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

2020-03-02 20:51:0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研修日志——生物高效课堂下如何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发布者:黄赟 发布时间: 2011-12-14 14:04:04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一)时代背景: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布实施,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愈来愈为人们所重视,为了适应新一轮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为了更有效地实行高效课堂模式,有必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新闻背景:

新华每日电讯有这样一篇文章——让“自主学习”成为学生习惯,该文章记录下了北京一所高中学校一位名叫王春易老师的一堂生物课的全过程。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踊跃,参与度很高。 王老师说“我们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通过各个环节的调控,帮助学生规划学习,引导他们学会从怎么提出问题到怎么阅读再到怎么梳理知识点,并对他们在每个环节的表现进行反馈评价。”从这篇文章可以看到教师是非常看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而且通过多年的实践也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现状:

在从事教学的过程当中总会遇到一些让教师无奈的情况:学生在上课的时候,睡觉的、看小说的、发呆的不在少数,而一旦下课铃声一响,他们顿时精神焕发,打打闹闹不亦乐乎;布置的作业往往应付了事,不经过大脑思考直接抄答案,更有甚者干脆就不动笔,一个字也不动;对于同样一种题型的题目往往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同样的错误,老师苦口婆心讲再多对他们而言也只如同耳旁风。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和能力。

二、相关理论

(一)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在大力推行新课改的今天,高效课堂,不仅是达成高效率的课堂,更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创造高效课堂,迎合了广大教师的心理需求,因此在各个学校中,各种各样的高校课堂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但不管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如何改变,新课程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倡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探究性学习”宗旨是不会变的。因此学生的自主学习对于高效课堂的实施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就是一种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自我成为主体的学习,握有学习的主动权,操纵控制自己的学习。自主学习要着重培养自主识别、自主选择、自主摄取、自主调控的自主学习能力,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依赖于教师有意识地按照能力形成的规律,去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

三、生物课堂下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方式

(一)营造轻松、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乐于自主学习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走进新课程》中曾指出:我们应该面向新时代,努力创建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教师放下权威的架子,真正用真情去对待学生,才会真正换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灵沟通,才会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因此,在课堂当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给予学生表达自己的权利和机会,要相信“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每一个学生都有他独特的闪光点,教师的作用是在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学生建立充足的自信。

同时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也要允许教师被学生驳倒。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敞开心扉、无拘无束地参与学习,学生才会对教师接纳、热爱和有信心,这样学生的身心才会愉悦起来,才会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从而课堂学习就能成为有趣味的、富有创造性的活动。

(二)给予紧凑的课堂流程,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1.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自主预习

自主预习是自主学习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是引起学生学习动机和调节学生学习行为的一种好方法。

课前预习很重要,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主动听课的前提。课前做好充分预习,老师上课轻松,学生听课也主动、积极。

学生课前预习效果与导学案有很大关系。导学案的编制使得学生的预习任务明确,让学生的预习有了方向,不至于看两三遍课文就算预习了。因此在设定学习目标的时候,教师要敢于将课本中的各种“句号”、“叹号”变为“问号”。导学案中的思考题,可以激发学生预习兴趣。而且思考题的答案就在课本中,学生便会去寻求答案,也就促使学生自主预习。

检查预习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检查,表扬认真预习的同学,让学生知道老师是重视预习的,切忌布置完了事,以免挫伤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表扬一些认真预习的学生是很有必要的,受表扬的同学肯定会更认真,没被表扬的也会更认真,更努力地做好课前预习,这样也就达到了让学生自主预习的目的。

2.创设多样化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

自主、合作、探究是三位一体紧密联系的,自主探究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机会。教师必须仔细研读教材,善于创设激发学生思维的环境,把握启迪学生思维的良机。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统统都会落空。”在人教版生物学生用书中,编者都会以不同的形式(如旁栏思考题、问题探讨、思考与讨论等)设置一些问题情境让学生探究,比如在《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一节的问题探讨中,通过侏罗纪公园这一电影的简要介绍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欲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条件适当进行优化,如把问题探讨的文字替换成形象生动的电影片段,为学生创设一个神奇的教学情境,又或者是让学生事先准备进行情境再现的表演。通过这些方式便可以激发学生对本节内容学习的兴趣,学生们迫切想要找出科学家即便获得了恐龙DNA仍然很难制造出恐龙的原因。又如在《染色体变异》一节中,在讲述多倍体时,给学生一些多倍体植物的图片, 吸引学生的眼球。让学生感受到多倍体植物的神奇,同时结合学生吃西瓜的经历,引出无籽西瓜的形成。以此让学生更乐于去主动探究无籽西瓜的形成。

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必然会打开课本或者翻阅相关参考书去认真阅读寻找答案。而且在学生探究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合作式探究,互相交流自己的观点,在交流的过程中进行思维的碰撞。这样就可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在教授学习方法的同时培养、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俗话说:“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要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关键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逐步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师要在备教材备学生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知识的特点和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探究,启发和引导学生熟练掌握新知识的获得方法,从而达到培养、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比如在讲染色体组的概念及判断方法时,可以采用类比的方法,以人为例(五个男生五个女生,按照染色体组的概念,可以分成几组),用这种问题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一难点。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还能化难为易,复杂问题简单化,在此基础上层层深入,展示相关的图形、基因型等让学生判断,从中发现规律,并总结出染色体组的三个判断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避免了灌输式教学,培养了学生分析、比较以及归纳总结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获得则更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布置多样化且新颖的作业,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

每节新课后为了复习巩固所学内容,就必须给学生布置相关作业。为了尽可能避免学生抄袭现象的出现,也为了让作业能轻松地吸引学生。教师可以适当的增添作业的趣味性,变换作业类型,让做作业成为学生的乐趣,让学生能体验到自主学习所带来的快乐。

画一画:对于有些比较抽象的内容,如在学习《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时,单靠死记硬背它们的动态过程对学生而言不仅显得枯燥乏味,而且收效甚微。教师可以适当改变学生记忆的方式,把文字变成图画,让学生动手画一画,会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自主学习。

赛一赛:在每一节内容学习结束以后,由教师出题,采用小组竞技的方式,看哪一个组完成得比较好,教师给予相应的奖励,这样能促进师生间的交流、生生之间的合作。

做一做:学习每一章节的内容以后,学生可以自己或者以小组的形式制作一份生物手抄报,里面可以包含该章节的知识点,易错题型以及一些有趣的生物现象等等。做好以后可以复印给班上的每一位学生,让大家都体会到原来可以在看报纸的过程中学习到生物知识,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欲望。

找一找:生物课本中有些内容比较贴近实际,比如相对性状的概念,只从课本中了解概念远远不够,而且光知道概念对学生而言也略显乏味。因此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找找自己周边有哪些相对性状,把它们都记录下来。有兴趣的还可以上网查找相关资料进行了解并将自己的结果汇报给大家。

四、总结

学习是一种既古老而又永恒的现象,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凸显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然而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实现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在实施的过程之中,可能并不是所有学生都会积极配合教师,同时这些方法也不一定都适合于所有的生物课程内容的教学。总之,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要做许多工作,只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极大地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挖掘潜能,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在其中,在快乐学习的过程中培养能力,既要“学乐”也要“乐学”,让学生的学习如饮甘露琼浆,让学生由 “怕上学”变为“怕下课”。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探索,把学生培养成学习的“主人”。

如何增加生物课堂的趣味性

陈 胜 建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而学生对所学知识内容产生浓厚兴趣应该是其自主、探究学习的源动力。增强生物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氛围中探求知识,体验到学习的无穷乐趣,能够形成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协作,自主建构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如何让抽象而枯燥的课堂回归生物世界妙趣横生的本来面目呢?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探索生物现象和生命奥秘的过程充满好奇和乐趣呢?

1、贴近学生生活,在认知中培养兴趣

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有丰富多样的生物和各种类型的生物问题,它们与生物学科的知识建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能让生物教学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感受自己是生活在真实的生物世界中,并促使学生运用生物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生命现象,将知识外显化,必然会使生物课堂充满乐趣。例如,在讲蛋白质代谢途径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生物学角度分析“空腹喝牛奶大部分营养被浪费”这一生活常识。空腹喝牛奶,其营养成分到那里去了呢?作为能源物质被分解以提供各项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蛋白质代谢的一条途径)。如果先吃点面包,情况又怎样呢?这时候能量就可以由面包(糖类)氧化分解来提供,氨基酸可以用来合成各种组织蛋白、酶或通过氨基酸转换作用形成新的氨基酸,被人体利用(蛋白质代谢的另两条途径)。这样,蛋白质代谢的三条途径在学生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教师讲得轻松,学生也学得兴趣盎然。

2、创设真实情景,在形象中感受乐趣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景”相联系的。教师可根据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利用各种直观教具和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真实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教与学中感受学习生物的乐趣。生物学是直观性很强的一门学科,直观教具有实物、标本,模型和挂图等,直观手段包括投影、录像、电影、多媒体等。此外,可以带学生到科学馆、博物馆、生物园去参观。把这些直观手段和丰富的信息资源运用于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中,能强烈地吸引学生注意力,使他们处于一种快乐的学习情绪之中,为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智能潜力提供最佳的情绪背景。

3、精心安排实验,在实践中体验乐趣

新课程标准强调生物课程要更好地突出学生科学探究的实验活动,而学生也大都喜欢实验课,因为实验课有了自己动手的机会,可以显示自己特有的能力。能否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实验课的乐趣,需要教师精心安排。实验探究活动尽可能以学生为主完成,或以小组共同协作完成,还可以采用小组间竞争的方式,激励学生在实验中充分体现他们的动手和创造能力。实验课既要轻松、自由,又必须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规则进行,在严肃活泼、充满激励竞争气氛的实验探究活动中,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生物的自信心。

4、重视理性认识,在思考中提升乐趣

生物学教学中,在激发兴趣、体验乐趣的基础上,还应引导学生对事物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进行深入的分析、比较、归纳和总结。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随着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可把原来表面的直觉兴趣转化为深刻的高层次的兴趣。此外,可以进行一些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从生物学的伟大成就、生物学对人类的重大影响等方面,运用基因工程、物种进化,生态环境,克隆技术、航天育种等事实和资料,说明生物科学与人类的关系,诱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欲望。

生物教师组织教学时,要在直观形象、新奇有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上升到关注人类、关爱生命、关注社会的理性认识,使学生由浅入深,步步深入地体验学习生物的乐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潜力,使学生成为生物现象、生物问题的发现者和研究者,逐步将学习调整到最佳状态,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生物

生物

生物

生物

生物试卷

生物调查报告

生物调查报告

生物工作总结

生物工作总结

生物说课稿

《生物.doc》
生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