普通高中的教材,怨不得省、地进行职教检查时,说这所学校是“挂羊头、卖狗肉”。

我在这所学校五年,同师生一起在二道河淤滩造地,建起百亩果园,在水库建成二十亩大田作物的实习基地,校园内建有蔬菜温棚,良种仔猪繁育场,仔鸡孵化场,充实了专业实习教具和图书。省验收时,学校实现了办学达标,我在这五年中,两次被评为地区职业教育先进工作者,一次被评为地区劳动模范。

一九九一年,我调任矾山中学校长兼书记,为改善办学条件、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我和全校师生一起奋斗了八年,直到一九九八年退休。八年“抗战”,学校成为县级先进单位,《张家口日报》报道了学校办学情况,我本人被评为张家口地区中学“十佳”校长。

总其一生,我认为人要活得有意义,不靠地位,不由出身,即使你是身处卑微的人,只要你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回顾一生就不会存有遗憾。

张宇希,涿鹿保岱人。历任保岱中学教师、孙家沟农中校长、保岱社中校长、县文教局局长秘书、保岱农技高中副校长兼教导主任、矾山中学校长、书记等,曾荣获地市级劳动模范、教育先进工作者、张家口地区中学“十佳”校长。现居张家口市。

张世威,女,1997年生于涿鹿,曾在涿鹿小学、张家口蒙古营小学,张家口九中读书,现就读于衡水某中学。

2013年暑假,张世威根据爷爷张宇希本人口述整理

通联:

张宇希0313—8031938,15030366485 邮箱:743712065@qq.com 地址:张家口市古宏庙街香江名城24—1—302室

邮编:075000

乔布斯传奇人生

传奇人生 Beno

丘吉尔的传奇人生

精度人生铸传奇

拜四俊传略入编大型文献《火红的年代》

钱伟长:科学巨子 传奇人生

海军司令的传奇人生

巴菲特的传奇人生读后感

《巴菲特的传奇人生》读后感

《杜月笙传》读后感——传奇人生

《火红年代传奇人生.doc》
火红年代传奇人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